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书评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书评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书评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书评

浅评《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自民国以来,派系冲突就成为中国政治进程中最主要的一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国民党的派系活动,影响着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

我们大致可以将国民党内复杂的派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以地域为基础的政治军事集团诸如冯玉祥的西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晋系阎锡山、桂系李宗仁,以及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等等。他们多是地方实力派,他们与南京政府的分合多取决于自身实力是否受到南京政府侵犯;第二类派系则是指在长期追随孙中山革命过程中,特别是在国民党改组前后已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党内领袖同其追随者之间形成的政治派系。它大致可分为蒋介石派、胡汉民派、汪精卫派、西山会议派、太子派等等。这类派系的活动范围虽然不仅仅局限于国民党内,而且经常会超越这一范围,并同某些不满于中央的地方实力派联合,挑战中央的合法性。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得国民党的正统性,以便控制部分或全部中央政权。

社科院金以林先生《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新近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研究国民党高层人物派系斗争的一部力作。笔者翻阅数遍,收获良多。

本书主线明确,它围绕着党内高层蒋、汪、胡三派势力在党内斗争中的权力消长,特别是通过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与再起,探寻三人间分和的内在规律,借借以揭示各派联合统治确立的内在因素。为我们讲述了蒋介石是如何利用军权及其纵横捭阖的政治手腕确立起在国民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的。作者以蒋介石为中心,利用详尽的史料为我们分析了蒋在1931年主要事件中的心理斗争、解决策略等等。

本书内容丰富,作者主要回顾了1931年之前的蒋汪胡的合作与分裂。孙中山去世后,通过廖仲恺案,汪蒋合作排胡出洋。随后发生的中山舰事件,蒋又排挤出汪,大权独握。随着北伐的进行,蒋与中共与一些地方实力派之间矛盾升级最终演化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宁汉对峙的局面。汉方元老打出“迎汪拒蒋”的旗号,同时由于宁方新桂系势力的逼迫,蒋介石被迫第一次下野。通过蒋汪合作,实现了蒋的再次上台。蒋介石想借党权打击军权,因此形成了蒋桂战争以及中原大战期间的蒋胡合作,随着战争胜利结束,蒋胡的权力之争随着“约法”问题而日渐

突出,最终以蒋介石扣押胡汉民的“汤山事件”告终。汤山事件意味着蒋介石的暂时胜利,因此,蒋介石便顺其心意召开了国民会议,制定了约法,实际上是制造了自己独揽大权的法律依据。但也因此遭到了舆论的谴责。尤其是蒋介石扣押胡汉民遭到党内很多人不满。随着四监委联合通电的发表,党内各派反蒋势力形成大联合,并在广州另立政府与南京对立。宁粤对峙公开化以后,北方反蒋势力也跃跃欲试,先后发生了石友三叛变、甘肃雷马事变,但由于这些反蒋抗争,各有打算,互相猜疑,很快被蒋介石分化收买,各个击破。当宁粤大战一触即发之时,日本侵华的9.18事变发生,双方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被迫与上海举行和谈。终于达成了和平统一的初步协议。根据上海和谈达成的统一意见,双方随后在宁粤沪三地分别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这在国民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显而易见,各方势力,并未真正达成“统一”与“团结”。在粤方的逼迫下,蒋介石被迫下野,但这并没有根本动摇蒋介石的地位,蒋下野前的一系列准备,为蒋卷土重来打下了基础。在北方冯玉祥和阎锡山的旧部从心理上反张重于倒蒋。汪蒋合流,暂时结束了宁粤对峙的局面,原本四分五裂的国民党再次形成以蒋介石为主导,各派联合统治的局面。

对于这段历史,金以林先生的研究视角避开了阶级史观,不以历史人物的阶级绝色的先进与否作为该人物成功或失败的依据。作者主要是从国民党内人事斗争的角度来具体的分析某一个事件的发生原因。例如,关于廖仲恺被刺一案,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主要以传统的革命史观来解释其发生的原由。王桧林认为廖仲恺被杀是国民党右派打击左派反对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举动。他的遇刺主要是因为他是坚定的国民党左派,坚决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王桧林《中国现代史》67页)。而金著则具体的从人事斗争角度分析了廖仲恺的遇刺。金以林先生认为,廖的被杀跟其此前积极帮助汪精卫排挤胡汉民出国民政府遭到国民党胡派力量的不满有很大关系。

金著的最大特色是作者在论述这一段历史时,将每一个事件的发生落实到蒋胡汪三人之间的关系上。让读者看到了事件背后复杂的人事斗争与人物心理。例如,关于蒋桂战争的胜利,王桧林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主要是从军事力量角度简要的说明了一下(王桧林《中国现代史》111页)。而金著则注意到了蒋桂战争的胜利与胡汉民对于蒋介石的支持有一定关系,蒋介石借助胡汉民的支持从而稳住了广州的陈济棠,保证了后方的稳固。同时金著也将蒋胡联合与蒋介石想要取得蒋桂战争的胜利划上了联系。

金著在诸多问题上努力提出创见。其(一)以往论者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称之为“容共”,而共产党则称之为“联共”,而金著则注意到“事实上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从“容共”到“联共”有一个过程,其转折就是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通过的《整理党务案》(第31页),我们以往对于《整理党务案》往往侧重于其对中共的种种限制,而忽视了另一个事实,即会议不仅在提法上用“两党合作”来表述,而且决议组织两党联席会议。实际上正式承认了两党居于平等的合作地位。(二)论者过去往往从各种权力斗争角度来分析蒋的第二次下野,而金著则视角独特,把地域观念与蒋的起伏挂钩,由于辛亥革命发迹于广州,而孙中山在其领导的革命进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发展粤籍干部,并随着国民党由一省走向全国,因此粤籍领袖自认为是国民党正统意识的代表。自然他们对于党内后进蒋介石便充满不满。而由汤山事件引起的宁粤分立,便是他们不满的一个大爆发。(第421—436页)

作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极具说服力的小观点的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系统见解,完成了对“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研究。

本书史料翔实,金以林先生利用已出版的资料和对所有研究者都公开的档案,系统地提出问题并依靠坚实的档案文献所求得具体的研究成果。该书共征引资料五大类,其中“档案、年鉴、会议记录、工作报告”,“资料汇编、日记、年谱、文集、忆述资料”, “专书、论著”, “言论、论文”, “报刊”,而且还参考大量西文资料。,征引文献大都是公开出版物,其余文献则分藏于海内外6家档案馆。

该书主线鲜明,作者主要围绕着蒋汪胡三人之间的斗争来叙述1931年国民党的主要事件。作者利用蒋介石日记和其他人的一些日记来分析事件背后人物的细微心理,将国民党内的斗争描写得淋漓尽致。

从党政体制角度看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从党政体制角度看国民党政权的失败 摘要:本文将从党政体制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背后的原因,分为国民党的先天不足,独裁统治,派系斗争及党政体制的自私性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得出国民党在党国关系的处理,党自身的建设等问题上的不足是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的结论,并从中总结教训,希望能给现行制度一些对照。 关键词:国民党党政体制失败合理性独裁派系自私性腐败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的刺激下,救亡和现代化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时代主题。在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中国从半殖民地形态获得新生,走向国家统一和民族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承担着先驱者的角色主导着中国变革与发展的方向。然而,仅仅过了二十二年,国民党政权就被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所推翻,终结了其在大陆的统治,其中的经过与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关于国民党大陆政权在大陆的覆灭,有许多种解释,比如政治反动说、经济崩溃说、腐败说、失去农村说,蒋介石和毛泽东也有各自的解释,本文则选择从党政体制(以党政组织为中心的各种党政具体制度和党政行为规范的总和)的角度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文中的观点也许并无太多创造性的见解,但都是笔者综合各种资料得出的自己的看法。以下将从国民党的先天不足,独裁统治,派系斗争及党政体制的自私性四个方面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做出阐述。 一、先天不足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该组为中国国民党,该党于1927 年经北伐战争完成形势上的全国政权统一。然而国民党政权看似统一中国,其权利范围只及华中,华东,而东北,西北,西南等地不时出现叛乱,地方割据实力一直存在,各地军阀与国民党中央政权间暗潮涌动,再加上地方派系,日本侵略等原因,事实上国民党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办法来有效地统治中国。由此可见国民党的合理化(指有单一的、世俗化的、全国性的政治权威代替各种传统的、宗教的、家族的或地域性的政权,实现中央政权的集中和统一——塞缪尔)程度极其低下,是一个没有实现真正统一的形统实分的政权体系。 另一方面,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地位同样不堪一击。政权的合法性是指政权在行使职能的过程中所应获得的民众政治支持,即政府行为唯有代表人民的一致才具有合法性。而国民党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几乎完全失败,既失去了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同时作为该政权的社会基础的土豪劣绅又不能与其真正合作。执政党一般而言是建立在广大的党员或支持该政党的群众基础之上,因而获得执政的合法地位。然而国民党在吸引青年群体入党等扩大党的影响力上缺乏能力,又采取整军入党等粗暴的入党方式,实际和未入党没有差别,可以说国民党从未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形态统一的,或者纪律严明的政党,而是集中在蒋的个人权威之下的各派系的松散联盟。 国民党政权对中国的控制建立在其脆弱的政治基础上,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性政权,在其存在的二十多年中没能收集各方权威以建立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又没能实现全民政治动员以维持自己的合法统治,这样一个缺少合理性合法性的、违逆现代化趋势并且违背人民意向的虚弱政体,在于共产党的竞争中逐渐走向劣势,从而丧失建立一个国家的起码条件。 二、独裁统治 1927年正值国共两党矛盾空前尖锐,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开始了十年内战,也就在这十年中国民党建立起了一党专政的独裁政体。按照孙中山的想法,在这十年的训政阶段应该设立五院实行五权分立,地方自治,然而国民党作为执政党其性质已经变化。国共破裂之后,国民党的最大的纲领便是清党反共。国民党虽然还标榜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总理遗教”,但已名不副实。其党政体制蕴含着两条原则:一是政权组织上名义上

三国演义读后感及心得3000字(精选多篇)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精选多篇) 第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3000字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

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xx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前不久看了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著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原以为它会如以往看过的一些名著那样枯燥乏味的。谁知,事实并非如此,从序、前言到汉唐宋明清五讲而至总论,我都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提起了满满的兴趣,津津有味的拜读了两遍,故而兴趣之所至,自觉从中获益良多。 《论语》中有言: 名不正,则言不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名思义,就是指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不是一团漆黑,而是有得有失的。而中国的几千年一言以蔽之曰“封建专制”,则是钱穆先生所最反对的了。读完这本书,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在这本书里,钱先生论得论失,但主要的是要肯定其得,即中国历代(自然主要是先生所详讲的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在政治制度、人事上的建树。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钱穆先生应何应钦邀请,为台湾“战略顾问安全委员会”所作专题演讲的合集。后在台中养病,又应约写一部“研究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教材,因截稿期限急迫,遂以讲稿稍加补充修改,正式以《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题付梓成书。该书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式的概观与对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要言不烦,论述精辟,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过: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论及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历代之始,不论汉唐还是明清,都如一张张白净的纸,在英明的君主的励精图治下,总能创造出一个个辉煌。而在历朝之后期呢,多因了因循守旧、骄奢淫逸、小人干政、内忧外患等等,经济、文化、军事上或多或少地陷入了无可自拔的困境当中,再想恢复到过往的繁荣昌盛又谈何容易呢?这不就是教我们要懂得发展、懂得开拓进取吗?否则,就只能是见到最初时那美丽的昙花一现,没法持久。推及政治制度,钱穆先生说“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好久下

女权主义四大派别

论女权主义四大派别的异同 【关键词】女权主义派系男女平等男权制派系差异 【摘要】女权主义派别间因反对男权制而联系起来,也因在不同领域上反对男权制而存在差异。它们的差异有利于女权主义在不同方面得到有力的发展,使女性得到解放,获得平等,实现自我发展。 【正文】 “女权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泛指女性有关争取“男女平等”的主张,后来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最初的“男女平等”思潮主要是由男性先行者领导的,其后也出现了个别先觉醒的女性声音。 到了20世纪20年代,随着“民主”、“人权”成为社会主流,女性对“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女权主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上的各大女权主义派系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各派系的理论也愈加深入,其中自由女权主义、社会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和心理分析女权主义是社会上四大主流派系。 下面我想就我对四大女权主义派别的理解,对它们进行一些比较,谈谈它们之间的异同。 首先谈谈它们的相同之处。它们的相同点,第一,四大派系都致力于分析女性受到歧视的原因,因此各个派系都十分重视各自派系的理论建设。这些派系都有一些代表人物,并以时代的一些代表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例如自由女权主义的部分理论由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发展而来;激进女权主义以美国的凯特·米丽特为代表,并以她的著作《性政治学》为思想典范;社会女权主义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朱丽叶忒·米切尔,而且各派别都一定程度借鉴了波伏娃的《第二性》。第二,这四个派系有相同的敌人,并且它们一致认同致使女性受压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性别的不同。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是由男性铸造的霸权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女性这一性属被认为是低下的,是男性性属的附属品,所以女性只有通过挑战和改变男性的高等地位的途径来改变自身的低下地位,所以可以说女权主义派系的共同敌对方是男权制。 接下来分析它们的相异之处。我想,它们的相异之处是一种实践上的差异,这来源于理论的不同。因为理论是引导实践的,而各派系虽然理论上都承认是因为女性的社会性别导致了女性不平等,但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女性的这种低下的社会性别的得出分析结果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它们改变这一社会性别的实践方法的侧重点不同,致使了各派系为解决“男

冷战国际性与本土性

余伟民:国际性与本土性:冷战的双重逻辑————读《冷战与革命》 国际性与本土性:冷战的双重逻辑————读《冷战与革命》[1] 作者:余伟民 | 时间:2006-09-26 | 来自:ColdWarChina | 阅读:663人 一、“冷战史新研究”:新在何处? 20世纪90年代初,以德国统一和苏联解体为标志,世界范围的冷战宣告结束。随之,国际学术界兴起了“冷战史新研究”的潮流[2]。在90年代出版的冷战史研究论著中,“新研究”的特征逐步显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资料的“新”,即借助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档案解密,运用多国档案对冷战进程中一系列事件的重新梳理和辨正成为可能。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这方面的成果已蔚为大观,原先被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刻意遮蔽的历史真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另一方面,在获知越来越多的历史细节后对冷战史的总体性再认识和再思考也成为“新研究”的特征之一。然而,由于这个层次上的出新比发掘新资料更需要高水平的思辨力和理论素养,所以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至今还不多见,即便有些论著提出了新见解,但大多还停留在对个别事件的解释上,尚未形成对冷战史的总体性的新认识。正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文安立的《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一书在对冷战史的新认识上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无疑,文安立作为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新锐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一开始就同“冷战史新研究”联系在一起,并且,他本身就是“多边档案研究”新学术潮流的主要推动者之一。[3]因此,发掘和运用新资料,对历史细节进行考释辨正,自然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资料的新还不是这部著作的主要特色,因为它出版于1993年,解密的苏联档案还未及利用,这恰恰成为“多边档案研究”的一个缺憾。诚如文安立自己所说:“由于缺少关于苏联外交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还不得不被迫自上而下地,即从那些能为外界观察者所认识到的行动出发去解释,而无法通过文件来阐释其外交政策的动机。……因为这种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假设,所以运用起来就有明显的局限性”(第4页注文)。尽管如此,《冷战与革命》仍不失为“冷战史新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而且在对冷战史研究的影响上发挥着其它仅以资料见长的著作难以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开创了冷战史研究的一种新范式,即从国际和本土两个层面辩证把握“冷战与第三世界各国革命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安立将这种研究范式称之为“四维的分析模式”(第3—4页)。正是运用这样的研究范式,冷战与革命的内在联系得到了以往仅从国际层面着眼的“单维”或“双维”分析模式所难以说明的更为深刻的阐释,由此而揭示的冷战逻辑也比以往的认识更为丰富和全面。[4] 二、冷战的国际性与本土性:双重逻辑的理解 关于冷战史研究的不同范式根源于对冷战本质的不同理解。如果人们把冷战理解为一般意义上国际关系的非战争对抗形态,那么,冷战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没有确定历史内涵的冷战可以作为一般的国际关系问题纳入国际政治理论的常规研究对象。这当然不是现在学术界作为特定历史概念讨论的冷战。冷战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它有明确的时间和空间限定,从时间上说,冷战是20世纪下半叶的现象,从空间上说,冷战是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两大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如此时空外延中的冷战显示出不同于一般国际关系的特殊内涵。 首先,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二元两极世界体系结构。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这种分裂与此前(16世纪以来)发生的纵向的发展性断层不同,它不是人类文明进化中因现代化进程的时序差异而自然形成的梯次结构,而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

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书评

浅评《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 自民国以来,派系冲突就成为中国政治进程中最主要的一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国民党的派系活动,影响着民国时期的政治发展。 我们大致可以将国民党内复杂的派系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以地域为基础的政治军事集团诸如冯玉祥的西北军、张学良的东北军、晋系阎锡山、桂系李宗仁,以及四川的刘湘、云南的龙云等等。他们多是地方实力派,他们与南京政府的分合多取决于自身实力是否受到南京政府侵犯;第二类派系则是指在长期追随孙中山革命过程中,特别是在国民党改组前后已拥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党内领袖同其追随者之间形成的政治派系。它大致可分为蒋介石派、胡汉民派、汪精卫派、西山会议派、太子派等等。这类派系的活动范围虽然不仅仅局限于国民党内,而且经常会超越这一范围,并同某些不满于中央的地方实力派联合,挑战中央的合法性。但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得国民党的正统性,以便控制部分或全部中央政权。 社科院金以林先生《国民党高层的派系政治》新近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是研究国民党高层人物派系斗争的一部力作。笔者翻阅数遍,收获良多。 本书主线明确,它围绕着党内高层蒋、汪、胡三派势力在党内斗争中的权力消长,特别是通过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与再起,探寻三人间分和的内在规律,借借以揭示各派联合统治确立的内在因素。为我们讲述了蒋介石是如何利用军权及其纵横捭阖的政治手腕确立起在国民党内的最高领袖地位的。作者以蒋介石为中心,利用详尽的史料为我们分析了蒋在1931年主要事件中的心理斗争、解决策略等等。 本书内容丰富,作者主要回顾了1931年之前的蒋汪胡的合作与分裂。孙中山去世后,通过廖仲恺案,汪蒋合作排胡出洋。随后发生的中山舰事件,蒋又排挤出汪,大权独握。随着北伐的进行,蒋与中共与一些地方实力派之间矛盾升级最终演化成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宁汉对峙的局面。汉方元老打出“迎汪拒蒋”的旗号,同时由于宁方新桂系势力的逼迫,蒋介石被迫第一次下野。通过蒋汪合作,实现了蒋的再次上台。蒋介石想借党权打击军权,因此形成了蒋桂战争以及中原大战期间的蒋胡合作,随着战争胜利结束,蒋胡的权力之争随着“约法”问题而日渐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感七篇 【篇一】 前段时间,我们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学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模块,几位老师的精彩报告和实践教学,让我对“民主政治”这个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充满兴趣、充满热情地读起了史书,特别是渴望重回中国历朝历代寻求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变化。于是,我读起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的总体内容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就我国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介绍和对比,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可以说,该书是一本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顾五个朝代的政治体制 首先谈谈对汉朝的认识。可以说,汉朝是吏治相对较好的一个朝代,官员总体人数少,只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员之间的流动属于正常行为,没有高低之分。汉朝的经济发展也还可以,“三十税一”,总的来说老百姓的税收是相对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确,君权和相权

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实权。汉朝的选举是举荐制,理念是很好的,不过举荐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条件读书,穷人失去读书和当官的机会。 再谈谈唐朝,唐朝和汉朝时我国历史中最为鼎盛的时代。看看唐朝的政治体制,相权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过呢,相权还是有的,只是相互牵制罢了。地方管理和汉代就有差距了,县的数量增加了。再说选举,汉朝是采用科举制的,这个制度对于选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军事制度,后来也还是出了问题了,形成了军事割据。 书中谈的的第三个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国,但政治体制太弱了,特别是军事上,以防守为主,不敢进攻,节节败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领宰相被进一步削掉了军权和财权。而钱先生在表现士族政府对于皇权的退让时,以宋初宰相让座的缘由出发对于历史演变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说有变动,却不能说有建立。宋之于唐,似东汉之于西汉,有事而无政。有形势推迁,无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这个对于太祖本身来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给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祸根。取消宰相意味着皇帝专制,对于打江山取得政权的太祖来说,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实际上是很多困难的。虽然后来也新设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右派 斐扬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1791年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俱乐部分裂出去,因在斐扬修道院举行集会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哀士、拉法耶特、巴伊、巴纳夫、拉默特兄弟等。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民主共和制。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斐扬派)取得政权。大革命初期一度当政,制定废除封建特权、没收和拍卖教会财产、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等一系列反封建政策,制定君主立宪制的宪法,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同时颁布压制群众的法令《勒霞白列法》。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参见路易十六出逃事件),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君主立宪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继续发展。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度,斐扬派随之消亡。 吉伦特派 从1792年9月国民公会开幕之日起,吉伦特派一致反对山岳派(Montagnard)。这两个集团所以敌对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深刻的私仇,但也由于社会利益的对立。在随后的争斗中,吉伦特派

的特点是忽视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的温和政治观点,反对政府控制贸易和物价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及依靠各省同巴黎抗衡。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军。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在审判国王时(1792.12~1973.1),由于吉伦特派中的一些人反对处决国王,所以人们谴责吉伦特派是保王党。同时,舆论认为吉伦特派应对1793年春军队遭受的失败负责。从5月31日开始,巴黎发生反对吉伦特派的群众运动。 中间派 平原派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民公会中的中间派。多为自由资产阶级和共和主义者的代表。因其座位在会场最低处而得名。在议会中人数最多、拥护革命、赞成共和、提倡经济自由,但无坚定的政治主张,以不危害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为准则。1792年9月至1793年5月支持当时得势的吉伦特派。吉伦特派倾覆后,赞助山岳党,甚至容忍雅各宾专政的恐怖政策。后又联合反对雅各宾专政的分子,在国民

断层线读书笔记

逃离“断层线” 2003年费雪·布莱克奖获得者拉古拉迈·拉詹在2011年著作的《断层线》中,陈述了 金融危机的真实来源——多半并非缘于“个体主义”,而是因为“羊群效应”以及政府介入造 成风险评估扭曲。用此观点审视最近见诸各类媒体头条的股市波动,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指人们会追随大众而否定自己的意见,不会主观上思考 事件的意义。这是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条件下,降低个体风险的自然界优选法则。 既然“羊群效应”难以消除,而留给我们深思的,则是政府应该在其中发挥何种作用? 其实,纵观各个行业多个线条,政府必然处于弱势——因其内部从业人员往往具有非流 通性、非经济性,但政府要面对的却是任何有利可图呈迅速放大趋势的市场环境,要建立合 理的监管规则并不容易。 《断层线》中陈述了环环相扣的四条金融危机断层线,正是政府不当介入导致的:应对 结构性失业,系列措施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巨大泡沫,为首条“断层线”;新兴市场国家抑制国 内市场并过度储蓄,将巨额外汇以低廉的资金价格流回发达国家,进一步助推泡沫,是为第 二条;部分发达国家薄弱的社保及高失业率,导致执行宽松经济政策的政府存在巨额财政赤 字并推高了资产价格,是为第三条;宽松货币环境、金融自由、监管放松,廉价资金刺激以 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低阻碍甚至无阻碍扩张,成为第四个断层线。 总结全篇,合理的监管首要条件为全面,覆盖整个行业周期,无论是处于发展的峰值还 是低迷的谷底。其次是非随意决断,每项决策须具备高透明度。在追求收益和数字增长的时 代,正确衡量风险管控部门业绩。最后,要设立监管的启动条件,监管规模的大小、是否采 取雇佣及购买保障型保险均应作为成本和效益的考虑要素。 监管既不能武断限制市场参与者作决定的权利,也要允许形式的创新,但更要限制风险 能量,扶持经济向健康方向发展。原文有一个经典的建议——“管理财政部的人最好有常识 但不精于此道,才能使金融发挥合适的作用”,因为“金融的意图和资本的意图总是貌合神离”。 只有将社会公共福利与政治意图实现剥离,通过“第三方”的形式适度加入参考元素,引进 学术界相关公式,客观计算与评估执行绩效,才更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监管规则,避免断层线 的出现。篇二:《断层线》读后感1 《断层线》读后感 华尔街从来就是各方金融翘楚雄霸之地,各种评论铺天盖地,尤其在最近的世界金融危 机发生后,针对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的著作连篇累牍,一家之言也罢人云亦云也好,不过都 是在炒冷饭,较之拉詹的《断层线》而言实则不可同日而语。一则拉詹是极少数在危机到来 前就能预测到的经济学家之一,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该书位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要求巴菲 特、比尔〃盖茨全球100名政治、经济、环保领域精英最近阅读的书单榜首。 乍看书名,可能会吸引不少科技狂热者的眼球,断层线是地理学的一个术语,与地震有 很大的关联。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地壳中的断层线造成的。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被地 质学家定义为断层线。拉詹用断层线来比喻金融危机的爆发,为了凸显造成金融危机的深层 问题足以显示这个比拟的准确性。也是寓意警示世人,未来到来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我 们从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本书当中,拉詹较为详尽的分析了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 成因,认为主要有三层断层线直接导致了危机的产生。第一条断层线产生自美国家庭 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以及国内政治的不稳定性。书中的各项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美 国居民的收入不稳定性和差距性在逐步深层次恶化,1976年,收入排在美国前1%的家庭总收 入占当年美国国民收入的8.9%,而三十年后急剧上升为23.5%,很明显,美国的普通居民的 贫穷程度愈加深化。此外,作者还看到了更深度的问题,他指出美国民众因为阶层不同、收 入不同而产生的受教育差异情况也在逐渐的产生分化。正如马太效应所言“贫者愈贫而富者 愈富”。收入低者根本不能有效接受与富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机会和高层次的教育质量,这就会

2016年北京大学法理学课程大纲

法理学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6级法律硕士 专题一法律是什么? 第1讲导论:法和法治 第2讲法律多元主义问题:自然法、实定法和习惯法 1)塔玛纳哈:《一般法理学》,第1-4章。(必读) 2)耶林:《为权利而斗争》(必读) 3)苏力:“秋菊的困惑与三杠爷的悲剧” 4)吉尔兹:“地方性知识” 5)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 6)强世功:《法律的现代性剧场》 7)强世功:“党章与宪法:多元一体法治共和国的建构” 第3讲法律形式主义与法律现实主义 1)霍姆斯:“法律的道路”(必读) 2)施米特:《法律思维的三种类型》(必读) 3)拉仑兹:《法学方法论》 4)苏力:“法律人思维” 专题二: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 第4讲大学与法律教育 1、何美欢:《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第一章(必读) 2、霍姆斯:“法学院的功用”,“大学的功用”,选自《霍姆斯读本》(必读) 3、布鲁姆:《美国精神的封闭》,译林版,卷三大学(必读) 4、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一卷,第三章 5、甘阳:《文明·国家·大学》,下编大学:页293-329. 6、强世功:“法学院的守护神” 7、强世功:“法律人的奥德赛” 8、强世功:“九龙城寨与香港大学”,《中国香港》。 第5讲:法律职业:理性与激情 1、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第二部分,第七-八章(必读) 2、霍姆斯:“男孩想要的东西”,“法律职业”、“以律师为业”(必读) 3、强世功:“法律共同体宣言” 第6讲法律职业:法律人-政治家

1、韦伯:“政治作为一种志业”(必读) 2、韦伯:《韦伯作品集·支配社会学》,第二章(必读) 3、克罗曼:《迷失的律师》第一章 4、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一章 第一篇专题论文: 针对专题一和专题二的有关内容,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小论文。 专题三:主权秩序与法治 第7讲主权与宪法: 1、霍布斯:《利维坦》,第13章(必读) 2、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第5—8章(必读) 3、施米特:《宪法学说》,第一部分(1-11章)(必读) 4、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中外法学2008.2、 5、强世功:“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开放时代》,2009年第一期 第8讲主权秩序的形成:国家、帝国与国际法 1、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选自《历史的地理枢纽》。(必读) 2、施米特:《陆地与海洋》(附录除外)(必读) 3、科耶夫:“法国国事纲要”,《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必读) 4、刘禾:“国际法的思想谱系”,刘禾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 5、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第七章。 第9讲天下秩序极其现代转型 1、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秩序与天下秩序》,序说、第1-2章(必读) 2、赵汀阳:《天下的正当性》,第一章(必读) 3、佐藤慎一:《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与文明》,第一章(必读) 4、强世功:《中国香港》,第4-9章(必读) 专题四:全球化与法治秩序:革命与宪法 第10讲帝国、革命与新法统的奠基 1、伯纳德·雅克, “人民主权与民族主义”, 吴景键译,原载Political Theory, Vol. 29, No. 4 (Aug., 2001), pp. 517-536 (必读) 2 戴季陶:“民国政治论”,《戴季陶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04-635页(必读) 3. 汪晖:“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旧邦新造:1911-1917》序言,必读) 4. 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二版,第20-98页(必读) 5. 珍·波本克、弗雷德里克·库伯:“主权与帝国:十九世纪的欧洲及其近邻”,《世界帝国二千年》,冯亦达译,台湾八旗文化/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版,第437-487

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

第十一单元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 [复习目标] 1.分析说明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比较南京国民政府的“北伐”与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的异同,正确分析国民政府政权性质的变化,全面分析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 2.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概括归纳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内外政策及其特点,并揭示其政策的实质,进而认识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深入理解毛泽东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实践和“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结合世界历史背景,联系二、三十年代国内形势,理清日本侵华逐步深入的线索,分析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原因和影响,认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 5.对比“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的异同,分析说明中共是怎样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6.分析对比张学良东北易帜和发动西安事变的原因、特点、实质和影响,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 7.掌握抗日民主运动的主要史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抗日活动。 [要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历史。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日本大举侵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高涨。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在政治上加强专制统治,围剿“红军”;同时,采取一系列整理财政和发展经济的措施。形成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在外交方面,发起改订新约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经过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中共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发展道路。由于“左”倾错误和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实现战略转移。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民族危机加重,抗日民主运动不断高涨,中国共产党制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的抗日序幕。 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的对立斗争;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抗走向合作;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从国民大革命失败到“九·一八”事变前,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1949年12月解放中国西南地区,蒋介石乘飞机仓皇逃往台湾,这标志着国民党及其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彻底失败。国民党败退大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其自身的弊病,又是当时外部环境使然。总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从国民党及其政权自身来看,不论是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国民党的败退都有其必然性。 从政治方面,国民党蒋介石实行一党专制独裁,权力高度集中,自身腐败,丧失了统治的合法性;再加上其内部派系斗争严重,又忽视民众,因此并未实现对全国的控制,所以统治基础不牢固。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一党专制、领袖独裁的政治信条,排斥和打击异己势力,特别是蒋介石提出“一个政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理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又悍然撕毁政协决议,单方面召开“国民大会”,实际上正式实现了其一党专制的独裁统治,在政治上陷入孤立。而权力的高度集中,致使公众的参政渠道堵塞,公众的参政危机爆发,使政权丧失民众的信任,而自身又腐败,从而丧失了其合法性。再加上内部派系纷争激烈,中央政治派系斗争不断,地方军阀派系斗争也是此起彼伏,并且地方割据势力始终作为一支强大的异己力量存在,南京政府只是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使南京政权的统治受到严重削弱。国民党内部组织涣散,行政效率低下与该政权相始终,统治机器一直不能正常运转,国家控制力低下,从而使国民党成为一个弱势独裁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缺乏全民性的政治动员,忽视民众,不把工农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而在城市中,资产阶级也因为国民党的勒索打压而与其离心,因此国民党的统治基础很不牢固,并且最终因为在民心向背的天平上失去民心而失去政权。 从经济方面看,国民党政权下,由于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势力的挤压,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是微弱的,是不充分的。而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不惜动用国库中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军费支出,巨大的军费开支,导致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只得靠发行钞票弥补,这势必造成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在恶性通货膨胀、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和外国资本的挤压下,中国的民族资本山穷水尽,濒临破产;在农村,国民党顽固地维护封建土地制度,拒绝进行土地改革,导致财政经济全面崩溃。国统区的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使国民党众叛亲离。而财政经济上的危机又加剧了国民党军事政治的危机,从而导致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从军事方面而言,内战中军事上的失败,是国民党败退大陆的直接原因。发动内战的非正义性,是其军事失败的根本原因;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是一重要原因,而军队腐败、内部斗争也成为其军事失败的重要因素。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违背民意挑起内战,人心失尽,失去人心是国民党失败的主要原因。战略战术上的失误是国民党在军事上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如速战速决、全面进攻,是其战略上的一大失误。蒋介石发动内战之初,由于过份自信和盲目轻敌,采用了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在半年之内“统一”全中国。因此,蒋介石制定了过于庞大的战略目标,采取全面进攻的战略方针,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以全力向各个解放区进攻。但在实际上,由于战线过长,致使兵力过于分散,虽占领了某些城市地区,却使其机动兵力越来越少,造成处处设防、处处薄弱,屡遭中国共产党优势兵力各个击破。逐渐由主动进攻陷入全面被动。全面进攻进行了8个月,其速战速决的战略终不能实现,反遭全面失败。在军事动员与训练方面,国民党没有最大限度地进行战争动员,军事训练废弛,各兵种未能有力配合协同作战。国民党的腐败反映在军事上,造成军队纪律败坏,指挥混乱,士兵士气普遍低落,致使作战能力低下。在军民关系上,由于国民党军队无组织无纪律致使军民关系紧张,民众对国民党军队反感厌恶,军队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和帮助。军事上节节败退,是其败退大陆的直接原因。 其次,多种外部因素也不利于国民党的统治,这些又加速了国民党败退的脚步。

老故事,新想法——《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老故事,新想法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蔡珩 记得在上高中的时候,当时历史老师曾经向我们强烈推荐去读这本书,后来听一位读过的同学说“与(教科)书上内容差不多,不过结论很有意思。”当时只听进去“和书上内容差不多”这前半句,读了一些摘要便过去了。但这次重读此书却感触很深,一方面深入的理解和琢磨使得我对整个书的思想有了具体的把握,另一方面,经过大一一年种种的新的思潮,新价值观的冲击以后,再看钱穆先生的观点倍感亲切。 背景意义: 我们的历史又重新火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重新认识和解构历史的潮流当中,只是在现代这片繁华热闹的景象中,多的是西方人看到历史的“客观”和“冷静”,缺少了如钱穆先生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钱穆先生最核心的方法论,便是把中国的历代政治制度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讨论和分析。“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大多数时候,我们研究(或看待)历史总是从个人兴趣入手,由点及面,根据当前遇到的问题去推究历史,这种方法往往会流于急躁且急功近利,若没有深厚的通史背景,便很容易妄生猜测,空下断语:“万恶的封建社会”,“落后的君主专制”。但当历史被腰斩成一个个干巴巴的结论时候,不仅是史学本身的魅力不断消逝,更多古人的“智慧”和“生命力”也在“为批评而批评”的氛围下消失殆尽。如果说,改革开放是现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核心的话,那么这本《历代政治得失》可以说是破除反“右”思潮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先驱了吧。 我想,这本书为我们带来的远不只是对以往制度利弊的大讨论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对历史的尊敬与认可,正如书中所言“历史是没有不对的,不对的在于我们不重视历史。”而当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时候,一种被压抑许久的民族的自信心竟油然而生。 “我们这一个时代,是极需要历史知识的时代,而又不幸是极缺乏历史知识的时代。” 细看历史: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读书笔记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黄一卿41322038 审计学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作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美]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版次:2010年1月第1版2013年2月第13印刷 平装: 345页开本: 32 作者简介:塞缪尔亨廷顿(1927.4.18--2008.12.24),英文名Samuel P. Huntington,美国当代著名的国际政治理论家。早年就读于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1951 年23岁时即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长达58年,并先后

在美国政府许多部门担任过公职或充当顾问。曾任哈佛大学阿尔伯特魏斯赫德三世学院教授,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约翰奥林战略研究所主任。曾任卡特政府国家安全计划顾问,《外交政策》杂志发言人与主编之一。 写作背景及动机: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文明的冲突?》刊载于美国《外交》季刊,由此引发学术界热议。作者并不打算也不认为此书成为成为一本社会学著作,只是要对冷战之后全球政治的演变作出解释并借此提供一个更有意义和更有用的观察国际发展的视角。这一视角,即“文明的冲突”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并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对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共包含五部分。分别为“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的冲突”,“文明的未来”。全书以历史事件为基础,沿着过去—现在—未来的论述结构,阐述了该书的中心思想。即在华约垮台,苏联解体,两大阵营对抗消失以后,国际舞台上的冲突将不再以意识形态为界限展开,而主要以不同文明之间的斗争的形式展开。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2006/07/14 22:10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看完几天了,一直想写篇心得,今天刚好有时间和心情,大概重温了一下,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 一.中央集权和地方政治。封建社会两千年发展,中央集权地位一直在上升,相反地方政府权利逐步下降,从财政、人事、军事等各方面,中央即皇帝和各部能够充分根据自己的政见来向地方传达并实施,地方的空间在缩减,尤其在财政被卡死的情况下,很多事情办起来很为难。另一方面,政令不通问题无时不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使中央有看似合理英明的政策,地方政体是否执行,执行力度如何都得打个问号,都切实关系到政策的效果,关系到每个百姓能否从中央的政策中收益。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成为中国政治发展中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是否需要象中国目前这样,搞越来越加强的中央集权确实是个疑问,管理范围过大,层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据各地不同情况来统筹兼顾,始终是个问题。这方面美国做的比较好,它的每个洲拥有足够的权利来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法律、财政、经济发展政策,去年一度闹过一段重新划分行政省区的故事,如果那样,也许能减少行政层极,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发展中,汉代的地方政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应该值得借鉴。当然美国和中国有所不同,目前的我们毕竟改革开放才二十年,在国民经济还不太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是个较好的选择。 二.制度和现实。几代变迁,封建制度主体基本没变,枝节却一直在变动,比如汉代君权和相权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可以充分牵制皇帝,而到了明代,朱元璋借宰相谋反之名,立下政策从此不设宰相,从而把相权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权利范围里。这些变革与制度本身特点、制度的发展以及人事都有关系,当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现实需要。但是朱元璋对宰相的废止实际上是为维护个人权威和独裁服务的,那么作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如何让制度跟随现实而变迁,如何让制度的变迁真正为老百姓服务似乎应该作为目前的发展标竿。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上,对制度的完善和变革该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内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无比伟大光荣正确,那么“实践标准论”同样适用于现在以及以后的制度变迁,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众那去,充分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够越来越适应现实,那样伟大光荣正确才名副其实。 三.中外制度比较。孙中山曾经说中国古代政治比西方先进,此话非虚。泱泱大国,封建制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越发完备和巩固,汉唐之时达到顶峰,盛极而衰,腐朽和专制越来越明显,终于到清代在内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带到了终点。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占据着“子民”的大脑,正是由于发展完备所以封建思想的余孽才如此顽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华夏文化绽放之时,欧美只是蛮痍之地,放眼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壮大,美国更是称霸全球,原因何在,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毛曾经说过: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这样看来,欧美国家正是因为封建体制的不发达、不辉煌锻造了资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文明的冲突》读后感

对地缘政治及当下中国的几点思考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读后感 “现代全球的政治,应当基于全世界不同宗教与文明间的深刻冲突来理解。”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 )的一席话,导出了西方政治理念的一种新变革,将政治的分歧归结为文明的冲突,并以此来审视整个变革时代的地缘政治、全球政治,新颖而深刻。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个人和国家都难以孤立存在,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的重建》可以为我们提供以西方思维看世界的一种视角,同时,也能重新去考察我们自己的文明进程,去服务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建设。 缪尔·亨廷顿在此书中,最值得称道,也是引起人们巨大反响的,正是太对于文明的态度,有人推崇,有人贬斥,可谓毁誉参半,但是,能够引起全世界的一种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突破,特别是在9·11事件爆发之后,由伊斯兰文明好西方文明的讨论一时间更是甚嚣尘上。而时至今日,在某种程度上讲,部分恐怖主义势力打折民族的旗号,去行恐怖之恶,其出发点也是维护不同的文明,就如同前不久发生的3·1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就暴露了其民族分裂的嘴脸,而其实质在某种意义上讲则是一种扭曲的文明的冲突,我们必须正视,而不仅仅是以武力去解决,更要看到事件背后的原因,从而加以正确疏导。 缪尔·亨廷顿对于文明的论述全面而深刻,系统地提出了他的“文明冲突论”。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其主要观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其一,未来世界的国际冲突的根源将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和经济的,全球政治的主要冲突将在不同文明的国家和集团之间进行,文明的冲突将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间的(在地缘上的)断裂带将成为未来的战线;国际政治的核心部分将是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及非西方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冷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同文明内部的力量配置和文明冲突的性质分不开的。同一文明类型中是否有核心国家或主导国家非常重要;在不同文明之间,核心国家间的关系将影响冷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形成和未来走向。 其二,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可靠的保证。因此,在不同文明之间,跨越界限非常重要,在不同的文明间,尊重和承认相互的界限同样非常重要。 其三,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多极的和多文明的全球政治;不同文明间的相对力量及其领导或核心国家正在发生重大转变,文明间力量的对比会受到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具有不同文化的国家间最可能的是相互疏远和冷淡,也可能是高度敌对的关系,而文明之间更可能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种族冲突会普遍存在,在文化和文明将人们分开的同时,文化的相似之处将人们带到了一起,并促进了相互间的信任和合作,这有助于削弱或消除隔阂。 其四,文化,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文化之间或文明之间的冲突,主要是目前世界七种文明的冲突,而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对西方文明进行威胁或提出挑战,等等。 很显然,缪尔·亨廷顿关于文明冲突的言论中,尽管没有太多地直接谈论未来中国在文明冲突中将会如何,但涉及中国的论述应该说不算少,因为儒家文明是其文明冲突论中的最为重要的文明类型之一。尤其是,亨氏以下观点更是许多国人而不仅仅是国际问题专家感到惊异和不能接受:文明间的关系是竞争性共处,即冷战和冷和平;文明的冲突具有或可能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