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言语治疗总论

言语治疗总论

  言语治疗总论
  言语治疗总论

言语治疗总论

一、言语治疗的概念

言语治疗又称为言语矫治,主要针对脑卒中、颅脑损伤和小儿脑瘫等引起的言语障碍者进行矫治的方法。在治疗前,要通过评来鉴别发音异常、构音异常、言语异常或流畅度异常的情况,分别进行发音、构音、会话等练习,以恢复患者言语交流能力。

临床上所指的言语障碍主要指失语症和构音障碍。失语症是指由于脑损伤引起的语言理解、生成和获得能力丧失或受损。构音障碍则是指言语运动功能受损所引起的口语发音障碍。

在学言语治疗学之前必须弄明白言语与语言关系与区别。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而语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写,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重视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二、言语产生的模式和障碍

人们在平时生活工作中用言语进行交流和传递信息,在生产和运用言语的过程中常常是无意识的,包括意识不到哪些言语器官如何进行活动,但实际上言语处理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现代公认的将言语的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言语学水平阶段

此阶段是在大脑内完成的。任何语言都有所规定的符号为基础,用语言学的概念将所要说的内容组合起来。

(二)生理学水平阶段

如果决定了要说的内容,就要实际运用构音器官,通过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说出单词、字句、文章。语言通过听者的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到达听觉中枢;同时也可以同样的路径传到说话中枢,由此可以调节、控制说的音量、速度等。以上各个过程都属于复杂的生理学水平的范畴。

(三)声学水平

各种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后产生的词句是通过声波的形式传播的,这种形式包括三方面因素:声的大小、高低和音色。由于构音器官的各种障碍,在这个阶段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

三、言语-语言障碍的分类

一.失语症

失语症(aphasia)是言语获得后的障碍,是由于大脑损伤所引起的言语功能受损或丧失,常常表现为听,说,读,写,计算等方面的障碍。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

二.运动性构音障碍

由于神经肌肉病变引起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出现发声和构音不清等症状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dysarthria)。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瘫、多发性硬化等。

三.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

从言语康复的观点出发,获得言语之前与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鉴别很重要。儿童一般在七岁左右言语即发育完成,这时可以称为获得言语,获得言语之后的听觉障碍的处理只是听力补偿问题;获得言语之前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中度以上的听力障碍所导致的言语障碍(deafness and dumbness),不经过听觉言语康复治疗,获得言语会很困难。

四.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delayed language development)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其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的状态。最常见的病因有大脑功能发育不全,自闭症,脑瘫等。这类儿童通过言语训练虽然不能达到正常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但是可以尽量发挥和促进被限制的言语能力,不仅言语障碍会有很大程度的改善,还能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器质性构音障碍

由于构音器官形态结构异常所致的构音障碍称之为器质性构音障碍(deformity dysarthria)。其代表为腭裂,可以通过手术来修补缺损,但部分患儿还会遗留有构音障碍,通过言语训练可以治愈或改善。

六.口吃

口吃(stutter)是言语的流畅性障碍。口吃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部分儿童是在言语发育过程中不慎学习了口吃,或与遗传以及心理障碍等因素有关。口吃可表现为重复说初始的单词或语音,停顿,拖音等。部分儿童可随着成长自愈;没有自愈的口吃常常伴随至成年或终生,通过训练大多数可以得到改善。

七.发声障碍

发声是指由喉头(声门部)发出声波,通过喉头以上的共鸣腔产生声音,这里所指的”声”是嗓音.多数情况下,发声障碍(dysphonia)是由于呼吸及喉头调节存在器质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常见于声带和喉的炎症,新生物以及神经的功能失调,发声异常作为喉头疾病的表现之一,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八.功能性构音障碍

功能性构音障碍(functional dysarthria)多见于学龄前儿童,指在不存在任何运动障碍,听力障碍和形态异常等情况下,部分发音不清晰。通过训练这种障

碍可以完全恢复。

四、言语治疗

(一)治疗途径

1.训练和指导训练和指导是言语治疗的中心,包括听觉的活用,促进言语的理解、口语表达、恢复和改善构音功能、提高语音的清晰度等。

2.手法介入对一些言语障碍的患者可以利用传统医学的手法,帮助改善与语言有关运动功能受限。此法适用于运动性构音障碍,特别是重症患者。

3.辅助具为了补偿功能受限,有时需要装备辅助具,如重度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腭咽功能闭合不全时,可以给患者带上腭托,以改善鼻音化构音。

4.替代方式

言语障碍怎样进行康复治疗

言语障碍怎样进行康复治疗 言语障碍表现为构音障碍和不同类型的失语症两方面。构音障碍(呐吃)是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受损,致使构音器官无力、肌肉控制混乱、不协调、或肌张力改变,而引起的言语障碍。患者通常说话含糊不清,甚至不能说话,但阅读、书写功能仍保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失语症指的是患者因脑部病变而丧失原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失语症依脑皮质病变部位不同,表现为理解、说话、阅读和书写四方面的障碍。大多数是由于大脑优势半球(左侧大脑)病变所造成,但是并非所有病人都会有失语症,即使是优势半球受损也不一定会造成失语症。失语症的表现相当复杂,轻者只是有时回忆熟悉的字句困难,严重受损者可完全丧失理解和说话的能力,严重影响康复进程及疗效。语言康复也应尽早开始,只要是病人意识清醒、病情趋于稳定就可进行。由于病人突然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需求和病痛,往往容易急躁。所以,医护人员和家属一定要耐心、细心观察病情,主动了解病人的需要,绝不能表现出嘲笑和不耐烦的态度。 根据不同的失语类型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运动性失语:能理解别人说的话语,却不能表达或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康复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的句子。训练方法可灵活多变,如看图说话、复述句子、指物说字、指字说字等等。一定要有耐心,鼓励病人循序渐进。 感觉性失语:病人说话非常流利,但不能理解别人所说话的意思,也不理解自己所说话的意思。在训练中反复使语言与视觉实物相结合,使病人逐渐地把语言与表达的意思联系起来。 命名性失语:病人叫不出既往所熟悉实物的名字。在日常生活中把常用的物品给病人看,并说出其名称和用途;训练应从简单到难,从常见的物品如“花”、“钥匙”、“衣服”、“碗”等开始,并注意反复强化已掌握的词汇。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康复治疗技术课程主要包括《康复概论》、《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临床康复学》、《神经康复学》等,很多内容需要结合实践方能更好的掌握,因此在学习中,需要边学习,边操作,方能更好的掌握,以获得更确实的临床康复经验。 第一章康复概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康复的概念 2、掌握康复的工作内容 3、掌握康复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 1、康复的内容 2、康复的治疗过程 3、康复的发展史 第二章物理治疗学 第一节运动疗法概述 目的要求 1、掌握运动疗法的定义 2、了解运动疗法的分类 3、熟悉运动疗法的内容 4、熟悉运动解剖学基础 5、熟悉运动生理学基础 6、掌握肌肉收缩的不同方式 7、熟悉运动代谢基础 8、掌握运动疗法的常用运动方式 9、熟悉运动疗法的生理作用 10、掌握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11、熟悉运动疗法应注意的事项 12、熟悉运动疗法的禁忌症 13、熟悉运动处方的项目 14、熟悉运动量控制的内容 15、熟悉运动疗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教学大纲 一、运动疗法的定义 1、运动疗法的定义 2、运动疗法的分类 二、运动疗法的内容和分类 1、常规的运动疗法 2、神经生理学疗法 3、运动再学习 三、运动疗法的基础

1、运动学基础:运动解剖学基础、运动力学基础 2、运动生理学基础:肌肉的理化特性、肌肉的收缩形式、肌肉的协同作用 3、运动的代谢基础:肌肉收缩的能量供给、运动中气体交换的两个重要指标、对训练的代谢反应 四、运动中常用的运动方式 1、被动运动 2、主动运动:随意运动、主动助力运动、抗阻运动 3、牵引 五、运动中的生理及治疗作用 1、生理作用:心脏、骨骼肌、骨和关节、血压、肺、血脂质、其他 2、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 六、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禁忌 1、临床应用 2、运动疗法中应注意的事项 3、运动疗法的禁忌 七、运动处方 1、运动治疗项目:耐力性项目、力量性项目、放松性项目、矫正性项目 2、运动治疗量:运动治疗强度、治疗频率、治疗持续时间、 3、注意事项 第二节常规的运动疗法 目的要求 1、掌握关节活动基础 2、掌握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的具体方法 3、掌握被动运动具体训练方法 4、掌握不同关节的关节活动具体方法 5、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概念 6、了解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7、掌握关节松动术的基本手法 8、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手法分级标准 9、掌握关节松动术手法应用的选择 10、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治疗作用和临床应用 11、掌握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 12、掌握人体主要关节的关节松动术的具体操作 13、掌握软组织牵伸的概念 14、掌握被动牵伸的种类及操作 15、掌握主动抑制的概念和方式 16、掌握肌肉牵伸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17、掌握肌肉牵伸的程序 18、了解牵伸的局部放松技术 19、掌握人体主要肌群的牵伸技术 20、掌握肌力的概念 21、熟悉影响肌力的因素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

在19世纪初,语言学开始将语言和言语确定为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紧密联系 的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是社会人们约定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个体系: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形态)。以词汇为建筑构建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其中,语言以其物质化的语音或字形而能被人所感知,它的词汇标示着一定的事物,他的语法规则反映着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因而语 言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工具。 而言语则是人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人们为了交流心理,为了进行交际,可以使用各种语言(汉、英、俄、日等)。这多种语言就成了交际工具。使用者多种语言的人们,或说,或听,或些,或读,这些说、听、读、写的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从概念我们便可知,语言是社会生活的客观现象,对于使用某个语种的人来说是统一的,每种语言都是有发言、语法、句法方面的一整套确定的规则,这些 规则一经产生,就有着较大的稳定性。 而言语则是一种心理现象,它表明的是一种心理交流的过程,它就具有个体性和多变性。常有一定个体主观的反映和表述客观现实的印记。因为个别人的言语(由于缺乏统一性)不仅以偏离语言的标准和语法结构而互有区别(多人习惯等不同)。而且,同一个人的言语在不同场合,不同需要之下会表现出的言语方式和风格的不同,因此,言语不同于语言就在于是主观的心理过程。 语言与言语的不同,还可以做这样简单的区别:语言即“话”,言语即 “说”。 但是,这种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从19世纪初由德国的语言学开始的,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前苏联的心理学家比较主要这样的区分,在西方心理学,则大部分统称为语言,不再做这种区分了。我国心理学家们的观点不一。 语言确实包括言语,而言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比较恰当. 语言特点 语言的特性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和社会性与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音位、语素、词、句子。 语言的种类:对话语言、独白语言、书面语言、内部语言。

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16

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 2020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参考答案及试题25之16 适合药学,执业药师,卫生健康 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 1.(多选题)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按方法分类,包括()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个案法参考答案:ABCD 2.(单选题)对于小孩来讲,那种记忆方法是更擅长的() A.形象记忆 B.运动记忆 C.逻辑记忆 D.情绪记忆参考答案:A 3.(多选题)对于感觉适应的规律,正确的说法有() A.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B.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升高 C.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升高

D.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降低参考答案:AC 4.(单选题)咬紧牙关忍住疼痛是() A.感觉对比 B.感觉的相互作用 C.联觉 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B 5.(单选题)心理现象包括() A.心理过程 B.人格 C.以上都对 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C 6.(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如果以组块为单位来衡量,一般为() A.3-4个 B.5-9个 C.6-10个 D.7-11个参考答案:B 7.(单选题)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前面学习的材料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属于() A.间隔效应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记忆衰退参考答案:C 8.(单选题)《黄帝内经》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符合哪一种医学模式的特点() A.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参考答案:B 9.(单选题)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哪种特性()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理解性参考答案:C 10.(单选题)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房间,可能会经历哪种感受性的变化() A.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的相互作用 D.联觉参考答案:A

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

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多选题)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按方法分类,包括()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测验法 D .个案法 2 . (单选题)对于小孩来讲,那种记忆方法是更擅长的() A .形象记忆 B .运动记忆 C .逻辑记忆 D .情绪记忆 3 . (多选题)对于感觉适应的规律,正确的说法有() A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B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升高 C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升高 D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4 . (单选题)咬紧牙关忍住疼痛是() A .感觉对比 B .感觉的相互作用 C .联觉

D .以上都不对 5 . (单选题)心理现象包括() A .心理过程 B .人格 C .以上都对 D .以上都不对 6 .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如果以组块为单位来衡量,一般为() A .3-4个 B .5-9个 C .6-10个 D .7-11个 7 . (单选题)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前面学习的材料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属于() A .间隔效应 B .前摄抑制 C .倒摄抑制 D .记忆衰退 8 . (单选题)《黄帝内经》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符合哪一种医学模式的特点() A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B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C .生物医学模式 D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 . (单选题)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哪种特性()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理解性 10 . (单选题)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房间,可能会经历哪种感受性的变化() A .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的相互作用 D .联觉

语言和言语的分别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廖玉华 摘要:“语言”与“言语”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于二十世纪初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对外语教学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语言;言语;外语教学;启示 大家可以看到,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每时每刻都有人与人的语言交流,说话必须使用语言作为代码,所以语言是每个人和别人交流思想的主要通道。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及交流媒介,同时又是感情沟通的主要手段,它对个人及社会全体成员都至关重要。 一、语言和言语的定义 1.语言的定义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学科要清晰地定义自己的研究对象,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语言学也是如此。究竟什么是语言呢?语言学界至今也没有一个清晰而公认的定义。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对语言会有不同的看法。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科学。他认为,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许国璋先生是这样给“语言”下定义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它是表达相互反应的中介,当它作用于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时,它是认知事物的工具,当它作用于文化时,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1〕 以上关于“语言”的描述,都是从语言的本质、功能和结构方面来给“语言”所下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都包含了三个基本意思:一是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二是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交际和思维;三是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言语是什么? 言语不等同于语言,用同一种语言的人不见得会有同样的言语。语言与言语,在语言学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种区分是索绪尔最先明确提出来的。他认为,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说话”(包括写作),“说话”是对语言的运用,是交际行为,而不是具体的语言,语言学称之为“言语行为”或“语言行为”(speech act)。[2]我们常说“某某人不言语了”这样的话。显然,这里的“言语”指的是运用语言的行为而不是语言。另一是指“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文章)是人们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所产生的结果,即是使用语言的产物,语言学称之为“言语作品”(speech work)。因此概括起来,言语就是个人讲话或写作的行为和结果。这里所说的言语是用来进行交际的外部言语。 二、语言与言语的关系 1.区别 首先,语言系统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因而是稳固的,具有相对静止状态。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和结果,是自由结合的,具有相对的运动状态。 其次,语言是个系统,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社会共有的交际工具。人们在运用这个工具的时候,必须遵守这个系统的规则。因此,社会因素是它的本质因素,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这个工具的过程和结果,它具有个人特色,以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每个人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等方面都有个人特色,而且每个人每一次说话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言语现象和言语要素。因此言语除了具有社会因素,还具有个人因素。 再次,语言系统的各个结构成分(语音成分、词的数量和构词规则等)是有限的,但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人们所说出的话是无限的,每句话语的长短在理论上也应该是无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以追加成分而使它变得更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它们说出无限多的话语。 简单地说,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

言语治疗技术考试题A卷答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言语治疗技术》考试题A卷答案 2015年12月 (一)、单句型最佳选择题 1、完整地描述失语症应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A.自发语言、复述、命名、口语理解 B.复述、命名、阅读理解、书写 C.自发语言、命名、阅读理解、书写 D.自发语言、复述、命名、口语理解、阅读理解、书写 2、broca失语的病灶区域在() A.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 B.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 C.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D.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 3、wernicke失语的重点训练内容是() A.口语命名、文字称呼 B.文字、构音训练 C.听理解、会话、复述 D.听写、复述 4、神经性吞咽障碍咽期障碍最常见症状的是() A 感觉固体食物卡住 B 呛咳 C 流口水 D 咀嚼不当 5、错误构音呈固定状态多见于()构音障碍 A、功能性 B、运动性 C、器质性 D、痉挛性 (二)、共用题干选择题 一患者失语的主要临床特点是流畅性失语、口语理解好、复述相对好、书写能力保留。 6、此患者考虑失语分型是() A命名性失语症 B wernicke失语 C运动性失语 D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7、此患者训练重点在() A.口语命名、文字称呼 B.文字、构音训练 C.听理解、会话、复述 D.听写、复述 (三)、最佳配伍题 A. 吞咽启动弛缓 B.一侧咽肌麻痹 C. 咽缩肌无力 D.舌根后送无力 8、低头吞咽适用于()患者。 9、点头吞咽适用于()患者。 10、侧方吞咽适用于()患者。

11、语言治疗适应症(C、D ) A智力障碍 B行为障碍 C失语症 D语言发育迟缓 12、流畅性失语包括(A、B、D) A命名性失语症 B感觉性失语 C运动性失语 D 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13、复述相对好的有(B、C、D ) A传导性失语 B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C 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D 命名性失语14、听理解相对好(A、B、C、D) A传导性失语 B命名性失语 C运动性失语 D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15、吞咽障碍患者进食训练食物选择要求() A密度均匀 B有适当黏性 C容易变形 D易松散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 1、失语症:是指因脑损害引起的习得性语言功能丧失或损害所出现的种种症状,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理解、组织、表达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功能障碍。 2、神经性吞咽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与吞咽有关肌肉无力或运动不协调所致吞咽困难。 3、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其语言发育未达到与其实际年龄相应的水平。不包括由于听力障碍而引起的语言发育迟缓,以及构音障碍等其他语言障碍类型。 三、填空题(每格2分,共20分) 1、传导性失语损伤部位多在弓状束。 2、运动性构音障碍六大类型分别为痉挛性、弛缓性、失调性、运动过多性、运动过少性、混合性。 10、构音器官有构音器官有肺、声带、软腭、舌、下颌、硬腭、口唇、鼻、 牙齿等 11、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治疗原则是以发育达到阶段为出发点、横向扩展 与上升相结合、专业训练与家庭训练相结合和言语训练与病因治疗相结合。 2、吞咽障碍可引起反复发作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严重病发症的出现。(√) 3、Wernicke失语较Broca失语预后好,比完全性失语的预后差。(×) 4、全身状态不佳、意识障碍、重度痴呆、无训练动机者不适合作语言训练。(√) 5、皮质下失语分为基底节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 6、改善失语症语言功能为目的方法有阻断去除法、功能重组法和交流效果促进法等。(×) 7、听理解障碍有语音辨析障碍及意义理解障碍二种。(×) 8、失语患者的自我训练和家庭训练意义不大。(×) 9、语音性错语大部分出现在韵母上,极个别的情况出现在声母上。(×)

言语康复方法

言语障碍康复方法 呼吸障碍的矫治: 1、呼吸方式异常 呼吸放松训练 (1)生理腹式呼吸训练 (2)嗯哼法 (3)拟声法 (4)数数法 2、呼吸支持不足 呼吸放松训练 (1)快速用力呼气法 (2)缓慢平稳呼气法 (3)逐字增加句长发 3、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呼吸放松训练 (1)唱音法 (2)啭音法 (3)气息式发音法 (4)甩臂后推法 (一)呼吸放松训练: 1、“呼吸放松训练”指将节律的呼吸与放松运动相结合,通过手臂和肩部的运动带动肋间肌群和肩部肌群运动,使这些肌群甚至全身得到放松,从而促进呼吸系统整体功能的提高。 2、主要步骤: 双臂交替上举运动 单臂划圈运动 双臂划圈运动 双肩耸立运动 双臂晃动运动 (二)数数法(治疗呼吸方式异常) 1、“数数法”指通过有节奏地移动步伐来控制呼吸,并在呼气的同时数数,从而促进生理腹式呼吸到言语腹式呼吸的过渡。 适应症:“数数法”主要适用于呼吸方式异常,也适用于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动作要领:有节奏地移动步伐,同时控制呼吸并数数。 2、主要步骤: 数“1”训练。 数“2”训练。 数“多数”训练。 (三)缓慢平稳呼气法(治疗呼吸支持不足): 1、“缓慢平稳呼气法”通过让患者深吸气后,缓慢平稳持续地发音,以提高患者言语时对呼气的控制能力,从而为患者的言语提供稳定持久的呼吸支持。

适应症:“缓慢平稳呼气法”主要适用于呼吸支持不足,也适用于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动作要领:深吸气,呼气时气流必须平缓均匀,并注意声时的控制。 2、主要步骤: “缓慢平稳呼气法”动作要领的学习。 无意义音的缓慢平稳呼气训练。 单音节词的缓慢平稳呼气训练。 (四)唱音法(治疗呼吸与发声不协调): 1、“唱音法”通过让患者连续地发长音、短音、或者交替发长音和短音,来提高患者言语呼吸支持能力,促进患者呼吸与发声的协调,提高其言语时灵活控制气流的能力,从而轻松地进行发音活动。 2、适应症:“唱音法”主要适用于呼吸与发声不协调,也适用于呼吸支持不足。 3、动作要领:深吸气后持续地发音,注意声时控制和起音控制,发长音时保持声音平稳,发短音时干脆利落。 4.、主要步骤: 长音训练。 短音训练。 长短音结合训练。 发声障碍的矫治: 1、音调异常 (1)发声放松训练 (2)哈欠——叹息法 (3)张嘴法 ①手指按压法 ②乐调匹配法 ③音调梯度训练法 2、响度异常 (1)发声放松训练 (2)哈欠——叹息法 (3)张嘴法 ①用力搬椅法 ②掩蔽法 ③碰撞法 ④响度梯度训练法 3、嗓音音质异常 (1)发声放松训练 (2)哈欠——叹息法 (3)张嘴法 ①喉部按摩法 ②咀嚼法 ③哼鸣法 ④气泡发音法 ⑤半吞咽法 ⑥吸入式发音法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与代码】 康复治疗技术(630405) 【专业简介】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我校2008年设置的专业。现有在校学生64人;已毕业学生63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6.7%。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专业课专任教师7名,其中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4人,助教(住院医师)2人。校内兼课教师3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2人,讲师1人。100%的专任及校内兼课教师具有“双师”资格。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能力等结构合理,形成了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梯队。 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二所,其中三级甲等医院1所,开放病床数504张;二级甲等医院1所,开放病床数120张。拥有113个校外实习教学点。初步建立起“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临床实践三者融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强化实验实训、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重要实践环节。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等全方面发展的,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职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规格】 一、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修养,对工作、社会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艰苦创业、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能够守法自律。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4、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较强的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较快适应临床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辅修课程及实训环节考核合格,操行评定合格。掌握康复功能评定和各种康复治疗(包括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开展临床康复服务。 二、具体要求 1、知识结构 (1)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康复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3)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如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等。 (4)熟练掌握常见疾病康复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康复功能评价的能力。 (2)具有开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如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中医康复疗法等)的能力。 (3)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能力。 (4)具有开展康复教育的能力。 (5)具有沟通协调的能力。 3.素质结构 (1)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较宽的知识面,有强烈的求知欲及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意识,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 (3)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端庄的仪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和自我锻炼能力。 三、岗位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 (1)各级综合医院康复科室的康复治疗岗位; (2)专科医院如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或脑科医院,以及康复专科医院的康

郑日昌《心理测量学》配套题库名校章节题库-心理测验总论(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心理测验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心理测验性质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心理测验可以直接反映心理品质的量 B.心理测验分数是心理品质的相对估计 C.心理测验分数是绝对客观的,没有主观因素参与 D.如果两个人的测验分数相等,那么他们的心理品质也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心理测验的性质有如下几点:①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活动,只能测量人的外显行为,也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一个人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来推论出他的心理特质;②心理测量的相对性。在对人的行为做比较时,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③心理测量的客观性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2.在测试过程中能以团体方式进行的测验是()。 A.操作测验 B.投射测验 C.韦氏智力量表 D.大学入学考试测验

【答案】D 【解析】ABC三项中的测验都是单个被试来完成,只有D项中的大学入学考试测验可以团体进行。 3.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变量。 A.命名 B.顺序 C.等距 D.等比 【答案】B 【解析】学生的考试结果的名次是一种顺序变量。 4.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研究。 A.本土化 B.数量化 C.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 D.大量测验 【答案】A 【解析】七八十年代,我国只是将国外的大量量表引进并修订,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这些引进的量表还是存在问题,所以近些年来,中国的心理学家们致力于制定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心理问卷和量表。

5.对心理测验看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根据测试者在人格量表上的得分差异,确定测试者在个性上的差异程度 B.心理测验有绝对零点 C.实施某一心理测验时,既可以在安静环境下进行,也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进行D.测试者的测验分数,只有在与其所在团体的比较是才有意义 【答案】D 【解析】A项,我们不能只根据测试者的分数就确定他的人格的差异;B项,心理测验没有绝对零点;C项,施测过程要是标准化,因此,施测的条件应该是一定的。 6.关于操作测验的特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操作测验适合团体施测,有利于被试者之间的互动 B.韦氏智力测验中包含操作量表部分 C.操作测验不受文化因素限制,因此其应用领域比文字测验广泛许多 D.操作测验的适用对象比文字测验更为广泛 【答案】B 【解析】韦氏智力测验中包含了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 7.评定量表不同于心理测验的主要区别在于()。 A.不严加控制 B.不用量化 C.不必标准化 D.不由本人评定

言语治疗技术课程标准详解

《言语治疗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职业核心课,以职业基础课为前导,为临床治疗技术专业课打基础,对康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有打下理论基础作用,通过学习达到实际工作要求。《言语治疗技术》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实践。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践包括临床见习、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及课堂讨论等;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采取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职业成长和个人发展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行动导向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 二、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以言语治疗为线索来进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言语康复治疗方法; 2.熟悉基本理论和功能评定; 3.了解言语治疗技术的基本概念。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及关系 王昕竹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文法外语系 09级英语二班 The Distinc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Speech WangXinZhu Grammar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XinHua College in NingXia University 09 English second class 摘要:语言既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既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语言就不等于人们创造这种工具、运用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的行为和运用这种工具所构成的“言辞”,也不等于人们运用这种工具进行思维时所构成的具有思想内容的逻辑判断。所以,区别语言和创造语言、运用语言的行为(即交际行为)以及运用语言所构成的结果就成为了正确理解语言的一个必要的论题。 关键字:语言;言语;区别;关系 Abstract:The language is both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language is a people the tools of abstract thinking, language is not equal to the people to create such tools, the use of this tool for the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use of this tool "rhetoric", nor equal to people posed by the use of this tool for thinking with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logical judgment. Therefore, the results of the distinction

心理测量学

心理测量学 1,判断(10题) 2,单选(10题) 3,名词解释(一般为成对概念,每个概念5分,共20分) 4,简答(答要点,适当进行解释)4题,28到32分) 5,案例分析题(其中的选项是不确定的) 明尼苏达、SCL-90,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第一章:心理测量学总论 ?1.心理测量成熟起来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对()进行评定的需要。 ?2.我国古代的()是现代心理测量的渊源。 ?3.美国心理学家()说“凡物之存在都有数量”;()说“几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这成为心理可测性的理论基础。 ?4.“性相近,习相远。”说明心理具有()。 ?5.早期心理测验先驱者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6.被誉为智力测验之父的是法国医生()。 ?7.()最早成立了“人体测量实验室”,第一个大规模系统测量人的个别差异。 ?8.1894年()首先使用各种测量法测量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使测量走出实验室。 ?9.世界上为数众多的智力测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大都由()奠定的。 ?10.心理测量的基本要素是指()和() ?11.心理测验有四要素是指()()()()。 ?12.根据测验的功能,可将测验分为()()和()。 ?13.根据测验的难度,或将测验分为()和()。 ?14.根据测验的人数,可将心理测验分为()和()。 ?15.按照测验的解释可将心理测验分为()和()。 ?16.按照测验的性质可将心理测验分为()和()。 ?17.按照测验的要求可将心理测验分为()和()。 ?18.按照测验的目的可将心理测验分为()()和()。 ?19.心理测量具有()()和()等特点。 ?20.与四种测量水平相对应的四种测量量表分别是()()()()量表。 ?21.等距量表不具有()零点,只能进行()运算。 ?22.等比量表具有()零点,可以进行()运算。 ?23.心理测量的量表属于()量表。 1,项目的试测需注意哪些问题? 2,命题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3,选择题的编选原则有哪些? 4,测验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怎样保证测验的标准化? 5,名词解释:难度和区分度、鉴别指数法、测验的项目分析 心理测量第二章测试题

《心理测量学》笔记和郑日昌习题详解

《心理测量学》笔记和郑日昌习题详解 第1章心理测验总论 【本章要点】 1.高尔顿、卡特尔、比奈等人对心理测量的贡献。 2.心理测验的特性。 3.心理测验的分类方法。 1.1复习笔记 一、心理测验的历史 (一)心理测验在我国的悠久历史 中国古代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测量思想,在心理健康、个性心理、能力评估方面都带给研究者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 1.心理测验的产生是社会的需要 (1)劳动力增加,社会分工精细。 (2)需要标准和客观化的分类方法。 2.心理测验的先驱 (1)高尔顿的遗传理论测量 ①简介 高尔顿是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 ②主要贡献 a.他开创了个别差异心理学研究,并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 b.他设计了许多简单的测验,如判断线条长短与物体轻重等,企图由各种感觉辨别力的测量结果来推估个人智力的高低。

c.他还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以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2)卡特尔的个别差异研究 ①简介 卡特尔早年留学于德国,师从冯特(W.Wundt)。188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期间,深受高尔顿影响。 ②主要贡献 a.他编制几十个测验,包括测量肌肉力量、运动速度、痛感受性、视听敏度、重量辨别力、反应时、记忆力以及类似的一些项目。 b.他于1890年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首创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 (3)比奈和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①简介 比奈,1857年生于法国,称为心理测量的鼻祖,他是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第一人。 ②主要贡献: 1905年,比内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 3.心理测验的发展 比奈—西蒙量表问世后,迅即传至世界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L.M.Terman)教授1916年修订的斯坦福—比奈量表,其最大的改变是采用了智商的概念,从此智商一词便为全世界所熟悉。20世纪20-50年代心理测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1)编制出一批操作测验,既可弥补语言文字量表在理论上的缺陷,又可适用于文盲和有言语障碍的人。 (2)编制出团体智力测验,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3)多重能力倾向测验逐渐受到重视。 (4)卡特尔的学生桑代克(E.L.Thorndike)等人,利用心理测验原理,编制了第一批标准化的教育测验。因此后人尊称他为教育测验之鼻祖。

语言、言语和言语的语言学

语言、言语和言语的语言学 摘要:通过对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关系和区别的阐述,分析了言语的语言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言语是语言的使用,言语的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重要部分,是关于语言使用的语言学,其中涉及到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言语的语言学必将吸引更多的学者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关键词:语言言语言语语言学 一、引言 20世纪初,索绪尔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语言学研究必须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方法论,从而也就界定了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基本范围,同时也为后来的语言学及其各个相关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才引起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言语的语言学。本文拟从索绪尔的论点出发,来阐述笔者对上述问题的初步理解和体会。 二、语言和言语的概念及其关系 (一)语言和言语的概念 语言(язык)是存在于人的大脑的一套规则符号系统,是社会性的、历时而约定俗成的。言语(речь)是个个人运用语言(符号系统)进行言说、使用。 言语活动(речевая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除去言语,剩下语言,这才是语言学的又完整又具体的对象。言语是人们对那套约定俗成的符号规则系统的掌握和运用过程以及所形成的结果。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 1、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 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索绪尔严格地区分语言和言语,但并非把二者完全割裂开来,他指出语言和言语是辨证统一的,“语言和言语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2:41] 2、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纯心理的,它以储存于每个人大脑里印迹总和的形式存在于集体中,是潜存于一群人大脑里的语法系统。言语是个人的、次要的、心理—物理的,是人们所说的话的总和。

康复治疗技术考试(基础知识 6.人体发育学)

基础知识:六.人体发育学 第一章正常发育 康复医学角度人体发育:重(运动发育)和(心理社会发育) 1.生长发育的一半规律** A:分为:不平衡性逐渐性和个体性 B: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 ①开始发育速度是平均一的 ②发育过程中身高和体格明显增大的两个高峰期,一个婴儿期,另一个青春期 ③器官的功能发育不等速:脑发育最早,5岁时脑的大小及重量已接近成人 ④性器官则要到青春期才迅速发育 C:生长发育的逐渐性表现: 由头到尾、由近道远、由粗到细、由动到静的规律 D影响生长发育的差异是: 遗传、环境 2.运动发育规律** A:①第一年:人类特有动作—手的动作和直立的出现,标志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②第二年:相对稳定 ③第三年:迅速发展时期 B:①从泛化到集中:婴儿最初动作全身性,不精确的,以后局部性、精确的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 ②从上到下:头到足 ③从近到远:从生体中部,越近躯干部位动作发育越早,然后逐渐向远端发育 C:粗大运动发育顺序** ①指:姿势或全身(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跃等 ②抬头:新生儿几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抬头较稳定;4个月抬头稳定; ③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坐稳 ④翻身:7个月有意仰卧位→俯卧位→在到仰卧位 ⑤爬:8-9用双上肢向前爬 ⑥站、走、跳:11可独自站立片刻:15月独自走稳;24月双足并跳;30单腿跳 D:精细运动发育规律** ①指:手和手指的运动及手眼协调能力 ②精细动作多为小肌肉的运动,在全身大肌肉发育后迅速发育;手指是精细动作重要。 ③3-4月握持反射消失 ④6-7月出现换手与捏、敲等探索性动作 ⑤9-10月可用拇指、食指拾物,喜撕纸 ⑥12-15月学会用匙,乱涂画 ⑦18月能叠2-3块方积木 ⑧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 ⑨4-5岁儿童则能用剪子剪东西 ⑩6岁能系鞋带并打活结 3.反射发育** A反射分类:** ①根据施加的刺激:分为伸张反射、加速反射、对光反射等。 ②根据感觉器存在部位:分为深部反射、浅部反射等。 ③根据构成反射弧的突触数量:分为单突触与多突触反射等。

心理学测试1

一、选择题 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2.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3.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 4.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华生 D.桑代克 6.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7.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9.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因此,乌申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 10.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11.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教学媒体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1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 13.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加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二、填空题 1.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 )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2.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 )、( )、( )、完善时期等四个时期。 3.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发展的( )并采取相应的( ),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