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儒家经典名句

儒家经典名句

儒家经典名句
儒家经典名句

儒家经典名句

【道德篇】

1、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

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修养篇】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申鉴·杂

言上》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4、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6、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立志》

志向不确立、犹如无舵之船,无绳之马,飘荡放纵,到何处去呢?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自己作风正派,不发命令政教也能顺利实行;自己的作风不正,即使三申五令,别人也不听从。

9、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广泛地学习永不满足,身体力行永不懈怠。

1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羡慕水中游鱼,不如回家织网。11、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

君子用行动说话,小人用舌头说话。

12、在上不娇,在下不谄,此进退之中道也。宋·王安石《上龚舍人书》

处在上位不骄慢,处在下位不谄媚,这是进退的正确态度。

13、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明·海瑞《治安疏》

有几分美就说几分,一丝一毫不虚夸;有几分过就说几分过,一丝一毫不讳饰。

14、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做了好事就希望别人看到,这便不是真正做好事;做了坏事唯恐人道,这便是做了大坏事。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迷乱心意,贫贱不能改变志气,威武不能屈节,这才叫大丈夫。

16、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子家语·在厄》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宽阔,小人经常忧愁。

治学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玉如不琢磨就不能成为器物;人如不学习,就不懂道理。因此,古代贤君,建国治民,都把教育放在首位。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青色从蓝草中提取,但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由水变成的,但比水更寒冷。有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3、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宋·司马光《劝学文》

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历来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就是传授道理、讲解知识、解答疑难。

5、雨泽过润,万物之灭也;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明·吕坤《呻吟语·礼制》

雨水超过了需要即成万物之灾害,宠爱过头,这是子孙的灾难。

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 《论语·子罕》

意谓时光易逝,当自强不息。

10、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荀子·大略》

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1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梁·沈约《长歌行》

12、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氏家训·勉学》

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13、天下未有不学而成者也。《中说·礼乐》

世界上没有不经过学习就能成功的人。

14、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唐·杨炯《王子安集·原序》

富贵尤如天上浮云,光阴才是无价之宝。

15、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宋·林逋《省心录》

知道自己不足的人一定好学,以下问为耻的人常常自满。

16、人不可以不学,犹鱼不可以无水。宋·陆九渊《与黄循中》

1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宋·朱熹《劝学文》

18、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惰。宋·张孝祥《勉过子读书》

学习无早晚,只怕开始勤奋后来怠惰。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力索。《菜根谭·后集百九》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22、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近思录·为学类》

胆要大而心要细,智慧要全面而行为要端正。

2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小雅·鹤鸣》

2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是真正的聪明。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

只读书而不思考无所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也只会疲惫不堪。

2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29、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清·刘开《孟涂文集·问说》

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不学就不会产生疑问,不问就不能增长学识。

艺术篇:

1、诗言志,歌永言。《尚书.舜典》

诗表达志向,歌抒发情怀。

2、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不学习《诗经》,就不会说话。

3、万卷山积,一篇吟成。清.袁牧《续诗品.博习

只有积累丰厚学问,才能写出一首好诗。

4、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清.王国维《人间词话》

词以境界高为最好,境界高格调自然就高,自然就有名句。

5、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

文章是治国安邦的伟大事业,是传之不朽的大事。

6、所谓诗,所谓文,实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系焉。宋.郑思肖《心史总后叙》

所谓诗歌文章,实际上都与国事、世事、家事、身事、心事相联系的。

7、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朱子语类》

道是文章的根,文是道的枝和叶。

8、观其文可以知其人。清.袁牧《读书

看一个人的文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思想品德。

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哲学篇:

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乾》

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论礼

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3、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

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4、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春秋繁露.阴阳义》

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5、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贞观政要.征伐》

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6、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潜夫论.浮侈》

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平,凶险来自安全。

7、物极则反。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8、无小而不大,无边而不中。唐.王勃《释迦如来成道记》

没有细小就无所谓巨大,没有边缘就无所谓中间。

9、天下之事,不进则退,无一定之理。《近思录.治体类》

天下的事情,不前进就会后退,没有静止不动的道理。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一定会遭遇突然出现的祸殃。

11、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十八》

愚笨的人只要勤于思考,也会有对的时候。成语“千虑一得”和“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本此。

1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公正产生明察,偏见产生昏暗。

13、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唐.韩愈《原道》

坐在井底看天,说天是小的,其实并不是天真的小呢。

14、有名而无实,则其名不行;有实而无名,则其实不长。宋.苏轼《策别安万民》

徒有虚名而无实际,其名声不会传之久远;有实际而不加以播扬,实际也会萎失消亡。

儒家经典语录有感

读儒家经典语录有感 儒家作为中国古代正统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代的读书人,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中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而正因为其在中国人心中无法取代的地位,使得其很多经典的著作能历经岁月的磨难却仍然散发出耀眼的光辉,照耀世人! ------------题记 今天我就把自己读过并深有感触的相关儒家经典语录罗列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语出《周易坤》,此语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古代贤者对于善恶因果的理解,《周易》提出这一个观念不仅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一些观点,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醒世人要注意积善行德,正如佛家所宣讲的那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联想到《周易》的时代背景,可以很好的发现这一点。虽然史学家对于《周易》的具体写作时间不清楚,但是大部分人认为是在战国晚期,联想到那个战火纷飞,万物萧条的时代,不难发现作者是如此的希望人们可以积极行善,哪怕只为“积德”,但只要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又有何不可呢!?由此可以发现,经典能流传这么久,并不是因为人为的推动,而是因为其本身就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引人向善,引人向前,此语被我放在第一位无它,只是我感觉它很好地契合了儒家的思想精髓---仁! “德不孤,必有邻”,语出《论语.里仁》。词语的大致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于君子等有良好品德的人的鼓励了吧!儒家经典中有很多鼓励君子奋勇向前的语录,孔夫子曾经说过“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孔子对于君子理想人格的一种解读,也是期望。有人说过《论语》一问,纵观全篇,就是为了教人学为君子。虽有偏颇之处,但却也可看出孔子对于君子之道的重视。“德不孤,必有邻”一语更是说出了孔子对于“世人皆为君子”的一种向往吧!生处在最为动乱的时代,无力更改当权上位者的施政纲领和政治主张以及他们对于民众的欺压,渴望君子之道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了,可是这种悲哀却使得中国在历朝历代都出现过那种为了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的儒家代表。至今还记得苏武北海持节牧羊十八载,宁死不屈,无怨无悔;至今还想起文天祥宁死不降金的英雄气节;还有戊戌变法中“甘愿做为变法流血第一人”的谭嗣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这句话是孟子在见到齐宣王时对他宣讲自己的施政纲领和自己的政治主张时提出的一个关于仁政的观点或者是表现。这句话也代表着儒家对于“仁”的不懈追求。“仁”一直是儒家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尊敬自己的父母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所有人的父母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所有人的孩子”,这确实是一个美好的情形,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那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美丽啊!?可是以今天的角度来看,这确实有点困难,世人实在难以做到孟子提倡的那样。但是我们却不可以因此就否定孟子关于这一点的论述。不论其他,仅仅因为其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就该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理想或许永远没法实现,但是我们却不可失去梦想!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语出《礼记?曲礼上》。大致意思就是“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毫无疑问,这句话也是孔子对于看待他人,约束自身,如何更好的是自己成为君子而提出的观点。从另一个角度讲,这也有着引人向善,友好相处的意味儿。在孔子的观念里,是否永远都不该去轻易的看轻一个人,去看第低一个人。孔子确实不愧为儒家之圣,即便是一句简单的话也拥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不谈其他,这句话本身就暗含着处世之道,如何与他人更好的相处,从此间我们便可得出一

儒家经典中的读书名言佳句

儒家经典中的读书名言佳句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专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2、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 3、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7、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

该不忘怀。 8、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1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12、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13、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1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宋轼《晁错论》 古代创立大业之人,不仅有超世之才,而且必有坚忍不拔之意志。 15、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

实用作文素材:儒家经典名言50句

实用作文素材:儒家经典名言50句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励志名言大全:儒家名言警句

励志名言大全:儒家名言 警句 儒家名言警句 1、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6、其进锐者,其退速。 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为。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儒家名言警句 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2、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2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8、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0、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3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3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3、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3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5、吾日三省吾身。 36、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0.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11.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1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儒家经典语录

儒家经典语录(1) 道德篇: 1、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修养篇: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申鉴〃杂言上》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于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关于儒家的名言,儒家经典名句100句

关于儒家的名言,儒家经典名句100句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论语》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论语》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9、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论语》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0、子张曰: 何谓五美?子曰: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 何为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摘《论语》 (子张问: 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 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 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 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儒家经典名句

儒家经典名句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摘《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

人生智慧-儒家经典名言50句

儒家经典名言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

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

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 哪些 1、《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3、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4、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6、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9、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旅獒》 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论语·子罕》 意谓时光易逝,当自强不息。 17、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荀子·大略》 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中国古代儒家名句摘录

中国古代儒家名句摘录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32.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33.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4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 4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45.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孔子) 4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48.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孔子) 49.见义不为,无勇也。(孔子) 50.士可杀不可辱。(孔子)

儒家经典名言摘录

儒家经典名言摘录 道德篇: 1、德者事业之基。《菜根潭》 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坤》 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尚书.周官》 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尚书.周官》 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别人的人,别人永远爱他;尊重别人的人,别人永远尊重他。 8、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这就是仁。 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先顾礼义后求利益才算光荣,先求利益而不顾礼义便是耻辱。 10、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 魏四》 别人对我有恩德,不应该忘怀;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不忘怀。 1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对自己喜欢的人要看到他的缺点,对自己憎恶的人要看到他的优点。 1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与朋友相交往,说话要守信用。 1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君子以文章来交朋友,以朋友的帮助来培养自己的仁德。 修养篇: 1、为世忧乐者,君子之志也;不为世忧乐者,小人之志也. 《申鉴?杂言上》 为国而忧、为国而乐,这是君子的志向;只考虑个人得失,这是小人的志向。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曹操《步出夏门行》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美。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不学就不能增加才智,无志向就不能成学业。 4、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唐?杜甫《前出塞九首之九》 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害怕吃苦?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过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宋轼《晁 错论》

仁义礼智信名言警句

关于解释: 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 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义,利也。——《墨子》 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礼记》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孔子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淮南子》 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春秋》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 关于名言警句: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言必信,行必果。 礼之用,和为贵。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

对孔子赞美的名言警句

对孔子赞美的名言警句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那么有哪些是赞美孔子的名言警句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哟! 赞美孔子的名句1)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 运极数残,德至时否。楚国浸广,秦封益侈。墙仞迫厄,崎岖阙里。吁嗟麟兮,靡有攸止。世治则麟,世乱则麇。出非其时,麋鹿同群。 3)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5) 圣人道大能亦博,学者所得皆秋毫。虽传古未有孔子,蠛蠓何足知天高。 6) 劝善惩恶,奸邪乃正。吁嗟麟兮,克昭符命。圣与时合,代行位尊。苟或乖戾,身穷道存。於昭鲁邑,栖迟孔门。吁嗟麟兮,孰知其仁。 7) 汉武得一角,燔烹诬鬼神。更以铸黄金,传夸后世人。 8)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9) 孔不自圣,麟不自祥。吁嗟麟兮,天何所亡。 10)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1) 桓武叔不量力,欲挠一草摇蟠桃。颜回已自不可测,至死钻仰忘身劳。 12) 二仪既闭,三象乃乖。圣道埋郁,人心不开。上无文武,下有定哀。吁嗟麟兮,孰为来哉。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既删,礼乐大定。 13) 悲哉孔子没,千岁无麒麟。蚩蚩尽商,此物谁能珍。 轶事典故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实验欹器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曰:‘注水焉。’弟

儒学精典名言三百句今译(3)

儒学精典名言三百句今译(3) 儒学精典名言三百句今译(201-300) 201·公道达而私门塞矣,公义明而私事息矣。 (《荀子·君道》) [译文]公道通畅,那种只顾小个体或私人利益的事就杜塞了。公义倡明,那种只顾小个体或私人利益的事就熄灭了。 202·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荀子·天论》) [译文]天道 (自然规律)是持久不变的,它并不因为尧而存在,也不因为桀而消失。符合治理它的规律来适应它,就获得吉祥;用导致混乱的办法来对待它,就遭到凶灾。 20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天论》) [译文]加强农业,厉行节约,天 (大自然)就不会使人贫穷;给养充备,动作得时,天就不会使人困顿;遵循道治国,不出偏差,天就不会使人受祸。 204·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裁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苟子十天论》) [译文]尊崇天而思念它,哪如把它当作物质收养起来而制裁它呢?顺从天而歌颂它,哪如控制天命而利用它呢? 205·拘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荀子·性恶》) [译文]弯曲的木材,必定要通过正木器的蒸烤、矫揉,才能够挺直;钝的金属,必定要通过石头的磨砾,才能够锐利。人本性恶,必定要通过师法的教诲,才能够纠正;得到礼义的薰陶,然后才能平治。 206·德高莫高于博爱人,为政莫高于博利人。 (贾谊《新书·修政语上》) [译文]道德高的没有高过对人普遍施爱,当政者最高的治理方式莫过于对广大人民有利。 207·剑虽利,不励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韩诗外传》第三卷) [译文]刀剑虽然很锋利,但不常去磨它,就砍不断东西;人的资质即使很好,但不去学习,就不能取得大的成就。 208·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译文]仁的法则在于爱别人,而不是爱自己;义的法则在于端正自己,而不是端正别人。 209·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 (《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译文]人超过世界上一切物体之上,在天下是最宝贵的。 210·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 [译文]君子说话坦率,做事公允,不以花言巧语去谋取财富,不屈节做事而谋取地位。21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儒学经典名言50句

儒学经典名言50句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大意: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大意: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先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 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7、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1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大意: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1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用心认真地复习了吗? 1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大意: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大意: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大意: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大意: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大意: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大意: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儒家经典名言

儒家经典名言 本文是关于儒家经典名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蓄疑败谋,怠忽荒政。《尚书》 2、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诗经》 3、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4、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 5、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7、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 9、吃一堑,长一智。《春秋》 1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 12、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孟子》 1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礼记》 1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 16、允恭克让,光被四表。《尚书》 17、八佾舞于庭,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18、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 19、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左传》 20、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 21、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 22、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23、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 24、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大学》

2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26、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2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 2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29、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尚书》 30、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子》 3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3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33、祸福无门,唯人所召。临祸忘忧,忧必及之。《左传》 34、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 3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36、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3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经》 3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诗经》 39、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40、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尚书》 4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中庸》 43、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44、古者言之不出,耻恭之不逮也。《论语》 4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46、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左传》 47、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48、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5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