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效课堂,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高效课堂,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高效课堂,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高效课堂: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陈大伟

在课堂教学因为表面化、形式化以致效率低下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研究应运而生,有效教学、有效课堂的研究生发了高效课堂的概念和实践。我以为,有效教学研究大势所趋,过犹不及,高效课堂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

曾经和一位朋友交流,问为什么把有效课堂改成高效课堂研究。这位朋友说:“有效教学研究是一个伪命题,教学总是有一定效果的,也就是总是有效的,现在我们的研究是让效率变高。”我并不赞成这样的说法,因为并非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效的。有效之“效”有效果、效益、效率等含义。效果是行为产生了预期的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结果的行为属于无效果的行为。一个简单的例子,课堂上老师对学生说“请大家看黑板”,有多少同学有跟随的行为,如果没有学生看黑板,教学就是没有效果的。到课堂上看一看,老师讲话没人听说多么普遍的现象,所以,“教学总是有一定效果的”的假设未必合理,让学生愿意跟随教师是有效教学最基础的一个研究。其次,有效果未必有效益,南辕北辙的教学行为比比皆是,比如我们让学生练习,本意是巩固和迁移知识,但过多的联系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这就是有效果可能无效益的教学行为。对此,我自己的一个体会是“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追求优先于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有效性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要合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性又不能以鼠目寸光的标准衡定,这也是有效教学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了效果和效益的前提,研究有效率的教学才有可靠的基础和方向;也就是在满足前两者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研究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如何更合理、如何实现更合理的课堂教学效率本身就有很多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仅从效率本身研究是对有效教学的片面化,狭窄化,有效教学的研究并不过时。

从效率本身的角度,我是主张“合适效率”而不主张“高效”的。我们都应该承认,教学效率是由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大多数学科而言,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是有学生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带来的)带来的,“合适效率”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强度和密度是合适的。真理向前迈进一步也就成了谬误,合适时我们追求的,但不要过度追求“高效”。因为“高效”需要高强度和高密度的学习活动支撑,而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活动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古人就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总不是机器,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机器,课堂上总要需要放松,需要身心从紧张到闲适的转换,需要从紧张到紧张的过度。在追求教学效率的时候,我们需要聆听另外一个声音“教育是慢的艺术”。

总结起来,站在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不是执教者追求效率)角度,站在学生年段层次、个性特征有差异的角度,不仅从学生的学知识应对未来选拔和挑战,而且从学生要享受现实的愉悦的课堂生活的角度,我以为还是效率以合适为好,而不是越高效越好。

附带的一个角度同事的角度,一个常识是,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活动在这节课把学生的油的榨干了,学生以疲惫的身心状态走进下一节的教室,后面老师的教学很吃力,也很吃亏。这一节的“高效”可能导致下一节的“失效”,这不是一种合作和协作的行为方式。

或许可以这样说,适可而止,高效课堂可以休矣!

落实自主学习理念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Word版

落实自主学习理念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和平中学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实验的几点做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育同仁: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和平中学的全体师生对各位到我校指导和交流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新课程改革实施了这么多年,我们虽然一直坚持教研教改,但效果一直不好。教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学生的抵触,厌学、辍学现象仍很严重。为了改变现状,更好的改善课堂教学,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教体局的领导适时的在我县提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进而改变我县现行的课堂教学现状,推进全县的教育教学水平。今天我把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案一体化”教学实验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和同行做一汇报,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教学案一体化”实施达成共识。 1、培训------让我们喜出望外。 2010年4月,我校聘请杜局长为全体教师解读了关于“教学案一体化”实施的整个流程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会后,校领导带领广大教师又重新学习关于“教学案一体化”指导意见,每位老师认真记录学习笔记,解读分析其中的关键词,深刻领会其中的主旨。经过学习,教师们发现“教学案一体化”正是发扬教学民主,将教师集体备课的成果延伸、扩展到学生群体的一种好的教学模式,它把老师的教案与学生的学案融为一体,目标定位在“提高课堂质量”上。 2、引领-----让我们茅塞顿开。 自去年年底至今,教体局和教研室的领导及专家多次来我校指导“教学案一体化”工作,他们通过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的实验课堂教学的深入听课,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了我校在“教学案一体化”实施上的不足,对我校的“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努力方向。 经过他们的亲自指导,我们的教师真切的感到“教学案一体化”的实施确实能让每一个孩子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起点------------处理加工教材的过程中就做到“目中有人”,不仅关注自己如何教,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落实有了可能,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有了可能。 教研室的教研员,为了让我校的教师进步更快,连续一周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从初备问题、集体讨论、学案形成、学案抽批、个性化教案的形成等一系列环节,全程跟踪,我们的老师很快就做到了“形似”,每位老师都觉得“教学案一体化”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过程,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什么(李炳亭)

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李炳亭 我要批判那些带引号的“高效课堂”,因为它们正以扑朔迷离的各种幻象,打着素质教育的大旗,披着高效课堂的外衣,大兴应试教育的“妖风”。李鬼太多了,自然就会坏了李逵的好名声,并且蛊惑迷乱着课改,引领着许多不明真相的人从此远离真正的教育本质而舍本逐末,那么南辕北辙的教育越发变得不太正经,遭人厌恶。 我当然一直在为了课改而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不改就没有出路。基于对中国教育的基本诊断,我们认为教育的问题集中在课堂上,或者换个说法,教育患了“课堂并发症”,揪住了课堂、解决了课堂问题,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和找准了支点,便能撬动整个地球说法差不多。 “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改首先是为了让孩子们“不跳楼”。而救救孩子也其实没有多么的高难度,只要去想办法“改变学习状态”,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引发学生精神状态、发展状态的改变。一旦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找到感觉、获得尊重、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我想跳楼的几率一定会降低。如果这一代学生有希望,那么我们的未来才真正有希望,不是说孩子就是未来吗?而那些加引号的课改,不以解脱和改变学生的“状态”为要旨,反而越发加剧着学生的厌学甚至厌世情绪,“变形”的应试教育正日益危害着我们的教育,如果任由它们存在而不去戳破甚至“打假”,那么教育就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仍然会有更多的孩子会继续从教学楼上跳下去!即使今天不跳楼,可后天呢,即便不自杀,可杀别人呢? 因此,课改是在“放生”,这是一份有良知的、关于“人”的事业。 有人说我们是在重新解构中国教育,那么这种“重构”也是循着新课改理念进行的。什么叫重构?如果教育回到一个“人”字上就被叫做“颠覆”的话,那只能说明我们曾经的教育实在是离人太远! 如果你觉得旧城改造不错,那也应该接受教育的“重构”才对。 高效课堂有“四维目标” “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课堂的特点、构建、 指标及要求 一、高效课堂具有怎样的特点?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

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核心是目标达成。 高效课堂具有以下特点: 1、是自主的课堂不是自由的课堂。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不是无所事事,而是比满堂灌或满堂问更费力,只是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加大了。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清楚了是为自己学而不是为老师学,因而积极性大增,效率高效果好。自主的课堂上不能是那种自由的散漫的任其自然的学习,那种想学什么学什么、想学多少学多少的低效随意的课堂,不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2、是展示的课堂不是演戏的课堂。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也是让学生展示的舞台。好学生就是在不断地表扬中,不断地“出人头地”中,不断地自我感觉良好中成长起来的。后进生也是在展示中暴露不足,取长补短,奋力追赶不断进步的。只

微课的界定

微课的界定 一、国内已有代表性界定 目前,国内已有多人对微课进行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胡铁生的微课定义3.0版: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博主观点:该定义相比1.0、2.0版,进化不少。但定义中的一前一后两处“网络课程”似有不妥,因为网络课程已有明确定义,微课虽然又名“微课程”,但与通用的“网络课程”相差太远,建议删除。如果一定要用,建议改用“在线课程”。 2.焦建利教授: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博主观点:该定义简明扼要。但最后一句“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似乎缺乏实质性内容,因为既然是“在线教学视频”,当然是“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 3.百度百科:“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4.首届中小学微课大赛官方文件:“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 5.高校微课大赛官方文件:“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6.张一春教授:“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形式:自主学习。目的:最佳效果。设计: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形式:流媒体,可以视频,可以动画等。内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简短。本质:完整的教学活动。他总结了微课的十大特征:主持人讲授性、流媒体播放性、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精致教学设计、经典示范案例、自主学习为主、制作简便实用、配套相关材料。 二、我的界定(1.0版)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博主观点:该界定汲取了焦建利、胡铁生和张一春等人界定的合理内核。第一句阐明微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宏观作用,第二句阐明微课的主要载体是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第三句阐明微课针对的是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并且强调微课的精心设计、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数字化学习资源包等重要特征属性。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共7篇)

篇一: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建构反思 这次听专家幸兴所做报告受益匪浅,帮我们解决了很多教学上的困惑。对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有了规划思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无论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自主与合作是我们实现高效的两个途径。笔者认为: 教学中的高效不仅来自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研究,也来自于对课堂流程、课堂环节操作方法与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 知识学习过程的四个主要环节:独立学习(预习)→组内合作学习(讨论)→班内合作学习(展示)→巩固消化、反馈、检测 具体细化:(可能的指导、点拨、讲解)→预习(尝试)→预习检测(学困调查、学困呈现或错误呈现)→讨论(帮扶、组内问题解决)→展示准备→展示、质疑、补充、点拨与拓展→学困消化与反馈检测。 自主学习需要引领,利用导学案是较务实的方法,导学稿案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文本,而不是教师教学的教案。《导学案》是多位专业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果,也称为一次备课的成果,考虑了学生基础不同层次的学校,提供给各个基础层次学生使用。但是每一个层次的学校或者班级,要适当的选择使用《导学案》的内容,才能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课堂环节操作方法注重六个核心要素1)突出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2)强调学生的先学:先学后教、先学后交流。3)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合作交流的最重要载体是小组建设。4)以知识的学习过程为课堂流程的基本组合要素,以课常流程引领导学稿的编写。 5)运用形成性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6)民主管理、自主管理操作程序的统筹规划。遵循学科规律,探究高效教学方法 高效课堂能否成功,与新学生能否养成好习惯有关,首先规范学生习惯,学生学习规范、行为等有“法”可依、有“法”可循。通过制定班规进行养成教育:告知——做到——习惯。 课堂操作手段选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合作的前提是合作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的设置,一些有益合作的尝试:小组建设、小组管理,尤其是利用小组管理进行学习管理:如利用小组的学困收集、学习清单管理、利用小组的小组讨论与小组帮扶。 高效课堂的流程: 1.独学:规定学习时间,3-5分钟,全班必须安静,不能讨论,有利于独立思考,老师指令,全班统一行动。 2.对学:(1)组内结对,对子握手三下,意思同意结对,互相帮助。(2)规定对学的时间:3-5分钟(3)规定对学方法:每组第一排同学起立,把自己写的内容告诉第二排,讲完了坐下;第二排同学起立,说出听到的内容,并做简单评价,然后讲出自己的答案或见解;站起来讲话,说完话坐下;(4)全班统一行动,便于教师控场 3.小组交流:可分为3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案的交流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 4.有效展示展示学习的组织培训是关键。培训组长和学科长,再由他们分头培训组员。组内要分工明确,中等生展讲,潜能生读题,优秀生补充,其他同学和老师倾听补充、质疑,力争让每个人都置身于学习之中。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分别进行展示形式、内容、礼仪的培训,组织小组长观摩学习,开展多种展示形式培训如组内展示、组间展示、班级内展示等

高效课堂整体设计方案.

《自动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 高 效 课 堂 设 计 方 案 电气工程系赵文兵规划

一:设计目标 通过教学方案精细设计、教学过程的精确控制、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评价及改进等策略提高课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的效率。 二:设计思路 1.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 研究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找到合适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把这些学习方法通过具体、详细的操作规程呈现出来,在具体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学习规程来进行学习。 2.教师授课方案及课程组织细节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肩负双重角色,主要角色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次要角色是传授者,只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来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其他的知识来源例如课本、课程资源库、网络等等。因此教师在授课准备中应该把课堂的组织进行细化,重视组织与监督。 3.设计学生学习过程材料,对学习进行有效监督和改进。 理论课可以设计笔记、作业等作为过程材料,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类课程可以通过产品、程序等作为过程材料。 三:具体操作 以《自动仪表与过程控制》课程为例,32课时,理论课,适用专业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一)学生课堂学习操作规程 1.检查是否带笔和笔记本(没带回去拿)。 2.按规定要求座到指定的座位。 3. 手机关机。 4.在笔记本上记录本节课任务及安排。 5.记录教师讲解知识点细节。 6.记录讨论知识点细节。 7.记录自学知识点细节。 8.完成本节课思考题。

9.上交笔记本。 (二)教师操作规程 1.在黑白上布置今天的学习任务(上课前) (1):今天掌握的知识点。(标明教师讲解、讨论、自学三种学习形式)(2):讨论的问题。(学生通过问题讨论,总结一般难度的知识点) (3)思考练习题。(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上完成) 2.提醒学生带笔记本、按指定座位坐、关手机及学生出席情况。 3.解释今天的学习任务 4.讲解重点、难点知识点。 5.布置讨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掌握一般难度知识点。同时检查学生的学 习情况进行督促。(讨论问题和讲解可以交叉进行)。 6.布置学生自学完成简单知识点并总结。 7.布置学生完成思考练习题。 8.收笔记本。 (三)过程材料规范(笔记本) 1.学习任务记录 2.教师重点知识点讲解记录 3.讨论知识点总结记录 4.自学知识点记录 5.练习题 (四)整体课程设计 见附录1。 (五)单元课程设计 见附录2

关于高效课堂的界定

关于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教学的“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精彩不精彩,而是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高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 二、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三、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学话语要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听全面;教学手段要先进适合,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易记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快。实际上,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高效课堂注意点 实施高效效课堂教学研究,我们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具体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要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二是教师要有为服务学生发展的“对象”意识,教学不能“唱独脚戏”,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是关注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意识与效益观念,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 四是关注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不间断的测量和评估。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成绩。 五是关注教学反思。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 六是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要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使教育质量得到持续发展。最终我们要追求“时间+策略=高效”的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的建构 第一步:构建理念,“先学后教”。实验教师要构建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理念,转变以往“先教后学”的习惯做法,在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思想方面要大胆地树立“退居二线”、服务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做到“倒空传统教学的瓶子”,“装满有效教学的瓶子”。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有效教学理念。

微课定义及特点

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传播知识的微视频,短小精趣,围绕单一知识点而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教程,微课时长10分钟以内。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2、微课的特点 微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短,可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黄金时间; (2)以知识点为单元,符合新时代的碎片化学习需求; (3)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4)针对性强,围绕着某个知识点进行突破和讲解; (5)可反复看、跳跃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6)容量小,便于教师和学生快速交流传播; (7)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8)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9)制作简便,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3、微课的组成 “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内容。

“微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微教案”是指微课教学活动的简要设计和说明。 “微课件”是指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如在教学过程中未用到“微课件”,此项可忽略。) “微反思”是指执教者在微课教学活动之后的体会、反思、改进措施等。 “微习题”是根据微课教学内容而设计的练习测试题目。 “专题微课”是以一个知识模块或专题为基础,由一组系列化、连续性的微课视频及相关教学辅助扩展资源(如教案、课件、习题、知识图谱等)组成。每个专题微课包含3-8节单个微视频。 4、微课的类型 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授课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课堂讲授; 解题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 答疑型---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 实验型---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 其它类型---不属于上述分类的作品,均可归为此类型。 注:作品如何归类,可参考官网提供的作品范例。 5、微课制作方式 (1)原创开发式 此种方式适合教师制作一节全新的“微课”作品,主要环节一般要经

《高效课堂》核心框架

第一章备课:在研究中预设教学的曲调 第一节重新认识备课 一、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1、备课理解不清,目的不明。 主要表现在:A、认为备课就是书写教案。 B、认为备课就是“备课”。 2、以“三中心”备课,心中无生。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只备教材; B、只备知识;C、只备“教”所谓的教学程序,即“准备---复习---新授----练习---小结”所谓标准答案,就是还没有开始上课,教师已然在备课中写出了他的所假想的学生应该回答的答案。 3、“贴”标签式备课,华而不实。 4、割裂预设与生产,课堂走两极。 5、靠“百度”备课,沦为知识小贩。 6、重课时备课,轻单元备课。 7、备课改革形势化,教案教学两张皮。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的变革 1、基于学生发展,“以学定教” 备课的关注点和着力点应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来,有利于学生得到最佳和最大限度的发展。 2、“预役”和“生成”有机整合 课前备课和课中的互动生成是一个不可剥离互相锁定的整体,教师需要在整体的事业中认识和思考教学设计与互动生成的关系。 3、“备课生活化,生活备课化” 4、树立教学设计的思维 教学设计包括两个重要的内涵(1)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2)指导计划过程的主要理论基础(即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5、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追求实效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亦然。 6、践行“终生备课”。教师应该树立终生备课的理念,并在专业生活中戮力践行。 第二节备课的主要内容 一、研读解析标准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和地位”,提出了该学科的新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 4读“附录”,更好的把握教学。 各学科课程标准几乎都有附录,这些附录或是规定教学内容,或是对课标内容进行阐述,或是提供教学案例。 二、分析研究学生 1、研究学生的一般特性 学生的一般特性特征是指对学生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人之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因素。 2、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 3、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 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风格差异是相对意义上的划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被简单的归属为某一学习风格类型。 4、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 按照伯顿等人的归纳,学生的需要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1)标准需要(2)感受的需要(3)表达的需要(4)比较的需要(5)预期或未来的需要 三、解读处理教材1、课改背景下教材观的重建 (1)从“教本教材”向“学本教材”转变 (2)从“唯一课程资源”向“重要课程资源”转变 (3)从“教教材”向“用教教材”转变 2、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1)抓住教材的主线 教材一般都有其主要的线索,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有效处理教材的具体内容。 (2)处理教材内容 对教材的处理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增”即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二是“删”,即删除重复的、不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三是“换”即更换不合适、不合理的内容;四是“合”即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五是“立”即打破原来教材内容的次序,创立新的框架结构。(3)创新教材的形态 四、开发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内涵的拓展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来区分课程资源的多种类型。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部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按照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可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两种形式。 2、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开放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 (3)针对性原则 (4) 差异性原则 3、备课中需要关注的课程资源 (1)跨学科资源(2)教师资源 (3)学生资源(4)学校资源 (5)社区资源(6)网络资源(7)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第三节备课的基本流程 一、制定教学目标 1、凸显三维的目标结构 (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改革教学目标的陈述 3、把握教学目标的层级架构 (1)结果行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知识性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级:a解水平 b理解水平 c应用水平技能目标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级:a模仿水平 b独立操作水平 c 迁移水平 (2)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a 经历水平 b反应水平 c领悟水平 二、安排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条理化 2、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3、教学内容的活动化 三、生成教学策略 四、设计教学过程 (1)激发学习动机 求知欲或是说学习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主要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对学习有明显的推动力。 (2)感知教学材料教学的设计要着力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3)理解教学材料教学的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经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5)运用知识经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6)测评教学效果是保证教学过程良性循环,争取理想教学的重要环节

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

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 发表时间:2017-09-25T17:19:44.2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11月第295期作者:王存仓[导读] 有蜿蜒深入的妙趣,又有徐疾起伏的节奏——高效的 王存仓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744404 一、高效课堂必须是教学艺术的殿堂 高效课堂要吸引人,引人入胜。正如一件艺术品,观之,赏之,把玩不已,流连忘返。高效的课堂必是深思熟虑、精心构思的课堂,它要有吊人胃口的导入,又有充实丰富的内容、探究思辨的智慧;有山重水复的悬疑,又有豁然开朗的欣喜;有蜿蜒深入的妙趣,又有徐疾起伏的节奏——高效的课堂是优秀的教师导演的一出戏,老师搭好台子,学生在尽情地演。这一出出下来,戏子便成了名角。 创造这样一个艺术的课堂,备课是关键,我认为备课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备课中教者要推敲课堂中将说的每一句话,安排好课堂流程的每一个步骤,包括内容的确定、重点的体现、难点的把握、环节的构想、问题的设计、活动的开展、教法的展示、学法的培养、上下的过渡、前后的衔接、首尾的圆合、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学习现状、实际的接受能力,甚至预设课堂出现意外情况的对策。我们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去准备一节课,去琢磨它的实效性,合理整合一些教学资源,恰当地进行引导操作,以使自己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流畅、像珍珠翡翠一般晶莹剔透。用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唤醒他们内心对知识的渴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产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样的课堂必然是高效的,这样的课堂必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高效课堂必须是洒满爱意的天堂 古人讲“亲其师,信其道”,现在讲和谐的师生关系,实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老师要爱学生。前几天读《棠棣走笔》,于贵平老师说“为人师表,课比天大”。于老师用“课比天大”不仅把教者的职业道德提高到了至高的地位,更让人感觉到他博大深沉的爱心。爱心不仅是一种职业责任感,也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绝好途径。爱可以使一个教者忘我地工作,爱可以使一个教者不嫌弃成绩最差的学生,爱可以使一个差生心里燃起希望的焰火。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爱他们的老师,对他们言听计从,爱听他们的课,上课注意力集中,思维也活跃。视贯穿爱的教育,学习为乐趣而不是负担。 有心理学家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老师要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忱,要关爱学生,真心和他们交心,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堂,努力构建起和谐的课堂、洒满爱意的课堂,让知识、情感、品德在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自然轻松地输出、传递、吸纳,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高效课堂必须是分层施教的讲堂 我们的课堂常被人指责为“少慢差费”,为什么?就是我们经常站在中间甚至中下层次学生的角度施教,致使一部分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这里面有好学生,也有学困生。好学生嫌层次太低,自行其事;学困生长期跟不上老师的步伐,也已自暴自弃。这也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好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了”。另外,大量的作业致使学生静心思考少、抄袭应付多,既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又抹杀了兴趣,养成了学习的恶习。所以,许多时间,我们的教学早已使部分学生从课堂教学中流失。甚至因为教学混而统之,教法又缺乏创新,中间学生也产生了厌烦之感。 要使课堂高效,就必须分层教学,兼顾各个层次的学情,最大限度地调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目标任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中都在学习,都接受老师的监管和指导,都学有所获、时有长进。分层教学就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做课堂的主人,以主人翁的姿态学习,主动地、自主地探究、质疑,实现学习的高效。只要学生全身心投入,焉有学不好的道理?实现保尖、促中、补差的目标,大幅度提高教学成绩,也应是自然而然的事。 四、高效课堂必须是自主探究的学堂 现在的教育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灵气与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与成功?根源之一可能就是教学方式的滞后。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遏制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天性,学习效率低下。《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应以生为本,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中的问题,置疑解疑,鉴赏交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对知识的获得有一个亲身经历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求、感受认知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就好像学戏学游泳,亲自演了游了,体悟就多,长进就快。因此,教师务必要把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 教师在导学设计时应充分体现学习的趣味性,创造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设置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新知,形成深刻的体验,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自主探究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文科应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理科应强调求解过程、论证步骤、实验现象的总结,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一题多解。教师要在放手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合作、实践、归纳的同时,还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类指导,及时进行点拨,耐心细致引导,在“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形成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微课定义形式和要求

一、微课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 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讲解具有连贯性知识点的微课。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二、微课形式 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录屏软件有Camtasia Studio、Screen2swf、屏幕录像专家等。 三、微课要求 (一)微课保证画质清晰,视频中有作者本人头像或画面;文字内容正确无误,无科学性、政策性错误;声音清楚,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讲解精炼。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以内。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 and .f4a), MP3, and V orbis (.ogg and .oga) (十一)微课片头显示标题、作者、单位、微课适用对象及微课所属学科、教材、单元、知识点等信息,微课标题以知识点命名。 (十二)微课选题得当,具有针对性,适合于多媒体表达,避免“黑板搬家”现象。选题应围绕日常教学或学习中典型、有代表性或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用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 (十三)微课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围绕选题设计,突出重点、难点;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组织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具有针对性地

高效课堂评课稿

黄陂区高效课堂赛课优质课展示评课稿 2012-02-27 09:35:00| 分类:教学教研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尊敬的市教科院罗主任,区教研室闵主任,夏老师,刘老师,前川五小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虽然是春寒料峭,但是黄陂前川五小却是暖意融融,我们新老朋友相逢在这里,共同学习探讨,真诚交流,倍感亲切。今天我们观摩欣赏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今天的三节课有激情、有智慧、有特色、有实效,当然也有一些小小的遗憾。三位老师的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出发点,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师生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之处进行探索,交流互动,利用课文这个“例”,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三节语文课,洋溢着个性,飞扬着激情,彰显了魅力,听来让人心情舒畅,受益匪浅。 纵观几节课,亮点纷呈,精彩不断,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感受。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定位准。 三位老师坚守语文教学的本真,围绕一个中心,即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来设计教学,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体现年段和教材训练重点。例如:李慧萍老师的《壶口瀑布》是一篇语言优美,并有一定的难度与深度的课文,李老师能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实际设计明确合理的教学要求,有所偏重,而不面面俱到。在教学中,她十分投入并有感染力。在教学中语言简练清晰,善于诱导,以学生的“读、思、悟、议、品”为主要手段,以学生的感受为主线,重视情景的创设,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突破重点段,提高课堂实效。课时目标具体实在,准确、科学、实用。 二、体现阅读教学特色和学生认知规律,训练过程实。 教学过程中,几位老师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以巧妙的切入,动情的渲染,灵活的方法,机智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例如:白红利老师老师执教的《雪地贺卡》,围绕“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这一中心”来体会童心世界的美好与纯真。以“我”发现 雪人身上的贺卡及贺卡的内容为主线组织开展教学,教学流程清晰。整节课情、景、理顺序清晰,调动学生进行童真的感悟和思考,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滋润。 朱娟老师在课堂上着重进行意境想象与朗读训练。教师抓词眼多渠道引学生入境,并通过品读、赏读、引读、范读等多层次、多梯度的读,体现了训练的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过程。既让学生能声情并茂地吟诵《渔歌子》,又能将《渔歌子》背后整个美轮美奂的诗词意象铭记在心,内化感悟,受到启迪,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以语言训练为本,品词、析句、明理、悟情,语文味浓。 围绕教学目标,几位老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抠词抠句,潜心会文,认真思考,把语言文字活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升华了情感。不论是在认识生字、对文中不理解字词的质疑、理解、还是理解文本的内容时都充分重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感悟。另外,特别关注学生的朗读训练。朗读的形式多样如(自读、听读、评读、合作读、角色读、配乐读等),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走进文中描绘的意境,把简单的内容读丰富,把文字背后的情感读出来。课堂上学生诵读声不断,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如李惠萍老师在这节课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读。每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做到了读得有梯次有提升:初读课文,发现壶口瀑布先声夺人的气势之美;再读重点词句,感悟壶口瀑布的

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 一、“微课”的组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主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广大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

高效课堂的六个特征

高效课堂的六个特征 高效课堂教学具有两个分析层次:从表面层次来看,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集中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它是一种融学生认知建构与情感激活、教学控制与情境创设为一体的教学形态。从较深层次来看,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产生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因此,高效课堂应是一个动态的转化过程,即从追求高效的教学理想转化成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 课堂教学集各种要素于一体。由于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决定了高效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就其共性而言,高效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六个特征:一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是高效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由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含义丰富,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有不同的设计、安排与侧重,也正因为如此,课堂教学的效果会存在多样性,并非千人一面的“样本课堂”。 二是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方向指导。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宗旨,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教授认为,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四点基本要求: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是学生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当细化,具体到认知领域、情感态度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等要达到的各项要求;二是课堂教学目标应当明确不同类型的学生应当达到的标准,要按学生的能力、特长等分设不同的要求。 三是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不仅是基础知识中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而且在各学科系统的知识中往往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统帅全局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集中力量讲清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 四是以多元的学习方式为中介。高效课堂教学要将过去的“教而获知”的过程转变为“学而获知”的过程,其切入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课堂上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正如学者庞国维所说,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可见,无论学生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只要能产生学的冲动,能围绕学习目标积极地投入、认真地参与、紧张地思维,就达到了高效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 五是以积极的课堂气氛为依托。课堂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它是由师生的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心理定势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课堂气氛可以划分为积极、消极、对抗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对学生无声的教育,它能够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斯卡纳金曾说过,“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只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积极的课堂气氛主要体现为开

高效课堂标准

小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 一、从教学思想上评价: 是否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突出素质教育精神,体现思想道德培养,寓素质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着眼于每一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坚持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把情感、激励、竞争带进课堂。 二、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进行评价: (一).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 1、教学氛围: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大胆尝试、乐于合作。 2、学习兴趣: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之中,学生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3、学习自信心:能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并在学习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 4、情感态度:学生能否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师生情感领域是否融通。 (二).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及内容设定:能否准确把握三维目标,突出重点,用恰当的方法策略突破难点,教授内容正确科学;增强现代意识,适应时代的需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具有创造性的整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和练习的难易适宜。 2.教学手段:能否根据教学活动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或继承简便、实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如实物、挂图、录音机或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 3.教学方法:能否有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语言实践的情境及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

是否能维持学生的注重和兴趣;是否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否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能否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具体方面: (1)能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在课堂提问时,是否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所提的问题要做到三个有利于: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②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2)能否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3)能否体现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多背少析的原则,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自我管理。力求做到没经过学生的认真自学,不讲解;没经过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不交流探究;没发现学生思维的困惑点和障碍点,不讲解,不解惑。在这一环节中注重理规律、理思路、理方法。结合语言学科特点,联系现实生活,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4. 课堂调控:能否根据教学设计组织有效教学活动(如:讨论,竞赛,表演等)并对课堂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做到放得开,收得拢;能发现、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师生相长。 5.过程评价:能否采用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创新和实践。通过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情感,态度等因素的和谐发展。 6.教师素养:教师具有深厚扎实的知识功底,语言表达能力强,语言规范、凝练,书写端正,教态亲切端庄,有感染力,多媒体使用恰当,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