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AP咨询 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 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 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 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物料账(英文缩写ML)是按照物料的实际流向来分摊差异的,它支持每月物料收支业务采用标准价,期末核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即在月内每天出、入库业务采用标准价记帐,期末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并重估库存值。

一、业务背景: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利于简化财务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经营业绩,促使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最核心、本质的差异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上,比如生产设备的折旧被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如受外界影响企业两个月份的产量差异很大,那么这种差异反映到产品的单位成本上的

差异就会很大。而事实上这种成本差异并不会被市场所认可。所以,可以把当期产品该摊的部分(通过定额确定)以变动成本的形式计入产品,而不该摊的部分(与期间相关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物料帐概念

物料的明细分类账它平行于总账每个物料在物料分类账中都视同一个明细科目系统自动在该明细分类账中记录所有和该物料有关的业务从而可以按照期间计算该物料的实际成本(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

三、物料分类帐的差异分摊原理

(一) 启用物料分类账的意义作用在于:

1、记录差异

2、分摊差异

在期末分摊差异之后,以实现还原物料的实际成本。

(二) 差异类别。

SAP将差异分为两大类:

1、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由于物料移动的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或者计划价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2、汇率差异。因汇率产生的差异。

价格差异又分类单层价格差异和多层价格差异,二者之和构成总的价格差异。简单的讲,单层差异是由于物料本身而产生的差异;多层差异是由来自于物料所处BOM的下层物料的差异而引起的该物料的差异。

(三) 差异分摊逻辑。SAP分摊差异最重要的两条逻辑如下:

1、差异从期初库存和入库中收集,在消耗与期末库存之中分摊

2、每单位数量的同一物料所分摊到的差异相同。

下图可以说明这两个原则:

1.SPL(Special-Purpose Ledger),除法定Ledger 0的都可看成此类.

2.表T882中可以看到各公司代码启动的各种帐套.

3.每个帐套只有相应模块被启动时才产生相关凭证,比如只有物料分类帐被启动,利润中心会计被实施等等才有物料分类帐和利润中心凭证,才有数据同步给更新.比如在产生物料凭证时不仅仅有会计凭证(对应法定帐Ledger 0),可能伴随还有物料分类帐凭证,利润中心凭证,利润分析凭证,销售成本会计分类帐凭证,TR凭证等,同一个数据源能保证各帐的数据完整性.

四、ML的主要功能

(一)期末差异分摊

使用ML可以将物料采购产生的采购价格差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成本差异、物料价格变更引起的价格变更差异等差异以单层/多层的方式分摊出去。

无论是标准成本法还是实际成本法,都得不到实时的绝对的实际成本,差异总是不可消除的,关于差异的帐务处理方法,一般认为有3种方法:

(1).期间分配法

假使当期差异很大,原则上不允许全部转入销售成本,否则严重影响当期损益,而应在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间按比例分摊。

在ML中使用实际成本核算(Actual costing),相关物料的价格控制必须是S(即标准价),价格确定必须是3(其它的价格控制和价格确定组合在本篇有详细讨论),此时,ML在平时使用期间固定的唯一标准价格核算物料的各种交易,差异都被记录在ML(表MLCRF)中.

在多层差异确定后,用户可以选择使用PUP重估或不重估当期库存,如果选择重估计库存,则当期物料主数据的价格控制自动从S到V,产生的会计凭证是:

Dr:库存(OBYC->BSX) 如果不重估物料则使用OBYC-LKW科目.

Cr:单层差异(OBYC-PRY科目)

多层次差异(OBYC-PRV科目)

在下个月初该凭证则被冲销回,

在标准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差异分配只是将各种差异在销售成本和存货之间进行了分配, 由存货承担的差异依然留在差异账户中并带到下期期初,并未做到“实际成本还原”。在物料分类帐中,由存货承担的差异是可以全部还原到存货中去的,如果以上期的周期实际价做下期的标准价并且重估物料,则下期期初没有任何存货差异,如图1和图2(Tcode:CKM3),并且使用ML的的Actual Cost component Split功能也可做到根据成本部件进行传说中的“成本还原”。

启动物料帐后,CKM3可以非常方便地分析每个物料在某期间初始库存和期初差异(差异包括价格差异和汇率差异)、本期所有的收货收据,本期所有的消耗在消耗类别下和期末库存

物料的差异分配公式是:

期初差异+∑本期收货差异= ∑本期消耗差异+ ∑期末库存承担的差异

期初差异和收货差异在本期消耗和本期期末库存间分摊,差异分摊的依据是消耗和期末库存的数量。

在一些企业,下期的标准价一般在物料分类帐结算前通过成本估算(Tcode:CK40N)获得并且release 为计划价格,同样,在上期物料分类帐结算时下期自动冲回的期初价格差异金额则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冲回下期期初价格差异金额=(下期标准价格-上期期末周期价格)* 下期期初库存数量。

(2).年末一次处理法

平时不处理差异,年底将累积差异一次结转,同样如果差异小,直接到销售成本,如果差异大同期间分配法在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间按比例分摊。

(3).直接处理法

如果产销比较平衡而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可以将所有差异全部挂在销售成本下。

上述差异分摊的做法,并未涉及差异如何在产品在产品间根据什么标准分摊的细节,ML差异分摊是按期进行的,类似国内的期间分配法(传统成本会计有分批法、分步法的成本核算,分步法又分顺序结转和平行结转两步),但是ML的在制品不分摊差异(据说新版本在制品也可分摊差异),而且ML的多层差异上转分摊似乎比国内的差异分摊做法更加合理。

(二)实际成本成本核算和月末加权平均价PUP

无论是哪种计价格方式,都有其缺点,而ML则集中了移动平均价和标准价格的各种优点,平时物料使用标准价格核算,差异收集也方便成本管理分析,差异分析完毕后再在期末将它调整为实际成本,物料在重估后价格标志可从S变成V,价格则变成实际价格即所谓的PUP->Periodic UnitPrice->周期单位价格。

注意:实施了物料分类帐,如果物料采用移动平均价标志V,PUP= MAP(移动平均价),物料分类帐虽然不能分配移动平均价格差异,但是可以记录价格变化情况。

如果采用标准价格控制S,平时用标准价格核算,期末CKMLCP在结算重估物料才得到实际价格PUP。

(三)实现多币种评估方法

货币类型和评估参数文件合成评估方法,你可以在ML中只使用多个货币类型,但是并不一定需要启动多级评估。

通常将ML的货币类型设置成FICO货币,但是FI可能启动平行货币(附加本位币)。

(四)实现成本分割

所谓的“成本还原”是“综合结转分步法”中的常用方法,指的是将产品在产品半成品,把所耗上一步骤的综合成本还原为按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最终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信息。

物料分类帐的实际成本分割可以实现这个功能。

实际成本还原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需要CK11N/CK40N进行标准成本估算,各成本组件标准记录各自标准成本。

2.需要KSS1/KKS1/KKS2/KKS5/KKS6等进行差异计算出各成本组件的各种(9种)差异。

3.运行ML将差异传送到各成本部件,如果不使用实际成本分割,可以只传总差异。

4.可以将各成本组件的差异传到对应的CO-PA值字段。

可实现实际成本组件传输至CO-PA利润分析模块,在CO-PA建立标准成本和标准成本部件值字段,平时销售时的成本是标准成本,同时也传输标准成本部件值到CO-PA,工单的结算参数文件中设置“PA传输结构”比如传输结构CO,然后Tcode:KEI1制作传输结构CO。

有两种方式传送产品的差异(即生产成本结算差异)到CO-PA:

方法一:在结算参数文件中不设置PA传输结构,总差异通过会计科目传送到PA,步骤是Tcode:OKB9为该科目定义默认的成本对象为PSG,二在系统默认的MM/FI PA传输结构FI设置一分配行,源的成本要素是生产成本结算差异科目,源选择”成本/收入”,再对应一值字段。

方法二:建立传输结构CO,将PA传输结构CO分配给工单的结算参数文件,源选择“生产订单差异”,并分配9种差异的一个“差异种类”。这样就可将成本部件的各种差异带到Co-PA,在ML中分摊差异时不但将整个差异在本期消耗和期末库存间分摊,消耗差异如有产出物料又再上卷,而且在成本部件层也是按这种逻辑分摊差异的,在成本项目(部件)层次上做到实际成本。

五、物料账后台配置

物料分类账详解

物料分类账分析 物料分类帐我将分为3块来讲,分别为: 背景分析&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前台操作、后台配置。 背景分析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例如标准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应当在月末结算成本差异,或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了满足中国的会计准则,在传统的手工帐时代,人们更倾向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即在物料发生业务时会计不做账,原因是不了解物料当时的实际成本,当月末收到发票后,才进行计算并补齐整月的凭证。先不谈这种方式工作量如何,单从它的效果来看,个人认为,这种结算方式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财务管理的思想,只是机械的迎合会计准则的需要及自身条件的约束。管理学认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应当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而单一的事后核算对企业现代化发展,毫无帮助。所以,采用标准成本法对物料进行管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 在SAP系统中,如果物料的价格控制方式为标准价,当采购价与标准价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生产材料采购差异,这部分差异通常我们会在月末时,将其分摊至销售成本或库存中。但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够知道每种物料的实际成本,因为分摊至库存的那部分差异并没有与物料相对应。 如何满足企业精益生产(JIT)的需求如何在SAP中计算出库存物料的实际成本如何才能将材料采购差异,分摊至每一种物料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阶段的讲述。 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对于采购差异的处理,SAP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将对比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明确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采购进行发票校验时产生的会计凭证:当采购发票价与标准价的不一致,产生了材料采购差异,这部分差异在月末订单结算时,会根据产成品的销售情况,分别计入销售成本及库存商品中,我们可能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结转至本年利润 如果差异较小并且相对平稳,我们可以将所有差异直接通过手工帐的方式,转移至销售成本中,再通过资产负债表直接将差异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这是传统手工帐时代的思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简单。坏处就是:过于简单。 如果差异较小,这样做是可行的,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采购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近年来不断升高的通胀压力,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导致差异的增加,如果将巨额的差异直接转至销售成本中,这将直接影响本月的损益,导致利润虚低,这将成为审计上的漏洞,同时,这也限制了企业对物料实际成本的管理。 期间分配法 从上一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采购差异很大时,我们原则上不允许将差异直接转至销售成本中,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将差异在销售成本和物料中进行分摊,举例来说,如本期共生产A物料100PC,销售60PC,40PC存入仓库,采购差异为200元,则销售成本需分摊120元差异,库存应承担40元差异。其中,库存所承担的差异,又将经过多级滚算,分配到不同的产成品、半成品甚至原材料中,从而还原出物料的实际价格。 目前存在的问题 要在SAP中实现上述功能,我们必须采用物料分类帐,来实现所谓的“成本还原”。但物料分类帐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物料分类帐无法将差异结算至在制品,这将对部分企业生产严重的后果,举例来说:

物料分类账详解(S4 HANA修订版)

物料分类账详解(S4 HANA修订版) 一、业务介绍: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物料的明细分类账平行于总账,每个物料在物料分类账中都视同一个明细科目,系统自动在该明细分类账中记录所有和该物料有关的业务从而可以按照期间计算该物料的实际成本(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 二、物料分类账的差异分摊原理 (一) 启用物料分类账的意义 各期间记录差异和分摊差异,在期末分摊差异后还原物料的实际成本。 (使用的标准价的月末还原实际成本所产生的凭证次月要冲销,S/4必须启用物料账,但可以不结算。) (二) SAP物料计价方式 此处的价格确定包含以下两种类型: 2 -Transaction-Based 基于交易3- Single-/Multilevel 单层/多级。若选择2,物料价格控制可同时被定义为移动平均价或标准价。若选择3,物料价格控制将只能选择标准价。(S4必须启用物料账,计价方式都要选择S,如果原材料使用移动平均价V差异不自动分摊)成本核算中物料使用标准价格S核算,差异收集也方便成本管理分析,差异分析完毕后再在期末将它调整为实际成本,物料在重估后价格标志可从S变成V,期末CKMLCP在结算重估物料才得到实际价格。 (三) 差异类别 1、价格差异是由于物料移动的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或计划价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1).库存初始化差异:例如561类型的入库,若实际价与标准价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2).采购入库差异:采购订单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3).采购订单发票校验差异:此种差异通常是由于发票价格与采购价格不一致产生的;但还有一种差异即物料分类账中所体现的汇率差异。 (4).物料过账转移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工厂,则跨工厂的物料转移过账,会因为两工厂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而造成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公司,则跨公司的物料转移过

PC05物料分类帐

用户操作手册 PC05物料分类帐版本:1.0

PC05物料分类帐 1.流程说明 本流程描述采用标准成本核算的物料,到月末如何计算出它的实际价格,并将属于库存物料的差异结转到材料科目。一般而言,原材料只需进行单一层次结算,而产成品及半成品则要进行多层次的结算。 2.流程图 3.系统操作 菜单路径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物料分类帐物料价格分析CKM3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组织的力量允许物料价格确定 CKMF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组织的力量允许结算输入 CKMG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组织的力量显示允许的任务 CKMJ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确定物料价格(单一层次) CKMH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定期物料估价过帐清算 CKMI ?财务与会计控制产品成本控制实际成本核算/物料分类帐实际成本核算编辑成本核算运行CKMLCP 4事务码 ?CKM3物料价格分析 ?CKMF 允许物料价格确定

?CKMG 允许结算输入 ?CKMJ 显示允许的任务 ?CKMH 确定物料价格(单一层次) ?CKMI 过帐清算 ?CKMLCP 编辑成本核算运行 操作步骤 一、物料价格分析 平时,物料的收发是以标准价计算,物料分类帐会对每一笔的差异进行记录,从本程序可以对每一物料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查询、分析。 1、按照菜单路径,点击菜单(CKM3),系统如下。(图1) 图1 2、按需要,输入以下字段的内容 标签字段类型描述/操作 N/A物料必须录入需进行价格分析的物料代码,如:100010 N/A工厂必须录入需进行价格分析的工厂代码,如:1000 昊天3、录入完毕,敲回车键,系统如下。(图2)

物料分类账详解

物料分类账详解 一、ML功能简介 关键词: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混合成本法 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估算|标准价格 零售价法|毛利率法 1.为什么使用物料分类帐?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而SAP中则可以使用物料分类帐来解决这个问题。 存货在期末需用实际成本法进行核算,而企业平常采用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进行核算,则期末需结转其差异,调整为其实际成本-SAP所以用物料分类账来解决 计划成本 定额成本(标准成本) 2.几个小节: 1.有人说计划成本法强调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也有人说计划成本法即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意味着一个使用标准成本的核算体系,其中有两个重要因素:标准价格和标准用量。(标准成本=计划价格*计划数量) 2.真正意义下的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关于这个体系的详细内容此处不再细究)在期末产品的实际成本是按标准成本列示的, 产成品在产品在资产负债表上也以标准成本列示,通过分析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各种差异来改进管理, 生产工单上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对工单进行发料和工票确认后,得到标准成本;实际价格分割,重估工单后,工单体现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差异,差异可结转至物料(产品)。 各种材料差异一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可直接挂在损益表的销售成本或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下,也就是说,可将各种材料差异设置成为损益科目或资产负债表科目。 如果每个期间材料差异不大,特别是现在企业力求能做到JIT(just-in-time),零库存或产销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和会计准则上要求使用实际成本要求就不违背。因此标准成本法核算有一个前提: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差异非常小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标准成本≌实际成本。这样平时存货核算使用标准成本,方便了日常成本管理的需求,同时基本满足了财务的实际成本需求,但是,如果差异波动很大,则标准成本法的优点就无从谈起,尤其是产品品种多,材料价格变动大,产品利润薄,成本核算要求高的行业。 有些管理软件,平常的存货收发业务财务都不记帐,解释是当时确定不了物料的

物料分类账

物料分类账 为什么要使用物料分类账? 中国的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但是在实际的业务发生中企业很难精确的计算出存货实时的实际成本,因此大多数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进行日常的记账,既在日常的业务中使用标准成本进行核算,在月末结账时结算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SAP使用标准价格+物料分类账的方式来实现这个功能。 什么是物料分类账? 物料分类账平行于总账,每个物料都被视为一个明细科目,系统自动在该明细账中记录所有和该物料相关的业务,并在期末计算改物料的实际成本。 物料分类账的主要功能: 期末差异分摊 SAP在物料采购、产品生产、物料移动等环节都可能会产生差异。例如,物料采购中存在收货差异及发票校验差异;产品生产中存在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物料价格重估的差异等等。而物料分类账可

以利用区分单层差异及多层差异的方法将这些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摊。 实现实际成本核算和月末加权平均价 如果在物料分类账中的启用了实际成本,则月末在多级价格计算后可以得到物料的周期单价,这样就实现了日常作业使用标准价格,月末通过物料分类账计算出差异,近而得到物料周期单价的目的。 实际成本分割还原 通过在系统中定义成本组件构成,可以在物料分类账结算完成后清楚的将各项费用的明细展现出来。如原材料、包装物、薪资、福利费及制造成本等。 物料分类帐差异分摊原理: 首先无论是否使用物料分类帐,只要系统使用了标准价格甚至移动平均价,发生业务时都有可能产生差异。物料分类帐规范了差异的分摊,并利用分摊结果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 在SAP的物料分类帐中,差异分为两类:单层差异、多层差异。

SAP咨询: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SAP 物料分类账详解说明 SAP咨询:物料账(英文缩写ML)是按照物料的实际流向来分摊差异的,它支持每月物料收支业务采用标准价,期末核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即在月内每天出、入库业务采用标准价记帐,期末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并重估库存值。 一、业务背景: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利于简化财务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经营业绩,促使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最核心、本质的差异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上,比如生产设备的折旧被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如受外界影响企业两个月份的产量差异很大,那么这种差异反映到产品的单位成本上的

差异就会很大。而事实上这种成本差异并不会被市场所认可。所以,可以把当期产品该摊的部分(通过定额确定)以变动成本的形式计入产品,而不该摊的部分(与期间相关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物料帐概念 物料的明细分类账它平行于总账每个物料在物料分类账中都视同一个明细科目系统自动在该明细分类账中记录所有和该物料有关的业务从而可以按照期间计算该物料的实际成本(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 三、物料分类帐的差异分摊原理 (一) 启用物料分类账的意义作用在于: 1、记录差异 2、分摊差异 在期末分摊差异之后,以实现还原物料的实际成本。 (二) 差异类别。 SAP将差异分为两大类: 1、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由于物料移动的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或者计划价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2、汇率差异。因汇率产生的差异。 价格差异又分类单层价格差异和多层价格差异,二者之和构成总的价格差异。简单的讲,单层差异是由于物料本身而产生的差异;多层差异是由来自于物料所处BOM的下层物料的差异而引起的该物料的差异。 (三) 差异分摊逻辑。SAP分摊差异最重要的两条逻辑如下: 1、差异从期初库存和入库中收集,在消耗与期末库存之中分摊 2、每单位数量的同一物料所分摊到的差异相同。 下图可以说明这两个原则:

SAP_物料分类账的应用要点

物料分类账的应用 背景分析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例如标准成本进行日常核算,应当在月末结算成本差异,或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满足中国的会计准则,在传统的手工帐时代,对于业务量较大的企业,人们更倾向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即在物料发生业务时,产生的凭证只有数量,不包含金额,当月末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后,再补齐整月凭证;另一种处理方式是“先进先出法”,但这种计价方式工作量大,适合于业务较单一的中小型企业。 从效果来看,这两种结算方式并没有真正的体现出财务管理的思想,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做法只是机械的迎合会计准则的需要。管理学认为,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应当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而单一的事后核算对企业现代化发展,毫无帮助。所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计价,为绝大多数咨询公司所推荐。 在SAP系统中,如果物料的计价方式为标准价,并且系统没有启用物料分类帐功能,当业务发生的实际价与标准价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差异,并将这笔差异计入表外科目,这些差异通常会在月结时,手工分摊至销售成本和库存子项目中。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够使企业了解每种物料的实际成本,因为分摊差异并没有对应到具体的物料。 如何在SAP中计算出物料的实际成本?如何才能将差异,分摊至每一种物料?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下一阶段的讲述。 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对于差异的处理,SAP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将以采购差异为例,对比不同的处理方式,从而明确启用物料分类帐的前提。 下图是进行采购收货时产生的会计凭证:

可以看到,因为采购价与标准价的不一致,产生了-4095.82元的材料采购差异,对于这笔差异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结转至销售成本(新奥月结也是将本月的材料差异分摊到销售成本中) 如果差异较小并且相对平稳,我们可以将所有差异直接通过手工帐的方式,直接结转至销售成本。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差异结转方式,但在目前中国的会计制度下,这种方式仍存在争议。 这是传统手工帐时代的思想,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简单。坏处就是:过于简单。如果差异较小,这样做是可行的,但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采购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近年来不断升高的通胀压力,工业原材料的价格水涨船高。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导致差异的增加,如果将巨额的差异直接转至销售成本中,这将直接影响本月的损益,导致利润虚低,这将成为审计上的风险,同时,这也限制了企业对物料实际成本的管理。 期间分配法 从上一种方法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采购差异很大时,我们原则上不允许将差异直接转至销售成本中,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将差异在销售成本和物料中进行分摊,举例来说,如果本期共生产A物料100PC,销售60PC,40PC存入仓库,采购差异为200元,则销售成本需分摊120元差异,库存应承担40元差异。其中,库存所承担的差异,又将经过多级滚算,分配到不同的产成品、半成品、原材料中,从而还原出物料的实际成本,并将另一部分差异,结转至销售成本。

物料分类帐之价格控制和差异分析

二.标准价Pk加权平均价 如果实施了物料分类帐,如果物料采用移动平均价标志V,周期单位价格PUP=MAP,如果采用标准价格控制S,平时用标准价格核算,体现出差异来源,期末CKMLCP重估物料得到实际周期单位价格PUP并在结算后价格控制自动变成V,这样, 物料分类帐似乎混合了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各种优点。 *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不同的是国内ERP的月末加权平均价是真的要等到期末才能计算出,而物料分类帐平时以标准价格反应月末结算后一次调整而已。 下面Pk一下移动平均价和标准价。 移动平均价(MAP->Moving Average Price) 当物料使用移动平均价时,物料的移动平均价在 I.物料移动(MIGO,MB1A/MB1B/MB1C等) II.后勤发票校验比如收货和发票时物料价格已经发生变化(MIRO) III.订单结算(KO88/CO88等) IV.外币采购的汇率变化 V.物料价格变更(MR21/MR22/CKMPRPN) 也就是说,只要有任何物料移动、发票校验或工单结算等业务涉及物料金额变更的交易,移动平均价都被重新计算。 国内软件发料时不计算价格,SAP中即使是发料时移动平均价也重新计算,这样做可以简化价格计算逻辑,计算MAP的公式如下: 本次交易后移动平均价=(本次交易前总库存价值 +|- 本次交易金额) / (交易前总库存数量 +|- 本次交易数量) 本次交易金额 = 本次交易数量 * 本次单价(货物移动)或 发票价差/汇差(只有金额,本次有效交易数量0,MIRO)或 手工价格变更(价格更改,本次有效交易数量0,MR21/MR22) 为了设计上的方便,在涉及物料金额变化的任何交易都重新计算移动平均价。 假设某存货第一期期初1000公斤,价格为65.15元 / 100公斤,发出999.55公斤,遗留0.45公斤,然后在第二期发现实际上在第一期上线时少计了999.55公斤,以MAP MB1C进来,结果 上表中假设561移动类型不输入金额,则价格从物料主数据价格,可以看出实际上任何交易无论进出,MAP都会重新根据计算价格,这样逻辑上比较好实现,所以可能会出现小数位的可容许差异。 注: I.在SAP中,物料库存被划分为普通库存,销售订单库存,项目库存等类型,而在物料

物料分类账

一、SAP物料分类账理解 物料分类账,简称ML(material ledger),其基本用途是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还原成本”、“还原库存”。即通过月底运行物料分类账,将库存差异(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自制半成本差异、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差异)自动按当期库存出库数和库存结存数的比例分摊至成本和库存中。为了理解其概念,可以简单举一个例子: 开一工单,生产A产品,数量为3个,当月全部生产完工入库,其中,A产品的标准价格为1000(A物料的主数据的财务视图中计价方式为“S”,即标准价计价,符合平高实际,材料移动平均价计价,产品以标准价计价),工单发生的实际成本为3500(包括材料费用和作业类型费用),同时,生产出的A产品当月通过销售订单交货1个,还剩2个库存。 说明如下: (1)、工单完工入库产生的凭证如下(默认评估类为自制产成品):以标准价入库 借: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3*1000=3000 贷:生产成本-自制产成品-成本转出3*1000=3000 (2)、工单结算: 贷:生产成本-自制产成品-差异转出3500-3000=500??之后贷方要摊500元? (3)销售订单交货1个: 借:主营业务成本1*1000=1000 贷: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1*1000=1000 从上面的凭证可以看出,由于主营业务成本也按标准价核算,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失真(未将差异还原至主营业务成本中),同时,也未将差异还原至剩余库存中。月底通过物料分类账功能(事务码:ckmlcp)就能还原成本和库存。物料分类账功能执行后,对于产品A产生的还原成本凭证如下:

贷: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500*1/3=166.67之前哪里借方进入500元? 上述金额怎么来的呢?因为生产的3个产品的总差异为500,卖出1个,剩余库存2个,所以按当月出库数和剩余库存的比例进行分摊。 借: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500*2/3=333.33 贷: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500*2/3=333.33之前哪里借方进入500元? 所以经过物料分类账之后,其主营业务成本为:1000+166.67=1166.67,其剩余库存商品科目的余额为:2000+333.33=2333.33,其成本和库存都达了还原实际的目的,这就是物料分类账的精髓。从上面也可以看出,其库存商品差异,经过物料分类账之后,其余额也为0: 库存商品-自制产成本-差异+ 库存商品-自制产成本-单层结算差异=0 对于还原库存的那笔凭证: 借: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500*2/3=333.33 贷: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500*2/3=333.33 借: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500*2/3=333.33 贷: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500*2/3=333.33 下月又存在差异333.33,加入下个月又卖出一个,剩余库存一个,下个月滚完物料分类账后,产生凭证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333.33*1/2=166.67 贷: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333.33*1/2=166.67 借:库存商品-自制产成品500*1/2=166.66 贷:库存商品-单层结算差异500*1/2=166.66 这个月的下个月初又进行冲回:

物料分类账ML理论介绍

1.物料分类账简介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例如标准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应当在月末结算成本差异,或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为满足中国的会计准则,在传统的手工帐时代,对于业务量较大的企业,人们更倾向于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即在物料发生业务时,产生的凭证只有数量,不包含金额,当月末计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后,再补齐整月凭证;这些做法只是机械的迎合会计准则的需要。 管理学任务,对企业财务的控制应当分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而单一的事后核算对企业现代化发展,毫无帮助。所以,采用标准成本法进行计价,为绝大多数咨询公司所推荐。 在SAP系统中,如果物料的计价方式为标准价格,并且系统没用启用物料分类账功能,当业务发生的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时,系统会自动计算差异,并将这笔差异计算入表外科目,这些差异通常会在月结时,手工分摊至销售成本和库存子项目中。但这种做法并不能够使企业了解每种物料的实际成本,因为分摊差异并没有对应到具体的物料。 2.物料分类账术语中英对照及概念 实际成本 Actual Cost

物料分类账 Material Ledger 评估类型 Valuation Type 移动平均价 Moving Average Price 标准价格 Standard Price 单级价格确定 Single-level Price determination 多级价格确定 Multilevel Price determination 3.物料评估的两种方法 3.1移动平均价V 随每一次物料移动而改变 建议只用于原材料及外购物料 发票检验小于当前库存数量时 差异可以被所有库存吸收

SAP-ML-物料分类账详解

(四) SAP物料计价方式

1.SPL(Special-Purpose Ledger),除法定Ledger 0的都可看成此类. * 2.表T882中可以看到各公司代码启动的各种帐套. * 3.每个帐套只有相应模块被启动时才产生相关凭证,比如只有物料分类帐被启动,利润中心会计被实施等等才有物料分类帐和利润中心凭证,才有数据同步给更新.比如在产生物料凭证时不仅仅有会计凭证(对应法定帐Ledger 0),可能伴随还有物料分类帐凭证,利润中心凭证,利润分析凭证,销售成本会计分类帐凭证,TR凭证等,同一个数据源能保证各帐的数据完整性. 四、 ML的主要功能: (一)期末差异分摊 使用ML可以将物料采购产生的采购价格差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成本差异、物料价格变更引起的价格变更差异等差异以单层/多层的方式分摊出去。 无论是标准成本法还是实际成本法,都得不到实时的绝对的实际成本,差异总是不可消除的,关于差异的帐务处理方法,一般认为有3种方法: (1).期间分配法

假使当期差异很大,原则上不允许全部转入销售成本,否则严重影响当期损益,而应在在产品,产成品和销售成本间按比例分摊。 在ML中使用实际成本核算(Actual costing),相关物料的价格控制必须是S(即标准价),价格确定必须是3(其它的价格控制和价格确定组合在本篇有详细讨论),此时,ML在平时使用期间固定的唯一标准价格核算物料的各种交易,差异都被记录在ML(表MLCRF)中. 在多层差异确定后,用户可以选择使用PUP重估或不重估当期库存,如果选择重估计库存,则当期物料主数据的价格控制自动从S到V,产生的会计凭证是: Dr:库存 (OBYC->BSX) 如果不重估物料则使用OBYC-LKW科目. Cr:单层差异(OBYC-PRY科目) 多层次差异 (OBYC-PRV科目) 在下个月初该凭证则被冲销回, 在标准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差异分配只是将各种差异在销售成本和存货之间进行了分配, 由存货承担的差异依然留在差异账户中并带到下期期初,并未做到“实际成本还原”。在物料分类帐中,由存货承担的差异是可以全部还原到存货中去的,如果以上期的周期实际价做下期的标准价并且重估物料,则下期期初没有任何存货差异,如图1和图 2(Tcode:CKM3),并且使用ML的的Actual Cost component Split功能也可做到根据成本部件进行传说中的“成本还原”。 图1中表示物料60000056在2007/08期物料分类帐结算完后的画面,启动物料帐后,CKM3可以非常方便地分析每个物料在某期间初始库存和期初差异(差异包括价格差异和汇率差异)、本期所有的收货收据,本期所有的消耗在消耗类别下和期末库存,本例中,没有初始库存没有差异,本期没有收货,价格差异64394.32元是后勤发票校验差异,所有有金额没有库存数量, 物料的差异分配公式是: 期初差异+∑本期收货差异= ∑本期消耗差异+ ∑期末库存承担的差异 期初差异和收货差异在本期消耗和本期期末库存间分摊,差异分摊的依据是消耗和期末库存的数量,所以,本例中期末库存的差异是40195.28 = 64394.32 * ( 5204/(5204 + 3133 ))。 在图1-[5]中,注意价格控制标志已经是V ,即平时使用标准价29496752.14/10000元/吨, 在月末加权平均价还原为29573991.33/10000元/吨,满足了平时标准价格计算抛出差异,期间还原为实际成本。 第8期物料分类帐结算时针对该料产生一正一反两张凭证。 重估物料,将标准价格控制S改成V,结算凭证如下: Dr: 原材料40195.28 (数量5204) ->平时标准成本少计,期末加上这部分,因为价格控制已经是V,则8月份期末价格是29573991.33/10000元/吨. Cr:材料采购差异40195.28 (数量5204) Dr:物料消耗24199.04 (数量3133) Cr:材料采购差异24199.04 (数量3133) 将第8期的材料采购64394.32在消耗和期末库存间分完, 如果是生产性的物料消耗层层上转后反应到产成品的销售成本和期末库存上去,不需要再冲回。 而第9期期初将冲回期末存货差异部分,在物料分类帐结算时和第8期的结算凭证同时产生,如果第9期依旧使用以前的标准价格(差异摊销至期末库存,实际单价发生变化),则冲回的会计分录如下,如图2:

物料分类账

物料分类账 1、电子材料:用“T”表示 电子材料是指以其电性能为主要应用的材料,根据公司目前应用情况看,包括:集成电路类、印刷电路板类、电容器类、电阻器类、电感器类、晶体管类、接插件类、稳压器类、变压器类、充电器类、开关类、电池类、电声器类、电位器类、磁珠类、数据线类和电线电缆类等。 2、光学材料:用“G”表示 光学材料是指传输光线的介质材料,包括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和光学塑料等光学介质材料,但不包括光电性能一体化应用的光电材料,例如发光二极管、氖灯、日光灯、显像管、液晶屏等光电类材料,该类材料归于电子材料类, 3、塑胶材料:用“S”表示 塑胶材料是指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应用的材料,包括ABS、PVC、PA、PS、PE等塑胶料,但不包括光学与塑胶一体化应用的材料,以及用于产品包装的塑胶材料,例如有机玻璃、玻璃钢、吸塑盒等,该类材料归于光学材料类或包装材料类。公司目前应用的塑胶材料主要包括数码相机、车载摄像头、网络摄像头等产品的塑胶结构件,例如机壳,以及用于其他用途的PVC线管、塑胶工具、塑胶模具等。

金属材料是指以钢、铁、铝等为主要应用的材料,公司目前主要包括数码相机、摄像头等产品使用的金属结构件,以及用于其他用途的角铁、金属线管、金属紧固件、金属工具、金属模具等。 5、包装材料:用“B”表示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产品包装的材料,主要包括包装箱、吸塑盒、胶袋、包装带、封箱胶纸、不干胶标签、防潮剂、合格证等。 6、辅助材料:用“F”表示 辅助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非主要材料,或辅助产品生产的应用材料,公司目前主要包括:UV胶、热固胶、酒精、锡膏、锡浆、清洗剂、无尘布、泡棉垫、双面胶、保护膜、钢网纸、胶水、锡条等。 7、自制半成品:用“Z”表示 自制半成品是指需要转入下一步骤继续生产且需要办理入库的工序产品,目前主要包括COB。 8、产成品:用“C”表示 产成品是指用于市场销售的完工产品,包括手机模组类、车载摄像头类、数码相机类和玩具摄像头类等。

物料分类账

物料分类账的主要功能是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分配到库存与销售成本之间,以便可以在实际用户之间分配该差异,从而便于分析库存物料与销售成本的实际成本。 在启用物料分类账之前,最好不要拥有业务数据,否则,需要处理历史数据。应当注意,控制范围的货币类型不能设置为“20-控制范围货币”,它可以是10、30或其他,并且需要再次测试。 主要业务流程: 1.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加工业务。产品同时使用半成品和原材料。它们分为两种产品,一种产品完全存放并出售,另一种产品部分存放并出售。 2.在成本中心中选择原材料,并查看未分配的差异。 3.半成品和成品的常规拣配和生产仓储。 4.计算在制品方差。 5.计算其他消耗并结转差异过帐销售。 概念-指网站中相关概念的介绍 物料分类帐 价格确定 期间状态

//物料分类帐中的缺陷// (1)默认情况下,在制品(WIP)不参与方差计算。如果要计算,则需要启用功能模块。 (2)物料分类账中的错误将直接影响总分类账的关闭。 (3)成本中心的拣选需要通过消耗来解决。 (4)在单层差异下分包差异将形成未分配差异。(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5)跨期材料价格变动。(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物料分类帐的差异来源// 1.库存初始化差异:例如,如果实际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则会发生差异。 2.采购订单的收货方差:如果采购订单的购买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则存在差异; 3.PO发票校验差异:该差异通常是由于发票价格与采购价格不一致引起的;但是,还有另一个差异,即反映在物料分类账中的汇率差异。 4.物料过账转移差异:如果在OX14中配置的评估级别是按工厂划分的,则由于两个工厂之间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跨工厂的物料过账将导致差异;如果在OX14中配置的评估级别是按公司划分的,则由于两家公司之间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跨公司物料转移的过帐将导致差

物料分类账

物料分类账的差异来源 1.库存初始化差异:例如561类型的入库,若实际价与标准价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2.PO的收货差异:PO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3.PO发票校验差异:此种差异通常是由于发票价格与采购价格不一致产生的;但还有一种差异即物料分类账中所体现的汇率差异。 4.物料过账转移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工厂,则跨工厂的物料转移过账,会因为两工厂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而造成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公司,则跨公司的物料转移过账,会因为两公司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而造成差异(通常跨公司调拨也会视同销售和采购业务进行,若如此其差异如前2、3的差异); 5.标准价格变更差异:MR21/MR22或CK40N(CK11N)、CK24,以及CKMPRPN、CKME等方式的价格变更,都会造成差异(实际业务为,为了保持期间数据一致,通常若物料有业务发生,一般不允许修改标准价); 6.生产环节结算差异:生产环节,生产订单的报工、生产收货都是按照标准价格或计划作业价格计算成本,在订单结算环节,会结转将投入与产出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WIP不承担差异);此差异包括材料差异(一般是由于数量差异引起的差异)、工费差异和制造费用差异; 7.其他类型业务差异:如退货等。 1. 未启用在制品差异结转。 2. 销售成本差异的分配未产生凭证,可能是财务扩展后面激活的原因。特别说明1 系统切换上线时,物料

的状态只能为01,才可以进行月结;2 月结前检查上一期间物料状态时,只有01、00、70状态才能进行本期间物料账结账;3 只01、20、30状态时才能进行成本估算。4 01、00、70状态是期间物料账结账的正常状态,记住!5 采用物料账+订单的成本核算模式特别要注意更改物料和发生物料移动时物料和时间的要求,更改物料要在上一个会计期间,而发生物料移动时的物料主数据一定要完备,不然后果是灾难性的。

物料分类账业务配置及操作手册

物料分类账业务配置及操作手册 Overview 业务说明 物料分类账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摊到库存和销售成本中,从而实现差异在实际的使用者中进行分摊,便于分析库存物资和销售成本的实际成本。 在启用物料分类账前,最好不要有业务数据,否则就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范围的货币类型不可以设置为“20-控制范围货币”,要么是10,要么是30,或者其他的,具体可以哪些需要再测试。 主要的业务过程: 1. 分产品、半成品、原材料处理业务,产品同时领用半成品和原材料,分两个产品,一个产品完全入库并销售,另外一个产品部分入库并销售。 2. 对原材料进行成本中心的领料,查看无法分配的差异。 3. 半成品和产成品正常的领料和生产入库。 4. 计算在制品差异。 5. 计算其他消耗,针对销售出库进行结转差异过账。 概念-参看网站中相关概念介绍 物料分类账 价格确定 期间状态 物料分类账的缺陷 (1)默认情况下,在制品(WIP)不参与差异计算,如果希望计算,需要启用一个功能模块。(2)物料分类账的错误将直接影响总账的结账。 (3)成本中心的领料需要通过消耗结算。 (4)单层差异下的委外差异会形成未分配差异。(还没有太明白什么意思) (5)跨期的物料价格变动。(还没有太明白什么意思) 物料分类账的差异来源 1.库存初始化差异:例如561类型的入库,若实际价与标准价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2.PO的收货差异:PO采购价格与标准价格不一致,就会产生差异; 3.PO发票校验差异:此种差异通常是由于发票价格与采购价格不一致产生的;但还有一种差异即物料分类账中所体现的汇率差异。 4.物料过账转移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工厂,则跨工厂的物料转移过账,会因为两工厂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而造成差异;若在OX14中配置评估级别是按公司,则跨公司的物料转移过账,会因为两公司的物料标准价格不同而造成差异(通常跨公司调拨也会视同销售和采购业务进行,若如此其差异如前2、3的差异);

物料分类账

物料分类账 一、业务背景: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定额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的,应当按期结转其成本差异,将计划成本或者定额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利于简化财务会计处理工作,有利于考核采购部门的经营业绩,促使降低采购成本、节约支出”.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最核心、本质的差异在于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上,比如生产设备的折旧被划分为固定制造费用,如受外界影响企业两个月份的产量差异很大,那么这种差异反映到产品的单位成本上的差异就会很大。而事实上这种成本差异并不会被市场所认可。所以,可以把当期产品该摊的部分(通过定额确定)以变动成本的形式计入产品,而不该摊的部分(与期间相关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物料帐概念: 物料的明细分类账它平行于总账每个物料在物料分类账中都视同一个明细科目系统自动在该明细分类账中记录所有和该物料有关的业

务从而可以按照期间计算该物料的实际成本(周期单位价格PUP即月末加权平均价) 三、物料分类帐的差异分摊原理 (一) 启用物料分类账的意义作用在于: 1、记录差异 2、分摊差异 在期末分摊差异之后,以实现还原物料的实际成本。 (二) 差异类别。SAP将差异分为两大类: 1、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由于物料移动的评估价格与实际价格(或者计划价格)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2、汇率差异。因汇率产生的差异。 价格差异又分类单层价格差异和多层价格差异,二者之和构成总的价格差异。简单的讲,单层差异是由于物料本身而产生的差异;多层差异是由来自于物料所处BOM的下层物料的差异而引起的该物料的差异。

物料分类帐基本原理

物料分类帐基本原理 首先要介绍一下物料分类帐的大致原理: 物料账(英文缩写ML)是按照物料的实际流向来分摊差异的,它支持每月物料收支业务采用标准价,期末核算物料的实际成本。即在月内每天出、入库业务采用标准价记帐,期末计算物料实际成本并重估库存值。 详细见附件的例子: 1.这里假设有个原料(ROM)标准价格为10;期初数量为80, 2.本月入库为20个,单价为12,这是系统按标准价记录库存价值增加(20*10)200元;同时在物料账中记录该物料产生的差异为40。 3.假设出库50个,系统按标准价格记录材料消耗(50*10)500元; 4.此时期末库存为50 5.在期末做该物料单层评估时,系统将将步骤2产生的40元的差异在本期消耗(步骤2消耗的50个)和期末库存间分摊(50个)。所以将20元的差异分给该原料的存货价值,同时将20元的差异分给使用该原料的半成品(WIP)。 6.同样该半成品(wip)接收了20元的差异,该半成品在月底也要将差异在期末库存和本月消耗直接分配。 存在的问题: 其中一个工厂的物料分类帐不能运行 问题原因: 物料分类帐是只有在物料采用标准价S的时候才会有物料分类帐,原先的工厂中的物料都是使用移动平均价V的,但是后来由于生产订单中有一些副产品使得成本为负而不能结生产订单,所以就把成品和半成品的价格控制由V改成了S,但是在上个月进行月结的时候忘记了做这个工厂的物料分类帐,所以本月的物料分类帐也不能运行,造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解决方法 1.强行打开所要处理的那个期间的物料帐期和财务帐期然后进行月结,把所有的差异都记在那个期间中,这样也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运行完之后再对上一期间进行物料分类帐. 2.重新设立一个工厂,把原来的工厂停掉,在新的一个月使用新的工厂,把原先的差异也都留在原来的工厂,最后把差异都结出来. 经验:

SAP-CO-PC-物料分类账配置与操作

物料分类账业务配置及操作手册物料分类账业务配置及操作手册 Overview 业务说明 在启用物料分类账前,最好不要有业务数据,否则就需要对历史数据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控制范围的货币类型不可以设置为“20-控制范围货币”,要么是10,要么是30,或者其他的,具体可以哪些需要再测试。 概念-参看网站中相关概念介绍 物料分类账 价格确定 遗留问题 物料分类账上线前的业务数据处理,没有找到SAP有标准程序处理该部分数据。 该文档仅实现了基本的计算过程的配置,没有整理计算过程的来龙去脉。 Table No. Table name Short Description Memo

Configure 配置CO-PC-参见相关文档 检查控制范围的货币类型 需要设置为“10-公司代码货币”或者是“30-集团公司货币”,不可以设置为“20-控制代码货币”。 关于货币类型的设置,参见货币类型相关说明。 配置公司代码的多本位币 如果希望使用集团公司货币作为控制范围的货币,需要配置此项。

控制范围的多种控制方法 维护货币和评估参数 此处因为没有启用集团货币,就没有设置,如果需要,可以增加设置30类型的货币类型。

分配货币和评估参数到控制范围-8KEQ 在此处配置后,在控制范围维护中将直接能看到效果。8KEQ 自动记账科目设置 价格差异科目-OBYC 将作为差异计算当月的贷方科目。

来源于低阶的价格差异科目 将作为差异计算当月的借方科目,也就是当月差异的承担科目。 OBYC

物料分类账 激活物料分类账区域 关于物料分类账的价格确定,同样是按照通常的规则,只对后续的数据有影响,历史数据将 不做调整,也不允许调整,所有的之前的物料将自动设置为“2-基于业务”。

物料分类账详解之功能篇

物料分类账详解 说,SAP提供了一个破ML模块,结果呢? 累死一大堆财务顾问,昏死一大堆会计事务所的CPA们, 整不明差异如何分的,TNN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9245385.html,/pages/sapguru/blog/archive/2007/09/04/23 6456.aspx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09245385.html,/pages/sapguru/blog/archive/2007/09/07/23 7840.aspx 规定:按照规定,为了防止物料分类帐可能出现死循环导致多层差异错误,从生产工厂(工厂:NLA1)到销售工厂(工厂:NLA2)使用301转储,从销售工厂到生产工厂则使用302转储。 查看物料60158398第11期间从销售工厂(NLA2)转回生产工厂(NLA1)1102吨, 根据规定,使用302从NLA2到NLA1转移了1102吨,此时显示为销售工厂NLA2接受了-1102吨(在CKM3的收据方)。 而10月份物料凭证4900031341使用301从NLA2到NLA1转移10000吨(本应该使用302),其对应的冲销的凭证4900031403,302从NLA1到->NLA2为消耗-10000吨(在CKM3的消耗量方)。 这样从NLA2到NLA1和从NLA1到NLA2都使用了移动类型302造成了死循环。 解决方案: 因为10份的凭证不能再做,所以第11期冲销302从NLA2到NLA1转移了1102吨,改用 301从NLA1转移1102吨到NLA2,收据方的库存为0,将收据方的-1102吨转移到消耗量的1102吨,和302从NLA1到->NLA2的消耗-10000吨不造成死循环,如下图。 实际上,处理此类问题只要注意一点,就是遵守规定避免死循环而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