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数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数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数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

数学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换教学

设计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一学期的时间就过去了,那么你都学会了哪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呢?利用这份题目,将它们复习一遍,看看你已经掌握了哪些地方,哪些地方掌握的还不是很好,加油哦!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知识要点:①大数的读写方法(“分级读写”);②大数的改写(以“亿”、“万”做单位);③求近似数(“四舍五入”)

一、请读出下列数字。

134578919 读作: 376008704 读作:

2030607080 读作: 200000004 读作:

90990900008 读作: 57080023040 读作:

二、请写出下列数字。

三千零一写作: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写作:

四千二百零三写作:九亿零七写作:

二千五百四十六亿七千八百五十二万六千四百八十五写作:

三百亿零四万零四写作:

三、请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

460000=()万 927000000=()万 40800000000=()亿64780000=()万 534728≈()万 629999≈()万690080000≈()亿 89950000≈()亿 4090000=409()

四、填空。

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第()位是百亿位。

2、一万是()个千,一千万是()个百万,()个一千万是一亿。

3、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4、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5、49()000≈50万,()里最小要填(),最大能填()。

6、最小的八位数是(),减去1是();最大的八位数是(),加上1是()。

7、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组成最小的六位数是(),读作(),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五、在○里填上“<”、“>”或“=”。

10000○9999 60000○600000 9998○8999 94537○94536

十七亿○七十亿三十八万○三百八十万 210万元○2100000元

5万米○50000米 20吨○2000千克 10000万○1亿

思考题:

1、一个数在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之后是4万,那么这个数在省略之前,最大只能是多少,最小只能是多少?

2、用0、0、0、0、0、1、2、

3、

4、

5、6这十一位数,要求所有的0都读出来。

第二单元:线与角

知识要点:①线的认识(直线、线段、射线);②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平行、相交);③角的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④角的度量(量角、画角)。

一、请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线段是直线上两点之间的部分。()

2、过一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

3、一条射线长6厘米。()

4、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可以被看成是线段。()

5、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6、角的两边越长,角的度数越大。()

二、填空。

1、直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2、直线上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它有()个端点。

3、射线有()个端点,它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4、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5、锐角的度数小于()度;大于()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度的角是直角,()

度的角是平角,()度的角是周角。

6、1个周角=()度=()个平角=()个直角。

三、画一画,量一量。

1、请分别画出90°、40°、125°的角。

2、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过B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B

思考题:

1、下面每对时刻中,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不一样的有:()

A、1:30和2:30

B、3:30和8:30

C、9:00和3:00

D、10:30和1:30

2、看下图已知∠1=60°,求∠2、∠3和∠4的度数。

1 3

4

第三单元:乘法

知识要点:①三位数乘两位数;②计算器的使用;③有趣的算式(算式规律的探索);④乘法交换、结合、分配律(简便运算)。

一、计算能力测试。

1、直接写得数。

42×20= 240÷5= 700×40= 707÷7= 60×12=

9600÷8= 30×62= 340÷4= 14×7= 810÷90=

2、列竖式计算。

178×46= 408×25= 37×235= 380×23=

3、用递等式计算。

360÷6×51 380+350÷70 (165-75÷3)×8

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2+25)×4 105×34-5×34 103×32 99×121

5、用直线把相等的式子连起来。

3×17+5×17 (22+44)×30

(18+4)×6 18×6+4×6

22×30+44×30 60×30-60×20

60×(30-20)(3+5)×17

二、填空。

1、27×21+73×21=()

A、100×21

B、73×42

C、100×42

D、27×42

2、25×(17×5)不等于()

A、(5×17)×(5×5)

B、125×17

C、5×5×5×5×17

D、5×17×5×5

3、999×101不等于()

A、(1000-1)×101

B、(100+1)×999

C、999×(100×1)

D、(900+90+9)×101

4、估计下表各算式中另一个因数。

5、探索规律。

①123456789×9×2=2222222202,123456789×9×3=3333333303,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写出下面两式的结果。

123456789×9×4=(),123456789×45=()。

②33333×66667=2222211111,333333×666667=222222111111,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写出下面两式的结果

3333333×6666667=(),33333333×66666667=()。

三、我会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植树劳动,平均每人植树4棵。一班有学生42人,二班有学生38人,两个班一共植树多少棵?

2、看表,回答问题。

(2)梨比桔子多多少千克?

(3)苹果每千克3元,桔子每千克2元,梨每千克5元,请问苹果、桔子、梨各买10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大剧院

3、小明每分钟走78米,大剧院到学校的路程是小明家到学校的3

(1)小明14点钟从家里出发,经过15

小明家

(2)小明家到大剧院的路程是多远?如果小明14点从家出发,

什么时间能够到达大剧院?

4、三、四年级每班有45人,每个年级都有5个班,两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

知识要点:①图形的旋转(旋转的中心点);②图形旋转的角度。

一、转一转,说说下面图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点旋转的。

A

B C

C

A

B

C

B

A

B

A

C

①②③

图形①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②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图形③是以点()为中心旋转的。

二、填空。

(1)图形1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所在位置。

(2)图形2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图形()所在位置。

(3)图形2绕点A顺时针旋转()度到图形4所在位置。

三、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和图形C。

(1)图形A向下平移3个方格得到图形B。

(2)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图形C。

第五单元:除法

知识要点: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②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③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④中括号的使用(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一、计算能力测试。

1、直接写出得数。

85÷17= 950÷19= 144÷12= 63÷21= 780÷13= 630÷21=75÷15= 240÷15= 380÷19= 520÷26= 420÷21= 80÷16=200÷25= 500÷25= 400÷25= 1000÷25= 225÷25= 750÷25=140÷20= 360÷18= 630÷70= 95÷19= 270÷90= 360÷12=

2、列竖式计算。

516÷43= 279÷93= 888÷74=

3、列递等式计算。

1000-[(480÷96+36)×12] 253+[(338+565-204)÷3] 375÷(25-10)×15

二、在括号里对的画“√”,错的画“×”。

1、两个数的商是56,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商仍是56。()

2、如果被除数乘以100,要使商不变,除数也应乘以100。()

3、如果被除数扩大7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缩小7倍。()

4、两个数的商是16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4倍,商仍然是160。()

三、按要求填空。

1、括号里最小填几?

35×()> 382 43×()>367 79×()>720 68×()>420

2、括号里最大填几?

50×()<210 70×()<435 28×()<214 49×()<357

3、222÷37的商是()位数,441÷45的商是()位数,516÷6的商是()位数。

四、我会解决问题。

1、向阳小学开展读书活动。

(1)向阳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读了多少本书?

(2)根据向阳小学四、五、六年级读书的本数,30所同样规模的小学四、五、六、年级可以读书约多少本?

2、下表是天虹商场一天中部分商品的销售情况。

(2)根据这一天的销售情况,估计一个月(按30天计)这几类商品销售的数量?

(3)如果用900元买鞋,估计可以买多少双?

3、从上海到某地,水路212千米,公路432千米,一艘轮船3小时行驶159千米,一辆公共汽车4小时行驶288千米。

(1)轮船与公共汽车哪个行驶得快一些?

(2)现在轮船与公共汽车同时从上海出发,谁先到达目的地?

思考题:有红白黑三种颜色得台球,其中红色的和白色的共有23个,红色的和黑色的共有20个,白色的和黑色的共有25个。三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个?

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

知识要点:①用坐标表示位置;②用方向与角度表示位置。

一、根据地图回答问题。

1、文具店的位置是(______,______),幼儿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中学的位置是(______,______),汽车站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2、(1,1)这一点的位置是(),(4,2)这一点的位置是()。

二、下面是小铭家到图书馆的路线图。

电影院商场

630米 350米 360米

420米

45° 30° 70° 60° 300米小铭家公园淘气家图书馆

1、电影院在小铭家______偏______的方向上,距离小铭家______米。

2、电影院在公园_______偏______的方向上,距离公园______米。

3、商场在公园______偏______的方向上,距离公园_______米。

4、商场在淘气家______偏______的方向上,距离淘气家_______米。

5、图书馆在淘气家_______方向上,距离淘气家_______米。

6、小铭家到少年宫共行多少米?如果他每分钟步行80米,25分钟后他能不能到达图书馆?

思考题:在第1题中,如果以(2,3)为观察点,下面这些坐标分别在它的什么位置上。

(4,6),(2,7),(4,5),(1,6)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知识要点:①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②正负数表示的意义;③“0”的意义。

一、填一填。

1、沸腾的水,温度可达到()℃;水结冰后,温度一般在()℃以下。

2、如果体重增加5kg记作+5kg,那么减少5kg记作()kg,0kg表示()。

3、汽车沿着山路爬山,上山2700米记作+2700米,那么-400米表示汽车沿着山路()400米。

4、某山峰比海平面高出1536米,记作______米,某盆地比海平面低200米,记作______米。海平面的高度为_______米。

5、如果胜7场球记作+7,那么输4场球应记作()。

6、如果某大厦地上5层记作+5层,那么地下3层应记作()层。

7、如果上升800米记作+800米,那么下降600米记作()。

二、用正负数填表。

1、某超市每个月的成本为100万元,去年下半年收入分别如下:7月份104万元,8月份112万元,9月份100万元,10月份98万元,11月份101万元,12月份97万元(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本用负数表示)。

西 A 东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①一辆汽车从A城向东行30千米,表示为+30千米,那么从A向西行50千米,表示为______米。

②如果汽车的位置是+60千米,说明它向______行_______千米。

③如果汽车的位置是-80千米,说明它向______行_______千米。

④如果这辆车先向东行20千米,再向西行50千米,这时它的位置表示为_______千米。

⑤如果这辆车先向西行70千米,再向东行70千米,这时它的位置表示为_______千米。

3、乘车。

小红上车后数了车上有43人,到第一站5人下,2人上;第二站3人下,4人上;第三站1人下,5人上;第四站7人下,2人上;终点站,所有人下。请将这个过程记录在表中。

表示。

“+30”表示()“-12”表示()“-3”表示()“+35”表示()教室里现在一共有多少人?

第八单元:统计

知识要点: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②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意义;③折线统计图的画法;④折线统计图的意义。 一、看图表回答问题。

1、平平、明明、灵灵、苗苗是一个小组的同学。现在他们在进行1分钟口算比赛,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看出:

①这是_______统计图。

②他们的成绩分别是答对了_______道题、______道题、 道题、_______道题。 ③_______的口算速度最快。 ④_______与_______的口算速度比较接近。

2、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表格。

3、先根据统计图绘制折线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小铭本学期数学成绩统计表

①请绘制出折线统计图。

②( )单元与( )单元的成绩比较下降最快。 ③成绩最高的是( )单元。 ④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

小组口算比赛成绩统计图0

5101520253035

4045

50

平平明明灵灵苗

某校各班学生人数统计图

246810121416182022一二三四

50

60

70

80

90

100

北师大版数学《精打细算》教案说课讲解

北师大版数学《精打细算》教案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下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精打细算》.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境,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8盒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4盒赠一盒,也就是5盒7.20元。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们看到两个商店牛奶的品牌一样,很容易会提出:“去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这里以情境图出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11.2÷8;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7.2÷5。这两道题都是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你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北师大版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八册P48~49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知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每人每天节约

1元钱,1年节约的钱就能资助一名西部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学习一年的学费呢。 我刚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心底为之一颤,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师计划我们班也将参与一次援助失学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计划(贴计划),在老师的计划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题,教师适时板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我这个计划做的有点不切合实际,钱太多了,我修改一下,加上个小数点,这回请同学们再来估算一下,现在一共要花多少钱? 3、生估算,说明估算的方法。 总结:小数估算的方法与整数估算的方法相似,也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

4、师:这几名同学估算的到底准不准呢?与正确结果究竟相差多些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在座位上用计算的方法,独立验证正确结果是多少?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看谁用的方法多!(生笔算) 5、指生到黑板板演算式,并说明算式的含义。 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其中有两个分步,两个综合,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从运算顺序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 从运算过程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7、出示各种运算律的统计表。 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 1、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8)×0.4 9×5+9×1.6 4.6×19+ 5.4×19 5×0.4+8×0.4 9×(5+1.6) (4.6+5.4) ×19 3.6×4×2.5 3.6×(4×2.5)

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北师大版数学《图案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6页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个性化修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1、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

北师大版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北师大版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7页镜子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镜面对称现象。掌握镜子内外图形对称、左右错位的规律。 2.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发现、交流,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难点: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师用的示范镜子,图片、胶带、钟表,学生每人一面小镜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设趣导入 1.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的我们的老朋友机灵狗吗?它昨天下午要

去看一场五点半的电影,可是没看成,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机灵狗为了晚上看电影精力充沛,下午就睡了一阵,一觉醒来,估计时间差不多了,赶紧起床到镜子前梳妆,巧的很,它家的钟表在镜子对面的墙上,机灵狗从镜子中一看,刚好是5点,正好,路上用半个小时,现在出发正好。就在它兴高采烈地赶到电影院时,电影院却已经关门了。售票员阿姨说:现在是7点半,电影早就散场了。 咦,我明明从镜子中看到的是5点,怎么一下子变成7点多了呢?为什么晚了?同学们想知道吗?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明白的。 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 2通过观察图片中小女孩照镜子及你亲自照镜子,你发现了什么?. 三、交流反馈、得出规律 1.通过反馈,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镜子内外,形状相同、互相对称,方向相反。这种现象称为镜面对称现象。 2.即时练习:(课件7-10) 四、联系生活,拓展知识 师:镜面对称现象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我们一起去欣赏祖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精编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同庆初中教学设计 (导学模式)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第一章勾股定理 §1.1 探索勾股定理(一)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 (章前的图文 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 (书中的P2 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1—2中,A,B,C 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 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4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1、1— 2、1— 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2 2c 2 a= + b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巩固练习 1、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2 24 2 c=25 = 3+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 △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2 2 2c a= +,题目中并为 b 交待C 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练习P7 §1.1 1 六、作业 课本P7 §1.1 2、3、4 §1.1 探索勾股定理(二)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掌握勾股定理和他的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运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用面积证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数铅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含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4.培养学生数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1.每组有三个口袋. (1)一号口袋里有若干根小棍; (2)二号口袋里有若干根小棍(与要数的铅笔数相同). (3)三号口袋里有100根小棍,10根一捆,4号口袋内有39根小棍. 2.计数器. 3.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教师谈话:在我们每个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些小棍,你们想知道这些小棍有多少根吗? 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数一数,看看哪组同学数数的方法最多? 1.请同学们拿出一号口袋. 要求: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想怎么数,再数一数,其他同学看他数的对不对,比一比那组数的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在交流的同时,根据学生数数的方法进行板书. 教师板书: 一个一个的数 二个二个的数 五个五个的数 十个十个的数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要用这些方法来数一数铅笔. 板书课题:数铅笔 3.这是老师买的一些铅笔,请同学们来数一数?用哪种方法都可以. 4.请同学们数二号口袋内的小棍. 教师:同学们在数铅笔的时候,你认为哪种方

法最好?为什么? 5.同学们,你们都觉得十个十个的数又快又对,现在,老师这里有10捆小棍,每捆都有十根,请同学们十个十个的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板书:10个十是一百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含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4.培养学生数感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教学准备 1.每组有三个口袋. (1)一号口袋里有若干根小棍; (2)二号口袋里有若干根小棍(与要数的铅笔数相同). (3)三号口袋里有100根小棍,10根一捆,4

最新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处罚的意义。 2、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重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单元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计算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运用小数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重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单元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会求积、商的近似值,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 单元教学时数 12课时 内容教学时数 精打细算……………………………. 1课时 打扫卫生……………………………… 1课时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人民币兑换……………………….………. 1课时 除得尽吗……………………………. 1课时 调查“生活垃圾”………..……….…… 1课时 练习二……………………………. 2课时 第一次月考……………………………. 3课时 课题一精打细算 教学目标 1、从“买牛奶”的情境中知道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能借助“元、角、分”的知识及“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理解算法,进行正确地计算。 3、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合作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或想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主题图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和教案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51 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北师大版数学选修2-2全套教案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 课题:合情推理(一)——归纳推理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回顾,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这种基本的分析问题法,认识归纳推理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并把它们用于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去。 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通常归纳的个体数目越多,越具有代表性,那么推广的一般性命题也会越可靠,它是一种发现一般性规律的重要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做出猜想。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命题得出另一个新命题的思维过程称为推理。 见书上的三个推理案例,回答几个推理各有什么特点?都是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但是推理的结构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据此可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二、新课讲解: 1、 蛇是用肺呼吸的,鳄鱼是用肺呼吸的,海龟是用肺呼吸的,蜥蜴是用肺呼吸的。 蛇,鳄鱼,海龟,蜥蜴都是爬行动物,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2、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凸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凸五边形的内角和是540? 由此我们猜想:凸边形的内角和是(2)180n -?? 3、221222221,,,331332333+++<<<+++,由此我们猜想:a a m b b m +<+(,,a b m 均为正实数) 这种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栝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 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整理; ⑵ 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 ⑶ 检验猜想。 例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1()(1) n a n N n +=∈+,12()(1)(1)(1)n f n a a a =--???-,试通过计算(1),(2),(3)f f f 的值,推测出()f n 的值。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结果预测如下) (1)113(1)1144 f a =-=-= 1213824(2)(1)(1)(1)(1))94936 f a a f =--=?-=?== 12312155(3)(1)(1)(1)(2)(1)163168 f a a a f =---=?-=?=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过程与方法: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学难点: 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学教法: 问题教学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教具: 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 3.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4.在对图形进行观察、操作等活动中,积累处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一、情境导入 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中,许多美丽的图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识别立体图形 【类型一】 识别立体图形 如图,在给出的实物图中, (1)哪些是你学过的长方体、正方体? (2)请你从图中找出与圆锥、圆柱类似的几何体; (3)你还能发现哪些物体的形状与我们学过的几何体相同或相近? 解:(1)物体a ,d ,h ,i ,n 易使人联想起长方体;物体b ,p 易使人联想起正方体;(2)物体g ,m 类似于圆柱;物体l 类似于圆锥;(3)物体e 类似于棱锥;物体f ,k 类似于球. 方法总结:考查了对现实生活中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结合所学几何体的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2 【类型二】 立体图形构成的元素 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2)图②是由几个面组成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 (3)图①中共有多少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吗?图②呢? (4)图①和图②中各有几个顶点? 解析:(1)根据长方体的面的特点解答;(2)根据圆锥的面的特点解答;(3)根据长方体和圆锥的线的特点解答;(4)根据长方体和圆锥的顶点情况解答. 解:(1)图①是由6个面组成的,这些面都是平的面; (2)图②是由2个面组成的,1个平的面和1个曲的面; (3)图①中共有12条线,这些线都是直的;图②中有1条线,是曲线; (4)图①中有8个顶点,图②中只有1个顶点.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要联系实物的形状与面的形状作对比,然后作出判断,平面与平面相交成直线,曲面与平面相交成曲线. 【类型三】 几何体的分类 将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分类: 解析:此题作为一道开放型题,分类的方法非常多,只要能说明分类的理由即可.但要注意:按某一标准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分类标准不同时,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尽相同. 解:本题答案不唯一,如按柱体、锥体、球体分类:(2)(3)(5)和(6)都是柱体,(4)(7)是锥体,(1)是球体. 方法总结:生活中常见几何体有两种分类:一种按柱体、锥体、球体分类;一种按平面和曲面分类. 探究点二:几何体的形成 笔尖画线可以理解为点动成线.使用数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1)流星划破夜空,留下美丽的弧线; (2)一条拉直的细线切开了一块豆腐; (3)把一枚硬币立在桌面上用力一转,形成一个球. 解析:解释现象关键是看其属于什么运动. 解:(1)点动成线;(2)线动成面;(3)面动成体. 方法总结: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释,关键是要找到生活实例与数学知识的连接点,如第(1)题可将流星看作一个点,则“点动成线”. 如图所示,将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试卷 §5.2探索轴对称性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轴对称图形或两个成轴对称图形中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的概念; 2.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的性质; 3.能利用轴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线段、角的大小,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学生在探究轴对称性质的过程中,深入认识轴对称的本质特征; 2.在使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 1.通过学习轴对称,让学生学会观察,用数学的眼睛看世界,利用图形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创造美好生活;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自己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价值: 1.通过欣赏风筝图片,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学习欲望被激发,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来; 2.教师组织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努力解决问题的进取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 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发现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借助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轴对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本节课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出发,采用情境引入——探究新知——巩固新知——学以致用——收获大家谈的模式展开,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概括,组织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学习,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六个环节: 情景引入——操作探新知一——练习用新知——拓展与提升——收获大家谈——检测助我行.在操作探新知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活动、猜想验证. 2.通过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3.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交流归纳、题目练习、谈收获、做检测,这一设计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提升能力,分享收获中相互借鉴.同时,学生在检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采用分层教学,整堂课的设计既有基础训练,又有能力提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5.重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6.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广泛利用轴对称的素材,加强直观教学,加大思维密度,有力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本节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去看、动、想、说、写,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为学生的表现提供广阔的舞台!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平移的概念及平移的不变性,理解平移图形中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能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布置:课本P21习题7.3第3题. 教学过程: 一、探究: 1.请你判断小明跟着妈妈乘观光电梯上楼,一会儿,小明兴奋地大叫起来:“妈妈!妈妈!你看我长高了!我比对面的大楼还要高!”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2.接触平移现象: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根据上述一些现象,你能说明什么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3.辨一辨、议一议: 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①在荡秋千的小朋友; ②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钟摆的摆动;

④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合作: 例1如图,4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3cm.你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他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方向,并说出平 移的距离. 活动探究: 把图中的三角形ABC(可记为△ABC)向右平移6个格子,画出所 得的△A′B′C′. 度量△ABC与△A′B′C′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什么了呢? 你认为图形平移具有什么特征呢? 例2将A图案剪成若干小块,再分别平移后能够得到B、C、D中的()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三、展示: 在所示的方格纸上,将线段AB向左平移4格.得到线段A′B′,再将线段A′B′向上平移3格,得到线段A″B″,连接对应点的线 段AA′与BB′,A′A″与B′B″,AA″与BB″. 在连接对应点的线段AA′与BB′,A′A″与B′B″,AA″与BB″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议一议: (1)下图中的四边形A′B′C′D′是怎样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 到的; (2)线段AA′、BB′、CC′、DD′之间有什么关系?

【全册教案】2018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合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思想: 上学期情况分析:本班大部分学生能正确进行计算,部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审题能力较差,缺乏检查习惯,理解能力较差,对乘法、除法意义认识还不够。 为解决这些问题,预计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课前速算、听算、对手互考等形式。 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家长进行适时沟通,让家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指导孩子学习。 6、与语文教师做好时间上的协调,平时多在一起交流、分析学生情况。特别是偏科生,多想办法,尽量的做到优的更优,差的努力补上去。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位置、生活中的大数、测量、整理与复习、加与减、认识图形、时分秒、数学好玩、调查与记录。 三、教学重点:有余数的除法、加与减、时分秒。 四、教学难点:加与减、时分秒。 五、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3、《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三)统计 《调查与记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统计,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六、教学课时 一、除法——10课时 二、方向与位置——4课时 三、生活中的大数——8课时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 全部教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一章《数列》全部教案 第一课时 1.1.1 数列的概念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2)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3)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2、过程与方法:(1)采用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学习;(3)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实例,鼓励学生动手试验.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数列及其有关概念,通项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根据一些数列的前几项抽象、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教学方法:探究、交流、实验、观察、分析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今天开始我们研究一个新课题. 先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场地上堆放了一些圆钢,最底下的一层有100根,在其上一层(称作第二层)码放了99根,第三层码放了98根,依此类推,问:最多可放多少层?第57层有多少根?从第1层到第57层一共有多少根?我们不能满足于一层层的去数,而是要但求如何去研究,找出一般规律.实际上我们要研究的是这样的一列数 象这样排好队的数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数列. (二)、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折纸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一张纸可以重复对折多少次?请同学们随便取一张纸试试(学生们兴趣一定很浓). 生一般折5、6次就不能折下去了,厚度太高了. 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设纸原来的厚度为1长度单位,面积为1面积单位,随依次折的次数,它的厚度和每层纸的面积依次怎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灵武市第一小学胡月琴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体会成功的感觉。 教学重点、难点: 1、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题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 2、方形和正方形都是_______线段围成的图形,所以它们都是______。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它们的角都是_______;长方形相对的_______相等,正方形的_______都相等。

二、探究新知: 1、导课: 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呢大家猜猜看齐读课题 2、学习例2: (1)我们先来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看正确的测量方法请读出测量结果。同学们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老师相信你们,试试看叫学生板演,最好是方法不一样的] (2)集体订正 (3)出示,鼓励学生用第三种方法计算。 板书:(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 3、练习:打开书看42页第一题,你肯定会做,请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能用三种方法更好。叫学生板演。 4、小结:作为长方形求它的周长时,我们用(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比较好,作为正方形如何求它的周长呢 5、学习例3 (1)出示:求它的周长就是求几个5的和,[口答算式] (2)小结:板书: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 6、练习:43页的第一题,能不能围一圈必须先求什么还要注意单位,请独立完成。叫学生板演。订正。 师:如果是70厘米够吗 三、巩固练习: (一)判断题:[请打出手势]

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倒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数的例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现倒数的特征,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比赛引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乘法,今天老师给出一些乘法算式,比一比谁能最先发现这组算式的秘密。 (拿出课堂作业本帮助你) 2/33/2 21/2 8/1111/8 1/1010 7/99/7 71/7 (师巡视学生的情况,并对分数的格式加以指导) 学生思考后,汇报结果: 生1:两个乘数的分子、分母位置颠倒 生2:每个算式乘积是1 师:现在老师有点疑问,2不是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是什么呢? 生:2可以写成2/1,分子分母颠倒后,2/11/2=1 二、理解倒数的意义 师:观察的真仔细,我们能不能给这样的数取个名字呀? 生:倒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倒数(板书) 师:再看这几个算式,21/2=1,我们说:2是1/2的倒数,1/2是2的倒数 师:看这几个算式,倒数是对几个数来说的? 生:两个数(师板书) 师:这两个数的乘积有什么特点? 生:乘积是1(师板书) 师:再举一个例子:2/33/2=1,我们说:2/3是3/2的倒数,3/2是2/3的倒数,2/3和3/2互为倒数(师板书:互为倒数) 师:怎么理解互为呢? 生:相互的意思 生:就是对两个数而言的 师:互为是对两个数而说的,不能孤立地说谁是倒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倒数。师:你能说说黑板上其他例子谁和谁互为倒数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除了这几个例子,能写出其他乘积是1的算式吗? 生:。。。。。。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各单元全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是比较好的。我一直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作业书写工整、美观。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要特别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的培养,学会思考方法,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五单元“分数除法”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确定位置”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数学好玩 本单元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