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的学习指导书课后学习的练习习题标准标准答案.doc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的学习指导书课后学习的练习习题标准标准答案.doc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的学习指导书课后学习的练习习题标准标准答案.doc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的学习指导书课后学习的练习习题标准标准答案.doc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导言)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小题 4 分)

1.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2.小学: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3.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

4.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

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

5.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

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二、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中国印度古希腊 - 罗马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的三大发源地。

2.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3. 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4. 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过程

5. 专语语言学可以从纵向和横向研究语言,由于研究角度不同,所以又分为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

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7.布隆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

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之父,其代表作有《普通语言学教程》

三、问答题( 60 分,每小题 10 分)

1.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

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

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

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

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2.语言交际过程分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

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

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

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有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

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 18 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

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

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

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

统计语言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

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4. 语言学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①学习语言文字是掌握科学技术、提高文化水平的基础,而要学好用好语言,就必须利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②制定语言文字的有关政策,制定语言规范,都要在对语言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正好可以作指导;③新兴技术的出现扩大了语言学的应用范围。至于

个人,同样可以利用语言学的成果,比如学习一种语言或方言,最好的办法是

找到所学语言同自己母语的各方面的对应规律,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利用语

言学的研究成果。

5.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

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

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

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

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

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

6.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地位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和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了谱系分类。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历史比较语言学所采用的比较方法,给其它学科以很大的影响,像比较法学、比较宗教法、比较史学、比较文学等学科,都是仿效比较历史语言学的比较研究

方法建立起来的,这可以说是语言学对社会科学的一大贡献。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10 分,每词 2 分)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2.说话:就是运用有声语言这个工具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行为。

3.交际工具:人与人交流时所使用的用来沟通思想的工具,例如语言就是交际工具。

4.社会现象:就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一切活动——产生、存在和发展密切联系的现象。

5.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是人类

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

二、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语言这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

一。

2. 一种语言中的句子的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

和组织语言材料的规则是十分有限的。

3.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工具。

4. 汉民族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送别时挥手表示再见,鼓掌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愤怒,手舞足蹈表示兴奋。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直观思维 6. 汉语的姐姐、妹妹用英语表示sister 汉语的叔叔、姑父等,英语用 uncle 。

7. 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量词。

8. 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语言

9.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10. 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社会的、全民共有的,说话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具体的。

三、判断题( 20 分,每小题 1 分)(只判断正误即可)

1.语言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作交际工具。(√ )

2. 文字是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对语言交际起辅助作用。(× )

3.语言没有阶级性,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这里的共同语言,是指阶级观念、思

想感情,不是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 )

4.语言声音的发出和声波的传递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但语言的音义结合却是社会赋予的,

所以语言从本质上看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 )

5. 语言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现象都是属于一定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而语言既不属于上层建筑又不属于经济基础。(√ )

6. 语言的确是通过个人的运用体现出来的,但语言并不是个人现象,因为语言是社会全体成

员共同创造的,没有社会,个人不可能创造出语言来,所以语言是社会现象。( × )

7.在现代社会,文字使用非常广泛,日益重要,但无论文字有多重要,都只是辅助语言进行交

际的工具,记录语言的工具,离不开语言这个基础,所以不可能取代语言,没有语言,文

字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8.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只是说明运用语言的方式多了,不像过去只能当面交际或通过文字交际,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但这种种沟通方式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离不开语言,这只能说明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9.人类社会须臾也不能离开语言,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沟通,社会就会崩溃,人类社会就不复存在了。(√)

10.动物没有人类意义上的语言,人类语言具有社会性,是要通过与社会接触才能学会的,

而动物的鸣叫等是先天遗传的,不是语言。 ( √)

11.人类的思维可以分几种,而要进行抽象思维,就离不开语言这个工具,没有语言,人类

就只能进行比较低级的思维活动 .( √)

12.人类要进行抽象思维,必须借助于语言中的词语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推理.( ×)

13.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思维的成果,思维离不

开语言,同时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语言和思维是密了可分的,

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所以语言和思维的相辅相成的。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

哪里有思维活动,哪里就有语言活动 .( √)

14.二者如影随形,谁也离不开谁。没有语言,思维活动无法进行,思维成果无法表达,思

维实际上就不可能存在;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只有具有思维活动,只有在思维过程中运用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无所谓交际和思想,语言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没有必要存在了。 ( √)

15语言和思维不是同一个东西,二者没有同一性。语言既然是思维的工具,就不会是思维

本身。 ( ×)

16.语言既然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所以无论它是在无阶级的社会还是有阶级的社会,都不可

能具有阶级性,否则,语言就不会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交际工具了。( √)

17.语言其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人类语言所具有的共同特指,所谓“语言”是不

存在的,都是通过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体现出来,如英语、汉语、日语、俄语等等。语言是

概括的、一般的,和具体的语言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通过特殊的语言表现出来。( √)

18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反映了世界上所有马匹的共同特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马,

都是具体的,如白马、大马、母马等。 ( √)

19.绘画和音乐不具有符号的一般特点,其解释可能因人而异,不是语言符号。( ×)

20.语言和思维是互相适应的,思维发展水平有多高,语言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我们不能

想象,一个民族的语言十分发达,而思维水平却很低;我们同样不能想象,一个民族的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二者必须互相适应。一种语

言,无论它的结构简单复杂与否,都是能满足一个社会集团交际的需要的,当然也能适应思维的要求。 ( √)

四、问答题( 50 分,每小题 5 分)

1.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它是经济发达的社会,还是经济十分落后的社会,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不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语言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语言,人类无法交际,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同时语言又是

人类的思维工具,没有语言,人类无法思维,也无法把思维成果表达出来。(根据语言的定义展开回答即可,注意包括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两个方面。)

2. 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吧“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活”,这是生命意思

语言是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组成句子,必须遵循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否则,语言就不成其为交际工具了,别人也就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只要想象一下,一个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遇到的窘迫尴尬,就知道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了。(紧扣语言的社会性回答,同时说明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3. 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掌握语言

这主要是因为:①词语组合的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一个规则,可以类推出无限多的句子,

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 - 动 - 宾”这个格式,就可以造出“我看报”、“他打

球”、“你唱歌”之类的句子来。②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

个词语可以重复使用,可以用在这个句子中,也可以用在那个句子中,从而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要,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例如“人”这个词,并不指哪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指古今中外所有的人;“苹果”可以指色彩、味道、形状各方面都不同的苹果。

4.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后天获得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一个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语言,具备语言能力,离开了社会,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他也不会说话。如果一个人

先天就具有语言能力,那么就应该是所有人都说相同的语言才是,而实际上是一个人出生在

什么样的社会,就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中国孩子从小生活在中国,就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

如果从小在英国出生长大,则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语言能力

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社会环境是最好的语言老师。(结合语言的社会性理论回答)

5.用“棋、下、有、一、完、没、的、盘”这八个字组句子,看能组合成多少句子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一盘下完的棋没有。一盘棋下完的没有。

没有下完的一盘棋。没有一盘下完的棋。没下完的棋有一盘。

下完的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没有一盘。下完的没有一盘棋。

有一盘没下完的棋。有没下完的一盘棋。

棋没下完的有一盘。棋有一盘没下完的。棋下完的没有一盘。棋下完的一盘没有。棋没有一盘下完的。

6.人们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

言。”这是不是说,语言具有阶级性

语言没有阶级性。①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全体成员,包括各阶级、阶层的

人,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无论什么人,与别人交际都要使用语言。如果语言有阶级性,不

同的阶级说不同的语言,那么不同阶级之间就无法进行交际(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一

种交际活动)。②语言结构本身,没有阶级性可言,比如语音、语法规则,就谈不上有阶级

性。③语言是伴随着人类同时出现的,而在人类从猿到人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阶

级的区分,所以从语言的诞生过程看语言也是没有阶级性的。

7.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人们在进行社会交际的时候,除了运用语言传递信息外,也可以借助其它手段传递信息,表

达思想。比如运动场上,篮球教练用手势表示谁犯规、谁发球等内容,不用语言;部队用长

短不同的号声表示起床、集合、冲锋、撤退等信息;在海上,船与船之间用旗语传递信息,

等等。但是,这些交际工具远远没有语言运用那样便捷,而且使用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有

限。更为重要的是,无论什么交际工具,它所传递的信息内容都是有限的,而且离不开语言基础,它们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代替语言,没有语言的存在,也不可能有这些信息手段的产生,可以说,语言是一切交际工具的基础。因此,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毫不

奇怪了。(突出两点: 1. 将语言和别的交际工具相互比较; 2. 说明别的交际工具实际上是语

言的代用品,仍然以语言为基础。)

8.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很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通讯工具,甚至

还可以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

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

这是其它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所以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XX际工具。(通过比较

分析,得出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语言交际工具的结论。)

9.一个人说现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另一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无法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合成句,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

两个人的话看似有理,由于割裂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所以都是无理的,都是片面的。首先,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

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

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其次,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

思维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不可能

一个社会发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步,语言水平很高而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

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关键要认识到语言和思维二者相互依

存、密不可分的关系。)

10.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没有人类社会,也就没有语言;第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独有的,

人类社会以外,没有语言,动物没有语言。(所谓社会,必然是和人类有关系的,就是人类

结成的共同体,否则就不是社会了。语言既然是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现象,就否认了人类社会以外还有语言的说法。)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10 分,每词 2 分)

1.符号:就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

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 符号的任意性:指符号的形式和符号的内容的结合是偶然的,没有必然的关系。例如语言符号,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就是任意的,没有本质的关系。

3. 二层性:语言是由一定的单位按照一定的层级组成的,可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其音位层和符号层我们合称为语言的二层性。

4. 组合关系: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5.聚合关系: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

之间的关系。

二、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

1.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

2. 一个而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

3. 语言符号是语音和意义的统一体,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

4. 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5.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

6. 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

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所替换,符号之间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8.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线性序列的同

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

9. 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发音的能力。

三、判断题( 20 分,每小题 1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11. ×12. ×13. ×14. √15. √16. √17. √

18 . ×19. √20. ×

四、问答题(50分,每小题 5 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由哪些因素构成。

所谓符号,就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

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甲能代表乙或指称乙,甲就有条件成为乙的符号。符号由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意义构成,二者互相对待,密不可分。例如老师阅卷,用“√”表示正确,就是符

号,其形式是线条√,意义是“正确”。

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语言就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所以是一种符号,就是因为它能代表或指称现实现象。比如我们一听到“书”这个词,就知道它指的是“成本的著作”这个意义。符号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使用中要受到一定规则的支配,装拆自如,可以重复使用。而语言就具有这个自由拼装的特点。从结构成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系统,具有所有符号的一般特点,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与一般符号形式和内容的结合由社会决定一样,语音的

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也是由一定社会成员共同决定的,是约定俗成的。

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

人类创造语言为什么选择语音作为符号的形式呢这主要是因为:①语音这种形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每个人随时都能发出来的,走到哪里就可以带到哪里,使用非常方便;②语音形式的容量大,几十个语音单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表达任何意义内容。③语音形式的表达效果也是最好的,它可以是大声疾呼,

也可以是轻声细语,可以细致入微地表达人类的喜怒哀乐等各种各样的情感;而且,有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的语言不会因为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

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语言的手势之类。

4.就语言符号而言,什么是形式什么是意义它们的相互关系有什么特点

语言符号的形式就是语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意义就是通过一定的语音形式代表的内容。

比如中国人说“灯”,这个语音形式代表的意义就是“照明用具”。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任意性

特点。

5.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具有任意性,用什么样的形式表示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表示,这之间是没有天然的联系,完全是任意的,不符合逻辑的,

因为符号形式和符号内容的结合是由一定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规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人类语言来进一步认识这一点,同样的意义,不同的语言选择的语音形式各不相同的;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代表不同的意义。例如表示“成本著作”这样的意义,汉语用

“shū”表示,英语用 [buk] 表示,这正是语言任意性的表现。

6. 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aba mama”,英语用“ father mother”,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汉语和英语表示同样意义的词语,语音形式完全不同,这种差别是由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

决定的,正因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所以不同民族的人在确

立语言符号的形式时作了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了语言的差异。

7.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的语言

人类之所以有多种多样的语言,是因为不同民族在创造语言时,选择了不同形式的符号表示意

义,形成了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语言。人类社会有这样多的语言,正好说明了语言符号的

任意性特点。

8.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

①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使用者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灵机一动,

来个新的创造。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致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和核心。比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的句子。

②同一般符号的构成相比较,语言符号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语言符号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符号单位最多,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可分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经过组合可以生成数量无限的

句子。而其它似的符号则非常简单,例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只有红绿黄三种色彩的变化,

军营的军号通过长短音的组合表示不同的意义,构成也很简单。

③复杂个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想,以及思想感情的微妙之

处,都可以通过语言不但出来。比如汉语中可以用“死亡、逝世、殉职、就义、牺牲、驾

崩、坐化、驾鹤西归、完蛋、蹬腿”表示不同身份的人的死亡,用“精细、精巧、精美、精

致”表示美好的物品的一些细微差别。这样细腻地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功能,除了语言符号,

别的符号不可能做到。

9.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从语言的层级看,语言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比如音素组合成音节,音节代表语素,语素组成词,词组成句子;②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

相互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③各个单位之间的组合具有功能上的联系,同时一个单位具

有某种功能不能孤零零的,往往有许多具有功能的单位形成一个聚合,可以互相替换,语言单位的

组合与聚合,体现了语言的系统性。

10.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时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是指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

起来的关系。比如“吃”可以同“米饭、面条、馒头、东西”等组合出“吃米饭、吃馒头”

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反映了人类语言单位组合的规则。

聚合关系是指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

之间的关系。例如“吃米饭”,其中的“吃”可以用“做”替换,“米饭”可以用“馒头”

凡替换,“吃”和“做”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聚合关系体现了语言单位的功能类别,

是具有聚合关系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的功能。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第三章)

一、填空题

1. 音素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国际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 , 通常把它放在方扩号中 , 与一般字母区别开来 .

3. 从物理属性角度看, 语音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 汉语的声调 , 就是由于音高的变化形成的 .

4. 人类发音器官分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 , 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 , 许多不同的音素 , 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 .

5. 音素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 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受阻.

6. 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展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 例如“ A”是舌面央低不圆唇音 .

7. 辅音的发音特征是由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决定的 . 例如” P”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

8. 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位.

9. 音位变体可分自由变体条件变体两类 . 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 声母” l ”可以无条件地换成” n”这两个音位是自由变体 .

韵腹韵尾.

10. 汉语音节可分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韵头

11. ”四呼”是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2.人们在说话的时候 , 常常把豆腐说成 touf, 这种音变现象叫做语流音变.

二、单项选择题

1.音位从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

2.音素 i 和 y 的差别是由音质的差别形成的 .

3.[p][t][k]都是塞音.

4. [p ’][t’][k’]三个音素的区别是发音部位不同 .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舌.

6.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气流是否受阻.

7. 元音 [o] 具有下列发音特征中的圆唇高元音 .

8. 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没有发音部位齿间 .

9.与国际音标 [X] 相对应的汉语音素是 h .

10.按”四呼”来给汉语音节中的韵母归类, ong 属于合口呼 .

三、辨别正误

1. ×(音素不具备有区别词形的作用,音位具有区别词形的作用。)

2. ×(国际音标有的使用合体字母,而不是双字母,例如? 、 ? 等。)

3. ×(元音的音质由三个方面决定,舌位高低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4. ×(声母和韵母是汉语语音学的分类,不是普通语音学的分类。)

5.×(还有圆唇与否的区别。)

6.×(它们是同一音位的条件变体。)

7.√

8. ×( [g] 表示的不是汉语拼音中的g,是浊塞音,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没有浊塞音。)

9.√

10.√

四、名词解释

1.音质:就是声音的个性特色、声音的品质。

2.元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不受任何阻碍而形成的音是元音。

3.送气:发辅音时,有较强的气流通过喉部,就是送气。

4.音位变体: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位置上的代表音素,就是音位变体。

5.区别特征:就是一个音位与另一个音位相互区别的发音特征。

五、分析题( * 说明:因无法输入国际音标,故有些地方用汉语拼音标写。请大家在做练习时注意将汉语拼音改写为国际音标 ( 可参见《学习指导书》 P188) 。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ɑ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

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b双唇、浊、塞音

d 舌尖前、浊、塞音

t ‘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2. 根据描写指出音素( 6 分,每小题 1 分)

①[ e ]

②[] (反写的 c、见教材P61)

③[ y ]

④[ p ]

⑤[ ] (拼音的 ch、见《学习指导书》P188)

⑥[ ] (拼音的 x、见《学习指导书》P188)

3. 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 6 分,每小题 1 分)

①送气与否不同,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

②圆唇与否不同,前者不圆唇,后者圆唇。

③舌位的高低不同,前者是高元音,后者是半高元音。

④舌位的前后不同,前者是舌位前,后者是舌位后。

⑤发音部位不同,前者是舌尖前音,后者是舌面前音。

⑥发音方法不同,前者是清辅音,后者是浊辅音。

六、问答题

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人类发音器官可分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动力部分控制气流的进出,为发音提供

动力;发音体部分主要的发出声音,这部分主要作用的是声带;共鸣腔部分包括口腔和鼻腔、

咽腔,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发出各种各样的音素。

2. 音高和音重在汉语中是否区别意义举例说明.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它们在汉语中都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同样的元音和辅音构成的音节,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例如“刀子”和“稻子”,就是通过声调区别的。音重也可以区别意义,比如轻重音就是由音重

的变化形成的,比如“莲子”和“帘子”中的“子”,音重不同,意义就不一样。

3. 元音和辅音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①气流是否受阻,这是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一定不受阻,发

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一定在某个部位受到阻碍。

②发音器官各个部分是否保持均衡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紧张,而发辅音时,只有构成阻碍的那部分器官紧张。

③气流强弱,发元音时,呼出气流不受到阻碍,因而较弱,而发辅音时,因为呼出气流必须

克服阻碍才能释放出来,因而气流比较强。

此外,还可以通过声带振动与否和发音时时间持续久暂观察二者的区别。

4. 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 什么是互补

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词的

语音形式和意义。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

例如汉语 gāng, 意思是“钢”,如果把其中第一个辅音g 换成 k,后面的韵母不变,成为 kāng,那么词的语音形式变了,意思也变成了“糠”,可见,在这个音节中,[k] 和[k ‘] 是不能互换的, [k] 和[k ‘] 就是对立的关系。又如英语bad,意思是“坏的”,如果把其中的 b 换成d,这个词的语音形式变成了dad,与原来不同,含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小孩口语

说的“爸爸”,可见, b 和 d 是不能互换的,因此 b 和 d 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

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

相替换。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普通话 [ ? 、 a、A、ɑ] 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在正常情况下,出现

[ ? ] 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a] 、 [A] 和 [ ɑ] 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四个元音音素的出

/a/ ,让它们成为/a/ 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有对立现象。因此我们有可能把它们归入同一个

的四个条件变体。

5. 举例说明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汉语(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声母由辅音充当,韵母由元音或元

音加上鼻辅音构成,其他辅音不能出现在音节末尾,有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但绝对不能没有韵

母和声调。在韵母中,有的音节没有韵头和韵尾,但绝对不会没有韵腹。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第四章)

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1. 内部曲折 : 指的是依靠词根中的元音或辅音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 如 :( 英

语 )foot( 脚 , 单数 )-feet( 脚 , 复数 ),goose( 鹅 , 单数 )-geese( 鹅 , 复数 ),build( 建设 , 现在

时)-built( 建设 , 过去时 ) 等 .

2.后缀 : 是词缀的一种 , 粘附在词根语素的后面构成新词, 如 : 汉语的 " 者 " 放在动词形容词 ( 或

语素 ) 后面表示跟这个动作形状有关的人——作者, 编者 , 长者 , 工作者 , 劳动者 , 等等 . 又如英

语的 -er/-or 接在表动作的词 ( 或语素 ) 后面 , 表示跟该动作有关的人 -worker( 工

作者),teacher( 教师 ),publisher( 出版者 ),translasor( 译者 ) 等等 .

3.词尾 : 是变词语素 , 它附着在词干后面 , 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 例如英语动词 doing, 其中的

ing 就是词尾 ,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4.复合词 : 就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根语素构成的词, 例如汉语 " 白菜 "," 电脑 "," 支持 ", 英语"themselves","waterfall",都是复合词 .

5. 语法范畴: 是指通过词形变化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归类, 例如 "he" 的语法意义是主格,"him"的语法意义是宾格, 它们都属于格的语法范畴.

二, 填空题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 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完整的语调

4. 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做出组合的词组叫做自由词组

5. 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6. 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7. 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 happinesses ,es 是词尾,ness 是词缀, happy 是词根

8.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

9. 词的组合有五种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

10. 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词形变化。

三, 单项选择

四, 分析题

1.分析下列合成词的构造方式

地震 ( 陈述式 )看见(补充式)忘记(并列式)

司令 ( 支配式 )拖鞋(偏正式)伤心(支配式)

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句子的句法结构层次及关系

轻的我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不同凡响的新时代

|主‖谓|

|偏‖正‖偏‖正|

|述‖宾|

|述‖补‖偏‖正|

|偏‖正|

3.用变换分析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①我

们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 .( 王书记是受事 )

②支持我们的是党委王书记.( 王书记是施事 )

( 这个句子的多义是因为 " 王书记 " 的施事还是受事身份不能确定 , 他可以是 " 支持 " 这一动作的发出

者 , 也可以是 " 支持 " 这一动作的涉及对象 , 两种含义在这里都江得通 , 造成了多义 . 因此可以在前后

适当增加成分 , 明确 " 王书记 " 是施事或受事 , 而不会既是施事又是受事 .)

五, 问答题

1.什么是词举例说明其定义的内涵。

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这个定义说明 , 词具有造句的功能 , 可以充当句子成分 , 而且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 . 例如 " 好 ", 可以

说 " 好生活 ", 也可以说 " 生活好 "," 好 " 在这里都充当句法成分 , 这是语素不具备有的功

能.并且词又是最小的 , 不能再分析的造句单位 , 这里把词同词组区别开来 .

2. 为什么说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而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组合规则是符号与符号互相组合时所应遵循的规则. 组合规则是客观存在的, 不是我们说话

时现创造的 , 所以组合规则是现实的 , 存在与话语之中的 , 是对现实语句结构的高度抽象概括 . 比如汉

语述宾结构 , 述语在前 , 宾语在后 , 这个组合规则就是客观存在的 , 是汉语中的客观现

实, 使用者不能改变这种规则, 不能像日语那样把宾语放在述语前面.

聚合规则是同样性质的语法单位的归类规则 , 是符号与符号的替换规则 . 聚合规则是潜存在人们的头脑

中的 , 在一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 将新的词语组装在旧有的装置上 , 构成新的句子 ,

满足交际需要 . 比如同样是述宾这样的组合 , 我们在不同场合通过潜在的同类词语 , 可以创造出无数

的具体的组合来 , 比如 " 吃饭 , 看书 , 洗衣 , 打油 , 买酒 " 等等 .

3. 简述提供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

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主要有选词, 词序 , 虚词 , 词形变化等等 .

①选词要求在词与词组合时, 各个基本结构的一定位置上要求与其功能相当的词类, 例如述

宾结构的述语位置, 要求出现动词, 又如汉语语气词" 啊 , 吗 , 呢 " 等只能出现在句子末尾.

②词序就是词在线性组合中的先后顺序 , 词序不同 , 体现出的语法意义就不同 , 例如 " 大中国 " 和" 中

国大 ", 词序不同 , 语法意义不同 .

③虚词也是重要的组合手段 , 同样的词语 , 用不用虚词 , 用什么样的虚词 , 也能体现出不同的语法意

义 . 如 " 学生的老师 " 和" 学生和老师 ", 意义不同 .

④词形变化就是词的形态变化 , 在有变格 , 变位等词形变化的语言里 , 词要组成结构 , 往往要通过词

形变化来实现 .

4.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

孤立语最突出的特点是缺少屈折语那样的形态变化, 由此延伸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 ,

词序严格 . 词序不同 , 语法关系不同 , 意义也大不一样 . 第二 , 虚词十分重要 . 同样的结构 , 有没有虚

词 , 意义差别很大 . 第三 , 复合词多 , 派生词少 .

汉语就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 由于没有词形变化作为标志, 词序和虚词就显得十分重要, 比如

"雷锋学习 " 是主谓结构 ," 学习雷锋 " 就成了述宾结构 ;" 他们工作 " 是陈述句 ," 他们工作吗 " 就成了

疑问句 ; 汉语词汇中 , 合成词要占绝大多数 , 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只有很少一部

分.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20 分,每词 4 分)

1.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相对而言,是词汇中的核心部分,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

3.多义词:是具有多项意义的词,这些意义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4.同义词:是一组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

5.反义词:是意义相对相反的词。

二、填空题( 30 分,每空 2 分)

1.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2.(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3.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叫(中

心意义)。例如“老”有“年纪大”、“经常”、“过去的”等意义,“年纪大”是(本义),其余的是(派生意义)。

4.派生词的产生方式主要有(隐喻)和(换喻)两种。

5.反义词可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与“少年”是(相对反

义词)。

三、分析题( 30 分)

1. 分析下列词义的引申方式( 5 分)

①铁窗:本义是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换喻

②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快乐的地方,派生义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隐喻

③矛盾:本义指用于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兵器,派生义泛指对立事物互相排斥。隐喻

④泰山:本义指山东的一座山,派生义指岳父。换喻

⑤红领巾:本义指红色的领巾,派生义指少先队员。换喻

2. 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5 分)

①团结——勾结感情色彩不同,“团结”是褒义词,“勾结”是贬义词。

②得到——受到搭配对象不同,“得到”同“认可、支持”等搭配,“受到”同“批评、

批判”等搭配。

③父亲——爸爸语体色彩不同,“父亲”具有书面语色彩,“爸爸”具有口语色彩。

④眼红——嫉妒语体色彩不同,“眼红”具有口语色彩,“嫉妒”具有书面语色彩。

⑤秘密——绝密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词义轻,“绝密”词义重。

3. 设计不同的语言环境使下列语句消除歧义(4 分,每小题 2 分)

①我特别喜欢煎鸡蛋。

A.你喜欢煎什么我喜欢煎鸡蛋。

B.你最喜欢哪种食品我最喜欢煎鸡蛋。

②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A非洲学者很注意研究自己的语言,所以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B.非洲学者特别注意研究人类语言,所以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

4. 分析下列对话中的“言内意外”现象( 6 分,每小题 3 分)

①儿子:妈妈,我出去玩一会儿吧。妈妈:明天就要考试了。

妈妈的回答隐含有不能出去玩的意义。

②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把剥削统治阶级比喻为毒蛇猛兽,表示了对他们的憎恶之情。

5. 请用矩阵图方式对下列几组词语进行义素分析(10 分)

叔父——姑父舅父——姨夫哥哥——姐姐

嫂子——弟媳姑妈——姨妈

男性长辈与父亲具有血缘关系

叔父+ + +

姑父+ + -

男性长辈与母亲具有血缘关系

舅父+ + +

姨夫+ + -

男性平辈年长具有血缘关系

哥哥+ + + +

姐姐- + + +

男性平辈年长具有血缘关系

嫂子- + + -

弟媳- + - -

男性长辈与父亲具有血缘关系

姑妈- + +

姨妈- + -

义素

男性长辈平辈父系父系血缘母系母系血缘年长

对比词

叔父+ + - + + - - +

姑父+ + - + - - - +

舅父+ + - - - + + +

姨夫+ + - - - + - +

姑妈- + - + + - - +

姨妈- + - - - + + +

哥哥+ - + + + + + +

姐姐- - + + + + + +

嫂子- - + + - + - +

弟媳- - + + - + - -

(“年长”栏目,有些项目可以用“±”表示,因为年长与否有不确定性。)

四、问答题(20 分,每小题 5 分)

1.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

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稳固、具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基本词是人民日常都离不开的,时

刻都要使用的无论男女老少都要使用,而且基本词从古到今十分稳固,很少变化,很多基本词都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例如“电”,就是一个基本词,它已经使用数千年,还能构成“电力、电动、电话、电线、电视、电流、电脑、电能、放电、发电”等词。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

的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的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牵一发

而动全身,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于运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使得基本词

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2.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特点词义的模糊性会不会影响交际

词义的模糊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因为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无法切割,它们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发展,本身无所谓精确或模糊,人类

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也就是说词义是概括

反映客观对象的,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反映,因此这就决定了词义具有模糊

性特点。)

另一方面,从主观方面来看,是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

好及所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例如“大——小、多——少、长——短、好——坏、冷——热、咸——淡、明——暗”等等,放在某一客观对

象上,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标准。

词义的模糊性不会给交际造成影响。因为人的大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特殊功能,能从一系

列比较模糊的信息中综合出较为清晰精确的信息。同时,虽然词义具有模糊性,但词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中心和典型是比较清楚的。词义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

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才交际的角度看,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不仅有一个

大致的范围,而且还隐含有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

3. 词义的全民性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词义具有全民性的特点(

词义的全民性指词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全社会成员共同认知的,没有阶级之分,没有阶级性。

词义的全民性是由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社会职能决定的。语言没有阶级性,一

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成员服务,词义作为语言要素的组成部分,当然也不可能有阶级性。

4.多义词有多项意义,使用中为什么不会影响对意义的理解

多义词虽然有多项意义,但在实际使用中不会造成歧义,不会产生误解。因为多义词的在具体的语境或句子中,由于前后文的限制,使得它只有一种意义适合上下文的需要,其他的意义都排除了。例如“保管”一词,有“保藏和管理”、“在仓库中做保藏管理工作的人”、“完全有把握”这样的意义,但在“他是我们公司的材料保管”中,就只能是“做保藏管理工作的人”这样的意义,在“你只要认真学习,保管你取得好成绩”中只能是“完全有把握”这项意义。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第六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20 分,每词 4 分)

1.文字:是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

2. 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的一个符号的读音。

3. 字母:拼音文字的书写单位,一个字母基本上就代表语言中一个音素;一种文字体系一般只要数十个字母符号。

4. 形声字:是运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创造出来的汉字,一部分字符表示字的意义类属,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

5.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比口语规范严谨,是同一种语

言不同的风格变体。

二、填空题( 40 分,每空 2 分)

1. 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使用

范围。

2.文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文字中缺一不可。

3.据考古材料,一般认为文字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六千年以上。

4.文字的特点要受到(所记录的语言)特点的制约。

5.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帮助记忆。

6.从造字方法角度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

7.各种不同体系的意音文字都包含(表意字)、(表音字)和(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

即形声字)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

8.人类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表意)和(表音)两种。

9.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异体字,属于文字的(改进)。

10.(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

三、辨别正误( 20 分,每小题 2 分)

1. 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

(在任何社会,文字的作用都不可能超过语言。)

2. 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文化。(×)

(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人类的语言。)

3. 拼音文字同语音联系紧密,只记录语音。(×)

(无论的拼音文字还是非拼音文字,记录语言都是既有记录语音,同时又要记录意义。)4. 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

(非拼音文字同样要记录语音和意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而语言的音义在文字中是统一为

一体的。)

5.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

(如果汉字不能适应汉语的需要,可能早就被淘汰了。)

6.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间的特性。(√)

(汉字是语素文字,与读音联系不紧密,字音可以随方音而异,也不受古今读音变化的影响,

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

7. 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汉字虽然是代表音节的,一个汉字一般就是一个音节,但不能反过来说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汉字与音节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8. 日文是音节文字,汉字也是音节文字。(×)

(日文是音节文字,假名和音节之间有对应关系,汉字不是音节文字。

9. 意音文字中的表音字,其实就是拼音文字。(×)

(意音文字中的表示字音的符号,不能看作拼音文字,因为这些符号不是专门的表音符号,

而且往往都不是表示音素的符号。)

10. 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要先于口语发展。(×)

(书面语是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出口语决定,所以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落后

于口语的。)

四、问答题( 20 分,每小题 5 分)

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怎样理解这句话

第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

第二,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的产生;

第三,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而文字的辅助语言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

2.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领会:

第一,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是也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

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合适。

第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而不像印

欧语那样要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用汉字记录是合适的。

第三,汉字记录汉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别同音词。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声韵母配合只有400

来个音节,声韵调配合只有1200 多个音节,加之词形简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依

然十分活跃,可以说是汉语词汇的基础,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

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

第四,现代汉语方言众多,语音上的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各个方言的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一

致性比较突出,用汉字记录汉语,书面上起到了沟通方言的作用,同样的词语,虽然各地发音不同,但大都用同一个汉字记录,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汉字具有很好的沟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难以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

3.汉字能否改革为拼音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4.简要说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口语和书面语相互依存,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共同发展。第一,口语是第一性

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活的语言,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存在的前提、发展的动力。

没有口语的存在,就没有书面语的产生和发展,书面语是不能离开口语而独立存在的。第二,

书面语又不是被动地记录语言,它对口语的发展变化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书

面语是口语的加工提炼形式,选词用句十分规范,对人们的语言实践很有指导意义,使得口语也向规范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统一的书面语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对语言的分化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比如汉语,方言众多,差别很大,统一的汉语书面语对限制方言分化、沟通各地人民之间的交际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第七章)

一, 解释下列名词(20 分 , 每词 4 分 )

1.方言 : 是语言的变体 , 是因为地域或社会的原因而发生的语言分化.

2.社会方言 : 指社会内部因年龄 , 性别 , 职业 , 阶级 , 阶层的人们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变异,

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

3.地域方言 : 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 语言的地方变体 .

4. 共同语 : 是在某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的通用语言.

5.亲属语言 : 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 , 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二,填空题 (30 分 , 每空 4 分 )

1.( 社会的发展 ) 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2.( 渐变性 ) 和 ( 不平衡性 ) 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3.语言的发展中 ,( 词汇 ) 的变化速度最快 ,( 语音 ) 次之 , 而 ( 语法 ) 的演变最为缓慢 .

4.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 分化 ) 和语言的 ( 统一 ).

5.社会方言是因社会的分工而出现的语言分化 ,( 行业用语 ),( 科学技术术语 ),( 阶级方言 ) 都是常见的社会方言 .

6.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 它具有强烈的 ( 排他性 ).

7.地域方言的差别 , 主要表现在 ( 语音 ) 上 , 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 ( 语音 ).

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 独立的语言 ). 这些源自一个共同语分化的语言归属于

同一个 ( 亲属语言 ), 这个成为不同语言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 ( 母语 )

9.( 汉藏语系 ) 和 ( 印欧语系 ) 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 .

10.按谱系分类 , 英语属于 ( 印欧 ) 语系 ( 日耳曼 ) 语族 .

11.共同语是在 ( 一种语言或方言 ) 的基础上形成的 .

12.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 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 这就是所谓的( 国语), 我国的 ( 普通话 ) 就是这样的一种共同语 .

13. 语言规范化的对象主要是 ( 书面语 ).

14.( 约定俗成 ) 的原则在规范化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 它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

15.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 主要取决于客观的 ( 政治 ),( 经济 ), 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 .

16.汉语的普通话 , 根据规范化的要求 , 确定为以 ( 北京语音 ) 为标准音 , 以 ( 北方话 ) 为基础方

言, 以 ( 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

三,辨别正误 (20 分 , 每小题 2 分)

1. 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 √)

(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不可能发生突变, 只能渐变 , 所有的语言都不会有例外.)

2.语言里语音 , 词汇 , 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 ×)

( 语言里语音 , 词汇 , 语法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 与社会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 , 它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灵敏 , 因此变化比较快 , 而语音 , 语法的发展变化较缓慢 , 语法的演变速度最慢 , 它的稳固性比语音还要强 .)

3.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 ×)

( 生活在某一言语社团中的人还要因交际环境的不同, 交际对象的差别而在语言的使用上表

现出不同的特点 , 所以不可能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语言的风格变体.)

4. 听得懂 , 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 ×)

( 划分地域方言不能光凭语言本身的差异, 还要看使用方言的人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民族, 各方言之上是不是还有一个共同语作为各地区人们的交际工具. 总之 , 在确定方言身份时要同时

考虑到两方面的因素 , 即统一的社会和语言本身的差异.)

5. 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都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

( 何种方言能够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取决于社会经济 , 政治 , 文化等方面的条件. 比如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文化的原因, 但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 则主要是政治的原因 , 伦敦方言成为英语的基础方言则是经济的原因.)

6.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 √)

(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最多, 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7.语言发展也有先于社会发展的情况 .( ×)

( 语言的发展是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产生的, 不可能先于社会发展走到前面. 语言必须适应社

会需要 , 只能与社会同步发展, 不可能先于社会发展, 那种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发展是不可想

象的 .)

8.分布最广的语系的汉藏语系 .( ×)

( 分布最广的是印欧语系, 在世界上六大洲均有. 印欧语系诸多语言之所以能分布这样广, 主要是在殖民主义时代凭借政治, 军事 , 经济的力量推行的缘故.)

9.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灭方言 .( ×)

( 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除方言隔阂, 便于各个方言区的人相互交际沟通感情需要.) 10.普通话语音不等于北京语音 .( √)

(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作为标准音, 但不是全盘吸收北京话语音的特点, 有些土音 , 不符合规范

的读音就不吸收.)

四, 问答题 (30 分 , 每小题 5 分 )

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这是由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 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

之一 , 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 第一 , 社会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 自然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事物 , 新概念层出不穷, 人们的思维也愈来愈细致缜密, 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 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 改进语法 , 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 第二 , 社会的分化 , 统一 , 互相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 统一

和接触 , 这也必然要推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

2. 为什么说语言的发展会有渐变性的特点请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但语言的发展变化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 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 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 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 语言同社会的关系如此密切 , 因此不可能老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 更不可能发生巨变, 突变 , 只能逐渐变化 , 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 , 语言也不马上巨变, 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 这样才能与人们的需要想适应 , 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 .

3. 简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相同点 :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属于一种语言变体, 都是语言发展变化的结果, 都以共同语作为基础 .

不同点 : 首先 , 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 . 而地域方言则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所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 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 , 虽然都叫方言 , 但划分的角度是不同的. 其次 , 地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上 , 同时也反映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方面, 而社会方言的主要差别则体现在一般

词汇方面 , 语音 , 语法方面没有差别. 最后 , 地域方言在一定条件下能发展为独立的语言, 而社会方言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4.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 , 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发展不平衡 , 发展速度不一样 , 有的快 , 有的慢 , 其中词汇变化最快 , 语音发展变化较慢 , 语法发展变化最慢 ; 第二 , 语言在不同的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不一

样 , 同一种语言现象 , 在有的地区变化 , 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 , 有的地区是这

样变化 , 有的地区是那样变化, 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 第三 , 社会成员的分工不同, 使语言的发展变化出现不平衡性, 有的阶层或社团使用这样的词语, 有的阶层或社团使用那样的词语, 结果形成社会方言.

5. 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结构类型的分类各自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同系属的语言在结构上是

不是一定相同为什么

谱系分类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语言间的亲属关系所作出的分类, 并按照语言间的亲疏关系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 语族 , 语支 , 语群等 .

语言的结构分类是根据句子和词的构造以及句子中词语的关系进行分类的, 通常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 黏着语 , 屈折语 , 复综语四类 .

语言的谱系分类和结构分类角度不同, 划分结果是不一样的, 因此互相之间没有对应关系, 同一系属的语言 , 不一定结构类别也相同, 结构类别相同的语言, 不一定就是属于一个谱系. 6.什么的基础方言什么样的方言可以作为基础方言

基础方言就是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的方言. 民族共同语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一定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样的方言就是基础方言. 能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

基础方言 , 往往是全民族中在政治, 经济 , 文化方面影响比较大的, 例如我国北方方言成为现

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 就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条件, 同时 , 它的使用人口多 , 通行地域最广 , 也是比较重要的条件.

《语言学概论》学习辅导书参考答案(第八章)

一、解释下列名词(20 分,每词 4 分)

1.借词:就是读音和意义都是借自外语的词。

2.意译词:就是根据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利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词。

3. 语言的融合: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是随着不

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

4.双语现象:指不同民族的杂居地区,一个民族或其中的多数人能同时讲两种不同语言的现

象。

5.混合语:指在特殊的社会共同体里,经过洋泾浜化后扎下根,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的,成为唯一通用的交际工具的语言。

二、填空题( 40 分,每空 2 分)

1. 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

2.借词的常见方式是(音译词)、(仿译音译加汉语语素)。

3.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汉

语)之间。

4.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

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的音去代替。例如英语的 coffee 、sofa 汉语译成(咖啡)、(沙发)。

5. “五四”运动以来,通过翻译,汉语里增加了一些所谓“欧化句式”。这是语言结构规则的(仿造借用)。

6.几个民族的融合,哪一种语言能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7.在(双语现象)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利

者的(语言)中留下自己的痕迹。

8.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自愿融和)、(被迫融合)两种情况。

9.语言的融合,一般是先出现(双语),最后导致一种语言取代另一种语言。

10.(洋泾浜(皮钦语))和(混合语(克里奥耳))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11.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于(1887)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

三、辨别正误(10 分,每小题 1 分)

1.意译词是借词的一种类型。(×)

(意译词是本族词,虽然意义是来源于外语,但完全按照本民族的构词规则使用现成的构词

材料创造的,不是借词。)

2.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总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

(在语言的融合过程中,哪种语言成为胜利者是由综合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经济、文化

处于领先地位的民族的语言往往成为胜利者,而不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一定能

胜利。)

3. 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

(语言的融合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语。)

4. “洋泾浜”一旦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就会发展成为克里奥耳语。(√)

(“洋泾浜”一旦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就会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并不断

丰富词汇,严密语法,而发展成为克里奥耳语。)

5. 英语中借词比重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所以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语。(×)

(英语中借词很多,但它们渗入英语后,都要接受英语语法规则的支配,所以英语并没有丧

失其独立性,它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

6. 洋泾浜和皮钦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洋泾浜”和“皮钦语”是同一个概念,前者和汉语词,后者是借词。)

7.“镭射”和“激光”都是借词。(×)

(“镭射”是借词,“激光”的意译词。)

8.一种语言如果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就能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社会交际工具。(×)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1)新生儿期,(2) 乳儿期,(3)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7)青年早期。 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 记忆。 3、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 知疗法。 4、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 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 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创造性游戏,(2)建筑性游戏,(3) 教学游戏,(4)活动性游戏等几类。 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 模仿范性获得的。 7、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 看法,从而发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1、提出小儿“稚阴稚阳”理论的著作是() A:《诸病源候论》 B:《颅囟经》 C:《小儿药证直诀》 D:《景岳全书》 E:《温病条辨》 答案:E 解析:第一单元-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细目二-著名儿科专著,第十部专著《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2、新生儿体重约为()kg A:1 B:2 C:3 D:4 E:5 答案:C 解析:第二单元-小儿生长发育,细目二-生理常数,体重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新生儿体重约为3kg。 3、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 A:纯阳无阴 B:阳常有余

D:发育迅速 E:阳气充沛 答案:D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一-生理特点,二-“稚阴稚阳”与“纯阳”学说的意义-我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脉法》说:“凡孩子3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这里,“纯”指小儿先天所禀之元阴元阳未曾耗散,“阳”指小儿的生命活力,如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现象。“纯阳”学说概括了小儿在生长发育、阳充阴长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纯阳,是我国古代医家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学说之一。不能将“纯阳”理解成正常小儿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4、小儿易产生感冒、咳喘,原因主要是() A:脾常不足 B:肺脏娇嫩 C:肾常虚 D:稚阳未充 E:稚阴未长 答案:B 解析:第三单元-小儿生理、病因、病理特点,细目三-病理特点,小儿病理特点对临床认识儿科疾病病因、疾病谱、证候变化及预后的意义-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人还是从皮毛而人,均先犯于肺。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发展心理学试题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发展心理学”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个体从出生到衰亡全过程的心理发展现象 B. 解释心理发展现象 C. 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D. 描述心理发展现象,揭示心理发展规律 2、艾里克森划分个体心理发展的标准是()。 A. 里比多 B. 认知发展 C. 内分泌 D. 人格特征 3、科学儿童心理学建立的标志是()。 A. 达尔文于1876年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一书 B. 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成立心理学实验室 C. 普莱尔于1882年出版《儿童心理》一书 D. 霍尔于1891年出版《婴儿研究手记》一书 4、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标志是()。 A.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取代“儿童心理学”作为章的名称 B.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一书 C.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 D.1922年,霍尔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 5、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个阶段。 A. 3 B. 4 C. 6 D. 8 6、艾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7、游戏是幼儿的()。 A. 先天遗传本能 B. 自我意识的表现 C. 主导活动 D. 个性倾向性 8、在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常常在某种条件下引起儿童的某种行为以观察在这

种条件下儿童行为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自然观察 C. 全面观察 D. 实验法 9、婴儿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常出现在()。 A. 6个月 B. 8个月 C. 1周岁末 D. 2-3岁 10、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 A. 兴趣 B. 微笑 C. 依恋 D. 哭泣 11、下列说法中,属于认知学派游戏观的是()。 A. 游戏能够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 B. 游戏练习并巩固已习得的各种能力 C. 游戏能够实现现实不能实现的愿望 D. 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12、幼儿体验高自尊与以后生活中()有关。 A. 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B. 压抑或焦虑等不良情绪 C. 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D.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13、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A. 5—6岁 B. 6—8岁 C. 9—10岁 D. 11—12岁 14、小学阶段的儿童的概括能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依次为()。 A. 感知动作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 B. 表象水平、形象水平、抽象水平 C. 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 D. 直观形象水平、具体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 15、指出下列不是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是()。 A.人格尊言、相互敬慕 B. 兴趣、行为等方面的趋同性 C. 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D. 相互接近的接触机会较多 16、青春发育期的主要特点是()。 A. 身心稳定发展 B. 心理发展无显著变化 C. 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 D. 心理迅速发展 17、拉森通过对青少年青春期情绪状态研究,发现()。 A. 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 B. 青春期后期,情绪的稳定性较差,起伏变化较大 C. 青春期后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 D. 青春期早期,情绪的稳定性增加,起伏变化逐渐趋缓 18、关于延缓偿付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青年期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 B. 延缓偿付期并非一种社会的延缓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中医儿科学》复习题

《中医儿科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惊风: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 2.稚阴稚阳:指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骨骼肌肉,筋骨皮毛以及精神意识等与成人相比均属不足。 3.胎黄:是指婴儿于出生后,皮肤面目.尿液皆出现黄色为主证的一种证候,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 4.发颐:多发于其它病后颐颌部位肿胀疼痛的化脓感染疾病。 5.肺炎喘嗽:是因感受外邪,郁闭肺络所致的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特征,重则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绀的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 6.紫斑:是小儿常见出血病之一,以血液流溢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斑、瘀点为主症,多伴鼻衄、齿衄,甚则尿血、便血。 7.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口腔疾病。因其状如鹅口,故称鹅口疮。 8.厌食: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 9.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 10.夜啼:小儿若白天能安静入睡,入夜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 11.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12.五迟:是小儿生长发育障碍的病症。指立迟、行迟、齿迟、发迟、语迟。 简答 1.乳食内积的症状、治法、方药 答:乳食少思或不思,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吞酸,恶心呕吐,烦躁哭闹,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淡,苔白腻。治法:消食化积。方药:消乳

丸或保和丸加减。 2.肺炎喘嗽与哮喘如何鉴别诊断? 答:肺炎喘嗽是咳喘俱重,并伴有发热.气促.鼻煽等证,常继发于感冒或其它疾病之后,听诊可闻及湿性罗音,无反复发作病史;哮喘以咳嗽.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多数不发热,有反复发作史.家族史.遗传史及湿疹史,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3.简述“疳”的含义? 答:“疳”有两种含义:其一,疳者甘也。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疳者干也。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其病机和症状。 4.泄泻与痢疾如何区别? 答:泄泻与痢疾多发生于夏秋季节,病变均在肠胃,皆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其主证,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证,二证不同。此外泄泻与痢疾同有腹痛症状但泄泻腹痛与肠鸣腹胀同时存在,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腹痛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便后痛不减。 5.何为小儿的生理特点? 答:小儿的生理特点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充满生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在机体的形态结构方面,还是各种生理功能活动方面,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向着成熟、完善方向发展。这种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年龄越小,表现越突出,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的越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说小儿时期机体各系统和器官的形态发育都未成熟,生理功能都是不完善的。 6.简答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要点? 答: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证要点为:①首辨虚实:凡病程短暂,见胸闷胸痛,气短多痰,或伴咳嗽,苔黄,属实证;病程长达数月,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面白多汗舌淡或偏红,舌光少苔,属虚证。②次辨轻重:凡神志清楚,神志自如,面色红润,脉实有力者,病情轻;若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口唇青紫,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频繁结代者,病情危重。 问答

发展心理学历年试题

发展心理学历年试题 2008.5 三级 单选 40.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认为心理起源于() A先天的成熟 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吸吮 41.埃里克森认为童年期良好的人格特征是() A希望品质 B意志品质 C目标品质 D能力品质 42.观察学习是指() A有意识的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 B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的野外学习 C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励或惩罚而产生的学习 D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43.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 A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B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C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D能用适当人称代词(如我,你)称呼自己和他人 44.幼儿游戏主要是一种() A互动游戏 B实物游戏 C规则游戏 D象征性游戏 45.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 A婴儿期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婴儿早期 46.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直观动作思维 B形象逻辑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多选 96.幼儿记忆的特点有() A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B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 C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D词语记忆占主导地位 97.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包括() A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B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C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D社会焦虑与社会性需要之间的矛盾 98.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在() A内省日趋明显 B男性更加男性化,女性更加女性化C为人处世日趋圆滑 D心理防御机制运用的越来越少99.消极的依恋类型包括() A安全型依恋 B亲子依恋C反抗型依恋 D回避型依恋 100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A成熟 B经验 C同化 D社会环境 2008.5 二级 单选 40.认为心理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持该观点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普莱尔 C.吴伟士 D.施太伦 41.艾里克森认为童年期(7岁~1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复习资料

发展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1-12-03 10:27 来源: 1.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普莱尔 B.格塞尔 C.施太伦 D.达尔文 【答案】A 2.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文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答案】D 3.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的特征是( )。 A.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B.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 C.考虑到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D.开始从维护社会秩序的角度来思考什么行为是正确的 【答案】C 4.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是( )。 A.成熟 B.练习和习得经验 C.社会经验 D.平衡 【答案】D 5.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3~6岁的儿童其心理发展阶段是( )。 A.主动与内疚阶段 B.勤奋与自卑阶段 C.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 D.亲密与孤独阶段 【答案】A 6.具体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之一是具有( ) A.演绎推理能力 B.守恒法 C.直观形象性 D.自我中心

【答案】B 7.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答案】C 8.狼孩现象主要是由( )因素造成的。 A.先天 B.后天 C.遗传 D.狼奶 【答案】B 9.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 )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二因素论 D.相互作用论 【答案】D 10.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华生 C.艾利克森 D.柯尔伯格 【答案】A 11.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的认知水平正处在(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12.个体盲目地接受社会习俗和规则,并且认为,只要接受了这些社会规则,他们就可以免受指责。他们不再只遵从其他个体的标准,而是遵从社会秩序。这处于柯尔伯格提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医儿科学模拟试题(二) 31.小儿出齐20颗乳牙的时间是 A.8~10个月 B.I1~12个月 C.13~15个月 D.16~19个月 E.20~30个月 答案:E 解析:小儿一般1岁时出8个牙,1岁以后长出上下左右第一乳磨牙,1岁半出尖牙,两岁出第二乳磨牙,于20-30个月时出齐20颗乳牙。 32.最早把“疳”列为脾胃病的儿科医家是 A.万全 B.薛铠 C.刘昉 D.董汲 E.钱乙 答案:E 解析:北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把“疳”列为脾胃病,并在病因、病机、分类和治疗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观点。 33.“纯阳”学说是指小儿 A.发育迅速 B.脏腑娇嫩 C.有阳无阴 D.阳亢阴亏 E.形气未充 答案:A 解析:所谓“纯阳”,是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好比旭日之初生,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而言,并非说正常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 34.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 A.心常有余 B.肝常有余 C.稚阴稚阳 D.脏腑已成 E.脏气清灵 答案:E 解析: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轻灵,反应敏捷,且儿科疾病一般病因单纯,又少七情的伤害,所以小儿患病后经过恰当治疗,病情好转比成人快,容易恢复健康。 35.婴儿(<1岁)服用的中药煎出量是 A.10~20ml

B.21~30ml C.31~40ml D.41~5Oml E.60~lOOml 答案:E 解析:婴儿(<1岁)服用的中药煎出量大约是60~lOO毫升;1-6岁约150-200毫升;7-12岁约为200-300毫升。 36.《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 A.牌、胃 B.肝、胆 C.心、小肠 D.肺、大肠 E.肾、膀胱 答案:A 解析:《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 37.小儿正常舌象是 A.淡白 B.绛红 C.紫暗 D.暗红 E.淡红 答案:E 解析:小儿正常舌象与成人一样,都是淡红舌。 38,4周岁小儿的身长应为 A.90cm B.95cm C.100cm D.105cm E.llOcm 答案:B 解析: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增长25厘米,2岁以后身长计算公式为:身长=周岁数×5+75。 39.随着小儿年龄的增加 A.脉搏增快,血压增高 B.脉搏增快,血压减低 C.脉搏减慢,血压增高 D.脉搏减慢,血压减低 E.脉搏,血压均无明显变化 答案:C

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考试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儿童心理学早期的研究成果<<一个婴儿的传略>>的作者是()P117 A普莱尔B达尔文C弗洛伊德D施太伦 2、我国最早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P119 A孙国华B肖孝嵘C陈鹤琴D艾伟 3、艾里克森划分个体心理发展的标准是()P124 A里比多B认知发展C内分泌D人格特征 4、最早出现、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P134 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动作 5、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P136 A视觉B听觉C味觉D嗅觉 6、生成转化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P137 A乔姆斯基B斯金纳C班杜拉D布鲁纳 7、儿童可以掌握全部母语的全部发音是在()P138 A2岁B3岁C4岁D6-7岁 8、许多儿童要到多少岁才能准确掌握母语的全部发音()P140 A2岁B3岁C4岁D6-7岁 9、少年期是指()P152 A7-9岁B9-11岁C11-15岁D11-18岁 10、自我同一性的理论是由()提出P124 A普莱尔B达尔文C艾里克森D施太伦 11、中年斯是指()P160 A25-35岁B28-35岁C25-50岁D35-60岁 12、老年期指()P162 A大于50岁B大于55岁C大于60岁D大于65岁 13、青少年思维发展的水平属于()P153 A具体形象思维B直觉思维C形象思维D形式运算水平思维14、第二反抗期常见于()P154 A三四岁幼儿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15、游戏是幼儿的()P139 A先天遗传本能B自我意识的表现C主导活动D个性倾向性16、吉布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通过()设计了实验P136 A视崖B刺激偏爱程度C纵向追踪D间接观察

发展心理学试卷

(试卷八) 课程名称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考试时量 120 分钟 一、单选题(20小题,每题分,共30分)。 1、1879年冯特在 ( )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A 、德国 B 、法国 C 、美国 D 、英国 2、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 B 、勒温 C 、马斯洛 D 、华生 3、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卷或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是( )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心理测量法 D 、心理实验法 4、不属于外部感觉的是( ) A 、嗅觉 B 、味觉 C 、机体觉 D 、肤觉 5.当收音机里播出《唱支山歌给党听》时,无论是男高音独唱还是女高音独唱,抑或是童声独唱,你都能辨认出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有(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6、对输入信息的编码相当于下列哪个记忆过程( ) A 、识记 B 、保持 C 、回忆 D 、再认 7、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关系是( ) A 相互独立的 B 相互统一的 C 相互对立的 D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8、“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反映了( ) A 、思维的概括性 B 、思维的灵活性 C 、思维的间接性 D 、思维的直觉性 9、学生运用学习过的原理,解答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解决生活中的某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是( ) A 、具体化 B 、抽象 C 、概括 D 、综合 10、当我们在阅读《祥林嫂》时,头脑中出现的祥林嫂的形象是( )想象的形象。 A 、有意 B 、无意 C 、再造 D 、创造 11、小学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 )能力已有 较好的发展。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分配 12、小明解开了道数学难题,心中感到无比的欢乐,这种情感表现为( ) A 、美感 B 、心境 C 、激情 D 、理智感 13、希望得到父母和老师的爱心及同学的友谊,这是儿童的( )。 A 、生理需要 B 、归属和爱的需要 C 、安全需要 D 、活动和交往需要 14、“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 )。 A 、意志对认识的影响 B 、情感对认识的依赖 C 、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D 、情感对意志的影响 15、“前怕虎,后怕狼”,顾虑重重,这是意志品质( )差的表现。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坚持性 16、小学低年级儿童常常在家长、教师的督促下完成作业或活动任务,这体现了低年级儿童意志的( )水平比较低。 A 、自觉性 B 、果断性 C 、自制性 D 、坚持性 17、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学家是( ) A 、弗洛伊德 B 、荣格 C 、克瑞奇米尔 D 、谢尔顿 18、能力水平高于常态的超常儿童约占儿童总数的( ) A 、13% B 、3% C 、% D 、1% 19、以下不属于智力三元理论的是( ) A .智力成分亚理论 B .智力情境亚理论 C .智力经验亚理论 D .智力决策亚理论 系(部) :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育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题库名词解释篇(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的称谓。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和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 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的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理想、空想P46 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是对客观事物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也是激励人行为的原因,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的作用。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动力方面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试题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 A1型题 1.相传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幼幼新书》 B.《幼科发挥》 C.《幼幼集成》 D.《颅囟经》 E.《小儿药证直诀》 答案:1.D 2.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古代医家是 A.孙思邈 B.钱乙 C.董汲 D.陈文中 E.曾世荣 答案:2.B 3.不属于万全“育婴四法”:蓐养,鞠养,胎养,预养。内容的一项是 A.蓐养 B.鞠养 C.胎养 D.保养 E.预养 答案:3.D 4.新生儿期是指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满 A.24天 B.28天 婴儿期28天~1周岁 幼儿期1~3周岁 C.30天 D.42天 E.60天 答案:4.B 5.6周岁小儿按公式计算,体重应为<6个月体重=+3+0.7*月龄 A.15kg 7~12个月体重=7+0.5*(月龄-6) B.16kg 1岁以上体重=8+2*年龄 C.17kg D.18kg E.20kg 答案:5.E 6.按公式计算,10岁小儿的身高应为:出身时约50cm 身高=70+7*年龄(2~12岁) A.120cm B.130cm C.140cm D.150cm

E.160cm 答案:6.C 7.正常小儿前囟关闭的年龄是生后 A.6~8个月 B.8~10个月 C.10~12个月 D.12~18个月,后囟一般在出生时就关闭了,为闭合者应在出生后2~4月内闭合 E.18~24个月 答案:7.D 8.小儿开始出乳牙的年龄是生后 A.2~3个月 B.3~6个月 C.4~10个月,出牙顺序先下后上,于2~2.5岁出齐,恒牙,自7~8岁开始。 乳牙公式推算:乳牙数=月龄-4或6 D.7~11个月 E.9~12个月 答案:8.C 9.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突出表现这一特点的脏腑是 A.心、肝、脾 B.肝、脾、肾 C.肺、脾、肾 D.肝、脾、肺 E.心、肝、肺 答案:9.C 10.小儿纯阳之体的含义是 A.虚阳 B.有阳无阴 C.阳亢阴亏 D.阳常有余 E.生长发育迅速 答案:10.E 11.肺系疾病成为儿科发病率最高疾病的原因是 A.肺常不足 B.肺脾气虚 C.肺肾阴虚 D.金实不鸣 E.木火刑金 答案:11.A 12.小儿易见呕吐、积滞、厌食等病的原因是 A.脾胃不和 B.食滞伤中 C.脾常不足 D.乳食不节 E.脾胃虚弱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我意识 2、同化与顺应 3、发展心理学 4、自我中心 5、依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语言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解释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能力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结果。 2、自我介于本我与_______________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3、柯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发展,他将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_______________。 4、儿童的身体发育有两个加速期,第一个加速期为,第二个加速期为。 5、道德行为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社会行为和_______________行为的发展方面。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注意过程、_______________、运动复现过程、知觉过程。 7、婴儿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特点,幼儿期的思维特点_____________,小学时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个体发展中,婴儿时期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幼儿期的主导活动_______________,进入小学后儿童的主导活动是_______________,成年后是以_______________为主导活动。 9、关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种系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20世纪初的霍尔提出__________。 10、发展不仅有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_______的变化。 三、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库

教育心理学

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新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 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 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 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 3、“学会如何学习”实质上是指() A、培养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B、学会在适当的条件下应用适当的认知策略。 C、掌握系统的科学概念与原理 D、掌握大量而牢固的言语信息 4、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5、在维纳的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努力; B、能力; C、难度; D、运气 6、提出“试误说”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巴甫洛夫; D、布鲁纳 7、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8、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 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9、在日常经验中感到,形象材料比抽象材料保持牢固,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双重编码理论; B、加工深度说; C、图式理论; D、知识分类学习论。 10、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对学习抱极 态度。这种现象的最合理的解释是() A、效果律; B、经典条件反射; C、认知失调; D、社会学习论 11、某同学背一首诗,读12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继续读()

中医儿科学题库

第一章中医儿科学基础 同步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史书中明确记载的最早儿科医生为( ) A .巫方 B .扁鹊 C .钱乙 D .巢元方 E .孙思邈 2.相传至今,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为( ) A .《山海经》 B .《诸病源候论》 C .《小儿药证直诀》 D .《颅囟经》 E .《五十二病方》 3.下列哪位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 ( ) A .钱乙 B .扁鹊 C .巢元方 D .张仲景 E .薛己 4.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在其以下哪一著作中论小儿各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 ) A .《活幼口议》 B .《保婴摄要》 C .《育婴秘诀》 D .《幼幼新书》 E .《幼科发挥》 5.下列哪位医家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 ) A .吴鞠通 B .陈复正 C .万全 D .薛已 E .扁鹊 6.一般将多少岁作为儿童年龄的上限。( ) A .11岁 B .17岁

C .14岁 D .18岁 E .9岁 7.妊娠早期多少周前的胚胎期,从受精卵至基本形成胎儿,最易受到各种病理因素的伤害,造成流产或先天性畸形。( ) A .4周 B .8周 C .12周 D .16周 E .6周 8.幼儿期一般是指( ) A .自出生至生后28天 B .1周岁至6周岁 C .出生28天后至l 周岁 D .3周岁至7周岁 E .7周岁至10周岁 9.新生儿的头围一般为( ) A .26 B.28 C .44 D.34 E.20 10.“变蒸学说”最早见于哪本书。( ) A .《脉经》 B .《诸病源候沦》 C .《颅囟经》 D .《温病条辨》 E .《山海经》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著作为明代名医万全所著的儿科专著。( ) A .《幼科发挥》B.《育婴秘诀》 C .《保婴撮要》 D .《片玉心书》E.《幼科铁镜》 2.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小儿则》提出下列哪些辨证治疗观点。( ) A .阴常有余 B .阴常不足 C .阳非有余 D .阳常有余 E .脏气清灵,随拨随应

发展心理学历年真题与答案汇总

2009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弗洛伊德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是______。 A.口唇期 B.肛门期 C.潜伏期 D.前生殖器期 13.提出报道发展“他律和自律论”的研究者是______。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吉利根 D.班杜拉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水平,即儿童当前所 达到的智力发展状况;另一种水平是现有的状况的基础上,经过努力,特别是在有能力的同伴 或成人帮助下所能达到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这两种水平状态的差异地区就是“最近发展区”。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论述皮亚杰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 论。皮亚杰将儿童智力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智力的进步 体现在从反射行为向信号功能过渡。儿童开始处理主客体的关系,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 这一阶段又细分为六个亚阶段: 反射练习(0~1); 初级循环反应(2~4); 二级循环反应(5~8); 二级反应协调(9~12);客体永恒 性三级循环反应(13~18); 表象思维开始(19~24)不用明显外部动作解决问题;延迟模仿。 二、前运算阶段(2-3岁):儿童开始以符号为中心来表征外部世界,通过表象和言语表征世界。 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直观形象性和非逻辑性。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 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智力发展上的最大收获是达到了思维上的和守恒性。 四、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 思维具有抽象性,能在头脑中设想出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与他们自身的经验无关。

发展心理学试题练习

主要理论 1.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繁衍”一词( )。 (A)仅指生育后代 (B)仅指事业的发展 (C)不单单指生育后代,更多的是指事业的发展 (D)更多的是指生育后代 2.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3.艾里克森认为婴儿前期(0岁~2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B)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C)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D)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4.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B)班杜拉 (C)皮亚杰(D)乔姆斯基

5.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 )。 (A)老年丧失期观 (B)毕生发展观 (C)认知发展观 (D)道德发展观 6.柯尔伯格将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A)2种水平和4个阶段 (B)3 种水平和6个阶段 (C)4种水平和8个阶段 (D)4种水平和6个阶段 7.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派别有()。(A)环境决定论(B)相互作用论(C)强化说(D)社会学习说8.皮亚杰认为,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的形式进行的。 (A)整合(B)同化 (C)顺应(D)平衡 9.皮亚杰认为心理起源于( )。 (A)先天的成熟 (B)动作 (C)后天的经验 (D)本能 10.艾里克森划分人格发展阶段的依据是( )。

(A)社会化程度 (B)心理社会危机 (C)自我的调节作用 (D)心理防御机制 11.观察学习是指( )。 (A)一个人的行为直接受到奖惩而产生的学习 (B)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课外学习 (C)有意识地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 (D)个人通过了解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12.在“海因兹偷药的故事”中,如果一个人回答“不该偷,因为法律禁止偷别人的东西。”那么,这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A)服从和惩罚定向阶段 (B)相对论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C)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D)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13.()是“毕生发展观”的观点。 (A)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 (B)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不可逆转的(C)年龄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因素 (D)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多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