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_东进诗抄(一)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_东进诗抄(一)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_东进诗抄(一)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_东进诗抄(一)

毛英奇太平夜话

房东促膝寸心倾,惭愧山城号太平。

荆棘盈村狐鼠乐,里闾惶恐怕抓丁。

抗日招牌耀眼悬,苛征都冠救亡捐。

祖传但问生财术,廉耻于他不值钱。

原注:

第二首三、四两句系丁麟章同志所续。

南陵道上前军报道入南陵,远水平畴景色更。绿柳吹绵春正满,层林泼翠上麾旌。

小桃林外植桑麻,门映清溪满径花。

怪底人人皆楚语,湖南村落百来家。

扶老携儿迓路隅,东征喜讯满村知。

乡音异地多亲切,况复同仇国难时。

一片寒暄故国温,烹鲜煮酒款亲人。

儿童争识家乡客,攀满墙头看大军。

青弋夜渡青弋江头战马嘶,春潮带雨扑渔矶。心潮更比春潮急,舢板如风渡若飞。

老太人前递水情,他乡,I光惚见慈亲。

阶前小立躬身饮,一盏温茶暖透心。

古渡群情鼎沸腾,眉飞色舞说东征。

乡亲争为充先导,抢向人前数里程。

黄尘扑面汗如浆,日夜兼程赴战场。

好个老天知爱国,连朝吹雨洗行装。

过宣州境荆棘荣春亩,千村剩劫灰。

风号疑鬼泣,月黑见狼窥。

败屋蒙蛛网,颓棚覆孑遗。

无言对国土,按剑不胜悲。

水阳夜宿惨聒饥鸦集废墟,千村万落一烟孤。

春田徒沃如油雨,原上无人更把锄。

欹斜茅舍傍颓墙,瓦砾堆中认水阳。

父老满噙悲喜泪,嘘寒问暖接行囊。

鱼米当年集散场,鱼行废破米行荒。

桅樯栉比繁华地,剩得残荷吊夕阳。

尽展愁眉满笑容,江村劫后又春风。

亲朋远近奔相告,无数红旗指向东。

自水阳过固城湖至高淳湖天澄碧月如霜,剪浪飞舟自在航。不是波花惊梦觉,哪知身处水云乡。

自肇倩圩过石臼湖十里长杨一字排,柴门尽向水云开。

碧波绕宅花临砌,疑是蓬瀛人梦来。

寂寂凉宵古渡头,空村颓岸系孤舟。

不知打桨人何去,柳荫犹眠喘月牛。

东征号角醒渔乡,万桨千桡竞出航。

旗影刀光帆似雪,河山妩媚着戎装。

小丹阳平叛千营一夕传军令,秣马严装待斗斜。

王泰栋生平和制作

王泰栋生平和著作 王泰栋 我是1932年出生的,祖籍镇海雁门乡邱王村,现属慈溪,在澥浦小学读书,后上龙山凤湖中学,1944年到1946年去宁波、上海中学读书,1947年6月在上海华华中学读高二时,由郑侠虎介绍来浙东参加革命。当时接待我的领导人是赵士炘、沈宏康(赵是慈镇县工委书记、沈是慈镇县工委委员,武工队长)。1948年5月,我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担任过《宁波大众报》编辑部主任,1987年被宁波电视台评聘为主任记者,一直到1992年在电视台办了离休手续。沈宏康同志当时也离休了,担任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他叫我帮助他搞一些新四军研究会的工作,20多年来,我一直在新四军研究会担任副会长后兼秘书长(担任秘书长十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是没有编制、没有报酬的。2009年,沈宏康同志去世,张永祥同志任会长,他给我们驻会三个同志每天补贴中餐。 我在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要是协助沈宏康、张永祥两位会长编书、出会刊、研究浙东新四军军史、党史、根据地人民斗争史,写论文,建碑、亭、馆(后大部分成为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个人挤出时间来也写些东西,除个人有些出版社约稿略有薄酬外,在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出书、出会刊、建碑立馆起草方案等是没有报酬的,兹将1996年开始个人主要著作、论文、编著、电视专题片等主要作品情况介绍如下: 一、个人主要著作:9本,共计280万字 《陈布雷传》东方出版社1998年出版,25万字(曾获市政府1998

社科优秀著作三等奖)。 《沙文汉与陈修良》宁波出版社1999年出版,40万字(与人合作)。(获省1999年“五个一工程奖”) 《陈布雷女儿陈琏与女婿袁永熙跨越——门槛》学苑出版社2004年出版,20万字。 《陈布雷大传》团结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55万字。获2006~2007年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无名英雄》宁波出版社2007年底出版,45万字。获市作协2007~2008年度市优秀作品佳作奖。 《邵氏宗系汇集》(与方平、童志行合编),宁波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参与编纂5万字) 《武岭残梦——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日子》与人合作,30万字,团结出版社1996年出版。 《宁波革命史概览》宁波出版社2010年出版,三个作者之一,40万字。 《陈布雷日记解读》作家出版社2010年出版,30万字。 二、个人主要论文:8篇,共计6万字 “关于虞洽卿的阶级属性及其他”,载《虞洽卿研究》宁波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黄宗羲民主主义思想的社会基础及启示”,《炎黄春秋》杂志2005年第6期发表,5千字。 “邵逸夫的财富观”,《炎黄春秋》杂志2004年发表,8千字。 “邓小平与宁波帮”,《大江南北》杂志2004年发表,5千字(被该刊评为2004年优秀作品)。 “正本清源话梁祝”,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发表,8千

高淳新四军纪念馆参观记_高二作文

高淳新四军纪念馆参观记 今天是周末,我有幸和外公去了高淳老街,一睹了新四军纪念馆的雄姿。 新四军纪念馆,位于老街中央,从外部看,这座纪念馆和其他房屋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深红色的门,门前挂着几个红灯笼,一派古老的气息。但走进里屋,我却有了意外的惊喜。 由于外公走累了,想休息会儿,所以,我便一人进去参观。走进馆内,只见正中挂着一幅行草匾额,又宽又长,上面金色的字体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耀眼。纪念馆的东南面贴着一些烈士的遗像和简介。陈峥:(1915~1941)又名陈保安,淳溪镇人,县立师范学校毕业,,1939年加入共产党,在华北平原反“扫荡”中壮烈牺牲,享年27岁;刑东升(1919~1943),又名刑杰,刑复汉,祖籍薛城二村,后迁居漆桥镇,读书7年,后加入共产党,在一次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享年24岁......20多岁,正是他们的夏季,是他们风华正茂的时候,可是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群众,竟付出了最大的代价——英年早逝。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开启了幸福之门,用火热的鲜血为我们染出一条光明大道,可后人,又有几人知道他们,又有多少人了解他们?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吧!面对这些无名英雄的付出,我们是否该说句‘谢谢’?是否该向他们肃然起敬呢? 带着敬佩和好奇,我继续参观,只见展厅中央整齐的列放着几只玻璃柜,里面珍藏着当年给新四军做衣服的剪刀和尺;当年

新四军作战时缴获的敌军机枪,子弹,长剑和一些手榴弹(当然,如今已是空的了!)虽然都已是锈迹斑斑,但当初新四军勇往直前,知难而进的精神却还依然溢满天地之间!玻璃柜两旁的墙壁上贴了不少新四军的事迹和诗篇文章。“波光荡漾水纹平,河汉复钩渠纵横。舟容与人如画,抗战军中未太平。堤柳低垂晚照斜,农家夜饭话桑麻。兵船初过疑群寇,及见亲人笑语哗。江东风物未曾谙,梦寐吴天二载前。此日一帆凭顾盼,重山复水是江南!芦苇丛中任我行,星星渔火水中明。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高淳!”这是吴肃的《东征初抵高淳》,“敬庭山下橹声柔,雨满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何在?湖光照破万年愁。”这是陈毅写的《由宣城泛湖东下》......一句句肺腑之言一点儿也不比李白,杜牧逊色。看着眼前的一切,我似乎在隐约中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争四起的年代,仿佛听到陈毅元帅在村民前大声演说:“敌军虽有飞机大炮,但绝对不会打倒我们!他们没有什么好怕的!”似乎听到了那嘹亮的号角声,正鼓舞着战士们前进;仿佛真的看到了淳溪镇村民下水摸了10几条鲫鱼,新四军按价给钱,体恤民情的场面......当时,新四军没有先进的武器,齐全的设备,仅用大刀、无尽的信心力量和日军的机枪大炮作战,就能使日方无条件投降,这该是多么艰辛啊!这又该用多少鲜血来筑起这坐胜利成功的堡垒啊!或许,正像《新四军军歌》中唱的那样:“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前进!前进!......”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我们也必须继承革命先辈的战斗精神,时刻准备着! 所有新四军战士,为国捐躯的英雄们,我们一定会向你们学习!你们安息吧!此致!敬礼!

新四军三师是苏北抗战的英雄部队

新四军三师是苏北抗战的英雄部队 新四军第三师:新四军第三师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重建军部后统一编成的7个主力师之一。1941年2月以八路军第五纵队为基础编成。师长兼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下辖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第八旅,旅长田守尧,政治委员吴信泉;第九旅(1941年9月与第四师第十旅对换建制),旅长张爱萍,政治委员韦国清;盐阜军分区(1941年6月组成),司令员洪学智;淮海军区(1941年3月组成),司令员罩健,政治委员金明;皖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今员常玉清。第七、第八旅活动于苏北淮海、盐阜区,第九旅到皖东北。1942年11月成立苏北军区(亦称盐淮军区),第三师师部兼军区机关。1944年9月,第七旅奉命西进淮北,归四师指挥。1945年4月,以淮海第二、三支队组成独立旅,南下皖江归七师指挥。同年9月,第七旅和独立旅归还三师建制。1945年8月,为保证丰力部队大规模机动,第三师师部免兼苏北军区,第八旅和第十旅分别免兼盐阜和淮海军区。1945年10月,第三师所属部队共3.7万余人,分作两个梯队开赴东北。 新四军第三师的战斗历程和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一九八五年)黄克诚 一 新四军第三师是抗日战争时期开辟坚持苏北淮海、盐阜地区抗日斗争的主力部队,是由八路军一部分南下部队为主加新四军一部分部队合编发展起来的。 中共中央于一九三八年九月至十一月举行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一九三九年五月,中共中央在致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指出,今后八路军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华中。一九四○年春,中共中央作出八路军一部分主力南下,新四军一部分主力北上,控制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东、长江以北、大海以西地区,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打开华中抗战局面的战略部署。 一九四○年二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八路军第二纵队,任命我为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我向中央建议另选派司令员,我只担任政委。中央旋派左权同志任第二纵队司令员。后左权同志回到八路军总部工作,由杨得志同志任司令员。第二纵队辖八路军一一五之三四四旅、河北民军一旅新编第二、第三旅,共约二万余人。我考虑两万余部队集中在冀鲁豫,回旋余地不大,不利于发展,遂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精神,向中央建议,将第二纵队分出一部分部队,越过陇海路,向华中发展。四月十七日,中央电示:“新二旅及三四四旅共一万二千人,由太行出发,在冀鲁豫边界设法消灭石友三部后,准备随时调往陇海路南,配合彭雪枫部行动。”五月五日中央又指示:“华北敌占领区日益扩大,我之斗争日益艰苦,不入华中不能生存。在可能发生全国性的突变时,我军决不能限死在黄河以北不入中原。故华中是我最重要的生命线。” 遵照中央指示,我于一九四○年三月将河北民军一旅留下坚持太行山斗争,自率纵队直属队和三四四旅,越过平汉路,到冀鲁豫与新二、新三旅部队会合。第二纵队于五月中旬将向我根据地进犯的叛逆顽军石友三部大部歼灭之后,杨得志同志继续留在冀鲁豫,我率三四四旅(辖六八七、六八八、六八九团)、新二旅(辖四、五、六团)过陇海路南下。三四四旅由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率领,于五月下旬先头出发,我与纵队参谋长韩振纪率纵队部、教导营及新二旅(由政委吴信泉、副旅长常玉清率领)于六月初出发。行进途中,杨得志同志感到留在冀鲁豫的主力不足,我即令新二旅之四团中途返回冀鲁豫。 第二纵队南下之先头部队于六月二十日到达豫皖苏边区新兴集,与彭雪枫同志率领的新四军第六支队会合。六月二十七日中央军委电示我部与彭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活动于津浦路以西、陇海路以南,以对日寇作战,巩固豫皖根据地,扩大与整训部队为中心任务。”第四纵队由彭雪枫任司令员,我任政委,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六月二十九

新四军的前身及其组成与发展经过概况汇总

新四军的前身及其组成与发展经过概况 第一、新四军前身——内战时期: 第一次大革命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这支和共产党血肉相关的、大部分团营连干部是共产党员、并且全部政治工作是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部队,参加了北伐,卓著勋绩,功高威远。 大革命失败后,整个资产阶级叛变了革命,投降了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独立的来领导这个革命,由叶挺、周恩来、贺龙等同志组织举行了南昌暴动——大革命退兵的一战,继续保持中国反帝传统。从此,由国共合作进到共产党单独领导,继续深入这个革命到农村中去,进行深入的土地革命,并创建工农武装。 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暴动失败以后,带一千多农民到井岗山与朱德同志会合.组织红军第四军,并建立根据地,高举红旗,开展游击战争.这是大革命以后的第一时代的游击战争(从一九二七年南昌暴动开始,到一九三O年彭德怀同志进攻长沙为止:嗣后即转为大规模的工农红军和苏维埃运动的革命与反革命的国内战争). 一九三四年苏维埃运动和土地革命受着损失以后,红军主力部队举行万里长征,留在以江西为中心的各个游击区域单独奋斗,坚持阵地。从一九三四年到抗战爆发二年零八个月,算三年,这就是新四军产生的最近的历史(主力部队九万八千人开始长征。留下的主力师——二十四师三个团,每一连有一架机关枪。每一个团有重机枪迫击炮,计留在福建、江西、广东交界地方的武装游击队有三千多枝枪,以江西为中心)。 当时在江西组织了中央分局来主持。 长征军于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日离开,国民党于是年二月以大兵围剿,图彻底肃清中央苏区。红二十四师主力被包围,游击队被歼灭,于是退出苏区,转到南岭山脉,重新组织游击战争。当时方志敏负责赣东北游击区,黄道负责闽北区域,粟裕负责浙江区域,闽东由叶飞负责,闽西游击区域山谭震林、邓子恢、张鼎丞负责,湘赣由谭云宝负责,湘鄂赣由傅秋涛,钟期光、张藩负责,赣南由陈毅、项英负责。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可是顽固派认为这个合作,只能是和西北朱毛率领的有组织有纪律的真正红军合作,而拒绝和南方游击队合作,并且进攻更加厉害;从一九三七年春天三月至五月,是清剿最严重的时候。 芦沟桥事变抗战爆发以后,我党统一战线政策胜利,全民族团结成功。合作由西北方扩大到南方,于是南方红军游击队奉命集中,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编者按:时间在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二日)。 甲、是时红色游军在: 1.闽西南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数同志领导下一大部分游击队,月有一千二百余人,五百余枝枪。 2.湘、鄂、赣傅秋涛同志领导的游击队,一千一百余人,三百五十余枝枪。 3.闽东叶飞同志领导的游击队,九百二十人,五百余枝枪。 4.闽、赣、浙黄道同志领导的游击队,约六百余人,三百余枝枪。 5.浙江平阳刘英同志领导的游击队,六百人,二百余枝枪。 6.中央苏区(瑞金)钟得胜同志领导的游击队,三百人,一百五十枝枪。 7.皖南关英后、李步新同志领导的一个游击队,一百九十八人,七十五枝枪。 8.湘、鄂谭云宝同志领导的一个游击队,三百三十五人,二百枝枪。 9.赣南陈毅、项英领导的游击队及桂东x世雄同志领导的游击队共约三百人左右。 10.鄂、豫、皖高敬亭领导的游击队九百余人,五百余枝枪。 11.鄂、豫边周骏鸣同志领导的约六百余人的一个游击队。 12.湘南李林同志领导的共二部,计约三百人左右的游击队。

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心得

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心得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行总部组织的喜迎十八大参观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的活动。一路走来,战地黄花飘香,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党的光荣与伟大。 从行总部出发,依次穿过城区、开发区、乡镇,最后到达目的地: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一路走来,城区的熙熙攘攘、开发区的蒸蒸日上、马路的宽阔平坦、乡镇及居民集中区的整洁有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解说员告诉我们:黄花塘原名叫黄昏塘,又叫黄晖塘,因为周边地区有大片的黄花,根据一名首长的提议,改名黄花塘……听到这里,我仿佛闻到了阵阵的黄花香…… 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我们观看了军区领导的照片、陈毅的摄影、以及红色婚礼,在当时我方积贫积弱的情况下,面对及其凶残的敌人,军区领导依然能够带领广大的劳苦人民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积极的面对工作和生活。而目前,我们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又算什么呢?面对的银行业逐步市场化,我相信:我们**农商行只要保持乐观务实,必定可以做大做强、笑傲江湖。 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在墙壁上、过道上,你会发现有许多标语、口号,例如:打到日本帝国主义!种族不灭,中华不亡!这些标语、口号,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军民目标是多么的明确、多么的坚定!联想到我的工作,就是要紧紧抓住各阶段工作主题,咬定各阶

段工作目标,扎扎实实的完成各项任务。联想到当前的改革开放,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停顿和后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不容否定。” 在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我看到了在当时的困苦条件下,广大军民万众一心,用镰刀、锄头、大铁刀对付凶恶的敌人,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些事实再次告诉我:战争的伟力存在于广大人民中。联想到我们**农商行,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得为三农服务,就一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找准位置,发展自己,壮大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黄花飘香,党在心中。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党的伟大:中国共产党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更善于建立一个新世界。我愿意永远跟党走、为**农商行奉献一切。

抗战英烈顾士多 打响新四军抗日南下作战第一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战英烈顾士多打响新四军抗日南下作战第一枪 导语:抗日英烈顾士多(1914―1940)原名百汉。河南罗山(今湖北大悟)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2团副团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 抗日英烈顾士多(1914―1940)原名百汉。河南罗山(今湖北大悟)人。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2团副团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顾士多烈士简介 顾士多烈士是河南罗山(今湖北大悟)人,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后,留鄂豫皖边区坚持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曾任红28军手枪团中队长、鄂东北独立团团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任新四军第4支队9团团长,率部挺进皖中对日作战。1938年5月17日,指挥所部于巢县蒋家河口伏击日军,取得新四军成立后对日军首次作战的胜利,揭开了华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帷幕。1938年秋,部队整编,调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7团副团长。1939年9月,入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结业后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第2团副团长。参与指挥棋盘岭、范家岗、潘家园、东阁镇对日作战数十次。1940年8月,在安徽省无为县石涧埠反击日、伪军“扫荡”的战斗中,中弹牺牲。 顾士多烈士平生经历 顾士多烈士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在党领导的“黄麻起义”的影响下,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积极参加农会、赤卫队工作。 1932年7月,在国民党第四次“围剿”鄂豫皖苏区时,携新婚妻子及全家跑去黄安七里坪,参加了红二十五军运输队。1934年11月,红二 生活常识分享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始末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始末 统一华中军事指挥的问题让刘少奇难以释怀/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海安举行 1940年10月,苏北平原轻风拂面,秋高气爽。 正是在这金秋时节,从华北南下的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抵达苏北盐城,与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东进北上部队胜利会师。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师,标志着八路军、新四军协同开辟苏北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已经完成,接着便是依托苏北,做出整个华中抗战的大文章。为此,黄克诚给时在皖东的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发电报,请他率中原局机关移驻苏北,以便统筹华中全局。 几乎在接到黄克诚电报的同时,刘少奇也接到中共中央电令:“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切。”他随即率中原局机关风尘仆仆赶往苏北。10月30日,在阜宁东沟八路军第五纵队司令部驻地,刘少奇与黄克诚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数天后,黄克诚与刘少奇乘汽船沿盐阜区境内一条纵贯南北的人工串场河,从阜宁经盐城前往海安,会见时在海安的陈毅、粟裕。 这次会见,决定着今后华中抗战的走向,意义非同一般。 在海安著名爱国士绅韩紫石的盛情邀请下,刘少奇与黄克诚均下榻于韩宅。 海安几天,通过韩紫石支持共产党的政治态度以及对他们生活的周到安排,刘少奇和黄克诚深切地感受到了陈毅此前统战工作的成功。

这时,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刘少奇难以释怀,即统一华中军事指挥的问题。虽然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对这一问题亦有所讨论,但因涉及到不同指挥系统,故一时难以决断。事实上,这一问题在刘少奇脑海中萦绕已久。 早在6月份,刘少奇即致电中央提出:“目前华中部队已不少,均分散各处,且已取得地区,唯将来在战略以至战役上均须配合行动。华中环境各方面均较华北更复杂,困难更多,而我部队内部在建制上、指挥上亦不完全一致,问题亦多。在目前迫切需要建立有威信、有工作能力的华中总司令部(公开名称另定),在指挥上以至建制上统一我华中各部队。”在人选上,刘少奇请中央在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及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中择定一人。 当时中央也觉得“华中确应成立统一的指挥部”,但因正忙于准备召开中共七大(后因故推迟),于是决定在七大召开后解决此事。 10月,黄桥决战胜利后,刘少奇得到中央电报:“同意陈毅统一苏北军事指挥,同意胡服去苏北与陈会合,布置一切。” 胡服是刘少奇当时的化名。接到电报后,刘少奇认为“统一苏北”与“统一华中”是两个概念,于是又与邓子恢、赖传珠联名向延安提出:“目前,华中的斗争急需建立统一的司令部,而中原局与苏北指挥部会合仅能解决苏北的指挥问题。解决华中统一指挥最圆满的办法是(新四军)军部速即移来,统一华中指挥并可兼指挥江南。”然而,由于新四军军部在皖南迟迟不能北移,这一计划事实上亦成空谈。 眼见华中形势风起云涌,斗争日趋激烈,而统一的军事指挥机关

新四军纪念馆游记

新四军纪念馆游记 清风微拂脸颊,又是一年踏青时,我们跟随着近代史课老师一起去了盐城著名的新四军纪念馆,来追随先辈的遗迹,更来感受那段无法忘记的历史。 一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我眼前的就是那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的徽章,镶嵌在花岗岩的展厅门前,让我不由的肃然起敬,那是一个怎样的队伍,又有一段怎样的经历。 迈着沉重的脚步,我踏入了馆内,新四军纪念馆分为六个展厅,楼上四个和楼下的两个,在我们手足无措,不知该从哪个展厅开始时,正好纪念馆内的导游小姐在为外地游客讲解,于是我们也跟随其后,来了一次全新的新四军之旅。 期间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馆藏的满洲的“自行车”,那是一辆破旧的普通自行车,静静的呆在角落里,起初我们都没有在意,认为只是一件普通的藏品罢了,没有什么了不起,可是导游却说这辆看似不起眼的自行车,它可是纪念馆里的镇馆之宝,它是一件有传奇色彩的战利品,它的主人曾经过来看过,证实的确是,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胜利啊! 一楼展厅中的一面墙也引发了我的兴趣,那是一面布满窟窿的墙壁,这些窟窿里都有红外线感应,当你把手伸进窟窿时,能听到阵阵枪声,每个窟窿的枪声也是不同的,听着这些枪声,我的眼前浮现出当年新四军们浴血奋战,不畏艰险,在烽火连天中为了人民的胜利而向前冲。想到这些时,我真的感到了先辈们的无畏。 当我看累了坐在一楼座椅上休息时,无意间抬头,正好看到了墙壁上挂着的两幅油画,一副颜色很暗淡,另一幅却很鲜艳,他们生动再现了新四军们和敌人进行惨烈的斗争场面,画面上的新四军们一个个斗志昂扬,慷慨激昂,视死如归,面对敌人的攻击,丝毫不手软,为了胜利而向前冲!!!! 时间过得飞快,两个小时的参观到此结束了,带着些许遗憾,我们离开了新四军纪念馆,这次虽然没有真正了解N4A,但我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尊敬,他们是我们的先

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新四军

今年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我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了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支援和苏,美等同盟国军队的配合下,彻底地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这是中国人民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规模空前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改变了中华民族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耻辱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起的转折点。 这里,我把自己珍藏的一本60年前的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辑出版的《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一书。它是敌后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斗争,取得反对日本侵略战争胜利的历史的记录和见证。现在这里把它介绍给广大读者。 该书为32开本,但是由于时间久远,封面,封底已经失去,属于一本残缺本。目前残存有出版者关于本书的说明,原编者的话,目录,正文,第1页到223页,插图13副。繁体,5号,铅字印刷。全书大约15万字。由于它是一本残本,故其具体的印刷数量是多少,印刷地点等,都无法知道。但是,从书里内容来看,其出版时间应当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在“出版者关于本书的说明”里写道:“本书原名‘抗战八年来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编辑出版的,出版于一九四五年三月。这次重印,基本上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只在文字上和史实上和作了个别的修正和补充。” 编者的话是:我们编辑这本小册子的目的,在于较有系统地介绍抗战八年来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的人民游击队作战的情形。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的人民游击队每一年打几千几万次仗,而我们手边收集的材料有限,我们的能力也不够,要全面地反映这些英勇战绩还不可能。我们目前还只能极为轮廓地反映若干侧面而已。 八路军,新四军不仅是英勇善战的军队,而且是新社会的开拓者,是敌后解放区的创造者,坚持者和建设者。他们除了打仗以外,在政治,经济,文化工作上还有许多惊人的业绩,本书只简单地或附带地涉及,详细介绍只能让别的书来担负了。 这个小册子的取材,主要是截止一九四四年底为止,另外,加上了一九四五年初的一些统计,由于印刷条件困难,很可能当这个册子与读者见面时,抗战形势已经又有了很大的变化了。那么,就请读者把它作为抗战史的一部分来读吧。 我们希望读者们,特别是参加创造这一伟大历史的同志们看过这小册子以后,把意见尽量告诉我们,以便将来修改与补正。一九四五年三月。 该书目录有:第一章:回顾。第二章:深入敌后,开辟解放区战场(一九三七年——一九四0年)。一,大战平型关。二,侧击南下忻口和太原的敌寇。三,从后面拖住敌人。四,由配合“反攻”太原到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五,牵制敌兵三十万。六,新四军开入大江南北。七,武汉失守后的敌后形势。八,冀中平原反“扫荡”。九,模范的歼灭战在晋察冀。一0,梁山泊古战场的袭击突围与歼灭。一一,大江南北游击战的发展。一二,广东东江与琼崖的游击战。一三,震动全国的百团大战。第三章:艰苦奋斗,坚持解放区的抗日战争(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二年)。一,极端困难时期的敌后形势。二,皖南事变与新四军发展的新阶段。三,给冈村宁次的迎头痛击。四,平原上开展“扫荡”与反“扫荡”血战。五,骑兵在艰苦战斗中。六,新四军的反“扫荡”反“清乡”反“蚕食”及其他。七,香港失陷后的华南游击队。第四章:恢复和扩大解放区,发动局部反攻和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一九四三年——一九四五年)。一,敌后新形势。二,历时三个月的反“扫荡”与日寇“观战团”的毁灭。三,山东反“扫荡”又创造奇迹。四,围困,挤走敌人。五,车桥大歼灭战。六,里应外合收复莒县。七,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书中有13副黑白照片作为插图,它们分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红军抗日誓师大会;红军出师抗日誓师词;向华北敌后推进的我八路军之一部;我八路军之一部举行粉碎敌人九路围攻晋东南的动员大会;前哨出击常给敌人以重大损害的新四军游击队;战斗在洪泽湖上的新四军水兵;百团大战中我军攻克河北涞源东团堡据点;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军民以野菜和树叶充饥;军队自己生产以减轻人民负担;青纱帐里打敌人;活跃在青纱帐里骑兵游击队;我军解放华北重要城市张家口。 我们很多人都曾经误以为电影《长征》中的主题歌“十送红军”就是红军长征时所高歌的一支歌。但是,笔者在该书第一章回顾里发现,红军长征时真正唱的,而且已经载人该书的歌的歌词并不是《十送红军》,而是这样的歌:其一:目前的中心任务,要打日本兵,收复华北东三省,保卫民族。红

国民革命军第69军来龙去脉

国民革命军第69军来龙去脉 【国民革命军第69军】 在国军的编制序列中,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3个第69军。 一、北洋军“五省联”一部组成的第69军 阮肇昌第69军 该军前身是北洋军阀孙传芳所属“五省联军”江苏陆军第6师和皖军第3混成旅。1927年3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到达苏、皖境内时,江苏陆军陈调元部第6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7军;皖军第3混成旅王普部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7军。1929年,第37、第27军依次缩编为第55、第57师。1930年,编入陈调元的第1路军。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进行统一整编时,将第55、第57师和编为第69军。阮肇昌任军长,李松山任副军长,隶属第8集团军。下辖:第55师,李松山兼任师长;第57师,阮肇昌兼任师长。该军编成后,即参加了淞沪会战。在此次会战中,该军伤亡严重,无力补充兵员。战后,该军番号被撤消。第57师后归大名鼎鼎的74军,成为抗战虎贲军,常德一战流芳千古。55师后归94军.后改隶第18军,一样在抗战中立下殊勋。。 阮肇昌军长(1890--1982)字绍文,云南昆明人,陆军中将。

保定通国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步科、陆军大学第三期毕业。阮肇昌虽然是北洋将领出身,但在南京国民政府也深得重用,与主持军委会的何应钦白崇禧关系良好。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生于云南昆明,早年入保定 通国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步科第三学生队,毕业后考入陆军预备大学堂(即陆军大学第三期),1913年10月13日任湖北都督府参谋长,1920年1月1日授予陆军少将,同年任 陆军大学教育长,1922年8月27日加陆军中将衔,1925 年任暂编陆军第五师参谋长,1926年任五省联军第十五师 师长。 192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任第三十七军参谋长,1928 年2月任第一集团军第二军团参谋长,同年11月13日任参谋本部第二厅中将厅长,1929年5月18日任山东省政府委员,7月任济南市市长,1930年9月任第五十五师中将师长,1934年1月任第五十七师中将师长,1935年4月10日叙 任陆军中将,1936年7月9日授予国民革命軍誓师十周年 纪念勋章,1937年8月31日任第六十九军军长兼第五十七师师长,1938年2月16日任军训部中将步兵监,1939年12月7日晋任军训部中将次长,1942年6月1日调任陆军大学中将教育长,1943年8月任参谋总长办公室中将主任,1945年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副团长,1946年10月10日退为备役,当选国大代表。

心得体会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三一文库(https://www.wendangku.net/doc/9317323023.html,)/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有感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有感(一):铭记历史,珍惜今天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20XX年6月5日,在党支部的组织下,华日公司全体党员来到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毅将军、张茜将军的全身铜像。塑像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一代伟人的勃勃英姿。塑像的后面,是"威震江南,功在民族"八个金字,灼灼闪光。 接着,讲解员带我们参观了各个展厅。看着新四军打仗的路线图及战斗的老照片,听着前辈们从前浴血战斗的故事,它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那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年代。 我们仿佛看到新四军战士们在敌人的飞机大炮轰炸下毫不 妥协,顽强地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看到战士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一个个因饥饿而倒下;看到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还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我们没有资格对过去悲壮的历史做任何评价。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感受那段激情岁月所带来的鼓舞与振奋。只能从馆内陈设的物品中体验并想象硝烟战火中的新四军是怎样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的,我们以为不会被感动,但内心渐渐涌动的澎湃却告诉我们,不论你是60后还是90后,那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 我们参观纪念馆,凭吊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把我们当前的工作做得更好。历史总是一面镜子,留给后人的既有值得学习的文化和精神,又有值得吸龋的经验和教训,这段历史永远值得我们回味。 短短一天的参观活动结束了,华日党支部的每一位党员都感觉受益匪浅。那些无产阶级革命家表现出来的宏才大略、英雄气概,深深震撼了在场每一位党员的心灵!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有感(二) 搪瓷杯子,杯上的烤漆掉落了。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很少有能吃饱肚子的时候。今天的我们,不知饥寒为何物,那时的战士们,饥寒交迫中依然挺直腰杆与侵略者战斗。食物匮乏,皮带野草树皮都成为了食品。然而因饥饿而牺牲的战士们依然有那么多。

浙江省嵊州市新四军抗日烈士3

浙江省嵊州市新四军抗日烈士3 3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籍贯 参加 革命年月 入党/团 年月 牺牲年月 牺牲地点 牺牲时所在单位 牺牲时职务 安葬地 或祭奠场所 备注 赵法松 男

1918.09 嵊州市黄泽镇官湖桥村1940 1939 入党 1943 苏北汤家庄周家庄 新四军第1师18旅司令部副班长 山东朱家任 男 1916 嵊州市浦口街道四明村1942 1943 余姚县梁弄 嵊东独立大队 战士 浦口街道东坂庄烈士墓 曾用名:朱家银

支樟樵 男 1914 嵊州市崇仁镇支鉴路村1936 1937.05 入党 1943 余姚县马渚 中共余姚马渚区 书记 曾用名:朱敬之 樊洪法 男 1912.08 嵊州市甘霖镇红星路10号1939 1938 入党 1943 余姚县四明山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干事 曾用名:樊江 许其松 男 1925.10 嵊州市黄泽镇兰洲村 1943嵊新奉县自卫队 黄泽镇兰洲村 曾用名:竺其松、麻袋1943年后失踪,1988年11月22日按烈士处理 孙宝金 男 1907 嵊州市浦口街道东俞村 1942冬

1942 入党 1943.01 上虞县汤浦 嵊东独立大队 中队长 浦口街道东坂庄烈士墓葛生泉男 1909.09 嵊州市浦口街道东俞村 1942 1939 入党 1943.01 上虞县汤浦 嵊东独立大队 中队长 浦口街道东坂庄烈士墓姚家慧男 1906.05 嵊州市浦口街道五莲村1942.10 1940 入党 1943.01

上虞县汤浦 嵊东独立大队 军需员 浦口街道东坂庄烈士墓 曾用名:姚金慧 袁中喜 男 1920.02 嵊州市崇仁镇富三村 1942.05 党员 1943.02 余姚县 “第3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第5支队班长 曾用名:中心、中义 张之春

新四军是游击战的高手

新四军是游击战的高手 大多数战斗都是自己伤亡小余敌人伤亡。不错,在打击敌人的同时,也要保存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击敌人。 官陡门战斗 新四军的首次长途奔袭战斗。1939年1月18日,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由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从江苏省高淳县与安徽省当涂县交界地区踏雪冒雨出发,长途奔袭安徽省芜湖日军飞机场附近的伪军据点官陡门。20日傍晚到达当涂县亭头镇,即派小分队封锁南北通路,监视黄池镇、青山街的日军。突击部队以木船、绳索渡过青山河,然后跑步奔袭,于21日凌晨1时抵近官陡门,冲进伪军据点。此次战斗,从开始攻击到解决战斗约8分钟,连同清扫战场总共不足半小时,全歼守敌300余人,其中俘57人,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70余支。 余家店战斗 新四军在豫鄂边区对日军的首次战斗。1939年1月17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留守处两个连队80余人组成的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及随行干部60余人,由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向湖北省信阳和应山县交界处挺进,以创建四望山抗日根据地。2月26日,到达应山,正值日军100余人和伪军一部向驻罗家庙的国民党军进攻。为支援友军,独立游击大队主动阻击日军,在余家店与敌展开激战,坚持12个小时,将敌击退,共击毙日军20余人。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第6大队政治委员熊作芳在战斗中负伤。 店埠战斗 新四军在皖中店埠打击土匪武装的战斗。1938年12月29日(一说1939年1月11日),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于安徽省合肥县店埠镇(今属肥东县),对汉奸土匪武装刘孟乙部进行打击,活捉匪首刘孟乙,全歼该股土匪200余人,缴获战马10余匹。新四军伤战士1人。 水阳镇战斗 新四军在皖南水阳镇对日军的伏击战。1939年1月6日下午4时许,新四军第2支队侦悉日军百余人由安徽省宣城县北水阳镇沿东西两河岸北犯。下午6时,第3团第2连,第4团第1、第8、第9连共4个连,自狸头桥附近张家村出发,以夜行军抵达白沙里东西两河岸设伏。另以第3团第4连隐蔽进至水阳附近,待天明敌进攻时由后尾猛袭。7日晨8时左右,日军自东西两河岸平行北进,主力走西岸,当即遭到新四军设伏部队的猛烈射击,激战3小时,毙敌31人。残敌向黄池镇方向溃退,新四军遂占领水阳镇。 横山(苏南)战斗 新四军在苏南横山地区粉碎日军进攻的战斗。1939年1月8日上午7时许,侵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_纪念歌

耳耶 江南的春天,江南的原野,是祖国最丰美的地方! 那青的山林和绿的田么,我们纯朴的老百姓的故乡。 谁教我们离开了耕作走了火线,口口(原文不清)的强盗闯进了祖国的大门。 莫让捡去田里的一根青草,保护我们的儿童、妇女和老人! 昨天是革命的群众武装,今天是捍卫祖国的新生力量。 我们要承继艰苦奋斗的传统,创造出江南的模范战场。 百战雄威吓破了强盗狗胆,无数胜利造成这光荣的一年! 更无数地向敌人的腹背进攻,中华民族解放就在眼前! 注: 耳耶,聂绀弩的笔名。从诗的内容看,这首诗当是为新四军成立一周年而作。 聂绀弩(1903—1986),生于湖北京山。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参加过第一次东征。他在海陆丰农民运动讲习所当过教官,后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32年参加左联,193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8年到延安后,被周恩来派到新四军任文化委员会委员,负责《抗敌》丛书编委会工作,任《抗敌》杂志编委。1939年冬到金华任中共浙江省委的刊物《文化战士》主编。1940年到桂林,参与创办编辑《野草》。1945年后在重庆,当过编辑、教授。1949年后,曾任香港《文汇报》总主笔、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他在1953年受胡风案牵连而受处分。1957年被打成右派,发配到北大荒。 1967:年又被判无期徒刑。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被平反。聂绀弩一生著作甚丰,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评论及剧本等近30本出版。30年代中期,他以短小精悍、犀利泼辣的杂文引起读者注意;其直面现实、针砭时弊并富知识性、逻辑性的特点,使之在杂文领域颇具影响。而他的旧体诗又自成一格,人称之为“聂体”。晚年,他的《散宜生诗》出版时,被人誉为“它的特色也许是过去、现在、将来的诗史上独一无二的”。

军队人员配置数量的专业术语

每个军兵种的部队都是不同的,国外和国内也是不同的。另外,三三制”已经是以前的编制了,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所以现在我军的建制已经不是“三三制”了,但是有的朋友说的也不错,连级以下单位还是“三三制”的。下面我以我军陆军步兵师为例进行说明,简单的谈谈,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还请各位网友指正! 在解放军部队里边,一个连一般有三个排组成.而一个排一般有三个班组成,一个班一般有十个人左右.所以这样算来,一个排有30人左右.再加上炊事班,通信员,司务长,三个排长、副连长、连长、指导员。大约在120人左右。 在武警内卫部队中,尤其是在武装守卫重要建筑等守卫部队,每个中队的兵力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武装守卫桥梁的武警中队,要按照桥梁的长短来分配兵力,有的中队有三到四个排,但是有的中队只有两个排。所以人数也就不一样了。 一个营配有四个连左右,人数大约在500人左右;一个团配有三个营,一个标准团人数事1500人;一个师包括五到六个团,再加上隶属于师后勤处的二线非战斗单位,比如养殖场等,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雷达站等,再加上师部以及其他单位,所以这样算来一个师是一万人左右,而一个标准师的兵力也就是一万人。刚刚进行师改旅的时候,一个旅比一个师少一个团左右,而一个标准师是10000人,所以旅人数大约在7000人左右。每个军的兵力是不一样的,重点的快速反应部队,比如说三十八军曾辖三师二旅;而西部的一些军有的曾经只辖三个旅。现在我军在1985年裁军以后组建了合成化集团军,每个军大都包括坦克旅、高炮旅、陆航团(陆军航空兵部队)等合成化兵种。所以人数都是不一样的。 还有我军现在也在实行师变旅,这也是在裁军后为了适应新的军事变革,比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白色起义的红军团,现驻辽东的原隶属于64军的191师,在裁军后就变成了191旅。但是有些兵种,比如说二炮就都是旅级建制。另外,现在的旅是副师级单位。 但是在不同的时期的师和旅的建制都是不一样的,在《军事史林》杂志中叶介绍过,我也简单的复述一下。 在抗日战争时期,不管是国民党军队还是共产党军队,一个师编有两到三个旅。比如我军八路军的战斗序列就有:115师下辖(343旅、344旅、独立团);120师下辖(358旅、359旅、教导团);129师下辖(385旅、386旅)。而国民党军队的编制序列也是一样,师比旅大一级。这在建国后我军的编制序列也是如此,那时候的编制还都是“三三制”。我军中八路军那个时候一个师相当于一个大军区,因为一个师以后就发展成了野战军,比如刘邓大军就是129师,八路军重的旅相当于一个大军区。新四军重的一个师相当于大兵团。 从解放战争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师和旅是一个级别的,到底是叫“师”还是叫“旅”要由部队所担负的性质来决定的,比如说七十年代,守备部队统一叫“旅”,野战部队统一叫“师”。

参观新四军纪念馆

4月16-17日,我与有关部门一行来到了盐阜大地,以敬畏之心参观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省辖市,人杰地灵,素有“渔米之乡”美称,是“宋末三杰”之一南宋丞相陆秀夫和《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故乡。《小海八景》诗中曰:“野外孤寺树作邻,白云霭霭覆垣堙。东风时送钟声晓,惊醒渔樵梦里人。”指的就是位于盐城市大丰县的镇海禅寺。 历经2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该馆座落在盐城市建军东路北侧,于198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该馆共分为群雕、碑林、展厅、园林四个景区,占地一百多亩。 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建筑,造型体现新四军的“四”字,正面上方东、西各有一幅“新四军盐城重建军部”和“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的花岗石阴雕画。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厅的正门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艺术地再现了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和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场面。展厅内陈列着较为完整、系统的新四军坚持华中敌后抗战的史料和文物,分六个展厅展出了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根据国共双方协定,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

命军新编第四军,挺进华中奋起抗战,历经皖南事变等重大考验,坚持斗争,不断发展壮大,直到抗战胜利,以及后来新四军与山东地区八路军等人民武装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继续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而英勇战斗的光辉历史。 纪念馆各展厅根据华中各抗日根据地的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陈列手段,反映的内容是新四军各师及其抗日根据地的活动情况,尤其是每个师都有一面寓丰碑之意的石质浮雕旗帜,形成整齐统一的格调,各展区板块均以长城的墙体为背景,既象征着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在烽火岁月的浴血坚持,又与第一展厅以长城造型相呼应,使总体布局相一致,寓意新四军作为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革命本质。馆内在新四军各师的展览内容中增设了有特殊或重大意义的场景,例如,反映新四军陈毅军长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为革命事业而舍家弃子的大型超写实雕塑《陈毅托子》;反映一师反击日伪清乡扫荡的“火烧竹篱笆”战役;反映四师在黄桥保卫战中“捉放韩德勤”的统战工作,反映六师深入江南敌后的“阳澄烽火”事迹(其中的一段史实被改编为广为人知的戏剧《沙家浜》)等实景造型,这些都为宣传新四军作为

新四军在河南抗战

新四军六支队的抗战 他把位于睢县城偏东北伯党一带原隶属睢县管辖活动的抗日武装召之睢县西南他所占领的根据地李村汇合。为便于行动,他轻装简从一人骑车上了路。不料此行被地方民团顽匪、国民党睢县长岗伪区长张心贞探知,当他走至长岗与黄沙窝两村中间荒僻地带时,突被8名匪徒截击,李省三同志不幸遇害。敌人将他碎尸后抛进水坑和庄稼地里,两小时后才被我方人员知晓。我党同志为寄托对死亡烈士的无限哀思含愤致哀,置棺殓尸安葬了烈士忠骨。当时省委委派到该地区领导我党抗日工作的中共豫东特委书记吴芝圃获悉,不胜悲愤,当即决定攻打盘踞睢县西南长岗的顽匪张心贞,重振抗日武装。就在6月24日,吴芝圃于队伍出发前主持追悼会并详述李省三的遇害经过和惨状。我抗日战士们悲愤地举枪高呼:碎尸万段张心贞,为李省三烈士报仇!战士们泪水未干,就臂缠白纱,几百人兵分三路,兼程前进,直抵长岗。在睢祀太大队配合下,此战毙敌二十余名,俘敌三四十人,缴获长短枪支四百余支,子弹二千余发,自行车十三辆。张心贞也挖洞遁逃。这之后的7月初,在睢杞太大队的基础上,就成立了以吴芝圃为司令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另外有王海山和孟海若任副司令,王静敏任政治部主任。 中共豫东特委书记吴芝圃主持对睢、杞两县抗日武装进行统一整编,建立了睢杞大队。吴芝圃任党代表,王海山任大队长。6月中旬,睢杞大队利用青纱帐袭击日军1个小队,激战2小时,击溃了日军,打伤日军2名,缴获马车2辆,骡子4匹,钢盔9顶,其他战利品20余件,夺回日军抢的麦子1000余公斤,获得了抗击日军的首次胜利。7月初,睢杞太3县抗日武装力量统一整编为豫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简称“三支队”),吴芝圃任司令员。三支队下辖3个大队和1个特务中队(警卫连)。 9月30日彭雪枫率领新四军游击支队373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出发,进军豫东敌后,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10月12日,游击支队与萧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在西华县杜岗会师,统一整编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副司令员吴芝圃,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全支队1020人,下辖3个大队和1个警卫中队。同日成立党政军委员会,彭雪枫任主席。27日,新四军游击支队顺利渡过新黄河,在淮阳窦楼遭到百余名日军的突袭。彭雪枫沉着指挥,指战员奋勇作战,激战2小时,将敌击溃。毙敌林津少尉以下十余人,缴获子弹2000余发,取得了出征敌后的首战胜利。 11月下旬新四军游击支队,首次回征睢杞太地区,攻打了睢县西陵寺伪据点,消灭伪区长马培善以下300余人;在杞县邢口附近打垮了胡祥生、李玉林部等土顽;争取李广举部300余人参加了新四军;收编了睢县二团队和孙其昌组建的抗日武装,壮大了“游支”力量,打开了睢杞太地区的抗日局面。 1939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