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发和实践 (1)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发和实践 (1)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是吉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研究第二批规划课题之一,由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负责本课题实验,珲春市第一小学校组织实施,承担研究。从2006年6月课题开题至现在,近三年的实践、探索,对这一课题有了深度的研究,并产生了一定的效应,达到了预期目标,对我市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为落实这一指导思想,语文课程目标首先从阅读的数量着手,它提倡扩大阅读面,并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可是,目前在小学六年的课本中,阅读课文合计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

在新世纪飞速发展的今天,素质教育已成为改革和发展之潮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它对学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学校教育如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与课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形成全方位的教育体系。语文学习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我想首先应该是拓宽语文课程资源,树立大语文观。把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把语文教学与生

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之间融合的语文资源体系,以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而语文拓展性阅读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对学生自我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对学校教育及语文学科的拓宽、延伸和补充。

以往,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盲目、低效的状态,学生的阅读活动无法真正由课内逐步向课外过渡。近年来,不少教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却因为研究的封闭性、范围的狭隘性、成果的模糊性,以及可操作性不强等难以交流推广。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始终长抓不懈,但是效果却不明显。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这个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对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们向吉林省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提出了“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

二、理论依据及实践意义

(一)理论依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语文教学

的质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弊端。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倪文锦曾深刻地指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弊端是:“学生的阅读面窄,课外阅读量小,很少阅读文学名著及报刊文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让学生阅读与文本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外阅读的目标:第一学段、第二学段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大语文观念下的语文教育,它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的完善教育。要在学好教材的基础上,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从而提升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实践意义

第一,拓展性阅读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课外阅读针对性、目的性不强的弊病。进行拓展性阅读,我们就要从教材出发,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辐射开去,使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通过拓展性阅读,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通过拓展性阅读,教师课内教给方法,提供范例,课外组织有计划的读书积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在阅读过程中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和健康的审美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并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为说话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在拓展性阅读中学生不断实践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读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阅读效率。

三、实验的目标

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新路子。

2、具体目标

(1)使学习者在拓展性阅读过程中,可以广泛收集与阅读文本相关的信息,并结合自身的体验实现阅读文本语境的重构,实现学习者认知、观念、经验的重构。

(2)让学生通过拓展性阅读,对该素材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就某个特定视角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加深、拓宽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3)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4)培养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未来合格公民。

(5)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培养一批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研究型教师。

四、实验的内容

1、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流程。

2、激发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性阅读的兴趣及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归类的能力。

4、指导学生掌握拓展性阅读的方法。

五、实验的方法:

1、文献法:查阅有关小语拓展性阅读研究的文献资料,拓宽思路,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边思考、边实践、边调整,摸索出符合拓展阅读的新模式。

3、检查督促法:在实验的过程中,学校和教研员要跟踪检查督促,及时了解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开展各种相关的研讨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先进,纠正不足。

4、调查法:运用问卷调查法是为了进一步摸清学生的阅读兴趣及教师进行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现状,取得本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

六、实验的的具体步骤与实施

在课题实验研究操作中,课题领导小组依据方案,有序地开展实验研究,并且根据实验研究进展情况,不断从理论上、实践上完善方案,调整目标,使课题研究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如期达到了预定目标。

第一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5月):准备阶段

1、立项申请:

21世纪是一个快信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加工利用的能力。今天的小学生正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目前在小学六年中合计的阅读课文才三、四百篇,几十万字。这又如何能培养好与时代相适应的阅读能力?为此,经过认真思考,确定了“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并提出立项申请,于2006年4月20日正式批准。

2、建立课题实验的组织机构

顾问:于德成(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原黄元胜校长,现已调转)

金光泽(珲春市教科所所长,原杨兆奎所长,现已退休)唐玮(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主任)

于明川(珲春市第一小学校长,原李淑玲校长,现已退休)

组长:张艳兰(珲春市教师进修学校小学语文教研员)

副组长:董丽红(原珲春市一小副校长,现调任珲春二实验任副校长)

罗晖(珲春市第一小学副校长)

刘春霞(珲春市第一小学科研主任)

成员:张世花(一小教师)郝丽媛(一小教师)宁玉参(一小教师)张桂艳(进修学校教务处主任)尹富霞(进修学校科研室教研员:负责课题材料整理)

3、制定方案

课题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在科研室唐玮主任的直接指导下,先制定出了总的实施方案,实验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总方案的要求,制定了本校的实验方案。实验教师也制定了具体的实验方案。方案的制定更注重其科学性、可行性和实效性。

4、人员培训

实验期间,我们通过课题筹备会、动员会、开题会、现场会、调研活动等,从理论讲座到实际操作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采取集中讲座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的大型讲座5次(教师如何开展课题实验、科研与思考、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思考、开题报告和课题实验),课题组还不定期向实验教师发放学习材料(怎样撰写教学案例、课题实验程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拓展性阅读应注意的问

题等),实验教师通过自学充分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意义及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并能借助课题实验的研究,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

第二阶段(2006年6月——2008年12月):实验阶段

1、开题立项

2006年6月16日,在珲春市第一小学校举行开题会。会上,课题负责人进行开题报告,原珲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杨兆奎所长对本课题实验的可行性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原进修学校的黄元胜校长做了“科研与思考”的专题讲座,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室唐玮主任做了“教师如何开展课题实验”专题讲座,使实验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实验的目的、方法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课题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验教师郝丽媛和宁玉参上了研讨课,透射出本课题实验的重点。课后,我们又组织全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备课组成员进行了研讨交流,使大家明确了本课题实验的重点及意义。

2、实验研究

(1)、立足课内,延伸课外。

几年来,我们把实验研究的重点放在课堂,放在教学实践中。每学期都要深入实验学校,听课调研、查阅材料、组织座谈,以此了解实验进展情况,指导实验活动,解决实验中的困惑。针对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听课后写出了一份听课调研报告,指出优点,查找不足,并提出合理建议,使课题实验稳步进行。

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总结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从内容上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向文本拓展,二是向生活拓展,三是向学科拓展。

向文本拓展,又可以分为互文对照、课外阅读指导、填补课本空白三个方面。互文拓展,和主题教学相似,就是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作者、主人公、内容、体裁或单元训练点等引进相关的补充材料,引导学生阅读,从而达到扩大阅读量、拓宽阅读面的目的。

向生活拓展,就是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使教学成为生活的阐述,阅读成为生活的体验。

向学科拓展,就是将音乐、绘画引进课堂,让语文和数学、社会、自然等学科融合起来。要注意的是拓展要“适度”。

(2)立足实践,学会反思。

实验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反思来梳理教学中的得失,其形式是写教学随笔或教学案例。定时、定量,以保证教师在实验中的研究思考。

课题组的两位副组长——董立红副校长和刘春霞主任,率先垂范,和实验教师一同写教学随笔、教学感悟、教学反思,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及思考。2007年,两人先后在校内结集出版了个人教学反思集——《行走在教育路上》(董立红)和《烛光》(刘春霞)。其他实验教师坚持每周写一篇教学随笔,每个学期写一篇论文,每年写一篇阶段总结,并随时记录自己出公开课的课堂

教学实录。两年来,实验教师共写(60)篇教学随笔,(12)篇教学案例,已有7人的教学论文、案例及反思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篇教学随笔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3)立足实验,开展活动。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研讨活动,为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成长搭建展示的平台。

1、中心备课组活动

为了体现“课题来源于教学,并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在开展课题实验的过程中,借助全市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活动,进行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讨。每次活动分三步走:第一步,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第二步,课堂展示,尝试创新;第三步,课后研讨,反思提高。这一活动使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方法得到不断的补充与完善。

2、“送教下乡”活动

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主要渠道,而“送教下乡”则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式。在本课题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两次“送教下乡”活动。由教研员和课题实验教师分别为两所乡镇学校送课,通过说课、上课、反思、研讨等系列活动对乡镇学校的教师进行课题理念的渗透,进而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不但促进了课题参与者的研究,丰富了教研员的体验和感受,而且还促进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

3、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为了交流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在实验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实验

教师参加各级教学展示活动,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7年,在“全州教育质量年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实验教师郝丽媛代表珲春做课。她执教的六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在教学中,

较好地进行课外信息扩充,将背景材料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将学

生个体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与文本内涵建立联系,丰富了文本的

解读。她针对课文中的知识点,多次对学生进行拓展性口语训练与

思维训练,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领导们的赞扬。2008年,在“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郝丽媛老师

的课堂教学实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课,被州教育学

院推荐到省里代表延边州参加比赛,获得国家级优秀奖。

另外,我们还组织了两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次是全市“小

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一次是“小学语文优质课展示”活动。共出课19节,其中实验教师郝丽媛和宁玉参老师共做课3节,均得到大家的好评。通过实验教师的课堂展示,使课题实验成果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普及与推广,促进了小学语文学科课堂

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同时,还充分利用“珲春市教育信息资源网”这一窗口,展示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成果。2007年,本课题组为实验教师录制了课堂教学实录3节,并将其挂在珲春教育信息网上,供全市教师点击观看,以达到资源共享。

4、实验教师座谈会

在实验期间,我们组织了4次座谈会。实验教师说说自己在实验中的具体做法,大家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彼此之间取长补短。对于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5、阶段性研讨活动

为了总结、交流课题实验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召开了两次阶

段性研讨会。

第一次:《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实验,使

实验班学生受益匪浅,受此课题的影响,实验学校向吉林省教育科

学研究所申报《学科拓展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此课题开

题会上,郝丽媛老师代表实验教师出课,这也是《小学语文拓展性

阅读教学研究》的阶段性研讨会,两会并一。大家研讨交流了课题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二次:随着课题实验的深入开展,拓展性阅读使一小的语文

教学扎实有效,并形成特色,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2007年10月,一小承办《延边地区“本色语文”教学研讨会》,这是课题实

验的阶段性总结会及现场会。一小向来自全州八个县市的教师代表

展示了5节不同类型的语文课堂教学,同时还展示了课题实验材料、学生的拓展阅读本、成语积累卡、作文选,教师的教学随笔及教学

反思等。董丽红副校长代表课题组进行经验介绍,州教育局和州教

育学院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并给予高度的赞扬。

(4)、立足实验,培养习惯。

为了让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读书心得,课题组为实验班学生设计了《拓展性阅读记录卡》,实验学校将其印刷成《拓展阅读记录册》发放给学生。形式及内容是:

信息来源:阅读时间:

主要内容或优美词句摘录:

收获与感受:

在教师的具体要求与指导下,实验班学生每周进行两次拓展性阅读,并通过填写“拓展阅读记录册”来记录自己的知识积累。有的学生从课后“资料袋”中摘抄与课文有关的知识,有的从报刊中摘抄名言警句、故事儿歌,有的从工具书中摘抄名家、作者简介,有的从作文书中摘抄成语、佳句,有的从百科书中摘抄小知识及生活常识,还有的从网络中摘抄风景名胜及历史故事……渠道之广、内容之多,使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积累。

积累的知识不同,收获与感受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四年一班王雪娇同学)通过积累关于“幸福”的名人名言,懂得了“帮助别人是最大的幸福,要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学会和别人分享幸福。”;通过积累描写“秋天”的词语,感受到“秋天真美,今后我要仔细观察秋天。”;通过积累“送别诗”感受到“朋友分别时的恋恋不舍,今后我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刘嘉欣(4.6)同学阅读“有志者事竟成”这篇短文后在“收获与感受”中写到:“语言是花苞,

行动才是果实;决心是种子,实干才是肥料。有志者,事竟成。最后的胜利,就在那一点坚持。加油﹢努力﹢有志-懒惰=成功”。王健(4.4)同学摘抄关于描写教师的好段之后写到:“这些句子居然能把一个人描写的那么具体,我要把这些好句子写在作文里。”……

翻阅学生积累的一篇篇优美佳句及各类知识,使我们这些教师也大开眼界,增长见识;读着学生书写的那一句句真实的收获与感受,真是令教师们欣慰倍至、欢欣鼓舞。时而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而喜形于色,时而为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而眉开眼笑,时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而喜笑颜开。实验中,学生积累了许多拓展阅读记录册。这种长期的积累使学生养成了摘抄与思考的习惯,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了读书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等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拓展性阅读要求语文教师树立这种大语文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教材,而且要关注生活中许多随手可取的语文学习资料。要让学生在学习这些材料时,既增长知识,也学会生活,又学会做人,让他们在读书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积累感悟中获得积极的人生体验。

(5)、立足实验,形成能力。

实验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采取课内与课外两手抓:课外提要求,学生自主找材料,摘抄写感受;课内统一背唐诗宋词、成语接龙、《三字经》、《弟子规》等。在听课中发现,实验班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课外的美文佳句、名言警句等都能脱口而出,让人耳目一新。学生不但积累了,而且还能恰倒好处地运用,拓展性阅读实验给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无限生机。不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为语文实践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使他们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促进语言的发展,为说话与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验教师郝丽媛深有感触地说:“自拓展性阅读实验实施以来,我深感学生的成长:积累的多了,背诵量大了,不但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而且学生在习作中也有话可写,有事可叙,写作能力提高了。期末考试作文得满分的学生人数在学年遥遥领先。”在各级小学生阅读与习作竞赛中,实验班学生也频频获奖。

几年来,实验班学生除了积累大量的课外阅读知识外,还动手制作了“成语积累卡”、“手抄报”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随着积累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习作水平也不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七、实验结果

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现行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大胆地改革、补充、拓展与延伸,从深度、广度等方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习惯,

增强了语感,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课题实验,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了综合素质。

1、拓展性阅读,激发了兴趣。

拓展性阅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实验班形成了“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氛围。据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得知,有30%的学生特别喜欢学习语文,60%的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只有10%的学生不太喜欢学习语文,这已形成可喜的局面。每天上课前,教室里总能看到许多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的情景。每天下午自由活动的时间,学校图书室里总是挤满了借书的小同学。据学校图书管理员统计,每学期实验学生平均借书量达5本以上。平均每人20余本。其中最多的学生两年中共读书近百余本。现在学校里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数百首浅近的古诗、儿歌能脱口成诵;高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世界名著、当代名人名作都熟知于胸。

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利用率达到了94%。另外,同学们还经常到市图书馆购置书籍。经调查统计,实验班学生平均阅读总量为:一年级,3万字;四年级,42万字;六年级56万字,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2、拓展性阅读,提高了能力。

教师经常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籍与作品,使学生逐渐形成了独特而富有个性的阅读行为。随着阅读量的增大,知识的储备

也逐渐增多,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习作水平均得到不断的提高。

实验班学生竞赛成绩统计表(注:06年是三个实验班,07、08均是两个实验班)

年度国家级州级市级

一等奖二

2006 13 11 5

2007 3 3 8 15 6 4

2008 3 4 14 16 7 5

3、实验造就了一支有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

在课题的带动下,每位实验教师都能够做到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

研究,科研意识明显增强,科研能力也不断提高。她们勤于实践,勇

于创新,善于思考,在教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两年多的实验为年

轻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使她们脱颖而出,成为省、州级语文

学科骨干教师(郝丽媛于2007年被评为省级骨干;宁玉参被评为州

级骨干;张世花在2008年被评为州级师德标兵)。

实验教师获奖情况统计

年度公开课(节)荣誉证书(个)

论文(篇)

省州市国

家省州市国

省州市

2006 2 2 1 1 2 2007 2 8 2 1 1 3 2008 2 1 1 2 1 1 2

4、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渠道逐步形成

两年来,在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渠

道逐步形成:

(1)课前拓展,打好基础

对于教材中的课文,教师找准拓展点,新课之前让学生搜集相

关资料,并把所搜集到的资料记录到“拓展阅读记录册”中。课上,

让学生交流所搜集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进行课内阅读打下基础。如:

实验教师宁玉参在教学《向命运挑战》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搜集与主

人公——霍金有相同命运的杰出人物及其事迹(海伦.凯勒、奥斯特

洛夫斯基、吴运铎、张海迪…),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了能量,还为学生树立学习霍金这样的杰

出人物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敢于向残酷命运挑战的精神产生了积极

的影响。

(2)课中拓展,加深理解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疑难,教师如果适时地利用拓

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

话,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实验教师郝丽媛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时,学生在理解“史铁生患病之初脾气暴怒无常和在母亲去世之后,在母爱的召唤下,他懂得了感恩,学会了乐观,也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这部分内容有疑难。于是,教师出示史铁生写的《病隙随笔》的部分内容,既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减缓了坡度,又架起了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的桥梁。

(3)课后拓展,增加积累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因此,一篇课文学完后,当学生意犹未尽,教师都要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如:实验教师张世花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课后,要求学生“找其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在学完古诗《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之后,让学生课后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这样,不但开发了课程资源,促进了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而且对于学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5、实验的成果

调研报告: 8份

结题报告: 7份

论文: 36篇

教学案例: 46篇

总结: 24篇

光盘课例: 8张

教师随笔集: 248篇(其中校内结集出版三本个人随笔集)

学生作文集: 4本

6、问卷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教师教学的情况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们先后对教师、学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成绩统计。调查人数:教师40人,学生153人,四个班级(两个实验班,两个对比班)。

实验教师问卷调查(3人)

1、你是怎样开展自己的课题实验的,其具体的做法是什么?

2、就拓展性阅读课题的实验你有哪些突破,其意义是什么?

3、从哪儿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对现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看法。

5、课题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你是如何解决的,有什么建议?

6、现代化手段的应用()

A、不会使用(不使用)

B、偶尔使用

C、经常使用

7、课堂讲授时间

A、20分钟

B、30分钟

C、40分钟

语文教学方式调查表(教师)(40人)内容重视很重视一般

人数% 人数% 人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