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关于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总结报告册

07经济调查小组

2008年12月14日

目录

小组成员及分工

---------------------------------------------------3 序言

---------------------------------------------------4 一、调查开展过程

---------------------------------------------------5 二、调查问卷

-------------------------------------------------6 三、问卷分析

-------------------------------------------------8 四、结果汇总

-------------------------------------------------11五、经验与教训

-------------------------------------------------13

小组成员及分工:

陈曦0730*******

主要负责调查活动的展开,时间、人员安排,问卷设计、资料统筹,总结分析、报告册制作的工作。

陈玺羽0730*******

主要负责资料搜集,问卷设计,问卷分析(在校学生部分)的工作。

唐蕴斐0730*******

主要负责资料搜集,问卷设计,问卷分析(社区部分)的工作。

王海蓉0730*******

主要负责资料搜集,问卷分析(在校学生部分)的工作。

序言:

三鹿——曾经在奶制品企业名冠华夏的企业如今再没有了昔日的辉煌。还记得就在今年的这个暑假,我家附近的联华超市里的三鹿大红枣牛奶无比畅销,每次新的牛奶一到就会被人们抢购一空,倒是蒙牛、伊利、光明的柜台显得有些冷清。

9月份回到学校不久,三聚氰胺出现在三鹿奶粉中导致婴儿肾结石甚至死亡的消息震动了全国,只记得那时不管是电视、报纸还是互联上都充斥了关于三鹿“毒奶粉”的报道。渐渐的事态逐步扩大到许多名牌奶制品中发现三聚氰胺,周围的同学不断接到家里的电话,也不断的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发短信或打电话提醒他们不要再喝某某牌的牛奶。

新闻里不断播出着对问题奶粉和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来源追究,不断更新这国家发布的应对和补偿措施,不断报道着食用三鹿奶粉的婴儿患者人数和病情的变化情况。三聚氰胺一夜之间,击碎了那些强势企业关于企业责任和食品安全的谎言。而且碎得那样彻底和让人绝望。鸡蛋和奶粉,这两个中国人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顷刻间变得肮脏和龌龊,三聚氰胺给所有中国人扇了一个大嘴巴子。美国禁止中国奶制品的进口,“毒奶粉”一词登上时代周刊2008年度词语榜等事件让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企业面临的危机——一落千丈的形象与信用。

但是,请不要解释给国人听,原奶分散养殖,集中采集,不好管理;不要抱怨奶制品行业发展迅速,流程失控;不要叫嚣饲料行业利润微薄,竞争激烈。所有在这圈子里的人无一例外,不可免责。

我们不相信,企业的总经理对此一无所知。

我们不相信,企业中数以千计的QA MANAGER和QC CONTROL 无法监控质量。

我们不相信,那些丧尽天良的供应商和奶贩子可以瞒天过海。

还是在金钱世界的激烈竞争中,有的人已经没有了价值观或者价值观迷失到了不存在的地步?

他们忘记了老祖宗几千年来的谆谆教导;

他们忘记了,童叟不欺,少年强则国强,才丧心病狂的在婴儿的食品中添加这罪恶的原料;

他们忘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才在饲料中添加不该添加的东西,却不知道消化道不可以消化掉罪证;

他们忘记了,诚信经营,则永续经营,才在刚刚晋升乳业三强时忘记了创业时的誓言;

他们忘记了,德以修生,公则生明;

他们忘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他们忘记了,从政惠民,修身垂教,君子为官,不在乎禄位,而在乎道义;

他们忘记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他们忘记了太多太多的箴言,也忘记了太多太多做人的原则。

那么如今,社会上人们,尤其是当代的大学生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他们的生活和观念受到了哪些影响?他们对于中国奶企的未来还有没有信心?他们心中的政府在什么位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此次课题调查活动。

一、调查开展过程

1.资料搜集。主要来源:报纸,互联网,论坛。

2.主题的确定。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开展第一次小组讨

论,确定调查主题。

3.设计问卷。根据主题,并结合身边同学对“毒奶粉”

事件的一些观点来设计问卷。

4.问卷分析。分社区居民调查和在校学生调查两大块,

其中在校学生调查为主。

5.结果汇总。根据问卷数据整理和分析情况,综合搜集

到的资料,总结此次调查结果。

6.开展小组讨论,总结经验教训。

管理学案例分析--三鹿奶粉事件

1,你是如何认识“三鹿奶粉”事件的? 三鹿集团是一个有半个世纪历史,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造成婴儿食用后死亡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此事件不但惊动了国家卫生部而且国家公安部也介入了此次事件的调查。 这一事件的发生也凸显了目前国内民营企业管理和营销上的种种弊端,极度扩张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管理漏洞。也揭发了我国食品安全的漏洞以及企业经营诚信的缺失。同时它还是一个典型的危机公关失败的案例。 2,如果你是董事长,总经理你会怎么做 首先要重源头,抓质量,自己企业不但要管好,还要从奶站入手,出问题是在奶站,一旦奶生产企业放松的验查关,就会造成含三聚氰胺问题奶的流入。加强奶源建设,充分保证原奶质量。减少散户奶源比例,加强对奶站在原奶生产、收购、运输环节实时监控,加强对蛋白质等指标的检测。 必须要加大对企业内管质量人员的教育力度,使他们认识到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问题是企业最大的灭亡隐患。 加强企业内部反舞弊监管。严格管理企业负责奶源收购的工作人员,杜绝形成行业“潜规则”。杜绝不合格的奶制品在商业腐败中流向市场。 决不能醉心于规模扩张,要提高高层管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 作为企业领导人,做到良心经营。从采集奶源到加工生产,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检验标准。 在危机发生后,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媒体的质问,及时将真实情况公布。立即撤出销毁有问题的所有产品,恢复消费者对其消费信心。 3,如何杜绝三鹿奶粉事件的重演?从法律、道德、政府监管体制、舆论监督、消费者权益保障等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加强法律监督力度,依靠法律打击违法侵害消费者的行为。完善食品安全的相关立法,并加大惩罚措施,同时对食品检验的规章制度也要严格遵守。 企业本身要做到良心经营诚信经营,绝对不能在采集和生产之中为了利益而欺骗消费者。政府不能违法行政,政府要从目前全能政府、全责政府的定位中退出来,市场秩序、市场规则要同社会组织一起来维护。 媒体发挥着巨大的舆论监督作用,是人们了解事态发展的重要窗口,切实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企业、职能部门应加强与媒体的互动,促使问题更好地解决。媒体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应有科学理性的态度。 对于消费者,应该具备对于商品的辨别能力,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应当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适时要使用法律和媒体工具。

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点滴思考

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点滴思考 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就是时期性地尘埃降定了。但它留给人们的思索沉重而悠长,尤其是关乎法治经济这一层面。 奶粉事件得以妥善处理,事实上是与“领导重视”分别开的,也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降实。但整个过程中依法维护产品质量安全、爱护消费者权益的法治作用明显发挥别够。能够想象,任何事端都任其进展为社会事故而又均需政府直接出面,势必造成政府“别堪重负”的低效率状况,与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效政府相悖。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当然与三鹿集团“见利忘义”有关,但更重要的估计还在于完善的产品质量、消费者权益爱护方面法律制度的缺失。事端苗头浮现时,如产品召回制度到位(西方很多国家对质量咨询题产品实施召回制度且成效显著),能起到很好遏制作用。即使召回制度别成熟,如有产品质量事故引发数额巨大赔偿的惩处赔偿责任制度,威慑作用会很明显。法律制度本身别健全,加之董事长是省人大代表,使得三鹿集团与政府间大概千丝万缕,更容易置身于法度之外。 由此可见,经济法治任重道远。将政府依法适度干预经济范围、措施乃至程序法治化,可以落低事端进展成事故的机率及事故处理的成本,提高社会效益,更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济执法中,政府职能部门责、权、利应明确下来,各司其职。现今食品质量安全方面,质检部门与工商行政部门间权责似乎就难分清。经济法责任承担中,可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增强法的救济实效,达到法的调整目的,实现法的正义、公平。 至于说到国外奶粉与中国奶粉质量比较,国外的要紧是营养指标别够格,而国内的却是人为故意识投入有害躯体健康物质以增加所谓蛋白质含量。它别是靠法治可以彻底解决的,还有为社会进展所制约的道德良知咨询题。

三鹿事件商业伦理分析

三鹿事件商业伦理分析 一、案例概述 从2008年3月份开始,三鹿集团陆续接到一些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8月初,经专家鉴定三鹿公司涉嫌问题奶粉中有大量致肾病的三聚氰胺,并未对外公布。9月份,三鹿集团向消费者宣称已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公司产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符合国家的各项质量标准。直到2008年9月13日,卫生部把“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事故定性为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时,三鹿集团仍未就此事向社会民众、媒体以及政府做出合理解释。随后,蒙牛、伊利、光明等数十个国内奶制品厂家的部分产品均被检测出不同程度的含有三聚氰胺,至此乳制品行业的三聚氰胺事件成为2008年家喻户晓的事件,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被人们提到了首要位置。 二、社会反响 社会公众对三鹿事件评价: 1、整个事件体现了中国监管部门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出了问题才去解决,出了大问题才去重视,出了要命的问题遮不住了才去弥补。 2、监管规则没有一视同仁,大企业可以一手遮天;但同时大企业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要命的事。 3、惩罚力度不够,人情“潜规则”横行,否则不可能那么多大企业都这么做。 媒体对三鹿事件的评价: 1、地方政府对媒体的不当管制,对一些媒体的失声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导致媒体出现不实报道。 三、问题焦点 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充分说明了企业诚信经营到底有多重要。它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必须坚守道德底线,维护企业诚信,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更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遵守市场经济的一般准则,又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而应当更加注重信用、信誉,更加关心消费者的利益,更加注重市场的有序运作。不守信用,不讲信誉,践踏道德,漠视法制,

对三鹿奶粉事件的思考

政府在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反思 宋瑞霖 陈昌雄 内容摘要: 9月份曝光的三鹿奶粉事件让举国感到震惊和愤怒。在事件发生后,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一是,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石家庄市委书记被免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引咎辞职;警方开始刑事侦查。二是,质检总局开始全国性调查,对乳制品企业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并对乳制品实行批批检。三是,卫生部要求卫生部门实行免费救治的政策,各个医疗机构垫

付资金,全力救治病人。 我们在对政府应对此次危机迅速、有力称道的同时,还应当对我国的产品安全监管制度进行反思。我们发现有许多值得思考和纠正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在此次事件中承担了许多不该承担的责任。究其原因,是因为政府在产品质量监管中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出了不甚恰当的决策和行为: 一是,免检制度以及产品加贴“QS”标志。据了解,出现问题的奶粉均贴有质检总局批准的“QS”标志。其中,有些企业产品还是国家免检产品。“QS”标志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由《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的一类行政许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必须在其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质检总局在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规定生产许可证的标志为“QS”标志。由“质量安全”英文(Quality Safety)字头(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产品免检制度是由质检总局颁布的《产品免予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规定的一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免检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免于各级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抽查。因免检有效期为三年,所以,确定为免检产品,至少可以享受三年的免检待遇。列为免检产品的基本条件是:产品标准达到或者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产品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含三次)监督检查均为合格。

三鹿奶粉引发的思考

企业文化伦理大报告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班级:工商管理148 姓名:高婷 学号:2014010384

三鹿奶粉事件引起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事件频频发生,劣质的奶粉、“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双汇的瘦肉精事件、毒胶囊、地沟油等等,“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经到了令人们谈“食”色变的地步。就在2008年的下半年,在奶制品行业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2000年后,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奶制品行业迅速转变一个巨大的市场,有巨大的消费群体,且消费层次可以分为高中低。为了调节市场的需求,我国从新西兰等国大约每年进口30万吨奶粉,其余的消费则是国产的奶粉。但是就在2008年的下半年,兰州的一家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的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在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三鹿奶粉,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患肾结石的婴幼儿人数迅速扩展到14名,除甘肃省之外,陕西、宁夏、湖南、山东、安徽、江西、安徽等有类似的事件发生,“大头娃娃”症状,是因为在奶粉中添加了一种工业用品——三聚氰胺。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用于塑料及金属涂料工业,也可用于纺织物防折、防缩处理剂。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是为了提高奶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因为价格的高低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三鹿集团在原料收购的过程中,不法分子在原料中添加了三聚氰胺,最终酿成了不可饶恕的后果。 三鹿集团的董事长在受审的过程中说,三鹿集团曾经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奶粉进行了检测,说各项指标都是符合要求的。但是事实是在送检的16个批次的奶粉中有15个批次的奶粉均检查出了三聚氰胺。在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一个最大的漏洞是:在国际上对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存在漏洞,国际上通用的凯氏定氮检验法不能检测出三聚氰胺。这种简单的检测方法比较简单,只是测出了蛋白质的含量,并不能检验处蛋白质成分来源。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仍处于事后分析总结阶段,缺乏事先风险分析,导致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处于被动地位,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能力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食品安全检测机制的漏洞:食品标准体系不完善,政府管理能力相对较薄弱。在制度规范层面,虽然食品安全制度似乎已经初步形成一套规制体系,但在现实层面,食品规制制度尚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制度的责任相对比较分散,我们的检测机构分为很多不同的部门,农业、监制、卫生、工商等等,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制度和权限,在“三鹿奶粉事件”中,提供奶源的奶农及企业由农业部监管;牛奶生产商的加工过程由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监管;奶粉市场销售中的安全抽查由工商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负责。这种分段规制导致管辖权的混乱和重叠,影响了各规制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在具体工作中增加了沟通协调的成本,也为不法分子利用规制空隙提供了机会。其中也存在各个部门之间的责任推诿,会导致执法工作的难以进行,食品之间是层层相关的,一旦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最终流入百姓口中的食物就是存在问题的,这极大地威胁到了人的生命安全。 就企业的道德伦理而言,三鹿集团作为中国的500强企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是奶制品行业中佼佼者,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如果一味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其结果将导致其伦理道德丧失、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三鹿集团就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的需要,为了加速企业发展的需要,而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导致企业道德沦丧。就企业内部的道德伦理而言,田文华作为三鹿集团的董

关于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件的情况报告

关于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件的情况报告 国务院: 三鹿幼儿奶粉因含有三聚氰胺成分过高,导致多地婴幼儿患上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婴儿罕见疾病。截止17日18时,各地共报告临床诊断患儿6244名。其中4917名症状轻微,正在进行院外随访治疗或已经治愈。现仍留院观察治疗患儿1327名。所占总病例的2.5%,目前已有94人病情平稳或已治愈出院。此外,回顾性的调查发现有3例死亡病例,其中甘肃2名,浙江1名。 目前,全国共有175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在这之前已经停止生产婴幼儿奶粉的企业有66家。我们对其余的109家产品生产企业的491批次婴幼儿奶粉进行了检验,其中22家企业69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占这些企业的20.18%,占总批次14.05%。在检出三聚氰胺的产品中,石家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很高,最高的达到2563毫克/公升,其他品牌的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0.09-619毫克/公斤之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7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开展含三聚氰胺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清查工作,对于市场上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立即责令经营者停止销售,下架退市。石家庄副市长也因三鹿事件被免职,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刑事拘留。 自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级响应机制以来,针对sa 三鹿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国家不仅成了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迅速动员卫生、质检、工商、农业、公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力量,在全国范围内清查,检测三鹿奶粉,为了保护婴儿的生命与健康,还会同河北、甘肃、青海、河南、江苏、江西的地方政府和医疗机构,对成千上万的婴幼儿进行了筛查诊断和医疗救治。 经调查分析,造成婴幼儿奶粉重大安全事故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一、从厂家方面分析,企业让生产质量不达标的产品流入市场,对产品质量不重视,内部控制质量制度不健全,企业缺少社会责任感,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丧失了良心,巨大的利润熏黑了整个产业链;二、从政治角度来讲质监部门把关不严,在事情曝光后,甘肃质检部门报告显示,“三鹿奶粉完全合格”严重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官与企业的关系“耐人寻味”,在这个方面要严抓,严管,且三鹿是国家免检产品,这也说明了政府监督机制出现了问题,质量监管部门的行政管理力度不够强;三、从市场环境分析,一些商家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采用非法手段,没有进行抽检,缺少环节;四、明星效应——消费者麻木的追求明星产品,相信权威,导致多人购买毒奶粉。缺乏社会责任感,在不了解产品质量的情况下,不负责的代言广告,所以造成了此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于三鹿奶粉重大安全事件的情况处理如下: (一)反应迅速,处置果断。9月12日,区食药安办及时向各乡镇(街道)、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下发《关于开展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专项检查的通知》,并从9月13日起,组织区食药监、质监、工商、卫生等有关部门,除了对城区和乡镇的各大超市、经营销售网点开展了专项检查外,抽调人员深入乡村级购销店进行了逐户逐店的拉网式检查,确保不留死角和空白点。全面掌握我区问题奶制品的来源和流向,对相关问题产品进行及时下架、撤柜处理,督促各食品经营户配合生产企业落实问题奶制品的召回措施。工商局向社会发布了消费警示,对全区采取暂停销售的措施,同时加强对市场的巡查及奶粉市场的监管。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积极配合工商、商务、质监等职能部门在本辖区同时组织了专项检查。对9月17日后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25家企业93个批次的产品和部分液态奶,各部门和乡镇(街道)积极组织开展二次清查,将重点放到农村及城郊结合部,排查到每个村(居)委会和村(居)民小组,确保不留问题奶粉清查的死角,确保已封存问题奶粉不重新流入市场。截至9月24日,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603人次、执法车辆150车次,检查4家大型超市、1433家批发零售食品经营店,责令下架封存三鹿、内蒙古伊利、山西雅士利、

【案例分析】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

【案例分析】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 不久前,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事件”震动全国。该事件不仅对整个乳制品行业影响重大,在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方面将重新洗牌,而且引发了公众对国家危机应对体制、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笔者认为,该事件也暴露了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引起我们对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的思考。 一、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三鹿事件 根据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也给我们设计、执行和评价内部控制带来反思。 1. 内部环境。该要素是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所在,涵盖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诚信与道德观等多方面内容。尽管内部控制更强调相互牵制的制度性安排,但显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道德使之不愿、法律使之不敢、制度使之不能”,这说明诚信与道德观或者是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制度本身的。资料显示,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有媒体称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显然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三鹿集团决策层的诚信与道德观。事实上除了三鹿集团外,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耿氏兄弟等不法分子、告知这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可通过检测的技术人员、销售给不法分子三聚氰胺化工原料的人员,都存在着只顾利益不顾消费者健康的问题,而这种环境因素也许才是真正导致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我国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要求企业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这对培育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显然非一朝一夕之功。 2. 风险评估。这个要素要求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众所周知,食品中不能添加的物质远比能添加的多,现有的检测手段不可能对每种有害物质都进行检查。就奶粉这种需要从分散农户处采购原料的食品而言,每个农户的奶牛喂养过程、原料奶的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等都可能存在不同的风险,这就给原料奶的质量检验带来了挑战。我们知道,一般的企业内部控制都是针对常规事项进行设计的(如奶粉的营养成分是否达标等),而对例外事项(如添加三聚氰胺)则重视不足。这对内部控制的设计提出了挑战。显然,食品加工企业除了对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存储储藏、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价、分析之外,还应该就最可能产生风险的环节设立应对措施,例如风险评估时针对生产的奶粉原料中可能会含有哪些有害物质,原料提供者添加这些物质的可能性以及消费者食用这些物质的后果严重性等进行评价、排序,并从原料采购、产成品的检测验收等方面设定有针对性的指标,以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专题4、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思考 整理归纳:诏安霞葛中学 【热点聚焦】 2008年9月11日,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江苏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经调查发现与患儿食用三鹿版婴幼儿配方奶粉有关。现已查明,导致多名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奶粉中含有三聚氢铵。 2008年9月16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并作出重大部署,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氢铵专项检查。 【知识连接】 1.、关于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的知识 (1)消费者依法享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依法求偿权等权利;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方式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消费活动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2、关于依法治国方面的知识 (1)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关于生命和生命健康权方面的知识 (1)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3)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同时要增强自我保护,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方面的知识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关于责任方面的知识 (1)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个人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2)只有人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才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3)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对社会不负责任,必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对他人利益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还要受到法律制裁。 (4)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6、关于诚实守信方面的知识 (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诚信是与他人的通行证。 (2)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信要做到信守承诺,言而有信。 7、关于法律方面的知识 (1)我国法律具有三个显著特征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具有强制性;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例如:“三鹿”董事长已被逮捕,免去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职务,国务院同意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职务。就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的体现)。 (2)法律的作用及其表现①法律的作用之一是规范作用。具体表现在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②法律的作用之二是保护作用。具体表现为在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 (3)提高道德水平有助于预防违法犯罪。①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指挥的;②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低第、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③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结果

08年三鹿奶粉事件的处理结果 发表时间:2013-12-13?内容来源: 互联网?作者: 小编 提起三聚氰胺,就会让人们联想到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这起事件让全国各地上万的婴儿遭受到感染患肾结石,那么当年这起震惊全国的毒奶粉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怎样的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三鹿奶粉事件调查惩处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在一份报价单中的价格为每吨8700元。早在2008年7月中旬,就有记者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了解到三鹿已经停止生产确认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加奶粉,某网编辑从三鹿品牌总监处得到确认,2008年8月5日就通知各地经销商,三鹿在3月至2008年8月5日之前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停售优加系列产品,并且秘密召回,但未公诸于众。这导致

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仍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三鹿集团官方网站在事件曝光后遭到数轮攻击,网站标题被黑客改为“三聚氰胺集团”;首页也被改为“看三聚氰胺集团新闻有感”,甚至一度成为了黑客们的聊天和“集体路过”场所。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作为产品名称列在三鹿的产品网页上。 2008年9月13日,中国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I 级”为最高级:指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所需费用由财政承担。有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质检总局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了全面检验检查。 石家庄官方初步认定,三鹿“问题奶粉”为不法分子在原奶收购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已经拘留了19名嫌疑人,传唤了78人。这19个人中有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厅的经营人员,其余1人涉嫌非法出售添加剂。 河北省政府决定对三鹿集团立即停产整顿,并将对有关责任人做出处理。三鹿集团董事长和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后并遭刑事拘留,而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等政府官员、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也相继被撤职处理。河北省委也决定免去吴显国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22日,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职务,这是因此次事件辞职的最高级官员。毒奶粉事件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行政问责与司法问责风暴”。

从三鹿奶粉等事件看企业的危机处理

从三鹿奶粉等事件看企业的危机处理 案例回放 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 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3月:南京出现全国首例肾结石婴儿病例。6月:国家质检总局网站接到问题奶粉投诉。9月11日:甘肃:59名婴儿患病,1人死亡。9B 11日上午10k40分,三鹿集团传媒部责人表示,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9月11日晚,三鹿集团承认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8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曾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9月12日:三鹿集团辩称不法奶农掺入三聚氰胺。9)1 13日: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机制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有关部门将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和奶牛养殖、原料奶收购、乳品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咀,各地纷纷出现因食用三鹿奶粉而患病的儿童,甚至出现死广的情况。这不仅使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和损失,也使三鹿集团纷纷出现危机,到了破产的境地。回望过去,三鹿集团在危机出现时并没有积极应对,采取消极回避、瞒报、隐瞒、欺骗消费者等手段处理,这种处理危机的模式使得三鹿集团在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从一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在中国奶粉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五年位居第一、国内的奶粉巨头的大型奶制品企业,走向了衰亡。导致企业倒在这场危机中的原因很多,但企业缺乏相应的危机管理意识,面对危机采取种种错误策略是企业迅速走向衰亡的根本原因。 原因分析 一、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对生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不能防微杜渐 这场导致二十九万余名婴幼儿出现泌尿系统异常,其中六人死亡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①,将三鹿集团推到了公众舆论的中心,作为抽检不合格率最高的三鹿集团在这场危机当中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场看似偶然的突发事件,实质上与长期以来企业内部的发展理念、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内部管理的诟病早已显露端倪,但并未引起三鹿高管的足够重视。 ,但.奶源质量监控不力。三鹿将这些“奶源地”称为他们的“第一车间” 1.是‘‘第一车间”是个缺乏严格管理的车间,且奶农和企业的利益点并不一致,尤其在蒙牛、伊利等大型企业进驻河北后,为争夺奶源,企业的收购员更是对原奶质景监管放松警惕,这为奶农添加化学物质以使牛奶达标提供了机会。2.“贴牌生产”和低成本并购的扩张模式为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留下隐患。二、面对危机,行动迟缓 自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投诉,反映有部分婴幼儿因食用三鹿系列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颗粒的现象,企业高管并未对此引起重视,认为可能是孩子上火所致。一直到2008年4月,随着消费者投诉奶粉质量问题日益增多,企业管理人员开始认定是奶粉质量出现问题,5月下旬企业组织相关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旅游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篇一: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以三鹿为例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外部宏观环境如国际背景,国家 政策,行业状况,社会条件,技术升级等会影响到企业的总体走势,而企业自身条件也是复杂多样的,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集团要时刻把握宏观走势并根据 自 我状况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合适的战略以赢得竞争。但是人毕竟是有限理性的, 在 企业面临危机时,企业的领导层应该如何果断而有针对性的做出正确的决策呢, 应该采取何种方法转危为机呢,这就要求有一套完善的危机应对机制。但是普 观 中国的企业及社会大众,我们发现至今危机管理的意识在中国人的头脑中还是 很淡薄,尽管自非典以来,中国的学术界和企业对危机管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相对而言,企业的认识明显不够。本案例将会以三鹿 1 集团为蓝本,运用目前 的危机管理的相关理论,通过剖析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指 出其弊病,并适当给予自己的见解。本案例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三 鹿

集团,第二部分是本案例的中心部分,即对三鹿集团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分析,第 三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并用一点笔墨对当前的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一点自己的看 法。 第一部分三鹿简介 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鹿集团)是一家位于中国河北石家庄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业务为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生产,主要经营产品为奶粉,其控股方是是持股56%的石家庄三鹿有限公司,合资方为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持 股43%。三鹿集团的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一 度成为中国最大奶粉制造商之一,其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全中国第一。2008年 8月其产品爆发三聚氰胺污染事件,企业声誉急剧下降。2008年12月24日,三 2 鹿集团被法庭颁令破产。2009年02月12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第二部分三鹿集团危机处理过程分析 三鹿应对危机的过程回顾 三鹿领导集团总经理:田文华副总经理:王良玉杭志奇 1、2007年12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 2、2008年5月17日,客服部书面向领导集团报告情况。

有关三鹿奶粉的经济法思考

有关三鹿奶粉的经济法思考 【摘要】生产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设计中,政府是食品安全第二责任人。 【关键词】免检制度,渎职,责任人,市场监管 2008年9月初,三鹿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爆发,之后牵扯出来22家含三聚氰胺牛奶厂家,俨然是牛奶行业的潜规则。为此,一批官员纷纷下马。其实,早在2004年,安徽阜阳就发生了严重的劣质奶粉事件,严惩了一批犯罪分子,问责了一批官员。然而,这几年有关食品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比如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福寿螺致病事件、大闸蟹致癌事件等等。为此,国务院这几年也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比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直至今年又发生了严重的毒奶粉事件。其实,在现有的体制下,这是一个必然现象。从毒奶粉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等近年来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来看,表面上暴露出我国在食品监管等方面的缺陷,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制度建设方面的缺失。正因为此症结未能解决,因而全国各地诸如此类的事件不乏其例。至于矛盾激化爆发了,再来撤消或更换地方政府官员的做法,很显然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为此,我们可试图从经济法的视野展开分析。 一,免检制度法律问题探讨 2000年起,为了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各种重复性检查,减轻企业负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制度。当时规定是经国家或者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抽查合格后,才能确定为免检产品。但免检后势必造成企业在加工生产的某些环节放松监督,导致人为产品质量监控不利。特别是对食品工业来说,免检制度的存在的合理性是值得怀疑的。目前,我国已经取消了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我们可以从产品质量检验行政法律制度入手探讨该问题。 政府应当负责落实企业承担的安全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免检产品一次又一次给公众带来灾难。作为企业,它生产的产品被“国家免检”本来是一项荣誉,是行政机关及消费者对它的产品质量充满信任的一个标志,按理说企业应该更加珍惜这项“荣誉”才对,而事实却是,好多企业在争取到“国家免检”这项权利之后利用它来为企业谋利,并不惜“造假”、“掺假”,这样,“国家免检”反而成了企业掺假的保护伞。另一方面,“国家免检”也同样成了某些政府部门推卸其责任的挡箭牌。国家并没有减少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其工作人员却利用“国家免检”减少了他的工作量和所应当承担的监督责任。这免那免,不如直接把政府工作人员免了更方便?你的工作都“免检”了,要你做什么,给你发工资岂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更重要的是,把检测这个程序免了,也就免了企业应当承担的履行保障食品安全义务的责任,也就免除了政府作为食品安全第二责任人的监督责任。这很可怕,政府职能虚化,是很有可能让老百姓信仰无政府主义的,这个责任谁负?企业还是政府官员?你能负得起吗? 二,三鹿奶粉事件中的领导责任问题

三鹿毒奶粉击垮食品免检制度-三鹿为什么加三聚氰胺

三鹿毒奶粉击垮食品免检制度|三鹿为什么加三聚氰胺 从已经公开的资料中可以做出判断,三鹿集团早在今年3月就已经知晓有毒奶粉在市场上销售了;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三鹿选择的是“公关”封杀当事人和媒体报道,让毒奶粉消化在婴儿的胃肠中。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四年前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 在此事件中,三鹿奶粉也名列其中,并且甘肃、南宁、海南、广州等地工商或质检部门也纷纷发现三鹿牌不合格奶粉。 但没有多久,各地执法部门都收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来的通知,结果是地方当局全部发还查扣的奶粉,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就此向三鹿集团”道歉”,同时三鹿集团被国家质检总局列为质检保障体系完善企业名单首位。 两次事故,唯一不同的就是这次纸里终于没有能够包住火。 免检的潜规则 为什么质量事故频发而畅通无阻? 免检意味着什么?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规定,“凡获取了免检证书的产品在免检有效期内,国家、省、市、县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流通领域均不得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检查。”也就是说,只要取得了这个证书,无论其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各地质检工商部门均没有权利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所以说,获取免检证书就如同产品披上了黄马甲,一般人是动不得的。 我们要问,为什么市场竞争还需要免检制度? 根据官方说辞,免检制度是为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扶优扶强,引导消费而设立的。规定“对质量长期稳定在较高水平,执行的产品标准达到或者严于国家标准要求,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连续三次以上监督检查均为合格,具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生产经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经济效益在本行业排名前列等条件的产品授予免检资格。” 文字上看可谓冠冕堂皇,但是分析免检政策的出台背景,含义则另有不同。 2000年3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之文件精神,制定了《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在政策出台之前,商品的质量安全由各地区的质检部门和工商部门负责。但是,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地区对外来产品实施“质检”封杀,有地方的质检局局长甚至放言“只要让我查,就没有查不出来的问题!”某些国内知名品牌在各地区频频遭遇质量门。 对于这种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权利割据,企业纷纷向主管部门投诉。 也正是这种为了扶优扶强、打破地方利益保护和行业垄断的手段,中央出台了“免检”政策。换句话说,也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权利的剥夺。 应该说,免检制度推出之初确实解决了企业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也愈来愈远离设计当初的本意。 一方面,企业认识到免检这一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千方百计想挤进免检名录,手段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出于利益一致性的要求,也不遗余力为企业大开绿灯,只要关系勾兑得融洽,免检的层层审批也变成了摆设。 而质检总局,出于扶持和引导的需要,也会特事特办。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就针对灾区出

三鹿奶粉引发的企业营销道德的思考

“三鹿奶粉”引发的对企业营销道德的思考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爆发,国民对国产奶粉的信心跌入冰点,国家紧急行动,对市场上所有厂家销售的奶粉进行抽查,新闻联播报道--“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下架”。其中蒙牛,伊利赫然在目,恐慌再次升级。这次事件的影响远比想象的更糟糕,经检测,包括伊利蒙牛在内中国奶品市场的70%比例奶制品都跟三氯氰胺有了亲密接触,而双汇也因“瘦肉精”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些名牌企业遭受如此大的打击?毫无疑问,问题出在企业自身,这是因为企业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营销道德失范。 营销道德是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客观经济规律及法制以外制约企业行为的另一要素。市场营销活动始于市场营销调研,通过市场营销调研了解现实和 潜在顾客的需求,发现市场营销机会,然后选择目标市场,针对目 标市场需求特点,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因此在营销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营销道德问题。 (一)营销调研中的道德问题 对于调研人员来讲,要为客户保守业务秘密;要保证调研工作质量,如问卷设计要认真,访问次数不要偷工减料,调研人员要经 过严格培训,收集的资料要真实可靠;要尊重受访者的尊严和隐私权,并对其身份进行保密,未经许可,不能随意公布受访者提供的 资料。对委托调研一方来说,要依约支付调研费,要公正全面地发

表调研成果,不能断章取义等。如果违背以上原则,就属于道德问题,必然会引起人们的谴责。 (二)产品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首先,不能存心欺骗消费者,将假冒伪劣商品充当优质商品出售给消费者;其次,不能操纵消费者的需要,过分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并刺激社会成本的增加;第三,产品的包装及标签必须提供真实的商品信息;第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给员工带来身心的伤害,给社会造成环境污染和危及居民的正常生活;第五,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危害,以及产品废弃物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违反以上任何一项都属于道德问题。 (三)价格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首先是存在欺诈性定价。如故意抬高标价,然后声称酬宾大减价或对无货的商品故意定低价,以造成廉价的错觉,行高价之实;或低价引进门,然后漫天要价。其次是制定掠夺性价格。即把产品的销售价格定得远远高于生产成本,如服装、药品和保健品、化妆品等常常是销售价格高于生产成本好几倍。第三是实行垄断性价格。有些同类产品的生产商或销售商为了阻止产品价格的下降而实行价格共谋,要求此类产品必须按协议价格销售。以上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四)分销策略中的道德问题

工作报告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对三鹿事件的经济学思考

【三鹿三聚氰胺事件】对三鹿事件的经济学 思考 事件回顾 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经相关部门调查,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婴儿“肾结石事件”。 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对严肃处理做出流向部署。国家质检总局已经派出调查组赴三鹿奶粉生产企业调查事故原因,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同类产品进行专项检查;工商总局加强了对市场上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督检查。卫生部已组织联合调查组开展该事件的调查处理,并在全国范围内对可能由此造成的婴幼儿患病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同时紧急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诊疗方案,其他相关部门也已采取相应措施。到目前为止,公安部门对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已依法传唤了78名有关人员。 理论思考 首先,三鹿牌部分批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这反映了不法分子采用假冒伪劣手段欺骗消费者,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背了市场经济互利原则,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体现了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但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国家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坚持和优化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可x保证。 其次,事件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门对此高度重视,对严肃处理做出流向部署,体现了国家实施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再次,到目前为止,公安部门对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已依法传唤了78名有关人员,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使我国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协调有序的运行,必须将市场主体行为、市场秩序、政府的宏观调控等纳入法制轨道,促使市场经济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三项措施,进一步加强奶粉市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奶粉的违法行为,净化奶粉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不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是捍卫和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基本要求。 最后,事件也说明市场经济需要道德建设,无论是投资者、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需要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既要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尽可能为社会、他人和自己都带来好处,又要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使整个社会生活更加文明和进步。 内容仅供参考

三鹿奶粉事件的危机公关分析

三鹿奶粉事件的危机公关分析 1.三鹿集团 牌价值达149.07亿元。 2009年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月12日上午召集三鹿集团债权人举行第一次债权人会议,法院合议庭当场宣读了三鹿集团破产的有关法律文书,发出三鹿集团破产民事裁定书,被申请人三鹿集团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符合法定破产条件,被依法宣布破产。 2.案例概要: 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是指2008年中国乳品制造商三鹿集团生产的一批婴幼儿奶粉受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污染,导致食用受污染奶粉的婴儿患上肾结石的事件。截至2008年9月17日,临床确诊的泌尿系统结石患儿达6,244人,死亡3人。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对奶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奶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

特点为氮原子很多。 事件过程 2008年5月医院爆发幼儿结石。 2008年6月南京媒体报道幼儿批量发病,亦可见质检总局网站投诉。 2008年7月,长沙株洲衡阳,患者家属投诉质量问题,长沙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合格。 2008年9月11日,三鹿宣布召回8月6日前的部分批次产品,总量700吨。 2008年9月12日,三鹿确认为此事件是由于不法奶农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向鲜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2008年9月11日甘肃:甘肃上报59例,死亡1例 公关措施(事实+分析): 1、据新浪网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先后接到消费者反映称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中有颗粒现象。”由此邮件显示,自2008年年初,三鹿即可能就开始销售有争议的问题奶粉。 在媒体曝光前,三鹿集团并没有重视这次的危机事件,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消除隐患与加强管理。同时也并没有建立突发事件管理的审查和监测,预警机制与制度,当企业出现问题时,必须第一时间向受害者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三鹿集团犯了处理危机公关的一个关键性的错误,违背了速度第一原则。 2、 2008年5月20日和21日,一名网民揭露他在2007年11月在浙江泰顺县城一家超市里买的三鹿奶粉的质量问题。该奶粉令他女儿小便异常。在向三鹿集团和县工商局交涉未果后,该网民在网上发文,以“这种奶粉能用来救灾吗?!”为题提出控诉。该控诉之后遭三鹿集团地区经理以价值2476.8元的四箱新奶粉为代价,要求删除有关帖子。 6月中旬后,三鹿又陆续接到婴幼儿患肾结石等病状去医院治疗的信息。 危机发生后,沟通的原则是:坦诚公布,将掌握的信息完整,迅速地对外发布,显然三鹿集团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三鹿集团并没有勇于承担应负的责任与采取补救措施,而是采取了一些封锁消息,欺骗民众的行为,这也显然为以后的三鹿事件的愈演愈烈埋下了伏笔。三鹿集团对于已潜在的危机并没有采取足够的重视。却欺瞒消费者,试图掩盖事实,这就违反了处理危机事件中迅速、主动、真诚与公众,媒体沟通的原则。 3、 9月11日上午10点40分,三鹿集团传媒部负责人表示,无证据显示这些婴儿是因为吃了三鹿奶粉而致病。据称,三鹿集团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