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失落的一角》阅读题及答案

《失落的一角》阅读题及答案

《失落的一角》阅读题及答案

《失落的一角》

填空题

1. 《失落的一角》的姐妹篇是(《失落的一角遇到大圆满》)。

2. 《失落的一角》的讲的是一个圆失去了一个角的故事。

选择题

1. 丹·布朗首印650万册的小说新作《失落的符号》2009年9月15日上市,中国出版商为防盗版,将四个月后上市的简体中文版更名为:(A)

A.《失落的秘符》

B.《失落的密码》

C.《失落的一角》

D.《失落的草帽》

简答题

1.绘本《失落的一角》中有两幅画面,一幅是当他第一次唱着歌上路时的画面,“我要去

寻找我失落的一角”。另一幅画面就是书的最后,当他放下了那么合适的一角后,他还在路上唱着“我要去寻找我失落的一角”。你怎样理解这两个“一角”代表的含义?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风的故事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风的故事阅读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风的故事 冬天的风衰老而疲惫,他的心正在变得越来越冷漠,他的脾气则一天比一天暴zào(zo),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人们都不理睬这个吹胡子瞪眼的怪老头。 风的心里很凄凉,也很愤怒,他气呼呼地追赶着那些来不及躲进家里的人,狠狠地扬起灰尘,迷住他们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时的风是多么年轻啊,远远地听见人们的呼唤,便忙不迭地从东方奔来了。他四处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用自己温暖厚实的手把人们从寒冷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的人们虔诚地感激他。春风得意,不辞劳苦,又将大地吹得huàn(hun)然一新。 夏季来临,烈日炎炎。人们烦闷焦虑,见面就打听:“咦风到哪里去了呢” 风来了!他推来了云,云里吸了水,沉得要命。风顾不得劳累,仗着自己有的是力气,他把云攥在手里,使足了劲拧啊拧啊。雨哗哗地落下来,干巴巴的土地得到了湿润,汗流浃背的人一身清爽。他们欣喜若狂地拥出房门,争先恐后地邀风儿到家作客。风忙得不可开交,夏天的风真是宝,到哪儿都受欢迎。 秋天,风到了中年,他既不是柔情万千的春风,也不是热情洋溢的夏风。秋天的风沉静和煦,他缓缓地在阳光和蓝天下悠然漫步,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敬佩,人们啧啧赞美秋天是金风送爽,他走进了自己生命最光辉的顶点! 冬天渐渐到来,风一天一天老了,他抵御不住严寒,在冰冷的空气中瑟瑟颤抖,气喘吁吁。人们不再感激他、欢迎他,因为人们不再需要他。

《曹刿论战》《华阳国志》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江苏省常州市2017年中考题)

(一)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共13分) 甲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 周武王克殷,封姬姓于巴,爵之,建都江州,为南土诸侯之首。周之季世①,巴国有乱。将军蔓子性行刚烈,晓畅军事,夙夜筹谋。遂请师于楚,许以三城。楚王终救巴,蔓子亦身披坚执锐。巴国既宁,楚使请城。蔓子曰:“借楚之威,克弭②祸难,诚许楚王城,然巴土不可分。宁死,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乃自刎以死国,以头授楚使。楚王叹日:“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乃以上卿之礼葬其头。巴国葬其身,亦以上卿礼。 (摘自《华阳国志》,有删改) 【注】①季世:末代。②弭:平息,消除。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牺牲玉帛: (2)齐师败绩: (3)夙夜筹谋: (4)楚使请城: (5)乃自刎以死国: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l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使吾得臣若蔓子,用城何为! 9.乙文中楚王为何要“以上卿之礼”来厚葬巴蔓子将军?(2分) 10.对两个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着力运用精彩的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和表现人物性格。B.乙文主要是通过描述楚王的言行从侧面来刻画巴蔓子这一感人形象的。c.甲、乙两文都略写战争过程,甲文是为了突出曹刿的谋略与机智,而乙文则是为了突出楚国军队的勇猛与强大。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王维《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及答案 : 篇一: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 篇一: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 篇二:使至塞上王维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使至塞上》赏析附习题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八年级诗歌赏析及练习 雄奇瑰丽,意境雄浑——《使至塞上》赏析这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首联交待诗作缘由及写作的地点。颔联紧承上联,转入对塞上景物的描写。“征蓬出汉塞”,那蓬草本深恋着故土不愿远行,可在北风的凛冽下草茎崩断,只好身不由己地随风而去。这个意象当然是作者的自喻。一句“征蓬”,借助这无力、无助、无奈的物事来抒发自己的命运飘零之感,到这里那愁苦、感伤的格调已经很明显了。此句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不定的蓬草,表达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愤。可诗人的笔法还没完。接着一句“归雁入胡天”又与断蓬枯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写法上以“征蓬”与“归雁”为对;“征蓬”喻诗人,是正比。而“归雁”喻诗人则是反衬。“出汉塞”与“入胡天”为对,一“征”一“归”,一“出”一“入”,对比强烈,于凄凉中含有悲壮。颈联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大漠无边,长天空阔,在这广阔的背景上,一缕直上青天的轻烟,以及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

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这里用了一个“直”字,一个“圆”字,给人以刚劲有力,亲切喜悦的感觉。“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之感;“圆”字准确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苍茫壮阔中尽显柔和温暖。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景象且把诗人孤寂的情绪融入在广阔的景象中。尾联以事作结,顺其自然。这首诗没有在雕琢语言上下工夫,它只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雄奇瑰丽,意境雄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1.【2012 年江苏省徐州市】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b【解析】“雄奇壮美”而非“明媚秀丽”2.【2012 年广西南宁市】下列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d【解析】“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使至寨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走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2012 年湖南省长沙市】 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

《风的故事》阅读及答案

风的故事 冬天的风衰老而疲惫,他的心正在变得越来越冷漠,他的脾气则一天比一天暴zào(zo),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人们都不理睬这个吹胡子瞪眼的怪老头。 风的心里很凄凉,也很愤怒,他气呼呼地追赶着那些来不及躲进家里的人,狠狠地扬起灰尘,迷住他们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时的风是多么年轻啊,远远地听见人们的呼唤,便忙不迭地从东方奔来了。他四处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用自己温暖厚实的手把人们从寒冷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的人们虔诚地感激他。春风得意,不辞劳苦,又将大地吹得 huàn(hun)然一新。 夏季来临,烈日炎炎。人们烦闷焦虑,见面就打听:“咦?风到哪里去了呢?” 风来了!他推来了云,云里吸了水,沉得要命。风顾不得劳累,仗着自己有的是力气,他把云攥在手里,使足了劲拧啊拧啊。雨哗哗地落下来,干巴巴的土地得到了湿润,汗流浃背的人一身清爽。他们欣喜若狂地拥出房门,争先恐后地邀风儿到家作客。风忙得不可开交,夏天的风真是宝,到哪儿都受欢迎。 秋天,风到了中年,他既不是柔情万千的春风,也不是热情洋溢的夏风。秋天的风沉静和煦,他缓缓地在阳光和蓝天下悠然漫步,受到大家的爱戴和敬佩,人们啧啧赞美秋天是金风送爽,他走进了自己生命最光辉的顶点! 冬天渐渐到来,风一天一天老了,他抵御不住严寒,在冰冷的空气中瑟瑟颤抖,气喘吁吁。人们不再感激他、欢迎他,因为人们不再需要他。 孤独的风、衰老的风四处流浪,他不时气恼地推搡着屋门,摇晃着窗棂。人们装聋作哑,置之不理。

曹刿论战练习题(附答案) 2

《曹刿论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望其旗靡.()小惠未遍.() 下视其辙.()遂.逐齐师()肉食者鄙.()牺牲玉帛.()肉食者谋.()夫.战,勇气也()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 ..() ..我()()(2)齐师败绩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2、民弗从.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战则请从.() 3、曹刿请.见() 4、又何间.焉() 战则请.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其.乡人曰() 6、肉食者谋之.() 公问其.故()公与之.乘() 望其.旗靡()登轼而望之.()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2、公将鼓.之()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 ..玉帛古义:今义: 2、忠.之属也古义:今义: 3、可以 ..一战古义:今义: 4、肉食者鄙.古义:今义: 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 6、虽.不能察古义:今义: 7、再.而衰古义:今义: 8、又何间.焉古义:今义: 9、必以情.:古义:今义: (六)翻译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1) (2) (八)文学史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体史书,叙述的是____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2分) 参考答案: 21.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 2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意思对即可,2分) 23.请结合诗句说明本诗的题材特点。(2分) 24.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情感、修辞、炼字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2分) 参考答案: 23.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的“边”“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2分) 24.意境: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情感:兴奋欣喜,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 修辞:运用对偶,增强音韵美和语言气势; 炼字:“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两个字既写出自然之景,而且融入诗人的情感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2分)(1).此诗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________,________。”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王维唐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完整word版曹刿论战练习题附答案2.docx

《曹刿论战》 必做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 小惠未遍 ( . . . 下视其辙 (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 . . . 牺牲玉帛 ( ) 肉食者谋 ( ) 夫战,勇气也( . .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 我( )( ) .. (2)齐师败绩 ( ) .. (3)牺牲玉帛,弗 敢加也( )( ) . . (4)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 )( )( ) .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 、既克,公问其故 ( ) 2 、民弗从 也( ) . . 彼竭我盈,故 克之( ) 战则请从 ( ) . . 3 、曹刿请 见( ) 4 、又何间 焉( ) . .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5 . 6 . 、其乡人曰( ) 、肉食者谋之 ( ) . . 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 . .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 ) . .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 、神弗福 也( ) 2 、公将鼓 之( ) . .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 .. 、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 . 、可以一战 古义: 今义: 4 ..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 .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 . 、虽不能察 古义: 今义: 7 . 、再而衰 古义: 今义: 8 . 、又何间 焉 古义: 今义: 9 . 、必以情 : 古义: 今义: . (六)翻译句子 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七)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 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鼓作 / 气,再 / 而衰,三而 / 竭 B 、一 / 鼓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 C 一鼓 / 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 D 、一鼓 / 作气,再而 / 衰,三而 / 竭 7 、曹刿的“远谋”具体表现在: 战前: 战时: 战后: 8 、文中写鲁庄公的“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曹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用自己的话概括): ( 1) ( 2) (八)文学史常识 《曹刿论战》选自 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著名的 _______体史书,叙述的是 _____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 _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开元年间,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1、这首诗,作者重在写景。归雁入胡天即通过抓住景物特征,点明出塞的季节是。(2分) 2、古诗中多用征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本诗中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2分)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简要分析这两句诗的艺术效果。(4分) 参考答案 1、春天 2、激情和抑郁 3、这两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壮阔,意境雄浑。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相关试题】 1、阅读《使至塞上》完成下面题目 ⑴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⑵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⑶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⑷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以内) ⑸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⑹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2020年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专项》试题(含答案)

课内阅读专项 第一单元: 一、课文直通车。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2.这段话从()、()。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3.在段落中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 4.这段话中分别把浪潮比作()、()和()。 5.画线的句子写的好吗?为什么? 二、课文直通车。 《走月亮》片段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 ()() 的月亮的夜晚 ()() 2.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 3.文中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4. 写出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第二单元:

曹刿论战比较阅读试题集锦及答案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9~12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①膝上。有人从长安②来,元帝问洛下③消息,潸然流涕④。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⑤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⑥?”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⑦。”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⑧?”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元帝:司马睿,其长子司马绍后继位为明帝。②长安:西晋的封国,此时的长安已失守。③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④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shān),流泪的样子。涕,眼泪。 ⑤东渡:晋元帝为琅琊王时住在洛阳,好友知天下将要大乱,就劝他回到自己的封国,镇守建康,意欲建立一个复兴帝室的基地,这就是所谓的“东渡”。⑥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你认为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意谓,认为。⑦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⑧邪(yé):同“耶”。 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神弗福.也_________(2)彼竭.我盈._______(3)明帝问何.以致泣_______(4)元帝异.之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 (2)具以东渡意告之。译文: 11.有人认为,[甲]文中的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答: 12.[甲][乙]两文都主要以描写来表现人物。[乙]文这个小故事表现了明帝的__________________。(二)【甲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曰:“可矣。”遂逐齐师。(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节选自《子鱼论战》)【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公将鼓之()(2)宋人既成列() 15.翻译下面的句子。(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原文语句答题。)甲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鲁国抓住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乙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1);(2)。 (三)【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 【乙】宗泽传(节选)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韦占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廊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日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 篇一: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2分) 参考答案: 21.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分) 2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意思对即可,2分) 23.请结合诗句说明本诗的题材特点。(2分) 24.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情感、修辞、炼字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2分) 参考答案: 23.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的“边”“属国”“居延”“汉塞”“胡天”

“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2分) 24.意境: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情感:兴奋欣喜,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 修辞:运用对偶,增强音韵美和语言气势; 炼字:“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两个字既写出自然之景,而且融入诗人的情感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2分) (1).此诗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2).”________,________。”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3).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王维唐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篇二:《使至塞上》文言文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文言文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文言文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了关于《使至塞上》文言文阅读答案,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祝大家学习进步! 原文阅读: 使至塞上

《风》阅读及答案

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shuò)风。( )它们都是风,( )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点风,( )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括号中。 即使……也……虽然……但是…………是因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1.虽然……但是……即使……也…………是因为…… 2、这篇文章的构段关系是,因此,文章可以分为段,请用“||”在文中标明, 并写出段意。 这篇文章的构段关系是(总分总),因此,文章可以分为()段,请用“||”在文中标明,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的段意:介绍了人们给四季的风取得名字; 第二段的段意:介绍了四季的风的脾性(特点); 第三段的段意:表达了作者决心改造大自然,要大自然为人类造福的雄心壮志。 3.按要求填下表。 季节风的名称风的特点 春 夏 秋 冬 2. (答案不唯一)和风,唤醒万物、吹绿大地;熏风,暖烘烘、吹散不了炎热;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附答案

《曹刿论战》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桓公问管仲①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②,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③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选自刘向《说苑》)注释:①管仲:齐桓公的贤相,名夷吾,辅佐桓公成霸业。②君人者:给人民当君主的人。③与:亲附,拥护爱戴。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又何间焉间:_____(2)小惠未徧徧:____________ (3)战则请从从:_______(4)非谓苍苍莽莽之天 也非:____________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2分)、 A.肉食者谋之 B.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C.长跪而谢之曰 D.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2.(甲)(乙)两文段表达了相近的思想观点。请结合文意加以阐述。(2分)

(二)[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2,楚人未既3济。司马4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5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6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7伤,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9,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论战》)[注释]1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2成列:指摆好阵势。3既:尽,全部。4司马:官名,这里指子鱼。5陈:通“阵”,指摆好阵势。6门官:国君的卫士。7重(chóng):重复,再次。8二毛:头发斑白的人。9亡国之馀:亡国者的后代。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神弗福也福:__________ (2)公伤股,门官歼焉股:__________ 11.请用“/”给下面两个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每句只划一处)(2分) (1)下视其辙(2)宋公及楚人战于弘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彼众和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13.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1)[甲]文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2)[乙]文子鱼认为发动进攻的有利时机是

中考古诗文阅读《桃花源记》《南阳刘驎之》《使至塞上》真题及答案

三、古诗文阅读(18分) (一)古文阅读(11分) 甲文:《桃花源记》节选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土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文:南阳刘驎之 南阳刘驎之①,善史传,隐于阳岐②。于时苻坚临江③,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讦谟④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⑤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⑥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⑦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注]①刘驎之:字子骥,南阳(今属河南)人。②阳岐:村名。③临江:指兵临长江。 ④讦谟(xūmó):宏图大计。⑤赠贶(kuàng):赠送礼物。⑥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松滋南。⑦翛(xiā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处处志之志:②后遂无问津者津: ③缘道以乞穷乏缘:④甚厚,为乡闾所安甚: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②南阳刘骅之,善史传,隐于阳岐。 20.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B.甲文中“欣然规往”,可见刘子骥热衷游历山水,向往归隐山林。 C.乙文中刘鳞之超然退隐,是因为桓冲说他没有用处才愤然离开的。 D.乙文中的刘辚之隐于阳岐,性格高洁率真,不慕名利,超凡脱俗。 (二)古诗阅读(7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4分) 2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 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

《四季的风》阅读答案

《四季的风》阅读答案 《四季的风》阅读答案 四季的风 从学校门前走过,朗朗读书声在薄薄的晨风中有种 久违的亲切。 午后的风懒懒的,趴在树梢上一声不响。 而晚风便淘气、便休闲,在空中悠悠荡荡,拨弄着 一曲曲校园民谣。 风小时,荏弱如羊羔,声音也温温地移来滑去,你 感觉到了,就有种说不出的喜欢。风跑着、跳着就长大了,把树上的叶片扯下来,把地上的纸片托上去,漫天 飘飞。风暴躁起来,就推门击窗,()所有的街道与空地,()几扇没有提防的窗户玻璃,()几件大大咧咧的晾晒衣物。 春风如酒,总是比雨水先到一会,弄弄衣角儿、拍 拍叶片儿,很羞涩地和你招呼。不就花就招风引蝶地开了。上课和上班路上,两颊生风,两袖春风,风里还有 着桃花、樱花、栀子花的香味儿,那颗读书做事的心便 免不了有点走神。 天空慢慢从蒙蒙的灰变成明亮的蓝。夏天来了。夏 天的风太矜持,道路上泥土一天一天地翻晒,夏天的风 吹不起女孩十八岁的裙裾。如果有风,只要顺手摸我一

下,那满腔的暑意也会消解了。而它偏偏只在上空走动,送几片白云过山过坳、再飘几片树尖旗帜,尽是些不沾 点尘的吹法。偶尔有风吹过建筑吹过广场,也马上被建 筑和广场抽了几成。唉,如果夏夜好风如水,明月如霜,风影月光里,你所在的城市就十分地可人。 秋风如烟,不象春风那么腻人,也不是夏风那么小气,有的只是宁静,慢慢地吹,轻轻地吹,树们对着风 点着老成而有涵养的头,而女孩子十八岁的线条就在衣 裙翻飞之间,玲珑美丽了。 我喜欢这个季节在郊外走走。此时,风把夏日的蚊 蝇和蝉虫吹走了,车声人声也远远的,只有秋风和我。 那种锁藏在窗子后面,锁藏在眼镜后面的渴望,就痛快 地扑出来,和风交流。我想放歌,我想纵酒,然而我也 只静静地走。 冬风说来就来了,。 美国诗人勃莱说过:“贫穷而能听见风声,也是好的”。我和很多人一样,听饱了风声,以此聊以自慰。 风一直吹。很多心情象落叶的旅程,风起处是开始、风止处是结局,只留下那淡淡的颤动。那么就让风吹、 让风吹吧…… 12.在作者笔下,不同季节的风有不同的特点:春 天的风是羞涩的,夏天的风是的,秋天的风是的。(选用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重庆市A卷中考题)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A卷中考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又何间焉___________ (2)小大之狱___________ (3)神弗福也___________ (4)望其旗靡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 12.曹刿与“链接材料”中的烛之武在强敌入侵时,表现出不同的救国态度和精神品质。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4分) 【链接材料】 晋、秦围郑①。郑文公②使烛之武③见秦君,武辞焉。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遂许之。 【注】①晋、秦、郑: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郑文公:郑国君。 ③烛之武:郑国养马官,有谋略。

使至塞上 整理试题 语文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整理试题语文阅读答案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 参考答案: 21.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22.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23.请结合诗句说明本诗的题材特点。 24.本诗的颈联写得很传神,请你从意境、情感、修辞、炼字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 23.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的“边”“属国”“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24.意境: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 情感:兴奋欣喜,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 修辞:运用对偶,增强音韵美和语言气势; 炼字:“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两个字既写出自然之景,而且融入诗人的情感等方面任选一点进行赏析。 具体表现边塞特色景物的句子是“______ ,”,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 ,_”。 简述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情感变化。 答: 参考答案: 10.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要点:从抑郁到慷慨。 .此诗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诗人。此诗是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边塞时所作。 .“________,________。”描写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 .此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0. 、王维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

风阅读及答案

风阅读及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风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shuò)风。( )它们都是风,()它们的脾性却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 )有点风,()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梁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 )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括号中。 即使……也……虽然……但是…………是因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1.虽然……但是……即使……也…………是因为…… 2、这篇文章的构段关系是,因此,文章可以分为段,请用“||”在文中标明, 并写出段意。 这篇文章的构段关系是(总分总),因此,文章可以分为()段,请用“||”在文中标明,并写出段意。 第一段的段意:介绍了人们给四季的风取得名字; 第二段的段意:介绍了四季的风的脾性(特点); 第三段的段意:表达了作者决心改造大自然,要大自然为人类造福的雄心壮志。 3.按要求填下表。 2. (答案不唯一)和风,唤醒万物、吹绿大地;熏风,暖烘烘、吹散不了炎热; 金风,凉丝丝、给人们带来喜悦;朔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睛 4、文中带引号的两个字“拂、刮”能否对调为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