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昆曲因何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

昆曲因何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

昆曲因何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
昆曲因何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公布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国昆曲是4个唯一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并授予代表作荣誉称号的艺术之一,这是继多年前美国太空监察器携带录有昆曲的镭射碟上太空后,昆曲进一步得到世界认同。但凡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大多面临消亡的困境,昆曲也不例外。所以,保存、继承及振兴昆曲,是刻不容缓的。

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戏剧文化资源,在中国三百多个不同种类的剧种中,昆曲是历史悠久、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剧种。它产生于元末明初(十四世纪)的江苏昆山,为南戏四大声腔(其他声腔分别为海盐腔、余姚腔和弋阳腔)之一。它源于宋金元时代的南戏和杂剧,秉承了南曲和北曲的音乐传统,因此可以说,在诸多的剧种中昆曲最具有“承前”的意义。从“启后”方面看,近二百多年来全国各大剧种,如徽剧、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粤剧等都或多或少受到昆曲的影响。

昆曲在数百年的发展中,一方面吸收其他艺术的营养而流行,一方面又对其他剧种的形成产生直接、间接的影响,而作为一个独立的声腔剧种始终存在。所以昆曲在众多戏曲声腔之中地位超然。在北宋末至南宋初期(十二世纪初),以“里巷歌谣”、“村坊小曲”演唱的南戏在浙江温州一带出现,这种以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它是在民间歌曲、音乐的基础上结合宋杂剧、唱赚等艺术综合发展而成。

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太仓人魏良辅“愤南曲之陋”,不满于南戏(南曲)的俚俗粗鄙,与民间音乐家张野塘、谢林泉等人合作,取法海盐、弋阳腔的长处,借鉴杂剧北曲的艺术成就,改革唱曲和伴奏,特别强调“转喉押调”、“字正腔圆”,努力唱出“曲情理趣”,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调”的昆曲歌唱体系。清乾隆(1736-1795年)后期,剧坛出现以昆曲“雅部”与其他诸声腔“花部”争胜的局面,即所谓“花部”与“雅部”之争。雅部意指高雅、正统的戏剧,花部如秦腔、梆子腔、二黄等则带有低俗及杂乱的贬意,故此有“乱弹”之称。

由于战乱频仍,1949年前夕,昆曲几濒临绝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将各地流散的昆曲演员陆续吸纳到戏曲剧团。1956年4月昆曲以崭新内容进京演出《十五贯》,引起轰动,前后有七万多人观看了演出,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2001年下半年文化

部制定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将昆曲确定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制定保护和扶持政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论昆曲最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论昆曲对中国戏曲发展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深刻地表现出那个民族的精神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剧。他们对自己民族的“雅乐”都极端引以为傲。我们中国人的“雅乐”是什么?是昆曲。 戏曲诞生以来,能做二百多年的舞台霸主,又具有四百多年艺术生命力的剧种,迄今为止,只有昆剧了。所以,昆曲又被称为“百戏之祖”,不仅因为她在现存的二三百个剧种中最为年长,还因为许多剧种,如川剧、京剧、秦腔、越剧等都接受过她的哺育。比如,京剧的各类角色的性格唱法,也是在昆曲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戏曲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以及演出的身段、程序、伴奏乐队的编制等等,都是在昆曲的发展中得到完善和成熟的。昆曲的曲文具有唐诗、宋词、元曲的文学传统,昆曲的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之中,都是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而升腾成的舞台景象。可以说,一部昆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戏剧的发展史。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吴新雷说,昆曲凭借其丰厚的文化含量、鲜明的艺术特色,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成为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即使在昆曲已经成为隔世遗音的今天,我们也不难从昆曲的代表作中真切地体味到当时中国上层知识界的集体文化心理。社会政治道义感、取义成仁的牺牲精神、历史沧桑感、人生孤独感、兴亡感、苍凉感以及从人本立场出发,对人生、至情、生死的感叹,而所以这些,不仅仅是上层知识界的真诚吐露,也体现着中国封建时代晚期全社会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风韵。或许这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其情有独钟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总之,昆曲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最杰出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一,根本原因在于它的优秀。深厚的文学造诣,独特的声腔系统、完整的表演体系以及在历史长河中起过的广泛、深远的影响,都不得不使人相信,昆曲确实能无愧地站在世界戏剧艺术的颠峰。

江路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探究.docx

江路街区历史文化底蕴探究 1.引言 苏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被誉为人间天堂,名扬中外。位于千年古城核心区域的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街区内河道纵横、巷陌幽深,呈现出一派“古街水巷交叉过,小桥碧水潺潺流”的江南水乡风韵,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透出清雅的文化气息。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收集的信息和文献资料,从地脉、人脉、文脉三方面深入挖掘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内涵价值,为平江路的特色化开发提供参考。 2.平江路地脉、人脉、文脉研究分析 在长期的历史积淀过程中,历史街区的地脉、人脉、文脉优势是其长远发展的深厚源泉和坚实基础。 2.1地脉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隅,东起外环城河,西至临顿路,南起干将路,北至白塔东路。整个街区以平江路为中心,这是一条傍河的青石板路,全长1606米,两侧有悬桥巷、大儒巷、钮家巷、中张家巷、肖家巷、大新桥巷等东西向小巷,保留了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古城设计格局,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风韵。对照南宋《平江图》及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至今仍呈现出一派市井生活的勃勃生机。它是苏州古城

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从《平江图》上可以看到,早在宋代平江路就已经是城东地区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相临的平江河是城内主干河道“三横四直”之第四直河。今天的平江路西邻古城核心商圈观前街,北接拙政园、狮子林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景区,东端可登临相门古城墙遥望繁华现代经济发展区——苏州工业园区,南达十全街文化旅游圈,百年学府苏州大学近在咫尺。周边交通便捷,二十多条公交线路和旅游专线通达四方,相邻的地铁1号线横贯东西。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平江路的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人脉 一座城市的文化韵味是这个城市所居住的人在光阴流转中细细研调而成,经岁月长河淘涤,散尽浮华,留下最醇真的一味,历久弥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士族、百姓的南移促进了苏州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唐朝的繁盛使苏州成为人稠物丰的江南雄州;自范仲淹在北宋开办府学以来,苏州地区崇文重教,英才辈出,“明四家”流芳画坛,清朝时“状元”更被趣称为苏州特产。晚清近代,不少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寓居于平江路的幽巷深宅之中,昔时旧影隐约于雕花窗棂、粉墙黛瓦之间。小巷的青石板上回响着名人的足音,有清代状元宰相潘世恩及其孙潘祖荫、状元外交官洪钧、徽州富商潘麟兆、藏书家、目录学家黄丕烈、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名医钱伯煊、教育家叶圣陶、文学批评家郭绍虞、水利工程专家潘镒芬等。 2.2.1四朝元老

中国昆曲博物馆导游词鉴赏

中国昆曲博物馆导游词鉴赏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人皆道姑苏好,水磨昆曲糯弹词。大家好,我是陈忆澄,我出生于昆曲的故土苏州昆山,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艺术学硕士期间,我开始接触昆曲,并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 现在的我是苏州戏曲博物馆的普通一员,每日从事着中国昆曲、苏州评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苏州戏曲博物馆珍藏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资料,而在这些文物资料背后则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近我们绮丽绚烂的民族文化。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平江路旁中张家巷的全晋会馆。全晋会馆是由山西寓苏商人集资兴建的会馆建筑,它是苏州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会馆,新近还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的遗产点之一。 中国昆曲博物馆内的古典戏台是整个全晋会馆古建筑群的精华所在。戏台坐南朝北,高出地面两米多。台每边宽六米,围上弓型的吴王靠,就构成了一个三十六平方米三面向正方型的古典戏台。 戏台飞檐翘角,华美精致。台前饰有一组组浮雕:在普天同庆的下面是二龙戏珠,旁边是凤穿牡丹;台柱的顶端是金狮抱柱,蝙蝠翩舞。头顶上方的穹隆藻井构造精致,独具匠心,由三百二十四只黑色蝙蝠浅雕与三百零六朵云头圆雕相依相绕,组成十八条祥龙盘旋而上,

凝聚在穹隆藻井顶端的铜镜片上,这不仅显示了古典建筑的艺术之美,在物理学上还具有扩音作用,给人余音绕梁的音响美感。 戏台正面的大殿,原为关公殿,戏台的最初功能是为了娱神。两旁相连的东西向庑廊,也称耳楼或女宾座,是当时观众看戏的地方。大殿、庑廊所形成的三面观众席,构成了中国古典戏台三面开放的建筑构造。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参观了这座具有东方特色的古戏台后曾感慨道:这无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 通过我方才的介绍,大家对全晋会馆古戏台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假如我们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古戏台传递给我们另外一些关于中国戏曲本体的重要信息。 为什么这个古戏台是三面开放式的呢? 在中国戏曲表演中,演员在台上一个圆场就代表走上了十万八千里,一根马鞭子就表示策马奔驰,千军万马,如此大胆而自由的想象和假设,还有什么要隐藏,要掩盖的呢?中国戏曲以虚拟化、程式化、节奏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特点,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因此在形与神之间,它更注重神似。而且,中国戏曲以唱念做打作为自己表演手段,戏曲的真实性往往是通过演员在台上的表演美感来完成的。因此,它希望看戏的观众能从尽可能多的侧面来欣赏演员的表演所体现的美。所以,我们这样三面向的古戏台,则是中国戏曲审美观,戏剧观的一种体现。 古今一戏场、人生皆演戏,这两句话实际上说的都是一个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

最美家乡——沧州市东光县 农学院11级兽医3班尚晓敏东光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流域下游。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光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市250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距济南160公里,与黄骅港、沧州海关相距90公里,为两省三市六县交界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冀东南重要的商贸、交通要地。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级千武路横穿而过。刚建设完的京沪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开工的邯黄铁路, 东光县工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化工、包装机械、塑料、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被誉为化工之乡,“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江北塑料第一乡”、“河北棉花之乡”。 东光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202年置县。历史上名人辈出,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故里,马致远墓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清末武术家霍元甲都是东光人。普照公园内的铁菩萨为全国最大的座式铁佛,与沧州铁狮子、景州塔齐名。 东光县旅游资源有: 1、铁佛寺大雄宝殿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2、马致远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县城铁佛寺旅游区内。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 3、荀慧生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工程于2006年11月27日奠基,2007年7月31日动工建设,投资140万元,于2010年6月1日建成开馆。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铁佛寺景区内马致远纪念馆北侧,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10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仿清古建筑群,其采用北方四合院布局,与南方园林风格相结合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南北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进人大院,对面墙上是“苟慧生”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

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 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 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

从昆腔到昆曲

从昆腔到昆曲 昆曲,原称昆腔,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1.昆曲的特色:角色分工细腻,服装道具十分讲究,唱腔悠扬婉转,讲究字正腔圆。昆曲戏词文雅深奥,讲究运用典故。 2.昆曲的衰落 原因:昆曲的弱点(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文学性和戏剧性)日益暴露;清乾嘉年间,出现花雅争胜的局面。 3.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1)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对后世中国戏曲都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戏曲史上,昆曲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2)昆曲是中国舞台艺术中集中国文艺大成的代表品种,它的脚色制、戏剧结构、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 4.拯救和保护任务 (1)昆曲面临的困难: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剧场不足、昆曲自身改革问题。 (2)希望:抓住新机遇,薪火传承,再创辉煌。 扬州小秦淮 南京有条秦淮河,扬州人就把旧城与新城之间的一条河称作“小秦淮” 是扬州古城唯一存留的内城河,北连北城河,南经龙头关,流入古运河,全长约2公里。它是明清两代古城兴衰的见证。小秦淮河及两岸街区曾是清代最繁华的地段。 “小秦淮”之名始于康熙年间。和明人林章的名句“不知建业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有关.横跨小秦淮河上的砖石结构的单孔桥梁有十余座之多,过去常有游船穿桥而过直达瘦西湖。 沿河住户均枕河而居,大多单门独院,粉墙黛瓦,马头山墙,灰白墙脚线,偶有新建楼房则飞檐翘角,格扇花窗,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小秦淮河相映成趣。2公里长的河道均是石栏围岸,河边桃柳相间,三步一株,枝条交错,夹以萋萋芳草,游人沿河行走如在画中。过大东门桥就沿小秦淮河向南行。小河很窄很深,两岸花木簇拥,曲曲弯弯向南流淌。但见岸柳如烟,桃花映水。 东北角的一块空地上有小亭一座,四角飞檐高高翘起,一株小叶黄芽老树盘根错节,枝繁叶茂,亭亭如盖,亭畔有白石假山壹座,数竿修竹迎风摇曳。

苏州旅游景点-大全

苏州旅游景点 古村古镇?周庄镇?黎里 ?堂里古村?山塘古镇?同里古镇?千灯镇?锦溪 ?陆巷古村?光福镇?甪直 ?木渎古镇 山水风光?佘山岛 ?莲花岛 ?灵岩山 ?支硎山 ?苏州东山?虎丘山 ?穹窿山 ?春申湖 ?天平山 ?沙家浜 ?罗星洲 ?苏州天池山?苏州三山岛?阳澄湖 ?苏州古运河?金鸡湖 博物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常熟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苏州中医博物馆 ?中国昆曲博物馆 ?中国刺绣艺术馆 ?苏州市规划展示馆 ?古樟植物园 ?苏州民俗博物馆 ?苏州碑刻博物馆 ?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

生态园林?三角咀湿地公园?旺山生态园 ?梁丰生态园 ?白马涧生态园 ?苏州光福风景区?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白塘生态植物园?虞山国家森林公园?枫桥景区 ?洞庭西山 ?洞庭东山 ?肖甸湖森林公园?沙湖生态公园 当地特色?太湖大桥 ?周庄欢乐世界 ?苏州乐园 ?阳澄湖旅游度假中心?苏州水上乐园 ?李公堤 ?平江路 ?定慧寺巷 ?苏州石路步行街 ?吴梅故居 ?俞樾故居 ?唐寅墓 ?横塘驿站 ?况公祠 ?韩世忠墓 寺庙建筑?寒山寺 ?重元寺 ?苏州紫金庵 ?小九华寺 ?西园寺 ?北塔报恩寺 ?杨家桥天主堂 ?苏州太平坊清真寺?灵岩山寺 ?包山寺 ?苏州文庙 ?玄妙观三清殿 ?吴县轩辕宫 ?城隍庙工字殿

?兴福寺?司徒庙?铜观音寺?圣恩寺 历史文化?苏州铁铃关 ?贺九岭石关 ?苏州报恩寺塔?瑞光塔 ?罗汉院双塔 ?盘门 ?三桥 ?越城桥 ?醉石山庄 ?维摩山庄 ?师俭堂 ?太平天国忠王府?春在楼 ?耕乐堂 ?崇本堂 ?APEC会议船坊?张厅 ?沈厅 ?明善堂 苏州园林?拙政园 ?沧浪亭 ?留园 ?狮子林 ?网师园 ?环秀山庄 ?艺圃 ?耦园 ?退思园 ?静思园 ?亭林园 ?定园 ?高义园 ?书台公园 ?张家港公园?苏州桐泾公园?石竹园 ?尚湖公园 ?方塔公园

昆曲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透过中国昆曲蕴藉雅致的古典美,可以更多地关注中国的戏剧艺术。 昆曲曾经在中国晚期封建社会文化生活中充任盐末齑粉的作用。作为当时文人士大夫一种主要文化消遣形式的载体,它得到社会支配阶层的支持;作为当时领袖群伦的一种主要声腔剧种形式,它又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注目。由此,昆曲得以广泛发舒其自身的文化浸润能量,将辐射脉冲穿透社会的肌肤,深入到它的各个角落。由此,昆曲得以同时进入上流文化圈和山野民众娱乐环境,成为沟通各阶层社会意识的重要渠道。也由此,昆曲的文化载负构成了当时民间社会的主要内容成份,成为与政体社会相吞吐的补充乐章。 然而,曾几何时,随着红氍毹娱乐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衰退与消逝,昆曲失去了它作为社会娱乐文化主流的基础支撑点,从而哀婉地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导致昆曲走向衰竭的主要社会支配力,是时代变换了审美聚焦点。在时下“快餐文化”盛行的氛围中,昆曲成为曲高和寡而极其脆弱的雅文化,成为最易受流行文化涤荡的对象。然而,昆曲在它兴盛的时代却并非如此,它也隶属于当时的俗文化范畴,是市井小民贩夫走卒都乐于欣赏的艺术,只是由于文人精神的多量介入,使它的文化品位呈现出俗中偏雅的格调而已。现在昆曲的所谓“过雅”,是由于在时代转换的路径中当代人丧失了读解它的钥匙,失去了转接其信息符号的接收器。人们不再能够轻松理解并品味它所运用的文字符号的涵义与意蕴,对于它所采用的韵律森严的词曲格式倍觉疏离,更不用说对其内容与形式所依托存在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凭空把握了。由此,昆曲在社会观众心中平添了一丝神秘、一缕朦胧、一层深奥,这是它的致命处。 然而,昆曲所富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又使它具备了传统文化结晶体的品格,于是,当代人对它的品尝与把玩,无形增添了研琢传统文化的意味。观赏昆剧,在某种意义上与观赏出土文物的意蕴接近。由此,当代舞台上的传统昆曲演出,就不仅仅具有表层的娱乐文化的审美价值,而且还有绍续历史与文化的内在价值。而对昆曲的欣赏,也像鉴赏出土文物一样,首先需要主体具备相当的文化知识积累,这样信息输送的渠道才得以成立。 于是,昆曲成为这样一种艺术品:它的价值不能够用社会对它接受的幅度来衡量,而要用其生命力的历久度来衡量,甚至可以说,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它的价值与是否成为流行文化无干。青铜器、梵高的绘画,都不能介入世俗的流行文化,但它们的价值却由于历久而上升。 就活着的传统舞台样式来说,昆曲所保留的文化信息量是最为丰富的,这首先是由于它享有悠久历史的缘故。它的生命比现今舞台上存活的任何一种其它戏曲样式都要长久。从明嘉靖年间魏良辅研制出昆曲水磨调,从而宣告昆曲时代的到来算起,它已经享有四百余年的遐龄。如果再去追溯昆曲的源起,它的寿数恐怕要超过六百年。而兴起于清嘉庆年间、现年不到二百岁的京剧,尽管其声望赫赫、威势炎炎,与昆曲相比,也只能屈居晚辈。中国戏曲虽然有八百多年的兴盛史,但是其间发生了戏曲声腔和样式方面的几次变化,从杂剧变为戏文,从南戏变为昆曲,从吹腔变为京剧。而昆曲则是唯一能够从早期戏文绵延下来、其间余绪不绝的声腔剧种。历尽沧桑的阅历,吞吐时空的舞台实践,使昆曲吸纳、融化了丰厚的传统文化精液,将其基因积淀为自己的密匝年轮。 昆曲为着意寻索的人们提供了一道接近古代文化的桥梁,它那浓郁的诗境则吸引学者靠向文学传统。看张继青的《游园惊梦》,你在人物神态的凄楚迷离中,获取的是古典美学的神韵;听计镇华的《九转货郎担》,你在唱腔的委婉悠长顿挫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中国戏曲.昆曲

1.1昆曲的历史 1 【单选题】下列剧作家中,属于明代的是(C)。 A、孔尚任 B、洪昇 C、汤显祖 D、李渔 2 【单选题】目前演唱的昆曲剧本中除明清传奇外,还有元杂剧,如(A)。 A、《单刀会》 B、《牡丹亭》 C、《长生殿》 D、《桃花扇》 3 【单选题】下列关于昆曲、昆腔和昆剧的认识,不正确的是(D)。 A、昆腔是指戏曲音乐而言 B、昆曲既包括音乐又包括文学 C、昆剧与昆曲没太大差别 D、1949年以后昆曲改名叫昆剧 4 【判断题】昆曲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5 【判断题】魏良辅的《浣纱记》是根据新创的昆山腔而创作的昆曲剧本。(×) 昆曲的特色 1 【单选题】南曲五音的工尺谱中,“凡”是对应的简谱中(D)。 A、do B、re C、mi D、fa

2 【单选题】昆曲程式中的“唱、念、做、打”,“做”是指(C)。 A、舞蹈 B、武打 C、表演 D、杂耍 3 【单选题】昆曲表演艺术的五种技法“手、眼、身、法、步”,其中“法”是指(B)。 A、甩发技术 B、表演技术的法则 C、身法 D、把式 4 【多选题】下列关于昆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BC)。 A、音乐伴奏以曲笛为主 B、文本主要来自元杂剧和明清传奇 C、曲谱为工尺谱 D、4/4节拍对应的昆曲板眼是一板一眼 5 【判断题】《长生殿·小宴》的曲牌是一套典型的南曲。(×) 6 【判断题】昆曲的舞台程式是“一桌两椅”,但实际上并非一定是两把椅子。(√) 《浣纱记·泛湖》赏析 1 【单选题】昆曲中的演员服装是以(C)服装为基础进行的艺术美化加工。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2 【单选题】《浣纱记》中的“纱”是剧中主人公西施和(D)的定情信物。 A、勾践

苏州文化遗产

具地域特色的苏州本土戏剧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江苏省苏州苏剧团、苏州戏曲博物馆 苏州评弹(曲艺):苏州评弹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是中国民间曲艺的杰出代表。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市评弹团、苏州评弹学校、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张家港市评弹团、常熟市评弹团、太仓市评弹团、吴江市评弹团、苏州市吴中区评弹团。 桃花坞木版年画(民间美术):苏州桃化坞木刻年画是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之一,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杨”,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被誉为“东方古艺之花”。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桃花坞年画博物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 苏绣技艺(民间美术):历史悠久,针法活泼,精细雅洁,绣品有“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特征,为我国“四大名绣”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刺绣艺术馆、高新区(虎丘区)镇湖刺绣行业协会。 宋锦织造技艺:宋锦制作技艺开创于宋代,与四川蜀锦、南京云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南宋以来,苏州一直是宋锦的主要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丝绸博物馆、中国苏州丝绸文物复制中心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缂丝是以“通经断纬”为主要织造方法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誉为“织中之圣”。苏州是目前世界唯一缂丝产地。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王金山大师工作室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苏州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是以木工领衔,集漆工、雕工等建筑工种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建筑营造工艺。天安门与苏州古典园林是其代表作品。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吴中区文体局、吴中区胥口镇人民政府。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御窑金砖”是苏州陆慕御窑村所产的特大细料方砖,自明成祖以来即为皇家建筑所专用,近年多用于故宫、古典园林等古建筑修复。其技艺为我国窑砖烧制技艺的代表之一。 保护、传承主要责任单位:相城区文教局。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为中心形成的家具制作技艺,世称“苏式”,造型典雅古朴,雕刻精细,技艺精湛。苏州是中国古典家具的主要产地之一。

中国昆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_导游词

中国昆曲博物馆导游词范文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人人皆道姑苏好,水磨昆曲糯弹词。大家好,我是陈忆澄,我出生于昆曲的故乡——苏州昆山,从小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后来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艺术学硕士期间,我开始接触昆曲,并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门古老的艺术。 现在的我是苏州戏曲博物馆的普通一员,每日从事着中国昆曲、苏州评弹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在苏州戏曲博物馆珍藏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资料,而在这些文物资料背后则隐藏着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接下来就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近我们瑰丽灿烂的民族文化。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昆曲博物馆坐落于苏州平江路旁中张家巷的全晋会馆。全晋会馆是由山西寓苏商人集资兴建的会馆建筑,它是苏州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会馆,新近还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苏州段的遗产点之一。 中国昆曲博物馆内的古典戏台是整个全晋会馆古建筑群的精华所在。戏台坐南朝北,高出地面两米多。台每边宽六米,围上弓型的“吴王靠”,就构成了一个三十六平方米三面向正方型的古典戏台。 戏台飞檐翘角,华美精致。台前饰有一组组浮雕:在“普天同庆”的下面是二龙戏珠,旁边是凤穿牡丹;台柱的顶端是金狮抱柱,蝙蝠翩舞。头顶上方的穹隆藻井结构精致,独具匠心,由三百二十四只黑色蝙蝠浅雕与三百零六朵云头圆雕相依相绕,组成十八条祥龙盘旋而

上,凝聚在穹隆藻井顶端的铜镜片上,这不仅显示了古典建筑的艺术之美,在物理学上还具有扩音作用,给人余音绕梁的音响美感。 戏台正面的大殿,原为关公殿,戏台的最初功能是为了娱神。两旁相连的东西向庑廊,也称耳楼或女宾座,是当时观众看戏的地方。大殿、庑廊所形成的三面观众席,构成了中国古典戏台三面开放的建筑结构。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参观了这座具有东方特色的古戏台后曾感慨道:这无疑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杰作! 通过我刚才的介绍,大家对全晋会馆古戏台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古戏台传递给我们另外一些关于中国戏曲本体的重要信息。 为什么这个古戏台是三面开放式的呢? 在中国戏曲表演中,演员在台上一个圆场就代表走上了十万八千里,一根马鞭子就表示策马奔驰,千军万马,如此大胆而自由的想象和假设,还有什么要隐藏,要掩盖的呢?中国戏曲以“虚拟化、程式化、节奏化”作为自己的主要特点,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因此在形与神之间,它更注重“神似”。而且,中国戏曲以“唱念做打”作为自己表演手段,戏曲的真实性往往是通过演员在台上的表演美感来完成的。因此,它希望看戏的观众能从尽可能多的侧面来欣赏演员的表演所体现的美。所以,我们这样三面向的古戏台,则是中国戏曲审美观,戏剧观的一种体现。 “古今一戏场”、“人生皆演戏”,这两句话实际上说的都是一个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挖掘开发这些宝贵的和谐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zhlzw.com中 华勵志网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

浅谈中国昆曲

浅谈中国昆曲 今宵雨霁动新凉,短拍长歌夜未央. 学得昆山齐按拍,还珠门外月如霜。 昆曲,别称昆剧、昆腔、昆山腔。元朝末期,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江苏昆山一代的南曲进行整改,成了昆山腔。昆山腔明丽悠远,但结构上比较散漫。于是到明嘉靖年间,昆山腔不断完善,集合了海盐腔、弋阳腔等优点,又借鉴北曲用箫、笛、琵琶、笙等乐器伴奏,形成了独特的“水磨腔”。隆庆年间,昆腔传奇《浣纱记》的出现,使得梨园界习昆曲蔚然成风。再到了清乾隆年间,昆曲进入全盛时期,独霸梨园,对其他种类戏曲的创作表演影响颇深,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唱腔华丽、念白儒雅。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并舞台上,佳人才子水袖轻舒,妙目流波,情而不亵。侠客义士辗转漂泊,英雄迟暮。杜丽娘因情而逝,因情复生;一曲生殿,唱遍大唐风流;秦淮红颜血染桃花扇,山河破碎,何以家为?儿女情长终究湮没在铁马金戈中,凤鸣宝剑,针砭时弊,嬉笑怒骂,言人不敢言。爱情与政治,一直是昆曲中不变的主题。 随着昆曲剧作的兴盛,昆曲演出也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大享受。先前只是文人绅士好豢养私人家庭昆曲戏班,到明万历年间,昆曲这只旧时王谢堂前燕,也渐渐飞入了民间,深受百姓欢迎。每每昆曲演出,震动十里八乡,当时著名的戏班子有苏州霞瑞班、吴徽州班、南京郝可成班,常熟虞山班,上海曹成班。再到清朝时期,昆曲愈加兴盛,更有许多作家学者、民间乐师、甚至文化素养高的妓女都愿意登台唱几嗓子。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昆曲因唱腔婉转、唱词优美和动人的剧本故事而家喻户晓。却也因为某些剧作家和演唱者的过度求精导致其唱腔缓慢,唱词过度雕琢,作品大量雷同,而背离了广大观众的通俗审美。在清朝中后期,昆曲界出现了著名的“花雅之争”,人们开始青睐于各种粗狂通俗的地方小戏。后来虽有一些表演艺术家们多方整改,新增了武戏和短剧。同时为了满足观众们的需求,对昆曲的场次和情节多番整改,出现了“折子戏”。但京剧后来居上,融合了多种戏曲精华于一身,加上民国年间小凤仙、梅兰芳等表演家的走红,昆曲始终难以恢复之前的荣光。 新中国成立后,昆曲经历了“文革”和“四人帮”的摧残后,元气大伤。改革开放后又受到了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昆曲却凤凰浴火,涅槃重生。许多剧作家在面临着“小众与大众”的抉择后,对昆曲未来观众进行了重新定位。2001年,昆曲被联合文教课组织列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2004年4月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主持的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世界巡演。该剧冲破了传统昆曲旦角为主的桎梏,“生旦并重”,达到了平衡对称之美。同时在剧本、音乐、唱腔、服装、舞蹈、舞台设计上融入了现代元素,适应了现代观众的视觉要求,但又不违背昆曲的古典精神。 昆曲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历代名家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它已成为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我们期待着昆曲在“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能够保持自己的本色,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走下去。

昆曲

昆曲艺术 3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新兴的京剧继承了昆曲的部分剧目和曲牌,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昆曲的行当和表演体制,同时克服了昆曲语言的局限性,从而赢得观众的拥戴,成为继昆曲之后主宰中国剧坛的重要戏剧样式。 4.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艺术,中国成为首次获此殊荣的19个国家之一。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单。 发源于江苏太仓南码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许多地方剧种,像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 1. 昆曲有极高的技巧 戏曲的表现手段为唱、念、做、打(舞)之综合。这四个方面及其综合在昆曲中要求最高。昆曲演员必须在这几个方面兼备。舞台呈现亦最为完美与出色。其他剧种演员为提高技艺都要学昆曲。如京剧演员梅兰芳即有深厚的昆曲功底并能演昆曲。河北梆子演员裴艳玲之代表作《林冲夜奔》即以昆曲形式演出。 2. 昆曲是“活化石” 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3. 昆曲属“濒危物种”

敬畏历史,尊重前人

敬畏历史,尊重前人 ——浅谈被扭曲的昆曲史 娄东福地先贤辈出 《吴趋访古录》有诗曰:“吴王积貯海东头,粳稻年年水国秋。百万仓储供转饷,三千刍挽费前筹。陈陈红粟江南运,滚滚黄河天际流。赖是文皇通故道,云帆无数护漕艘。” 诗中描写元末明初,太仓物阜民丰,官第甲于东南的繁荣景象;拥有钟灵毓秀、渊源流长的娄东历史。 滨江临海的江南鱼米之乡,皇家粮仓地“太仓”,具有4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宋进入元代崛起,明代鼎盛,清代辉煌,天工钟毓, 文学昌盛,人才辈出,名闻睱迩。悠久独特的娄东文化,孕育了著名世界“昆曲艺术”(魏良辅);“娄东古琴”(徐上灜);著名全国“江南丝竹”(张野塘);彪炳清代山水画坛的娄东派(王锡爵孙王原祁);文坛泰斗(王世贞);娄东诗派(吴梅村);复社(张溥);玉雕(陆子冈)等,灿若星空,群星闪烁,万古千秋。 尤为突出的是魏良辅开宗昆曲以来,涌现了不尽历数杰出的昆曲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颇为可观,在中国昆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前所末有,无与伦比! 昆曲是“水磨腔”,是娄东文化积淀的产物,更是中华文化厚重的艺术瑰宝。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 俗话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传世之作,贵在求实。 所以古人常言道:“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知未来”。 可今上半年,出现震惊国内外107篇论文被撤消,524人造假曝光,这是少数知识分子任性,丧失尊严,影响极坏,主管部门零容忍。 “牧牛须依水草,做人当凭良心”,诚而信之,厚德载物。 联想昆曲界,也不乏有学术造假的现象。 2011年5月4日,人民网报导,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举办“兰苑芳鰲中国昆曲600年全景展览开幕式”。 同年7月30日,戏曲文化网也载: “昆曲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有着600年悠久历史,被誉为百戏之师……” 显然昆曲600年,不符事实! 2013年苏州昆曲家顾聆森在文学报上对央视纪录片《昆剧600年》发表质疑,撰文《何来昆曲600年?——央视纪录片,昆曲600年的历史臆造》文中“作者考证了昆曲历史並非600年,而是至今不过470年,从而反证了央视的误导,在昆曲界引起极大反响”。但“昆曲600年”这一难以扶正伪命题已经深入人心,连各大艺术教材上都堂而皇之的写道昆曲至今有600年的历史,实在令人汗颜。 2015年9月30日《新华日报》载道:75岁的昆曲大师蔡正仁,在南京排练《曲圣魏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人的节日。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一个年份里的清明时节,我们缅怀的除了故去的亲人,还有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捍卫国家独立、民族尊严而英勇战斗、血洒疆场的民族英烈. 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 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 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者, 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只要想着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青一代少年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 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的学习,学好本领,长在后再继续工作——建设祖国,你们安歇吧!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敬爱的烈士们。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 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我一生的求学难道不是为了这 个目的吗?作为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做到永垂不朽。我这个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 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青少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在这清明之际, 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信仰的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有信仰的 迄今见到的论点中,大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为入世的世俗文化,缺乏超验的宗教神学,因此中国人也就没有信仰。如果说没有神学,笔者是认同的。就是道教也不能称为神学,因为他信仰的对象是生命,而不是高于生命的神。但不能就此就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信仰,这种信仰甚至也达致了宗教的高度。 信仰的核心是一方面信,另一方面仰。信,就意味着不怀疑,意味着笃信、坚信;仰,表面含义是用仰起得头来看,其内在实质是从内心的敬仰,而敬仰的本质是畏,即敬畏。一切的宗教,从根本上讲都是对本教中信仰对象的敬畏,因为,宗教起源于在强大的自然力面前人类的弱小、无助和畏惧。西方人认为宇宙有一个精神本质,这个精神本质就是人们信仰的对象。的确,中国人似乎把这个宇宙缩小化了,把人与自然看成了一体,自然地存在价值归根结底只是在于人,因此人所组成的社会就成了整个的宇宙了。于是,中国人自然也就不相信有什么超自然的神能拯救自己,解救人的力量也只能来源于人本身。孔子对神的认识是:“敬神如神在”、“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并不能因此认为,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信仰问题,只是他们信仰的不是超验的神,而是做人的道、理、法则和底线。这些道、理、法则、底线包括仁、义、礼、智、信、孝、慈、恕、和、耻

等。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的社会存在,而为了社会存在的人不是做人的底线,就必须、必然地十分注重人格的修养,并十分注重人与畜生的区别。而要使人真正与畜生区别开来,就必须坚守底线,这些底就是中国人信仰的内容,敬畏的内容,不敢突破的内容。 是不是就此就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信仰属于浅层次的,是没有得到提升到终极意义上的水平呢?也不能,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把这些做人的底线法则神圣化、超验化了。他们认为,信奉并实践这些法则,守牢这些底线,人的灵魂、心灵就可以得到救赎,就可以庇荫后世,灵魂就可以大致永恒,就可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幸福,似乎,这也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了,对此的关怀也就成了中级的关怀了。因此,这些法则和底线已经从做人行事的道理,升华成了超验的形上“原则”,成了神圣化的信奉对象了,也就成了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了。 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的今天,应该说十分重要、非常迫切的事情是重塑中华民族的信仰,从这些传统的信仰里是不是可以借鉴到有益的内容呢?今天的许许多多的道德滑坡、价值混乱、人生迷茫、社会冲突等,能不能说是现代的许多人已经完全突破了这些做人底线呢?比这始终认为,作为人,信仰问题不解决,就难以真正地解决与动物(畜生)的本质区别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