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学习体会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学习体会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学习体会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学习体会

学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体会

思想政治教育张雪皎

在学习《导言》之前,只知道《导言》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过程中的主要著作。通过两个课时的学习,我对于《导言》的认识有了一些增加,知道了在《导言》中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观点,批判了宗教对人们的禁锢和束缚,阐明了“人的解放”的途径。可是我仍然还有很多不理解、不领会的地方,这还需要今后不停的积累与学习。在这里,我就写一些我的体会与理解。

一部著作,必定有自己产生的背景,《导言》当然也不例外。《导言》写于1843年,当时的欧洲经历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洗礼。德国在英国、法国工业革命浪潮的影响推动下,生产力也有了不断地提升,可是与之相伴随的事劳资矛盾地加深,人们思想的禁锢与机械。马克思在1842年初,由于自己在大学任教的愿望没有达成,所以去了《莱茵报》工作,在通过为《莱茵报》撰稿并担任主编期间,开始参与社会的一些政治生活,对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了了解和研究。通过这些工作,马克思发现了物质以及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客观作用,并且马克思也发觉了当时的德国由于在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下,人民受到官僚、贵族、地主的重重压迫,这些种种的现实强化了马克思希望用哲学关照现实的愿望。

我觉得《导言》的篇幅在马克思所有著作里不算是大的,但内容却是十分的丰富,特别是包含了很多的哲学内容。可是很多的内容我都不太能领会到,在这就写写我的一些体会。

在《导言》中,马克思痛批了宗教。在文章之中,马克思直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虚幻的花朵”。马克思进一步吸收和推进了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批判的成果,提出了“市民社会”的概念,认为社会应该是人的世界。在宗教中得到的幸福不应该是真正的幸福,那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人们只是用虚幻的“来时幸福”来进行自我安慰,通过宗教这个“鸦片”来进行自我麻痹。并且,马克思还认为,对宗教的批判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批判宗教本身,而是要将对宗教的批判转变为对现实的批判、对德国现行制度的批判、对德国社会现状的批判。这是马克思不同于其他宗教批判者的最大的特点。

马克思通过《导言》对德国的现实也进行了合理的批判,认为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是对德国现实批判的一个理论表现。由于德国现实的问题,人们对德国现存制度的反对已经提出了对德国现存制度进行批判的需要。“向德国制度开火!一定要开火!”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批判德国制度的决心。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了这个“敌人”,德国的人民才可以实现自己的诉求。

“人的解放”,是马克思在《导言》中的又一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完成全人类的解放大业。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解放”≠ “政治解放”。所谓人的解放,是通过彻底的、一系列的革命而实现的所有社会成员和所有社会阶级的解放。而“政治解放”则是特定的阶级对自己的解放,取得普遍统治的一种革命。马克思坚定并且明确地表示,无产阶级是“人的解放”这一艰巨任务的承担着和完成者。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是普遍的贫困,受到的是完

全的不公正的待遇,所以,无产阶级是完成这一任务的社会力量。并且,马克思认为“哲学”是完成“人的解放”的“头脑”,而“心脏”是无产阶级。理论只有被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通过对《导言》的学习,我认为马克思通过强有力的语言文字,传达着一种强烈的感情与思想。文中的排比句、比喻等修辞也反映了马克思深厚的文学功底。

《导言》是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重要著作,对深刻理解无产阶级历史使命以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起到重要作用。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 结33 杨培元2013010227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反映马克思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马克思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体会,也通过结合马克思的其他著作有了更多的认识。 我认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指出德国现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哲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革命消灭德国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文章的结构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宗教批判(1—7)、德国现状分析(8—21)、德国的理论(22—27)以及德国应该怎么办(28—48)。行文思路是先以历史上对宗教的批判为引子,通过对比提出对政治和法的批判,引出全文中心。接着通过对德国现状的描述和分析证明德国制度的落后以及哲学理论水平的先进性(通过与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比),从而得出应该消灭旧制度并批判德国哲学来实现变革。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自己对德国未来变革的解决方法。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种法观念的影响下,尽管马克思想努力用他自己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但又总是回答的不满意。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马克思去注意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要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必须同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直到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原文(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名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德法年鉴》。 那么,《黑格尔法哲学》主要观点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题目中“法哲学”指的是什么?从我对全书的理解,法哲学应为一种国家哲学,即一种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相对应的一种意识形态。而黑格尔的法哲学就是普鲁士的国家哲学,是维护其反动统治的工具,是为其存在的合理性做辩护的工具。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就应该存在。”这句话充分表现了黑格尔思想的对现存统治秩序的维护,因此也就顺里成章的成为普鲁士的统治思想。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用其激昂、锋芒毕露的笔锋,对现存的统治思想进行针峰相对的斗争。

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

组织胚胎学期末考试 所有答案请作答到“答题卡”,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单选,1分/题,共计30分) 1.下列哪一器官的上皮属于复层扁平上皮() A.胃 B.气管 C.膀胱 D.口腔 2.下列哪种细胞在疏松结缔组织不常见() A.杯状细胞 B.肥大细胞 C.浆细胞 D.脂肪细胞 3.以下器官哪个主要由纤维软骨构成() A.会厌 B.椎间盘 C.肋弓 D.气管环 4.降钙素主要由下列哪个内分泌器官所分泌() A.肾上腺 B.甲状旁腺 C.甲状腺 D.垂体 5.贮脂细胞位于() A.肝板 B.肝血窦 C.中央静脉 D.窦周隙 6.滤过屏障不包括以下哪种结构() A.裂孔膜 B.有孔内皮 C.基膜 D.血管系膜 7.大动脉中层主要由()组成。 A.平滑肌 B.胶原原纤维 C.弹性纤维 D.致密结缔组织 8.受精发生于输卵管() A.峡部 B.壶腹部 C.漏斗部 D.子宫部 9.以下哪种结构在肝门管区不常见() A.胆小管 B.小叶间动脉 C.小叶间静脉 D.小叶间胆管 10.胃底腺位于胃壁的哪一层() A.上皮层 B.固有层 C.肌层 D.黏膜下层 11.肝细胞形成血浆蛋白的细胞器是( ) A.线粒体 B.溶酶体 C.微体 D.粗面内质网 E.滑面内质网 12.肝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肝板. B.肝细胞C.肝血窦D.胆小管E.肝小叶 13.垂体细胞是一种:( ) A.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内分泌细胞 D.结缔组织细胞 E.色素细胞 14.胃底腺主细胞的特点之一是:( ) A.分布在腺的颈部 B.细胞呈圆锥形 C.大量粗面内质网聚集于顶部胞质 D.分泌的胃蛋白酶原被盐酸激活15.软骨囊是指: A.软骨表面的结缔组织 B.软骨细胞周围的纤维 C.软骨细胞周围的基质 D.软骨细胞所在的空隙16.儿童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 A.呆小症 B.侏儒症 C.巨人症 D.黏液性水肿 E.肢端肥大症 17.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是:( ) A.A细胞 B.B细胞 C.C细胞 D.D细胞 E.PP细胞 18.关于精子顶体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为帽状的扁平囊 B.覆盖核的前2/3 C.由高尔基复合体形成 D.内含多种水解酶 19.在肝内,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B.肝巨噬细胞C.胆管上皮细胞 D.肝细胞E.以上都不是20.关于肾单位结构那一项是错误的:( ) A.肾小体 B.近端小管 C.弓形集合小管 D.细段 E.远端小管 21.关于肺泡的结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 ) A是多面性有开口的囊泡 B.肺泡为单层扁平上皮,由I型和II型肺泡上皮细胞组成 C.相邻肺泡之间的组织称为肺泡隔 D.肺泡隔中有平滑肌和毛细血管 22.关于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哪项是错误的( ) A. 淋巴器官 B. 淋巴组织 C.淋巴细胞 D.内皮细胞E巨噬细胞 23.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肥大细胞 B成纤维细胞C浆细胞D嗜中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24.软骨囊是指( ) A.软骨表面的结缔组织 B.软骨细胞周围的纤维 C.软骨细胞周围的基质 D.软骨细胞所在的空隙25.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 A.游离神经末梢 B.触觉小体 C.环层小体 D.肌梭 E.运动终板 26.骨板的组成是( ) A.平行排列的细胞. B.平行排列的细胞和骨盐 C.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的和骨盐 D.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和骨盐27.感受温觉、痛觉和轻触觉( ) A.游离神经末梢 B.触觉小体 C.环层小体 D.肌梭. E.运动终板 28.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 ) A.食道 B.输精管 C.输卵管. D.气管. E.胆囊 29.平滑肌纤维中的中间丝起( ) A.收缩作用 B.连接作用. C.滑动作用. D.保护作用. E.骨架作用 30.能分泌内因子的细胞( ) A.杯状细胞 B.壁细胞. C.主细胞. D.颈粘液细胞. E.潘氏细胞 二、填空题(2分/题,共计20分) 1.单层上皮根据细胞的形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疏松结缔组织内常见的纤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骨组织内细胞常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类。 4.神经组织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细胞构成。 5.胰岛A细胞主要分泌___________,胰岛B细胞主要分泌___________。 6.胃底腺主细胞又称___________,壁细胞又称___________。 7.感光细胞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类。 8.肾小球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9.在一个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期。 10.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由___________分泌。 三、名词解释(4分/题,共计20分) 1.极性: 2.血象: 3.骨单位: 4.中央乳糜管: 5.血—气屏障: 四、问答题(10分/题,共计30分) 1.简述红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2.简述肝小叶的结构? 3.简述肾上腺皮质的结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三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后感 篇一 就德国而言,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对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对德国宗教的批判角度着笔,以开篇显志的议论笔法,直接指出,已对完成对宗教问题的批判的德国正面临着来自社会各个领域与方向的新的批判,德国正处于遽速变革的时期。而批判将带来学习和思考,带来新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一一思维着的精神。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第二段马克思即表明了自身立场,即人与宗教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问题,作为唯物主义的伟大先驱,马克思坚定地持反宗教的批判观点,认定是人出于自身的意愿与欲望而创造了地位凌驾于自身之上的人,而非由以神祇为核心灵魂的宗教创造了比自己更为低等的人。而关于人为何要创造宗教这一问题,马克思则指明,宗教作为信仰的皈依,是人在现实的苦难的重压下,希望求得拯救获得幸福的欲望的反映。而关于宗教,还有一种颇为有趣的比拟,是将宗教比作精神鸦片”。鸦片作为一种麻痹神经具有致幻力的老式毒品,除了许诺给人一个美好的梦境外,也具有调剂无聊生活,权作消遣的效用。但无论怎样说,马克思都指出了,宗教是用以麻痹人类的毒药,而麻痹人类势必会导致生产力低下,社会停滞不前,因此,宗教对德国社会各领域的影响不容小觑,而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成为了反对以宗教作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宗教批判成为其他一切批判的起点

当宗教的伪善外衣被撕碎时,人所幻想出的美好桃花源也被撕碎了。失去精神支柱的人类迫切需要新的真理来支撑自我价值观使其不至于崩塌,使自我不至于重新陷入信仰无序的状态之中。于是哲学家 以马克思为首的这批人,他提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失之后,历史的 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他开始把批判的视野从宗教本身转移到之前被宗教圣光所遮掩的其他社会领域——从对神性的批判,到对人性的批判,到对由人汇集而成的群体,即社会的批判,最后,至y人所创设并最终用以治人的,政治与法的批判。 关于对德国社会其他领域的延伸批判,马克思作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将所谓德意志的自由历史”同野猪的自由历史”作比,振聋发聩,他的这一观点,恰恰是唯物史观的一个表现,主张历史的变化发展上升性,想要寻求变革,重蹈历史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立足眼下,以炮火轰开新变革的大门!因此,对于德国制度,马克思痛呼:这种制度 本身不值得同情,它本身不值得重视,且已处于应当受到鄙视,也已受到鄙视的状态”,大力批判德国既定制度,指出德国国人在此种政治经济制度下,社会成员麻木不仁,俯首听命,在身价高而人数少的统治者手下,日益呈现出行尸走肉之态。马克思自认这样的社会状态是耻辱的,但他同时表示,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马克思以一种民族羞辱的姿态,企图以此唤醒国家人民的羞耻感,从而鼓动他们逃离僵 化的社会制度关系,这便是一种十分大胆且付诸实际行动的批判了。 马克思认为,当批判的矛头指向哲学的时刻,批判本身便接触到了当代问题之所在的问题核心。德国的法哲学与国家哲学具有先进性,因而德国人民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组织学绪论 本章重点: 1、掌握:组织学、石蜡切片术、光镜结构、嗜酸性、嗜碱性、HE染色法和超微结构的概念 2、了解: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组织学的内容和意义 1、组织学概念:研究正常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 2、组织学研究水平:组织、细胞、亚细胞和分子。 3、组织 (1)构成: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2)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二、组织学技术简介 1、光镜技术 石蜡切片术: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5 ~10 μm 厚)、染色、封片 苏木精- 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为碱性染料,使染色质和核糖体着紫蓝色;伊红为酸性染料,使胞质和细胞外基质着红色 嗜酸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酸性. 嗜碱性:组织细胞中的结构与碱性染料亲和力强者称为嗜碱性.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组织细胞结构 2、电镜技术 超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组织细胞的结构. 第二章上皮组织 本章要点: 掌握:上皮组织的特点及分类;被覆上皮的分类,各类的分布及功能(掌握) 熟悉:腺上皮和腺的概念,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功能意义 了解: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的结构特点 一、概述: (一)上皮组织的特点 1、上皮组织由大量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外基质组成 2、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游离面、基底面和侧面) 3、基底面附着于基膜 4、上皮组织内大多无血管 5、上皮组织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二)分类与功能 分类:1、被覆上皮-分布于体表,体内管、腔、囊的内表面 2、腺上皮-构成腺体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二、被覆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又称单层鳞状上皮 特点:表面光滑,利于液体流动,减少器官间磨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背景分析

1843《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背景分析 背景分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青年时期未完成的政治哲学残篇,写于1843,该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作了全面的批判性分析。《批判》一书其中部分遗失,“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个标题是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首次发表的时候加上去的。 、人物简介黑格尔(1770-1831)全名: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国家哲 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最完整的的表现。 黑格尔思想前后也不是一致的。 (1)青年时期的黑格尔在法国的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推崇理性,主张人权, 他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制度的黑暗,渴望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于兴盛,对当时德国的四分五裂表示不满和悲愤。 (2)晚年的黑格尔思想逐渐趋于保守,在继续主张改革和进步精神的同时,极力论证普鲁 士专制制度的合理性,赞美普鲁士王国。 二、社会历史背景 (1 )德国社会状况: 19世纪初期,德国仍然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分裂的封建国家。 经济上,长期的战争和封建割据,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政治上,众多的公国,自由城市,独立王国,诸侯

国,皇室领地等构成了德意志帝国,但是帝国皇帝并未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封建势力依然庞大。 (2)思想状况: 随着普鲁士王国在君主立宪制度下实力日趋强大,众多的德国人将统一的希望寄托在普 鲁士王国的强盛方面。黑格尔就是其中一位。 19世纪,英法正在开展工业革命,深受工业革命影响,德国的工业也日益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形成,并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对传统的王权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新的政治理论 给予说明和协调。 (3)黑格尔《原理》形成背景: 恰好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则赋予德国思想界以解放和革命的因素。 正是在此背景下,黑格尔在沿袭唯心主义思想的同时,又发展了辨证的思维一一即看到 事物存在的同时,也看到了它必将消亡的一面。 在此思想指导下,黑格尔对普鲁士的君主立宪制度进行了哲学的批判和认识,写作了《法哲学原理》(philosophy of right)(1821年)。一方面,他力图证明普鲁士君主立宪制度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辨证的思维又赋予他这种哲学论证以某种程度的革命性。

组织学与胚胎学(组胚)考试重点内容

一.绪论 组织分为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 人体组织的四大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组织。HE染色即木精—伊红染色。 二.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的基本特征:1.排列紧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外基质 2.明显极性 3.有游离面和基底面 4.大多无血管,有丰富神经末梢 (选择、名解)上皮类型主要分布 单扁皮:心、血管、淋巴管 间皮:胸膜、腹膜、心包膜 单立肾小管、甲状腺 单柱胃、肠、胆囊、子宫 假复呼吸管道 复扁未角化:口腔、食管、阴道 角化:皮肤表皮 复柱眼睑结膜、男性尿道 变移上皮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呼吸管道,含有柱状细胞(最多)、 锥形细胞、梭形细胞、杯状细胞。

复层扁平上皮:基底层-矮柱状,增殖分化 中间层-多边形细胞 浅层-梭形或扁平细胞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腺无导管。 微绒毛和纤毛的区别: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微细指状突 起;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粗而长 的突起,具有节律性定向摆动的能力。上皮细胞侧面四种连接名称:紧密连接,缝隙连接,中间连接、桥 粒。 基膜分基板和网板,基板靠近上皮,网板与结缔组织相连。 三.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基本特征:1.细胞少,种类多,无极性 2.细胞外基质由纤维和基质组成 3.起连接、支持、保护、储存营养和物质运 输的作用 4.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结缔组织的分类:致密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 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组成:1.细胞—成纤维细胞、浆细胞、白细胞、肥大 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 充质细胞。

2.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3.基质—蛋白多糖、纤维黏连蛋白、组织液。纤维细胞是静止状态的成纤维细胞。 巨噬细胞—来源于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 浆细胞—来源于B淋巴细胞,主要位于病原微生物易于入侵的部 位以及慢性炎症部位。 功能:1.合成和分泌抗体(即免疫球蛋白) 2.参与体液免疫 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态似纤维细胞,参与结缔组织和小血管修 复。 肥大细胞:易染,水溶。 脂肪细胞:胞质含一大脂滴 纤维—1.胶原纤维:新鲜呈白色,故又名白纤维。粗细不等,韧性 大。 2.弹性纤维:新鲜呈黄色,故又名黄纤维。弹性强,韧性差。 EM下—弹性蛋白+胶原纤维 3.网状纤维:又名嗜银纤维。 致密结缔组织:特点--以纤维为主要成分而细胞较少(主要为成纤 维细胞),纤维粗大,排列致密。 三种类型—规则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结缔组 织,弹性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组成。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读书报告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读书报告 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写作背景 马克思出身于法学世家,少年时代就受到家庭的法学熏陶。在大学学习法律期间,马克思的法学思想深受康德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大学毕业后,尤其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担任主编的后期,由于工作关系,使他曾经遇到了一系列需要说明的法律问题:出版自由、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贫困等等。当时马克思的法学思想受到黑格尔法哲学的支配,认为法是“理性”或“理念”的产物和表现。因此,在这种法观念的影响下,尽管马克思努力用他自己的知识来说明这一系列问题,但又总是回答得不满意。马克思遇到的这一障碍使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看到黑格尔国家和法的观点同社会现实的矛盾,推动马克思去主要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且以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而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就那些批判,必须同时黑格尔法哲学彻底决裂,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843年夏天,马克思在克罗茨纳赫完成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的手稿当时没有正式发布,直到1927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才第一次用德文并冠以现在的书面正式发表。不久以后,即1843年至1844年初,马克思又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疑问,这篇文章发

表在德法年鉴。 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主要内容 1.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的批判 在黑格尔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含义相同,直到黑格尔才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概念进行区分。由于黑格尔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观念,他认为市民社会只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是一种理念,是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产物,现实中没有市民社会。而且理念中的市民社会也不是以文明、道德、伦理为出发点,而是以追求个人的利益、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借助他人运用手段,各取所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他还颠倒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他认为,社会的各种关系都源于国家,国家是最高权利的体现,是社会各方面的决定性力量,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离不开国家。 马克思由于当时经济学知识的欠缺,所以大多是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进行批判。马克思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市民社会就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既肯定市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又批判资本主义的市民社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自己的知识欠缺,马克思又从对哲学的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企图从政治经济学中找到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从而摆脱黑格尔的理论,实现超越黑格尔。马克思破除了黑格尔对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颠倒,摆脱理性现实主义,从现实社会出发,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离不开市民社会。

组织胚胎学重点试题知识讲解

组织胚胎学重点试题

javascript:showReg(0);一、名词解释: 41 具有吞噬功能的神经胶质细胞是A少突胶质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施万细胞 E卫星细胞 42 细胞间具有缝隙连接的是 A骨骼肌纤维 B破骨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心肌纤维 E浆细胞 43 中枢神经系统内髓鞘是由()形成的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施万细胞 E卫星细胞 44 周围神经系统中,髓鞘由()形成

A星形胶质细胞 B少突胶质细胞 C小胶质细胞 D施万细胞 E卫星细胞 45 有髓神经纤维无髓鞘的部位是A节间体 B施万细胞 C郎飞结(神经纤维节) D髓鞘切迹 E轴膜 46 Nissl小体的组成是 A高尔基复合体 B溶酶体 C滑面内质网 D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 E神经丝及微管 47 轴突与树突结构的主要区别是A神经微管 B神经丝

C线粒体 D粗面内质网 E滑面内质网 48 每个神经元具有 A一个轴突及一个树突 B多个轴突及一个树突 C多个轴突及多个树突 D一个轴突及一个或多个树突 E以上都不是 49 神经元的长突起和包绕它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A神经 B神经纤维 C神经束 D神经原纤维 E以上都不是 50神经组织中具有明显吞噬功能的细胞为 A星形胶质细胞 B神经膜(施万)细胞 C少突胶质细胞 D小胶质细胞

E蒲肯野氏细胞 51 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是通过()传导A轴膜 B神经递质 C神经丝 D微丝 E微管 52 电镜下,化学突触最主要的标志是 A突触前膜 B突触后膜 C突触间隙 D突触小泡 E多泡体 53电突触的基本结构是 A紧密连接 B中间连接 C缝隙连接 D桥粒 E半桥粒 54 血-脑屏障位于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组织结构】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归纳

(组织设计)组织学与胚胎 学重点归纳

组织学 *组织学绪论 1、普通光学显微镜技术: 放大1000~1500倍分辨率0.2um 标本制作:切片法和非切片法 切片法:石蜡切片术 (1)取材与固定: (2)脱水与包埋: (3)切片与染色: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简称HE染色 苏木精特点:碱性,使细胞核内染色质以及细胞质内核糖体等染成紫蓝色;伊红特点:酸性,使细胞质以及细胞外基质中成分染成粉红色 嗜碱性:细胞核、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 嗜酸性:细胞质基质、溶酶体、线粒体 嗜铬性: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 亲银性:硝酸银处理后呈黑色 嗜银性:若经硝酸银处理后,尚需还原剂才显色 异染性:肥大细胞中颗粒经甲苯胺蓝等碱性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 (4)封片: 非切片法:涂片、铺片、磨片 *上皮组织 1、被覆上皮的类型和主要分布

2、上皮细胞的侧面: 特化结构细胞连接(特点、作用)上皮细胞的侧面是细胞的相邻面,细胞间隙很窄,相邻细胞以钙黏蛋白互相结合。 一、紧密连接: (1)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的侧面顶端

(2)相邻细胞膜形成约2—4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非融合处有极窄的细胞间隙。(观察紧密连接的最佳方法是冷冻蚀刻复型法) (3)封闭了细胞间隙。所以,紧密连接可阻挡大分子物质穿过细胞间隙而进入深部组织,具有屏障作用。 二、中间连接 (1)又称黏着小带,带状,多位于紧密连接下方,这种连接也见于心肌细胞间的闰盘(2)中间连接除有黏着作用外,还有保持细胞形状和传递细胞收缩力的作用。 三、桥粒 (1)又称黏着斑,斑状,最牢固,细胞膜的胞质面有较厚的致密物质构成的附着板(2)胞质中有许多角蛋白丝(张力丝)附着于板上,并常折成襻状返回胞质,起固定和支持作用。 (3)桥粒是一种很牢固的连接,在易受摩擦的皮肤、食管等部位的复层扁平上皮中尤其发达。 四、缝隙连接 (1)又称通讯连接,斑状 (2)在钙离子和其它因素作用下,管道可开放或闭合,可供细胞相互交换某些小分子物质和离子,借以传递化学信息,调节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分子量小于1500kD的物质,包括离子、cAMP等信息分子、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均得以在相邻细胞间流通,使细胞在营养代谢、增殖分化和功能等方面成为统一体) (3)此种连接电阻低,在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神经细胞之间,可经此处传递电冲动。以上四种细胞连接,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存在,则称连接复合体。 3、外分泌腺的腺细胞类型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 马克思 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 谬误在天国为神祗所作的雄辩一经驳倒,它在人间的存在就声誉扫地了。一个人,如果想在天国这一幻想的现实性中寻找超人,而找到的只是他自身的反映,他就再也不想在他正在寻找和应当寻找自己的真正现实性的地方,只去寻找他自身的映象,只去寻找非人了。 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就是说,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身或已经再度丧失自身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是,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要,它的具有通俗形式的逻辑,它的唯灵论的荣誉问题,它的狂热,它的道德约束,它的庄严补充,它借以求得慰藉和辩护的总根据。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因为人的本质不具有真正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宗教是它的神圣光环)的批判的胚芽。 这种批判撕碎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朵,不是要人依旧戴上没有幻想没有慰藉的锁链,而是要人扔掉它,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现实的太阳转动。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随导言之后将要作的探讨2—这是为这项工作尽的一份力—首先不是联系原本,而是联系副本即联系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来进行的。其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这一探讨是联系德国进行的。 如果想从德国的现状本身出发,即使采取唯一适当的方式,就是说采取否定的方式,结果依然是时代错乱。即使对我国当代政治状况的否定,也已经是现代各国的历史废旧物品堆藏室中布满灰尘的史实。即使我否定了敷粉的发辫,我还是要同没有敷粉的发辫打交道。即使我否定了1843年的德国制度,但是按照法国的纪年,我也不会处在1789年,更不会是处在当代的焦点。 不错,德国历史自夸有过一个运动,在历史的长空中,没有一个国家曾经是

组织学与胚胎学结缔组织作业

2011-2012(2)组织学与胚胎学平时作业-结缔组织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 (卷面共有46题,总分1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每小题标号后有小分)一、A选择题(19小题,共19分) [1分](1)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的是() A、网状组织 B、脂肪组 织C、致密结缔组织 D、骨组织 E、疏松结缔组织 [1分](2)间充质细胞不能分化出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内皮细 胞C、腺上皮细胞 D、平滑肌细胞 E、骨祖细胞 [1分](3)下列对浆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B、细胞核圆形常偏于 细胞一侧 C、可分泌抗体 D、胞质内含 有大量的滑面内质网 E、一般的结缔组织中很少

[1分](4)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细胞 B、成纤维细胞和浆细胞 C、浆细胞和巨噬细胞 D、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 E、浆细胞和纤维细胞 [1分](5)可被银盐染色的纤维是() A、网状纤维 B、胶原纤 维C、胶原原纤维 D、弹性纤维 E、肌原纤维 [1分](6)巨噬细胞不能分泌的物质是() A、溶菌酶 B、补体 C、白细胞介素I D、千扰 素E、白三烯 [1分](7)下列对趋化因子的描述,错误的是() A、是细菌的产 物B 、由巨噬细胞分泌 C、能吸引巨噬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 D、是炎症变性蛋白

E、能使巨噬细胞活化 [1分](8)下列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吞噬异体细胞属于特异性吞噬 B、吞噬粉尘颗粒属于非特异性吞噬 C、吞噬自身衰老红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吞噬 D、非特异性吞噬需先由识别因子识别并黏附被吞噬物 E、巨噬细胞表面有各种识别因子的受体 [1分](9)下列哪项不是肥大细胞的作用() A、抗凝血 B、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C、可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D、可促使B淋巴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E、可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1分](10)下列哪项不是巨噬细胞的功能() A、产生免疫球蛋白 B、能加工处理和呈递杭原 C、能吞噬抗原

组织胚胎学考试总结

组织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 一.单选题: 1.月经周中易受孕时期12---16天。 2.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2.球旁细胞由入球小动脉的平滑肌分化而来。 3.分泌肾素的细胞是球旁细胞。 4.原尿产生后首先进入近端小管曲部。 4.排卵后卵子的受精能力约为12—24小时。 5.肺泡主要由I型和二型细胞组成。 5.胃底腺的主细胞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为主。胃底腺主细胞主要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6.甲状腺滤泡内腔贮存的胶状内容物: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 7.甲状腺滤泡上皮分泌的激素进入血液是:T3和T4 8.血—胸腺屏障血管周隙内有巨噬细胞。 9.能分泌胸腺素的细胞是:上皮性网状细胞。 10.胸腺的特征性结构是:有胸腺小体。 11.排卵发生在月经周期的分泌期。 12.青春期前精曲小管可见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 13.潘氏细胞分布于小肠消化腺的底部。 14.腺垂体的嗜酸性细胞分泌的物质:生长激素和催乳激素。 15.淋巴结内B细胞主要存在于浅皮质区。 16.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胚胎卵黄血。 17.区分有粒白细胞和五无粒白细胞的依据:有无特殊颗粒。

18.神经元细胞中除了轴突没有尼氏体外、树突和胞体内都有。 二.多选题。 1.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1)结构疏松、类似蜂窝状。2) 纤维排列松散3)基质含量很多 4)在体内分布广泛。5)常见于细胞、组织器官之间及器官内部。 2.红细胞的特点:1.)液中含量最多的细胞。2.)的红细胞表面光滑,无细胞核无细胞器。 3)呈双凹圆盘状小体,在胞质中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4)直径约7~9mm,周围较厚,染色较深,中央部较薄,染色较浅。 3.骨骼肌纤维中粗肌丝位于肌节的A带、H带、M带。 4.神经元轴突的特点: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它而长,直径均一,其分支常与主干成直角称侧支,端分支较多,形成轴突终末,轴突起始部呈圆锥形隆起称轴丘,其内没有嗜染质,但有神经元纤维,并以出胞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5.胃底腺壁胞的特点:壁细胞在腺的颈部和体部较多,细胞较大,呈圆形或椎体型,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可见双核,胞质嗜酸性。 6.连续毛细血管主要存在于:肌组织、结缔组织、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器官内。 7.具有分裂能力的二倍体: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8.支持细胞的作用:1)对生精细胞起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2)促使精子释放入管腔。 3)支持细胞的紧密连接形成血—生精小管屏障。4)吞噬和消化精子形成过程中托落下的惨遇细胞质。5)能合成雄激素结合蛋白,促进精子的形成.6)分泌抑制素,抑制FSH的合成和分泌。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书报告

马克思的“批判”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书报告 一、作品信息 篇名:《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作者:卡尔·马克思 写于1843年底-1844年1月,载于1844年《德法年鉴》,原文是德文,中译文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52-467页。 二、写作背景 1841年春,马克思大学毕业后曾想进入大学谋一哲学教师职务,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奈何当时普鲁士政府对待不同观点的知识分子禁止在大学内有讲学的自由。而马克思在这样的形式下毅然放弃大学谋职的愿望,转而决定通过从事学术研究和报刊工作,投入到社会斗争之中。之后马克思就职《莱茵报》主编。在任职期间,青年马克思在巴黎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的正义者同盟盟员建立了联系,观察了那里的工人运动,研究了当时先进的政治思想,他逐渐认识到自己从黑格尔那里接受过来的关于国家和法的观点与客观现实生活大相径庭,从中发现了矛盾。而这一发现又推动了马克思去注意被以往法律思想家所轻视的经济问题,并依此来说明国家、法和市民社会的关系。要达到这一目的,马克思就必须进行自我批判,即对深入他内心的黑格尔法哲学进行批判,以清除寻求法的真理的巨大思想障碍。经过大量阅读等一系列准备工作,1843年末到1844年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由此应运而生。 三、内容简介 主要内容大概分为四个部分:一是,阐述对宗教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的批判的萌芽;二是阐述对宗教的批判必须转向对现实的批判;三是指出对德国现实合理的批判主要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来实现的;四是提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人的解放”。 全文一共48个自然段:1-7自然段着笔于对德国宗教的批判,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独具一格,一针见血地指出宗教的性质与弊端;8-21自然段则转回到对德国现状的描述,并且犀利地指出德国落后制度与英法等国家的差距;22-27自然段马克思阐述了德国的法哲学理论;28-48自然段则表示了德国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法哲学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而是与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哲学信仰、哲学思维方式内在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是基本上是按照“宗教批判-哲学批判-实践批判”的思路进行的。马克思首先对德国宗教进行了批判,然后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批判,最后对德国革命实践进行批判。宗教批判是哲学批判和实践批判的前提,哲学批判又进一步为实践批判扫清了道路。马克思从对宗教的批判得出人的本质,又从对德国现状及德国法哲学和国家哲学的批判得出实现人类解放需要彻底的理论的来指导,最后又从对德国与当代其他国家的区别中得出在德国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只有这样,德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整理之上皮组织

《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点整理之二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第二章上皮组织 一、上皮组织(上皮) 定义:有大量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特点:①具有极性,极性是指在细胞的不同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显著差异 ②大多无血管 ③有丰富的神经末梢 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肌上皮 二、被覆上皮 定义:是覆盖于身体外表面、衬贴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器官的外表面的上皮 内皮 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 其他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 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表面: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表面光滑,边缘呈锯齿状 细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垂直切面:细胞很薄,只有一层细胞 内皮:指衬贴于心脏、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指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和胃、肺等光滑、可运 动器官的外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其他:分布在肺泡、肾小囊壁层 表面:细胞呈六边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一层立方形的细胞,核圆形,位于中央 B 、单层立方上皮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小管 功能:吸收和分泌

表面: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一层棱柱状细胞,核椭圆形,多位于细胞基底部,且核 长轴的走向与细胞走向一致 C、单层柱状上皮分布:肠、胃、胆囊、输卵管、子宫的腔面 功能:吸收和保护 垂直切面:细胞似高脚杯,核呈倒三角形或半月形, *杯状细胞近细胞基底部,HE染色深 分布:肠管(小肠&大肠)的粘膜层 功能:润滑和保护结构:胞质顶端充满 黏原颗粒 表面: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边形 垂直切面:细胞高矮不同,核的位置不在同一平面,似复层 但所有细胞基底面均附于基膜上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成:柱状细胞(最多,游离面有纤毛)、杯状细胞、 锥形细胞(可分化)、梭形细胞 分布:咽、喉、气管、支气管、咽鼓管、鼓室 功能:保护 垂直切面:紧靠基膜的一层细胞为基底细胞(可分化、增殖的干细胞) 中间数层为多边形 浅表数层为扁平鳞片状(有退化、脱落现象) E、复层扁平上皮 (复层鳞状上皮)皮肤表层角化的~(无核的死细胞,角蛋白多) 分布 口腔、食道、阴道腔面未角化的~(有核的活细胞) 功能:很强的机械保护作用&较强的再生修复能力 垂直切面:浅部为一层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深部为数层多边形细胞F、复层柱状上皮 分布:眼睑结膜、男性尿道、一些腺体的大导管 垂直切面:其表层细胞为盖细胞(大且厚) 中间数层细胞呈多边形 G、变移上皮基底层细胞为立方形 (移行上皮) 分布:肾盂、膀胱、输尿管、尿道前列腺部 特点:细胞形态和层数随器官功能状态不同而变化 举例:膀胱收缩时,上皮变厚,细胞层数增多; 膀胱舒张时,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表层细胞多呈扁平形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讲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 一、教学要求 这部著作是对G.W.F.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61~313节阐述国家问题的部分所作的分析和批判。马克思在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退出《莱茵报》后,他系统地研究了欧美一些国家的历史,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并阅读了L.费尔巴哈的《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得到很大启发,于是开始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但是,和费尔巴哈只注重自然和宗教批判不同,马克思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神秘主义,把被他颠倒了的逻辑观念和现实事物的关系颠倒过来,指出具有哲学意义的"不是事物本身的逻辑,而是逻辑本身的事物";批判黑格尔把市民社会从属于政治国家的观点,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著名结论;批判了黑格尔主张君主、官僚决定国家制度的英雄史观,阐明了人民创造国家的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在国家发展问题上否认有质变的缓慢进化论,提出必须经过真正的革命来建立新国家的观点。 二、主要内容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的一本早期著作,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第一部著作。1843年夏天写于莱茵省的克罗茨纳赫,故又称《克罗茨纳赫手稿》。原稿共39张,没有标题,现在的标题是1927年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发表这一手稿时加的。中译本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费尔巴哈》中,我们不难看到,马克思着重强调的有以下几点:人的本质归根结底并不仅仅是宗教的本质这种抽象物,更不是脱离社会的孤立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主观的实践是必要的,而且是最重要的,因为人的能动性思维能通过实践作用于客观;要用哲学改变世界,必须把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放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考量------“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总之,马克思之所以批判得不留情面,是因为他认为包括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家们不停的编造新词汇解释世界,与其妥协,只是在意识形态上打转,也就是说,只是要改变关于世界的观念,而无法改变世界本身。在从思想的天国下降到现实生活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