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粒化高炉矿渣粉检测实施细则

粒化高炉矿渣粉检测实施细则

粒化高炉矿渣粉检测实施细则
粒化高炉矿渣粉检测实施细则

粒化高炉矿渣粉检测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

1.2检测参数

比表面积、含水量、密度、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烧失量、三氧化硫。

1.3技术标准

1.3.1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

GB/T 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1.3.2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

a.G 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b.GB/T 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c.G 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d.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e.G B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f.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2. 检测环境条件

a. 试件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b. 试件养护池水温应保持在20℃±1℃范围内。

3. 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

3.1 检测设备

见表1

3.2标准物质

GSB14-1511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粉。

表1

4. 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

对于同一产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连续进场且不超过10d的掺合料为一验收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宜超过200t。不足200t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取样按GB 12573-2008规定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平均样)。

5. 检测方法

5.1 比表面积

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试样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1.3 检测与计算

5.1.3.1检测

检测依据标准:GB/T 8074-2008。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5.1. 3.1.1仪器校准

a.仪器的校准采用GSB 14-1511或相同等级的其他标准物质。有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b.校准周期: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仪器设备维修后也要重新标定。

5.1.3.1.2操作步骤

a.测定矿渣粉密度

按GB/T 208测定矿渣粉密度。

b.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接到压力计上。用抽气装置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气,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c.空隙率(ε)的确定

矿渣粉的空隙率选用0.530±0.005。

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e条规定的位置时,则允许改变空隙率。

空隙率的调整以2000g(5等砝码)将压实至e条规定的位置为准。

d.确定试样量

试样量按公式(4)计算:

m=ρV(1-ε) (4)

式中:m——需要的试样量,g

ρ——试样密度,g/cm3。

V——试料层体积,按校准报告的数值取用,cm3;

ε——试料层空隙率。

e.试料层制备

试样准备

(1)基准材料:GSB 14-1511或相同等级的其他标准物质。有争议时以GSB 14-1511为准。

(2)矿渣粉试样,按GB 12573进行取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称取按d条确定的试样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试样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

f.透气试验

(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1~2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2)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个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下试验时的温度(℃)。每次透气试验,应重新制备试料层。

5.1.3.1.3计算

依据标准、条款:GB/T 8074-2008第8条

5.1.3.1.3.1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试验时的温度

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T S

S

S

T

S =

如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T

S

S

S

T

s S η

η=

式中: S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cm 2/g ; S S ——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cm 2/g ;

T ——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 T S ——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 η——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μPa ?s ; ηS ——标准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μPa ?s 。。

5.1.3.1.3.2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空隙率不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ε

ε

εε33

11S

S

S S

T S

T S )()(--=

如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ε

εεεη

η33

11S

S

S S

T S

T s S )()(--=

式中:ε——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εS ——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5.1.3.1.3.3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可按下式计算:

ε

ε

ερ

ερ

33

11S

S

S S

S

T S T S )()(--=

如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大于3℃时,可按下式计算:

ε

ε

ερεη

ρη33

11S

S

S S

S

T S T s S )()(--=

式中:ρ——被测试样的密度,g/cm 3;

ρS ——标准试样的密度,g/cm 3。

5.1.3.1.3.4 被测试样比表面积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如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计算结果保留至10cm 2/g 。 5.2 含水量

5.2.1 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2.2 试样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2.3 检测与计算 5.2.3.1 检测

检测依据标准:GB/T 18046-2008。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a. 用1/100的天平准确称取矿渣粉50g ,置于已知质量的瓷坩埚中。

b. 放入105℃~110℃的恒温控制的烘干箱中烘2h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5.2.3.2 计算

依据标准、条款:GB/T 18046-2008附录B 第B4条。 矿渣粉的含水量按下计算,试验结果计算至0.1%。

X=(G-G 1)/G ×100

式中: X ——矿渣粉的含水量,%;

G——烘干前试样的质量,g;

G1——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5.3 密度

5.3.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3.2试样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3.3检测(试验)与计算

5.3.3.1检测(试验)

检测依据标准:GB/T 208-1994。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a.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至0到1mL刻度线后(以弯月面下部为准),塞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使刻度部分浸入水中(水温应控制在李氏瓶刻度时的温度),恒温30min,记下初始(第一次)读数。

b. 从恒温水槽中取出李氏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没有煤油的部分仔细擦干净。

d. 矿渣粉试样应预先通过0.90mm方孔筛,在110℃±5℃温度下干燥1h,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矿渣粉60g,称准至0.01g。

e. 用小匙将矿渣粉样品一点点的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没有气泡排出,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f. 第一次读数和第二次读数时,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5.3.3.2计算

依据标准、条款:GB/T 208-1994第7条。

5.3.3.2.1矿渣粉体积应为第二次读数减去初始(第一次)读数,即矿渣粉所排开的无水煤油的体积(mL)。

5.3.3.2.2矿渣粉密度ρ(g/cm3)按下式计算:

矿渣粉密度ρ=矿渣粉质量(g)/排开的体积(cm3)

结果计算到小数第三位,且取整数到0.01g/cm3,试验结果取两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0.02g/cm3。

5.4 流动度比

5.4.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4.2试样核对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4.3检测与计算

5.4.3.1检测

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8046-2008。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5.4.3.1.1材料

a.水泥: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硅酸盐水泥,当有争议时应用符合GB 175规定的PI型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

b.砂:采用中国ISO标准砂。

5.4.3.1.2配合比

砂浆配比见下表:

5.4.3.1.3 砂浆搅拌

搅拌按GB/T 17671-1999进行。

a.对比砂浆搅拌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立即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搅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b.试验砂浆搅拌

先使搅拌机处于待工作状态,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和矿渣粉,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立即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搅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5.4.3.1.4流动度试验

按GB/T 2419进行试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L、L0。

a.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在试验前先进行空转,以检验各部位是否正常。

b.在制备胶砂的同时,用潮湿棉布擦拭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台面中央并用潮湿棉布覆盖。

c.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度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随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划10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力量应恰好足以使胶砂充满截锥圆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

d.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小刀由中间向边缘分两次将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约每秒钟一次,在30s±1s内完成30次跳动。

e.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的直径,计算

平均值,取整数,用mm表示。即为该水量的胶砂流动度。

流动度试验,从胶砂拌和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5mm内完成。

5.4.3.2计算

依据标准、条款:GB/T 18046-2008附录A第A5.2条。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

F=L/L0×100

式中:F——流动度比,%;

L0——对比样品流动度,mm;

L——试验样品流动度,mm。

5.5 活性指数

5.5.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5.2试样核对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5.3检测与计算

5.5.3.1检测

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8046-2008。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5.5.3.1.1材料

同5.4.3.1.1。

5.5.3.1.2配合比

同5.4.3.1.2。

5.5.3.1.3砂浆搅拌

同5.4.3.1.3。

5.5.3.1.4抗压强度试验

按GB/T 17671-1999进行试验,分别测定试验样品7d、28d抗压强度R7、R28和对比样品7d、28d抗压强度R07、R028。

制作试件、养护试件和试验及计算强度见《水泥检测实施细则》。

5.5.3.2计算

依据标准、条款:GB/T 18046-2008附录A第A5.1条。

矿渣粉各龄期的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取整数。

A7=R7/R07×100

式中:A7——7d活性指数,%;

R07——对比样品7d抗压强度,MPa;

R7——试验样品7d抗压强度,MPa。

A28=R28/R028×100

式中:A28——28d活性指数,%;

R028——对比样品28d抗压强度,MPa;

R28——试验样品28d抗压强度,MPa。

5.6 烧失量

5.6.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6.2试样核对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6.3检测与计算

5.6.3.1检测

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8046-2008和GB/T 176-2008。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a.将来样采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00g,经0.08mm方孔筛筛析,用磁铁吸去筛余物中金属铁,将筛余物经过研磨后使其全部通过0.08mm方孔筛。将样品充

分混匀后,装入带有磨口塞的瓶中并密封。

b.称取约1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马弗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15min~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m2。反复灼烧,直至恒温。

注:恒量是指:经第一次灼烧、冷却、称量后,通过连续对每次15min的灼烧,然后冷却、称量的方法来检查恒定质量,当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 时,即达到恒量。

5.6.3.2计算

依据标准、条款:GB/T 176-2008第4条、第8.3.1条和第4.1条。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X LOI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01%:

X LOI=(m1-m2)/m1×100 (14)

式中:X LOI——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m1——试料的质量,g;

m2——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

试验次数为两次,用两次试验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计算至0.01%。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绝对偏差0.15%。

5.7 三氧化硫(基准法)

5.7.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7.2试样核对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7.3.1检测

检测方法依据标准:GB/T 176-2008。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5.7.3.1.1试剂和材料

a.盐酸(1+1):1份体积的浓盐酸与1份体积的水相混合。

b.氯化钡溶液(100g/L):将100g二水氯化钡(BaCl2.2H2O)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 。

c.硝酸银溶液(5g/L):将5g硝酸银(AgNO3)溶于水中,加10mL硝酸(HNO3),用水稀释至1L。

d.水: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5.7.3.1.2试验步骤

a.称取约0.5g试样m1(试样制备方法见本细则5.6.3.1a条),精确至0.0001g,置于300mL烧杯中,加入30~40mL水使其分散。加10mL盐酸(1+1),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慢慢地加热溶液,直至水泥分解完全。将溶液加热微沸5min。用中速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10~12次。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煮沸,在搅拌下滴加10mL热的氯化钡溶液,继续煮沸数分钟,然后移至温热处静置4h或过夜(此时溶液的体积应保持在200mL)。用慢速滤纸过滤,用温水洗涤,直至检验无氯离子为止。

氯离子检验:按规定洗涤沉淀数次后,用数滴水淋洗漏斗的下端,用数毫升水洗涤滤纸和沉淀,将滤纸收集在试管中,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是否浑浊。如果浑浊,继续洗涤并定期检查,直至用硝酸银检验不再浑浊为止。

b.将沉淀及滤纸一并移入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在800℃~950℃的高温炉内灼烧3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温。

灼烧是指:将滤纸和沉淀放入预先以灼烧并恒量的坩埚中,烘干。在氧化性气氛中慢慢灰化,不使有火焰产生,灰化至无黑色炭颗粒后,放入高温炉中,在规定的温度下灼烧。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恒量是指:经第一次灼烧、冷却、称量后,通过连续对每次15min的灼烧,然后冷却、称量的方法来检查恒定质量,当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0.0005g时,即达到恒量。

5.7.3.2计算

依据标准、条款:GB/T 176-2008第4条、第10.3条和第4.1条。

a.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X SO3按下式计算,计算至0.01%:

X SO3=(m2/m1)×0.343×100

式中:X SO3——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

m2——灼烧后沉淀的质量,g;

m1——试料的质量,g;

0.343——硫酸钡对三氧化硫的换算系数。

b.试验次数为两次,用两次试验平均值表示测定结果,计算至0.01%。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绝对偏差0.15%。

6. 检测结果判定

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和三氧化硫含量等指标符合下表要求为合格。

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应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复验,评定时以复验结果为准。

凡不符合要求的矿渣粉为不合格品。

判定依据标准、条款:GB/T 18046-2008第四章。

7. 检测结果核对

7.1试样、样品核对并记录。

7.2检测方法核对。

7.3数据、计算核对。

7.4结果判定核对。

8. 检测结束工作

检查检测设备及环境,登记检测设备使用记录,整理现场。

9. 异常事故处理

发生异常事故,按照《程序文件》ZF09/CX/18-09/11《异常情况及意外事故处理

程序》处理。

批准:审核:编写:

日期:2009年10月20日

矿渣粉基本知识

矿渣粉基本知识 1、什么是矿渣粉? 矿渣,是高炉炼铁产生的水渣,矿渣粉是高炉水渣通过细磨后,达到 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当活性指数的粉体。 2、矿渣粉国家标准是什么? 目前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 高炉矿渣粉》。 3、什么是矿渣粉的活性指数? 简言之:即用50%矿粉和50%水泥拌合制作标准砂浆试件测试的强度,与用100%水泥制作标准砂浆试件测试强度的百分比,就是矿粉的活性指数。 4、矿渣粉分几个等级? 共分为S105、s95、S75三个级别,具体的意义是:如:S105-28天活性指数不小于105%。也就是说:50%矿粉和50%水泥拌合制作试件测试的强度大于100%水泥制作试件测试强度的105%以上的矿粉才符合S105级的要求。其他依此类推。 5、GB/T18046-2008矿渣粉的技术要求有哪几项? 共10项: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三氧化硫 含量、氯离子含量、烧失量、玻璃体含量、放射性等,如下表:

6、矿渣粉的作用及特点? (1)减少坍落度损失;(2)大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3)对混凝土的显著增 强作用;(4)优良的碱骨料抑制剂y(5)增强混凝土的抗腐蚀性;(6)提 高混凝土的可泵性;(7)减少混凝土泌水。(8)改善了混凝土的微现结构 使水泥浆体的空障率明显下降,强化了集料界面的粘结力,使得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8)减少水泥用量节约成本 8、如何确定矿粉(s95级)在混凝土中的掺量? “单掺”矿粉时,可按等量取代原则并根据以下方法确定矿粉的合适掺量 (1)对于地上结构以及有较高早期强度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2030%。 (2)对于地下结构、强度要求中等的混凝土结构,排量一般为30-50%° (3)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或有严格温升限制的混凝土结构,掺量一般为50-65%。 (4)对于有较高耐久性能更求的特殊混凝土结构(如海工防腐蚀结构、污水处理设施等),掺量可达50-70%。 9、销售中客广重点关注哪些矿粉质量指标? (1)矿渣粉的7天活性指数:对于矿粉的28天活性指数一般都能够满足要求,而7天活性指标,就不容易达标了7天活性越高,混凝士里就可以 加矿粉,从而为混凝土企业增加利润。s95级7天活性指数一般要大于75%

GBT18046-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2000 发布人:jobin 发布时间:2007年6月11日被浏览1836次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0 0. 前言 粒化高炉矿渣粉是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混合材,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都制定了相应标准。本标准非等效采用日本JISA6206:1997《混凝土用高炉矿渣粉》标准,根据7、28d活性指数,同时结合我国粒化高炉矿渣粉生产和应用现状,将高炉矿渣粉分为三级,活性指数检验方法采用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其它试验方法采用我国现行的试验方法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炉矿渣粉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和储存等。 本标准用于作水泥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生产和检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T 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eqv ISO680:1990) GB/T203-1994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GB/T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2419-1994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 GB/T5483-1996 石膏和硬石膏(neqISO1587:1975) GB/T8074-1987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GB9774-1996 水泥包装袋 GB 12573-1990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ISO679:1989) JC/T420-1991 水泥原材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JC/T667-1997 水泥粉磨用工艺外加剂 3. 定义 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符合GB/T 203标准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或添加少许石膏一起粉磨)达到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的粉体。矿渣粉磨时允许加入助磨剂,加入量不得大于矿渣粉质量的1%。 注: 1)石膏:应符合GB/T5483中规定的G类或A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硬石膏。 2)助磨剂:应符合JC/T667的规定,但该标准的基准水泥用50%的硅酸盐水泥和50%的矿渣粉组成。 4. 技术要求 矿渣粉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矿渣粉技术指标要求

粒化高炉矿渣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现状_程福安

第42卷第3期2010年6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1Xi c an U niv.of Ar ch.&T ech.(N atural Science Edit ion) V ol.42N o.3 Jun.2010 粒化高炉矿渣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现状 程福安1,2,魏瑞丽2,李辉1,2 (11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筹);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体工程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高炉渣是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目前我国普遍采用急冷的方法将高炉渣制备成粒化高炉矿渣.基 于不同的性质,对粒化高炉矿渣在建材、肥料及污水处理中的利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对其发展进行 了展望. 关键词:高炉渣;建材;肥料;污水处理 中图分类号:X7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30(2010)03-0446-05 高炉渣是生铁冶炼过程中从高炉排出的一种废渣.在高炉冶炼生铁时,从炉顶加入的铁矿石、焦炭、助溶剂等通过热交换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当炉温达到1300~1500e时,炉料熔融,矿石中的脉石,焦炭中的灰分和助溶剂等非挥发性组分形成以硅酸盐和铝酸盐为主、浮在铁水上面的熔渣,即高炉渣.通常每炼1t生铁产生高炉渣0.3~0.9t[1].2009年我国生铁产量为54374.8万t,以每生产1t生铁产生0.3t高炉渣计算,产生高炉渣1.6312亿t. 高炉渣出炉后在大量水的作用下被急冷成海绵状浮石类物质,即粒化高炉矿渣.其化学成分与硅酸盐水泥熟料相似,具有较高的潜在活性.经适当处理后被大量作为建筑材料的原料使用,不仅降低熟料消耗、节约能源,还可降低由于CO2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和废渣堆放产生的环境污染.目前我国80%的高炉渣为粒化高炉矿渣.基于不同的性质,粒化高炉矿渣的具体利用途径也大相径庭.本文将对粒化高炉矿渣在建材、农肥和污水处理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做较深入的介绍与分析. 1在建材领域的应用 1.1作为水泥混合材料 粒化高炉矿渣具有潜在的水硬性,在水泥熟料、石膏等激发剂的作用下可以显示出水化活性,是生产水泥的优质原料,在扩大水泥品种、增加产量、调节标号、改进性能和保证水泥安定性合格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在前苏联和日本,约有50%的高炉渣被用于生产水泥.我国用于制备矿渣水泥的高炉渣占利用量的78%左右,约有75%的水泥中掺有粒化高炉渣.根据高炉渣用量和激发剂的不同,可将掺加矿渣的水泥分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矿渣水泥、钢渣矿渣水泥[1-2].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有国家标准.其他应用矿渣的水泥产品尚处于研发阶段. 早期人们制备矿渣水泥采用将水泥熟料和矿渣混合粉磨的方法,但因矿渣的易磨性比熟料差,且矿渣水泥中水泥的粒度一般为300~350m2/kg,而矿渣的粒度较细(450~500m2/kg),在水泥细度合格时,矿渣细度无法达到要求,难以发挥其在水泥中的作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粉体工程研究所于2002年率先在山西长治年产150万t矿渣水泥生产线工程采用将矿渣和水泥熟料分开粉磨的技术,解决了矿渣超细粉磨的技术难题. 1.2作为混凝土掺合料 矿渣微粉除用于配制矿渣水泥,还可作为高活性的掺合料配制高性能矿渣混凝土.矿渣微粉粒度越 *收稿日期:2009-11-30修改稿日期:2010-04-12 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09-XZ-06);陕西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程福安(1966-),男,陕西铜川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矿渣粉进场检验标准

矿渣粉进场检验标准 2.3.1 本梁场制梁混凝土采用通化金刚冶金渣综合利用有限公司生产的S95(活性指数)磨细矿渣粉。其各项指标均符合《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铁科技[2004]120号)、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铁科技[2012]249号文的有关规定。每批进场矿渣粉须有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单,其性能指标见表 2.3。磨细矿渣粉进场必须附有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单。每批不大于120t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磨细矿渣粉,需要进行进场抽验,任何新选货源或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场日期产品达3个月者,进场需要全面检验。 表2.3 矿渣粉性能指标及检验频率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抽验项 目 全检项 目 备注 1 密度, g/m2≥2.8 √ 2 比表面积, m2/kg 400~500 √√ 3 烧失量,%≤3.0 √√ 4 氧化镁含量,%≤14 √ 5 三氧化硫含量,%≤4.0 √ 6 Cl-含量,%≤0.02 √ 7 含水率,%≤1.0 √ 8 流动度比,%≥95 √√

序号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抽验项 目 全检项 目 备注 9 碱含量,%/ √ 10 活性指 数,% 7d ≥75 √√ 28d ≥95 2.3.2 首批进场的磨细矿渣粉必须进行全项目检验,全检项目为: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含水率、流动度比、碱含量、活性指数,其中碱含量、氯离子含量由制梁场试验室委托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铁道建筑检验站或桥梁与基础检验站进行检验,随机的抽取不少于20kg矿渣粉作为检验试样。试验室抽检项目为:密度、比表面积、烧失量、需水量比、流动度比、活性指数。 2.3.3 磨细矿渣粉进场后,由设备物资部对进场矿渣粉核查生产厂名、品种、等级、重量、出厂日期、出厂编号等,作好记录,并由设备物资部委托梁场试验室按规定取样做常规检验。经检验确认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后,由试验室向设备物资部、安质部提交检验报告单后,方可使用。 2.3.4 检验方法符合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标准中的规定。 2.3.5 检验结果评定 2.3.5.1 符合本细则2.3要求的为合格品。若其中任何一项不

国内外粒化高炉矿渣粉标准及产业发展概况

国内外粒化高炉矿渣粉标准及产业发展概况近年来我国矿渣粉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产品竞争激烈。国内有些矿渣粉企业为求发展,在深挖国内市场的同时,将眼光聚焦海外。高炉矿渣经不同处理方法形成的几种产物,在世界各国的矿渣市场上分别占有不同的比例。只有掌握当地标准并了解当地的市场行情,才能切实保证企业和用户的利益。本文通过对磨细粒化矿渣粉生产及应用较为活跃的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产业发展情况调研,对比中国国标和其他国家标准的异同,研究矿粉走出国门的标准,集中讨论磨细粒化高炉矿渣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标准和各国产业发展情况(对钢渣、矿渣骨料等其他产品不做讨论),旨在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对接提供技术依据,为准备进军海外市场的厂家提供研究方向和参考依据。 一、总体概念、分类、产出流程及发展 当今世界主流的炼钢方法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高炉、转炉(BOF)炼钢法,另一种是电弧炉(EAF)炼钢法(如图1所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高炉、转炉法生产的生钢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1%,电弧炉炼钢法的产量占29%[1]。高炉矿渣是高炉炼铁时所排出的一种废渣。高炉矿渣的处理方法根据冷却方式不同,主要分为水淬渣、气冷渣和造粒渣三种产品。水淬渣指的是高炉渣经冷水急速冷却形成的5毫米以下粒径的高炉水淬渣颗粒,以高炉水淬渣为主要原料,经干燥、粉磨处理而制成的粉末材料,即为磨细高炉矿渣粉。高炉矿渣粉中玻璃质占80%~90%,具有潜在水硬性,用于混凝土中可增加混凝土强度、提高耐久性,多应用于水泥厂作为混合材料以及混凝土搅拌站作为掺合料。气冷渣指的是高炉渣在空气中慢慢冷却后,经破碎、筛分等处理而形成的块状颗粒,一般用于公路建设或混凝土中取代部分天然砂石。造粒渣是指高炉渣在空气中快速冷却后,经造粒处理形成的20毫米以下粒径的颗粒,较细的颗粒经破碎、粉磨等处理后可

矿渣微粉质量技术标准范文

矿渣微粉质量技术 标准

QB 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质量技术标准 QB/ZL 1006-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程序编号: -03-01制订 -04-26实施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 司化验室制订

QB/SJJC001-- 佳木斯市松江建材有限公司 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定义、组分与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质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佳木斯市松江建材有限公司粒化高炉矿渣粉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03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粒化高炉矿渣 在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以硅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成粒后,具有潜在水硬性材料,即为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 3.2 粒化高炉矿渣粉 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可掺加少量石膏或粉煤灰制成一定细度的粉体,称作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粉。

4.组分与材料 4.1 矿渣 符合GB/T 203 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 4. 1 .1 进厂矿渣水分≤10.0%,烘干矿渣水分≤2.0%, 4.1.2 质量系数K≥1.2 4.1.3 目测矿渣中不得混有外来夹杂物,如含有铁尘泥,未经充分淬冷矿渣等。 4.2 石膏 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 4.3 粉煤灰 符合GB/T 1596 中规定的F类或C类粉煤灰。 4.4 助磨剂 符合JC/T 667的规定,其中加入量不应超过矿渣粉质量的0.5%。 5.矿渣粉质量技术标准 矿渣粉应符合下表的技术指标规定 QB/SJJC001--

2 GBT 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2008 标准发布单位: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的定义、组分与材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作水泥活性混合材和混凝土掺合料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17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1996,eqv ISO 680:1990) GB/T 203 用于水泥中粒化高炉矿渣 GB/T 208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 5483 石膏和硬石膏(GB/T 5483-1996,neq ISO 1587:1975)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8074 水泥比表面积测试方法(勃氏法) GB 9774 水泥包装袋 GB 12573 水泥取样方法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idt ISO 679:1989)》JC/T 420 水泥原材料中氯的化学分析方法 JC/T 667 水泥助磨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粒化高炉矿渣粉: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可掺加少量石膏磨细制成一定细度的粉体,称作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 4组分与材料 4.1矿渣

粒化高炉矿渣知识汇总

粒化高炉矿渣 粒化高炉矿渣是在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以硅酸盐与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后来不及结晶而形成的细颗粒状玻璃态物质。 一、矿渣在水泥工业中的综合利用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5年以前)粒化高炉矿渣主要是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以混合粉磨为主。矿渣由于难磨,在水泥中的掺量有限,一般不超过30%。 第二阶段(1995~2000年)学习国外技术,矿渣粉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高掺合料,在建筑工程中推广使用。但要求矿渣粉比表面积要达到600m2/kg以上,国内仅有几家粉磨站生产。主要原因是:进口设备价格昂贵、生产线投资相当大。 第三阶段(2000年后)矿渣粉最经济的粉磨细度应控制在400m2/kg左右。这样的矿渣粉,既能直接供给混凝土搅拌站作掺合料,又能与熟料、石膏粉合成高掺量矿渣水泥。随着循环目前已接近一亿吨/经济的大力发展,矿渣粉的产量年年翻番,年,正在国内形成一个生产建材的新兴产业。 二、什么是矿渣 “矿渣”的全称是“粒化高炉矿渣”它是钢铁厂冶炼生铁时产生的废渣。在高炉炼铁过程中,除了铁矿石和燃料(焦炭)之外,为降低冶炼温度,还要加入适当数量的石灰石和白云石作为助熔剂。它们在高炉内分解所得到的氧化钙、氧化镁、和铁矿石中的废矿、以及焦炭中的灰分相熔化,生成了以硅酸盐与硅铝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浮在铁水表面,定期从排渣口排出,经空气或水急冷处理,形成粒状颗粒物,这就是矿渣。含有95%以上的玻璃体和硅酸二钙,钙黄长石、硅灰石等矿物,与水泥成份接近。 未经淬水的矿渣,其矿物这些形态呈稳定形的结晶体,结晶体除少部分C2S尚有一些活性外,其它矿物基本上不具有活性。如经淬水急冷,形成了玻璃态结构,就使矿渣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因而具有较大的潜在化学能。出渣温度愈高,冷却速度愈快,则矿渣玻璃化矿渣的潜在化学能程度愈高,愈大,活性也愈高。因此,经水淬急冷的高炉矿渣的潜在活性较好。 每生产1吨生铁,要排出0.3-1吨矿渣。 表1我国部分钢铁厂的高炉矿渣化学成分

矿渣微粉质量技术标准

QB 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质量技术标准 QB/ZL 1006-2011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程序编号: 2011-03-01制订2011-04-26实施佳木斯市松江水泥有限公司化验室制订

QB/SJJC001--2010佳木斯市松江建材有限公司 粒化高炉矿渣粉质量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定义、组分与材料、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质量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佳木斯市松江建材有限公司粒化高炉矿渣粉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203 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粒化高炉矿渣 在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以硅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成粒后,具有潜在水硬性材料,即为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 3.2 粒化高炉矿渣粉 以粒化高炉矿渣为主要原料,可掺加少量石膏或粉煤灰制成一定细度的粉体,称作粒化高炉矿渣,简称矿渣粉。 4.组分与材料 4.1 矿渣 符合GB/T 203 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 4. 1 .1 进厂矿渣水分≤10.0%,烘干矿渣水分≤2.0%, 4.1.2 质量系数K≥1.2 4.1.3 目测矿渣中不得混有外来夹杂物,如含有铁尘泥,未经充分淬冷矿渣等。 4.2 石膏 符合GB/T 5483中规定的G类或M类二级(含)以上的石膏或混合石膏。 4.3 粉煤灰 符合GB/T 1596 中规定的F类或C类粉煤灰。 4.4 助磨剂 符合JC/T 667的规定,其中加入量不应超过矿渣粉质量的0.5%。 5.矿渣粉质量技术标准 矿渣粉应符合下表的技术指标规定

粒化高炉矿渣粉检测实施细则

粒化高炉矿渣粉检测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1.1适用范围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 1.2检测参数 比表面积、含水量、密度、流动度比、活性指数、烧失量、三氧化硫。 1.3技术标准 1.3.1产品标准(判定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 GB/T 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1.3.2试验方法标准及其需引用标准 a.G B/T 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b.GB/T 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c.G 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d.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e.G B 12573-2008 水泥取样方法 f.GB/T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2. 检测环境条件 a. 试件成型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 b. 试件养护池水温应保持在20℃±1℃范围内。 3. 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 3.1 检测设备

见表1 3.2标准物质 GSB14-1511水泥细度和比表面积标准粉。 表1 4. 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 对于同一产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连续进场且不超过10d的掺合料为一验收批,但一批的总量不宜超过200t。不足200t者应按一验收批进行验收。 取样按GB 12573-2008规定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

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

20kg。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量大一倍的试样(称平均样)。 5. 检测方法 5.1 比表面积 5.1.1设备、标准、环境检查 检查核对所需设备正常与否,必要时作记录; 检查核对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并记录; 检查核对环境温度,并记录。 5.1.2试样检查 核对和检查试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记录。 5.1.3 检测与计算 5.1.3.1检测 检测依据标准:GB/T 8074-2008。 操作步骤、细节,注意事项: 5.1. 3.1.1仪器校准 a.仪器的校准采用GSB 14-1511或相同等级的其他标准物质。有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b.校准周期: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仪器设备维修后也要重新标定。 5.1.3.1.2操作步骤 a.测定矿渣粉密度 按GB/T 208测定矿渣粉密度。 b.漏气检查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混凝土用超细高炉矿渣粉》

中国建筑学会标准 《混凝土用超细高炉矿渣粉》编制说明 《混凝土用超细高炉矿渣粉》 标准编制组 2018年6月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混凝土用超细高炉矿渣粉》团体标准计划项目是中国建筑学会下达的“关于发布《2017年中国建筑学会标准编研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会标[2017]3号),该标准的归口单位为中国建筑学会。该标准由中清华大学负责起草,并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共同完成。 2. 制定目的 矿物掺合料的活性与其颗粒细度密切相关,近些年,随着粉磨工艺的提高和高效助磨剂的使用,将矿物掺合料进一步磨细的能耗已明显降低,这为开发更高活性的矿物掺合料提供了基础。矿渣的易磨性好,且进一步磨细对其活性的提升效果明显,矿渣粉的生产工艺已较为成熟。通过制定混凝土用超细高炉矿渣粉(以下简称超级矿渣粉)的产品标准,对其性能、规格、质检方法做出技术规定,可以为组织生产、出厂检验和技术交流等提供依据,从而促进超细矿渣粉产业的良性发展。 将超细矿渣粉应用于普通混凝土可以降低水泥用量,且超细矿渣粉是适合制备高强混凝土的掺合料,此外,超细高炉矿渣粉对改善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和抗硫酸盐侵蚀能力的效果明显,因此超细矿渣粉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随着本标准的推出,超细矿渣粉在生产上更加有序,在应用中更加科学合理,必将明显推动其应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应用市场大幅增长。 3. 主要的工作过程 为顺利完成标准制定任务,清华大学牵头成立了《混凝土用超细矿渣粉》协会标准编制组。标准编制组由清华大学、四川绵筑新材料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金泰成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武新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昂国集团、北京交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北京东方建宇混凝土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中超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等16个生产企业、科研单位、施工企业组成,由清华大学王强副教授担任主编。标准编制组涵盖了国内主要的混凝土用超细矿渣粉

GBT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新旧国家标准的对比及分析

一、前言 新国家标准GB/T 18046-2017《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于2017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2018年11月1日开始实施。最近,从国内几家权威检测单位了解到,各家正在做新标准检测的相关认证工作,相信很快就会依照新的国家标准对来样进行检测。为了更好地了解修订后的标准,现将GB/T 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新旧标准中参数的变化及变化原因做初步分析,希望能对矿渣粉行业内的生产单位以及下游应用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矿渣粉相关标准的制订和发展 矿渣粉作为混凝土高性能化的重要矿物掺合料,生产规模日益壮大,业已成为独立于水泥的另一个产业板块。为了规范矿渣粉的生产和推广其使用,我国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陆续颁布了多个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对矿渣粉的定义及其相关产品的品质做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涉及或引用到高炉矿渣粉和/或GB/T 18046产品的相关标准众多,举例如表1所示。

据此可知,我国目前建筑施工中有大量的标准或规范涉及矿渣粉产品,而直接采用或间接引用国标GB/T 18046中的技术指标要求,是最通用的做法。因此,GB/T 18046作为矿渣粉产品最根本和重要的技术标准。 三、新旧标准变化的原因 1、矿渣粉的行业地位 矿渣是钢铁企业在炼铁过程中产生的最主要的副产品,也是生产优质水泥混合材以及高性能混凝土掺合料的重要原材料。根据发达国家的应用实例,矿渣粉在建筑胶凝材料中的掺合量已达到70%以上,一些欧洲国家甚至允许掺到85-90%,是的重要的资源再生型低碳绿色建筑材料。 我国大型立磨矿渣粉生产和应用虽然起步较晚(1997年建成第一条立磨矿渣粉生产线),但发展十分迅速。根据中国矿渣粉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矿渣粉产量已超过 1.2亿吨,位列世界第一。虽然,近几年我国矿渣粉总产量略有下降,但基本徘徊在1亿吨左右。 矿渣粉由于具有“产量大”、“掺量大”以及在水泥混凝土中“性能优”三大特征,决定了矿渣粉具有完全独立于其他混合材的优先地位;矿渣粉行业的生产规模使其成为仅次于水泥行业的一个独立的的行业板块,矿渣粉的行业地位是粉煤灰、硅灰、磷渣粉等其它混合材无法比拟的。 2、矿渣粉行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矿渣粉行业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而且越来越突出,急需解决。 1)矿渣粉行业规模大,但缺乏相关规范认证以及监管制度。目前矿渣粉企业较多,

食品室检测记录表

食品室检测记录表

FJJ(SP)137-2011过氧化苯甲酰 FJJ(SP)138-2011甲醛次硫酸氢钠 FJJ(SP)139-2011脱氢乙酸高效液相 FJJ(SP)140-2011BHA-BHT-TBHQ FJJ/SP141-2011标准(参考)菌株目录 FJJ/SP142-2011菌种确认实验记录表 FJJ/SP143-2011菌种领用登记表 FJJ/SP144-2011菌种保藏过种记录 FJJ/SP145-2011标准(参考)菌株销毁记录FJJ/SP146-2011新购培养基质量控制记录FJJ/SP147-2011培养基内部质量控制记录

FJJ/SP148-2011培养基配制原始记录表 FJJ/SP149-2011比对试验质量控制记录 FJJ/SP150-2011质量控制结果评价记录 FJJ/SP151-2011灭菌器使用登记表 FJJ/SP152-2011无菌实验室空气洁净度监控记录 FJJ/SP153-2011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温度监控记录 FJJ/SP154-2011霉菌培养箱温度监控记录 FJJ/SP155-2011冰箱温度监控记录 FJJ(SP)156-2012沙门氏菌 FJJ(SP)157-2012志贺氏菌 FJJ(SP)158.1-2012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测) FJJ(SP)159.1-2012副溶血性弧菌(定性检测) FJJ(SP)159.1-2012副溶血性弧菌(定性检测) FJJ(SP)161-2012蛋白质(玉米淀粉) FJJ(SP)162-2012淀粉白度 FJJ(SP)163-2012淀粉细度 FJJ(SP)164-2012二氧化硫(玉米淀粉) FJJ(SP)164-2012二氧化硫(玉米淀粉)2 FJJ(SP)165-2012番茄红素 FJJ(SP)166-2012可可脂、非脂可可固形物、总乳固休(巧克力) FJJ(SP)167-2012灰分(淀粉) FJJ(SP)168-2012可可脂(巧克力) FJJ(SP)169-2012能量 FJJ(SP)170-2012脲酶 FJJ(SP)171-2012氰化物 FJJ(SP)172-2012乳脂肪(巧克力) FJJ(SP)173-2012水分(淀粉) FJJ(SP)174-2012碳水化合物 FJJ(SP)175-2012组胺 FJJ(SP)176-2012脂肪含量(淀粉) FJJ(SP)177-2012酸度(淀粉) FJJ(SP)178-2012斑点(淀粉) FJJ(SP)179-2012空表 FJJ(SP)180-2012蛋白质(马铃薯淀粉) FJJ(SP)181-2012PH值、电导率(马铃薯淀粉) FJJ(SP)182-201氟(待修改) FJJ(SP)183-2012加工精度(小麦粉) FJJ(SP)184-2012粗细度(小麦粉) FJJ(SP)185-2012面筋质(小麦粉) FJJ(SP)186-2012加工精度(大米) FJJ(SP)187-2012不完善粒(大米) FJJ(SP)188-2012杂质总量(大米)

矿渣粉简介

什么是矿渣粉? 矿渣粉是粒化高炉矿渣粉的简称,是一种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由符合GB/T203标准的粒化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达到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当活性指数的粉体。 矿渣粉分几个等级? 共分为S105、S95、S75三个级别。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有哪几项? 按国标《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2000)规定,对矿渣粉有八项技术要求:密度、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流动度比、含水量、三氧化硫含量、氯离子含量、烧失量。具体指标列于下表: 矿渣粉的技术指标(GBT18046-2000) 矿渣粉的作用: 1、减少水泥用量节约成本 2、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 3、善了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使水泥浆体的空隙率明显下降,强化了集料界面的粘结力,使得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大大提高 矿渣粉的价格: 离岸价:220元人民币 粒化高炉矿渣(GBFS)和粒化高炉矿渣粉(GGBFS)。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GGBFS,或GGBFS POWDER), S95级,符合国标GB/T18046-2000标准,具有细度小,比面积适宜,早强快硬,水泥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相关性好,抗冻,耐磨,耐侵蚀 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涵渠,高层楼房等工程.供给出口和国内水泥等行

业。产品出口亦符合BS6699-1992英国标准。出口采用2000kg太空袋或50kg 袋... 矿渣品质要求 国家标准(GB/203-94)对粒化高炉矿渣的质量要求规定如下: 1、粒化高炉矿渣的质量系数K应不小于1.2;(企业内控标准不小于1.6) 2、粒化高炉矿渣中锰化合物的含量,以MnO计不得超过4%,锰铁合金粒化高炉矿渣的MnO允许放宽到15%;硫化物含量(以硫计)不得超过3%;氟化物含量(以氟计)不得大于2%; 3、粒化高炉矿渣的松散容量不大于1.2kg/L,最大直径不得超过100mm,大于10mm颗粒含量(以重量计)不大于8%; 4、粒化高炉矿渣不得混有外来夹杂物,如铁尖泥,未经淬冷的块状矿渣等; 5、矿渣在未烘干前,其贮存期限从液冷成粒时算起,不宜3个月。 矿渣粉质量标准 国家标准(GB/T18045-2000)<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有如下规定: 1、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定义;符合GB/T203标准规定的粒化高炉矿渣经干燥,粉磨(或添加少量石膏一起粉磨)达到相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的粉体,矿渣粉粉磨时充许加入助磨剂,加入量不得大于矿渣粉质量的1%; 2、矿渣粉密度不小于2.8g/cm3;比表面积不小于350m2/kg;(企业内控标准:不小于400m2/kg。) 3、矿渣粉共分为三级,S105、S95、S75,他们对应的活性指数7天不小于95%、75%和55%,28天不小于105%、95%和75%,流动度比小于85%、90%和95%。 4、矿渣粉含水量不大于1.0%。 5、三氧化硫不大于4.0%。 6、离子不大于0.02%。 7、烧失量不大于3.0%。 主要特点: ●减少坍落度损失●大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对混凝土的显著增强作用 ●优良的碱骨料抑制剂●增强混凝土的抗腐蚀性●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减少混凝土泌水 性能: 强度较高、凝结硬化较快、耐冻性好、和易性好。 适用范围:

粮油检验员试题

单位名称:——————————————姓名:———————————————— 1、小麦粉湿面筋测定是用( ) (pH5.9~6.2)湿润并揉合小麦粉形成 面团的。 (A)氯化钠—磷酸缓冲溶液(B)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 (C)柠檬酸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D)磷酸氢二钾与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 2、小麦粉干面筋含量以含水量为( )的小麦粉含有干面筋的百分含 量表示。(A)12%(B)13%(C)14%(D)15% 3、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若出现光电管前光闸板未开启,电表 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是由于仪器的光电倍增 管暗盒内的硅胶受潮所致,应用( ),可达到调零效果。 (A)在暗盒内装入干燥的硅胶 (B)电吹风从硅胶筒送入适当的干燥热风 (C)将光电倍增管暗盒内取下送入烘箱干燥 (D)可取用大于所取溶液体积的分度吸量管 4、721型分光光度计在使用时,开启光电管前光闸板后,出现光源灯 的光强度不够、单色器故障、灵敏度档使用不当、光电管老化等故 障,会出现( )。 (A)电表指针摇摆不定(B) 变换灵敏度档时“0”位变化过大 (C)电表指针向右方透光率100%处偏转无法回零 (D)空白溶液调不到透光率100%

5、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利用其( )进行的;另一类 是利用其化学特性进行的。 (A)物理特性(B)生理特性(C)物化特性(D)生化特性 6、方便面中氯化钠的测定,使用的标准滴定液是()。 (A)氢氧化钾标准溶液(B)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D)硝酸银标准溶液 7、方便面酸值的测定时,以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初现微红 色,且()min内不褪色为终点。 (A) 0.1 (B) 0.3 (C) 0.5 (D) 0.7 8、铁铵钒指示剂法测定挂面中氯化钠的含量,样品在经处理、酸化后, 加入硝酸银溶液,使之与硝酸银生成( )氯化银沉淀。 (A)白色(B)无色(C)淡红色(D)淡蓝色 9、稀释浓硫酸时,应在烧杯等耐热的容器中进行,在玻璃棒的不断搅 拌下,缓慢地将()。 (A)硫酸加到水中(B)水加到硫酸中 (C)同时放到容器中(D)都可以 10、玉米水分在16%以上时,应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其水分。(√) 11、表面清理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清理过程(×) 12、有关主管部门对各级粮油进行抽检,其目的是( )。 (A)为粮油的定等作价提供依据(B)判断粮油是否符合中等以上质量指标 (C)为“推陈储新、适时轮换”提供科学依据

小麦粉质量检验项目表

小麦粉质量检验项目表(通用小麦粉) 序号 检验项目 发证 监督 出厂 备注 1 加工精度 √ √ √ 2 灰分 √ √ √ 3 粗细度 √ √ √ 4 面筋质 √ √ 5 含砂量 √ √ 6 磁性金属物 √ √ 7 水分 √ √ √ 8 脂肪酸值 √ √ 9 气味口味 √ √ √ 10 蛋白质 √ √ √ 高筋、低筋小麦粉产品标准中有此项目要求的 11 粉色、麸星 √ √ √ 12 食品添加剂 (过氧化苯甲酰) √ √ * 13 汞(以Hg 计) √ √ * 14 六六六 √ √ * 15 滴滴涕 √ √ * 16 黄曲霉毒素B 1 √ √ * 17 铅(Pb ) √ √ * 18 无机砷(以As 计) √ √ * 19 标签 √ √ 注:1.标签标注除符合GB7718-2004的要求以外,还应注明使用的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 2.增加“铅(Pb )” 、“无机砷(以As 计)”作为*号项目和发证、监督检验项目。 小麦粉质量检验项目表(专用小麦粉) 序号 检验项目 发证 监督 出厂 备注 1 灰分 √ √ √ 2 粗细度 √ √ √ 3 含砂量 √ √ 4 磁性金属物 √ √ 5 水分 √ √ √ 6 粉质曲线稳定时间 √ √ √ 自发小麦粉,小麦胚标准中无此项目要求。 7 降落数值 √ √ 8 气味 √ √ √ 9 湿面筋 √ √ 10 酸度 √ √ √ 自发小麦粉产品标准中有此项目要求。自发小麦粉所用的小麦粉应符合GB1355中特制一等粉的规定。 11 混合均匀度 √ √ √ 12 馒头比容 √ √ √ 13 汞(以Hg 计) √ √ * 14 六六六 √ √ * 15 滴滴涕 √ √ * 16 黄曲霉毒素B 1 √ √ *

矿渣粉检测原始记录

威SH-004.1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矿粉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设备名称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电子控温鼓风干燥箱李氏比重瓶 设备编号RZ017 RZ021 RZ016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GB/T 18046-2008 检测内容 比表面积 试料 层体 积测 定 水银密度 ρ汞(g/cm3) 编号 未装试样时充满圆 筒的水银质量P1 (g) 装试样后充满圆筒 的水银质量P2(g) 试料层体 积V(cm3) 平均值 (cm3) 1 2 自动 勃氏 法 编号 试样质量m (g) 试样密度ρ (g/cm3) 试样试料 层空隙率 ε 仪器常数 K值 比表面积S (m2/kg) 平均值 (m2/kg)1 2 密度 编号 试样质量 m(g) 初次读数 V1(mL) 水槽温度 (℃) 二次读数 V2(mL) 水槽温度 (℃ 密度ρ (g/cm3) 平均值 (g/cm3)1 2 抽样信息 抽样基数抽样数量抽样地点抽样人抽样时间 检测说明密度 2 1 m V V- = ρ试料层体积 汞 ρ 2 1 P P V - = 试样质量) 1( mε ρ- =V 威海市建设工程质量造价监督管理站监制 校核:主检:

威SH -004.2 共 页 第 页 样品名称 矿粉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 设备名称 微机控制恒加载压力试验机 高温电阻炉 电动抗折试验机 设备编号 RZ002 RZ014 RZ008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 GB/T 18046-2008 检 测 内 容 流动度比、活性指数 胶砂种类 水泥(g ) 矿粉(g ) 标准砂 (g ) 加水量(mL ) 流动度(mm ) 流动度比 成型时间 对比胶砂 450 — 1350 225 试验胶砂 225 225 1350 225 对比胶砂 kN 7d 平均值 MPa 试验胶砂 kN 7d 平均值 MPa 对比胶砂 kN 28d 平均值 MPa 试验胶砂 kN 28d 平均值 MPa 7d 活性指数(%) 28d 活性指数(%) 烧失量 编号 试料质量(g ) 灼烧后试料质 量(g ) 烧失量(%) 平均值 1 2 含水量 编号 烘干前质量(g ) 烘干后质量(g ) 含水量(%) 平均值 1 2 抽样信息 抽样基数 抽样数量 抽样地点 抽样人 抽样时间 检测说明 需水量比X= 100125 1 L 含水量W =(1w -2w )/1w ×100 威海市建设工程质量造价监督管理站监制 校核: 主检:

矿渣微粉市场分析

矿渣微粉市场分析 矿渣微粉的生产销售,属其他建筑材料制造业。矿渣微粉,是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一种无机矿物掺加料,属建材新产品。其原料是冶金行业的高炉炉渣,用矿渣微粉作为混凝土掺入料不仅可等量取代水泥,降低混凝土成本,又充分利用了高炉炉渣,是新型绿色环保产品。矿渣微粉作为混凝土的一种添加剂,与国内水泥、混凝土的应用发展密不可分。 国内矿渣微粉的发展 矿渣微粉,是优质的混凝土掺合料和水泥混合材。是当今世界公认的配制高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首选混合材料之一。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完全用掺有矿渣微粉的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耐腐蚀,与钢筋粘接力强,抗渗性强,抗微缩,后期强度高等特点。因此矿渣微粉作为一种质高价廉的新型建筑材料深受建筑业的欢迎。矿渣微粉是钢铁冶炼产生的矿渣,经烘干并与石膏等按一定配比混合后,送入矿渣粉磨机粉磨,后经选粉机筛选成为矿渣微粉。 矿渣作为水泥混合材在19世纪的德国就已经得到应用,在我国也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多数是将矿渣和水泥熟料一起粉磨,属粗放型应用。 水泥在掺入矿渣微粉后性能得到提高,在美、英、德、日、韩、新加坡、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该产品作为百年寿命工程的重要掺和料。矿渣微粉的原料——高炉矿渣是冶炼生铁时从高炉中排出的一种废渣。国内根据铁矿品位的不同,每冶炼一吨生铁,大约产生矿渣0.3 吨~1.0吨。如果全部用矿渣微粉来代替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投放量,目前国内每年可少生产1.5至5亿吨水泥。就可节省不可再生的石灰石资源、煤炭资源,减少向环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建筑物的寿命也可大大延长,因此矿渣微粉的应用对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由于掺有矿渣微粉的混凝土具有水化热低、耐腐蚀、与钢筋粘结力强、后期强度高、防微缩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大型建筑、水坝、城市道路、水下、海防、油田、化学防腐工程等,国内的广东、北京、上海及珠三角等地也已广泛应用该技术,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矿渣微粉产品的现状 我国国内矿渣微粉产品1996年在上海研发成功,2000年正式颁布国家产品标准。2005年以后,国内的马钢、济钢、韶钢、宝钢、柳钢、沙钢等一大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都纷纷开展矿渣微粉生产项目。 从目前矿渣微粉生产企业的分布和产品的推广区域来看,矿渣微粉生产企业早期主要集中在国内南方地区产生,并得到应用,近两年正逐步向我国北方地区推广。 从矿渣微粉主要生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分析,矿渣作为生铁生产的废弃物,价格相对较低,如长途运输,运输费用会对产品成本有较大影响,因此矿渣微粉生产企业一般选址在生铁企业就近地区。目前国内各钢铁生产联合企业纷纷建立从属的矿渣微粉生产企业,以解决钢铁企业钢铁生产废弃物——矿渣的再利用问题,同时为企业增效。这类企业一般可获得充足的生产原料,对生产比较有利,生产能力一般在年产矿渣微粉50万吨以上的水平。仅2005年一年国内钢铁企业兴建的矿渣微粉生产企业就在7家以上。 由于矿渣微粉的生产工艺较为简单,所需投入资金相对较小,因此矿渣微粉生产企业资产规模一般相对不大。同时由于矿渣微粉下游产品应用较广、性能较好,矿渣微粉产品的发展空间较好。因此矿渣微粉生产企业的发展速度快,近年国内各种规模的矿渣微粉生产企业较多。因此没有钢铁生产企业作为依靠的小型矿渣微粉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较为有限,不排除未来产品市场由于新进入者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 (2)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上游行业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