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序言

导航德育,教材先行,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领导班子组织编纂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德育系列目标教程》。本教程内容既来源于我校实践,又升华为理论和规律,对班主任和德育教师予以指导,有章可循,极富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德育系列目标教程》符合高中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强化了各年级分层德育目标,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即:办学宗旨:创建“体制新、机制活、求规范、创一流、有特色”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人发展为本、尊重促发展;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扎实、智能得到充分开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为社会和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高一年级德育目标:养成教育

高二年级德育目标:自我教育

高三年级德育目标:理想信念教育

办学特色:以人为本、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低进高出

通过三年高中生活,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校园文化内涵: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相结合,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融合。

本教程积累和总结了我校十四年德育工作精华。

《德育系列目标教程》的编写成功,在于从领导到德育、生活老师,从年级组长到班主任德育骨干的合力编写,既分工明确,遵循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落实德育工作,并针对培训德育教师、班主任的特点,多方总结搜集实践素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体现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常规训练要点,同时又协同合作,体现教程的训练的连续性和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在教程编写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上配合默契,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注重教程的实用性。

德育校本教程的编写体例,纵向就是以高一年级养成教育、高二年级自我教育、高三年级理想信念教育分层德育目标进行分

章编写,横向就是以各项德育工作进行分节编写,同时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促进我校的“德育为首,率在其中”,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德育教师队伍。

天津市求真高级中学德育校本教程编写组

2012年

第一章高一年级德育目标养成教育

目的意义: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缺乏规范的教育,有欠缺,需要我们补课,从养成教育入手是实施德育管理方略的切入点。养成教育即: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谓养成教育,就是严格贯彻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求真高级中学学生管理手册》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目的是通过养成教育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养,健全学生的人格,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这一年班主任的任务重就重在要帮助学生修补过去,重塑未来,为实现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转化奠定基础。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强化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改正不良习惯要由被动转入自觉。要开始讲文明礼貌,树立公德意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善待他人,同情弱者,不以强凌弱,学会理解与宽容。懂得尊敬师长,尊敬父母,懂得感恩与回报。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对于各种不良作风和行为习惯,诸如拉帮结伙、吸烟喝酒、迟到旷课、自私狭隘、愚昧落后等等,要逐步使之得到根本扭转。要通过班主任有效的工作辅以严格执行校规校纪,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和人风。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目标,必须使学生由“病弱”转为健康。

第一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强化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行为规范的训练,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一抓到底。

(一)落实《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天津市中小学生礼仪常规》《中学生一日常规》“五无、五不、五远离和新五不”,从以下几点来规范学生的行为:

几要:

1、要着装校服(发行、饰物,符合《求真高级中学学生管理手册》)。

2、要举止文明,见老师问候;使用文明用语:“请”、“谢谢”、“没关系”、“对不起”……

3、要将自行车放在规定位置摆齐。

4、上下楼要靠右行,要轻声慢步。

5、衣服加上衣物摆放要整齐。

6、地面要干净,自备小垃圾袋儿。

7、书箱内书本摆放要统一,要规范,要?

8、要排队买饭(坐在自己座位上吃饭)、打开水。

9、集体活动学生站队时要做到保持军姿。

几不要:

1、不要带手机及游戏机等。

2、不要骑车入校,且入校后不得随便出校。

3、早自习及2分钟铃不要迟到。

4、不要大声喧哗、追逐打斗、乱扔污物、随地吐痰。

5、不要随便动用学校设施及财产。

6、不要在教室或宿舍擅自充电。

7、不要在暖气上放、挂物品,严禁踩踏。

8、不要旷课、夜不归宿。

9、不要将管制刀具及烟花炮竹等易燃物品以及闲书报杂志带入学校。

10、不要擅自离校。

(二)养成教育的方法实现五个结合

1、要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2、要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

3、要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4、要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5、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三)养成教育的原则

1、坚持育人的原则

2、要重复地训练

3、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寓大于小,由小及大,循序渐进。

4、要坚持训练有阶段性,体现中心性。

5、要创造情景和氛围,优化成长环境。

第二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

重点难点:坚持抓好英语晨读,攻克薄弱学科。高中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难度大,覆盖内容广,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

一方面高中课程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不像初中课程那样,可以凭借自已的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能把成绩提上去的。对于难度更大,覆盖内容更广的高中课程来说,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笔记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但这样,还有一些习惯性的做法需要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快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部就班地跟着课程学习。另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个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往往一辈子平平庸庸。高中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学习习惯走向稳定的最佳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俗话说:“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这里习惯指的是什么呢?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那么通常我们说的学习习惯又指的是什么呢?学习习惯是指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

学习习惯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不自觉行为,它需要外部的强制力量;第二层次是较自觉的行为,它不需要外部的监督,但还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最高层次是

自动行为,它既不需要外部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是一种定型动作习惯。

(二)学习习惯的内容

学习习惯包括很多内容,例如: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会做课堂笔记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进行阶段复习的习惯;书写工整的习惯;勤学好问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注重反思,自己归纳整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的习惯;提问的习惯;

认真仔细观察的习惯;独立钻研,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联想、想象和假设的习惯;广泛吸收多方面信息的习惯;学会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

互相合作,争取集体成功的习惯等等。

这些学习习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观察思考的习惯

2. 独立钻研,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习惯

3. 阅读自学的习惯

4. 总结归纳的习惯

5. 切磋琢磨的习惯

6. 练后反思的习惯等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上课、读书、练习”三个环节抓起。

1、上课环节。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

“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2、读书环节。对于教科书,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想读而读不好”或“不会读”。其一,认为“教科书较难,不会读”;其二,认为“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高考也不考书本,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很多,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3、练习环节。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

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即上课、读书、练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对高一的学生尤为重要。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如: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自觉做到每门课进行预习;课内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和讨论,并能完整回答;能作好必要的笔记;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作业,偶有错题,但每次认真订正;时间观念强,不拖拉;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系统复习,作好单元小结;除以上三个环节外,在学习中需要制订计划,订计划有好几种方式:有长远计划和短期计划;有单科计划和综合提高计划……订计划要有一定的讲究,要指导学生依照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

第三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目的意义: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整个教育目的中,“德”的目标处于首要地位。

重点难点: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务实、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一)良好的思想品德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在整个教育目的中,“德”的目标处于首要地位。教育部在《201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继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指导纲要》,抓住“融入”这一关键,突出“全过程”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等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教育全过程。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可见,加强学生在基础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关键。然而如何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才能务实、有效地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这是新的时代给每一个高中班主任提出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二)思想品德内涵

1、定义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变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2、简述

思想品德是意识行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精品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特制定本方案。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 2、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提倡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4、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5、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6、学会健体,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健身技能;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 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学校高中阶段三年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两大类,以课堂教学、综合指导、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实施。计划从200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6、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 7、生活技能类:声乐、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 本课程方案确定后,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则该选修课予以取消。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校本课程的成绩评为四个等级,即A、B、C、D,D为不合格。凡不合格者不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50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鞍钢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条例 总则 1、为了使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以适应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年级。 3、本条例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考核 1、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鞍钢高中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 2、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校本课程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程结束后需有论文、作品或制作、发明、产品等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3、指导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评价。评价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D为不合格。对每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的课题记学分(出勤需达3/4以上学时,否则不记学分)。在高中期间,学生需完成学分。 4、学校对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奖励。优秀作品汇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作品成果报告会。

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前言 物欲就像茫茫沙漠,没有一条路可以寻到绿洲,而精神的财富却像曲径通幽,妙趣通无穷。 捧一卷书在手,便氤氲起缕缕馨香,读着、欣喜着、感动着。心灵在这种享受中摆脱尘俗得到净化与升华,灵魂飞到一个绚丽多姿的世界,我们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去感知、探求天地间的一切:爱的吟唱,人生的体验,自然的对语,个性的张扬,时间的有声,信念的美妙,让美德得以升华。 如果想了解中国传统美德的精神密码,可以从这本《孝文化的校本教材》开始着手,校本教材将带你巡游中国传统美德的最高精神殿堂!将忠孝的精神品质植入广大中学生的心中,让中国传统美德大放异彩,为我校中学生提供最有营养的精神食粮。 人的美德如轻灵的双翼,轻轻扇动,助你飞向梦想的天空。美德更如甘冽得到清泉,涓涓流淌,滋润着万物。拥有美德,你的人生会更加绚烂,你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美德是从小就应该养成的。青少年时期是追求知识的时期,是启迪智慧的时期,更是培养美德的好时期。为了配合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学校林春校长特指定学校政教处编写了《孝文化的校本教材》,以飨读者。真可谓是眼光独到选材得当之举。 中国文化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代起中国就做作为一个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一直是中国独有的标志,而孝文化作为一种传世文化,不仅影响着古人,同时也影响着现代人;它不仅是一本启蒙读物,同时也是所有人规范行为的经典读本。忠与孝,不分时代,不分背景,都是每个中国人要做到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其内容实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令人望之茫然。承载学问的载体当然是书籍,所以为了保存古代典籍和文化,就很有必要向青少年进行普及,以便他们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能够最大程度地了解“孝文化”,以更好地塑造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仍然是我们面前的一项中重大挑战。 本教材推陈出新,弘扬传统的宗旨从我国历代文献中选取精粹典籍,编成锦绣文章,并古为今用,结合现代社会的情况,将古代经典忠孝思想文化与当今社会现实相联系。从而更好地为我们所用,帮助我校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与张扬个性,会让我们寻到自我的价值,并不断提升自己。读这本《孝文化校本教材》,你将不再对别人的成就耿耿于怀,更不会因自己的卑微而自暴自弃,持一份从容与淡定,认真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而无论你我有多尊贵,无论有多平凡,都应当将“德”字铭记于心,尊重与信任、互助与感恩,这个散出的芬芳,使人与人之间多了幸福与感动。欣赏孝道文化,会让你不再烦躁不安,不再狭隘自闭。请往下读吧,我们还会为你续上几杯香茗,寒夜里,为你驱走寂寞;旅途上,为你拂拭疲劳。 朋友们,在这里,你能够让我们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聆听历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风景人物…… 朋友们,从这里,你更会提炼出人世浪潮永远也淘洗不去的“生命黄金”。一册读本在手,满纸精华流芳,让我们拭目以待。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基本理念,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大胆实践,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开设好学校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研究背景 1、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部提倡大力推进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课程体系,提出农村中小学课程要为当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明确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就是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校本课程。作为课改实验区的学校,理应积极参与课改,使学校的课改工作迅速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行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德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3、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沙坨子。一方面,里面各类闲散、外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学生来自当地农民子弟,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怀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么尊者爱糼,怎么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么着装,怎么待客做客,怎么遵守社会公德,怎么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德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4、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德育”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5、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己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德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6、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国早已颁布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日常行为规范》。我校各班还制订有学生《文明公约》。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

美德在我心中白坡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美德在我心中》德育校本课程纲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工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努力更新观念,积极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种校园活动的作用。在道德体验活动中,一方面应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感悟,在感悟中不断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升自我;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引导,把多元的教育意图巧妙地融入其中。 一、课程目标 1、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活动中“形成”德育。为学生提供可以发展自我、表达自我的舞台; 2、落实各项常规教育,在自我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丰富少先队活动,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习得。 3、在课堂中引入活动课程意识与思想,力求突出教学空间的开放性,同时实施弹性课程制和选用丰富的校本课程,为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4、成立各种活动小组,为学生搭建展现他们风采的舞台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高尚人格的发展。 5、加强育人队伍建设,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优

化组织管理,进一步凸显校园特色。 6、挖掘在教育教学中蕴藏着的德育资源“宝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形成德育工作“新的生长点”。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文明、勤学、卫生、守纪、锻炼、创新意识等习惯,以“爱心”为核心,以小见大,从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开始,胸怀祖国,逐步提升为爱人民、爱祖国。使学校、家庭、社会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使学校、家庭、社区都树立“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 三、课程实施网络 1、家校联系网络。如学校家长管理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校互访、家校联系卡包括电话、网络联系等。 2、学校内部网络。学校完善德育的三条主线。即以“校长

德育课程设置方案

王伙小学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规定:“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2、整体规划有序落实 学校德育千头万绪,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活动,从校内教育到校外延伸,从学生引导到家庭、社会共育……内容、形式、方法等都十分丰富。每学年,上级部门有明确的推进重点,而学校在贯彻落实的同时,又必须根据校情、学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学校德育须从目标、内容、实施等入手,进行整体规划,既有相对稳定,又有即时生成,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3、课程引领提高实效 二期课改实施以来,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以课程为引领,开发校本,推进德育,不失为统筹思考、扎实开展的有效策略。校本德育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既有基础型课程中学科教学内容的拓展,又使既定拓展与即时拓展相结合,并延伸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同时,在科目设计中涵盖了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有效提升德育效果。 4、强化意识提升师能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亦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引导教师不仅关注实施操作,更能从课程构建的层面思考,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做,怎样做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更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较为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十分有利于督促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建立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的目标:

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序言 导航德育,教材先行,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领导班子组织编纂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德育系列目标教程》。本教程内容既来源于我校实践,又升华为理论和规律,对班主任和德育教师予以指导,有章可循,极富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德育系列目标教程》符合高中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强化了各年级分层德育目标,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内涵即:办学宗旨:创建“体制新、机制活、求规范、创一流、有特色”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人发展为本、尊重促发展;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扎实、智能得到充分开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为社会和高等院校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高一年级德育目标:养成教育 高二年级德育目标:自我教育 高三年级德育目标:理想信念教育 办学特色:以人为本、严格管理、严谨治学、低进高出 通过三年高中生活,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校园文化内涵:理性管理和非理性管理相结合,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相融合。 本教程积累和总结了我校十四年德育工作精华。 《德育系列目标教程》的编写成功,在于从领导到德育、生活老师,从年级组长到班主任德育骨干的合力编写,既分工明确,遵循各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落实德育工作,并针对培训德育教师、班主任的特点,多方总结搜集实践素材,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体现德育工作的重点和常规训练要点,同时又协同合作,体现教程的训练的连续性和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在教程编写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上配合默契,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注重教程的实用性。 德育校本教程的编写体例,纵向就是以高一年级养成教育、高二年级自我教育、高三年级理想信念教育分层德育目标进行分章编写,横向就是以各项德育工作进行分节编写,同时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符合学生思想成长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规律,体现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总结 我校为了适应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坚决贯彻县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精神,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并结合我校的校本、校情及教育教学资源,对我校的校本课程进行了调研、探索及开发。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安排。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小组,分别明确任务,下达目标,经过调查研究,查询资料、探索研究,深入开发,已初步取得成绩。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采用总——分——总的原则。即德育教研室对课程开发下达总体任务、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到老师手中,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实践能力,老师整理上报、最后综合形成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校又坚持实践性、地域性、综合性原则。在校本课程安排及培训会上,通过对老师宣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施途径、评价标准等,让老师首先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即结合校情、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对学生有益于生活的一门课程,要真正服务于学生的生活;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老师仍然是组织者,起主导作用,而学生则是这一任务的实施者,起主体作用,发动广大学生,调查了解、查询资料、收集、了解信息,开阔视野,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培养了学生了解社会的意识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社会交际能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第三方面让学生知道社会调查,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校本课程开

发过程中,我校充分发挥学校、老师、学生集体智慧,从学生到教师,并教师到学校,自下而上,并通过学生、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对比、综合终于完成了适合本校校本课程资料。 以学校历史文化为载体,通过调查了解、查询资料等手段,并结合学生学习的情况和能力水平,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探索、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校园礼仪》、《法律讲堂》。 为了搞好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任务,学校坚持贯彻校本课程开发精神,高度重视此项任务,专门组织了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讨会,对教师进行了专门培训,让他们了解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实施步骤、目标任务、评价等,让他们从思想上先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并能高度重视此项任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校共分了以下几个阶段。 1、校本课程开发,了解、认识、研讨阶段。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了解、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相互之间互相谈认识、谈看法,互相研讨,充分认识校本课程开发意义,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课程开发任务及近期、远期目标。 2、提出方案,下达任务,调查研究阶段。 学校组织老师召开了校本课程开发安排会议,提出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明确、分解校本课程开发任务、收集资料。 3、补充、完善、分析、综合阶段。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16-2017学年背崩乡中心小学第一学期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背 崩乡小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 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系列化、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1、学校德育校本课程实施目标:德育教育序列化、系列化、专业化、科学化、最优化。 1)德育体系序列化:探索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序列化体系。 2)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学段、年级, 具体到学期与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 活动中受到教育。 3)德育队伍专业化:在探索实践中增强教师把握德育契机的敏锐性,为教师开展班级德育工作积累经验,提升班级组教师的合作分工意识。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 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效控制学生的违纪 违法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 审美、学会生活。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 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 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 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 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 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 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3、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是德育主体的 观念,帮助学生确立自主发展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坚持内化提高理念:德育工作应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其最高境界是学生心灵的内化。这一过程首先是严格制度管理,其 次是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亲身的学习、实践、体验,并经过多 次反复,逐步内化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德育校本课程类型: 1、学习课程:专题讲座,班团会,理论学习等; 2、环境课程:校园、班级环境布置,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3、活动课程:如艺术节、体育节、主题活动、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等; 4、社会实践:社会考察与调查,军训等。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张作民 2010年3月8日15:34 浏览数:523 | 评论数:0 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 -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开发区中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创建目标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试行并全面推广“学生成长导师制”,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册》。力争使学生对“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满意率达100%,《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刊、一台、一站、两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 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教材 来源: 编辑日期:2012-7-7 12:43:00 点击数: 25 该德育校本教材分礼仪篇、励志篇和感恩篇三个部分,其突出特点:一是教育性。二是实用性。三是可读性。教材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学会礼仪、学会学习、学会感恩、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健全人格的“智搏”人才,阅读本教材的相关教师评价该教材“是一本实用、实际、实惠的德育好 教材。”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十个道德好习惯”的培养及其指导研究》作为市德育研究会课题和学校主课题的子课题,依据“求真创新”关键价值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认知行为规律对“十个道德好习惯”进行了校本化的再建构,使之更具学校特色和可操作性。学校以校会、班会课为主渠道,通过组织专题主题班会评比等活动,反馈校本课程落实情况,引导学生形成道德信念、内化道德知识,培养道德评价能力,把文本化的道德知识转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与原则,强化好习惯的养成。如09年《遵章守纪,做明星中学生》、10年《好习惯伴我成长》、11年《集体的事情一起做》等主题班会评比活动,今年单晶老师还在区课题论中期证现场会上开设了道德好习惯主题教育活动展示课。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教材实施方案(略) 求真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以中小学德育创新发展为主线,重视学生基础道德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为把学校建设成市级行为规范示范校不断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方法,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整体性、针对性日益凸现,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以德育为核心的思想,充分体现学校“让我们的学生自信而快乐地成长”的办学理念,塑造求真人的形象和风格。我们试图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提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鼓励学生争做“优秀求真人,合格社会人”。我们希望找到一些好的切入点来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一、内容的选择:

南京市九龙中学“H”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南京市九龙中学“H”德育校本课程纲要南京市九龙中学地处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九龙路99号,南眺长江,毗邻南钢。聚汇霸王山脉之灵气,依缘金陵人文之底蕴。翠岗藏校园,碧树掩高楼。海棠成荫映“群星”,柳烟依依汇“成德”,松影葱茏践“力行”,香飘四季沁“景行”。我校是南京市首批小班化实验学校,是落实市素质教育示范校,师资力量雄厚精萃,现任教师143名,各类骨干教师40多名。秉承“为每一位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理念,立足“小班化、寄宿制、信息化”优势,关注精致化管理过程,积极构建幸福教育。 一、课程理念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秉承“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的德育校本课程正是基于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需求为宗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创建有特色、有个性的幸福校园。“幸福”,英文为:happiness 。我们的“H课程”也因此而得名,是一门多元化的、有层次性的、相互融合的课程,涵盖以下四个维度:1.Habit(习惯):习惯对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好的习惯有助于获得幸福人生。因此,习惯养成教育是幸福教育的基石。 2.Health(健康):健康不只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一样重要。

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身心健康是幸福教育的必要条件。 3.Hobby(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情操。通过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乐于学习,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综合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4.Heart of responsibility(责任心):学会承担责任是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表现,是走向成熟的标志。责任心是一个合格公民的最基本品质,也是当代中学生最需要培养的道德品质之一。 道德教育是幸福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的“H课程”,以生为本,发挥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按照“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习惯、健康、兴趣、责任心”四个维度出发,开展一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最终培养出有德行的幸福的中学生。 二、课程资源分析 在“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这个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确立了以“润泽生命幸福成长”为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润泽生命,幸福成长”试图从“习惯、健康、兴趣、责任心”四个方面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小班化校园中幸福成长,让每一位师生在教育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积极向上、和谐幸福”的生活状态。 为创设“幸福教育”的良性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师生体验幸福、追寻幸福、享受幸福,将校园建设成能激活每一个师生潜能,让每一个师生共同幸福成长的乐园,我们对学生周边的资源进行了调查与分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陈湾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需求分析 1、背景分析 德育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我校校情的需要 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基本道德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能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作为我校德育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 二、总体目标 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德育课程,使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探索德育课程开发的程序,德育课程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点带面、全面推动”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中,前八个字是基础,这个“点”就是德育课程的开发。通过德育课程的开发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而全面推动学校的各项工作,使学校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三、课程的内容 德育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

德育校本课程设计

高家岭中心学校德育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1、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教育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规定:“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2、整体规划有序落实 学校德育千头万绪,从课堂教学到校园活动,从校内教育到校外延伸,从学生引导到家庭、社会共育……内容、形式、方法等都十分丰富。每学年,上级部门有明确的推进重点,而学校在贯彻落实的同时,又必须根据校情、学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取得实效。因而,学校德育须从目标、内容、实施等入手,进行整体规划,既有相对稳定,又有即时生成,确保德育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3、课程引领提高实效 新课改实施以来,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以课程为引领,开发校本,推进德育,不失为统筹思考、扎实开展的有效策略。校本德育课程是以学生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学生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利用校本课程实施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既有基础型课程中学科教学内容的拓展,又使既定拓展与即时拓展相结合,并延伸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同时,在科目设计中涵盖了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层层深入,有效提升了德育效果。 4、强化意识提升师能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亦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强化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引导教师不仅关注实施操作,更能从课程构建的层面思考,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做,怎样做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更能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较为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十分有利于督促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建立课程意识,更新知识结构,改变教学方式,开发课程资源。 二、课程目标:

学校德育校本课程

第1课 新学期,新气象 新学期,新气象意味着什么? 新学期标志着松散、高度自我的暑假生活的结束。忙碌、规范、自律的新学年开始啦! 新气象、新起点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 我们相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新年级、新起点中赢得最后的胜利,为我们的人生续写新的篇章。 问题1:目标在你眼中是怎么样的? 每个人对目标的定义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对着那一摞摞厚重的教科书、参考书、习题册呆望了一会儿,从中捡出一本,乱翻了几页,从中挑出一道题,结果半个小时也没能做出结果,然后只有没好气地把它再丢回书堆中去,再捡起一本……在这简单的重复劳动中,时间匆匆而过。 这样的经历,你是否有过?这是心理空虚和急躁的表现:一方面想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另一方面,又常常举棋不定,不知从何下手,往往由于一些小难题而自暴自弃。 问题2:面对这种困境,我们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前提,没有计划,目标就成了水上浮萍,没有根基。做事没有计划,

结果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是“盲人摸象”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生活对于没有计划的人来说,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问题3:阅读下面一段话,思考一下成功还需要什么? 春天,花开了,树绿了。秋天,花凋了,树叶黄了。同学们,花凋了有再开的机会,树叶黄了有再绿的时候,而人生的春天只有一次,岁月不回头。你们千万要珍惜人生的大好青春年华,即使你拥有它,那也是短暂的外在的美丽,真正永恒的是活在我们心头的信念——求知的精神,健康的体魄,对他人的真诚。同学们,让我们向自我完善而努力。 思考:怎样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回 味无 穷 ? 自己把自己说服,是一种理智的胜利。 ? 自己被自己感动,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 自己把自己征服,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张作民2010年3月8日 15:34 浏览数:523 | 评论数:0 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 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开发区中学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创建目标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试行并全面推广“学生成长导师制”,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册》。力争使学生对“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满意率达100%,《学生成长记录册》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刊、一台、一站、两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 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4)、具有现代公民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观念;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感。 6)、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初步了解党的基本知识,为将来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三、德育校本课程的理念: 1、坚持德育为首理念: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确保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坚持德育为首、成才先成人。 2、坚持全员管理理念: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全员管理观念。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形成人人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合力,特别要加强德、智、体、美、劳的整合互动。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陈湾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一、需求分析 1、背景分析 德育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兄弟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2、我校校情的需要 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道德课程,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基本道德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们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能时刻为他人着想的人。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心中有他人,言行想他人”作为我校德育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促进校园文化的内涵发展。 二、总体目标

校本德育课程

禾丰镇初级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纲要 一、德育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中学德育大纲》、素质教育等有关要求为依据,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层次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力求在德育校本课程认识上有所突破,在德育工作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德育工作实效上有所提高,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为我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德育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学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主线,制订如下目标: 1、德育校本课程管理目标:系列化、人本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1)德育工作系列化。力求把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分解到年级,具体到学期与月,每月根据主题安排活动,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2)德育管理人本化。逐步建立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基本模式的亲情化、互动式、人本化的校园人际关系。继续使用好《学生成长记录》。《学生成长记录》使用合格率达100%。 (3)德育队伍专业化。使年轻班主任教师100%的接受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培训,积极争取德育专职人员和思想政治课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专业培训;力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在全校培养一批德育工作带头人。 (4)德育评价科学化。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的“双线”评价机制,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德育工作评价,把教师德育工作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5)德育资源最优化。利用好校内德育阵地(一报、一主、一室、板报宣传栏、校园文化长廊等),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积极开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挥德育基地的互补作用。 (6)德育效果最优化。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牢固树立“知荣明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合格率在98%以上,有效控制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 2、德育校本课程育人目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审美。 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以下素质的青少年: (1)、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2)、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志向。 (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行为习惯文明,团结友爱,孝亲敬老,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