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方行政学说史人物(1)

西方行政学说史人物(1)

西方行政学说史人物(1)
西方行政学说史人物(1)

一、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

(一)帕金森第一定律:

1、组织机构所完成的工作与工作人员的多少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管理层次的增加也与工作本身无关。

帕金森定律是时间管理中的一个概念。帕金森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工作的增加只是为了填满完成这一工作时可资利用的时间。)

2、帕金森第一定律的两条原则:①增加部属的法则;②增加工作量的法则。

(二)帕金森第二定律:开支的增加只是为了抵消进款。(委员会工作方式:烦琐定律。议事日程上所要讨论的问题中,花钱的多少和讨论时间的长短成反比)。

(三)启示:帕金森定律基本上指明了臃肿组织机构低效能与组织机构表面上的“伪适应症”是直接相关的。所谓组织机构的伪适应,是指组织机构中官僚化作风所支配的组织机构运行状态,即组织机构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是为了保护和维持组织机构本身内部的存在关系和权力威信。也就是说,组织机构成员的行为动机,只是为了满足组织机构内部的所谓制度、条例和个人利益,而不考虑组织机构整体的目标和利益。因而从表面上看,庞大的组织机构始终在忙忙碌碌,而实际上组织机构的许多活动处在一种做无用功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伪适应”状态。

(四)案例:分析大部分组织臃肿低效的原因是什么?

1、领导者宁愿增加可以指挥得动的下属,而不愿有真正才能的“竞争对手”;

2、官员数量增加,自然彼此间会创造出许多工作,以便大家都在“做事”;

3、机构年代越久,人员质量越低,因为当官的不断选择了各种“庸才”,越堆越多;

4、领导层的会议长短、与讨论问题的重要性成反比;

5、一个机构成立越久,其委员会规模必然愈大,效能自然较低;

6、一个机构内部趋于腐败之时,也是他的外部建筑、设施日趋富丽堂皇之时,所以从机构的富丽堂皇的程度可以推测其腐化的程度;

7、一个机构有多少预算,就必然开支多少钱,因为不用完,下届预算就可能制减。

二、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渐进调适”的科学》《决策过程》《政治与市场——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一)渐进决策理论的含义:

所谓渐进决策,就是指决策者在决策时在既有的合法政策的基础上,采用渐进方式对现行政策加以修改,通过一连串小小的改变,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实现决策目标。(二)渐进决策的原因和优点:

1、原因:

①决策的渐进性是由政治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②决策的渐进性也是由技术上的困难造成的;

③决策的渐进性是由现行计划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2、优点:

①决策所选择的方案与现实状况相差不大,可以预测;

②在一时无法搞清人们的各种需求时,渐进方案会以不断尝试的方式,找出一种满意的结果;

③易于协调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不会因远离原有目标,搞乱了原目标间的秩序;

④渐进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检验所做的抉择是否正确,特别是在复杂条件下,可以孤立某些因素,比较其利弊;

⑤渐进方式比较稳妥,容易控制,能够及时纠正错误,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状况。

(三)渐进决策的原则:(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来理解)

1、按部就班原则。林德布洛姆认为,决策过程只不过是决策者基于过去的经验对现行决策稍加修改而已。他注意到了决策过程的连续性。

2、积小变为大变原则。从形式上看,渐进决策过程似乎行动缓慢,但是,林德布洛姆认为,这种渐进的过程可以由微小变化的积累形成大的变化,其实际的变化速度要大于一次大的变革。在他看来,渐进决策要求变革现实是通过一点一点的变化,逐步实现根本变革的目的。

3、稳中求变原则。在他看来,政策上的大起大落是不可取的,欲速则不达,那样势必会危害到社会的稳定,为了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就要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小变达到大变之目的。

三、德罗尔(政策科学之父)的“政策科学思想”。

《疯狂的国家:违背常规的战略问题》《逆境中的政策制定》

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的再审查》、《政策科学构想》、《政策科学探索》。(一)元政策:即制定政策的政策。

(二)逆境中的政策制定。逆境:社会中存在由不同原因造成的难以消除的各种紧张状态。

逆境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就是一种政策困境。应对逆境的政策原则:

1、社会改造原则;

2、达到临界质量的原则;

3、有选择的激进主义原则;

4、准备承担风险同时避免万一的原则;

5、产出价值优先原则;

6、积极性强制干预的原则。

四、彼得(现代层级组织学的奠基人)的“彼得原理”。

(一)彼得原理: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理论。

1、晋升中不胜任现象的普遍性:

①冲击式晋升:把不胜任、无创造力、无生产力甚至碍事的冗员升调到组织的高一层级的一个可有可无的职位上。

②蔓藤式晋升:横向晋升。

③阶层淘汰:超胜任者破坏了层级组织。

④世袭晋升:空出职位、新设职位。

2、不胜任带来的危害:人不尽其才、组织人浮于事。

面对不胜任的三种选择:放弃;学习、磨练;自得。

五、以弗雷德里克森等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弗雷德里克森的著作及学术论文主要有:《论新公共行政学》《社会公平和公共行政》《新公共行政学沿革》《新公共行政学》(一)传统公共行政学探究2个问题:

①如何才能够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来提供更多的或更好的服务? (效率)

②如何才能够花费更少的资金来保持我们的服务水平? (经济)

新公共行政学增加了一个问题:这种服务是否增进了社会公平?

(新公共行政学认为公共行政不仅应当以经济、有效的方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更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公共行政所追求的目标。)

非价值中立: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行政管理人员不能是价值中立的,他们应当担负起对社会的责任,应当把出色的政府管理与社会公平作为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应履行的必要职责和应遵循的社会准则。

公共行政的使命:社会公平赋予使命,即它有责任改革那些在制度上、功能上、效果上妨碍社会公平的政策与影响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换言之,新公共行政的使命是对影响和削弱社会公平、出色管理、经济的和有效率的各种因素和组织结构进行变革。★社会公平包含着对包括组织设计和管理形态在内的一系列价值取向的选择。★

(1)社会公平强调政府提供服务的平等性;

(2)社会公平强调公共管理者在决策和组织推行过程中的责任与义务;

(3)社会公平强调公共行政管理的变革;

(4)社会公平强调对公众要求做出积极的回应而不是以追求行政组织自身需要满足为目的;(5)社会公平还强调在公共行政的教学与研究中更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以实现对解决相关问题的期待。总之、倡导公共行政的社会公平是要推动政治权力以及经济福利转向社会中那些缺乏政治、经济资源支持,处于劣势境地的人们。

(二)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批判与反思

1、对“效率至上”观念的批判:(2种效率观)

①机械性效率:即是指可以用具体数字表示的投入与产出之比率,它强调的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这种效率亦称“技术效率”或“生产效率”。

②社会性效率:即是指以社会价值观念为目标,规范地予以衡量的效率,也就是说,效率必须与公共利益、个人价值、平等自由等价值目标结合起来才有意义。

2、提倡社会公平价值观:

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把效率和经济作为公共行政的两个基本原则。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社会公平,在于促进公民社会所拥有的、以社会公平为核心的基本价值。(三)新公共行政学的组织理论

1、动态开放的组织观:

新公共行政学则把政府的内部行政管理置于次要地位,它运用行政生态学的广阔视角去认识组织的运作和对行政现象的分解。在新公共行政看来,在公共组织中有四种基本运作过程:①分配过程:即行政组织内部的各种权力、资金与利益的分配。成本效用和成本效益分析是常用方法;分配过程的分析必然和组织的决策方式联系在一起。

②整合过程:指通过权威阶层来协调组织中成员工作的过程。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能够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整体,并使其运行机制更加有利于各种行政任务的完成。

③边际交换过程:指公共行政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及目标群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与公共行政组织相关联的组织包括:立法机构、辅助参谋机构、上级行政长官、利益集团等。

④社会情感过程:一种社会情感的训练过程。能使行政人员降低对权威层级的依赖能接受各

种风险的挑战,也能对各方袭来的冲突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以提高行政机构整体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

2、对行政组织进行变革是当代公共行政发展的动力和核心。

(四)案例与例题:

1、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主题是:(ABC)A.参与;B.分权;C.代议官僚制。

2、从新公共行政动态、开放组织观分析解决城管与小贩的暴力冲突对策:

①调整分配过程

所谓分配过程,就是指新的公共行政必须关心分配形式,必须依据从公共项目中获得的效益来处理人的物质和服务的分配问题,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是最常用的方法。公共行政组织内部的权利、资金与利益的分配形式是组织理论的系统内容。很显然城管的暴力执法所形成的社会效益和其所付出的成本是不成比例的。另外小商贩的暴力抗法从一些方面来说也是生活所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社会的分配的合理,导致社会的贫富差距过大才会有小商贩的存在,才会有暴力事件的存在。要想解决城管与小商贩的暴力问题从根本上是要解决社会差距问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小商贩的生存问题。只有小商贩也走上了致富道路,才会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消除的,这需要很长的过程。社会财富的不均是引发许多社会矛盾冲突的原因,利益的趋向,导致了犯罪的发生,所以我们要引导小商贩规范合法经营,同时也要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缓解社会矛盾。

②利用整合过程

所谓整合过程是指通过权威层级来协调组织中成员的工作过程,而其中每个成员都可以视为在该层级中扮演的角色,其中各自的任务通过权威层级联系在一起,整合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能够有效实现目标的组织整体,并使其运行机制更加有利于各种行政任务的完成。运用整合原理其中的角色扮演方法来解决城管与小商贩的暴力问题是十分有其实际性的。通过权威部门整合,使城管与小商贩互换角色,让城管去体会小商贩的生活艰辛,让小商贩去体会城管工作的困难。只有这样城管与小商贩才能真正做到相互理解,才能使他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解决问题。我国社会的特殊国情导致了城管与小贩的相互暴力,而产生暴力的很大原因是因为双方的不理解,只关心自身的利益,为利益不择手段,系统的整合角色的互换能很大程度上的缓解矛盾。矛盾的缓解,不但能减少暴力事件的发生,还能使小商贩也成为城市市容的保护者,这样才与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的政策相协调,商贩与城管共同构建美丽城市,这才是整合的根本目的。

③发挥边际交换过程的作用

所谓边际交换过程,是指公共行政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及目标群体之间建立共生关系的过程。与公共行政组织相关联的组织有立法机构,辅助参谋机构,上级行长官以及利益集团等。由于公共行政组织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中,各级政府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他们都需要上述那些关联组织的支持。因此,边际交换过程不仅要求行政机构与立法机构的领导发生共生关系,而且鼓励各级政府之间建立新型的关系,同时要注重少数群体的参与,这样有利于缓和和减少相关群体的社会冲突与挫折。就像企业家与员工之间存在的工会一样,在城管与小商贩之间也应该存在这样的社团组织去调节小商贩和城管之间的矛盾。当二者的矛盾不能调节时,我们应该去借助第三方的力量去化解矛盾,而不是任其发展使矛盾激化。建立的这种新型的关系就是边际交换的过程,同时社会公众也可以参与进来,这才是解决城管与小贩矛盾冲突的合理的办法。

④重视社会情感过程

所谓社会情感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情感的训练过程,它可以被视为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基本工具,还可以被视为一种技术,例如敏感性训练,T技术以及组织开发方法等。社会情感训练能使行政人员降低对权威层级的依赖,能够接受各种风险的的挑战,也能对各方袭来的冲突采取宽容大度的态度以提高行政机构整体适应各种社会环境的能力。城管作为当今社会一种特殊的职业,面对特殊的群体,就要求其要有特殊的工作能力。而社会情感训练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社会情感训练不仅要体现在平时的培训,也要体现在工作人员的的录取上,要严守入口,才能保证城管的质量。只有城管具备了正确处理与小贩冲突的能力才能适应城管这一工作,而城管的平时也要组织相应的训练以提升自身能力,这样才能减少暴力冲突的发生。

【总结】:

新公共行政理论主要是对行政理论的反思,所以案例分析大部分针对的是城管改革方面的。而基于公共行政组织运作过程的动态、开放的认识,新公共行政学派认为,当代公共行政发展的动力源于对组织变革的需要。之所以如此,其原因在于,第一,公共行政组织是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具体承担者,显然,公共行政组织结构与功能状况与公共行政的质量密切相关;第二由于传统组织理论所强调官僚层级体系与制度规范仍然在公共行政组织建设中其重大作用,因此公共行政组织的结构趋于呆板、僵硬,与激变的社会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

使公共行政组织无法对所发生的社会变化做出迅速而有效的反应;第三,现有公共行组织将自身利益扩张看成组织发展目标,忽视服务对象—公众的需要;强调组织效率,忽视公民平等自由的权利。为此,新公共行政学派提出了公共行政组织设计方案应该基于两个目标:第一,顾客导向的组织形态,即将公众的需要作为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加大组织的结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迅速的反应。

将城管的执法归于公共行政领域,原因是其行政对象是城市中的小商贩,是公众的一部分。但小商贩又有别于公众,其大部分为不合法经营,虽然小商贩为无证的违法经营,但其也属于公众的一部分。要想解决暴力事件,城管必须转变执法观念,变执法为服务。城管为何不将小商贩的无证不合法,变成有证合法经营,为何不将小商贩的分散经营,变成集中地规范经营。城管与小贩要减少暴力的冲突,前提是要解决小商贩的生存问题,而生存问题解决的最好办就是让其经营规范化,合法化,这就要求城管转变执法方式,强化服务,引导小贩规范合法经营。

城管的暴力执法其实与其执法能力的欠缺有很大关系,当一个人的一方面能力欠缺时,他就会想到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城管的暴力执法就是城管执法能欠缺的表现。城管为追求绩效,在相同的事件内没能用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那么最快,最奏效的执法方式就是暴力执法。城管没有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是城管自身的缺陷。但无论是城管还是小商贩,都有其不足之处,但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要找到二者利益的共通点,做到利益的共存,这样城管小商贩才会化解冲突,共同成为城市市容的保护者。

六、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

(一)权变的原则:

1、相对稳定的原则: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不能随意变化。

2、考虑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影响领导者管理风格的因素很多,应根据不同因素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3、试验性原则:

通过试验沟通来了解员工对管理者管理方式的建议,以次来判断那种管理方式最好。

(二) 权变领导理论的基本观点:

1、理论假设前提: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佳的领导方式或行为,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其实是情境因素的函数,是领导者因素与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结论: 领导是否有效,不仅是由领导者的人格特质所决定,也不只是由领导情势所决定。领导绩效取决于领导特质与领导情势的适当匹配。任务取向型的(低LPC)的领导者在高度控制和低度控制的领导情势下绩效最佳;关系取向型(高LPC)的领导者,在中度控制的领导情势下绩效最优。

(三)影响领导形态有效性的环境因素:

领导效能就是领导风格与领导者工作环境属性交互作用的结果。

1、领导者与成员关系:是否受到下级的喜爱、尊敬、信任及追随;

2、职位权利:职位能提供的权力和权威是否明确充实;在上级和组织中所得到的支持是否有力;对雇佣、解雇、纪律、晋升和增资的影响程度。

3、任务结构:任务是否明确,其规范和程序化程度如何。

★八种领导情境:依照领导者对每种情境的可控制度大小(可控制度越大,对领导越有利),依次为:对领导者不利对领导者有利

(四)领导风格与领导情境的匹配

1、任务取向型领导在非常有利(Ⅰ、Ⅱ、Ⅲ)和非常不利(Ⅶ、Ⅷ)的情境下工作得更好。

2、关系取向型领导在中度有利的情境下,即(Ⅳ、Ⅴ、Ⅵ)类型的情境中干得更好。

3、个人的领导风格是与生俱来稳定不变的,不可能改变风格去适应情境。

4、当一个人的领导风格与其面临的情境不匹配时,提高领导有效性的途径有2个:

①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

②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即重新建构任务和领导者的职位权力)。

(五)案例:联想、海尔等大集团。

七、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目标管理理论”。《公司概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54年,出版《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目标管理。从此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从而奠定管理大师的地位。《管理:任务,责任,实践》被誉为“管理学”的“圣经”。《创新与企业家精神》《21世纪的管理挑战》《巨变时代的管理》(一)目标管理的定义:

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二)目标激励理论在企业和政府中的运用:

1、用于企业管理:

①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②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就必然会被忽视;

③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越大。

2、用于政府管理:

①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自己本身的任务、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②必须从任务使命中提出能获得行政效益的明确目标;

③必须围绕重点工作规定达到目标的日期、权责标准;

④必须制定衡量和考核政府工作的标准;

⑤必须有整个机构及所有人员达标的系统;

⑥必须加强对目标和效益的检查、考核和评估,发现和解决达标中的问题,防止金钱和精力浪费在没有效用的工作上。

(三)目标管理激励理论的核心及其先决条件:

1、核心:试图很好地解决“人与事”的关系问题。

2、先决条件:

①高层领导人员的积极参加;

②下级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制定和实现单位的战略目标和高级策略目标;

③有充分的情报资料;

④对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控制权;

⑤对由于实现目标管理而带来的风险要予以激励;

⑥对职工要有信心。

(四)目标激励理论的操作框架:

1、第一阶段:制定目标;

2、第二阶段:实现目标;

3、第三阶段:对成果的检查和评价。▲制定目标的主要原则:

①制定目标要具体化;②制定目标要具有超前性;

③制定目标要具有平衡性;④制定目标还有注意目标之间的逻辑顺序;

(五)德鲁克目标管理体思想的特点:

1、组织的目标优先于组织的计划;

2、管理的真正含义在于设定目标,目标是管理的核心;

3、组织管理人员要把组织成员的注意力导向组织的共同目标,要求员工必须了解自己在组织中目标和责任;

4、目标与管理者的关系;

5、目标管理体系更强调协作。

八、布坎南(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的“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在政治方面的应用》《自由、市场和国家: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由于公共选择学派将各级行政机关统称为官僚机构,公共选择理论也被称为“官僚经济学”。

官僚主义的利弊:①利:追求社会效益;②弊:缺乏激励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在承认官僚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引导和激励官僚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尽可能地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益,建立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均衡机制。

(一)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方法:

1、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以个体而不是组织为基本分析单位研究人类的行为,根据个人来解释集体、组织与社会。

2、经济人假设:

①自利,根据自己的利益来确定;

②理性,理智地、系统地排列各种选项;

③信息,收集有关信息以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

④法律与秩序,在合法范围内采取行动;

⑤最大化战略选择,以扩大净利益。

3、将政治活动视为交易过程:

①政治是一种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交易而达到协议的过程;

②政治交易过程:

公民投票者:(需要: 政治家与官僚的服务;给出: 选票;)

政治家:(需要:权力、地位、薪俸;提供:政策制定、监督;)

官僚:(需要:权力、地位、授权、薪俸;提供:公共服务;)

(二)政府失灵:

1、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有效”。

2、政府失灵的表现:

(1)政府政策的低效率:

①一方面是由于这些部门的政治家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使得他们有意或无意地被自身的“经济人”动机所左右,以至于对公共利益的理解经常难以符合实际;

②另一方面,由于该部门政治家行为的灵活性与他们的自利动机的强刺激性,使得他们的行为实际上不是倾向于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服务,而是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策。

(2)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①缺乏竞争机制;②缺乏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③政府机构自我膨胀;④监督信息不完备。(3)政府的寻租行为:

①寻租: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移的活动。寻租的根源是政府,它的主要特征是不经过相应的生产劳动而将社会公众财富转移到一部人手中。

②常见的寻租行为:a政府定价;b政府的特许权;c政府的关税和进口配额;d政府订货。(三)补救“政府失灵”(政府失败)的政策建议:

1、创立一种新政治技术,提高社会民主程度“需求显示法”。

2、在公共部门恢复自由竞争,改善官僚体制的运转效率:

①建立竞争结构;②建立激励制度;③改革赋税制度。

【需求显示法】:

需求显示法又称为征税投票制、收费投票制,是戈登·图洛克提出的。是指通过对投票人征收某种税收或收取一定的费用的办法促使其显示对公共产品的真实偏好,偏好强度大的方案将获胜。

假设有甲、乙、丙三个人,要在A、B、C三个议案中选择一个作为集体行动方案。表6

我们首先加总各个方案的价值,每个方案的合计值称为其社会价值。在这个例子中,A、B、C三个方案的社会价值分别为65、55、35,A方案的社会价值最大,我们认为它对社会是最优的,因而集体的行动方案应该是A。但是这种方法的问题也是很大的,一是可能出现几个项目的社会价值相同的情况,当上表中的B或C方案由于某一个选民的偏好改变而变得社会价值一样的时候,集体决策变得无所适从了,再者,这样的方案可能造成不公平,如上面的情况实施方案A显然对乙是不公平的,因为如果实施其他方案他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有人指出,可以通过对有些成员征税,来筹集生产公共产品的一部分经费而解决这个问题。以甲为例说明:首先计算出只有乙和丙参与时,A、B、C三个方案的社会价值,看哪个方案的社会价值最大,它就是没有甲参与时社会最佳的行动方案,我们看到这时是B方案当选,其社会价值是45。然后加入甲对三个方案的评价,看哪个方案社会价值最大,也就是最终的社会最优行动方案。如果甲加入以后,最优方案没有变化,甲就不需要缴税;如果甲加入以后,最优方案有了变化,那么两个方案的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是甲应该缴纳的税收额。在我们的例子中,由于甲的加入,A变为最优方案,其社会价值为65,甲需要缴纳的税收就是20。同理,乙不用缴税,丙需要的缴税额为15,三个人的总税额是35。如果这个行动提供的公共产品的成本小于35,就不用再进一步分担费用,税收减成本的差额,以一次总付的方式,返还给三个选民;如果公共产品的成本超过35,还需要三个人进一步分担成本。

改正后的需求显示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激励每个参与者说出对公共产品需求的真实信息,从而可以使投票者得到的公共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最大限度地接近投票者的偏好结构。但其缺点是实施起来比较复杂,参与人人数过多时,交易成本尤其大。

(四)案例分析: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发。

①承认“经济人”倾向,设计好的制度以取代对“好人”政治的期求,对其合理利用与引导;

②承认政府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有限,谨慎界定我国政府的职能,减少政府的干预范围以减少寻租行为的发生;

③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计划体制下“政府万能”观念,正确认识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④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市场化取向的政府管理改革;

⑤要加强政府法治和监督制度建设,使政府行为法制化。

九、奥斯本(政府再造大师)的“企业家政府理论”。

企业家精神的政府:一种旨在运用企业家精神来对政府进行重新塑造的政府管理理论。

政府的本质:政府是我们用来作出公共决策的一种机制,是我们解决共同问题的方式。(一)企业家政府理论的主要内容:企业家政府的基本特征与改革政府的十项原则。

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即政府不是提供公共服务(划桨),而应是向各类非政府组织提供催化剂(政策、援助资金、进行业绩评估),引导社会前进。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治理和实行治理的政府。

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即政府把公共管理控制权从官僚机构转移到社区,给广大社区公民授权,培养他们的自治意识与自治能力。政府要做的是制定政策、消除阻力、鼓励自治、提供资助、培训人员、提供咨询、合理配置资源等。

3、竞争性政府:把竞争机制注入到公共服务中去,即政府主动打破垄断,促进公共服务提供者展开竞争,视竞争为提高效率、振兴政府的重要手段,政府通过项目招标、合同承包等方式进行调控,促进公共服务的公正与高效。

4、有使命感的政府:改变照章办事的组织,即政府行为的动力不是来自规章条文,而是来自政府的目标与使命。政府承担彻底清除各种过时规章的重任,通过控制预算总额,激活人事管理,使政府“由规则驱动型组织转变为任务驱动型组织”。

5、结果导向型政府:按效果而不是按投入拨款,即依据产出测评与绩效目标来衡量各部门的业绩,并与工作报酬联系起来,政府把焦点放在后果控制上而不是投入上,遏制部分政府官员扩大预算与人员编制、扩张权力与利益等冲动。

6、受顾客驱使的政府: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不是官僚政治的需要,即政府把公共服务对象重新界定为“顾客”,让顾客们来选择公共服务。

7、有事业心的政府:有收益而不浪费,即政府不仅要花钱在公共服务上,还要有利润动机、投资观念,运用合法渠道去挣钱。政府重视以物质奖励来调动部门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管理人员都转变为企业家。

8、有预见的政府:预防而不是治疗,即政府要有预防意识、预防对策,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问题成堆以后才来解决。

9、分权的政府: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即政府下放权力,积极采用参与式管理,赋予一线工作人员以较大的自主权。

10、以市场为导向的政府:通过市场力量进行变革,即政府工作运行主要依赖市场机制而不是官僚政治机制。

★政府在建立市场过程中的责任:

①建立市场规则;②为消费者提供信息;③利用政策平衡供求关系;④刺激私营企业的生产;

⑤填补市场空白;⑥鼓励新的市场因素的产生;⑦与私营企业一起分担社会风险;⑧调整公共投资政策;⑨沟通买方卖方关系;⑩利用税收政策调节市场;?支持建立群众自治组织。(二)政府再造的五大战略:

1、核心战略:明确组织目标。

2、后果战略:创设绩效后果。

3、顾客战略:将顾客置于驾驶员的位置。

4、控制战略:将控制从高层和中央移走。

5、文化战略:创造企业家文化。

(三)案例分析:奥斯本企业家政府思想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

1、灌输企业家精神: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2、转变工作态度;

3、建设服务型政府。

十、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行为学》

(一)新公共服务的基本理念:

1、民主公民权。公民权涉及的是个人影响该政治体系的能力,它意味着对政治生活的积极参与,对公共利益的广泛关注。

2、社区。公民社会是一种公民能够相互进行一种个人对话和评议的地方,这不仅是社区建设的本质,也是民主本身的本质。公共行政官员的首要角色是要建设社区,通过鼓励公民参与公共决策而对增进社会资本发挥积极作用。

3、组织人本主义。对传统等级制研究方法和官僚制的批判,为管理和组织的研究寻求可替代的备选方法。

4、后现代主义。因为我们在后现代世界中相互依存,所以治理必定会越来越以包括公民与行政官员在内的相关各方之间开诚布公的会话为基础。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原则:(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观点)

1、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2、寻求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4、服务于公民而不是顾客;

5、行政责任不能简单化;

6、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西方行政学说史 名词解释自己整理教学提纲

西方行政学说史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 ◆1政治(威尔逊) 是指在重大而且带着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 ◆2政治学: 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构成方式”、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基本理论。 ◆3行政学: 行政学侧重于研究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研究如何设置合理的组织体系,如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和如何有效地达到目标。 ◆4政党分赃制 政党分赃制是指,执政党把官职当做战利品分配给本党成员,从而形成的一种,任人唯党,任人唯派,任人唯亲的选官制度。 ◆5第四权力机关 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等公共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不断增强,他们对于政府制定的执行公共政策的活动也具有重大影响,西方国家因此称其为第四权力机关 ◆6传统文官制度: 是指建立在政治行政一体学说基础上之上的,期显著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政党分赃的体制。在这一制度下,官员并非是一种专业的,稳定的职务,而是作为执政党的战利品任意分配给笨本党党徒,政府的行政人员也经常随着执政党的变动而大规模的更替。 ●第二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7“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 传统管理是驱赶式或者叫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这种管理采取单一的直线指挥,其特点是中央集权。昆斯伯里侯爵,这个词是借用职业拳击的用语,意指管理与工人双方根据比赛规则展开体力和智力竞赛。 ◆8工时研究, 顾名思义,就是对于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而不是对于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进行研究,仅仅研究对一个工人完成一件规定任务的时间做出统计这并不是工时研究 ◆9职能工长 是泰罗将来自一般管理层的权威分全,并将来自工长的权力集中,责权的心新的重点是规划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泰罗将以前有工长干的任务做了划分,将一部分划分给职能工长。泰罗指示,职能工长,要具备九种品质,教育,专门知识和技术知识,体力,机智,充沛的精力,毅力,调解力,判断力和常识,良好的健康状况 ◆10工资刺激系统: 泰罗指出,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泰罗的刺激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事先确定工作表现的标准,这使得泰罗认为奖励的实际方法——不管是计时还是计件——相对就不那么重要。 ◆11差别工资: 是将刺激建立在工作表现的事先确定的标准上,对每一个工人在个人基础上奖励,奖励当即兑现的具体支付制度。 ◆12泰罗的组织概念,

浅谈西方行政学说史六大理论

浅谈西方行政学说史六大理论 摘要:从威尔逊发表《行政学研究》提出行政与政治二分至今已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学科。文章通过对西方行政学说史的发展背景和主要的观点的研究,以及产生的主要成果对西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政府行政管理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以及行政学的学术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 公平和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西方行政学说理论不断追求和批判的主题。其理论围绕公平和效率做有规律的“摆动”,在管理效率和政治公平的交替中平衡发展。钟摆从右到左依次为: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民营化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民主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一、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产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导致高福利国家财政状况急剧恶化、加上环境污染、失业以及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日益理性化。除上述原因外,政府等公共组织的急剧扩大带来的财政压力是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的直接原因,另外学术领域的发展也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将新公共管理定义为:政府机构要小规模运行,并且把服务分包出去,而不是直接通过。强调公共服务的多元化,而不是单一的供给。强调公共服务向使用者收费,不是把缴纳的税金作为公共服务的基本费用。在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方面,尽可能用私人企业。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如陈振明、毛寿龙等都提出过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但本文比较认同谭功荣教授的观点,他把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决策与执行二分。也就是说政府只要掌握好经济发展的方向就好,而向前的动力则可以有基层来承担。自己对自己负责;二是绩效目标。通过设立目标、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激发员工的为了自己的需求而努力对于效率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三是顾客本位思想。顾客的目标是政府服务的标准,政府通过了解顾客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新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是效率。它提出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公共组织的绩效展开的与传统行政学相比提倡的工具理性的绝对性较低。在关于人性假设方面新公共管理学是理性经济人,强调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因此不再是纯粹的理性人假设。在政府角色方面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掌舵比传统行政学中政府是执行者更近钟摆运动中的下端点。因此在钟摆运动中新公共管理处于右端点和下端点之间。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新公共服务产生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年代,很多西方学者就认为是资本主义的胜利,最早提出新公共服务的概念的是美国公共行政学者罗森布鲁姆在1989年提出的。在他看硇鹿共服务是合乎现代社会价值追求的,也是未来必须努力要实现的,它解决了公共行政不合法合宪的问题。在《新公共服务:服务,不是掌舵》一书有很清晰的描述。表明了新公共服务的理论目标,登哈特夫妇指出社会的共同价值在社会公平的基础上公民参与。新公共服务表达了这样一种模式,那就是可以取代现在的管理模式。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服务于公民,而不是服务于顾客;二是追求共同利益;三是重视公民权胜过重视企业家

西方行政学说史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2009版) (征求意见稿) 教务处编印 二〇〇九年六月

西方行政学说史 A History of Western Administrative Theories 课程编号:3141036 课程属性:专业主干课 学分:3 学分 学时:48学时(讲课:48学时;上机: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原理 适用专业:行政管理系本科生 教材: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丁煌著,2008年修订版。 开课院系:行政管理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西方行政学说史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既是行政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是学生真正进入行政管理科学大门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西方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掌握西方行政学的主要流派及其思想内容以及行政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性理论,分析和描述西方行政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藉此,在全面了解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过程基础上深入理解行政学知识与理论,从更广泛的纵横层面把握行政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发展进程及其原因,并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律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要求分为掌握、熟悉、理解、了解、初步了解等) 1、第一章:导论(2学时) (1)掌握西方行政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理解学习西方行政学说史的意义; (3)了解西方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2、第二章: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6学时) (1)掌握威尔逊提出的行政实质内容; (2)掌握古德诺“政治-行政二分”的涵义以及政治与行政的协调途径; (3)熟悉科学管理理论与一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4)理解威尔逊行政学思想的学术地位 (5)理解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对西方行政学发展的影响 (6)了解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第三章:正统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8学时) (1)掌握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熟悉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政治: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活动和围绕重大决策以及相关问题的相互互动过程,其形式的国家政策和法律。 法律:国家用来规范全体公民行为的理性化规定,其形式是法律条文。 行政:国家政治决策和法律规定被实施的过程,其形式是行政行为。 威尔逊:公共行政之研究1887 古德诺:政治与行政1900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马克斯.韦伯:官僚制1920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1947 1.《行政之研究》威尔逊 1.政治学研究围绕着政府体制、国家性质、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民权和王权(大众权力和王室特权)、政府实质及目的。忽略了“如何富有启发性地、公平地、迅速而又没有摩擦的实施法律”的问题,即“行政管理” 2.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了解:首先,政府能够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其次,政府怎样才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和能源方面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政府能做什么?怎么做好?) 3.威尔逊比较了早期时代的政府行政和现阶段的政府行政。早期时代的政府靠命令行事,驱使着人民,全体人民处于管辖之下,缺乏民主,也就很少或没有在行政管理方面遇到问题。而现在,全民的意见正在稳步地扩展成为一种关于国家职责的新观念,政府的职能日益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在数量上也同样大大增加。 4.威尔逊通过对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制度史的分析判断指出了一般政府发展所经历的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绝对统治时期,是行政系统与绝对统治相适应的时期;第二时期,制定宪法废除绝对统治者并用人民的控制取而代之的时期,这一时期一般对行政管理有所忽视;第三时期,拥有权力的人民在他们掌握权利的新宪法的保障下,着手发展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期。 5.威尔逊在美国发展行政科学的理想模式是通过某种方式建立一个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以便开展活动同公众的思想保持密切的联系。 6.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公众舆论应该起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行政学研究中的最佳方法,必然能够赋予公众评论监督控制的权利,并与一切干扰公众舆论的活动相分离。 7.美国的理想模式是通过选举和公开性的协商建立一个有文化教养和自立精神的文官制度,能够有理智有力量地展开活动,同时与公众的思想保持紧密的联系。 8.在威尔逊规划的美国行政科学的蓝图中,威尔逊倾向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美国自身的行政制度,以便客观地分析美国政治制度的优劣之处;作为美国行政科学之基础的原则,应该是实质上包含民主政策的原则;而使其走向美国式类型的倾向,一种为了追求共同目标而建立政府与政府之间联系的趋势就是在被允许的限度内实行分权的广泛联盟来取代集权化,要建立在诚信的平等和光荣的隶属基础之上。 9.【政治VS行政】行政管理的领域是一种事务性的领域,它与政治的领域的那种喧闹和冲突相距甚远。他甚至不存在宪法研究的那种辩论基础。”

(完整word版)西方行政学说史

行政学发展历程:西方行政学提出和创立时期(1887-1918):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城市化、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社会矛盾激化,原有行政管理方法不适应时代要求,对行政学发展产生了需求。代表人物: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们独立的行政学科,行政学创始人。古德诺--进一步发展了政治-行政二分法《政治与行政》。泰勒—倡导科学管理运动,使人们将政府的行政与管理的科学化联系在一起,《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学派的奠基人,提出了一般管理理论《国家行政理论》、《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这一时期行政学家接受了“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认为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代表人物:韦伯—现代官僚制的奠基人,西方管理制研究基石的《论官僚制》。怀特—对行政学发展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到重要作用的美国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二战史西方世界放弃了传统经济学倡导的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开始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干预。行政管理在官僚体制、行政权力、行政职权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改变。原有行政学说受到质疑和挑战。代表人物:对行政原则进行猛烈抨击并率先将行为主义研究方法和决策概念引入行政学管理研究,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决策理论体系的美国行为主义行政学家西蒙;以渐进调适的观点对行政决策的过程和方法进行了全面分析,进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决策模式-渐进决策模式的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 应用与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管理现代化,也为行政学注入活力。行政学摆脱了对政治学的过分依赖,由纯理论专项应用研究,成为一门融多学科理论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地位得到巩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不仅表现在以帮助政府解决如何改进政策分析这一应用学科的兴起,而且还体现在比较行政学的研究极大促进了行政生态学的快速发展。代表人物:借生态学研究生命主体育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来研究行政系统与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即通过生态系统的模拟来研究行政生态系统的美国行政学家里格斯。 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陷入滞涨的困境中。低速增长的并且结构性经济危机交替的经济情况,结束了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政治问题是公众丧失对政府的信心。人们开始提出新的模式来取代旧的传统理论,美国-新公共行政学运动;英国-重视行政道德规范和社会需要的社区服务模式。行政学研究更加重视政府行政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同时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论在实践中广泛并且成功的应用为行政学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代表人物:对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进行了全面反思和批判并运用新的研究方法、从新的视角对公共行政的现实与未来做了深入研究的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 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1.对行政学科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2.企业家政府理论兴起3.政策科学的繁荣4.公共选择学派影响深远。代表人物:1.以经济学方法探讨政府行政问题为主要特征的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倡导用企业家精神来克服政府官僚主义并为政府的改革开出十种药方的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布勒;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尤其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进行批判而提出新公

西方行政学说史读后感

《西方行政学说史》 我所读的是丁煌在2004年重新修订的《西方行政学说史》,颇有所感,故将一些想法记下与大家分享。丁煌从西方行政学的提出开始,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将西方行政学分为“提出与创立时期”、“正统时期”、“批评与转变时期”、“应用与发展时期”、“挑战与创新时期”和“总结与探索时期”,也就是从1887年提出至今的114年的发展历程。 正如丁煌所言,“行政管理和行政思想古已有之”。近代行政学包含于政治学之中。1865—1968年,德国学者斯坦因首次提出了“行政学”一词。1887年威尔逊在《行政学研究》一文中首次将“行政”与“政治”分离,将“行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那么,一个明显的问题——为何要将政治与行政分离? 按照西方传统对于权力划分的体系,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其实也就是在法律的基础之上,按照法律的制订、执行、监督三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系统进行权力划分。也就说,大前提就是国家权力的运行需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中国古代社会的组织规则是个人意志,也就是君主权力。那么权力独揽的君主制下也就不可能存在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的权力的制衡。这种行政生态之下,也就不可能衍生出西方的政治抑或行政思想。在任何时候如果社会的组织规则不是建立在法律之上,那么也就不会存在权力的制衡。之所以在文章开始提出这一观点,就是想首先请读者明晰为何西方的理论在中国社会现实中南辕北辙、变形走样的根本原因。也请诸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中理论的过程中仔细思考其中差异,切勿生硬套入中国现实。 行政学的肇始便是将这三分转变为“政治—行政”二分。依威尔逊之言,“政治是‘在重在而且带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在另一方面,‘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因此,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也就是说,政治是在处理国家权力及主体间的关系,而行政则是在执行这种关系意志(国家意志)的结果。那么在这种分割方法之下,政体的核心构建就是围绕行政权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提纲

西方行政学说史复习提纲 一、法约尔管理的十四条原则?(简答)p58 1、劳动分工:法约尔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效率。 2、权力和责任:在法约尔看来,权利和责任是互为因果的,有权力就必定有责任。 3、纪律:法约尔认为纪律是组织与其所属成员之间通过协定而达成一致的服从、勤勉、积极、规矩和尊重的表示,它是以尊重而不是以恐惧为基础的。 4、统一指挥:法约尔明确指出,无论对哪一件工作来说,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者的命令。 5、统一领导:对于力求打到同一目的的全部活动,只能有一个领导者和一项计划。 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在一个组织中,个人利益或小集团的利益不能置于组织的利益之上,一个家庭的利用应先于其成员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应高于一个公民或一些公民的利益。 7、人员的报酬:把职工视为“经纪人”,人员的报酬是其服务的价格,应该合理,并尽量使组织的管理者和所属人员都满意。 8、集中:法约尔认为,集中也是一种必然规律的现象。 9、等级系列:即从最高权力机构直至底层管理人员的上下级领导系列,它显示出组织内权利执行的路线和信息传递的渠道。 10、秩序:即“各有其位,各就其位”。 11、公平:法约尔认为,公平是由善意和公道产生的,它为处理组织与其所属成员的关系提供了一条原则。 12、人员的稳定:即有秩序地安排人员和补充人力资源。

13、首创精神:法约尔认为,一个能发挥下属人员首创精神的领导要比一个不能这样做的领导高明很多。 14、人员的团结:法约尔认为,全体组织成员的和谐与团结可以使一个组织产生巨大的力量。 二、韦伯官僚制的特征?(简答)p75 1、合理的分工; 2、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 3、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4、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5、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6、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7、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三、韦伯官僚制的优点和缺点?(简答)p78 (一)韦伯认为,官僚制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严密性:官僚制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按专业化标准,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秩序井然,严格的敢为责任制使一切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 2、合理性:由于专业技术知识居于中心地位,任何规定都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显示出精确、迅速、统一、协调、节约和高效等优势。 3、稳定性:非人格化秩序的去诶的那个,使管理的任何步骤都源于法规,摆脱了长官意志,保证了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普适性:官僚制组织适用面广,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各种企业甚至私人组织都可以采用。 (二)韦伯也指出了官僚制的缺点:官僚制压抑了人的积极性和创

《西方行政学说史》思考题

《西方行政学说史》思考题 第三部分深化过程中的西方行政学理论 第17章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理论 通过对里格斯行政生态学理论的研究,试分析: 1、试论述行政生态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和研究特点 2、试分析里格斯关于国家行政五大生态要素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3、试分别叙述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溶合型行政模式、与现代工业化相 适应的衍射型行政模式和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棱柱 型行政模式的基本特征(从五大生态要素出发进行分析) 4、试从学术价值和局限性两方面对里格斯行政生态理论进行评价 5、试分析行政生态学理论对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启示 第18章黑迪的比较行政学理论 通过对黑迪比较行政学理论的研究,试分析: 1、黑迪总结出学者们在公共行政研究的一些核心问题上达成共识的观 点是什么? 2、分别从学科发展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分析比较行政学研究的重要性 3、黑迪认为,默顿的“中程理论”是利用率最高且最受欢迎的比较分 析框架。试分析“中程理论”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该理论在行 政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19章彼得的彼得原理 通过对彼得的彼得原理的研究,试分析: 1、试结合彼得原理,分析广泛存在于社会组织的痼疾——“不称职” 现象的原因 2、试举例说明冲击式晋升、蔓藤式晋升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 3、试分析帕金森理论与彼得原理中关于组织等级制的区别 4、试结合实际,谈一谈彼得原理对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有哪些启示? 第20章德罗尔的政策科学理论 通过对德罗尔政策科学理论的研究,试分析:

1、试论述德罗尔关于政策科学的含义、特征和系统群研究方法的含义 2、试结合行政管理实际,分析系统群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3、试结合政策制定环节,分析应对逆境的政策原则在实际中的运用 4、分析德罗尔的政策科学理论对我国决策实践具有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第21章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理论” 通过对“新公共行政学理论”的研究,试分析: 1、试分析传统公共行政学与新公共行政学的区别 2、对公共行政组织中的四种基本运作过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试分别论述新公共行政学在理论研究和行政实践方面对当代公共行 政发展的贡献 4、试述新公共行政学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第22章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通过对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研究,试分析: 1、试结合行政管理工作,分析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和七个基本步骤 2、试结合行政管理工作,分析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参与式”管理) 3、试分析在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推广目标管理的意义 4、你认为目标管理在公共行政应用中的主要环节包括哪些内容? 第23章奎德的政策分析理论 通过对奎德政策分析理论的研究,试分析: 1、叙述政策分析的含义、目的、基础(运筹学和系统分析)和必要性 2、为什么说政策分析是在运筹学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试结合某一项具体事件,叙述政策分析的一般过程 4、试结合行政管理实际,叙述政策分析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第24章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 通过对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失败说”的研究,试分析: 1、试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政府政策低效率的原因以及克服这种现象 的对策? 2、试分析造成政府工作机构低效率的原因以及克服这种现象的对策?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一、西方行政学产生的背景 1、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扩张以及行政权力的扩大,即“行政国家”的出现 提出了研究要求。 2、“文官改革运动”的发展 (绅士政府——政党分肥——功绩制) 3、科学管理运动的发展 (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4、多种学科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政府行政管理实践 二、西方行政学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1)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鼻祖)《行政学研究》(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政治与行政》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 (1)马克斯??韦伯现代官僚理论奠基人《论官僚制》 行政组织的三种类型:神秘化的组织、传统的组织、合理化—合法化组织(2)怀特1926《行政学导论》 当代人事管理的两大支柱:选拔人才、职位分类 3、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 (1)巴纳德《经济人职能》 (2)西蒙有限理论决策 决策应该用“令人满意”准则取代“最优化”准则(P181) (3)林德布罗姆渐进决策 渐进决策的三个基本准则:按部就班原则、积小变为大变原则、稳中求变原则(P246) 4、西方行政学的应用与发展时期(60年代) (1)德罗尔现代政策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2)里格斯行政生态研究 5、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1)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 新公共行政学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观进行了反思和批判(P306)(2)德鲁克目标管理 6、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1)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说” 公共选择学派从经济学视角考察政治理论和政治行政问题(P340) 三、威尔逊公共舆论监督思想(P27) 威尔逊的行政监督思想主要是通过他对公共舆论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所进行的分析而得到阐述的。他说“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群众舆论将其什么作用?准确的答案似乎是:公共舆论将其权威性评判家的作用”“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行政方面,为了对制定基本政策的更为巨大的力量进行监督,公众的批评则是完全安全而且是有益的,是完全不可缺少的。应该让行政学之研究去发现一些最佳方法,这些方法能够给予公众舆论以上述这种控制监督的权力,但却使之与一切其他的干扰活动分家”这里,威尔逊正确的指出了,作为监督政策实

B卷(西方行政学说史)

广西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 2015年第(暑)学期期末考试 《西方行政学说史》人专、人本、物本专业试卷 ( B 卷) (本试卷共有五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 号内。) 1.古德诺发现,美国政府体制得以顺利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适度控制”和“必要行政集权”全来自于一种法定体制外的调节功能,即()。 A.市场 B.政党 C.舆论 D.监督 2.被视为世界各国公认的第一本大学行政学教科书的是怀特所著()。 A.《行政学导论》 B.《近代公共行政的趋势》 C.《联邦主义者》 D.《外国公务员制度》 3.从组织理论上看,法约尔所讨论的主要是()。 A.组织行为问题 B.组织协调问题 C.组织管理问题 D.组织结构问题 4.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行政决策基本模式的是()。 A.理性决策模式 B.“有限理性”决策模式 C.激进决策模式 D.渐进决策模式 5.在沃尔多看来,强调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的组织理论是()。 A.传统组织理论 B.新传统组织理论 C.现代组织理论 D.后现代组织理论 6.德鲁克基于目标管理理论提出的在政府机构中广泛运用的理论是()。 A. 公共选择理论 B. 公共服务机构管理理论 C.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D.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7.以布坎南的“政府失败说”为主要代表的理论是()。 A.公共关系理论 B.政策分析理论 C.公共政策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 8.法默尔认为可以与我们经常在韦伯以及许多主流公共行政理论家著作中所见到的“合 理化”一词相提并论的、一个用来表明后现代主要特征的语词是()。 A.想象 B.解构 C.反思 D.变样 9.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评声中,真正能够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尤其是企业家政府理 论的替代性新理论模式而被提出的是()。 A.公共环境理论 B.新公共服务理论 C.公共行政理论 D.公共治理理论 10.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最能够代表西方行政学理论主要发展趋势的理论是 ()。 A. 公共治理理论 B. 公共管理理论 C. 新公共服务理论 D.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 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全部选对 该小题得满分,少选、多选、错选、不选该小题均为0分。) 1.下列人物中,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行政学说在初创过程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的是()。 A.威尔逊 B.韦伯 C.古德诺 D.泰勒 E.法约尔 F.怀特 2.奎德认为,无论问题属于何种性质,政策分析过程都要包括的基本阶段是 ()。 A.前期调研 B.总体概述 C.广泛探索 D.多方比较 E.说明解释 F.测试检验 3.被誉为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有长期、丰富的企业工作实践,先后做过 ( )。 A.机械工人 B.车间管理员 C.技师 D.工长 E.总工程师 F.总经理 4.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他看来,“经营”包括的活动有 ( )。 A.技术活动B.商业活动C.财务活动D.安全活动E.会计活动F.管理活动 5.西蒙认为,个人在参加组织而成为组织成员之后,在组织成员的地位上所作的有关组 织的决定受组织影响,这种组织影响力主要表现为:() A.凝聚 B.权威 C.沟通 D.组织认同 E.效率准则 F.训练 6.在林德布洛姆看来,渐进决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不急不躁原则 B.按部就班原则 C.平稳过渡原则 D.稳中求变原则 E.连续不断原则 F.积小变为大变原则 7.麦格雷戈认为在Y理论提出时,已经有某些与Y理论相一致的创新思想在应用上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A.分权与授权 B.层级分明 C.扩大工作范围 D.参与式和协商式管理 E.鼓励职工自主创新 F.鼓励职工对自己的工作成绩作出评价 8.沃尔多认为,传统行政学在1940年前一直支配着行政学领域的基本特点有: ()

西方行政学说史 名词解释自己整理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 ◆1政治(威尔逊) 是指在重大而且带着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 ◆2政治学: 政治学主要研究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构成方式”、主权的本质和地位、政治权力、政治制度等有关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基本理论。 ◆3行政学: 行政学侧重于研究政府组织、政府行为等行政现象,研究如何设置合理的组织体系,如何确定正确的组织目标和如何有效地达到目标。 ◆4政党分赃制 政党分赃制是指,执政党把官职当做战利品分配给本党成员,从而形成的一种,任人唯党,任人唯派,任人唯亲的选官制度。 ◆5第四权力机关 在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报刊广播等公共舆论对政府行为的监督,不断增强,他们对于政府制定的执行公共政策的活动也具有重大影响,西方国家因此称其为第四权力机关 ◆6传统文官制度: 是指建立在政治行政一体学说基础上之上的,期显著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政党分赃的体制。在这一制度下,官员并非是一种专业的,稳定的职务,而是作为执政党的战利品任意分配给笨本党党徒,政府的行政人员也经常随着执政党的变动而大规模的更替。 ●第二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7“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 传统管理是驱赶式或者叫昆斯伯里侯爵式的管理,这种管理采取单一的直线指挥,其特点是中央集权。昆斯伯里侯爵,这个词是借用职业拳击的用语,意指管理与工人双方根据比赛规则展开体力和智力竞赛。 ◆8工时研究, 顾名思义,就是对于完成一件工作,应该用的时间进行精心的研究,而不是对于完成工作的实际时间进行研究,仅仅研究对一个工人完成一件规定任务的时间做出统计这并不是工时研究 ◆9职能工长 是泰罗将来自一般管理层的权威分全,并将来自工长的权力集中,责权的心新的重点是规划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泰罗将以前有工长干的任务做了划分,将一部分划分给职能工长。泰罗指示,职能工长,要具备九种品质,教育,专门知识和技术知识,体力,机智,充沛的精力,毅力,调解力,判断力和常识,良好的健康状况 ◆10工资刺激系统: 泰罗指出,任务和奖金构成了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泰罗的刺激系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事先确定工作表现的标准,这使得泰罗认为奖励的实际方法——不管是计时还是计件——相对就不那么重要。 ◆11差别工资: 是将刺激建立在工作表现的事先确定的标准上,对每一个工人在个人基础上奖励,奖励当即兑现的具体支付制度。 ◆12泰罗的组织概念, 在这样的组织中,和谐应当取代不和,合作应当取代冲突,应当强调劳资利益的一致性 ●第三章,法约尔的管理组织思想 ◆13法约尔法则:

10月自考《西方行政学说史》真题【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西方行政学说史》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开行政研究之先河的是 A.威尔逊B?泰罗C.法约尔D.韦伯 2、被西方国家称为“第四权力机关”的是 A.民间团体 B.行业协会 C.报刊广播 D.国际组织 3、泰罗指出,构成科学管理结构上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奖金和 A.福利 B.任务 C.荣誉 D.职责 4、泰罗的科学管理所赖以建立的假设基础是 A.政治人的人性假设 B.行政人的人性假设 C?社会人的人性假设D.经济人的人性假设 5、被称为“一般行政管理理论家”的是 A.法约尔B?韦伯C?泰罗D.古立克 6、法约尔管理论的核心是

A.分权制度原则 B.等级制度原则 C.民主制度原则 D.公平制度原则 7、韦伯认为,任何社会组织赖以存在的基础都必须是 A.某些种类的人群 B.某种形式的权力 C?某些确定的职位D?某种既定的任务 8、开启了研究组织理论先河的是 A.古立克B里格斯C?韦伯D?麦格雷戈 9、古立克认为,将目的具体化的惟一途径是 A.计划 B.指挥C?控制D监督 10、福莱特一再推崇的解决社会冲突的办法是 A?妥协B.整合C?斗争D.改革 11、为了让国家发挥它的正面力量,福莱特主张要实行 A.全国性控制 B.选择性控制 C.全国性计划 D.选择性计划 12、梅奥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具体无知是其对 A.环境的无知 B.人性的无知 C.生命的无知 D.国家的无知 13、霍桑研究以扎实的调查和分析指明了人的

西方行政学说史 丁煌

西方行政学说史 导论: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1、中西早期行政管理思想(非系统非学科化) 2、1845年法科学家M·A·安培“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的设想; 3、1865-68德学者斯坦因七卷本《行政学》最早提出“行政学”一词(指行政法); 4、1887年美学者(总统)威尔逊发表开创性的《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 5、1900年美学者古德诺出版发表〈政治与行政〉一书,进一步明确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自此行政学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得以确立。) 6、1926怀特《行政学导论》、1927威洛比《公共行政原理》,对其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和阐述。行政学理论体系得以形成。(产生背景) 二、西方行政学的发展历程 多种分段方法: A、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时期(19世末20世初)、社会人时期(20世纪20年代)、当前时期(二战后); B、台湾学者(行政学):传统理论时期(X*:1900-30)、行为科学时期(Y*:1930-60)、系统理论时期(Z*,1960后); C、夏书章:形成阶段(19世末到20世纪20年代)、成长阶段—科学管理时期(20年代后)、科学化时期(40年代始); D、教材观点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参照众多美国学者之方法),六阶段: u西方行政学的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年); u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u西方行政学的批评与转变时期(1941-1959年); u西方行政学的发展与应用时期(20世纪60年代);

u西方行政学的挑战与创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 u西方行政学的总结与探索时期(20世纪80年代) 1、提出与创立时期:1887-1918 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威尔逊:行政学创始人,《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古德诺:美行政学家,《政治与行政》,对政治与行政的分离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 泰勒:美管理学者,《科学管理原理》,倡导科学管理; 法约尔:法管理学者,〈一般管理原理〉,提出了一般管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十四管理原则) 2、西方行政学的正统时期:1919-1941年 这一时期的行政学家继承了早期行政学的基本信念,认为“真正的民主与真正的效率是统一的”,经济和效率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准则。 此时期将官僚制度及其组织和管理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对行政现象的科学分析,发现行政管理的原则和规律,并尝试着为行政学确立一个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学科体系。 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 德社科学家韦伯,官僚制理论的奠基人,〈论官僚制〉; 美行政学家怀特:撰写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 美古利克:从分工与整合、全体与部分关系入手提出了分工的局限性和工作协调的重要性,对公共行政作综合研究; 英厄威尔:对行政管理的原则进行了归纳和概括,与古利克合著〈行政科学论文集〉; 美国女政治哲学家福莱特:创立了动态管理理论,为正统行政学向行为主义行政学的过渡架设了桥梁。 3、转变与批评时期:1941-1959

西方行政学说史 简答自己整理考试必过

●第一编古典时期的行政学说 ★第一章威尔逊的现代行政学理论 ◆1.威尔逊认为:“行政学的研究目标: ◆2简述威尔逊研究行政学的方法 ◆3威尔逊认为美国的文官制度的改革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4威尔逊公共舆论监督理论的内容: ◆5威尔逊对行政学的贡献: ◆6威尔逊关于行政学与政治学区别的论述 ★第二章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7泰罗将工人分为几种? ◆8简述泰罗写作科学管理的原理的目的 ◆9简述泰罗的刺激方法? ◆10互利的交换体系的含义(泰罗) ◆11简述泰罗的思想革命的内容? ◆12军事型组织的缺陷 ◆13偷懒和磨洋工原因分析 ◆14时间-动作研究的具体步骤包括: ◆15进行职能工长制变革的好处: ◆16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内容 ◆17泰罗的贡献 ◆18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局限: ◆19简述立莲吉尔布雷斯所述的历史上的三种管理方式 ★第三章法约尔的管理织思想 ◆20简述法约尔的组织论。 ◆21试述法约尔认为的产生双重指挥的原因。 ◆22法约尔关于企业活动的六种职能的内容 ◆23法约尔十四条管理原则 ◆24简述权利与责任的关系 ◆25法约尔认为制定和维持纪律的最有效的办法: ◆26对报酬的方式,人们通常希望: ◆27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成功办法 ◆28法约尔认为参谋部主要为领导处理四个方面的问题 ◆29法约尔管理组织理论特征: ◆30法约尔对管理的革命性贡献: ◆31法约尔认为,为保持人员团结应避免哪些危险 ★第四章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 ◆32程序规章和制度在现代官僚组织的实际运行中的基本作用 ◆33简述理想类型官僚行政机构的特征 ◆34官僚制的缺点 ◆35简述传统型统治的组织机构的基本特征与法理型统治的区别◆36个人魅力型统治的基本特征 ◆37个人魅力型统治产生的原因 ◆38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39法理型统治的基本特征 ◆40官僚制的评价(优缺点) ◆41权力的合法性及其三种主要的权威形态: ◆43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对西方行政学的贡献 ◆44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缺陷与不足 ★第五章古立克的行政组织理论 ◆45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

西方行政学说史

西方行政学说史 考试性质 《西方行政学说史》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考试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对西方行政学说史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素质,具体考察考生对西方行政管理学说史的发展规律、演变进程、不同时期代表性人物的主要著作、主要理论及其特点的掌握,能够从行政理论的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并具备运用前人的行政学理论分析我国的行政管理实践的能力。 (二)本大纲的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识记:能解释有关的概念、理论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西方行政学说史的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内容 (一)西方行政学的产生的与发展历程 (二)提出与创立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三)正统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史 韦伯的官僚制理论、怀特的理论行政学思想、古利克的一体化行政思想、厄

威克的系统化行政管理原则、福莱特的动态行政管理理论。 (三)批评与转变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学说、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沃尔多的综合折中行政观、帕金森的“帕金森定律”、麦格雷戈的公共人事管理、林德布洛姆的渐进决策理论。 (四)应用与发展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德罗尔的政策科学思想、彼得的《彼得原理》、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说。 (五)挑战与创新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六)总结与探索时期的西方行政学说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罗茨的政策网络理论、奎德的政策分析理论、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罗森布鲁姆的多元公共行政观、希克斯的整体性治理理论。 (七)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

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西方行政学说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因其发表而标志着行政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诞生的是 A.《正义论》 B.《行政学研究》 C.《论美国的民主》 D.《经济与社会》 2.尽管泰罗认为具体的支付方式或制度相对不重要,但总的来说支持其在米德维尔时设计的 A.差别工资制 B.同一工资制 C.统一工资制 D.按需工资制 3.在泰罗的著作出版后,随着科学管理的推广,1911年出现了一大批打着 A.“效率至上”旗号的人 B.“速度第一”旗号的人 C.“更高更快更强”旗号的人 D.“生命在于运动”旗号的人 4.法约尔认为,像劳动分工一样,是一种必然规律现象的是 A.分散 B.分化 C.集中 D.离散 5.韦伯认为,法理型统治要求包括领袖、官员和公民在内的一切人都要忠于 A.元首 B.领导 C.老板 D.法律 6.在韦伯看来,官僚组织体系庞大、行动缓慢,容易造成低下的 A.组织速度 B.组织效益

C.组织结构 D.组织效率 7.韦伯认为,就传统型统治的纯粹类型而言,传统本身就直接决定了法律的 A.形式 B.内容 C.风格 D.样式 8.古立克认为,人们没有必要过分注重行政和立法部门之间的相互 A.制衡关系 B.援助关系 C.交换关系 D.斗争关系 9.公共行政学院的前身叫纽约市政研究局,设立于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10.福莱特认为,解决社会冲突主要有三个途径,即一方占据上风、互相妥协和 A.冷战 B.战斗 C.分离 D.整合 11.为实现工人的参与,福莱特认为可以赋予他们所谓的 A.“功夫权力” B.“功能权力” C.“功能制度” D.“功能价值” 12.梅奥认为,政党是建立起来教育公众从而产生一种公共舆论的形式,而事实上它们成了一种赢得选举的 A.工具 B.主体 C.方式 D.目的 13.梅奥认为,单调的工作、不充分的社会条件以及人的解体一起产生了工业中的 A.满足 B.快乐 C.不满 D.忧伤 14.巴纳德认为,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在物理学和生物学上都是受到很多限制的,他只有有限度的 A.理性 B.非理性 C.绝对意志 D.自由意志 15.在巴纳德看来,组织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复合性 A.非正式组织 B.正式组织 C.政党组织 D.民间组织 16.西蒙认为,个人决策的最后一步是 A.管理 B.选择 C.指挥 D.决算 17.按照里格斯的观点,所有的社会在一定的点上都是从农业化形态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