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
经典文言文阅读题40篇(精美排版附翻译答案)

1、郭纯哭母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乌大集。使①检有实,旌表门闾。

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鸟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鸟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注释】①使:刺史。

【2015湖南株洲中考】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群鸟争来食.之:(2)其后数.如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中文的画线句。

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3.概括文中的内容和主旨。

(1)内容:

(2)主旨:

翻译:

东海郡有个叫郭纯的孝子,他的母亲去世后,每次思念痛哭母亲时,都有许多鸟雀聚集到他家庭院上课。刺史调查后发现确实如此,,于是官府为这位孝子立牌坊,用来表彰(旌表:表彰,封建社会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用牌坊、赠匾额等予以表扬)他这一族人(门闾:家庭)。

后来得到消息,原来是这位孝子每次痛哭前,就在地上撒上饼子,成群乌鸦争着来抢食。以后多次这样做。后来乌鸦听到哭声就认为是有饼子吃了(度:制度),没有不竞相赶来的(凑:趋,奔向),并非是乌鸦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答案:

1.(1)吃(2)多次,屡次

2.(乌鸦)没有不争相赶来的,并不是(乌鸦)有灵性(,被孝子所感动)。

3.(1)本文叙述了郭纯在母亲去世后痛苦时,在地上撒饼引来鸟群,以至于让官府以为是孝心感动了上天的故事。(2)抨击伪孝行为。

2、势利鬼吴生

有吴生者,老而趋势。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①,意色殊傲。已而见主人待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②也。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过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注释】①酬其揖:鞠躬还礼。②张伯起:张锋翼,明朝著名戏曲家,字伯起。

【2015上海崇明二模】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见.主人待之甚恭:(2)更.欲殷勤致礼: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中文的画线句。

时人嗤之。

3.吴生?略酬其揖?的原因是,?更欲殷勤致礼?的原因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4.用哪个成语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

A.趋炎附势

B.前倨后恭

C.刮目相看

D.见风使舵

翻译:

有一吴姓的人,总是趋炎附势.有一次参加一个盛大的聚会,见到一位比他来得晚、穿著粗布衣服的人,只是马马虎虎的向他鞠躬还礼,神情非常傲慢。然后却看到主人对待他非常恭敬,就偷偷的向旁人打听他的情况,得知原来是张伯起,于是又想殷勤地向他还礼。张伯起笑笑说:?你刚才已经鞠过半个躬了,只希望向你讨还另外半个就可以了,不要再辛苦了。?人们都讥笑他。

答案:

1.(1)看见,看到(2)又

2.当时(在场)的人(都)讥笑他。

3.看见对方穿着粗布衣服;得知那人是著名戏曲家张伯起

4.B

3、吉人辞寡

王家兄弟三人①俱诣谢公②,子猷、子重多论俗事,子敬寒温③而已。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注释】①王家兄弟:指王徽之(字子猷),王操之(字子重),王献之(字子敬),三人都是王羲之的儿子。②谢公:即谢安。东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③寒温:说问候起居的客套话。【链接】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屋顶)忽发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鞋);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互相依靠着)而出,不异平常。

【2104上海虹口二模】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王家兄弟三人俱诣.谢公:(2)多论.俗事:

2.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B.吉祥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

C.善良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

D.吉祥的人话少,轻浮的人话多。

3.子敬?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

4.结合相关链接,说说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

翻译:

王羲之家的三个兄弟一同去拜访谢安,子猷和子重大多说些日常琐事,子敬不过寒暄几句罢了。三人走后,在座的客人问谢安:?刚才那三位贤士谁较好(愈:较好,胜过)??谢安说:?小的最好。?客人问道:?怎么知道的??谢安说:?贤良的人话少,急躁的人话多,我是从这两句话推断出来的。?

答案:

1.(1)到……去,拜访(2)议论,谈论

2.A(吉人:贤良的人。)

3.寒温而已

4.寡言沉稳,处变不惊。

4、张溥钞书

(张)溥①幼即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②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注释】①张溥:明代著名文学家。一生著作宏丰,精通诗词,尤擅散文、时论。②沃:浸。

【2014上海松江二模】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日沃汤.数次:(2)以故.名高一时:

2. 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A.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书烧掉。

B. 抄完再诵读过一遍后,就把手稿烧掉。

C.诵读过一遍后再抄,抄完就把书烧掉。

D. 诵读过一遍后再抄,抄完就把手稿烧掉。

3.文中能印证张溥?名高一时?的内容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4.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翻译:

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的书一定用手亲自抄写,抄写朗读一遍后,马上烧掉,再抄写,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上长了老茧。冬天手指冻裂,每天要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他把读书的房间题名为?七录?。

张溥写诗作文思路灵敏快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成了,因为这个缘故他在当时很有名气。

答案:

1.(1)热水(2)原因,缘故

2.B

3.四方征索

4.只要勤奋苦学并持之以恒,终会有所成就。

5、晋假道于虞

晋献公①以垂棘②之璧,假道于虞③而伐虢④,大夫宫之奇⑤谏曰:?不可。脣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⑥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⑦虢,还反灭虞。

【注释】:①晋献公:晋国国君。②垂棘:一座山的名称,盛产玉石。③虞(yú):周朝诸侯国名,在今山西。④虢(guó):周朝诸侯国名,在今河南。⑤宫之奇:虞国的谏议大夫。

⑥德:恩德。⑦取:攻占。

【2015天津河东二模】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晋献公以.垂棘之璧:(2)还反.灭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中文的画线句。

假道于虞而伐虢。

3.写出出自本段的一个成语,并指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翻译:

晋献公用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向虞国国君借到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官之奇劝阻道:?不行,嘴唇失去了,牙齿也会受冻,虞国和虢国(就像唇齿一样)彼此相帮相救,而不是互施恩惠。今天晋灭了虢国,明日虞国必然随之灭亡。?虞君不听意见,收下美玉,让晋军借道通过,晋军攻占虢国后,返回时消灭了虞国。

答案:

1.(1)用(2)反:通?返?,返回

2.(晋献公)向虞国借道来攻打虢国。

3.唇亡齿寒;假途灭虢(或:假道灭虢、假道伐虢)。示例:(1)很多事物都是利害相关的。(2)贪图小利,而忘了根本利益,其结果必然是因小失大,自取灭亡。

6、武昌九曲亭记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①,子瞻杖策②载酒,乘渔舟,乱流③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④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⑤,意适⑥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注释】①伏息:平息。②杖策:拄着拐杖。③乱流:横渡江水。④幅巾:古代男子用绢束发。⑤劳:慰劳。⑥意适:心情畅快。

【2011吉林】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闻.子瞻至:

2.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子瞻?意适忘反?的原因。

3.本文记叙了子瞻谪居黄州时出游之事,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

翻译:

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往往就留在山上住宿。

答案:

1.听说,知道

2.寄情山水(或热爱自然);与山中人相处融洽(或:山中人热情好客)。

3.示例:身处逆境时可以通过寄情山水、结交朋友等方式来排解苦闷。(或:处于逆境中应该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7、远公讲论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①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②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注释】①桑榆:?桑树和榆树。日落时,阳光照射在桑树树梢,因此借指日暮。?②讽诵:朗诵;诵读。

【2012山东济南】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讲论不辍.:(2)执经登坐.:

2. 远公曰:?桑榆①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他用

的劝说方式,教育弟子要。

翻译:

远公(慧远)在庐山,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不断地讲授佛经。弟子中有偷懒的,远公就对他们说:?我像夕阳的光芒,照理不会照得太久远,希望你们如朝阳的光辉,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来越明亮。?说完他手捧经书,做到榻上,背诵经文,响亮流畅,言辞神色都很恳切。高足弟子们都对他更加肃然起敬。

答案:

1.(1)停止(2)通?座?,座位

2.设喻说理(或:比喻说理);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刻苦勤学

8、记六一①语

顷岁②,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③多作自能见之。?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选自《东坡志林》)【注释】①六一:与文中的?欧阳文忠公??此公?都指欧阳修。②顷岁:近年。③指擿:批评指正。

【2105山东济南】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3.本文所记欧阳修的写作主张,至今仍有价值,请简要概括。

翻译:

近年来,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经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写得精妙。世人担忧练笔的机会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的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格外有意味。

答案:

1.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2.欧阳修把他写文章的经验告诉别人,所以显得格外有意味。 3(1)勤读书;(2)多写作;(3)不急于求成;(4)多反省。(答出2点即可)

9、刘宽仁恕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①:事容脱误②,幸③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量。

(选自范晔《后汉书》)【注释】①类:类似。②脱误:疏忽失误。③幸:承蒙。

【2015山东滨州】

1.解释中文加点词的意思。

(1)宽尝.行:(2)乃就.宽车中认之:

(3)何为谢.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惭负长者,随所刑罪。

3.选文中的刘宽是一个怎样的人?

翻译:

刘宽字文饶,是弘农郡华阴县人。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走近刘宽的车,认为驾车的牛是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下了牛车,自己步行回来。过了一会儿,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很惭愧,对不起您这样的忠厚长者,随便您怎样责罚都行。?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疏忽失误,承蒙你不辞辛苦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宽宏大量。

答案:

1.(1)曾经(2)走近,靠近(3)道歉

2.我很惭愧,对不起像您这样的忠厚长者,随便您怎样责罚都行。

3.刘宽是一个宽容(或:宽宏大量)、忠厚的人。

10、范文正公贬饶州

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待制质①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②质何敢望③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④矣!?闻者为之缩颈。

(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注释】①王待制质:即王质,待制是官名。②顾:表示轻微的转折。③望:奢望。④厚:丰厚。

【2014山东聊城】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朝廷方治.朋党:(2)顾质何.敢望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王待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

3.王质是一个怎样的人?

翻译:

当初,范文正公被贬到饶州,朝廷正惩治朋党,士大夫们都不敢前去与他告别,只有待制王质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问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陷阱朋党里面去??王质说:?范公是天下的贤人,而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让我成为范公的朋党,那范公给予我王质的就太丰厚了!?听到这话的人都吓得把脖子缩了起来。

答案:

1.(1)治理,惩治(2)怎么,哪里

2.待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

3.正直磊落;敢作敢当。

11、释盗遗布

陈寔①,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注释】①陈寔:东汉人,做过太丘县令。

【2014浙江宁波】

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 B.俄.闻自投地(不久)

C.乃遗.布二端(赠送) D.后更无盗.(强盗)

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

翻译:

陈寔,字仲弓,是太丘县令。一天,有个小偷趴在屋梁上准备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训诫他说:?不好的人,本性不一定坏,但养成习惯,就难以改变了(?习以成性?现为成语,字面意思为?长期的习惯会形成一定的性格?。),梁上那位就是这样。?小偷听到后,不一会儿就跳了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从你的外表看,不像是坏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赠给他四丈布(端:布帛的长度单位,一端为两丈,也有说六丈),要求他改正。此后,这人再也没有偷盗过。

答案:

1.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2.D(?盗?意为?偷盗?。)

3.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4.(1)陈寔对梁上君子不加惩罚,反而赠送给他两匹布,从中可看出他宽宏大量。(2)陈寔对梁上君子的偷盗行为并不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可见他教育有方,以德化人。

12、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②则不能励精,险躁③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④,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②淫漫:荒淫,怠惰。③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④多不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2015山西】

1.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对偶句:

理由:

2.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不能。(用原文词语填空)

翻译:

君子的品行,依靠内心的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依靠节俭的作风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看轻世俗名利就无法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静心,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消磨,最终成了无所作为的人,这样的人大多不能被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在破房子里,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答案: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认为这组对偶句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音韵感、节奏感,所以我很喜欢。

2.淫慢险躁

13、书不可不成诵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谥号为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指读书专心。②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④迨:等到。⑤倍通?背?,背诵。

【2015天津塘沽二模】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众兄弟既.成诵:(2)独.下帷绝编:

2.翻译下面的句子。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3.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学习经验?

翻译:

司马光年幼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研讨学习(讲习:研讨学习),别的兄弟已经能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那样专心刻苦,一直到能够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都,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会很多!?

答案:

1.(1)已经(2)独自

2.(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

3.本文讲了司马光刻苦读书的故事。用力多者收功远;书不可不成诵;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

14、楚庄王问詹何

庄王问詹何①曰:?治国奈何??詹何对曰:?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楚庄王曰:?寡人得奉宗庙社稷②,愿学所以守之。?詹何对曰:?臣未尝闻身治③而国乱者也,又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故本在身,不敢对以末④。?楚王曰:?善。?

选自《列子·说符篇》【注释】①詹何:古代哲学家。②社稷:指国家。③身治:自身修养好。④末:末节,次要的事情。

【2014天津】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语的含义。

(1)詹何对.曰:_________ (2)故本.在身: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明于治身而不明于治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楚庄王在于詹何的对话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

楚庄王问詹何说:?应该怎样治理国家??詹何回答说:?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楚庄王说:?我得以成为祭祀宗庙社稷的人,希望学到守住它的方法。?詹何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好而国家反而混乱的事,也没有听说过身心修养差而国家却治理的好的事。所以根本在于自身,不敢用次要的事情来回答。?楚庄王:?说的好。?

答案:

1.(1)回答(2)根本,基础

2.我明白修养自身(的道理)却不明白治理国家(的道理)。

3.修养自身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

15、陈格勤市场米

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除夕,市米潞河①。主人问客何来,曰:?陈太守。??是湘潭陈公邪??曰:?然。?曰:?是廉吏,安用钱为??还其值,问寓何所。次日,门外车槛槛②,馈米十石,书一函,称:?天子必再用公,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

【注释】①潞河:地名,今河北通县东。②槛槛:车子行走的声音。

【2014上海徐汇一模】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语的含义。

(1)陈恪勤之被逮入.都也:_________ (2)还.其值: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

B.这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C.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能安心地用钱呢?

D.是(一位)廉洁的官吏,怎么需要付钱呢?

3.文中主人用?还其值???的行为来表达他对陈格勤的敬重。

4.信函中?公宜以一节始终,毋失天下望。?体现了主人期望陈格勤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翻译:

陈格勤被抓入北京,除夕那天到潞河买米。米店主人问客人从哪里来?他回答说:?我是陈太守。?米店主人:?你是湘潭的陈公吗??他回答说:?对。?米店主人说:?你是廉洁的官员,在我这儿怎么需要付钱呢??于是归还了陈格勤的米钱,并问他住在哪里。第二天,陈格勤听见门外有车辆驶过的声音,原来是米店主人给他送了十石米,还有一封信函,信上说:?天子一定会再次起用您,您应当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不要辜负了天下人对你的期望。?

答案:

1.(1)进入(2)交还,归还

2.B

3.馈米十石

4.保持廉洁的品行

16、各言尔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①伐:夸耀。②施:散布,摆放。

【2014山东威海】

1.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盍各言尔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谈你对文中三个人的?志?的理解。

(1)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颜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有点,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希望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老者得到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

答案:

1.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呢?

2.(1)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可以看出他重义气,轻财物。(2)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可以看出他希望加强自我修养。(3)老者得到安养,朋友互相信任,青少年得到照顾。可以看出他希望所有人都得到关照。

17、长生猪

胡御史牧亭言:其里有人畜一猪,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奔突欲噬,见他人则否。邻叟初甚怒之,欲买而啖其肉。既而憬然省曰:?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以善价赎得,送佛寺为长生猪。后再见之, 弭①耳昵就,非复曩②态矣。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弭(mǐ) :耷拉。②曩(nǎng) :从前。

1.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其里有人畜.一猪(养)

B.见邻叟辄.瞋目狂吼(就)

C. 欲买而啖.其肉(吃)

D.既而

..憬然省(很久)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殆佛经所谓‘夙冤’耶!世无不可解之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

胡御史牧亭说,他老家有一个人养了一头猪,见了邻居家的老翁便瞪着眼睛、疯狂地吼叫,还猛冲过去想要要他,见到了别人却没有这种情况。起初邻居老翁很生气,想把这头猪买下来杀了吃掉。不久醒悟道:?这大概就是佛经里所说的‘前世冤仇’吧?人世间没有解不开的冤仇。?于是用高价买下这头猪,把它送到佛寺里作为?长生猪?养起来。此后这头猪见到老翁,就耸拉着双耳亲热地靠近他,不再像往日那样露出凶恶的样子。

答案:

1.D(?既而?意为?不久?)

2.这大概就是佛经中所说的?前世冤仇?吧!人世间没有解不开的冤仇。

3.要懂得善待别人;冤家宜解不宜结;要宽容。(答出一点即可)

18、许允之妻

许允为吏部郎①,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②收③之。其妇出诫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

(选自《世说新语.贤媛》)【注释】①郎:职官名称。吏部的下属官员。②虎贲(bēn):武士。③收:逮捕,拘押。

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难以情.求(感情)

B.举.尔所知(提拔)

C. 臣所知.也(通?智?,明智)

D. 臣受.其罪(承受)

2.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的是()

A.许允是听从他妻子的劝诫后任人唯贤的。

B.许允考察之后,发现所任用的官员称职,就放心了。

C.从许允之妻的言行中看出她聪明机智,气度不凡。

D.许允的妻子是一个擅长?以情求?并料事如神的人。

翻译:

许允担任吏部郎时,任用的大都是同乡人,魏明帝知道后就派禁卫军去逮捕他。他妻子出来告诫他说:?英明的君主可以用道理来说服,很难用感情去求告。?到了朝廷后,明帝审问他。许允对答说:?孔子说‘荐举你所了解的人’。臣子的同乡,都是臣子所了解的。陛下可以考察他们是否称职,如果不称职,臣子愿意接受应得的罪名。?经过考察,他们官职都与他们的能力相称,于是就把他释放了。

答案:

1.C(?知?意为?了解?)

2.C

19、齐桓公问管仲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①,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②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君人者:指国君或皇上。②与:亲附,拥护。

【2015天津武清一模】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语的含义。

(1)非.之则危:_________ (2)辅.之则强: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简要分析管仲的治国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

齐桓公问管仲:?君王要重视什么??管仲回答说:?要重视天。?桓公抬起头看看天。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指苍茫的天空。当君王的,要把老百姓当作天。老百姓赞同君王社会就会安定,老百姓辅佐君王国家就能富强;老百姓非议君王天下就会危险,百姓反对君王,国家就会灭亡。《诗经》说:‘一个人品行不端,就会结怨一方。’如果百姓埋怨他的君王,最后国家却不灭的,从来就没有过。?

答案:

1.(1)非难,责怪(2)辅佐,协助

2.百姓埋怨他们的君主,最终不灭亡的政权,是从来没有过的。

3.管仲认为没有百姓支持的政权最终会灭亡,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或:民贵思想)。

20、甘戊渡河

甘戊使于齐,渡河。船人曰:“河水间耳,君不能自渡,能为王者之说乎?”甘戊曰:“不然,汝不知也。骐骥①足及千里,置之宫室,使之捕鼠,曾不如小狸②;干将③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本,不如斤④斧函,今持楫而上下随流,吾不如子;说千乘之君,万乘之主,子亦不如戊矣。”

【注释】:①骐骥:指良马。②狸:狸子,也叫山猫。③干将:古代宝剑名。④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2015天津大港二模】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语的含义。

(1)骐骥足及.千里:_________ (2)曾.不如小狸:_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干将为利,名闻天下,匠以治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甘戊的一番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

甘戊出使齐国,要乘船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间隔很窄,你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渡河,怎么能说服齐王呢??甘戊说:?不是这样的,你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好马可以日行千里,而把它们放在家里,让它们去捕抓老鼠,还不如野猫;干将作为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匠人用它来砍削木头,还不如斧子。现在手持船桨,在水流中进退自如,我不如你;说服有一千辆战车的君王,你就比不上我了。?

答案:

1.(1)到达(2)竟然,居然

2.干将作为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匠人用它来砍削木头,还不如斧子。

3.物各有长短。

2018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之典型例题:2016年高考真题

2018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之典型例题:2016年高考真题 2018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之典型例题:2016年高考真题 2018届高考文言文翻译之典型例题:2016年高考真题 一、(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度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日: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6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挠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

初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带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关”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关。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 ..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④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⒌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①朝服.衣冠:②孰.视之: ③皆以.美于徐公:④期年 ..之后: ⒍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②能谤讥于市朝。 译文:。 ⒎邹忌见了徐公后,又“窥镜而1刍视”“暮寝而思之”的行为反映了邹忌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答:。 ⒏阅读全文,说说齐国为什么能在朝廷上战胜别国(4分) 答:。 【参考答案】 5.①朝服.衣冠:穿戴②孰.视之:通“熟”。缜密,仔细,周详 ③皆以.美于徐公:认为④期年 ..之后:一年 ⒍(4分) ①译文:从这件事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太厉害了 ②译文: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⒎(4分)头脑清醒、善于思考、精明能干、深谋远虑。 ⒏(4分)是因为邹忌以自己的实际例子,来告诫威王要虚心纳谏,对臣下友好,要赏罚分明,要亲近向自己提建议的人,远离光奉承自己的人,所以数月来提建议的人,宫中像集市一样。一年之后想提也提不出了。威王的虚心纳谏,是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关键。 (一)(12分) 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yǐng),三年然后归之。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蔡非有罪,楚为无道。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囊瓦者何楚之相也。郢者何楚王治处也。 ⒎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至之.市 C.亲戚畔之. D.怅恨久之. ⒏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 B.“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 C.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①事②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③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④之入幕。元受力辞⑤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任元受:名尽言。②事:侍奉。③迨(dài):及。④辟:征召。⑤辞:推辞。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未尝离左右________ ②或以语话稍多________ ③尽言方养亲________ ④必持以遗老母_______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①魏公太息而许之。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身边;稍微;正;给 (2)D (3)虽/名医/不迨也 (4)①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②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分析】(1)①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②句子大意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③句子大意为:我正侍奉母亲。方:正;④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 甲诗作者为宋代诗人,乙文作者为唐代文学家。 B. 从题材看,甲诗为怀人诗,乙文为山水游记 C. 甲乙两诗文均有感而发,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地。 D. 甲乙两诗文作者在文坛上被并称为“刘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 A. 甲诗颈联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千帆过”“万木春”之景,表达其对生活哲理性的思考。 B. 乙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句着意描写了潭中鱼儿自由游弋的可爱情态。 C. 甲诗尾联中“长精神”和乙文中“凄神寒骨”都隐约传达出作者被贬后的失意与怅惘。 D. 甲诗和乙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均较为显性,伤感至豁达、欢乐转忧伤,读者能感同身受。 (4)古人云“诗言志,歌咏怀”,甲诗和乙文作者有过被贬谪经历后,都在作品中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情感,请举例说明。 【答案】(1)D (2)(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3)D (4)甲诗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含蓄表达思念故友,感慨岁月的情感;乙文借幽深凄清之景委婉抒发被贬谪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解析】【分析】(1)A. 甲诗作者为刘禹锡,唐代文学家。B. 甲诗为酬答诗。C. 甲诗不是写于作者被贬谪之地。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实则二十二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于是刘禹锡写了这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故选D。(2)本题注意关键词:俶尔,忽然。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100道题

高中文言文精短翻译练习100篇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原文: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翻译: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原文: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翻译: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原文: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翻译: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苏武牧羊北海上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项训练 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子车死于卫,其妻与其家大夫谋以殉葬,定而后陈子亢至,以告曰:“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子亢曰:“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得已,则吾欲已;不得已,则吾欲以二子者之为之也。”于是弗果用。(《礼记?檀弓下第四》)【注】陈子亢:陈子车的弟弟,孔子的弟子。 夫子疾,莫养于下,请以殉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则彼疾当养者,孰若妻与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左传?襄公十五年》)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诣”的意思是;为设果,是为设果;儿应声答曰。 2、“惠”通假字是,“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 二、解释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是夫子。未:________ 闻:________ 三、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二、1、诣:拜见乃:于是,就、示:给……看曰:说、未:没有闻:听见三、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翻译句子。 ①郑人有欲买履者: ②先子度其足: ③而置之其坐: 3.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文中的之字解释。 ①而置之其坐 ②至之市 ③而忘操之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31分)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慭慭:yìn yìn,谨慎小心的样子。阚:hǎn,虎叫声。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4分) 船载以入()驴不胜怒()技止此耳()乃去() 2、解释下面每组中指定的词。(10分) ①然: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 ②因:因跳踉大阚()罔不因势象形() ③耳:技止此耳()无丝竹之乱耳(耳朵) ④且:以为且噬已也()且焉置土石() ⑤益:益习其声()有所广益() 3、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虎因喜,计之曰 D、稍出近之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贵州这个地方本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 B、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慢慢学习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 C、技止此耳。——它的本事不过如此罢了。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6、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跳踉大阚”从动作、吼声两方面表现虎的勇猛凶狠。 B、“终不敢搏”写出老虎的谨慎。 C、本文的题目表明了作者讽刺意图指向是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生动形象,成功刻画了人格化了的驴和虎的形象。 7、举出课文中描写老虎心理活动及动作的词句,说说它们对刻画考虎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 心理活动: 动作: 作用: 8、指出出自这段文字的成语(至少2个)。(2分)

中考文言文翻译实用方法经典讲解(带试题实例!)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3:“君与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 .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 了。”“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夫战,勇气也。”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译句通顺。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 大体有三种情况:

1、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受上赏。” 2、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3、介宾短语前移。例:“还自扬州”可调成“自扬州还”。 4、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就是扩展。 1、言简义丰的句子,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2、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六.缩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直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 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中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一) 1、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仁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仁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仁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候悦,使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 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仁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问候发怒了,仁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仁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仁座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 2、子思言苟变于卫侯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已,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译文: 1

科技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和理论局限 所谓“现代新儒家”,是由一批抱持传统文化本位主义立场而又具有现代经世意识的知识分子所建立的、力图通过吸纳西方文明而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以抗拒全盘反传统思潮的攻击、寻求中国现代化理想道路的思想流派。这个思想流派是在儒学受到全面批判处于“花果飘零”时期在中国曲折成长起来的。从思想发展的背景看,现代新儒学主要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兴起的全盘反传统思潮(实质上是全盘西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的“文化回应”。这一思潮大体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奠基于张君劢、熊十力,系统化于牟宗三的“新心学”和冯友兰的“新理学”,而普及于20世纪80至90年代的国际新儒学思潮。现代新儒家做了许多理论创新工作,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熊十力、牟宗三和冯友兰。熊、牟二氏弟子众多,在台港形成一大学派,其理论臻于精密;冯友兰则是孤将独帅,虽有弟子而未成军立派,虽有理论而未臻精密。 然而,现代新儒家的理论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严重的理论缺陷:第一,他们怀有过多的悲情意识,因此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马列主义与共产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也不能全面公正地认识与解释中国传统学术的缺陷以及西方新学的精华。第二,他们试图纯粹从中国文化传统中开出或转出原本没有或极其贫乏的资源(诸如民主政治、现代科学与知识论)的努力是事倍功半的,在理论上充满矛盾与困惑。第三,他们虽然有“援西入儒”的思考,但他们对西方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的根本精神的认识是不深刻的。例如牟宗三提出“本内圣开出新外王”的命题,仅从外王的制度之用去理解西方民主价值观,就反映了其固守传统不求变道的思想局限。第四,他们具有强烈的道统观念和卫道意识,缺乏新时代应有的博大胸怀和融摄多元文化的气度,因而在理论上表现为相当程度的主观独断性和排他性。至于冯友兰的“新理学”,更是一个粗糙而非精密的、矛盾而非一贯的理论体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其人生遭遇了过多的政治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因而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2课 典型例题(含解析)

2019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2课典型例题 (含解析) 一、(2016年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度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 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 ..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 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日:“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 固争之,遂下有司 ..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 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

【一】晏子之御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 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 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 (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B 4.晏子的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司马(④)曰:“彼众我寡, 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 【注释】(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5)陈:同“阵”,摆好阵势。 【二】[译文]:宋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子鱼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襄公说:“还不行。”等到楚军排好了

新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9分) 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经其④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 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 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⑤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选自《新序》) 【注】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 ④鞔(mán):鞋子。⑤折冲:制敌取胜。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司城子罕止.而觞之止.露尻尾(《狼》) B.为.鞔者也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C.荆适兴兵.欲攻宋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B.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C.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D.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12.士尹池根据哪两件事认为子罕“仁”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3分) 答案: (二)(9分) 9.(2分)B 10.(2分)D 11.(2分)(我们)攻打宋国会无功而返,被天下人耻笑。 12.(3分)南家的墙遮蔽了子罕家的墙,但为不影响南家生计,子罕没让他们搬走;西家地势高,子罕允许西家积水流经自家。

精典文言文翻译

译文:有一天,晋平公同著名的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叹了口气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 “说:“哪有身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 师旷连忙起身下拜,谢罪道:“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像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 说得好。” 秦穆公对伯乐说:“您的年纪大了,您的子孙中间有没有可以派去寻找好马的呢” 伯乐回答说:“我的子孙都是些下等之才,有个叫九方皋的人,他识别好马的本领,决不在我以下,可以告诉他识别天下最好的马的方法。请让我引见他” 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去寻找好马。过了三个月,九方皋回来报告说:“我已经在沙丘 找到好马了。”秦穆公问道:“是匹什么样的马呢”九方皋回答说:“是匹黄色的母马。” 秦穆公派人去把那匹马牵来,一看,却是匹纯黑色的公马。报知秦穆公,秦穆公很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他说:“您所推荐的那个找好马的人,毛色公母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懂得什么是天下最好的马呢?”伯乐说道:“九方皋他所观察的是马的天赋的内在素质,深得它的精妙,而忘记了它的粗糙之处;明悉它的内部,而忘记了它的外表。九方皋只看见所需要看见的,看不见他所不需要看见的;只视察他所需要视察的,而遗漏了他所不需要观察的。”等到把那匹马牵回驯养使用,它果然是一匹天下难得的好马。 魏郑公(魏征)进谏劝阻唐太宗前往泰山封禅,说:“如今有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治疗将要痊愈。此人瘦得皮包骨头,却想要让他背着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里路,肯定做不到。隋朝末年社会动乱,不止是十年的时间,陛下作为天下良医,百姓的疾苦虽然已经解除,但还不很富裕。要祭祀天地(向它)报告大功完成,我心里还是有疑虑。”唐太宗无言反驳。 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士大夫都不敢前去告别,只有待制顾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为什么要把自己搅进朋党里面去?”顾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我哪敢和他比,如果让我做了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县令。一天,有一个小偷伏在屋梁上准备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教训说:“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人。”一会儿,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从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恶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赠给他两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 刘瞻的父亲是个贫寒的读书人,十多岁的时候,他就在郑纟因身旁管理笔墨砚台等书房用具。十八九岁的时候,郑纟因当上了御史,前往荆部商山巡视,中途在亭子里休息,俯瞰山水。当时刚刚雨过天晴,山峦秀美岩石奇丽,泉水山石分外好看。郑纟因坐了很久,起来走了五六里地,说:“如此美景,却没有作诗,就是观赏到天黑又有什么关系?”于是又返回亭子,想要往亭子上题一首诗。他忽然发现亭子上已经题了一首绝句,墨迹还没有干。郑纟因惊讶于这首诗作得出色。而当时南北方向又都没有行人。随行的人对郑纟因说:“刚才只有刘景落在后面二三里地。”郑纟因同刘景开玩笑说:“莫非是你题的吗?”刘景拜了拜说: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羽衣、羽客) ?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人名)复留兼旬而后别,唯不敢纵饮矣. ?无虑吾农事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吏民皆安堵如故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 ?匈奴人民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宽尝于坐被酒 ?倍道、倍日 ?比年一小聘 ?比年以来,曾无宁岁 1、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2年北京卷)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