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诗八首》为例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诗八首》为例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诗八首》为例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诗八首》为例

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技巧——以《诗八首》为例

作者:赵志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刊名: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E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年,卷(期):2009,29(1)

参考文献(5条)

1.穆旦.曹元勇蛇的诱惑 1997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1997

3.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 2003

4.穆旦英国现代诗选 1985

5.杜运燮丰富和丰富的痛苦 1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881874813.html,/Periodical_cdmzszxb200901008.aspx

穆旦诗八首赏析

穆旦诗八首赏析 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也由此在穆旦的爱情话语里,他摈弃了一切“但做鸳鸯不羡仙”的呓语,更没有“阆苑仙葩”与“美玉无暇”。千百年来多么迷人的爱情话题,在这里竟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不寒而栗。 二、颠覆“永恒”:预言爱情的寿命 “海枯石烂”和“地老天荒”可谓是传统爱情语境中的经典词汇,它借用大自然几近永恒的生命来比喻爱情的坚实恒久。然而,永恒的意境虽然弥足珍贵,但穆旦却没有和众人一起做这个易碎的梦。他说: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节自《诗八首(之一)》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穆旦诗歌分析

穆旦诗歌分析

————————————————————————————————作者: ————————————————————————————————日期: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人生轨迹;两个版本;《冬》;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

他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

穆旦诗八首

穆旦诗八首——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二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得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 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穆旦诗歌

哀国难 一样的青天一样的太阳, 一样的白山黑水铺陈一片大麦场; 可是飞鸟飞过来也得惊呼: 呀!这哪里还是旧时的景象? 我洒着一腔热泪对鸟默然—— 我们同忍受这傲红的国旗在空中飘荡! 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 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 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 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 坟墓里的人也许要急起高呼: “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 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 可惜黄土泥塞了他的嘴唇, 哭泣又吞咽了他们的声响。 新的血涂着新的裂纹, 广博的人群再受一次强暴的瓜分; 一样的生命一样的臂膊, 我洒着一腔热血对鸟默然。 站在那里我像站在云端上, 碧蓝的天际不留人一丝凡想, 微风顽皮地腻在耳朵旁, 告诉我——春在姣媚地披上她的晚装; 可是太阳仍是和煦的灿烂, 野草柔顺地依附在我脚边, 半个树枝也会伸出这古墙, 青翠地,飘过一点香气在空中荡漾…… 远处,青苗托住了几间泥房, 影绰的人影背靠在白云边峰。 流水吸着每一秒间的呼吸,波动着, 寂静——寂静—— 蓦地几声巨响,

池塘里已冲出几只水鸟,飞上高空打旋。 1935年6月13日 赞美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的身上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穆旦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穆旦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 李铜飞 (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重庆 400715) 摘要: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使他的诗歌充满复杂性和智性,他用各种强烈的个人经验(个人性)来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公共性),并且能够保持其经验的独特性,使他的诗歌走出自我宣泄的个人性而走向具有普遍真理的公共性,上升到对生命的追问,对人生的终极关怀的高度,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关键词:公共性;个人性;苦难意识;智性化 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13)05-0084-04 穆旦是九叶诗派中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但他却没能逃脱生前寂寞死后热闹的境遇,直到八十年代他才开始受到重视,他的诗歌所传达的各个方面都是极其复杂的,正是这种复杂给予了穆旦无可替代的诗歌史地位,也正是这种复杂成就了穆旦。陈敬容认为,中国新诗史上存在着两个“传统”:“一个尽唱的是‘爱呀、玫瑰呀、眼泪呀,’一个尽吼的是‘愤怒呀、热血呀、光明呀,’结果前者是走出了人生,后者走出了艺术。”[1]穆旦的复杂就在于把陈敬容所谓的“人生”与“艺术”相结合,艺术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创作者的主观看法和自我体验的痕迹,但是穆旦却在他的诗歌中将生活化为一种哲理化的高度,强调描绘生活和表达情感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使诗歌实现了从个人性向公共性的转化,并且将这二者融为一体,创建了属于穆旦的独特的诗歌体系。 唐晓渡认为:“如何定义‘公共诗人’或‘诗歌的公共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极端地说,无论某一公共问题怎样尖锐和紧迫,牺牲诗美和个人风格都未必是一个诗人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因为他完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反过来,一首即便是具有充分公共性的好诗,其中也必定有无法以公共方式解读的、类似隐私那样的语言成分。”[2]39在穆旦的诗歌中,“我”的言说、理性的思辨色彩以及独特的受难意识等方面都具有唐晓渡所说的复杂性存在,但是其中包括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特点以及他通过诗歌所传达的种种矛盾使他的诗歌达到了智性化的高度,也因此一定程度地消弥了自我的痕迹,表达了人类所共通的真理与情感。 一、“我”的言说 在《致郭保卫的信》中穆旦说:“我是特别主张要写出有时代意义的内容。问题是,首先要把自我扩充到时代那么大,然后再写自我,这样写出的作品就成了时代的作品。”[3]227我想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公共性与个人性的握手言和,在穆旦的诗歌作品里,明显地显露出生存的困境与自我难题纠结的两难,但是仔细分析过后会恍然大悟,表面上的两难其实是内涵的融洽与和谐。 他创作于1940年的《我》就是这样的表现:“从子宫割裂,失去了温暖,∕是残缺的部分渴望着救援,∕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从静止的梦离开了群体,∕痛感到时流,没有什么抓住,∕不断的回忆带不回自己,∕遇见部分时在一起哭喊……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仇恨着母亲给分出了梦境。”[4]62-63收稿日期:2013-05-13 作者简介:李铜飞(1988-),女,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现当代文学。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新诗的公共性研究”(编号:2012YBWX087,主持人:向天渊)阶段性成果 -84-

我 看(穆旦)基础知识

五、我看(穆旦) 1、易读错的字 穆(mù)旦揉(róu)过丰润(rùn)翅翼(chì yì)晴(qíng)空红晕(yùn)凝(níng)望逝(shì)去忧戚(qī)枉(wǎng)然谐奏(zòu)飘逸(yì)挽(wǎn)手摇曳(yè)吹熄(xī)2、多音字 kàn (我看) qiāo (悄悄) kōng(晴空) yùn (红晕)看悄空晕 kān (看护) qiǎo (悄然)kòng(空格) yūn(晕头转向) bēn (飞奔) hé(和平)huó(和面) 奔和 huo (暖和)和huò(和药) bèn (奔向) hè(应和) hú(和牌) 3、形近字 晚wǎn (晚风)揉róu (揉搓)潮cháo(绿潮)翅chì(翅膀)挽wǎn (挽留)蹂róu (蹂躏) 娩miǎn(分娩)糅róu (杂糅)嘲cháo(嘲讽)翘qiào (翘起)翼yì(翅翼)静jìng(静静)挣zhèng(挣钱)峥zhēng(峥嵘) 睁zhēng(睁眼)狰zhēng(狰狞)冀jì(希冀)净jìng(干净)铮zhēng(铮铮)诤zhèng(诤言)慢màn (慢慢)醉zuì(沉醉)醋cù(米醋)描miáo (描画)漫màn (漫步)酝yùn (酝酿)醅pēi (家醅) 馒mán (馒头)酿niàng(酿造)配pèi (婚配)瞄miáo (瞄准)喵miāo(喵喵)忧yōu (忧戚)谐xié(谐奏)咏yǒng (歌咏) 扰rǎo (打扰)楷kǎi (楷模) 锚máo(抛锚)优yōu (优秀)偕xié(白头偕老)泳yǒng (游泳)伏fú(起伏)唱chàng(歌唱)盼pàn (流盼)摇yáo (摇曳) 扮bàn (扮演)瑶yáo (瑶池)吠fèi (犬吠)倡chàng(提倡)汾fén (汾酒)谣yáo (谣言)洒sǎ(洒脱)熄xī(吹熄) 螅xī(水螅) 酒jiǔ(红酒)媳xí(媳妇) 4、解词 向晚:将近傍晚。 流盼:转动目光看。 枉然:白白地。 摇曳:摇荡,晃动。 飘逸:漂浮,飘散。 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忧戚:忧伤。戚:悲伤。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5、读一读,写一写 丰润沉醉忧戚勃发飘逸漫游流盼摇曳6、辨析近义词

解读穆旦的诗八首

解读穆旦的《诗八首》 这里所要解读的《诗八首》,是诗人穆旦(1918-1977)的一篇很有名的经典性的作品,写于1942年2月。那时,他是24岁,刚刚毕业不久的著名的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辩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上溯至一直为T.S.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们。穆旦的诗有明显的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是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大,方法的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新奇、锋利和涩重,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接受上极大的陌生感。即使他写爱情的题材的诗时,也是如此。他的著名的《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八首》是属于中国传统中的“无题”一类的爱情诗。但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的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的顾恋与相思的描写。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层面以上清醒的智性,使他对于自身的,也是人类的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作了充满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强度的客观化的处理。整首诗,从头到尾显得很深沉,也很冷峻。每首诗均为两节,每节四行,一首诗为八行,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属于比较整齐匀称的一类。 第一首,写爱在逐渐走向的成熟季节中,在尚属于初恋的时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感情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矛盾。 “我”所爱的“你”,和“我”一样,都应该有爱的成熟的年代时那种情感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有由于被爱的少女在理性控制之下情绪的冷静,这样就造成两个人之间情感的陌生。这样,虽然“我为你点燃”了我的爱,可是它在尚未达到同样境地的“你”的眼睛里,这“爱”,却是那么的可怕:“你”就如同看见这是一场“火灾”,而“你”却看不见一个真实的“我”的爱的真诚的“燃烧”。而这“燃烧”,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它不过是一个成熟的年代的情侣们必然所有的,不管是属于“你底”,还是属于“我底”。只是因为“你”还将这“成熟”的自然感情视为一种可怕的东西,

穆旦的诗

穆旦 《赞美》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

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 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也由此在穆旦的爱情话语里,他摈弃了一切“但做鸳鸯不羡仙”的呓语,更没有“阆苑仙葩”与“美玉无暇”。千百年来多么迷人的爱情话题,在这里竟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不寒而栗。 二、颠覆“永恒”:预言爱情的寿命 “海枯石烂”和“地老天荒”可谓是传统爱情语境中的经典词汇,它借用大自然几近永恒的生命来比喻爱情的坚实恒久。然而,永恒的意境虽然弥足珍贵,但穆旦却没有和众人一起做这个易碎的梦。他说: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穆旦《诗八首》

穆旦诗八首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二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的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 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 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 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 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 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 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 (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诗八章 (北大教授孙玉石) 又名:诗八首 1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穆旦诗歌赏析

诗八首 穆旦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二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那窒息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得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穆旦《诗八首》(之一)与戴望舒《夜是》之比较文/ 半兽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穆旦《诗八首》(之一))与戴望舒《夜是》进行直接的文本比较。 ◆诗歌的叙述者旁观者话语与主体情境的自我陈述 《诗八首》(之一)以一个“旁观者”的话语切入诗歌情境之中:“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爱情这场“火灾”,“我”不过是点燃者,所有的情节中,“我”和“你”都被这狂热的巨大的火光淹没,爱情所有的意义,便隐藏于“成熟的年代”的燃烧之中,在这个属于“自然底蜕变程序”的“年代”里,我们不是主角,

穆旦 智慧之树赏析

《智慧之歌》赏析 1976年1月19日晚,穆旦骑自行车在南开大学昏暗的学生宿舍楼区摔伤,次年2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病逝。穆旦生命最后一年多的时间,也是他的诗歌创作的最后一个爆发期。在停止写诗近二十年后突然的喷发,这里面,当然有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成分——这些诗作中有很大成分是对已往生命的总结,似乎在病中,穆旦有了更充分的时间来冷静地反思自己的历程。目前存留的穆旦1976年的诗作中,写作时间最早的《智慧之歌》,具有某种原型性的意义。 《智慧之歌》基本的构思,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反讽:人生到了“幻想底尽头”,“这是一片落叶飘零底树林”,所有的过去的“欢喜”——“青春”、“友谊”、“理想”,等等,“现在都枯黄地堆积在内心”,“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然而这智慧之树的长青,却是以“我的苦汁”为营养的,亦因此,“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如果连痛苦中滋生的智慧也是要“咒诅”的,那么这种智慧也就没有什么可自傲的,而作为其基调的痛苦也就绝对不是、也容不得任何浮泛、感伤的情绪的装饰。 “我已走到了幻想底尽头”透露出穆旦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感慨,生命就像树林中的叶子,总要枯黄、飘落,回归到大地的怀抱中。曾经的友谊、青春、欢喜、爱情、理想,那都是青春的生命所能拥有的象征,而这些曾经的美好也开始逐渐离自己远去,感叹岁月不待人,感叹自己的年老力衰。欢喜的叶子,青春的爱情,灿烂的流星,腾喧的友情,迷人的理想,那曾经的美好,都被无情的破坏了:叶子总不免枯黄;流星总不免消失;友情总不免被社会磨蚀,理想终成为笑谈,一切都不免消逝。只有那智慧之树不会凋零,以苦难为汁液,极力汲取其中的营养,越发碧青的叶子,只会形成更为强烈的对比。 此诗有着复杂的内心情感,凸现了几种并置的相反情形,但并置的目的却不是用辩证法将之装饰得滑溜顺畅,而是呈现、突出其中的两难,把困难、悖谬赤裸裸呈现到人面前。“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此句诗歌扭曲、变形了我们日常语言的固有思维,背离了日常语言的范畴,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一般而言,看见碧青的叶子,大多数人都会有种生命勃勃的跃动,感受到生命的希望,并期望那种绿意可以长生不息;而穆旦却诅咒每一篇叶子的滋长,感觉那碧绿是对他的嘲弄,树木的生生不息让穆旦更感慨自己时间无多,一种对生命完结的无奈,萦绕在自己的胸间。

中国现当代(2)03(81分)

1. 《双桅船》风格上来说是一首朦胧 诗。 2. 《山南水北》记录了作家 离开城市来到他曾经插过队的湖南汨罗县八溪峒乡,过起农民 生活的种种经历与见闻。 3. 《猛虎集》的作者是徐志摩 。 4. 牛汉诗作《悼念一棵枫 借助一棵被伐倒的枫树,寄托诗人所体验到的人生的创伤和痛苦。 5. 曹禺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是《原野 》。 6. 蓝星 诗社的发起人主要有覃子豪、钟鼎文和余光中。 7. 施蛰存 在《又关于本刊的诗》中说:“《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8. 在洛夫 的诗作中,《石室之死亡》不仅是洛夫前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现代中国诗 坛上“超现实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作品。 9.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起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平缓、低 沉、倾诉式的叙述语调,形成全诗的主旋律 。 10. 有人认为,曹禺的《原野》借鉴了美国戏剧家奥尼尔 《琼斯皇帝》的一些表现手法,并有 所创新和突破。 11. “牛棚诗抄第n篇”是一篇作品的副标题,这篇作品是()?《我》 ?《草木篇》 ?《有的人》 ?《重读<圣经>》 12. 丁西林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多幕喜剧是____。 ?《一只马蜂》 ?《压迫》 ?《妙峰山》 ?《酒店》 13. 宗璞的()是“双百”方针提出后出现的打破爱情描写禁区的作品。 ?《在悬崖上》 ?《红豆》

?《小巷深处》 ?《窗》 14. 都是《日出》中的一组人物是____。 ?潘月亭、陈白露、李石清、江泰 ?顾八妈妈、胡四、张乔治、刘麻子?黄省三、王福升、小东西、黑五 ?金八、胡四、黑三、方达生 15. 韩东的《山民》是一首() ?政治抒情诗 ?叙事诗 ?寓言式现代诗 ?讽喻性现代诗 16. 《金光大道》的作者是()。 ?柳青 ?路遥 ?浩然 ?贾平凹

穆旦的诗歌赏析

穆旦的诗歌赏析 穆旦,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是九叶诗派成员之一。尤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受所处环境和的影响,以及他个人的经历,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一.前期诗歌内容 穆旦所处的时代,是个动荡的时代。他用他的诗记录现实,记录那个时代的中国。以1948年为界,将他的诗分为前期和后期。 1948年以前的中国,是残损的。日寇的铁骑践踏着我们的国土。受时代的影响,前期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在“七七事变”后,穆旦在10月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一路所见所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年,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从空虚到充实》、《赞美》、《诗八首》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赞美》中,诗人用众多意象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饱经摧残,人民备受欺凌,生活步履维艰。正如诗中所写“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干枯的眼睛”早已流不出泪水。尤其是在诗的第二节,他塑造了一个受难者——农民的形象。农民代表中国众多的劳苦大众,尽管他们辛勤地耕耘却很难再维持生计。“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突然想起来有人曾经说过“战争是政客之间的玩的游戏”,可战争带来的灾难却是由人民大众来承担。在战争的摧残下,中国的民众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凝重的情感下,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不屈,人民在苦难中选择抗争,哪怕前方面临死亡。 穆旦也选择了抗争,24岁的他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参军期间切身体会到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热带雨林,他艰难前行,看着死去的战友,心一次次的被捶打,原来生与死只是瞬间。尤其是在胡康谷底撤退时,正值缅甸最猛烈的雨季,野人山成了水中孤岛,孤立无援情况下只能前行。当时随军的一位医生记录到:每100米就有10~30具骨架的道路。穆旦将这一切写入了诗中《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没有人知道我,我站在世界的一方。”野人山,进退维谷,哪怕走下去,也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热带雨林要把他们的血肉脱尽。“疾病和绝望,和憩静,要我依从。在横倒的大树旁,在腐烂的叶上,绿色的毒,你瘫痪了我的血肉和身心!”祭歌中,穆旦道出了一切“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留在这里的只是滋生树干的英灵。 二.后期 48后,经历了苦难的他选择了赴美留学,53年初回国。在回国的几年后他又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年受到管制,批评,劳改,停止了创作。直到75年才恢复诗歌创作。例如《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冥想》。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所经历一切磨难后的从容,也有一些寂寞孤独。“人们对我说:你老了,你老了,但谁也没看见赤裸的我,只有在我深心的旷野中/才高唱出真正的自我之歌”(《听说我老了》)。我比较喜欢他后来的那首《冥想》,这是他老年时的内心独白,是他对人生一种顿悟。如果说这首诗是酒,那就是他酿了一辈子的酒。尝一口,觉得苦涩,咽下后,觉得辛辣无比,似火一般,仿佛要把五脏六腑烧尽。当他面对坟墓时,以冷眼回顾过去,看一生悲喜,消失在亘古荒漠,说道“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平淡的语言却震的人久久不能平静。会不觉想到,当我在油尽灯枯之际,又是否能像他一样面对自己的人生。

现代诗穆旦春原文与赏析

现代诗穆旦春原文与赏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赏析: 春,是一个被古今中外诗人写得太多的题材。想到它,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意象。那么,如何用陈旧的想像写出新的、给人以强烈感受的"春之歌"呢?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以及新的词语力量都是必须的。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新的组合与新生。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三位一体,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的和思想的敞荡,它们共同等待新的组合的出现。 诗人感受到对立观念的冲突:清醒/沉醉、沉滞/飞扬、根基/摆脱,通过与"春"相关的生动意象他们得以表现出来:绿色/火焰、拥抱/反抗、紧闭/赤裸、土地/花朵、泥土/歌、卷曲/伸入。诗人的情绪也在变化着,从暖风吹来的烦恼和欢乐,到紧张的痛苦。如窗和眼,他沉醉和观看着;如鸟,他歌唱和期待着。这是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与等待。

穆旦《诗八首》

诗八章 (北大教授孙玉石) 又名:诗八首 1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2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3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春草一样的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理智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4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成形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着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5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的景物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6 相同和相同溶为怠倦,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制造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从我底指使, 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7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的形象, 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 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穆旦研究综述

穆旦诗歌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对1946年至今这一段时间内的穆旦诗歌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1946—1948年,1979—1988年,1989—1997年,1998年至今,对各个阶段内穆旦诗歌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介绍,最后指出穆旦诗歌研究有待深入的方面。 关键词:穆旦诗歌综述 穆旦是中国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共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他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对穆旦诗歌的研究从1946年开始,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我将穆旦诗歌研究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46—1948年,这三年的研究是穆旦诗歌研究的初期。这一时期穆旦诗歌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介绍穆旦及其创作,对其诗歌的艺术手法进行了研究,在他的“辨证”观念、艺术风格、思想内容和精神气质方面进行了赏析。第二个时期是1979—1988年,以198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穆旦学术讨论会”为阶段性标志。在这一时期研究主要集中在穆旦作品研究和生平研究两类,最重要的成果是《穆旦诗选》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第三个时期是1989—1997年,在这个时期以纪念诗人逝世二十周年而出版的三本书《穆旦诗全集》、《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和《蛇的诱惑》为阶段性标志。在这一时期对穆旦的研究在诗歌创作和生平方面的论文数量继续增加,收获成果斐然。第四个时期是1998年以来至今,1998年4月,广西的青年学者、诗人韦政峰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穆旦研究学术网站,标志着穆旦研究将在网络时代翻开崭新的一页。 下面我将针对每一个时期对穆旦诗歌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概括性的介绍。 首先是第一个时期,即1946—1948年,1946年王佐良的《一个中国诗人》是最早研究穆旦诗歌的评论作品。在文中介绍了国立西南联大的学生穆旦,指出了穆旦诗歌创作中的与众不同,他不同于普遍中国作家的冷淡,“政治意识闷死了同情心”,“穆旦并不依附任何政治意识”“他已经超越过这个阶段,而看出了所有口头式政治的庸俗”。王佐良认为穆旦的诗的最迷人处在于“他一方面最善于表达中国知识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另一方面他的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周珏良的《读穆旦的诗》通过对具体诗作的引述,认为“穆旦永远是强烈的感受,加劲的思想,拼命的感觉,而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

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期末考试填空题题库(资料整理于2015年7月,适用于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学员期末考试) 1.志摩是梁任公先生最爱护的学生。 2.《影的告别》中的影,或在光明中消失,或在黑暗中淹没,但它选择了“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3.鲁迅散文《腊叶》的写作动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4.“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执干戚而舞”,这些语言是对刑天的描写。 5.鲁迅《女吊》的主题是复仇。 6.“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此句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7.“蔼然仁者之言”译作现代汉语应为:和蔼的仁爱人的话。 8.何其芳《独语》中有“决绝的离开了绿蒂的‘维特’,独步在阳光与垂柳的堤岸上”,这是用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典故。 9.“树入床头,花来镜里,草绿衫同,花红面似。”这四句诗的作者是南北朝人。 10.巴金的《十年一梦》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回顾和批判。 11.“虎雏”是《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一文中提及的人物。 12.在曹禺的《茶馆》一剧中,台词最少的是马五爷。 1、《死火》是鲁迅关于“火”的想象,不是从单一的“生命”的视角,而是从“生命”与“死亡”的双向视角云想象“火”。 2、《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将“山海经”误读为三哼经。 3、“那假设被摘下来夹在《雁门集》里的斑驳的枫叶,就是作者的自况”,这是《腊叶》的构思特点。 4、《灯下漫笔》之一,作者认为“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时代。 5、《女吊》写的是戏台上的女吊,她出场前,作者先写看客,起殇和男吊 等,为女吊作铺垫。 6、《鬼的生长》是周作人的特殊文体之一,属于“文抄公体”。 7、解读《水里的东西》、《女吊》等谈鬼文字的钥匙是我不信人死为鬼,却相信鬼后有人。 8、《苦雨》是周作人写于20年代的借物咏怀的散文,代表了作者当时的心境。 9、废名在《在三竿两竿》一文里,曾表示爱好六朝文。 10、朱自清有了五个孩子后,自称家庭生活就像鲁迅先生的作品《幸福的家庭》中描写的那样。 11、废名《三竿两竿》认为,“中国文章,以六朝人文章最不可及”,文中两次提及六朝的作家是庾信。 12、《三竿两竿》题目的构思源于庾信《小园赋》中的“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13、废名在《放娼》中,不仅写了练猖、放猖、收猖,还写到了夜间的“游猖”活动。 14、郁达夫是20世纪30年代的著名作家,其创作前半段以小说知名,后半段则以散文尤其游记为多。 15、在《忆狗肉将军》中,被林语堂称作“显著的,传奇的人物”是张宗昌。 16、何其芳的《独语》以想象为材料,展示了特有的内心世界,其中,“我”联想到的“爱驱车独游,到车辙不通之处就痛哭而返”的西晋人物是阮籍。 17、《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节选自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文章描绘了“我”坐船由桃源到沅陵一段水路的风物和心境。 18、《烛虚?五》以片段性的、破碎的描写来表现一种失语的焦虑,表现了“抽象的抒情”的创作特点。(抽象的抒情) 19、20世纪30年代以提倡“小品文”著名的代表作家是林语堂。 20、张爱玲在《更衣记》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女人的代名词是“三绺梳头,两戴穿衣 ”。 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