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整理-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整理-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整理-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整理-钠及其化合物

目录

1目录------------------------------------------ 1 2钠(知识点)---------------------------------- 2 3钠(难点分析) -------------------------------- 6 5钠(练习题)---------------------------------- 8 6钠的化合物(知识点)-------------------------- 11 7钠的化合物(练习题)-------------------------- 16 8钠的化合物(拓展题)-------------------------- 20 9钠及其化合物(常用反应式整合)---------------- 23

钠(知识点)

知识网络图解

银白色、密度小

物理性质

硬度低、熔点低

钠 与氧气反应

与硫、卤素单质反应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A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族,原子最外层有一个电子,易失去, 与酸反应 有强还原性,显+1价

与盐(溶液、熔融盐)反应

知识点精析与运用

知识点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及基本程序

1. 研究物质的性质,常常运用观察、实验、分类、比较、假说、模型等方法。

2.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

知识点2:钠原子结构

从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看,其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因此,极易

将这一电子失去,而达到稳定结构,形成+1价的钠阳离子(Na +)。即金属钠的

原子结构决定了其性质的活泼。因其易失电子被氧化,故金属钠是还原剂。

知识点3:钠的物理性质

钠是银白色金属,质软(可用刀切割),密度小(0.97g/cm 3),熔点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知识点4:钠的化学性质

由于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为钠离子:Na -e -→Na + 所以钠的化学性质极活泼,具有强还原性,是强还原剂,具有金属的典型性质。

1. 与非金属反应

(1)与氧气的反应

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表面变暗。

4Na+O 2=2Na 2O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Na+O 2 Na 2O 2 (2)与硫反应

2Na+S=Na 2S (研磨易爆炸)

(3)与氯气反应

2Na+Cl 2 2NaCl (发出黄色火焰,产生白烟) 2. 与水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现象解释如下:

注:钠与水反应在钠的周围有白雾生成,此白雾是氢气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 2O=2NaOH+H 2↑

该反应的实质是钠原子与水电离出的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2Na+2H 2O=2Na ++2OH -

+H 2↑ 注: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可概括为“浮、熔、游、响、红”,并结合钠的性质进行记忆。

3. 与酸反应

钠与酸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加激烈,极易爆炸。

钠与盐酸反应 2Na+2HCl=2NaCl+H 2↑

钠与稀硫酸反应 2Na+H 2SO 4 =Na 2SO 4 +H 2↑

钠与酸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钠与酸电离出来的H +直接反应,而不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酸溶液反应。因为钠与水反应时,得电子的是水电离的H +,而酸中H +浓度大于水中H +的浓度。

点燃

点燃

4. 与盐的反应

与熔融盐的反应4Na+TiCl4(熔融) Ti+4NaCl

与盐溶液反应将钠加到盐溶液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若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盐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或弱电解质等,则氢氧化钠和盐再反应;否则钠只与水反应。

将一小粒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除观察到与水反应相同的现象外,还看到蓝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物——C u(O H)2沉淀。其反应式为:

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Cu(OH)2↓(蓝色)+Na2SO4

总反应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故钠与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注:钠与CuSO4溶液反应时会产生黑色物质,这是因为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难溶碱C u(O H)2部分分解,生成黑色的C u O所致。

凡是活动性很强的金属(如K、Ca、Na)与盐溶液反应都与此类似,只有在熔融状态下,才有可能发生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

由于钠的性质十分活泼,所以钠元素以化合态如NaCl、Na2SO4、Na2CO3、NaNO3等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

由于钠很容易与空气或水反应,所以保存钠时应隔绝空气和水。因为煤油不与钠反应,且煤油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所以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虽然汽油的密度也小于钠的密度,但由于汽油易挥发,所以不能用汽油保存钠。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钠的密度,所以不能用四氯化碳保存钠。

知识点5:钠的制取

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钠的方法制取钠。电解需要在电解槽里进行。为降低电解温度,一般用40%NaCl和60%CaCl2形成的共熔物,在580℃就可以了。电解时,Cl2在阳极放出,金属钠和钙浮在上方的熔盐上面,从管道溢出。把熔融的金属混合物冷却到105~110℃,钙就成晶体析出,经过滤就实现了钠和钙的分离。

知识点6:钠的用途

1. 制取过氧化钠

2. 钠和钾的合金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熔融的钠是液体传热中最好的一种,传热本领比水银高10倍,比水高40~50倍。钠和钾组成的合金在常温下是液体,例如含钠20%、钾80%(质量分数)的合金熔点是-10℃,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合金的熔点一般都比任一组成成分的熔点低)。

3. 用于电光源(高压钠灯)

将钠用于电光源上,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波长约为589nm,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对道路平面的照度比高压水银灯高三倍半,广泛应用于广场、街道的照明。钠灯也可用于洗相的暗房,因为这种黄光不会使相纸曝光。

4. 作还原剂制取某些金属

3Na+AlCl3 =Al+3NaCl(历史上制铝),4Na+TiCl4(熔融) Ti+4NaCl(现代制钛)。碱金属中的钾、铷、铯的制取也用不如它们活泼的钠,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以制钾为例来说明。沸点,KCl:1500℃、Na:882.9℃、NaCl:1410℃、K:774℃。我们将熔融态的KCl与Na共热,可得到钾蒸气:KCl+Na=NaCl+K↑,及时分离出K蒸气,反应就不断向右进行了。

对于命题问题的释疑解难

命题规律1:本节常见的易错易混点

1. 钠与氧气反应何时生成Na 2O ,何时生成Na 2O 2,经常混淆不清。

2. 钠与酸溶液反应的观念,总认为是Na 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再与酸反应。

3.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总认为是钠直接与盐反应,而忽视了钠先与水反应。

注:(1)钠与氧气反应在常温下生成Na 2O ,点燃时生成Na 2O 2。

(2)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与酸反应,反应后剩余的钠再与水反应。

(3)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然后考虑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可以与盐再进一步反应。

命题规律2: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银白色金属 表面变暗 出现白色固体 表面变成溶液 (Na ) (Na 2O ) (NaOH ) (NaOH 潮解)

白色块状物质 白色粉末状物质 (Na 2CO 3·10H 2O ) (Na 2CO 3)

注:熟练写出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弄清变化的本质原因。

命题规律3:钠与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1. 将钠投入到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由于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消耗了溶液中的水,从而析出固体氯化钠。

2. 将钠投入CuSO 4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2Na+2H 2O=2NaOH+H 2↑,然后,生成的NaOH 与CuSO 4发生复分解反应:2NaOH+CuSO 4=Cu(OH)2↓+Na 2SO 4,整个过程可观察到有氢气和蓝色沉淀生成。

总反应方程式:2Na+2H 2O+CuSO 4=Cu(OH)2↓+Na 2SO 4+H 2↑

3. 将钠投入到氯化铵溶液中,会有氢气和氨气生成。

总反应式为:2Na+2H 2O+2NH 4Cl =2NaCl+2NH 3↑+H 2↑

CO 2

H 2O H 2O O 2 风化

4. 将钠投入AlCl3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

然后,生成的NaOH与AlCl3发生复分解反应:

3NaOH+AlCl3=Al(OH)3↓+3NaCl,

若加入的金属钠过量,则生成的NaOH过量,过量的NaOH又会使A l(O H)3沉淀溶解:

A l(O H)3+NaOH=NaA l O2+2H2O

注:(1)钠可以从某些熔融盐中置换出金属,但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

(2)当把钠放在盐溶液中时,钠首先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再考虑生成的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钠(练习题)

题型大致分为几类

题型1 检验钠的物理性质

[例1] 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 钠的熔点低

B. 钠的密度小

C. 钠的硬度小

D. 有强还原性

题型2 检验钠与溶液的反应

[例2] 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mL饱和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 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到处游动 B. 有气体产物生成

C. 溶液中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D. 溶液变浑浊

[例3]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A. NH4Cl B. FeCl3 C. CuSO4 D. Ca(HCO3)2

题型3 钠原子与离子的结构

[例4] 有关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B. 钠原子比钠离子多一个质子

C. 钠原子具有还原性,钠离子具有氧化性

D. 钠原子不稳定,而钠离子稳定

题型4 考查钠与水反应的计算

[例5] 将2.3g钠投入97.7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2.3%

B. 大于2.3%

C. 4%

D. 大于4%

练习题

1. 钠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A. Na

B. Na2O NaOH

C. NaHCO3Na2CO3

D. NaCl

2. 钠着火时,采用哪种灭火方式最好()

A. 水

B. 煤油

C. 泡沫灭火器

D. 沙子

3. 在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是()

a.试管夹

b.镊子

c.小刀

d.冷凝管

e.滤纸

f.研钵

g.烧杯

h.坩埚

i.石棉网

j.玻璃片

k.药匙

l.燃烧匙

A. adbi

B. cefk

C. fghl

D. dcegj

4.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足够长的时间后,最终将转变为()

A. Na2O

B. Na2O2

C. Na2CO3

D. NaOH

5. 钠的下列用途与钠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 用钠单质与氧气作用制取生氧剂Na2O2 粉末

B. 用钠、钾的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C. 用钠冶炼第三代金属钛

D. 应用于电光源上,如钠光灯

6. 下列属于钠离子性质的是()

A. 极易被氧化

B.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C. 能置换CaCl2溶液中的Ca

D. 焰色反应为黄色

7. (2009广东)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B.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 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完全

8.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 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滚动

B. 有无色气体生成

C. 溶液底部有紫红色物质生成

D. 溶液中有蓝色沉淀生成

9. 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观察到:

(1)钠浮在水面上,说明:;

(2)钠熔成光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说明:;

(3)反应后的水溶液中加入酚酞试剂呈红色,说明:。

10. Na与H2 在加热条件下生成NaH。

(1)证明NaH是离子化合物的方法是。

(2)NaH与H2O反应,产物为NaOH和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aH也能跟液氨、乙醇等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请写出NaH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1. 用右图的实验装置可以进行钠跟水的反应实验,并

可收集、检验生成的气体。Na的密度为0.97g·cm-3 ,煤

油的密度为0.87g·cm-3。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液体物质添加完毕后,关闭活栓,打开右边胶塞,

向煤油中加入一小块钠,立即塞好胶塞。反应开始前钠的位

置在处(填A、B或C)。

(2)反应后,钠在煤油层和水层界面之间上下跳动,

反应平缓连续进行,试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写出钠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本实验除能使反应平缓连续进行、收集并检验气体外,还有一个优点是,这是因为。

12. 将2.3g钠投入97.8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钠的化合物(知识点)

知识网络图解

Na 2O

Na 2O 2 与水、CO 2、盐溶液的反应

NaOH 碱的通性、与酸、盐的反应

钠的化合物 Na 2CO 3 NaHCO 3 与酸、碱、盐的反应,NaHCO 3的不稳定性 NaCl 氯碱工业

知识点精析与运用

知识点精析

知识点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注:1. Na 2O 2是由活泼的金属元素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氧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钠元素以Na +形式存在,两个氧原子通过共用一对电子结合成一个整体,即O 22-(过氧根离子),因此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Na 2O 2的电子式

,其中氧元素呈-1价。

2. 由于Na 2O 2中氧元素是-1价为中间价态,因而既可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又因为氧的稳定价态是-2价,因此Na 2O 2中的氧易得到电子从-1价降到-2价,从而表现强氧化性。Na 2O 2的漂白性是其强氧化性的表现。

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破坏有机色素的分子结构,可以用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这一点与次氯酸、次氯酸盐相同,它能漂白的物质种类多,很彻底,不会逆转。

3. Na 2O 2与H 2O 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Na 2O 2与H 2O 反应时,其反应过程如下:

2Na 2O 2+4H 2O===4NaOH+2H 2O 2(非氧化还原反应)

2H 2O 2===2H 2O+O 2↑(氧化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为:2Na 2O 2+2H 2O===4NaOH+O 2↑。显然,反应物H 2O 中的氢、氧两元素的化合价始终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反应的实质是-1价氧元素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Na 2O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O 2是氧化产物。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可表示如下:

2e -

单线桥法:2Na 2O 2+2H 2O = 4NaOH+O 2↑

失2e -

双线桥发:2Na 2O 2+4H 2O===4NaOH+2H 2O+O 2↑

2e -

4. Na 2O 2与CO 2的反应,相当于在上边反应的基础上增加CO 2与NaOH 的反应,所以必须是潮湿的CO 2才与Na 2O 2反应。

5. Na 2O 2是不是碱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是指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它有以下特征:(1)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2)与水直接或间接化合生成相应的碱;(3)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盐;

(4)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过氧化钠与酸、水或CO 2反应时,除生成相应的盐和碱外,还生成了氧气,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

2Na 2O 2+2H 2SO 4 === 2Na 2SO 4 +2H 2O+O 2↑

2Na 2O 2+2H 2O === 4NaOH+O 2↑

Na Na +

2Na2O2+2CO2===2Na2CO3+O2

所以,Na2O2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

知识点2:氢氧化钠(NaOH)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

1. 主要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易溶解于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涩味,有强腐蚀性。

2. 主要化学性质:为一元强碱,具有碱的通行。

(1)NaOH溶于水后完全电离,能与酸碱指示剂或试纸作用。

(2)与酸酐发生反应:如CO2、SO2、SiO2等。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2NaOH+ CO2 === Na2CO3 + H2O;2NaOH+ SO2 === Na2SO3 + H2O;

2NaOH+ SiO2 === Na2SiO3 + H2O

(3)与两性物质反应:如Al2O3、A l(O H)3等。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Al2O3 + 2NaOH===2NaAlO2 + H2O

Al(OH)3 + NaOH===NaAlO2 + 2H2O

(4)与单质反应放出氢气:如铝、硅。反应方程式为:

2Al + 2NaOH +2H2O===2NaAlO2 + 3H2↑

Si+ 2NaOH +H2O===Na2SiO3 + 2H2↑

(5)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H4Cl、CuSO4、NaHCO3、Ca(HCO3)2等。例如:

NH4Cl与NaOH溶液共热:NH4Cl+NaOH==NaCl+H2O +NH3↑;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NaHCO3+NaOH==Na2CO3 + H2O

应注意:①盛NaOH的试剂瓶需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

②NaOH碱性很强,贮存时若未密闭,表层易变质生成碳酸钠。

③称量NaOH要放在小烧杯或表面皿里,动作要迅速。不能放在量筒、量杯、纸上称量。

④不慎将浓NaOH溶液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稀溶液。

⑤在实验室里常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在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吸收含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尾气,以消除污染。

⑥实验室制取少量的NaOH溶液可在饱和的Na2CO3溶液中撒入石灰末,加热、过滤。

知识点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

知识点4:食盐(NaCl)

1. 食盐

食盐不仅是常用的调味品,而且是人体必需的物质,它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都有着重要作用。人体缺盐会使人感到头晕、倦怠、全身无力,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长期缺

盐甚至会导致心脏病。

注:食盐对人体有重要作用,但也不能过多摄入,过多摄入食盐可能引发肾脏疾病和高血压病等。健康成年人摄入食盐量以每天2~6g为宜。

2. 氯碱工业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和H2,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称为氯碱工业。

(1)氯碱工业的原料:饱和食盐水

通电

(2)原理:2NaCl+ 2H2O 2NaOH+Cl2↑+H2↑

(3)设备:离子交换膜电解槽

(4)饱和食盐水的精制方法

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泥沙、Ca2+、Mg2+、Fe3+、SO42-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要经过精制。精制食盐水时常加入BaCl2、Na2CO3、NaOH等,使杂质成为沉淀过滤除去,然后加入盐酸调节盐水的pH。加入的顺序为:BaCl2、Na2CO3、NaOH、HCl或BaCl2、NaOH、Na2CO3、HCl。发生的反应为:

Ba2++SO42- =BaSO4↓Ba2++CO32- =BaCO3↓Ca2++CO32- =CaCO3↓

Mg2++2OH-=Mg(OH)2↓Fe3++3OH-= Fe(OH)3↓

CO32- +2H+=H2O+ CO2↑H++OH-=H2O

这样处理后的盐水仍含有一些Ca2+、Mg2+等金属离子,由于这些阳离子在碱性环境中会生成沉淀,损坏离子交换膜,因此该盐水还需送入阳离子交换塔,进一步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除去Ca2+、Mg2+等。这时的精制食盐水就可以送往电解槽中进行电解了。

钠的化合物(练习题)

主要的题型分为几种(都不算难)

题型1 Na2CO3的有关计算

[例1] 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所得晶体的质量()

A. 等于1.06g

B. 大于1.06g而小于2.86g

C. 等于2.86g

D. 大于2.86g

[例2] 在10mL 0.01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 0.05mol/L盐酸,完全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

A. 1.344mL

B. 2.240mL

C. 0.672mL

D. 0mL

题型2 检验Na2O和Na2O2的性质

[例3] 某种含有少量Na2O的Na2O2试样(质量为1.560g),盛有水的锥形瓶(质量为190.720g),将试样溶于锥形瓶,通过测定锥形瓶的质量变化来求Na2O2的质量分数,每隔相同时间记录电子天平的读数,数据如表:

(1)写出Na2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过氧化钠质量分数时,必需的数据是。

不必做第6次读数的原因是

(3)测定上述样品(1.560g)中Na2O2质量分数的另一种方案,其操作流程如下:

①操作Ⅱ的名称是。

②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

③测定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电子天平、蒸发皿、酒精灯,还需要(固定、夹持仪器除外)。

④在转移溶液时,如溶液转移不完全,则Na2O2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题型3 检验NaOH和CO2的反应

[例4] 向20mL 0.2mol/LNaOH溶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CO2气体,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干,若得到白色固体是纯净物,则通入的CO2的体积应为mL(标准状况)。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将上述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加盐酸至pH=7,再蒸干得白色固体质量为g。

题型4 考查NaOH和NaHCO3的有关计算

[例5] 18.4g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约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试计算原混合物中NaOH的百分含量

练习题

1.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不会变质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C. 过氧化钠

D. 金属钠

2. Na2O和Na2O2的共同之处是()

A. 均是白色固体

B. 都能与水反应

C. 都具有漂白作用

D. 都为碱性氧化物

3. 下列混合物溶于水,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的是()

A. Na2O2和Na2CO3

B. Na和NaCl

C. Na2O和Na2O2

D. NaOH和Na2CO3

4.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不产生氧气的是()

A. Na2O2和H2O

B. Na2O和H2O

C. KClO3和MnO2

D. Na2O2和CO2

5. 对2Na2O2+2CO2===2Na2CO3+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

B. 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Na2O2是还原剂

C.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反应

D. 是氧化还原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6. 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少量的Na2CO3杂质,最易选用加入的物质是()

A. 干冰

B. 盐酸

C. 碳酸氢钙

D. 氢氧化钙

7. 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时,不能把它放在纸上称量,而要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中进行称量,主要原因是()

A. 因为放在烧杯中称量比放在纸上称量更准确

B. 因为配制溶液是在烧杯中进行,直接放在烧杯中称量会减少操作过程

C. 因NaOH易潮解且有强腐蚀性

D. 因为放在纸上称量会混有杂质,降低所配溶液的纯度

8.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加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

A. 溶液仍为紫色

B. 最后溶液变蓝色

C. 最后溶液褪色

D. 有气泡产生

9. 某银白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火焰呈黄色,并生成淡黄色固体B;将A在空气中露置,最后变成白色固体C。将A、B投入水中都生成D;C与D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都有E生成。则A是;B是;C是;D是;E是。B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与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写出B 的电子式。

10.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Ⅰ~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实验。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

A. Ⅳ比Ⅲ复杂

B. Ⅳ比Ⅲ安全

C. Ⅳ比Ⅲ操作简便

D. 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的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

11. 某课外小组模拟呼吸面具中的原理(过氧化钠与潮湿的二氧化碳反应),设计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如图所示。

A B C D

E

上图中量气装置E是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它们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mL),供量气用;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高低。

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还有:稀硫酸、盐酸、过氧化钠、碳酸钠、大理石、水。

试回答:

(1)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编号,其中连接胶管及夹持装置均省略)。

(2)装置C中放入的反应物是和。

(3)装置A 的作用是,装置B的作用是。

(4)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氧气的体积,除了必须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之外,在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求其差值的过程中,应注意和(填写字母编号)。

a.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 等待片刻,待乙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c. 读数时应上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d. 读数时不一定使甲、乙两管液面相平

钠的化合物(拓展题)

1. 下列关于试剂保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NaOH固体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细口瓶中

B. Na2CO3溶液通常放在配有橡皮塞的广口瓶中

C. 金属钾储存在煤油中

D. 过氧化钠密封在干燥的带玻璃塞的广口瓶中

2.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两个烧杯,在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硫酸,此时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分别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粉末,待NaHCO3和Na2CO3完全反应,则天平两边()

A. 放Na2CO3的一端托盘下沉

B. 放NaHCO3的一端托盘下沉

C. 仍保持平衡

D. 无法判断

3.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Na+浓度增大,有O2放出

B. 溶液中OH-浓度不变,有H2放出

C. 溶液中Na+数目减少,有O2放出

D. OH-浓度增大,有O2放出

4. 过氧化钠与足量的NaHCO3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是()

A. Na2CO3和Na2O2

B. NaOH和Na2CO3

C. Na2CO3

D. Na2O2、Na2O和Na2CO3

5. 分别含有下列四种杂质的纯碱样品,含杂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取等量的四种样品与浓度相同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的盐酸体积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杂质:①NaOH ②C a(O H)2③NaHCO3④CaCO3)()

A. ①>②>④>③

B. ③>④>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④>③>②>①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精选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广大同学要想顺利通过高考,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就要做好考试前的复习准备。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 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复习笔记: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 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 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2、元素的存在状态: 在这两种状态下, 研究物质的顺序: 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金属非金属T氢化物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碱含氧酸 盐盐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C,沸点为C,密度为cm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 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2====2Na 20 ②2Na+O2====Na 2O2 ③2Na+Cl 2====2NaCl ④ 2Na+S点燃= Na 2S (2) 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 2匸现象:浮:Na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 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 与酸反应:2Na+2HCI====2NaCI+H 2? (4) 与盐反应:①2Na+2H2O+CuSO4====Cu(OH) 2J +Na2SO4+H2? ②6Na+6H 2O+2FeCl3====2Fe(OH) 3 J +6NaCI+3H 2 ? ③4Na+TiCI 4(熔融状)高温Ti+4NaCI (5) Na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O H 2O CO2,H2O风化 Na 02 Na20 2 NaOH Na2CO3 40H2O W2CO3 4Na+O2====2Na2O Na20+H 2O====2NaOH 2NaOH+9H 2O+CO2====Na 2CO3 IOH2O Na2CO3 IOH2O风化Na2CO3+10H 2O ? 3、Na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O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与酸反应:Na2O+2HCI====2NaCI+H 2O (3)与非金属反应:Na2O+CO2====Na2CO3 3、NaaO 的用途:制NaOH , Na2CO3 (三) Na2Q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 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f(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Na2O2+4HCI====4NaCI+2H 2O+O2T 3、Na^O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溶液中通入C0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 2====Na 2CO3+H2O+O2 ? 宀2NaHCO3加^ Na z CO s+H 2O+CO2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0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淀和气体。Ca(OH) 2+CO2====CaCO 3 J +H2O 宀CaC03+H 2O+CO2===Ca(HCO 3)2 宀 Ca(HCO 3)2加热CaC03 J +H2O+CO2T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 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 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222O ②222O 2 ③222 ④2 2S (2)与水反应:22H 222↑现象:浮: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 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222↑ (4)与盐反应:①22H 24()2↓242↑ ②66H 2232()3↓+63H 2↑ ③44(熔融状)高温4 (5)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2O 2?? →?O H 2???→?O H CO 2 2,23·10H 2??→?风化 23 4222O → 222 → 29H 2223·10H 2O → 23·10H 2风化23+10H 2O ↑ 3、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22 (2)与酸反应:2222O (3)与非金属反应:2223 3、2O 的用途:制,23 (三)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2O 2+2H 24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2O 2+22223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2O 2+442H 22↑ 3、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溶液中通入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22322 ↑ → 23 加热2322 ↑ 【向()2溶液中通入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淀和气体。 ()223↓2O → 322(3)2 → (3)2加热3↓22↑ 二、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一必修一化学笔记总结

高一化学笔记整理必修一部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 正确的操作方法。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Page4 图1—1 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可直接加热的仪器、需要 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的仪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升华⑤萃取 1.萃取分液(碘水中碘的提纯) ①萃取:利用某物质再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提取出来的方法 叫萃取 ②分液: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③仪器:分液漏斗 ④注意事项:1.放气2.打开塞子或使小孔和凹槽对齐3.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蒸馏(适用于含有有机物的互溶的液态混合物)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注意事项:1.加沸石防止爆沸2.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处3.冷凝管中,气流与水流相反 4.粗盐中,Ca+、Mg+、SO4-的除去 Na2CO3、NaOH、BaCl2、HCl 除杂的原则:1.不引入新的杂质2.除杂试剂一般过量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 1.含义: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衡量标准:以0.012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3.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1 4.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都为6.02×1023 5.关系式:n= 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单位:g/mol 3.关系式:n=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容量瓶、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

2.步骤:①计算固体→液体m=CVM 液体→固体C浓V浓=C稀V稀 ②称量 ③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冷却 ④转移:玻璃棒(引流) ⑤定容:⑥盖好塞子,摇匀静置 3.公式:c= c= 4.气体摩尔体积:V m=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体系叫 分散系 2.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分散剂 3.分类:①根据状态分,共九种 ②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溶液d<1nm 胶体1nm100nm 5.制Fe(OH)3胶体 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反应方程式:FeCl3+3H2O煮沸Fe(OH)3+3HCl 6.胶体性质: 丁达尔现象(光通路)、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带电) 注:一般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粒子带负电。硅胶(H2SiO3)粒子带负电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

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药品存放安全 ①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或滴瓶见光易分解→棕色瓶 ②酸性试剂→玻璃塞碱性试剂→橡胶塞 ③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 2.常见意外事故处理 ①强碱沾到皮肤——大量水+硼酸 ②强酸沾到皮肤——大量水+ 3%~5%NaHCO3溶液 ③有毒有机物沾到皮肤——酒精擦洗 ④酸或碱流到实验桌上——用NaHCO3或CH3COOH中和,再用水冲洗 3.药品的取用 固体:粉末状:纸槽、药匙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药匙一横二送三慢立 液体:直接倾倒或用滴管取 4.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 试管:加热不超过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先预热再加热,防止试管骤冷炸裂 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平底烧瓶)都可以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以用于加热,加热要垫石棉网 ②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容积的1/2 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①可以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②盛液量不能超过蒸发皿溶剂的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要用坩埚钳 ③不宜用瓷坩埚熔化烧碱、纯碱及氟化物,它们可和瓷共熔使坩埚造腐蚀 ④用坩埚钳在夹取高温的坩埚时,应先把坩埚尖端在火焰下预热一下 酒精灯:失火时要用湿布盖灭

4.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挥发 玻璃棒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由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粗盐提纯:杂质有CaCl 2 MgCl 2 SO 42- NaOH →BaCl 2→Na 2CO 3→HCl 蒸馏:利用各混合物中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可以不用温度计,因为自来水中要出去的杂质都难挥发) 沸点低先蒸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温度 蒸馏水中离子检验: Cl- : 稀HNO 3+AgNO 3(顺序可换) SO 42- : HCl + BaCl 2(顺序不可换,因为可能有Ag+) 注意:不能把HCl 换成HNO 3 ,不能把BaCl 2换成Ba(NO 3)2 因为SO 32-+HNO 3=SO 42- 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互不相溶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 常见的萃取剂:苯、汽油、煤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Cl 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分液:将萃取后良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操作步骤: ① 验漏: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塞上玻璃塞,倒置看是否漏水,再把玻璃塞旋转 180°,再倒置 ② 装液 ③ 混合振荡:右手压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④ 静置分层(放在铁架台上) ⑤ 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使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 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拧开下口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实验: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下而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大) 注意: ① 蒸馏烧瓶中要加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 液体爆沸 ②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 的下沿齐平,以测出该出蒸汽的温度 ③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④ 蒸馏烧瓶要垫石棉网 ⑤ 连接顺序由下至上,由左到右 ⑥ 先通水,后加热,防止冷凝管炸裂 ⑦ 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该弃去(冷凝管脏)

最新最全高中化学知识总结(精心整理)

第一部分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重要物质的用途 1、氧化铝陶瓷(人造刚玉)——高级耐火材料,如制坩埚、高温炉管等;制刚玉球磨机、高压钠灯的灯管等。 2、氮化硅陶瓷——超硬物质,本身具有润滑性,且耐磨损;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抗腐蚀能力强,高温时也能抗氧化,而且能抗冷热冲击。常用来制造轴承、汽轮机叶片、机械密封坏、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也可以用来制造柴油机。 3、碳化硼陶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原子能工业、宇航事业等方面。 4、非盐型离子化合物的水解(水化格式,似复分解) Mg3N2+6H2O==3Mg(OH)2↓+2NH3↑ Ca3P2+6H2O==3Ca(OH)2+2PH3↑ +2-1 -1 -1 CaC2+2H2O→Ca(OH)2+HC≡≡CH↑ 类似的不难写出AI4C3、Mg4C3等的水解。如 +3-4 -4 AI4C3+12H2O→4AI(OH)3↓+3CH4↑ +2 -8 +1 -1 -8 Mg4C3+8H-OH→4Mg(OH)2↓+C3H8↑ 题眼:根据常见反应的特征现象。 5、有“电解”条件的,通常联想到下列七种代表物: 电解水型:含氧酸H2SO4(aq)、强碱NaOH (aq)、活波金属的含氧酸盐Na2SO4(aq) 分解电解质型:无氧酸如HCI(aq)(HF除外)、不活波金属的无氧酸盐如CuCI2(aq) 放氧生酸型:不活波金属的含氧酸盐如CuSO4(aq) 放氢生碱型:活波金属的无氧酸盐如NaCI(aq) 电解熔融离子化合物:如AI2O3(I)、NaCI(I) 7、具有漂白作用的物质

其中能氧化指示剂而使指示剂褪色的主要有CI2(HCIO)和浓HNO3及Na2O2 8、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主要反应(自己填,我不写了) 高中化学实验题文字表达归纳(实验题拿满分困难的同学错在细节问题,多注意)1、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测液到PH试纸(放在玻璃板上)上点触,30s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有机试验中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往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4、颜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铂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相近为止,然后用铂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

高一化学_必修1_苏教版_专题_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笔记(完整版)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由于知识点较细,以下内容若有误。欢迎老师和同学们留言指正。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食盐:NaCl 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高中化学教师读书笔记

高中化学教师读书笔记 高中化学教师读书笔记(一) 我重读了刘知新主编的《化学教学论》一书,对化学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帮助。现对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书写如下: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 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其中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力发展和未来的成就都有重大影响。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如果学生有了兴趣,那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二启发积极思维 让学生被动地记忆、重复、模仿来获得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如经过预习),把教学过程变成一连串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发生有机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给学生设疑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是启发思维的关键,也是培养能力的开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积极的思维,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 如在讲解化学计算题时,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启发学生运用概念、原理、公式等去理解计算题的关键所在,以便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加强学科内的综合训练。 三建构知识结构 学生有时反映,“化学不好学,学不懂,记不住,不会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化学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物质构成的变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结构的理论和化学反应规律的知识,去指导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弄清重点、难点,进而订出规划,具体落实,使知识连贯成索链,环环相扣,先后有序。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就能从整体出发来深刻地理解局部,将局部的知识纳入有机联系的知识整体中,有的放矢,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智能。 四严格进行智能训练 要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关键在于实践。严格训练便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它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训练必须讲求实效。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根据这一目的来确定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任何训练便都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练有实效。练不在“多”而在“精”,要以少胜多。针对问题进行反复多次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一、化学史 (1)分析空气成分的第一位科学家——拉瓦锡; (2)近代原子学说的创立者——道尔顿(英国); (3)提出分子概念——何伏加德罗(意大利); (4)候氏制碱法——候德榜的“红三角”牌纯碱获1926年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5)金属钾的发现者——戴维(英国); (6)人类使用和制造第一种材料是——陶 (7)镭的发现人——居里夫人。 (8)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定为单双健相间的六边形结构; (9)在元素相对原子量的测定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我国化学家——张青莲;(10)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捷列夫(俄国); (12) 1828年首次用无机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物尿素的化学家——维勒(德国); 二、物质的用途 1.干冰、AgI晶体——人工降雨剂2.AgBr——照相感光剂3.K、Na合金(l)——原子反应堆导热剂4.铷、铯——光电效应5.钠——很强的还原剂,制高压钠灯 6.NaHCO3、Al(OH)3——治疗胃酸过多,NaHCO3还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7.Na2CO3——广泛用于玻璃、制皂造纸、纺织等工业,也可以用来制造其他钠的化合物 8.皓矾——防腐剂、收敛剂、媒染剂9.明矾——净水剂 10.重晶石——“钡餐”11.波尔多液——农药、消毒杀菌剂 12.SO2——漂白剂、防腐剂、制H2SO4 13.白磷——制高纯度磷酸、燃烧弹14.红磷——制安全火柴、农药等 15.氯气——漂白(HClO)、消毒杀菌等16.Na2O2——漂白剂供氧剂氧化剂等 17.H2O2——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脱氯剂、火箭燃料等 18.O3——漂白剂(脱色剂)、消毒杀菌剂、吸收紫外线(地球保护伞)19.石膏——制模型、水泥硬化调节剂、做豆腐中用它使蛋白质凝聚(盐析);20.苯酚——环境、医疗器械的消毒剂、重要化工原料 21.乙烯——果实催熟剂、有机合成基础原料 22.甲醛——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农业上用作农药,用于制缓效肥料;杀菌、防腐,35%~40%的甲醛溶液用于浸制生物标本等 23.苯甲酸及其钠盐、丙酸钙等——防腐剂24.维生素C、E等——抗氧

高中化学知识点整理(高考必备)

重点中学高考资源整理 高中化学 易忽略知识点整理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 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 电石气:C2H2(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 酸性溶液褪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