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董黎明

一、概述

1、为什么要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1)背景:1、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专任教师规模达1065.8万人,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北,城市、村庄。基本等于西班牙全国的人口,平均每百名从业人口中就有1.36个人是中小学专任教师。所以为这个人群制定一个专业标准是十分重要的。不制定不正常。2、从1980年确定“转、招、关、辞、退”五字方针,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开始,中国教师队伍发生了巨大变革。从“随便进”到“容易进”再到“很难进”,教师专业的理念与行为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专业标准是专门职业必备的构件。

(2)意义:1、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职业的必备构件,它有助于提升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有助于社会对教师的问责,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是“聚沙成塔”的基础,设立教师合格标准,有助于教师内心的统一性,同时也有助于学校、社会对教师专业的一致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指明了方向,这就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将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有利于完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科

学设置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降低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供了基础性的要求,有利于切实促进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确保小学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依据

1、法律依据《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儿童权力公约》。

2、政策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未来10年教育发展蓝图二十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三个坚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3、国外教师专业标准的借鉴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三方面教师素质构成要素已成为教育界对教师素质构成要素的共识。

4、近年研究成果提供理论基础例一:小学教育有衔接性(与幼儿教育衔接,有一定的保育性;中高年级与中学衔接,有一定的学科教育性)、综合性(源自学生身心发展的状况,体现在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养成性(形成品德、习惯的最佳时期)例二:小学教师是以儿童的教育为已任,而不是以学科知识教授为已任,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例三:小学教师素质564:5指五爱(爱生命、爱自已、爱儿童、爱角色、爱教育);6指教师知识结构要包括六个方面(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关于儿童的知识、教育学知识、有关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4指四方面能力(德育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研究能力);例四:小学德育实践(德

育工作是小学教育的核心,如何有效开展学校德育活动,只靠德育课和班队活动不够,需要一定的载体,如环境、关系、课堂、课程、活动、管理、人员等,建设好德育载体就能实现德育功能)

3、基本框架

由前言、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四个方面组成。基本内容由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有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和师德(专业品质)愿持;专业知识,应知;专业能力,会做)

二、基本理念

《专业标准》提出四项基本理念: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这是《专业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是贯穿《专业标准》始终的基本精神,是理解《专业标准》的核心所在。

1、师德为先、学生为本

[链接]范美忠曾是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一名语文老师,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时,他丢下学生,一个人跑出了教室。随后,5月22日其在天涯上发帖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文中不乏这样的言论:“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一时间掀起轩然大波,被网友讥讽为“范跑跑”,并引发了一场全社会范围内关于“师德”的讨论。当年6月14日,范美忠被取消教师资格,随后也被学校解聘。范美忠至此似乎并无任何悔意,仍坚持自己的立场,称自己不崇高,也不想崇高,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无耻。

当年6月26日,教育部公布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学生安全”首次被明确列入。

热爱孩子是最重要的,就像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有学习动力、也才会有学习质量一样,一名教师,没有一颗发自内心的爱孩子的心,肯定不是合格的教师。热爱孩子,必定热爱教育事业,就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姜伯驹提出:让“师德为先”成为习惯。他还说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是最简单的,但那样做不是好老师,这牵涉到教师的师德问题。

想到鲁迅先生和丰子恺先生。鲁迅先生也思考儿童教育问题,对“父范”的呼吁,说明要改革儿童教育必须从改变儿童教育者的观念开始。在今天的意义上看,“师范”更为重要。在丰子恺先生看来,与儿童的健全相比,大人是残缺的;与儿童的纯真相比,大人是虚伪的;孩子是“莲花不染尘”,大人则是“物欲蔽天真”。因此,成人应该做儿童的崇拜者,儿童精神世界的守护者。儿童教育的根本之点就在于保护童心。虽然丰子恺先生主张让童心的世界与现实生活“绝缘”,而鲁迅先生强调儿童与实际生活接触,各有特点,但是重视儿童教育这一点是一样的,也是值得我们教师思索的。

现代的少儿教育观是基于对少儿潜能的发现及成人的自我反思而确立的。由于人类文明发展中所遇到的种种复杂问题,我们有理由认为成人的确不一定是充分发展的人,他们可能存在着各种肉体和精

神的缺陷。因此,倘若教育是使孩子成人化的过程,就有可能意味着也是“缺陷化”的过程。因为成人化未必是人的全面发展,还可能是人的部分退化。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反思教育的误区,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并引发教育者重视孩子、了解孩子,甚至向孩子学习。作为教师,只有对珍贵童心有足够的注意、理解,体认真正的少儿生命价值,才会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教师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特点和需求方面的能力,然后才是教育和教学能力。教育的能力主要指德育能力,特别是当班主任的能力。教学能力指教学基本功以及课堂监控能力。老师平时最怕的是别人说自已能力不足。能力问题除入行之前的学习培训外,再重要的是职后培训和终身学习。教师这个职业具有绵绵不绝的生命力、创造力、延续力。就要求每个人必须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终身学习确实是我们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现在网络的普及,学生每天都在接受着大量的信息,他们每天都会有很多问题,具有“一桶水”的教师再也难以担当人师了。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例:郑州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高效课堂]

有句话说:做一辈子老师,必须一辈子学做老师。终身学习学些什么,我认为除了我们平时的认知外,还要加上几点,有七个构成要素(1)自主学习的能力(2)信息技术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4)研究学生能力(5)自我反思能力(6)合作交流能力(7)自我调控能力。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大小不仅由现有知识决定,它是一个综合素质,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

三、专业理念和师德

这一节包含四个二级指标。我拣点讲一讲。

1、认识小学教师职业的独特性。小学教师,首先要将教育当作是一项事业,而不是单纯的谋生职业。小学教师面对的对象是生动活泼的6---12岁的少年儿童,因此,伴随他们成长,指引他们发展是小学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将教育当成一项事业,就意味着有真诚的教育理想,有长远的教育规划,有自觉自愿的教育担当。小学是知识传授的起点,教师要呵护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学习习惯,小学是童性格形成的时期,教师要科学引导,合理介入,及时关怀。为他们打好基础。对于教育而言,人人都是任教老师,人人都是班主任。现在有些学校已经取消了班主任制,实行教师团队制,就是这个道理。

2、将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这是《专业标准》最大的亮点之

一。把学生安全放在第一位都应该是每位老师的职业本能。 [链接]谁也不能否认,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进步到了高度尊重生命权并将其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今天我们绝对不允许也一定不会鼓励一个未成年孩子为了救火或救人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他们自身都还是需要获得保护的弱者,他们没有责任更没有义务以自己稚嫩的生命去承担与其自身不相称的社会义务。因此,毋庸置疑,如果是在今天,我们绝不赞同也不鼓励赖宁这样的孩子去救火。事实上,即便在1988年,当赖宁主动上山救火时,政府工作人员也曾试图将他带离现场,没曾想他又返回救火现场并最终发生了惨痛的悲剧。因此,即便在1989年,团中央和国家教委号召全国各族青少年向赖宁学习时,也没有特意强调他以弱小的生命去对抗无情的大火这样的见义勇为舍生取义英勇牺牲,而是倡导“学习他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学习他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他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他热爱祖国,临危不惧”的精神品格。

3、维护小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个体差异

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和权力,不能因为他是儿童就忽视这一点。目前,小学教育的现实中这一点还做得很不够。小学教师在语言、态度、行为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表现。[链接]从全国小学生问卷调查得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的突出品质是: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另外,这里所说的独立人格,不仅限于心理学意义上的个性和性格,更重要的是作为小学生个体的形象和尊严。由于小学生是未成

的人,其独立人格和合法地位往往被忽视,这是成年人对小学生主体地位认识不够的表现。如教师强势、灌输式、高压式教育方式。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权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帮助他们清除自卑感,排除他们的烦恼和悲伤,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当遇到学生“顶牛”“越轨”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三思而后行,尤其需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和精神,也许学生的“顶牛”“越轨”正是学生创新思维火花的萌发,作为教师要小心呵护,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链接] 故事一:你是我的女儿就好了。故事二:时钟的计算故事三:上课尿裤的故事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就应该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硬性地按照整齐划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每个学生。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分层施教,帮助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取发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歧视学生的现象,也才能让优生“吃饱”,培养出更多有创新能力的尖子生,让“优、中、差”都取得

更大的进步。[链接] 观点:两极分化是优生造成的。分层教学和长工养猪。

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只有尊重才有平等,只有平等才有信任,有了信任,教师才可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最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们放下你的架子,弯下你的腰,学生就会向你微笑。

4、关于体罚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文规定:不准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本没有疑义,但有几种观点要说说。

[链接]——钱文忠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的演讲我

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那么,惩戒呢?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不相信。听说前段时间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内容是“赋予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老师批评学生的权利要赋予?何况什么时候剥夺过?没有剥夺要重新赋予吗?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感情到今天都很好。现在对孩子一味表扬,那惩戒呢?

我们讲跟国际接轨,接轨了吗?我看是“接了个鬼”。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好。好啊,大家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英国议院通过了一条法规,大意是“允许教师在历经劝告无效的情况下采取包括身体接触在内的必要手段,迫使不遵守纪律的学生遵守纪律。”说白了,就是可以适当地揍。大家都说新加坡的教育好,新加坡的中小学教室后面墙上不是

经常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按规定打三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

我认为,钱老师的说法有点偏激,难道体罚的功能真就无可替代吗。教师太迷信体罚的管理功能,忽视了它所起到的警戒作用。1、难以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虽然体罚可能达到在特定情境中制止某种行为的目的,却很难转变学生不正确的态度。体罚与变相体罚只能使学生学会逃避体罚,而不是诚心转变态度,改正错误。2、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杀鸡儆候式的体罚使学生在行为上谨小慎微,时时、事事消极防卫,害怕教师。这就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勤奋学习的思想品质,也不利于班集体形成文明、和谐、轻松的氛围。3、体罚会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焦虑。这就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反而会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经常体罚会提高学生对体罚的极度反感,学生对体罚反应迟钝,逐渐失去对体罚的敏感。为了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往往又要加重体罚,这样就导致体罚的恶性循环,带来不堪设想的教育后果。4、体罚还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使师生产生冲突乃至对抗。这既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人格魅力。

我个人认为惩罚要有度,教育要有爱,爱要善于欣赏,爱要善于引导,爱还要善于感化,爱同样需要惩罚!但要温柔地惩罚,用爱的艺术托起生命的厚重,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源泉,有了爱才有教育的生机。尽管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没有爱的教育却是不成功的教育。

5、教师教学态度和行为

《专业标准》在五个方面对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反映出教育教学观念上的重要变化:由过去的重教学技能转向更为根本地从学生的状态和需要出发来调整教育教

学的态度和行为。这里有一点十分重要,“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一个崭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每个老师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和“秧田型”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反思,关注小学生的差别,因材施教,并在实践中尽可能扬长避短,突破学校教育时空的局限,调整师生角色关系,让教与学的生活呈现出更多的小学生气息、小学生需要、小学生色彩。

6、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

教师的修养包含很多内容。我这里只强调几条。1、教师必须加强行为习惯的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习惯的培养对教师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为学生是教师行为最严格的评论者和模仿者,教师的思想、作风、语言、仪表、兴趣、爱好甚至连写字、走路的姿势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教师要比从事任何其它职业的人更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习惯更加高尚。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教师要乐观向上凡事正思维,充满正能量。[链接]收费的故事愤青的形象退赛的故事。3、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是一种精湛的教学技巧,是为了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而采用的符合科学性、创造性、情感性、灵性、勉力性的规律、方式、方法的精美结合。在一节课内,要把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目的与要求、内容与方法、知识与智能、

内容与自悟、变故与化解众多复杂的矛盾关系处理得合情合理,组织得严密紧凑,控制得协调一致,使得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形成一个高潮迭起、张弛有度的有机整体,有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艺术可以大大提升自已的形象。

四、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备的专门性知识,区别于其它专门职业的知识特性,是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的专业信念和专业能力的基础。

1、小学生发展知识

小学生发展知识概括起来就是五个了解。第一个和第四个合并,我们只讲几个案例。

[链接] 一、辽宁瓦房店小学灭火事件二、云南东川小学马桑果中毒事件三、山西汾西小学雷击事件

我再讲一讲幼小衔接和小初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的现象。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孤僻,有什么事情也不对老师说。有些孩子的东西被别人稍微碰一下就要告老师,既不知道谦让,更不懂得关心别人。幼小衔接工作往往会出现片面性,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入手。学习能力包括视觉

专注能力、听觉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还要加强孩子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

关于小初衔接,小学老师关注得很少。其实我们也很有必要去研究它、参与进去。比如就数学学科来说,你可以用知识“打包”法,带着孩子总结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告诉孩子,这是你的起点。然后给孩子介绍初中数学知识大框架,让孩子有一个宏观感知,而不要把课本“趟”一遍。再如语文,可以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入手。当然还有心理辅导等等。

性健康教育是《教师标准》的第二个亮点。这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目前社会非常关注的性健康教育方面,三个标准中只有小学生教师专业标准有明文提及。在小学生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到,小学教师要掌握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而另一个性健康教育的阵地中学却没有明确提到。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看看以下事实:2008年,广东审理猥亵、强奸儿童案件300多宗;2009年,广西平果县“村官”张某先后对3名小女孩进行过多次性侵害。今年3月,短短5天内,甘肃省就揪出4个“禽兽教师”。据分析,儿童性侵害案中,小学教师所占比例最大。这时的孩子渴望通过建立师生关系逐步脱离父母,因而更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对老师言听计从,这也为一些教师的犯罪提供了条件。从师生关系看,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生面前是强势主体,有权决定对学生的奖惩,而学生是弱势群体,不敢也不易反抗。力量悬殊为

教师实施性侵害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以特别照顾的名义诱惑学生。一句话,权力的不平等是造成性侵犯的主因。同时,我们还要认真搞好小学生的性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不能只停在性道德的层面,还要传授性生理、性心理、性卫生的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性别的认同、尊重、异性交往、性价值观念、性审美、性法律规范等知识。大量实事证明:性认知和性意识的形成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所以,我们有责任通过教育化解学生在这方面的好奇和恐惧,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他们受益终生。

2、学科知识

了解多学科知识及其之间的联系:

小学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规定了小学教学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是具有启蒙性。可见小学老师所承担的角色是多而复杂的,需要具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科与科之间的知识有区别也有相通,因此了解多学科知识及其之间的联系就显得重要起来。[链接]积与除等。

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现阶段,我县许多老师仅仅只是教到哪学到哪,打不通关,也不去研究所教知识在整个小学知识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更谈不上学科的发展历史,以及学科研究的前沿。这样,他就不可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对学科内容体系间的逻辑运动规则高度抽象

与概括,更谈不上教学思想的建立。教研的高度就只有空谈了。[链接]小学数学角的概念

了解小学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这时我只用两个例子说明[链接]商不变单价

3、教育教学知识

关于这一点,我们前面说过很多。课程标准前面三个人都说了。所以,我这时只讲一讲掌握小学教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性。小学教学基本理论分学生学的理论和老师教的理论。学的理论主要是指学生品行养成特点和不同年龄的认知规律;而教的理论就是要搞清楚“为什么教”“在何种条件下教”“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这牵涉到教育哲学、教育的宏观背景、课程和教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还有专业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要做好这些有几个主要策略。一是教师经验反思日常化。教师通过反思自已的教育理念形成对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分解、知识与能力的新的认识,形成自已的教学思想。二是建立学习共同体(青蓝工程、组内互动、活动引领),三是增强培训的学科性(具体学科课题支撑的行为教育)

4、通识性教育

这一节与第一节的内容多方是重叠的。只是前者是进入了课本的,后者是宽泛的。所谓通识教育,也叫通才教育,要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可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链接]一中曹文进主任的理念。需要说明的是,现代信息技术是每个老师的必修课。

五、专业能力

1、教育教学设计

在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中,教育教学设计放在第一,可见其工作的重要性。合理的设计是教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前提。

教育教学设计可按两条思路进行。一是从纵向来看,是点与线的关系。线这里理解为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安排,是宏观上的要求,是整体目标。点则是学科、某节课、某次活动的计划安排。

点与线不能脱节,不能各自为阵,要有效结合,张力互动,构成学校发展的宏图。二是从横向看。各种计划都要以生为本,教学计划中教师扮演主角,而活动计划,则由老师引领学生进行。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在这里,我只讲一讲电子白板的合理使用问题。电子白板当然有很大的作用,但即便如此,因为学情不同、老师不同,对教学资源的

理解就自然不同。我们对它的使用有些误区:一、过分依赖,忽略文本在白板使用的最初阶段,教师的注意力仿佛也基本上转移到了电脑的操作上,加之有时对内容较多的PPT还要边想着边上课,总是显得不够流畅。几堂课下来,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对文本的关注。然而语文课毕竟是通过文字的魅力来吸引学生的,因此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只是手段而已,如果学生因此只注意了画面的优美、多彩,而忽略了文字本身的内涵,那终究也是语文课的失败。二、重形式,忽视实际效果。语文课堂上,有的教师将整个教学过程都制成了课件,从导课到结果,都通过课件一层一层、一环一环显示出来。整堂课确实做到了大容量、高密度,课件界面也做得很漂亮,交互性也强,但到最后,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 电子白板的使用使教师忽视教学内容的组织、课堂的管理、提问的策略,忽视了有效的启发和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语文教师在利用电子白板上课过于追求形式,电子白板成为了“花拳绣腿”。

2、组织与实施

这一节大家都很熟悉。我想换个角度讲。一是要注意两句话:与以往的表达不同,《专业标准》对师生关系的表达有了新的发展,明确提出教师还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还有一句话是,无论是上课还是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定要以学生为本。新课改以来,先进典型很多,做法不同,但理念是一样的,就是全部体现了学生为本。下面我介绍一下全国九大课改先进学校中三个学校的做法。1.杜郎口

中学“课改”代名词。一所偏居乡间,曾经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却因为课改而出名。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10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即目标任务呈现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即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挖掘,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即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江苏灌南新知学校。灌南县新知双语学校曾经引发过很大的争议,早在去年他们就规定:上课铃打响之后,严禁教师“进课堂”,是剑走偏锋还是制造噱头?教师不进课堂学生能学会吗,作为民办学校的新知是不是在玩火?一切学习都应是自学。“特色自主学习模式”在新知诞生了。在这套模式里,自主是核心,而托起自主的是学生的自学和交流。然而随着“特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施,“主体”被唤醒了的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极大的能动作用,这也无形中将教师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有个别教师的步子总比学生慢半拍,有意无意地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角色,他们渐渐成为“边缘人”。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个别教师渐渐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节奏,他们的知识半径笼罩不了学生的求知范围。怎么办?校长徐翔说,那就干脆一改到底,再“偏激”一次,完全把学习的权利和课堂时空还给学生——不准教师进课堂。灌南新知学校以学生“学”为本,创设了“自学?交流”学习模式。他们提前

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学。徐翔介绍,新知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是赋予“沉默的大多数”以本来就应该有的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3、江西武宁宁达中学。宁达的经验其实就是“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当年从教育系统“出逃”,挣了钱返乡的张项理校长发誓要创办一所“生长人性”的好学校。他说,教育的一切问题集中在课堂,当今教育患的恰是“课堂并发症”,不治愈课堂之病,教育就会病入膏肓。他认为要提高办学质量,就必须在“高效课堂”上做足文章,唯有“课堂”优质,才能真正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里“解救”出来,才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正是围绕着这个“还”字,宁达先从尊重学生出发,他们提出“把问题学生当成生病的孩子”这样的育人理念,“自主”、“开放”是江西武宁宁达中学课堂的关键词。“自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进而获取经验、发展能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开放”,既指教学理念开放,也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开放,其核心是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思维活跃,勤思、善问、能议、敢评,从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3、激励和评价

因为是老生常谈,所以我只讲三个实例,大家好听得更轻松些。

[链接]陶行知奖糖果学生的一封信珠海小学的考试法

总结起来,一是多元,二是恰当。

4、沟通和合作

我们在这时只讲一讲沟通。[链接]师生关系障碍十大表现

5、反思和发展

这一节,我想向各位提一个建议,就是给每个老师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一种成长记录,是一种知识积累,是一种评价方式。传统的教师评价存在诸多的缺陷和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①评价标准过于量化,企图用单一的数字形式定论本来内涵丰富的质。②评价主体过于单一。评价成为管理者和专家的专利,明显缺乏包括教师自我以及和教师自我密切关联的群体的声音,比如校内外的教师同伴、学生、学生的家长等。③评价导向过于注重结果,只以成败论英雄,而忽略了最终导致这个结果产生而内容丰富的过程。④评价维度过于集中于知识和技能,而缺乏关注教师对自身职业和对所在学校的情感等方面的内驱力。⑤评价局限于管理范畴,而缺乏与研究教师的功能整合。客观评价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过程,两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正是出于对教师传统评价制度弊端的回应,教师档案袋开始作为一种努力克服传统评价弊端的评价方式走进欧美等主要国家的中小学校,并逐渐成为全球教师评价策略的主流。使用教师成长档案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以及

(完整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一) 职业理 解与认 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 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 对小学 生的态 度与行 为 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 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 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 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我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有很深的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中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理念中,把学生为本放在第一位,要求我们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我们在教学中要时时刻刻装着学生,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不能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就谈不上师德、能力等等。师德为先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教师本人必须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要密切联系本人实际情况,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多反思,坚持做好反思,作为对自己的一项任务,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 我们要掌握小学生的发展性、主动性等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和中心的位置。体现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尊重学生关注和爱护学生,积极引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为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而努力工作。 我们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小学儿童,特别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师德大到遵纪守法、献身教育事业,具体到个人修养、言谈举止。特别是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老师要具有强有力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我们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小学生,我们应随

时关注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和实践环节上。当代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要有能力驾驭课堂,通过有效的方法、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终身学习是时代赋于我们的使命,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跟上教育理论、知识更新的节奏,不断充电完善自我,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解读》,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将坚持58项期本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定信念,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服务于学生。.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学习心得 4 / 963 发表日期:2012-10-10 16:32:34 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国家教育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在学校组织学习与讨论下,我在思想上及行动上都受到了一定的启发,感受良多,现将自己学习后的点滴体会小结如下: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为:以学生为本,以师德为先,以能力为重,以终身学习为典范。所谓的以学生为本,是指要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 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学习,在网上认真聆听了老师的讲座。让我感到很有紧迫感, 感觉新时代对现代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颁布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件 大事,需要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历程,我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一 个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知识和学习心得体会。 一、《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包括四个理念一一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 生学习。“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体现在学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 “师德为先”是关爱学生,注意自己形象,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力为重”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把握好课堂的组织与驾驭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终生学习”是要会不断反思,人要有终身学习和持续 发展的意识。我认为《标准》的基本理念其实就是德育能学四个字。只有把他们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全能人才。 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从三个维度来要求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 “专业理念与师德”这个维度覆盖了“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和行 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修养和行为”等四个领域。“对职业的 理解与认识”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职业、专业成长、社会以及与同事之间的 关系。专业能力方面覆盖了六个领域,教学设计能力、学科教学实施能力、沟通与合作 能力、反思与发展能力、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多元评价能力。其中教学设计方面要注意思考怎样尝试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如何突出所教学科的认知特征,从我做起弱化让学生“齐 步走”的教育情结。我认为教育是有效传递知识、情感、技能的过程它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设计有效的参与过程、组织好学生利用有效技术、材料进行有效活动。

教师专业标准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标准的十四个领域: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1.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 学生生命安全。 2.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4.信任学生,积极作业内容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2.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1.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3.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4.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5.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6.了解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4.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2.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了解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4.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第八,通识性知识;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第十,教学实施;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3.根据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6.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中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中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中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中学教师入口关;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中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 (二)开展中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中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中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三)中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中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四)中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解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史宁中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为了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基于中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借鉴国际经验,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和教育发展的需要,2011.12.12研究制定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国培李晶样本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主讲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李晶 一、教师专业标准概述 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 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教师专业标准框架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与实施建议三大部分构成。基本理念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师德为先,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基本内容由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组成, 分别对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提出60余条具体要求。实施建议分别对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及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突出师德要求, 要求教师要履行职业道德规范, 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育,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三是强调实践能力, 要求教师要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不断研究, 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提升专业能力。四是体现时代特点, 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文化修养, 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专业标准颁布后, 在实施方面提出如下要求: 一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不断提高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 二

教师专业化标准解读(教师专业化内容)

教师专业化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理念: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是确立教师专业化的前提,也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依据。《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是中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教师应当用这四个基本理念规范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日常的教学行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既体现了对中国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也体现了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是传统与变革的有机结合。“终身学习”的理念更多地包含了信息社会背景下对教师专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二、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维度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6.对学生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7.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8.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待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9.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方面全面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初中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师〔2012〕1号)

教育部 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 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教师…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师范大学: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师教育的院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要把贯彻落实《专业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认真制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各地、各校要采取宣讲、讨论、座谈、培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标准》专题学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广泛宣传《专业标准》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教师专业特性的认识。通过学习宣传,帮助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师范生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切实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把《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各地、各校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订贯彻落实《专业标准》的具体措施。要依据《专业标准》调整教师培养方案,编写教育教学类课程教材,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重要内容。将《专业标准》作为“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等各级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将《专业标准》作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一步细化考核的内容和指标。教育部将组织编写《专业标准》解读,组织有关专家赴部分师范院校进行宣讲,并结合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适时修改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 各地、各部属师范大学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专业标准》情况要及时报送教育部。 附件: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2.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3.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二年二月十日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反思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反思 经历了几个星期的学习,在网上认真聆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到很 有紧迫感,感觉新时代对现代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颁布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需要认真学习,努力贯彻。反思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历程,我现在都不敢说自己是一个真正“合格”的人民教师。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所了解到的知识和学习心得体会。 一、《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包括四个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学生为本”就是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体现在学生可以不成才,但是要成人:“师德为先”是关爱学生,注意自己形象,言传身教,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能力为重”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把握好课堂的组 织与驾驭,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终生学习”是要会不断反思,人要有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我认为,《标准》的基本理念其实就是德.育.能,学四个字。只有把他们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全能人才。 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三个维度来要求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它们共覆盖了14个领域。“专业理念与师德”这个维度覆盖了“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修养和行为”等四个领域。“对职业的理解与认识”要求我们教师要处理好个人与国家、职业、专业成长、社会以及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对小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面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关爱+重视+保护”(重点是保护学生的身心安全):“尊重+平等+维护”(关键是对学生不讽刺挖苦、不体罚.不对学生使用语言和肢体暴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信任学生就是对学 生不放弃、不抛弃)。“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领域要求教师要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强调了应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良好的 思维习惯,保护并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好奇心、求知欲,最起码给学生留点空白,用差异性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即只要学生在某些或某个方面比 原来进步了就是好的,不要以分数排名定优劣)。 在“个人的修养和行为”方面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五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要有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等.第二个标准是要有亲和力、热情开朗:第三个标准是要会调节情绪.具有平和的心态.第四个标准是要求教师要有勤于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第五个标准是要求教师应该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要文明礼貌。专业知识这个维度覆盖了四个领域: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前三者受制于后一个领域,但这4个领域需要通过2个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把它们串联起来。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科知识在本阶段教育的作用很大,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而差异性、价值观、教学设计能力是当今小学教师专业知识迫切需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他为我的专业发展、自身修养指明了方向。让我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也给了我一个要努力发展的方向)多了解学生、多学习专业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我希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王智秋,刘慧 第一部分研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背景 一、对研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必要性的认识 (一)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 (三)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 (四)符合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五)小学教师录用、评价、考核、注册的依据。 (六)是制定《中国教师标准》的基础性文本。 二、研制《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原则 (一)体现教育发展规律,特别是教师专业化的时代要求。 (二)针对性,国际视野与本土实际相结合。 (三)可操作性,具体可行。 (四)通用性,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五)发展性与引领性。 三、研制的思路与过程 思路:在对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过程,使标准研制过程具有小学一线教师、校长、高校培养培训机构专家、教育决策管理人员的广泛参与。 过程:现状研究、国际比较、标准开发、试测与咨询、修改与完善。 四、研制阶段 1、2008—2009年国际比较、现状调研、测试形成初稿。 2、2010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小学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课题组,开始修改、完善文本。 3、2010年11月2日召开“教指委会”研讨文本。 4、2010年12月19—20日教育部师范司在北京召开“教师教育标准汇报研讨会”,征求教师教育专家意见。 5、2011年2月提交了“送审稿”。 6、2011年10月参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文本格式做进一步修改 7、2011年10月25日在北京召开专家审议会 8、2011年11月2—3日三个标准研制组主要负责人集中统稿,再次提交送审稿(2) 9、2011年11月中旬教育部党组讨论通过。 10、2011年12月初,形成现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 第二部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学习心得体会 摘要:《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对教师做出了详细要求。细细阅读每一条要求,无不体现着对学生的爱,对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教师的职业理念、个人修养、工作态度,学科知识、教育知识、通识知识、对学生发展的了解,教育教学的设计、组织、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学生的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反思与发展的能力所有对教师的高要求都是为了给学生们提供最好的教育环境,由最好的老师为他们的人生做最好的启蒙,为他们创造最好的成长机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老师的重要作用,对教师的严格要求正是对学生的负责;“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国家、对民族未来的负责。 关键字:领域能力成长 我认真学习了《教师专业标准》,一边学习,一边暗暗结合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标准》确立了四条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理念与课程纲要相吻合,与新课改理念相符,实实在在地立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的:“爱之,

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爱是甘露,可以浇灌生命之树;爱是春风,可以吹绿人类心灵的荒漠;爱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能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爱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奥秘。学生是稚嫩的幼苗,需要老师的呵护。老师要有妈妈一样慈爱的胸怀,她需要有细致的心,慈祥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像对待儿女一样精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学生病了,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送医院。学生学习上有了困难,要细心的辅导;学生有了错误,要耐心教育;学生取得了成绩,要加以鼓励。关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 领域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 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 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 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 的态度与 行为 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 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 罚中学生。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 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 学的态度 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 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 教育。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 创新的氛围。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四个人修 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善于自我调 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 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五教育知 识 19.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21.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22.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及其教育方法。23.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4.了解中学生群体 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 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 理与技能。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七学科教 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30.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1.了解中学生 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八通识性 知识 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4.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5.具有相应的 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专业能力九教学设 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9.引导和 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十教学实 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 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 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十一班级 管理与教 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 动。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48. 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51.妥善应对 突发事件。 十二教育 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53.引导学生进行自 我评价。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十三沟通 与合作 55.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56.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 同发展。57.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58.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 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十四反思 与发展 59.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60.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 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61.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23.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24.了解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六)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3150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标准范本 Through the assumption and concep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an effective scheme is formed, and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scheme, such as resources,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工作计划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个人成长计划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计划文件适合在对自我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成为一名教师是我一直追求的梦想,今年的九月它成为了现实。我如愿的考上特岗教师,并幸运的进入了某小学,这是我人生的旅途中最值得骄傲的一次人生转变。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因为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教师是一种伟大的职业,因为一名好的教师可以成就人的一生;教师是一种可敬的职业,因为你会把你所学到的所有全都奉献给教育事业。 当然做为一名新教师,在享受职业快乐的同时,我也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目标。目标是人生规划中是最重要的过程,它能够

帮助你认清奋斗方向。只有明确了自己在人生中到底要追求什么,才会知道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努力,才会知道如何更好的集中精力,避免误入其途或徘徊不前。此外,制定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一个人的潜力,并且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自己很快的树立起自信。对于刚入教师队伍的我来说,目前并不需要我把目标制定的如何高不可及,而是应该把它更加具体化,细致化。要保证这些目标是切实可行的而不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自我现状分析 职业情感方面,本人热衷教师职业,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有较强的责任心和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维度”、“领域”和“基本要求”三个层次,即“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 专业理念与师德 (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6.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7.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9.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1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 1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17.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专业知识 (五)教育知识 19.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 22.了解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一、出台教师专业标准的背景 解读出台教师专业标准的背景,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二十一世纪基本能力,另一个是教育改革与发展。 1、学生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基本能力 就是我们的学生二十一世纪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能力。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主要是由于在跨世纪的时候在教育领域里普遍关注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二十世纪我们的学生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是一样的吗?还是有差异?经过大家的研究发现,二十一世纪对于我们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社会进步了、科学技术发展了,因此我们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发生了变化。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社会的要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估计,二十一世纪我们的学生在一生将会面临多个工作的挑战。既然要经历多个工作的挑战,那么什么样的能力才能保证他们适应这样的一个现实呢? 为了更好地了解二十一世纪对于学生们的需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调查。就是针对现在全世界上个世纪末和这个世纪初五百个最好的企业,对他们的上层、中层和一般工作人员做了下面的调查。 第一个调查:对你们雇佣的高中毕业生什么样的能力对职业成功是最重要的?其中有80%的人认为职业道德最重要,有75%认为是与人合作最重要,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社会责任感、具有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是相继比较多的选项。对于你们最近雇佣的高中毕业生他们最缺乏的是什么?这里有五个选项是选择最多的,文本表达和交流能力、领导能力、职业道德、具有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自我定向的能力。第二个调查:对于你们将来雇佣的本科毕业生哪些能力和基本知识是最重要的?最多的五个选项是,①口头交流能力 ②合作能力 ③职业道德 ④文本表述和交流能力 ⑤具有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第三个调查:今后五年终哪些能力需要重点提升?质疑和批判能力占78%,IT 能力占77%、身心健康占76%、合作能力占74%、创新能力占74%,个人奋斗能力占72%。 给大家展示这样一些数据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到启发,来思考我们的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应怎样适应社会的需求,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等问题。那么,什么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能力呢?当然看法很多,第一个重要的看法就是各国普遍认为二十一世纪应该具备能力的基本结构应该是这样一个框架。就是二十一世纪的基本能力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知识,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最基本的知识,第二个就是能力, 所谓能力就是应该具备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一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