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及思维导图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及思维导图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及思维导图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及思维导图

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

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3、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

4、;

5、

6、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一、试管

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

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

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置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原因: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

四、玻璃棒

主要用途: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

?

使用方法:①搅拌时不可碰击容器壁,不可用棒端击碎固体;②用后要立即清洗。

原因:①防止容器破裂;②防止污染所取药品。

五、酒精灯

火焰: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

主要用途:用于加热物质

使用方法:①灯内酒精的量不可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4;②灯芯松紧适宜,不能烧焦且应剪平;③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④不准用嘴吹灭(用灯帽盖灭);⑤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⑥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⑦调节灯焰大小时应熄灭酒精灯;⑧应用外焰加热。

原因:①酒精过多,在加热或转移时易溢出,太少时易引起爆炸;②保证更好地燃烧,火焰保持较高温度;③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④防止灯内酒精引燃失火;⑤防止引起火灾;⑥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不易点燃;⑦防止引燃酒精蒸气而失火⑧外焰温度最高。

~

六、量筒

主要用途:量取液体体积(精确到,无零刻度)

使用方法:①量筒要放平,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三点一线);②不可加热、不可量取热溶液,不可用于配制溶液不可作反应容器;③应根据所取液体量选取量程合适的量筒。

原因:①保证读数准确(注: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②防止破裂;③以免增大误差

七、胶头滴管

主要用途:①取用或滴加少量液体;②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使用方法:①取液时先将胶头中的空气挤出,再用滴管取液,不可反复挤压胶头;②滴加时应滴管悬空,位于容器口正上方,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③不能吸液过多,用后不可平放或倒置;④取液之后立即清洗,不可一管多用;

|

原因:①防止空气中的物质污染试剂;②防止玷污滴管,污染试剂;③防止腐蚀胶头;④防止试剂相互污染;⑤以免放错,污染试剂。

八、蒸发皿

主要用途:①蒸发和浓缩结晶液体;②用作较大量固体的加热。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加热;②均匀加热,切勿骤冷;③加热结束,用坩埚钳夹持移开。④加热后的蒸发皿不能直接放在试验台上。

原因:①薄瓷质器皿能加热;②防止炸裂;③以免烫伤自己;④防止烫坏试验台。

第三节科学观察

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

2、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中

3、将鸡蛋放入清水中会下沉,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后,鸡蛋将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在

溶解食盐时,要用到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度。

4、笔尖上发现的行星:海王星

5、观察的方法:科学观察有直接观察(凭感觉器官)和使用仪器观察。

第四节科学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测量的含义: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待测的量待测的量待测的量与工公认的标准量公认的标准量公认的标准量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

1、测量工具:刻度尺(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国际单位是米。

3、单位换算:1千米== 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1毫米=1000微米=1000000纳米,1米=109纳米

4、感受长度的大小:感受1米(双臂张开)、1厘米(指甲宽)、1毫米的长度。

5、特殊长度单位:纳米、光年。1光年=×1012千米

'

6、长度的测量

①选正确: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准确度的刻度尺。②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零刻度线已磨损,可以用其他的整数刻度线量起)。③看正确: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可斜视。④读正确:读数时要估计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计值+单位(科学书宽度是毫米:准确值为183毫米,估计值为毫米)。

⑤写正确:写上正确的单位。

最小刻度(也可称为最小刻度值或分度值):相邻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

计算方法:将相邻两个标有刻度的刻度值相减,再除以他们之间间隔的刻度数

7、其他的测量仪器有声纳、雷达、激光测距仪

8、一些特殊长度的测量方法:累积法、滚动法、替代法、配合法、公式法(如测纸张的厚度,金属丝的直径,一段路程的测量等)。

`

练习:

①测量时注意点:a、若起始测量刻度不是零刻度,则自己

标记零刻度开始;b、明确最小刻度,注意读数准确,单位

跟上如图所示,

请写出所测木条的长度:厘米,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②测量纸张厚度:注意一:封面不能算进去;注意二:要

多测量一些,纸张太少误差大;注意三;张数是页数的一半,即200页=100张

二、体积的测量

体积的概念: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1、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

(1)固体体积:米3、分米3、厘米3等符号:m3dm3cm3

(2)液体体积:升、毫升。1升=1分米3= 1000毫升1米3 = 1000升1毫升= 1厘米3(注:固体体积不可用升、毫升表示,升、毫升只能表示液体体积)2、体积的测量:

(1)液体体积的测量: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注意最大量程和最小刻度值)。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线,量筒的刻度均匀,量杯的刻度不均匀,刻度间隔下大上小

(2)量筒的使用方法:

3、量筒的使用方法:①看:使用前注意量程和最小刻度。②倒:左手执量筒,右手执烧杯,两个稍有倾斜,让液体缓慢流进量筒。③放: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④读:视线与液面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⑤记:写下数值以及单位,要估读一位。

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时,会使读数偏小。

量筒越细,刻度间隔大,读数才准确。(小量程一般较精确)

4、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采用排水法(量筒内水不能太多,否则

物体放进去会超过量程;也不能太少,否则无法浸没物体)

a,能下沉的物体,可用V水+物—V水=V物,V水=水的体积,(V水+物=水和物体的总体积,V物=物体的体积);

b,浮在水面的物体,可用V水+重物+物体—V水+重物= V物体,(V水+重物+物体=水、物体以及和物体捆绑在一起的重物的总体积,V水+重物=水和重物的体积,V物体=所测量物体的体积)。

如测小石块的体积。所用器材:小石块、量筒、细线等。

步骤:①在量筒中加入适量(加入的水能完全浸没物体,但浸没后有不会超过量程)的水,读出读数V1②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量筒中,读出读数V2。③计算:小石块的体积V2—V1

\

(先侧V2再侧V1时,取出小石块时有少量液体带出,使结果有误差,小石块体积偏大)(测量不规则物体时,若被测量物体能溶于水或能吸水,则测量得出的体积均偏小)

5、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用刻度尺量,然后用公式法计算。

三、温度的测量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测量工具: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酒精沸点78℃,故不能测沸水;水银熔点-39℃,故北方冬天不适用)

3、常用单位:摄氏度,符号用“0C”表示,即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C,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0C,把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

读数方法:37℃,读作:37摄氏度;℃读作:零下摄氏度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根据测量目的,选择量程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

②手握温度计上端,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若是测量的是液体,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部。

③玻璃泡接触被测物后要稍停一会儿,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

物体。

④读数时眼睛平视液面(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⑤记录读数:注意单位及是否零下。

温度计内径越细,刻度间隔越大,读数越准确。(小量程一般较精确)

5、体温计:①测量范围35——420C,最小刻度值;②玻璃泡大,玻璃管较细,准确度高;

6、其他的温度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测温度、红外线测温仪等。

第五节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或假设——设计研究(实验)方案——获

取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

2、对比实验:必须运用控制变量法。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若干因素完全相同,只有一个因

素不同,即控制变量,只允许有一个变量。

3、实验数量或次数不能太少,否则会使实验具有偶然性,使实验结论不准确。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思维导图[最新最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最全;可直接打印;精心校对整理】 目录 第一单元沉和浮 (1) 第二单元热 (3) 第三单元时间 (4)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7) 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方案

附件1: 编号 洞头县2015年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申报书 课题名称: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类别:□教科规划课题□教学研究课题 √教师小课题 研究方向:□(1)学校管理□(2)课程建设 √(3)学科教学与课堂变革 □(4)德育与心理健康□(5)体卫艺 □(6)评价与质量监测□(7) 教师教育 □(8)教育技术□(9)其它 课题负责人:电话(手机全号): 职务或职称:√是□否县级骨干教师课题负责人单位: 洞头县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课题组成员的姓名 课题内分 工 工作单 位 职务或职称

有关情况(含负责人)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 位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日 县 级 初 审 单 位 意 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附:研究方案

课题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名称 研究背景(针对什么现象、问题或需求,研究价值或意义)500字以内 现象及需求:小学科学课堂教师、学生都很重视做笔记,但发现部分孩子被记录所“绑架”。有的动作慢,记这没记那;有的不会自己设计笔记,照抄老师的板书;有的抄后即忘,有笔记等于无笔记……导致科学课堂的低效及浪费。思维导图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可以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的知识甚至一本书、一门课程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由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的一张图,去除了冗余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内容。不仅便于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更将资料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更加系统化,从而提高大脑运作的效率。。因此利用思维导图一方面能展示出思维的过程,另一方面有利于理清思维脉络,对于优化学生学习有一定的效果。 研究意义: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思维导图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现代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在不同类型的科学教学中去运用思维导图,以及运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兴趣、学习思维的影响,以期能更有效地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并以此推广到其它学科,为三导式课堂模式的实现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研究设计(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研究内容与方法)500字以内 研究的目的:1、使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起源、思维方法、应用制作方法;掌握绘制思维导图的手段;应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写总结、汇报成果以改善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放射性思维能力,实现与新课改的接轨。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思维导图这一技术,通过对众多知识点的自由组合或建构多种方案,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树立全局的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最有力的工具。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必背知识点+思维导图+期末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一、运动和位置 1.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8913659019.html,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张翼香 来源:《数学大世界·中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思维导图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左右脑的功能,开发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思维导图?第一,在教学设计中合理使用思维导图;第二,在教学中全面有效地把握思维导图;第三,激发兴趣熟练运用思维导图;第四,独立思考并创造性运用思维导图。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好数学的基础知识,使抽象的数学学习变得有趣,便于记住,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引导和图文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思想的特点是呈放射性,并且每条信息进入人的大脑,每一种情绪、记忆或思想均可表现为思维的一个分支,它的三维结构呈现放射性。思维映射是表达发散思维的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使用图形和文字技巧,各个层次的主题之间的关系用相互关联的分层图来表示,主题关键字与图像和颜色相链接。思维导图充分利用左脑和右脑的功能,运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在科学、艺术、逻辑和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打开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因此,思维导图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使学习者产生无限联想,使思维过程更具创造性,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正确快速的学习方法和工具。如何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呢? 一、在教学设计中合理使用思维导图 好的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若能很好地利用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上,就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通过在整理和绘制思维图过程中对关键词和核心内容的搜索,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通过思考以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以便通过相关的图形符号连接创建的信息和知识的概念的认知模型的思维导图。可视化思维工具的应用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自主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更快地传授教材知识,促进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老師教学设计运用好思维导图,内容将涉及如何快速阅读和信息整理。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者,随着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也起到了相应的指导作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好思维导图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全面有效地把握思维导图 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基本的、一般的和指示性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领航员和思维活动的金钥匙。以关键词为中心的导图可以使知识形成一个科学的有机整体,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和原则的内在逻辑、系统性和一致性。这里教师可以从知识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新旧知识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学习精编版

今天讲座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思维导图简介 二、了解形象思维 三、思维导图学习小学数学 在正式开始之前,大家先热热身,做一个游戏。 24点游戏:4个数字用加减乘除或括号的形式运算,得数24.方法越多越好:大家做做,开始 3,3,3,3; 4,4,4,4; 5,5,5,5; 6,6,6,6; 接下来: 7,7,7,7; 4,4,10,10; 4,4,10,10;这个稍后具体讲解。

好,现在进入正题: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 通俗地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像一个人大脑的结构图(分布着许多“沟”与“回”);其次,这种模拟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第三,这种模拟强化了联想功能,正像大脑细胞之间无限丰富的连接;第四,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000倍。让你更有效地把信息放进你的大脑,或是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来,一幅思维导图是最简单的方法——这就是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的思维导图所要做的工作。 思维导图通常从一个主要的概念开始,随着个人思维的延伸,向周围发散为~个树状的结构,能同日寸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利于学习者发散思维的形成,根据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能较快地理清思维的整个过程。 从思维导图自身特点来看,我们既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图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工具。首先,把它视为图形,主要是从思维导图呈现知识的形式来说,它

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研究报告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思维导图”融入小学科学教案的实践研究 宋诏桥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小学科学教案的不断推进,我们的科学教案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探究和科 学概念双螺旋发展”的趋势。老师在重视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关注孩子概念的获得,重视科学素养的提升。但是在我们的教案中,我们发现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征等影响,面对众多杂乱的客观信息,只注重表象而忽视其内在的联系,热闹之后,活动之余,却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科学结论和思维发展。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状: 1.教师运用多种方法讲解的科学概念,学生多是表现为当时明白,事后其 认识就会模糊不清,或者很快遗忘。 2.面对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学生具有浓厚的探究欲望,动手操作积极, 课堂表现主动;但如果让学生在探究中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时,学生明显缺乏主动性,不愿主动思考,探究活动缺乏深度,孩子的思维缺乏深度。 3.面对一个单元的教案概念,学生能对其中的几个点掌握较好,但整体概 念关系混乱,缺乏对知识的整体认知。 4.课堂教案中,学生能解决熟悉的、容易的问题,面对新问题却无法下手, 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 当前小学科学教案非常重视探究的实质和深度。首先“探究目标”不仅要实现对科学知识、科学概念的认识,而且还要达到思维的发展;其次科教案中的探究内容主要是由一个个的探究活动组成,系列性的探究活动覆盖科学学习的全部内容,形成系统的活动课程。科学教案的内容是由一个个的探究活动构成的,那么活动的设计应如何体现探究的价值,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科学概念,就了我们要深思的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应该关注:科学概念的建构和科学思维的发展。而小学科学是一门形象性很强的学科,瑰丽多彩的自然现象,生动直观的实验让学生从直观现象、感性直觉到逻辑思维、理性分析的质的飞跃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很难从直观形象感性认识上升到逻辑思维的理性分析。怎样解决做才能完成两者间自然的过度,提高教案的实质呢,在这里,我们课题组提出,在当前的课堂教案中,我们可以应用英国著名教育家.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 托尼.巴赞提出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升对信息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培养逻辑思辨能力,提高教案的实效。 <二)研究的意义

2020年一级建造师【管理】思维导图-终稿

扫码领取导学课程与真题大礼包 扫描二维码注册『建造师题库通』APP 2000+小时直播、30000+考点试题免费学 施工管理 (一)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二)施工管理的组织(三)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四)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的动态控制 (五)施工项目经理的任务和职责 业主方—目标:投资、进度、质量 任务:三控、三管、一协调 设计方—目标:成本、进度、质量+投资 任务:三控、三管、一协调 施工方—目标:成本、进度、质量 任务:三控、三管、一协调 供货方—目标:成本、进度、质量 任务:三控、三管、一协调 施工总承包方—目标:成本、进度、质量+投资 任务:三控、三管、一协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 第一章组织工具 项目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构进行逐层分解,以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作任务 组织结构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或各元素之间的指令关系 组织结构模式类型:职能组织结构(多个指令源)、线性组织结构(唯一指令源)、矩阵组织结构(两个指令源) 工作任务分工表:一个项目的组织设计文件的一部分,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由哪个工作部门(或个人) 负责,由哪些工作部门(或个人)配合或参与 管理职能分工表:反映各工作部门对各项工作任务的项目管理职能分工 管理职能的内涵:提出问题—筹划—决策—执行—检查 工作流程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分类 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 收集、熟悉资料,调查研究项目特点和施工条件 计算主要工种工程的工程量 确定总体部署 拟定施工方案 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 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动态控制的纠偏措施 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 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合同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 分(项目目标分解)、集(收集项目目标实际值)、比(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 纠(有偏差进行纠偏)、调(必要时项目目标调整) 项目经理的权限 项目经理的职责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参与项目招标、投标和合同签订 参与组建项目经理部 主持项目经理部工作 决定授权范围内的项目资金的投入和使用 制定内部计酬办法 参与选择并使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人 参与选择物资供应单位 在授权范围内协调与项目有关的内、外部关系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的职责、主持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 建立各种专业管理体系、进行授权范围内的利益分配、 收集工程资料,准备结算资料,参与工程竣工验收、 接受审计,处理项目经理部解体的善后工作、协助组织进行项目的检查、鉴定和评奖申报工作 项目实施之前由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与项目经理协商制定 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 决策阶段;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准备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 实施阶段—设计阶段: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施工阶段 动用前准备阶段 保修阶段 使用阶段

思维导图学习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学习小学数学 主要内容如下: 一、思维导图简介 二、了解形象思维 三、思维导图学习小学数学 在正式开始之前,大家先热热身,做一个游戏。 24点游戏:4个数字用加减乘除或括号的形式运算,得数24.方法越多越好:大家做做,开始 3,3,3,3; 4,4,4,4; 5,5,5,5; 6,6,6,6; 接下来: 7,7,7,7; 4,4,10,10; 4,4,10,10;这个稍后具体讲解。 好,现在进入正题: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 通俗地说,思维导图是一个简单、有效、美丽的思维工具。它依据全脑的概念,按照大脑自身的规律进行思考,全面调动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从而极大地发掘人的记忆、创造、身体、语言、精神、社交等各方面的潜能。 思维导图基于对人脑的模拟,它的整个画面正像一个人大脑的结构图(分布着许多“沟”与“回”);其次,这种模拟突出了思维内容的重心和层次;第三,这种模拟强化了联想功能,正像大脑细胞之间无限丰富的连接;第四,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000倍。让你更有效地把信息放进你的大脑,或是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来,一幅思维导图是最简单的方法——这就是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的思维导图所要做的工作。 思维导图通常从一个主要的概念开始,随着个人思维的延伸,向周围发散为~个树状的结构,能同日寸体现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利于学习者发散思维的形成,根据个人绘制的思维导图,能较快地理清思维的整个过程。

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

初中科学《生物部分》知识点梳理——思维导图 1. 生物的结构层次 结构名称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功能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加快与外界环境的物生物体结构和功细胞质交流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 叶绿体光合作用动物细胞的液泡含一些可溶性物质分裂过程分裂注:“?”即为有,“×”为没有植物细胞的 .系统 分裂过程分化消化系统系统 系统 . . . . 组组组组系统织织织织 组系统组动物体组动物组织器官成系统系统成成系统 . 系统组织 . 系统 . 组组植物组织器官植物体成成 . . . . . . . . 组组组组组 织织织织织 . 2、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包括注意:探究酸雨的危害非生物因素包括 影响依赖、影响、适应环境生物 注意: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包括 影响生物因素

3、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包括 . 部分阳光水空气 ( CO2 O )等 2 包括需要需要需要需要 产生植物生产者是 生态系统被吃包括被吃最形成形成包括草食动物食物链食物链包括大 的是动物被吃蕴含 . 部分消费者 包括生态平衡 . 产生包括被分解肉食动物 被分解是细菌、真菌是分解者能力有限人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胚是完整的 自身条件胚是活的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不处于休眠期 结构单子叶植物种子 . 种子 功能萌发成新植物体种子萌发的条件外界条件 . . 果实花梗 探究活动花托 花萼 花药 . 花瓣 花丝雄蕊传粉受精发育结构柱头珠被珠被 . 花雌蕊花柱卵细 胞 . . . . 极核受精极核胚乳果实 . . . 传粉受精功能 表皮细胞无色透明生 表皮物保卫细胞形成气孔,气体进出的门户,一般背面圈多栅栏组织含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中结构叶肉主要场所的海绵组织绿叶 . 管运输水分和 . 色叶脉 . 管运输 . 植

七年级生物思维导图及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 思维图导航 认识生命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考点全解读 考点一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

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 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思维图导航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考点全解读 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知识点及思维导图

第一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2、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 1、科学实验室包括实验准备室(仪器室)和实验操作室(实验室) 2、实验室仪器和试剂的存放点必须符合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线与通风情况等)。 实验室仪器和试剂被存放于实验仪器柜子内,并按不同的用途有序摆放,特殊的具有危险性的试剂或器材还必须按其规定要求存放于规定地点。 3、烧伤或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伤处;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一分钟以上 4、; 5、 6、常见的仪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一、试管 主要用途:①、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②、收集少量气体或验纯;③、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④用作少量气体的发生容器。 使用方法:①、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而破裂)②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溢出)③使用时试管应干燥,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要朝着别人或自己,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增大受热面积,使受热均匀)④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⑤使用试管夹夹持,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试管架上。(避免烫伤手,防止试管炸裂,塑料试管架熔化变形) 二、试管夹 主要用途:夹持试管。 使用方法: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往上套,然后夹在试管中上部(约离试管口1/3处); ②手握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 原因:①防止杂质带入试管,加热时烧焦试管夹。②防止试管脱落。 三、烧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常温或加热时较多量的液体物质的反应容器;②溶解物质或配制溶液 使用方法: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2/3,加热前外壁应擦干,不能用于固体加热;②进行反应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容积的1/3;③配置溶液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原因:①避免受热不均引起破裂,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②便于加热、搅拌以免溅出;③以免损坏烧杯。 四、玻璃棒 主要用途:①用于搅拌;②转移液体时引流;③蘸取少量液体。 ?

(完整版)第九单元知识点汇总和思维导图

第九单元知识点汇总和思维导图【一轮复习】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为蓝色 FeSO4溶液为浅绿色 Fe2(SO4)3溶液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⑴概念:(略); ⑵注意:①条件:“在一定量溶剂里”“在一定温度下”;②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不是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故甲物质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乙物质。 ⑶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⑷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⑸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⑹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a.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b.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c.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 (1)溶解度的含义:如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a.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b.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a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3)溶解度曲线 例: (a)t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 (b)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c)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d)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e)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f)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g)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

一建《市政》思维导图——学霸总结最全的知识考点

( 一 ) 城镇道路分类道路分级:快速路(必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交通功能依次下降,服务功能依次增强道路路面分类:(1) 结构强度分类: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2) 力学特性分类:柔性路面、刚性路面 ( 二 )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面层、基层(承重层)、垫层。其中,面层为直接受力层,高等级路面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位置:特粗式/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下面层;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三层式面层的中面层或二层式的下面层/ 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上面层;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二层或三层式面层的上面层/ 沥青混凝土面层磨耗层(上层)或沥青碎石等面层的封层或磨耗层; 砂粒式沥青混凝土—自行车道与人行车道面层 ( 三 )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面层、基层、垫层 垫层:(1) 防冻垫层—垫层厚度=最小防冻厚度-路面厚度,采用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下降或不均匀变形时予以加设,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2)垫层的厚度。与路基宽度相同,最小厚度为 150mm ( 四 ) 土、石方路基质量检查与验收主控项目:压实度、弯沉值(0.01mm) 一般项目:路基允许偏差、路床、路堤边坡 ( 五 ) 不良土质路基处理(六) 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土质路基处理方法: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 路基处理方法分类:碾压与夯实;换土垫层;排水固结;振密、挤密;置换及拌入;加筋 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干缩、温缩特性明显。严禁用于高级路面的基层;只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水泥稳定土基层:(1)水泥稳定土。易干缩,低温会冷缩。(2)水泥稳定细粒土(水泥土)。 干缩系数、干缩应变及温缩系数>水泥稳定粒料。水泥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 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最常用的材料—二灰稳定土。收缩特性明显,但<水泥土/ 石灰土。严禁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能用作底基层。 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 ( 七 ) 道路基层施工技术二灰混合料: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春夏季节组织施工,日最低气温5℃以上; 200mm ≥每层压实厚度 d ≥ 100mm;先轻后重碾压;禁止薄层贴补找平 沥青 物与 ( 九 ) 水泥土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混凝土配合比三项指标要求: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 ( 一 ) 组成和类型五大部件(受力):桥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 五小部件(服务):桥面铺装、防排水系统、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 桥梁分类(受力特点):梁式桥、拱式桥(受压为主)、刚架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 ( 二 )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三)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筋代换:原设计单位变更设计 钢筋受力:钢筋受压、受拉难分,按受拉 混凝土养护:养护期≥ 7d—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养护期≥ 14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 75% ( 四 ) 预应力材料( 五 ) 围堰的类型( 六 ) 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的选择钢丝束、钢绞线束、精轧螺纹钢筋 预应力筋切割方法:宜采用切断机或砂轮锯,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土石围堰、板桩围堰(钢板桩围堰、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钢套箱围堰、双壁围堰 沉桩顺序:(1) 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 / 四周对称施打;(2) 基础的设计高程不同,宜先深后浅; (3)桩的规格不同,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成桩方式与设备:泥浆护壁成孔桩—正 / 反循环回转钻、冲抓钻、冲击钻、旋挖钻、潜水钻;干作业成孔桩—长螺旋钻孔、钻孔扩底、人工挖孔;沉管成孔桩—夯扩、振动;爆破成孔 (七)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技术施工支(模)架法:预压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支架底部排水良好,不得被水浸泡 第一章 城镇道路工程 第二章城市 桥梁工程 粘层:双层式 / 多层式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面层之间喷洒粘层油;水泥混凝土路面 / ( 八 ) 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稳定碎石基层 / 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混合料时,在既有结构、路缘石和检查井等构筑 沥青混合料层连接喷洒粘层油 悬臂浇筑法:(1) 悬浇顺序。0 号段→主梁阶段→边跨主梁合龙段→中跨合龙段。 (2) 合龙顺序。边跨→次跨→中跨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思维导图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沉和浮 一、填空: 1、石块放入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入水中,浮起来了。 2、从井中提水时,同样是盛满水的桶,离开水面后要比在水中感觉重很多。 3、在水中沉的物体如:橡皮、回形针、小石块;在水中浮的物体如:泡沫塑料块、萝卜、带盖的空瓶。 4、由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轻重和体积的大小,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是不会改变的。 5、物体的沉浮与它的大小有关,与它的重量有关。 6、把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虽然它的轻重没有变,但它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8、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9、造船计划包括:准备、制作、改进和完成。 10、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 11、不同的液体产生的浮力大小不同。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液体中,有的浮,有的沉。 12、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海水的含盐量比普通海水高出六七倍。

13、“沉浮子”为什么能够沉浮自如呢,它在瓶中的重量并没改变,那么改变的因素只能是体积。 ★14、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15、一个杯子中装着油、水、糖浆,在最下层的应是糖浆。 16、将钩码分别放在清水、盐水、糖水、酒精中,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最小,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最大。 17、有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叫做比重计。 二、问答题: 1、把橡皮和萝卜切成大小不同的块,做在水中的沉浮试验,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课本P3) 答: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改变它们的重量和体积大小,沉浮状况不会改变。 2、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有什么规律?(课本P4) 答:答案同第一题。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课本P6) 答: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容易浮。 4、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潜水艇是改变轻重来改变沉浮的。) 5、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课本P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