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团队中作用

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团队中作用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 临床药师?自2011年研究生期间在我院疼痛科病房和门诊开展临床药师工作,学习疼痛相关知识;?2012年工作后先后在麻醉科、普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老年科等科室关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与慢性疼痛管理中的临床药师工作。?擅长镇痛用药方案调整,镇痛药物选择,疼痛相关用药教育,各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管理。

谢 菡 药 师

南京大学医学院

附属鼓楼医院

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团队中的作用

报告人:谢菡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药学部

急性疼痛

–相对短暂的持续时间 (数小时或数周)

–术后疼痛

–损伤

–疾病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数月或数年)

通常伴随着疾病的进展或伤害

非癌症疼痛:

–关节病(类风湿、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

–软组织疼痛(腰背痛、肌筋膜炎、纤维肌痛等)

慢性疼痛

短期不利影响增加氧耗量

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增加全身氧耗,对缺血脏器有不良影响心血管功能心率增快、血管收缩、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增加冠心病患

者心肌缺血及心肌梗塞的危险性

呼吸功能手术损伤后伤害性感受器的激活能触发多条有害脊髓反射弧,使膈神经兴奋的脊髓反射性抑制,引起术后肺功能降低,特别是上腹部和胸部手术后;疼痛导致呼吸浅快、呼吸辅助肌僵硬致通气量减少、无法有力地咳嗽,无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导致术后肺部并发症

胃肠导致胃肠蠕动的减少和胃肠功能恢复的延迟

泌尿系统尿道及膀胱肌运动力减弱,引起尿潴留

骨骼肌肉系统肌肉张力增加,肌肉痉挛,限制机体活动并促进深静脉血栓形成

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增强,引发术后高凝状态和免疫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儿茶酚胺和分解代谢性激素的分泌增加,合成代谢性激素分泌降低

心理情绪可导致焦虑、恐惧、无助、忧郁、怒气、过度敏感、挫折、沮丧;也可造成家属恐慌、手足无措的感觉、引发家庭危机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会产生心情和行为上的不利影响

长期不利影响慢性疼痛术后疼痛控制不佳是发展为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行为改变

术后长期疼痛(持续1年以上)是行为改变的风险因素术后疼痛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1 2 3 4术后镇痛缺乏相应的疼痛评估记录,患者出现疼痛主诉时,无法及时处理。

用药方案单一,患者自控镇痛(PCA)使用率低,不能实

现个体化给药。

无多学科合作的急性疼痛管理团队,给术后疼痛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镇痛药物使用重叠、超剂量使用或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等现象,给患者带来风险。

临床医生对术后镇痛不足对患者造成的不良的病理生理影响认识不足,对于各类镇痛药物的用药适应症与禁忌症把握不当。

1 2 3 4患者用药知识缺乏是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疼痛不易控制的主要原因。

患者在寻求镇痛措施之前犹豫太久而延长了疼痛的时间。患者不遵医嘱用药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也是导致患者疼痛不能缓解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化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指导患者合理,规范化用药对疼痛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增加术后疼痛管

理覆盖面

完善工作

模式推进建立多学科合作的疼痛管理团队:通过建立全院范围内的多学科疼痛管理团队,对多种疼痛进行全面管理。

在麻醉科开展日常工作,辐射全院

各病区疼痛联络员(医生)各病区疼

痛管理责

任护士

疼痛管理

临床药师疼痛管理组

各临床科室护理部药学部

护理部疼痛

管理小组

麻醉手术科

临床药师疼痛

管理团队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 规定和制度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为切实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手术管理,根据《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卫生部、湖北省卫生厅有关医疗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术前管理: 1. 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 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二)手术当日管理: 1. 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 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 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3. 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4.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5. 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 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为中心,从确定手术治疗之时起,至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手术科室、麻醉科与手术室的负责人是本 科室实施围手术期管理规定的第一责任人。 ①术前管理标准和措施: 关键环节包括: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手术风 险评估、手术耐受力评估与分级、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前 讨论、手术审批、术前麻醉会诊、签署知情同意书、手术安全 核查等。 1)术前评估:手术医师术前应根据手术患者的病史、体格 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做好风险评估和手术耐受力评估,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及时纠正患者的相关脏器功能不全情况,使患者能在可耐受的状态下安全度过术中和术后的治疗过程。 2)术前必要的检查:一般手术及有创操作必查项目:血 常规、血型(正反定型,必要时查RH血型)、凝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传染病八项常规检查、心电图。特殊手术必查 项目:60岁以上患者心脏彩超;卧床时间长的患者或具有高凝 倾向的患者:双下肢深静脉彩超、D2聚体测定;使用抗凝剂的 患者:手术前一天复查血常规及凝血常规;预测手术有出血倾 向的患者必须做好术前备血准备。 3)明确手术指征和方式:对拟施手术治疗的患者有明确的 手术或手术探查适应证。在存在多种手术方式的情况下,主刀 医师应根据病情、患者的意愿及相关科室的会诊意见,选择相 对先进、损害小、预后好的术式。医护人员应从关怀、鼓励出发,就病情、施行手术的必要性、可供选择手术方案及优缺点、可能取得的效果、手术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恢 复过程和预后等方面,以恰当的言语对患方进行解释,协助做 好患者的心理准备工作,使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4)告知签字:择期手术手术前一天、急症手术术前由主刀 医师或第一助手同患方进行谈话(谈话内容包括手术指征、术式、手术风险、利弊、抗生素应用、其它可供选择的方法), 但危重患者、毁损性、探查性以及新开展的手术需由主刀医师 同患方谈话。外院专家来院主刀手术,应由第一助手(限本院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定和制度为切实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手术管理,根据《执业医师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卫生部、湖北省卫生厅有关医疗规章制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一)术前管理: 1. 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 手术前质术者及麻醉医师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签字。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3. 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处备案。 4. 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处备案。 5. 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

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6. 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二)手术当日管理: 1. 医护人员要在接诊时及手术开始前要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病案号、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房间等。病人进手术室前须摘除假牙,贵 重物品由家属保管。 2. 当日参加手术团队成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台上与巡回护士、其它相关人员)应提前进入手术室,由手术者讲述重要步骤、可能的意外的对策、严格按照术前讨论制定的手术方案和手术安全核对的要求执行。 3. 手术过程中术者对病人负有完全责任,助手须按照术者要求协助手术。手术中发现疑难问题,必要时须请示上级医师。 4.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应始终监护病人,不得擅自离岗。 5. 手术中如确需更改原订手术方案、术者或决定术前未确定的脏器切除,使用贵重耗材等情况时,要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必要时向医务处或主管院长报告;并须再次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字后实施。 6. 核查术中植入的假体材料、器材标示上的信息及效期,条形码应贴在麻醉记录单的背面。 7. 术中切除的病理标本须向患者或家属展示并在病案中记录。手术中切取的标本及时按要求处理,在标本容器上注明科别、姓名、住院号,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手术中需做冰冻切片时,切除的标本由手术室专人及时送病理科,专人取回病理报告。

ASA围术期急性疼痛管理指南

SPECIAL ARTICLES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cute Pain Management in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 An Updated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Acute Pain Management P RACTICE Guidelines are systematically developed rec-ommendations that assist the practitioner and patient in mak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care.These recommenda-tions may be adopted,modified,or rejected according to clinical needs and constraints and are not intended to replace local institutional policies.In addition,Practice Guidelines de-velop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are not intended as standards or absolute requirements,and their use cannot guarantee any specific outcome.Practice Guidelines are subject to revision as warranted by the evolution of medical knowledge,technology,and practice.They provide basic rec-ommendations that are supported by a synthesis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expert and practitioner opinion,open fo-rum commentary,and clinical feasibility data. This document updates the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cute Pain Management in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An Updated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Acute Pain Management,”adopted by the ASA in 2003and published in 2004.* Methodology A.Definition of Acute Pain Management in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 For these Guidelines,acute pain is defined as pain that is present in a surgical patient after a procedure.Such pain may be the result of trauma from the procedure or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Pain management in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 refers to actions before,during,and after a procedure Updat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Com-mittee on Standards and Practice Parameters,Jeffrey L.Apfelbaum,M.D.(Committee Chair),Chicago,Illinois;Michael A.Ashburn,M.D.,M.P.H.(Task Force Chair),Philadelphia,Pennsylvania;Richard T.Con-nis,Ph.D.,Woodinville,Washington;Tong J.Gan,M.D.,Durham,North Carolina;and David G.Nickinovich,Ph.D.,Bellevue,Washing-ton.The previous update was developed by the ASA Task Force on Acute Pain Management:Michael A.Ashburn,M.D.,M.P.H.(Chair),Salt Lake City,Utah;Robert A.Caplan,M.D.,Seattle,Washington;Daniel B.Carr,M.D.,Boston,Massachusetts;Richard T.Connis,Ph.D.,Woodinville,Washington;Brian Ginsberg,M.D.,Durham,North Car-olina;Carmen R.Green,M.D.,Ann Arbor,Michigan;Mark J.Lema,M.D.,Ph.D.,Buffalo,New York;David G.Nickinovich,Ph.D.,Belle-vue,Washington;and Linda Jo Rice,M.D.,St.Petersburg,Florida.Received from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Park Ridge,Illinois.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October 20,2011.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October 20,2011.Support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nd developed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mittee on Standards and Practice Parameters,Jeffrey L.Apfelbaum,M.D.(Chair).Approved by the ASA House of Delegates on October 19,2011.A complete list of references used to develop these updated Guidelines,arranged alphabeti-cally by author,is available as Supplemental Digital Content 1,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6631785.html,/ALN/A780.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520North Northwest Highway,Park Ridge,Illinois 60068-2573.These Practice Guidelines,as well as all published ASA Prac-tice Parameters,may be obtained at no cost through the Journal Web site,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6631785.html,.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Acute Pain Management: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cute pain management in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An updated repor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Task Force on Acute Pain Management.A NESTHESIOLOGY 2004;100:1573–81. Copyright ?2012,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Inc.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Anesthesiology 2012;116:248–73 ?What other guideline statements are available on this topic?X These Practice Guidelines update the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cute Pain Management in the Perioperative Setting,”adopted by the ASA in 2003and published in 2004.*?Why was this guideline developed? X In October 2010,the Committee on Standards and Practice Parameters elected to collect new evidence to determine whether recommendations in the existing Practice Guide-line were supported by current evidence. ?How does this statement differ from existing guidelines? X New evidence presented includes an updated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ture and findings from surveys of experts and randomly selected ASA members.The new findings did not necessitate a change in recommendations. ?Why does this statement differ from existing guidelines? X The ASA guidelines differ from the existing guidelines be-cause they provide new evidence obtained from rece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as well as findings from new surveys of expert consultants and randomly selected ASA members. Supplemental digital content is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Direct URL citations appear in the printed text and are available in both the HTML and PDF versions of this article.Links to the digital files are provided in the HTML text of this article on the Journal’s Web sit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26631785.html,).

浅析临床药师的临床作用

浅析临床药师的临床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的职责,药师全方位面向临床,包括协助医师合理用药、个体化治疗的推行以及问题医嘱监督、药学知识的普及等各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药师在临床的医疗服务中起到了很好的协助作用。结论:临床药学服务的开展有利于临床医疗质量的提高。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in th e role. Metho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duty of pharmacists, all-round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including assist physicians,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medical supervision problem, pharmacy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and the angle analysis. Results: Pharmacists in the clinical medical service played a very good help.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is propitiou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medical. 【Key words】clinical pharmacist; pharmaceutical care; clinical effect. 现代药学服务模式是将药学与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药学领域知识为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服务。2002年卫生部颁布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医疗机构的药学部门要建立“ 以病人为中心” 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以提高医疗质量。1临床药师的职责 临床药师必然要深入临床,与医师、护士和其他医技人员密切配合,面对患者直接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其职责主要有:①及时提供药品的基本信息服务,提供医院拥有的药品供应目录和药品通用名称以及药品各方面的具体情况;②参与查房和会诊,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对药物治疗提出建议;③进行治疗药物监测,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④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⑤协助临床医师做好新药上市后临床观察,收集、整理、分析、反馈药物安全信息;⑥提供有关药物咨询服务,宣传合理用药知识; ⑦结合临床用药,开展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研究。⑧建立病人用药档案,临床药师使用完善的问卷调查或者有效的测量方法以及健康效用的指数等,对病人的生活质量作出适当的评价。2临床药师的临床作用 2.1协助医师合理用药药师除了协助医师选药和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用药以外,还要对处方进行审查和了解临床用药的具体情况,争取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对不合理配伍的药物实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得出结论以后,再反馈给医务人员,以便及时改进治疗措施。2.2指导患者规范用药临床药师直接与患者交谈,使患者懂得按时用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告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滥用药物的危害。如常用的阿托品类药,药师就要提醒病人此类药会出现心跳加快、口干、皮肤潮红、瞳孔散大等。2.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医生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在查房时,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状况、用药史、疾病情况,并密切注意每个患者的用药效果及用药情况。应注意了解患者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6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与手术室电脑预约。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在患者的护理记录单上进行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1、术后指导患者卧位屈髋屈膝活动,髋关节不超过( C )度 A、120 B、45 C、90 D、30 2、骨科手术皮肤准备需要超出上下关节的范围,而且手术( A )天前应开始准备 A、3 B、4 C、2 D、5 3、病人手术前( B )小时禁饮 A、8 B、4 C、2 D、6

4、术后要( B )小时测量体温1次 A、8 B、4 C、2 D、6 5、出现下列( D )症状时表明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告诉医生 A、指(趾)甲苍白、按压不变色 B、患肢出现高度肿胀、皮肤发凉 C、肢端不能随意活动、稍加被动活动即感剧烈疼痛 D、以上均是 文案编辑词条 B 添加义项 ? 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文案

外文名称 Copy 目录 1发展历程 2主要工作 3分类构成 4基本要求 5工作范围 6文案写法 7实际应用 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 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古代,文案亦作" 文按 "。公文案卷。《北堂书钞》卷六八引《汉杂事》:"先是公府掾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晋书?桓温传》:"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按宜为限日。" 唐戴叔伦《答崔载华》诗:"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开。"《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诸曹皆得良吏以掌文按。"《花月痕》第五一回:" 荷生觉得自己是替他掌文案。" 旧时衙门里草拟文牍、掌管档案的幕僚,其地位比一般属吏高。《老残游记》第四回:"像你老这样抚台央出文案老爷来请进去谈谈,这面子有多大!"夏衍《秋瑾传》序幕:"将这阮财富带回衙门去,要文案给他补一份状子。" 文案音译 文案英文:copywriter、copy、copywriting

2020版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全文)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可增加病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影响其术后早期活动和康复。如在手术开始阶段未对疼痛进行有效控制,持续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塑,急性疼痛有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实施规范化的围手术期疼痛管理对于普通外科病人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上海市医学会麻醉科专科分会和上海市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上海市麻醉科和普外科医生的临床实践,撰写《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海专家共识(2020版)》,以期为普通外科的围手术期镇痛管理提供参考。 1 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原则 1.1 规范化镇痛管理普通外科手术的术后镇痛可纳入全院的术后疼痛管理架构中,成立全院性或以麻醉科为主的包括普通外科医师和护士在内的急性疼痛管理(acute pain service,APS)小组,可有效提高普通外科围手术期的镇痛质量。APS小组的工作范围和目的包括:(1)治疗围手术期疼痛,评估和记录镇痛效果,处理不良反应和镇痛治疗中的问题。(2)进行术后镇痛必要性和相关知识的宣教。(3)提高手术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4)减少术后疼痛相关并发症[1]。 1.2 预防性镇痛现代疼痛管理理念倡导预防性镇痛,即术前给予有效的麻醉或神经阻滞,并在疼痛出现前给予足够的镇痛药[如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以减少创伤应激,防止中枢敏化,降低痛阈

值,减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和延长镇痛时间。 1.3 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是指联合应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和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作用于疼痛发生的不同部位、时相和靶点,从而达到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的目的,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2]。多模式镇痛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围手术期镇痛管理方案。 目前,临床实践中推荐的联合用药方案包括阿片类药物分别与选择性COX-2抑制剂、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和(或)对乙酰氨基酚等合用。普通外科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推荐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镇痛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多种镇痛药物。对于采用自控镇痛的病人,应用自控镇痛药物结束后,建议继续口服或静脉使用NSAID药物以减轻术后残余疼痛。 1.4 个体化镇痛不同病人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普通外科不同手术的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与手术部位、类型密切相关;应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硬膜外镇痛、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等不同镇痛方式。个体化镇痛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最优化的疼痛管理方案。此外,个体化镇痛还应考虑病人因素,使病人应用最小的药物剂量即可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有条件时,可检测基因多态性,进行疼痛程度分层管理,指导阿片类药物的使用[3]。 2 普外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药物 镇痛药物的应用是普通外科围手术期镇痛管理的基石。目前,普外科围手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式研究

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式研究 目的观察研究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式。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期间该院妇科收治的手术患者218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2组,分别设为研究组(n=109)与对照组(n=109)。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而研究组,联合护理安全管理,统计比较护理缺陷情况,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关于护理缺陷,研究组发生率为1.8%(2/109),对照组为15.6%(17/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3%(105/109),对照组为82.5%(90/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围手术期,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不仅可减少护理缺陷事件,而且可增加护理满意度。 标签:妇科;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 现如今,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大力推广,临床护理,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而护理安全,指护理过程中,患者没有受到超出法律及法规范围的身体、心理或功能上的损害、缺陷、障碍或者死亡[2]。护理安全,是评价临床护理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是搭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是避免医疗事故的保障,促使医疗服务工作有序开展[3]。为此,该院妇科以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18例患者为对象,经观察分析,探讨研究了妇科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方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妇科收治的手术患者218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平均分为2组,分别设为研究组(n=109)与对照组(n=109)。纳入标准:①年龄20~65岁; ②均行手术治疗,且无手术禁忌证;③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年龄>65岁,或者年龄0.05),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管理 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管理,而研究组,联合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如下:(1)安全风险:①护士,就护士而言,缺乏法律观念、综合素质不高是主要体现。一般情况下,未经正规法律培训与专业技术指导的护士,法律意识普遍较低,未严格执行医嘱,没有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未按标准整理规范护理记录。 ②患者,针对患者隐患,主要表现在护士与患者沟通少,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价值受疾病折磨,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恐惧、紧张等,降低依从性,影响临床治疗。③管理制度,诸多报道显示,操作流程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等,均可能导致护理安全事件。与此同时,护士执行护理规章制度的力度不够,监管人员未监管到位,也可能引发风险事件。(2)护理安全管理:①强化法律培训,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培训,包括基础知识、操作技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 一、前言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与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 降低医疗费用。 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目前ERAS理念在国内尚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ERAS路径。在此背景下,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文献及ERAS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此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ERAS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术前准备 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与良好的生理条件,包括术前宣教、营养筛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抗血栓治疗、个体化的血压与血糖控制及相应的管理方案等。 一)术前宣教

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个别患者还会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个体化的宣教就是ERAS成功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1],医护人员应在术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患者理解与配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二)营养不良的筛查与治疗 营养不良就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2],筛查与治疗营养不良就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欧洲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患者就是否存在重度营养风险:(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或更高;(2)患者进食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60%,持续>10 d;(3)体重指数 <18、5 kg/m2;(4)清蛋白<30 g/L(无肝肾功能不全)。术前营养支持的方式优先选择经口营养或肠内营养,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每日营养目标[3]。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对严重营养不良患者(营养不良风险调查评分≥5分)进行术前营养支持,可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50%;对于此类患者推荐术前7~10 d行肠内营养治疗;若仍无法满足基本营养需求(<推

围术期患者安全管理相关规范和制度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围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和制度 围术期是病人整个外科治疗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为有效地预防围术期操作过程中的缺陷、差错、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范。 一、术前 1.术前访视:要求护士术前对每位手术病人进行访视。通过护士与病人的互相交流,使护士可以了解评估病人,也使病人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一些与手术相关的情况,减轻忧虑及紧张情绪。手术时当病人在手术室与护士再次相遇时,病人不再陌生,增加了很多安全的感觉。 2.接病人资料单:上面有病人姓名、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间号码、手术时间等,手术护士接病人时必须携带,根据此单据上的信息进行核对,将手术病人安全接到手术间内。 3.腕带:术前所有外科病人佩戴腕带,上面标明病人所有信息,便于医护人员核对病人。特别对婴幼儿及神志不清的病人腕带尤为重要。 二、术中 1.防止患者坠床、摔伤:巡回护士在诱导全麻病人时应在病人身旁,尽量使病人在手术台上感到舒适、安全,并系好安全带。 2.防止烫伤:按照要求规范使用各种仪器,如:使用高频电刀时,必须注意负极板的正确使用。 3.防止用错药、输错血: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需双人核对,确保病人安全。巡回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做任何护理操作时都必须复诵一遍同时与麻醉医生共同核对后才能操作。 4.无论手术大小和时间长短,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必须严格把关术中各种物品的清点,确保清点

无误并记录签字后才能关闭切口。 三、术后 注意病人全身皮肤状况防止压力伤及交接班工作 1.注意检查病人皮肤状况,及时发现有无皮肤异常。 2.及时盖好病人以保护病人的隐私,同时注意保温。 3.整理病历及相关病人资料,与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将病人安全送回ICU,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围术期患者安全直接关系到手术病人的生命安危,认真遵守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围术期护理缺陷、差错、事故的发生,为病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治疗环境。 下面为附送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临床药师工作职责

临床药师工作职责 职责一:临床药师工作职责 临床药师是临床医疗治疗团队成员之一,应与临床医师一样,坚持通过临床实践,发挥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在临床用药实践中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其主要工作职责为: 一、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直接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与临床医师共同进行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实施与监护; 二、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和病案讨论,协助临床医师做好药物鉴别遴选工作。在用药实践中发现、解决、预防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 三、根据临床药物治疗的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的监测,并依据其临床诊断和药动学、药效学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四、指导护士做好药品请领、保管和正确使用工作; 五、掌握与临床用药有关的药物信息,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用药信息及咨询服务;开展合理用药教育,宣传用药知识,指导患者安全用药; 六、协助临床医师共同做好各类药物临床观察,特别是新药上市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监测,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评估和反馈工作; 七、结合临床药物治疗实践,进行用药调查,开展合理用药、药物评价和药物利用的研究。职责二:临床药师工作职责 1、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与实施,协助临床医师选药和合理用药,使病人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害,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2、开展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进行用药教育,宣传、指导病人安全用药。 3、进行临床药学研究,为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供科学的监测或实验数据。 4、承担医院临床药学教育和对药师、医师、社区医师进行培训,开展患者用药教育。 职责三:临床药师工作职责 临床药师主要应以做好临床药物治疗为中心,始终围绕合理用药的各个方面开展工作。临床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盐城协和康复医院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是从患者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对手术患者的服务质量,特制定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如下: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 (一)术前安全管理 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针、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除急诊手术可当天送手术通知单或电话通知手术室外,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将手术通知单送至手术室。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特殊情况须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须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特殊手术,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须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人员。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根据季节、环境温度,调节手术间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手术医师、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须严格执行《手术核查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严格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 1、参加手术人员须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 2、正确安置病人的麻醉、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3、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4、严格执行安全防范措施,正确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术中所用无菌物品及植入物标签、灭菌指示卡均应规范粘贴于手术清点单背面。 6、规范使用预防性抗菌药:术前30分钟至2小时进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一剂,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须追加使用一剂抗菌药。 7、严格执行《手术标本管理制度及送检流程》,严防手术标本错误及丢失。 8、手术室麻醉师及巡回护士须严密观察手术患者的病情变化,准确书写麻醉记录单和术中护理记录,患者病情有特殊变化时,须立即向主刀医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 发表时间:2016-02-15T16:25:48.32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周洁丽钟建群陈聂芬 [导读] 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围手术期包括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是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开始。 周洁丽钟建群陈聂芬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543200 【关键词】疼痛管理;骨科;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个体化镇痛【中图分类号】R81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256-02 疼痛是骨科患者的常见症状,术后疼痛为患者带来较多不便与痛苦,受到患者的广泛关注。术后疼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影响患者的恢复情况,如何有效管理控制疼痛,目前已经成为医务人员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概括总结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对机体的影响、疼痛评估方法、疼痛控制及护理干预等,以期为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提供依据。 围手术期包括患者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是指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开始,直到进行手术后基本康复为止的时间范围。根据国际疼痛协会对疼痛做出的定义,疼痛是指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感受,且常伴有实际或者潜在的组织损伤[1]。患者接受骨科手术之后,伴随麻醉作用的消失将会感受到切口的疼痛。骨科手术后1d 内患者的疼痛程度最为强烈,持续时间多为3~4d [2]。目前人们对疼痛的认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着变化,对镇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3]。在术后疼痛方面,现代中国主要经历了4 个时期:(1)20 世纪70 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镇痛治疗不够充分,以肌肉注射哌替啶为主。 (2)80~90 年代:主要采用硬膜外小剂量吗啡。(3)90 年代以后:即为患者自控镇痛(PCA)时期。近几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疼痛存在多靶点机制,单一药物难以实现对多种疼痛的镇痛效果,且存在较多不良反应。目前多模式镇痛已发展成为镇痛主要方式。现将近年来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管理进展进行综述。 1.疼痛对机体影响根据李兰芹[4]的研究,疼痛属于一种机体自身的保护性功能。疼痛不仅对人的生理带来不良影响,还会对心理造成不利。疼痛具有引发高血压、心脏病的复发的风险,造成患者代谢、免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障碍;疼痛还会使患者焦虑不安,产生抑郁、失眠等症状,导致精神系统的障碍[5-6]。实行骨科手术后,患者的睡眠情况在术后3d 内受影响的程度最大,患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均受影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等,术后当天最为严重。根据黄天雯、何翠环等[7]研究,骨科患者围术期疼痛还会造成术后并发症,包括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肌萎缩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 2.疼痛的评估疼痛评估有助于识别疼痛,还可以判断治疗的效果,是规范性疼痛处理的首要内容。目前疼痛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1)视觉模拟评估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也叫作直观类比标度法,是最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分为线性图和脸谱图两类。 线性图中较为常用的是中华医学会疼痛医学会监制的VAS卡,分10 个等级,数字越大则疼痛强度越大,评估时采用直尺量出疼痛强度数值作为疼痛强度评分;脸谱图适用于评估意识正常、大于7 岁小儿的各种疼痛。主要以VAS 标尺为基础,标尺旁边标有笑或哭的脸谱,易于儿童理解。(2)文字描述评估分量表( verbal descniptors scale,VDS):此法包括一系列描述疼痛的形容词,每个形容词都有相应的评分,最轻疼痛为0分,每增加1 级加1 分。(3)数字评估分量表( numerical ratingscale,NRS):将疼痛分为4 个等级,由患者在10 分制的标尺上进行自评,无疼:0 级;轻度疼痛:1~3 级;中度疼痛:4~6 级;重度疼痛:7~10 级。(4)WonG-baker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主要适用于交流困难的患者,包括3~5 岁儿童、老年人、意识不清患者或者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患者。观察患者行为并用6 种不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疼痛程度。(5)Mcgill 疼痛分级:将疼痛分为5 级,采用问答法完成,等级越高疼痛越强烈。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恰当的评估方法进行疼痛评估,老年人及文化程度低的人适宜采用面部表情评估量表,而对于文化程度高的人,适宜采用数字评估量表或者文字描述评估量表[8]。 3.疼痛的管理3. 1 疼痛的非药物治疗(1)与患者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2)物理治疗:冷敷、热敷、按摩、针灸、经皮电刺激等;(3)分散注意力疗法;(4)放松疗法;(5)自我行为疗法。 针对不同种类的疼痛,要向患者强调不同的注意事项,依照患者具体实际,合理选择疼痛治疗方式。 3.2 疼痛的药物治疗3.2.1 三个阶梯疗法是由WHO 在1986 年推荐的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疼痛管理缺陷,主要以疼痛评估结果为依据给予药物处理。第l 阶段:采用非阿片类药物治疗;第2 阶段:对于第l 阶段止痛药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采用可待因、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弱阿片类药物进行治疗;第3 阶段:对于重度疼痛患者,采用盐酸哌替啶、吗啡等强阿片类药物治疗。 阿片类药物存在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多种并发症,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为0.1%[9-10]。 3.2.2 患者自控镇痛泵属于一种新型的止痛技术,由患者根据疼痛程度自我控制给药时间和剂量[11]。这种方式给药的准确性较高,具有血药浓度稳定、反应迅速、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镇痛泵内的药物主要包括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药,具有抑制呼吸中枢、抑制胃肠道蠕动作用。当镇痛作用消失后其不良反应仍可能存在,且如果使用不当,该类药物具有成瘾性。 3.2.3 多模式镇痛( multimodal analgesia,MMA) 主要指通过联合应用多种药物和镇痛方法干预痛觉感知,或者调整疼痛的阈值,实现镇痛效果的协同或者叠加,从而达到最佳镇痛效果。该镇痛模式的概念涵盖了超前镇痛、术中局部用药及术后按时给药等。对于疼痛原因清楚、性质明确的疼痛,应当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预防性治疗时具有用药少效果好的特点。还应当注意给药间隔和给药剂量的个体化,要依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治疗反应对镇痛治疗进行调整以确保效果。根据袁志峰等[12]研究,采用多模式镇痛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镇痛组患者。管大伟等[13]研究表明,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多模式镇痛中,氨酚曲马多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可以改善患者早期膝关节功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并保证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稳定性。 3.2.4 区域阻滞常用的方法包括: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外周神经阻滞、胸膜腔或腹膜腔阻滞和术后持续伤口局部镇痛等方法。该方法镇痛效果好,且具有不影响患者神志、便于术后及早锻炼恢复、价格低操作简单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 3.2.5 经皮下持续给药该方法是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镇痛方法,在患者手术后清醒之后,在其上臂三角肌处皮下采用留置针穿刺,连接镇痛泵并持续泵入止痛药,止痛效果和静脉给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常用的药物主要有芬太尼、托烷司琼及氟哌利多等。采用该方法,药物无需经过肠胃,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等优点,还可以避免药物对静脉造成刺激[14]。 3.3 护理干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适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常用方法包括心理护理、放松疗法及音乐疗法等。(1)心理干预:骨科患者大多存在焦虑、紧张等情绪,相关研究表明,这些负性心理可加重术后疼痛。在护理工作中做到尊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