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

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清晨,驻.(______)足古朴美丽的北关桥上,dì(_____)听桥下潺潺的水声,目睹鳞次栉.(______)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_____)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东台旧貌已换新颜!

2.将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饮气吞声闲情逸至循循善诱无精打彩

因地制宜毛骨悚然触目伤怀无睱顾及

二、句子默写

3.默写古诗词。

①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的角度铺写战地阴寒惨切气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⑤发愤忘食,_________________,不知老之将至。

⑥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三、其他

4.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处。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客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②通过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应改为:__________

语句②应改为: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5.(题文)根据要求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唯一一种表意文字。汉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例如“休”,由“人”和“木”两部分构成,人倚在树旁,表示休息。你能猜出下面两个汉字的本来意思吗?

①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注),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雪:指梨花。

6.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7.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句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对《苏幕遮》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的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诗人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治水必躬亲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

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一举而三役

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壤实于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注释)①祥符:宋真宗的年号。②禁中火:皇宫失火。③主营:主管。④通衢:大路⑤决:疏通水道。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非相.度不得其情(____)

(2)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_______)

(3)患.取远土(______)

(4)尽.自堑中入至宫门(_______)

10.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分二处)

(1)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2)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

11.翻译下列句子。

(1)非咨询不穷其致。

(2)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

1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甲)文中的海瑞和(乙)文中的丁晋公分别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四、课外散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一把寂寞的锄头

范宇

①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②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③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

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

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④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

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⑤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⑥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⑦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⑧“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⑨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⑩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⑾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⑿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⒀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⒁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和秀美。因为有爱,村庄

与锄头也是宽容的,可以原谅农人一切不得已而为之的“逃离”与“背叛”。父亲这把寂寞的锄头,仿佛在月光中轻声对我说,我愿意继续等下去。或许,远在他乡的父亲也听见了。

⒂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选自《2013 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 年 1 月版有删改)13.请你谈谈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

14.父亲对锄头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出父亲对锄头的情感变化历程。15.第⑥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16.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赏析第①段。

17.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村庄的忧伤”和“村庄的温度” ?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正在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使人类进入“机器人时代”。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②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③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20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察、攻击等。之后,无人机被许多国家运用到军事领域,并且不断创新发展。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远程目标。

④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十分广泛。地质勘探、电网巡检、交通流量统计、大气污染检测等,都可以借助无人机的一臂之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⑤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无人机的造价大幅降低。有资料表明,目前迷你无人机的制造成本已降低到三年前的十分之一左右

..,因此,这类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成为集实用与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高端玩具,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今天,只要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就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其中数千元的就有GPS定位和图传功能,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像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就曾有小型无人机坠落。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我国从2017年6月1日起,已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

⑦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也许数年之后,停在你书房角落里的一只蜘蛛,飞到你眼

前的一只苍蝇,或者落在你窗口歌唱的美丽小鸟,正是一架微型的仿生无人机呢!

⑧无人机的时代正在到来,它会走向何方?这不单是政府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18.19.第①段“异军突起”在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话表明对无人机的介绍由军用转入民用。

B.本段通过大量翔实的事例来介绍无人机的作用。

C.芦山地震的例子说明无人机已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D.本段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国无人机的发展领先世界。

22.23.第⑤段中加点词“左右”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24.25.从第⑦段中找出具体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26.27.无人机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展开想象,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不得使用文中的例子)

八、选择题

28.下列关于作品表述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李贺《南园其五》中体现作者渴望报效国家的急切心情,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B.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作者得感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C.《诗经静女》中以男青年的口吻描述了一对恋人的约会经过。

D.“梳洗罢”才“独倚望江南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女子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29.下列关于作品表述明显有误的一项是()

A.林斤澜的《春风》中作者写南国的春风是为了突出北国春风苍劲、豪迈的特点。B.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中作者用祖母玛利亚讲的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女儿关于“爱情”的话题,最终得出结论: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C.龙应台的《目送》中共写了三次目送儿子,抒发了对儿子的牵挂和不舍以及对儿子成长难以释怀的落寞。

D.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运用到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

九、名著阅读

30.(题文)赛会虽然不象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

们是不许看的……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责重的“眼学”。

选段出自作品()

A.《无常》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

31.请你为大家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

描述“我”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有表现“我”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_;也有反映“我”的家乡的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_____。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作者

④_______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两个)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在④、⑤两处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短语。

3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33.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渴!”他快喘不过气来,第三次高喊。……

她一言不发,走近犯人。他为躲开她,徒然扭动身躯。她从腰带上解下一个水壶,温柔地送到他枯焦的唇边。于是,一颗硕大的泪珠在这只完全干枯的独眼里滚动,顺着这张因绝望而久久抽搐的鬼脸缓缓淌落。此时他竟忘了喝水。而她浅浅一笑,噘一下嘴,把壶嘴贴紧他那张龇牙的大嘴。

(1)上文中的“他”是是谁?他因为什么事而成为“犯人”被绑在耻辱柱上的?

(2)简述一个能表现文中的“他”外丑内美、面恶心善的故事。

(3)结合上文内容,说说“她”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十、作文

3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命中,我们会遇见很多人,很多事,很多风景,很多书,很多……,有些遇见会

不经意地丢在我们的身后,有些遇到却触动了我们的心灵,甚至改变了我们。

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剧本除外;

(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zhù谛zhì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和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需要注意的字是:靡。

2.气—泣至—致彩—采睱—暇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和同音字的辨析,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3.天涯若比邻谁家新燕啄春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乐以忘忧山随平野尽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涯、啄、缘、凝几个易错的字形。写完之后,要重新读一下诗句,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发生。

4.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或: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写作兴趣);通过文学交流活动,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的道理(或: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的道理)。

【解析】

【分析】

【详解】

(1)搭配不当,“兴趣”与“提高”不搭配,可将“提高”改为“培养”或将“兴趣”改为“水平”;

(2)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5.⑴徒步过水⑵众马奔腾的样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理解能力。首先仔细阅读题干,可以看出,汉字字形和字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根据给出的事例,介绍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例如“涉”由“水”和“步”两个字组成,意思是“步行过水”。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2)“人生看得几清明”,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或反衬(衬托),以“浅溪”反衬离愁之深

【解析】

6.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句,了解作者写作方法。诗中从色泽上写了梨花的特点。从衬托的角度理解作者写柳青的作用。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试题分析:抓住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结合“惆怅”一词,思考诗人惆怅什么。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B

【解析】“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乡思离情之深,不是追忆起旅途行程。故B项不恰当。

9.观察成功忧虑、担心全、都

10.(1)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2)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

11.(1)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做了一件事却解决了三件费力的事,节省下来的钱用亿万计算。

12.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会合理安排,科学调度

【解析】

【分析】

9.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相”(xiàng)是一词多义,这里是“观察”的意思。

10.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先分析这个句子各成分间的关系,理出这个句子的主干,明白主语、谓语、宾语各是什么。第二步就是按照主语与谓语之间停顿,谓语与宾语之间停顿的原则进行划分,这样一个句子最明显的朗读节奏就划分出来了。1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穷”是动词“追究到底”的意思,“举”是“办事成功”的意思。

点睛:理解并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句顺。

12.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要求语言简洁。学会抓住

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甲文结合“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概括出海瑞形象,乙文丁谓通过巧妙的想法和设计,开沟注水、水运资材、填渠成街,一举多得,为政府剩下巨额费用,极大的减少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13.4分(1)表面上写锄头,实际上是借锄头写农村的现实生活,写锄头就是写农村,一把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命运的缩影。(2)用拟人手法,写锄头的寂寞,反映了大批农人逃离农村进城谋生,农村变得寂寞、荒芜的景况。(3)借锄头的寂寞,写出作者对农村现状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关注。

(评分说明:上述三个方面任答对两个方面即可得满分。)

14.4分在我小时候,父亲对锄头充满了信赖和敬重,希望通过锄头,通过辛勤的劳作创造富足的生活;在我十二岁时,沉重的家庭负担让父亲带着对锄头的无限依恋与无奈,逃离乡村去城市谋生;但是,父亲对锄头始终心怀眷恋,始终有一把锄头挽救的心结,对锄头、对农村的爱从未改变。

15.3分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作用)。(1分)

承上:承接上文写父亲每天扛着锄头去劳动、认为锄头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的内容;(1分)

启下:引出下文父亲在生活的重压下,不得不背叛锄头,背井离乡外出城市谋生的内容。(1分)

16.4分示例一: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锄头比作怨妇(“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寂寞”“静静地倚靠”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锄头的忧伤及寂寞。

示例二:运用了烘托的表现手法,通过皎洁的月光来烘托锄头的锈迹斑斑、暗淡无光,通过如泣如诉的虫鸣,烘托了锄头的忧伤与寂寞。

示例三:运用白描手法,如“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说明锄头已很久没用了,表现了锄头的忧伤与寂寞。

17.4分农人不得不离开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到城市去谋生,村庄变得荒芜了,这是“村庄的忧伤”;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的命运,它见证了农村的兴衰冷暖变化,反映出农人们对农村的热爱或冷落的态度,这是“村庄的温度”。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3.一般有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种,表面含义和文章内容相关,深层含义和主题相关把握

这两点即可。

14.把握“锄头”这一关键事物,寻找父亲的情感变化。

15.这类题的答题思路是:从结构上看……;从内容上看……

16.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熟悉各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和修辞及其作用

17.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把握,细心看内容,悟透主题,就可迎刃而解。

考点:标题的含义文意把握情节梳理段落作用修辞及表现手法赏析研读内容,把握主旨

点评:此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把握,要细心看内容,悟透主题。修辞及表现手法赏析的运用要抓关键词,而表现手法的运用要抓关键句,都要扣具体内容赏析。

18.19.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迅速崛起

20.21.B

22.23.不能删去。“左右”表示概数,如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为三年前的十分之一,是个确数,与事实不符,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4.25.列数字、打比方等

26.27.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方便、快捷,能避开交通拥堵。

【解析】

18.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分析其语境义。“异军突起”,比喻一支新生力量突然出现,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看,指无人机在机器人领域中作为一支新生的力量,迅速崛起。

20.2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的特点,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以及去掉之后的意思变化,最后点明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答题模式为:先表态,然后指出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接着分析删去后有什么不同,进而明确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本句中的“左右”不能删去。因为“左右”表示概数,如果删去,则表示制造成本正好是三年前的十分之一,这就会与事实不符,最后再强调一下,用“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22.2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与概括。解答此题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即可从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即可。文章在前五段主要分析无人机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六七两段分析其弊端,结合这些段落中的内容分别概括出两点。

点睛:此题考查说明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说明文在内容理解方面比较容易,注意找到一些要点,概括性的语言,再结合题目的要求,再加以筛选概括就行,能用原文回答尽量摘录原文。

24.2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考查学生联系生活中的能力,以帮助对文意的理解。结合文中的介绍与举例,展开想象,写出无人机在人类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可。如:可利用无人机送外卖。

28.D

【解析】

“独”字写出思妇的孤单身影,故D错误。

29.D

【解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没有运用比喻论证,故D项错误。

30.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由“赛会”可知是关于《五猖会》的。

31.(1)①A B②IJ③DE(2)④深沉的情感⑤理性的批判

【解析】

【分析】

【详解】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与小动物为友的《狗·猫·鼠》,《山海经》记载的极具神秘感奇异怪兽。“日本与师友交往”是《藤野先生》。《五猖会》介绍的是五猖会的盛况,《无常》写的是迎神赛会。《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32.在作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创作出来的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是在作者双目失明,瘫痪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作者写完以后又经过多次的修改,才有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激励了无数青年的励志小说。

33.(1)卡西莫多他因为抢劫失败,被皇家卫队逮捕,成为“犯人”被绑在耻辱柱上。(2)①伽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至圣母院后,为她准备了衣服和食物并将自己的床褥送给她用。当爱斯梅拉达看到他丑陋的面目而感到恐惧时,他让爱斯梅拉达别看他只听他说话,并让爱斯梅拉达白天呆在钟塔,晚上在教堂散步,并告诉爱斯梅拉达:“人们会把她杀死,我也就只有死去。”②一天早晨,爱斯梅拉达在屋顶上看到弗比斯十分激动,伽西莫多心里却很难过,但他忍住悲痛,为爱斯梅拉达去找弗比斯却无功而返,爱斯梅拉达责怪他。从那天起,他不再到她的小屋来,但送给她一只小鸟做伴,并冒着生命危险打破了让爱斯梅拉达害怕的一个雕像,还唱歌给她听。(3)善良纯洁,心中有爱。

【解析】

此题考査名著内容的识记和理解。涉及的名著是《巴黎圣母院》,找到与人物有关的情节概括作答,抓住人物的行为表现来分析人物的性格,要联系名著的整体内容。

34.遇见

人生本就是一场漂泊的漫旅,遇见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而在大明湖畔遇见一朵迟来的莲的经历,足以让我在这场漫旅中心怀美好地走下去。

初秋时分,我与旧日伙伴相聚在山东济南大明湖。泛舟在湖上游了一遭,心思却不在景上。远山在水天相接处迷失了踪迹,清晨的薄雾慵懒地弥漫着,原本不绝的鸟鸣声也渐渐平静。我不禁兴味索然,与朋友打过招呼,便独自一人上岸散心。

不觉间走到一座青石拱桥上,双肘放在栏杆上。清风吹拂,像是吹开了什么似的,一池荷塘出现在我面前。

“莲呢?”我惊喜一番,随后想到,便开始四处寻找莲的倩影。但四下里看去满是枯败的荷叶,如同枯绿色的墨水倾出了一股,极快地渲染开,在枯寂如死水的水面上漫无目的地飘荡,既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生机,也没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趣,留下的只有几分“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凄凉和几缕“寒水映残荷,冷月摇枯枝”的伤感。

在期待与莲的相遇中,我终究是晚了一步。

我正如此心灰意冷地想着,打算离开这凄神寒骨之地,忽然风来,宛如吹开了舞台的幕布:初秋的一池莲叶互相推着挤着,发出“沙沙”的声响。远处,一朵亭亭玉立的莲出现在我眼前,似青衣般纹丝不动。千百片莲叶侧身行礼,她像是经过淡妆点缀般走出了帷幕,走向诧异的我,手眼身法行云流水,唱念做打丝丝入扣,三层百里透红的花瓣围绕着花蕊翩翩起舞;又如同一个妖娆妩媚的花旦,随风摇曳,在莲叶的掩拥与惊叹声中耀眼登场……一场青衣花旦,扣人心弦的京戏在渐散的薄雾中不紧不慢地上演着。那,是一朵迟来的莲。

我们终究还是相遇了,花和人静静对视着,我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对她报以微笑。

此所谓花之出淤泥而不染。

此所谓人之处浊世而不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命有否泰变化。即便是我遇见的那朵莲,也终究会沉眠于淤泥,一年复始。

然而这不正是遇见的美好吗?相遇相见便是一种缘,哪怕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错的季节。珍惜你所遇见的那些美好吧,那是你这场漫旅中弥足珍贵的风景。

【解析】

此题是一篇命题作文。“遇见”只有一个词,意思是“碰到”,要写出什么时间,在哪,碰到了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遇见”是无意间碰到的,不是有意而为之。“遇见”的可以是人、事、风景、书等等,“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侧重写这次“遇见”给你带来的内心感受。

点睛: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的中心。然后分析修饰限定的词语。最后结合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去立意行文。注意要有创新意识;课下多积累写作素材;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合理运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