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导学案(无答案)人民版必修3

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的史实。康有为梁启超等的基本主张。19世纪中期以后先进中国人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过程与方法:讨论:学生通过对19世纪末中国社会状况的了解讨论康有为变法思想为何打着孔子旗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先进中国有识之士敢于面对现实、冲破藩篱、放眼世界、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和创新勇气,增强爱国意识。

教学重点

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及特点。

教学难点

分析他们思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预习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

1.背景

(1)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①,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2)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②,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

2.概况

(1)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的人。

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②主持编写,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2)魏源:代表作;

①性质: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著作。

②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强。

③意义:“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步。

(3)影响:鸦片战争前后兴起的新思想,启发人们冲破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以探求之策。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提出“”的口号,逐步形成“”的思想,并因此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

资产阶级代表主张、代表作品共同点康有为

维新派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2、实践: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运动。

3、影响:①维新思想是的。②维新思想还是的。③维新思想具有启蒙作用。④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思想的传播。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走向共和

1、民主共和国方案提出:1894年兴中会,提出“、、”的主张。

2、正式确立:1905年同盟会政治纲领将“”正式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奋斗目标。

3、初步实现:年1月1日,成立。

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具体主张革命理想

1、认真阅读教材,规范完成导学案内容。

2、把导学案中自己的疑难问题和易忘、易出错的知识点,用红色笔做好疑难标记, 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

教材助读

1.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

(1)从目的上来看:

①二者都通过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清朝的统治,但洋务派侧重于对国内人民的镇压。

②二者在学习西方的目的上有本质区别。林、魏学习西方的目的是抵抗侵略,并在民族自卫战争中付诸实践。洋务派之中虽也不乏抵抗侵略的爱国志士,然而他们的头面人物,搞洋务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以维护封建统治。

(2)从内容和实践效果来看:

①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主张学习西方,学习西方的基本内容也极为相似。但林、魏由于受到种种压抑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付诸实践;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他们的主张付诸实践,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

②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出发点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抵抗派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条改变社会的有效方案,洋务派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③二者的思想主张都有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2.早期维新思想

(1)原因:①洋务运动的展开,对西方认识的深化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代表:王韬、郑观应

(3)思想: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主张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

(4)评价:早期维新派只是对洋务运动初步反思,未能突破纲常名教的束缚,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有待深化发展.

预习自测

1.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领导者,他曾经这样评价一位人物:“文忠公始译洋报,为讲述外国情形之始。”其中的“文忠公”指的是()

A.魏源

B.姚莹

C.林则徐

D.徐继畲

2.“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出自()

A.魏源《海国图志》

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C.姚莹的《康輶纪行》

D.徐继畲《赢环志略》

3. 认为人类社会同样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支配,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谭嗣同

4. 下列著作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是()

A

A B C D

5. 人们之所以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

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

6. 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其中“跪着”主要是指()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变法没有实行早先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

D.没有和封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

7. 李鸿章说:“……自商鞅、王安石变法而诛绝,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悦。今各国一变再变而蒸蒸日上,独中土以守法为竞,即败亡灭绝而不悔。”表明他主张()

A.坚持守旧的传统

B.中体西用

C.学习西方、革新政治

D.改变传统的守旧思想

课内探究

学始于疑

质疑探究

1.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何积极影响?

2.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3.归纳l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及特点。

当堂检测

1.(2013·安徽文综·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2.(2013·北京文综·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②《四书章句集注》③《儒林外史》④《孔子改制考》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2013·福建文综·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4.(2013·四川文综·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5.(2013·重庆文综·7)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资政新篇》

6.(2013·海南单科·1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7.(2013·上海单科·33)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

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近史实本质的是( )

A .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B .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 .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

D .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1. 完成教材50页“学习思考”:为什么康有为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2. 完成教材52页“材料阅读与思考”

3.完成本课练习册作业。

4.(2013·山东文综·28)(20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为1902~1904年译书统计简表。 表1 国别 译书类别

英 美 日 其他 总计 百分比 哲学宗教 10 2 23 2 37 7.0

文学艺术 8 3 4 11 26 4.9

史地 8 10 90 20 128 24.0

社会科学 13 3 83 37 136 25.5

自然科学 10 9 73 20 112 21.0

应用科学 3 3 24 26 56 10.5

杂录 5 2 24 7 38 7.1

总计 57 32 321 123 533 —

百分比 10.7 6.0 60.2 23.1 — 100.0

——据左玉河《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

材料二 表2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表2

科目 专业 备注

经学科 周易、论语、春秋、理学等 各科预科阶段均

须 开设的课程: 经学大义

人伦道德

中国文学 外国语 体操 政法科 政治、法律 文学科 中外史学、地理、文学等 商 科 银行及保险、关税等 格致科 算学、化学、物理等 农 科 农学、林学等 工 科 机器、造船、电气等

医 科 医学、药学

(1) 据表1,说明这一阶段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

(2)据表2,说明京师大学堂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如何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试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8分)

(3)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分)

《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3)

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顺乎世界之潮流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节的内容,其核心是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思想历程,理解它关键就 是要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必修一必修二中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顺乎世界之潮流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政治学科有比较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拓宽视野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用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引导学生结合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所涉及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法,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精神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目标解析: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就是要理解掌握先进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原因、代表人物及主张,掌握早期维新思想的提出、维新思想的发展、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掌握民主共和国方案的提出、宣传、发展以及初步实现。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是要掌握维新变法思想对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1)难以理解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既为他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从历史大背景以及康有为的阶级立场,本人生活经历等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可以 (2)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势力,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历史地辩证思维。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关键是将他们放入具体历史情境之中,从不同阶层立场进行分析。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一:说一说“睁眼看世界”的背景?代表人物?概况?特点? 设计意图: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现象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如下 1、背景: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 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畬 3、概况:(1)林则徐: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精选】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学案人民版必修3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一、“睁眼看世界” 1.背景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 (1) 日益尖锐。 社会矛盾 (2)大多数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闭目塞听。 “ 统治者仍沉浸在 (3) 天朝上国 ” 的迷梦中。 2.新思想 核心: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 (1) 强国御侮 之策。 (2)代表人物: “ ① 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 的人,主持编写《 》《华事夷言》, 四洲志 ” 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 魏源:编成《 ② 》,系统阐述了 海国图志 “ ” 师夷长技以制夷 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影响: ① 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 技术 ,以探索强国御侮之策。 世纪 60 ② 年代,洋务派以 19 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 ” ,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 二、维新变法 1.早期维新思想(1)原因: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 的限制。 器物 “ ” (2)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2.维新思想的发展 (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主张: 》,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 康有为:出版《 ① 孔子改制考 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 梁启超:认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 ,才是中国的出路。 时代潮流 谭嗣同:批判 ③ 君主专制政体 和纲常名教,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天演论 严复:出版《 ④ 》,宣扬 “ 的进化论思想。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一场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百日维新”。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七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7 Unit 3 Language in use导学案

Module 7 Unit 3 Language in use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本模块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能够描述怎样使用电脑; 3、掌握一般现在时态中,主语为非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的一般疑问句、否定句及一般现在时态的特殊疑问句。 课前预习 一、熟读第一、二单元的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 二、写出下列短语: 1.使用电脑 ______ 2.多少电子邮件 __ _ _ _ 3.发送邮件 _____ 4.写作业 _____ 5. 给我朋友写信 _______ 6.买票 __ 7.住在澳大利亚______ _ 8.制定旅行计划 __ ___ 9.拜访朋友 ___ 10.玩电脑游戏 ______ 11.使用鼠标 __________________ 12. 在文件夹里 _______ 13.点击“保存” ___ __ 14.打印作业 _____ 三、完成第46页活动一,将问题与其对应的答案连线 四、完成活动二,根据回答补全问题 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小组互相考查本模块所学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并及时改正错误 二、学生根据复习任务,自主复习,并记录疑难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1 人民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 (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2)“情境—体验-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习近代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 (2)体悟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要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中,无论任何个体、任何民族或任何国家都无法在自我隔绝中实现一支独秀,进一步养成开放的学习心态与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 【教学难点】林则徐、魏源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 【教学内容】图片:两种文明的碰撞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感受19世纪前期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引入话题。集中注意力,激发师生情感交流 【教学环节2】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内容】解读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同学们通过对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围绕如何使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而进行的探索的了解,感受他们的思想主张与爱国情怀。 【师生活动】老师解读课题;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环节3】第一幕:睁眼看世界 【教学内容】出示林则徐魏源的图像;了解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 【师生活动】1、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奇变”如果你是清朝统治集团一员的林则徐或魏源,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2、他们的措施取得哪些成果,提出什么思想主张? 3、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4、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何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掌握林则徐、魏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主张及影响。【教学环节4】情景设计1 【教学内容】2007年是魏源逝世150周年,岳麓书社准备再版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的发行人员在网络上征集《海国图志》再版的宣传语,有如下的贴子,请你结合今天对魏源和《海国图志》的了解,以及你对新思想的理解,以跟贴的形式用最精炼的语言为《海国图志》写

课题 专题三(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题专题三(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试内容与要求:概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要求:说出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主张,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以前所学专题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性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难点: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既为他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通过讲述,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康有为的这种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在中国进行变革的困难;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势力,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这也是要为学生解决的一个问题。 教学流程 解读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同学们通过对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围绕如何使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而进行的探索的了解,感受他们的思想主张与爱国情 怀。 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一个方向”就是“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就是“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通过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制度,通过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⑵西方科技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 ⑶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 ⑷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2、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4、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理由是什么?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魏源 开新思想之先河,前无古人; 创师外夷之长技,后有来者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化学 2.3氧化还原反应第2课时导学.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2) 学习目标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2.掌握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3.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学习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课前预习 知识准备 1.判断下列反应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A.NaCl(s)+AgNO3===NaNO3+AgCl↓() B.C+CO2() C.Zn+CuSO4==Cu+ZnSO4 () D.2Na+2H2O==2NaOH+H2() E.2H2O2+O2 () 2.写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Na Cl H O 【思考1】: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教材助读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1.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2Na+Cl22+Cl2 (1)Na:最外层个电子,易 1个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 Cl:最外层个电子,易 1个电子,化合价,被,发生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是还原剂,是氧化剂。在该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钠原子失去的电子数目与氯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目关系。

(2)在H2与Cl2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氯原子各以最外层的1个电子组成一个共用电子对,H:化合价,电子对,被,发生反应; Cl:化合价,电子对,被,发生反应。 在该反应中发生了共用电子对的。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1)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电子的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有的反应。 (4)氧化还原的本质是有。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发生变化。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1.(1)氧化剂:是指电子(或电子对)的物质,具有,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本身被,发生反应。 (2)还原剂:是指电子(或电子对)的物质,具有,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本身被,发生反应。 2.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常见的氧化剂: O2、Cl2、浓硫酸、HNO3、KMnO4、FeCl3等。 (2)常见的还原剂: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l、Zn、Fe,以及C、H2、CO等; 3.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是被后的产物;还原产物是被后的产物. 4.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之间的关系: 化合价, 电子,发生反应 氧化剂 + 化合价, 电子,发生反应 例如,对于反应,我们可以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 2e CuO + H2 == Cu + H2O 氧化剂还原剂 【预习自测】 1、在Fe2O3+2Al==Al2O3+2Fe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电子,被;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该元素的原子电子,被;该反应中Fe2O3发生了反应,Al发生了反应。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doc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和掌握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了解和掌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基本活动和结果;(2)通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2)“情境—体验-探究-感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创设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学习近代中国人民敢于面对现实、冲破樊篱、放眼全球、探索救国之路的开拓精神与创新勇气,树立为振兴中华,刻苦读书,敢为天下先的现代意识。(2)体悟到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种要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中,无论任何个体、任何民族或任何国家都无法在自我隔绝中实现一支独秀,进一步养成开放的学习心态与世界意识。【教学重点】:林则徐、魏源的主要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主要主张 【教学难点】林则徐、魏源思想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在中国近代化发展的影响。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教学内容】图片:两种文明的碰撞【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感受19世纪前期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问题?【设计意图】引入话题。集中注意力,激发师生情感交流【教学环节2】明确学习任务【教学内容】解读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同学们通过对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围绕如 何使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而进行的探索的了解,感受他们的思想主张与爱国情怀。【师生活动】老师解读课题;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设计意图】明确学习任务。 【教学环节3】第一幕:睁眼看世界【教学内容】出示林则徐魏源的图像;了解林则徐魏源思想主张。【师生活动】1、面对中国“千年未有之奇变” 如果你是清朝统治集团一员的林则徐或魏源,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2、他们的措施取得哪些成果,提出什么思想主张?3、林则徐为什么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4、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如何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对材料的阅读,掌握林则徐、魏源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思想主张及影响。 【教学环节4】情景设计1【教学内容】XX年是魏源逝世150周年,岳麓书社准备再版魏源《海国图志》。岳麓书社的发行人员在网络上征集《海国图志》再版的宣传语,有如下的贴子,请你结合今天对魏源和《海国图志》的了解,以及你对新思想的理解,以跟贴的形式用最精炼的语言为《海国图志》写一句宣传词。示例:小鱼儿:开新思想之先河,前无古人;创师外夷之长技,后有来者哭泣的雨:开中国之眼界,扬华夏之新风.回眸一笑:《海国图志》150年前便是一本好书.……【师生活动】学生设计宣读,老师点评。【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设计书写,参与互动,锻炼学生合作及自主学习精神,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肯定学生的成果,并加

顺乎世界之潮流[人民版][教案他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以前所学专题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性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教学过程】 一、“睁眼看世界” 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我们不妨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历史的再现。 据你所知说说明清时期: 大臣见到皇帝该怎样? 一位商人经商积累了资金,他将会投资于什么? 一位商人想远涉重洋去英国贸易,可能吗? 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空前强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当时中国“最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了解世界吗?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史料。 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岳池一中高2019级入学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题4分,共36.0分) 1.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 ) A.合外力 B.速率 C.速度 D.加速度 2.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正确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物体合力都恒定 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都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3. 关于曲线运动,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为零 C.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以做曲线运动 D.物体做曲线运动,动能一定会发生变化 4. 如图所示,让撑开的带有水的伞绕着伞柄旋转,当水滴从 伞的边缘飞出时,可以看到水滴是沿着伞边缘的切线方向 飞出,不计空气阻力,水滴脱离伞后做() A. 匀速直线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 C.圆周运动 D.平抛运动 5.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转弯轨迹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由M点驶 向N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图中的四幅图分别画出了该汽 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 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 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摩擦力为f1,B、C间摩擦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 A. B. C. D.

7.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一直往负方向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 2s 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8. 质量为1kg 的质点在x -y 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 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 方向的位移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为5m /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N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D. 2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m /s 9. 如 图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 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 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 用力F 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车静止时,sin F mg 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cos F ma θ=方向垂直杆向上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a 运动时,一定有sin ma F θ = 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a 运动时,22()()F ma mg =+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0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没选全得2 分) 10. 如图所示,三条都绷紧的绳子一端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 第1课 “顺乎世界之潮流”(作业)

第1课“顺乎世界之潮流” [基础达标] 1.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他们”应是指() A.抵抗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答案 A 解析从材料信息“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师夷”“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首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启发人们冲破闭关锁国的牢笼,拓宽视野去认识世界,故选A。 2.“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下列政治派别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早期维新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革命派 答案 A 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工商”“速立宪法”等,由此判断是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故选A项。 3.有人评价它:躯干似“西”,头脑是“中”,似是而非,不伦不类。“它”是() A.托古改制 B.中体西用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答案 B 解析托古改制中头脑已经是西方思想,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器物,指导思想还是传统思想,故B项正确;三民主义从内容到形式均属于西方,故C项错误;民主科学内容和形式均是来自西方,故D项错误。 4.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谭嗣同 答案 B 解析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并积极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因此B项正确。

5.(2018·洛阳高二质检)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驳斥封建顽固派“墨守祖宗成法”。在此,梁启超主张() A.“师夷长技” B.“中体西用” C.因循守旧 D.变法革新 答案 D 解析题干材料中梁启超“无事不变”“变者,天下之公理”的主张及对顽固派的驳斥,体现了变法革新的思想,故选D项。 6.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只要是粗通文墨的人,在那个时代,很少有人没有受到过他的思想的影响。这句话表明梁启超的思想() A.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B.是近代唯一进步的思想 C.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D.促进了无产阶级思想的觉醒 答案 C 解析把握关键信息:“除了知识分子队伍之外,梁启超还影响了一般的民众”,所以材料主要叙述的是梁启超的思想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 7.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答案 B 解析“主保中国,次保大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主保大清,次保中国”是地主阶级顽固派的主张;“只保中国,不保大清”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选B。 8.林则徐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严复被称作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他们都() A.重视通过书籍报刊了解和介绍西方 B.认识到了专制制度的腐朽性 C.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答案 A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顺乎世界之潮流教案 矿区中学王娜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 2、学科:历史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预习课本,利用百度搜索查阅有关顺乎世界之潮流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 《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课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派别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 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同一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 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人物的开拓性和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 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时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三、教材分析 《顺乎世界之潮流》是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第一课内容,本课在本专题中起着引领性的作用,由本课开始本专题讲述鸦片战争后各个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此外,本课与专题一也有着时间上的联系。 本课讲述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救亡图存过程中所做出的探索和努力,每个派别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都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 1、教学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在中国 进行变革的困难;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 讲课之前要求学生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有关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相关内容及他们的思想主张,从而有利于学生上课时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 主要教法:创设故事情景法、比较归纳法、引导讲授法。 主要学法:探究活动法,分组讨论法。 本节课以故事情节的形式贯穿全课,给学生创设情景,从故事情景中感受各个派别的产生、发展及主张。中间穿插着探究活动、辨析一下、课堂讨论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是学生在讨论、抢答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此外,分篇章讲解,每一篇设置巩固练习可以使本课清晰明了,掌握的更加牢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幻灯片放映图片)十八十九世级之交,古老的中国依然依靠着以自然经济为主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期中)英语试题+Word版含答案

岳池一中高2019级6月考试英语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A.Take a rest. B.Go to a party. C.Meet his boss. 2.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He has been caught copying a report. B.He is not free at the moment. C.He won’t leave till the last minute. 3.What is the woman concerned about? A.Her health. B.Her character. C.Her appearance.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The fridge will be fixed. B.The room will be warmer. C.The lights will be turned on. 5.What does the man imply(暗示)?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期中)化学试题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 月月考(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磷B.钙C.铁D.砹 2.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B. C.D. 3. 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3He,100吨3He核聚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B.3He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第ⅡA族 C.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 D.核聚变是化学反应 4.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周期性 变化 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5.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A.合金B.农药C.催化剂D.半导体材料 6. 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D.在过氧化钠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

7. 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是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B.X可能是第三周期金属元素 C.Y可能与X同主族D.Y一定是金属元素 8.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正确的是 A.碱性强弱:KOH>NaOH>Mg(OH) 2 B.原子半径大小:Cl> Na>O C.稳定性:HI>HBr>HCl>HF D.还原性强弱:Cl- > Br- > I-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最活泼金属,F是最活泼非金属 B.Mg(OH) 2碱性比Ca(OH) 2 强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Ⅷ族,共16纵行 D.X2+的核外电子数目为18,则X在第四周期ⅡA族 10. 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a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a中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中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11. 可逆反应H 2(g)+I 2 (g)2HI(g)达到平衡时的标志是() A.反应停止B.n(H 2):n(I 2 ):n(HI)=1:1:2 C.H 2、I 2 、HI的浓度相等D.I 2 浓度不再改变 12. 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Q1+Q2>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物理41 光的折射定律学案 教科版选修34

学案1 光的折射定律 [学习目标定位]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2.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并能用其解释和计算有关问题.3.理解折射率 的定义及其与光速的关系. 1.波的反射:波遇到障碍物会的现象. 2.波的折射:当波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后,传播方向发生的现象. 1 一、光的折射定律与:内,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1 sin i) 为比例常数式中n之比为一常数,即=n( sin r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n 二、介质的折射率的,入射角i的正弦值与折射角r的比值.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 2.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某种介质的折射率n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 c度v之比,即n=.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都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v 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皎洁的月光下,在清澈的湖面上我们能通过水面看到月亮的倒影.同时,月光能够照亮水中的鱼和草,这说明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那么这两部分光的去向遵从什么规律呢? 2 ] 要点提炼[ .光的反射1 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一种介质的现象.二种介质的(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它与第 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内,反射光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

入射角.;反射角于 (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2.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1) 另一种介质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称为光时,一部分光光从一种介质照射到两种介质的 的折射现象.;所示折射定律(2)(如图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 sin i与之比为一常数,即=n. sin r 图1 (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 3.注意: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不是光线与界面的夹角,而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变化,但并非一定要变化,当光垂直界面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不变化. 二、折射率 [问题设计] 光由真空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向不同的介质时,折射角是不同的,为什么? [要点提炼] 1.折射率 3 sin i. (1)定义式:n=sin rc(2)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n=. v2.对折射率n的理解 (1)由于c>v,故任何介质的折射率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2)折射率n是反映介质光学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及入射光的决定,与入射角、折射角的大小 (3)θ1为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不一定为入射角;而θ2为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不一定为折射角,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光路的可逆性. (4)介质的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必然联系. 一、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例1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折射率为2的介质中,入射角为45°,在界面上入射光的一部分被反射,另一部分被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4 90°B.A.75° .120°.105°DC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无答案)

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 1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量是() A.速率B.速度C.加速度D.合外力 (★) 2 .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正确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的物体合力都恒定 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都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 3 . 关于曲线运动,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为零 C.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以做曲线运动 D.物体做曲线运动,动能一定会发生变化 (★) 4 . 如图所示,让撑开的带有水的伞绕着伞柄旋转,当水滴从伞的边缘飞出时,可以看到水滴是沿着伞边缘的切线方向飞出,不计空气阻力,水滴脱离伞后做() A.匀速直线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 C.圆周运动D.平抛运动

(★) 5 .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转弯轨迹如图甲所示,已知汽车由 M点驶向 N点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图乙中的四幅图分别画出了该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 F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 6 . 如图 A、 B、 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 F作用于 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 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 A、 B间作用力为 f 1, B、 C间作用力为 f 2,则 f 1和 f 2的大小为() A.f1=f2=0B.f1=0,f2=F C.,f2=F D.f1=F,f2=0 (★★) 7 .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一直往负方向向运动

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3 Unit 2 This year we pra

Module 3 Sports Unit 2 This year we are training more carefully.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初步掌握本课重点词汇和句型 2. 熟悉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并初步掌握副词的比较级以及不规则比较级的用法 3. 通过快读和细读理解课文大意并找出细节信息,提高有关运动话题的阅读技能 二、学习重点:通过阅读文章熟练掌握比较级的方法 三、学习难点:理清文章逻辑并理解文章细节信息 课前预习 一、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朗读并识记单词表中本课新词汇,不会读的用红笔标记 2. 预习Activity 1,牢记单词、短语,试读课文篇章,不会读或不能理解的用红笔标记 二、教材助读: 1. 预习本课阅读文章,试着理解文章大意并朗读 2. 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考如何处理关于比较不同运动一类话题的写作 三、预习自测 (一) 用英语写出以下单词并朗读识记[来 1. 打败,战胜 2. 粗心的 3. 教练 4. (在比赛中)对(某人) 5. 训练,操练 6. 练习 7. 使温暖 8. 通常的 9. 更好的 10. 课外的 11. 开心的 12. 传递 13. 可惜,遗憾 14. 可能性 15. 嘹亮地 16. 自信的 17. 热身,做运动 (二) 自读课文,找出并翻译以下短语,最后朗读记熟它们 1. as early as we can 2. so that 3. be late for 4. pass the ball 5. lose to the other team 6. have a chance of doing 7. cheer sb on 8. feel confident to do 9. be please with 10. train hard 11. in the final match 12. catch the first bus 13. keep fit 14. trying doing 15. stop doing sth / stop to do sth 16. something exciting 17. a bit 18. all the same 19. be ready for 四、我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

精编高中历史3.1顺乎世界之潮流易错题集锦(人民版必修三)

“顺乎世界之潮流” 1.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 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陈世镕;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陈澄; 评论三:“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林吕排。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应该是()。 【答案】 A 【分析提示】 魏源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外国历史、地理和科技知识,对战、守和外交策略提出很好的见解,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主张。三个评论中“惊看海外文”“罗列甚远之国”“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基本体现了《海国图志》的历史地位。 2.鸦片战争以后,为强国御侮,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偏见,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林则徐、魏源作为这一思想的先行者,他们的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使清政府开始学习西方 C.启迪了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 D.使人们意识到了清政府的落后 【答案】 C 【分析提示】 林则徐、魏源的“睁眼看世界”,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

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D 【分析提示】 本题需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背景、内容分析。④应该排除,因为1859年太平天国运动中洪仁玕已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4.“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答案】 B 【分析提示】 抓住材料中“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这一关键信息,判断该思想是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即中西结合。 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 【答案】 D 【分析提示】 题干中的主要信息是人才、学校、科举、官制,由此可以判断选D项。 6.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