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发放编号:

非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涿州分公司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QEH-ATNR-ZF/B-8-06

版本: A/0

编制:生产运营部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年月日

1.目的

通过对显著或潜在存在的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避免或减少事故、不良事件的发生,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和潜在不合格的发生。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中防止事故、事件和不合格的再发生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文件采用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24001-2004 idt 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文件还采用以下的术语和定义:

一级文件:适用于全公司的管理体系文件。

4.职责

4.1 生产运营部是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一体化管理体系审核、评审发现的不合格,组织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4.2 各部门负责识别不合格项,向责任部门反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和验证。

4.3 责任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4.4 主管副总经理负责审批有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5.工作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第 3 页共 6 页5.1 纠正措施

5.1.1 在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由生产运营部组织各责任部门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并就其所实施的纠正措施进行自查。

5.1.2 在产品生产中出现同样的不合格或接到顾客就同一问题的投诉,由生产运营部组织车间/技术部分析原因,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5.1.2.1生产运营部组织车间/技术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及不合格原因的确定,确定所需采取的纠正措施。

5.1.2.2 各部门具体实施所制定的纠正措施。

5.1.3 若在生产活动中发生可能会造成伤害的同一事件,车间应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具体参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

5.1.4 在生产活动中发生了安全事故,生产运营部安全科应现场还原,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避免事故的再次发生。

5.1.5 原辅材料质量问题由生产运营部品管科出具《质量异议反馈单》至采购部,采购部反馈至供应商对不合格问题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5.1.6 生产运营部应及时对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和验证。

5.1.7 生产运营部应保存实施纠正措施的有关记录。

保存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第三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所实施纠正措施及评价验证的有关记录。

保存对产品生产或顾客投诉所实施的纠正措施及评价验证的有关记录。

保存针对事故、事件所采取纠正措施及评价验证的有关记录。

5.2 预防措施

5.2.1 对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监视和测量、环境管理检查、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测量和监视、数据分析等所发现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中的潜在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采取预防措施的需求,制定与问题相适应的预防措施并实施。

5.2.1.1 对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中所发现的有可能导致不合格的潜在问题,生产运营部组织各部门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实施。

5.2.1.2 对过程监视和测量、产品监视和测量、环境管理检查、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测量和监视、数据分析等活动中发现的有可能导致不合格的潜在问题,生产运营部组织各部门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并实施。

5.2.2 生产运营部对实施预防措施的效果应进行评审。

5.2.2.1 生产运营部针对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管理评审中所发现的潜在不合格所实施预防措施的效果进行评审,并保存实施预防措施的有关记录。

5.3 在制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时除对其需求进行评审外,还应对拟采取措施的环境影响和风险进行评价,以避免由于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而导致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或成为新的重大风险。

5.4若由于实施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而导致有关控制文件的修改,依照《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6.相关文件

《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

7. 相关记录

8.工作流程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一、目的: 识别不合格问题的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消除不合格发生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再发生,实现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促进持续改进活动。 二、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所有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三、职责: 1、品质部: 1.1负责将进料检验中的不合格信息以书面形式反馈给采购、供应商并追踪改善效果。 1.2负责制程检验、成品检验、出货检验中质量异常提出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拟定。 1.3负责调查、处理质量事件、客诉事件。 2、采购: 2.1负责联络及要求供应商对进料中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及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执行纠正预 防措施、恒久改善对策。 2.2负责将供应商的改善对策、执行结果传递给品质部。 3、业务: 3.1负责将客户抱怨信息传递给品质部,并将改善对策及执行效果回复客户。 4、相关责任部门: 4.1负责分析各自部门内的不合格原因,提出改善对策并按照改善对策执行。 4.2负责解决质量异常产品的工艺技术问题及依据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修订相关作业标准。 4.3相关责任部门可因品质/环境异常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5、行政部:负责对外部环境的投诉及处理. 四、程序: 1、纠正措施: 1.1不合格的信息来源: 1.1.1业务部负责传达客户的投诉和意见信息; 1.1.2品质部负责提供制程中的产品不合格信息; 1.1.3品质部负责提供物料/产品不合格的信息,签发[品质异常联络单];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1.4品质部负责提供内外部审核或管理评审发现的不合格项信息,签发[纠正及预防措施报 告]。 1.2对已发生不合格的识别和制订纠正措施。 1.2.1产品的不合格信息回馈到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识别。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 序》处理,初步判定质量异常发生原因并确认责任归属后,由责任部门立即拟定纠正措施,必要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分析拟定改善方案,依所提出改善对策确实执行,直到解决为止,否则重新制订纠正及预防措施. 1.2.2内部或外部审核发生的不合格项,由品质部进行识别,根据不合格情况,填写[纠正预 防措施报告],由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纠正措施,并交品质部确认。 1.3纠正措施的实施: 1.3.1为确保提出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应明确实际: a、消除不合格原因的具体方法、步骤和完成日期。 b、实施和监督的责任。 c、实施效果验证责任。 1.3.2不合格的责任部门应按计划时限限期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确认。 1.3.3品质部负责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协调和监督。 1.4纠正措施的验证: 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由品管进行验证,并记录于[纠正预防措施报告]中。 1.5管理评审中,应对已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评价是否能够防止不合格再发生。 2、预防措施: 2.1对潜在不合格的识别和制订预防措施: 对潜在的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回馈到品质部,由品质部进行识别,必要时会同相关责任部门分析,判定质量潜在的异常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预防措施,由品质部评价确认。 2.2预防措施的实施: 2.2.1为确保提出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应明确:

EHS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及时纠正已发生的不合格,消除实际发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不合格所造成的影响,防止再次发生或产生新的不合格,以促进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改进产品质量,提高顾客满意程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家用空调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过程、产品中已发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及原因的控制。本文件未考虑环保、安全问题的处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不符合及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具体依《EHS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3 定义 3.1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3.2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 职责 4.1 品质管理部:负责对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运行的各次内/外审核及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确定分析问题和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责任部门,以及结果验证部门,并跟踪问题的整改。 4.2 成品检验部:负责对内、外部反馈的产品质量问题,确定分析问题和采取措施的责任部门,以及结果验证部门,并跟踪问题的整改。 4.3 原材料检验部:负责跟进、验证供方对原材料质量问题的改进。 4.4 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质量/产品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运行的各次内/外部审核及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不符合时,确定分析问题和采取措施的责任部门,以及结果验证部门,负责对纠正和预防措施有争议时的最终裁决。 4.5 各有关部门:负责及时向品质管理部、成品检验部或原材料检验部反馈实际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必要时提出改进建议。 4.6 责任部门:负责根据已有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1.1 规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职责、原则和控制过程,确保质量问题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 或防止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 2范围 2.1 适用于本公司在其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产品、服务方面存在的和潜在的不合格或 缺陷的控制与改进。 3定义 3.1 预防措施: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根本原 因所采取的措施。 3.2 纠正措施: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况再发生,消除其根 本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 防错:生产和制造过程设计和开发以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或产品(零件或过程)不 合格时,能进行自动识别的装置或设施。 4涉及部门 4.1 质量部 4.2 生产部 4.3 研发部 4.4 销售部 4.5 计划部 4.6 物流部 5一般原则 5.1 顾客或第三方对浙江正裕质量管理体系或过程审核所发现的质量问题,由质量部验 证落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向管理者代表以及被审核区域的负责人报告。 5.2 顾客或第三方对浙江正裕产品审核所发现的质量问题,由质量部和研发部以及客户 代表共同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由产品研发部验证落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向管 理者代表以及质量部负责人报告。 5.3 检验和试验发现的质量问题,由质量部经理组织进行必要的分析,确定落实具体的 纠正措施,并验证落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5.4 客退缺陷的产品,由销售部客户代表将有关不合格/缺陷信息提供给质量部和研发 部进行试验/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建议.由质量部验证落实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并向 研发部经理、管理者代表和其他有关的负责人报告。

5.5 客户对于包装、运输、文件等非产品质量的投诉,由客户代表将相关信息书面提交 给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相关部门在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后返回销售部,并由客户代 表提交给客户。 5.6 市场反馈,服务报告和顾客抱怨的信息,由质量部经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分析,提 出和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5.7 对于根本原因已明确的问题,使用《纠正和预防措施表》进行跟踪,对其它根本原 因较复杂未明确的质量问题,需使用《8D报告》的格式进行改进。 5.8 各职责部门,其部门负责人也应组织部门人员与有关部门的代表进行质量问题分 析,提出和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5.9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运作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由管理者代表负协调和批准。 5.10 有关产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包括产品诞生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的纠正和预防措 施建议,由研发部经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问题分析,并验证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的 有效性。 5.11 纠正和预防措施由相应的职能部门、小组或岗位负责人实施。 5.12 需要耗费较大财力或对顾客满意度有重大影响或有潜在重大影响的纠正和预防措 施,由质量管理者代表和技术副总向总经理报告。 5.13 所有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如有涉及工程更改的,参见《工程更改控制》执行。6程序 6.1 质量问题的识别 6.1.1 各有关部门、小组和岗位人员通过如下信息来源识别现存的和潜在的质量问题:6.1.1.1 顾客需求和期望; 6.1.1.2 市场分析; 6.1.1.3 服务报告; 6.1.1.4 顾客抱怨; 6.1.1.5 设计与开发评审; 6.1.1.6 潜在失效模式分析; 6.1.1.7 检验和试验; 6.1.1.8 内部审核; 6.1.1.9 作业运作和其它相关的记录; 6.1.1.10 满意程度测量; 6.1.1.11 不合格报告; 6.1.1.12 数据分析; 6.1.1.13 管理评审; 6.1.2 识别的质量问题应被迅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通知受影响的和负责的部门。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措施对不合格进行纠正;防止不合格再度发生或避免发生新的不合格;从根本上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因素,杜绝不合格的发生;实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产品生产、使用过程中实际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的纠正和预防。 3.责任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公司各部门负责检查本部门不合格原因及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其有效性,质量管理部 负责监督、协调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内容 4.1 .概念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不合格以防止再次发生所采取的措 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因素以防止其发生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可连同纠正措施一起实施,一个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 可以有若干个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在发生,而采取预 防措施是为了防止发生。

42实施流程 不合格情况收集 4.3.实施程序 纠正措施. 不符合各部门应以适当的方法,调查和收集已发生的不合格品、项。 这些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有以下来源: 测量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各类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不合格情况分析 验证确认 递交管理评审

精品文.档――由于法律法规标准的变更引起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 ――事故、事件、违章及不符合调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相关方提出的有关不合格品、不符合项情况和意见; ——质量体系的内部或外部审核的不符合项报告; ――顾客的投诉或意见; ――其他不符合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或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4分析发生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收集到已发生的不合格品、不符合项,各部门应及时组织原因分析。原因分析可召开质量分析会,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必要时可利用相关的统计技术。 .针对上述分析的不合格原因,制定纠正措施;这些纠正措施要满足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5实施和验证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涉及的责任部门(人)应及时纠正不合格品、不符合项等,并按纠正措施要求认真实施,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 .纠正措施完成后,应通知工程部对其验证。 .工程部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纠正措施实施的有效性予以验证。 46预防措施 .分析潜在不合格的原因 .各部门应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实际,适时也收集潜在不合 格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以下的来源:

公司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公司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采取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原燃材料,工序产品及最终产品,质量活动与服务中发生的不合格时采取纠正措施。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协调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纠正措施制定与实施;各主管领导负责各自主管业务的持续改进、纠正措施的实施。 3.2 全质办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纠正措施的实施; 3.3 生产技术部、化验室负责产品、过程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的纠正措施的实施; 3.4 销售公司和采供部负责有效地处理顾客和供方(内部和外部)意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纠正措施。 3.5 各单位实施相应的改进、纠正措施; 4 工作程序: 4.1 持续改进的策划 4.1.1 企业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

持续追求对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 4.1.2 日常的改进活动 对日常改进活动的策划和管理参见4.2条款执行。 4.1.3 较重大的改进项目 涉及对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要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应考虑; a.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c.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4 业务主管领导与主管单位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管理评审的结果,积极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技术改造、工艺优化、资源配置的改善等),进行策划,制定改进计划报批后,予以实施。负责改进的责任单位要按策划的改进计划规定的内容、进度、要求进行控制,并将执行实施的情况及时反馈到主管单位,主管单位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协调相应资源和运作中的实际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4.2 纠正措施 4.2.1 对于存在的不合格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 制程序(新版) 1目的 为对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减少和预防事故、事件或不符合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健康,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矿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预防措施的控制。 3职责 3.1责任单位负责本单位不符合原因的调查、分析,制定并采取纠正措施。 3.2生产科和安监站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 3.3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组织、协调工作。

4控制程序 4.1不符合的来源 4.1.1生产过程中监督及各项检查与检测中发现的不符合。 4.1.2调查分析事故、事件中发现的不符合。 4.1.3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与相关文件、标准的不符合。 4.1.4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变更引起的不符合。 4.1.5有关部门检查时发现的不符合。 4.1.6审核与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 4.1.7相关方的合理建议与抱怨。 4.2事故与未遂事故的调查处理,根据人身伤害,设备、运输、消防等类型,分别按相应程序和法规要求进行;人身伤亡事故应配合有关政府部门调查、取证、分析、处理。 4.3不符合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针对上述条款发现的不符合或事故隐患,以及接到的有关不符合或事故隐患的信息,不符合发生单位组织调查分析,找出不符合

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

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并维持程序以对不符合事项采取矫正及预防措施。 2.范围 ICTI管理系统下所有不符合事项,以及可能的对供应商/分包商的要求。 3.程序 3.1“不符合”事项包括以下内容: 3.1.1任何可能直接或已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包括造成生产停顿)(或是二者同时发生)、对环境造成严重冲击或严重违反社会责任的有关规定的事件。 3.1.2任何由于偏离工作标准、实务、程序、规章以及管理系统绩效,可直接或间接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冲击、严重违反社会责任的有关规定的事件。 3.1.3其他偏离工作标准、实务、程序、规章等,但不足以直接或立即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对环境造成影响、违反社会责任的有关规定的事件。 3.2“不符合”通常由以下途径发现: 3.2.1已经发生的事故。 3.2.2在监测、检查、稽核过程中发现。 3.2.3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尤其是客户和政府行业部门)。 3.2.4相关法规、标准之变更。 3.3 发现不符合事项,应立即报告行政部和社委会。 3.4 由社委会根据不符合事项的性质和实际情形,采取必要的行动。 3.4.1 对3.1.3类不符合事项由社委会或部门主管、检查员立即采取补救行动(补救不符合事项的行动)。 3.4.2 对3.1.1和3.1.2类不符合事项: a.由社委会视情成立调查组或委派合适人员进行调查,鉴别造成不符合的原因。 b.制订矫正措施(防止不符合事项再度发生的行动),并报相关责任人审批。 c.鉴别并实施所需的矫正措施,包括实施或修正相关工作标准、实务、程序、规章等。

d.追踪检查、稽核,以确认矫正行动完成。 3.5 对不符合事项进行记录和分析 3.5.1由社委会建立所有不符合事项的登录表。 3.5.2在社会责任及安全卫生管理系统的日常遂行中,对不符合事项进行分析、调查,每年至少提出一份综合的统计分析报告;如果不符合事项增加或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则及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对不符合事项进行有效控制。 3.6 对由于矫正与预防措施所产生的书面程序之变更,予以实施并记录,并确保文件的修订符合相关要求。 3.7 社委会负责本程序的制订、审查和修订。 4.参考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文件管理程序 5.支持文件 不符合事项登记表纠正/预防措施报告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425-17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目的 采取措施消除实际不符合及其产生的影响,防止非预期使用、安装或转序;识别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潜在的不符合演变为事实上的不符合。验证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确保过程运行控制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不符合过程的控制与改进。 3 职责 3.1集团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对本程序负责。 3.2集团公司安质处为主责部门。负责组织对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不符合、管理评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负责外部审核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

踪验证;负责组织收集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信息,以确定是否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3集团公司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收集、分析工程项目中带有普遍性、全局性的质量趋势信息,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4相关部门/分公司、各项目经理部负责本部门/单位的不符合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和组织实施。 4 工作程序 4.1不符合的等级划分: 4.1.1 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重大不符合。 4.1.2 不符合分类: a) 一般不符合:偶尔发生,不符合法规、规范、规程、标准要求,可能导致不合格品/部位(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的说法一致)的发生,但不影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b) 重大不符合:要素或关键过程多次出现重复发生不符合现象,而又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导致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出现系

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2017 一、目的': 当产品质量与环境管理发生不良或因管理缺失妨碍质量目标达成时,各相关部门能彻底探讨分析原因,针对要因提出适当、有效对策 予以矫正并为防止发生异常之制程及操作,作出预防对策。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之开发设计,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环境管理,客户抱怨,内审管理之作业发生不符合情况时。 三、权责: 3.1.业务部 负责将客户抱怨产品质量不良抱怨之信息传递给品保部并将改善对策执行效果回复客户。 3.2.品保部主管 对于客户抱怨与在本厂检验中之品质异常分析原因及责任归属后,提供相关数据给权责单位,对生产中的质量隐患于每周生产会议数据 中提出由相关单位改善。追踪确认权责单位之改善行动之成效。 3.3.稽核 对公司质量系统执行内部稽核,并跟催内部稽核发现缺失及管理审查会议所提出问题点之改善成效。 3.4.权责部门主管: 3.4.1.分析本单位缺失原因,拟定改善对策及改善进度并负责按照改善对策执行(并反映给相关部门)。 3.4.2.依据有效之矫正措施修订相关之作业标准。

四、作业内容: 4.1.客户抱怨质量时,具体作业参照《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4.2.内部质量稽核发生缺失之矫正预防作业参照《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4.3.厂内生产制程发现之品质异常,属于下列三种情形之一 4.3.1品检抽检中发现,无法立即加以改善者; 4.3.2品检抽检中发现,虽可立即矫正,但反复出现者; 4.3.3品管查核中发现之异常。 应由品检(或质量工程师)填写"质量异常通知单"经品检(品质工程师)主管核准后,交发生缺失之权责单位作对策处理。 4.4.发生缺失之权责单位收到"品质异常通知单"或"客户抱怨处理单"后应分析原因并作出对策,依据对策开展改善行动。原则上权责单位于24小时内将改善对策回馈至品保部以便跟催确认。紧急情况应及时作出改善对策。 4.5各部门每三个月必须对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检讨,超出质量目标必须有书面改善措施。 4.6.管理审查所列问题按会议决议由相关单位进行检讨、改善。 4.7.品保部将生产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隐患列入每周生产会议资料中,在生产会议上作出决议由相关单位制订改善措施并实施。 4.8.追踪执行效果: 4.8.1.品保部于权责单位施行客户抱怨质量异常改善行动后应查核其成效。 4.8.2.当改善行动实施一段期间后,发现成效不佳时,不良状况无改善时,相关单位应暂停实施,重新分析不良原因,另拟对策,再行实施,直至能彻底解决问题。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培训课件

1.目的: 为确保各部门不符合品质及环境的事项,都有明确的改善方法及对策,以防止相关品质问题再次发生,降低成本及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 自进料﹑生产﹑检验﹑实验﹑仪校﹑储运、环境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所发现之不合格产品及不符合事项,制程中不符合规定之作业行为及相关方抱怨等均适用。 3.定义: 3.1纠正措施: (让问题不再发生)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 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预防措施: (让问题不发生)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 况的发生, 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 CAR: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改善行动要求。 3.4 MRA: MATERIAL REVIEW AOARD 物料评审小组。 4.职责: 4.1质检部:负责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成品出货检验﹑客户抱怨 跟进、可靠性实验,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内部审核、第三方审核、管理评审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4.2 生产部:负责制程异常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4.3 责任部门:对提出的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回复原因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并 实施。 4.4 MRA小组:由技术、生产、采购、品管组成,评审物料可否使用。 5.作业程序: 5.1进料检验 5.1.1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时机 a)来料包括客供和自购的不良导致进料检验批退时:如属来料错 误、安全性、环境物质含量超标等不良的须发出质量异常处理单; b)来料包括客供和自购的不良导致进料检验批退时: c)生产、IPQC、QC发现材料品质不良,导致产品全检/重工时; d)因材料因素致客户对本公司产品提出投诉时; e)第三方检测未通过时。 5.1.2 纠正和预防措施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0目的 对已经发生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适应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再发生/发生。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0职责 3.1质量保障部为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跟踪、验证,并将验证情况向管理者代表汇报。 3.2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评审及原因分析确定,评价、确定和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3.3管理者代表批准拟实施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4.0程序 4.1 纠正措施 4.1.1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制定纠正措施 a)过程、产品及供方原材物料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经常超过产品质量指标时; b)管理评审时发现不合格; c)顾客对产品质量或服务重大投诉时; d)内审时发现的不合格; e)其他不符合质量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4.1.2 纠正措施的实施 a) 对须采取纠正措施的产品不合格,由生产管理部组织生产车间评审不合格,查找、分析和确定不合格原因,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需求,制定与该不合格的性质和影响相适应的纠正措施,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生产车间实施纠正措施。

b) 纠正措施实施的结果,由质量保障部进行有效性验证,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应由生产管理部按照(4.1.2 a)条款的规定重新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c) 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不合格项,由存在不合格项的责任部门分析确定不合格项原因,评价、确定纠正措施的可行性,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d) 纠正措施所涉及的原因分析确定、评价确定的措施和实施结果有效性的记录,由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在《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实施记录》予以记录。 4.1.3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责任部门收到不合格报告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处置单》时,必须对发生的不合格事实进行原因分析,在2天之内制定出纠正措施及完成时限,并对纠正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评审。纠正措施应与该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并提供纠正措施落实结果的证据。 4.1.4质量保障部对纠正措施落实的结果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并在验证栏内签字确认。 4.2预防措施 4.2.1潜在不合格发现的时机: a)产品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检验时; b)顾客对产品质量改进的意见或建议; c)产品质量稳定性出现波动; d)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内部审核。 4.2.2预防措施的实施 a)对与产品生产质量相关的须采取预防措施的潜在不合格,由生产管理部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定与该潜在不合格的性质和可能影响相适应的预防措施,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生产管理部组织生产车间实施。 b) 预防措施实施的结果,由质量保障部进行有效性验证,若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则应由生产管理部按照4.2.2 a)条款的规定重新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c) 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发现的潜在不合格项,由存在潜在不合格项的责任部门确定潜在不合格及其原因,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的措施的需求,确定预防措施并报请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d) 质量保障部对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的潜在不合格项采取预防措施实施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纠正和预防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的不符合及 职业健康安全事故、事件,防止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的再次发生或发生, 避免或减少由此产生的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影响,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的事故、事 件、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3 职责 3.1 企业管理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检查纠正或预防措施管理情 况。 3.2 安全监察部负责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含事故、事件)运行中纠 正或预防措施的管理。 3.3 生产技术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纠正或预防措施的管理。 3.4 质量检验中心负责对进、出厂物资的验证检验工作。 3.5 各部门/ 车间负责本部门/ 车间职责范围内纠正或预防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的 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不符合来源 4.1.1 内、外部审核及管理评审; 4.1.2 数据分析、监测与测量; 4.1.3 各级人员日常检查发现的不符合; 4.1.4 内、外部职业健康、环境监测中发现的不符合; 4.1.5 顾客或相关方的抱怨及投诉; 4.1.6 产品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和事件; 4.1.7 事故调查、安全检查发现的不符合。 4.2 不符合判断依据 4.2.1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2.2 GB/T2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4.2.3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4.2.4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2.5 本公司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 4.3 不符合评审 4.3.1 针对不符合的来源,由不符合的主管单位明确责任单位,确定采取纠正、 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a) 纠正是没有过错责任,针对不符合本身所采取的改正。 b) 纠正措施是针对不符合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措施防止再发生。 c) 预防措施是针对潜在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采取措施防止发生。 4.4 不符合的处理 4.4.1 对于需制定纠正措施的不符合,责任部门/ 车间要分析原因,举一反三, 避免类似的不符合再发生。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必须采取纠正措施: a) 当不合格品批量出现、发生质量事故或发生其他事故时; b) 相关方提出投诉,责任在公司内部时; c) 外审中发现的不符合; d)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内部审核发现:同类问题同一审核区域重复 出现或严重不符合时; e) 质量/ 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过程中认为需采取纠正措施的不符合 等。 4.4.2 制定纠正措施要做到: a) 能够找出问题的根源,避免避重就轻; b) 具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c) 措施与问题的严重性要相适应; d) 能够防患于未然。 4.4.3 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执行《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 评审控制程序》。 4.4.4 本公司及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或公司监测中发现的不符合或问题,各业务主 管部门下发通报,责任单位处理,业务主管部门跟踪验证。 4.4.5 各部门/ 车间负责日常运行中发现的不符合的处理,并将影响较大、趋向性、 重复出现的不符合及其处理情况报安全监察部/ 生产技术部或相关业

纠正和预防措施

至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改进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流程 1.1流程概况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流程 业务流程 名称: 流程目标: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杜绝和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确保质量体系的有 效实施和改进。 质量部、各职能部门 业务流程 参与者: 输入: 1、内部/外部质量体系审核的不合格项; 2、产品不合格报告; 3、管理 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项;4、顾客的意见、抱怨、投诉;5、检验和试验记录输出:1、纠正措施及其实施计划;2、预防措施及其实施计划;3、质量体系和产品的质量改进证明文件;4、8D问题及纠正措施报告 控制点:公司内部的不合格信息、顾客的投诉和售后服务工作中得到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等的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概要:适用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体系中的所有过程控制,明确各自职责。 流程描述: 1.1根据本公司的习惯用法,可用“整改措施”一词表示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意义。 1.1.1各部门在有纠正预防措施要求时,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再次发生,应对以下的不合格项及产品质量有关的不合格信息,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a.质量体系审核(包括外审和内审)中出现的不合格项。 b.产品不合格报告(包括退货、包装、标签不合格)。 c.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不合格。 d.顾客的意见、投诉、抱怨。 1.1.2顾客的投诉和售后服务工作中得到的产品质量信息反馈,由质量部进行分类登记后,填写《顾客信息记录》送交责任部门。 1.1.3不合格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a.与产品和过程有关的重大不合格原因,由质量部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一般的产品和过程不合格,由各责任部门组织调查和分析;质量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中出现的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审核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调查分析。 b.对不合格原因进行调查时,可采用因果图/排列图/能力调查/直方图/相关图/ 故障模态分析法(AMDEC)/图示记录等方法,确定主要问题以及与问题有关的因素,在分析原因时须仔细分析产品范围(包括材料),以及所有相关的过程、操作(设备、工装模具)、质量记录、售后服务报告、顾客索赔记录等,在不合格原因分析时可请供应商和顾客共同参与。 c.不合格原因分析的重点是: 1〕设计和规范问题 2〕过程控制和检验问题 3〕工艺装备和检验设备问题 4〕环境条件问题 5〕工商业提供的原材料(包括其他产品)及其现场管理的问题 6〕人员的技能与资格问题 d.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结果均应明确责任部门,做好调查、分析结果记录。 对重大的不合格原因调查、分析还应形成不合格原因分析报告,包括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严重性作出评价。 1.1.4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a.一般问题由各责任部门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制定消除不合格的原因所需的纠正措施,其内容应包括: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各部门不符合品质及环境的事项,都有明确的改善方法及对策,以防止相关品质问题再次发生,降低成本及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自进料、生产、检验、实验、仪校、储运、环境管理、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所发现之不合格产品及不符合事项,制程中不符合规定之作业行为及相关方抱怨等均适用。 3. 定义: 3.1 纠正措施: (让问题不再发生)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 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2 预防措施: (让问题不发生)为了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情 况的发生, 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3 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改善行动要求。 3.4 MRA: MATERIAL REVIEW AOARD物料评审小组。 4. 职责: 4.1 质检部: 负责材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检验、成品出货检验、客户抱怨 跟进、可靠性实验,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内部审核、第三方审核、管理评审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4.2 生产部:负责制程异常发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确认和追踪。 4.3 责任部门:对提出的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回复原因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 施。 4.4 MRA 小组:由技术、生产、采购、品管组成,评审物料可否使用。 5. 作业程序: 5.1 进料检验 5.1.1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提出时机 a)来料包括客供和自购的不良导致进料检验批退时:如属来料错误、安全性、环境物质含量超标等不良的须发出质量异常处理单; b)来料包括客供和自购的不良导致进料检验批退时: c)生产、IPQC QC发现材料品质不良,导致产品全检/重工时; d)因材料因素致客户对本公司产品提出投诉时; e)第三方检测未通过时。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目的: 采取必要的(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和验证。 3.定义: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4.责任: 1)品保部:负责对外部审核、管理评审、客户品质方面的投诉、产品检验方面出现的不合格的纠正预 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2)企管部:负责对涉及相关方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投诉、紧急事故情况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 踪验证。 3)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品或原物料出现不合格时提出“改进行动要求”,由责任单位制订纠 正与预防措施,品管负责跟踪验证。 4)各责任部门:负责不符合的原因分析、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订与实施。 5.作业程序 5.1 不符合的来源: 1)内部审核 2)外部审核(第二、三方) 3)管理评审 4)相关方抱怨 5)监控与测量 6)数据分析 5.2 不符合的原因调查: 1)企管部、品保部对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信息进行 分析、研究、归纳出带有规律性或管理性方面的不符合项,以“不符合项报告”的形式通知 责任部门。 2)企管部、品保部根据问题类别的不同,在“不符合项报告”注明不符合项的类型:严重不符 合项和一般不符合项,尽可能体现问题的严重程度,以便责任部门采取适宜的措施。 3)严重不符合由企管部、品保部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调查与分析;一般不符合由责任部门 负责调查。 4)管理者代表核准质量、环境、有害物质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大不符合的纠正与 预防措施,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5)产品检验发生的不符合由发现部门及品保部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将不符合信息转达换成 “改进行动要求”单。 6)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 负责进行判定、签署“改进行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QC主管可邀请QE及评审小 组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7)客诉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客户端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CQE负责进行判定, 依据RMA单,客户邮件,提交生成“改进行动要求”单、CQE主管负责审核签署“改进行 动要求”单并予以实施;必要时CQE可邀请相关部门、QE、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 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8)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相关的制程现场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由现场QC主管主导, QE、SQE、采购参于,现场进行判定,依据不良比率,现场QC主管提交生成“改进行动 要求”单、SQE负责转换“改进行动要求”单成“SCAR单”给予供应商要求回复;必要时 可邀请产品工程师共同参于确认、调查、分析、临时对策意见。 5.3 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

IATF16949-36纠正预防措施及持续改进

过程分析工作表(乌龟图)

1 目的 为对已出现的和潜在的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或再发生;以及在产品特性、成本及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产品、过程的质量水平和顾客满意度。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开发设计、过程控制和服务过程中,对已出现的或潜在的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进行持续改进的控制。 3 定义 3.1 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包括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或质量体系要素,偏离规定要求或缺少)。 3.2 纠正措施――为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的情况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用的措施。 3.3 预防措施――为防止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它不希望发生的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4 持续改进--有别于纠正预防措施,是在满足规定要求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升。 4 职责 4.1 品管部负责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归口管理,负责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过程中的跟踪、协调、验证和评估;以及持续改进计划的编制、跟踪与验证。 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内重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的组织,在全公司贯彻推行持续改进的思想体系,协调跨部门的持续改进工作。

4.3 各有关部门按职能分配,负责本部门所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持续改进项目在本部门的实施、资料整理与报告工作。 5 程序内容 5.1 纠正/预防措施 5.1.1 纠正预防措施提出时机: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相关部门应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单,并发给责任部门处理。 5.1.1.1当顾客反馈信息的统计分析中已表明质量有下降趋势时; 5.1.1.2当进货、过程和最终产品的不合格品信息的统计分析中已表明质量有下降趋势时; 5.1.1.3当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时; 5.1.1.4当内审或外审不合格时; 5.1.1.5当管理评审不符合时。 5.1.2 原因分析: 责任部门应对不合格现象进行分析,确定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并填入《纠正和预防措施单》中。 5.1.3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 针对不合格原因,责任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措施应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并规定责任人及完成期限。然后交给品管部进行确认。 5.1.4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 纠正和预防措施经品管部确认后,由责任部门遵照执行,并保留相关记录。 5.1.5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

IATF16949纠正及预防措施管理程序_最新

WORD资料.可编辑 文件编号:MZQP-009 文件名称: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文件版本:第C版 首发日期:2017-12-01 生效日期:2017-12-01 作成: 审核: 批准: 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已发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及时有效的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防止和消除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因素,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等有关的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3 定义 3.1 防错 使用过程或设计特征来防止制造不合格产品。 3.2 纠正措施 为消除已发不合格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 3.3 预防措施 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以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3.4 FMEA 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3.5 5W1H 5W1H( WWWWWH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 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6 8D 8D是团队导向解决问题对策一个标准方法,由8个步骤和一个准备步骤组成,这些步骤用来客观地 确定、定义和解决问题,并防止相似问题的再发,并提出永久解决及改善问题的方法。 4 职责 4.1 质量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纠正措与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的跟踪、协调、验证和评估。4.2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内部重大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的组织工作。 4.3 技术部负责开发设计阶段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4 制造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及生产工艺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5 销售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成品物流服务及售后服务过程中客诉问题通过分析后制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6 零件、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由采购部负责制定和实施。 4.7 其他各有关部门按职能分配,负责本部门所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5 作业流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