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教材之见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教材之见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教材之见
2020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新教材之见

从平面向量的引入浅鉴高中数学新教材改革之一隅

-

随着人类新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发起挑战,促使其必须进行重大革命,以适应高度发展起来的现任新型知识体系。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向量数学”,以其在物理学、空间物质结构中的广泛应用,而备受人们所观注,进而很快形成了一套具有优良运算通法的数学体系,现已被纳入中学数学基础教程中,成为数学新教材改革的一大闪光点。

一、人类新知识体系,使得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更加现代化。

按照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预测,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0世纪是每50年增加1倍,在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1倍,而当前是每3—5年增加1倍。他的预测的精确程度还有待考究,但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截止1980年,当代人类知识体系中,人类有史以来100多万年积累的知识占10%,而近30年积累的占90%,而90年代后,人类知识积累速度更加迅速。显然人类新知识体系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膨胀的短周期效应,这就使人类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改革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现代电子办公一体化的形成,复印机、传真机、可视电话、移动通信、国际互联网(Internet)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谓是真正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网络时代的产物:E-mail的接发、信息查询(Archie)、登录环球各信息网站(www)等等,这些都标志着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量有用的和无用的信息越来越多,传播越来越便捷,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和能力显然与过去有了天地之别,这对现代中学基础教课程教材提供了众多新的课题。

由于刚过去的20世纪,我国教育从中小学到大学基本了停留在18、19世纪的旧知识体系上,不少陈旧知识占去了学生相当多的学习时间,学习知识老化与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极不相称。更加让学子们不能接受的事实是,现在所学的内容在今后5—6年毕业后,已经陈旧甚至被淘汰。怎样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呢?现代化的电子媒介技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的新的广阔前景,这也许就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教学相长”吧,教育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样进步了的科学技术反过来又会推动教育向更高层面上发展。

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教师一改过去“单一的传授教材知识”转变为“辅以现代媒体

技术的现代教材体系”。 目前,新的课程数学教学要求中,明确增加通过“研究性课题”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方向,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二、平面向量的引入,充分体现了高新教材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受新知识体系的影响,作为最近一个世纪才兴起的“向量数学”这套数学体系,以其优良的运算通性,将数学中的“数量”运算与物理中的“矢量”运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的重要地位。

向量作为一种新的量,它不同于数量,数量的代数运算在向量范围不一定能施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明确数量和向量的区别,并重新规定了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和向量的积、向量的数性积和矢性积等运算法则。并在引入二维坐标系后,将向量与坐标紧紧联系起来,增加了向量的渗透性和实用性,更体现了向量运算的价值,下面简单附几例以亨读者。

例1 设△ABC 是锐角三角形,在△ABC 外分别作等腰Rt △BCD 、△ABE 、△CAF ,在这

三个三角形中,∠BDC 、∠BAE 、∠CFA 是直角,又在四边形BCFE 外作等腰Rt △

EFG ,∠EFG 是直角,求证:(1)GA=2AD (2)∠GAD=1350

(1994年上海市试题)

【简析】:以点A 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复平面),

记G 相应的复数为Z G ,D 相应复数为Z D ,如图, Z G =AG=AF+FG =AF+EF i =AF+(EA+AF )i =AF (1+i )+BA

(-1+i )Z D =(-1+i )AD

=DA+AD i

=DB+BA+(AC+CD )i

=BA+DB+BD+AC i

=BA+(AF+FC )i

=BA+AF (1+i )

∴Z G =(-1+i )Z D 即 GA=2AD ,∠GAD=1350 。 【评析】:此题将向量与复数二维坐标系完美地结合起来,化繁为简,创造性使用向量完成了证明,值得同学们借鉴。本题也可用传统平几证明方法证明,这里不再赘述。

例2 如图,已知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正三角形ABC ,CDE 和EHK (顶点依逆时针方向排

G

A B C F D E

列),并且AD=D K 。证明:△BHD 也是正三角形。

(1981年苏联试题)

【简析】:将△CAD 绕C 点逆时针旋转600,易知其得到△CBE , ∴ │AD │=│BE │ 且AD 、BE 夹角

为600 又∵AD=DK

∴│DK │=│AD │=│BE │ 且DK 、BE 的夹

角也是600

再将△HBE 绕H 顺针旋转600,又因为

△EHK 是正三角形,所以点E 转到K ,线段EB

与KD 重合,即B 转到D

于是│HB │=│HD │,∴HB 、HD 夹角为600

∴ △BHD 是正三角形。 【评析】:此题巧妙利用了向量与向量的夹角证明了正三角形的结论。实际题中条件“”等价于“在一直线上,”这个条件,读者可以利用初等平几知识进行证明,但均不如向量证法简洁明了。

例3 在半径为15cm 的均匀铁板上,挖去一个圆洞,已知圆洞的圆心和铁板的中心相距8cm ,圆洞的半径是5cm ,求挖去圆洞后所剩下的铁板的重心。

【简析】:如图,以铁板中心O 1为原点建立直角坐

标系,设挖去圆洞后所剩下的铁板的重心为

O ’(x,0)及圆洞中心O 2

如果在O ’(x,0)处给一个支持点,根据重

心原理,剩下的铁板应该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即

其余各力的力矩和应为0 ,则

│F 1│·│O ’ O 1│-│F 2│·│O ’ O 2│=│0│

------------------------------------------

----------------(*)

这里,│F 1│=π×152 │F 2│=π×52

│O ’ O 1│= x │O ’ O 2│= 8+x

代入(*)得,x = -1

∴挖去圆洞后所剩下的铁板的重心为O ’(-1,0) 【评析】:这实质上是一道物理题的“变题”,利用“物体在平衡时,力矩和为0”来解题,这里力矩就一个向量,正体现了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的基础用途。

高中新教材在引入向量以后,使得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中许多定理、公式及一些相关问题变得直观、浅显、易理解。教材还通过布置一定量的“实习作业”、“研究性课题”等实践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应C B A D E K

O 1 x

y O 2 O ’ O F 1 F 2

用能力的目的,这也是高中新教材改革之宗旨和目标。

三、深入进行教学与教材改革,可以为加速我国的教育现代化服务。

江总书记指出,八届全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关于“九五”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地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实现我国这一跨世纪发展宏图的重要方针。也就是说在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上,中央是下决心的,态度是一贯的。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闻之则是振奋不已,誓志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和配合教材改革及研讨,深入解剖教学深层次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充分利用身边有限的教育资源努力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为了祖国早日实现“科教兴国”而执着不悔。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篇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2篇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一:高中数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引言 数学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对学生逻辑、空间等思维的训练,而且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具有条理和规律,但是很多学校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人文素养的培养,认为这是文科的主要任务,在高中数学中怎能体现出人文精神呢? 二、存在的问题 (一)高考的压力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桎梏 在国内,我们存在着高考制度,我们需要通过高考取得更好教育资源的资格,因此,在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的时候,很多学生的学习压力都很大,主要原因就是要应付高考.高中的数学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教育很多时候都是被高考牵着鼻子走,很多地方都是针对高考中数学试题的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高考不考查的内容基本上没有涉及,因此对于人文素养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考上一个名牌大学就意味着自己向着社会的上层迈进了一大步,很多同龄人就被自己甩在身后了,因此高考对于学生的影响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二)一些教师在人文教育方面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多 新出版的高中数学标准提出了更加全面的教学内容,其中人文教育也成为了现在高中数学的一部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才能有效适应这种变化,因为需要讲授的知识更多了,涉及面也更广了,然而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师对于人文精神这种文科内容涉及的都不是很多,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这个方面知识结构,同时在这个方面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需要不断加大观摩和学习的时间,增强自己在这个方面的认识.只有教师在数学与人文教育结合方面的知识能力有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提升,数学与人文素养的结合才能更加紧密. (三)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人文知识还是偏少 将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通读一遍之后,发现教材中关于数学历史、人物等方面的知识还是偏少,2001年出版的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只有两个内容.而且很多教师和学生反映教材中的人文知识可能过于专业化,教师讲起来没有十分枯燥,学生听起来没有什么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贯穿十分专业的知识,一方面是教材中缺少相应的人文知识点,另一方面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也不是很重视,造成了现在这种数学人文知识的缺乏. 三、建议 (一)教师人文知识的提升 教师的水平高低是现在教学效果是否良好的主要因素,有了一桶水,才能讲出一碗水的东西,要想加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有效拓展自己的人

浅谈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的理念越来越令人关注。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遵循教学规 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所获的具体进步和发展。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 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怎么样。因此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是学生 对教学活动的充分参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从 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就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做了一下尝试: 一、关注学生,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时时刻刻 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优生,而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困生,要给予更多关爱。 课堂上要经常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关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他们的每一点进步 都要给予充分肯定,树立他们的信心。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 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二、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 传授新知识。但有时我们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 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 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一定的教学任务 服务的。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易于接受,就会收到良 好的效果。 三、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处理好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数学课堂教学,启发学生掌握学习规律,掌握解题方法,总结和归纳知识结构显得尤为 重要,因此例题的选编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例题又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例题能承上启下,引入新概念,又能加深对概念、公式、法则、定理 的理解;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举反例还能证明假命题,揭示错误根源。所以充分发挥教材中例题的作用,并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 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 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的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 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写出,也 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 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 四、创设自主学习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是有隔阂的。这种隔阂往往会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现在倡导的课堂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消除教师与学生 的隔阂,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了良好的师生 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课堂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在教学 中我以“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为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坚持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2018年新课标3文科数学真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09月01日xx 学校高中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已知集合}{}|10,0,1,2A x x B =-≥=,则A B ?= ( ) A. {}0 B. {}1 C. {}1,2 D. {}0,1,2 2.( )()12i i +-= ( ) A. 3i -- B. 3i -+ C. 3i - D. 3i +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建的突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 A. B.

C. D. 4.若1 3 sin α= ,则cos2α= ( ) A. 89 B. 79 C. 79- D. 89 - 5.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 A.0.3 B.0.4 C.0.6 D.0.7 6.函数2 tan ()1tan x f x x = +的最小正周期为( ) A. 4π B. 2π C. π D. 2π 7.下列函数中,其图像y lnx =与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的是( ) A. ()1y ln x =- B. ()2y ln x =- C. ()1y ln x =+ D. ()2y ln x =+ 8.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 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 2 (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 A. []2,6 B. []4,8 C. D. ?? 9.函数42 2y x x =-++的图像大致为( )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 论文摘要:如何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如何提高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方法的分析,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思维障碍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及内部的规律性。所谓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高中数学的数学思维虽然并非总等于解题,但我们可以这样讲,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形成是建立在对高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理解的基础上的;发展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 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有时,在课堂上待我们把某一问题分析完时,常常看到学生拍脑袋:"唉,我怎么会想不到这样做呢?"事实上,有不少问题的解答,同学发生困难,并不是因为这些问题的解答太难以致学生无法解决,而是其思维形式或结果与具体问题的解决存在着差异,也就是说,这时候,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来自于学生中存在的非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根据布鲁纳的认识发展理论,学习本身是一种认识过程,在这个课程中,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 因此,如果教师的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如果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其新旧数学知识不能顺利"交接",那么这时就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认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颇,从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会产生思维障碍,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作为主体的学生的思维习惯、方法也都有所区别,所以,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1.数学思维的肤浅性:由于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一些数学概念或数学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没有深刻的去理解,一般的学生仅仅停留在表象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脱离具体表象而形成抽象的概念,自然也无法摆脱局部事实的片面性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由此而产生的后果: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 正式版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 一、问题的提出 1.背景 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临

近,对创造性人才,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第三次“全教会”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制约,课程改革可以视为举措之一。各门课程的实施都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宏观背景。 教育界内部对课程改革的探讨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我国的课程建设曾受到国际课程整合理论的儿童中心(杜威)、结构中心(布鲁纳)和人本主义的认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4-06-10T12:41:17.420Z 来源:《教育与管理》2014年4月作者:邓明富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缜密思索,明确目的,它的有效性是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邓明富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极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缜密思索,明确目的,它的有效性是广大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学行为的社会价值和师生个体价值的双重体现。 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方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师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实现数学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有效结合,重视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充分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上课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最佳的学习状态,让数学课变动有趣、生动,学生充满自信与成功。 1 数学课堂有效的首要条件———精心的课堂设计 一个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熟悉,认真地设计教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使课堂有效的必要前提。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思维,爱好,兴趣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力,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来应付所有的学生,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和僵化不变的教学策略只会让学生对所任学科失去兴趣。我们在教案设计时,就应该想到对数学概念、规律如何讲解,数学实验如何做,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怎样合作,怎样交流,怎样讨论,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评价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等。教师再设计教案时要能够体现教学的创造性,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些有结构的材料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这些知识不再是抽象的数字符号和图形,而是生动的具体的能够亲身体会到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了解事物的好奇心,而且提高了他们主动探究事物的能力。他们的观察,分析,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这种教学环境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应答性学习环境。例如我在讲解函数奇偶性这节课时,就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且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问题牵引启发探究”的教学模式。 2 增强师生情感,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轻松愉快的气氛,培养和谐民主的师生感情,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数学课是一门体验式教学活动。只有不断地体验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才会从心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表达出极大的热情,这种积极的体验是建立在友好的师生情感之上,建立在不断地进步,不断的成功之上。教师只有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会表现以往没有的积极性。在这种和谐的师生情感上,错误应该得到谅解,进步应该得到表扬。提倡“小批评,大表扬”的教育模式。学生的自尊心应该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保护,而不是粗暴的排斥和打击,只有这样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才能表现出来。 3 练习设计要精心,学习气氛要调节 新课标标准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改变旧的立场。把它们看做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生命力的,由感情的,有思考能力的学生个体。这个个体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数学知识规律相结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注重个性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思考,发展和创新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案设计时体现出学生差异的特点。习题形式要多样化,层次化,能够全面覆盖,是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体现出学习和教学有效性的有机结合。数学的知识结构呈现出螺旋形,递进性,开放性的上升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现有知识和旧知识联系起来。把学习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的知识从未知到已知,再到熟练掌握逐步过渡。 4 有效的教学评价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这也是教师反思的过程,也是改进教学方法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准确高效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教育教学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评价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并且重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数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密不可分。数学知识实际上就是从生活实际中提取的抽象化的一种数学形式。它是现实生活的描述,现实材料的形式。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靠数学知识检测的结果为唯一的依据和标准,成绩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也应该对学生的具体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进行实际考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要想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数学能力,考评形式就必须多样化。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的评价上,要把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地进行反映。不能落下的还有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他们形成和发展的状况。我们在评价过程中既不能离开数学知识的结果,也不能离开他们参与课堂数学的程度,自信心,以及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嗯哼合作交流能力,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变化和发展。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最后,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结果上尽量使用激励性语言,使评价能够发挥它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好奇心与自信心。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与教师的互动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新教材改版内容

变化一:课程结构 修订的课标中课程分为选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以及必修课程。这三种课程非常明确: 1.选修课程:是为学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如果学生要参加大学的自主招生,则必须根据自主招生学校要求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学习。 2.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课程,也是高考的内容要求。如果学生要参加高考就必须学习必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3.必修课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高中毕业的数学学生水平考试内容,当然也是高考内容。如果学生只想高中毕业,那么学习必修课程就够了; 变化二:课程内容 1.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调整:常用逻辑用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线与方程、圆与方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选修内容; 2.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删去了必修三算法初步、选修2-2推理与证明以及框图(文科)这三章内容,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解三角形”由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合并到“平面向量”这一章里了。必修和必选修均增加了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3.具体各章节内容的细微变化 ⑴必修课程

主题一: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包括了四个单元的内容:集合,常用逻辑用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 这四单元内容常用逻辑用语与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有变化外,其他内容与实验版课标内容基本一样。 变化的地方: ①删减了命题及其关系——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②删减了简单的逻辑连结词“或”、“且”、“非”; 增加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的关系以及充要条件与定义的关系。 ③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主题二:函数 函数内容包括四个单元: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函数应用。 这些内容与实验版课标基本一致,仅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①在函数的概念的内容中删去了映射; ②在三角函数里删去了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主题三:几何与代数 几何与代数内容包括: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复数、立体几何初步。 这三章内容与实验版课标要求大致一样,有变化的是: ①将原来单独的一章内容“解三角形”融入进“平面向量”这一章内;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学习的几点建议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学习的几点建议 一逐渐提高逻辑论证能力 立体几何的证明是数学学科中任一分之也替代不了的。因此,历年高考中都有立体几何论证的考察。论证时,首先要保持严密性,对任何一个定义、定理及推论的理解要做到准确 无误。符号表示与定理完全一致,定理的所有条件都具备了,才能推出相关结论。切忌条件不全就下结论。其次,在论证问题时,思考应多用分析法,即逐步地找到结论成立的充 分条件,向已知靠拢,然后用综合法(“推出法”)形式写出 二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直线和平面这些内容,是立体几何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的一个捷径就是认真学习定理的证明,尤其是一些很关键的定理的证明。例如:三垂线定理。定理的内容都很简单,就是线 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关系的阐述。但定理的证明在出学的时候一般都很复杂,甚至很抽象。掌握好定理有以下三点好处: (1)深刻掌握定理的内容,明确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多用在那些地方,怎么用。 (2)培养空间想象力。 (3)得出一些解题方面的启示。 在学习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用笔、直尺、书之类的东西搭出一个图形的框架,用以帮助提高空间想象力。对后面的学习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转化”思想的应用 我个人觉得,解立体几何的问题,主要是充分运用“转化”这种数学思想,要明确在转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有什么联系,这是非常关键的。例如: 1.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即过空间任意一点引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即斜线与斜线在该平面内的射影 所成的角。 2. 异面直线的距离可以转化为直线和与它平行的平面间的距离,也可以转化为两平行平面的距离,即异面直线的距离与线面距离、面面距离三者可以相互转化。而面面距离可以转

高中数学论文

博文论文为您专业服务—— 高中数学论文 【摘要】数系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主要是讲解复数的引入。在这一部分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自由发挥,增加对超越数论知识的接触,了解数论发展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对数论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关键词】数系;数论;学习兴趣 从数系学习引发学生对数论的兴趣 引言 数论在数学史上产生较晚,在十五世纪末十六世纪初才渐有雏形,但到十九世纪,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着强大理论体系的数学分支学科。而对于高中生的学习来说,素数的学习将知识面由有原先接触到的初等数论扩大到了高等数论的范畴中。如何引领学生充分理解课本知识,鼓励有志于此的学生对数论难题发起挑战,也是我们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艰巨任务。 一数论前沿理论与高中数学课程 数论,顾名思义,是研究数字特性的一个数学分支学科。数论产生的早期主要是由欧几里得关于素数无穷多个的证明,欧几里得发现的求最大公约数的辗转相除法以及中国南北朝时期发现的的孙子定理。之后,由于生产生活水平的限制,人们并不需要更多地理论去支持生产,于是数论理论一度停滞不前,直到由费马,梅森,欧拉,高斯等人的发展,他们研究数论的主要目标是素数,主线思想是寻找素数的通项公式。数学家发现初等数论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于是数论发展成了更多分支。 高中数学的数系学习中引入了复数的概念,这是在学生已有的数系知识中添加的全新内容。在学习复数之前,学生对数的认识仅限于实数范围。学生对于数 的认识还表现在日常所能接触的范围内,尽管诸如 、2、e等一系列无理数 的存在对于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它们都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分析理解。 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数论伟大猜想,曾在我国引起很大关注。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1966年发表了《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

浅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谈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8-11-26T16:06:23.90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作者:丁彩香[导读] 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推动学生进步以及达成教学目标方面均极为成功,即为有效教学;教师针对课堂状况、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即可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云南省巧家县一中)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推动学生进步以及达成教学目标方面均极为成功,即为有效教学;教师针对课堂状况、学生学习数学的状态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即可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关键词:中学数学;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的领路人。在一堂课中,教师尽量少讲,让学生多动手,动脑操作,如果一看到学生一道题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就急着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学生往往会想出老师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什么是有效教育?远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 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当是研读课本。当我们的教学往往用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这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表现之一。要颠倒这“一多一少”,就必须把课本研读全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 2、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 学生“多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训练”。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三重意识”:其一,“学为主”意识;其二,“学而会”意识;其三,“学在先”意识。只有教师具有这“三重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权才能得到保障。 3、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 学习是什么?答案是多元的,但从状态上讲,学习是学生生命的“知、情、意”统一的求知活动。而我们的教师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苦口婆心的酣畅淋漓生命活动代替学生自我奋斗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活动,以“自我感觉”满意来取代学生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权的剥夺。 4、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与“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在操作上,要设定“三个一”的评价标准:一是没有学生发问的课算不上好课;二是“答必正确”的课不是真正的好课;三是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 5、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学生“多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体验学习,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要确立“三个尊重”意识:其一,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其二,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其三,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千万不要将现成的果子摘下来还要削掉皮切成块甚至做成果汁然后再喂到学生嘴里,千万不要把教学视为一种恩赐行为。 二、让学生成为老师 小组讨论课,从效果来看,剥夺了教师统治课堂的地位,学生翻身做了课堂的主人。学生都动起来了,有了学习的乐趣,学生非常喜欢。刚开始,尖子生成绩有些下滑,中间学生成绩普遍进步,学习困难的学生进步最大。这可能与我们学校生源的结构特点有关系。后来,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培训,优生学习能力加强了,学习更加自信,成绩也突出。 现阶段,虽然基于学生学习能力不足,不能达到教师的预期,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只要这样坚持下去,借以时日,相信学生的能力会有大的起色。任何改革都是在摸索中不断前行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课堂”永远是我们研究的主阵地,只有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学效率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三、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从而把原来40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中就加以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 一方面,信息技术有助于展现数学过程、探究数学结论、展现数学之美。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我们不能把放电影式的教学方式认为是好的、正确的方式,充分利用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积件进行教学,以达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最佳效果,才是正确方法。 总而言之,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认真备课、课堂教学等多个方面组成的统一整体,重视每一个环节,才能更好的提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有中学数学教师,都需要能够令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具备不怕困难的品质以及严谨求实的精神。本文针对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实践开展的探究工作,仍然偏重于方法探究,仍需持续深化,希望广大教师也能够针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有效实现中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奠定基础。

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优缺点

浅析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的优劣 数学组朱国民 我们市十五中通过对数学新教材的教学,详细地分析高中数学新教材的内容,对其优点和课程上的不足分析如下: 高中数学教材历来在编排上重视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表达严谨、准确,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但也存在内容跨度大,结构不合理,应用重视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一、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如下优点: 1、教学新思想 新教材提高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启发性,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思想 与旧教材相比较:旧教材对学生学习规律研究得不够,缺少启发性和趣味性,有些学生把教材当成查找公式的工具书。而新教材则加入了一些插图和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文字叙述通俗易懂,知识的剖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习题的设计层次分明,灵活多样,同时删减了部分复杂公式的推导和记忆,如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只给出了最基本的三个公式,柱体、台体、锥体的体积公式只给出了结果,而对蕴含了“微积分,极限”等数学思想的球面积及体积公式给出了详细推导过程, 这大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新意识 新教材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新教材的正文一般都注意概念从实际引入,问题从实际提出。例题,习题多增加联系实际的背景。如数列中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储蓄,函数中联系增长率的变化,直线和圆的方程中增加线性规划初步知识,圆锥曲线联系行星卫星运行轨道等。

二、新教材相比有如下不足: 1、内容跨度加大 新教材中,数学的应用比以前重视了许多,但跨度似乎大了一些,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距离,比如高一(下)按知识体系就要上必修4、5、2共3本书,而且还要调整在上必修5线性规划前先讲必修2的直线的方程;高一(上)讲必修1集合的运算前要进行初高中衔接,补充讲解一次、二次不等式,这部分内容又在必修5。另外,应用题或者数学建模题很大部分需要用到计算机或者计算器才能完成.在实施过程中不好操作。 2、教学进度难以把握 在新课程的实验中,很多教师都感觉到新教材知识点多、内容广,教学进度不好把握,新增的一些知识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体会到新教材教学进度太快,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不牢,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不强,不如原来的老教材的知识体系。 总之,我们认为如果将新教材的理念溶入到老教材知识体系中编写出来的导学案就能结合二者的优点,扬长避短,更有利教学,我们现在就是按照这种思路编写十五中导学案进行教学的。

2018全国新课标1卷数学(文科)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分,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02A =,,{}21012B =--,,, ,,则A B =I ( ) A .{}02, B .{}12, C .{}0 D .{}21012--,,,, 2.设121i z i i -=++,则z =( ) A. 0 B. 12 C. 1 D. 3.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 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 B. 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 C.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 D. 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 4.已知椭圆C :22214 x y a +=的一个焦点为(20),,则C 的离心率为( ) A .13 B .12 C D 5.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过直线12O O 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 A . B .12π C . D .10π 6.设函数()()321f x x a x 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2y x =- B. y x =- C. 2y x = D. y x =

7.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E 为AD 的中点,则EB =u u u r ( ) A .3144A B A C -u u u r u u u r B .1344AB AC -u u u r u u u r C .3144AB AC +u u u r u u u r D .1344 AB AC +u u u r u u u r 8.已知函数()22 2cos sin 2f x x x =-+,则( ) A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3 B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4 C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3 D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4 9.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 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 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A .217 B. 25 C .3 D .2 10.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BC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 A .8 B .62 C .82 D .83 11.已知角α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上有两点()1A a , ,()2B b ,,且2cos 23 α=,则a b -=( ) A .15 B .5 C .25 D .1 12.设函数()2,01,0x x f x x -?≤=?>? ,则满足()()12f x 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 C .()10-, D .()0-∞,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函数()()22log f x x a =+,若()31f =,则a =________. 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100x y x y y --≤??-+≥??≤? ,则3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5.直线1y x =+与圆22230x y y ++-=交于A B ,两点,则AB =________. 16.△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sin 4sin sin b C c B a B C +=,2228b c a +-=, 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__.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李发全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提法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是多么的重要。而事实上,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在花样繁多、热闹非凡的课堂教学中,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今天,讨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它不仅可以降低师生不必要精力物力的付出,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数学教学理念的有效性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在这个阐述中,体现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生了变化:数学知识不仅包括"客观性知识"(又称"显性知识"、"明确知识")--不会因时、因人、因地而发生变化,并通过学习可以习得的数学事实,而且还包括"主观性知识" (又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只有通过培养与经历方能获取的带有鲜明个体认知特征的个人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对学生而言,这类"主观性知识"更为有用,对其"客观性知识"的习得具有指导作用,可以终身受用。 对应于这两类知识,《数学课程标准》一方面设立了知识领域目标--为"客观性知识"而设,另一方面还设立了发展领域目标--为"主观性知识"的获取而制定,应该说这是一个突破。发展领域目标包括四个方面:⑴对数学的认识--涉及到对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数学探索过程、数学文化价值及数学知识特征的认识;⑵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定量思维、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及演绎论证等方面得到发展;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⑷情感体验(又称"数学观念")--引导学生在兴趣、动机、自信、意志、态度、习惯及数学美欣赏与感受等方面获得发展。发展性目标的设立使"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核心理念的实现有了明确的方向,并找到了可实现、可操作、可把握的支撑点。 "数学观念"则是数学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数学素质教育刻意追求的培养目标。从外形看几乎近于无形,而它又真实存在。不仅存在于解题过程中,也存在于数学学习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存在于数学学习中,也存在于把什么都归结为一个数学关系的思维模式中。因此,尽管学生离校后没有机会用数学,因而淡忘了数学,但深深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等数学精

(完整)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Ⅱ)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高中数学(B版)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2.2 双曲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选修1-2 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 高中数学(B版)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 2.4 抛物线 2.5 直线与圆锥曲线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