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农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6~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目录

(一)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1、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农业生物产业基础...................................

2、生物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催生了新型农业生物产业..................................... (二)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

1、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机遇.............................................

2、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农业生物产业...........................................

3、我国具备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

4、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三)问题与挑战.........................................................

1、农业生物产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2、缺乏产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与政策法规体系...............................................

3、缺乏有效组织,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

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主要任务...........................................................

1、加快建设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优化和完善农业生物产业组织体系.....................................................

3、尽快形成农业生物产业服务保障体系...................................................

4、建立健全农业生物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三、重点发展领域................................................ (一)农业良种...........................................................

1、农作物良种.........................................................................

2.畜禽水产良种....................................................................... (二)绿色农业生物制品...................................................

1、生物农药...........................................................................

2、生物肥料...........................................................................

3、生物饲料...........................................................................

4、生物节水制剂....................................................................... (三)动物疫苗与药物..................................................... (四)农业生物制造.......................................................

1、农业生物基材料.....................................................................

2、微生物制造与食品发酵............................................................... (五)生物质能源.........................................................

1、能源作物...........................................................................

2、清洁能源...........................................................................

3、燃料乙醇...........................................................................

4、生物柴油...........................................................................

5、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 (六)生物修复与生物环保................................................. (七)农业生物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协调和管理机制 ............................... (二)创新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 ..................................... (三)加强有关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 (四)完善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 (五)制定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 (六)实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人才政策 .....................................

近年来,世界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引擎的高新技术,正推动着农业常规技术的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世界农业发展的格局。以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标志,农业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逐渐浮出水面,并逐渐成为农业竞争的焦点和核心。

生物产业是以生命科学和现代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农业生物产业是指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将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产品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农业生物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生物种业、绿色农业生物制品、农业动物疫苗与药品、农业生物能源、农业生物制造以及农业生物环保等方面。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在认真研究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农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1、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农业生物产业基础

近年来,随着世界高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技术在解决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食品与能源等诸多问题上的作用日趋明显和重要,并逐渐成为国家科技计划优先发展的重要领域。

农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新阶段农业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民增收的高技术领域之一。近年来,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转基因农作物等相关产品研制取得了良好进展,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目前,我国生物肥料的生产企业有500多家,登记的生物肥料产品526个,年产量达到450万吨,产值超过80亿元,应用面积累计近1亿亩。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今后5年内我国的微生物肥料生产量可望达到800万吨/年。我国生物农药企业200家左右,登记注册的产品超过1000种,其中生物化学农药124种、微生物生物农药68种、植物源生物农药10种,总产值65亿多元,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每年

可挽回损失100多亿。

我国已获得具有不同性状的转基因植物180种,进入中试或大田释放的15种,进入商品化应用的6个。截止2006年,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品种55个,累计推广达1.3亿亩,社会经济效益超过216亿元;利用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培育出抗病优质水稻、小麦、棉花、蔬菜等新品种,如国稻1号、W017等已在生产上应用;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抗病优质高产小麦、水稻、玉米、蔬菜、油菜等作物新品种100余个,累计种植超过2亿亩。

在生物兽药与畜禽疫苗研制方面,我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出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工程疫苗,如H5N1禽流感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Ⅱ)、猪瘟兔化弱毒疫苗,马传染性贫血弱毒疫苗、厌氧菌病干粉苗、布鲁氏菌病2号弱毒苗、核酸疫苗、表达马立克氏病毒gB蛋白和新城疫病毒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重组禽流感-新城疫病毒活载体二联弱毒疫苗、猪喘气病弱毒疫苗、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等。其中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出口国外,赢得良好的信誉;H5N1禽流感灭活疫苗对我国及周边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正开展基因工程疫苗、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等一些高安全性疫苗的探索和研究,并已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有些方面有了较大突破。

我国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等技术成果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应用,不仅为农民节约了大量资金,大大减轻了环境污染,而且也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生物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催生了新型农业生物产业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短缺危机的出现,一些清洁、高效的生物质能源如沼气和酒精等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在能源植物培育、生物制氢技术等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使生物能源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有关报道,全球能源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如树脂泡桐、油棕、油桐、芥酸象草、桉树、玉米、木薯、甜高粱、甘蔗等。初步估计全球生物质能量的储量约为18000亿吨,相当于640亿吨石油。随着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农业产品有可能逐步取代石油,成为工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能源部、农业部的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美国10%的基本化工原料将来自植物资源,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0%。与美国情形大体相同,欧盟委员会提出到2020年运输燃料的20%将使用生物燃料。我国现有生物质能源植物约18亿吨,可开发成标准煤8.7亿吨,专家预测,我国仅农林废弃物2020年实物量与可开发量将分别达到11.65亿吨和8.3亿吨标准煤。

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目标,我国在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领域开展了啤酒、柠檬酸、赖氨酸、酶法淀粉糖、酵母及L-乳酸等主要大宗发酵产品;传统白酒、黄酒、酱油、食醋、泡菜及食用菌等主要传统特色生物制造工艺现代化;咸味食品香精、新型生物防腐剂、新型天然色素、降脂红曲、海洋生物多糖及真菌糖肽等新型功能性食品配料等的技术研发,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领域奠定了技术基础,初步形成了若干有实力的高技术企业。

农业面源污染加剧,治理和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已经引起了各部门的广泛注意。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环境修复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效功能植物和微生物的筛选和构建奠定了废弃物利用和生物修复的基础。尽管我国农业环境生物技术的起步较晚,产业化的发展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但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产业化,可以预见,低成本、纯生态的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必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机遇

发展农业生物产业是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加入WTO之后,国际农业竞争明显加剧,发展现代农业,开发农业新产品,扩大出口贸易,减少农业化学品残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都需要农业生物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农业生物产业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1、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面临有利的国际机遇

在20世纪末期,世界重大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过去五年的全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中,生物技术占40%。特别是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完成,被认为是现代科技史上继核能利用、航天登月、互联网之后的又一个里程碑。

当前,世界现代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类似汽车、半导体、软件等成熟产业那样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为我国现代农业生物产业在局部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国际合作研究将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利于我国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交流与合作,利用全球化机遇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在一些生物产业领域,虽然我国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如美国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能源利用已具有相当可观的规模,占该国一次能源消耗量的4%;德国生物柴油已应用在奔驰、宝马、大众、奥迪的轿车上,全国现有900多家生物柴油加油站,但从世界生物能源、生物环境等产业的总体发展来看,尚处于产业形成期或产业的起步阶段,甚至于产业发展的一些重大而关键的技术还未研发出来或没有取得突破。

2、建设现代农业迫切需要加速发展农业生物产业

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主题,任务艰巨而复杂。从现代农业早期发展看,其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节约劳动力为特征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一种是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应用,使农业机械主导和生物技术主导两种模式相互交织,出现了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

从现在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5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步伐加快,届时我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6.5亿吨左右,粮食单产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8%,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但是,我国农业水土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种发展瓶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必须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提出了强劲需求,也为现代生物技术突破和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保障粮食安全,要求通过生物产业发展推动动植物品

种改良和种植养殖业变革,实现了农产品优质、超高产、抗逆。保障生态安全,要求通过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生物良种、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和可降解地膜的应用,有效减少农用化学品使用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压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要求通过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工业化,生产具有高经济附加值的医用蛋白、工农业用酶、能源替代物、功能性食品等。可见,现代生物技术突破和生物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我国解决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复杂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强有力的客观需要。

3、我国具备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一定的技术基础

我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据初步统计,我国境内共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药用植物12800多种,牧草4200多种,经济树1000种以上,陆地生态系统599类,已知脊椎动物667种、种子植物17300多种、真核微生物2000多种,具有发展农业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国目前有一大批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队伍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1965年,胰岛素的首次人工合成;水稻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杂交水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基因组研究、组织器官工程、生物芯片、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等都有较高水平,接近或达

到世界前沿水平。根据对我国专家的调查,在83项备选技术中,我国有76项与领先国家的差距在5年以内,占92%;有7项与领先水平处于同等水平,占8%。

我国在农业生物能源的原料来源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农业秸秆、粪便等废弃物、粮食和其他食品加工废渣等,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7亿吨,加上林业废弃物,折合能源8.7亿吨标准煤;农产品加工和养殖场的废弃物,理论上可产生沼气约800亿立方米,相当于5700万吨标准煤。此外,可将玉米(特别是转基因玉米)、甘蔗、木薯等作为燃料酒精的原料。我国丰富的生物质原料为技术突破后的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产业技术角度看,我国现有的生物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起点较高、差距较小。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疫苗等绿色农业生物制品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打破农业与工业的界限,实现“农业工业化”,为农业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化和市场基础。

4、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对农业生物产品的需求量将会迅速增加。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二

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抓住生物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战略机遇,加快农业生物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是能源短缺大国和环境污染大国,对生物能源和生物环境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巨大。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年消费量将达到4.5~6.1亿吨,而国内可供应量仅为1.8~2.0亿吨;天然气需求总量将达到1450~1650亿立方米,其中500~600亿立方米需要依靠进口。这两种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将分别达到60%和34%。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环境污染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仍在继续,全国80%的河流被污染,1/4的国土面积缺水,1/3的城市缺水,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3,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全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生约7亿吨,其中只有少部分用于造纸、还田及农民生活用燃料,大部分被丢弃或直接焚烧,对环境带来严重威胁;全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30亿吨,其中绝大部分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对养殖场附近地区的水、土、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农产品如甘蔗、水果、蔬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液,已逐渐成为农产品加工升值中的新难题。

从需求拉动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国未来生物质能源、废弃物治理和环境修复生物产业发展的潜力不可限量。

(三)问题与挑战

1、农业生物产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

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现代农业生物产业正在崛起,在生物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总体上处于第二方阵(欧美等发达国家处于第一方阵),居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在生物技术的研发阶段,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差不大,在部分领域如转基因技术方面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总体上看大约相差5年左右;但是,在生物技术产业化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则相对较大,大约相差10~15年。

与此同时,农业生物产业是国际生物技术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战略新兴产业,也是农业竞争的焦点。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农业生物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制高点,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投入,并实施了一系列专项计划。同时,通过多种渠道融资,以保证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不仅渠道少、而且资金总量严重不足。

2、缺乏产业竞争的核心技术与政策法规体系

虽然我国生物技术发展已经在国际生物技术领域中占有一定的席位。但从整体看,我国生物技术研究基本处于跟踪和模仿阶段。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生物技术少,能产业化应用的技术成果更少,尤其是畜禽水产业、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残留物的循环利用、农业污染的生物修复、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核心竞争技术严重缺乏。二是生物技术产业装备水平低。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撑技术与装备不仅具有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交叉的特点,而且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但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十分落后,主要依靠进口。

我国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也严重不足,相应的产业支撑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在美国,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创建初期,在第一期、第二期的融资中(即种子资金期和风险投资期),一般都是技术出资者控制了50%以上的股权,而资本出资方是小股东。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不断增多,创业者(技术拥有者)才逐渐失去绝对的控股权,但企业本身却发展成完整的现代企业。我国在此方面还存在缺陷,直接表现为无形资产在企业创建初期股权结构中的比例

都在35%以下。

3、缺乏有效组织,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

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产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产业整体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国内从事生物技术的企业因隶属不同的管理机构。诸多方面的制约,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各部门的产业发展计划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资金和科研力量分散,造成低水平重复。

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加上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国外,国内不仅优秀科研人才数量不足、产业化人才十分缺乏,而且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更是奇缺。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理论和技术研究,对产业化不重视,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不能进入市场的现象,导致有限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针对我国粮食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发展主题,以及适应我国农业实施“拓展、跨越、提升”三大战略的重大需求,突出优势产品和成熟技术,以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推进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成果产业化、优化产业布局、显着提升农业生物产业对农业经济贡献份额为主要任务,增强农业生物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新型生物产业培育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循环经济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和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农业生物技术产业进行优先支持和重点扶持。

2、坚持产业发展与能力建设同步提升的原则。根据农业生物产业地域性强、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建立一个稳定支持的保障机制和产业示范带动模式。

3、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市场导向和效益为主,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主体作用;政府

要为农业生物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4、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集成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并不断拓宽技术、产品、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积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生物企业。

5、坚持科研计划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农业生物产业的发展要与国家各类农业生物科技发展计划有机衔接,突出重点领域和特色优势,增强技术贮备能力,保障农业生物产业的技术先进性、实效性和持续发展性。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基本建立和健全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转化一批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值和效益显着、市场影响力大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培育100家市场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现代农业生物企业,10个产值超过10亿元的农业生物产业基地;到2010年,农业生物产业总产值在现有基础上增加1倍以上,在农业GDP中的比重达到5%以上,使我国进入世界农业生物产业强国行列。

(四)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生物产业是由一个无序到有序、由市场驱动到政府推动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发展阶段。围绕农业的发展主题和做大、做强生物产业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促进农业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促进我国农业生物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聚集和产业化发展。

1、加快建设农业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在农业生物育种、绿色农用生物制品、动物生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质能源、农业生物制造、农业生物环保制剂、农业生物资源和生物产业服务等领域,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包括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主要动物的分子育种以及动物生物制品、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防治、生物饲料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快速提升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研发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生物产品;扶持一批农业生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提高农业生物产业的技术转移与集成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形成农业生物产业技术的创新体系。

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哲觉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为加快哲觉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两年提速发展目标,结合县“十二五”发展规划,立足我镇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干部和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哲觉镇位于乌蒙山脉腹地的威宁县,被称为威宁县“南大门”,距县城98公里,东邻麻乍乡,南边、西边接云南省,北靠黑石镇。总面积277.91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132个村民组,10678户,4444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05元。 我镇属典型的农业乡镇,实有耕地面积68000亩,林地面积38874亩,森林覆盖率56.7%。有机肥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地势落差大,最高海拔哲觉村大竹箐梁子2290米,最低海拔新营村马家湾1576米,政府所在地哲觉镇车站组海拔2260米。根据山高谷深地形分为凉山、半凉山、河谷地带。农业立体气候明显,水资源丰

富,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为主。 我镇政府和群众结合土地资源及市场行情,广泛发展中药材种植,极力打造“国药之乡”。2011年种植半夏1663亩,鱼腥草3359亩,百合3316亩,魔芋2592亩,党参1395亩。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近15000亩。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交通限制、信息闭塞等因素,哲觉镇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哲觉镇多项优势产业现已初具规模,规模化、产业化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日益增长,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全镇26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云南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七年四月 目录 序言....................................................1 一、云南生物产业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4(一)发展思路.............................................4 (二)基本原则.............................................5 (三)发展目标.............................................7 1、近期目标(到2010 年)........................................ 7 2、远期目标(到2020 年)........................................ 7 二、主要任务、发展重点和布局..............................8 (一)主要任务.............................................8 1 、做精做优传统生物产业......................................... 8 2 、做大做强新兴生物产业......................................... 8 3 、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8 4 、推进生物产业的聚集式发展..................................... 9 5 、实现生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9(二)发展重点.............................................9 1、生物医药.................................................... 9 2 、糖、茶和天然橡胶........................................... 11 3、生物化工.................................................. 12 4、林纸...................................................... 12 5、花卉园艺.................................................. 13 6、丝、麻.................................................... 13 7、生物质能源................................................ 14 8、生物服务.................................................. 15 9 、其他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 15(三)发展布局...........................................17 三、实施六个重大行动计划和二个专项.......................18(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18 (二)良种选育与推广行动计划.............................20 (三)优质专用原料基地建设行动计划........................20(四)特色产业链培育行动计划.............................21 (五)生物资源保护和环境生物修复行动计划..................21(六)国际国内合作行动计划...............................22 (七)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专项............................23(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园专项.............................23 四、保障措施............................................24 (一)加强宏观指导,提高服务水平..........................24(二)完善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环境..........................24

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常政发[2009]144号附件 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2009-2015) 常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十月

一、序言 《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自2004年颁布实施以来,对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规划引导作用,在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生产和区域化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和规模化、组织化生产、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挑战;全国总体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常州农业要适应新形势,率先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确保城市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拓展对城市的多元服务功能。要紧紧抓住“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科学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奋力开创农业发展新局面。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修订《常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调整农业的功能、战略重心和发展目标,明确政策和财政扶持重点,更为科学、合理地引导全市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基础、机遇和挑战 1.主要成就和发展基础 自2004年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农业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加快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型,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125.7亿元和68.3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了39%和36%。水稻单产连续6年居全省第一,花卉苗木、时鲜水果、茶叶、水产品、特色畜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 发 展 规 划 二○一四年三月五日 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庙安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的背景 宣汉县庙安乡地处位于宣汉西南部,是达州市高效农业基地、达州市30强进步乡之一,也全县产业结构调整示范乡,距达州市21公里、宣汉县城23公里,交通便捷。目前,全乡通车里程达90余公里,有4条出境公路,即庙磐路、庙东路、庙洋路、庙天路。2014年完成了对庙磐路的拓宽,正在进行其它三条路的拓宽;对全乡实现了100%的村、100%的社通水泥路。庙安乡乡域区位优势明显,平均海拔700米,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适宜种植水果。 二、农业产业概况 庙安乡辖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总人口约7000人,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近年来,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庙安乡党委、政府的具体操作下,宣汉县庙安乡不断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抓了西瓜、脆红李、梨等特色产业,特别是2011年以来,脆红李产业在全乡得以突破性发展,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2013年,全乡脆红李销售收入突破300万元,创历史新高。2014年全乡脆红李扩种3000亩,15万株,连片种植猕猴桃500亩,为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组建成立了庙安乡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的努力

下,庙安水果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并正在进行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展示庙安的平台与名片。与此同时,庙安乡的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给庙安乡带来了水保工程项目,依托产业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通过招商等办法建乡村酒店、露营地、绿林居拟把庙安乡打造成为“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和“山乡李海、瓜甜心醉”的“巴山特色花果山、乡村旅游体验区”。 三、规划目标 加大特色农业产业建设项目的推介、宣传,发挥特色农业产业龙头项目的幅射、示范作用,进一步转变农户的经营理念,丰富庙安特色产业种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规划的期限、范围和建设内容 规划期限:2014年至2017年。 规划范围:庙安乡1个农村社区,5个行政村。 建设内容: 1、特色种植业。扩种脆红李2000亩,,种植黄瓜2000亩,种植西红柿3000亩,优质小麦育种4000亩,种植脱毒马铃薯、红薯2000亩,大路蔬菜2000亩。 2、经济林。规划种植107杨树3000亩,种植花卉、苗木1000亩。 3、中药材。规划种植金银花1000亩,种植牛蒡1200亩,种植

(整理)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计划-2012年.

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计划 (2008-2012年) 时间:2009-01-08 17:02:27 来源:作者: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发展改革委 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 鲁政办发〔2008〕27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五月九日 山东省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 (省发展改革委) 生物技术是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最具潜力的技术,当前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山东是生物资源大省,农业生物、医药生物、海洋生物等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和特色,具备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但我省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沉重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生物产业革命将为解决健康、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强力支撑,加速生物产业和生物经济发展,对我省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山东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趋势及现状

(一)世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生物产业是指将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应用于生产以及应用于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称。当前,生命科学正在向揭示生命本质规律和控制生命过程方面发展,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农业、医药、能源、海洋等领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一批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群正在形成,生物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及主导产业。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全球仅生物制药市场将达到1000亿美元。生物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对 人类及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纷纷制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促进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态势。 我国生物技术发展水平较高,基本上能跟踪世界生物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是高技术领域与世界技术水平差距较小且最可能实现突破的新兴产业。近年我国在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框架图、基因测序、功能基因组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产业发展方面,基因治疗、组织工程、诊断试剂和芯片等医药生物领域,已有20余种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上市;农业生物领域,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棉花种植面积的70%,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开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物制造领域,我国是化工、发酵、制药等行业的原材料出口大国,农业废弃物制备功能糖已实现工业化生产;以生物柴油、燃料乙醇为代表的生物能源、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材料及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国家正着力打造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已在全国建立了20个生物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产业密集区。 (三)山东生物产业基础及发展状况。 1.生物资源丰富。山东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适中,光照时间长,平原、山地、丘陵、湿地分布各异,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各类生物繁育生长,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境内有各种植物3100多种;陆栖野生脊椎动物450种,占全国种数的21%;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海洋生物资源得天独厚;黄河三角洲尚有大量未开发的土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区,是水果、蔬菜、海产品及蚕茧、药材的主要产区之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高,多年来粮、棉、油、蔬菜、水果和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山东工业较为发达,有利于推动工农业副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部署,推进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维护国家食品安全,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不断突破,生物产业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并逐步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湖南生物医药和育种两大领域实现销售收入520亿元,同比增长28%,总规模居全国第12位。 一是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湖南拥有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09年,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两大产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320亿元和200亿元,居全国第13和第4位。中药材资源蕴藏量排名全国第2位,杂交水稻、油茶和柑橘种植面积居全国第1位,生猪出栏量排名全国第2位。培育了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重大品种,形成了一批产值过十亿元的骨干企业,“隆平高科”杂交水稻辐射全球,“千金”成为国内妇科用药第一品牌。 二是抢占了部分领域技术制高点。湖南生物技术研发总体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杂交水稻、医学遗传和个体化基因治疗、干细胞等技术国际领先;生物毒素纯化利用、中药超微粉体、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技术国内领先。形成了90多个专业研发平台组成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2006年以来获得生物医药技术发明专利300余个、国家级新药和医疗器械注册证书320个;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500多个,获得新品种权300多个。 三是市场前景广阔。“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和育种市场将年均分别增长20%和30%以上。现代中药产品和生物制品占医药市场的份额由25%提高到40%,将带动中成药、中药超微饮片和诊断试剂等湖南优势医药产品的市场份额年均增长30%以上。水稻、油茶等湖南优势生物品种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巩固,生猪、水产和茶树等特色领域将获得年均30%左右的增长空间。 湖南生物产业既拥有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自主品种和大品种较少,生物医药领域六类以上中药和五类以上化学药新药产值占总产值的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制约了物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新品种开发,品种低水平同质化率达70%。二是药品优质优价的合理定价机制有待理顺,培育质价相符的市场能力较弱,企业缺乏发展支撑力。三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小而少,产业带动和集聚能力不强。 二、发展思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并结合梯次创新集成和适度原始创新为动力,以13大类重大常见多发性疾病治疗、重大疫情防治和高产优质的生物育种新品种开发需求为牵引,以9大产业化工程为抓手,着力突破产业发展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大力推进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培育领先全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大创新品种,打造一批具有突出品牌效应的大型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 扩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规模,突出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以原(辅)料和医药关键中间体为突破口,积极开发新型药物和新型制剂;加快干细胞技术、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化进程,抢占生物制品领域竞争制高点;加快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开发,扶持医疗器械及制药装备产业发展;综合运用分子育种、转基因育种和航天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加强动植物重大新品种培育,加快规模化制种、种植和养殖技术开发,推进示范推广应用,促进生物产业跨越发展。 三、发展目标 力争生物医药产业总体水平进入全国前10位,确保生物育种产业继续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到2015年,累计投入200亿元,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年均增长25%左右;培育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5-6个、过10亿元企业30个以上;建设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60个;获批国家中药六类以上、化学药五类以上新药和生物制品100个以上、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0件以上,国家和省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400个以上。 到202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成为我国特色鲜明的生物产业重要增长极。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特色农业发展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课题,深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基地详细了解情况,并召开了不同层面同志参加的座谈会,在进行了多次深入分析、认真讨论、反复酝酿的基础上,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业发展现状 在“xxx”之初,新一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针对农业生产信息闭塞、区位无优势、农业经营主体综合素质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不强等因素和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农民收入低的“三低”局面,组织全县广大干部开展了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组织各级干部外出农业发达的省、市进行了多次考察,结合**典型农业县实际,提出了“种蔬菜、兴畜牧、扩林果、输劳务、建沼气、强加工、抓中介、树品牌”的农业发展24字方针,随后在北京、四川等地考察学习后,针对**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提出了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信息化、市场化程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农业主导产业以笨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以核桃、酥梨为主的林果产业,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小米为主的小杂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新的特色农产品不断丰富,农民人均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从XX年的1840元提高到了XX年的2296元,年均递增5.69%。但从总体上看,我县的农业生产正处在由传统农业艰难的向都市型现代特色产业发展的转型、崛起、跨越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县农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一)全县农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逐步确立 从指导农业生产情况看,指导农业生产的各级领导的思路不断更新,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并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将农业产业化经营

生物蚌埠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前言 生物产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巨大的市场潜力、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正为其所有进入者提供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生物技术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资源、新手段、新途径,并引发医药、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据预测,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未来20年,生物经济带来的效益预计将超过信息经济的10倍,成为继信息产业后又一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 蚌埠市位于淮河中游,是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交通便利、科教资源丰富,是皖北乃至中部地区重要的加工、商贸、科技中心,工业涉及机械、纺织、轻工、化工、医药、电子、建材等34个行业、400多个门类,已形成以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和以光伏、生物、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其中,生物产业经过多年的培育,已经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主要企业包括安徽丰原集团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公司、安徽丰原格拉特乳酸公司、安徽丰原发酵技术工程研究有限公司、安徽泰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蚌埠安加生物科技公司、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福康药业公司、安徽丰原涂山制药公司、蚌埠八一药业公司、安徽天润化工股份公司等,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特色产品,涉及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生物能源、生物医药及生物农业等现代生物产业的诸多领域, 2008年实现总产值90亿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视察安徽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转变发展 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攻坚期。为明确“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目 标任务和方向重点,进一步夯实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根据 **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对接上级主管部门规划,制定《**市 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现实背景 “十二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旅游兴市、城市发展、产业支撑总体工作布局的突出位置,深入贯彻“一核一极三区三基地”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生态 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我市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建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药材、生姜产业两个“**第一市”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 园区,强力抓好城郊商品蔬菜生产,奋力推进特色水果向“一村一品”发展,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成功 争创**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粮食总产万吨,油料总产万吨,种植中药材万亩,生姜万亩,建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场镇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发展“一 村一品”特色水果万亩;初步形成东北部低山区中药材、生姜基地, 东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优质粮油基地,中部浅丘区商品蔬菜和特色 水果基地三大板块;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 证种植业基地面积万亩。 ——新型主体快速成长。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到2015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家,其中省级重点家、**市级家,产值过亿元的家,农民专合社家,家庭农场拥有各类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永丰村产业发展规划 (2015) 为促进我村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2020年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依托我村资源优势与发展潜力,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现状与发展需求 (一)、基本现状 永丰村位于大河湾镇西部,距镇政府12.5公里。总土地面积为33059亩,耕地面积19357亩、草牧场面积 298亩、林地面积 3657亩;全村共有 4 个村民小组,共 326 户、人口 1341。该村属典型的农业村,这里有广袤的农田,肥沃的土地,以及优异的天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业种植以玉米、谷、大豆为主,其中玉米1.35万亩,杂粮0.5857万亩;畜牧生产以牛、羊、猪养殖为主,现有2015年大小畜存栏数 6575头(只),其中牛 325头、羊5600只、生猪 650口。 (二)、制约因素 1、发展意识滞后。由于交通、信息闭塞等因素,永丰村农民谋事、创业的意识还不高,学科技、用技术的积极性还较低,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尚有待加强。

2、发展能力不足。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形成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已成为产业发展壮大的迫切需求,相应的资金需求量也非常大,自筹能力的有限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二是产业化组织能力不强。村民普遍产业发展意识不强,对产业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表面,特别是产业化的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形成整体优势。 3、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积累,难以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发展需求 通过对农户的走访调查,结合村民代表的情况反映,明确永丰村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不足的问题在产业大户与普通村民中均比较普遍,由于自筹能力有限,亟待在产业的启动、培育、发展壮大过程中,能给予资金扶持。 2、加强技术服务。一是加强新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二是依托本地优势,加强适合本地发展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的引进,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品牌。 3、强化与市场的对接。一是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发布自身产品信息;二是希望建立专业的经济组织、经济人队伍,强化与市场的对接。 二、指导思想

四川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都江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发展现状分析 一、背景与意义 (一)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和现状 进入21世纪,全球医药市场持续快速增长。2007~2009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分别为7150亿美元、7730亿美元、8370亿美元,增长速度达8%以上,远高于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回归自然潮流的涌起,传统药物及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际医药界关注的热点和发现创新药物的突破点,尤其是中国,未来将是亚太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 (二)中国医药产业整体水平 1.我国医疗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公费医疗向城镇基本医疗办理保险制度过渡,基本建立了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的人群迅速增加到1.37亿人,增加了两倍多。医疗保险政策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政策覆盖范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非公有制企业,从正规的就业人群扩大到灵活的就业人群,从城镇就业人员扩大到了进城务工人员。另外,我国已经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十五”期间,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普遍推行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落实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在部分效益好的企业实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目前绝大多数统筹地区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平稳,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待遇得到了保障。 2.我国医药产业现状

现在,我国已经能够生产1500种原料药,同时还可以生产多种药品制剂、生物制品、疫苗和医疗器械。我国的医药工业总产值,2007年为6279.57亿元人民币、2008年为7787.92亿元人民币、2009年(1~8月)为5776.75亿元人民币。医药工业总产值前十位的省份是山东、江苏、广东、浙江、四川、河南、吉林、上海、北京、江西,占全国的68.54%,2009年全国医药工业销售利润率为9.83%,比同期下降0.13个百分点。 3.我国中药产业特点 中药产业,包括中药种植养殖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知识经济产业。其中,中药种植养殖业资源丰富,中药工业涉及面广,中药商业活跃,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不断发展。而中药工业主要包括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成药,以及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美容护肤品、日化用品、农药、兽药等产品和中药制药机械、辅料、包装材料等相关产业。 目前,有中药工业企业约1200多家,职工50多万人,人均创利1.3万元;国家批准上市的中成药共有9000多种,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近几年来中药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20%,利税平均年增长率为24%,2009年,中成药销售利润首次超过10%。 (三)意义 1.人类健康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疾病谱和医学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慢性病、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发病率不断增加,现代医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中医药从整体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其生命观、辩证观、疾病观和医学模式更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的生理、心理、社会3个方面的健康定义,人类健康的新需求与中医药“天人合一”理论相契合,展现出中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西湖镇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文件精神,加快建设“生态型经济强镇”步伐,进一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提档升级,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更好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以下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扩规模、培基地、树品牌、提档次”的整体思路,以特色、优质、高效、生态农业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总体思路 坚持以规模、特色、优质为取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对食用菌、观光采摘、生态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在巩固以桑蚕、特色蔬菜等为主的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做大中部以盛世天源、五彩湖、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带;拓展东部沿库以花仙子为引领的休闲观光、采摘休憩带;提升西部以润禾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带,种植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

三、发展目标 今冬明春,计划重点培植3个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7个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基地、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1-2家,5个特色休闲观光采摘园,栽植有机蓝莓及各类干鲜杂果1600亩。确保2017-2018年,在大石村东南部沿河区域打造1000亩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全镇食用菌栽培总量达到1亿苞以上,打造食用菌品牌3个,扩建、新上食用菌深加工企业5个以上,加工量占总产量的30%以上;完成沿库17个村的特色采摘项目的开发工作,拓展环库采摘休憩带至9000亩;硬化大花崖到大石头村的道路2.1公里,打通圈村到大石西山宽6米的经济路3.92公里,规划高效农业产业园区2600亩用于招商引资;蓝莓、绿茶、玫瑰、黑枸杞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9000亩,实现产值过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4000元以上,全力将西湖镇打造为集食用菌生产加工与销售、休闲旅游观光与采摘、农家乐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生态镇。 四、工作重点 (一)做大中部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的食用菌主导产业。按照“一轴四区六基地”的规划布局,以花崖河流域为重点,总体规划1.5万亩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并对其进行配套升级,以五彩湖、盛世天源、乐丰为龙头,

国家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产业发展规划 生物产业是国家确定的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推进我国生物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呈现加快发展的态势,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对发展生物产业作出部署,作为获取未来科技经济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推动生物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十一五”以来,国务院批准发布了《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力推进生物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产业化,一批生物科技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治疗性疫苗与抗体、细胞治疗、转基因作物育种、生物能源作物培育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人用高致病性流感疫苗、分子诊断试剂、超级水稻、聚乳酸等一批创新产品得到推广应用,产业化项目大幅增加,市场融资、外资利用和国际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生物产业产值以年均22.9%的速度增长,2011年实现总产值约2万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产业初具规模,出现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已初步具备一定基础。当前,我国面临日趋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保障、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挑战,为保障人口健康、粮食安全和推进节能减排,亟需加快新型药物、作物新品种、绿色种植技术、生物燃料和生物发电、生物环保技术、生物基产品等开发培育和推广应用。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等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面向健康、农业、能源、环保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产业内生发展能力为主线,把握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企业主体作用,着力优化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环境,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生物产业体系和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进生物产业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xx村农业产业三年发展规划

大南峪乡花庙村农业产业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花庙村位于窑坪河畔,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4个合作社130户576 人,现有耕地亩(其中水浇地亩)劳动力人。该村有优越的光热水土资源,是我乡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点和全县唯一的稻油种植基地,2010年末全村人均纯收入2450元。 二、目标及任务 2011年规划起步实施,2012年全面推进建设,2013年完善提高,力争经过3年努力,将优质水稻和冬播洋芋种植发展成为花庙村的主导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到2013年,全村农业特色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00万元,年均递增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达到2800元,其它收入180元。 二、建设重点 (一)继续发展核桃产业 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桑”的发展思路,结合本村实际,因地制宜,以栽植核桃促增收的良性循环生态路子,积极发展乡村农家乐,形成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强化特色产 业支撑。以建设绿色无公害核桃生产基地为目标,大力推广核桃栽植技术的力度,确保核桃生产各项关键技术措施实施到位。不断提高核桃树综合管理水平,精心打造核桃产业专业村。到2013年,建成示范300亩,亩产值达到4500元以

上。大力开发核桃深加工项目,以形成明显的区域特色和产 业特色,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一体化,在做大 做强上下功夫。 (二)大力促进养殖业发展 目前,该村已有6户专业养殖大户,均已成规模,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势头,经村委班子商讨决定大力发展养殖业。重点发展生猪养殖,在政策和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植,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在2013年达到出栏仔猪1000头,土鸡年存栏达20000只,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 (三)培养新型农民,推动产业开发 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工技能培训”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提升农业技术培训水平。按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围绕李家庄村农林、养殖两大产业和休闲经济发展要求,针对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与繁殖场和农技部门合作,聘请技术人员争取每年举办1-2期农业技术培训班,每个劳动力至少掌握1门专业技术。开展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培训、配方施肥、沼液沼渣沼气综合利用、畜禽科学饲养及疫病防治技术培训等。到2013年,使关键技术得到全面普及。

XX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XX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推进“四个全面”的关键时期,也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发展的攻坚期。为明确“十三五”农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方向重点,进一步夯实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根据**市“十三五”规划编制要求,对接上级主管部门规划,制定《**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现实背景 “十二五”以来,我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旅游兴市、城市发展、产业支撑总体工作布局的突出位置,深入贯彻“一核一极三区三基地”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大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我市整体上已经迈过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保持了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建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在保持粮油生产稳定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中药材、生姜产业两个“**第一市”建设,倾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强力抓好城郊商品蔬菜生产,奋力推进特色水果向“一村一品”发展,曾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成功争创**省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农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效益明显提升。2015年,粮食总产万吨,油料总产万吨,种植中药材万亩,生姜万亩,建立城郊商品蔬菜基地万亩、场镇商品蔬菜基地万

亩,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水果万亩;初步形成东北部低山区中药材、生姜基地,东南部和西南部丘陵区优质粮油基地,中部浅丘区商品蔬菜和特色水果基地三大板块;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累计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种植业基地面积万亩。 ——新型主体快速成长。坚持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到2015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达到家,其中省级重点家、**市级家,产值过亿元的家,农民专合社家,家庭农场拥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个,带动农户万户,联结基地万亩;农产品初加工以上,精深加工以上。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有序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到2015年底,土地流转面积达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完善合作经营机制,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到2012年底,全市经工商注册的专业合作社达311家,注册资本12.2亿元,合作社入社农户和带动农户占总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61.8%,成为组织生产和联系市场的重要纽带。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到2015年底,全市培育10—100亩以上规模种植大户11560户,其中种植100亩以上大户达到586户,种植面积9.1万亩。

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来源:日期:2012-11-13 发展目标 以提升"五力"为主线,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立足基地现有产业基础,以新扩区为契机,以提升"五力"为主线,打造基地核心竞争力,实现基地向全产业链联动、高端特色突出、产业形态多元、业城融合发展的全面升级。 建设国内首屈一指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 完成四大任务: 重大项目引进和项目落地

重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土地储备及发展空间拓展 规划设计及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四个目标: 国家生物医药产业检测、决策中心 国家疫苗、抗体药物产业基地 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产业中心 国际化创新企业聚集中心 --实现产值400亿元,支撑北京生物产业医药跨越发展 到2015年基地实现产值300亿元左右,完成9.63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完成南扩区土地一级开发; 到2020年,完成南扩区开发建设和项目布局,力争打造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建成面向pharma3.0时代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园区,引领和支撑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

建设思路 坚持"创新引领、高端集聚、特色突出、规模支撑 "的建设主线,充分把握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机遇,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园中园"建设为抓手,汇聚一批国内外高端产业要素资源,承接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重点发展高附加值领域和高附加值环节,形成"高端特色制造为主体、新兴研发和健康服务为两翼 "的"一主两翼"产业发展格局。 通过引进集聚高端产业要素资源,由单一制造向上下游纵向拓展延伸,丰富园区产业业态,实现从单一制造向涵盖新兴研发、高端制造、健康服务的大健康产业体系转型升级。 重点产业板块划分 坚持"制造、研发、服务"相结合,协同特色中药、新型疫苗和品牌通用名药、高端医疗器械等特色产业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医疗服务资源和健康管理资源的集成。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

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

府谷县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十二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是调结构、转方式、促增长的关键时期,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为进一步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结合我县农业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我公司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立足实际,团结拼搏,理清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园区为基础,以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为突破口,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 (二)发展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产业发展速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走外延扩展与内涵提高相结合的路子,经过市场营销和产品研发,拓展发展空间和开发领域。 2、科技创新原则。提高企业和农民的科技素质,用先进实用技

术武装农业产业化经营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档次。把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农业在较高水平上跨越式发展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可持续发展原则。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坚持发展企业与基地建设协调一致,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建设与农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基地。将农业企业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和谐统一。 4、以人为本原则。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以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的绿色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职工的技能和素质,以此推动和保证行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发展目标 根据上述思路,规划到,我县农业产业化实现下列目标: 1、农业总产值由的4.5亿元提高到8.29亿元,年递增13%,农民人均收入增加元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现在的20%提高到50%。 2、培养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即“十二五”期末全县要建成3个年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种养加企业,建成8个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种养加企业,使全县规模以上种养加企业个数由现有家增至家,市级龙头企业由现在的家发展到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