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

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

开山之父。

二、主要的理论观点

(一)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

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他说,我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

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

考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

道德发展”。可以说,认知和发展是这一理论的精髓。

其观点可归结为:

(1)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与成熟有关,但不等同;

(2)德性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

知发展水平,但两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后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

(3)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是在社会激发下原有认知

力发展的结果;

(4)德性发展在本质上不受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德

性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

(5)德性发展是受其现实文化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并与儿童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

关。科尔伯格认为,由道德困境而激发的道德冲突从而达到一定的道德行为选择是发展道德判断水平的重要条件,儿童不参与社会活动,不参与

道德行动,就不可能进行道德判断活动,也就不能促进其道德发展。他认为,道德判断的

平取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并从而决定他的道德行动,只有成熟的道德判断才能产生成熟的道德行动,而不是相反。

(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的,这种阶段表明了道德判断的特定的结

水平,这种结构水平就是作出道德判断和作出怎样的道德判断的认知框

架,表明着道德认知

的平衡适切度。科氏把阶段看成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转型,是一种标明社会认同的尺

度。他

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对习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

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六个阶

段,现根据他几次不同定义和

划分标准,作一概括归纳。

水平Ⅰ:前习俗道德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文化的规则和标记中的善恶是非观念十分敏

感,但却是根据行为的实质结果或权利来解释标记的。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阶段

[道德判断的内容]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实际伤害。

[社会观点]本阶段的儿童采纳的是自我中心的观点,不考虑他人利益或认识行为者与他人

利益之间的区别,更不能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依据物质后果来裁判其行动,把自己观点与权威者观点相混同。

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

[道德判断的内容]所谓对的,便是满足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作公平交

易。[社会观点]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一种具体的个人主义观点。他能把自己、权威者

和其他人

的利益相区别,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各自利益和观点,并

且最终都是根据自己的利益来作决定。所以对的都是相对的,个人只有通过等量的公平交换

来满足各自需要,整合各自冲突。

阶段三: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人际协调阶段

[道德判断内容]所谓对的,就是扮演一个好角色,关心别人、珍惜别人的感情,信赖和忠实

于伙伴,鞭策自己遵守规则和期望。

[社会观点]本阶段的人采纳的是与他人发生关系中的个人观。他意识到人所共享有情感、

协议和期望高于一般的利益。按“金箴”,即从动机和感情来评定行为,希望维持和谐的关

系,但没有普遍化的“制度”观。如强调海因茨是“想救人”,“爱妻子”“迫不得已”才

偷药,药剂师见死不救应判刑。

阶段四:社会制度与良心维系阶段

[道德判断内容]所谓对的,是对社会尽职尽责,恪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福利。

[社会观点]本阶段的人的人际关系已与社会观点相分化。他受纳制度观,根据自身在制度

中的地位来确定角色、规则和人际关系,强调尊重权威,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否则就会内疚。他既同情海因茨,又陷入触犯法律要坐牢的困境之中。

水平Ⅱ/Ⅲ:过渡水平

亦称41/2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但仍未具有原则性特征。

[道德判断内容]这时,选择带有个人的和主观的性质,且以情绪为基础。良心被看成

是随意且相对的。

[社会观点]这时,个体受纳了一个超脱于他所处社会的观点,把自己看成一个个别的决策者,不受任何普遍化的社会义务或契约束缚。他能按特定社会规定来承担和选择契约,但不具备相应的选择原则。

水平Ⅲ:后习俗与原则道德水平

在这一水平中,道德决策取决于平等社会中全部成员一致认可的那些权利、价值和原则。

阶段五:至上的权利、社会契约或权利阶段

[道德判断内容]所谓对的,就是要维护基本的权利、价值观和合法的社会契约,甚至

在它们与所属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相冲突时也如此。

[社会观点]本阶段的人受纳了一种超前的社会观,比起阶段四绝对地信奉法律来,有更灵

活普适的倾向,认为如果法律不适于社会,可通过协商或民主程序来改造。这时个体往往会

产生个人评价甚至可以高于法律的意识,力图通过约定、契约及公平来整合各种观点,但他

既要考虑道德又要考虑法律,在回答海因茨偷药中会碰到根本的困惑,既意识到个人要对法

律有一个深刻的理性承诺,又意识到遵循维护生命权利这一更高的原则。他承认这一冲突,

感到整合的困难。

阶段六:普遍性伦理原则阶段

[道德判断内容]本阶段的人受一种全人类都应遵从的普遍伦理原则所指导。

科尔伯格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激发学生两难选择冲突,从25个概念上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

考察,例如“海因茨偷药”就是典型的故事,说的是名叫海因茨的人,妻子患癌症,急需镭

来治疗,但药店老板要赚钱,不肯赊账,海因茨想尽办法仍无法凑够钱,只好去偷药,否则

妻子就会死掉。讲完故事后让学生判断该不该偷药,为什么要偷,为什么不能偷,以此来断定发展阶段。他认为,个体唯有形成阶段六这种超越世俗的普遍公正原则,才会使他获得生活的最大适切性,领悟人生的真谛,才能从人生价值的高度来处理道德问题,具有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献身的普遍的人生原则。

(四)对德育教师的建议

科氏认为,学校德育能否成功,除方法外,教师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了。他向德育教师提出了

10点建议:(1)德育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高的道德判断水平,具有学生向往羡慕的公正意

识和德性;(2)教师应具有尊重儿童发展要求,对学生一视同仁,友好引导等正确的儿童观;(3)不能直接教给儿童道德判断;(4)不能用权威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5)要根据学生现

有水平进行教学;(6)注重儿童的道德认知力的发展;(7)应倾听和尊重学生的道德决定;(8)掌握激发学生道德冲突的方法;(9)注重德育氛围、团体作用和隐蔽课程的影响;(10)要注意把将继起的道德阶段作为德育的新目标。

五、总结与评价

科氏提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后,在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的文章被译成世界各种

主要文字,并进行了世界性的相应研究和实验,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形成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

为当代学校德育提供了最丰沃的营养,为各学派所引介和吸收,如果说还有哪些人比他做得

更好的话,那也是受到他的启迪,或至少也是在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的贡献主要表现

为:(1)实现了德育理论的时代性转型,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德育中无人的状况,客观上实现

了从灌输背记向认知发展的转变;(2)创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克服了皮亚杰理论上的缺陷

和实践上的空洞,用全新的理论体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了杜威的理想。(3)确立了人在道德

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科氏的研究成果是杰出的。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完美的,即使一时做到这一点也会因为历史的推移而日益显示出它

的破

绽,科氏理论也弊端受到批评,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

究,

而后者对道德来说才是最重要

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

段理论有重大缺陷,如阶段六只是些英才资料,只是一种假设,科氏也对此作过许多调整,

如放弃阶段六而设阶段七等等;四是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作法时却完全排

斥了

道德习惯的作用;五是整个理论设想都是受资产阶级德育观支配并为其服务

的,所宣扬的基本上都是资本主义的、超阶级的道德价值观。

尔伯格的理论和实践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掀起了美国70年代之后的“认知发展教育运动”。不可避免,科尔伯格的思想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道德教育的

老大

难问题———即怎样从道德认知有效导致道德行为上,仍然存在较大困

难,但是,可以不夸

张地说,他的思想和实践对道德教育学起到了部分奠基性的作用。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第13讲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一、中学注意力的发展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的有意注意发展超过了无意注意并且处于优势地位;表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一)注意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越来越能将自己的注意集中于所完成的活动上,使注意与所从事的活动保持一致. (二)注意的稳定性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12岁以上的个体,能保持注意30分钟左右. ●13--15岁的中学生注意稳定性发展迅速,而且初中女生的注 意稳定性要高于男生. ●注意稳定性到高中阶段增长速度逐渐缓慢.这可能与高中生注 意稳定性趋于成熟有关. (三)注意的转移能力增强,并达到成熟水平 ●小学五年级学生综合反应时间比二年级平均少2.1744秒, 差异非常显著. ●初中二年级的综合反应时间比小学五年级少. ●高中生的反应时比初中生的缩短了0.242秒.经检验,两者之 间的反应时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注意转移能力在初中 阶段已达高峰. (四)注意的分配能力逐步发展,但未达到成熟水平 ●13—14岁的初中生既能注意到课程的讲解,又能抄写笔记,

还能注意到课程的前后联系. ●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分配的能力也不断提高.高中生的注意 分配能力要比初中生好,但总体水平还没有达到最高水平. 二、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一)记忆力增强 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材料识记数量随学生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15-16岁的高中阶段,记忆量比8岁时增加了近4倍. (二)以理解记忆为主 ●机械记忆能力在10岁前快速发展,之后发展速度明显减慢. ●在11-14岁期间,机械记忆逐渐向理解记忆过渡. ●理解记忆能力在整个高中阶段不断发展并占主导地位. (三)抽象记忆占优势 ●随着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加深,要求他们掌握大量的科学概念 与原理,从而促使他们的抽象记忆能力迅速发展并超过形象记 忆而占优势. (四)短时记忆稳定 ●记忆无意义汉字时,大学生、高中生和小学生,都是以4字 组块的记忆成绩最好. ●在记忆阿拉伯数字材料时,大学生以6字组块成绩最好,小 学生以4字组块成绩最好,高中生以4—6字之间的组块为最 好. ●中学生短时记忆的容量发展受材料特点的制约非常明显,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浅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摘要: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模型、道德发展的本质与条件以及道德判断、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促进了道德现象研究的科学化,促进了道德教育的科学化,为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来源。其局限性在于他忽视了女性在道德发展中的不同,过于重视理性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发展科尔伯格 劳伦斯科尔伯格是美国当代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立者,他继承了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观,构建了关于道德发展的哲学、道德发展的心理学以及道德教育实践策略的庞大理论体系,被誉为“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他的理论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道德认知的发展是儿童道德发展的核心。 柯尔伯格继承了皮亚杰的观点,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一切道德行为,都不是主体按特定规则机械作出的,而是以已有的认知对自身、事件、他人、社会期望、法律等因素进行分析决策的结果。个体品德水平的高低,并非是因为他读到或记住更多更好的道德规则,而是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在道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对不同环境的要求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儿童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不是来自对某种社会规则的遵从,而是一种决策能力,即个体道德认知力。按照柯尔伯格的看法,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在道德判断上。他认为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的最重要成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因此,他所研究的道德认知发展主要集中于道德判断的发展。如柯尔伯格所说,“我之所以坚决主张道德发展以道德认知为核心,意思在于主动性判断是道德的显着特征。” 柯尔伯格认为,认知有两种类型,一种指智慧意义上的,一种存在于道德中。“道德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是以特定的逻辑运算思维为基础的,道德阶段与逻辑阶段在结构上虽然相似,但智慧发展往往是先于道德发展的或是与其平行的”。“一个人的逻辑阶段决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中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要让中学生在认知规律中茁壮成长。 在教学中对学生认知规律的尊重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是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最大关怀,并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老老实实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任何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教学,都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为了探讨这个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研究初步认为,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特点的结合上去考察,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主要有以下四条: l、学生的知识是通过主体活动建构的,而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 2、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 3、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是继续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4、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 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进行数学教育,就必须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就必须激活数学知识形态,让学生充分感受与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必须激活学生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句话,就是要让数学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使教师从中获得一份生命提升的快感,学生得到一份求知悟道的享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老师授课的核心。 一、更新教育理念,提倡返璞归真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要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下,以新的视角去研究和审视整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按照数学内容本身高度抽象的演绎表述方式进行定论形式化教学,是数学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根源。数学传授人们的不仅仅是一种高级的数学技术,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它更是一种理性主义文化的传输。我们知道,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抽象数学特殊认知规律研究的重要性,倡导用基于微积分学认知规律去从事教学。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感知,被动的接受,而须学生自己积极、能动地在行为上、心理上构造,通过连续不断地建构得以完成的。即数学概念的习得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建构才能真正完成,概念形成实质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从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过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数学现实,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象,从而归结出数学概念,在学生发生错误和矛盾的地方加以引导,这样一来,使得学生在对概念的理解又深了一层。数学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表象到规定,从规定到新的表象,从新表象引出更高一级的规定,它体现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一个螺旋渐进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索、交流、发现,从而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告诉我们,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从现象到本质、具体到抽象、简单到复杂、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基础上,坚持有思想内蕴和结构原理的有灵魂教学,注重思维层面上的剖析和诱导,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传授与实践,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不仅求得真才实学,而且受到创造精神的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两大原则 2

浅论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两大原则 ------理性原则与公平原则 科尔伯格作为西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他继承杜威的传统,从多学科的视野来探求道德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从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道德教育问题,发展了皮亚杰关于道德判断阶段的成果,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判断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促进了道德理论与道德教育实践的发展。纵观科尔伯格的以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为主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我们不难发现,理性原则和公平原则是贯穿所有理论始终的核心原则。 一、理性原则与公正原则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是有原则的,他指出“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都实证了这样的主张:普遍的人类伦理原则是实际存在的”。但是,道德原则不同于道德准则,原则是一种绝对责任,是自己愿意在任何情况下都按照应该做的那样去做,它不是外在的某种力量制约下的不自愿的活动,不是一种行为的准则,是指导人们在各种行为中做出选择的原则。同时,道德原则也是道德的基础。道德原则代表了在道德上对行动作自我证实的理由。因此,道德原则不是指导行为的特殊规则,而是作出判断和决定的方式。这意味着在道德判断中要运用一种理性的过程,而不只是机械的运用内化了的规则。道德原则是解决道德冲突的方式,是解决几个人之间观点的相互冲突的方式,当相互冲突的观点正如他们必然出现那样出现时,被用来解决这类冲突的那种成熟的原则就是公正原则。因而,在科尔伯格看来,道德原则就是理性和公正这两个原则。 所谓理性原则,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是一种不断增长着的认识社会现实或组织和联合社会经验的那种能力的结果。有原则的道德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是逻辑推理能力(它是由形式运算的各阶段表示的)的发展。科尔伯格把逻辑推理能力,也就是理性思维能力看作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道德发展是通过不断提升道德判断的能力,最终达到道德阶段的提升来实现的。在道德判断和道德阶段的提升过程中,科尔伯格也认为,所谓的道德判断主要是理性运算的功能,而道德阶段也并不是由特定的观点或判断限定的,而是由关于道德的思维方式和道德选择的依据决定的。这些都充分说明,理性原则是贯穿科尔伯格道德

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 今天将有几位可爱的神秘嘉宾与我们一起同堂上课哦!大家鼓掌欢迎我们可爱的 小朋友。首先我问各位小朋友几个问题:你们知道什么道德吗? 这里你有五颗糖,你身边有这三个人,你想分给他们吃吗?如果分,该怎么分呢? 分别问四个小朋友。 案例:对偶故事 (1)黎明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一天,老师喊他去办公室帮忙,他兴冲冲地推 开教师办公室的门,只听到哐当一声响,开门用力过猛,门背后的2个热水壶全 倒了,并且碎了。可黎明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 (2)有一个叫薛友的小男孩。一天,趁母亲外出时,他想从柜子里拿一些巧克 力吃。由于放巧克力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刚碰到巧克力就听见哐当一 声,一个热水壶被他碰倒在地,碎了。 1. 这两个孩子哪一个更不好 ? 为什么 ? 2. 这两个小孩是否感到同样内疚 ? 3、你认为谁应该受到惩罚,该怎么惩罚? 4、对这则案例中发生的事情、损坏的财物,你还有别的看法吗? 谢谢各位小朋友,欢送小朋友离场哦!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是指小学生对是非、好坏、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它由道德观念和道德评价两部分组成。道德观念也可以说是道德规范, 那么根据这几位小朋友的回答和我们每个人在小学时期品德发展状况的回忆中, 我们来谈谈小学生会产生哪些道德观念?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这些道德观 念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特点呢?他们的道德认知发展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本节课

要解决的主题。 思考题:小学生有哪些道德观念呢?并有怎样的发展特点? 学生回答,学生作答时,老师逐一分析各种道德观念的发展特点 第一,公有观念的发展。这个问题不仅在学校品德教育中很重要,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里一个核心的道德问题。以损坏公共财物和私人财物为例,研究发现,公有观念:5岁儿童还不能区分公与私,他们往往从私人的角度出发,公有观念还不明显。7岁儿童已能笼统区分公与私,他们头脑里初步出现公私关系的意识,认为公家财物比私人财物重要。9岁儿童在公有观念上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有关集体意识的具体观念,懂得了公共财物是集体公有的。11岁儿童忆能较抽名胜地从集体主义原则的角度来考虑公私关系。认为公共财物是首要的,私人财物是次要的,个人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首先考虑集体利益。看来,儿童的公有观念只有到了11岁才比较稳定。 第二,集体观念的发展。集体观念包括树立集体荣誉感、执行集体委托、维护集体利益等。研究发现,7岁儿童的集体观念已经出现,并能初步分化为集体和为个人的行为动机。但他们在荣誉问题上很难摆脱个人的束缚,这个观念直到11岁儿童还占相当大的比例。至于执行集体委托和维护集体利益的观念,其转折的年龄是9岁。从9岁以后才发生重大的飞跃式的变化。 第三,友谊观念的发展。在学校这个集体范围内,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在怎样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这对品德教育很有帮助。研究发现,儿童的友好关系大多建立在外部特征上,如邻近、新近、一起玩、相互予取等,很少建立在智力、能力、性格与内部特征方面。不友好关系大多取决于攻击行为、无理打闹、不守纪律等原因。上述不友好表现绝大多数是男性。研究还发现,小学各年级儿童真正的朋友关系,直到五年级基本是保持在同性之间。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认知也称认识过程,是指人们认识、理解事物或现象,保存信息并利用有关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判断、推理和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认知发展就是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想象、学习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中学生身心的发展,社会活动和学习要求的增加,对中学生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中学生认知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学生正处于个体身心加速发展的第二高峰期,生理的发展为其认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前提。所以整个中学时期学生的认知发展都处于迅速上升阶段。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中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手段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的特点是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占主要优势,但还属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迅速发展,认知结构不断完善,辩证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大幅度的发展,已经能够用理论做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经过中学阶段的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征: (一)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二)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三)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走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一)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感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方式,是整个认知过程的开端,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现象的开始。人们通过感知觉建立起关于客观事物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又可进一步加工为头脑中的记忆痕迹,再成为人们驰骋想象的素材、成为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事物的大小、颜色、形状、声响、气味、冷热等某一个特性的认识。感觉是由感觉器官来完成的,主要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对感官信息的整合和解释。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结合原有知识经验,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整合与解释的结果。 对中学生而言,由于掌握知识、进行观察和实验的要求,中学生知觉事物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进一步提高,能够比较稳定地、长时间地进行知觉;知觉事物的精确性和概括性不断提高,在空间知觉上有更大的抽象性,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更富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观察水平不断提高,内容更加丰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初中学生已经能够根据经验,对事物加以组合、补充、删减或替代,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解,而高中学生更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能够更从容、灵活地使用各种概念、定理或规律,更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 该理论源自本世纪初杜威的进步主义德育研究。杜威认为,学校德育不应背记某些规则、良训箴言,关键是发展道德判断力,才能适应变化着的社会,并提出道德能力发展阶段的思想。尔后,皮亚杰从发生学的角度对儿童道德判断力进行了专门研究,以公正观念发展为依据,系统地阐述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但由于太过于理论化而被人忽视。直到50年代,科尔伯格面对战后的学校道德问题,深入进行系统实证研究,并实施不同的德育实验,创立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科氏出生于美国,早年是一所私立中学的优秀生,战前在一艘运送犹太人难民的船上当副机械师。1952年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后又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皮亚杰20多年前的著作《儿童道德判断》,激起了他致力探讨当时出现的极其尖锐的德育问题的强烈愿望,并立即进行研究。经过5年工作,他以充分的材料再证和发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完成了博士论文。但很意外的是,论文评价虽高但外界反映冷淡,这反而激发了他进一步研究的决心。经过约16年的研究,考察比较了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对美国75名儿童进行的近16年的跟踪道德发展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实证材料,同时他又从理论上对以往的学校德育理论进行认真的重新研究和评比,批判了美德袋的文化传递理论只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的方法,肯定了以发展道德认知能力为主体的杜威进步主义德育思想,提出了他的完整理论体系。在尔后的近20年中他继续研究探讨,不断修改完善,直到1981年他把近30年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整理,编辑为《道德发展哲学》、《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时,仍对道德判断力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的定义进行修订,反映了他治学严谨和理论体系的深化。在科尔伯格的献身下,道德认知发展论极大促进了当代西方学校德育的形成发展,在改革传统德育方面立下汗马功劳。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世界上各种主要文字出版,他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学校的德育研究和教学,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的“基石”。 二、主要的理论观点 (一)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他说,我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可以说,认知和发展是这一理论的精髓,其观点可归结为:(1)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与成熟有关,但不等同;(2)德性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但两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后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3)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是在社会激发下原有认知力发展的结果;(4)德性发展在本质上不受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德性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5)德性发展是受其现实文化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并与儿童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科尔伯格认为,由道德困境而激发的道德冲突从而达到一定的道德行为选择是发展道德判断水平的重要条件,儿童不参与社会活动,不参与道德行动,就不可能

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1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1. 1 柯尔伯格对道德发展的理解 柯尔伯格深受杜威特别是皮亚杰的认知论和道德论的影响, 认为道德的发展依赖于个人认知能力的 发展, 他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个体的道德判断与其逻辑运算之间存在有一定的相关( r= 0. 6~ 0. 7)。一个人 的逻辑阶段决定了他所能达到的道德阶段的限度。在道德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乃个体的道德认知能力。 在柯尔伯格看来,儿童的道德发展,既不象生物的发展那样是其固有本性的一种自然展现的过程,也不是 通过外部的灌输和奖惩而直接内化的结果, 而是儿童自身同环境交互作用下使自己的道德经验不断结构 化的过程。可见,在如何理解道德发展这一问题上,柯尔伯格重视道德认知的发展而非道德行为表现的变 迁,重视道德经验胜过重视道德环境。 1. 2 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发展的分期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的发展如同智慧的发展一样,存在着一种恒定不变的发展顺序,其历程可分为三种 水平和六个阶段,依次进行,不能紊乱或倒置。且这种发展顺序在不同文化条件下具有普遍性。这是柯尔 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核心。现对三种水平和六个阶段作一具体介绍。 1. 2. 1 前世俗水平( Preconventional Level) 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 儿童们遵守规范, 但尚未形成自己 的主见,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的利害, 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于人及准则, 而是由外在 的要求而定。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惩罚和服从为取向( Punishment- obedience Orientat ion) 的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来自对 行为后果好坏的判断,认为免受处罚的行为都是好的, 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第二阶段: 以功用和相对为取向( Instrumental- relat ivist Orientation) 的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来自对 自己需欲的满足或偶尔来自对他人需欲的满足,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 有时也可 第14 卷第 1 期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 ol. 14. No . 1 2001 年3 月Journal o f Shao yang College Mar. 2001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 并认为对的只是相对的。 1. 2. 2 世俗水平( Convent ional Level) 这一水平出现在小学中年级以上,一直到青年、成年。其主要特点是儿童着眼于满足社会的希望和要 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持社会传统的秩序。它包括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取向( Interpresonal- Concordance Orientation) 的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来自

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 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通过大量的研究,他发现并总结出了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 所谓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 所谓自律,则是指儿童自己的主观价值主观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主体性。他律水平和自

律水平是儿童道德判断的两级水平。在此基础上皮亚杰还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的年龄阶段。 他认为,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即10岁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也就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自律道德。 儿童的道德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认识的局限性,还不理解、不重视成人或周围环境对他们的要求,在游戏时,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执行游戏规则,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为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皮亚杰认为,促进儿童和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关系,是使儿童摆脱这种自我中心的唯一方法。

关于小学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整理

备课程大纲(课程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目标-备难点重点-备教学方法-备教学程序-备作业巩固. 教学理念:小学初中 初中生是指11、2岁到14、5岁的儿童。初中阶段又可称为少年期、青春期或学龄中期。青少年期生理发生迅猛的变化,正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1)初中生感知觉的发展 在知觉方面,初中生的知觉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首先,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有了较大提高,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其次,知觉的精确性、概括性更加发展。出现了逻辑性知觉。在空间知觉上,带有更大的抽象性。比较熟练地掌握三维的空间关系。在时间知觉上,可以更精确地理解较短的单位,如,月、周、时、分等,而对“世纪”、“年代”这样的历史时间单位,虽然也可以开始理解,但常常不太精确。在观察力发展上,初中生观察的目的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都比小学生有了显著的发展。初中二年级是观察力概括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观察中,他们观察细节的感受力、辨别事物差异的准确率、理解事物的抽象程序均在不断地发展。 (2)初中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初中生识记的有意性更加发展起来。初一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常常表现得很明显,对有兴趣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困难材料记得比较差。随着教学的要求,学生逐步学会使记忆服从于识记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日益占主导地位。从识记方法上,初中学生的意义识记能力更加发展起来。初中一年级学生机械识记方法还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识记内容看,初中生的形象识记和抽象识记都在发展。抽象识记从初一年级开始加大了发展速度。 在注意发展方面。初中学生有意注意有了进一步发展。注意比较稳定和集中。在注意的分配和转换品质上,初中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他们可以边听老师讲课、边记笔记。绝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注意分配的能力。 (3)初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从总体上讲处于优势地位。但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这种转化大约到高中二年级初步完成。 从形式逻辑思维看,初中一年级已开始占优势。初中二、三年级开始能理解抽象概念的本质属性。就辩证思维发展来讲,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掌握该种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还不高。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的转折期,但是辩证逻辑思维尚未处于优势地位。同时初中学生思维的品质尤其是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很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的缺点。 (4)初中学生想象的发展 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初中学生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想象的内容比较符合现实,富有逻辑性。初中生的幻想具有现实性、兴趣性,有时也带有虚构的特点。而要达到理性的想象一般要到高中阶段。 (5)初中生的认知教育 初中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认知发展上处于一种既懂事又不完全清楚的状态中,即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都发展得不完善。因而,在教育中,我们既要向他们提出具体的、可行的要求,又不能奢望过高。由于他们已能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内容可以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抽象性。针对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 模式是一定事物通过格式化的处置而成为同类事物的典范或定型化的活动方式和操作样式。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是典型化、示范性、可操作性的德育实施体系。 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里如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如何增强学生的道德行动力量,是当代学校德育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恰好为解决这类难题提供了思路。 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一、认知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

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最早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水平并不取决于他们所做出的道德判断的内容,而是他们理解和解决道德冲突所进行的道德推理过程。 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六个水平。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这一学说的特征有: (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所处的道德发展阶段做出道德推理,并付诸行为。同成人一样,儿童有他们自己的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有组织的思维方式,所以,道德教育不是灌输或强制,正确的方法是将儿童看成“道德哲学家”,尊重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 (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儿童不是像

2017教师资格考试:道德发展理论

2017教师资格考试:道德发展理论 来源:智阅网 道德发展理论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的重要考点,下面我们来详细的学习一下具体内容,熟练记忆,认真学习。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道德判断和道德观念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这两个方面。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他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他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儿童道德发展的进程可以在他们的认知进程中找到证据。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让儿童回答,要求儿童辨认是非对错,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投射并推测出儿童现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水平。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 (一)前道德阶段(出生一3岁) 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看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

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 (二)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 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1)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2)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做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皮亚杰将这一结构称为道德的实在论。 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例如,认为打碎的杯子数量多的行为比打碎杯子数量少的行为更坏,而不考虑有意还是无意打碎杯子。 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 4.赞成严厉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例如,对一个7岁的孩子说,有个小男孩到商店偷了糖逃走了,过马路时被汽车撞倒,问孩子“汽车为什么会撞倒男孩子”,回答是因为他偷了糖。在道德实在论的儿童看来,惩罚就是一种报应,目的是使过失者遭遇跟他所犯的过失相一致,而不是把惩罚看做是改变儿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德育模式之认知模式

湖南教师资格考试:德育模式之认知模式 教师资格考试 德育模式实际上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组合方式。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大体上说,认知模式重知,体谅模式重情,社会模仿模式重行。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里如何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是当代学校德育亟待解决的难题。而道德教育的认识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恰好为我们解决这类难题 一、认知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假设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行为的发生。它要求概括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德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识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这一学说的特征有:①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因此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②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③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 (一)理论假设 1.道德发展论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确切地说是道德判断发展理论,关于道德判断他提出了如下重要假设: ①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该”、“对”或“错”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后者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 ②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

中学生认知发展一般特征

中学生认知发展一般特征: 1.抽象思维能力逐步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以至整个中学阶段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 2.认识活动的自觉性有显著提高,有意识的观察能力、有意识的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迅速发展,且在感知、识记、想象中日益占优势地位。 3.高中学生思维的抽象性、概括性较初中生明显提高,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得到更多的发展。 4.高二时期已进入智力成熟期,智力的各种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思维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型抽象思维的转化。个性智力差异也基本定型。个体智力层次、智力品质基本稳定。因而训练、培养的难度加大。Eg:初一数学: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已经具备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等,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生的认知一般特征: 1.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段过程。 2.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但对词的抽象记忆,仍需以具体、直观的事物为基础。

3.小学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一定作用。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常常带有情绪色彩。他们的注意不稳定、容易分散。分配能力不强,注意的范围较小,转移品质较差,这一特点在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得更为突 4.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5.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道德认知发展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ance Kohlberg,1927-1987)。他继承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经过30多年的研究,创立了较完美的理论体系,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现代学校德育”开山之父。 二、主要的理论观点 (一)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即一切德育的中心就是要坚持发展道德认知力。他说,我这种理论“之所以称为认知的,是由于它认识到道德教育同理智教育一样是以激发儿童就道德问题和道德决策进行积极的思考为基础的,它之所以称为发展的,是因为它把道德教育的目标看作是经过各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可以说,认知和发展是这一理论的精髓。 其观点可归结为: (1)德性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与成熟有关,但不等同; (2)德性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德性发展的基础,德性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但两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不等于道德认知发展,后者不可能从前者中自发产生; (3)德性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是在社会激发下原有认知力发展的结果; (4)德性发展在本质上不受文化的限制而具有普遍性,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中,德性的发展规律都是相同的; (5)德性发展是受其现实文化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并与儿童认同和承担道德角色的质量有关。科尔伯格认为,由道德困境而激发的道德冲突从而达到一定的道德行为选择是发展道德判断水平的重要条件,儿童不参与社会活动,不参与道德行动,就不可能进行道德判断活动,也就不能促进其道德发展。他认为,道德判断的水平取决于儿童的道德认知,并从而决定他的道德行动,只有成熟的道德判断才能产生成熟的道德行动,而不是相反。 (二)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的,这种阶段表明了道德判断的特定的结构水平,这种结构水平就是作出道德判断和作出怎样的道德判断的认知框架,表明着道德认知的平衡适切度。科氏把阶段看成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转型,是一种标明社会认同的尺度。他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对习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现根据他几次不同定义和划分标准,作一概括归纳。 水平Ⅰ:前习俗道德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文化的规则和标记中的善恶是非观念十分敏感,但却是根据行为的实质结果或权利来解释标记的。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阶段 [道德判断的内容]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实际伤害。 [社会观点]本阶段的儿童采纳的是自我中心的观点,不考虑他人利益或认识行为者与他人利益之间的区别,更不能把这两者联系起来。依据物质后果来裁判其行动,把自己观点与权威者观点相混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考试还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鉴于有些学员在学习时缺乏对于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本文将将皮亚杰的两个阶段理论进行归纳便于学员理解和记忆。 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知运算阶段(感觉-动作期,0-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这一阶段儿童还获得了客体永恒性(9-12个月),客体永恒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前运算思维期,2-7岁):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这一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儿童的概念是具体的、动作的,而非抽象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指不能从对方的观点考虑问题,以为每个人看到世界正如他自己所看到的一样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期,从11岁开始一直发展):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其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同时儿童可以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发展分成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1-2岁):儿童处于感觉运动时期,行为多与生理本能的满足有关,无任何规则意识,因而谈不上任何道德观念发展。 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2-8岁):儿童主要表现为以服从成人为主要特征的他律道德,故又称为服从的阶段。又可分两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其特点是单向、不可逆的自我中心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存在及个人的意见和要求。(2)权威阶段(5-8岁)思维正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