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广义文化

3.文化产品

5.文化现象

7.文化观念

9.文化政莆

11.国剧文化

13.底层

15.文化传统

2.狭义文化

4.文化内涵

6.文化事象

8.文化思

10.民族文化

12.上层文化

14.传统文化

简答题

1.‘文”的本义是什么?‘化”的本义是什么?

2.在中国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部书的哪

3.广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4.狭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么?

5.中国文化形成为一种统一的文化,其原因有嚼些?

6.文化传统具有哪些特点?

7.文化传统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各是什么’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是什么?

9.“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是什么?

10.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论述矗

1.怎样认识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

2.你认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的观点正确吗,

3.你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对立的观点正确吗’

4.“中国文化檀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有曝些’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名词解释矗

1.广又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赣以

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

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涌.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女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Ⅱ命名的由来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t的文化内捅.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等,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

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最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F.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lo.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作和文化本身的结~,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①n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2.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糨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4.传统文化:指的是LJ中华文化为塬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即文化传统。

简答题

1.·文”的本义又是什么?“化”的本又是什么?

答:·文”的奉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在中国典籍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哪部书的哪,

答,(说苑·指武)。

3,广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k 9答:广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①/—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足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②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③J“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4,狭义文化应把握的要点是什

答:狭义文化应把握三个要点: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②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蟹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③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苫追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5.中国文化形成为一种统一的文化,其原因有哪些’

答:中国文化形成为一种统一的文化.上要有以下三个原因:①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占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②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③汉民族文化在椠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

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靛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6.文化传统具有哪些特点?

答:文化传统是贯彻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其特点是,既因时因地面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时的产物,又是在每—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苷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足一成不变的.

7.文化持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正面作用和自面作用各是什《?答: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正面作用(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消极作用)的。前者是文化精华,足优秀的传统;后者是糟粕,是不良传统.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丈化史的区别是什《?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丁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9.·中国丈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是什

答:人类文化学是以研究全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苦遍规律为目的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要涉及一部分全人类文化的蔷遑规律,但它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H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

10.学习·中国文化概”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是什

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①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②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③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④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做出积极的努力,

论述

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井确立了自身的传统.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2.你认为把持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的观点正确吗,答,不正确.因为这种观点认为讲究传统就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反传统.而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所以,传统文化不能等同于古代文化。

3.你认为把中国传蓖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时主的观点正确吗?

答:不正确.因为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

统文化的一部分.役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与西方文化截然对立的,而应谆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才是符合时代文化潮流的

4.“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息9

答: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它们包括有关中国文化基本的理论观点、历史传承及其分类的相关知识。由于这些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①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化的概念一致,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申述上尽量注童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②中国文化楼以存在的地理环境。中国文化概论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的,而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具体地理环境的描述。O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文化发晨本当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摹本一致性,本课程阐述历史发展脉络仍是按朝代分期④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0,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盲文字文化.前三类是从文化的领域来分类,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本身又是一种文化事象,因此单分—类.在这一框架里.阐述各类文化的内涵、行为和思想的模式、主要事象中反映出的思想观念,以及从中归纳出的特点与传统⑤中国文化在世畀文化中的地位.立足世界,在比较中观察本国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⑥中国传境文化与理代社会.阐述在弘插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必要性.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属1.方志时期3.地缘2.仪器观测期4.通漕四渠

一筒答属

1.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2,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分为几个时期,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是什么?

4.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5,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为什么始于元明清时期,

6,筋述中国古代九州的地理划分。

7.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哪些区域文化经过汇

8.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几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

9.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大成就是什么?它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什么精神?

10.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有哪些?

一,论述题

1.试述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为什么说地理通道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3.中国地域的人群融合为什么不同于西亚古国?

4.天下大一统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5.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为什么和地缘特征相关联?

6.为什么说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厂可资回旋的舞台?

7.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

8.试述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况。

9.正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

10.论述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

11.如何摆正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12.论述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题

1.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为寒冷时期。

2.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3.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4.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一、简答题

1.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答:其特点是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海拔50米。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2.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分为几个时期?

答: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是由暖变冷,大致分为四个大的时期:①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下限正好在商朝末年。②寒暖交错期。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下限到明朝初期。③方志时期,又叫寒冷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下限到清朝末年。④仪器观测期。从公元1900年到现在。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是什么?答: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有两点:一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4.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答: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直接关系。因为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据统计,从西汉开始到1936年共2142年的时间里,灾害总数高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由气候变化带来的灾荒疾病主要是旱、涝、蝗、风、雹、瘟疫等。

5.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为什么始于元明清时期? :因为元明清时期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已经不是像宋金时期那样,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而是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但处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立国精神都是陈旧的重小农经济,因此它从来不懂得在国家策略上保护南方经济的发展势头,从而使南北对峙,变成了政治与经济的对立和矛盾。所以说,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是从元明清时期真正开始的。

6.简述中国古代九州的地理划分。

答:《尚书·禹贡》以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州;渤海、泰山之间为青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荆山(今湖北南漳县)以南、衡山(在湖南)以北为荆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西河(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以西、墨水(具体所指不清楚,大致为陕、甘、青交界地带的河流)以东为雍州;西河以东、东河(流经河北平原的黄河)以西为冀州。

7.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哪些区域文化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基干的?

答:先秦时期主要有三大区域文化,即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和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它们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8.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几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

答:司马迁在《史记》中是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的。这四个地区是: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一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9.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大成就是什么?它体现出劳动人民的什么精神?

答:土地的开垦、水利的兴修、运河的开凿,是古代改造利用自的三大成就。它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和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现。

10.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有哪些?

答: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主要有:①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②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以保护鱼类繁殖。而一些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都是安排在秋冬季节进行,也是为了保护兽类的繁殖。③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森林不受乱砍滥伐的危害。④皇家大量修建大规的园囿和灵寝,也对保护环境起了相当的作用。⑤由政府提倡和领导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⑥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一、论述题

1.试述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答:关中地区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吡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是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如周、秦、汉、唐等朝代,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之上,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LU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谷地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与渭河平原

路,再加上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

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为什么说地理通道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答:中国的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是没有发生过人群交流的。由古地理专家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了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的新乡,都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存在。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更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从中原向西南、东北也都有着可能形成交通的便利条件。这些都形成着中国大陆内在的统一性。因此我们说,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交流的范围及交流者之间差异越大,则对文化的发展就越有利。

3.中国地域的人群融合为什么不同于西亚古国?

答:因为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据说在夏禹的一次朝会上,执玉帛的诸侯有上万之多,商汤时这样的诸侯还有三千,到周武王伐纣时,《史记》记载有八百诸侯不期而会。有专家指出,这些所谓的“诸侯”,实际上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族长。·那么,如何将这众多的来源不同文化的人群转化为文化整体呢?它和西亚古国的人群融合有什么不同呢?根据历史记载,在西亚古国,人们经常看到的是族群为争夺沙漠世界的生存地,而进行的一个族群对另一个族群的残酷征服。但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西亚文明基本上是消亡了,但中国文明却获得了成功。它的文明道路既不同于古埃及、巴比伦,更不同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4.天下大一统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答:天下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治者追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则已十分清晰。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周王朝对于那些千里之外的人群,虽不强迫他们服从自己,但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合法地位。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裔民族的“来朝”为荣耀。“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则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经起过重要作用。

5.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为什么和地缘特征相关联答:因为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俨狁,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6.为什么说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回旋的舞台?

答:我们知道在中国,中华文化虽然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它广大的地域却为它准备了潜在的历史舞台。因为,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实际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7.形成中国区域文化的因素是什么?

答:形成中国区域文化主要有四个因素:

①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举个考古发现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的例子说,黄河流域的原始建筑,多是半地穴式的,而在江南地区则流行干栏式结构的居巢。很明显,气候的干湿起决定性作用。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关于地理条件的特殊,可以举古代神仙崇拜浓郁的燕齐地区为例。何以在那里兴起那样一种信仰?这是因为它们的海洋环境。有人认为所谓的神仙之说,可能与东海偶然出现的海市蜃楼有关。关于得天独厚,可以明清晋商鼎盛一时的原因为例。晋商在明代兴起的原因很多,但山西北靠蒙古,南接中州,西连陕西,东邻河北的交通,以及境内丰富的食盐资源,不能不说是两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过,任何一个区域的得天独厚,都是需要外在条件的,所以这样形成的地域文化,往往会因外在条件的丧失而衰落。③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样情况下产生的区域文化最具历史的深度、广度和高度。典型的例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文化的异彩纷呈。西周分封了许多国家,一开始或许不能完全照顾每个国家在地域上的相对独立,但是随着春秋战国的互相兼并,七国各自的范围,则都是m一定山川条件为依托的。如燕国北据燕山,西靠太行,自立一方;韩居黄河、伊水、洛水,即所谓三河之地;秦占据雍州,楚以古荆州为£达的基地,齐则始终居青州。列国并立,激发出的是竞争意识,几乎每一个国家都依据着各自的地利、人和条件,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以竞强为目标的建设运动。如魏国针对自己的耕地条件“尽地力之教”;秦国大晕开垦土地,发展小农,来实现“驱农归战’’的目标;齐国则以自己的富裕,广招天下的士人,成为文化中心;赵国则进行军事改制,实行所谓的“胡服骑射”。这个时代,不仅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问题,而是一方的生存经验成就着一方的强大的问题。没有哪一次成功的变革,不是有效利用了本土条件和本地人的生活经验的。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开发是深广的,极具区域特色的。典型的体现就是各国思想文化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三晋之地(韩、赵、魏)多法家人物;齐、鲁多儒学、阴阳之士;南楚则是道家的故乡,而它极富地方色彩的楚辞文学,则是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所表现的深深的乡土意识。没有竞争,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本地意识,也就不会有那样深入的对本土地利、文化资源的开发,当然也就不会有那么灿烂的文化高潮。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以明清以来安徽桐城为例,那是一个以文章出名的县,即使在今天,那个地方中学生作文水平,也普遍不错。原因就在那里出过这方面的著名人物方苞、姚鼐。所以,这里的文人都以“桐城派”自许。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方苞、姚鼐等人物的典范作用不可低估。以此类推,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浙东一带重史学,那是因为黄宗羲的影响;徽州一带尚经术,那是由于戴震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典范人物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8.试述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况。

答: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状况已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状况大不相同。如秦汉时属于“东楚”的丹阳、毗陵、吴郡等荒凉之地,到唐初已经属于“人物本盛,小人资于商贩,君子资于宫禄,市廛列肆”和“商贾并凑,其人君子尚礼,庸庶敦庞,故风俗澄清,而道教隆洽”的开化之地。岭南二十余郡,已经有南海、交趾等荟萃一方人文、物产的都会。有些地方因为新的文化因素注入而改变习俗,如佛教的大规模传人和道教的发展,都使南方许多地区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有时外在条件的变化,又可以使一个地方的经济及附着在经济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如唐高祖李渊时,曾联合儒、道反佛,甚至采用强制措施,使“数盈十万”的“天下僧尼”,都“请令匹配”,“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由此说明地域文化是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中的。尤其是初唐时期儒、道、佛的地位谁先谁后之争,虽然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但在争论中却往产生了意外的学术文化新成果。由于争论涉及一些根本教义和若干理论问题,诸如天命与自然、有神与无神、人世与出世等,因此就大大促进了我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化艺术的发展。可以这样说,唐朝初年南方的文化是在北方文化的影响下繁荣起来的,是多种文化思想不断发展、不断融合、不断创新的综合文化。再加上南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海外文化的输入,使得初唐的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9.正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我们知道,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向。同时,在一个地域广阔的社会里,又不可能没有地域文化的广布。那么,起主导作用的正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地域文化又对正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书楚语、作楚声”的屈原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而且,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至发展。如儒学,有鲁国之儒,有齐国之儒,也有三晋、楚地之儒,所重的儒术各有偏向,正是在这地域性的分派的发展中,儒学走向内涵的丰富。另外,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则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竞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他们在为同一文化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影响着本土后人的价值感、荣誉感。这种情况不仅是京城,任何交通便利的都会、城镇都有这样的文化功能。

10.论述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

答: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国文化的母亲河。在公元10世纪以前,黄河虽有改道现象,但并不严重,基本上是稳定的、安流的。所以,人们利用黄河水引进农田,使西北地区良田千里,经济发达,尤其是关中地区,成了当时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但是,从lo世纪即唐五代开,黄河下游迁徙变为常态。主要原因就是中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牧场被开垦成耕地,自然植被破坏严重,这样就加重了黄河水土的流失。而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黄河的泥沙含量越来越大,以致在下游平原地带形成了地上悬河,使得黄河流域的水灾从总体上看,是呈逐渐加深加重的历史趋势。另外,与黄河的迁徙互为因果的是北方原有的大量湖泊的淤塞以至于消失。从古代有关文献看,华北地区曾有过不少湖泊,如大陆泽、大野泽、荥泽、雷夏泽等,随着北方气候的干旱,特别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渐趋淤塞,而最终导致它们淤平的是黄河挟带的大量泥沙。没有这些湖泊的吞吐作用,黄河的危害更加严重。到了明清以后,黄河夺淮人海,又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灾难;而淮河在此以前,直是一条河床很深便于航运的“利河”。明清统治者片面地保护大运河交通,不从根本上对黄、淮加以治理,最终酿成了更大的灾害。总之,黄河、淮河由利河变成害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

第二章

二、名词解释题

1.新石器时代2.仰韶文化3龙山文化4.羲和敬顺昊天5.敬授民时6.二里头文化7.分封制9.西域11.察举制13.孝廉15.贤良方正文学17.独尊儒术19.“十六国”时期21.清谈23.涅架学25.三省六部制27.“荫子”制29.两税法31.王安石变法33.色目人35.回37.八思巴39.摊丁人亩41.王阳明43.乾嘉学派8.二王之后10.丝绸之路12.征辟14.茂才16.重本抑末18.永嘉之乱20.玄学22.般若学24.鸠摩罗什26.科举制28.租庸调制30.古文运动32.理学34.南人36.孟德高维诺38.一条鞭法40.儒户42.文字狱

二、简答题

1.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3.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5.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7.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8.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0.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11.汉代土大夫阶层的作用是什么?

12.何谓“文景之治”?

13.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14.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

15.魏晋崇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什么?

16.何谓佛教的“空观”?

17.南北朝时期,佛教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中国文化里丰要有哪些方面?

18.中唐以后到两宋,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19.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有哪些明显变化?

20.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21.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是什么?

22.简述元朝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人。

23.17~18世纪西方对中国介绍的书籍有哪些?

24.简述朱元璋出身与明朝政局的关系。

25.简述朱元璋在明朝初年采取的各项政治措施。

26.简述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

27.简述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28.简述明末清初“三先生”及其成就。

二论述题

1.试述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2.为什么会出现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分封制?

3.试述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4.试述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5.春秋战国时期怎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6.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点。

7.试述秦汉时期打击匈奴的不同后果。8.试述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

9.试述两汉朝廷选拔官员的文化标准。

10.试述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

11.两汉儒学独尊为什么会养成一个士大大阶层?

12.试述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

13.试述南朝政治及士族文化。

14.试述永嘉之乱后开发江南的过程。

15.试述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

16.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融合。

17.试述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

18.试述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19.试述两税法的作用。

20.试述唐宋间南方经济的高涨。

21.试述唐宋市井文化的兴起。

22.论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和我国近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原因。

23.试述北宋新党旧党的分歧。

24.试述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

25.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

26.试述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27.试述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

28.试述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

二名词解释题1.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2.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3.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

2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4.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曾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闰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5.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是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则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6.;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坑,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着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7.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8.;王之后:周武王为了巩固周家统治,在分封诸侯的同时,还把部分商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杞国,所以称为“二王之后”。

9.西域: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一部分。

10.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11.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出于此。其他科目科学家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12.征辟:代征集贤士为官的一种方法,也叫“公府辟士”。朝廷招聘为征;三公以下召布衣人仕为辟,是一种中央地方并行征集贤士为官的方法。汉代风尚,往往有名望的公卿,身居高位,以能罗致天下名士,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而世间的英才俊士,亦以此途益自奋勉,作为出身捷径。这种选举取士方法,始于西汉,盛于东汉。

13.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为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丞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

14.茂才: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茂才即秀才,后汉时为避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与孝廉同样重要。

15.贤良方正文学: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选出那些能“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

16.重本抑末:重本抑末是重农主义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小农是王朝统治的基础,重农主义(本)抑制工商业(末)作为国策,即重本抑末。

17.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静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白化”的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礼作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18.永嘉之乱:晋末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9.“十六国”时期: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相互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20.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玄学的开创人是曹魏的何晏、王弼。他们倡导I玄学,竞事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

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21.清谈:这是魏晋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麈尾(由麋鹿尾做成的拂尘一类的东西,挥动时可以生风),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起而论难为“难”。清谈在辩理时很讲究言语简洁,切中要害。一“通”一“难”下来,有时分出胜负,有时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时则需要第三方出来作一总结。

22.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在中国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23.涅桨学:涅架意译为“圆寂”,涅架学主要讲成佛的问题,如何成佛、成佛的理据及成佛的阶段等。在中国,涅架学的代表人物是道生。

24.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印度籍的僧人,在西域成名,来到中国时正值十六国的后秦时期。政府在长安为他专门设立道场从事经典的翻译和讲解。

25.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

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

26.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大致分制科和常科两项,制科由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却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

27.“荫子”制度:宋代一种特殊的补官制度。凡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特权。它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

28.租庸调制:唐前期赋役制度的田租、力庸和户调的简称。由于隋末农民大起义及长期内战,使得唐朝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于是,政府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租)及乡土所产的绢、帛若干斤、尺(调),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这就叫租庸调制。

29.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30.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主要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参加者有李翱、皇甫涅、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情。因为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为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动为“古文运动”。

31.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32.理学: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理学的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他们要复兴儒学,就是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像先秦儒家一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成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与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3.色目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

34.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35.回回:它是元朝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36.孟德高维诺:孟德高维诺是11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合会土。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37.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迦派的领袖,元世祖忽必烈奉他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38.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目的是: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

39.摊丁入亩: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了”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人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40.儒户:这是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的一个新名目。它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据说这是同情汉族读书人的耶律楚材建议的,蒙古人尊重通神的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41.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理论,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

42.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四库全书》编纂的进行,从搜集来的图书中,他们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文字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43.乾嘉学派:乾嘉是指清朝乾隆、嘉庆年号。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文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嘉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二、简答题

1.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答:夏文化的重要特征是“遵命”、“近人”而“远鬼神”。

2.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答:商文化的重要特征是“尊神”、“事鬼”、“先鬼后礼”。

3.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答: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在一个广大的地域上,在众多的人群中,敉平了他们各自的族姓界限,在相互融合中“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干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4.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他们提倡积极人世的观点。

5.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物”,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

6.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齐国的管仲、魏国的李悝,以及在楚国、秦国变法的吴起、商鞅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主张建立普遍的法度,上约君,下约民,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后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韩非子,他主张“法”、“术”、“势”结合在一起使用,成为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

7.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墨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墨子的“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等。保护民利是墨子思想的主要观点。它标志着私营劳动阶层已经开始有了思想的代言人。

8.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邹衍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德终始”说。他以此解释朝代的变更,对当时的诸侯有很大的震骇作用。

9.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春秋战国时期名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邓析的“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公孙龙、惠施的“离坚白”、“合同异”的争辩,都具有很强烈的思辩色彩。它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10.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

答:汉武帝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有三条:①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将家财在多少万以上的郡国豪富和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之家迁到长安附近的皇陵地区。

②任用酷吏,惩治那些地方的豪侠。③“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了丞相的权力。

11.汉代士大夫阶层的作用是什么?

答:汉代士大大阶层的作用是:在他们身上有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艺术,有中国的政治,作为社会的清流显要,又对时代风尚施以重要影响。所以,许多重大的文化现象,都与这个阶层有关。

12.何谓“文景之治”?

答:秦末农民起义及楚汉战争,使社会经济遭到极度破坏。西汉建立后,文帝、景帝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提倡农耕,皇帝大都能节俭,许多政策都围绕农业而定,刺激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了国库收入,所以,史称“文景之治”。

13.简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答: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及对西域用兵,发现并打通通向中亚乃至西方的“丝绸之路”。它不仅起着中国与西域乃至欧洲物质交流作用,也起着文化交流作用。而文化交流则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

14.简述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

答: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大势有以下三点最重要:①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不仅发生在北方,也发生在南方;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②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开发之功在当代更在后世,唐代中国文化的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上面两项,基本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③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着眼于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

15.魏晋崇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什么?

答:魏晋崇尚玄学玄理,在文化方面的一个最重要的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

16.何谓佛教的“空观”? 答:佛教的“空观”是般若学中“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的。它与道

17.南北朝时期,佛教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中国文化里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绘画影响着艺术的创新。②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新的文学体裁的产生。③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④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⑤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⑥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也在中国立足。⑦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后来儒家在学术建设方式上,吸收了许多佛家论理的长处。总而言

之,佛教的传人,从方方面面深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

18.中唐以后到两宋,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答:中唐以后到两宋,南北朝以来旧门阀贵族衰落以至消失的原

因是:①两税法以财产等级征收赋税的规定,极不利于大家族的存在,势必造成大家族的分门析户的趋势。这可以从史书所记得到印证。②两税法造成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动,也不利于大家族经济。失业的农民可以转而做小商人或租赁地主土地,不会去依附到大家族那里。③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打击和五代时北方民族的入侵,都给这个垂死的阶层以致命的一击。

19.从中唐起,知识分子的思想有哪些明显变化?

答: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争文化正统的意识,二是更关注现实问题和具体问题。这些思想变化在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等人的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如韩愈在文章中就提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并认为这个“道统”至孟子而失传,今天得由他加以继承光大,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的主体意识。

20.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内容是: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省之下还有路、府、州、县各级行政机构。

21.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是什么?

答: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是:在元朝,原来辽、金治下的臣民被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成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的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成的汉族后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人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相互学习,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所有这一切都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

22.简述元朝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

答:在元朝,基督教为对付穆斯林,曾努力与蒙古统治者结盟,他们曾多次派使者到蒙古人的大本营和林。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孟德高维诺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另一位意大利传教土鄂多立克也曾到达北京,在那里建立教堂,信教者高达三万余众,受洗者有六千人。而伊斯兰教在甘肃、新疆、云南及北京等地的广泛传播,也是在元朝开始的。特别是甘肃、新疆一带,作为西域的一部分,

那里曾经是佛教东传的通道,现在则变为穆斯林世界。

23.17~18世纪西方对中国介绍的书籍有哪些?

答:17—18世纪西方对中国介绍的书籍有:1676年法国魁奈的《中国的专制主义》、1776年法国出版34卷的《耶稣会士书简》、杜赫德神父的《中华帝国全志》、格鲁贤的《中国志》和《中国杂纂》、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的《中国文明史》等。

24.简述朱元璋出身与明朝政局的关系。

答:朱元璋是位下层农民出身的新朝皇帝,在他缔造明朝政治规制时,受着两方面的影响:一是蒙古贵族政治的混乱给他的教训;一是他贫苦乡村生活所经历、见闻的官吏鱼肉小民之事,给他造成的心理影响。前者使他极度专权,后者使他对官僚阶层极度地不信任;替农民做主,是贯穿于朱元璋二十余年皇帝生涯的主导倾向,他是一个

农民意识强烈的皇帝,这在两千年的皇帝群中,是非常独特的。这影.响了明朝乃至清朝政治。

25.简述朱元璋在明朝初年采取的各项政治措施。

答: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后,鉴于元朝宰相的专权,就废除了丞相和元以来的中书省。皇帝直接领导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将原中书省在地方的权力分割为三,设主管地方行政的承宣布政使、负责监察的提刑按察使和负责军事的都指挥使。他还把中央总管军校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都督府,有调兵权的不直接管军队,

管理军政的没有调兵权。为了防止在朝官员和地方官员贪赃枉法,朱元璋设十三道监察御使百余人;为了防止六部官员违法乱纪,又设六科给事中,两者合称科道两衙门。除上述安排之外,朱元璋还怕受官僚们合伙的欺骗,于是实行特务制,设立锦衣卫,监视大小衙门是否公正,是否有不法行为等。锦衣卫有自己的监狱,可以直接凭圣旨抓人,用刑尤为残酷。在地方上,重用乡绅限制府、县官员,利用乡绅

建立里甲组织。在乡村则设立粮长,除负责征收押运税粮、配合地方官教化乡民之外,重要的任务是监督检举官吏、土豪及顽民,并明令粮长举报可直接上报皇帝,这也是保护小农的措施之一。

26.简述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

答:明清两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自己的统治。因为他们知道将民间宗族组织与政权相结合,可以在社会治安、收取赋税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其结果是把专制神贯彻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朱元璋曾发布过“明长幼,厚风俗”的诏书,大儒方孝孺更明确地说,百姓“好义则易使,从化则畏法”。清朝则大力提倡“移孝作忠”,利用宗族道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

力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牢固,其结果是朝廷的专制与宗族的专制联成一气。这些都是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的表现。

27.简述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答:自16世纪中叶,西方人就将目标瞄向了中国,如葡萄牙人赖占了澳门,荷兰人占据了台湾、澎湖等。在这初步的相遇中,中国一点也感受不到危机。明朝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是顶尖的,这有郑和下西洋为证。然而在郑和从海洋里向“番邦”们扬大明国威的同时,他的政府却不许百姓下海谋生,稍早些的朱元璋有“片板不许下海”的规定。在西方人向海洋寻找未来时,明朝却把国家牢牢地锁起来了。这样以来的政策,在清王朝那里基本得到了延续。结果造成了我们对海上来的敌人难以对付。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这种政策遭到了丧权辱国的惩罚。

28.简述明末清初“三先生”及其成就。

答:明末清初的“三先生”是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他们的成就表现在:都参加了抗清斗争,著书立说,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反思,有可贵的民主色彩

二、论述题

1.试述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

答:在原始文化里,宗教信仰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从黄帝时代的“封禅”、“鬼神”,到帝颛顼的“绝地天通”,再到尧舜时代的“敬顺昊天”,线索清晰地层示着宗教从低级向高玻的发展。因此说,五帝时期的历史,实际是宗教中心的形成和发达。它所以能将众多的人辐凑在一起,是因为这宗教中心涵盖着先进的文化。可以这样说,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

2.为什么会出现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分封制?

答:据《逸周书》及《史记》的记载,灭商之时,周武王曾登高眺望商邑,他看到商朝政权虽然灭亡,但众多的殷商遗民还在。如何巩固周家统治?“自夜不寐”的周武王向周公旦提出在商族聚集地区,建立政治宗教中心以稳固政权的措施。实际上,灭商之时周武王就“褒封”了五帝的后人,并以“纵马华山”、“振兵释旅”的仪式,向天下人做出永不以兵戈相待的表示。这虽说是仪式,但一个用武力消灭了敌国的领袖,却做着这样的姿态,其间是有着政治观念转变的。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的分封制即肇端于此。

3.试述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答:西周分封制的历史作用主要有三点

①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周人并没有把被他们征服的族群全部变成奴隶踩在脚下。在封建宋国的同时,周也对商遗民进行了分割,如将“殷民六族”分配给鲁,将“七族”分配给卫,将“顽民”迁移到周等,但成族地分配,只是

对强大的商族群体进行拆解,意在消除他们的反抗的力量。殷遗民在周朝社会里,甚至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如可以按他们的习惯去经商等。周对商遗民尚如此,对其他族群,也不至于太差。另外,周人还有意利用婚姻,广泛地与异姓贵族建立稳固的亲戚关系。这些措施最大的好处,是为渐渐消除族群问的仇恨乃至文化界限,提供了前提和保证。因此,分封制的实施,实际完成的是这样一项重大的变革:在一个广大地域上,众多的林立的人群,敉平各自的族姓界限,走向融合。西周王朝的历史功绩在于它“孵化”出一个统一的文化人群,中华民族的基于由此生成,后世一切统一家国社会的建立,都仰仗这一基础。

②旨在维护王室统滔的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周朝的分封,各诸侯国是有自己的土地、军队、人民的,是实体性的政权存在。王朝要使诸侯有效地捍卫周室,就必须向他们让渡权力,而诸侯要想保证自己的存在,必须捍卫王朝的权益。分封制是一种富于“弹性”的制度,与后代王权专制有重大的差别,那种认为中国自周代就是专制社会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

③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在周初异姓族群林立的情况下,每一个分封出去的国家,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开辟生存空间。这就必须因地制宜地去寻求自己发展的道路。如在东夷文化区立国的鲁是变俗革礼,地利饶衍的齐国则广开渔盐之利。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

4.试述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答:周人极端重视农业。但是考察周人的重农,他们不是仅把农耕当做简单的生产行为,而是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一是继承传统,因为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二是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所以,与周公的重农相应,《诗经》和《周颂》、《大雅》、《小雅》中,保存了大量农

事典礼的诗篇,体现着西周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5.春秋战国时期怎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于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这样就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这是形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的原因。二是民力的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列国林立,加之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大增,为民间的农业、商业、手工业、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隙、机会和条件。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形成“百家争鸣”极其重要的原因。

6.试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特点。

的思想家,老子像学者,孔子、墨子则像老师。N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他们的思想基础一般在春秋时业经前辈创立,他们的作为是在学派间的争论中,捍卫并发展本学派的主m。所以,前期的著作多是对老师或创始人思想的语录,后期则多争@的论说。另一点更重要,诸子百家与时代的互动和相互选择。各?派都在不断调整和深化自己的理论,努力适应着社会的要求。学派与学派之间也不断地在相互争鸣中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7.试述秦汉时期打击匈奴的不同后果。

答:在秦统一中国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业已强大,并趁中原内战之际,进占河南(今内蒙伊克昭盟)之地。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215年),秦朝军队30万在将军蒙恬率领下北击匈奴,扫清了阴山m南的匈奴势力。秦在黄河以北地区驻扎军队,在河南之地设立郡A,从内地移民三万垦荒守边,并调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长城,对秦I朝政治构成了致命的伤害。但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的战争中,女的战役有三次,即河南战役、河西战役、漠北战役,迫使匈奴向西北n远地S迁徙,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西北地区的威胁。汉朝打击匈N的结果是打通了西域。而著名的“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f中外的文化,这就是汉朝打击匈奴后产生的最重要的结果。

8.试述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

答: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分封制的反复。秦朝实施郡县制,守旧的读书人因反对这一新制②,遭到了坑杀,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秦末的暴政激起万民66反抗,不少六国贵族的后人试图利用民心恢复旧制,典型的表现就£项羽以“霸王”的身份“封建”天下。就是战胜了项羽的刘邦,在很女程度上也是分封主义者,他的封异姓及叫≥同姓不王”,都是证明。Ⅸ文帝、景帝时期,西汉同姓分封制相对稳定,不少诸侯国经济文化女声有色,如吴国的煮盐冶铸,河间王的致力礼乐、学术,梁国对文学士的网罗等,但是不久矛盾就爆发了。王朝在分封诸国时,是把等

@①礼法放在首位的,封国任何势力和权力方面的增加,都会被视为zf甲廷的冒犯;而诸侯国随着实力的增加也逐渐坐大。双方找不到共存的平衡点,就只有战争。在西周,封建诸侯所以成功,在于当时众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部族的存在,共同的文化基础尚未形成。这都限制着王朝与诸侯必须共存共生。汉代这样的前提已经消失,诸侯国只会片面发展自己而不顾朝廷。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

9.试述两汉朝廷选拔官员的文化标准。

答:两汉朝廷选官的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血著。孝廉即孝子廉吏,是两汉人仕的正途之一。被举的人一般都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茂才即秀才,与孝廉同样重要。举人侧重政治才干,人数较孝廉为少。贤良方正文学科,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

有此科,意在选出能“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三科中,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在学问。可以这样说,三科取士是政治,也是文化行为,对化导社会以道德身,以学问扬名,有着非常实在的作用。征辟也是两汉征集贤士为官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中央地方并行。在中央有皇帝征辟和公府征辟,在地方有州郡的征辟。皇帝的征辟最荣耀,但不经常。公府和州郡的征辟是士人主要的人仕途径。因为两汉风尚是,有名望的公卿,以能罗致天

F名士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所以,天下英才俊士,往往以此作为出身捷径。汉代的考试是与察举相伴而行的,察举出来的人是否任用,还须经过各种考试,种类有皇帝策试、公府考试、博士弟子课试等。以上内容就是两汉选拔官员的文化标准。

10.试述两汉经学的作用及变化。

答: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实行的是内法外儒,安抚与镇压并用的政策。他利用儒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封建统治。而到汉元帝上台后,提拔了一大批名儒来主政,使得西汉儒生一套宽政减刑、不与民争利的言论不顾实际地得到实行。建国二百年的王朝腐败已经十分严重,现在全用“宽政”,使得王朝政治如脱缰之马般健向更腐败的地步堕落。本来汉代儒学就是杂着阴阳灾异的混合物,?的宇宙论模式是阴阳家的五行相生相克,落到历史层面的是“五德舅始”之说。政治的腐败透顶,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汉家“失德”该有亲王朝代汉的说法渐渐流传开来。于是王莽利用这种说法,代汉建与新朝。但王莽是一个食古不化的经学书呆子,他完全按照《周礼滩理国家,所行的大政没有一样切合实际。当时由于天灾人祸,人民J法生存,开始造反,他还只顾和大臣们议制度,以为礼制一定,天下(然太平。所以,王莽的失败,是一场经学的失败。东汉建立后,像“;舜禅让”一类的经论被皇帝“受命于天”的论调代替了,以后再也没见谁敢提起过。

11.两汉儒学独尊为什么会养成一个士大夫阶层?

答:两汉儒学独尊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从这时起,儒学之士利到了提拔和重用。特别是从元帝以后,经学兴盛,儒学起家的士人:始分享国家的权力和利益。东汉时已形成“累世公卿”的局面,许当家族的成员连续数代以“家学”做三公的官,儒学之士更是庞大官食机构的骨干力量。这个阶层逐渐形成一种联系紧密的以家族为中寸的地方势力,达官一般都是经师,想人仕的人必须向他们习经术,僚之间渐渐形成“门生”关系;作为地方官又可以聘用属吏,“故吏”系得以形成。汉末许多割据一时的诸侯都有这样的私人联系为仍托,如袁绍集团等。这个阶层与外戚和宦官比是社会的“清流”,是)下的人望,影响力很大;他们也极其风流自赏,特别注重自己的身仑和门第。而魏晋以后的门阀制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2.试述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

答:统一西晋王朝的旋生旋灭,是大一统帝制文化阶段性走到上头的结果。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但更深层的原因房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从司观上看,作为王朝官僚阶层主干力量的世家大族,未必有意地要夕裂,充其量只是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但问题出在这个阶层由于获得了太多的既得利益而变得无所作为、精神腐朽。自从曹丕实行“九晶中正制”以来,已经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由于这个阶层高官厚禄可以世袭,带来的多是腐败的后果。这后果主要有两点,一个重要表现是士人的不恤国事,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奢侈腐朽。而奢侈的生活要维持,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地搜刮民财,贪污受贿之风大行其道。国家如何不亡。所以,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其后果就是:从西汉重儒术起,几百年培育起的一个对维系社会政治有重要职责的阶层,到汉晋之际,已经被权力腐蚀,负不起它应负的政治责任,因此,西晋灭亡是必然的。

13.试述南朝政治及士族文化。

答:南朝自东晋始,东晋是世家大族势力获得更大发展的时期,高门大族完全掌握了政权。东晋得以立国很大程度上是世家大族抬举”的结果。东汉以后,是士族操纵地方权力,经西晋到东晋,中央权力几乎都操纵在大族手里,所谓“平流进取,坐至公卿”。大族在政治及其他方面的得势更助长了他们的门阀观念,士庶之别,判若云泥,高门与寒庶,不相来往,不共交游,更不可能通婚。连皇帝对此也无可奈何。极盛必衰,大族的炙手可热,埋下了衰亡的根子。一个表现是在政治事务上变得极其懒惰,当官一定得是清闲的,任何忙碌的官职通通不干;久之必然实权旁落,寒族势力趁机崛起。高傲的世家大族有一个心理依据,即他们是书香门第。当他们在政务上懒得多问时,他们就把大量的热情投入到文人的雅事之中,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学术、文学和艺术,同时也越发放浪形骸。这些在他们都是风流自赏、向社会自明身份的凭藉。实际上,当世家大

族把政务实权避让出去的同时,也更牢固、更出色地把文化大权操纵在自己手里。这个权力,即使在士族政治失势时也基本没有跌落。因为寒门势力在政权上可以得势,但他们不能不与士族合作,在文化方面不能不向士族看齐。所以,南朝的寒门就是当了皇帝,也不忘当诗人,把土子召集在身边,附庸风雅地吟诗弄赋。即使在政治上失势的士族分子,越来越像文丐,但全社会地“尊重文章”却一天也没碱色。唐代诗歌的鼎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南朝的风尚拖带出来的。

14.试述永嘉之乱后开发江南的过程。

答:永嘉之乱后上百万的北方农民迁移江南,为江南的开发带来了生力军。北方在经历着社会经济的倒退时,南方却获得了大开发酌机会。朱大渭在其《六朝史论》中曾这样描述魏晋以后南方的开发情况:直至两晋,汉族和汉文化在南方的发展,还只是限于长江流域的沿岸,以及从荆州南下,通过湘州(今湖南)逾五岭而至广州的交通绒上,以及以广州为中心的一些点线。东晋时北方人大量地南移,再经过宋、齐、梁、陈四代,南方的开发逐渐扩展开来。大体上从长江中派向南,湖南的湘水流域,江西的赣水流域,广州的珠水流域,都得到深度的农业开发,并且连线成面。此外,四川的中部与北部,长江以北的淮河、汉水流域,也都获得了相当程度的开发。不过,开发最深入、:经济水平最高的还是长江下游地区,如太湖流域,今浙东绍兴、上虞

地区等。随着农业经济的开发,商业经济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南朝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市)及军事重镇荆州和益州都是当时重要的城市,在一些城市的门外,还兴起了草市,显示着商业经济的活跃。四通八达的长江水运则成为南朝经济交流的纽带。以上就是永嘉之乱后开发江南的过程。

15.试述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

答: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两汉之交传人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最早传人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四十二章经》,而早期的传教者为西域胡僧。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十分迅速,到三国时,据载在今徐州一带就有成千上万的信众。也大概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到了魏晋之际,佛教教义已经以大乘经论为主。大体而言,魏晋南北朝佛教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

般若学为主,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后期以涅檠学为主,代表人

佛教在南北朝的发展,是有南北之分的。在南朝,皇帝和士族对佛教都有极大的热情。皇帝信佛以梁武帝为最甚。他曾经四次出家,大臣每次都用上亿的钱把他赎回。此外如齐代的竟陵王萧子显,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庐江何氏等,都崇奉佛法。不过,南朝士人信佛的特点是“偏于谈理”,这实际是延续了玄学清谈的习惯,他们喜好的是佛教所含的哲理部分;对儒、释、道三家义理往往喜欢作调和之论。南朝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基础,所以在接受外来宗教时

显出鲜明的本土色彩。南朝虽然也大兴佛法,但舍身出家的人相对北方而言数量要少得多,而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冲突一般也只表现在理论上。北朝人信佛的特点是“偏于教”,其含义是北朝人的信教重在照佛教所说的去修行,以摆脱轮回,所以特重禅法。这与北朝多内迁的新兴民族有关,这就使佛教普遍深入民间。南朝信佛喜欢兴建寺院,北朝则喜欢立塔造像。建寺院是重视僧人,以便与之论理谈玄;造佛像则重在礼佛敬神,或往生安乐之士,或求当世福报等。出家在生命的层次,可以摆脱六道轮回;在现实层面,可以摆脱沉重的租税赋役,所以]C朝僧人特别多。到北魏末朝,僧人已经多达两百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十分之一。由于大量的人口成为佛教徒,使国家既缺少兵源,又缺少税源,大量的土地也被控制在寺院手中,形成寺院经济,直接妨碍了国家利益。所以,在北朝出现了两次大规模地灭佛,一次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一次是在北周武帝宇文邕时期。不过像北周武帝的灭佛,主要在于富国强兵,因而所谓的灭佛实际是只破僧寺,不反教理。

16.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融合。

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侯、俚、僚等。这些民族政府或用武力迫使他们成为国家纳粮交税的编户齐民,或在这些民族聚集区内设立左郡、左县直接统治。经过长期与汉族的杂居,族群界限逐渐消失北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州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因为只要他们在刊原建立国家,只要他们接受农业生产方式,就不能不接受中原文化。1如北魏鲜卑人汉化的过程就是典型的例子。不过,我们不能将北剖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I北朝人信仰佛教的人数众多,因此,佛教使北朝族属各异、文化不同的人群,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道地平线。但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在观念的层面还是在实际生活方面,北方都着边地民族风尚的熏染,如胡服的流行、胡床胡坐、胡乐的兴起等。这样经过长期而深入的胡汉文化间的互相熏染,一种既不同于汉亦不同于胡的刚健、质朴的“北方气质”已经形成,它与南方的细致、灵秀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南北民族融合的差异,是南北人民数百年艰苦的开辟和深刻的融合获得的文明新成就。这正是南北民

17.试述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

答: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主要有三点:

①尚武精神。唐朝立国以后,展开了比秦汉更大规模的开边拓土,最强大时疆域东到朝鲜半岛,西与今天的伊朗接壤,南到越南,北逾大漠而人今俄罗斯西伯利亚一带。唐朝所以有这样强劲的军事实力,完成这样大的开拓,一句话,在它精良的府兵,而府兵的精又以北方传统为背景。北朝以来实行的府兵制到唐朝得到继承。此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

时从军打仗。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但关中(今陕

西、甘肃东部)地区最多,数量几乎占全国的百分之四十。但习惯于农田耕作的农民,仅有农隙的短期训练,无论如何都不会马上成为驰骋沙场的能手。只有一种解释,唐朝早期之所以采取府兵制,依仗的是北方尚武精神。另外,对马匹的热爱又是初唐时代的普遍时尚,如打马球及骑马射猎在上层社会特别流行。再者政府对马政特别注意,在陕甘地区建立大量的军马场,马的品种是经过杂交改良的,而且价格便宜,便于参战的府兵白备。所以说,唐朝若没有它从北朝带

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其赫赫武功是不可想象的。

②开放的民族政策。在唐朝,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基本都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唐太宗曾颇为自许地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与其说是唐朝皇帝思想境界高,不如说他的北方文化传统赋予他这样一副心态。这是因为关陇贵族胡汉共处的文化经历,使他们不会有那么强烈的“严夷夏之防”一类的狭隘族群观念的根本。唐对异族心态的开放,可以由文成公主出嫁一事看出。所以,心态的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唐朝

对异族除那些侵扰边境者进行军事打击外,一般都采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让这些部族自治。在边疆地带,王朝或设都督府,或立羁縻州县,但基本都用部落族长为首脑。而数量众多的边地贵族在朝廷任重要官职,也是唐朝特有的现象。这不限于境内,来自日本的晁衡和朝鲜的崔致远都可以在朝任职,可见唐朝气魄之大、包容之广了。更重要的是,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景观: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联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使边地民族纷纷效仿唐朝制度,建立起自己的政治体系,并热情地学习着中原的一切文明生活方式。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学习,如胡服、胡床、胡乐等。而著名的玄奘取经及其试图建立原汁原味的佛家教派的努力,与唐人特有的对异域文明的热爱有相当大的关系。总之,当时的首都长

安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融会场和集散地,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亚洲各国的人员、文明、物产,也可以看到来自边地、异国的留学生和遣唐使,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欧洲。

③崇佛教与重诗文。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道教、儒教以及伊斯兰教、摩尼教、景教、袄教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信众。朝廷文教基本是一种以儒学治国(表现是以儒家经典选择政治人才),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其中尤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从总体看,唐人对宗教抱的不是南朝时代“偏于理”,而是北朝的“偏于教”。早期的皇帝都热衷于佛教。如武则天就诡称自己是弥勒佛转世化身,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这样的欺骗手段,不是她偶得的灵感,而是来自她宗

教的虔诚和迷信;这样的手法能够奏效,也正是普遍信仰佛教的结果。北朝式的宗教信仰,使佛教在唐代达到了极盛的局面。佛家的高僧们受着中国宗法的启发,通过对佛教经典的诠释,建立起各种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禅宗等。诸多宗教各呈异彩,分流并进,最终形成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另外,在唐代诗歌、文章大兴,太宗、玄宗都好舞文弄墨,唐太宗做秦王时开学士府,延揽十八学士。初唐公认的上官仪、沈佳期、宋之问等对唐诗的发展

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们都是宫廷诗人,聚集在一起吟风弄月是他们的常科。北周朝廷因为对南朝诗歌的酷爱扣留过诗人庾信,现在皇家不需这样做了,大唐有的是才子,只要把他们拢聚在一起就可以尽情风雅了。连国家选拔政治人才的科举考试,都加上诗赋内容,如果王室没有北朝心态下对诗赋文学的狂热,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唐朝统治者对诗文的重视,从而使传统的诗文重新振作起来,成为一代读书人的大事,并终于繁荣成一个伟大的诗文时代。

18.试述唐朝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答:在唐朝,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基本上都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但这种边疆民族政策带来的历史结果,则使北宋立国更为艰难。因为唐朝在强盛时,作为东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和平的方式,带动着文化的交流和文明的共同进步。一旦中原政权在晚唐五代变得衰弱时,那些早就享有较高自治权力的边地民族,则乘机内迁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北方的辽、西北的夏无不如此。两汉时边地民族的内迁是以部落的形态杂居,而北宋建国时,发

育于唐代的北方异族政权已经在那里等着与它较量,所以,它必须面对历史的结果。为防御北方政权的南下,它必须建立一支庞大的常备军队,养兵开支的耗费前所未有。但对付北国兵马,宋军却几乎是屡战屡败。因为北宋建军思想过分借鉴了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而陷入严重的局限,如安史之乱及随后的藩镇拥兵自重,这给北宋开国者的印象太深了,致使皇帝对将领极端猜忌。北宋一建国,马上“杯酒释兵权”地解除了战将的指挥权。平时是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打起仗来,将军得照着由皇帝事先制定的方案作战,所以没有不失败的道理宋朝虽然忌讳武人,但对文臣却是非常信任的。宋代基本延续了隋唐科举制度,并多加改进,使之日趋严密。每次开科取士的人数较唐代大大增加,考试及格马上录用,不及格者,则可以由皇帝“恩赐”进士出身。对士大夫的优礼,也空前隆重。首先是俸禄优厚,在职及退职的官员都有厚禄;其次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特权,称为“荫子”之制,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姓亲戚。凡此种种,造成了一个待遇丰厚、养尊处优的庞大官僚阶层。外有并立的敌对政权,北宋不得不大量养兵;忌讳武将,又养就了一个庞大的利禄阶层。两者及其他奢侈浪费,造成北宋财政的极度困难。这又引发了改革的浪潮并激起士阶层剧烈的党派之争。这一切,追溯其源,都与唐朝在民族关系上的开放精神有着直接的链条般的联系。现实上,北宋不能不面对唐朝崩溃后的局面;观念上,又

不能不注意唐朝的经验教训。所以,两方面都促成着一种情况,就是北宋立国艰难的处境。

19.试述两税法的作用。

答: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对赋役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不仅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所以,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不相同的国家观念。两税法的核心是“唯以资产为宗”,它改变着将工商业视为浮末、不道德行业从而严

加限制的做法;也改变着将土地的占有,视为威胁国家安全从而严厉打击的旧做法。尽管它并没有表现出保护工商业及大地主利益的积极性,因而存在着重大局限,但政府现在已经初步懂得以经济的手法管理国家经济的道理,因此无意间也承认了一切私人的赢利活动是合法的,从而引起所有制观念的更新,这放开了一条缺口,使地主阶级、工商业者放开手脚去兼并土地、经营产业,贫苦的社会阶层也因此获得了一点自由,即清贫可以少出或不出赋税。他们就可以用契约的方式向地主租赁土地,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多了。社会矛盾的表现方式也有所不同。唐朝中期以前,人民起义的矛头多指向朝廷,中唐以后则更多地指向地主,北宋初年王小波起义提出的口号是“均贫富”,以后造反甚至是要“替天(“天”指皇帝)行道”。凡此种种都表明着社会的变化,重要的特点是两税法的实施,为社会的富人和穷人都不同程度地松了绑(富人受惠当然更大)。正因如此,唐宋之际才出现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高涨。

20.试述唐宋间南方经济的高涨。

答: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南方转移,直到南宋才基本完成,这期间形成了南方经济的高涨。中唐以后,南方的水稻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大兴水利,促进着稻作农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曲辕犁也被广泛使用于水田了;插秧技术得到推广,早熟的品种被引进到那里,这一切促使着稻米产量大幅度提高。“苏湖熟,天下足”,南方的稻米对减轻全社会生存压力有重要意义,也是

唐宋时期国脉所系。此时的长江中下游流域,进入了全面开发耕地的时期,以上这些都显示着实行新税法对农业开发的刺激作用。南方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丘陵旱地也被开垦出来了,有更多的土地用来种植经济作物。茶叶在唐代就成为包括一般平民百姓在内全社会的日常消费。在全国贩运茶叶是有利可图的事业。茶树、桑树、漆树、竹子广泛栽植。经济作物的发展即手工业的发展,南方人以特有的灵秀(其实是生产经验累积的结果)制造着漆器,编织着竹器,纺织着精美的丝织品。陶瓷制造业唐代前期中心在北方,以后逐渐南移,到宋代,景德镇已经变为天下瓷都。而陶瓷制品也在唐宋之际成为老百姓的一般性日用品。此外,像盐业、矿冶业,南方都有长足进展。生产的高涨一定会带动商业贸易和都市文明的发展。唐宋两代南北经济交流十分活跃,陆路交通之外,大运河和长江成为全回经济交流的大动脉。由于联系东、西亚的丝绸之路的中断,商人们把注意力投向海上贸易。在许多交通要道,集市贸易空前发展,大运河和长

江沿岸及东南沿海大都市纷纷出现,十分繁荣。“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长安、洛阳、开封、扬州、成都、广州等都是当时著名都会,而且扬州、成都、泉州、明州等城市,都是随着区域经济的发育而发达起来的,是富甲一方的经济中心。以上就是唐宋间南方经济高涨的概况。

21.试述唐宋市井文化的兴起。

答:唐宋间市井文化的兴起,是最能观察当时社会文化情况的。因为市井文化是适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新文化。如讲述历史及人世间故事的“说话”,从中唐以后就兴旺起来,有了行会并在南宋进入“黄金时代”。记录“说话”的文章叫“话本”,是后来白话小说之祖。戏剧的发达同样令人瞩目。一种被称之为“宋杂剧”的戏剧在瓦舍勾栏中演出,并且已经商业化。以温州为发祥地的南戏与杂剧南北相

应。此外还有滑稽戏、傀儡戏、影戏等,都在市民中找到了自己的观众。宋代伎艺商品化的突出特点是,从京城到地方,从宫廷到民间,不论帝王、官僚还是士子、商贾,都可以出资雇用乐户艺人,随时演出。而中国文学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把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如此密切地联结在一起。当然新的文艺表现着新兴市井阶层的思想意识,但在说话人的讲古说今中,在戏剧搬演着历史的故事时,民众更接受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道德伦理和生活观念。这不仅沟通着古今,也沟通着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所以说,唐宋间兴起的市井文化,对一般民众的“教化”作用,甚至要比国家办学来得还要普及和深入,它们促进着民智的开发。

22.论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和我国近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答:我国古代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曾使我国传统科技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它们对世界的贡献主要在于: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世界思想文化的交流。火药和指南针,对世界的政治、军事、商业、航海业发展有极大作用。曾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我国近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主要在于:由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及社会生产缺乏开拓进取,限制和阻碍了四大发明和许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发展,才使我国近代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了。

23.试述北宋新党旧党的分歧。

答:北宋神宗年间,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和以司马光等为首的“旧党”,在对国家的治理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新党想以变法的手段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旧党则以“扰民”、“生事”、“与民争利”为理由反对变法。一般来说,新党代表士大夫积极有为的精神,但旧

党也不能简单地视为“反动”两派的分歧产生于对现实的不同理解。旧党认为,现有政治体制及种种政策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出在官员们不能正确执行,而且与其像新法那样向民众开财源,不如从皇帝及朝廷的节约做起。同时旧党许多人更敏锐地注意了“吏治”问题,即王朝各级行政官僚、胥吏实际存在的因循及弄权舞弊的问题。新法必须由人去执行,但有这样一批官僚实际操作,再好的办法也得变质。新党则更多从应当如何一面去思考问题,王安石所设计的方案,如果真正被实行,也的确能起到改善社会的作用。然而问题是他先就遇到了旧党的阻力,此外也正如旧党所说,官僚胥吏们在执行新法时的上下其手产生的副作用极大。众多的官员不同意他的变法,王安石就用迎合他的人,变法中营私舞弊现象越发严重。王安石变法一时间起到一定作用,有的措施还被证明行之有

24.试述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

答:元朝蒙古贵族的政治观念是简单粗陋的。他们认为,被征服的土地既然是战利品,掠夺财富就是应该的了。在北方,元朝恢复经济的办法是广开牧场,实施屯田;大多数土地是强夺田而来的。在这些土地上盛行的是农奴制。在江南,原来属于南宋的官田变成新王朝的官田,强占土地的现象同样严重。地位最低的南人地区赋税征收十分沉重,政府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七来自江浙。特别是忽必烈后期用色目人阿合马执政,实行一种包税制度。政府确定税额,主要由色目人和汉族官吏去包办,至于实际征收多少政府不问,剥夺民众

达到敲骨吸髓的地步。其他的一些法律,如“打勘”法,更使百姓受害,连执行的州县官吏都叫苦不迭,实际就是“骗财之术”。另外,垄断铁、银矿业,实行盐铁专卖,所造的铁器质量粗劣,强行卖给百姓。此外还有滥发纸币作为搜刮民财的手段等。不过,元朝统治者与历史上其他王朝有一个重要不同,就是他们从不贱视商业,相反特别优待和利用色目商人,让其为他们大量敛财服务,如他们把掠夺的大量

金银借给色目商人,由他们去放高利贷,然后向蒙古人纳息,这就暴露出蒙古人的重商是变相掠夺的本质。

25.试述明清时期东西方丈化交流的情况。

答:明清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是:在当时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蛊惑下,东来的西方传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据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明末清初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多达六十余人。明末信徒有数千人,到清康熙年间,信教者已多达十几万人。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天文、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人中国。西方文化不

仅影响到一般民众,也影响到了士大夫阶层。像徐光启、李之藻等的科学精神及其著作,都与受西方文化影响关系至大。而此一时期,中国的养蚕和陶瓷技术传到了欧洲,此外还有大量的花草、树木品种也传到国外。再如中国的天花接种术经土耳其传到欧洲,18世纪在那里家喻户晓。它的降低病毒源毒力的治疗原则,启发了英国人种痘木的发明。还有中国的科举制经过门多萨、金尼阁、弗内斯的反复介绍

传到西方。所以,法国大革命时就曾实行过由考试选择官吏的做法,中国对西方的影响不仅限于科技,还包括观念层面的内容。清朝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启发了法国的重农学派。中国的审美观念也伴随着白色陶瓷、家具、花园建筑的传人,对西方施以相当影响。如伦敦附近的一处中式花园在当时就非常有名。还有,18世纪是西方科举孕育的重要时期,据李约瑟看,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打破了西方正统的神学唯心论,为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切趴的世界观;而莱布尼兹的哲学理论,则是受到宋明儒学中“理一分殊*命题启迪的。“理一分殊”的观念认为,每一个特殊的事物,都分有普:遍的“理”。

26.试洋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答: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主要是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在作i祟,它是罪魁祸首。具体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明朝的情况是“百里i之内,辖者三关,一货之来,榷者数税”;清朝的情况是“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此外还有上至皇帝下到底层官僚五花八门的巧取豪夺。政

治腐败的最大腐败是经济上的以权谋私。在一个重农国家里,商人及其他自由经济的业主要想发展,不打通官吏的关系是不行的。明清两代官员为大贪污犯的如过江之鲫,民间的富庶甚至引起皇帝的垂涎,明朝万历皇帝就因贪财而激起南方的民变。他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反税监的起义。清朝中期以后官吏的贪污之风比明朝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它有一项规定,可以捐纳买官。而康熙乾隆特别是后者的几下江南,把扬州的盐商搞得长期凋敝。由于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加之政府自身的腐败,使中国失去了一个与西方竞强的时机,这都是造成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27.试述明朝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

答:明朝士大夫群体基本可以分为正统与非正统两大分野。此外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主要指生活道路和思想状态。生活道路上的正统派指那些走着唐宋以来科举仕途老路的群体;思想上的正统则或是信仰程朱,或是信仰陆、王之学的人士。非正统一流有不少也是仕途中人,区别是他们不只在官场中兜圈子,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当时的生产科技及其他有关国计民生的事业上去;还有一些文人处在下层,但不少了不起的文学、科技名著都完成于他们的手中。思想的非

正统往往是把正统的思想推进一步达到的,典型的如王学左派。而发展到中晚期,异端思想激荡在思想文学各个方面。一般而言,道德意识浓重而又伴随着异端思想澎湃,是明代思想文化的明显特征明朝的学术活动以王阳明的心学最为著名。他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和“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王阳明的学说到李贽那里,就变成以“童心”冲决礼法,再发展到颜山农、何心隐,其处世的狂放简直就被当时目为“侠”、“贼”一流了。

28.试述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

答: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是:明朝的灭亡,对仁人志士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以明末清初的“三先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再者,清初对知识分子实施文化高压政策,以文字狱来迫害他们,使他们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另外,清代学风的变化还有着学术史本身方面的原因。从宋儒那里就有“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分歧。在成贤成圣的方式上,有的儒家如朱熹特别强调多学多思,另一派如陆象山,就强调多读书致知对发明心性没有好处甚至有害。后一派的意见在明朝王学兴盛的时代,是占了上风的。但明朝的灭亡,教训了人们不能只是空谈性理,还应该博学以致用。正是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考据之学渐渐兴旺起来。学者们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了大量的考订、校勘、辑佚、辨伪和注解工作,整理了一大批文献。因为这样的工作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特别兴盛,所以称之为乾嘉学派。这一时期的学术成就,对后代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是有很大帮助的。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题

1.农业文明

3.鸦片战争

5.勤农观

7.市

2.《农器图谱》

4.政绩观

6.《四时纂要》

8.墟

9.集

11.农商兼营

13.坐商经营

15.商幌

17.字号

19.采食经济

21.烹饪

23.阶层饮食

25.待客饮食

27.服饰的环境标志

29.服饰的体型标志

31.服饰的信仰标志

33.服饰的仪礼标志

35.服饰的职业标志

37.区域社会

39.血缘九族制

41.字辈谱

43.家风

45.血缘凝聚力

47.传统科技

49.历法

51.本草之学

53.七巧板

10.会

12.行商经营

14.市声

16.牌匾

18.行会组织

20.民居

22.仪式饮食

24.民间组织饮食

26.馈赠饮食

28.服饰的性别标志

30.服饰的年龄标志

32.服饰的阶层标志

34.服饰的政治标志

36.服饰的审美标志

38.家族

40.血亲五服制

42.家谱

46.地缘凝聚力

48.中国传统天文学

50.十二时辰

52.传统算学

三、简答题

1.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2.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是什么?

3.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农作物的栽培驯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说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

5.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原因何在6.明代是如何加强中央对全国土地、人口控制的?

7.举例说明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

荣,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8.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这对传统的农

耕经济有何影响?

9.我国民族商业和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何作用?

10.概述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

11.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是什么?

12.何谓以文促商?

13.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有哪些?

14.匠技的生产活动哪些与文化史有关?

15.历史传说如何解释工匠的三个特点?

16.行会有哪些管理方法?

17.祖师崇拜的行业规约有无实际意义?

18.我国生产经济的特征有几条?

19.简述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20.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21.简述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22.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3.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格局的文化含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24.中国传统社会中,居室建筑仪式的文化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25.在传统住宅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为什么?

26.我国节日饮食有哪些讲究?

27.服饰的形制有哪些基本类型?

28.概述我国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有哪些?

29.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0.传统中的社区组织是怎么组成的?

31.社区与地方圣地活动有何特征?

32.社区文化活动有何历史价值? 33.我国血缘社会有哪些礼俗美德?其产生原因何在?

34.我国人情社会有何公益传统?

35.简答我国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的表现及产生。

36.简答我国传统天文学知识。

37.我国传统算学有哪些特点?

38.何谓中国医学的腑脏学说?

39.何谓中国医学的经脉学说?

40.何谓中国医学的针灸学说?

41.简答我国的四大发明的贡献与局限。

三、论述题

1.试论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

2.试论我国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

3.试论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耕文化的影响。

4.农业文化事象何以大都与岁时节令有关,试举例简述之。

5.试述历代农书提出的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6.试论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

7.试论我国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8.试论我国日常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9.试论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文化观念。

10.试论中国饮食行为的文化含义。

11.随着历史前进,我国的饮食文化有何变化?

12.试论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13.试论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14.如何理解行旅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

15.试述中国家庭结构的文化要素。

16.试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

17.我国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惯有哪些美德应为现代生活所继承

18.试述我国科技的民族文化基础。

19.试述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0.试述我国四大发明。

21.试述我国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

22.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23.阐释我国农事信仰的文化。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外,还有一种是人体自身装饰。

三、名词解释题

1.农业文明:指在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

2.《农器图谱》:元代王桢所写的一部“农具史”性质的著作的一部分。他把当时南北方田间使用的农具、农业运输、贮藏、加工的工具和各种零部件情况,插图配文,是一部有相当价值的农书。

3.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因我国禁止英商贩卖鸦片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虽得林则徐及广东爱国人民的反抗,但终因清政府腐败而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4.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查国计民生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5.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

6.《四时纂要》:唐末或五代初期韩鄂撰。逐月列举应做农事及其具体措施,近于农家历的性质。《四时纂要》是唐代一个重要的农业文献,它对农业的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做了总结。

7.市: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即市场。

8.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墟。

9.集:北方把称固定日期的贸易场所为集,通常是

五天一大集。小集,

10.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

11.农商兼营: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经营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设架放货的。其中有些是以物易物的、与赢利无关的互惠行为。

1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靠行商运销,甚至长途贩运赢利。历史上的徽商、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以“船帮”、“车帮”等长途贩运方式,足迹及遍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国等。

13.坐商经营:即以定点店铺经营,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一些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的贸易集团。

14.市声:指行商小贩招徕顾客的叫卖声或代叫声。代叫声是以击打器具或乐器发出的响声以代替人的叫卖。

15.商幌:坐商店铺招徕顾客的一种传统标志是商幌。大致分实物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等。辛亥革命后出现灯具商幌。

16.牌匾:大都以木料制成的为书写商店名称或营销物品的横长方形或竖条形,挂在门头之上或门两侧柱上的商幌。

这是无形资产。

18.行会组织:行会组织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

19.采食经济:依赖大自然白生白长之物,采集起来以生存。

20.民居:承担居住(住人)、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利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的场所。

21.烹饪:简单说就是熟食制作。即把自然状态下尚不能食用的原料加工成可食品,提高了人们利用生态环境的比率和生存能力。

22.仪式饮食:是在传统信仰仪式活动中,既供奉饮食又唱诵经词,又称信仰饮食。

23.阶层饮食:饮食受经济条件限制。古称上层阶级为“肉食者”,把庶民百姓称“菜食者”,此即饮食的阶层性。

24.民间组织饮食:指办庙会或过善会时的饮食。这种饮食活动大都带有神圣信仰性质和民间习惯性(解决家庭、村落间的矛盾或协商、议事)性质。

25.待客饮食:是亲友间交往活动中的饮食。

26.馈赠饮食:过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人们交往活动中赠送食品以表心意的谓之馈赠饮食。

27.服饰的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服饰的单、夹、皮、棉,各有地理与季节气候要求。服饰要随地理、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换。

28.服饰的性别标志:原始服饰之性别标志是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附会阴阳五行学说,男为阳,女为阴,故男子服饰鲜亮,女子服饰相对暗淡。今日之性别标志大部分表现在样式、色彩、形体等方面。

29.服饰的体型标志:主要根据人的高矮胖瘦制作并设计图案。

,30.服饰的年龄标志: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样式、色彩、制作方法和用料等。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31.服饰的信仰标志:在服饰方面主要反映在图案绘制上,表现神的信仰或图腾信仰,例如天子服饰的龙袍,龙、风、麒麟图案象征尊与贵,天体云霞图案象征吉祥等。女子附属装饰晶必含有信仰标志,其簪花、插花都有镇邪驱祟之意。

32.服饰的阶层标志:随着社会等级制的产生和发展,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在服饰上就显示出来。在封建社会中,服装色彩有明显的阶层性。黄色为皇家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之标志,平民百姓之标志色为灰与蓝。在服装面料上,葛麻与丝绸标志贫与富等。

33.服饰的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中,如诞生、成年、婚嫁和丧葬,这四次重大仪礼要进行换装仪式。幼儿生下后着装、挂锁,以示长命无恙。成年男子要“加冠”,成年女子要“加笄”以示成熟。婚礼是建立夫妻关系的仪礼,服饰、装饰喜用红色,红色是血色,以示血亲关系之相传。丧礼表达了中国人的敬祖观念。丧服的种类较复杂,有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疏的丧葬等级制度。我国古代之创艮

有五种(称五服),这五种丧服以麻布的粗细和制作杓愈钿来区分着装者的地位亲疏。

34.服饰的政治标志:服饰还敏感地反映着政治制度。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古代完备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饰制度的。唐初的“武德令”规定了上至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饰,条款十分详细。至今某些部门的着装仍有相应之规定。

35.服饰的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装有别。文臣武将、学生士兵服饰之不同早就有所区分。近来服饰的职业标志在某些行业渐趋淡化,如运动服成了休闲服,猎装也成了时装等。

36.服饰的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古朴美、稚拙美、单纯美、自然美等。上层审美观与下层审美观有对立成分,也有交叉成分。但服饰不可能是纯审美、纯装饰性的,它脱离不了自然与人文的影响。

37.区域社会:指个人与群体取得社会化资格的文化认同单位。

38.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39.血缘九族制:血缘九族制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为九族。二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九族。

40.血亲五服制: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41.字辈谱:是把家族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成百上千年的记忆性文化链。

42.家谱: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维护家庭文化的经典。

43.家风:是一种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

44.人生仪礼: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一个家庭成员不同的人生阶段举行的仪礼,一般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

45.血缘凝聚力:是指家族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族的符号。家族内每一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它排斥血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族体制,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

46.地缘凝聚力:是说家族共同体的感情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的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47.传统科技: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就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

48.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国传统天文学就是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方面的知识与研究。

49.历法:历法就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三种。

50.十二时辰:十二时辰是以太阳南中为正中点,一个昼夜分为十二等分,每一时辰为两个小时,如子时是夜间十一时至凌晨一时。这十二时辰以地支命名。

51.本草之学:本草之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药学。主要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和保存等知识。

52.传统算学:我国传统算学是计算知识,研究轻重、长短、形体、多少等以及记数方法和算术、代数等知识。

53.七巧板:七巧板是汉族民间智力玩具,从唐代流传至今不衰。是将一正方形板切割为五个小勾股形板的块状玩具,可以拼接成人

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桥船等形状,可以阐明若干几何原理。

三简答题

1.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2.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是什么?

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3.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农作物的栽培驯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于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导致了人口的稳定增长,导致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

4.为什么说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

答:①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了一批青铜制造的农、兵、乐器,种类多,技术成熟,说明农事活动的频繁。②在殷墟甲骨文中可以看到黍、稷、麦、稻等多种农作物字样,说明已实行分类栽种。③殷商时还订出了测查岁时的纪时法。

5.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原因何在?

答:①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做“理国之道”,由帝王颁令劝农,祀社稷、祷雨水、定岁时、议庆典,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②此一时期,兴修水渠。发明改造农具、改善耕作技术、撰写农书、移民屯田和开垦边荒等,被当做社会大事。③农耕区的范围随之扩大,岁时娱乐渐成风俗,农业文化日益兴隆。

6.明代是如何加强中央对全国土地、人口控制的?

答:清丈田亩、制订赋税,继而又编造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7.举例说明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答:在历代政府的国策和地方的实施中,大都在重视水利的地方,出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例如黄河、长江文明的崛起,大运河对南北政治枢纽的联结,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泾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等,都是例证。

8.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这对传统的农耕经济有何影响?

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出现,一方面加速了土地所有制的兼并过程,使许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加入了市民行列;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农作物栽种布局的平衡,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增加,农耕经济失调。

9.我国民族商业和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何作用?

答: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带动作用。因为没有商业,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就不能内销外贸,就不能被外地好东西刺激,从而发现自己的文化实力和别人的优点。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无法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的轨道上,就无法提速。

10.概述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

答:在商周时期,我国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使用货币。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秦汉以后长安、洛阳等地已形成商业网点。到唐代已出现专卖店。宋兀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其活力。

11.我国民族商业的两个文化特点是什么?

答: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T各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二是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12.何谓以丈促商?

答:《周礼·地官》说:“大市,日昃为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些条文说明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文化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其他如市、墟、集、会(庙会)的形成,市商经营之道以及营业习俗的

市声、商幌、牌匾、字号,经营时的唱收唱付,广告的使用等,这些贸易模式、经营方法及习俗把朝圣、游玩、娱乐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事象揉进贸易活动之中。这种以文促销的传统,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即其发展和延续。

13.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有哪些? ·

答:主要有四种:①市,即集中贸易的场所,明代以后逐渐形成街市。②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叫墟。③集,北方把约定俗成日期的贸易场所叫集,为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等。④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叫庙市,后称庙会。庙会不是纯粹官办的,而是官民合办或民间自发的。赶庙会不仅仅是购物,还要朝圣、游玩、娱乐,带有集体性、类型性的民族传统文化

事象。

14.匠技的生产活动哪些与文化史有关?

工水饺”、“泥人张”、“面人”等。②工匠技艺的民族民俗,转化为大机器生产就消失了,如北京的“紫铜壶茶汤”、大排档的面对消费者手工拉面等,一旦改为机器生产:,那种技巧表演、人情交流的民族文化体验就没了。

15.历史传说如何解释工匠的三个特点?

答:①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②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一定的控制范围,产品就变形。③唯一性,一些手工业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换人制作人们就不承认了。

16.行会有哪些管理方法?

答:一是祖师崇拜,每逢祖师之祭日或收徒拜师、出师立业,或商量大事等都要向祖师致祭。二是师徒传承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三是行业禁忌,如“生行莫入、熟行莫出”、“技不外传”等。

17.祖师崇拜的行业规约有无实际意义?

答:祖师崇拜不仅仅是对先人的崇敬与信仰,在传统社会,建立祖师崇拜的行规,等于建立了技能知识的分类体系,使各行各业都有精神支柱,也都有饭吃,这是他们能世代生存的一个文化原因。,

18.我国生产经济的特征有几条?

答:一是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二是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三是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19.筒述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

答:按照季节从事种植劳动的农业生产活动,特别关注天时,遵循季节规律从事劳作。天文、历法就是从古老的强调天时的文化阶段演变过来的。我国的阴阳历法,便是在农耕土壤上生长起来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农业生产不仅只看天时,还要通过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鼓励人勤以争取丰收。这是一套由天时历法、土壤水文、动植物知识、岁时风俗和人文社会活动结合而成的系统经验知识,是中华民族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实践才形成的一种自我生存的文化观。

20.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

,答: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仅包括农业经济也包括手工业和商业成分。中国早期的家庭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势,其产品也与市场有一定联系。以工补农、以商求富虽非主流,但仍有其文化价值:它促成了城市的出现;发展了市民文化;打破了小农经济的

视野,引进了城市信息,并把地方或民族文化带向全国和世界。

21.简述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答:精细而知足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不仅是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资源的节制,而且包括择优生产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磨炼出的可贵意识,积累的可贵经验

22.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居住建筑仪式三个方面。把以上三方面定义为文化,能使居室因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变得与众不同。·

23.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格局的文化含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格局的文化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①确定居室周围边界的院墙。②家庭与社会联结的通道,居处的入口、院门,必是神灵的把口。③庭院。是院墙与居室之间的空地,是人神相处、人与自然相处的场所。④居室。居室建造、使用的两个原则:一是睡处,二是接神、待友、议事的公共空间——正房。

24.中国传统社会中,居室建筑仪式的文化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房屋寄托着人们的幸福与希望和生命的安全感,因此,建筑居室的各种仪式应运而生,居室文化在各种建筑活动中显现出来。一是选址仪式。遵循宫廷、官府、寺庙的“子午向”(即坐北向南)稍偏一些定位,象征着一种社会秩序,表现一种人生哲学。二是上梁仪式。梁是房子的心脏部位,关系全家安全,因此要举

行带有浓厚信仰色彩的答谢馈赠仪式。三是房屋落成后的贺新房仪式,这是与古老“避煞”信仰有关的表现。四是放置祖传家具的仪式。五是祭祀家神灶王的仪式,祈祷丰衣足食全家平安。六是搬迁仪式。从前中国人盖房子就扎了根,不轻易搬家,除非万不得已。因之,搬家就成了免灾仪式。

25.在传统住宅中,正房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地方,为什么?

答:在中国传统住宅格局中,以四合院为例,正房建筑高于、大于侧房,是家长住处,又称堂屋。犹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明堂,后称正殿、大殿。在一般民居中,正房是家庭议事、待客、举行红白事仪式之处。正房之中间一间(中堂)供奉神灵祖先。它把家庭、祖先、历史、社会和国家联系起来。因之正房是最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地方。

26.我国节日饮食有哪些讲究?

答:我国节日饮食有两种讲究,一是行为上的讲究,民间节日饮食强调全家聚坐并有相应的祭祀仪式,也就是强调团圆与敬祖尊神。二是观念上的讲究,重视取吉利,如春节年夜饭要有剩余,称“留余头”。做菜要有鱼有鸡,表示“吉庆有余”。上菜要有十二种,表示对来年十二个月的祝福等。

27.服饰的形制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一是衣着。最基本的是上、下衣,其次是鞋、袜、帽。二是附属装饰品。如发夹、簪、钗、耳环、项链、胸花、手镯、戒指、脚环等。三是人体自身的装饰。如发式、画眉、描

唇等。四是带有装饰性的所佩带的工具、护身武器和日用品。如佩刀、背兜、提包、折扇等。

28.概述我国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有哪些?

答:我国交通行旅文化,表现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这主要表现在:

①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最初的交通设施是陆路,它是人类沿着狩猎、采集的固定路线开辟的。《周礼》把大小道路按其宽窄分为五等:“径”、“畛”、“涂”、“道”、“路”。古人还把环境地貌不同的路加以区分,山野田间之路叫蹊、畛、阡陌等。城邑之路称街、衢等。秦统一后,推行车同轨制度。

②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早期运输以挑为主,后来又有抬,进而骑牛骑马。东北赫哲族用狗拉爬犁。传说黄帝发明了车,商周时车的制作已相当进步。到封建社会,车的使用有了等级制度。春秋时期出现舆轿,魏晋时舆轿是统治者的日常代步工具,明清后分官轿与民轿。桥的出现解决了河道对径路交通的阻隔,它在交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与传承。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行旅行业增加,分工渐细,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一些行规、禁忌、技艺等行业习俗。行旅规矩:出行要祭路道神或祭祖先,启程要选定吉日,吃吉利饭,放鞭炮等。行业范围:浙江一带水多,以摆渡为生的船家其经营对象主要是当地人,不收船费,春秋两季到河岸农家收一定数量的粮食,多少不限。外地人过河给钱给物均可,不给也不强求等,这是

传统互惠行为的表现,也反映了我国人际关系的温厚。信仰禁忌:船家造好船要谢鲁班继之燃放鞭炮送神,而后新船下水。航行间同行各船要保持沉默,以防出言不吉。船行中有鱼虾跳上来要把它们这些龙王亲戚放回水中,以免惹祸。行业技术:如轿夫抬轿后边人看不到路,因之常需前边轿夫喊叫提醒并以喊叫作答,前呼后应。总之,中国交通行旅的习俗反映了人们离家外出的不安全感和对自然神的

敬畏心理。

29.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互助,无报酬的劳力畜力支援或换工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互赠农副特产调剂余缺。三是公共地的建设实行民主制,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30.传统中的社区组织是怎么组成的?

答: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同地缘的家族组织往往结成社区群体。他们以某一地方圣地或社区内的农贸集散地为中心,以若干相毗连的自然区划为范畴,形成了历史上较大的社会活动。比起家族组织和地缘组织,这种社区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带动了中国传统生活文化的发展。

31.社区与地方圣地活动有何特征?

答:社区与地方圣地活动大都有以下特征:一是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由祭祀活动而形成庙会。祭祀活动有各式各样带有表演性的仪式,由各社区民间的朝圣组织承担,约定俗成,定期举行二是交换农副产品:地方圣地活动不仅仅是庆典祭祀,它往往和商品交换的集市结合在一起,一道朝圣,一道购物,共同参与,使大家在思想上结成一体。三是赌胜:如触摸寺庙某一装饰性建筑物以测运气之好坏,这是一种带有信仰色彩的游戏性赌胜败活动。四是吃喝:庙会上的饮食多为地方传统小吃,有特色且物美价廉。五是娱乐:除观看祭祀仪式带有娱乐性外,庙会往往要酬神唱戏或民间组成的舞蹈活动的赛会,很热闹。32.社区文化活动有何历史价值? 答:一是社区文化活动有的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线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二是可以保持各地、各民族的特质。三是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世的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使之遗产化,而不进入商品系统。33.我国血缘社会有哪些礼俗美德?其产生原因何在?

答:血缘社会的文化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事象。它维系个人与群体、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平衡,提倡祖宗观念、孝养观念、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营造亲睦祥和的气氛,培养善良、正直、奉献的人格风尚。这对形成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文化曾起到积极作用。34.我国人情社会有何公益传统?

答: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是中国人日常文化观中的一些公有共享的文化要素。诸如同情心、牺牲精神、乐善好施、不计回报、有容乃大、慷慨方正等。

35.简答我国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的表现及产生。

答:儒家赞美士耕、尚贤举才思想,由于它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因而对上、下阶层的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隋唐后,实行科举,寒士崛起,更塑造了中国人的读书心态和生活道路。在社会各阶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进己的途径。这就造就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奋斗传统,使他们蔑视社会等级,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满怀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奔

放的爱国激情建功立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高亢、明朗、雍容、浪漫、从容不迫的气质。

36.简答我国传统天文学知识。

答:我国传统天文学知识包括;一是天象观测。古人观测天象之目的是预卜人间之祸福,认为天变是人事顺逆、吉凶的表现。他们把空分成五大块,谓之“宫”。每“宫’’又分为“七宿”,每宿又含若干,星各主一事,这种将星象与人事相联的思维是虚妄的,但古人却由此认识了星的数量、亮度、颜色、分布、运动等自然规律。二是历法。中国传统历法是根据太阳、月亮的运动变化制定的,其基本元素称为日、气、朔三点。“日”是一昼一夜;“气”分“中气”和“节气”,“节气”就是二十四节气。从冬至到次年冬至为一回归年。“朔”是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每两朔之间的时间为一个“塑望月”,十二个月为一年。这个年与回归年的时间有差数,不到三年能相差一个月,故以闰月调整之。另外还有计时的方法,如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各有其名。还有计每日时间的漏壶和香篆(更香)。

答: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一是其应用性,即研究轻重、多少、长短等方法。二是筹算记数的方法。三是算术和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

38.何谓中国医学的腑脏学说?

答:在中医学上把心、肝、脾、肺、肾称“五脏”。把胃、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称“六腑”。“脏象之说’’认为,五脏六腑长体内,但其形象与功能则表现于外。腑脏在中医学里,不是单纯的生理解剖概念,

而是一个传统的文化概念。它的思想来源是阴阳五行学说,把五行观念与人体器官相配属,然后将它们的内性外象联系在一起考察、施治。

39.何谓中国医学的经脉学说?

答:经脉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支柱之一。根据这一学说,人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位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十五络经等,是一相互联系如环的循环系统,其中有人体器官的配届关系,人体与外界的天人配合关系,人体中的气结、聚、散与筋肉的关系等并据此施治。

40.何谓中国医学的针灸学说?

答: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应用的结果。按照针灸学说,只要确定某病属于某经脉,即可直接施治,其要点是辩证解决人体健康的“阻滞”与“疏通”的矛盾关系。

41.简答我国的四大发明的贡献与局限。

答: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这是举世公认的成就。东汉时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对我国文教政经66发苎提覆子有利条件。宋代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方便了印刷提高工效。它的出现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唐代火药的制成,宋代火器的出现对政治、商业都发挥着Ⅲ苎产用。指南针促成了海运发展,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发现,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历史进趁个,但受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的影响,这些发明未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没有能够得到更充分地推广、应用和改进提目。

三论述题

1.试论中国生产经济丈化的核心特征。

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它们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对补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游牧民族迁徙多、定居少,他们没有办法和精苎积累更多的固定财富,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他们在骑马:苎马和用马拉车的技术—亡,有许多领先之处;他们常年迁徙,还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此外,他们对异地文化的吸收与共享,也造成J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

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官营和民营手I业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从中国文化的整体看,F 管是上层经典文化或中下层民俗文化,都是农业文明的历史产物。中国文化的诸多特性其核心特征就是农业文明。

2.试论我国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

答: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水±资源和灌溉条件不尽一致。因此,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各自地区生态条件的生产习惯,创造了南北方农耕生产的不同格局。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耕培水稻,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梁、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浇灌等。

3.试论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耕文化的影响。

答:二十四节气文化,是我国南北农业区所共同发明的,也为两地所共同遵守。汉代以后,我国的官时和民时观念,都受到它的控制,统治阶级还把它当做礼制规范,向天下推行。每当重要节气来临,当朝皇帝都要亲自举行农耕示范仪式,表示启动全国的农耕生产。民间传承的二十四节气也深受官方的影响,如甘肃民间的“唱春官”民俗。两千多年来,我国农民按照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业生产生活,促进了农业社会的发展。

4.农业文化事象何以大都与岁时节令有关,试举例简述之。

答:农耕灌溉的季节性很强,需要严格地遵守岁时节律,因此各种农业文化事象大都与岁时节律有关。它们往往通过季节性的农耕仪式活动表现出来,并把此看成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例如,我国南北方各地在春分前后举行的开耕仪式打春牛,这一仪式在二十四节气确定之前就有了。先秦时由天子率公卿到郊外迎春,后来成了官民共同遵守的礼俗。从春种到秋收还有灌溉仪式、禳灾仪式。大灾之年向天抗争而举行驱虫仪式或祈雨仪式以向天要粮。秋

季新谷登场后,要举行秋报仪式,迎神赛社、择吉尝新。入冬有冬藏仪式,感谢天地并祈祷来年丰收。其他以农业为本的文化形态也都对岁时变化十分敏感。

5.试述历代农书提出的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

答:①水土利用的统筹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农业经营不能违反自然规律。②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农作物的栽种不能孤立地看待,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如何选择雇工,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处世,如何持家等都是农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③“荒政”思想。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因为我国传统农业一直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故中央农政国策中应有“备荒”、“救荒”部分。《农政全书》提出,官方应吸取民间生物学抗灾法④人力胜天说。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这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力足胜天”等。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巧种实干,可以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

6.试论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农政思想其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孔子把“足食”放在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的首位,这是一种明确的农政言论。儒家一直把人口兴旺、农业发达当作管理国家的政治纲领。到唐代,经济昌盛、文化开放,我国再度呈现出东方农业大国的恢弘气象。这一时期农政思想更加兴盛。《天元占经》、《四时纂要》是此阶段较重要之文献。宋元明清时农政思想仍占有很大优势。

7.试论我国民族手工业的发展。

答:我国民族尹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已进入高峰期。从传世和出土文物看,青铜器中有各种农具和其他生产、生活用具。到了汉代,青铜器制造衰退,丝织业获得发展。汉代以后,西北边疆形成丝绸之路,蚕丝业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制陶业出现亦很早,灰陶与白陶代表了商代制陶工艺的最高水平。在西周宗庙遗址中发现绳纹瓦,战国时代出现了砖,秦时制砖技术成熟,发现了条砖,汉代出现画像砖。制铁业在春秋时期已较普遍。其他手工行业在汉唐后迅速发展,诸如:制盐、制陶瓷、造纸、制

茶等。西汉以后从印度等地传人棉花栽种,随之棉纺业出现,明代以江苏松江形成棉纺中心。晚清时我国棉布畅销欧洲。手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为向现代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

8.试论我国日常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答:我国日常文化的形成,早期全民公有制并未彻底打破,只是从原始公有制度成了中央集权下的“国有”、“王有”、“社有”,这使中国人在后来的日常生活中,保留了相当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这种生活文化还是在民族血缘关系没有解体的情况下演进的,因此家族和宗亲关系一直在社会历史中发挥作用,这使中国人的日常文化生活富有天道人伦色彩。这种生活文化是在农业生产经济中的奴隶制不发达,生产者有一定人身自由,有一些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情况下产生的,或者说,更多地是在封建社会制度下建立的。这也使我国人的日常生活与众不同: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级性与秩序性、平等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等。

9.试论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文化观念。

答:我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主要是:①民本思想。是儒家文化的“足食”观,就是让老百姓吃饱。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的一项国策,是最基本的社会问题。

②节约粮食。勤俭节约是一种传统美德,节约的重要内容是节粮。古诗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是从来之不易角度讲的,与今日从爱惜自然资源有差别,但仍是强调不要浪费

粮食。③人格教育。在世界许多民族文化中,家庭教育是从餐桌上开始的。我国则利用饮食培养志向、观察人品,甚至把饮食观与人才观联系起来,这是中国所独有的。如把无能者叫“酒囊饭袋”,饱食终日者叫“脑满肠肥”。人要成才应经受“饿其体肤”的锻炼等。儒家历来主张要回避各种享乐的诱惑,提倡节衣缩食。④食疗观。中国人很早就懂得饮食与养生之道。我国古代食谱大都强调节制饮食,古人把宴饮的节制当成礼节,视作严肃的社会规范。总之,食疗观是强调进食

与人体之间的平衡,生理与文化间的平衡,勿过分。

10.试论中国饮食行为的文化含义。

答:饮食文化,从本质上说,不是指个人餐饮上的选择,是指共同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基础,指人们在这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①仪式饮食。许多传统的信仰仪式都有一套程序:供奉食品、唱诵经词等。这种食品祭祀,先秦就有。它除用于祭祀外,还用于军事、政治、外交和人生仪礼,人生红、白事和寿诞等民间延续至今②阶层饮食。饮食受经济条件限制。古代把上层阶级称为“食肉者”,把庶民百姓喻为“食菜者”,这反映了饮食的阶层性③节日饮食。春节的饺子、十五的元宵等是中国人传统节日时品尝的特殊食品。节日食品能体现群体之间的分享、庆祝、纳吉、驱邪等行为,凝聚着多种平民精神。节日饮食有各种讲究,行为上的讲究是强调合家团聚,并伴随着相应的祭祀仪式。观念上的讲究是求吉利,如春节包饺子要多做,要剩下,这叫“留余头”,做菜有鸡有鱼,表示“吉庆有余”等④民间组织饮食。一种是带有宗教意义的,如办庙会、过善会时的饮食。一种是带有民间习惯法功能的,如解决家庭、村落间的矛盾或商议什么事项等。侗族每年四月初八有本村妇女聚餐的“乌饭节”活动⑤待客饮食。即以宴会友,这也有一套礼貌做法⑥馈赠饮食。逢节日、喜庆日或访友会亲往往赠送食品以表达心意。以上饮食行为大都延续至今。

11.随着历史前进,我国的饮食文化有何变化?

答: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大都以家庭为单位,两三甚至四五代共同进餐。50年代后期的大食堂制,较大地冲击了传统饮食文化。60年代后又恢复家庭单位饮食传统。80年代后核心家庭增多,两代共餐的现象较为普遍,且倾向于快捷。逢年过节,各家大都回归传统饮食的习惯。

12.试论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

答:服饰文化不可能是纯审美装饰性的,它虽然与本民族的自然性格有关,我国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其标志包括①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服饰的单、夹、皮、棉各有地理与季节气候要求。服饰要随地理、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换。②性别标志。原始服饰之性别标志是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附会阴阳五行学说,男为阳,女为阴,故男子服饰鲜亮,女子服饰相对暗淡。今日之性别标志大部分表现在样式、色彩、形体等方面。③体型标志。主要根据人的高矮胖瘦制作并设计图案。④年龄标志。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样式、色彩、制作方法和用料等。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13.试论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恙。

答:和自然范围内服饰标志一样,它同样脱离不了本民族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其标志包括①信仰标志。在服饰方面主要反映在图案绘制上,表现神的信仰或图腾信仰,例如天子服饰的龙袍,龙、风、麒麟图案象征尊与贵,天体云霞图案象征吉祥等。女子附属装饰品必含有信仰标志,其簪花、插花都有镇邪驱祟之意。②阶层标志。随着社会等级制的产生和发展,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在服饰上就显示出来。在封建社会中,服装色彩有明显的阶层性。黄色为皇家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之标志,平民百姓之标志色为灰与蓝。在服装面料上,葛麻与丝绸标志贫与富等。

③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中,如诞生、成年、婚嫁和丧葬,这四次重大仪礼要进行换装仪式。幼儿生下后着装、挂锁,以示长命无恙。成年男子要“加

丧服的种类较复杂,有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疏的丧葬等级制度。我国古代之丧服有五种(称五服)。这五种丧服以麻布的粗细和制作的粗细来区分着装者的地位亲疏④政治标志。服饰还敏感地反映着政治制度,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古代完备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饰制度的。唐初的“武德令’’规定了上至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饰,条款十分详细。至今某些部门的着装仍有相应之规定⑤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装有别。文臣武将、学生士兵服饰之不同早就有所区分。近来服饰的职业标志在某些行业渐趋淡化,如运动服成了休闲服,猎装也成了时装等⑥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古朴美、稚拙美、单纯美、自然美等。上层审美观与下层审美观有对立成分,也有交叉成分。但服饰不可能是纯审美、纯装饰性的,它脱离不了自然与人文的影响。

14.如何理解行旅文化的两个组成部分?

答:交通行旅是随着人类的迁徙、运输和沟通的需要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从徒步到今天的海空运载,经历了漫长岁月。因之可以说一个民族的发达程度,可以用交通的发达程度来衡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把家庭看成生命安全的庇护之地,把家庭所在地当成“故土”依恋。一旦离家外出,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因此,我国的交通行旅文化就显示其复杂的内容来:一是民族文明的发展、前进;二是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

15.试述中国家庭结构的文化要素。

答: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寻找,具体可以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孝祭的规定是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孩子不属于夫妻而属于家族。家庭成员的作用也是由血缘家庭决定的,以男性为中心进行权力的传递和财产的继承。家长的社会地位及权力由长子继承。

16.试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

答: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主要有:字辈谱:这是记忆性的文化链,它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绝对地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家谱: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是维系家庭文化的经典。家风:是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人生仪礼:一个家庭成员的诞生、成年、婚配、寿诞和丧葬五个人生阶段的仪礼活动。血缘凝聚力:家族共同

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族的符号,它排斥血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庭体制,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地缘凝聚力: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另外,人们还会以传说中的某一共同祖先为祭祀对象,巩固地缘感情,增强本土文化意识。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甚强,它不依赖于丰厚的物质资源,主要是

精神传承来创造家的文化记忆。中国人认同家庭的共同意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

17.我国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习惯有哪些美德应为现代生活所继承?

答:在中国日常生活文化中,有许多可以总结的东西,经过变型发展,应为并且能为现代生活所继承。归纳起来,大致如下:一是血缘社会所提倡的祖宗观念、孝养观念、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以及由此营造出的祥和气氛,培养善良、正直、奉献的人格风尚等。二是人情社会凝聚成的同情心、牺牲精神、乐善好施、不计回报、有容乃大、慷慨方正等民族性格之公益传统。三是耕读社会形成的知识分子的

奋斗精神、对社会等级的蔑视、以天下为己任、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奔放的爱国热情与建功立业观念等。

18.试述我国科技的民族文化基础。

答:我国传统科技的文化基础主要受农耕文化和信仰的影响。从传统天文学的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看,天象观测的目的是以天象变化来预卜人间之祸福。把星象与人事相连的思维是妄的,带有很浓的信仰色彩。历法则产生于农耕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中医药学理论的基础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受神仙方术、道教文化、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宋明理学等的影响。这些科技方面的成

就有着有价值的一面,也有尚待解答之谜。总之是在当时传统民族文化所能达到的水平上产生的。

19.试述中国医药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答: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瑰宝。中医药学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对临床治疗经验的归纳,一方面与整体民族文化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神仙方术、道教思想、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宋明理学

等,均对中国中医药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相当深刻的影响。

①医学:在古代被视作“方技”,它包括“医经”、“经方”、“神仙”、“房中”四部分。后来“经方’’和“医经”逐渐成为传统医学的主体。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定型,直至今日。后来相继出现一些经

典医学著作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两汉时还形成了中医的“四诊”诊断技术,即望、闻、问、切。其中的切创立了中国独特的脉学理论。从汉到宋,医学理论又有了发展,相继出现了关于切脉、针灸以至于法医等专著。明清时代在探索免疫治疗上有重大突破。中国至少在16世纪时用人痘接种的方法预防天花。

②我国的药学是传统医学的一部分。西汉时出现药学理论,出现了“本草”一词。中国古代药学又称“本草”之学,主要是记述药物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后来的“本草”著作中还附有治疗的范例。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完成了集中药学大成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这是一部中药学百科全书。

20.试述我国四大发明。

答:我国的四大发明一是造纸术,传说是东汉时期蔡伦所创。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鱼网为原料制成纸,质地良好。二是印刷术,我国唐代初就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技术,到宋代毕弄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既节省工料又提高了工效。三是火药,它的出现是在唐代,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成了近代枪炮之雏形管形火器。四是指南针,

在战国时期就发现了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现象,制成了最早的指南针——司南。北宋末用于航海贸易。·

21.试述我国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

答:四大发明在我国发明之后,均传至国外。造纸术发明于公元2世纪初,公元8世纪传至中东阿拉伯国家,12世纪传至欧洲。雕版印刷术创于公元?世纪,公元8世纪就传人日本。活字印刷术创于公元11世纪,自公元14~15,世纪传至欧洲。指南针在12世纪中国用于航海后,中国商船在印度、南洋和波斯湾一带活动,于是先是阿拉伯人学会了指南针技术,继之传人欧洲,导致世界市场的出现。火药

约产生于公元9世纪末期,公元lo世纪先传人蒙古、阿拉伯,13世纪传人欧洲。火药在世界政治、商务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23.阐释我国农事信仰的文化。

答:农耕生产的发展,是在人类的生命圈与自然界的生物圈相互亲近的日常状态下进行的,因而人类易与大自然结成共同体。山川草木、风雷雨电,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天、地、人被看成一个统一体。对于自然界出现的超人力的现象,做不出科学的解释,随

之产生了神灵崇拜。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祗的神话相继产生,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穑、神农尝百草、伏羲制鱼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王布雨等,在人们口头上流传下来,经久而不衰。

第四章

四、名词解释题

1.制度文化

3.君主专制制度

5.三省六部制

7.科举制

9.九品中正制

11.诗赋取士

13.法律制度

15.《唐律疏议》

17.五礼

2.宗法制

4.三公九卿

6.郡县制

8.察举制

10.明经科

12.行卷

14.《法经》

16.“春秋决狱

18.“五服”

四、简答题

1.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

2.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科举制的特点是什么?

5.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是什么?

8.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9.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

10.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关系是什么?

11.怎样认识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

12.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的表现是什么?

13.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的表现是什么?

15.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

四、论述题-

1.论述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影响。

2.论述宗法制与王朝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3.论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4.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论述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5.论述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

四、名词解释题

1.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

2.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3.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4.三公九卿:秦朝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太常、朗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理中央事务。

5.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后,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六部隶属于尚书省。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

6.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系列变动,土地兼并战争到处发生。在大国吞并小国之后.征服者大都将小国变成县郡,以隶属于自己的行政系统之下。这种郡县制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期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

7.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土制度。

8.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9.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晶级,向吏部举荐。九晶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士族的利益。

10.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11.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进:亡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12.行卷:唐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后代那样严格,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子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

13.法律制度: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14.《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15.《唐律疏议》: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654年唐高宗颁行《唐律疏议》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16.“春秋决狱”: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17.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祭祀之礼;凶礼,死丧、凶荒之礼;宾礼,朝见之礼;军礼,出征、田猎等礼;嘉礼,冠婚、饮食、宾射等礼。

18.“五服”:按传统丧葬礼俗,亲属要依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穿戴不同的丧服“守制”,这本是周代的古礼,来自儒家礼制,汉代以后沿袭了这一丧服制度。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宗法人伦关系与等级制度在五服礼制中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

四、简答题

1.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

答: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2.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①皇帝总揽大权。封建帝王全面控制着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国家权力。②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③严密的人身控制。

3.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拄制度的政治化。②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③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4.科举制的特点是什么?

答: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前代选官制度比较,科举制具有以下三个显明的特点:①土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②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③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威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5.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科举制对唐宋文化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②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6.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答: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①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②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有以下表现:①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②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重要地位。③皇权至上,法自君出。④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8.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①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②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③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

9.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

答: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证宗法的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是:①传统礼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②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关系之间的协调。③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制的内容结合实现的。

10.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关系是什么?

答: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与俗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的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

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

11.怎样/k/Y.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

答:皇家贵族礼制可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不以明示等级尊卑为宗旨,皇家贵族的礼仪活动注意规模与程式,将礼仪过程视为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强化王权,明晰统治集团内的等级与名分关系,礼制成为维系传统社会的强有力的文化纽带。

12.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的表现是什么?

答: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有三个方面的表现:①岁时礼俗的伦理性。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的伦理规范有两重意义,一是自然伦理属性,二是社会伦理属性。②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人生礼俗的内容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在个体的人生礼仪上,有着浓厚的家族色彩。③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具有一定功能。

13.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的表现是什么?

答:从家训族规的内容看,其礼俗规范功能有如下表现: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家训族规因为其与民人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保障地方、安定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文化功能。

14.怎样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答:秦汉以后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熟和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对民众进行严密的人身控制,这一切都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专制社会里,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和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受到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孑L不入的政治权力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沉闷与单调。

15.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

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重视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强调等级特权,±张同罪异罚。这都表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封建伦理特性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法律逐渐儒家化,礼法结合,古代法律既有明显的残酷性和严苛性,又保留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原则。m皇帝为中心的统治者享有法律的特权,强调家族内部的身份区别,家国相通,君父相联,伦理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保证了传统中国社会伦理秩序的稳固。

1.论述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影响。

答:宗法制作为一种曾经实施的政治制度已成为历史,但宗法制在中目所留下的历史影响,却异常深远。宗法关系、宗法观念长期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之中,并深远地影响着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家国一体,父权与君权相结合的政治结构,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以亲亲为基础,以君王国家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华女化历经磨难而未中绝的文化动力。在魏晋南北朝时代长达数百年66分裂局面之下,在统一的国家基本上不存在的时候,中国文化仍能保存传承,就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当然,宗法制度原则与君王制度的结合,也给中国文化带来相当女的负面影响,在伦理政治的限制之下,人们固着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个人的一般要求,易于养成唯上、唯书、唯亲的被动性格,人们大多缺乏文化创新的活力。

2.论述宗法制与王朝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宗法制度与宗法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是王权政治的沃土。一方面,在王朝出现危机的时刻,宗室贵族每每自觉地担当起匡扶社稷、复兴王朝的政治使命,使家天下661权政治模式得到不断的复制与再生。在中国古代,皇室贵族拥有封地与优厚的待遇,人口众多,他们对外有一致的家族利益。而一般臣民习惯于视皇族为国家利益的代表,在国家出现危机时,皇室宗亲自然成为他们拥戴的目标。西汉末年的刘秀就是依赖I室后裔的特殊身份而重建汉家天下的。另一方面,在宗法文化的浸染下,人们将家天下的王权政治视作天经地义的统治模式,不仅旧贵族要重振家门,就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也模仿着旧有的宗法模式,构建新的I朝。两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王朝国姓屡经更迭,王朝政权模式却一如既往,宗法制是维系王朝政治的重要力量。

3.论述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答:在科举制度之下,古代中国建立起稳定的文官体制,这种文官考试制度在人类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开创意义,它在世界文明史亡产生了广泛影响。科举制造就了文官政治,文官政治又培育了一个超越地域、家族与军事势力的知识阶层,这一阶层的利益、活动都与中央集权相联系,因此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意旨对社会文化形态发生着直接的影响。科举制培育和维系了传统文化。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动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这是其正面作用。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了传统文化的畸形发展;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I权的维护;知识阶层在科举制的牢笼之下,缺乏主体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这是其负面作用。

4.通过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论述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答: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的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统治者出于社会控制的需要,强调礼仪原则,礼仪制度的化导与示范作用,以教化或强制的形式,使人们自觉遵循礼制的约束,“化民成俗”成为大小官吏的治政目标。在统治阶层不遗余力地灌输下,传统社会的礼仪制度大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礼制化为民俗,与中国古代家族势力通过家法、家规对礼制的维护有关,古代社会的家礼是国家礼制精神与庶民日常生活的结合。在家国一体的政治格局下,家族制度上升为国家礼制,然后又由国家礼制下降为民间家礼俗规。礼俗的这种升沉变化反映出传统中国社会的

伦理特性。

5.论述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

答:在传统中国宗法政治文化的背景下,无论社会哪一层面,都脱离不了宗法伦理的制约,庶族平民的礼俗虽然在形式与内容上与社会上层的贵族礼制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①它们来源于同一文化母体,所依托的是同一宗法社会结构,贵族不过是特殊家族,皇帝是特别的家长,贵族社会的礼制精神,以及相当比重的礼仪行为都是从家族文化中产生出来的,如“亲亲”、“尊尊”等宗法原则,一直是传统社会礼法制度的思想基础②统治阶层非常重视礼仪的示范作用,以严格的礼制规定,与公开的盛大的礼仪形式,向社会显示礼法的森严,达到软控社会的目的。因此上层礼法思想渗透民间,家族社会模仿国家礼制,制定自己的家法族规。③随着社会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士庶差异的消失,贵族礼制除保留在统治集团内部外,相当部分俗化为庶民的行为规范,如“周公六礼”成为一般婚俗模式

第五章

五名词解释题

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

5.中庸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

4.天人合一

6.中和7.三纲

9.五常

11.前兆迷信

8.五伦

10.五伦十教

12.教学相长

五、简答题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种?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3.《易经》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布局有什么意义?

4.《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重领悟的、以经验为基础

的直观思维?

6.什么oLJ类比思维?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有什么特点?

7.什么叫“观物比德”?它属于哪一种思维模式?

8.什么叫辩证思维?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来源如何?

9.老子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

10.《易》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

11.中用古代关于天人关系方面主要有哪几种观点?提出者是谁?

12.“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有什么积极影响?各观点的

13.“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

14.什么叫“中庸”?什么叫“中和”?中庸之道是一种怎样的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15.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是一个怎样的问题?

16.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的主要有哪几种说法?其代表人物各是谁?

17.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有什么特点?

18.为什么说“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一合人”为前提呢?

19.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社会影响较大的有哪几种?

2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有什么社会作用?

21.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倡导者、创建者是谁? 22.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

23.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24.道教对哪些文化领域有影响?

25.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26.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

27.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28.佛教是什么时候正式传人中国的?是怎样演变为中国化的

佛教的?

29.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

30.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核心是什么?

31.孟子对孑L子的伦理思想有哪些发展?

32.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3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34.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5.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36.《大学》提出的教育的八步骤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7.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的有哪些?

38.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哪些?

39.中国古典舞蹈有什么特点?

40.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1.中国古代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4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产生了哪些重要命题?

43.中国古人在长期艺术审美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观念,其中主要的有哪些?

1.“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2.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 3.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有什么社会作用。

4.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集中表现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5.董仲舒对儒学宗教化起什么作用?

6.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表现在什么地方?它对中国文化

7.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现实意义?

8.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

9.为什么说诗、乐、舞三位一体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

特征?

10.为什么说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中国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

11.什么叫中和之美?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什么影响?

12.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这一审美观念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五、名词解释题

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它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

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如

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三纲: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8.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0.五伦十教:是孟子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一命题是仆L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都能得到提高的双向互动过程。

五、简答题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种?

答: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答: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易经》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布局有什么意义?

答:《易经》的结构布局,是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爻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卦爻辞附着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

4.《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

答:《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糅合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图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

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重领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答: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一地一人”的系

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所谓“直觉”,就是对天地人、万物的诸般现象去进行观察;所谓领悟,就是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去

领会;顿悟。儒家和道家都主张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去领悟、把握宇宙人生之整体、系统。

’6.什么叫类比思维?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有什么特点?

答: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这种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

7.什么叫“观物比德”?它属于哪一种思维模式? 。

答:所谓“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它属于类比思维的模式。

8.什么叫辩证思维?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来源如何?

答: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9.老子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

答:老子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概括为三条: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说“有余”与“不足”经过损与补而走向平正统一;二是利而不害,是说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三是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是说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

10.《易》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

答:《易》总结的事物转化(即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一是相反而相成;二是“生生”与“日新”;三是“趣时”,是指天地万物都是自

然地顺应四时的节律而变化。

11.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方面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各观点的提出者是谁?

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一是“天人合一”,提出者为宋代张载;二是“天人交胜”,提出者为唐代刘禹锡;三是“天人之分”,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苟子。

12.“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有什么积极影响?

答:“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有: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

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13.“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

答:“天人合一”观念对我国文化及其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向是:①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②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③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④“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14.什么叫“中庸”?什么叫“中和”?中庸之道是一种怎样的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答:“中庸”意为“中(执中、用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长短、高低、大小、先进与落后等)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它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15.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是一个怎样的问题?

答: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16.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的主要有哪几种说法?其代表人物各是谁?

答: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①“知易行难”说,提出者为《尚书·说命上》;②“知轻行重’’说,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苟子;

③“知先行后”说,提出者为宋代程颐,朱熹继承了这一主张;④“知行合一”说,代表人物王阳明;⑤“行先知后”说,提出者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

17.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有什么特点?

答: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有:①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②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是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③“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18.为什么说“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呢?

答:“知行合一”说要求人们既要认识“天道”、“人道”,又能在生

活中实践“天道”和“人道”。而“人道’’本于“天道”,所以如能做到认识并实践“天道”,也就是认识与实践了“人道’’了。人要“知”与“行”,就必须和“天”认同;“天”与“人”是相通、相合的,因此,“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19.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社会影响较大的有哪几种?

2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有什么社会作用?

答: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有: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21.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倡导者、创建者是谁?

答: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形成的。它的倡导者、创立者为东汉时期的张道陵。

22.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

答: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

23.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答: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24.道教对哪些文化领域有影响?答:道教对古代医学、古代化学、古代药物学、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有影响。

25.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答: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6.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

答: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即“苦、集、灭、道”。

27.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于: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是“菩萨”之道;小乘佛教则是指坚持“四谛”等原有教义、重于自我解脱的教派。

28.佛教是什么时候正式传入中国的?是怎样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的?

答: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人中国的。佛教传人中国后,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又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9.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

答: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自悟”,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30.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核心是什么7.

答:儒家的创始人孑L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

31.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有哪些发展?

答: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①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礼、智”;

②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③孟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

32.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的是什么?

答:董仲舒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3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

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①仁爱孝悌;②重义轻利;③谦和礼让;④真诚有信。

34.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①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②强调教育的必要性;③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35.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要求人们不懈地提高自身修养,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36.《大学》提出的教育的八步骤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大学》提出的教育的八步骤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卞的教育程序。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37.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的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教育家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有:①因材施教;②启发诱导;③学思结合;④教学相长。

38.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哪些?

答: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①文学艺术;②戏曲;③音乐;④舞蹈;⑤绘画;⑥建筑。

39.中国古典舞蹈有什么特点?

答: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40.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有:①追求神似,注重意境;②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③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41.中国古代的建筑有什么特点?

答: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有:①以木结构为主,这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②左右对称;③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4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产生了哪些重要命题?

答:关于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的重要命题有:①诗言志;②文以载道;③乐以教化。

43.中国古人在长期艺术审美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观念,其中主要的有哪些?

答: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主要有:①中和之美。即: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②尚意追求。即:重视对内在精神的追求,把艺术所表现的“意境”和“神韵”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③尊崇自然。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崇尚大自然,赞美大自然,渴望与大自然达成高度的和谐,在大自然中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以升华;二是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本色,反对刻意雕琢的藻饰之美。

五、论述题

1.“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答:“天人合一”的观念对中华文化及其发展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其正面影响有:①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例如:儒家博施济众、成己成物的仁心,道家“万物与我为一”的宽容,佛家“普度众生”的情志,都是“天、地、人统一”观念的结晶。②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例如:自

孔子提出“人能弘道”、“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之后,“内圣外王”的思想,“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大同”的理想,遂成为历代士人追求的目标。他们极力要把这种思想、志向、理想实现于现实社会之中,即使并不能够实现,也仍然认为不能没有对于理想的追求。③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诚明合能”中的“诚”,是“天”在“人”中之德,“明”是对于理想以及一己之“德”、“能”的觉悟。“诚明合能”是要使人的心性修养与

人我的和谐、对天地自然的顺应都融合为一,以培养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把品德、精神逐层提升至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负面影响是:①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够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②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

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③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④“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为什么说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

答: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知”是指认识“天道”、“人道”;“行”是指在生活中实践“天道”、“人道”;实躜伦理道德。因此,中国古代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3.举例说明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有什么社会作用。

答: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以西周的宗教为例,西周的统治者把先王祖灵与天帝配合起来祭祀,用以表明天帝是周王室的保护神,周王室与天地有特殊的关系。为了保持天帝特殊的神性,规定除了王室,他人无权祭祀天帝。周代统治者还利用天命迷信和上帝的威力整饬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要求以敬天、保民、保命来约束自己。又如,殷商统治者掌握神权,主要是用来对付其统治下的

人民和奴隶。殷商的奴隶不能祭祀上帝,也无法进行龟卜,他们受到统治者散布的上帝崇拜、天命迷信等说法的愚弄,往往自卑而驯服。

4.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集中表现是什么?它对中国文化

有什么影响?

答: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或倡导方便法门,或宣传圆融无碍思想,或以性净自悟为宗旨,都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例如:道教的《洞玄灵宝太上真人问疾经》、《太上灵宝元阳妙经》等经

典就是在佛经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佛教禅宗的“知为心体”、“知觉是性”的观点,转变了儒学从善恶论人性的观念;“直指本心”论启发理学家以人格的自我完善为齐家治国的出发点,以遵循“天理”为人格完善的唯一途径。汉魏之后,诗歌、书法、绘画也都带上了佛教的明显印

5.董仲舒对儒学宗教化起什么作用?

答: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后,选取公羊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为首列,将诸子百家一律罢斥,使儒学从此取得独尊地位。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由《易经》的阴阳学与战国以来盛行阴阳五行学融合而成。董仲舒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来成阴阳,再分成春夏秋冬四时,配列东南中西北此五方成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

阴阳统一于天,人受天命而生,同天一样,也有阴阳五行,人是天之副,与天合而为一。董仲舒由此得出结论:“道(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道),天不变,道亦不变”。依据这一结论,董仲舒取《春秋》所记天变、灾异广泛地予以附会穿凿,公羊学随之彻地阴阳五行化。这在董仲舒学说中是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部分,由此而使儒学走向迷信与神学,完全地宗教化了。

6.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宋明理学是儒、佛、道融合造就成的新儒学,它把佛、道二教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宋明理学摄取的佛教思想,主要是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儒家本来是讲心性的,隋唐佛教把儒家的心性学说佛性化、本体化,从而形成了佛教特有的心性理论。他们认为,人的本体即是人自身的本性,把本体论和心性论统一起来讲求佛性,就有了成佛的根据。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人自己的义理之学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实质是儒学化的

佛性理论,因而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再者,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而提出的修行方法便是由“修心养性”转向注重证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理学家们强调与实行的“半日读书,半日坐禅”,“主静、居敬”,“戒惧、慎独”即是如此。此种目的与方法,也是有宗教的意识、功能灌注于其中的。

7.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①仁爱孝悌;②重义轻利;③谦和礼让;④真诚有信。此外,尚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当前,我国社会上还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旧思想、旧文化,诸如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以权谋私,见利忘义,不孝父母,不敬尊长,不懂礼貌,

不讲信用,奢侈腐化,贪污受贿等。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非常必要的,是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

8.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

答: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土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与其说儒家

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自强、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素养。对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我们的理想人格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那些可以作为

效法榜样的人。

9.为什么说诗、乐、舞三位一体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答: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在《诗经》或比《诗经》较早的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诗经》的各篇原来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的划分也正是依据不同的音乐风格。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反映十五个地区风土人情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当时人们把京都地区的音乐视为正声。颂是一种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是边歌边舞的。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诗、乐、舞三者特别是诗与乐密切结合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影响是深远的。战国时期的楚辞、汉代的百戏和乐府民歌、隋唐的歌舞、唐五代和宋代早期的词,元代的散曲、杂剧、南戏以及以后的戏曲,都是诗、乐、舞或诗与乐密切结合的。

10.为什么说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中国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

答:我们说中国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指在建筑物中寄

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在这些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

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

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

排列有着明确的正偏、内外之别,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地位的尊卑。如故宫的全部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其中皇帝

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是最主要的建筑,其他所有建筑都是从属于它的。这种带有礼制性的建筑制度,早在先秦时

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L记》中的宫室制度就是当时的宗教礼

制在建筑上的物化。古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

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孔子曾批

评管仲用国君专用的“树塞门”为越礼,批评臧文仲建造住宅时

用“山节藻税”为不智,说明建筑上的礼制观念在当时是十分严格的。这种礼制观念一直影响着整个封建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

11.什么叫中和之荚?中和之荚的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什么影响?

答: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中和之美的审美观

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教条,束缚了作家的思想,限制了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由抒发,使得古代艺术的感染力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是历史时代局限的必然结果。

12.尊崇自然的审荚观念的哲学基础是什么?这一审美观念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什么深远影响?

答:崇尚自然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对音乐、绘画、诗歌、山水游记都有较大的影响。庄子把自己心目当中的理想音乐描绘成“天籁”、“天乐”,就是指的秉承天然元气的自然之乐。追求纯真自然,反对雕琢矫饰,是道家共同的审美风格。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山水自然之美成了人们自觉的审美对象,无论诗歌还是

绘画,都把自然美景作为描绘的重点,山水诗、田园诗、山水画,从此盛行起来。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田园诗描绘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并将自己美好的心灵影射在自然景物之上,虽所用语言平淡质朴、不加藻饰,所写景物真淳自然、·寻常可见,但由于作者“以心托物”,从而使散缓无奇的景物

具有了超凡脱俗的情韵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等,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直到今天,自然美仍然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国艺

术审美观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第六章

六、名词解释题

1.语言崇拜

3.对偶

5.回文

7.书写单位

9.异体字

2.避讳

4.顶真

6.析字

8.汉字的基础构件

10.字谜

六、简答题

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在哪里?

2.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文字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确立这样一个基本点?

5.汉语有哪些特点?

6.汉字有什么特点?

7.中国人的语言观念包括哪些方面?

8.否定派对汉字全面否定的理由是什么?

9.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

10.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有什么风格特点?

11.为什么说以训练作八股文为主的作文训练是实际的畸形教学?种脱离语言

12.语言文字与民俗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13.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主要有哪些?

14.字谜有什么作用?

15.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2.为什么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4.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有什么重要作用?

5.为什么说在构成民族的诸特征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6.什么叫避讳?举例说明通过汉字进行避讳有哪几种方式?

7.早期的汉字崇拜是怎样形成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8.为什么说20世纪后期关于汉字的思考和论争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9.从古至今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的情况如何?

lo.中国古代美学的审美理想是什么?这种审美理想在书法美学中是怎样体现的?

11.举例说明人们是怎样利用汉语汉字音形义方面的特点制作对联的?

六、名词解释题

1.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在巫术中,用咒语就可以降妖除魔,这样语言就有了特殊的魔力。

2.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直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3.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4.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断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

5.回文:是指掉换词的排列顺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

6.析字:是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

7.书写单位:指书写汉字的最小单位,如楷书的“一”、“I”、

“/”、“、”“刁”等。

8.汉字的基础构件:指汉字构形中能够体现构意的最小形体单位,像“人”、“木”、“又”、“水”之类。

9.异体字:指为同一个词造的形体不同的字。如“泪”和“淀”就是异体字。

10.字谜:是谜语的一个门类,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特点是利用离合字形的方式来作字谜的谜面。统治和专制。

六、简答题

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在哪里?

答: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2.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答: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语言可以传达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只有通过语言的传播,文化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得到交流、发展和长期存在。

3.文字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其产生需要两个条件:言的产生,一个是人类已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个是语

4.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确立这样一个基本点?

答: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浯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是因为民族语言是民族特征之一,民族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里,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坚持语文平等对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5.汉语有哪些特点?

答:汉语的特点有:①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②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③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6.汉字有什么特点?

答:汉字的特点有:①就文字的表意方式来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②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一语素文字。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而一个音节又往往代表一个语素。③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7.中国人的语言观念包括哪些方面?

答:中国人的语言观念,概括地说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如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讨论等;另一方面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追求,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的不断探索等。

8.否定派对汉字全面否定的理由是什么?

答:否定派认为,表意汉字字数多、笔画多、缺乏可归纳性而难于记忆,民众无法坚持学习,影响教育的普及;汉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太多的形、音、义要素,难以与现代接轨。因此,他们主张废除汉字。

9.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20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重新评价汉字;第二,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10.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有什么风格特点?

答: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是:①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②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③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11.为什么说以训练作八股文为主的作文训练是一种脱离语言实际的畸形教学?

答:以训练作八股文为主的作文训练,之所以说是一种脱离语言实际的畸形教学,首先是因为它对于发展实际的语言能力是很不利的;其次,学习者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把一成不变的八股作为写文必须遵守的程式,认为古人和古文是不可企及、不可超越的,这就无形中使人们的思想陷入僵化,制约了人们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12.语言文字与民俗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答:语言文字与民俗的关系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各民族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语言文字无疑是民俗传承661具;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文字本身又是重要的民俗事象,各个民族都会利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形成一定的民俗事象。

13.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主要有哪些?

答: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有:对联、预言和字谜、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等。

14.字谜有什么作用?

答:字谜具有娱乐性和益智性。人们经常把熟悉的诗文、故事做成谜面,来丰富文化娱乐活动。同时,字谜是一种智力活动,在猜谜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可使大脑得到锻炼。

15.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名与字的联系和姓与名的联系两方面。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答: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指的是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了语言,人类才可以相互交流,才可以进入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成为“文化”的人。同时,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一种有特殊性的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言代表的是不同的语言习俗,

如因汉语特点而形成的歇后语就是汉民族的语言习俗。不同的语言习俗反映出不同的思想观念。语言所造成的文化差异直接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都与其他文化事象联系在一起,社会政治、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着直接的影响。文化不仅对语音有影响、对语法有影响,尤其对词汇的影响更为明显、更为直接,词汇常常会因社会生活和社

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我们说语言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2.为什么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答:我们说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或叫“事类”),首先,文字是文化的产物。在产生文字之前,人类已经有了记录思想的需要,并创造了契刻记事、结绳记事等方法。当人类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以后,日常生活中需要记录的事情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时,结绳记事等方法已不敷使用,于是有了创造文字的需要,文字也应运而生了。文化的不断发展,又对文字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也就促进文字的不断发展。其次,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每个民族的文字都

具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各民族都会依据本民族的文字特点形成许多文化事象。如汉民族根据汉字可拆可合的形体特点,造成特有的字谜游戏和姓氏避讳中的缺笔避讳;根据汉字二维构形的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汉字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这些由文字直接衍生的文化事象,使文字成为整个文化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

3.为什么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

答: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工具。语言可以传达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只有通过语言的传播,文化才能穿越时间和空间,得到交流、发展和长期存在。我们说语言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是因为人类文化行为的发生,人类生产经验的总结和传承,都和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如人类的生产经验是世代发展的,这种发展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靠语言的世代传承来完成的,如果没有语言,人类生产经验的积累要少得多,发展要慢得多。再如汉语方言众多,这给以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曲、曲艺的形成、发展和极大丰富提供了条件。这就说明语言对人的思维和各种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对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

4.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它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字是对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离开了文字,许多文化事象不可能传播和传承。例如,历代古书的失传非常严重。孔子整理和研究“六经”—叫诗》、《书》、"L》、《乐》、《易》、《春秋》,其中《乐》在战国时代失传了,于是“六经”变成“五经”,我们今天已无法系统了解

《中国文化概论》知识点梳理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文化现象) 2、与英文Culture对译的汉语是(文化) 3.“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4.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文化现象) 5、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6、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7、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稳定性) 10、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东方文化) 1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文化传统) 12.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文化内涵)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其形成的潮流是文化思潮。 2、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团(民族或阶级)在长期历史的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系。 3、文化内涵: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5、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7、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8、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成为文化事象。 9、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文化观念。 10、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1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在这一或那一历史时期,相对而言,有比较昌盛、发达、普及的;也有昌盛、发达、普及的程度稍差一些的。但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三、简答题 1、文化被划分成哪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②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第一章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2014.10)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2014年10月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 1. 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A.邓析 B.邹衍 C.惠施 D.墨瞿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重要几家的代表人物;各家思想特征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统计 刷题次数 : 1530 错误率 : 60% 2.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A.西汉时期 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 D.魏晋时期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统计 刷题次数 : 2295 错误率 : 51% 3.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B.玄学 C.般若学 D.涅槃学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玄学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 统计 刷题次数 : 2037 错误率 : 51% 4. 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正确答案 B 知识点名称 两税法的作用 难易程度 简单 讲解 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 统计 刷题次数 : 1683 错误率 : 42% 5. 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9(365)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笔记(9)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特征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现代中国境内使用的语言种类至少有80多种。 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汉语的特点:(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汉字的特点:(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 (1)存在方言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共同语,汉语共同语一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 (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域外方言”: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朝鲜创制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汉语文字为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进程中,汉语一直发挥着统一工具的作用。对中华文化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7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 (民放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 B.文化内涵 C.文化事象 D.文化思潮 2.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A.古巴人和鲜卑人 B.古巴人和羌人 C.鲜卑人和吐蕃 D.吐蕃和羌人 3.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A.修身B,勤业C.孝梯D.尊师 4.《诗经》编成于 A.春秋时切 B.战国时期 C.汉朝 D.唐朝 5.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 A.元代末期 B.明代中叶 C.清朝中叶 D.民国初年 6.在中国古代教育程序的八个步骤中,最终阶段是 A.“正心”B“修身”C“平天下”D“治国” 7.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A.坚持语文独立 B.坚持语文互助 C.坚持语文平等 D.坚持语文分类

8.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是隋唐确立的 A.孝廉制度 B.九品中止制 C.科举制度 D.官吏选拔制度 9.在诗歌题材上,律诗盛行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0.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五帝的谱系是 A.黄帝、鲧、高辛,尧、舜 B.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C.黄帝、仓颉、高辛、尧、舜D、黄帝、高辛、尧、舜、蚩尤 11.中国铁器的普遍使用始于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唐代以后科举制的主要形式是 A.民间推选制 B.官员推荐制 C.面向社会的公开考试 D.门阀世族世袭制 13.在中国哲学中,占有主导地位的是 A.人定胜天的观念 B. 物竞天择的观念 C.天人之分的观念 D.天人合一的观念 14.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中国汉字是 A.岩壁文 B.石鼓文 C.青铜文 D.甲骨文 15.注重人的心态部分,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的是 A.广义文化 B.狭义文化 C.民族文化 D.国别文化 16.古代识字课本《百家姓》出现于 A.唐代初年 B.北宋初年 C.明代初年 D.清代中期 17.中国农业生产文化的主体内容是 A.水利开发 B.农具应用 C.农业政策 D.农耕灌溉

最新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 文化产品 B. 文化内涵 C.文化现象 D. 文化事象 2.南北朝时出现在历史记载中,到唐代变得相当强大,与唐代和平交流居多,且主要居住 在今西藏地区的民族是 ( ) A. 羌 B. 吐蕃 C.鲜卑 D. 回纥 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 A. 中原文化 B. 齐鲁文化 C.巴蜀文化 D. 屈原文学 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 A. 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 B. 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 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 D. 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 5.红山文化的神庙和祭祀遗址,实际上维系着附近相当大地区人群的( ) A. 社会生活 B. 精神生活 C.物质生活 D. 家庭生活 6.夏作为我国第一代王朝,历时近() A. 七百年 B. 六百五十年 C.六百年 D. 五百年 7.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 A. 政治观念 B. 经济观念 C.国家观念 D. 文化观念 8.我国市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 A. 夏朝时期 B. 商周时期 1

C.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9. 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 ) A. 一次同余式组解法 B. 二次同余式组解法 C.三次同余式组解法 D. 高次同余式组解法 10.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药学百科全书是() A. 《神农本草经》 B. 《伤寒杂病论》 C.《素问》 D. 《本草纲目》 11. 我国造纸术传到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在() A. 公元 2 世纪 B. 公元 6 世纪 C.公元 8 世纪 D. 公元 12 世纪 12.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 A. 宗族 B. 家庭 C.什伍里甲 D. 个人 13. 科举制建立与全面推行的时代是() A. 明代 B. 宋代 C.汉代 D. 隋唐 14.《诗·小雅·北山》云:“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主要 表现的一项制度是 ( ) A. 分封制 B. 什伍里甲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15. 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周易》 B. 《管子》 C.《商君书》 D. 《韩非子》 16. 在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中,提出“知先行后”主张的思想家是() A. 荀子 B. 程颐 C.王阳明 D. 王夫之 17.董仲舒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他认为教育 应 ( ) A. 止于至善 B. 学思结合 C.教学相长 D. 德育和智育并重 2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考前试题和答案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我国发明的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是() A. 战国 B. 唐代 C. 北宋 D. 明代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2题在清代南方学术普遍兴盛的局面下,徽州一带尚经术,其中影响最大的典范人物是() A. 戴震 B. 魏源 C. 顾炎武 D. 俞樾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3题清朝皇帝亲行开耕礼的文物藏品,现保存在北京的() A. 日坛 B. 月坛 C. 天坛 D. 地坛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4题《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 吴道子

B. 米芾 C. 赵孟 D. 张择端 【正确答案】 D 本题分数1分 第5题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梦溪笔谈》的作者是() A. 张衡 B. 沈括 C. 葛洪 D. 王桢 【正确答案】 B 本题分数1分 第6题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农耕业萌芽是在() A. 河姆渡文化时期 B. 屈家岭文化时期 C. 仰韶文化时期 D. 龙山文化时期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7题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利他观念和公益精神的形成是在() A. 原始公有制时期 B. 家族宗亲制时期 C. 中央集权制时期 D. 奴隶制时期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8题东晋以后,佛教涅学的代表人物是() A. 道安 B. 慧远 C. 道生 D. 僧肇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9题我国火药的发明最迟是在()。 A. 唐代 B. 北宋 C. 南宋 D. 元代 【正确答案】 A 本题分数1分 第10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 A. 道家学说 B. 魏晋玄学 C. 宋明理学 D. 阴阳五行说 【正确答案】 C 本题分数1分 第11题在我国治理自然环境方面最早做出不懈努力的人是() A. 唐尧 B. 虞舜 C. 夏禹 D. 商汤 【正确答案】 C

2019年4月自考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重农主义 周人极度重视农耕生产。赋予它以某种“政道”含义。在《无逸》篇中,周公赋予农耕活动两方面的政治含义: (1)继承传统——稼穑之事是周家“王业”之所起。

(2)可以防止贵族像商朝的上层那样腐化。 “重农主义”可以在西周的农耕政道中,找到它最早的根芽。 2. 血缘九族制 血缘九族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3. 行业组织 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相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行会的管理方式主要有:祖师崇拜、师徒传承、行业禁忌。 四、简答题 1. 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 ①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与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 ②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 ③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 ④“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 2. 历代农书所包含的思想及生产知识 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陆龟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包含了官方生产管理和地方生产知识两部分的内容,并概括了一些基本的理论思想和操作方法,表现了很高的文化意识。 3. 儿童启蒙读物的特点 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 ①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 ②儿童教材流行的时间长、范围广;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绪论 一、知识题 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 2、中国文化分为四种: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二、名词解释: 1、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2、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3、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4、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5、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6、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问答题 1、“文化”名称的来源? 答:A“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在人类认知领域里,“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文治也就是礼治,与“武功”相对。B“化”的本义是改易。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2、文化的古代意义、现代意义? 答: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观世界的范畴。2)基于汉语“文化”概念的传统解释,学术界经常把它与英语的culture对译。culture的原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由于物质创造包含人的智慧,与精神文明难以截然划分开。 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答: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 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B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C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所以狭义文化的定义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国别文化学等较为具体的范围。 4、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及其特点? 答:1)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反之,在社会学领域里,民族也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就是民族文化。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因此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2)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即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其特点是中华文化具有多维性特点,是由中国境内56个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5、传统文化和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 答:1)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错误认识: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6、文化传统及其性质? 答: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其性质是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7、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答:关于文化的分科,有两分法(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质、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质、制度、风俗、思想价值取向或物质、制度、精神、语言)。以及更多的分类法(例如,有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等)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8《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 答: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一、知识题 1、灾荒主要指旱、涝、蝗、风、雹等 2、司马迁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3、在保护自然方面,古代有一重要观点,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 4、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还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广布。 5、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是开凿运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邗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凿。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江漕运的漕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种水运沟渠。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与汴水共称通漕四渠。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6、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 二名词解释 1、三个大自然区: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 2、古代的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冀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兖州(古济水、黄河之间)、青州(渤海、泰山之间)、徐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扬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荆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豫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梁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雍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尚书》之《禹贡》篇] 3、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桢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寒冷时期。 4、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桢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5、地缘:此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6、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三、问答题 1、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地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中国地形地势特点? 答: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个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个阶梯是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个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50米。 3、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答:作为欧亚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地理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一样大。

自考必过中国文化概论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文化:广义是指人类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 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 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 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 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 人的心态部分。 2.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 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 现,其中就含有规律 性,成为某一历史时 期、某一国家(民族或 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 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 情,这些现象就称为文 化事象。 3.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 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 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 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 全部文化遗产。 4.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 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 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 精神。 5.方志时期:竺可桢将从 公元1400年到1900年 划为第三个气候时期, 为寒冷时期,因为这一 时期明清现代我国多 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 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 了更为详细的记录,故 而得名。 6.分封制:西周建立后, 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 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 立诸侯国家,史称封 建,所形成的社会制 度,就是分封制。 7.永嘉之乱:永嘉五年 (311年),匈奴贵族刘 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 虏晋朝皇帝,西晋灭 亡,史称“永嘉之乱”。8.一条鞭法:是明朝张居 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 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 的税制改革,内容是把 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 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 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 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 续。 9.儒户:是元朝根据宗教 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 佛教、道教、穆斯林、 景教、阴阳先生、萨满 教巫师户同等级。 10.中国的生产经济文 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 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 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 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 态,又称农业文明。 11.家庭:指共同居住、 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 的社会集团。 12.家族:是由出生和婚 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 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 缘关系。 13.赌胜:实质是打赌, 碰运气,刺激人们从感 官上接近神、共享神佑 的愿望。如触摸某寺庙 山门前的某一动物形 状或形态殊异的一小 块建筑物,表示能得到 一种定向的神赐。 14.宗法制:是中国古代 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 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 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 趋完备。 15.分封制:是与宗法制 密切相关的封建制度。 简言之就是分地以封 诸侯。国王将土地分封 给诸侯,诸侯将所得的 土地分封给大夫,大夫 又将它分封给士,士则 直接组织庶人进行生 产活动。 16.春秋决狱:即以《春秋》 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 律,《春秋》经义不但成 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 性甚至还高于法律。其 重要原则,就是重视心 理动机的判定。以善恶 动机论罪,为人们的主 观臆断打开了方便之 门。 17.整体思维:是指把天 地、人、社会看做密切 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 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 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 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 互依存的联系。 18.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 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 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 维方式。 19.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 立统一的观点、方法来 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 象及其变化。 20.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 的最高价值原则,其含 义是指可常行常用的 最高的德。 二.选择题知识点。 1.文化的界定。文:① 本义是“错画”,也 就是花纹。②引申为 后天形成的品德、修 养。③在政治领域 里,引申为“文治教 化”。④天文指的是 自然现象和规律,人 文指的是社会现象 和规律。“化”的本 义是改易。 2.广义的“文化”定义 是以人类与非人类 的分野作为立论的 依据。狭义的文化又 称人文文化。 3.中国文化又称中华 文化、华夏文化、炎 黄文化,它属于国别 文化。 4.文化的特点:民族 性、区域性、历史性、 创造性、时代性。 5.教材将文化归纳为 两个层次:上层文化 和底层文化。 6.文化的历史传播,上 层文化是以文字典 籍为媒体的,而底层 文化主要靠口头传 承。 7.文化是一个历史概 念。 8.中国传统文化,指的 是以中华文化为源 头、中国境内各民族 共同创造的、长期历 史发展所积淀的文 化。 9.文化传统具有稳定 性、延续性、普遍性、 可变性。 10.《中国文化概论》是 一门兼顾历史的关 于中国国别文化的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 论课程,是中国传统 文化学的入门课程。 11.教材对文化分科采 用四分法:生产生活 文化、制度文化、思 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语言文字文化。 12.中国境内,地势西高 东低,地形呈阶梯状 分布。地势最高的是 青藏高原,号称“世 界屋脊”。 13.陕西关中地区是四 塞之地,黄河在它的 西、北、东三面环绕, 南面是秦岭山脉,西 北有六盘山、贺兰

中国文化概论完整笔记张岱年

中国文化概论笔记 张岱年 绪论 1、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 文:五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化:改变、化育。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文化的概念 所谓文化,指人类群体在适应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社会活动中的方式方法及其产物。就其是方式方法而言,它表现出历时动态性和共时多样性;就其是产物而言,它表现出物质性和精神性。它的核心是人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符号是它借以传承的载体。 z 广义文化,着眼于人与动物、社会与自然的差异,也即人类所有一切活动(物质的、精神的)及其成果——“大文化” z 狭义文化,仅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小文化” 3、文化的结构 两分法:物质和精神或技术体系与价值体系 三分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 四分法: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重点) 4、梁漱溟的学术分类 梁漱溟在其《东方学术概论》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 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 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 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的较量,产生宗教。 最后一点,我们今天在学科分类上称作人文科学 5、文化的几个特点 (1)文化的民族性和普同性 各个民族大多有自己的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审美特征、宗教信仰,等等,体现了文化的民族性。 各个不同民族有很多文化现象是共同的,发展的方向也大体相似。表明了文化的“趋同”(普同)性。 人类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组成、共同发展的成果。 (2)文化的时代性和相对性 在时间上,文化是继承的,累积的,发展的,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所以对文化的评判应该放到具体的时代中。 在空间上,不同种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体现了文化的相对性。 所以不同质文化整体之间无法进行优劣高下的比较,不能用一种文化观念作为评判另一种文化的标准。 6、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10月) 第一部分代年考题 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九流十家: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 3.血缘九族制:(1)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2)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4.家天下:(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2)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可是她并没有摆脱宗法关系的控制,她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 5.中庸:(1)“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2)“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见的最高的德。 6.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7.“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8.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9.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10.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她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11.文化内涵: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可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能够属于文化范畴;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12.“三皇五帝”:“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她们的共同之处都是文化创造者。“五帝”是皇帝、颛顼、高辛、尧、舜。 13.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业为本的原则和指定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勤农观是和统治者具备农耕灌溉与农业历法等知识结构分不开的。 14.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人们一般将隋大业三年(6 )进士科的设置作为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科举制度不但造就了中国的官僚阶层,而且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士人文化;科举制度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5.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的关系,它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意在发掘中国传统思想的基本内涵。 16.狭义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计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17.《阿房宫赋》:作者杜牧。该作品的撰写虽是带有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是对统治阶级滥砍乱伐林木,在北方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揭露。 18.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据此而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 19.什伍里甲制度:是古代中国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最早是春秋齐国推行。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闾里治安。后代里甲制由此发展而来,并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 20.仁爱孝梯:仁者,爱人也;梯者,顺也。仁爱孝悌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处理家庭成员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大基本准则,是中华

中国文化概论 自考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全)1-30 1.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的含义⑴文的本主是错画,也就是花纹的意思⑵化的本义是改易⑶文化很早就已合成 2.广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点⑴是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⑵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⑶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3.狭义文化应该把握的要求⑴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⑵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历史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⑶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4.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区别:文化现象所反映的是文化展过程中的外中状态和联系,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而文化则指的是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是群众在共同需要、共同心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和不断给予陶冶的结果。它往往是思想观念及其特化形式的综合,它不但具有外在的特色,而且含有观念的特色。文化现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发概括的认识产物 5.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表现在:多元性在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发展的历史;统一性在于: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化就是在统一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其形成原因⑴有着共同的文化源⑵多元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互相促进⑶汉族文化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6.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上层文化是由统治阶级和上层文人创造的,其传播途径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是由广大人民创造的,它主要是*人们的口头才得以传播的;联系:无论是上层文化不审底层文化,它们的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虽然在后代有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互相关联、互相补充。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这由这两个文化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就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荟萃。 7.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传统文化指历史上贵留下来的所有人文精神的总和,是全部的文化遗产,带有整体性。文化传统就比较概括一点,它指的是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精神,具有稳固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是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产生,并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又通过不断的传承逐渐积淀下来,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因而就带有各个时代的普遍特性。 8.文化传统有那些性质和特点:特点: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它是在传承中积淀下来的,是历时的产物,又在每一个时代产生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形式特点;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性质:文化传统既有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发展起负面作用的。对文化传统一律否定,采取虚无的态度是不对的;不加分析,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也不是正确的态度。9.如何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基于文化的本源和沿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 从而认为讲究传统文化即是复古,甚至认 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 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忽略了 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 分,一但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 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 目标是不一致的 10.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⑴一切 文化事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 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⑵ 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 自身的传统 1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如何对待西 方文化: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 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 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 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 文化相融合,它便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 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 一。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是不能与西方文 化截然对立的,而应该是吸取精华,去其 糟粕,洋为中用,才是符合时代文化潮流 的。 12.如何掌握中国文化的理论体系:⑴有关 文化的一般概念⑵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 理环境⑶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 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⑷有关中国文化分科 的知识⑸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⑹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13.地理地人类文化发展当中的作用:地理 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 着自然提供给它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 化的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因此, 了解一个文化的总体特征,从地理环境方 面进行观察是十分必要的。要注意的是, 为了解文化所作的地理观察,必须是历史 的,文化与地理是互动的。越是早期,人 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地理条件; 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 响越深。同时,地理对人文的影响,也不 是简单的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其间还有 复杂的中介内容 14.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自西向东构成了 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青藏高 原;第二阶梯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第 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 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 中国东部地区。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 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欧亚大 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15.中国古代的几条交通线:我国古地理专 家从新石器文化遗址的颁布,发现了远古 中国的交通线。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 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 西的交通线。与这条东西线相交,还有三 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一条在太行山以东 不远,北起河北的曲阳,南至河南新乡, 都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存 在。另一条在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列 西的一条,则在今陕西境内,南起西安, 向北穿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16.中国近千年气候变迁的趋势和分期:五 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由暖变冷,具体 表现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 一个比一个低。主要有温暖期、寒暖交错 期、方志时期(寒冷时期)、仪器观测期。 18.气候变化与饥荒有没有直接关系?为 什么?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是有直 接关系的。中国的灾害性气候非常多,旱 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关的蝗灾 病虫害等。特别是自中国的气候转入寒暖 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大水之后 往往有瘟疫,大旱之后往往有蝗灾。 19.从地理条件说明中国为什么不能走古 希腊式的文明道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 然是黄河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 它所依赖的不是黄河干流本身,而是它众 多去流河汊所形成的河曲湿润地区。地理 特征决定着中国古代不可能走古希腊式的 文明道路。古希腊文化产生于地中海的半 岛和岛屿,各地理单元都有着很大的独立 性,而地理环境的独立性决定着每一个地 域上的人口构成的相对单纯;而且那里不 太适宜农业,这又决定着它经济上对外依 赖性,海上贸易及掠夺盛行,曲此一个商 业形态的城市民主文明得以形成。而中华 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 大地域上的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 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 功依*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和融合。中国 的文明道路既不同于古埃及、巴比伦,更 不同于古希腊,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 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20.中国大一统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天在 大一统的观念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大,统 治者追求统一而逐渐形成的。分裂与统一 是中国历史的两在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 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 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 流。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 一。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 间也不算短,但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 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 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论, 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 作用 21.中国文化的地缘特征:中国文化的地缘 特征不同于现代的观念。它所指的是当中 国文化中民调整期怕,与北方范围更加的 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从地理的角度 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该特别注意 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的地缘关系,那里蔵着 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22.中国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移动的趋 势: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 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 的后方。实际上在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 的重心已经移到南方,接着才是经济中心 的南移。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 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 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南北不同的 历史景观。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 当着对峙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 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 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23.元明清时期中国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 是互相对峙的形势:元明清时期,南北对 峙的现象起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 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 面。北方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 单一农业经济占上风;而在南方,早已经 过去这样的阶段而进入农工商留全面兴旺 的局面。处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 立国精神都是陈旧的得小农的,因此它从 来不懂得在国家政策上保护南方经济的发 展势头,从而南对峙,变成政治与经济上 的对立和矛盾,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真正 开始 24.九州的划分及不足:九州分别是冀、讼、 青、扬、荆、豫、梁、雍。不足之处在于 由于时代限制,中国其他的地理上自成一 体的区域没有涉及到。 25.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 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自然环 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们的生存质量和状 态。因为人得向提供物质的自然讨生计, 这是自然环境决定地域人群文化样式的第 一个层次,越是人类生活的早期,这一层 次的内容起的作用越大。西方有史学家曾 经提出自然的挑战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原 因。中国古代文明国家最早在黄河中下游 兴起,就不能理解了 26.典范人物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典范人物 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 文化特色。我们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 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感知, 乡土意识由此而来,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 业绩,能持久地感动他的乡亲,中间起得 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土意识。典范人物是 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27.司马迁史记里把中国划分为:天下划分 为四大基本的经济区来论述地域文化习俗 的。一是山西地区(即关中)二是山东地区 (大臻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三是 龙门-碣石以北农牧交错地带和江南地区 28.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主要特色是: 地域文化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外在条件的 变化,可以使一个地方经济及附着在经济 之上的文化现象兴衰起落。精神方面,一 些没有被一方人民重视的东西,也容易淡 漠甚至遗忘。新的因缘,则带来新的现象。 宋元明清以后地域文化的新现象,是东南 沿海一带因海洋贸易所发展起来的一些影 响一方的商业都会,如广州、福州等,在 与西方的商贸往来中,文化观念首先发生 变化。近代革命先从南方兴起,不是没有 道理的,那里得风气之先 29.中国古代文化基干包括:先秦时期主要 有三大区域文化,即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 源于在晋的法家文化和源于南楚的道家文 化及楚辞文学。它们后业经过汇集融合, 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30.地域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个重要资源: 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 的灾难,但我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 保存之功实在不小。西晋时期河西走廊一 带的凉州在中原地区完全沦入北方边地部 族入侵的混乱之际,因地理之便,长期成 为中原文化的中心,对保存中原文化起了 相当大的作用。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 源论稿中,认为凉州文化是隋唐文化的一 脉重要的资源 31.中国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观点:孟子的 不违天时的观念。孟子的一些言论在古代 有相当的代表性,明显的包含的保护自然 的意识在内。不过,总体看来,古代许多 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都是与其他观 念相关的行为 32.中国古代是如何重视土地的深度利用 的:先秦时期的魏国曾有李悝的尽地力之 教,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 现出信纸经营的特点。汉武帝时期曾有 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亩 产量。区田法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深度 利用土地的意识加强,导致了一种量力而 行的经营观念的出现。西晋的傅玄和北魏 的贾思勰,都提出过注重提高单位产量, 而不过分依*开垦土地增产增收的主张。 33.运河的开通和使用对两岸人民的经济 生活的影响:⑴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 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 ⑵历代统治者为保证漕运畅通,甚至严禁 东北、山东一带的农民引用沿线支流溉田, 致使广大的华北地区河道淤塞、沟渠荒废, 农业经济日趋停滞 34.中国古代利用自然的同时有哪些失误: 主要是土地的过度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 开采。 35.山西为何历来天下形势之说:⑴山西高 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 着一条宽平的谷地,即汾河谷地⑵山西高 原的北部与蒙古高原相接,蒙古高原是一 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 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⑶太 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 地区。 36.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和作用①自 然环境。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人们的 生存质量②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③ 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 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在这种情 况下生产的区域文化最具有历史的深度和 广度和高度④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地区典范人物的业绩,能持久地感动 他的乡亲,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这种乡 土意识。 37.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 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 运河的开凿。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 国的地利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 精神的体现,也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体 现。 38.大一统文化观念与地域文化观念是否 冲突?它们的关系:没有冲突。中国这样 一个辽阔广大的地域上,由于地理环境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