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s 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20m/s ,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15℃,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 【答案】960m 【解析】 【分析】

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20m/s 的速度已经前行了6s ,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 【详解】 由s

v t

=

可得,在6s t =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1120m/s 6s 120m s v t ==?=,

声音传播的距离:

22340m/s 6s 2040m s v t ==?=,

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为

212040m 120m

960m 22

s s s --=

==; 答: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960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回声测距。

2.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信息 响度 【解析】 【详解】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 【点睛】

本题考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声波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3.往7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可发出“1、2、3、4、5、6、7”的音,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填“相同”或“不同”),最右边瓶发出

的是_____(填“1”“2”“3”“4”“5”“6”“7”)音。

【答案】相同“1”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时,瓶子的振幅相同,响度相同。

[2]最右边瓶子装水最多,瓶子和水的质量最大,最难振动,振动最慢,音调最低,所以最右边瓶发出的是“1”音。

4.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

____。

【答案】丁

【解析】

【详解】

当对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会振动,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大,所以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丁。

5.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图是_____(选填“甲”或“乙”).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有关.

【答案】发声体在振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空气能传声乙一高频率

【解析】

【分析】

【详解】

(1)声音由振动产生,为了表示发声体的振动,采用放大法,所以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音叉的振动是不容易直接看到的,而乒乓球的跳动很容易看到,所以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就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右边音叉的振动能通过空气传递到左边的音叉,即空气能传声;

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把甲、乙两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是乙图,因为声波不能从右边传递到左边,而敲击甲图的音叉是仍然能够振动的,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

(3)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即保证振幅相同,而两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可以比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比较两种情况,第一次钢尺伸出短,振动得快,它的音调高,这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6.阅读下面一段短文后,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如图 1 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 10m 间的通话,说明了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棉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选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 2 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选填符号 a、b、c或d).

②若选择琴弦 a 和 b,则是为了研究_____.

③若有同学选择 c 和 d 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_____

④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_____(选填符号 a、b、c 或 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答案】固体能传播声音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不能 ad 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没有控制变量 ac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土电话通过细绳连接,所以能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2)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更好.

(3)棉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时,声音就不能传到听者耳朵里.

(4)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应选择只有长度不同的两根线,所以选ad.琴弦 a 和 b只有粗细不同,所以研究的是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选择 c 和 d 进行研究时,因为琴弦的材料、长度都不相同,无法控制变量.

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可以选择琴弦ac.

7.为了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章杰同学进行了实验研究:

(1)在玻璃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个小闹钟,耳朵靠近玻璃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闹钟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闹钟声。

(3)在玻璃筒口正上方10 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小闹钟,如图乙所示,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闹钟声了,说明声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4)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________(选填

“强”或“弱”)于玻璃板。

【答案】空气能强

【解析】

【详解】

(1)[1]耳朵在玻璃圆筒口上方清晰地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2]人看见闹钟,是闹钟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眼睛形成的,参照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

(4)[3]因为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后,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所以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于玻璃板。

8.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

验证这一猜想他还需进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BC ADF 80 1.02 选定某一根琴弦,调节它的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解析】

【详解】

(1)[1]为了验证猜想一,即要保证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观察编号A、B、C的数据,它们的材料都是铜,长度都是60cm,横截面积不同,这三种规格的琴弦符合要求;(2)[2]为了验证猜想二,即要保证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铜,观察编号A、D、F的数据,它们的材料都是铜,横截面积都是0.76 mm2,长度不铜,这三种规格的琴弦符合要求;

(3)[3][4]为了验证猜想三,即要保证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观察G、H可知,它们长度都是80cm,横截面积都是1.02 mm2,一个是钢材料,另一个是尼龙材料,此时编号E材料是铜,只要长度也是80cm,横截面积也是1.02 mm2即可验证猜想三;

(4)[5]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需要选定某一根琴弦,调节它的松紧程度,比较音调是否变化。

9.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_______产生的;“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_______减弱噪声的。

【答案】振动响度声源处

【解析】

【分析】

【详解】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声音的响度。

[3]中考期间考场周围常常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指车辆禁止鸣笛,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10.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一辆从新洲开往武汉的小车经过刘集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1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

求: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3)小车的速度。

【答案】(1) 68m;(2)34m;(3) 37.78m/s。

【解析】

【分析】

【详解】

(1) 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

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68m。

(2) 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

因为,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第二次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过程中的路程

汽车的行驶时间

汽车的速度

小车的速度是37.78m/s。

答:(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为68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小车的速度为37.78m/s。

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12.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电话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电话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波长λ和波速v。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 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

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显然,

1

f

T

。频率与

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

是v f λ=。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 ,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在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在空气中声速为334. 8m/s (22°C 时), 水中声速为1440m/s ,在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这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_________产生振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___________) A .超声波医学检查 B .水瓶琴

C .天坛回音壁

D .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

B .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

C .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波速变大,波长变长 B .波速变小,频率不变 C .波速变大,频率增大 D .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答案】空气 D B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可以传声,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空气产生振荡,把声音往另一侧的观众传播;

(2)[2]“传声筒”的声音在管道内传播,使声音更加集中,声音的响度会更高,这样能够收到更清晰的声音信息;

A .超声波医学检查,只要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A 项不合题意;

B .水瓶琴强调液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B 项不合题意;

C .天坛回音壁只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出现回声现象,C 项不合题意;

D .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只要是利用声音在听诊器管道内传播,使声音更加集中,

声音的响度会更高,这样能够收到更清晰的声音信息,这与“传声筒”原理一样,选项D符合题意;

(3)[3]A.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在空气中声速为334. 8m/s(22°C时),水中声速为

1440m/s,在钢铁中声速为5000m/s,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所以说声音的传播速度不一定是340 m/s,A错误;

B.从材料中可以看到,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B正确;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错误;

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不是使用电磁波,因为电磁波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D错误;

=可知,波(4)[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声速会变大,但是其频率不变,根据v fλ

长会变长,故选A。

13.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A。

14.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空气中不同温度时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已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登陆月球,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A.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B.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月球上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不能实现,因为声音传播靠介质,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故A符合题意;

B.在月球上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可以实现,因为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能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月球上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可以实现,因为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月球上也有引力,只要有引力就能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月球上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可以实现,因为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月球上存在重力,所以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

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音色是相同的,但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B错误;

C. 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C正确;

D. 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由频率决定,故D错误;

故选C.

1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

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

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19.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故A错误;

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

D.医生是根据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20.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6s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时的速度是

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空气中声速为340m/s)【答案】960m

【解析】

【详解】

由速度公式

s

v

t

=得汽车的行驶路程为:

=20m/s6s120m

s v t

=?=

车车

声音得传播路程为:

=340m/s6s2040m

s v t

=?=

声声

则鸣笛时汽车到高山得距离为:

+2040m120m

=1080m 22

s s

s

+

==声车

所以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到高山距离为:

0=1080m120m960m

s s s

=--=

答: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960m。

培优声现象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能够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A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掉到鼓面上,一小球对鼓面的撞击力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不同;B是研究声音的传

播;C和D是研究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的关系.故选A 考点:音调;响度;声音的传播 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 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用噪声监测仪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是转换法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并不存在,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声、鸟声”靠音调区分 B.诗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音C.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大钟振动产生的 D.诗句“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中“笛声”是靠笛子传播进入人耳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培优声现象辅导专题训练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回声B.两次回声C.三次回声D.四次回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 【详解】 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则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故选B。 2.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A.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音调太低 【答案】B 【解析】 【详解】 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超声波,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即音调太高了,所以人不能觉察到,不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太大;故选B。 3.山西民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伴随着历史的足迹代代传唱。如图是某歌手在台上演唱晋北河曲民歌《走西口》的情景,关于歌手的歌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歌手停止演唱时麦克风还会传出她的歌声 B.歌手使用麦克风是为了提高声音的音调 C.台下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 D.优美的歌声一定不会成为噪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麦克风可将声音的响度扩大,但不能提高音调; (3)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 【详解】 A.歌手停止演唱时,即声带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则麦克风不会再传出她的歌声,故A 错误; B.歌手使用麦克风是为了提高声音的响度,但不能提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 C.台下观众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中的,故C正确; D.歌手们动听的歌声,如果影响了他人的休息或学习时,就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 故选A。 5.己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v1)() A.钢轨的长为12 21 v v t v v

培优声现象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某人站在峡谷中间,当他击掌后于0.3s、0.7s听见两次回声,若声速为330m/s,则此峡谷宽度为 A.165m B.198m C.22lm D.330m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击掌后经0.3s听到一边山的回声,可知声音从这边山到人所经历的时间为: 10.3s =0.15s 2 t=, 110.15s330m/s=49.5m s vt ==?, 同理,再经0.7s听到另一边山的回声,即声音从另一边山到人所用的时间为: 20.7s =0.35s 2 t=, 220.35s330m/s=115.5m s vt ==?,则峡谷的宽度为: 1249.5m+115.5m=165m s s s =+=, 故选A。 2.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故A错误; 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 D.医生是根据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物理声现象(大题培优易错试卷)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引吭高歌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有关知识。 【详解】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有一根长10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A.一次回声B.两次回声C.三次回声D.四次回声 【答案】B 【解析】 【分析】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中,最后是在气体中。 【详解】 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则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 故选B。 3.在“哈夏音乐会”上,一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低音指音调低,即频率低;放声歌唱,指响度大,则振幅大; 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高音指音调高,即频率高;轻声伴唱,指响度小,则振幅小; 【详解】 A.男低音振幅小,女高音振幅大,不正确; B.男低音频率高,女高音频率低,不正确; C.男低音振幅大、频率低,女高音振幅小、频率高,正确; D.男低音振幅小、频率高,女高音振幅大、频率低,不正确; 故选C。 4.已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登陆月球,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A.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B.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月球上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不能实现,因为声音传播靠介质,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故A符合题意; B.在月球上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可以实现,因为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能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月球上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可以实现,因为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月球上也有引力,只要有引力就能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月球上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可以实现,因为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月球上存在重力,所以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电话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电话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 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f 、波长λ和波速v 。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 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 ,其单位为秒。显然,1 f T = 。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是v f λ=。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 ,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在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在空气中声速为334. 8m/s (22°C 时), 水中声速为1440m/s ,在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

声现象 培优测试题

第二章声现象拔高培优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铁管、水、空气 B.水、空气、铁管 C.空气、水、铁管 D.水、铁管、空气 2、在敲响古刹里的大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分析其原因是( ) A.大钟的回声 B.大钟在继续振动 C.人的听觉发生“暂留”的缘故 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3、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似的,这是为了()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 4、(2015?益阳)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5、人耳能分清回声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至少0.1s,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想分清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应() A.大于34m B.大于17m C.等于17m D.等于34m 6、下列实验活动,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观察蟋蟀翅膀在摩擦振动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 B.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些纸片在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 C.雨天先看到闪电,几秒钟后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D.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 7、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里氏7.1级特大地震灾害。在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哪种性质()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8、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A B C D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片滑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9、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备战中考物理 声现象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含答案)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是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 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高 D.两次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 【答案】D 【解析】 【分析】 (1)频率是1s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时间内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振幅是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大小,偏离原位置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详解】 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由图知,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动时偏离程度大,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所以,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乙图是轻敲时声波图.用木槌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睛】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会观察波形图进行判断.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2.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 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

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D.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错误; B、乙和丙声音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则二者的响度相同,故B 正确; C、丙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差较大,故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 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B. 3.某校于2018年3月13日举行了“诵读经典致敬大师”为主题的诵读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诵读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 B.诵读声一定不是噪音 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4)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详解】 A.诵读声是由学生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诵读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于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音,故B错误; C.使用话筒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诵读声是通过空气传进观众耳朵的,故D正确. 4.已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登陆月球,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A.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B.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物理声现象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 A.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 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使烛焰不停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最后听不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当乒乓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音色是相同的,但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详解】 A.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响度,故A正确; B.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B错误; C.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故C错误; D.反射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又反射回来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发声,则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听到声音还需要有介质,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也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D错误;C.如果没有介质,振动产生的声音人也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 故选B。 4.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同学们开始答卷是因为听到的铃声,在这里铃声就是一种信息,同学们接收到了这种信息,故本题中主要是说明铃声能传递信息,故应选D. 5.以下四项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④高速道路两侧设置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培优易错试卷声现象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次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是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的原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故A错误; 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声波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震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 D.医生是根据声音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2.听到考试铃声,同学们立刻开始答卷,这个场景说明 A.铃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B.铃声能传递能量 C.铃声属于噪声D.铃声能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同学们开始答卷是因为听到的铃声,在这里铃声就是一种信息,同学们接收到了这种信息,故本题中主要是说明铃声能传递信息,故应选D. 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选项说法错

培优易错试卷声现象辅导专题训练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再次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的音调。下列做法中所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而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不能准确预测灾害的发生。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B.人们用噪声监测仪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 C.人们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 【答案】D 【解析】 【详解】 题目正文中使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A.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波,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采用的是转换法,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耳朵不能直接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人们用噪声监测仪监测噪声的强弱等级,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是转换法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光线实际并不存在,用光线描绘光的传播方向采用是模型法;故C不符合题意; D.取材质相同但质量与体积均不相同的松木块,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量筒量出它们的体积,通过计算得出“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相同”的结论,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D符合题意。 2.在“哈夏音乐会”上,一男低音歌唱家小聪在放声歌唱时,一女高音歌唱家小明在轻声伴唱.下列声音波形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上述男、女歌唱家歌唱时的声音特征的是(纵坐标表示振幅,横坐标表示时间)( ) A.B. C.

【物理】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阅读《“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回答问题 “神秘而恐怖”的声音---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能够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是 340m/s,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绕地球三圈.1961年,前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000Hz 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4Hz-8Hz的次声能在人的胸腔和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及肺壁受损.军事的次声波武器,就是产生的次声波与人体发生共振,使共振的器官或部位发生位移和变形,而造成人体损伤以至死亡的一种武器.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其恐怖程度可见一斑.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次声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这就是著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 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也有一些动物能发出次声波.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狗 (15Hz-50000Hz)、大象(1Hz-20000Hz)、鲸(15Hz-10000Hz)、水母(8Hz-13Hz).能发出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鳄鱼(靠震动背部发出次声波)、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既能发出次声波又能听到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大象和鲸鱼.可见,在自然灾害面前,动物往往能提前预警,不是没有道理的. (1)苏门答腊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约为120000km,则这次次声波传播的时间约为____________h.(保留整数) (2)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能量损失很_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因此,次声波可以传播的很远. (3)次声波武器主要利用了次声波可以很好的传递_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4)大象可以通过叫声或脚踏大地向同类传递信息,要想给较远地方的同类传递信息,大象应该______________(选填“吼叫”或“用脚踩踏大地”). 【答案】98小能量用脚踩踏大地 【解析】 【分析】

声现象培优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培优题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 2.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无法判断 2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3.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4、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调、响度 B.音色、响度 C.音色、音调 D.音色、音调 A 5、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位置在( ) A.排气管上B.空气中C.人耳处D.发动机上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医院利用“B超”检查体内情况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9.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v3,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v1=v2=v3 B.v3>v2>v1 C.v1>v2=v3 D.v1>v2>v3 10、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 ] A.音调B.响度C.音色 D.音量 11.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碟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

第一章声现象培优试题

1 第一章声现象培优试题 1.世博会开幕式上,演员们在放声歌唱,有多种乐器同时为他们伴奏,观众依据听到伴奏声的______能判断出是哪种乐器在演奏。他们的声音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效应。 2.江西景德镇制作的瓷器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江西馆里,演奏员正用瓷乐器演奏乐曲。瓷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瓷编钟______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瓷二胡还是瓷笛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 3.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 超”是利用______声波获得信息。 4.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如图甲、乙所示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图___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 5.火车以20m/s 的速度沿某一段直线轨道驶向道口,为厂提醒 看守道口的工作人员,司机在距道口940m 处开始鸣响汽笛,每次笛声持续1s ,停5s ,然后再次拉响汽笛.当道口工怍人员听到第三次笛声结束时,火车距道口的距离为______m .道口工作人员昕到火车司机前后两次拉响汽笛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已知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 6.蝴蝶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5~6次的声波,蜜蜂飞行时能产生每秒振动300~400次的声波。假如你的眼睛被蒙上,那么有蝴蝶和蜜蜂分别从你头顶附近飞过,则( ) A. 蝴蝶、蜜蜂飞过时,都能被发觉 B. 蝴蝶、蜜蜂飞过时,都不能被发觉 C. 蝴蝶飞过时能被发觉,蜜蜂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D. 蜜蜂飞过时能被发觉,蝴蝶飞过时不能被发觉 7.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102m ,且距离墙壁均为68m ,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 A. 0.1s B. O.2s C. 0.38s D. 0.4s 8.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 1、P 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 1、n 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 1、P 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 1与P 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 A. 20m/s B. 25m/s C. 30m/s D. 40m/s 9.根据如图所给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 的声音 B. 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 15Hz 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D. 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10.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 不同的声音 ”主要是指声音的 ( ) A .音调 B .振幅 C .音色 D .响度 11.“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B. “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C. “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 “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1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 ) A. “闻其声,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 B.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次声波传播很远 C.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声波可以传播能量 D. “隔墙有耳”??固体也能传声 13.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14.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B.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C.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D.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15.往热水瓶里灌水,热水瓶在被灌满的过程中,从热水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 ) A.越来越高 B.越来越低 C.始终不变 D.忽高忽低 16.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___ A.声音的音调 B.声音的响度 C.声音的音色 D.传播声音的物质 17.大雪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其主要原因是( ) A.大雪后,气温降低,人的听觉变迟钝 B.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18.磁带录放机可高速播放正常录制的声音,在高速播放时最有可能听不到的声音是正常录音时( ) A.音调较低的声音 B.音调较高的声音 C.响度较小的声音 D.响度较大的声音 19.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 汽车向

声现象培优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培优丿 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 2.湖北省随州市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 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无法判断 2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3.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 的是() 4、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 A 5、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位置在() A.排气管上 B.空气中 C.人耳处 D.发动机上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B.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食物及障碍物的位置 C.医院利用“B超”检査体内悄况 D.用超声波探测水库大坝是否有空隙裂缝 9.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伎播速度为vl,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2,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3, 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vl=v2=v3 B. v3>v2>vl C. vl>v2=v3 D. vl>v2>v3 10.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主要的根据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量 11.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碟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

培优 易错 难题声现象辅导专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 C.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B错误; C. 声波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C正确; D. 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而音调由频率决定,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故A正确; B.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噪声的,故B错; 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C错; 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 应选A。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发声,则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听到声音还需要有介质,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也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正确,D错误;C.如果没有介质,振动产生的声音人也是听不到的,故C错误; 故选B。 4.已知月球对物体也有引力,“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登陆月球,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A.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B.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月球上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不能实现,因为声音传播靠介质,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故A符合题意; B.在月球上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可以实现,因为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能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月球上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可以实现,因为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月球上也有引力,只要有引力就能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月球上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可以实现,因为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月球上存在重力,所以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因为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是次声波,人耳听不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声音在空气中不同温度时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空气中声速约为340m/s,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声现象》培优题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培优题1.我们生活在声音的广袤空间里,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游人听到山间潺潺的水声是水和岩石撞击产生的 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 D.医生利用人体发出的微弱噪声可以探测病灶 2.xxxx 出土了一套战国时铸造的编钟。这套编钟的制作材料一样,每个编钟的厚薄和质量有差异,乐师敲击这套编钟便可演奏出独具特色的美妙音乐。这些编钟在发声时主要不同的是() A .音色 B.音调 C .响度 D .无法判断 25.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3.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xx 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xx 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下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4、在“达人秀”节目中,演员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 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调、响度 B.音色、响度 C.音色、音调 D.音色、音调 A 5、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噪声。减弱噪声的位置在() A.排气管xx B.空气xx C.人耳处 D.发动机xx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x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7、超声波有二个特点:一个是能量大,二个是沿直线传播。下 列各例中利用超声波能量大的是() A.超声波加湿器使药液雾化后让病人吸入治疗咽喉炎症

【物理】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问题求解方法 1.一列动车长200m,以一定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行驶,在进入七扇岩隧道前800m处鸣笛,司机在鸣笛4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求: (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动车行驶了多少米? (2)该动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3)若该列动车以这个速度匀速通过一个长820m的隧道,则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多少? 【答案】(1) 240;(2) 60(3) 17s.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根据v=s t 得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m/s×4s=1360m; 动车和声音的运动示意图如下: 由图知,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 s=s声?s0=1360m?800m=560m;由题意知,动车行驶的距离为: s车=s0?s=800m?560m=240m; (2)动车的速度: v车=s t 车 车 = 240m 4s =60m/s. (3) 动车完全通过隧道的时间是: t'=s v ' 车 = 200m820m 60m/s + =17s. 答:(1)当司机听到反射的回声时,他离隧道口的距离是240m; (2)动车行驶的速度是216km/h. (3)动车完全穿过隧道的时间为17s. 2.在音乐会上,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其中音调高的是________歌者,响度大的是________歌者(选填男、女). 【答案】女男 【解析】

[1]我们所说的“男低音、女高音”,都是指声音的高低,即指的是音调的高低;音调高的是女高音; [2]我们所说的“放声高歌、轻声伴唱”,都是指声音的大小,即指发出声音的响度,故响度大的是男低音。 3.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__(选填“能量”或“信息”);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某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信息响度 【解析】 【详解】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 【点睛】 本题考查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响度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声波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4.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 ____。 【答案】丁 【解析】 【详解】 当对着瓶口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会振动,空气柱越短,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大,所以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丁。 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杯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其中音调最高是图________。用小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图 ________。 【答案】甲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