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选修5-1知识点

化学选修5-1知识点

化学选修5-1知识点
化学选修5-1知识点

本学期教学计划

第6周为十一放假。

第三章内容可能会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给予适当的延长,增加练习和习题评讲。争取在18周之内完成教学任务,尽早进行期末复习。

新学期的心理调整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学生并初步了解学生;

2.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重点是让理科班对《有机化学基础》的全书有整体认识;3.从文理差别、自我意识方面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面对新学期的学习,特别是化学学习;4.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观点,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介绍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真正了解学生,并得到学生的初步认可;

2.让学生简单了解本学期教材内容;

3.调节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

教学难点:

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

教学安排:

(师)自我介绍:姓名(包括由来),家乡及其特色,我的性格和对学生的要求(诚实)。

(5分钟)

(师)自己阅读教材目录。

(生)自己阅读(3分钟)

(师)提问:根据目录,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强调:本学期的内容是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针对有机化学知识进行加深。

阅读教材前言,并用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知识(不要过多),5分钟后和我划出的重点比较一下。

(生)自己阅读(5分钟)

(师)指出前言当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应该具备的知识的发散。包括:

1.以前区分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是什么理论?生命力论。

2.让生命力论遭到质疑的一个重要事件是什么?维勒合成尿素。

3.维勒的合成实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同分异构体。

4.此后,生命力论逐渐被什么标准取代?元素组成。

5.化学的定义?是一门主要从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角度来研究物质的科学。

也是化学的角度,从这几个方面学习化学。

6.目前研究和学习化学重要方法?实验为主并要求实证。

7.分子设计(有机合成)的特点介绍:最有趣味和挑战性的环节。

8.关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检验分子中是否有不饱和键的反应,类型相同吗?是什么?加成和氧化。

9.美丽的语句:“……神奇出自平凡,创新源自思考和需求,化学的魅力也就在其中。”希望:高二是向高三的重要过渡,所以尽可能在本学期内有意识的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自己主宰学习。分为3个方面:

(1)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

(2)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和反馈;

(3)对自己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学习活动不仅仅只在学校的学习,“主宰”的含意也不仅仅是“自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就是心理上的(思想上)正确认识,不是老师教的,而是自己教的,必须意识到自己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作业:(1)对上学期化学(2)的第三章《有机化合物》进行复习和整理。必须是自己复习的结果,自己总结,指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体现自己归纳知识的能力,可以是表格或是网络或是别的形式,总之对于自己来讲知识结构最为清晰,最好不要参考别人的,会影响自己的思维,哪怕作业发下来以后再去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2)针对自主学习的3各方面结合自身进行分析,要正确评价现有的能力,别说空话。本学期第一篇周记。(12班)

教学效果记录:

1.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欠缺,特别是重点班的与我的估计相差甚远;包括知识的联系与发散能力。

2.12班化学基础仍然欠缺,9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回答我的提问,非常好。

3.12班课代表关健鸿,9班课代表黎锦标。

教学改进:

1、必须有意识的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培养其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物从结构出发的两种分类法,并再次明确分类的必要;

2、掌握按照官能团分类方法,能以此分类。并认识不同的官能团对应的典型代表物。

教学重点:

掌握官能团的分类法及相应代表物。

教学难点:

掌握官能团的分类法及相应代表物。

教学安排:

(作业评讲)化学(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总结

作业的分类没完成的

完成的符合要求的

不符合要求的不会方法的

态度不端正的

请问,你的作业可以划分到那一类?

标准只有一个:作业究竟给谁完成?你们全都会从理论上得到“给自己做”。

检验的依据:完成作业后,你的感觉是――这一章的知识脉络清晰很多。

还是――简直是浪费时间!

如果是后者,那就是一件很让人痛心的事情。

(师):欢迎发现我的教学中的问题,欢迎鞭策我学习,欢迎课堂多提问,任何时候都可以,凡是能将我问得哑口无言我会诚恳感谢,叫他老师,并给予加分。

物质为什么要分类?(化学必修①)

(生):更好的研究物质。(不太理想的回答,但我没有给予合适地补充或是引导,遗憾)(师):最简单,最容易的是二分法。(好与坏,对与错,是或不是)

例如:有机物链状化合物

环状化合物

思考:1、依据是什么?2、缺点和遗憾在哪里?化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生):1、碳的骨架。

2、无法突出化学的特点,骨头很不生动,不能很有效的区别和研究。

(师):化学是从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角度来研究物质,而简单的分类是远远不够的。

结构性质(决定与体现的关系)

结构中最能突出性质的那一部分成为分类的依据:官能团。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类似每个人的特殊性格)

重新看书了解学过的或未学过的物质的官能团名称,以及分类。

再将所有的官能团的结构明确。

试着回忆并写出电子式。

(生):1、完成“学与问”

2、根据教材目录理解官能团分类法。

(师):小结。

分类的目的有机物的分类官能团性质规律

作业:P6 1,2,3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甲烷的结构认识掌握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并了解同分异构的不同分类。

3.通过学生自己组合典型有机化合物加深他们对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点: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教学难点:

同分异构的不同分类方法

教学安排:

(作业评讲):12班包括“学与问”和习题。

9班只有课后习题。

(师):化学角度是指……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改变,那么某种物质的结构一定就是那种结构,它的依据又是什么?分析甲烷的结构特点,指出形成该结构的原因。(师和生):甲烷的分子式为CH4,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成原因:

1、一个碳原子结合四个氢原子,是因为C最外层4个电子,必须再共价4个电子

才能达到8电子稳定;(碳的成键特点)

2、分子的空间结构必须阻力最小,因此,平面正方形没有正四面体稳定。

(师)碳的成键特点形成的本质原因是?除了和氢,还能形成怎样的键?

(生)C最外层4个电子,必须再共价4个电子才能达到8电子稳定。分析下面的化学键:-C-H -C-C --C=C--C≡C-

-C-O--C=O -C≡N

(师)了解资料卡片中“键长,键角,键能”,注意概念的界定。

“科学视野”中的“碳原子sp3杂化与甲烷的结构,建议化学方向的学生自学

一下,想搞清楚的再来咨询老师。

(师)有机物繁多的重要原因――同分异构体

完成“思考与交流”,复习以前的知识。

同分异构体的确定也有不同的分类,阅读P10。

(活动)2人或4人一组用一套学生用“有机分子模型”组合常见有机化合物:甲烷,乙烯,乙炔;组合课本上的同分异构体。

(师和生)同分异构体碳链异构:碳链骨架不同。例: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例:1-丁烯、2-丁烯

官能团异构:具有不同的官能团。例:乙醇、二甲醚

(师)课本中的例题仔细看明白,注意它的名称,与结构的关系是什么?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有机物,本节课只是掌握烷烃的命名,能判别烷烃命名的正误。

2.通过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进行适当应用。教学重点:

烷烃的命名规则

教学难点:

烷烃的命名规则

教学安排:

(小测验)写出下列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以及相应的官能团名称:丁烷,丁烯,乙醇。

小测验不交,做完就评讲,一起完成小测验,学生用红笔进行订正。

(作业评讲)12班:1、两个酯的反应物的复原。(复习酸和醇的反应原理)

HCOOC2H5:

HCOOCH3:

2、C6H14的5种同分异构体,C3H6的同分异构体。

C6H14:

C3H6:CH2=CH-CH3

3、课后习题:1~5(略)

(师)有机物数量的多决定了必须要有一套系统的命名法则,否则无法记忆和研究。

命名法则包括习惯命名法(碳原子数目不是很多)正,异,新

系统命名法

以烷烃为例,今天我们来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

概念:烃基-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

烷基-烷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

例如:甲基CH3-乙基CH3CH2-

(生)完成“学与问”写出丙基的结构简式。(涉及到等位氢)

①CH3CH2CH2-②

(师)请观察P14的2,3-二甲基己烷,试着自己先了解一下名字与结构的关系。(生)(不是全都明白,但至少明白一部分,并且会有疑问产生,这就达到目的了。)(师)可以在学生看书时给予适当的引导。

(师)四个方面:1、选主链(最长碳链)穿插课后习题P16:1

2、标次序(最靠近支链一段开始)配合习题

3、标注及合并支链(难点)阅读例子,配合习题

4、检查逗号和小横线(易错点)回顾所做习题

(生)重新回顾刚才的2,3-二甲基己烷,以及下面的十烷,再次理解系统命名法。(练习)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作业)1、写出己烷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书

2、教材P16:2(1),3(1)(2)

(活动)用模型创造自己感兴趣的有机化合物。

(课外作业)在纸上画出你的杰作的空间构型,并写出分子式,找出官能团,进行预测。在网上寻找其相关资料,可以直接输入分子式,然后搜索,当然可以用别的方法

寻找。然后将所有内容完成于作业本上。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烷烃命名的基础上掌握稀烃和炔烃的命名;

2.让学生了解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教学重点:

掌握稀烃、炔烃和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教学难点:

熟练应用系统命名法

教学安排:

(小测验):写出新戊烷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2,2-二甲基丙烷)

(作业评讲):P12 -1~5(上节课没来得及评)

(师)除了烷烃,还有很多别的烃,比如稀烃、炔烃;

现在自学P15稀、炔烃的系统命名法,注意:与烷烃的系统命名对比着理解和记忆。

请指出有何异同?

(生)1、主链。也是最长碳链,但要包含双键或三键。

2、标序号。也是距离某一端,但是距离双键或三键。

3、标注及合并支链。支链的规则与烷烃一样,但还要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也要

合并。

(生)阅读教材P15中间的例题。

(练习)教材P16,2(2),3(3)(4)。

(师)关于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掌握简单的化合物就可以。

甲苯:CH3乙苯:-CH2CH3

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

编号的原则:支链的次序最小。(一般从甲基开始标号)

(练习)教材P16,2(3),3(5)。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三课时)

习题课

教学目标:

1.通过习题加深学生对命名特别是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阅读增强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习题的评讲

教学安排:

(小测验)1、写出己烷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正己烷:

2-甲基戊烷:

3-甲基戊烷:

2,3-二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丁烷:

2、写出C8H10的属于苯的同系物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及名称。(12班)

乙苯: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1,2-二甲苯)(1,3-二甲苯)(1,4-二甲苯)习题:

1.教材:P12。

2.教材:P16。

3.《优化设计》P12~P16。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的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2.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实验式和化学式的确定

教学难点:

初步掌握有机化合物实验式和化学式的确定

教学安排:

(师)简单介绍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有机物元素分析的最早提出者

O 用无水CaCl2吸收,根据质量差计算H%

H

有机物

CO2 用KOH溶液吸收,根据质量差计算C%

(问)若混合气体先通过无水CaCl2,再KOH溶液吸收,你认为KOH的质量会变化吗?

(CO2是不会被CaCl2吸收的,因为CO2+H2O+CaCl2――>CaCO3↓+2HCl不发生。(生)阅读教材:P20,例题(2分钟)

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实验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

52.16%,氢的质量分数为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实验式。

解:N(C):N(H):N(O)=52.16% :13.14% :34.7%

12.01 1.008 16.00

= 2 :6 :1

(问)1、相对原子质量为什么要四位数字?(有效数字)

2、2:6:1是如何得到的呢?请自己将其中省略的过程补全。

3、实验式是什么意思?有机物分子各元素按最简整数比表示的式子。

(生)N(C):N(H):N(O)=52.16% :13.14% :34.7%

12.01 1.008 16.00

重点= 4.343 :13.04 : 2.169

过程= 4.343/2.169 :13.04/2.169 :2.169/2.169

= 2 :6 :1

(练习)教材P21:“学与问”已知咖啡因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和摩尔质量,确定其分子式。

重点内容:计算出实验式后,根据该物质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如何得到该物质的分子式。

答案:实验式C4H5ON2分子式C8H10O2N4

(提问)如果没有学习今天计算实验式的方法,那么遇到这道题,你会怎样完成呢?(生)根据摩尔质量和质量分数直接计算元素质量,并进一步计算原子的个数,可以不涉及实验式。

(评)一道题目会有多种解法,这是思维活跃性的体现,同时,多种方法完成一道题目可以大大增加其正确率。

(作业)教材:P23,2。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质谱法。

2.了解测定有机物结构的方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

3.通过活动来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进行适当应用。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对这几种仪器分析方法原理的简单理解

教学安排:

(师)上节课讲了有机物的化学式的计算,从化学式到分子式,这其中还需要什么条件呢?(生)相对分子质量。

(师)所以,今天介绍一种直接测定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质谱法。

分子离子磁场作用分子离子峰(关键)样品分子碎片离子碎片离子峰

电子

分子离子峰:一般在谱图的最右边,荷质比最大,是样品的分子量。

各元素含量质普法简单计算

例如:A实验式:C2H6O 分子量:46 化学式:C2H6O (师)但是要从化学角度研究物质,就必须知道物质的结构特点,所以,这里再介绍两种分析方法,都是用来研究物质结构。

1、红外光谱

有机物中不同的官能团对不同频率的红外光会有所吸收,故可以利用红外光谱中的不同吸收峰来判断所具有官能团的类型。

红外光谱O—H键

例如:A:C2H6O C—H键

C—O键

2、核磁共振氢谱

利用氢原子的磁性会吸收电磁波能量显示吸收光谱,所以可以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的吸

收峰的数目来判断有机物中氢原子的种类,还可以利用吸收峰的面积之比来得到不同氢原子之间的数目比值。

核磁共振氢谱

例如:A:C2H6O 3种氢原子,数目比值为1 :2 :3

综上所述:A的结构应该为:CH3CH2OH,而不是CH3-O-CH3

若是CH3-O-CH3,核磁共振氢谱只会出现一个大的吸收峰,因为只有一种氢原子。(作业)教材P23:3

(活动)用有机化合物的球棍模型(学生用)创造有机物。

针对学生不同的作品,首先给予鼓励,其次提问官能团的位置、名称及物质的分类。

尽量让学生自己向大家解释荷介绍。对于每一个作品,都用数码相机拍下。

教学效果记录:

1.第一节课是在12班进行,前半节课关于质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讲授显得有些混乱,对于学生的理解造成一些困难。下课后,经过思考,在9班教授时有所调整,始终把A的结构分析以例子的形式进行讲解,这样学生理解明显容易许多。

2.有机化合物的球棍模型在学生手里得到了充分地利用,无论12班还是9班,创造力都是一样的丰富。个人感觉9班的学生思维更加发散和自由,黎锦标那一组很快就拼出了由多个五碳环构成的球体,每个碳还外连一个氢原子,下课时又在旁边加了一个相同结构的球体,但中间通过共用一个五碳环所以连在了一起,很有创意,我没舍得让他们拆掉,拿回了办公室。因为相机的电池不够用,因此约定剩下的几个同学第二天到我那里重现今天的作品并进行拍照。但也发现9班学生对于官能团的名称掌握明显较差。

教学改进:

1.对于官能团的名称、结构和空间构型,必须还要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活动发现学生对这些知识之间的掌握似乎有些脱节。

2.如果可能的话,类似的活动还是要尽可能的多开展,我都被学生的活跃思维和想学习的情绪感染,但同时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知识之间的差距也能明显感觉到,所以活动的多多开展应该能够帮助我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并且开心地解决问题。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2.了解蒸馏、重结晶、萃取对有机物分离的原理。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和原理。

教学难点:

结合实验让学生对分离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安排:

(小测验)下列谱图在有机物的研究中有何作用:

质谱(分子量),红外光谱(官能团),核磁共振氢谱(氢原子种类及数目之比)(作业评讲)计算题:强调气体的相对密度的含意。

(检查预习)1.写出蒸馏实验所用到的仪器名称,并进行组装,画出装置图。

2.写出重结晶实验所用到的仪器名称,并进行简单组装,画出装置图,完成实验:KNO3(混有NaCl)重结晶提纯KNO3。

3.写出萃取实验所用到的仪器名称,并进行简单组装,画出装置图

(师生)完成表格

(练习)教材P23:1 (作业)《优化设计》P16~18 教学效果记录:

1. 学生完成实验都是比较认真的。8

人一组搭蒸馏仪器时,小组合作精神很突出。但都出

现冷凝水处的橡胶管连接不够紧密的现象,或是冷凝水开关的方向搞混,结果把水溅出的现象。

2.重结晶实验,经过强调,大部分学生是能看到晶体析出的,但是在检验过程中间出现问题:即结晶硝酸钾的溶液和滤液都能遇硝酸银出现白色沉淀。只有9班的一组学生的现象比较符合理论现象。

3.9班学生的实验能力非常之强,而且领悟也快,相信如果基础足够扎实,学习的最终结果应该会让人高兴。在9班上课的感觉也非常好。

教学改进:

1.蒸馏装置因为没有尾接管(牛角管),故只能搭仪器,而不能真正做实验。所以重点放在让学生体会蒸馏装置的原理和仪器,以及冷凝水的处理。

2.重结晶实验因为没有苯甲酸,故改做重结晶提纯硝酸钾(混有氯化钠)。效果不是非常好,特别是在最后检验的环节量的把握不够准确,现象对比不够明显。

3.三种提纯操作的对比表格没有完成,故改为作业完成。

附:硝酸钾的重结晶(网载)

(1)硝酸钾的制备称取17.0gNaN0

3

和15.0gKCl,放在150mL烧杯内,加入30mL水,并在烧杯外壁液面处作一记号。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使其中的盐全部溶解,再继续加热,蒸发至原有液体体积的2/3,这时烧杯内有晶体析出,趁热吸滤(将所滤得的晶体保留用作钠离子鉴定),滤液中即有晶体析出。另取15mL沸水,倒入滤瓶中,则结晶又复溶解,将滤瓶中的热溶液倒入烧杯中,再用小火加热,蒸发至原有体积的2/3,将此溶液静置冷却,则结晶再析出。吸滤,将晶体尽量抽干后,称其质量,计算理论产量和产率。保留少量此粗产品用作氯离子的检验,其余粗产品全部用于下步重结晶。

(2)硝酸钾的重结晶按KN0

3:H

2

O质量比为2:1的比例,将粗产品溶于所需的蒸馏水中,

在搅拌下加热,使晶体溶解。一旦溶液沸腾,晶体溶解后,立即停止加热(若溶液沸腾时晶体还未全部溶解,可适量加些蒸馏水),冷至室温后,抽滤。将晶体尽量抽干后,称其质量。

计算重结晶后产品的产率。

(3)几种离子的检验各取少许粗品和纯品KN0

3

晶体,用蒸馏水分别于2只试管中配成

溶液,然后滴人几滴0.1mo1·L-3AgN0

3

溶液,观察现象。各取少许制备中趁热吸滤的晶体和重结晶后的纯品分别于2只试管中配成溶液之后,取一条镍丝,一端做成环状蘸浓HCl溶液在氧化焰中烧至近无色,再分别蘸2只试管中液体在氧化焰中灼烧,观察钾盐与钠盐的焰色差别。根据上述检验现象作出结论。

教学安排:

一.教材:P23 《归纳与整理》

重点:1、官能团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二.教材:P24 《复习题》

重点:1、系统命名法。

掌握烷烃、烯烃、苯的同系物三大类有机物的命名法的相似与差别。

2、键线式表示有机物。

掌握通过键线式确定分子式。

教学效果记录:

1.12班的复习速度比9班稍快,所以内容有些加深。大部分学生都能跟上节奏,少部分学生有些吃力。

2.9班的复习重点放在基础上,反复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包括概念和定义的准确掌握以及基本原理的准确应用,对于9班这样的效果比较好。

教学改进:

12班中的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如何能够在较深的教学前提下掌握基本的知识成为下一阶段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教学安排:

一、《优化设计》P20:《单元总结》

知识整合: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3、同分异构(重点)

4、有机物的命名

5、研究一般有机物的步骤(重点)

二、《优化设计》P23:《单元提升》

习题评讲:1、强调同系物的概念:结构相似式指官能团相似且数目相同,分子组成上

相差n个CH2。

2、关于萘环上的编号原则采用模型展示。

3、13题重点讲解实验的整个过程,该实验是2004年的高考题。

4、22题计算因为难度较大,故只用在12班讲解,且只用讲到气体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的求法,剩下的内容让他们自己求教答案,有能力的学生可

以自学。

教学效果记录:

1.使用模型讲解萘环对于学生的理解很有帮助,学生的理解明显快了许多。

2.在12班最后剩余的几分钟时间内分析了9班的学习情况,对于9班的基础、上课的表现、作业及其潜力都进行了相应的介绍。有些学生显得不服气。强调这种傲气是要不得的。9班学生对化学的认真以及上课良好的反应都是很值得12班学生学习的。

教学改进

1.今后教学中因为都会讲到有机物,所以模型的使用要尽可能的增多,以此强化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特点的认识,相信应该对学习很有帮助。

2.在评讲习题的过程中,有2道题目因为粗心没有与答案仔细核对,造成上课时突然停顿,思维出现暂时的混乱。这种情况今后尽可能的避免,备课一定不能掉以轻心,理科班的学生的思维相当的活跃和发散,备课粗心会在讲课中暴露出来。希望以此为压力推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第一章)试卷评讲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评讲时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对本章内容的全面掌握。

2.通过试卷评讲让学生理解笔记的重要性,以及记录笔记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强调某些学习方法(记录笔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逐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安排:

二.试题分析:

2.下列分子为直线型的是

A.CH4B.C2H2C.C2H4D.H2O

析:正四面体直线型平面型折线型

3.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A、CuSO4·5H2O

B、浓硫酸

C、无水CuSO4

D、Na;

析:A、俗名胆矾B、干燥剂,吸水现象不明显

C、检验水,现象明显:白色->蓝色

D、与酒精反应

4.下列物质与水的混合物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酒精

B、乙醛

C、乙醇

D、苯

析:学生写出结构简式,找出前三个与最后一个的差别;

A、B、C三者全部为烃的含氧衍生物,而苯为烃类。醇类、醛类、羧酸类在水中的

溶解度都比较大。

5.和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醇是

A、乙醇

B、乙二醇

C、丁醇

D、甲醇

析:学生分别写出所有的结构简式;

回忆二甲醚与乙醇的同分异构关系在课本上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里?

第一次:同分异构的官能团异构;总结同分异构的种类。

第二次:确定有机物的方法;总结确定有机物的方法。

9.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A、C5H10

B、C4H8

C、CH4O

D、C2H4Cl2

析:C指的是甲醇,写出乙醇的分子式,总结饱和一元醇的通式:

根据R-OH—>C n H2n+1OH—>C n H2n+2O;

写出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并试着命名;

写出B的所有同分异构体,指出异构类别并且命名。A的同分异构体更复杂,课后有兴趣的自己完成。

11.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1-丁烯和1,3-丁二烯

B、乙烷和环己烷

C、尿素和氰酸铵(NH4CNO)

D、乙苯和间二甲苯

析:学生写出所有的结构简式,分析单烯烃和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判断是否是同系物,并推出各自的通式;同理判断烷烃和环烷烃。

学生写出尿素的结构简式;

学生写出乙苯的分子式,并补充已知乙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17.下列各组均有两种有机物,若分别取相同的物质的量,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要燃烧,两种有机物耗氧量相同的是

A.乙烯和乙醇

B.乙炔和苯

C.乙烷和乙酸乙酯

D.乙醇和乙醛

析:类似有机物燃烧耗氧量的计算,首先要看清哪个条件?物质的量还是质量;

燃烧是写结构简式还是分子式?分子式。写出所有的分子式。

传统方法:带入耗氧公式(x+y/4-z/2)

巧解法:对于烃的衍生物,可直接在分子式中以H

2O或CO

2

的形式消去O,然后在

与同组的烃比较。例如:A.C

2H

4

和C

2

H

6

O—> C

2

H

4

(H

2

O)

B.C

2H

6

和C

4

H

8

O

2

—> C

3

H

8

(CO

2

)

20.在乙醛和乙酸的混合物中,已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1%,则此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91.4% B、62.8% C、48.6% D、43.3%

析:学生写出乙醛和乙酸的分子式:C2H4O,C2H4O2。总共几种元素?3种:C,H,O;

已知H%,求O%,必须还要知道?O%。

所以必须找出H元素与C元素的关系?个数比固定:4:2=2:1。

故质量比也是一定的:2:12=1:6,C%=48.6%,继续求得O%=1-H%-C%。21.写出下列物质的种类,以及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共10分)

(1)CH3COOC2H5

析:写出-COO-的具体化学键。CH3COOC2H5的名称?乙酸乙酯。

如何读出酯的名称,即如何根据酯基分析合成它的酸和醇?并举例。 2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每空2分,共6分)

(1)(CH 3)2CHCH 2CH(CH 3)2 析:考察根据结构简式判断正确碳链的能力。“戊”字的书写。

(2)

析:考察烯烃命名中主链的选择。“戊”字的书写。

(3)对二甲苯 析:大部分学生忘记题目的要求是――命名。

24.丙烷失去一个H 原子后得到丙基,写出所有丙基的结构简式:(4分)

析:烃基表示:R -,—表示什么?表示一个电子,所以必须与相应的碳原子相连。 25.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的某链烷烃只有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4分) 析:题目没有读明白。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主链上的碳原子数是不能改变的。 作业:第一章知识的总结。 教学效果记录:

1. 学生听课的态度非常认真,特别是12班。对于我的不断发问,思维很活跃,同时也能

更好地意识到知识的遗漏,但是笔记的记录速度仍然不够快,手和脑的结合不够好。 2. 表扬了9班学生,鼓励他们继续保持这一个月的学习态度,肯定会有更大进步。 教学改进

1.对于习题的评讲,以后要加大力度,评讲的过程中尽量把学过的知识联系,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并反复强调笔记的重要性。 2.对于12班的尾巴学生必须给予重视。

C H

2C H

2C H 3

C H

2C H 2C

C H

3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 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 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 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 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化学选修5知识点大全

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烷烃————甲烷CH4 乙烯CH2=CH2 烯烃 双键 炔烃—C≡C—三键乙炔CH≡CH 芳香烃———— 苯 卤代烃—X(X表示卤素原子)溴乙烷CH3CH2Br 醇—OH 羟基乙醇CH3CH2OH 酚—OH 羟基 苯酚 乙醚CH3CH2OCH2CH3醚 醚键 醛 醛基乙醛 酮 羰基丙酮 羧酸 羧基乙酸 酯 酯基乙酸乙酯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 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6NH3+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2NH3+ H2O 葡萄糖:(过量) 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 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 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 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

重点高中化学选修五知识点全汇总

————————————————————————————————作者:————————————————————————————————日期:

备战高中:梳理选修五知识点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 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马上点标题下蓝字"高中化学"关注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第一章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知识点(附练习)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性质和反应有机物无机物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个别特殊除外(如乙醇、 乙酸) 部分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耐热性多数不耐热,熔点低,一般在400℃以 下 多数耐热,难熔化,熔点一般较高可燃性多数可燃烧,个别除外(如CCl4)多数不可燃烧 电离性多数是非电解质,个别除外(如有机酸)多数是电解质(如酸、碱、盐、活泼金 属氧化物、水) 化学反应一般比较复杂,多副反应,反应速率较 慢一般比较简单,副反应少,反应速率较 快 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按照组成元素可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按碳的骨架分类和按官能团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2、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的概念: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和根、基的区别:基是有机物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或原子团,呈电中性,不稳定且不能独立存在,显然官能团属于基的一种;根是电解质电离后的原子或原子团,带电荷,稳定可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熔化状态。基和根可相互转化,如-OH和OH-。 具体分类情况见表. 脂肪烃

注意: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酚,羟基与非苯环上的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为醇! 练习: 1、迄今为止,以下各族元素中生成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C ) A.II A 族 B.III A 族 C.IV A 族 D.V A 族 2、下面的原子或原子团不属于官能团的是(A ) A.Cl - B.-COOH C.-OH D.-CO- 3、下列物质中属于酚类的是( D ) A.CH 3CH 2CH 2OH B.CH 3CH(OH)CH 3 C. D.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新人教版选修5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 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CCH 2CH 3、CH 3C≡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n -6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3 CH 2—CH 2 2—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官能团典型代表物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烷烃————甲烷CH4 乙烯CH2=CH2 烯烃 双键 炔烃—C≡C—三键乙炔CH≡CH 芳香烃———— 苯 卤代烃—X(X表示卤素原子)溴乙烷CH3CH2Br 醇—OH 羟基乙醇CH3CH2OH 酚—OH 羟基 苯酚 乙醚CH3CH2OCH2CH3醚 醚键 醛 醛基乙醛 酮 羰基丙酮 羧酸 羧基乙酸 酯 酯基乙酸乙酯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质 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 若在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 【记忆诀窍】:1—水(盐)、2—银、3—氨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6NH3+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2NH3+ H2O 葡萄糖:(过量) 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 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 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 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关系:—COOH~? Cu(OH)2~? Cu2+(酸使不溶性的碱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HX + NaOH == NaX + H2O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 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 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 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

一、有机物的结构 牢牢记住:在有机物中H:一价、C:四价、O:二价、N(氨基中):三价、X (卤素):一价 (一)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1.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2) 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 3.三注意 (1)必为同一类物质; (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此外,要熟悉习惯命名的有机物的组成,如油酸、亚油酸、软脂酸、谷氨酸等,以便于辨认他们的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 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 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 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 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表)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 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组成通式可能的类别典型实例 C n H2n烯烃、环烷烃CH 2=CHCH3与 C n H2n-2炔烃、二烯烃CH≡C—CH2CH3与CH2=CHCH=CH2 C n H2n+2O 饱和一元醇、醚C2H5OH与CH3OCH3 C n H2n O 醛、酮、烯醇、环醚、 环醇 CH3CH2CHO、CH3COCH3、 CH=CHCH2OH与 C n H2n O2羧酸、酯、羟基醛CH3COOH、HCOOCH3与HO—CH3—CHO C n H2n-6O 酚、芳香醇、芳香醚 与C n 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CH3CH2—NO2与H2NCH2—COO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知识点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合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 一是按照构成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化合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表l-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做烃基。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就叫烷基,以英文缩写字母R表示。例如,甲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3”叫做甲基,乙烷(CH3CH3)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CH2CH3”叫做乙基。 烷烃可以根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十以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例如,CH4叫甲烷,C5H12叫戊烷。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例如,C17H36叫十七烷。前面提到的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可用“正”“异”“新”来区别,这种命名方法叫习惯命名法。由于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结构越复杂,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也越多,习惯命名法在实际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有机化学中广泛采用系统命名法。下面以带支链的烷烃为例,初步介绍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步骤。 (1)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2)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用l,2,3等阿拉伯数字依次给主链上的各个碳原子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在主链中的位置。例如: (3)将支链的名称写在主链名称的前面,在支链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主链上所处的位置,并在数字与名称之间用一短线隔开。例如,用系统命名法对异戊烷命名: 2—甲基丁烷 (4)如果主链上有相同的支链,可以将支链合并起来,用“二”“三”等数字表示支链的个数。两个表示支链位置的阿拉伯数字之间需用“,”隔开。 下面以2,3—二甲基己烷为例,对一般烷烃的命名可图示如下: 如果主链上有几个不同的支链,把简单的写在前面,把复杂的写在后面。例如: 2—甲基—4—乙基庚烷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前面已经讲过,烷烃的命名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原则是在烷烃命名原则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下面,我们来学习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人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实验及知识点

人教版有机化学(选修5)教材全部实验总结整理归纳 P17实验1-1.蒸馏实验: 蒸馏:利用互溶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一般相差30℃以上)进行分离提纯的一种方法。 【注意】 仪器: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引管(尾接管)、锥形瓶 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口处 ③冷却水的通入方向:进水水流与气流方向相反。 ④沸点高而不稳定的液态物质可以考虑减压蒸馏。 ⑤要加入碎瓷片(未上釉的废瓷片)防止液体暴沸,使液体平稳沸腾。 ⑥蒸馏烧瓶盛装溶液体积最大为烧瓶体积的2/3。 p18:实验1-2;苯甲酸的重结晶: 重结晶:将已知的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经过滤、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体,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 【溶剂要求】 ①杂质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很小或溶解度很大,易于除去; ②被提纯的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即热溶液中溶解度大,

冷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 【注意事项】 ①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应在趁热过滤前加入少量蒸馏水,避免立即结晶,且使用短颈漏斗。 ②较为复杂的操作:漏斗烘热、滤纸用热液润湿、马上过滤、漏斗下端越短越好。p19: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溶剂中,从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1、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2、常用的萃取剂有乙醚、石油醚、二氯甲烷、CCl4等 【萃取剂的选择】 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不互溶、不反应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③溶质不与萃取剂发生任何反应 分液:常用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和提纯。 p19:实践活动: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研磨时用到仪器研钵。 p32:实验2-1: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 1. 反应方程式: 2. 此实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为何? 不能,因为1)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若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它与水的反应;2)反应放热,而启普发生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3)反应生成的Ca(OH)2微溶于水,会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长颈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CaC2与水的反应。 4.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为何? 为减缓电石与水的反应速率,用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食盐与CaC2不反应)5. 简易装置中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其作用如何?

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整理汇编

一、有机物的结构 牢牢记住:在有机物中H:一价、C:四价、O:二价、N(氨基中):三价、X (卤素):一价 (一)同系物的判断规律 1.一差(分子组成差若干个CH2) 2.两同(同通式,同结构) 3.三注意 (1)必为同一类物质; (2)结构相似(即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或相同的官能团种类和数目);(3)同系物间物性不同化性相似。 因此,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除烷烃外都不能确定是不是同系物。此外,要熟悉习惯命名的有机物的组成,如油酸、亚油酸、软脂酸、谷氨酸等,以便于辨认他们的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 1—丁烯与2—丁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 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表) ⑷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 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CH3与CH CH3COOH、HCOOCH —CHO 与 —COOH

(三)、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律 书写时,要尽量把主链写直,不要写得扭七歪八的,以免干扰自己的视觉;思维一定要有序,可按下列顺序考虑: 1.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邻、间、对。 2.按照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官能团异构的顺序书写,也可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的顺序书写,不管按哪种方法书写都必须防止漏写和重写。 3.若遇到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时,可先定两个的位置关系是邻或间或对,然后再对第三个取代基依次进行定位,同时要注意哪些是与前面重复的。(四)、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1.记忆法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例如: (1)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 (2)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种; (3)戊烷、戊炔有3种; (4)丁基、丁烯(包括顺反异构)、C8H10(芳烃)有4种; (5)己烷、C7H8O(含苯环)有5种; (6)C8H8O2的芳香酯有6种; (7)戊基、C9H12(芳烃)有8种。 2.基元法例如:丁基有4种,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3.替代法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四氯苯也为3种(将H替代Cl); 又如:CH4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新戊烷C(CH3)4的一氯代物也只有一种。 4.对称法(又称等效氢法)等效氢法的判断可按下列三点进行: (1)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2)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相当于平面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有机物的系统命名 二、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1、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⑴定主链:就长不就短。选择分子中最长碳链作主链(烷烃的名称由主链 的碳原子数决定) ⑵找支链:就近不就远。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编号。 ⑶命名: ①就多不就少。若有两条碳链等长,以含取代基多的为主链。 ②就简不就繁。若在离两端等距离的位置同时出现不同的取代基时,简 单的取代基优先编号(若为相同的取代基,则从哪端编号能使取代基 位置编号之和最小,就从哪一端编起)。 ③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 相同的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 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明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CH3Cl)、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二、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②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I-、Fe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OH(较慢)、—CHO的物质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2S、S2-、SO2、SO32-、Br-、I-、Fe2+ 3.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Al类 (2)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HS等等 (3)弱酸弱碱盐,如CH3COONH4、(NH4)2S等等 (4)氨基酸,如甘氨酸等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5)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碱性的—NH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3)2+ + OH-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RCHO + 2Ag(NH3)2OH 2 A g↓+ RCOONH4 + 3NH3 + H2O 甲醛(相当于两个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 2 A 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过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 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关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的反应 (1)有机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醛、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甘油等多羟基化合物。 (2)斐林试剂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蓝色絮状悬浊液(即斐林试剂)。 (3)反应条件:碱过量、加热煮沸 ........ (4)实验现象: ①若有机物只有官能团醛基(—CHO),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常温时无变化,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②若有机物为多羟基醛(如葡萄糖),则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 悬浊液中,常温时溶解变成绛蓝色溶液,加热煮沸后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5)有关反应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7.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卤代烃、酯、糖类(单糖除外)、肽类(包括蛋白质)。 8.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9.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 10.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 四、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2020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 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 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氟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高中有机化学(选修五)知识点总结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CCl .....). ....-.29.8℃ ...2.F.2.,沸点为 .....CH ..3.Cl..,.沸点为 ...-.24.2℃ .....).氟里昂( 氯乙烯( ....,沸点为 ....-.21℃ ...). ...HCHO ....-.13.9℃ ....CH .....).甲醛( ..2.==CHCl ......,沸点为 氯乙烷( ..2.C.l.,沸点为 ....℃.).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12.3 ..3.CH ....CH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 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己烷CH3(CH2)4CH3环己烷 甲醇CH3OH 甲酸HCOOH 溴乙烷C2H5Br 乙醛CH3CHO 溴苯C6H5Br 硝基苯C6H5NO2 ★特殊: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 (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 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特殊:苯酚(C6H5OH)、苯甲酸(C6H5COOH)、氨基酸等在常温下亦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常见的如下所示: ☆三硝基甲苯(俗称梯恩梯TNT)为淡黄色晶体; ☆部分被空气中氧气所氧化变质的苯酚为粉红色; ☆2,4,6—三溴苯酚为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但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知识点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知识点 1、烷烃、烯烃和炔烃 (1)代表物的结构特点 注意:碳碳双键不能旋转,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成为烯烃的顺反异构。 顺反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称为顺式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 子团排列在双键的两侧称为反式异构,即“同顺异反”。如2-丁烯:顺反异构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2)物理性质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都是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注意: a) 烷烃、烯烃和炔烃都是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 越多,沸点越低。 b) 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 的烃在常温下通常为气态,但是由于新戊烷具有支链比较多,所以在常温下也是 气态。 c)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不溶于水。 3)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其的化学性质类似于甲烷。 a)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 4)等一般不起反应。点燃 b) 氧化反应:烷烃能够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 n H2n+2+(3n+1)/2O2→ nCO2+(n+1)H2O c) 取代反应(烷烃的特征反应) :烷烃能够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一取代的化学方程光照 式为C n H 2n+2+Cl 2→ C n H2n+1Cl+HCl 高温 d) 分解反应:烷烃在高温下能够发生裂解。如C4H10→ CH2=CH2+CH3CH3,或者高温 C4H10→ CH2=CH-CH3+CH4 (4)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n≥2(但C n H2n 不一定是烯烃,有可能是环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类似于乙烯。由于烯烃具有碳碳双键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a) 氧化反应:烯烃的氧化反应包括被氧气氧化和被强氧化剂(酸性KMnO4 溶液)氧化 点燃 1) 被氧气氧化——燃烧反应:C n H2n+3n/2O2→ nCO2+nH2O,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2) 被强氧化剂氧化——烯烃能够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使KMnO 4溶液褪色。(可 鉴别烯烃和烷烃) b) 加成反应——烯烃的特征反应:烯烃能够和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物质加成,烯烃能使 溴水褪色。以乙烯为例,乙烯与卤素单质X2 加成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