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1单元克、千克、吨

第1课时认识克和千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和1千克物品的重量,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和1千克物品的重量,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难点]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生活实践,感受生活中的质量单位

在家观察各种食物或器具的包装盒,或者在家长的带领下逛超市,通过调查完成下表:

二、交流课前收获,分享生活经验

1.教师谈话:课前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走进生活,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数学小调查活动,不知道完成情况如何呢?下面就请大家看自己的调查表,与其他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把学生说的物品质量写在黑板上,如食盐350克一包,味精100克一包,大米20千克一袋……

3.揭示课题:克、千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计量单位,也是我国法定的公制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要研究克与千克的相关内容。(板书:认识克和千克)

三、课中探索,认识“克”与“千克”

1.认识计量工具。

教师:刚才同学们分享了这么多的收获,知道了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重量,那么有哪些工具能帮助我们称出物体的重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各种秤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当学生辨认不出时,教师直接告诉他们名称,并作简单介绍。

2.认识“克”。

教师:我们用天平来称出1克糖,大家看看这1克糖多吗?

学生:很少。

教师:你们觉得“1克”的重量怎样?

学生:很轻!

教师:“1克”到底有多重呢?一枚1角的硬币大约重1克,请每个同学拿出一枚1角的硬币,闭上眼睛,掂一掂,然后互相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教师:再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学生1:一颗药丸。

学生2:3粒花生米。

学生3:一颗纽扣。

……

教师:从大家列举的物品来看,克是一个很小的质量单位,所以计量较轻的物品,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认识“千克”。

教师:虽然“1克”很轻,但是很多个1克积累起来也会变得很重。请大家拿出10枚1角的硬币,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受。

学生1:变重了。

学生2:因为1枚1角的硬币重1克,所以10枚硬币大约重10克。

……

教师:很好,我这里有一个苹果,谁来掂一掂,猜猜它有多少克,然后我们再把它放到盘秤上称一称,看你是否能才对。

学生踊跃举手,教师选择两个同学上来掂一掂,再猜一猜。

学生1: 150克

学生2: 200克。

教师用盘秤称出苹果的重量,让学生读出指针所指刻度。

学生:200克。

教师:大家想想,5个这样的苹果它们大约重多少克?

学生:1000克。

教师: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重量是1000克?

学生:一袋洗衣粉、两瓶矿泉水……

教师:大家看看这袋食盐上写着重500克,那么两袋这样的盐就重……

学生:1000克。

教师:大家再看看这袋洗衣粉上标着净重1千克,我们把刚才的两袋盐和这袋洗衣粉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教师操作,学生观察后回答。

学生:天平平衡了。

教师:这说明天平两端物品的重量是……

学生(齐答):相等的!

教师:因此我们就发现了1千克和1000克之间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1:相等的。

学生2:1千克=1000克。

学生3:1000个1克就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

教师:大家说得很好,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公斤)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教师:下面我把这袋洗衣粉和两袋盐依次传下去,每个同学都感受一下1千克到底有多重。

学生依次传递物品,并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重量。

教师:说一说对1千克的感受。

学生1:比1克重多了。

学生2:掂的时候感觉有点吃力了。

学生3 :千克是比克更大的质量单位。1千克是1克的1000倍。

……

四、课外拓展,趣味延伸

教师: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它的一只蛋就有1500克。(出示蜂鸟和鸵鸟的视频)课后请大家调查一下:世界上最小的动物是什么?有多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有多重?

【教学后记】

第2课时认识吨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践、观察与推算的活动中,认识1吨物品有多重,建立吨的概念。

2.掌握千克与吨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并感知质量单位吨,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难点]感知1吨的质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如下内容:象群在草原上奔跑,鲸鱼在海里捕食,火车在运载货物,汽车在公路上载货行驶……

提问:看完这些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学生回答:大象和鲸鱼都很大,火车、汽车都能运很多货物。

教师用下面的话引入新课:

大象、鲸鱼的体重,火车、汽车的准载量一般都是用吨作单位的。其实生活中用吨计量物品质量的地方也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

二、探究新知

教师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的体重,教师与学生共同计算全班学生的体重和。如果这个班的体重和约等于1000千克,就告诉学生全班的体重和约等于1吨,并板书:1000千克=1吨。

教师让学生互相背或抱,感受25千克左右的物品质量。

教师出示一袋重50千克的大米,让学生提一提。先一个学生提,再请两个学生一起提,然后请三个学生一起提,并说出感受。

教师出示一桶25千克的水,让学生提一提,并说出感受。

学生提水桶得出提25千克的水与抱25千克的人或其他物品的感受是一样的。

教师让学生计算出多少桶水的质量是1吨。

学生讨论计算出40桶水的质量是1吨。

教师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地方。

学生回答:大象、鲸鱼的体重用吨作单位,建房子时运来的沙子用吨作单位,自己家每月的用水量用吨作单位……

教师总结:计量很重的物品时,往往用吨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教师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口令游戏。其中一人以吨作单位,另一人以千克作单位。

教师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页“填一填”,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3页例题4,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说出自己总结出的规律。

学生独立解决后,观察思考得出:计算时,若单位不同应先换算单位。

四、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第1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教材第8页情境图,说一说在这个动物乐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指名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小猫与小兔议论吃害虫的事;小猴与小鸡讨论有多少个鸡蛋的事;小熊、小象在买玩具……)

2.提问:对于图中提出的这些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解答?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合作交流,说说怎样列式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3)指名汇报。(有的学生提出用连加的方法解答,也有的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但不会计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1)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3箱鸡蛋,每箱20个,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教师: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

学生1:20+20+20=60。

学生2:20×3=60,想:3个20的和,也就是20+20+20=60。

学生3:20×3=60,想: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学生4:20×3=60,想:因为2×3=6(二三得六),所以20×3=60(在乘得的

积的末尾再添上1个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板书)

(2)动手摆摆,理解算法。

教师:你能根据算式的意义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口算方法吗?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选出代表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3)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1个0。

2.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2)仔细看图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指名回答。(已知两只小狗各摆了一堆,每堆有13个。求一共有多少个?)提问:我们该怎样列式?又该如何计算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并试着口算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口算方法。

(3)集体交流。

学生1:13+13=26。

学生2:13=10+3,10×2=20,3×2=6,20+6=26。

……

(4)摆小棒掌握算法。

想一想13×2的意义是什么?(2个13相加)

根据13×2的意义,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来。

小组互相说一说口算顺序。学生边说,边动手操作。

(先拿出表示10×2=20,2个10的小棒是20,再拿出表示3×2=6,2个3的小棒是6,合起来是26,20+ 6=26。)

教师板书:13×2=26,想:13=10+3,10×2=20, 3×2=6,20+6=26。

归纳总结: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可以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页例1的“试一试”。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观察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强调: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2.让学生完成第9页例2的“试一试”。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提问: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发现了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学生2:一位数乘整十数,可以把几十看作几个与这个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1个0。

学生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知道了一个一位数乘整十数,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1个0。

学生4: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可以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进行口算。

……

2.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知道一般采用转化成表内乘法或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的方法。

【教学后记】

第2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正确地进行估算。

[难点]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自由发言。

2.问:爸爸摘的这6筐梨共有多少千克?你会怎样做?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把每筐梨都称一称,然后把每筐的重量加起来得出总重量;6筐梨的重量可以不是精确的数字,用估算的方法即可。)

3.教师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课件出示教材例3问题(1):“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问: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

学生1:32×6≈180(kg),把32看作30来计算。

学生2:因为32接近30,把32看作30来计算,即30+30+30+30+30+30=180(kg)。

学生3:根据题意可以列式为32×6,因为只需要知道这6筐梨大概的重量,所以将32看成30,计算30×6=180(kg)就可以了……

(2)引导学生对比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第三种方法较为简便、快速。问:这里应该用“=”还是用“≈”?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因为180是30×6的精确值,应该用“=”。

教师追问:180对于这道题来说是精确值吗?

学生讨论,思考得出180是这道题的估算结果。

(3)问:为什么把32看作30,而不看成40呢?

小组内讨论,并集体交流。

(因为30千克和32千克相差2千克,而40千克和 32千克相差8千克,所以32最接近30,把32看成30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重量,即越接近于32,误差便越小。)

2.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2)?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推算出估算方法及结果。

(2)指名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例3的填空。

3.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估算方法。

估算步骤:找出两位数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注意如果是所列算式的精确值要用“=”,实际是原题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页“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打字员1分钟能打89个字,一份文件他打了8分钟。这份文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讨论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学生2: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估算时,把两位数看成一个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学生3:采用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4:计算结果虽然是原题的估算值,但仍然用“=”。

……

教师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估算时,把两位数看成一个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计算结果虽然是原题的估算值,但仍然用“=”。

【教学后记】

第3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不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简单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的数学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提问:(课件出示教材例4情境图)仔细观察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2)质疑: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2.口述列式。

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茶杯,会列算式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2×4=)

3.尝试计算。

提问:“12×4”该如何计算呢?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小组内交流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将其写或画在答题纸上。

(3)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教师收集并展示,有选择性地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讨论比较算法。

讨论:以上哪种算法比较简便?说明原因。

(1)小组内讨论。

(2)集体交流,并说明理由。

(方法三和方法四都好理解,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一般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一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会比较麻烦。方法二不管因数是几都能计算。)

2.合作学习,探索竖式。

教师: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的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请同学们试试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把讨论结果写在答题纸上。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

(2)教师指定学生板书讨论结果。

(3)让板书的两位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思路。

学生1:先用2和4相乘得8,再用10和4相乘得40,40加8得48。

学生2:先用个位上的2和4相乘得8,把8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和4相乘得4,表示4个十,也就是40,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4直接写在十位上。

(4)评一评,哪种方法更简便。

学生评论:用乘法竖式计算更简便。

3.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1)教师:(课件演示)

教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讲解: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4乘2得8,表示8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4去乘十位上的1得4,表示4个十,把4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48。因为积的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把4直接写在十位上。

(2)同桌互相说一说12×4笔算竖式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2.集体交流订正,并说一说竖式计算的顺序。

教师强调: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在计算时要注意:先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把积对着那一位写,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

2.列竖式的时候,一般要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

【教学后记】

第4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连续进位)【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意义。

2.理解并掌握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乘的顺序。

[难点]掌握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课件出示教材例5情境图)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1:每盒装了20个玩具。

学生2:每盒的外面还有4个玩具。

学生3:每一份有1盒和4个玩具,也就是每份一共有24个玩具。

……

提问: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共有多少个玩具?)

二、自主探究

1.由图解题。

(1)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玩具?实际上是求什么?(3个24是多少?)如何列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24×3)

(2)教师: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探讨算理算法。

(1)学生独立探索。

请学生在练习纸上算一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讨论。(鼓励学生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计算出结果。)

(2)学生完成后,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3)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

(4)课件演示,借助摆小棒的过程,说明用3乘24个位上的4得12,然后再用3乘24十位上的2得6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即为了书写简便,把竖式简化为

教师演示时,要着重强调进位: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教师在竖式上用彩色粉笔标出)。

(5)讨论以上计算方法哪种好,并说明理由。

(6)让学生在答题纸上边列竖式计算,边说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写?

(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4得12,把2写在个位上,1表示1个十,向十位进1;再用3乘十位上的2得6个十,再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是7个十,把7写在积的十位上。)

3.明确算法。

讨论: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而不先从十位乘起?

(1)小组内讨论。

(2)小组代表发言。

(如果先从十位乘起,十位乘完后得6,当个位乘完向十位进1时,十位上的6还要再加上1,就需要把6变成7,这样计算既麻烦,又容易出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教师强调:十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积,要加上进位的数。

2.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1)14的6倍是多少?

(2)3个28相加是多少?

①让学生独立完成。

②学生上前板演,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后记】

第5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用一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提高一位数乘两位数的速度和正确率,解决进位叠加乘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参观吗?你最想到什么地方去参观?(学生交流)今天,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到科技馆去参观(课件出示:教材例6的情境图)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已知:有9辆这样的客车,每辆车准载客35人。问题: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

2.学生思考:求“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指名回答:35×9,也就是求9个35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5×9=)

二、自主探究

1.估一估。

提问:你能估计这9辆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吗?

(1)小组讨论估算方法。

(2)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学生1:1辆车载客35人,10辆车载客是350人,9辆车载客的人数一定比350人少。

学生2:30×9=270,40×9=360,因为35比30大,比40小,所以35×9的得数在270和360之间。

2.算一算。

思考:真的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吗?请同学们计算出它准确的结果进行对比。

(1)请学生们独立思考,并动笔在答题纸上做一做。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学生1:35×10-35=315(人)

教师追问学生1:你为什么要这样算?

学生1:先口算出10辆车载客的人数,再从10辆车载客的人数里减去1辆车载客的人数就是9辆车载客的人数。

(选出两名用竖式做,而结果不相同的同学,分别到黑板上板演自己的竖式。)

3.议一议。

讨论: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都是竖式计算,结果却不同呢?

(1)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

(学生2乘完十位后,忘记加个位进上来的数了。)

4.说一说。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整个计算过程。

(个位上5×9=45,向十位进4后,十位上3×9=27,表示27个十,27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4个十,就是31个十,3应该写在积的百位上,1应该写在积的十位上。)

(2)教师小结:9与3乘得27,加上个位的进位数4得31,要向百位进3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3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百位上。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课堂活动”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课件出示)找出错因,并改正。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②集体改正,并说明错因。

教师强调错因:(1)只注意第一次进位,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2)进位加错。(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来说一说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1:计算时应注意:不要忘记进位,也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学生2:不要误把进位数当作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学生3:如果某一位的乘积正好是整十数,在向前进位的同时,不要忘记在末位添“0”。

……

教师总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学后记】

第6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2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理解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算理。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难点]理解一位数乘整百数和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1情境图。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1:有4筐松果。

学生2:每筐有300颗松果。

2.提问:根据以上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学生举手回答。(一共有多少颗松果?300×4)

3.教师:300×4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教师板书课题:一位数乘三位数(口算)]

二、自主探究

1.学习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教师:你能计算出300×4的结果吗?试试看。

①学生先独立思考算法,然后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

学生1:300+300+300+300=1200。

学生2:300×4=1200,想:4个300的和,也就是300+300+300+300=1200。

学生3:300×4=1200,想:3个百乘4得12个百,就是1200。

学生4:300×4=1200,想:因为3×4=12(三四十二),所以300×4=1200(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2个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板书)

(2)动手做一做。

教师:完成例1下面的“试一试”,并讲讲口算方法。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小组选出代表说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3)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一位数乘整百数,先用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2个0。

2.探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和问题:小东3分大约能跑多少米?

提问: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提示:根据所学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展示学生解答过程。

296≈300 300×3=900(米)

(2)提问:这里为什么用“=”,而不用“≈”?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因为900是300×3的精确值,所以应该用“=”。

教师追问:900对于这道题来说是精确值吗?

学生讨论思考得出900是这道题的估算结果。

3.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教师:同学们运用上面的估算方法算一算:小兰3分大约能跑多少米?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推算出估算方法及结果。

(2)指名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3)让学生完成教材例2下面的“试一试”。

师生共同明确:204≈200 200×3=600(米)

4.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估算方法。

[估算步骤:(1)找出和三位数接近的整百数;(2)然后用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注意如果是所列算式的精确值要用“=”,实际是原题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9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大转盘,教师点击转动转盘,学生叫停。以小组抢答比赛的形式说出结果及口算方法。

教师强调:一个一位数乘整百数的乘法,先用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

2.完成教材第19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19页“课堂活动”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一个一位数乘整百数,先用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在估算时,把三位数看成一个和它接近的整百数来计算。

【教学后记】

第7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熟练地计算。

2.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提高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速度和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提问: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商场里的一些信息(课件出示:教材例3的情境图)请仔细观察,说说老师带给大家的是什么信息?(已知:微波炉758元/个;电饭煲368元/个。问题: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元?)

2.学生思考: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元?”应该怎样列式?为什么?

指名回答:758×3,也就是求3个758是多少。(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758×3=)

二、自主探究

1.估一估。

提问:你能估计一下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元吗?

(1)小组讨论估算方法。

(2)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学生:买1个微波炉要用758元,可以看作800元,3个微波炉要用2400元,3个微波炉要用的钱一定比2400元少。

2.算一算。

思考:真的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吗?请同学们计算出它精确的结果看一看。

(1)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答题纸上做一做。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选出两名用竖式做,而结果不相同的同学,分别到黑板上板演竖式。)

3.议一议。

讨论: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都是竖式计算,结果却不同呢?

(1)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

(学生1乘完百位后,忘记加十位进上来的数了。)

4.说一说。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整个计算过程。

(个位上3×8=24,向十位进2后,个位写4;十位上3×5=15,表示15个十,15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2个十,就是17个十,向百位进1后,十位写7;百位上3×7=21,表示21个百,21个百还要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个百,就是22个百,千位和百位上都写2。)

(2)教师:3与7乘得21,加上十位的进位数1得22,要向千位进2,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千位,所以向千位进的2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千位上。

5.归纳算法。

教师:根据所学知识,你能仿照加、减法计算法则说说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吗?

(1)一名学生试着归纳,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同桌互相说一说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1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并竖式计算,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一位数

(完整版)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我会填。 1、一年的12个月中,有( )个大月,有( )个小月。 2、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5时是( ),晚上12时是( )。 3、97里面有( )个91 , 5个131 是( )。 4、3千克=( )克 1时7分=( )分 10吨=( )千克。 5、在算式□÷7=19......( )中,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 6、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 24×3○23×4 15×6○16×5 0×78○0×0 44×5○45×4 100g ○1kg 27×4○43×2 7、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阴影部分。 ( ) ( ) ( ) ( ) 8、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体重大约32( ) 一棵大树高12( ) 一只公鸡重3( ) 一个鸡蛋重50( ) 9、最小三位数与最大一位数相乘,积是( ) 10、6个315相加的和是( ), 80是4的( )倍。 11、如果每天坚持记5个英语单词,你去年二月记了( )个英语单词。 12、估算5×608时,要把608看着( )来估算,估算的结果是( )。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1kg 铁比1kg 棉花重。 ( ) 2、计算78×6时,个位上满了四十,就要向十位进四十。 ( ) 3、7×0 = 7+0 ( ) 4、两个数的积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因数。 ( ) 5、因为0×0=0,所以0÷0=0 ( ) 6、下午3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15:00 ( ) 7、把一个长方形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51 ( )

8、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不能大于除数。 ( ) 三、我会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3□7×6≈2400中的□可填( ) A 、0.1.2.3.4 B 、4.5.6.7.8 C 、5.6.7.8.9. 2、一个足球约重( ) A 、430g B 、53g C 、5kg 4、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则它们的长和宽 ( ) A 、两个长相等 B 、两个宽相等 C 、两个长.两个宽不一定相等 5、今年的二月有( )天 A 、30. B 、28 C 、29 6、当你面向西南方时.后面是( )方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7、下面的积大约是3200的算式是( ) A 、8×493 B 、4×795 C 、589×6 8、要使□8÷7的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 A 、9 B 、7 C 、5 四、我会计算。 1.口算。 200×5= 9×60= 66÷2= 59÷9= 60÷2= 53×2= 5×80= 68÷4= 84-81= 31-31= 1-65= 1511-15 4= 2.估算。 97×6≈ 309×4≈ 61÷2≈ 9×59≈ 88÷3≈ 55÷9≈ 3.竖式计算。 87÷7 473×9 57÷3 6×249 706×5 95÷5 350×8 218×8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新)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知识要点】: 1、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有克、千克、吨。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 3、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1kg=10 00g 4、计量很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1t=1000kg 5、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40个25千克的学生重1吨。 5、1T=1000kg 1kg=1000g . 6、换算:单位相互换算的方法 (1)把吨化成千克,千克化成克,是用吨数或千克数乘进率1000。 (2)把千克化成吨,克化成千克,是用千克数或克数除以进率1000。 口诀: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如:把克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吨去掉3个0,把吨换成千克、千克换成克加上3个0. 7、重量的大小比较 记忆: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应用】 1、1枚2分硬币重1克;一袋食盐重500克,2袋食盐重1 kg。1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5 0 g,1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50 g。 2、5本数学书的重量大约是1kg。1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25 kg,4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00 kg,40个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一头大象约重6吨。 3、计算:1吨+3000千克=()吨,方法是当相加或相减的数单位不一样时,要先换成统一的单位后在计算。 注意:1㎏棉花和1㎏铁一样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知识要点】: (一)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1.口算: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先计算0前面的两个数的积,再数一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再在这个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一位数分别去成两、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注意进位。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 案全套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71860904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称量体重时,一般用()作单位,称量一枚硬币的质量时,一般用()作单位。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花生油大约重2()。 一辆卡车载重8()。 爸爸的体重大约是70()。 一本书大约重150()。 一头大象约重3()。 10个苹果大约重2()。 3.在括号里填上“克”或“千克”。 杠铃重60()铅球重 3() 篮球重 500() 乒乓球重 1()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吨=()千克4000克=()千克 ()千克=10吨 5.学校食堂有8吨煤,用了3000kg,还剩()吨。 6. 8周岁男生的标准体重是22~30千克,8周岁的小明体重是32千克,小明的体重()标准。(填“符合”或“不符合”) 二、判断题。(对的画“ ”,错的画“?”) 1. 2吨=20千克() 2. 2000千克=20吨() 3. 9000克=9千克()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苹果约重200()。 A.吨 B.千克 C.克 2.小明的体重约是40()。

A.吨 B.千克 C.克 3.一条鲸的体重约是()。 A.12吨 B.12千克 C.12克 4.下面的质量中,最重的一个是()。 A.5千克 B.5500千克 C.5吨 5.1吨铁和1吨木材相比,()。 A.铁重些 B.木材重些 C.一样重 6.一枚一元硬币约重6()。 A.g B.kg C.吨 7.2袋水泥重100()。 A.千克 B.克 C.吨 四、在里填上“>”“<”或“=”。 6kg6g2kg2100g 2500g2kg 5kg5000g 7800kg8吨 2000kg2吨 五、估计它们各有多重,选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1颗糖约重()。 1头牛约重()。 1个苹果约重()。 1个小朋友约重()。 1个鸡蛋约重()。 1辆汽车载重()。 1只兔约重()。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上)期末试题 年级 姓名 一、填空。(26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枚2分硬币重1( ) 小明体重35( ) 一辆货车载重量3( ) 一包方便面重150( ) 2.90÷8的商是( ),余数是( )。 3.288×3的积是( )位数,58×7的积是( )位数。 4.下午2:30上课,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 5.( )kg=5吨 4kg=( )g 3000g=( )kg 2年=( )月 1日=( )时 1时20分=( )分 6.小刚每天记5个单词,他在2011年的2月一共能记( )个单词。 7. 73里面有( )个( ),4个5 1是( )。 8.估算302×8时,要把302看做( )来估算,估算结果是( )。 9.香蕉每千克5元,王阿姨付了39元大约买了( )千克香蕉。 10.小华折了85颗幸运星,是纸鹤只数的5倍,小华折了( )只纸鹤。 11.用菜地的7 4种白菜,72种萝卜,种白菜和种萝卜共占整块地的( )。 12.用一条丝带刚好围成一个长8cm 、宽4cm 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条丝带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 )cm ,周长是( )cm 。 13.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14.47个同学包车去农场参观新农村建设,每辆出租车坐4人,至少需要( )辆出租车。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用24时计时法表示晚上12时是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 ( ) 2.在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 ) 3.所有年份的天数都是相同的。 ( ) 4.18:50就是晚上8:50。 ( ) 5.38÷3的商是两位数。 ( ) 三、涂阴影部分表示分数。(3分) 四、选择。(4分) 1.在算式 ÷6=7…… 中, 最大是( )。 A. 5 B. 6 C. 1 2.如果1 5×9的积是三位数, 里的数是( )。 3.面对地图,上面是北方,左面是( )方。 A. 东 B. 南 C. 西 4.下面( )是闰年。 A. 2011年 B. 2012年 C. 2010年 五、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 400×6= 300×2= 7×800= 0×5100= 66÷3= 234×2= 8×125= 328×5= 45×2= 80÷8= 84÷4= (328)×2=

最新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认识分数”是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先从学生们熟悉的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折纸,并涂出它的1/2,进一步体会意义。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PPT出示) 1.听算

3×4 = 5×6= 3×9 = 4×20= 6×40= 3×90= 80×5= 800×6= 40×8= 2.游戏:用击掌表示出计算的结果(PPT 出示) (1)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 (2)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 (3)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 像(3)这种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结果的可用分数来表示。 师板书:分数 二.新课 1. 师板书给出 ,这就是一个分数。对着 你有什么问题要说? (1) 表示什么意思? (2) 的读法? (3) 的写法? 2.师讲解(PPT 出示)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2)折一折(PPT 出示) 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 用画斜线的方法涂上 颜色。 (3)读一读。读作:二分之一。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4)怎么写 呢? 请孩子们认真观察,示范: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把它叫做分数线;然后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分数线下面,把它叫做分母,21212121212121211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81÷(400-391)90-90÷6 = = = = 82×(42÷7)5×(42+7)= = = = 43+30×5 83-63÷3 = = = = 91÷(314-307)302+78×5 = = = = 78÷6×9 302×2+512 = = = = 24+16×3 (24+16)×3 = = = = 90-80÷2 (90-90)÷9 = = = =

46+32×8 (48+47)×8 = = = = (28+15)×5 63÷9×28 = = = = 472-260+18 200-17×7 = = = = 25 ×3 ÷5 80+20÷5 = = = = 180-17×5 271-29×8 = = = = 475-259+72 327+128-279 = = = = 351×3 -95 975-431×2 = = = =

90-60÷3 750-250×2 = = = = 83+78-25 83-25+78 = = = = 78÷2×3 130-66-24 = = = = 65÷5+57 650-102×3 = = = = 49÷7×9 (245-50)×8 = = = = (89+11) ×4 35+12×8 = = = = 25×8+179 306×8-298 = = = =

103+26-7 6×35×4 = = = = 64+25×7 88+78÷3 = = = = 152-12×6 83-63÷9 = = = = 80-15+35 17+8×4 = = = = 900-50+50 50+50×4 = = = = 435+412-198 728-150+50 = = = = 90-40÷5 325-129×2 = = = =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解答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克、千克、吨的认识 1.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是长度单位,除了米和 千米以外,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20mm=( )cm 4cm=( )mm 5m=( )dm 6km=( )m 2.克(g)、千克(kg)、吨(t)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被称为质量单位。 3.1克。 4. 大约是1千克。 5.40个三年级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6.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t=( )kg 8000g=( )kg 小换大减三个0,大换小加三个0。 有一堆10吨重的沙,用一辆载重1500千克的货车运了6次,还剩多少吨? 第二章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1.一位数乘两位数 20×4= 表示4得)。 估算:小丽一分钟可以打58个字,8 (想:58接近60,把58看成60再进行计算。)

2.一位数乘三位数 300×7= 表示7得)。 汪峰开演唱会,贵宾席有8排,每排可以坐99个人,普通席有9排,每排可以坐989人,一场演唱会可以坐多少人? 一辆自重1860千克的货车,装了9箱货物,每箱货物重689千克,这辆货车能通过限重9吨的大桥吗? 第三章东南西北 1. 先确定一个方向,再辨认其他几个方向。 2.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判别物体的方向时要先画出方向标再进行判别) 第四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1.40÷2= 表示2等于)。 估算:王老师买6千克苹果花了58元钱,每千克苹果大约多少钱?

2.00。 0÷999= 0÷1= 3.最小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最大的一位数是()、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4.两数“之和”用加法,两数“之差”用减法,两数“之积”用乘法,两数“之商”用除法 例: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之和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之积是(),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之差是(),最小的三位数除以最小的两位数之商是()。 5.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例:一个数除以9,商是8,余数最大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商是5,余数是4,除数最小是()。 6.已知除数,商和余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例:()÷7=8......6 ()÷6=4 (1) 7.已知被除数,商和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例:79÷()=9......7 41÷()=4 (5) 8.探索规律 3,6,12,24,(),()。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2倍 81,27,(),3,1。前一个数是后一个数的3倍 1,4,9,16,(),(),49。1,2,3,4,5,6,7自己×自己1,2,4,7,(),16,()。前一个数加1,2,3,4,5,6得后一个数 31,30,(),25,21,()。前一个数减1,2,3,4,5得后一个数

(word完整版)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共28分,12、15、16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0.5分) 1、14000千克 =( )吨 3吨 =( )千克 10000千克 =( )吨 25吨 =( )千克 5千克 =( )克 4000克=( )千克 3年=( )月 1时25分=( )分 8日=( )时 6分=( )秒 95分=( )时( )分 2、800是8个( ),( )是9个10。 3、4个40是多少,列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 4、比26的6倍少5的数是( ),比25的4倍多20的数是( )。 5、96是6的( )倍。 6、24÷4的最高位在( )位,商是( )。 7、估算98×4时,把( )看做( )计算,估算结果是( )。 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是( )。 9、当你面向西南方向的时候你的后面是( ),左边是( ),右边是( )。 10、正方形的周长= 11、长方形的周长= 1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4cm ,宽是8cm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13、34 里有( )个14 , 3个15 是( ),7个 19 是( )。 14、一年有( )个月,有( )个季度,劳动节是( )月( )日,二月只有28天的那一年叫( )年,有29天的那一年是( )年。 15、2015年有( )天,2012年有( )天。 16、2012年2月有( )天,2013年2月有( )天,2014年2月有( )天,2014年的第一季度一共有( )天。 17、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二、判断,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里打√,错误说法后面括号里打×。(5分,每题1分) 1、把一个苹果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14 。 ( ) 2、早上7:0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成19:00。 ( ) 3、比24的3倍少17的数是89。 ( ) 4、小红面对着西北方,背对着东南方。 ( ) 5、一个鸡蛋重500克,一个苹果重200克。 ( ) 三、比较大小,在○填“>”“<”或“=”。(2分) 19 ○ 15 38 ○ 28 2000克 ○ 2吨 5200克 ○ 5千克 三、使用竖式计算(12分,每小题3分) 85÷5= 208×7= 86÷9= 45×7= 四、计算下列算式(18分,前面4道题每题1.5分,后面4道题每小题3分) 37 + 27 = 38 + 28 = 56 - 16 = 79 - 29 = 302×4—145 405-99÷9 84÷(426-422) 42÷(45-38) 四、解决问题 1、师傅和徒弟比赛做板凳,师傅3天做了45条板凳,徒弟5天做了55条板凳,他们谁做的快?(5分) 2、老王家养了500只兔子。(6分) (1)已经卖了405只,每只9元,卖的多少钱? (2)剩下的如果5只装一个筐,需要多少个筐?

最新整理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训练试题

新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训练试题 一、填空 1、14000千克=()吨3吨=()千克10000千克=()吨25吨=()千克 2、800是8个(),()是9个10. 3、4个40是多少,列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4、比26的6倍少5的数是() 5、96是6的()倍。 6、24÷4的位在()位,商是() 7、估算98×4时,把()看做()计算,估算结果是()。 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的是()。 9、当你面向西南方向的时候你的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10、正方形的周长=() 11、长方形的周长=() 1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4cm,宽是8cm,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13、里有()个( ),里有3个() 7个是(),2个加上()个是1. 14、一年有()个月,()个季度,劳动节在第()季度。年有()天。 15、二月只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年,有29天的那一年是()年。 16、年的第一季度一共有()天。 二、计算 85÷5=208×7=86÷9= 302×4—145405-99÷984÷(426-422)

三、解决问题 1、师傅和徒弟比赛做板凳,师傅3天做了45条板凳,徒弟5天做了55条板凳,他们谁做的快? 2、老王家养了500只兔子。(1)已经卖了405只,每只9元,卖的多少钱?(2)剩下的如果5只装一个筐,需要多少个筐? 3、买玩具: 小汽车:56元每个;轮船:72元每个;拖拉机:102元每个 (1)、买3个小汽车和4个拖拉机一共要要付多少元? (2)、500元买5个拖拉机够吗? (3)、再提两个数学问题并解决。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二) 1、一个鸡蛋约重50() 2、一头大象约重7() 3、一只公鸡大约重6000() 4、小明的身高约是150() 5、32的8倍是() 6、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少是()位数,最多是()位数。 7、计算459×6,积的位是()位,这一位上是(),积是()。 8、4个西瓜一共重68千克,每个西瓜大约重()千克。 9、一个数除以8,商是7,余数是5,这个数是()。 10、一个数除以4,商是13,要是余数,这个数是()。 11、太阳每天从()升起,从()落下。 12、当你的右边是东南方向时,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 13、一个边长是18m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124×3的积是( )位数,824×8的积是( )位数。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积是( )。 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1乘任何数都得( )。 4.30×12的积的末尾有( )个0,125×8的积的末尾有( )个0。 5.一本故事书80页,每天读18页,3天后还剩( )页。 6.小刚家买了5000克大米,每天大约吃500克,6天吃了( )克,合( )千克,还剩下( )千克。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40×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3 B.2 C.1 2.5个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 )。 A.50 B.500 C.5000 3.不用计算,估算下面( )的结果最接近900。 A.300×4 B.400×2 C.99×9 4.奶奶的养鸭场最近买了120只鸭子,原来鸭子的数量是新买来鸭子的2倍,求现在养鸭场一共有多少只鸭子,列式正确的是( )。 A.120×2 B.120+120÷2 C.120+120×2 三、在里填上“>”“<”或“=”。 32×39627×265 9016×5 10023×4 24×5100 50×7360 4×1610×615×612×8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15×2=23×3=4×12=11×4=21×4=800×7= 34×2=4×300=3×12=3×700=43×3=7×40= 2.列竖式计算。(12分) 88×4=37×6=400×7= 420×7=302×5=545×8= 五、解决问题。 1.算出下面书架里的书大约有多少本?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练习题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练习题 18×6= 26×8= 786×4= 588×6= 17×8= 29×4= 34×3= 38×3= 9×615= 528×6= 2×992= 8×329= 60÷3= 64÷2= 66÷5= 73÷9= 98÷2= 70÷5= 二、脱式计算. 320+7×28 500-95÷9 525-238+125 85÷5×8 98÷(17-15) 415-38×9 159-91÷7 77÷7-9 (33+63)÷8 (300-155)×6 三、解决问题. 1、红星小学做广播体操刚好站成方队,每排38名同学,有9排,红星小学一共有多少人? 2、我们年级有95人,每桌坐8人,至少需要多少张桌子? 3、桌子售价256元/张椅子售价45元/把买1张桌子和8把椅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4、我们全班有46名同学,老师要为同学们发糖果,每人3颗牛奶糖,4颗花生糖,一共要发多少颗糖? 5、妈妈要用金属条给这幅画的四周围上边框,接头处忽略不计,一共要用金属条多少厘米? 6、6、逛公园:⑴王老师带6名学生去公园玩耍,该怎样买票,要多少钱? ⑵王老师带9名学生去公园玩耍,该怎样买票合算?

一、笔算. 45×8= 72÷2= 305×6=95÷5= 5×175= 270×6=98÷7= 964×5= 53÷4= 696×7= 二、脱式计算. (85-73)÷3 57×9-285 (85-65)×5 96÷4+185 48÷(398-390) 65-15×4 84÷(96-92) 85÷7-17 68×(496-488) 38÷2-14 (58+47)×6 167+25×9 三、填空. 1、30﹢30﹢30﹢30﹢30用乘法表示为(). 2、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3、最小的三位数乘9,积是(). 4、200×5的积的末尾的0的个数是()个. 5、87÷2读作(). 6、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是7,余数最大是(). 7、小华面向北方时,他的身后是();小明面向东北方时,他的身后是(). 8、陀螺运动是()现象.滑滑梯是()现象. 9、八分之七写作(),3个是(),是(). 10、2吨=()㎏5000g=()㎏8000㎏=()吨 11、两个小组的同学浇花,第一小组浇了总花数的,第二小组浇了总花数的,两个组一共 浇了总花数的(). 12、用一根22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7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宽是()厘米. 13、李师傅1小时加工88个零件,他3小时大约能做()个零件. 14、小向导: 楼, 应先向()走到花坛, 再向( ⑵小丽从艺术楼到运动场,应先向()走到花坛,再向()走到运动场. 一、竖式计算.

小学数学西师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1单元克、千克、吨 第1课时认识克和千克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和1千克物品的重量,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2.理解并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和1千克物品的重量,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难点]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生活实践,感受生活中的质量单位 在家观察各种食物或器具的包装盒,或者在家长的带领下逛超市,通过调查完成下表: 二、交流课前收获,分享生活经验 1.教师谈话:课前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走进生活,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数学小调查活动,不知道完成情况如何呢?下面就请大家看自己的调查表,与其他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随机把学生说的物品质量写在黑板上,如食盐350克一包,味精100克一包,大米20千克一袋…… 3.揭示课题:克、千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计量单位,也是我国法定的公制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要研究克与千克的相关内容。(板书:认识克和千克) 三、课中探索,认识“克”与“千克” 1.认识计量工具。 教师:刚才同学们分享了这么多的收获,知道了每种物体都有自己的重量,那么有哪些工具能帮助我们称出物体的重量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教师用课件出示各种秤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当学生辨认不出时,教师直接告诉他们名称,并作简单介绍。 2.认识“克”。 教师:我们用天平来称出1克糖,大家看看这1克糖多吗? 学生:很少。 教师:你们觉得“1克”的重量怎样?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克、千克、吨的认识 1.填空 (1)称一枚硬币或一个草莓这样较轻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称一袋大米这样较重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用字母()表示;计量很重的物品(如一头大像的体重)通常用()作单位。 (2)、1吨=()千克3吨=()千克1千克=()克50千克=()克()吨=20000千克1斤=()克()克=1公斤=()斤8000克=()千克(3)填>、<或= 250千克○2吨3000吨○3千克10千克○100克 900克○9千克5000千克○5吨8000克○4吨 (4)2吨-800千克=()千克3kg-300g=()g 320克()=2千克200千克()=1吨 1200克800克=()克=()千克 (5)把一吨面粉平均装成10袋,每袋面粉是这吨面粉的() (),每袋面粉重() 千克。 (6)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选填“克、千克、吨”) 一块橡皮擦重约10()一个鸡蛋重约50()一瓶葡萄酒重约1()小明体重40()一个足球重250()一头大象重2()一辆货车能载重5()数学书重约800()

2、连线 3000千克140千克240克3000克600克 3、判断是非(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计量一个鸡蛋的轻重用千克作单位。() (2)1千克棉花与1千克铁同样重。() (3)3吨500千克=3500千克。() (4)4千米和4千克同样大。() 4、选择题 (1)一辆国产东风卡车限载5() A.千克 B.吨 C.克 (2)20个鸡蛋约重() A.100g B.1kg C.1吨 (3)一头猪重100千克,()头这样的猪重1吨。 A.10 B.50 C.100 5、工人王叔叔用三轮车运1吨水泥,运了5次才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千克水泥? 6、食堂买回1吨千克面粉,每天用掉120千克,算一算7天后食堂还剩多少千克面粉?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试题及答案(供参考)(新)

2009年秋期第一次月考 三年级数学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22分) 1、()、()、()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2、()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kɡ=()ɡ 4000ɡ=( )kɡ 6吨=()kɡ 8000kɡ=( )吨 4、在里填上<、>或= 4kɡ 4ɡ 999ɡ 1kɡ 15×6 16×5 5000ɡ 5kɡ 456ɡ 465ɡ 44×5 45×4 5、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 8800 8080 8008 8000 8088 ()<()<()<()<() 6、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个苹果大约重250()。②一个鸡蛋大约重50()。 ③一头大象约重4()。④一只公鸡大约重3()。 ⑤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⑥货车载重5()。 二、判断题(6分) 1、500克+500克=1000克,也就是1千克。() 2、3 kɡ>2999ɡ。() 3、小明体重25 kɡ。() 4、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5、20×5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6、406×7的积是三位数。() 三、下面的题对吗?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过来。(6 分) 3 2 7 8 0 3 3 5 0 × 6 × 2 × 7 1 9 6 2 () 1 6 6 () 2 4 5 ()

四、计算: 1、口算:(12分) 60×7= 8×40= 6×500= 900×5= 200×8= 300×4= 70×3= 0×576= 8+0= 200×5= 72÷8= 36÷4= 2、估算:(6分) 302×4≈ 5×290≈ 426×3≈385×4≈ 38×6≈ 799×8≈ 3、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起来:(6分) 7×100 46×7 625×4 7×46 5×500 175×4 4、笔算:(18分) 32×2 212×4 35×9 285×5 453×5 376×4 203×3 407×6 6×590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期数学复习计划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王婷 一、基本知识点分析: (一)克、千克、吨的认识: 1、单位的转换以及不同单位的大小比较 2、正确的给物品带上单位 (二)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 1、整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口算 2、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估算 3、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 4、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笔算 5、中间、末尾有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6、解决问题 (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1、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 3、解决问题 (四)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和结构 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五)年、月、日 平年、闰年、大约、小月、二月等 (六)东、南、西、北

1、东、南、西、北 2、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七)旋转与平移 (八)周长 1、周长的定义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二、复习要求: 本册教材的总复习既是对本册内容的一次复习,也是对第一学段所学知识的一次梳理。充分利用总复习的内容,让学生的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让学生经历回顾、梳理、反思等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复习重点 1、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计算和解决问题 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解决问题 3、分数的初步认识 4、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四、复习措施: (一)教师方面: 1、。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2、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4、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2018年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口算下面各题。(12分) 400×6= 96÷8= 7×90= 48÷4= 50÷7= 102×6= 84÷6= 5×203= 二、填空。(16分) 1、3年=()个月48小时=()日 2、每天写一篇小字,2007年二月份全月能够写()篇小字。 3、下面是一天里时针走第2圈显示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来。 4、用分数表示下图是阴影部分和线段图的意义。 5、在下面的()里填写最大的数。 ()×5<36 ()×4<25 ()×8<42 6、观察小红放学回家的路线填空。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5分) 1、57÷4=13……5 () 2、2004年是闰年,2008年也一定是闰年。() 3、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一位数,积不可能是四位数。() 4、布袋里装了100个白乒乓球,5个红乒乓球,随手摸出一个, 是红乒乓球的可能性比白乒乓球的可能性小得多。()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一种旋转运动。() 四、计算题。(24分) 1、估算。(8分) 58×9≈ 397×5≈ 403×6≈ 92×5≈ 92÷3≈78÷4≈52÷5≈59÷6≈ 2、笔算。(16分) 6×517= 423×5= 473×4= 306×7= 65÷5= 90÷6= 68÷4= 738÷3= 五、图形题。(14分)

六、统计。(7分)下面是三年级三班女同学的体重记录单,请你按 以下要求进行整理,填统计表,制统计图,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发现体重比较正常的同学有()人。 (2)比较瘦的有()人,这几个同学应()。 (3)比较胖胖的()人,这几个同学应()。 七、解决问题(22分) 1、一列火车从甲地乙开往乙地,每小时行80千米,9时出发,17时到达,甲、 乙两地有多少千米? 2、三(3)班有58人,每人向班长交5元钱,准备春游。班长收完钱后,作如 下整理。 (1 (2)班长应收多少元钱?(3)班长收的钱对吗? 3、王二娃过十岁生日这一天,来了一些客人,与他的家人一共有54人,饭桌 每桌最多只能坐8人。请你给他计划一下: (1)要包几桌?(2)每桌要120元,共要多少元钱?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空间和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究,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具体内容包括: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东西南北、旋转与平移现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周长、分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 (二)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计算周长。 5.掌握年、月、日。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7、认识东、西、南、北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8套)

西师版三年级考试全集 目录 第一单元考试 (2) 第二单元考试 (6) 第三单元考试 (10) 第四单元考试 (13) 半期考试题一 (15) 半期检测题二 (18) 半期检测题三 (22) 期中考试卷一 (26) 期末考试卷二 (30) 期末考试卷三 (34)

西师版三年级上期数学试题 第一单元考试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填空(22分) 1、()、()、()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 2、()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kɡ=()ɡ 4000ɡ=( )kɡ 6吨=()kɡ 8000kɡ=( )吨 4、在里填上<、>或= 4kɡ 4ɡ 999ɡ 1kɡ 15×6 16×5 5000ɡ 5kɡ 456ɡ 465ɡ 44×5 45×4 5、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 8800 8080 8008 8000 8088 ()<()<()<()<() 6、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个苹果大约重250()。②一个鸡蛋大约重50()。 ③一头大象约重4()。④一只公鸡大约重3()。 ⑤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⑥货车载重5()。 二、判断题(6分) 1、500克+500克=1000克,也就是1千克。() 2、3 kɡ>2999ɡ。() 3、小明体重25 kɡ。() 4、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5、20×5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6、406×7的积是三位数。() 三、下面的题对吗?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过来。(6 分) 3 2 7 8 0 3 3 5 0 × 6 × 2 × 7 1 9 6 2 () 1 6 6 () 2 4 5 () 四、计算: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一单元测试题 一、连一连。 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3000千克=()吨 2、4千克=()克 3、6吨=()千克 4、5000千克=()吨 5、4千克=()克 6、2000千克=()吨 7、9吨=()千克8、()克=7千克 9、8000克=()千克10、()千克=5吨 四、在○里填上“>”、“<”或“=”。 3千克3000克1千克900克66吨 5900克6千克44050克8吨8000千克 五、改错。 找出乐乐数学日记中的五处单位使用上的错误,把错误摘录在横线上,并在括号里订

正。 乐乐的数学日记:今天是星期六,早上,我拿着重50千克的牙刷刷牙,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我和妈妈转了一圈,一共买了1吨黄瓜,2克鸡蛋,3千克白菜,每个200克的梨5个,1000千克肉,我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1、() 2、() 3、() 4、() 5、() 六、解决问题。 1、 2、采石厂原来有建筑用石10吨,上午运走了8000千克,下午又开采了3000千克。采石 厂现在有建筑用石多少吨? 3、有一座载重为1吨的桥,下面最多有几只动物可以一齐通过?

附参考答案 一、连线。上1—下5,上2—下1,上3—下3,上4—下2,上5—下4 二、填单位。1、克,2、吨,3、千克,4、克 三、填数。1、3,2、4000,3、6000,4、5,5、4000,6、2,7、9000 8、7000,9、8,10、5000; 四、比大小。=,>,<,<,<,= 五、改错。 1、50千克,(50克), 2、100千克(100克), 3、1吨(1千克), 4、2克(2千克) 5、1000千克(1000克) 六、解决问题。 1、5000克=5千克5÷1=5(袋)答:一共可以装5袋。 2、10吨-8000千克+3000千克=10吨-8吨+3吨=5吨答:现在有建筑用石5吨。 3、180+120+240+200=740(千克)答:最多有4只动物可以一齐通过。

西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

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克、千克、吨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单元教学难点】 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课时安排】 1、克、千克的认识 1课时 2、吨的认识 1课时 3、整理与复习 1课时 4、综合与实践:称体重 1课时

第一课时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8台盘秤,天平秤,电子称,1角硬币,糖等物品 学生准备: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黄豆等物品。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吨切入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 1、认识工具称。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用秤称) 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计量物品质量的工具——秤。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常见的几种秤,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称吗?谁来介绍一下,结合实物称或图片做简要介绍。 2、认识克。 (1)称一称。 我们认识了各种称,你们想用称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吗?下面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糖中,分别称出1克、2克、3克、4克糖,看哪个小组操作有序,动作快,按要求称出糖后,观察糖的多少。 活动小结: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克、2克、3克、4克糖,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1克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 (2)掂一掂。 ①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这枚硬币(呈现1角硬币),介绍一角硬币重1克,大家放在手掌心内掂一掂,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 ②把小组的硬币放在一起,掂一掂,感受一下有多重。 (3)说一说。 通过刚才的掂一掂、称一称,你们对1克或几克有什么感觉?(轻或很轻的感觉) 活动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板书:克——g) (4)议一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