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的植物-土壤界面过程(董世魁[等]著)思维导图

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的植物-土壤界面过程(董世魁[等]著)思维导图

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恢复方略

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恢 复方略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我国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恢复方略 我国的草原多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多干旱缺水、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近20年来草原退化日趋严重。据报道,我国已有13亿亩草地退化,占可利用草地的1/3,并继续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退化。 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那合理放牧便是遏制草地退化的最重要一环。 对于退化草地,我们不能不用,关键是在用中改良。合理使用本身是一种科学管理。另外,对于退化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改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只用一种办法,要贯彻综合治理的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其中值得重视的措施有: ①围栏封育:这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成效显着的措施。在内蒙古草原退化的草地,一般围栏三年即可发生显着的变化,生产力就可有较大幅度提高。 ②松土改良:这是一种用机械的办法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进而改良土壤的化学状况,为植物生长创造好的条件,提高生产力的方法。 ③补播:即在退化草地上补种合适的豆科或禾本科牧草。 ④施肥:在某些局部地区,在可能条件下,施用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对提高生产力与退化草地改良也有很大好处。 草地退化是因为牲畜多了,而草地上的牧草产量少了,草与畜不能平衡。假如我们设法增加牧草的产量,就可以为多的牲畜提供多的牧草,从而实现新的畜草平衡,这就是建立人工草地与防治草原退化的辨证关系。 人工草地是一种高产的牧草生产系统。要高产就要有好的基础,就要有高的投入。

建立人工草地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满足要求的。选择合适的地形部位与土壤条件十分重要。 在内蒙古草原,要选择山前的扇缘地带和相对低洼的地方。在这些地方,由于水热条件的分异而可能形成比较肥沃的土壤以及好的水分条件。 有了好的基础,人工草地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好的草种,合适的结构,精耕细作,精细管理以及收获等。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豆科牧草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我国目前家畜饲草缺乏,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蛋白质饲料的不足,另外,在人工草种中配合一定比例的豆科牧草,不仅可解决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而且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可增加系统中的氮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退化草地诊断与生物环境指示 1.草地是否退化:任继周院士依据土壤稳定性和流域功能、营养和能流分配、恢复机制3个指标。提出了“三阈”,即健康阈、警戒阈、不健康阈划分标准,建立了评价草地健康与功能和谐的尺度,并指出从健康阈向系统崩溃的发展就是草地退化的过程。找到从健康阈到警戒阈的分界线和从警戒阈到不健康阈的分界线这两个阈值,是研究草地是否退化的关键所在。 2.草地退化等级与生物环境指示:草地退化到什么程度退化后有什么表现这是我们突出关心的基本问题。世界各国草地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退化草地等级标准以及生物环境条件在各个级别的表现。.(1919)的土壤有机质诊断;.(1949)的可利用牧草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诊断;.(1949)以减少种、增加种和侵入种反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以及它们盖度或地上部分生物量所占比重反映植物群落的结构变化,后由美国土壤保持协会制作草地退化分级图解。任继周(1961)以草地植物经济类群和特征植物、地表状况、水土流失现象、土壤有机质和酸度为指标的综合判断法。王德利(1996)在内蒙呼伦贝尔盟羊草草地不同放牧半径的研究;运用演替度即植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精修订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对应学生用书P69) 课前演练 1.原因: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需求增加,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过牧,草场退化。 2.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3.后果:土地沙化、盐渍化,物种灭绝,气候恶化。 4.地区差异。 (1)欧洲情况较好。 (2)北美:目前状况逐渐好转。 (3)澳大利亚: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善。 (4)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牧场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 课堂探究 1.世界草地的分布及特征。

2.草地退化原因和表现分析。 由于人口的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牧场退化。如下所示。 3.利用载畜量判断草场利用状况。 载畜量是指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4.概念区分。 (1)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在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 (2)草场: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放牧或割草等,即称之为草场,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3)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4)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被的土

地,因而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5)草甸:湿润条件下发育的多年生草本植被。 对点演练 1.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106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接原因是(D) ①人口问题②对植被的破坏③政治动荡④旱灾频繁 A.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沙漠扩大的自然原因为干旱加剧,人为原因为植被破坏严重。 课前演练 1.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本质是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 2.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的采取的措施。 (1)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2)改变游牧为舍饲、半舍饲方式; (3)加强牧场的基本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 (4)建设“草库伦”等。 课堂探究

草地退化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贵德县草地退化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 毕业生:王玉林 指导教师:陆老师 班级:植保01(03)班 专业:植物保护 所在系部:农材科学系 2010年6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证书或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表示谢意。 毕业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留、汇编论文。同意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毕业生签名:时间:年月日

目录 论文摘要 (1) 关键词 (1) 1、自然概况 (1) 2、贵德县草地与土壤类型 (2) 3、贵德县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2) 3.1鼠虫害猖獗 (2) 3.2过度放牧 (2) 3.3乱垦滥挖 (2) 3.4其他因素 (3) 4、理方法与对策 (3) 4.1划区轮放 (3) 4.2保护草地有益动物繁衍 (3) 4.3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资源 (3) 4.4实施“退牧还草”项目,恢复和保护草地植被 (4) 4.5 建全体制,强化意识 (4) 4.6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依法治草地 (4)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探讨_武高林

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探讨* 武高林① 杜国祯② ①博士,②教授,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西部专项项目(90202009)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退化 恢复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安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其生态环境仍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草地退化现状、退化因素和改良技术研究等,并针对其现状和恢复目标,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建立综合的草地改良和恢复技术体系,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草地放牧制度体系,并建立高效的饲草供应人工草地,在退化草地上建立集约化的高效社区模式草地畜牧业体系,改变退化草地生态功能,是实现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措施。 1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类型最为独特的草地生态系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是广大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次,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和调节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否稳定不仅对我国的东部和西南部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北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产生明显的影响。青藏高原是我国黄河、长江等主要水系的发源地,高寒草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黄河、长江等下游地区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高寒草地植被也是“世界第三极”地区重要的碳库,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碳源-碳库的平衡起着一定调节作用。随着全球CO2浓度的提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高寒草地固定碳源、影响气候变化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此可见,青藏高原的环境效应不仅直接塑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过去,也必将继续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千秋万代的根本利益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作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和内陆盆地的过渡,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寒草地生物资源异常丰富,蕴育着众多世界上独特的土著生物和种质资源。高寒草地是世界唯一的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其生物种类丰富,青藏高原已记录的真菌5000种,维管束植物12000种,脊椎动物约为1300种,昆虫4100种。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以及对生物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生物种质资源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该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由于环境条件的恶化,资源短缺,使动植物失去生存环境,造成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草质柔软、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以及纤维素含量低、热值含量高等特点,是发展高原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长期忽视了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粗放经营,超载过牧,以及对草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人类生存最关键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濒危动植物名录不断增加,许多珍稀动植物不断消失,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优良牧草丧失竞争和更新能力而逐渐减少,同时毒杂草比例增加,整个草场植被组成以家畜不喜食或有毒、有害的杂类草为优势。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从结构上来看,要么形成黑土滩甚至沙化,要么恶性杂草的比例增加,降低草场质量;从功能上来看,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丧失。人类在从事社会活动过程中,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较多地运用经济尺度来衡量其活动价值,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尺度。草地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以青海省为例,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的18.3966亿元总值中,以草地生态破坏损失值最大,为9.7076亿元,占总损失值的52.76%[1]。掠夺式经营、过度放牧、鼠虫危害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使草地严重 · 159 ·

我国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恢复方略

我国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恢复方略 我国的草原多分布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多干旱缺水、生产水平相对低下,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近20年来草原退化日趋严重。据报道,我国已有13亿亩草地退化,占可利用草地的1/3,并继续以每年2000万亩的速度退化。 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那合理放牧便是遏制草地退化的最重要一环。 对于退化草地,我们不能不用,关键是在用中改良。合理使用本身是一种科学管理。另外,对于退化草地的合理利用与改良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只用一种办法,要贯彻综合治理的思想,采取多种措施。其中值得重视的措施有: ①围栏封育:这是最简单易行也是成效显著的措施。在内蒙古草原退化的草地,一般围栏三年即可发生显著的变化,生产力就可有较大幅度提高。 ②松土改良:这是一种用机械的办法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进而改良土壤的化学状况,为植物生长创造好的条件,提高生产力的方法。 ③补播:即在退化草地上补种合适的豆科或禾本科牧草。 ④施肥:在某些局部地区,在可能条件下,施用化学肥料或有机肥料对提高生产力与退化草地改良也有很大好处。 草地退化是因为牲畜多了,而草地上的牧草产量少了,草与畜不能平衡。假如我们设法增加牧草的产量,就可以为多的牲畜提供多的牧草,从而实现新的畜草平衡,这就是建立人工草地与防治草原退化的辨证关系。 人工草地是一种高产的牧草生产系统。要高产就要有好的基础,

就要有高的投入。 建立人工草地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满足要求的。选择合适的地形部位与土壤条件十分重要。 在内蒙古草原,要选择山前的扇缘地带和相对低洼的地方。在这些地方,由于水热条件的分异而可能形成比较肥沃的土壤以及好的水分条件。 有了好的基础,人工草地可以说成功了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好的草种,合适的结构,精耕细作,精细管理以及收获等。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豆科牧草的选择十分重要。因为我国目前家畜饲草缺乏,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蛋白质饲料的不足,另外,在人工草种中配合一定比例的豆科牧草,不仅可解决蛋白质饲料的不足,而且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可增加系统中的氮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这是一举两得的事。 退化草地诊断与生物环境指示 1.草地是否退化:任继周院士依据土壤稳定性和流域功能、营养和能流分配、恢复机制3个指标。提出了“三阈”,即健康阈、警戒阈、不健康阈划分标准,建立了评价草地健康与功能和谐的尺度,并指出从健康阈向系统崩溃的发展就是草地退化的过程。找到从健康阈到警戒阈的分界线和从警戒阈到不健康阈的分界线这两个阈值,是研究草地是否退化的关键所在。 2.草地退化等级与生物环境指示:草地退化到什么程度?退化后有什么表现?这是我们突出关心的基本问题。世界各国草地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退化草地等级标准以及生物环境条件在各个级别的表现。SampsonA.W.(1919)的土壤有机质诊断;HumphreyR.R.(1949)的可利用牧草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诊断;DyketerhuisE.J.(1949)

退化草地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设计_蒙荣

退化草地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设计 蒙 荣1,袁 清2,杨 3 (1.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2.中国农业科学院 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3.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1) 摘要: 设计了生态环境适宜度分析及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工程决策专家系统的技术流程。应用多种数据源、多种决策分析方法,建立生态环境基础空间数据库,确定生态环境适宜度评价模型,依据专家系统原理,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分析生态环境适宜度,决策生成植被恢复的布局方案和优化栽培技术组合。 关键词: 环境适宜度评价;植被恢复;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S81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311(2001)02-0007-05 Designing of Expert System on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M ENG Rong1,YUAN Qing2,YANG Jie3(1.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ollege,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 niversity,Hohhot010018,Chi-na;2.Grassland Research Institute,CAAS,Hohhot010010,China;3.Life Sci-ence College,Inner Mongolia U niversity,Hohhot010021,China):Grassland of China,No.2,2001,pp.7~11. A bstract: The paper desig ned the technical procedure and realization method of the sy stem that contains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d plant of vegetation restoration w ere desig ned.Spatial data bank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various data resources and methods of decision and analy sis.Assessment model on the optimiz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 as determined.Acco rding to the principal of expert system,plant allocation and sets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 ere for-mulated by evalia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based on G IS. Key words: Optimization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Ex-pert system 近年来,由于人口膨胀和生产力水平低下,导致滥垦、滥牧、滥樵,造成干旱草原地区土壤风蚀、干旱加剧、植被破坏和消失。而在干旱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中,植被起着核心作用,其退化或消失必然引起环境恶化。因此,如何恢复重建退化草地植被对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00-04-18;修订日期:2000-09-12 基金项目:农业部草地资源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资助作者简介:蒙荣(1962-),女(蒙古族),副教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草地资源遥感技术与环境评价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论文10余篇. — 7 — 第23卷 第2期Vol.23 No.2 中国草地 Gras sland of China 2001年3月 M ar.2001

草地退化治理措施

草地退化治理措施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以天然牧草和采取放牧方式经营的畜牧业。因此,天然草地的优劣和丰欠程度决定着草原畜牧业的兴衰。近年来,迭部县90%的天然草地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40%的严重退化,导致牧草产量、品质下降,草地载畜能力降低。如何解决日益尖锐的草畜矛盾,保护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草地资源的永续利用,直接关系到迭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 1基本概况 迭部县是甘肃省南部一个半农半牧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平均海拔在2700m以上,交通十分不便,总人口5.78万人。全年平均气温在3℃~11℃,年降水量400mm~730mm。全县草地总面积15.69×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4%。耕地面积0.91×104hm2,占总面积的1.9%。据统计,2009年天然草地产草量为3300kg/hm2,比1986年的每公顷6450kg下降了3150kg,草地产草量比上世纪80年代平均下降了50%以上;草地植物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的比例由65%下降至40%,毒杂草由30%上升到68%;草层平均高度由46cm下降到25cm,植被平均盖度由88%左右下降46%左右;草地鼠虫危害面积达4.6×104hm2,

仅鼠虫危害减少的鲜草折合人民币损失300多万元;全县还有干旱缺水草场2.4×104hm2,全县理论载畜量只有29万羊单位,草地综合生产能力急剧下降,草畜矛盾十分突出。如此进一步发展下去,以至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正常发展。 2草地退化原因 草地退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近代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2.1超载过牧 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地第一性生产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的产物。在草地过度利用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地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地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据调查迭部县的牲畜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40万头(只)发展到目前的19.8万头(只),增长了53%,与天然草地承载能力来讲,草地超载达40%。从而,导致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草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植被恢复大纲

l我国植被恢复现状和潜力 1.中国退化土地现状和植被恢复潜力 荒漠化、石漠化、退化的森林、草地、矿山、大型工程、城市建设 2.退化土地植被恢复案例(恢复的方法和措施) 荒漠化、石漠化、退化的森林、草地、矿山、大型工程、城市建设 3.植被生物量、土壤碳估算和检测方法 主要针对乔灌木造林 我国植被恢复现状和潜力 1.中国退化土地现状和植被恢复潜力 荒漠化、石漠化、退化的森林、草地、矿山、大型工程、城市建设2.退化土地植被恢复案例(恢复的方法和措施) 荒漠化、石漠化、退化的森林、草地、矿山、大型工程、城市建设3.植被生物量、土壤碳估算和检测方法 主要针对乔灌木造林

我国植被恢复现状和潜力 摘要:植被在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及生态系统的固碳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植被恢复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植被恢复”(Revegetation,RV)是通过直接的人为活动建立植被覆盖以增强碳储存,最小面积在0.05公顷以上,但不属于“造林在造林”(Afforestation and Refforestation,AR)的范畴。目前,植被的自然及人工恢复是改善脆弱生态系统及退化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现状最有效的措施。植被在恢复过程中对地上植被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恢复有着重要影响,同时通过凋落物及根系的输入,可以有效改善地下生态系统,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增加土壤生物的生物量及活性。文章主要总结了我国土地退化的现状,包括荒漠化、石漠化、退化的森林和草地等,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破碎化,包括矿山、大型工程、城市建设对土地的破坏等。对我国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矿区绿化和城市绿化的潜力做了总结。重点对退化土地、矿区、城市绿地等的乔、灌木造林,现有的植被生物量、土壤碳估算和检测方法做了总结。 1.我国土地退化现状以及植被恢复潜力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过程共同作用而导致土地生产力的暂时性或永久性降低。有各种形式的土壤退化,如荒漠化、石漠化、森林植被的破坏,以及草场生产力的降低等导致的土壤退化。我国是世界上土地退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退化问题已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中国土地退化的分类与分级)。我国土地退化的现状及潜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1.1荒漠化现状及植被恢复潜力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我国荒漠化面积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27.46%。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宁夏、陕西、山西等18个省(市、区)498 个县(市、旗)。包括风蚀、水蚀、盐渍化和冻融等四种类型3.(我国荒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 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从东经74°~119°,经度横跨45°;从北纬19°~49°,纬度纵跨30°;从海平面到高寒荒漠地带,垂直跨越数千米。地域辽阔,气候及地貌类型多样,荒漠化土地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综合体。其成因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不同因素的组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土地,从而造就了中国荒漠化类型的多样性4.(中国荒漠化状况与防治对策研究)。 1.2石漠化现状及植被恢复潜力 石漠化是石漠化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及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大面积基岩裸露,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中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和广东8个省(区、市,以下简称省)460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的岩溶地区。其次在安徽、福建等有岩溶现象的地区有零散分布,但不构成区域的生态危害,以下分析数据不包括这些区域。据统计,全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296.23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35%;潜在石漠化面积1237.88万hm2,占国土面积的1.29%。石漠化土地以云贵高原东部为中心集中分布,边缘区域呈块状或带状分布。从省区看,贵州、云南和广西三省区石漠化发生最为严重,三省区石漠化土地总面积为857.6万hm2,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66.2%(图1)。从流域分布来看,石漠化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第二节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对应学生用书P69) ?课前演练 1.原因:由于人口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需求增加,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过牧,草场退化。 2.表现:草群变得稀疏低矮,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3.后果:土地沙化、盐渍化,物种灭绝,气候恶化。 4.地区差异。 (1)欧洲情况较好。 (2)北美:目前状况逐渐好转。 (3)澳大利亚:近年来情况已有所改善。 (4)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大部分牧场面临着草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 ?课堂探究 1.世界草地的分布及特征。

2.草地退化原因和表现分析。 由于人口的压力,人们对畜牧业产品的需求量增大。盲目扩大放养牲畜的数量,致使许多牧场严重超载,引起牧场退化。如下所示。 3.利用载畜量判断草场利用状况。 载畜量是指一定面积牧场所能容纳(承载)牲畜的头数,一般以羊为标准,称为羊单位。 4.概念区分。 (1)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是指在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的地带性草地植被。——内蒙古草原、青海、甘肃的荒漠草原。 (2)草场: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放牧或割草等,即称之为草场,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3)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4)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被的土地,因而草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5)草甸:湿润条件下发育的多年生草本植被。 ?对点演练 1.据研究,5000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界最大的沙漠,近50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1.0×106平方千米,目前沙漠面积每年仍以6千米的速度向南部草原扩展,其直接原因是 (D) ①人口问题②对植被的破坏③政治动荡④旱灾频繁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沙漠扩大的自然原因为干旱加剧,人为原因为植被破坏严重。 ?课前演练 1.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其本质是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 2.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的采取的措施。 (1)实行禁牧、轮牧制度;

草坪退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绿化草坪退化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草坪作为园林绿化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城乡绿化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因其赏心悦目的色泽和开阔怡人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草坪经过一年以上的使用后,随着草坪草本身生理机能的降低,加上人为因素及病虫草害等生物因素的侵扰,草坪所具有的观赏性和功能性随之降低,即出现整个草坪的质量下降和退化。草坪退化的症状首先体现在外观性状上,如颜色变淡或变黄、质地变粗、枯草层变厚、杂草大量出现、密度变稀、病虫害蔓延、均一性下降,甚至出现斑秃裸地。退化严重时则使草坪质量大大降低,如土壤紧实缺乏弹性、耐践踏能力及恢复能力明显减弱、抗环境胁迫能力下降等。 (一)草坪退化原因分析 1、自然因素草坪作为有机生物体,经历着从种子萌发、幼苗形成、成熟、衰老,一直到退化死亡的生活规律。当草坪的使用年限已达到草坪草的生长极限,草坪就进入正常的衰退期。由于建筑物、高大乔木或致密灌木的遮阴,使部分区域的草坪因得不到充足的、养分、水分而难以生长。 2、草种选择不当这种现象一般多发生在新辅设草坪上,因盲目种植不适宜的草种,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或不能满足草坪的使用要求。如20世纪90年代在长江流域地区种植冷季型草种,盲目引种早熟禾,春季或秋季播种,在成坪初期景观喜人,但到夏天几乎全部死亡,损失很大。而高羊茅在长江流域种植,夏季病害严重,易形成病斑,但经多年引种试种已积累一定的经验,经合理管护则有较好的表现,目前该区域已有较大的建植面积。再如白三叶草一旦在碱性稍重的地区栽培,其喜酸性的根瘤菌被杀死,影响了白三叶草的正常生长。 3、土壤紧实这是土壤在压力作用下,土壤颗粒被挤压导致土壤密度增大、孔隙减少的现象。土壤紧实导致草坪出现以下并发症:①根系浅表化。由于孔隙破坏,土壤和大气间无充分的气体交换,土壤O2含量逐渐减少,草坪草为了满足对O2的需要,就转而向土壤上层发展。②由于草坪草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引发有毒气体如CO2、沼气和氨气的产生。当土壤中这些气体积累过多时就会对草坪草产生毒害作用,而紧实土壤有害气体的积累过程更快,积累量更大,毒害作用更加强烈。③空气、养分、农药渗透不良,降雨或灌

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探讨_武高林

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探讨* 武高林 杜国祯 博士, 教授,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大研究计划西部专项项目(90202009)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寒草地 退化 恢复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环境安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其生态环境仍处于不断恶化的状态。本文分析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草地退化现状、退化因素和改良技术研究等,并针对其现状和恢复目标,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加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研究,建立综合的草地改良和恢复技术体系,加强草地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合理的草地放牧制度体系,并建立高效的饲草供应人工草地,在退化草地上建立集约化的高效社区模式草地畜牧业体系,改变退化草地生态功能,是实现退化高寒草地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措施。 1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现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类型最为独特的草地生态系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是广大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基础。其次,青藏高原是北半球气候的启动区和调节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是否稳定不仅对我国的东部和西南部的气候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也对北半球甚至全球的气候产生明显的影响。青藏高原是我国黄河、长江等主要水系的发源地,高寒草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黄河、长江等下游地区各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高寒草地植被也是 世界第三极 地区重要的碳库,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碳源-碳库的平衡起着一定调节作用。随着全球CO2浓度的提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高寒草地固定碳源、影响气候变化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此可见,青藏高原的环境效应不仅直接塑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过去,也必将继续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和千秋万代的根本利益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作为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和内陆盆地的过渡,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寒草地生物资源异常丰富,蕴育着众多世界上独特的土著生物和种质资源。高寒草地是世界唯一的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其生物种类丰富,青藏高原已记录的真菌5000种,维管束植物12000种,脊椎动物约为1300种,昆虫4100种。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以及对生物资源开发力度的加大,生物种质资源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因此,该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由于环境条件的恶化,资源短缺,使动植物失去生存环境,造成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资源丰富,草质柔软、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以及纤维素含量低、热值含量高等特点,是发展高原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长期忽视了对草地资源的科学管理,粗放经营,超载过牧,以及对草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人类生存最关键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濒危动植物名录不断增加,许多珍稀动植物不断消失,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优良牧草丧失竞争和更新能力而逐渐减少,同时毒杂草比例增加,整个草场植被组成以家畜不喜食或有毒、有害的杂类草为优势。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从结构上来看,要么形成黑土滩甚至沙化,要么恶性杂草的比例增加,降低草场质量;从功能上来看,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丧失。人类在从事社会活动过程中,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较多地运用经济尺度来衡量其活动价值,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尺度。草地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以青海省为例,生态破坏经济损失的18.3966亿元总值中,以草地生态破坏损失值最大,为9.7076亿元,占总损失值的52.76%[1]。掠夺式经营、过度放牧、鼠虫危害以及人类活动的干扰,使草地严重 159

草原退化的治理

草地退化的治理 我国有60亿亩不同类型的草地,其中90%以上处于不同程度退化之中。草地退化已是影响我国草地生态功能发挥,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什么是草地退化?科学家们认为,草地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其结构特征和能流与物质循环等功能过程的恶化,即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环境的恶化。它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仅反映在构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生物组成上,因而草地退化是整个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超载放牧不可取 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过牧,即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载。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供应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限制过分频繁地放牧,牲畜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来不及积累有机质,势必使草丛变得越来越矮,产量越来越低。不仅如此,那些优良的牧草,即牲畜爱采食的牧草受害最重,影响最大,而那些有毒的或者牲畜不喜采食的植物就得以保存下来。这就是为什么退化的草地一方面表现为植物小型化,生物量低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有毒植物相对增多的特点,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严重的草原上,狼毒大量保存下来,就是这个道理。过牧不仅对牧草会产生上述影响,而且长期的大量的过度的牲畜践踏,也会使土壤变得紧实,导致透气透水能力降低,土壤性状恶化。 春季羊群啃食过牧严重 夏季羊群啃食过牧严重 草原开垦几时休? 草地为什么会退化呢?分析起来,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即温暖化与干旱化,这是整个地球表面共同的变化,人类不能够左右,只能认识这一规律,利用这一规律。而人为原因,特别是近几十年,人为的长期的不合理活动,加剧了我国天然草原退化的过程。在这些长期的活动中,开垦种粮是重要原因之一。

《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 范》 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二〇二〇年五月

目录 1任务来源及标准制定背景 (2) 1.1任务来源 (2) 1.2标准制定背景 (2) 2主要工作过程 (4) 3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4) 3.1总体编制原则 (4) 3.2主要技术内容的确定 (5) 4采用的国际标准 (7) 5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7) 6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7) 7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意见 (8) 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8) 9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8) 10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8)

1任务来源及标准制定背景 1.1任务来源 遥感技术可从多时相、多波段提取地表覆盖状况,随着其技术的发展,陆地表面空间特征的研究在空间数据的支持下在空间变化和定量化研究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定量化的可研究途径。针对高寒牧区草地面积巨大、自然条件严酷、很多地方交通闭塞,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的地面调查等问题,遥感监测不受时间以及天气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和因素的限制,较适合于大尺度区域草地监测。而且,应用遥感技术监测高寒草地盖度变化,已在藏北那曲地区取得显著成效。因此,亟需制定《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根据《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于2019年第三批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申请的《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工作立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高清竹组织开展藏北高寒草地退化等级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制定的研究,编写小组人员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那曲市草原站和中国农业大学。标准性质为推荐性标准。 1.2标准制定背景 西藏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草地是最重要、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广大牧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条件。草地盖度直接反映着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附件2 论文中英文摘要格式 作者姓名:杨元合 论文题目: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储量 作者简介:杨元合,男,1981年08月出生,2003年09月师从于北京大学方精云教授,于2008年07月获博士学位。 中文摘要 准确了解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将有助于认识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准确揭示生物量的大小及其控制因素、阐明其地下与地上分配关系,将有助于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准确估算土壤有机碳库、揭示其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将有助于预测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反馈关系。但是,目前草地生态系统中关于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及其形成机制、生物量大小及其分配格局、土壤有机碳库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带地区,而来自高寒草地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尚不清楚高寒草地中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也不清楚高寒草地生物量的控制因素及其地上-地下分配机制,更不清楚高寒草地土壤有机碳库的时空变化特征。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最大的高原。高寒草地是高原分布最为广泛的植被类型,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较少,这些为开展相关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天然场所。我们于2001-2004年间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调查了135处样地,共计675个1 × 1 m2的群落样方和405个土壤剖面。此外,我们还于2005年补充调查了29处样地的根系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利用这些野外调查的群落资料、生物量数据和土壤碳/氮等理化属性以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遥感(MODIS-EVI、A VHRR-NDVI) 和气候信息等数据,借助II类回归(Reduced Major Axis, RMA)、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GLM) 等经典统计方法和克立格(kriging) 插值等地统计学手段,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物种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生物量的大小及其分配机制以及土壤有机碳库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特征。主要结果如下: (1) 水分是影响高寒草地群落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也是影响高寒草地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高寒草地物种丰富度与其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而且这种正相关关系不随草地类型而变化。高寒草地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生物量沿着水分梯度的共变可能是出现两者之间正相关关系的原因。 (2) 基于实测生物量资料与遥感信息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高寒草地的地上、地下和总生物量,分别为68.8, 366.0 和434.8 g m-2。它们呈现自研究区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此外,高寒草地中约有90%的根系分布在表层30 cm,而高寒草甸的根系分布较高寒草原更加集中于土壤表层(96% vs. 86%)。 (3) 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随着生长季温度的增加并未表现出显著变化趋势(r2 = 0.01, P > 0.05),但地上生物量与生长季温度的关系沿着降水梯度而变化。在干旱地区,与生长季温度

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又称草原退化、草场退化,是草地生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其结构特征和能流与物质循环等功能过程的恶化,即生物群落(植物、动物、微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环境的恶化。 它既包括“草”的退化,也包括“地”的退化。它不仅反映在构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上,也反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个生物组成上。 具体来说的话,草地退化,就是指,天然草地在干旱、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下、过度放牧与割草等不合理利用以及滥挖、滥割、樵采破坏等自然或人为原因,导致草原的草群组成和土壤性质变劣、产草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牧草生物产量降低与品质下降,从而导致草地利用性能降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的变化过程。 其特征是: ①草群种类成分中原来的建群种和优势种逐渐减少或衰变为次要成分,而原来次要的植物逐渐增加,最后由大量非原有的侵入种变成为优势植物; ②草群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减弱,可食产草量下降,而不可食部分比重增加; ③草原生境条件恶化,出现沙化、旱化及盐碱化,土壤持水力变差,地面裸露; ④出现鼠害、虫害。 引起草原退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化,即温暖化与干旱化,这是整个地球表面共同的变化,人类不能够左右,只能认识这一规律,利用这一规律。 引起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搂草、挖药材等。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过牧,即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又叫草原超载。 在一定自然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草场,只能供应一定数量牲畜的活动,如果无限制过分频繁地放牧,牲畜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来不及积累有机质,势必使草丛变得越来越矮,产量越来越低。 不仅如此,那些优良的牧草,即牲畜爱采食的牧草受害最重,影响最大,而那些有毒的或者牲畜不喜采食的植物就得以保存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退化的草地一方面表现为植物小型化,生物量低的特点,另一方面表现有毒植物相对增多的特点,在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严重的草原上,狼毒大量保存下来,就是这个道理。过牧不仅对牧草会产生上述影响,而且长期的大量的过度的牲畜践踏,也会使土壤变得紧实,导致透气透水能力降低,土壤性状恶化。

_黑土滩_退化草地_高寒湿地及其交错区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黑土滩0退化草地、高寒湿地及其 交错区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徐松鹤1,尚占环2,龙瑞军1,2,3,齐文娟1 (1.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2.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 学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8) 摘要:采用样方调查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江河源区/黑土滩0退化草地、高寒湿地及其二者交错区的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交错区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高,/黑土滩0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明显高于高寒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高寒湿地植物群落中以莎草科植物占优势,/黑土滩0退化草地则以毒杂草占绝对优势,交错区可食性杂草类群较多。从3种植物类型区物种构成变化看,尽管3者互相毗邻,但是/黑土滩0可能是其他高寒植被类型退化演替而形成,不能证明/黑土滩0与其临近的高寒湿地存在群落发生学关系。以毒杂草构成为主的/黑土滩0次生植被则对其周边高寒湿地具有明显的侵入性和生态胁迫,因此必须加强对江河源区/黑土滩0退化草地的治理。 关键词:/黑土滩0退化草地;高寒湿地;群落结构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Q948.15;S81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07)04-0045-05 近年来,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黑土滩0退化草地的面积正在迅速的扩增。为了治理/黑土滩0退化草地,我国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和科技力量[1~3]。但是,关于/黑土滩0的来源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论。一般认为,/黑土滩0是由高寒草甸退化产生[4~6]。实际调查发现/黑土滩0大多分布于江河源区的河流沿岸滩地,而其周围群落多为山地草地和河流湿地[7~8]。那么这些/黑土滩0是山地草地退化而形成,是高寒湿地衰退而形成,还是另有其原始植被类型?这个问题的解决对/黑土滩0恢复工程中/自我设计0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揭示/黑土滩0与其周边植被的关联性,选择了典型高寒湿地草地及其周围的/黑土滩0草地,以及二者的交错区,进行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方面的研究,为深入研究高寒地区/黑土滩0退化草地来源问题提供参考资料。 收稿日期:2007-01-16;修回日期:2007-04-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0371021,30600426)和中 科院/百人计划0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徐松鹤(1981-),男,内蒙古包头人,在读硕士。 龙瑞军为通讯作者。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黄河源区,玛沁县大武河沿岸滩地,国家/十#五0攻关项目区域范围,包括河滩高寒湿地草地,/黑土滩0退化草地以及二者过渡区域,海拔3740~3750m,地理位置N34b27c,E100b12c,年均温-0.6e。极端最低气温-34.9e,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2.9e,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9.1e,>0e的年积温1210.6e,> 5e的年积温865.0e,野生牧草生长季120d左右,年降水量513mm,多集中在5~9月,雨热同季,年蒸发量1459mm,年日照时数2571h,无绝对无霜期。 1.2取样方法 在3个研究区域内分别设置40m@40m样地,在样地内调查物种种数;同时在样地内设置50cm@50 cm典型样方10~15个,调查样方内所有物种的个体数、盖度[9]和重要值。重要值(Pi)=(相对密度+相对盖度)@2/100[10]。 1.3分析方法 群落结构特征根据样方中物种重要值确定群落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