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含标准答案)(1)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含标准答案)(1)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含标准答案)(1)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含标准答案)(1)

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

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A.体液 B.细胞内液 C.消化液 D.细胞外液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正常人血浆的PH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组织液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血浆量增加 D.淋巴减少

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液、B液和C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形成Na2CO3排出体外

C.H2CO3 /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D.很快排出体内

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

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D.生长激素

7、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8、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

A.血流自动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9、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10、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1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A.比较缓慢

B.比较广泛

C.时间比较长

D.迅速准确

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

为( )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13、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

A.体液免疫 B.自身免疫 C.细胞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以促进合成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15、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1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17、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

18、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其中正确的是( ) 19、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20、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

21、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

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

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22、某国为了防止在战争中敌方使用生物武器,对所有参战人员都接种了天花病毒疫苗,以提高特异性免疫能力。以下关于该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免疫属细胞免疫,无体液免疫

B.抗原可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C.只有形成记忆细胞,再遇到天花病毒时才能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

产生大量的抗体

D.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23、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常有明显的出汗现象,说明( )

A、此时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失调

B、此时人体激素分泌没有变化

C、汗腺的分泌活动受神经活动影响

D、这种情况下出汗不影响人体散热

24、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 a和b处

B. a、b和c处

C.b、c、d和e处 D. a、b、c、d和e处

25、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

A.浆细胞 B.过敏反应

C.记忆淋巴细胞 D.免疫反应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26.下图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们把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部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2)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器官系统。

(4)人的手掌磨起的“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是。(填字母)

27、下图甲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假设a是一块肌肉,现切断c处。分别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e、b两处,则发生的情况是:刺

激e 处,肌肉 ;刺激b 处,肌肉 。(填“收缩”或“不收缩”)

28、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用“+”(促进)或“-”(抑制) 表示图中A.B.C.D 四处的作用性质。 A. B. C. D.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 分泌的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 的 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 中 含量多少的调节。

(4)甲状腺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29.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体的化学成分为 。当 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HIV 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 (3)下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 ,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 。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 和X ,图中表示对抗原Y 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表示对抗原X 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 ,

其特点是 , 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 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 ,则以后对抗原X 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 。

参考答案

1—5DBACC 6—10ADCDA 11—15DBCBD

16—20AACDC 21—25BACCB

31、(7分)(1)细胞外液;ABD ;AD ; ⑵E →A →D ; ⑶消化系统;循环系统;⑷A 。

32 (7分,每空1分)

(1)感受器 ; d ; 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2)神经递质 ; 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3)不收缩; 收缩;

33、(8分)(1)+ ; + ; - ; - ;

(2)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3)甲状腺激素;(4)反馈。

34、(8分)(1)蛋白质;B 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2)T 细胞;(3)C ;B ;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快而强(或反应快,产生的抗体多);记忆细胞;C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条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其原因是( )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③芽和幼叶储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④去除成熟叶可降低蒸腾作用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寒冷、过度紧张等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E )

A

B C

D

甲状腺激素释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3.如图是一个正在生长的幼苗,将其水平放置,其中哪个点不能表现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生理效应()

A.a B.b C.c D.d

4.用月季作为实验材料进行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验证实验中,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 ppm~6 ppm之间

B.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4 ppm

C.该实验处理枝条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D.NAA不属于植物激素5.(2011?郑州)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B.生长素不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可以进行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D.促进同种植物插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

6.某实验小组是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桨,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下列对该全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甲箱番茄呈红色B.乙箱番茄呈绿色

C.乙试管中呈砖红色D.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

7.某同学从生物学资料中得知:“植株上的幼叶能合成生长素,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植株进行实验,实验中所需要的步骤是()

①选取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株3株,分别编号为甲株、乙株、丙株

②将3株全部去掉顶芽

③将3株全部保留顶芽

④将甲、乙两株去掉叶片,保留叶柄,并在甲株的叶柄横断面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丙株保留

幼叶

⑤将去掉叶片的甲、乙两株叶柄横断面均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⑥观察3株植株叶柄脱落情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8.比较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在体内含量都较少B.对生命活动都有调节作用

C.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

9.塔松呈如图所示的宝塔形,这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参与此过程的两种重要激素是() ①乙烯②生长素③赤霉素

④脱落酸⑤细胞分裂素

A.②③B.①②

C.②⑤D.③⑤

10.在菜豆的幼根处作上标记如下图。置于适宜条件下,几天后,能正确表示该根生长的情况的是()

11.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对“打顶”后的伤口施用()

A.细胞分裂素B.乙烯生成物C.赤霉素类物质D.生长素类物质

1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4

B.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3

C.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只有丙D.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13.如图表示黄瓜植株上4枚雌蕊的子房发育曲线,其中甲、乙两枚已经授粉,丙、丁未授粉,但在丁柱头上涂抹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其中能发育成无子黄瓜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4.一般在幼果生长时期,含量最低的植物激素是()

A.生长素B.赤霉素C.乙烯D.细胞分裂素

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16.拟南芥P基因的突变体表现为花发育异常。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正常拟南芥,也会造成相似的花异常。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花的发育有关B.生长素极性运输与花的发育有关

C.P基因可能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D.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诱发了P基因突变17.农田中的农作物大多数是单子叶植物,杂草以双子叶植物为主;果园中的果树和杂草则相反。如图所示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效果。据此可知用生长素类似物所配制的除草剂主要用于农田还是果园,理由是()

A.果园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B.果园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果树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C.农田低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D.农田高浓度除草剂溶液既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18.(2010?浙江)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19.为了使从南方运到内地的生香蕉尽快成熟,以便提早上市,可选用的措施是()

A.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B.放在塑料薄膜袋中

C.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D.放入冷库中低温保存

20.(2011?泰安)鲜切花卉的保鲜是花卉市场面对的难题,科学工作者建议鲜花切离花株后及时用一种植物激素处理,能延长保鲜期,该植物激素可能是()

A.赤霉素B.生长素C.2,4-D D.细胞分裂素

21.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难以奏效的是()

A.获得无籽果实B.促进果实成熟C.处理扦插的枝条生根D.除去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22.在丁香植物体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组织是()

A.营养组织B.分生组织C.机械组织D.保护组织

23.下图所示4种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②号和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一孔,使光线能射入,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 D.①和③

24.细胞分裂素在促进植物生长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裂B.促进营养物质的运输C.促进细胞伸长 D.促进光合作用

25.如图一所示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的生长情况,图二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不同反应,则图三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反应分别依次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 D.②和④

26.根据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判断,生长素类似物不能用于()

A.促进月季插枝生根 B.棉花的保蕾保铃C.人工培育无籽辣椒 D.促进香蕉成熟

27.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

A.喷洒N肥B.提高CO2浓度C.喷洒P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28.浙江海宁市一位农民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植物生长素当做农药,对晚稻治虫。结果短短一个月里这些晚稻疯长到一人多高,并且呈芦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成芦苇状,是由于在生长素的作用下晚稻发生了基因突变

B.晚稻的疯长,主要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分裂

C.晚稻不结实,是由于大量能量用于营养生长,影响了生殖生长

D.如果当时进一步提高配制浓度,晚稻将会长得更高

29.在某一植株上,能正确反映各部位生长素产生情况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B.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C.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D.顶芽>侧芽、老根<生长点

30.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

A.杨树顶芽的生长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详解答案

1 C [解析]扦插时,去除成熟叶片可以减少蒸腾作用,保留芽和幼叶可使其产生生长素,促进

生根。

2 A [解析]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但不能证明是吲哚乙酸;应该将燕麦胚芽鞘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另一侧作对照;通过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

3 D [解析]由于重力影响,生长素由a→b,c→d,从而使生长素浓度b>a、d>c,对于茎来说b侧浓度高生长快,a侧促进作用慢,而对于根来说d侧浓度高抑制了生长,c侧浓度低促进了生长。

4 B [解析]通过预实验可知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位于2 ppm~6 ppm之间,但不一定是4 ppm,NAA不属于植物激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5 D [解析]生长素的含量极少,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起调节作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运输的方向是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非极性运输),生长素浓度与插条生根效果的关系曲线呈抛物线,故促进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可以不同。

6 D [解析]乙烯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因此可以用乙烯(乙烯利)来促使未成熟的果实

尽快成熟。果实在成熟的过程中,细胞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大量转化成麦芽糖、葡萄糖等。甲箱中番茄已催熟,乙箱未处理,因而等量滤液中甲试管中的还原糖量多。麦芽糖、葡萄糖等均为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鉴定,所以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深。

7 B [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该实验有两个目的:①幼叶产生生长素,②生长素的作用是防止叶

柄脱落。所以要设计三组实验,乙株及处理后涂抹生长素的甲组能说明目的②,而甲组与丙组说明目的①,三组中都必须除去顶芽,防止其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8 C [解析]人体内生长激素为蛋白质,而植物生长素为吲哚乙酸,不是蛋白质。

9 C [解析]塔松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是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体积增加;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

分裂,增加细胞数目。而由于生长素的分布造成生长素浓度不同,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了生长,顶芽浓度适宜而迅速生长,呈现出顶端优势。

10 B [解析]菜豆的根感受重力作用的部位在生长点(或分生区),菜豆根横放后,新长出的部位开始弯曲并表现出向地性。

11 D [解析]此题是顶端优势原理的具体应用。“打顶”可免除了顶芽的生长,再在伤口处施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物质,使之运输到侧芽部位而抑制侧芽的生长。

12 D [解析]最先发育为侧枝的应为侧芽2;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

13 D [解析]若想得到无子黄瓜首先的条件是不能授粉,故甲、乙不对,而无子果实也是果实,也有发育的过程,可以外源提供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

14 C [解析]乙烯的主要作用为促进果实成熟,因此在幼果生长时期,乙烯含量低。

15 A [解析]幼嫩细胞对生长素应该最敏感。

16 D [解析]本题的实质是考查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外界条件共同控制。

17 D

18 B [解析]考查点:本题考查激素对植物生根、发芽、形成愈伤组织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生长素可以促进不定根、侧根的形成;此题中虽然培养基中没有植物激素,但是植物幼苗叶片本身可以产生生长素,而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在根尖,所以细胞分裂素不能产生,所以植物能够在一段时间后长出少量的根而没有出芽,所以答案为B。

19 C [解析]果实的成熟是乙烯调节的结果,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多种组织中,特别是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多。因此为了使生香蕉尽快成熟,可与成熟的苹果共同存放。

20 D [解析]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解除休眠。生长素和2,4-D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促进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等。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

21 B [解析]生长素处理植物可以获得无籽果实,可以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利用不同植物对生

长素浓度要求的不同,也可以作为除草剂除去田间双子叶植物类杂草。但是生长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

22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

的种子等。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特别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营养组织如植物的叶肉主要功能是制造有机养料,机械组织中含有导管和筛管,具有运输无机物和有机物的作用,保护组织如叶片的表皮则具有保护作用。

23 B [解析]要研究光和茎生长的关系,根据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只能有光一种

变量因素,而①、②中还会有重力作用的影响。

24 A [解析]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促进生长的原因首先在于它促进细胞的纵向扩大,即伸长。促进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细胞分裂素。

25 D [解析]由图二看出胚芽鞘生长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10-10mol/L,图一看出单侧光照,a点生长素浓度高,有胚芽鞘表现弯曲生长,所以②表示a点生长素浓度变化,④表示b点生长素浓度变化。

26 D [解析]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而不是生长素。

27 D [解析]解答本题的思路,主要应抓住“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这一问题的关键。

茄果类蔬菜的产量靠的是果实产量,而果实的发育是在传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过程中,合成了大量的生长素,这些生长素能够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了传粉受精,子房缺乏生长素难以发育成正常的果实。如果保证产量此时可以人工喷施生长素,刺激果实发育,所以正确答案为D。另外北方温室内,蔬菜花粉发育不良的原因通常是由于高温高湿引起的,A、B、C所涉及的因素一般不是主要因素,退一步讲,即使有关,花粉已经发育不良后再补足这些,产量也难以保证。

28 C [解析]生长素的滥用,可导致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

29 D [解析]细胞分裂旺盛的部位,能够产生较多的生长素,因此,顶芽多于侧芽,生长点多于老根。

30 A [解析]植物生长素是由芽尖、根尖的分生组织、形成层细胞、幼嫩的种子等生长旺盛的

部位产生,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它部位发挥作用,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顶芽的生长,但大部分向下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对于燕麦胚芽鞘来说,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胚芽鞘尖端下部的生长,生长素还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但生长素来源于发育着的种子,如果种子发育不好或没有受精等,果实就会发育不好或不发育从而造成落果。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测试题 一、选择题(1~30小题每题1分,31~40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动物内环境及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氧进入血液中红细胞的过程就是进入内环境的过程 C.pH的调节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 D.环境温度下降导致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淋巴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3.某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秋季越野赛后,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等。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使其体内产生了大量乳酸,致使其血浆pH显著下降 B.此时应及时补充盐水并注意适当散热,以维持水盐与体温平衡 C.由于能量大量消耗,其血液中的血糖浓度会大幅度下降 D.由于其体内内环境pH发生变化,所以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血浆CO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2D.血糖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 5.一般情况下,大脑受伤丧失意识和脊髓排尿中枢受伤的两种病人,其排尿情况分别是A.尿失禁、正常排尿B.尿失禁、不能排尿 C.正常排尿、尿失禁D.不能排尿、尿失禁 6.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7.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⑤⑥⑦ 8.某男子接触过患某种禽流感的家禽,医生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出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男子终身具有抵抗该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B.该男子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感染这种流感病毒的患者 C.该男子获得的对这种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该男子具有抵抗各种禽流感病毒的能力 9.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题

高一生物必修 (1)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3、艾滋病( AIDS )是由下列哪个系统的细胞被感染引起的 A、中枢神经系统 B、淋巴系统 C、呼吸系统 D、运动系统 10、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A 、乙肝病毒B、酵母菌C、疟原虫D、放线菌 11、下列每组生物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 、沙眼衣原体、大肠杆菌B、蓝藻和酵母菌 C、草履虫和变形虫 D、支原体、放线菌 12、属于自养生物的是 A 、蘑菇B、大肠杆菌噬菌体C、发菜D、猪肉涤虫 26、构成膜系结构的重要成分的一组是 A、脂肪和固醇 B、V D 和磷脂 C、蛋白质和胆固醇 D、磷脂和胆固醇 28、“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 的进入人体后能 A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B、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C、调节血液渗透压 D、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29、菜农种植青菜的土地里缺了Ca2+,会造成青菜 A 、变黄B、烂心C、没反应D、干枯了 30、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多饮用 A 、纯净水B、盐汽水C、牛奶D、果汁 二、非选择题 32、要水解一个由3条肽链构成,100 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大分子,需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子参加反应,被打断了 ______ 个肽键;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Fe2+ 128,

为 那么,此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4、有机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 亲水基团(如—NH2、—COOH、—OH),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类分子中的碳氢链。 脂类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合在一起。请作答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下图 容器中自由水量甲比乙 ___________ 。 为结合水为物质分子 乙 甲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 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 (3)种子入库前必须在阳光下晒干,重量减轻,这过程损失的主要是 _______ ,这样的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仍能萌发成幼苗。把晒干的种子放在一洁净的 试管中加热,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这些水主要是。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 发。代谢旺盛的细胞内 _______ 含量相对高些。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节知识点整理.总结

必修 3《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仅供参考,以教材为蓝本)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2)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 细胞外液 (内环境) (3)内环境: ①概念: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练习: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组织细胞:组织液 (2)血细胞:血浆 (3)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 (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②主要组成之间的关系:(如上图) 2、稳态 (1)概念: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 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调节机制 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一、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 (1)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 (2)基本单位——神经元 ①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③种类: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4 相对静止状态变为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 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神经递质被 酶分解)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引起下一个神经

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 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 (1)间期:染色体复制(实质为DNA 复制,出现姐妹染色 单体),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2)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3)中期: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4)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末期:细胞质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 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姐妹染色单体数、DNA 数都减半) ◆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不再复制........ ) (1)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2)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暂时数加倍) (4)末期: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为四个精细胞(2种)。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5、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 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 ★7、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1)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2)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规律(优化设计P15) 五、受精作用的过程(课本P 25)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 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 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 配子遗传给后代。(课本P 30)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合。 (课本P 30)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一单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消化液 D .细胞外液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 .正常人血浆的PH 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 3-、HPO 42-等离子有关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 .组织液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 .血浆量增加 D .淋巴减少 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 液、B 液和C 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形成Na 2CO 3排出体外 C .H 2CO 3 / NaHCO 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很快排出体内 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生长激素 7、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 ① 体温调节能力下降 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8、当人体的一些组织器官损伤或发生炎症时,会产生并释放组织胺。该物质使 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 肿。该物质对血管的调节方式属于( ) A.血流自动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9、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10、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1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A.比较缓慢 B.比较广泛 C.时间比较长 D.迅速准确 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 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13、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 ) A.体液免疫 B.自身免疫 C.细胞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4、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试题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试卷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测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2.下列组合,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②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③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A.①②④B.③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 A.核糖体和线粒体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 4.将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 A.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B.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D.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5.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的细胞 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6.下图表示细胞中的5类有机化合物的关系,每个椭圆形代表一种有机物,下列列出这5 种化合物名称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A、①—⑤:维生素、脂质、酶、蛋白质、激素 B、①—⑤:维生素、脂质、激素、蛋白质、酶 C、①—⑤:酶、蛋白质、激素、脂质、维生素 D、①—⑤:激素、脂质、维生素、蛋白质、酶 7.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定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A.核苷酸B.DNA C.RNA D.蛋白质 8.下列哪组糖类物质能与①~③中的叙述依次对应() 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 ②存在于叶绿体中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的糖类 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脱氧核糖、乳糖B.脱氧核糖、核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糖原D.脱氧核糖、葡萄糖、糖原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节知识网络

必修3《稳态与环境》知识梳理(仅供参考,以教材为蓝本) 第一单元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 ,(1)单细胞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通过细胞膜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2)体液的组成: (3)内环境: ①概念: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练习:写出下列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1)组织细胞:组织液(2)血细胞:血浆 (3)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4)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 (5)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 ②主要组成之间的关系:(如上图) 2、稳态 (1)概念: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调节机制 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二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 (1)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柱椎管内的脊髓。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体液 (内环境)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从脑和脊髓发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经。 (2)基本单位——神经元 ①结构:由细胞体、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和树突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神经末梢。) ②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③种类: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 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的调节人体某些 生理活动的结构。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的传导过程: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3)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传递结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上 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神经递质被酶 分解)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引起下一个神经元 兴奋或抑制(产生动作电位或不产生动作电位)。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二章单元检测题(人教版(DOC)

必修二单元检测题(1、2) 姓名教学班行政班 一、选择(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B.兔的白毛和羊的褐毛 C.玉米的黄粒与圆粒D.豌豆高茎与绿色豆荚 2.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三次,在F3代中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为A.1/8 B.7/8 C.7/16 D.9/16 3.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雌性个体的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性和雌性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A)。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推导亲本基因型是 A.Ccaa(父本) ×CcAa(母本) B.ccAa(父) ×CcAa(母本) C.ccAA(父本) ×CCaa(母本) D.CcAA(父) ×Ccaa(母本) 4.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产生配子的比例B.产生配子的数量 C.产生配子的种类 D.基因型 5.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6.E、e和F、f分别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A.Ef、eF、Ef、eF B.eF、Ef、EF、EF C.Ee、Ee、ef、ef D.EF、Ef、ef、eF 7.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8.仅考虑核DNA,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DNA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B.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9.表现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白化病色盲的男孩,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A.B AaX X AaX Y和B B AaX Y和B b AaX X B.B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练习题

1.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是() A. 原子B.分子C.细胞D.个体 2.人体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细胞→组织→器官→个体D.细胞→器官→系统→个体 3.生活在一片草原上的哪些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A.一只蝗虫B.全部蝗虫C.全部昆虫D.全部生物 4.在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A.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D.生物圈 5.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偏向左上方,转换高倍镜观察前应该把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具体做法是() A.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B.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C.移动载玻片上的样品D.调整准焦螺旋 6.2008年春节之前,猪肉涨价,是因为猪蓝耳病病毒感染猪造成猪大量死亡。那么,组成该病毒的最基本元素是:() A. C、H、O、N B. C C. C、H、O、N、P D. C、H、O、N、P、S 7.草履虫与大肠杆菌在结构上的重要区别是前者() A.无核膜B.无细胞壁C.无细胞膜D.无DNA 8.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 噬菌体和根霉 B. 细菌和草履虫 C. 蓝藻和酵母菌 D. 衣藻和变形虫

9.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B.细胞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单位 C.所有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D.细胞对另一个个体的其他细胞起作用 10.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A.Zn、Cu、B、Mn B.Zn、Cu、Mg、Ca C.Fe、Mn、Zn、Mg D.Mg、Mn、Cu、Mo 11.生活状态下的叶肉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A.水B.无机盐C.蛋白质D.糖类 12.下列哪一项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一面()A.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B.构成细胞的无机物在自然界中都存在 C.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陈代谢 13.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可以说,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碳元素能组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D.碳元素比其他元素重要 14.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会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 氨基 B. 羧基 C. 氨基和羧基 D. 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15.在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的产生取决于() A.两者的R基组成不同B.酪氨酸的氨基多 C.两者的结构完全不同D.精氨酸的羧基多 16.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两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接近() A.12800 B.12544 C.11036 D.12288 17.一条由10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而成的肽链中含有—NH2和—COOH的最小数目是()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大总结 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 2、反射弧: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3、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4、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兴奋的传导 1、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未兴奋区域的膜电位(静息电位):外正负 兴奋区域的膜电位(动作电位):外负正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特点:双向性 4、传导特征 ①完整性:神经纤维要实现其兴奋传导的功能,就要求其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兴奋即不可能通过断口;如果神经纤维在麻醉剂或低温作用下发生功能的改变,破坏了生理功能的完整性,则兴奋的传导也会发生阻滞。 ②双向性:根据兴奋传导的机制,神经纤维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能由受刺激的部位同时向相反的两个方向传导,因为局部电流能够向相反的两个方向流动。(双向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神经纤维各自传导自己的兴奋而基本上互不干扰,这称为绝缘性。传导的绝缘性能使神经调节更为专一而精确。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曾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连续刺激神经9~12小时,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着传导兴奋的能力。因此与突触的兴奋传递相比,神经纤维是不容易疲劳的。 5、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结构完成。) (1)突触:神经元之间接触的部位,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部位——突触小体与另

高二生物试题(必修二第一二章)

高二生物试题(必修二第一、二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 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 是纯合子 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 是杂合子 2.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3.下列基因型中哪一项是纯合体 A. BbDD B. DdCc C. EERr D. AAbb 4.关于测交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可以获得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合 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的性状表现相同 5.互为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没有 ..下列哪项特征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B.在四分体期共用 一个着丝点 C.形态、大小一般相同 D.在减数分裂过程 中有联会现象 6.人的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则人的神经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卵细胞中分别有染色体多少条 A.46、23、23 B.46、46、23 C.0、46、0 D.0、 46、23 7.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与体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目,但不 含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 裂间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减数分裂的四

分体时期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复制→联会→分离→分裂D.联会→分离→复制→分裂 9.与有丝分裂相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A.DNA分子的复制B.着丝点的分裂 C.出现四分体D.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10. 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 A.1:1 B.1:2 C.2:1 D.3:1 1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2.DDTt╳ddtt 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A. 100% B. 50% C. 25% D.0 13. 孟德尔遗传基本规律发生在 A.有性生殖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中 C.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的过程中 D.子一代自交,产生子二代时 14.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15.番茄果实的红色(R)对黄色(r)是显性. RR╳rr杂交,F1 为红果,自交得到的F2中有30株结红果,其中基因型为Rr的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16.5.6 1.植物体对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其体内产生的激素来完成的。下列植物激素中,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是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2.正常情况下,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 A.T细胞 B.吞噬细胞 C.记忆细胞 D.效应B(浆)细胞 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正在改变着地球环境。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下列哪种做法是环境保护工作所不允许的? A.退田还湖 B.尽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C.治理污染 D.大量捕杀野生肉食动物 4.水和无机盐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神经调节 B.只有激素调节 C.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 D.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 5.在一条神经纤维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则 A.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轴突末梢方向传导 B.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只向树突末梢方向传导 C.兴奋可以由树突向相邻神经元的轴突传递 D.兴奋部位的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6.生态系统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下列措施中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其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 B.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C.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 D.使该生态系统内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保持稳定 7.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其中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来源于 ①无机环境②同种生物③异种生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8.生态学家高斯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 5只大草履虫,经过反复实验发现,5天以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徘徊在375个左右。该实验证明 A.此条件下该种群的K值是375只 B.食物逐渐减少,导致K值不断下降 C.大草履虫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一定时间后,该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9.当蛾幼虫咬食某种植物时,其物理伤害会导致该植物细胞产生一种挥发性的“引诱剂”。引诱剂引诱胡蜂将卵产在蛾幼虫体内。在生态学上,这种蛾幼虫对植物、植物对胡蜂传递的分别是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B.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D.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一二章试题及答案

郑口中学高一年级质检二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长90分钟总 分9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指定位置 Ⅰ卷(选择题共70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计70个小题,每题1分,共计70分) 1.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A.生物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B.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3. 关于细胞学说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B.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C.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单位 D.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4.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A.Zn、Cu、B、Mn B.Zn、Cu、Mg、Ca C.Fe、Mn、Zn、Mg D.Mg、Mn、Cu、Mo 5.活的细胞之所以能够进行各项生命活动,这与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有密切关系。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 H, O 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6.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cm处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④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 二生物必修三复习一二章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 ( )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消化液 D .细胞外液 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 C .正常人血浆的PH 稳定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的HCO 3-、HPO 42-等离子有关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在37O C 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 3、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 A .组织液增加 B .组织液减少 C .血浆量增加 D .淋巴减少 4、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关于A 液、B 液和C 液三者之间联系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 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其主要 原因是( ) A .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 B .形成Na 2CO 3排出体外 C .H 2CO 3 / NaHCO 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 D .很快排出体内 6、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当食物中缺碘时,分泌量增加的激素是( ) A .促甲状腺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胰岛素 D .生长激素 7、如果某人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导致 ( )

①体温调节能力下降②调节血糖的能力下降 ③影响抗利尿激素的合成④影响渴觉的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8、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 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不可能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不是同种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9、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 ) A.冷觉感受器兴奋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10、某人因为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 ) A、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B、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C、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 D、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 11、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 A.比较缓慢 B.比较广泛 C.时间比较长 D.迅速准确 12、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 变化依次为( ) A.增加、增加、减少、降低B.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C.增加、增加、减少、不变D.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13、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 ) A.体液免疫 B.自身免疫 C.细胞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14、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15、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16、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哪项实验措施 ( )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体 B.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中,最成功的是豌豆的杂交实验。下列属于选用豌豆的原因是 A.有多对相对性状B.进行异花传粉 C.有显性性状D.进行自花授粉、闭花传粉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3.隐性性状指 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4.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B.相对性状C.性状分离D.遗传规律5.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A.25% B.50% C.75% D.100% 6.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7.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 A.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B.采取工人杂交的实验方法 C.先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D.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8.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关,其毛色 A.一定是白色的B.是白色的可能性大C.一定是黑色的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9.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B.褐毛兔C.杂种黑毛兔D.前3项都可10.如果绵羊的白色遗传因子(B)对黑色遗传因子(b)是显性,一只白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下一只黑色小绵羊,请问:白色公羊、白色母羊和黑色小绵羊的遗传组成分别为 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11.人类多指畸形是一种显性遗传病。若母亲为多指(Aa),父亲正常,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儿的可能性是A.50% B.25% C.75% D.100% 1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1)——(3)中的遗传问题(1)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2)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3)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 C.测交、测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13.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A.YR和YR B.Yr和Yr C.YY和Rr D.Yr 和YR 14.对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A.F1能产生四种比例相同的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3:1,与分离定律相符 C.F2出现四种基因型的个体D.F2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15.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 16.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测交,F1代不发生性状分离B.纯合子自交,F1代发生性状分离 C.杂合子测交,F1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杂合子自交,F1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17.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4.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等处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和分化 D.用药物阻断T细胞增殖分化,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