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会计考点汇总

基础会计考点汇总

基础会计考点汇总
基础会计考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会计要素

第二节会计科目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经纪业务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延展为九种类型P30)(1)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增加,会计等式保持

恒等关系;(2)会计等式的左右两边的两个要素项目同时减少,会计等式保持恒等关系;(3)会计等式左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会计等式保持恒等关系。(4)会计等式右边的两个要素项目一增一减,会计等式保持恒等关系。

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不同,有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等。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二节原始凭证

第三节记账凭证

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办法及时处

理和更正。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才能据以登记账簿。

(1)如果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应当重新填写。

(2)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应当年内发现填写错误时,可以用

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凭证,在摘要栏内注明“注销某年某月某号凭证”字样,同时再用蓝字重新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注明“订正某年某月某号凭证”字样。

(3)如果会计科目没有发现错误,只是金额错误,也可以将正确数

字与错误数字之间的差额,另编一张调整的记账凭证,调增金额用蓝字,调减金额用红字。

(4)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写一张更正的

记账凭证。

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送程序。

会计凭证的传递要能够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使传递程序合理有效,同时尽量节约传递时间,减少传递的工作量。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一节会计账簿概述

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联结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是会计核算的一个重要环节。

(1)序时账簿。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

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在我国,大多数单位一般只设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2)分类账簿。简称分类账,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分类账按账簿反映内容详细程度的不同,又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3)备查账簿。也称备查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

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

时使用的账簿。备查账簿不是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账簿,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备查账簿由各单位自行设置和登记。

账簿按账页格式不同,分为两栏式账簿、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和

数量金额式账簿等。

(1)两栏式账簿。它是指只有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金额栏目的账簿。(2)三栏式账簿。它是指采用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基本栏目的账簿。总分类账、日记账和债券、债务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格式。

(3)多栏式账簿。是指采用一个借方栏目、多个贷方栏目或一个贷

方栏目、多个借方栏目的账簿。成本账户、收入账户、费用账户等一

般采用多栏格式。

(4)数量金额式账簿。它是指采用数量与金额双重记录的账簿。原

材料账户,库存商品账户等一般采用数量金额式格式。

(1)订本账。其缺点是,同一本账簿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人记账,不便于记账分工和用机器记账。订本账簿主要适用于总分类账、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

(2)活页账。它是指将若干张零散的账页,根据业务需要,自行组

合成的账簿。账簿的页数不固定,其优点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

时将空白账页加入账簿。在同一时间里,可由多人分工登账。其缺点

在于:活页式账簿中的账页容易散失和被抽换。活页式账簿主要适用于各种明细账。

(3)卡片账。它是指利用卡片进行登记的账簿。优点是应用灵活,

便于分工,数量可多可少,适用于机器记账。缺点是若保管不善易于散失,被抽换的可能性较大。主要适用于记录内容比较复杂的财产明细账,如固定资产卡片。

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

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

第三节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总分类账簿最常用的格式为三栏式账簿,其登记方法是:可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进行登记;也可以将一定时期的各种记账凭证先汇总

编制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再据以登记总账。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和依据,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每月应将当月已完成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并于月终结出总分类账簿中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与明细账余额核对相符后,作为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账页,它适用于只进行金额核算的资本、债权、

债务明细账,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将属于同一个总账科目的多个明细科目合并在

一张账页上进行登记,适用于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明

细账。

数量金额式的明细分类账页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

核算的存货明细账,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账户的明细分类核算。

第四节对账

考点19:

第五节错账更正方法

划线更正法

划线更正法又称红线更正法。在结账之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错误,

而记账凭证无错误,即纯属记账时文字或数字的笔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更正时,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注销,对于错误的数字,

应全部划销,不得只划销其中写错的个别数码,并使原有字迹仍可辨认,以备查考;然后,将正确的文字或数字用蓝字或黑字写在被注销

的文字或数字上方,并由记账人员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红字更正法

1、记账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有错,致使账簿记录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更正的方法是:先用红字填写一张

内容与原错误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并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原有错误记录,然后,用蓝或黑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用蓝

字或黑字登记入账。

2、记账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中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只是所填写

金额大于应填写金额,并已据以登记入账,也可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更正的方法是:将正确金额与错误金额之间的差额,用红字填

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写明“冲销某年某月某日第X号记账凭证多记金额”,据以登记入账,以冲销多记金额。

补充登记法

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但

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可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即将正确金额与错误金额之间的差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写明“补

记某月某日第X号记账凭证少记金额”以补充少记金额,并据以记账。

第六节结账

结账的方法

(1)对不需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每次记账以后,都要随时

结出余额,每月最后一笔余额即为月末余额。月末结账时,只需要在

最后一笔经济业务事项记录之下划通栏单红线,不需要再结计一次余额。

(2)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的收入、费

用等明细账,每月结账时,要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3)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某些明细账户,每月结账时,应在“本月合计”行下结出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发生额,登记在月份发生额下面,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

单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

生额下通栏划双红线。

(4)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出月末余额。年终结账时,将所有总账账

户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

并在合计数下通栏划双红线。

(5)年度终了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要将其余额结转下年,并在

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户的

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

字样。

会计人员在年度终了,应将已更换的各种活页账簿、卡片账簿连同账簿起用登记表一起装订成册,加上封面,统一编号,并由有关人员签章。会计账簿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1年,期满之后,由财务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

第六章账务处理程序

在我国,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不同之处在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

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也可采用通用的同意格式),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1.汇总收款凭证,是,指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借

方分别设置的一种汇总记账凭证,分别按其对应贷方科目进行归类,

计算出每一贷方科目发生额合计数,填入汇总收款凭证中。

2.汇总付款凭证,是指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

分别设置的一种汇总记账凭证,分别按其对应借方科目进行归类。

3.汇总转账凭证,是指按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用来汇总一定时

期内转账业务的一种汇总记账凭证。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是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定期编制的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

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第七章财产清查

按财产清查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一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其清查的主要对象是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如库存现金、材料、在产品和产品等。

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涉及的人也少,但专业性较强,一般有,

对于库存现金应由出纳员在每日业务终了时点清,做到日清月结;对于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应由出纳员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对于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除年度清查外,应有计划地每月重点抽查,对于贵重的财产物资,应每月清查盘点一次;对于债权债务,应在年度内至少

核对一至二次,有问题应及时核对,及时解决。

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清查。其清查对象是局部清查,如更换出纳员时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所进行的清查;更换仓库

保管员时对其所保管的财产所进行的清查等等。其目的在于查明情

况,分清责任。(了解)

库存库存现金的清查。出纳员必须在场,在清查过程中不能用白条

抵库,也就是不能用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借条、收据等抵充库存现金。

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也是重要的原始凭证,它既起确定实有数的作用。“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应由盘点人和出纳员共同签章方能生效。

银行存款的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与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不同,不是采用实地盘点法,而是采用对账单法。对账单法是将自身的账簿记录与对方开出的对账单进行核对,或根据账簿记录给对方开出对账单,

提供给对方进行核对的财产清查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银行存款和往来款项的清查。

实际工作中,存款单位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对账单的余额往往

不一致。这种不一致的原因,一是由于存款单位与开户行双方或其中某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存款单位与银行之间对于同一项业务,由于取得凭证的时间不同,导致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结算凭证而登记入账,但另一方由于尚未取得结算凭证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掌握)经过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后的左右两方存款余额已经消除了未

达账项的影响。

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取“发函询证法”进行清查。往来款项清查结

束后,应将清查结果编制“往来款项清查结果报告表”,不是原始凭证。

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1.审批之前的处理

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等已经查实的数据资料,编

制记账凭证,记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同时根

据企业的管理权限,将处理建议报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

2.审批之后的处理

根据审批的意见,将处理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有关账簿。

企业会计上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财产盘盈的账务处理

(1)报批前(发现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2)批准后

流动资产的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材料一批,价值5000元。

(1)报批前(发现时)

借:原材料7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7000

(2)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7000

贷:管理费用7000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库存现金溢余150元,无法查明原因。(1)报批前(发现时)

借:库存现金7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7000

(2)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7000

贷:营业外收入7000

财产盘亏的账务处理

(1)报批前(发现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2)批准后

对于流动资产的盘亏,应当先将其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赔款,借记“原材料”、“其他应收款”;非常损失部分,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一般经营损失部分,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对于固定资产的盘亏,借记“营业外支出”,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材料40000元,其中25000元属于非常损失,15000元属于自然损耗。

(1)报批前(发现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40000

贷:固定资产40000

(2)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15000

营业外支出2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40000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库存现金600元,其中应由出纳员赔偿,另外200元无法查明原因。

(1)报批前(发现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600

贷:库存现金600

(2)批准后

借:其他应收款400

管理费用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600

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

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年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个部分。季度、月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仅指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利润表

第九章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

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会计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1年期满后应当全部移交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单位,会计档案应由会计机构继续保管,并指定专人负责。会计机构保管会计档案的专职人员,不得有

单位出纳担任。

移交给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应保持原封装,不得随意拆封。

1、会计档案为本单位提供查阅利用,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

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

2、外部人员查阅会计档案时,应持有单位正式介绍信,经本单位负

责人批准后,方可办理查阅手续;单位内部人员查阅会计档案时,应

经会计主管人员或单位负责人批准后,办理查阅手续。

3、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不得在案卷中涂画、标记、拆封

原卷册,也不得抽换。

会计档案销毁时,应按规定指派人员监销;对于一般企事业单位,由

单位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国家机关应由同级财政、审计部门派员参加监销;财政部门的会计档案,应由同级审计部门派员监销。

会计档案销毁后,监销人员应当在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并及时将监销情况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

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其会计档案不论是否已满保管期限,一律不得销毁,必须妥善保管,待项目办理竣工决算后,按规定的交接手续交给项目接受单位。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应由单位档案部门永久保存。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由本单位档案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单位负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全)

银行招聘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 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的。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基础》 第二章重点归纳

第一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1.会计要素 1.会计要素: 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运作的第二层次的划分。 意义: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2.企业会计的六大要素: ①资产 ②负债静态要素(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内的财务状况) 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 ③所有者权益 ④收入 ⑤费用动态要素(反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 利润表的构成要素 ⑥利润

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6.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①历史成本②重置成本③可变现净值④现值⑤公允 价值

7.本次新增内容: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 负债过去的价值,而重置资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负债的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8.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9.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10.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11.会计科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 划分 12.会计科目的分类 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 A 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驾驭关系的不同分类 明细分类科目 资产类 负债类 B. 按其所属会计要素的不同分类所有者权益类 成本类 损益类 13.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 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所有者权益类的“本年利润”科目属于利润会计要素;成本类归属于资产要素;损益类分别归属于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14.会计科目按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 类、成本类、损益类五类 15.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①合法性②相关性③实用性,另外,会计科目要简明、 适用,并合理分类、科学编号

2015年会计基础知识重点高频考点

2015年会计基础知识重点高频考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 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 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反映经济状 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的六大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 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 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如:应付及预付账款、{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流动负债(应付及预收账款)、非流动性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利润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包括成本和费用(营业(销售)税费、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资产减值损失)。】 2、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5、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会计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及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会计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扩展的会计等式,)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 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 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 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9、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 组织。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使企业、销售部门、分公司母公司。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基础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考点2:会计按其报告期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财务会计:侧重对外、过去的信息管理会计:侧重对内、未来的信息 考点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考点4:会计核算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考点5:会计核算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全部;连续性:时间顺序依次;系统性:科学的方法。 考点6: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考点7: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考点8: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

功能。 考点9: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过程。 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第二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基础 考点10: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考点1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如:独资企业、合伙 企业和企业集团等。 考点12: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意义在于:(1)界定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2)为分清结算账目、编制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会计原则的使用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 考点13: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这一基本前提的意义在于:(1)确认了以货币为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2)同其他三项前提一起,为各项会计原则的确立奠定了基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020年8月整理).pdf

201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汇总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 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 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 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 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 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5、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6、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7、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 减金额、余额等。 8、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

基础会计(第四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重点总结

1·会计定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记录,计算,报告,旨在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支持其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经济服务行为过程。 2·会计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会计核算主要利用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务量度为辅 会计核算:完整性,连续性,完整性 3·会计对象:仅指能够用货币表示的经济活动,价值运动,资金运动 4·会计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5·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决策有用性);可理解性,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6·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主体VS法人),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会计年度(公历)),货币计量(币值稳定) 7·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用于营利性组织),收付实现制 8·会计计量—单位: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 —基础(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9·会计核算方法: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0·会计循环:取得或填制原始会计凭证——审核后编制记账凭证——过账,即将会计凭证的内容,登记到日记账,分类账中去。根据账簿中记载的金额,进行调整前的试算平衡——进行期末账项调整——结账,即转入本年利润,确定当期损益,同时结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账户余额,转入下期——在期末账项调整后,进行试算平衡——编制财务报表。 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收入,费用,利润(动态) 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公司经费(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资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差旅费等)工会经费,董事会费,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及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收入,汇兑损益及相关的手续费,发生及收到的现金折扣 不包括国债利息收入(其属于投资收益) 销售给用:销售过程中,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商品维修费,运输费,装卸费宣传费等 2·会计等式静态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收入-费用=利润 例题1,属于流动资产(A) A预付账款B短期借款C应付债券D盈余公积 例题2,静态会计等式是(ABC)的理论依据 A设置账户B复式记账C编制资产负债表D成本计算 例题3,利得和损失都必须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错) 利得和损失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营业外支出和收入) 三.会计账户 1·会计账户的名称称为会计科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科目是对其再分类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会计基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总论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和监督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 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2.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的保证。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4. 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老师与学生) 5.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6. 会计对象。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资金运动 7.企业的资金在任一时点上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8.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9.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 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0. 会计主体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11.我国规定,企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12. 【要点提示】记账本位币和报告货币的选用标准常用于正误甄别测试。 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13. 权责发生制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了,也不应当作为当期 的收入、费用。 14.我国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1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 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1.同一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可比,即纵向可比;为达到此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方法时,应保证前后期一致,即使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也应当按规定方法进行会计口径的调整,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前后期一致。 2.同一会计期内,不同企业之间的可比,即横向可比。为了达到此要求,企业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方法去进行会计处理 )、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16.会计要素 两个问题:会计要素的确认(定性)、会计要素的计量(定量) 17.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18. 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会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会计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 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 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 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 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 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 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 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6、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业务的日期、凭证号数、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 等。 7、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哪方增加,哪方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和记录的经济业务,账户余额一般在增加方。 8、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中的重点知识点

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 习重点中的重点知识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4年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复习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 1.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的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3.会计核算的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4.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 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6.会计核算四项基本前提之间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 系。具体地说: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7.会计要素共计有六项,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 状况,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第二类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着变动状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 8.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其中,前两者是 由企业所有者直接投入的(例如溢价发行股票),而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是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所实现的利润留存企业所形成的部分,因此,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所以,也可以表述为: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和留存收益等。 9.收入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收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 有之(部分收入还债),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10.费用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 而有之(广告费,部分欠款)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