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业建设标准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专业建设标准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专业建设标准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专业建设标准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专业建设标准——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依照《悉尼协议》开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关键是参照其诸多成员国家或地区实质等效的认证标准,将标准的要求转变为专业建设的行动方向。表1是《悉尼协议》成员ABET、HKIE、IEET工程类专业认证标准相对比。可以看出其国际范围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标准可以归纳为

七大认证标准项,即专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持续改进。同样,本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对专业认证标准项归结为这七大方面。

一、培养目标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提出,该标准项要求认证专业要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该部分的重点在于专业是否将抽象的培养目标具体分解为核心能力并进行有效评估,最终使得培养目标可量化、可评估。台湾工程教育学会IEET 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标准项的定义是评量专业的教育目标及其合理性,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论证:①须具备公开且明确的教育目标,展现专业的功能与特色,符合时代潮流与社会需求。

②须说明教育目标与学校愿景/教育目标的关联性及形成的流程。③须说明课程设计如何达成教育目标。④须具备有效的评估方式以确保教育目标的达成。香港工程师学会HKIE 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标准项的定义是专业的目的、目标和理念符合相应的工程高级文凭水平的教育标准和职业的要求。学校应证明专业如何满足目标以及专业怎么应对未来的发展。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强调,专业应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满足专业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培养目标。必须有文件、系统实现和有效过程,使专业利益相关者可以定期审核专业培养目标以保证它们是和学校使命、专业利益相关者需求相一致。

二、毕业要求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提出,该标准项要求认证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项目管理、终身学习。该部分的重点在于专业是否通过有说服力的证明材料(成绩、课题、发展质量、自评、他评等)对各项毕业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有效举证。《悉尼协议》文件也对毕业生提出了明确的毕业要求,见表2:

其中,对于毕业要求中提到的“广义工程问题”和“广义工程活动”提出了明确的定义,具体见表3、表4。台湾工程教育学会IEET 对于专业毕业要求标准项的定义是本规范评量专业的教学成效。学生在毕业时须具备下述核心能力:①熟用专业实务所需的知识、技术、技能及工具的能力。②确实执行标准作业程序,并执行、分析、解释与应用实验于改善实务技术的能力。③运用创意于实务技术的能力。④计划管理、有效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⑤确认、分析及解决实务技术问题的能力。⑥认识时事议题,了解实务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⑦理解及应用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及尊重多元观点。香港工程师学会HKIE和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对于专业毕业要求的细化如下表5所示:悉尼协议论坛总结成果、交流经验、信息共享

[实用参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明确了工程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及职业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对照认证标准,介绍了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制定情况。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5-0020-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开发基本能力,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规划设计、设备制造、电厂与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成为具有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基础上,高校应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1],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训练后,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电气工程问题,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毕业5年后,经过实践锻炼达到电气工程师的职业要求。 培养目标在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不断转变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理念,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加强和拓宽学科和专业基础,加强素质教育。 此外要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要有行业或企业专家的参与[2]。 二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电气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电气应用系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问题分析:能够运用所学数学、自然科学及电气工程基本理论

X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模板】

XX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本专业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及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掌握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团队精神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在纺织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程技术研发和生产组织管理以及检测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专业将上述培养目标具体分解为五个目标点,分别如下: 目标1:具有科学、工程及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工程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履行相应责任; 目标2:具有对纺织产品设计、制备工艺设计与控制、纺织材料性能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分析和求解的能力; 目标3:具有纺织工程领域内工程技术研发能力,熟悉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团队协作与管理能力; 目标4:能够就纺织工程复杂问题与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进行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与协作; 目标5:具有终生学习和继续教育的意识以及自主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依据XX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特色的要求,由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经师生广泛讨论,凝聚共识,制定专业毕业要求,经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后实施。 本专业的毕业要求通过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工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术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与实习、各类创新活动与竞赛、职业规划指导与专题讲座等教学与实践等环节,使本专业毕业生能具备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宽厚的纺织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具备在纺织领域从事产品研发、制备、贸易、检测、项目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基本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纺织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标准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标准

《工程建设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工程建设法规 课程性质:《工程建设法规》属于专业领域课,是“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分:2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检测专业、建筑工程监理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通过对《工程建设法规》课程内容的学习,掌握关于建筑法规及业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法律意识,从而达到掌握建筑法规,遵守建筑法规、应用建筑法规的目的;培养学生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自觉抓住学习机会,获取相应的法律知识,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专业领域课,安排在第一学期学习,为学习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专业课奠定基础。本课程可作为注册建造工程师考试中相关法规内容的学习和补充。 1.2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工程行业专家对本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与现行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及标准相结合,与建造师考试结构和体例相结合,采用理论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教学形式必须结合开放教育“自学、导学、助学”的特点,通过学生自学、辅导教师课堂教学、案例讨论和观看有关建筑法律法规的电视录像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建筑法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程学习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单位所涉及的

工程法律法规,重点学会其中与施工单位密切相关的工程法律法规。能够深入理解建设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操作程序;能应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找出原因并从中得到启发。 2.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建设工程法律制度 学习建设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建设所要遵守的准则,培养自身的工程建设法律意识。 2.合同法 工程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同管理主要的依据就是《合同法》。通过学习合同法,掌握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与履行,提高合同管理能力以及项目管理能力。 3.建设工程纠纷处理 建设活动非常复杂以及政府监管严格,因此,建设工程纠纷不可避免。学习建设工程纠纷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能力目标: 1.建设工程法律制度 掌握工程建设所要遵守的准则,会运用所学建设工程法律制度解决工程建设中相关法律问题,会工程建设相关的操作程序。 2.合同法 掌握合同法的知识,正确选择使用《合同法》,会有效进行合同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简介 一、课程总述 1.课程性质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都必须涉及到的内容。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全过程有基本了解,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知识,为学生毕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的思路为: 本课程在学院教师、企业人员对工程施工管理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施工企业安全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围绕着安全管理知识理论教学和安全资料应用训练实践教学两条主线,采用行动导向,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施工现场秩序、事故案例讲解、安全知识竞赛、项目跟踪与现场管理、现场安全资料填写、整理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工程现场结合,知识与岗位资格相结合,学与做相结合。以突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尽快适应施工单位、建设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岗位的环境,从而以最快的坡度来胜任安全管理岗位的工作。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掌握建筑工程安全的基础理论,编制安全技术施工方案,能够编写安全技术交底。 知识目标: 1、学生有能力根据已学的施工安全技术知识,参与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2、熟悉并运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进行日常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并能正确处理违规违章; 3、能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能对企业工人进行日常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能参与施工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会写事故报告。

4.2.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标准、过程、目标

4.2.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标准、过程、目标 云南工商学院设计学院成立于1999年,主要包含电脑艺术设计、影视广告、动漫设计与制作、装潢艺术设计、建筑设计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城乡规划、中国古建筑设计技术等专业,云南工商学院十分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集全院之力,汇天下之才,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标准、过程、目标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具体如下: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标准: (一)坚持注重素质教育标准: 高等职业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应用为本,学以致用标准: 以学院办学定位和服务宗旨为指南,立足于培养高端技能型切合用人单位需要的一线技术、管理人才的目标,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突出实践性。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针对企业、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课程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等模块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使培养方案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坚持课程体系整体化标准: 课程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能力的需要,坚决克服因

人设置课程的偏向,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要注重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和融合,妥善处理好通识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岗位技术课程与职业拓展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课程的先行与后续、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四)坚持建立特色培养模式标准: 在遵循学院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基础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在充分挖掘现有教学积淀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整合优质资料,重点突破,彰显专业特色,结合专业建设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项目驱动,企业化培养: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按照企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设立相应课程,融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科学管理于一体,构建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学习形式的企业化人才培养模式。 2.工学结合,课证深度融合: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考证的内容融进日常教学中去,实行“基本技能+岗位技能+职业发展能力”的课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技术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采取模式的形式设计课程体系。 3.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1014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授课单位:商务管理系 学时:34 学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修订)日期:杨振伟2012年7月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胡莹瑾、郭海霞2012年7月 1.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1.1.1课程性质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建设电子商务法教材“理论+实践”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本课程包括电子商务法概述、电子商务主体认定的法律制度、电子签名法律制度、电子支付法律制度、电子商务安全保障与争议解决法律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电子商务法律制度。每章都配有引导性案例、学习目标、自测题、实训题与小组任务。教学过程中力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与学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强化学生对电子商务法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1.1.2 课程作用 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掌握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理、电子商务立法概况、数据电文法律制度、电子签名法律制度、电子认证法律制度、电子合同法律制度、电子信息交易法律制度、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电子商务纠纷等必备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电子商务法律分析并解决电子商务实践中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学习深入的专业理论知识,主动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后续课程《网上交易操作》、《商务谈判》、《客户关系管理》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理念 遵循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根据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开发本课程。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课程内容共9个模块,电子商务法的基本原理、电子商务立法概况、数据电文法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领域的工程知识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国际视野、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能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及销售、科技开发和应用研究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或管理人才。毕业 5 年左右,能够胜任解决机械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工作岗位,成为技术或管理骨干。 本专业学生毕业 5 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1、目标1(工程知识):掌握扎实的数学、自热科学、机械工程基础和专业 知识。 2、目标2(工程能力):能够运用所掌握工程知识和科学原理识别、表达、 分析和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独立或合作制定有效的工程技术或管理解 决方案,并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初步综合机械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对社会、 环境和安全的影响,具备初步进行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研究、设计 与开发或项目管理能力和担当机械工程师、工艺师或项目主管的能力。 3、目标3(沟通能力):能够运用中、英文撰写项目报告,针对机械工程问 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4、目标4(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能够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 具有适应机械行业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5、目标5(素质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职业精神和团

队合作精神。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指标点 1.1 :具有解决机械工程问题所需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指标点 1.2 :具有解决机械工程问题所需的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指标点 1.3 :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指标点 1.4: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 2.1 :能识别和判断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指标点 2.2 :能认识到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有多种方案,并能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寻求(工程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指标点 2.3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基本原理运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表述。 指标点 2.4 :能基于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原理,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零部件、设备或制造工艺,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环境、健

六年级学生德育活动培养目标及要求

六年级学生德育活动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六年级学生特点: 六年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增强,不希望老师和家长把他们当成小孩,但在处理问题上还很不成熟,熟悉小学的日常行为要求,但一些同学却做的不够认真,吸取的信息更多,不善于做正确的判断与分析,辨别是非能力较弱。 (二)实施重点: 进行理想主义、集体主义、遵纪守法等道德品质教育,重视日常行为规范的巩固。通过学生参与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责任感教育。 (三)实施细则内容: 第一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工作: 1、结合“做小学部表率”活动,加强习惯的养成教育; 2、开展“我们的责任”、“我能行”系列教育活动,帮助、引导学生参与日常管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结合毕业、升学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大、中队教育活动。 班主任工作: 1、继续强化班级常规教育,建立良好班风,形成良好集体舆论,开展“集体一一我的家”主题教育活动; 2、利用主题班会、班主任课开展“我们的责任”、“我能行”主题教育活动;

3、开展毕业生爱校教育。 任课教师工作: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家庭和社会工作: 家长学校开办讲座,指导家长配合学校进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育。 第二学期 教导处、大队部、年级组: 1、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法律法规, 争做守纪学生; 2、结合“学雷锋”,组织学生参与“送温暖,献爱心,公益活动; 3、结合“六一”儿童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4、在常规教育和主题班队会中,让学生自己组织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 1、召开主题班会“我长大了",进行自理、自立、自律教 育; 2、结合“难忘童年时光”主题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3、做好毕业生的鉴定工作。 任课老师工作:

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技术及工程管理等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道德水准,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在矿物的加工、分选方面具有项目开发和设计、规划、管理、鉴定以及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够在矿物加工工程领域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工程师、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具体培养目标为: 目标1: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道德水准; 目标2:能够进行矿物加工、分选方面项目的开发和设计、规划、管理及鉴定工作,并能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目标3: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及合作能力,能够在一个由不同角色的人员构成的团队中作为成员或者领导者有效地发挥作用; 目标4:在矿物加工、分选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 并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目标5: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和拓展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目标6:有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而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毕业要求: 根据安徽理工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培养特色及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工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堂教学、讲座、社会活动、文化活动、各种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实习、辅导、座谈等教学环节,使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力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利用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及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知识来解决矿物加工、分选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覆盖通用毕业要求1) 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运用到矿物加工复杂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之中; 1.2 能针对一个复杂系统或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的边界条件求解;

自动化专业培养和毕业要求

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素质、能力、知识协调统一,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自动化理论与方法知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知识、自动化专业技术知识和自动化技能知识,具有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在控制科学与工程、过程控制、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系统、电气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运行、应用与维护、技术管理、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能成为具备工程师素质和能力的技术管理骨干。 将培养目标划分为五个指标点,分别为: 培养目标1: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并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培养目标2:具有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扎实的自动化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合理的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3:富于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4:具有较强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培养目标5:能够在自动化相关各领域胜任技术和工程管理职务。 2.毕业要求 为使本专业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应具备以下12 项能力: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自动化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领会重要数学、物理思想方法,并具有运用相应的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1.2 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其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3 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能针对自动化工程问题进行软硬件分析与设计。 1.4 掌握自动化专业知识,并能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自动化工程领域复杂工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适用对象:物流管理专业三年全日制高职学生制定时间:年月 课程代码:所属系部:经济系 学分: 2 学时:36 制定人:批准人: 二、课程的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对物流法相关知识的系统理解能力。 (2)针对物流企业实际经营活动,掌握物资采购、货物运输、货物仓储、货物装卸搬运、物流包装配有关的法规。 (3)掌握物流过程中的保险法律规范。 (4)掌握国际货运代理法律规范。 (5)掌握货物海关监管法律规范。 (6)理解物流争议的解决途径。 2、方法能力目标 (1)具有独立运用物流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具有采集使用信息、分析归纳、总结交流经验、技能、技巧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4)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结合运用的能力。 3、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有团队意识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具有沟通与交流能力。 (4)具有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适应环境开拓创新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物流法律法规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已步入了快车道,并正从粗放型逐渐进入后工业化发展

时期,物流业也在加速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必然有赖于良好的法律环境作为依托和保障,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急需大量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课程开发思路 首先,基于“以项目任务活动和企业案例为载体,练就实战本领”的课程理念设计,通过项目任务情境实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途径,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情境与实际工作实境的零距离对接,融教、学、做为一体。 其次,坚持校企合作开发面向工作岗位任务和过程课程的建设思路。 具体开发思路如下: 1.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着眼学生就业岗位,以就业导向和岗位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与企业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2.根据实际企业对信息人员岗位人才的需求,确定其具体岗位,围绕物流法律法规人员岗位群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确定这些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3.建立了“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形成了理论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的教学模式,符合了课程设计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4.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实施物流法律法规的情景、案例、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内容 1、学时分配

培养目标和专业规划

■有关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确定毕业要求的依据,毕业要求是达成培养目标的支撑。培养目标是对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是构建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形成课程体系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完成学业时应该取得的学习成果。尽管毕业要求包含知识、能力、境界三个层面,即知、能、信,但掌握知识的目的是应用和创造知识,而应用和创造知识需要技能和创造力,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能力。毕业要求也称毕业生能力。培养目标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做什么”,而毕业要求更加关注的是学生“能有什么”,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能有什么。毕业要求是培养目标的前提,培养目标是毕业要求的结果。 注意:培养目标后面请慎用以往的诸如“高级专门人才”、“复合型创新人才”等用语,建议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我校以及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进行合理恰当的定位。

相对较接近要求的专业培养目标(仅供借鉴):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跟踪掌握新理论、新技术的能力,从事光电领域设计、检测、研发、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测控技术与仪器(卓)专业:培养具有计量特色,能从事系统设计与应用、产品技术开发和工程实施的测控与仪器仪表类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建设规划存在问题及建议 问题(注:分别存在于不同专业): 1、将专业建设目标写成了人才培养目标; 2、部分专业现状部分笔墨过多,占到篇幅的近乎2/3; 3、没有很好地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结合; 4、建设目标过于空泛、虚浮; 5、没有建设措施或者措施过于空洞; 6、括号中提示的内容没有删掉,有的“模板”两个字还在; 7、应有的层级标号没有或者不够规范,有的前后不一致; 8、建设任务或内容中对于诸如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位和打造、 专业特色的进一步凝练或保持等内涵建设着笔相对较少; 9、预期建设成效呈现出对建设目标的简单重复,而不是应有 的提炼、概括和未来建设状态的整体描述。 建议: 1、集体讨论、充分论证,不能仅由专业负责人个人承担,专 业其他教师游离其外; 2、科学处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关系; 3、注意建设目标和年度任务的可落实性、可评估性,既要体 现在现有基础上的层次提升,又要兼顾未来五年建设的资源和能力保证; 4、在前次初稿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实际能够涵盖指导思想、 建设目标(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建设现状(已有成绩和存在问

采矿工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doc

采矿工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 目录 1.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2) 2. 辽宁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对于学生的毕业要求 (2) 3. 辽宁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 (3) 4.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 (6) 表1 本专业毕业要求对照认证通用标准毕业要求的支撑 (6) 表2 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对于本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6) 5.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7) 表3 本专业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图(人文社科类、数学自然类、学科基础类、专业必修课、实践类) (7) 表4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的关联度矩阵 (12) 表5 本专业课程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图(人文社科类、数学自然类、学科基础类、专业必修课、实践类) (16) 6. 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活动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权重 (21) 表6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21)

1. 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目标1:热爱祖国,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能够在矿业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目标2: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具有就业竞争力,能够从事采矿工艺、采矿技术、矿区规划、矿山安全、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目标3:能够与时俱进,并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具备处理复杂矿山开采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在3~5年内独立承担初级或中级岗位的生产技术工作; 目标4: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现场工程师职业能力,能够满足现代矿山企业的需求。 2. 辽宁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对于学生的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掌握采矿工程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对应基本要求(1)。 (2)问题分析: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和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用于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应基本要求(2)。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应用采矿工程基本理论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针对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生产组织方案的编排与设计,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对应基本要求(3)。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对应基本要求(4)。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矿山系统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 2

民航法规与实务课程标准

民航法规与实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13 级空中乘务专业课程所属系部: 旅游艺术系学时(学分):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2015 年3月6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这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认识民航法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民航法规概述、空中航行法律制度、民用航空器管理法律制度、航空人员管理法律制度、民用机场管理法律制度、航空运输合同、民用航空保险法律制度、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法律制度。使学生具备民航法律意识,掌握民航法规知识,熟悉各个民航法规操作流程,成为一名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熟悉各项法规的民航工作人员。 二、课程目标 1、掌握航空法的名称和定义、明确航空法的调整对象和性质、了解航空法的特点。 2、明确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掌握各项领空管理制度。掌握国际空中航行的一般规则,掌握航空器的过境通行权、海道通行权、公海等区域的航行规则。了解如何对外国航空器入侵进行拦截和处理。 3、掌握民用航空器的概念及分类;理解民用航空器的国籍及登记。明确民用航空器的权利、掌握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 4、明确航空人员的概念、掌握航空人员的管理制度;明确航空器机长的法律

地位。 5、明确民用机场的概念及分类、了解民用机场的规划与建设制度和流程;掌握各项民用机场的使用与管理法律制度、掌握安全检查各项规定。 6、明确航空运输合同概念、特征及分类、掌握各项航空运输合同的形式与内容;掌握各项航空运输合同的形式与内容;明确航空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范围。 7、了解民航保险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各项民航保险的种类和具体内容;掌握民航保险的索赔、理赔的原则和程序、争议的判决等。 8、明确对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的概念、掌握我国《民用航空法》对第三人理赔责任的各项规定;了解航空器噪声、声震和空中碰撞产生的问题。9、掌握民航对劫持航空器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破坏航空器罪、破坏航空设施罪等的处理规定;掌握非法携带或运输违禁物品罪、传递虚假情报扰乱正常飞行罪、聚众扰乱民用机场秩序罪、航空人员重大飞行事故罪等的处理规定。 10、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国际民用航空公约》2 个关键法规。 三、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先总体介绍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于要学习什么心知肚明。然后逐章进行学习,进入每章学习前,都先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个情况应该涉及什么法律、应该怎么处理。然后带着学生们的争论和疑问进入章节学习。每章节学习完后再给案例进行处理,并对照开始的想法进行修正。让学生自己利用学到的知识修正自己的想法并解释为什么要修

专业认证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达到以下目标: 目标1(知识更新):能够持续学习和及时更新知识,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适应岗位工作和事业发展要求。 目标2(职业能力):具有缜密的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解决机械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完成新型机械产品设计的开发与制造,完成产品或工艺的技术改造,并能够综合社会、环境、能耗、安全、经济成本、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做出合理决策,能够担当机械工程师、工艺师、技术主管或营销主管工作。 目标3(团队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项目或团队管理工作,担任项目或团队负责人。 目标4(竞争能力):具有前瞻性、较宽的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能够把握机械制造业及其技术发展趋势,适应科学与技术、机械制造业和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在跨文化背景下开展交流、合作与竞争。 目标5(人格与修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热爱国家,爱岗敬业。 本专业毕业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机械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零部件、设备或制造工艺,并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环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综合理论分析、实验数据和文献研究得出合理有效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

建筑法规课程标准

建筑法规课程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建筑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筑法规》 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建筑法规》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以我国现行《建筑法》为基本依据,结合二级建造师法规教材及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展开论述;以法学原理为指导,按照建筑工程建设顺序依次论述;集中、系统阐述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法律关系、制度、违约责任及解决纠纷的办法,在具体问题的说明中,根据法律关系的不同分别进行解析。同时,对违反建筑法律法规的责任、建筑工程纠纷的解决作详细阐述。 二、课程任务 以法学原理为指导,按照建筑工程建设顺序依次论述;集中、系统阐述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法律关系、制度、违约责任及解决纠纷的办法,在具体问题的说明中,根据法律关系的不同分别进行解析。同时,对违反建筑法律法规的责任、建筑工程纠纷的解决作详细阐述。 第二部分职业岗位标准 一、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根据工程建设管理过程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面向涉及工程建设各主体(业主、施工承包商、监理及咨询机构)的基层管理、业务岗位,主要对应有造价员、资料员、财务统计员、施工员、招投标人员、合同管理人员等职业岗位。 二、国家或行业职业标准,技术等级标准 《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工程质量法》、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劳动法》、《工程建设争议解决制度》

第三部分培养目标 一、情感目标 1.认识法、建筑法、建筑法规、招投标、评标及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养成职业道德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的规范知识。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社会能力目标 能正确运用所学习的建筑法规指导实际工作,具备解决工程建设中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遵守建筑法规的规定。 三、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法、建筑法、建筑法规、招投标、评标及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2.熟悉合同谈判和工程变更及索赔的处理方法。 第四部分课程内容 本课程分为10个项目,以50个子项目为载体来组织教学,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大学专业介绍与培养计划、要求及学科课程、知识能力

大学专业介绍与培养计划、要求及学科课 程、知识能力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 专业名称:国际经济与贸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6.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二、法学 专业名称:法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课程标准

安全技术管理专业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学制:五年 教学时数: 96学时 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6 课程类别:必修

考试类型:考试 适用专业:安全技术管理 先修课程:安全管理学、安全评价、机械安全、安全检测与控制技术、 事故调查与分析技术 后续课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文书写作、职业安全卫生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安全工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之一,它是建筑工程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都必须涉及到的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全过程有基本了解,掌握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知识,为学生毕业从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2.设计思路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施工企业安全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围绕着安全管理知识理论教学和安全资料应用训练实践教学两条主线,采用行动导向,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施工现场秩序、事故案例讲解、项目跟踪与现场管理、现场安全资料填写、整理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与工程现场结合,知识与岗位资格相结合,学与做相结合。以突出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尽快适应施工单位、建设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岗位的环境,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来胜任安全管理岗位的工作。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有能力根据已学有的施工安全技术知识,参与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2、熟悉并运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关于安全文明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进行日常的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并能正确处理违规违章; 3、能对班组进行安全生产交底,能对企业工人进行日常的安全知识教育、培训、考核,能参与施工安全事故调查、分析、处理,会写事故报告。 (二)能力目标 1.具有端正的工作态度和很强的责任心,贯彻“安全第一”的安全防护意识; 2.具备环境保护意识,针对不同工况,选择具备环境保护的方案; 3.具有准确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准确编制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4、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能与参加工程建设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甲方单位的工作人员沟通协调工程中的相关事宜。 (三)情感目标 1.具有讲诚信、重承诺、肯吃苦、肯奉献、勇于负责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 2.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良好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 5.具有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 第一章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及方针原则,熟悉有关安全生产的含义、特点,懂得如何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方针、原则、法规与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3)安全生产管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安全管理 知识点:安全生产方针、原则、法规与标准,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安全管理的特点与程序 能力要求:能够掌握安全管理的概念,能够掌握我国当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能够掌握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并了解它的程序。 第二章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现行有关建设工程安全的法律、法规,熟悉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安全管理模式,掌握安全技术措施的基本知识,能独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及专项施工安全方案。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物业管理法规课程标准

《物业管理法规》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㈠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依托于物业管理专业建设。 课程的作用课程讲授了物业管理活动中涉及的法律内容,包括物业管理中的法律文件、早期介入及前期物业管理的法律规定、物业装饰装修管理、物业使用和维护、物业管理服务以及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等方面的法律规定。重点介绍物业管理法律责任及纠纷的处理,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行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关注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要求,并保持可持续发展。 ㈡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高职高专各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在设置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紧跟行业的发展趋势选取教学内容; 2、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需要安排教学任务; 3、在教学内容中提出了素质培养目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㈢课程设计思路 技能名称→ 情境描述→ 技能训练→ 技能考查 二、课程目标 课程工作任务目标:根据高职高专各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提高实际工作中与业主交流、协调的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对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灵活运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处理物业纠纷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㈠学习领域

㈡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

四、课程实施 结合本课程内容和所教授的学生特点,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影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教学练结合法、角色扮演法等。 1、模拟教学法。通过模拟制订物业企业参与招、投标的投标文件、模拟制订物业管理委托合同、模拟制订物业服务收费管理规范、模拟制订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等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物业管理的具体业务活动,以巩固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情景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制作相应的物业管理纠纷情景短剧,并以此作为考察学生成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情景演练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统筹能力随机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大量的案例教学,将说理与案例相结合,主动直观,通俗易懂。例如在讲解物业管理纠纷的处理时可引入具体案例,通过分析讲解,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 4、讨论、辩论式教学法。精选一些案例,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或开展辩论赛,分析各种事实材料中的情节与法律使用问题,分析问题的法律性质,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能抓住事务的主旨,做到有话可说,并且有理有据。 5、范文欣赏法。在给学生讲解完物业管理中常见的法律文件格式后,学生在具体运用时还是有一定难度,通过范文欣赏,增强学生对具体文件制作的感性认识。如在讲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时,通过幻灯片的方式,将优秀、典型的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协议放映给学生观看,并同时进行讲解、指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