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创新教育能力与创新型教师【浅谈教师能力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能力与创新型教师【浅谈教师能力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能力与创新型教师【浅谈教师能力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能力与创新型教师【浅谈教师能力与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能力与创新型教师【浅谈教师能力与创新教育】 1.教学能力创新教育除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具有通常所说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这一“教学基本功”外,还应具备以下具有时代特色的能力。?

1.1 担当教学多面手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师,除具有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懂得相邻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和应用,学习数学与环境、生产、生活、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实践表明,有广博知识和多才多艺的教师易受学生欢迎。这对确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形象至关重要。只有做到一专多能,成为教学的多面手,才能适应新时代科学教育的这一新型教育形式。

1.2 驾驭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能及时猜测和判断学生的思维动向,把握和捕捉启发的时机,做到启而得法,启而能发;对学生的答问情况、情绪和表情的变化,以及教师讲解中的疏漏情况等,能机敏而及时地进行调节,化平淡为新奇,化消极为积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随机应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提供了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可保证教学的和谐进行。?

1.3 善于扮演“多重角色”的能力.教学观念的转变体现于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教学中数学教师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重视学法

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随着教学活动的不同,数学教师可以是设计者、示范表演者、组织协调者、活动参与者、评判者和游戏伙伴等角色,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之中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角色的转变将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使他们对数学爱学、想学、乐学,最终达到会学。?

1.4 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必须将数学教学从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包括数学游戏、数学模型制作、数学调查、数学测量、数学板报、数学竞赛、数学辩论、几何图形的商标设计与收集、数学小论文写作等.数学教师要善于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活动,促使学生认识数学,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分析,学会归纳、猜想与转化,培养他们发现、提出、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探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多样性必将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1.5 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一个高质量的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要求数学教师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如将课本上的例、习题改造为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等),提供

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从数学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其设计提出的问题,应能“问”到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点子上.数学教师要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教研意识,对每一个教学现象或数学问题做到:一问,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发散思维;二思,追根溯源;三归纳,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四深化,将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提炼出来。真正做到让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这种“教研相长”的结果,必将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和强化,使教学效果更佳。?

2.承担课题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能使教育艺术化,增强其磁性和魅力,有效地提高教

师的自身素质。其中,选择与承担研究课题(个人或与他人合作)对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数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时,进行科研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选择、承担研究课题。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深化,无论是从宏观的角度还是从微观的角度,都有许多教育教学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去研究、去总结.如,应该怎样安排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形成数学素质;应该怎样组织课堂教学交往,才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如何进行有利于学生全面、主动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多元评价等一系列课题都有待于深

入探索。?

需要注意的是,课题研究应将“实证的研究方法与思辨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基础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应用、教与学等关系。先从小问题入手(对一些大课题可先研究其中的子课题),任何一位数学教育家都是从小问题的研究中逐步步入教育家的行列。小问题的研究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教研能量积蓄的过程,天长日久,就会产生质的飞跃,教研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就能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大课题。?

在确立研究内容时,数学教师为选择到适合自己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就需要学习、阅读有关资料,钻研教育理论,就要对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种种教育现象进行认真地观察、思考,对教育实际问题进行、辨析,对所进行的研究课题予以总结和评估等。因此,选择与承担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研究技能,提高自身科研素质的过程。如果数学教师缺乏科研意识和能力,他就无法选择、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也无法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理论进行再创造.长此下去,必将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能力停滞不前,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为21世纪的创新教育所需要的不再是仅仅能教书的教师,而是集教书、科研、管理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

综上可见,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具有整体性和个体性。整体性的素质,有赖于师范院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协同予以提高;

个体性的素质,则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加强学习,注重学术修养,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开拓型、创造型、研究型的学者,做一名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数学教师。

?:xx-06-14

内容仅供参考

浅谈小学科学与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科学与创新教育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素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变革,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就学科特点而言,小学的自然教学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多种训练的机会。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当改变以往旧的教育观,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并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等特点,及时地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去,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重视科学启蒙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培养,那将会使受教育者在处理问题方面缺乏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很难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学生的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引入最新科学信息,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他们关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在教学中除书本科学知识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要结合科学知识教学及时向他们讲解各门类科技发展最新动态。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观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好奇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学生对科学有了好奇心,就能主动地去钻研;这种好奇心如果不培养和扶持,就会逐渐衰退。因此,当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时,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置之不理,同时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找出答案。如教学《电磁铁的磁力》一课时,老师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胆想象,并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找出实验结论。如果学生的实验效果不明显,老师切不可否定学生的猜想,而应帮助学生找出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或者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猜想中的错误,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更加强烈。 三、树立创新意识

教师创新教育演讲稿

教师创新教育演讲稿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严峻挑战。知识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赛的最大资本。我们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既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一言以蔽之,中国呼唤创新教育。然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创新学习的能力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培养、训练的结果。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正如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说的那样:“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思非常明白: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教师要创新,必须努力实现自身的解放,去促进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要“解放眼睛”看形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能老是沉浸在“春蚕”、“红烛”的誉声中,而要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去;要“解放头脑”敢为人先。在教育教学中勤于动脑,才能有新思路;更要“解放双手”去开辟。教育创新之路靠自己用双手去开拓。教育新理念、新创意、新事物靠教师自己用双手去创造;还要

“解放嘴巴”多质疑。谈天说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才能在求是中求真,在求真中创新;当然也要“解放空间”、“解放时间”。教师深入钻研业务是应该的,但不能固步自封。要超越固有经验乃至习惯的束缚,必须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书看报上网,迈出课堂,走入社会,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鉴赏艺术。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显然是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主体性活动与主导性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成为学习过程当中最鲜明的特色。其次,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还应有创新精神,并体现在他的教

(完整版)浅谈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浅谈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老师在人们的心中一直是非常神圣的,甚至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现在一些教师认为“老师难当”,为什么呢?出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社会的进步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在如何做一个好教师上下功夫,不断思考和探索优秀教师的发展之道。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好老师呢?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满腔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知者不如乐知者。教与学的过程都需要充满热情,即教师对教书育人的热情和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学生能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对教学充满热情的老师能够把上课当做一种事业。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热情,把上课当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讲台上尽情挥洒、展示自己的水平,把学生当作是最忠实的观众,真正把讲台当作人生的舞台: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二、应具备五大素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每位教师都渴望成为“名师”,然而,名师的出名靠的是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重视因材施教,具备独具一格的教学经验和超群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是教师的基本功,以下几点是好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不断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 2.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把教学当作一种乐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其次要掌握业务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是教师应掌握的最基本知识内容,对学科内容灵活、深刻的领会对于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每位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 3.学会使用赞赏的语言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好学生也是夸出来的。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一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每个学生具备的优势不一样,有的语言智能突出,有的空间视觉智能突出,有的运动智能突出,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特长与其成功之处,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当学生正确地回答了问题,或者提出了一个好的创意,甚至有一个小小的善举,教师都要用愉悦的语气给予真诚的赞赏。 4.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既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自己教育素养和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准备批评他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事实上,只有教师完全控制了自己的情绪,才能在面对任何学生时,能面带微笑;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工作,才能够在课堂被打断后依然全心投入,圆满完成教学过程。 5.做一个公平的教师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公平的对待,可是部分老师戴着有色眼镜,对待学生按照成绩分等级,使成绩差的学生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从而产生消极心理。其实,不管学生成绩好坏,他都是班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为班级作出不同的贡献。 三、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在上课之前,充分备课可以减少教学活动间的过渡时间,避免教学的中断,建立教学规程和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课程内容采用案例、演示、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

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教学 从事科学课教学已经好多年了,在教学中自己经过反思、揣摩,积累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新世纪的课堂教学突出特点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学科学课堂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促进学生求知欲滋长旺盛,而且还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因此小学科学教学要有创造性、操作性、实践性和社会性。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从中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增强创新的意识。如何在科学课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施创新的教学策略?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培养发展个性的思维心理学认为:“想”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选、重组,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思维形式。学会了想,丰富了想的能力,思维变的灵活了,想出许多奇思妙想,这一“想” 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1.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思考过程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自发的释放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大胆猜想。让学生多想,边听边想、边看边想、边实验边想、要从多方面想、多角度大胆的想,鼓励学生敢想、想得新、想得奇、想得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 给学生表达的空间。表达是思考结果的表现,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发言越积极说明思考的越多。即使说错了,在正面指导后,鼓励学生敢于发言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同一种物体,有的说圆形,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三角形等各不相同的答案,这是正常的,这是他们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通过大家的讨论后,是能达到共识的,而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3. 给学生动手的空间。小学生充满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他们什么都想摸一摸,感受其特点;玩一玩,感受其中奥秘;做一做,提高了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他们玩出明堂来,玩出知识来。 二、学会观察,敢于提出问题观察是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想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根据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从不同角度洞察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以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发现其中问题,尤其是发现或提出新奇的问题。一节好的科学课,都是从学生观察发现问题入手的。教师利用精心准备的教具,让学生在观察与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用语言准确地提出问题,完成学习的初始阶段。 例如“滑轮组”一课,教师让学生首先观察滑轮组,然后做实

教师演讲稿:不忘教育初心 方得育人始终

古语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细细读了管建刚写的《不做教书匠》之后,让我对《华严经》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做教书匠》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不做“教书匠”,要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有约束感的教师,有责任感的教师,有上进感的教师,有奋斗感的教师,有专业感的教师,有亲和感的教师,有智慧感的教师。而要实现这一切,首要的不忘教育之初心。 记得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事。 1912年春天,哈佛大学教授桑塔亚纳正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室的窗台上,欢叫不停。桑塔亚纳被这只小鸟所吸引,静静地端详着它。过了许久,他才转过身来,轻轻地对学生们说:“对不起,同学们,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现在得去践约了。”说完,便走出了教室。 那一年,49岁的桑塔亚纳回到了他远在欧洲的故乡。数年后,《英伦独语》诞生了,桑塔亚纳为他的美学绘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来,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抵达的目标。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时时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教育初心,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在教学之路上走得十分茫然,常常以知识授受为中心、以灌输为基本方式,少了去仰望教育这个广阔星空;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走着走着就陷入到了教育的功利当中;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常常以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常常以一张试卷去评判学生,以致让学生的心灵物化和精神枯萎;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常常把自己处于至尊之位,教室站着的永远是教师,坐着的屈服的却永远是学生…… 教育之初心是什么?我以为,教育之初心在引导和激发,而不是灌输知识;教育之初心在发展理性,而不是讲授道理;教育之初心在鼓励从善,而不是理解规范;教育之初心在丰盈灵魂,而不是掌握技艺;教育之初心在温暖心灵,而不是强化记忆;教育之初心在点亮人生,而不是预知未来。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毫无疑问,当我们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其结果必然是压抑“生长”,实际上是否定了“生长”。须知,“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想象大胆的人、一个性情完满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心灵温暖的人、一个灵魂丰盈的人、一个精神崇高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人吗?就算用功利标准衡量,这样的人在社

浅谈如何做一个好教师

浅谈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好教师 令狐采学 社会的进步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每位教师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在如何做一个好教师上下功夫,不断思考和探索优秀教师的发展之道。做一个好教师是我们不断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目标,我认为好教师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满腔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知者不如乐知者。教与学的过程都需要充满热情,即教师对教书育人的热情和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学生能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对教学充满热情的老师能够把上课当做一种事业。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热情,把上课当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讲台上尽情挥洒、展示自己的水平,把学生当作是最忠实的观众,真正把讲台当作人生的舞台;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模式切入,如何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选择怎样的经典案例等,既要保证课程严谨、逐步开展,又要保证师生间有充足的互动,确保教师与学生充满热情。 二、应具备五大素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每位教师都渴望成为“名师”,然而,名师的出名靠的是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艺术,重视因材施教,具备独具一格的教学经验和超群的教学水平。教学水平是教师的基本功,以下几点是好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不断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很多的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不断被提出,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将新技术、新思路引入课堂,使教学课堂与时俱进。所以,每一位教师都要多阅读最新的书、报,多从电视、网络等媒体中了解所教领域知识发展情况,多向其他教师学习,并将所学知识与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中加以运用。 2.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把教学当作一种乐趣,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其次要掌握业务知识,所教学科知识是教师应掌握的最基本知识内容,对学科内容灵活、深刻的领会对于有效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每位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内容。 3.学会使用赞赏的语言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同样,好学生也是夸出来的。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教师—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让学

浅谈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浅谈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 发表时间:2016-07-04T16:38:41.100Z 来源:《文化研究》2015年10月作者:王孝丽[导读] 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当前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精英人才。 王孝丽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中心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进程的迅速推进,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人们的创新能力为科技发展和生活条件带来了极大的提高。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而言,创新能力越来越重要。小学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当前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小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祖国的下一代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精英人才。【关键词】小学教育应试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小学教育得到了社会和家庭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当前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下,创新能力显然十分重要,小学教育要足够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小学教育要把握当前社会经济形势,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迎接新的教育挑战加强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生成发展,学生的创造和竞争意识形成,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意义重大,实施发展全面素养教育,注重小学教育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深化小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当前小学教育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小学教育为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满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需要,需要迎接一系列挑战。小学教育对于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一阶段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当前,中国小学教育暴露出众多问题,这不利于小学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的推进。当前小学过于功利化,片面追求学生知识成绩,把学生的文化成绩看做象征学校的身份和荣誉的标志。学校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考试和升学上,一切为了应试教育。从而忽视了小学生创新思维和思想教育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和心理的积极引导,这对学生的品德素养的启蒙和未来学习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最初开始系统接受知识的时期,对人一生的素质、思维和习惯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但在当下的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方法单一,授课内容枯燥无趣。教师授课的内容只是简单扼要的读背课本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授课内容空泛,不能实现小学教学的育人目标。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即使,应试教育当下十分流行,学校也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思维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要求,小学教育改革不可避免。身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学校和家长都不注重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传统的小学教学模式,过于统一化,极大的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授课内容局限于课本教材,缺少趣味和对知识的扩展,很少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学习热情。 创新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对国家的强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全面实施小学素质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革除传统小学教育的弊端,达到教育的根本育人目的,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在创新教育日益被重视的现状下,我国的小学综合素质教育被推到前沿。小学综合素质教育对学生空间思维的扩展、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小学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开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小学课程中音乐、美术课程的开设是创新能力教育的主要途径,不仅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而且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三、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小学素质教育不仅对我国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阶段。小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符合小学教育的发展之路。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需求,是新时代对小学教育的要求。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人才对创新的竞争。为当今社会市场培养符合需求的创新人才,要加强在小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完善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是当代社会知识经济和新时代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小学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将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建立良好的心理和知识基础。发展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公民的个人修养,为社会提供综合素质人才。从当今社会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十分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小学教育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依靠小学素质教育的创新,转变传统小学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机会,扩宽学生的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结】新时代背景下,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小学教育发展进步的机遇。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思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小学教育的期望和目标。小学素质教育创新思维的培养,要转变传统小学教育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观念,努力探索小学教育发展道路,提高当前小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加快推进我国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参考文献】 [1]鲍哲.浅谈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3(19). [2]李瑞芹.小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方向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1). [3]张秀荣.创新小学教育思维及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 (17). [4]王志飞.浅谈小学教育改革的趋势[J].政府法制,2006(09). [5]陶志广.对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几点认识[J].中国教育学刊,1995(06). [6]程路.掠夺,以教育的名义-2012小学教育警示录[J].人民教育,2012(24).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剖析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及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智慧。 一、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文社会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劳技类知识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求真务实、理性批判的科学精神与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人文素养,也就是我们所期望的创新型教师的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博学多才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 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即本体性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 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 三、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形态的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它是教师从事职业行为的重要保障。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也才能发展教师的个人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这就如同一个心脏专业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科学的教学需要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四、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也就是教

教师创新教育演讲稿与教师励志演讲稿参考汇编

教师创新教育演讲稿;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严峻挑战。知识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赛的最大资本。我们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既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 一言以蔽之,中国呼唤创新教育。然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创新学习的能力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培养、训练的结果。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正如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说的那样:“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思非常明白: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教师要创新,必须努力实现自身的解放,去促进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要“解放眼睛”看形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能老是沉浸在“春蚕”、“红烛”的誉声中,而要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去;要“解放头脑”敢为人先。在教育教学中勤于动脑,才能有新思路;更要“解放双手”去开辟。教育创新之路靠自己用双手去开拓。教育新理念、新创意、新事物靠教师自己用双手去创造;还要“解放嘴巴”多质疑。谈天说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才能在求是 第1 页共5 页

中求真,在求真中创新;当然也要“解放空间”、“解放时间”。 教师深入钻研业务是应该的,但不能固步自封。要超越固有经验乃至习惯的束缚,必须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书看报上网,迈出课堂,走入社会,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鉴赏艺术。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显然是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 当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主体性活动与主导性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成为学习过程当中最鲜明的特色。其次,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还应有创新精神,并体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中。他会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

教育教学创新心得体会

教育教学创新心得体会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动物的生存与人的生活都是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但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生活是一种不断地创造新的意义和价值的高级生命活动。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实现课堂教学的重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教育主体的生活质量、生命价值和意义,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发现和创新的过程,在发现和创新的过程中去展示个体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创新所带给人的精神愉悦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享乐所无法比拟的,那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汪洋恣意的绽放。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自我实现最高的表现形式。教育作为人道主义的事业,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 (一)课堂教学是教师不断通过创新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运到另一个仓库,这样一来,教师就变成了知识的“搬运工”,他们的职业活动变成了一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了只是按照固有程序机械运行、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在这种单调乏味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体验不到自己职业生活的快乐、幸福,更感受不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马克思曾经说过:“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来讲是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和超越、体验生命律动以及实现自我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实现从“教书匠”向发展型、反思型和创新型教师的转变,把研究和反思作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式,通过自由而富有创新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深刻反省,不断地确认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种创造性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活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不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付如国首先,我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当热爱我们的职业,对教育饱含热情,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 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动力源泉,是教师前进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爱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用爱去感染身边的人和事。 提高工作的热情,我认为应注意以下的问题。一是自身需要做出改变。如今的教师生涯面临两大方向:一是力求创新,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二是墨守成规,直至走下讲台。然而事实上有很多教师对变革和新思想表现出恐惧,他们甘心平庸,封闭在狭小的教室里,早已忘记了社会的变迁。而优秀的教师则不停的探索新思想,尝试新变革,寻找有助于鼓励和激发学生的新方法。只有这样不断学习实践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信条,保持一个职业责任感和热情,教学才能不断进步。其次,要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在如今复杂的社会,仅仅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远远不够的。每个教师还必须为我们所从事的职业负责,提升教师的这一地位。真切的感受“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所带来的自豪感和兴奋感。而“优秀”是要通过许许多多艰苦的奋斗换来的形容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现如今,社会赋予老师的责任和要求也随着城市的不断进步而提高。总结一下可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八个字为重点,树立一名优秀的教师形象。教师应内有自觉能动和创造的主体意识,外有昂扬的精神面貌!

第二教师生命中要充满激情 第一个态度,就是有“韧”劲儿地学习。只有长期坚持不懈地读书、读经典,才能获得生命的气象。“读书是最高级的化妆品,是老师最长远的备课。如果说有字书是光合作用,无字书就是化学反应。读书,让教师从容、淡定、祥和,从而驻颜有术。” 第二个态度,是靠“闯”劲儿实践。 第三个态度,则是靠“恒”劲儿积累。教师应有十条修炼:激情不老、读书一生、宁静致远、以写促思、慎独养身、伸展个性、爱在细节、海纳百川、合作学习、海星角色。 第三教师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深耕,在非专业领域广泛积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要知道自己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提高自己。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我们知道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递本学科的知识,但是更应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学科知识不能过分强调,因为它不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重点。 累积经验、增长阅历、递增知识,不断提升自己、变为自己,在有生之年、在教育的岗位上保持一颗纯良之心,为了能达到一名合格并优秀的教师这个目标就足以让我们奋斗终生。

浅谈小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锦州市凌河区解放小学牛雨 【摘要】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在这当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或者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字】创新教育小学教育重要性 一、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常见的是小学教育总体上处于之后的状态,在教学思想和方法上依然受制于17年模式和应试思维。一般而言,较之于教育法规,课堂教学更具创造性、灵活性、前卫性,但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则正与该趋势背道而驰。义务教育法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重视能力,尊重个性的素质教育思想。在小学教育中,应试思维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应试思维决定了小学教育的两大特点: 1.多做、多练,题海战术才是真道理。 在这种思想的前提下,老师及学生都很辛苦,学生每天背课文、写作业、参见各种课外辅导班的同时还要应付学校的考试,学生完全

处于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这样完全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的健康成长。而老师团队亦是每天超负荷工作,尤其是目前,中小城市小学班级内人数严重超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怎是一个“苦”字了得。2.超前训练 在应试教育思维下的教学,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学生和老师都会盲目的追求分数,而对一些期末的考试内容及科目会重点讲解,而次要内容则会忽视。这完全违背素质教育的初衷,忽视了对孩子得个性化教育,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影响未成年人以后的发展。 二、小学应将创新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施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即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人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接,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达到质的新的飞跃。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小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强调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定位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把目标定在基础上,如前所述,即以培养小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主要包括创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等。切不可起点太高,

浅谈如何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教师

浅谈如何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教师 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创新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师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教师。试就如何做名创新型的教师谈点自己的体会,以期与同仁商榷。 做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 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一切都无从说起。教师对学生要有博爱之心,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只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爱”,才会有创新的热情,创新的动力。 要有诚心。教师之间要真诚相待,对学生也要真诚相待,如果说创新教育是一项高尚的事业,那么教师对创新教育也要真诚相待,绝不能说空话套话假话,创新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只有真心实意,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真正增强。 要有恒心。创新教育不是一阵风,一场雨,一道闪电。创新教育是一个需要持久不懈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恒心,坚定信心,不怕挫折,克服困难,让“创新”的旗帜,在自己的思想领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领地高高飘扬。 要有宽容之心。宽容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化解许多矛盾。学生正处于成长和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思想活跃,敢想敢做是其最大特点,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教师一味按照所谓的规则条例来衡量和约束学生,势必给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造成客观上的阻滞甚至扼杀。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才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要有进取之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乃创新之大忌。唯进取才有创新。 要处处留心,处处用心。蒸汽机的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都是科学家“处处留心”的结果。教师的创新也是如此,处处留心,处处用心,才能让自己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才能让自己对新事物保持敏锐的观察力,进而不断积累素材,为教育教学各环节打好创新的基础,这是教师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的必要条件。

浅谈如何做一名好教师

浅谈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杨小红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或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导,那么走进学生的心灵就成了前提和关键。如何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要有满腔热情;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教师应该是一名无私奉献的人;关心每一位学生;能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和责任心。 【关键词】好教师现代教育提高技能水平 童年时代,当我看着老师挥舞着教鞭抑扬顿挫地讲课,仿佛一位圣人无所不知。我从心眼里羡慕,同时也萌发了当一名教师的美好愿望。终于,师范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小学教师。 教师是园丁,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教师是指点迷津、引向人生之路的向导,雕塑着亿万多彩多姿的人生;教师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懂得珍爱学生的生命,懂得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工作充满创造性。教师教给学生的是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打下的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如何当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这一直是我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所不断追求而为之奋斗的目标。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有满腔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知者不如乐知者。教与学的过程都需要充满热情,即教师对教书育人的热情和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充满热情的学生能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对教学充满热情的老师能够把上课当做一种事业。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要培养自己的热情,把上课当作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在讲台

上尽情挥洒、展示自己的水平,把学生当作是最忠实的观众,真正把讲台当作人生的舞台;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热情,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什么模式切入,如何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选择怎样的经典案例等,既要保证课程严谨、逐步开展,又要保证师生间有充足的互动,确保教师与学生充满热情。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小学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渊博的文化知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书育人的资本,是将学生培养成才的必备条件,是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要是教师仅仅依靠自己在学生时代掌握的知识来应付教学,就很有可能在细节方面传错道、授错业,从而解不了惑,甚至误人子弟。久而久之,学生也将对这样的教师失去兴趣、信心和尊重,恶性循环一旦形成之后再去扭转就变得非常困难了。我在平时教学中,一直很重视新知识的学习,不论哪一学科,它都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学科之外的知识。我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计算机、教育教学理论等各种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永远矗立于新知识的潮头。 三、教师的个人行为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成熟、发展的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方向,就会很容易走上生活的弯路,误入歧途,所以教师的责任是任重道远,而且作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是特别?信任?老师,模仿能力极强的。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为人师、以身作则。作为教师,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可以产生不小的影响。同样道理,我们在教学生要注意公共卫生、公共秩序等一些社会道德常识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从我做起,以身作则呢?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教育 发表时间:2014-10-11T09:48:41.653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李艳玲 [导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敢于让学生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李艳玲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宝日希勒小学 021500 摘要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21世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适应新世纪竞争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和时代的重托,也是当代教师深思远虑的时代课题,下面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培养学生创亲意识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质疑设想尝试创新作用兴趣 一、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质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敢于让学生独立思考,把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学发现问题的质疑过程。学生能够质疑问难,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更是培养创新意识不可少的。例如教学“修一条长1200米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学生们大胆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第一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修了多少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了多少米?”“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了多少米?”等等,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要创设情境,启迪学生设想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新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归纳、比较、引导他们设想、验证。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是这样建立“圆心”概念的。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纸片来,引导学生思考:不用任何工具,怎才能找到圆的中心点?当学生发现在圆多次对折后,折痕都相交于圆中的一点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设想:谁给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学生有的说“圆中”,有的说“中心”,有的说“圆心”。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圆心”比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圆心”的命名是建立在对知识的分析与比较后进行的,学生的设想不论对错都体现着一种探索精神,一种创新精神。 三、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大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尝试,为学生安排创新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尝试创新的自由度,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我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时,先用绞笔刀将铅笔绞成一个圆锥,然后提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个圆锥和刚才的一截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同学们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说“?? ”……,我认为同学们的设想都是合理的,接着问:那么,圆锥的体积究竟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空圆术圆锥、水,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动手合作操作讨论,结果在操作中探索出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术体积的??? 的结论。因此,我得出圆术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3倍,反过来说,圆锥的体积就是与它等底等高圆术体积的??? 。这一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创设了好的思维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操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要注重联想,鼓励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联想,利用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将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 + + + (2) + + + (3)+ + + (4) + + + 结果,大部分学生顺利地将(1)(2)改写成相应的乘法算式(1)? ×5 (2)? ×3?? ,这时我鼓励学生想一想(3)(4)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这时学生积极动脑联想出将(3)改写成?? ×7,将(4)改写成?? ×6 ,同学们善于联系,将题目进行改组,表现出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创新教育的要求出发,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必须建立健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唤起他们的成功欲望。同时,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更要发扬民主,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给学生自由,要还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和尝试,要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真正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