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写完前两篇<共和国最骁勇善战的五位开国将帅》和《共和国十大元勋将军》,再来参照<水浒传>列出心目中的108位战将,由于时间所限,姑且先列出36位将军称为"虎将"吧,先行登载.

开国上将有57位,我选取了33位,又从大将中选取两位资历与上将差不多的王树声\许光达.以我的观点,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身经百战,二是有战役指挥能力,三是军事生涯有其辉煌之处.排列顺序主要是按照将军军衔,兼顾建国后曾担任职务的大小及任中央委员的先后时间而定.

1、王树声(1905—1974年)湖北麻城县人,原名王宏信,乳名国萌。曾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担任过红3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2、许光达(1908—1969年)

湖南长沙县人,原名许德华。黄埔军校5期炮科,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

兵司令员。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3、王震(1908-1993)湖南省浏阳县人。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人称“胡子将军”,以

“南泥湾”垦荒、开垦“北大荒”、平定新疆、支持邓小平而功勋卓著。曾高居国家副主席之位,是八、九十年代“中央八老之一”。

4、陈锡联(1915-1999)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刘邓大军的虎将和我军名将,绰号“小钢炮”,以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闻名。文革后期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华国锋所倚重,最后任中顾委常委。

5、许世友(1905-1985)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人。早年入少林寺习武,后投身军旅,绰号“许和尚”。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15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时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毛泽东称其是“一员虎将”深爱之,是我军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代名将。建

国后长期担任南京、广州军区司令员,并成为中顾委副主任,享受政治局常委待遇。

6、谢富治(1909-197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解放战争时以陈(庚)谢兵团闻名。文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公安部长,死后被开除党籍。

7、黄永胜(1910-1983)湖北省咸宁县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分别是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八路军115师、第四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林罗聂的虎将和我军名将之一。长期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九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兼总参谋长,林彪反革命集团骨干成员。

8、韦国清(1913-1989)广西东兰县人,壮族。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分别是红一方面军7军、新四军4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在越南援越抗法指挥了奠边府大捷。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中央政治局委员,为华国锋所倚重。

9、苏振华(1912-1979)湖南省平江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农民暴动,分别是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八路军115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曾任海军第一政委,11大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为华国锋所倚重。

10、杨得志(1910-1994)湖南醴陵人。1928年随湘南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分别是红一方面军1军团、八路军115师、华北军区、志愿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

“三杨”战将之一,我军名将。强渡大渡河、平型关战斗、上党战役、上甘岭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闻名中外的许多著名战役都有他的身影。曾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任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总参谋长。

11、张爱萍(1910-2003)四川达县人。分别是红一方面军三军团、新四军4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建国后组建了人民海军,还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领导者。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部长,是军界元老。

12、韩先楚(1913-198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分别

是红四方面军25军、八路军115师、第四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抗美援朝志愿军副司令员。林罗彭的虎将和我军名将,据说美军资料库中韩上将的档案最厚。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六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13、叶飞(1914-1999)福建省南安县人,原名叶启亨,出生在菲律宾,是一名华侨。分别是红一方面军闽东红军、新四军1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陈粟大军的虎将,军史上以“常胜将军”粟裕麾下主力部队“叶王陶”而著名。

14、杨成武(1914-

2004)福建省长汀县人,又名杨能俊。分别是红一方面军一军团、晋察冀军区、华北军区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是聂帅麾下的虎将和我军名将,深得毛泽东的信赖和器重。我军有名的“三杨”战将之一,飞夺泸定桥、突破天险腊子口、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都闻名于世。曾任代总参谋长、六届政协副主席。

15、吕正操(1905-

)辽宁省海城县人。1922年参加东北军,分别是晋察冀军区、华北军区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是张学良的爱将。抗战期

间创建了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地道战即出于此处。建国后曾任铁道部长、六届政协副主席。

16、洪学智(1913-2006)安徽省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商南起义,分别是红四方面军、新四军、第四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抗美援朝志愿军副司令员。曾长期担任总后勤部长,也曾成为所谓彭德怀军事俱乐部重要成员而被撤军职,我军历史上独一无二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任过全国政协副主席。

17、杨勇(1912-1983)湖南浏阳文家市人,原名杨世峻。分别是红一方面军3军团、八路军115师、第二野战军、志愿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

“三杨”战将之一,刘邓大军的虎将和我军名将。曾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任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18、张宗逊(1908-1998)陕西省渭南县人。分别是红一方面军3军团、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曾任一野副司令,是解放前职务最高的上将,彭德怀的爱将。

19、邓华(1910-1980)湖南省郴县人。分别是红一方面军1军团、八路军115师、第四野战军、志愿军的重要军事指挥

员,林罗彭的虎将和我军名将之一。

20、刘亚楼(1911-1965)福建省武平县人。分别是红一方面军1军团、八路军115师、第四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林罗的虎将和我军名将。解放后任空军司令员。

21、王宏坤(1909-1993)湖北省麻城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刘邓大军的虎将之一。

22、陈士榘(1909-1995)湖北省荆门县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分别是红一方面军1军团、八路军115师和新四军、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陈粟大军的虎将,毛泽东的爱将。

23、彭绍辉(1906-1978)湖南省湘潭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分别是红二方面军6军团、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彭贺大军的虎将。

24、王新亭(1908-1984)湖北省孝感县人。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0师、华北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打运城攻临汾克太原,王新亭战功显赫。

25、李天佑(1914-1970)广西临桂县人。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分别是红一方面军7军、八路军115师、第四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平型关主攻团长。

26、李达(1905-1993)陕西省眉县人。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刘邓大军的爱将,二野参谋长在上将中职务极高。

27、宋时轮(1907-1991)湖南省醴陵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参加了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战役,表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

28、刘震(1915-1992)湖北省孝感县人。分别是红四方面军25军、新四军、第四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解放军主力部队39军首任军长。

29、陈再道(1909-1993)湖北省麻城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分别是红四方面军25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刘邓手下的著名战将。

30、李聚奎(1904-1995)湖南省安化(今涟源)县人。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分别是红一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四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战功主要是在红军时期即担任红一、三军团师长职务,杨得志是其属下的团长。

31、王建安(1907-198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15师、第三野战军、志愿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我军名将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山东兵团居功至伟。

32、周士弟(1900-1979)广东省乐会(今琼海)县人。黄埔首期,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华北军团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周上将资历深军职高,南昌起义时是25师师长,林彪、陈毅、许光达都是其部下;后又任红二方面军及八路军120师的参谋长。周上将在北伐时名声显赫,是著名的铁军叶挺独立团的团长。

33、陈伯钧(1910-1974)四川省达县人。1927年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四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毛泽东的爱将之一。

34、贺炳炎(1913-1960)湖北省松滋县人。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首任1军军长,我军著名的“独臂将军”。

35、郭天民(1905-197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分别是红一方面军、晋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

36、耿飚(1909—2000)湖南省醴陵县人。分别是红一方面军、八路军129师和晋察冀军区、华北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红军时期是著名的红一军团2师4团团长,长征的先锋;解放战争时期是华北军区有名的“杨罗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率部参加平津战役、太原战役、宁夏战役。耿飚因解放后担任驻外大使,未被授予上将军衔。他是11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顾委常委。

开国上将还有24位,除肖克上将被我列入“元勋将军”以外,其它的开国上将我认为尽管资历、地位可能不低于36位将军,如宋任穷、乌兰夫、肖华、李克农、傅钟等,但作

为“身经百战的战将”还不够,战功也显不足。

肖华、赖传珠、傅秋涛、王平、甘泗淇、朱良才、李志民、钟期光、唐亮等上将主要是军队政工干部,难得独立担当军事指挥任务。

宋任穷、李克农、傅钟、周纯全、陈奇涵、赵尔陆、阎红彦、李涛、杨至成、周恒等上将,在抗战后直接参与战役的机会不多,主要是在总部或者是后方从事相关工作。

乌兰夫、陈明仁、陶峙岳、董其武四上将则是评军衔之时,体现平衡的需要了。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新中国十大将军排名及简介(图) 篇一:中国十大元帅及中国十大将军排名简介 力神20XX-03-0412:27 1、元帅——朱德(1886-1976.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1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3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4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 一名。 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2、元帅——彭德怀(1898-1974.11)湖南省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史上的地位仅次于朱德,授衔时是军委工作的主持人,又是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尽管他军事业绩上有胜有败,但从平江****

开国元帅和大将、上将的区别

开国元帅和大将、上将、中将的待遇区别新中国成立前后,为推进我军现代化建设、满足实际作战指挥的需要,党中央开始酝酿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授予大元帅军衔典礼,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与他们同一批授衔的,还有10名大将、55名上将、175名中将和800余名少将。 十大元帅资料图 今天,回顾那段特殊的历史,我们发现,这个名单的出炉,既非纯粹的论资排辈,也非简单的论功行赏,而是综合平衡的结果。而各位战功卓着的将军们,在授衔过程中,或为这份难得的荣誉感慨万千,或高风亮节地提出让衔,也有人为此流下了眼泪…… ?山头平衡?成重要因素

哪些人可当元帅?哪些人能做将军?类似的问题,在军职军衔评定初期,被反复提及。毕竟,面对数以万计曾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开国功臣,这次的?论功行赏?是否公平、公正、公开,不仅触及到他们的个人利益,还关系到大部队的稳定,谈何容易!连毛泽东都说:?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 邓小平曾指出,?我军队历史上是由各个山头、五湖四海集中起来的。过去,有三个方面军,每个方面军又是由好多山头结合起来的,这就自然地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山头主义?。这些?山头?,虽不如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军队那么根深蒂固,但也真实存在,在经历了数次分化组合后,关系十分复杂。按当时中央的有关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自大将以上可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中将是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自中将以上都是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不同级别之间,待遇、权力地位的确相差很多,因此,除了现任职务、政治品质、业务能力、在军队服务的经历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外,最初确定的评衔标准里,还有一条:要适当照顾到各方面军干部的相对平衡。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开国将军中的36位著名虎将 写完前两篇<共和国最骁勇善战的五位开国将帅》和《共和国十大元勋将军》,再来参照<水浒传>列出心目中的108位战将,由于时间所限,姑且先列出36位将军称为"虎将"吧,先行登载. 开国上将有57位,我选取了33位,又从大将中选取两位资历与上将差不多的王树声\许光达.以我的观点,主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身经百战,二是有战役指挥能力,三是军事生涯有其辉煌之处.排列顺序主要是按照将军军衔,兼顾建国后曾担任职务的大小及任中央委员的先后时间而定. 1、王树声(1905—1974年)湖北麻城县人,原名王宏信,乳名国萌。曾参与领导黄麻起义,担任过红31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2、许光达(1908—1969年) 湖南长沙县人,原名许德华。黄埔军校5期炮科,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建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

兵司令员。作为主要山头之一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3、王震(1908-1993)湖南省浏阳县人。分别是红二方面军、八路军120师、第一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人称“胡子将军”,以 “南泥湾”垦荒、开垦“北大荒”、平定新疆、支持邓小平而功勋卓著。曾高居国家副主席之位,是八、九十年代“中央八老之一”。 4、陈锡联(1915-1999) 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29师、第二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刘邓大军的虎将和我军名将,绰号“小钢炮”,以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闻名。文革后期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为华国锋所倚重,最后任中顾委常委。 5、许世友(1905-1985)湖北麻城许家洼(今河南新县)人。早年入少林寺习武,后投身军旅,绰号“许和尚”。分别是红四方面军、八路军115师、第三野战军的重要军事指挥员,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时为我军东线前敌指挥。毛泽东称其是“一员虎将”深爱之,是我军传奇色彩最浓的一代名将。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上将(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十大上将(十)刘亚楼,原名刘振东,曾用名刘兴昌,刘马 长,笔名亚楼,1910年3月12日出生于福建省 武平县湘店乡大洋泉村。他1927年参加家乡共 产党小组的活动任联络员,1929年春加入中国共 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5月底参加 武平农民武装暴动,后被编入红4军第4纵队第 8支队任班长、排长。1929年12月入红4军随 营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原部队担任连长。 1930 年4月任红12军第5团第1营营长兼政治委员。 1930年6 月任红1军团第4军第3纵队8支队政治委员。1930年9月任红12师第35团政治委员。1933年6月任红1方面第2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一、二、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红1、4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先后任红1军第1师师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副司令员。1936年12月毕业后留校任红大训练部部长。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1939年初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苏德战争爆发后,加入苏军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1945年8月,随出兵中国东北的苏联红军回国。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初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1946年8月兼任东北航空学校校长。1948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和东北军区第一参谋长。194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14兵团司令员。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1947年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战及锦州战役、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的天津攻坚战役。1949年7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之命负责筹建人民空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25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1959 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1961年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4年任中国人民航空协会名誉主席。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委副主任,中央军委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

开国元勋将帅

开国元勋将帅,仅健在4位上将 1955年9月,当中国的历史伟人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向众多的将帅授衔之际,全军上下,共授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79 8名。之后,又补授上将2名、中将2名,补授、晋升少将562名,到1965年以前共授少将以上将帅1614名。从此,1600多将星便以其璀璨的光辉诞生在中华民族历史的天幕中了,令世人瞩目,令世人敬仰,令中国人民自豪,令中华民族骄傲。 1989年3月29日,随着86岁的肖劲光海军大将的辞世,十位大将都离开了我们。 1992年5月14日,93岁高龄的聂荣臻作为最后一位元帅,带着亿万人民的思念离去,十位元帅也都走了。元帅、大将相继离世后,那些当年横戈马上,为新中国奠基的一代开国上将,尤其是健在者便成为中国军队中最为瞩目的星座,人民敬仰的焦点。 在上个世纪60年代逝世的上将有8名,他们分别是:贺炳炎(1960.7.1)、李克农(1962.2.9)、甘泗淇(1964.2.5)、刘亚楼(1965.5.7)、赖传珠(19 65.12.24)、赵尔陆(1967.2.2)、杨至成(1967.2.3)、阎红彦(1967.8.1); 在70年代逝世的上将有9名,他们分别是:郭天民(1970.5.26)、李天佑(1 970.9.27)、李涛(1970.12.20)、谢富治(1972.3.26)、陈伯钧(1974.2.6)、陈明仁(1974.5.21)、彭绍辉(1978.4.25)、苏振华(1979.2.7)、周士第(1 979.6.30); 在80年代逝世的上将有19名,他们分别是:邓华(1980.7.3)、王建安(1 980.7.25)、陈奇涵(1981.6.19)、傅秋涛(1981.8.25)、杨勇(1983.1.6)、黄永胜(1983.4.26)、王新亭(1984.12.11)、周纯全(1985.7.28)、肖华(1 985.8.12)、许世友(1985.10.22)、韩先楚(1986.10.3)、唐亮(1986.11.2 0)、李志民(1987.11.16)、乌兰夫(1988.12.8)、陶峙岳(1988.12.26)、朱良才(1989.2.22)、董其武(1989.3.3)、韦国清(1989.6.15)、傅钟(19 89.7.28); 在90年代逝世的上将有15名,他们分别是:钟期光(1991.5.22)、宋时轮(1991.9.17)、刘震(1992.8.20)、王震(1993.3.12)、陈再道(1993.4.6)、李达(1993.7.12)、王宏坤(1993.8.20)、周桓(1993.10.27)、杨得志(19 94.10.25)、李聚奎(1995.6.25)、陈士榘(1995.7.22)、王平(1998.2.8)、张宗逊(1998.9.14)、叶飞(1999.4.18)、陈锡联(1999.6.10)。 进入新世纪逝世的上将有2名,他们就是:张爱萍(2003.7.5)、杨成武(2 004.2.14)。

开国元帅和大将

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原来是这样排名的 授衔简介:一九五五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了军衔制。 在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授予朱德等十人元帅军衔; 周恩来授予粟裕等十人大将军衔。 中国军队著名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由此确立。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无论从哪个方面思考,第一把元帅交椅非他莫属 由于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极为特殊, 今天人们对他的误解也最多。 朱德字玉阶,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农家。少年下田劳作并读过私塾,20岁时到成都考取了高等师范,毕业后回县城当了体育教员。看到社会黑暗和时局动荡,他徒步跋涉三个月到昆明,考入由留学日本成为“士官三杰”之一的蔡锷所主办的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朱德毕业后,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当时他与别的将领不同,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喜好音乐,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主动离开月收入大洋数以千计的军界,外出学习。翌年,朱德到上海见到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又见到陈独秀,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个旧军队的将军想入党,这使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大感惊讶,尽管鼓励朱德追求进步,却未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到德国学习战术,并研究社会主义理论。在那里,他见到了周恩来。翌年,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共产党。1925年,朱德又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并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后如打不赢就上山,令苏军的教官惊讶。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关系到川军、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共产党的工作。1927年南昌起义时,朱德率领滇军教育团一部参加,任第九军副军长。起义军南征潮汕失败时,他在危境中率领“铁军”余部近千人进入粤北、湘南,于1928年4月走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建立了红四军并任军长,成为全国第一支主力红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员。1930年,朱德成为红一方面军总司令,翌年成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此后几十年间,“总司令”在党内成为朱德的代称。在红军长征时,他有时也担负具体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总部前往太行山前线。1940年回延安后,因年纪已大,主要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局,不过1947年攻克石家庄时他曾亲临前线指挥。 建国后,朱德先后任国家和党的副主席、人大委员长,1955年授十大元帅时为第一名。1959年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那样定性,被有人说成年老糊涂。“文革”初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不表赞成,1975年又率先揭发江青,可见心底如明镜。1976年7月,朱德以90岁高龄去世。毛泽东曾称他是“红司令”,并说,“朱毛,朱毛,我是你身上的毛啊!”

中国历史上14大最擅长防守的悍将守城名将大全

中国历史上14大最擅长防守的悍将:守城名将大全 孙子兵法云,攻城是最后无奈的选择——的确,在冷兵器时代,顿兵于坚城之下,不但牺牲惨重,而且容易师老心疲。孟子也有“三里之城、五里之郭,环而攻之”的话。但同时,敌人兵临城下,对守成的何尝不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困苦。历史上攻城与守城的战例不计其数,攻守也是为将者必须掌握的战术。对于守城,将能、兵勇、粮足、地险、城固自然是很重要的条件,但最关键的还是人心,所谓众志成城,这个成语说的太精辟了。下面选出中国历史上到民国之前最擅长防守的一些名将,尽量涵盖每一个朝代,排名只是嘘头,仅代表自己看法。他们有的在守住了城池之后,绝地反击,比如田单;有的在守城过程中,活活把敌军主帅逼死,比如王坚;有的寡不敌众,城破人亡,比如张巡…他们都是英雄,体现了中华名族的英勇善战,百折不屈的精神。另外,明末的袁崇焕,其主要战役宁远大捷争议太多,所以未上榜。 排名14、田单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时齐愍王被杀﹐其子法章在莒被立为齐王﹐号召齐民抗燕。乐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军撤至两城外九里处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形成相持局面。即墨被围不久,守将战死﹐军民共推田单为将。田单利用两军相持的时机,集结7000余士卒﹐加以整顿﹑扩充﹐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他和军民同甘共苦﹐坐则织蒉﹐立则仗锸,亲自巡视城防;编妻妾﹑族人入行伍,尽散饮食给士卒,深得军民信任。又派人入燕行离间计,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取代乐毅。之后田单使火牛阵大破骑劫,尽复失地70余城。 简述:田单(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系田齐宗室的疏远族属,复国后官居齐国相。战国时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代表作:“火牛阵”:可以写进军事教课书的经典战役,谱写以弱胜强的军事神话。齐国复国:用反间计除乐毅,以仅剩的两城收复齐国的70余城。 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见乐毅破齐之战)。时齐愍王被杀,其子法章在莒被立为齐王,号召齐民抗燕。乐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军撤至两城外九里处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形成相持局面。 即墨,地处富庶的胶东,是齐国较大城邑,物资充裕、人口较多,具有一定防御

十大将资历表

开国十大将 前一段时间和朋友吃饭,不知怎么聊到开国大将,朋友们说的是一塌糊涂,我也没记全,只记得第一将粟裕、黄埔三杰之陈赓、海军司令肖劲光、政工干部谭政、装甲兵司令许光达。说起来挺惭愧的,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有些人和事都忘记了。 网络时代,信息随手可查,可却不愿动手,多年以后的人们是不是连建国的主席和总理都忘了。人无完人,他们或许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多了解一些历史还是很有意义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于是用了几天时间,在网上搜集信息,编辑在excel表格里,现将其附到后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现将注意到的问题归纳如下: 一、十人中出生于湖南的居多,有五人,占一半,他们是:粟裕、陈赓、谭政、许光达、肖劲光。湖北有三人:徐海东、黄克诚、王树声。 二、除张云逸1892年出生,其余九人年龄接近,均在1900-1907之间,见下表: 姓名张云逸徐海东黄克诚肖劲光陈赓王树声谭政罗瑞卿粟裕许光达 籍贯广东文昌湖北大悟湖北永兴湖南长沙湖南湘乡湖北麻城湖南湘乡四川南充湖南怀化湖南长沙 出生时间1892 1900 1902 1903 1903 1905 1906 1906 1907 1908 去世时间1974 1970 1986 1989 1961 1974 1988 1978 1984 1969 享年82 70 84 86 58 69 82 72 77 61

陈赓和谭政一同就读于七星桥私塾。 三、在八路军和1941年“皖南事变”时,都做到高级将领。 姓名张云逸徐海东黄克诚肖劲光陈赓王树声谭政罗瑞卿粟裕许光达 职务 新四军 副军长 115师344 旅旅长 115师344 旅政委 陕甘宁留守 兵团司令兼 政委肖劲光 129师 386旅 旅长 太行军 区副司 令 陕甘宁晋 绥联防军 副政委兼 政治部主 任 八路军 野战政 治部主 任 新四军 第一师 师长兼 政委 120师第 二独立 旅旅长 注:1、陕甘宁留守兵团是八路军所属部队。相当于旅的建制。 2、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弻时,副主任邓小平,1938年邓小平调129师任政委后, 任命傅钟、谭政为副主任。2月28日,中央决定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以八路军政治部(中央称)名义出现,同时决定将华北前线的八路军政治部改为野战政治部(前线称)。 3、新四军相当于一个师。1938年2月新四军开始集结整编。全军1.03万人。整编时八路军一个师就1.5万人。 4、地方武装如东北抗日游击队、南方各游击部队均未有人上榜。 5、徐海东和黄克诚在抗战时竟然一个是团长、一个是政委,且都在115师344旅。 徐海东是1937年8月任的团长,参加了的平型关战斗。38年6月,因病回延安,曾入马列学院学习。黄克诚是37年10月左右从八路军总政治部来344旅任政委的。两人共事不到一年。 6、太行军区是晋冀鲁豫军区下辖的四个军区之一,刘伯承兼任司令。王树声任副司令。 三、解放战争时职务如下:

开国元帅将军名单

中国开国元帅将军名单 元帅: 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 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上将: 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韩先楚李涛傅秋涛王平吕正操傅钟萧华甘泗淇宋任穷赖传珠洪学智周士第郭天民周纯全杨至成 陈再道陈奇涵王宏坤苏振华刘亚楼刘震陈锡联韦国清陈士榘陈伯钧锺期光宋时轮朱良才董其武唐亮叶飞杨得志王新亭黄永胜李天佑陈明仁贺炳炎阎红彦谢富治陶峙岳乌兰夫周桓杨勇李志民赵尔陆王建安李聚奎 中将: 徐立清肖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万毅王诤孙毅朱明王宗槐蔡顺礼邱会作张令彬饶正锡倪志亮梁必业李作鹏赵启民 方强罗舜初王秉璋罗元发聂风智曹里怀周赤萍邱创成匡裕民向仲华谭家述李寿轩崔田民欧阳毅冼恒汉王恩茂张国华肖望东丁秋生赖毅旷任农林维先周贯五刘先胜刘培善彭嘉庆黄火星刘兴元文年生詹才芳梁兴初吴克华毕占云陈正湘彭明治姚喆杜平甘渭汉曾思玉郑维山聂鹤亭王尚荣苏静刘少文刘西元孔石泉袁子钦傅连璋韩振纪李耀邓逸凡汤平余秋里陈庆先刘忠孙继先张藩徐斌洲韦杰滕海清庄田刘浩天杨秀山周希汉顿星云周仁杰康志强方正平饶守坤王辉球常乾坤曾国华朱辉照余立金吴富善黄志勇胡奇才周彪彭林刘昌毅韩练成张贤约郭鹏 刘金轩张达志赛福鼎钟汉华秦基伟孔从洲范朝利谭冠三李成芳陈康张才千张翼翔覃健鲍先志皮定均周志坚张祖谅廖容标刘飞梁从学钱钧张仁初饶子健陈仁麒杨国夫晏福生吴瑞林杨梅生田维扬欧阳文张池明刘转连孔庆德谭甫仁何德全徐深吉韩伟袁升平王道邦王紫峰赵镕肖新槐吴信泉周玉成曾泽生温玉成曾绍山陈先瑞旷伏兆李雪三谢有法张天云卢胜黄新庭吴先恩 少将: 1955、56、58年授予少将军衔: 丁盛、丁世方、丁先国、丁武选、丁荣昌、丁莱夫、卜万科、于权伸、万振西、马龙、马辉、马卫华、马文波、马尔果甫·伊斯卡果夫、马白山、马忠全、马泽迎、马琮璜、王直、王胜、王屏、王谦、王力生、王才贵、王义勋、王之平、王云霖、王凤梧、王六生、王文介、王文轩、王文模、王平水、王东保、王兰麟、王永浚、王再兴、王光华、王全国、王兆相、王兴

拒授上将军衔的开国将军----徐立清中将

拒授上将军衔的开国将军----徐立清中将 徐立清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他和总理谈了授衔工作中有些人争官争位,不考虑大局,两眼只盯着干部部门,我授低了,有利于做他们的工作,这完全是为工作考虑的。周总理没有做通徐立清的工作,徐立清反而做通了周总理的工作。最后,周总理同意了授予徐立清中将军衔。徐立清中将(1910--1983)在1955年的授衔过程中,一些同志认为给自己授衔高了,主动要求低授一级军衔。其中徐向前、罗荣桓要求不授元帅军衔,徐海东、许光达要求不授大将军衔,徐立清要求不授上将军衔,孙毅要求不授中将军衔。最后评定的结果,除徐立清由上将降为中将之外,其余要求低授的同志在组织上做说服工作后,都授予了他们应授的军衔。按照授衔条件,徐立清应该被授予上将军衔,可他三番五次地给党中央、毛主席写信,请求不要上将军衔,在全军传为佳话。当时在正兵团级干部中,徐立清是仅有的几名中将之一,其他都是上将。一位老将军这样称赞道:“徐立清精神可嘉,人品难得,从古至今,少有少有。” 1910年,徐立清生于河南省商城。1927年参加革命,1930年入党。先后历任红四方面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卫生部政委、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组织部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

任、第六纵队政治委员与第一野战军第六军政治委员等职务。1949年10月率部进军新疆,11月任第一兵团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副书记。1950年9月,徐立清任中央军委总干部管理部(1954年10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副部长,为统一全军的干部管理,建立正规的干部工作制度做了大量的工作。1960年12月,徐立清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文革”中受到诬陷和残酷迫害。1973年恢复工作后任济南军区政委。1975年再任总政治部副主任。1980年任成都军区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 1950年,徐立清、包尔汉、王震、王恩茂合影(左起)。早在1955年让上将军衔之前,徐立清就已在评级中主动提出让级别,要求将自己的正兵团职降为副兵团职。总干部部罗荣桓部长、赖传珠副部长也都认为徐立清应定正兵团级,但又为徐立清这种高尚风格所感动。罗荣桓部长在大会小会上多次表扬徐立清,称徐立清是一位“以身作则的楷模,同志们学习的榜样”。后来,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专门找到徐立清,明确提出不同意他定副兵团级。因此在定级的申批报告上,彭德怀又将徐立清的副兵团级改为正兵团级。1955年1月,中央军委发布了《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对军衔评定工作给予了政策性的规定。1955年2月8日,毛泽东主席正式签发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于1955年10月1日

十大将军

十大将军 1: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七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2: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湖北省麻城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县农民协会组织部长。一九二七年参与领导黄麻起义。 3:许光达(1908-1969)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市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六年入黄埔军校学习。 4:陈庚(1903-1961)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二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 5: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6:张云逸(1892-1974)原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广东省文昌县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国战争。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7:肖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一九二零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一年赴苏联学习。一九二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8: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十四团任代理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

9: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国民革命军任营政治指导员、团政治教官。参加了北代战争和湘南起义。 10:谭政(1892-1974)原名谭世铭。湖南省湘乡县人。一九二七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