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和吸附式制冷的比较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和吸附式制冷的比较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和吸附式制冷的比较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和吸附式制冷的比较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摘要:太阳能制冷主要有光—电转换和光—热转换两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热转换中的三种主要方式:太阳能吸收式、吸附式和喷射式制冷技术,以及太阳能制冷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太阳能制冷;吸收式;吸附式;喷射式;应用

Abstract: The main light solar cooling - power conversion and light - heat transfer in two way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ight - heat transfer in three main ways: solar absorption, adsorption, and je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solar cool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life of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solar cooling; absorption; adsorption; jet; application

1 引言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经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合理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我们熟悉的有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经年来发展很快,但这种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与大自然的规律并不完全一致。当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的时候,人们更需要的是空调降温而不是热水,这种情况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突出。如果可以用太阳能制冷,就可以既给人们带来舒适,又节约了能源。利用太阳能制冷是太阳能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也是当今制冷界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军用、航空、气象、沿海岛屿、远洋捕捞等领域对太阳能制冷有着迫切的需要。

太阳能制冷从能量装换角度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太阳能光电转换制冷,是利用光伏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后,再用于驱动普通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或半导体制冷系统实现制冷的方法,即光电半导体制冷和光电压缩式制冷,可以看做是太阳能发电的拓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采用技术成熟且效率高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其小型制冷机在日照好又缺少电力设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得到应用。其关键是光电转换技术,必须采用光电转换接收器,即光电池。太阳能电池接受阳光直接产生电力,目前效率较低,而光电板、蓄电器和逆变器等成本却很高。在目前太阳能电池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对于相同的制冷功率,太阳能光电转换制冷系统的成本要比太阳能光热转换制冷系统的成本高出许多倍,目前尚难推广应用。第二种是太阳能光热转换制冷,首先是将太阳能

转换成热能(或机械能),再利用热能(或机械能)作为外界的补偿,使系统达到并维持所需的低温。目前研究重点选择后一种方式,此次我们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和太阳能喷射式制冷。

太阳能集热器是以上三种制冷方法都要用到的一个装置,它是一种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工质的装置。主要的集热器类型有非聚焦型的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平板型集热器结构简单、采光面积大、工作可靠、成本低,缺点是提供的热源较低。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是在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由于吸热体和玻璃管之间的夹层保持高度真空而且涂有选择性吸收涂层,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再高温和低温环境下仍有优良的热性能,但是其成本较高。在目前的太阳能制冷应用中较多采用平板型集热器。

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采用平板型或热管型真空管集热器来收集太阳能,用来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是利用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物质所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来进行的。其中沸点低的物质为制冷剂,沸点高的物质为吸收剂。吸收式制冷就是利用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和压力变化而变化,将制冷剂与溶液分离,通过制冷剂的蒸发而制冷,又通过溶液实现对制冷剂的吸收 [1]。目前常用的两种吸收式制冷机一种是氨吸收式制冷机,其工质对为氨-水溶液,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它的制冷温度在+1—-45范围内,多用作工艺生产过程的冷源;另一种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溴化锂为吸收剂,其制冷温度只能在零度以上,可用于制取空气调节用冷水或工艺冷却水,以下是制冷机的主要部件[2]: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四个热交换设备组成,即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

图一简单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组成部件

它们组成两个循环线路:制冷剂循环和吸收剂循环。左半部是制冷剂循环,属于逆循环,由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组成。高压气态制冷剂在冷凝管中向冷却水放热被凝结成液态后,经节流装置减压降温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该液体被液化为低压冷剂蒸发,同

时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产生制冷效应。右半部分为吸收剂循环,属正循环,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和溶液泵组成。在吸收器中,用液态吸收剂吸收蒸发器产生的低压气态制冷剂,以达到维持蒸发器内低压的目的。吸收剂吸收制冷剂蒸气而形成的制冷剂-吸收剂溶液,经溶液泵升压后进入发生器,在发生器中该溶液被加热沸腾,其中沸点低的制冷剂汽化形成高压气态制冷剂,又与吸收剂分离。然后前者去冷凝器液化,后者则返回吸收器再次吸收低压气态制冷剂。

两种吸收式制冷机有各自的优缺点。氨吸收式制冷机有能够制取低温、溶液不会发生结晶等优点,缺点是氨泄露会产生危害。现在多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它有很多优点:可利用低位势热能制冷;只有小功率的屏蔽泵为运动部件,运转安静;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无毒、无臭、无害;制冷机在真空状态下运行,无爆炸危险,安全可靠;制冷量调节范围广,对外界条件变化的适应性强。主要缺点是溴化锂水溶液对一般的金属有较强的腐蚀性,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因为是水溶液,对机组的气密性要求高;浓度过高或过低时,溴化锂水溶液容易形成结晶,影响正常运行[3]。

由于成本较高,目前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只应用在大型空调领域。为了使溴化锂—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向广阔的家用空调领域发展,必须积极研究开发各种小型的高效低成本的制冷机,使系统实现空冷化和小型化。当前对溴化锂-水制冷机组的空冷化研究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对于溴化锂—水吸收制冷工质的性能研究则集中在改进特性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溴化锂的溶解度,在较高浓度.较低温度和较低压力的条件下,避免溴化锂结晶的析出,以便采用风冷;

(2)在提高溴化锂溶解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

(3)减轻溴化锂溶液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

(4)采用辅助制冷剂,进一步提高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

(5)采用表面活性剂,,减小吸收界面的传质阻力,改善吸收过程,减小吸收面积。

此外,正在研究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有无泵溴化锂机、小型氨水制冷及其循环泵、多效吸收制冷、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系统和吸收-压缩复合式循环系统等 [4]。

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主要由太阳能吸附集热器、冷凝器、储液器、蒸发器、阀门等组成。如图二[5]所示。

图二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制冷原理,是吸附床中的固体吸附(如活性炭)对制冷剂(如甲醇)的周期性吸附、解附过程实现制冷循环。解附过程:当白天太阳辐射充足时,太阳能吸附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后,吸附床温度升高,使吸附的制冷剂在集热器中解附,太阳能吸附器内压力升高。解附出来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经冷却介质(水或空气)冷却后凝结为液态,进入储液器。吸附过程:夜间或太阳辐射不足时,环境温度降低,太阳能吸附集热器通过自然冷却后,吸附床的温度下降,吸附剂开始吸附制冷剂,由于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骤降,通过冷媒水获得制冷目的[6]。

目前对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主要有三个方向:吸附剂一制冷剂工质对的性能,各种循环方式的热力性能和发生器(吸附床)性能。

吸附式循环关键是利用合适的吸附剂和制冷剂作为工质对,在蒸发器中蒸发制冷。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吸附制冷工质对主要有:活性炭—甲醇、分子筛—水、分子筛—氨、硅胶—水、活性炭纤维—甲醇和氯化钙—氨、氯化锶—氨等。研究的多为沸石—水、活性炭—甲醇和氯化钙—氨。但在研究中,也碰到了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如制冷量偏小、甲醇在活性炭存在条件下发生催化反应等。为此,各国研究人员在寻求性能优良的工质对上倾注了大量精力,其中氯化锶-氨这一化学吸附工质对以其优良的性能受到关注[7]。华南理工大学陈砺等对氯化锶一氨工质对的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实验研究结果(表一),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制冷工况下,氯化锶一氨工质对的制冷量远远大于活性炭一甲醇工质对。在热源温度为100℃时,他们所用的工质对单位质量吸附剂的制冷量是活性炭一甲醇工质对的3.2倍以上,最高达到5.9倍[8]。

表一各类工质对制冷量比较(吸附剂)kj?kg-1

吸附式制冷的循环类型有基本型、连续型、连续回热型、热波型及对流热波型等。目前正真成功的只有基本型、连续型、连续回热型三种,热波型和对流热波型正在理论探索和模拟实验。最简单的连续型循环是采用双床结构,一个床吸附,同时另一个床解吸,这样就得到了连续制冷,避免了传统吸附式制冷白天解吸,夜间吸附的间歇性制冷的缺点。在热波循环中[9]附床被看作由一系列能独立进行热交换的小吸附床组成,两个吸附床反向运行,各自只有一小部分进行热交换,另一部分保持其温度,这样就有效地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了COP值。实验表明其COP值可达0.9~1.0之间。对流热波循环则是一种采用吸附床内强迫对流循环方式,它使吸附床内形成良好的传热传质条件。太阳能驱动的活性炭-甲醇吸附式制冰机已成为商品,而且被国际卫生组织推荐在第三世界无电力设施或缺电的地方用作疫苗保存。

发生器(吸附床)的研究主要是强化它的传热,可采用高导热性能的复合吸附剂。实验表明,沸石粉与聚苯胺复合吸附剂的导热性能和吸附性能均远优于沸石颗粒。

作为一种不采用氟利昂制冷剂的制冷技术,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成为制冷界研究的热门之一,同时它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效率高、不消耗常规能源(如煤、电和化石燃料等),而且噪音小、寿命长、安全性好、无须考虑腐蚀问题等优点。目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已经成功的用于低温储粮,还有跟多的用途有待研究[10]。

4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技术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循环,以其清洁无污染,系统运行和维护简单的优点,近年来吸引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但系统性能系数偏低限制了它的发展。所谓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器,是由保能层、喷射口、储能器、太阳能恒温腔、温控电磁盘、冷凝器、混合室、自动喷射器、导线、光管接收器、光管固定架、蒸发器、继电控制板、风机、腔内螺旋壁及输导管所组成。光管接收器与储能器形成串通式连接,组成室外能量接收器。太阳能恒温腔设置于储能器内,上端连接冷凝器,下端连接混合室,各部件通过输导管连通。具有节能环保,整体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噪音小,使用寿命长,易推广普及等特点。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由于能够使用可再生、无污染的太阳能而受到重视。

一种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器,其特征在于:它由保能层、喷射口、储能器、太阳能恒温腔、温控电磁盘、冷凝器、混合室、自动喷射器、导线、光管接收器、光管固定架、蒸发器、继电控制板、风机、腔内螺旋壁及输导管所组成;光管接收器与储能器形成串通式连接,组成室外能量接收器;太阳能恒温腔设置于储能器内,其上端连接冷凝器,下端斜出口连接混合室,垂直口连接自动喷射器的出口;蒸发器上装有继电控制板和风机,其两端分别连接混合室和自动喷射器;混合室的入口连接引自冷凝器内的出口;

各部件通过输导管连通[11]。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的原理如图(图四)所示:

图四太阳能喷射式制冷系统简图

整个制冷循环基本有三个子循环组成,即制冷自循环、动力子循环和太阳能自循环组成。具体工作描述如下:制冷剂(通常为水)再蓄热器中吸收高温传热工质的热量后汽化、增压,产生饱和蒸汽,蒸汽进入喷射器经过喷嘴高速喷出膨胀,在喷射区附近产生真空,将蒸发器中的低压蒸汽吸入喷射器,经过喷射器出来的混合气体进入冷凝器放热,冷凝为液体然后冷凝液的一部分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后汽化制冷,完成一次循环,这部分工制完成的循环式制冷子循环。另一部分通过工质通过循环泵升压后进入蓄热器,重新吸热汽化,再进入喷射器,流入冷凝器冷凝后变为液体,该子循环称为动力循环。而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使集热器内传热工质吸热汽化,传热工质流经蓄热器并将热量贮存其中,当蓄热器中因制冷剂吸热而被冷却的传热工质通过循环泵重新回到集热器吸收太阳能热量,此为太阳能转换子循环。整个系统中循环泵是唯一的运动部件,系统设置比吸收式制冷系统简单,且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较高等优点。其缺点是性能系数较低 [12]。

决定喷射式制冷系统性能的是工作流体、引射流体和压缩流体的工作状态和喷射器的喷射系数,其中引射流体的工作状态由被冷却对象决定,压缩流体的状态由被冷却对象决定压缩流体的状态由被冷却对象决定,压缩流体的状态由冷却水控制,工作蒸汽则决定于发生器工作条件。另一方面,喷射器的外形和几何尺寸对喷射器性能非常重要。

可见,对太阳能喷射式制冷技术研究的重点就是改进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这直接关系到喷射式制冷技术的实用性,近年来国内对此也于一定研究基本为理论与实验研究,尚未出现市场推广应用的成果。

5 结束语

太阳能制冷系统具有季节适应性好、与环境友好等优点,利用太阳能驱动实现制冷这门技术已有不少应用,但因为其技术的复杂性与难度,太阳能利用效率不高等因素,

使得这项技术仍处于初步应用与实验阶段,离商业化仍有一段距离。但是这门技术确实是一门节能环保的技术,是制冷领域乃至整个能源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对其进行研究并且实用化是必然的。目前这一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降低太阳能集热器的成本和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实用化等几方面。随着绿色建筑的兴起,与其相结合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吸附—喷射式制冷、新型的喷射式制冷如热管式喷射技术必然会有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树伟.神奇的太阳能空调技术.发明与创新[J].2009(8):21—22

[2] 薛德千.太阳能制冷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9):45—47

[3] El Fadar, A. Mimet, M. Pérez-García.Modelling and performance study of a continuous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driven by 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llector.Solar

Energy.2009,83(6),850—861.

[4]、[11] 易义武,刘霏霏,戴源德.太阳能制冷技术的研究概况,节能与环保[J].2006(1):

24—26

[5] 薛德千.太阳能制冷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9):110—111

[6] 朱冬生,汪立军,康新宇等.太阳能吸附器中强化热传导性能的实验研究[J].太阳

能学报,1998,(2):190—196.

[7] S.V.Shelton.Ramp wave analysis of the solid/vapor heat pump.Journal of Energy

Resources Technology,Vol 112 No.3,69—78,1990

[8] K.C.A. Alam , B.B. Saha, A. Akisawa, T. Kashiwagi.Optimization of a solar driven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1,42(6):741——763

[9] 黄宏中,周江波.太阳能制冷技术在低温储粮中的应用.山西建筑.2011(15):42—

44

[10]朱冬生,汪立军,康新宇,谭盈科,王盛卫.太阳能吸附器中强化热传导性能的实验研

究.太阳能学报,1999,2:186—190

[12] 陈砺,方利国,谭盈科.氯化锶一氨吸附制冷性能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2,

3(4):422—426.

氯化锶-氨吸附制冷性能的实验研究

陈砺方利国谭盈科

摘要:建立了化学吸附式制冷实验单元 ,对氯化锶—氨工质对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得出不同热源温度下的制冷量、吸附速率、解吸速率等数据 ,并与活性炭—甲醇工质对进行了比较

太阳能吸附器中强化热传导性能的实验研究

朱冬生汪立军康新宇谭盈科王盛卫

摘要:针对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循环过程中,吸附剂热传导性能低的特点,研究采用高分子复合强化吸附剂提高其传热性能。发现少量导热高分子材料在吸附剂颗粒表面形成均匀连续的导热网,可使吸附剂的有效导热系数提高2—4倍,且吸附性能变化不大。

种植大棚太阳能制冷应用技术

吴恩杨忠司海飞

摘要:目前,太阳能制冷有"以电制冷"及"以热制冷"两种途径,分别通过太阳能的"光电转换"及"光热转换"实现,其中"以热制冷"因其廉价的成本倍受青睐。就种植大棚而言,以前大棚温室夏季降温主要靠自然通风和湿帘风机强制通风,内外遮阳降温,冬季加温靠暖气、风机盘管、热风炉。内遮阳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一种新型太阳能制冷系统

马爱华王林

摘要:针对传统蒸气压缩制冷系统和太阳能吸收制冷系统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可利用太阳能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该系统是由电驱动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与太阳能驱动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复合式系统,分析系统工作原理与特点,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24h时间段太阳辐射强度对组成新系统的吸收制冷循环的循环特性(COP)和新系统的循环特性(COP)的影响。

太阳能制冷技术在低温储粮中的应用

黄宏中周江波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太阳能制冷技术在低温储粮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和吸附式制冷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总结了太阳能制冷技术用于低温储粮的优点、应用前景及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Optimization of a solar driven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K.C.A. Alam , B.B. Saha, A. Akisawa, T. Kashiwagi

Abstract: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thermodynamic optimization of a solar driven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 externally irreversible but internally endoreversible model has been employed to analyse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which the maximum refrigeration effect can be achieved. It is seen that a chiller attains its highest capacity if the thermal conductances of the heat exchangers are distributed properly. It is also seen that half of the total thermal conductances are allocated between the condenser and adsorber heat exchangers that release heat to the external ambient. 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for the optimum conditions is also presented.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COP opt increases in parallel with the dimensionless collector stagnation temperature, τst, as well a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required refrigeration space temperature, τL, while the COP opt decreases as the ratio of collector size to the cumulative size of all four heat exchangers, B, increases.

A continuous cycle solar thermal refrigeration system

H. Valizadeh, N. Ashrafi

Abstract:A Platen-Munters refrigerator has been modified to operate with heat collected from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in a solar thermal continuous cycle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emperatures as low as ?19°C are routinely achievable. The incorporation of a solar thermal battery can increase the refrigeration period to as long as 10 hours to provide cooling power for as long as 36 hour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a solar-powered refrigeration cycle

Sommerfeld, Jude T.1

Abstract:Current CAPD systems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have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as their input/output medium, and operate on a personnel computer (PC) platform. One such modern system is HYSYS.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HYSYS computer-aided process design system to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 solar-powered refrigeration cycle. (12 refs.)

Modelling and performance study of a continuous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driven by 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llector

El Fadar, A. Mimet, M. Pérez-García

Abstract:This article suggests a numerical study of a continuous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adsorbent beds and powered by parabolic trough solar collector (PTC). Activated carbon as adsorbent and ammonia as refrigerant are selected. A predictive model accounting for heat balance in the solar collector components and instantaneou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dsorbent bed is presented. The validity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has been tested by comparison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temperature evolution within the adsorber during isosteric heating phase. A good agreement is obtained.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s assessed in terms of specific cooling power (SCP), refrigeration cycle COP (COP cycle) and solar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 s), which were evaluated by a cycle simulation computer program. The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adsorbed mass profiles in the two adsorbers have been shown. The influences of some important operating and design parameters o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have been analyzed.

SURVEY OF SOLAR-POWERED REFRIGERATION.

Swartman, R.K.; Ha, V.; Newton, A.J.

Abstract: A survey is carried out on the application of solar energy to refrigeration. The literature is reviewed in chronological order showing the progress since the first attempt in 1936. Two systems are considered: the vapor-compression and the absorption systems. Various significant developments are reviewed and their potential critically assessed.

一、吸附式制冷工作原理

吸附式制冷是通过吸附剂在较低的温度下(一般为当地气温)吸附制冷剂,在较高的温度下脱附制冷剂,通过吸附脱附循环来实现。通常是固体对气体的吸附,它的主要装置由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组成,见图1。

吸附式制冷的工质对大致可分为沸石分子筛系、硅胶系、活性炭系等。

沸石分子筛系由于它的脱附温度较高,通常在280℃~300℃,所以,一般用于高温余热回收。例如:回收汽车高温排气余热,用于汽车空调。

硅胶系的脱附温度较低,一般从50℃左右开始脱附至120℃,可以完全脱水,但不耐高温(不超过120℃)。因此,硅胶系很适合以低品位热源为动力的吸附式制冷。例如:回收发动机系统70℃"-'80℃冷却废热,制取空调用水。

活性炭系能够吸附水、甲醇、乙醇等许多制冷剂蒸汽,活性炭——水在0℃以下很难使用,且会结冰;活性炭——甲醇有剧毒,能导致失明。因次,从安全和实用角度考虑,活性炭——乙醇比较适宜在低品位热能种的应用。

三、传统汽车空调的缺点

(1)汽车空调系统降低了发动机动力性能,增加整车负载。汽车空调系统绝大部分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如图l所示,并分为直连式和独立式两大类。采用直连式驱动时,压缩机动力来自汽车发动机,因此空调系统工作时必然降低发动机动力性能。由于压缩机转速随车速变化,汽车制动时会停止制冷。对于独立式汽车空调,增设专用发动机不仅减少汽车空间,而且增加整车负载,增大燃油消耗。

(2)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污染环境。目前,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主要采用R134a。1996年以前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多用R12,该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严重,我国已于2010年全面完成了CFc 类工质的替代。R134作为R12的替代产物,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但其全球变暖潜值为1300。到2017年,欧盟将禁止新生产的汽车空调使用G形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

因此,研究开发利用汽车余热和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汽车空调系统,是汽车空调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空调原理及前景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空调原理及前景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空调器已逐渐成为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另一方面,大范围地使用传统制冷方式已经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首先是臭氧层空洞问题。传统制冷机广泛采用氯氟烃类制冷剂简称CFC,HCFC,它们会催化分解臭氧,削弱对紫外线的阻挡,威胁人类健康;其次,每年常规高能耗的制冷需求占用国家电力消耗的比例迅速增加,引起电力紧张,各地兴建各类发电站,火力占主要,大量烧煤增排CO2增强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升温;再次,能源短缺已然成为世界性的问题,普通空调器的普及显然是不利与于能源节约的,近几年来夏季我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停电现象严重,拉电限电十分普遍。 基于以上的问题,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积极开发对能源有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作为一种以太阳能为能源并且对环境无破坏作用的新型技术备受关注。 国外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了对吸附式循环的研究。国内的研究开始于八十年代初,严爱珍等人曾在1982年对吸附式制冷作过研究,使用的工质是沸石分子筛-水和沸石分子筛-乙醇。1992年巴黎国际吸附式制冷会议带动了该技术的研究,在接下来的国际会议上均有上百篇论文发表,该项技术得到不断发展。 二. 工作原理 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原理包括吸附和脱附两个过程。 1.脱附. 左图是脱附过程的简单模型图。吸附床 内充满了吸附剂,吸附有制冷剂,冷凝 器与冷却系统相连,一般冷却介质为水。 工作时,太阳能集热器对吸附床加热, 制冷剂获得能量克服吸附剂的吸引力从 吸附剂表面脱附,进入右边管道,系统 压力增加,C1导通,C2关闭。当压力与 冷凝器中对应温度下的饱和压力相等 时,制冷剂开始液化冷凝,最终制冷剂 凝结在蒸发器中,脱附过程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太阳能集热器供能Q1,冷凝器放热Q4由冷却水排除到系统之外。 2.吸附. 右图是吸附过程的简单模型图。冷却系统对吸附 床进行冷却,温度下降,吸附剂开始吸附制冷剂, 左边管道内压力降低,C2导通,C1关闭,蒸发 器中的制冷剂因压力瞬间降低而蒸发吸热,达到 制冷效果,制冷剂达到吸附床,吸附过程结束。 在此过程中,吸附床放热Q2,被冷却水排除到 系统之外,蒸发器从环境中吸收Q3的热量。 以上只是最简单的模型图,由上可知单台吸 附床工作时制冷是间歇式的,不能连续制冷,要达到连续制冷的效果,必须使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吸附床,交错运行,制冷的循环就连续了。 三. 优点和缺点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最详细的讲解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15901101.html,/showProduct.asp?f_id=737 冷水在蒸发器内被来自冷凝器减压节流后的低温冷剂水冷却,冷剂水自身吸收冷水热量后蒸发,成为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内,被浓溶液吸收,浓溶液变成稀溶液。吸收器里的稀溶液,由溶液泵送往热交换器、热回收器后温度升高,最后进入再生器,在再生器中稀溶液被加热,成为最终浓溶液。浓溶液流经热交换器,温度被降低,进入吸收器,滴淋在冷却水管上,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冷剂蒸汽,成为稀溶液。另一方面,在再生器内,外部高温水加热溴化锂溶液后产生的水蒸汽,进入冷凝器被冷却,经减压节流,变成低温冷剂水,进入蒸发器,滴淋在冷水管上,冷却进入蒸发器的冷水。该系统由两组再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热交换器、溶液泵及热回收器组成,并且依靠热源水、冷水的串联将这两组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高温侧、低温侧溶液循环量和制冷量的最佳分配,实现温度、压力、浓度等参数在两个循环之间的优化配置,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热源水的热量,使热水温度可降到66℃。以上循环如此反复进行,最终达到制取低温冷水的目的。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空调系统。 溴化锂的性质与食盐相似,属盐类。它的沸点为1265℃,故在一般的高温下对溴化锂水溶液加热时,可以认为仅产生水蒸气,整个系统中没有精馏设备,因而系统更加简单。溴化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但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溶液的浓度不宜超过66%,否则运行中,当溶液温度降低时,将有溴化锂结晶析出的危险性,破坏循环的正常运行。溴化锂水溶液的水蒸气分压,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小得多,故在相同压力下,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气的能力,这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机理之一。 工作原理与循环 溶液的蒸气压力是对平衡状态而言的。如果蒸气压力为0.85kPa的溴化锂溶液与具有1kPa 压力(7℃)的水蒸气接触,蒸气和液体不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溶液具有吸收水蒸气的能力,直到水蒸气的压力降低到稍高于0.85kPa(例如:0.87kPa)为止。 图1 吸收制冷的原理

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采暖和制冷系统

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采暖和制冷系统

作者: 日期:

二书 1 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热水系统:不论是冬季采暖,夏季制冷,还是直接为用户提供热水,利用的都是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系统生产的热水。 2 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采暖系统,采暖系统设计的思路是:首先用太阳能集热器产生的热水来采暖,当水温不足(或者水量不够)时,再启动燃气炉,加热已经过太阳能集热器加热过的水,以满足采暖的要求。 太阳能部分的工作情况:当T b达到要求的温度,而且Ts超过了回流温度, 在采暖部分进行换热之前,太阳能部分的三通阀由底部盘管转向散热器, 了保证Tb要求之外,三通阀将优先考虑转向保证热水供应的方向。 燃气炉工作情况:在采暖完成以后,当温度计显示温度过低时,燃气炉开始工作,直到蓄热箱顶部的换热器的水温,Tt达到预定值为止。 3,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制冷系统:制冷系统主要由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参照图1)热水系统,吸收式制冷机和中央空调系统组成。 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采暖和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 ㈠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热水系统

不论是冬季采暖,夏季制冷,还是直接为用户提供热水,利用的都是燃气炉与太阳能联合系统生产的热水。联合热水系统如图1所示,其工作情况如下。 I' jl 1 ,|¥ 』1 11 1-I LI' 1-1太阳能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太阳能加热系统可以直接给用户提供 热水。当太阳能加热系统提供热水的水量和水温能满足要求时,就不需要启动燃气炉加热系统。太阳能加热系统也可以加热蓄热箱里的水,当平板集热器探测器的温度T s高于蓄热箱底部探测器的温度T b时,太阳能系统循环泵被 打开,此时平板集热器的热水通过蓄热箱低部的盘管换热器给蓄热箱加热。 太阳能加热系统还能为燃气加热炉的进水加热,提高燃气加热炉的进水温度, 节省燃料。 1-2 燃气炉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当位于蓄热箱顶部的温度计显示的温 度(T S )较低,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时,燃气炉的三通阀由供热水部分转向顶 部盘管,燃气炉水泵起动,燃烧器点燃,蓄热箱顶部的盘管换热器给蓄热箱加热,一旦蓄热箱中的热水温度达到了要求,温度控制器将把三通阀转向热水供应,另外,还可从蓄热箱取水,经燃气炉加热后直接供应给用户。 UI II 1 [| 'h |[1 1,|[-1'

吸附式制冷

吸附式制冷 一、吸附式制冷工作原理 吸附式制冷是通过吸附剂在较低的温度下(一般为当地气温)吸附制冷剂,在较高的温度下脱附制冷剂,通过吸附脱附循环来实现。通常是固体对气体的吸附,它的主要装置由吸附器、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等组成,见图1。 吸附式制冷的工质对大致可分为沸石分子筛系、硅胶系、活性炭系等。 沸石分子筛系由于它的脱附温度较高,通常在280?,300?,所以,一般用于高温余热回收。例如:回收汽车高温排气余热,用于汽车空调。 硅胶系的脱附温度较低,一般从50?左右开始脱附至120?,可以完全脱水,但不耐高温(不超过120?)。因此,硅胶系很适合以低品位热源为动力的吸附式制冷。例如:回收发动机系统70?"-'80?冷却废热,制取空调用水。 活性炭系能够吸附水、甲醇、乙醇等许多制冷剂蒸汽,活性炭——水在0?以下很难使用,且会结冰;活性炭——甲醇有剧毒,能导致失明。因次,从安全和实用角度考虑,活性炭——乙醇比较适宜在低品位热能种的应用。 三、传统汽车空调的缺点 (1)汽车空调系统降低了发动机动力性能,增加整车负载。汽车空调系统绝大部分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如图l所示,并分为直连式和独立式两大类。采用直连式驱动时,压缩机动力来自汽车发动机,因此空调系统工作时必然降低发动机动力性能。由于压缩机转速随车速变化,汽车制动时会停止制冷。对于独立式汽车空调,增设专用发动机不仅减少汽车空间,而且增加整车负载,增大燃油消耗。

(2)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污染环境。目前,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主要采用 R134a。1996年以前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多用R12,该制冷剂对臭氧层破坏严重,我国已于2010年全面完成了CFc类工质的替代。R134作为R12的替代产物,虽然不破坏臭氧层但其全球变暖潜值为1300。到2017年,欧盟将禁止新生产的汽车空调使用G形P值大于150的制冷剂。 因此,研究开发利用汽车余热和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汽车空调系统,是汽车空调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必然要求。

吸收式制冷分析

第七章 吸收式制冷 吸收式制冷是液体气化制冷的另一种形式,它和蒸气压缩式制冷一样,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温低压下气化以达到制冷目的的。所不同的是:蒸气压缩式制冷是靠消耗机械功(或电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而吸收式制冷则依靠消耗热能来完成这种非自发过程。 第一节 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原理 对于吸收剂循环而言,可以将吸收器、发生器和溶液泵看作是一个“热力压缩机”,吸收器相当于压缩机的吸入侧,发生器相当于压缩机的压出侧。吸收剂可视为将已产生制冷效应的制冷剂蒸气从循环的低压侧输送到高压侧的运载液体。 二、吸收式制冷机的热力系数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用制冷系数ε评价其经济性,由于吸收式制冷机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热能,故常以“热力系数”作为其经济性评价指标。热力系数ζ是吸收式制冷机所获得的制冷量0φ与消耗的热量g φ之比。 g φζφ= (7-1) 图7-1 吸收式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比较 (a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b )吸收式制冷循环 (b ) (a )

0g a k e P φφφφφ++=+= (7-2) 00g e S S S S ?=?+?+?≥ (7-3) 0g e g e S T T T φφφ?=- - + ≥ (7-4) g e e g g T T T T P T T φφ--≥- (7-5) ) () (000T T T T T T e g e g g --≤ =φφζ (7-6) 最大热力系数ζmax 为 c c 0 max εηζ=--= T T T T T T e g e g (7-6a) 热力系数ζ与最大热力系数ζmax 之比称为热力完善度ηa ,即 max a ζηζ= (7-7) 第二节 二元溶液的特性 一、二元溶液的基本特性 B A v v V )1(1ξξ-+= (7-8) 两种液体混合前的比焓 k 蒸发器冷媒 环境 发生器热媒 图7-2 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外界 的能量交换 图7-3 可逆吸收式制冷循环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原理和特点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原理和特点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溶液浓度的变化来获取冷量的装置,即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蒸发吸热。再利用吸收剂吸收制冷剂蒸汽。自蒸发器出来的低压蒸汽进入吸收器并被吸收剂强烈吸收,吸收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形成的浓溶液由泵送入发生器中被热源加热后蒸发产生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却,而稀溶液减压回流到吸收器完成一个循环。它相当于用吸收器和发生器代替压缩机,消耗的是热能。热源可以利用太阳能、低压蒸汽、热水、燃气等多种形式。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特点与所使用的制冷剂有关。常用于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大致可分为水系、氨系、乙醇系和氟里昂系四个大类。水系工质对是目前研究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对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现今大量生产的商用LiBr吸收式制冷机依然存在的易结晶、腐蚀性强及蒸发温度只能在零度以上等缺陷。氨系工质对中包括了最为古老的氨水工质对和近期开始受重视的以甲氨为制冷剂的工质对,由于氨水工质对具有互溶极强、液氨蒸发潜热大等优点,它至今仍被广泛用于各类吸收式制冷机。人们对氨水工质对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它的一些致命的缺陷,如:COP较溴化锂小、工作压力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毒、氨和水之间沸点相差不够大、需要精馏等。吸收式空调采用溴化锂或氨水 制冷机方案,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但系统成本比压缩式高,主要用于大型空调,如中央空调等。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起源于1932年,但因成本高,效率低,没什么商业价值。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吸收式制冷研究逐渐得到了发展。由于1992年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吸收制冷受到了发达国家的重视,吸收式制冷产业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由于利用太阳能,所以其发生温度低,即便采用特殊的集热器,也只有100℃多一些。因此,其制冷循环方式都是采用单效方式。再细分下去,有单效单级和单效双级两种。迄今为止,国外的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通常都采用热水型单级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该类制冷机在热源温度足够高及冷却水温度比较低的场合,性能良好:若热源温度降低而冷却水温度较高,它的效率将大大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制冷。因此国外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普遍采用高温运行的方式,有的甚至在120℃一13O℃下运行,需要采用聚光式集热器,这就影响了太阳能制冷空调的推广使用。单级吸收式制冷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热源的可利用温差小,一般只有6℃一8℃,为了适应低温余热 和太阳能的利用,W.B.Ma等人对双级溴化锂一水吸收式制冷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初步的实验研究,指出双级溴化锂一水吸收式制冷机可有效利用太阳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种新型的两级吸收式制冷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所要求的热源温度低,在75℃到85℃之间都可运行,当冷凝水温为32℃时,COP 值可达到0.38; 二是热源的可利用温差大,热源出口温度低至64℃时。此系统对热源温度有较宽的适应范围,有利于制冷机在较低的太阳辐射强度和不稳定的太阳能输入情况下,适应其引起的温度波动,实现稳定的运行。 陈滢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效双级吸收式制冷循环,该循环采用增大热源温差的思路,增加了一个发生器和一个换热器。模拟计算表明,其COP值可达到O.42—0.62之间,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绝热节流P33:由于气体通过节流阀等节流阻元件时,其压力显著下降,流速大时间短来不及和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按解热处理,这一过程称为绝热节流效应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 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 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 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 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 20.复叠温差P132:蒸发/ 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 22.吸收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高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溶液 23.循环倍率P173: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表示发生器产生1Kg水蒸气需要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24.放气范围P173:Wr - Wa称为放气范围,即溴化锂浓溶液质量分数-溴化锂稀溶液质量分数 25.发生不足P173:发生终了浓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r’小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r 26.吸收不足P173:吸收终了稀溶液的溴化锂质量分数Wa’高于理想情况下溴化锂质量分数Wa 27.喷淋密度P176: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淋量,单位为kg/m2?s 28.直接冷却P314:用制冷剂为冷源直接与被冷却对象进行热交换 29.间接冷却P314:利用冷却后的载冷剂或蓄冷剂作为冷源,使被冷却的对象进行冷却 30.气体水合物P331:当气体或挥发性液体与水作用时,造成水高于其冰点温度下的结冰现象,所形成的固体 31.低温工质P336:在深冷技术中用于制冷循环或液化循环的工质 32.液化系数P351:加工1Kg气体所获得的液体量 33.跑冷损失P354:环境介质传热给低温设备引起的冷量损失 34.分凝P399:根据混合气体中的各组分冷凝温度的不同,将混合物冷凝到不同的温度使各组分分离 35.精馏P403:将溶液部分气化或混合气体部分冷凝反复进行,逐步达到所需要纯度的分离气体方式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 dsdf (fee ) 摘要:随着化石燃料的逐渐耗尽,各国都开始着手研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新能源的一种,而太阳能制冷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主要介绍了以溴化锂水溶液作为循环工质的吸收式制冷系统,对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作了简要介绍,对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优缺点作了分析,并对单级 双级 三级太阳能溴化锂水溶液吸收式制冷系统作了对比,希望通过该文能使读者对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有一个大致了解。 关键字:新能源 太阳能 溴化锂 吸收式制冷 0 引言 从人类点燃的第一把火算起,人类对能源利用的历史已经有几十万年了。能源,是人类文明以及物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和基石。随着机械文明的发展,现今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国家之间的冲突和合作也开始更多地围绕能源展开。由于能源需求量的急剧增长和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传统化石燃料日渐枯竭,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了。以中国为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我我的能源结构中占有69%之高的比例。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但是经统计,就我国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而言,仅可在再使用80年。而且这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燃煤产生的硫化物和氮化物污染空气,形成酸雨,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破坏了民众的身体健康。根据2010年的数据,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达到了8,240,958千顿。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实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由1981年联合国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提出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含义可看出,新能源由如下特点: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周而复始;2)清洁干净,不损生态,有利环保;3)分布广泛,密度较低,开发困难。 太阳能就为新能源的一种。太阳能是永不枯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具有分布地域广、安全无公害、可用时间长、蕴藏量巨大、无需开采和运输、利于保护生态平衡等特点。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为3340~84002/MJ m ,中值58522 /MJ m 。高值中心与低值中心分别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低于北部。在北纬 30~ 40地区为随纬度升高而增加。我国已经把太阳能利用作为后续能源战略中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指导性文件,鼓 励和支持太阳能转化研究和应用事业的发展。 太阳能利用主要可分为4大类:1)光热利用,2)太阳能 发电,3)光化利用,4)光生物利用。现在主要应用的的方向为前二者。而太阳能制冷即为这二者的利用体现。分别为光热转换,以热制冷,如光电制冷,热电制冷;光电转换,以电制冷,如吸收式制冷,除湿式制冷,喷射式制冷。光电转换成本较高,推广较为困难,而光热转换制冷较为便宜,应用广泛。吸收式制冷系统即为其中较成熟的一种。 1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展 1.1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发展简述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由于技术不够成熟,效率低,价格高昂,商业利用价值较低,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等到了20世纪70年代,化石燃料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被快速消耗,石油危机使人们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具有使用可再生能源,耗电量低,不污染坏境的优点。但是就市场应用而言,与以电能或燃气为能源的空调相比,其初期投资较大,经济效益并不高。所以要使得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得到推广,就要降低其成本,例如:减少太阳能集热器的面积,提高集热效率,提高制冷的效率等等。由此取得了一些瞩目的成果,包括复合抛物面镜聚光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的具有代表性的发明。 1.2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在我国的发展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2)坚持阶段,3)使用阶段。 1)起步阶段 这个阶段的时间为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1974年,中东发生了石油危机,紧接着次年,我国太阳能领域的相关专家在陕西妄阳召开了全国太阳能会议。之后,许多科研机构,和相关高等院校都开始重视起太阳能的制冷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这个阶段,研究主要以小型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为主,也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例如:天津大学1975 年研制的连续式氨- 水吸收式太阳能制冰机,日产冰量可达5.4kg ;北京师范学院1977 年研制成功1.52 m 干板型间歇式太阳能制冰机,每天可制冰6.8~8kg ;华中工学院研制了采光面积为1.52 m ,冰箱容积为70L ,以氨- 水为工质对的小型太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制取0℃以上的低温水,多用于空调系统。 溴化锂的性质与食盐相似,属盐类。它的沸点为1265℃,故在一般的高温下对溴化锂水溶液加热时,可以认为仅产生水蒸气,整个系统中没有精馏设备,因而系统更加简单。溴化锂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但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溶液的浓度不宜超过66%,否则运行中,当溶液温度降低时,将有溴化锂结晶析出的危险性,破坏循环的正常运行。溴化锂水溶液的水蒸气分压,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小得多,故在相同压力下,溴化锂水溶液具有吸收温度比它低得多的水蒸气的能力,这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机理之一。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原理同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有相同之处,都是利用液态制冷剂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蒸发、气化吸收载冷剂(冷水)的热负荷,产生制冷效应。所不同的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是利用“溴化 锂一水”组成的二元溶液为工质对,完成制冷循环的。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内循环的二元工质对中,水是制冷剂。在真空(绝对压力:870Pa)状态下蒸发,具有较低的蒸发温度(5℃),从而吸收载冷剂热负荷,使之温度降低,源源不断地输出低温冷水。 工质对中溴化锂水溶液则是吸收剂,可在常温和低温下强烈地吸收水蒸气,但在高温下又能将其吸收的水分释放出来。制冷剂在二元溶液工质对中,不断地被吸收或释放出来。吸收与释放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因此,蒸发制冷循环也连续不断。制冷过程所需的热能可为蒸汽,也可利用废热,废汽,以及地下热水(75'C以上)。在燃油或天然气充足的地方,还可采用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取低温水。这 些特征充分表现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良好的经济性能,促进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发展。 因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剂是水,制冷温度只能在o℃以上,一般不低于5℃,故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多用于空气调节工程作低温冷源,特别适用于大、中型空调工程中使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某些生产工艺中也可用作低温冷却水。 第一节吸收式制冷的基本原理 一、吸收式制冷机基本工作原理 从热力学原理知道,任何液体工质在由液态向气态转化过程必然向周围吸收热量。在汽化时会吸收汽化热。水在一定压力下汽化,而又必然是相应的温度。而且汽化压力愈低,汽化温度也愈低。如一个大气压下水的汽化温度为100~C,而在o.05大气压时汽化温度为33℃等。如果我们能创造一个 压力很低的条件,让水在这个压力条件下汽化吸热,就可以得到相应的低温。 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溴化锂溶液的饱和压力比同温度的水的饱和蒸汽压力低得多。由于溴化锂溶液和水之间存在蒸汽压力差,溴化锂溶液即吸收水的蒸汽,使水的蒸汽压力降低,水则进一步蒸发并吸收热量,而使本身的温度降低到对应的较低蒸汽压力的蒸发温度,从而实现制冷。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循环由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四个基本过程组成。吸收式制冷机的基本工作过程实际上也是这四个过程,不过在压缩过程中,蒸汽不是利用压缩机的机械压缩,而是使用另一种方法完成的。如图2—1所示,由蒸发器出来的低压制冷剂蒸汽先进人吸收器,成在吸收器中用一种液态吸收剂来吸收,以维持蒸发器内的低压,在吸收的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溶解热。热量由管内冷却水或其他冷却介质带走,然后用溶液泵将这一由吸收剂与制冷剂混合而成的溶液送人发生器。溶液在发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原理和特点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原理和特点 置,即制冷剂在一定压力下蒸发吸热。再利用吸收剂吸收制冷剂蒸汽。自蒸发器出来的低压蒸汽进入吸收器并被吸收剂强烈吸收,吸收过程中放出的热量被冷却水带走,形成的浓溶液由泵送入发生器中被热源加热后蒸发产生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冷却,而稀溶液减压回流到吸收器完成一个循环。它相当于用吸收器和发生器代替压缩机,消耗的是热能。热源可以利用太阳能、低压蒸汽、热水、燃气等多种形式。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特点与所使用的制冷剂有关。常用于吸收式制冷机中的制冷剂大致可分为水系、氨系、乙醇系和氟里昂系四个大类。水系工质对是目前研究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对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现今大量生产的商用LiBr吸收式制冷机依然存在的易结晶、腐蚀性强及蒸发温度只能在零度以上等缺陷。氨系工质对中包括了最为古老的氨水工质对和近期开始受重视的以甲氨为制冷剂的工质对,由于氨水工质对具有互溶极强、液氨蒸发潜热大等优点,它至今仍被广泛用于各类吸收式制冷机。人们对氨水工质对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它的一些致命的缺陷,如:COP较溴化锂小、工作压力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毒、氨和水之间沸点相差不够大、需要精馏等。吸收式空调采用溴化锂或氨水制冷机方案,虽然技术相对成熟,但系统成本比压缩式高,主要用于大型空调,如中央空调等。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起源于1932年,但因成本

高,效率低,没什么商业价值。后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吸收式制冷研究逐渐得到了发展。由于1992年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吸收制冷受到了发达国家的重视,吸收式制冷产业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由于利用太阳能,所以其发生温度低,即便采用特殊的集热器,也只有100℃多一些。因此,其制冷循环方式都是采用单效方式。再细分下去,有单效单级和单效双级两种。迄今为止,国外的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通常都采用热水型单级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该类制冷机在热源温度足够高及冷却水温度比较低的场合,性能良好:若热源温度降低而冷却水温度较高,它的效率将大大下降,甚至不能正常制冷。因此国外太阳能空调制冷系统普遍采用高温运行的方式,有的甚至在120℃一13O℃下运行,需要采用聚光式集热器,这就影响了太阳能制冷空调的推广使用。单级吸收式制冷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热源的可利用温差小,一般只有6℃一8℃,为了适应低温余热和太阳能的利用,W.B.Ma等人对双级溴化锂一水吸收式制冷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初步的实验研究,指出双级溴化锂一水吸收式制冷机可有效利用太阳能,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这种新型的两级吸收式制冷机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所要求的热源温度低,在75℃到85℃之间都可运行,当冷凝水温为32℃时,COP值可达到0.38; 二是热源的可利用温差大,热源出口温度低至64℃时。此系统对热源温度有较宽的适应范围,有利于制冷机在较低的太阳辐射强度和不稳定的太阳能输入情况下,适应其引起的温度波动,实现稳定的运行。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和吸附式制冷的比较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摘要:太阳能制冷主要有光—电转换和光—热转换两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光—热转换中的三种主要方式:太阳能吸收式、吸附式和喷射式制冷技术,以及太阳能制冷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太阳能制冷;吸收式;吸附式;喷射式;应用 Abstract: The main light solar cooling - power conversion and light - heat transfer in two way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ight - heat transfer in three main ways: solar absorption, adsorption, and jet cooling technology, and solar cool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life of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solar cooling; absorption; adsorption; jet; application 1 引言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经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合理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我们熟悉的有太阳能发电、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经年来发展很快,但这种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与大自然的规律并不完全一致。当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的时候,人们更需要的是空调降温而不是热水,这种情况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突出。如果可以用太阳能制冷,就可以既给人们带来舒适,又节约了能源。利用太阳能制冷是太阳能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领域,也是当今制冷界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军用、航空、气象、沿海岛屿、远洋捕捞等领域对太阳能制冷有着迫切的需要。 太阳能制冷从能量装换角度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太阳能光电转换制冷,是利用光伏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后,再用于驱动普通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或半导体制冷系统实现制冷的方法,即光电半导体制冷和光电压缩式制冷,可以看做是太阳能发电的拓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采用技术成熟且效率高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技术,其小型制冷机在日照好又缺少电力设施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得到应用。其关键是光电转换技术,必须采用光电转换接收器,即光电池。太阳能电池接受阳光直接产生电力,目前效率较低,而光电板、蓄电器和逆变器等成本却很高。在目前太阳能电池成本较高的情况下,对于相同的制冷功率,太阳能光电转换制冷系统的成本要比太阳能光热转换制冷系统的成本高出许多倍,目前尚难推广应用。第二种是太阳能光热转换制冷,首先是将太阳能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制冷原理及设备期末复习 有不全的大家相互补充 题型:填空20分;选择10分;判断10分;简答45分(5道);计算1道,带计算器。 绪论 实现人工制冷的方法(4大类,简单了解原理) 1.利用物质的相变来吸热制冷; 融化(固体—液体),气化(液体—气体),升华(固体—气体) 气化制冷(蒸气制冷): 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 2.利用气体膨胀产生低温 气体等熵膨胀时温度总是降低的,产生冷效应。 3.气体涡流制冷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可分为冷热两股气流; 4.热电制冷(半导体制冷) 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的制冷。 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制冷技术可大体上划分三大类: 普通冷冻:>120K【我们只考普冷】 深度冷冻:120K~20K 低温和超低温:<20K。 t= (t, ℃; T, Kelvin 开)T=273+t 常用制冷的方法有: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过程:液体气化制冷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下汽化产生低压蒸气,气体膨胀制冷将低压蒸气抽出并提高压力变成高压气,涡流管制冷将高压气冷凝成高压液体, 热电制冷高压液体再降低压力回到初始的低压状态。按照实现循环所采用的方式之不同,液体蒸发制冷有 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 蒸气压缩式制冷 系统组成:

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组成的密闭系统。 工作原理: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蒸发,产生的低压蒸气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机压缩后制冷剂压力升高,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常温冷却介质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气,进入蒸发器,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汽化蒸发。如此周而复始。 蒸气吸收式制冷 系统组成: 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溶液热交换器、溶液泵、冷剂泵等 工质对:制冷剂与吸收剂常用:氨—水溶液溴化锂—水溶液 工作原理:Ⅰ.溴化锂溶液在发生器中被热源加热沸腾,产生出制冷剂蒸汽在冷凝器被冷凝成冷剂水。冷剂水经U型管节流进入蒸发器,在低压下蒸发,产生制冷效应。 Ⅱ.发生器中出来的浓溶液,经热交换器降温、降压后进入吸收器,与吸收器中的稀溶液混合为中间浓度的溶液。中间热度的溶液被吸收器泵输送并喷淋,吸收从蒸发器中产生的冷剂蒸汽,形成稀溶液。稀溶液由发生器泵输送到发生器,重新被热源加热,形成浓溶液。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工作原理: 在发生器中的氨水浓溶液被热源加热至沸腾,产生的蒸气(氨气中含有一小部分水蒸汽)经精馏塔精馏后(得到几乎是纯氨的蒸气),进入冷凝器放出热量后被冷凝成液体,经节流机构节流,进入蒸发器,低压液体制冷剂,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而蒸发,达到制冷的目的,产生的低压蒸气进入吸收器。而发生器中发生后的稀溶液,降压后也进入吸收器,吸收由蒸发器来的制冷剂蒸气,浓溶液经溶液泵加压后送入发生器。如此不断循环。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综述分解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综述 学号姓名 摘要:介绍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对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简要的分析,包括吸附工质对的性能、吸附床强化、系统循环与结构。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的应用,主要应用的方面有低温储粮、制冷与供热联合、吸附式空调。 关键词:吸附式制冷研究现状应用 1. 前言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的日益突出,新能源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对风能、水能、潮汐能的开发与研究力度不断增加,而这些能源的利用与发展根本上说是离不开太阳的。在制冷空调领域,太阳能制冷不仅可以减少电力消耗,同时由于没有采用氟氯烃类物质,不会对大气臭氧层产生破坏,属于清洁能源,符合环保要求。另外,采用太阳能制冷其热量的供给和冷量的需求在季节和数量上高度匹配,在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制冷量就越大。因此,利用太阳能制冷技术对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由于利用了太阳能而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使用,井通过使用天然友好的制冷剂从而避免了对环境的破坏。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初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运动部件、噪音小、寿命长且能适用于振动或旋转等场所的优点。而且,太阳能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特征与制冷空调的用能特征具有高度的匹配性,因此,利用太阳热能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潜力和优势[1]。 2.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基本原理 固体吸附式制冷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如沸石、活性炭、氯化钙)对制冷剂(如水、甲醇、氨)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实现制冷循环的,这种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引起压力的变化,相当于制冷压缩机的作用,吸附剂的再生可以在65~200℃下进行,这很适合于太阳能的利用。吸附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运行费用低、无噪音、无环境污染、基本不含动力部件,能有效利用低品味热源等一系列有点[2]。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原理及应用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原理介绍 太阳能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空调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式制冷机、空调箱(或风机盘管)、锅炉、储水箱和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夏季制冷、冬季采暖、全年提供生活热水等多项功能。 一、太阳能集热器 简单的讲就是利用太阳集热器为吸收式制冷机提供其发生器所 需要的热媒水。热媒水的温度越高,则制冷机的性能系数(亦称COP)越高,这样空调系统的制冷效率也越高。 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1.什么是溴化锂 溴化锂是由碱金属锂和卤族元素两种元素组成,分子式LiBr,分子量86.844,密度346kg/㎡(25℃),熔点549℃,沸点1265℃。它的一般性质跟食盐大体类似,是一种稳定的物质,在大气中不变质、不挥发、不溶解,极易溶于水,常温下是无声粒状晶体,无毒、无臭、有咸苦味。溴化锂水溶液是由溴化锂和水这两种成分组成,它的性质跟纯水很不相同。纯水的沸点只与压力有关,而溴化锂水溶液的沸点不仅与压力有关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工作原理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中,水作为制冷剂,溴化锂作为吸收剂。 由于溴化锂水溶液本身沸点很高,极难挥发,所以可认为溴化锂饱和溶液液面上的蒸汽为纯水蒸汽;在一定温度下,溴化锂水溶液液

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小于纯水的饱和分压力;而且浓度越高,液面上的水蒸气饱和分压力越小。所以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溴化锂水溶液浓度越大,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这也就是通常采用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水作为制冷剂的原因。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换热器、循环泵等几部分组成。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运行过程中,当溴化锂水溶液在发生器内受到热媒水的加热后,溶液中的水不断汽化;随着水的不断汽化,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不断升高,进入吸收器;水蒸气进入冷凝器,被冷凝器内的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压低温的液态水;当冷凝器内的水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蒸发器内冷媒水的热量,从而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被吸收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溶液浓度逐步降低,再由循环泵送回发生器,完成整个循环。如此循环不息,连续制取冷量。由于溴化锂稀溶液在吸收器内已被冷却,温度较低,为了节省加热稀溶液的热量,提高整个装置的热效率,在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换热器,让发生器流出的高温浓溶液与吸收器流出的低温稀溶液进行热交换,提高稀溶液进入发生器的温度。 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主要特点: 优点:A:利用热能为动力,特别是可利用低位势热能(太阳能、余热、废热等) B:整个机组除了功率较小的屏蔽泵之外,无其他运动部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期末考试题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

2.焦-汤效应P33:气体在节流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叫做焦-汤效应 3.微分节流效应P33:根据气体节流前后比焓值相等这一特征,令其中的叫做微分节流效应 4.转化温度P35:在一定压力下,气体具有的使微分节流效应等于0的温度 5.等温节流效应P36:是等温压缩和节流这两个过程的综合 6.微分等熵效应P38:表示等熵过程中温度随压力的变化,定义为 8.性能系数P63:循环中收益能数值与补偿能数值之比 9.循环效率P64:或称热力完善度,指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和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的可逆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之比10.单位制冷量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从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 11.单位冷凝热负荷P71:表示1Kg制冷剂完成循环时向高温热汇所排放的热量 12.理论输气量P71:压缩机按理论循环工作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供给的(按进口处吸气状态换算)的气体容积 13.有用过热P77: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了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4.无用过热P77:制冷剂吸收环境热量而产生的过热 15.输气系数P83:又称容积效率,为实际输气量和理论输气量的比值 16.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以一个特定比例混合时,在固定的压力下,仅具有一个沸点的混合物17.非共沸混合物P103:指当两种或多种不同成分的均相溶液,不论混合比例,都不会有相同的沸点的混合物 18.分馏P104:混合物因易挥发组分优先蒸发或不易挥发组分优先冷凝而引起的成分改变 19.复叠温度P132:上一子系统的蒸发温度或下一子系统的冷凝温度 20.复叠温差P132:蒸发/冷凝器的传热温差 21.发生过程P161:易挥发的气相中的分压力低于溶液中该组分的蒸汽压力,此组分的分子更多地进入气相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吸附式制冷

固体吸附式制冷可采用太阳能或余热等低品位热源作为驱动热源,不仅缓解电力的紧张供应和能源危机,而且能有效的利用大量的低品位热源。另外,吸附式制冷不采用氯氟烃类制冷剂,无CFCS问题,也无温室效应作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制冷方式。 与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吸附式制冷具有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无噪音,无环境污染,能有效利用低品位热源等一系列优点;与吸收式制冷系统相比,吸附式制冷系统不存在结晶和分馏问题,且能用于震动,倾颠或旋转等场合。 两床连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两个吸附床(解吸床和吸附床),两床的功能相当于传统制冷中的压缩机。解吸态床向冷凝器排放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吸附床则吸附蒸发器中低温低压的蒸气,使制冷剂蒸气在解吸床中不断蒸发制冷。因此吸附式制冷系统设计的核心是吸附床,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功能。第二部分包括冷凝器,蒸发器及流量调节阀,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与普通的制冷系统相类似。从解吸态床解吸出来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冷凝后,经过流量调节阀,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蒸发制冷,被蒸发的制冷剂蒸气重新被吸附态床吸收。 1 吸附床设计的要求 a.传热性能好,和流体的传热迅速,同时能够有效地克服吸附剂低导热系数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吸附床及时补充解吸过程所需要的解吸热并及时带走吸附过程所放出的吸附热,它是使吸附床具有高性能的必要条件。 b.传质迅速,吸附质扩散通道畅通,这样才能保证吸附床吸附过程的吸附速度和解吸过程的解吸速度,缩短循环周期,提高单位工质的制冷功率。 c.吸附床材料以及热媒流体本身的热容和床内填充吸附剂的热容之比也决定了吸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这主要是由于吸附床材料本身的加热和冷却,会造成大量的系统热量损失,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性能。 上述三点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三点常常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要强化吸附床的传热,必然要加入一些必要的导热片或增加必要的传热通道,这样也就必然导致了吸附床金属热容比的增加;要强化吸附床的传热,就必须要提高吸附剂的导热系数,而这样却影响了吸附床内的传质。 2 结构 床身由上下两个吸附床复合而成,每个吸附床上表面是一个高效太阳能集热器,为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热作用,两个吸附床之间用绝热层隔开。该吸附床可用金属合金制造,这样有利于保持吸附床的真空度且增加传热面积。吸附床内壁设有一个 U型水槽,当下床吸附时,通以冷媒水冷却。当上下两床分别达到脱附/ 吸附饱和时,通过转动轴旋转180o,上下两床互换位置,仍然保持上床解吸,下床吸附,从而达到连续循环。(1)床内结构特点 传质通道采用蜂窝状分布,有利于吸附过程吸附剂对制冷剂的吸收。烧结成块状的吸附剂除了与太阳能集热器结合的那一面外,其它三面都有冷却水槽。当吸附床吸附制冷剂时,打开水槽阀门,通入冷却水,带走吸附热,这样一来可以加快吸附过程,从而缩短整个循环的时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