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叶天士从肺论治脾胃病经验

浅析叶天士从肺论治脾胃病经验

浅析叶天士从肺论治脾胃病经验
浅析叶天士从肺论治脾胃病经验

浅析叶天士从肺论治脾胃病经验

彭君伟周帆方静陈江

【摘要】【摘要】吴门医派名医叶天士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经验丰富,见解独特。他从脾胃与肺生理上密切相关,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从肺论治脾胃病的宣肺、降肺、润肺等治法;同时,又基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和卫气营血之传变规律,注重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治肺以防邪传中焦脾胃。具体用药上常以桔梗、杏仁、枇杷叶、紫菀、瓜蒌等开降肺气之品,以助脾升胃降;又以桑叶、麦冬等清润之品润肺生津,以助脾阴、胃阴充盈。现梳理并总结叶天士现存古籍医案中从肺论治脾胃病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以期更好地指导当前脾胃病的诊断和治疗。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8(011)011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叶天士;脾胃病;肺;医案研究

基金项目:苏州市吴门医派研究专项科研基金(SYSD2015169)

叶桂(公元1667~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吴江(今苏州)人。叶天士不仅是温病学大家,而且在治疗内科杂病,尤其是脾胃病方面也卓有建树。其所治脾胃病之方法,灵活多变,善于从肺与脾胃共主水液运行和气机升降等方面辨治脾胃之病,每获良效。现世医家多强调“肺与大肠相表里”,在便秘治疗上有所发挥,实则脾胃诸病与肺亦多有联系也。笔者尝试在叶天士现存的古籍医案中总结其从肺论治脾胃病的思想和实践经验,以期能对临床辨治脾胃病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医)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中医: 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杜锡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博士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瘙痒剧烈,易复发。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等,常反复发作,湿疹急性期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致小儿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和进食,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中医药因能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改善皮损,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复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中医对小儿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中医对小儿湿疹的认识 古代医藉记载的“奶癣”、“胎敛疮”、“四弯风”等相当于小儿湿疹,如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云: “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 “胎敛疮,此症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乳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敛,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搔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敛。”明确指出本病多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认为其病机“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四弯风》又载: “此证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诸病源候论》认为小儿发病乃“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是心家有风热”。清《外科真诊》记载: “奶癣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而成,有干湿之分。干者形如癣疥,痒起白屑;湿者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

叶天士通络治痹七法

叶天士通络治痹七法 (2011-09-26 09:42:05) 转载 分类:中医临床-外、骨伤科 标签: 健康 临证指南医案·痹证门》(本文所引文献均据上海科技出版社1976年版《临证指南医案》,下同)载痹证83案,其治疗用药以宣通络脉痹阻为主,形成以通络为主治痹之法,诸如祛风通络、化湿通络、宣肺通络、活血通络等。兹就叶氏通络治痹归纳为七法,浅论如次。 一、祛风通络 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若寒温不适,腠理不密,则风邪极易侵入肌腠、络道,风滞经络则络道气血运行不利,而发为痹证。因此,祛风通络法主要用于病位在表、病程较短,病情轻浅之风滞经络者。叶氏常用桂枝、防风、威灵仙、白蒺藜、桑枝等。其中桂枝在83案中使用频率高达25次,许多处方中均以桂枝配防风、桂枝配白蒺藜或桂枝配桑枝。若病情较重或多种原因杂合而成者,多辅以其他通络之品。如吴案(526页)之周痹,即以桂枝配白蔟藜祛风通络,加海桐皮化湿通络,姜黄活血化瘀通络。汪案(329页)用桂枝、桑枝祛风通络,防己化湿通络,姜黄活血行血,石膏法泄肺热,杏仁宣肺,共奏通络之效。若风滞经络而正虚邪实者,则辅以扶正之品,如刘案(527页)用桂枝、防风通络,羌活、海桐皮化湿,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补虚。 二、宣肺通络 历代治痹,不外祛风、散寒、化湿三端,而从肺入手治痹者极少。叶氏宣肺通络可谓叶氏治痹的创见河,其审证之细,用药之巧,别具匠心。痹之为病,气血易窒,宣肺能调畅气血,利水祛湿,即所谓“开肺利水”而达治痹之目的。叶氏宣肺通络治痹常用杏仁、瓜蒌皮、橘红等品,其中运用杏仁竟达19次之多。如某又案(528页)以瓜蒌皮、杏仁、紫苑宽胸宣肺通络,桑枝祛风。叶氏宣肺通络治痹之妙,全妙在配伍。如某案(536页)之“舌白,目彩油光,腰痹痛”,系湿邪内蕴尚未外达,必分利湿邪为主,故用杏仁宣通上焦肺气,配以苏梗、厚朴宣畅中焦气机,茯苓皮、蚕砂利湿渗下,茵陈通利三焦,防己祛风除湿。又如某案(537页)之“久痹酿成历节,舌黄痰多,由湿邪阻着经脉,”用杏仁宣肺利通络,防己、蚕砂化湿通络,复加茯苓、苡仁健脾利湿,滑石清利湿热。均可看出叶氏巧妙的配伍。 三、除湿通络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易损阳气。若阴雨连绵、涉水冒雨或久居潮湿之地,则湿邪从面表而入,留滞关节肌肉,阻碍气机,致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王霞芳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

王霞芳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 标签:名医经验;王霞芳;小儿咳喘;苓桂术甘汤 本院王霞芳教授是首届著名中医儿科专家董廷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证施治,每获良效,尤其对小儿咳喘研究深入,应用经方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颇丰。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侍诊于侧,亲聆教诲,受益良多。现将王师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1 理论基础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健脾利水的作用,适应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聚湿成饮的痰饮病。张仲景首先提出“痰饮”病名,认为该病的形成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法则下,创制了从脾治饮的苓桂术甘汤, 主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等。本方虽四味,配伍严谨,温而不热,利而不峻,确为痰饮之和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又“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稠者为痰,清者为饮”。痰饮为患,流动不拘,涉及范围广泛,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均可因痰饮停聚而成病,故苓桂术甘汤作为治疗痰饮病的基础方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王师认为,肺、脾、肾三脏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协调的作用。肺在上焦,主宣发肃降,肺气充足,则能促进脾气的正常运化;脾在中焦,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将精微物质上输于肺,以资肺气旺盛布散;肾在下焦,主水,只有肾气旺盛,人体内水液才能正常地吸收、输布和排泄,才能协助肺、脾保 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若发生病变,肺、脾、肾三脏则相互影响。如肺病迁延不愈,日久则必然肺气虚弱,影响脾肾气机调节,导致脾的运化和升降功能失调,气滞湿郁,清阳不升,则清窍不利,故见胸闷、头晕等症。若脾病失治误治,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停滞而生痰,痰湿上逆,分清泌浊功能减弱,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咳喘由此而生;脾虚升降失调,水谷不分,合污而下,则为泄泻;若肾阳亏虚,肾气不足,肾不主水,关门失利,水湿乘机泛滥。王师临床观察发现,一些咳喘病,如慢性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情持续发展至某一阶段,会出现肺脾两虚兼有阳虚之证,或脾肾两虚之证,出现咳喘痰多、气短乏力、纳呆腹胀、大便稀溏等,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2 苓桂术甘汤应用分析

温热论-叶天士

序 清叶桂讲授,门人顾景文等据笔记整理而成;《续临证指南》中称为《外感温热篇》;《温热经纬》中称作《叶香岩外感温热病篇》;《医门棒喝》则称《叶天士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归纳为“温邪上受,首先犯上,逆传心包”;提出温病发展的卫、所、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疾病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叙述辨舌、验齿、辨斑疹等意义。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现有多种刊本。 叶天士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叶天士生于医学世家,祖父叶时、父叶朝采都是精通医术,尤其以儿科闻名。叶桂12岁开始从父学医,14岁时,他父亲死了,于是抱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再他父亲的门人朱某为老师,专学医术。叶天士聪慧过人,悟超象外,一点即通;尤其虚心好学,凡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向他行弟子礼拜其为师,十年之内,换了十七个老师,并且他能融会贯通,因此医术突飞猛进,名声大震。尚书沈德潜曾为他立传,说:“以是名著朝野,即下至贩夫竖子,运至邻省外服,无不知有叶天士先生,由其实至而名归也。”(《沈归愚文集·叶香岩传》)叶氏不仅精通医术,而且治学讲求宏搜博览,学究天人,精细严谨,使医术与学术相得益

彰,他认为“学问无穷,读书不可轻量也。”故虽享有盛名,但却手不释卷,广采众长。嵇璜“序”曾说:“先生之名益高,从游者益众,先生固无日不读书也。”其为人“内外修备、交朋忠信……以患难相告者,倾囊助之,无所顾藉”。他为医却不喜欢以医自名,临终前对他的儿了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又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 叶氏一生忙于诊事,在世没有亲笔著述。现传有《临证指南医案》十卷,后附《幼科心法》及《温热论治》各一卷;《叶天士医案存真》三卷。据载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代整理记录的。其中《温热论治》是叶氏口传心授经验心得,为临床经验的结晶,是温病学说中一部非常重要珍贵的文献。全篇主要论述温病感受途径、传变规律、治疗大法和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诊治纲领以及舌、齿、斑疹等的辨析方法及其诊断意义,并论妇人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据传是他的门人顾景文随叶氏舟游洞庭湖时,将其口授之说记录而成。《临证指南医案》则是无锡华岫云收集叶氏晚年医案,加以分类编辑而成。分疾病八十九门,每门由其门人撰附论治一篇,门后附徐灵胎评议。卷一至卷八记载内科之杂证、时证案;卷九为妇科;卷十为儿科;书末附所用方剂索引。《幼科心法》相传为叶桂手定后,章楠改题为《三时伏气外感篇》,主要论述儿科诸病的辨证论治,尤其阐发了春时、夏令伏气外感和秋燥之证治。《叶天士医案存真》是叶氏曾孙叶万青,取家藏方案编成,卷一以杂病为主;卷二以温热病案为多;卷三为运用仲景方验案。另有门人周仲开抄录而成的《未刻

痹证

痹证 一、概述 1、概念: 【痹证】: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 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2、文献研究 《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如《素问·痹论》指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风寒湿之气也”。还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 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内经》又有五痹 之分。如《素问·痹论》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阐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在预后方面指出:“其入脏者死,已留连筋骨者痛久,其留连皮肤间者易已。” 历代医家还根据疾病的不同症状特点,赋予不同的病名,在治法方药上亦渐趋丰富。 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暍脉症治》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其中历节病的特点是遍历关节疼痛,所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华氏中藏经.论痹》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痹症的病因的论述增加了暑热的因素,谓“痹者,风寒湿之气中于人,则使之然也”。在痹症的类型方面,最早提出了“热痹”的名称,谓“有风痹,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 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

-中医治疗胃病

中医治疗胃病和西医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胃寒湿者较明显的病症是舌苔白腻,也就是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属中医“胃脘痛痛”的范畴。如表现为胃痛连绵,喜温喜按,没有食欲,神疲乏力,舌淡白,多属虚寒。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对胃痛的治疗,中医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须进一步审证求因,辩症施治,不能在这里以偏概全,以免产生误导。但是,我国医学和民间验方,素有食疗调理胃寒的办法,兹向各位介绍一、二。 胃痛者的饮食调理特别重要,对于脾胃寒湿,便溏,舌苔白腻者应该少吃或是禁止吃生冷的食物,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尤其是橘子类,应该隔一个时候才吃。同时,不论任何人,都不要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脾胃虚寒者应多吃温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枣、黑豆、老姜、狗肉、猪肚等。而且一定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谨防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过热、过凉的食物。 推荐食疗膳食—— 1,茴香狗肉汤(引自《民间药膳方》)—— 备料: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陈皮6克,草果6克,生姜2片,狗肉250克,酱油适量,大蒜头4枚。 制作:将大回香、陈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净;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头去皮;狗肉洗净,切小块,放鼎内热油炒去膻味。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烂即成,饮汤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连服5天为1疗程。 2,糖姜片、糖姜水: 糖姜片即超市所售成品,而且价格不高,比自己制作要省事,直接买来零食即可。 糖姜水则是将生姜切片,加红糖共煮,胃寒疼痛不断时,趁热饮用有效。 3,姜制枣豆(源自《民间验方》):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教学提纲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 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現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 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 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 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

痹证

痹证的鉴别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筋骨,肌肉,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者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轻者病在四肢肌肉关节,重者内舍于脏。 痹证是由外邪入侵,凝滞气血,痹阻经络引起的肢体筋骨、关节、肌肉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痹证的病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袭,为痹证发生的条件;劳欲不当,久病体虚,腠理空疏为发病的基础。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痹阻肌肉、关节、经络,不通则痛,是痹证的基本病机。病初多实,以经络痹阻为主;久则正气受损,虚实并见,肝肾不足,气血亏虚;重者病邪由表及里,由经络累及脏腑。痹证主要以肢体关节、肌肉的疼痛、肿胀、重着、麻木,屈伸不利为主症,病变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久病不愈,因肢体疼痛不用而导致肌萎,当与痿证鉴别;部分病例失治或误治可累及脏腑等临床特点 痹证当与痿证相鉴别。痹证久治不愈因肢体疼痛,活动困难,渐见消瘦,而与痿证相似。其鉴别的关键在于痿病表现为肢体痿弱,无力,活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但肢体关节多无疼痛,痹证必见疼痛。痹证与痿证的鉴别 痹证是由风、寒、湿、热之邪流注肌腠经络,痹阻筋脉关节而致。 鉴别要点首先在于痛与不痛,痹证以关节疼痛为主,而痿证则为肢体力弱,无疼痛症状;其次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痿证是无力运动,痹证是因痛而影响活动; 再者,部分痿证病初即有肌肉萎缩,而痹证则是由于疼痛甚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肌肉萎缩。 临证要点:1.初痹散风为先。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长。痹病初起虽为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但多以风邪为主兼挟它邪。所以初痹当以祛风为主酌祛它邪。2.痹久扶正祛邪。痹病日久损及肝肾耗伤气血。治疗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至于孰轻孰重,因人因病而异。3.久痹,顽痹搜风通络。,顽痹邪伏较深,或久痹邪入经络,非植物药所能生效。此时当用虫类药,搜风通络止痛。常用药物如蜈蚣,全蝎,地龙,水蛭,穿山甲,路蜂房,白花蛇,乌梢蛇等。此类药物多偏于辛温有毒,作用猛烈,能破气耗伤阴血,故要中病即止,不可久服。4.有毒中药的运用。对风寒湿痹疼痛较重者,可酌加川乌,草乌,雷公藤,细辛,马钱子等有毒中药,但宜中病即止,从小量开始,并注意配伍禁忌和煎服方法,不宜大量久服,以免中毒。 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 《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云:“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因感邪季节、患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的不同,《内经》又有五痹之分。《素问·痹论》日:“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素问·痹论》还以整体观阐述了痹与五脏的关系:“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汇总

脾胃病地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地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地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 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地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地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現将脾胃病治疗地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 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地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地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地治疗中更有重要地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地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地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地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b5E2R。 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地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p1Ean。 在调治脾胃地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DXDiT。 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地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地分寸.RTCrp。 润燥互济,脾胃兼顾 叶天士在《脾胃论》地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地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5PCzV。 攻补得当,勿伤脾胃 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地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jLBHr。 重视调肝,以济中州 在治疗脾胃病地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

叶天士治疗中风用药规律探析

叶天士治疗中风用药规律探析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摘要】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所载治疗中风的52首方,90味药进行分析,指出肝阳化风是中风病的主要病机,并认为治肝熄风、滋阴养血、通络熄风、顾护脾胃、培土制木是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三大法则。其用药规律和治疗法则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中风中药配伍叶天士 我国清代名医叶天士,医术精湛,医理精博,不仅在温病理论上有卓著贡献,而且在中风病治疗上也颇有建树。他在《临证指南医案》[1] 一书中详细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治疗,仓U立了“阳化内风” 说。书中收载治疗中风方药52首,在辨证用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现就其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略作探讨。 1肝阳化风,治肝为主 关于中风病机的认识大致上经历了唐宋以前和以后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并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而其中刘完素主“心火内盛”,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则主张“痰湿生热”。三家立论虽不同,但都偏于内因。其后明代医家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

说,提出了“内伤积损”的论证。至清代,叶天士在综合前人观点,继承内风学说的基础上,又结合自己的认识,创立了“阳化内风”说。 叶氏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指出:“肝为风木之脏,相火内寄,体阴而用阳,其性刚,主升主动”,认为肝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肝阴易虚,肝阳易亢。若“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则“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这就是产生“阳化内风”的主要机理,此病机的产生主要在肝。他认为“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在治疗上提出了“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的著名观点,并拟定了治疗中风的首要大法柔肝滋肾法[2]。他还根据肝风的标 本缓急与虚实,在柔肝、清肝、养肝、潜肝、滋肾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经验,并采用不同的方药,确立了不同的治法。例如,在柔肝方面,多以酸甘化阴为主,因“酸能柔其阴” “甘能缓其急” “肝为刚脏,非柔润不能调和也”,多选用白芍、生地、阿胶、山茱萸、石斛等。指出“夫情志变蒸之热,阅方书无芩连苦降、羌防辛散之理,鲜生地、元参心、桑叶、丹皮、羚羊角、连翘心”。对热象明显者则用清肝之品,多选用羚羊角、菊花、丹皮、连翘等。指出“风阳燥热,面热,喉舌干涸,心中填塞,宜清热熄风。羚羊、连翘、丹皮、黑山梔、青菊叶、元参、花粉、天麻”。在养肝滋肾方面,常喜用制首乌、枸杞、当归之属。认为肝风内动,缘于“肾液不荣,肝风乃张”,宜“缓肝润液熄风,制首乌、杞子、归身、冬桑叶、三角胡麻、柏子仁、茯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2岁。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酸,呃逆,伴咯痰黏稠,咯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稍腻,脉滑。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中医辨证为痰热结胸,胃气逆阻。治以辛开苦降,清化痰热,润降胃气。处方:法半夏、瓜蒌、浙贝母、桔梗、苏梗、佛手各10克,黄连、旋覆花各6 克,刺猬皮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胸骨后灼痛较前好转,但食入后反酸,呃逆,胃脘疼痛,咯黏痰,咯之不利,夜间休息差,舌淡红,苔黄少,脉缓。中医证属痰热,气血不畅兼阴虚,治以清化痰热,滋阴润降,行气活血。处方:法半夏、蒲黄、佛手、麦冬、瓜蒌、五灵脂各 10克,太子参20克,石斛12克,苏梗8 克,刺猬皮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稍红,苔薄白,脉沉细。再服二诊方加减调治1 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刀;: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三、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温中补虚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汤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主要配伍之效。四者相伍形成配伍组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若消化性溃疡属脾胃虚寒者,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为黄芪建中汤核心配伍,温健中宫之气,和营卫;泛吐清水甚,加白术15克健脾气,益智仁12克摄脾涎。 典型病例:刘某某,男,49岁。患者 5年前渐觉胃脘疼痛胀闷不适,曾在西安市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经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时轻时重。近日感胃脘喜温喜按,胀闷冷痛,畏寒肢冷,食欲极差,不食不饥,体重日减,乏困无力,强食过多则口吐清水涎沫,大便稀溏,舌胖有齿痕,质暗,苔白,脉沉细。临床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治法:温补中

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析微_朱杰

J 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Setember 2013Vol.45No.9 [ 收稿日期]2013-04-03[基金项目]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编号:国中医药发(2012)19号] 陈文中,字文秀,南宋医家,生卒年不详,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县)人,后迁居涟水(今属江苏涟水)。医名卓著,时人称之宿州陈令。为传播经验,使“目之所不见、力之所不及者”亦能免遭夭横之痛,遂于公元1241年及公元1254年,先后著成《小儿痘疹方论》与《小儿病源方论》(以下原文引用均引自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篇幅虽非巨制,学术特色鲜明。尤以温补见长,认为小儿“五脏未实,肌肉尚虚”,“药性既温则固养元阳,冷则败伤真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宋以来吴之专家者,曰陈曰钱二氏,陈以热,钱以凉,故有火与水喻者”(语出明·刘凤),陈文中与钱乙齐名[1]而异军突起,无忝为儿科温阳学派之开山。笔者试就其温阳学术思想作一浅析,以就正于方家。1温阳之由1.1 胎禀怯弱,譬犹阴地草木 胎孕之时,尤其在豪门,常 恣意坐卧慵懒,不劳力,不运动,饮食生冷辛辣,五味偏嗜,先天元阳不足,导致脏腑虚寒,胎受软弱。加之儿生之后,藏于帏帐,不见风日,因而少有坚实。阳气具推动、温煦、气化、卫外、固摄、营养功能,阳虚胎弱之象可见:外肥里虚, 。宜预服长生圆以防慢惊风。长生圆以槟榔、枳实、木香、砂仁、半夏、丁香、肉豆蔻(面裹煨),全蝎(去毒尖)组成。功能补脾益肾,行气化痰,宽上实下,熄风定惊。药物分别用麸炒、姜制、面裹,并以乳汁或粥汤下,以护胃气。同时反映了把握先机、治病之先的治未病思想。1.2 摄养失和,冷则败伤真气 陈文中指出,“吃热、吃软、 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空调、冰箱,贪凉饮冷,寒伤阳气,卫阳、脾阳、真阳受戕者比比皆是。养子若要无病,关键在乎摄养调和。人之所生,犹树木而有根本。若根本壮实,则耐风寒,免得中年之后元气更衰,脾运失健,不能克化,才不得不服脾胃药、灸丹田和足三里,其为时已晚矣。在“养子十法”中,重视温养元气,以助长养发育。如:背暖,防肺经受寒;肚暖,冷则不消谷;足暖,防寒从下起;脾胃要温,盖脾胃属土而恶湿冷,过用表解宣利,或以凉药镇心,致脾土虚弱,肝木盛冷,徒败伤真气。至于“频揉肚”,是因为脾健在于运,脾阳不振,则运化无力;“少洗浴”,旨在防止冷热失宜,或囿于卫生条件,“肌肉宽缓,腠理开泄,包裹失宜,复为风邪所乘”。1.3 治不对证,药物伤脾败阳 陈文中论下胎毒:小儿始生 落草之时(古人称产妇为蓐妇,蓐者,陈草复生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如《高僧传·四》载针灸助产:“妇人在草甚急……针之须臾,羊膜裹儿而出。”故小儿始生,谓之落草),便服朱砂、轻粉、白蜜、黄连水,欲下胎毒,反伤脾元,吐泻痰喘,后患蜂起,腹胀惊悸,变证丛生。特别是轻粉损心气,朱砂损神气,性皆寒冷,多致损害。良言劝告病者:“有病不乱服药,先当择医,若不择医,恐不死于病,而死于药”。又岂是死于药,实乃死于医者失察、用药差舛,能不慎欤!即使是痘疹,“若小儿首尾平和,自有勿药之喜”,盖小儿脏腑柔弱,易为虚实,必不得已,才施药物,折其太过的同时,更要益其不足。经云:谈方论药易,明脉识证难。而“最莫难于小儿也”。若迷邪谤正,则顺同恶异,病淹日久,缠绵难愈。当代儿科临床,过度治疗、妄用寒凉屡见不鲜,滥用抗生素于今尤烈,伐生无数,令人忧心忡忡。2温阳之施2.1 惊风:非独热而生风 陈文中谓,热极生风而外,寒、 暑、燥、湿之极,亦能生风,“非独热而生风也”。若不察形气虚实,一例用牛黄、朱砂、脑、麝之类凉药镇心宣导,误之深矣!“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如小儿面青白,身无热,口中气冷,多啼不寐,目睛上视,项背强直,牙关紧急,呕涎潮,或自汗,此慢惊风证。多因惊怖,风冷之气蓄于咽喉,气机阻滞,痰涎壅闭,因而作搐。惊风具体治法宜先去痰涎,次固元气,灵活变通。冀元气盛则津液行,血气流转,自然不搐。服药次序为:先服芎 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析微 朱杰 兴化市中医院,江苏兴化225700 [ 关键词]陈文中;儿科;温阳;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6-7415(2013)09-0161-02 161··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_宋辰斐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宋辰斐 潘燕君 1 夏以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1) 【关键词】厌食;中医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2;R4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4)10-1580-03△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11 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2 作者简介:宋辰斐(1988—),女,201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儿童肺系疾病。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多发于1 6岁儿童,常表现为较长时间食欲缺乏或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若长期得不到改善,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并可造成患儿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其他系统疾病的易感性增加[1] 。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 [1] 。目前,小儿厌食症的发病机 制及中西医治疗方法都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兹将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1.1病因及发病机制 小儿厌食症 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杨丽 娟等 [2] 认为,厌食症的病因与多种因 素有关。家长未及时添加辅食,小儿断乳年龄过大可导致小儿偏食,饮食习惯不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病因。另外精神、药物及季节等因素均可造成小儿厌食。孟宪敏等 [3] 认 为,全身或局部疾病、喂养不当是导致 小儿厌食症最主要的后天因素,各种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也是厌食的因素之一。另外,精神因素及药物影响也可造成厌食,但所占比例较低。 胃运动功能的异常是小儿厌食症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张寅等 [4] 对 30例厌食症患儿进行液体胃排空、胃动力学指标测定,结果证实患儿确实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蒋丽蓉 等 [5] 认为,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小儿厌食症密切相关。对此类患儿及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营养及发育[6] 。姜 永红等 [7]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脑肠肽与小儿厌食症密切相关。多种神经肽能刺激或抑制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 (NPY )和刺鼠相关蛋白(AgRP )的表 达释放,从而影响食物摄入,导致脑肠肽-摄食中枢紊乱。微量元素与厌食密切相关,尤其是锌的缺乏在小儿厌食症的发病因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肖满田 [8] 将厌食症患儿的血锌、血硒、血铁、血钙、血镁与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厌食症患儿的血硒及血锌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 <0.05)。表明硒的缺乏可导致患儿味觉异常,缺锌则使患儿味觉的敏锐度降低,导致患儿摄食量减少。蒋少华等 [9] 研究厌食症 患儿的血清微量元素,发现厌食症患儿除缺锌外还可出现镁、钙、铁的降低及铜的升高,提示厌食可能还与其他微量元素的失调有关。 1.2诊断标准临床发现大部分厌 食症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可无异常表现,为功能性厌食,仅有小部分患儿有器质性疾病。许多西医书籍并未将小儿厌食症列为单独的病种,而是作为 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症状。2002年第7版《实用儿科学》[10]将小 儿厌食症归为一个独立病种,并定义 为: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2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研究概况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脾胃疾病。中医古籍对此病记载较少,至宋代将其列为儿科独立病证,称为“乳食不下” 。后世医家又有恶食、食不下、不能食等多种病名 [11] 。 2.1病因病机小儿厌食症的病位 主要在脾,脾失健运,胃纳失司为主要病机。正如《灵枢·脉度》所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胃健运才可知饥欲食。各种原因使脾失健运均可导致厌食。古代文献中有许多针对厌食病因病机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指出“甘者令人中满”,《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幼幼集成》指出“或因病有伤胃气,久不思食”,可见古人对厌食一证 已有较全面的认识[11] 。 现代医家对厌食症的病因进行统计研究,也颇有所获。胡爱国 [12] 对临 床300例厌食症患儿进行统计,发现厌食症的病因主要与喂养不当、先天不足、久病伤脾、思虑过度、暑湿熏蒸等有关。其中喂养不当占47.9%,先天不足占20.8%,久病伤脾占27.1%,为最主要的三大病因。王霞芳 [13] 经过 20余年的临床实践,将厌食症辨证分 为湿食里滞型、脾胃气虚型、肝胃不和型、营卫不和型及胃阴不足型。曾静雯 [14] 认为, 夏季暑湿较重,暑湿熏蒸,脾更易为湿所困,脾阳失展,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则不思纳谷,故部分患儿夏令时症状可进一步加重。2009年出版的《中医儿科学》[15] 将厌食症的病因 归纳为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及情志失调,与临床统计结果基本相符,病机则归纳为脾胃不和,纳化失职,主张以健脾开胃为治疗大法。陈明英 [16] 认为,小儿厌食症与肝的疏泄 失常密切相关,虽然部分医家认为小儿情志病少,然清代《冯氏锦囊秘录》 指出小儿“魂魄神志意之五志既全,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七情便有”,临床肝旺的厌食症患儿也屡见不鲜。

简析叶天士“胃阴学说”

简析叶天士“胃阴学说” 叶天士(1667-1746),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人,清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亦是新安医学的杰出代表。他在继承和发展东垣的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倡导脾胃分治,创立了“胃阴学说”。下面我们从“胃阴学说”的主要内容、胃阴病因病机与辨证施治与用药三个方面来简要论述“胃阴学说”。 1.胃阴学说的主要内容 叶桂对李杲的《脾胃论》推崇备至,认为脾胃宜分治:内伤必取法李东垣,因而临床辨病多从脾胃入手,但他在医理上主遵张仲景,既重视脾气,也重视滋养胃阴,他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有殊也,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李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明确指出脾胃生理特性及治疗上两者迥然有别:脾喜刚燥,胃喜柔润,是叶桂对脾胃生理功能的高度总结,为脾胃分治奠定了基础。养胃阴是临床上常见的方法,叶天士取诸家之长,师法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颇具创见,对指导临床实践是很有意义的。 2.胃阴的病因病机 综合叶天士医案及形成胃阴虚的病因病机因素等,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志所伤,禀质木火偏盛,情绪易怒,五志过极,阳升火炽,化火劫阴,燔灼胃阴;外感温热燥邪:温热燥均为阳邪,最易耗伤人体阴液。正如叶氏所说:“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温热病最易见到胃阴虚证;饮食不当,五味偏胜,或过食辛辣温燥,醇酒厚味之品;误治,如误服辛散药物,助火灼津,伤及胃阴;素体阴虚,或年老液衰,复加外感温热燥邪,劫耗胃阴。”胃阴虚临床表现,多为饥不欲食或少食,胃脘灼痛,嘈杂不适,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难解,舌红绛,脉细数。之所以见上述证候,是因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一旦胃阴不足,则虚热内生,热郁于胃,胃气失和,可见胃脘隐隐灼痛,或嘈杂不适,胃失濡润,胃纳失权,则饥不欲食。 3.辨证施治与用药 叶氏治疗胃病,重视胃阴的作用,倡导以甘平或甘凉濡润为主的濡养胃阴之法。临床喜用沙参、麦门冬、石斛、山药、扁豆、甘草、粳米之属,常用方剂为《金匮》麦门冬汤,本仲景之意将此方化裁为益胃汤,并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下面即为叶氏针对胃阴虚用药几种立法的总结。 3.1甘凉法 适宜于燥热或木火升腾,灼烁胃阴,胃阴伤而内有燥热者,证见风温咳嗽、吐血、思凉饮、便秘等,用药纯取甘凉,如麦冬、沙参、甘蔗浆、石斛、桑叶等。3.2 清养法 适宜于暑温、湿温病的后期,胃气不醒,胃阴不复证,药用佩兰、陈皮、半夏等。 3.3酸甘法 适宜于肝胃阴伤者,证见呕恶、唇赤舌干、眩晕等,药用乌梅、麦冬、生白芍、石斛、生地黄、木瓜等,酸甘两济其阴。 3.4甘缓法 适宜于脾气胃阴俱不足者,多见神倦、食少、咳血、易于伤风、色黄、脉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