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

地图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1、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2、地图的基本特征:(1)严密的数学法则;(2)特定的符号系统;(3)科学的地图概括;(4)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方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它是地图制图的基础。

3、地图的构成要素:

(1)数学要素(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

(2)地理要素①普通地图包括(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等自然和社会经济内容)②专题地图包括(专题要素和底图要素);

(3)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接图表、图廓、分度带、比例尺、附图、坡度角、成图时间及单位、有关资料说明等)。

4、地图的功能:(1)获取认知信息功能;(2)模拟客观世界的功能;(3)传输信息功能;(4)载负信息功能;(6)感受信息功能。

5、现代地图学定义:以地学信息传输与地学可视化为手段,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的科学认知和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图技术与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1、地球形状的三级逼近:

(1)地球形状的一级逼近——大地水准面:人们设想当海洋静止时,平均海水面穿过大陆和岛屿,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该面上的各点与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就是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球体,叫大地球体。

意义: (1. 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对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与面下缺少的相当。(2. 起伏波动在制图学中可忽略:对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有研究价值,但在制图业务中,均把地球当作正球体。(3. 重力等位面:可使用仪器测得海拔高程(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

(2)地球形状的二级逼近——地球椭球体:假想一个扁率极小的椭圆,绕大地球体短轴旋转所形成的规则椭球体称之为地球椭球体

意义: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所以在测量和制图中就用它替代地球的自然表面,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地球椭球体的三要素:地球椭球体有长半径和短半径之分,长半径(a)即赤道半径,短半径(b)即极半径。f=(a-b)/a为椭球体的扁率,表示椭球体的扁平程度。由此可见,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a、b、f。

(3)地球形状的三级逼近——参考椭球体:在地球表面适当位置选择一点P,假设椭球体和大地球体相切于Q,切点Q位于P点的铅垂线上,此时,过椭球体面上Q的法线与该点对于大地水准面的铅垂线相重合,椭球体的形状和大小与大地球体很接近,从而也就确定了椭球体与大地球体的相互关系。这种与局部地区的大地水准面符合的最好的一个地球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意义:可以将观测成果换算到椭球体面上,进而获得大地测量基准面和大地起算数据的工作,用于参考椭球体定位。

2、我国采用的地球椭球体:1952年前采用海福特椭球体,从1953年起改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自1980年开始采用 GRS 1975(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 1975 推荐)新参考椭球体系,并确定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北洪流村为“1980西安坐标系”大地坐标的起算点。

3、地理坐标系:是指用经纬度表示球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在大地测量学中,对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描述:即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

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天文经度:本初子午面与过观测点的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天文纬度:过某点的铅垂线(并不恒指向地心)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测量成果:可作为大地测量中定向控制及校核数据之用。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大地经度λ:过参考椭球面上某一点的大地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二面角;

大地纬度 :过参考椭球体某一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测量成果:在大地测量中广泛采用。地图学中常采用大地经纬度。

地心经纬度:即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

地心经度:同大地经度λ;

地心纬度:参考椭球体面上任意一点和椭球体中心连线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4、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北京54”和“西安80”系。

1954年北京坐标系是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元素建立的坐标系,联测并经平差计算引申到了我国,以北京作为全国的大地坐标原点。

西安80坐标系是采用ICA-75椭球参数,以陕西泾阳县永乐镇某点为原点,经定位和测量工作,通过整体平差计算建立的全国统一的大地坐标系。

5、地图比例尺:地图上沿某方向的微分线段和地面上相应的微分线段水平长度之比。

比例尺代表的是地球或制图区域缩小的程度。比例尺是一个比值,它没有单位,比例尺越大,图面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图面精度越低,但概括性越强。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包括的地面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包括的地面范围越大。比例尺还隐含着对地图精度和详细程度的描述。

6、地图比例尺的形式:(1)数字比例尺;(2)文字比例尺;(3)图解比例尺(直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复式比例尺)。

7、地图比例尺的作用:(1)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2)反映地图的量测精度;(3)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8、地图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大于1:10万,中比例尺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小比例尺小于1:100万。

9、为什么要进行地图投影:地球椭球体表面是个曲面,而地图通常是二维平面,因此在地图制图时首先要考虑把曲面转化成平面。然而,从几何意义上来说,球面是不可展平的曲面。要把它展成平面,势必会产生破裂与褶皱。这种不连续的、破裂的平面是不适合制作地图的,所以必须采用特殊的方法来实现球面到平面的转化。

10、地图投影的定义:地图投影就是研究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经纬线网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转移到平面上的方法及其变形问题。

地图投影的方法:(1)几何透视法;(2)数学解析法。

地图投影变形:是指球面转换成平面后,地图上所产生的长度、角度、面积误差。

11、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特点

长度:第一,纬线长度不等;第二,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第三,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面积:第一,在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球面网格面积相等;第二,在同一经度带内,纬度愈高,网格面积愈小。

角度:经线和纬线处处都呈直角相交。

而地图投影上:长度变形因投影类型、位置、方向不同而变形不同。面积变形因投影类型、位置不同而变形不同。角度变形因投影类型、位置不同而变形不同。

12、变形椭圆:是指地球椭球体上的微小圆,投影到地图平面上后变成椭圆,特殊情况下为圆。椭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可说明长度变形;椭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可说明面积变形;椭圆上两方向线的夹角和小圆上相应两方向线的夹角的比较,可说明角度变形。

地图投影变形的(普遍性)分布规律:任何地图都有投影变形;不同区域大小的投影其投影变形不同;地图上存在没有变形的点或线;距没有变形的点或线愈远,投影变形愈大,

反之亦然;地图投影反映的实地面积越大,投影变形越大,反之越小。

13、地图投影的分类:

A、按变形性质分

(1)等角投影(在同一点上长度比相等,有面积变形),(2)等积投影(最大长度比和最小长度比互为倒数,角度变形明显),(3)任意投影(长度、角度、面积三种变形并存但变形都不大的投影;该类投影的角度变形比等积投影小,面积变形比等角投影小),(4)等距投影(是指那些特定方向上没有长度变形的投影,即a=1或b=1,它是一种常见的任意投影)

B、按投影的构成方法分

几何投影:(1)方位投影,(2)圆柱投影,(3)圆锥投影(正、横、斜轴)

条件投影(数学解析投影):(4)伪方位投影、(5)伪圆柱投影、(6)伪圆锥投影、(7)多圆锥投影。(与几何投影相比,纬线不变,经线为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

14、世界地图常用投影

(1)墨卡托投影:属于正轴等角圆柱投影。

特点:经纬线是两组相互垂直的平行直线,经线间隔相等,纬线间隔由赤道向两级逐渐扩大。

应用:墨卡托投影的等角性质把等角航线(与经线成角相等的航线)表现为直线的特征,使其在航海地图中得到广泛应用。可用来编制赤道附近国家及一些区域的地图。

(2)空间斜轴墨卡托投影:是美国针对陆地卫星对地面扫描图像的需要而设计的一种近似等角的投影,它将空间斜轴圆柱面斜切于卫星地面轨迹。

(3)桑逊投影:是一种经线为正弦曲线的正轴等积伪圆柱投影,又称桑逊—弗兰斯蒂德投影。赤道和中央经线是两条没有变形的线。

应用:编制世界地图,赤道附近南北延伸地区的地图(如非洲、南美洲等)

(4)摩尔维特投影:经线为椭圆曲线的正轴等积伪圆柱投影。离中央经线经差正负90度的经线为一个圆,圆的面积等于地球面积的一半,其余的经线为椭圆曲线。赤道长度是中央经线的两倍。

(5)古德投影:对摩尔维特等积伪圆柱投影进行“分瓣投影”

特点:分瓣、组合投影,变形减小且均匀;大陆完整,大洋割裂,大洋完整,大陆割裂

(6)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1963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普通多圆锥投影的基础上设计出来,赤道和中央经线是互相垂直的直线,中央经线上的纬线间隔从赤道向高纬略有放大

,是我国编制各种世界政区图和其他类型世界地图的最主要的投影之一。

15、半球地图常用投影

(1)横轴等积方位投影呈同心圆分布;常用于编制东西半球地图。

(2

(3

16、我国地形图常用投影:1:100万地形图采用等角圆锥投影,其余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是一种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它是假设一个椭圆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切于某一条经线上,按照等角条件将中央经线东、西各3°或1.5°经线范围内的经纬线投影到椭球柱面上,然后将椭球柱面展开成平面即成。)

17、高斯—克吕格投影中一般采用6°分带投影的是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采用3°分带投影的是1:1万、1:5千。

18、6°分带法规定:从格林威治零度经线开始,由西向东每隔6°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投影带,我国位于东经72°-136°之间,共包括11个投影带(13-23带)。

3°分带法规定:从东经1°30′起算,每3°为一带,全球共分120带。

计算:(1)知道带数求该带中央经线:6°中央经线=6°×带数-3°;3°中央经线=3°×带数。

(2)知道经度求带数:6°经线=[经度/6°]+1;

3°经线=[经度-1°30′/3°]+1。[]为取整。

19、1:100万-1:25万地形图一般绘制经纬网;大于1:25万地形图一般绘制公里网。

20、地图投影的判别:(1)根据经纬线网的形状确定投影的类型,如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等;(2)判定投影的变形性质,如等角、等积或任意投影。

21、地图投影的选择:(1)制图区域形状和地理位置(2)制图区域范围(3)地图的内容和用途(4)出版方式。

第三章地图语言:地图符号系统

1、符号:表达观念、传输一定信息的工具、或者说是一种标志,用来代表某种事物现象的代号。(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化学符号、物理学符号、乐谱、交通标志以及地图符号等)地图符号的概念:

广义的概念:表示地表各种事物现象的线划图形、色彩、数学语言和注记的总和,也称地图的符号系统。

狭义的概念:在地图上表示制图对象空间分布、数量、质量等特征的标志、信息载体,它包括线划符号、色彩和注记。

2、地图符号的特征:综合抽象性、系统性、约定性、传递性、时空性。

3、地图符号的分类:

(1)按符号的图形特征分:几何符号,文字符号,象形符号和透视符号。

(2)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的透视关系分:正形符号,侧形符号和象征符号。

(3)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地理特征量度分:定性符号(如三角点,独立树,塔等符号),定量符号(如用不同大小图形符号表示城市人口多少的符号)和等级符号(如用大,中,小三种不同大小的圆表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城市)。

(4)按符号和所表示对象比例尺关系分类: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依比例符号:能够保持地物平面轮廓图形的符号。地物在实地占有很大的面积,按比例缩小也能清晰显示轮廓和准确定位。符号的形状大小与比例尺有精确地对应关系。

适用于沙漠、湖泊、森林等面状符号。

半依比例符号:长度依比例表示,宽度不依比例表示的线状符号。可以精确定位和测量长度,但不能显示宽度。适用于水系、道路、长城等狭长地物。

不依比例符号:按比例尺缩小后紧缩成一个点,或者根本无法表示的地物符号。符号大小并不是按比例缩小的。点状符号属于不依比例符号。

(5)按符号所表示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状态的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体状符号(点状符号:制图对象在实地所占面积相对较小,在图上所占面积不大,仅能以点状形式表示,相当于看到实地地物的概括形状,如亭,古楼,宝塔,温泉,井,测量控制点,旅游景点,比例尺较小时的村镇等。线状符号:在实地呈线状或带状延伸的制图对象,在图上常用线状的彩色线划表示,如道路,河流,防护林带,境界线等。线状符号有粗细虚实,单双,点线,间断连续,复杂简单,单色彩色等类别。面状符号:在实地呈面状分布的制图对象,在图上用面状轮廓线,色彩和填充晕线,花纹表示。如湖泊,人工湖(水库),林地,草地,居民地平面图形等。)

4、地图符号的量表: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

(1)定名量表:对空间信息处理只使用定性关系,一般不使用定量关系的量表。如土壤分布图上确定出红壤、棕壤、黑土等即可。

(2)顺序量表:按某种区分标志把事物现象构成的数组进行排序,区分为一种相对等级的方法。顺序量表只能区分出大小(如大中小),优劣(如优良中差),高低(高等,中等,低等),主次(如重要,较重要,一般,不重要),新旧(如最新,较新,一般,旧)等相对等级。(3)间距量表:指利用某种统计单位对顺序量表的排序增加距离信息。只能计算相互间的差值。和顺序量表比间距量表能获得数值差别大小的概念,故间距量表对制图对象的表述比定名量表,顺序量表更精确。

(4)比率量表:是以制图数据的起点为基础,按某种比率关系进行排列,且呈比率变化,实际上是间距量表的进一步发展,是较完善的量表方法。

四种量表的的联系:比率量表可处理为间距、顺序或定名量表,但定名量表信息却只能

用定名量表处理,不能改变为其他量表。

5、视觉变量:地图上能够引起视觉变化的基本图形、色彩因素,也叫图形变量。是构成地图符号的基本元素。

6、视觉变量的六元素:位置、形状、尺寸、色彩、网纹、方向

位置(空间分布):符号在图上的定位点或线,大多数情况下由制图对象的坐标和相邻地物的关系所确定。

形状(质量):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主要用于反映主图要素的质量差异

尺寸(数量):指点状符号及其组成线、面符号的大小、粗细、长短、分割比例变化。大小、粗细、长短主要用于区分制图对象的数量差异或主次等级,分割比例主要用于表示制图要素内部组成变化。

色彩:是最活跃的视觉变量,又包含三个子分量:色相,亮度,纯度。

色相主要用于区分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常与形状相配合增强表达效果。纯度、亮度变化也可表示制图对象的数量差异。

网纹(质量):构成符号的晕线、花纹。它有排列方向、疏密、粗细、晕线组合、花纹、晕线花纹组合等几种形式。不同排列方向、晕线组合、花纹、晕线花纹组合的网纹符号用于表示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不同稀疏、粗细网纹符号用于表示制图对象的主、次等级和数量特征。颜色变化用来区分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

方向(空间分布):指符号方向的变化。点状符号不一定都有方向变化。点状、线状符号的方向变化指构成符号本身的指向变化。符号的方向常用于表示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或其他特征。

7、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形状要图案化、种类要简化、符号要有对比协调性、符号要有逻辑系统性、图形色彩要有象征性、总体要有艺术性

(1)形状要图案化:符号的形状应反映景物的实际形态和特征。设计时,要以景物的真实形状为主要依据,经概括、抽象,达到图案化,且清晰易读,便于绘制。使图形达到具有形象、简洁、醒目和艺术的特点,使读者能“望形生义”。

(2)种类要简化:性质相同,外形特征类似的物体,可用同一种符号作为基础,加以适当变化来区别。符号本身的形状也是越简单越好,在设计中,能用简单而生动的符号,就不用复杂而呆板的符号。

(3)符号要有对比协调性:符号的对比性是指不同符号之间应区别明显,主次分明。符号的协调性是指符号大小的相互联系及配合。

(4)符号要有逻辑系统性:同一类符号,在其性质相近的情况下,通常保持相似,使之在系统上具有一定的联系,形成一种系列。

(5)图形色彩要有象征性:符号设计要强化符号和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符号视觉感受产生联想,加强对制图对象的理解。

(6)总体要有艺术性:在保证符号科学性的基础上,一定注意符号的总体艺术性。符号本身应构图简练、美观、色彩亮丽、鲜明、高度抽象概括。符号之间,则要求相互衬托、协调,成为完整系统。

8、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的因素:地图内容、区域资料特征、视觉要求、使用要求、制作与成本

(1)地图内容:内容的确定是符号设计前的编辑准备工作,对符号设计起着重要的影响。(2)区域资料特征:所表示对象的实地分布特征,质量、数量的分级、分类标准,资料的质量,资料所表示对象的外形特征。

(3)视觉要求:视力:人眼能分辨物体微小结构的最大能力,即能单独感受最小距离的两个光点的能力。视错觉:观看一个正常的图形时,因受到其他线划或图形的干扰而产生的与原图形大小或形状不一致的感觉。

(4)使用要求:地图使用要求对符号设计有重要的影响。编图目的及用途、地图使用方式,是符号设计时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因素。

(5)制作与成本:地图符号的制作可采用三种方式:直接在商用制图软件的符号库中选择;利用商用制图软件的符号制作功能在计算机上设计制作;手工绘画,在纸或其他膜片上画出符号,然后利用扫描仪扫描输入计算机。

9、点、线、面状符号的设计

(1)点状符号的设计:①形状变化:用形状变化,可以反映事物的质量特征。个体几何符号主要有轮廓形状变化和图形内部结构变化。②大小级内部变化:大小常用来表示制图对象的数量指标。设计时注意:与地图用途一致、与事物等级一致。③颜色变化:颜色常用来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颜色差异比形状差异更为明显,故表示重要的、主要的类别、性质变化。颜色变化包括符号本身线划和其内部面状色的变化。

(2)线状符号的设计:线状符号:指长度依比例尺显示、宽度不依比例尺显示,表示线状或带状事物的符号。①定性线状符号:单表示定名量表数据的线状符号。通常符号的宽度不做变化,常使用色彩、形状等视觉变量来表示制图对象的性质类别。(色彩视觉变量的选择主要利用色相的变化,不宜采用纯度或亮度的变化来设计。形状视觉变量的设计主要使用一种或几种图形要素的重复、连续变化以及虚实变化、图形变化,来表示制图对象的性质。)②等级线状符号:表示顺序量表数据的线状符号。主要利用尺寸视觉变量表示制图队形的等级、强度;利用色彩、形状等视觉变量辅助表示。③趋势面线状符号:指表示连续分布、逐渐变化的实际或理论趋势面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等值线、连续剖面线等线状符号组合。

(3)面状符号的设计:面状符号:表示实地呈面状分布事物现象的符号,常用轮廓线的空间位置表示事物的空间分布,用轮廓内的晕线、花纹或色彩表示事物的质量、数量特征。①晕线面状符号:由不同方向、不同形状、不同粗细、不同疏密、不同颜色、不同间隔排列的平行线组成。(晕线方向、形状、交叉排列组合以及粗细的变化可表示定名量表数据。晕线粗细、疏密、间隔排列的变化可表示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②花纹面状符号:由大小相似、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网点、线段、几何图形等花纹点构成。(花纹点的形状变化可表示定名量表数据。网点或短线段的疏密变化可表示顺序量表、间距量表和比率量表数据。)③色彩面状符号:不同范围内的面状色符号。不同色相的面状符号可表达定名量表数据;不同纯度、亮度和色相的变化可表达顺序量表、间距量表和比率量表数据。10、地图注记:地图上出现的数字和文字。

(1)地图注记的功能:表明制图对象、标明制图对象属性、说明性功能

(2)地图注记的分类:名称注记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说明注记(说明事物的种类、性质和特征)、数字注记(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图幅注记(说明地图的编制状况)。(3)地图注记的构成要素:字体、字级、字色、字距

(4)注记的定位:注记排布—注记在图上的排列方式,主要有四种:水平字列(平行于南北图廓)、垂直字列(垂直于南北图廓)、雁行字列(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直线,字直立)、屈曲字列(字符连线与注示物走向平行,成自然弯曲,字向不直立)

(5)地图注记的配置的基本原则:明确标明被注对象,尽量排列在空白处,不压盖切断其他线划或注记,并能反映被注地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点状符号注记:字密排;经纬网沿纬线方向;港口不跨海岸线;居民点不跨河流。

线状符号注记:在线一侧不跨越山脉水系,不压线。

面状符号注记:尽量占据面状区域的面积,要和面状区域边界有一段距离。

第四章地图清晰性:地图概括

1、地图概括定义: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2、地图概括的实质:解决广阔制图区域内繁多的地理事物与有限地图图幅面积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解决主要表现在:地图内容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通过对制图区域内客观事物的取舍和化简来实现。

3、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

(1)地图的用途(主导因素)

(2)地图比例尺(决定数量特征)

(3)制图区域的特点(保证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特点不消失)

(4)制图资料(5)符号样式及大小(6)制图者

4、地图概括的原则:(1)符合地图用途的需要(2)保持地图清晰易读且内容完备(3)保持一定的地图精度(4)反映出制图区域地理特征。

5、地图概括的方法步骤:简化、分类、符号化、归纳

简化:主要侧重于内容的取舍和图形的化简。比例尺概括:依据比例尺变化而设定取舍标准。

目的概括:依据制图目的、区域特征的空间信息选取。

分类:空间数据的排序、分级或分群。定性特征的概括:依据地物属性、制图需要及图解限度所进行的重新分类。分级:空间信息进行数量统计时,数据划分为数学定义的级别。

符号化:将空间信息通过分类、简化、夸张等方法所获得的记号,根据其基本特征,相对重要性和相关位置制定成的各种图形。

归纳:运用逻辑的、地理的推理法,超越所选取的数据范围,扩展概括出地图信息内容的过程。

6、地图概括原理:地图概括的数学模式、内容选取法、形状化简法、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的概括方法。

7、地图概括的数学模式:

图解计算法:以地图符号的面积负载量 (S) 确定符号选取数量指标的方法。此方法一般用于确定居民点选取数额。

方根模式、等比数列模式:

8、地图内容选取的标准

1)资格法:根据地物的数量、质量特征来确定地图内容选取条件,目的是解决“选哪些”的问题。

2)定额法:以地图适宜的负载量为基础,确定单位面积内地图内容的选取指标。目的是解决选多少要素的问题。

9、内容选取法的顺序原则:从主要到次要、从高级到低级、从大到小、从全局到局部。

10、地图内容选取的一般要求:

1)选取的地图内容能够反映出制图对象实际分布的密度对比关系。

2)选取的地图内容能反映制图对象的分布特点

3)保留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图对象。有些重要的制图对象,可以不受选取指标的限制

11、形状化简法:删除、夸大、合并、分割。

12、数量特征的概括:物体的长度、高度、宽度、深度、面积、体积等制图现象的数量指标,是描述事物的量化信息。方法:常以扩大级差的方法来缩减制图对象的分级的数量。

质量特征的概括:描述制图对象的类别和性质。质量差别是对制图对象进行分类的基础。方法:用概括的分类代替详细的分类,以整体的概念代替局部的概念,以减少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别。如将“苹果园、梨园、桃园”概括为果园。

第五章普通地图

一、普通地图的定义:均衡表示地表自然、社会经济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二、普通地图的特征:完备、均衡性;可量测性和概括性;制图规范的一致性;系统性;

权威性;应用的广泛性

三、地图上的方向

1.三种基本方向线

真北:过地面上任意一点,指向北极的方向称为真北。其方向线成为真北方向线或真子

午线。地形图上东西内图廓线就是真子午线。

磁北:过地面上任意一点,磁针所指的北方叫磁北。其方向线叫磁方向线或磁子午线。

在地形图上下内廓线上,p、p′小圆点的连线就是磁子午线。

坐标纵线北:地形图上纵坐标线所指的北方,叫坐标纵线北。

2.三种方位角

真方位角:从真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

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

坐标方位角:从坐标纵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

3.三种偏角

磁偏角:以真子午线为准,真子午线和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东为正,西为负。

坐标纵线偏角(子午线收敛角):以真子午线为准,真子午线和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东为正,西为负。图幅中央经线移动的图幅东偏。

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四、地形图查询

1.1991年前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标准分幅是经差是6°和纬差是4 °

纬度60 °-76 °之间双幅合并,即每幅图包括经差12 °,纬差4 °

纬度76 °-88 °之间四幅合并,即每幅图包括经差12 °,纬差4 °。

88 °以上单独为一幅。

从赤道起,向两极每隔纬差4°为一列,依次以A、B、C、D…,V表示,列号前冠以N和S,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

由经度180 °起,自西向东,每隔经差6 °为一行,依次用1、2、3、4 …,60表示。

编号以它的“列号——行号”表示,如北京所在的分幅编号为J-50。

1:50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纬差2 °,经差3 °,一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幅1:50万地形图。

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图号后面,分别加上A、B、C、D。如J-50-A。

1:25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纬差1 °,经差1 °30′,一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6幅1:25万地形图。

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图号后面,分别加上[1]、[2]、[3] …[16]。如J-50-[2]。

1:10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纬差20 ′,经差30′,一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44幅1:10万地形图。

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图号后面,分别加上1-144。如J-50-5。

1:5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纬差10′,经差15 ′,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为4幅1:5万地形图。

编号是在1:10万地形图图号后面,分别加上A、B、C、D。如J-50-5-B。

1:2.5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纬差5′,经差7 ′30″,一幅1:5万地形图划分为4幅1:2.5万地形图。

编号是在1:5万地形图图号后面,分别加上1、2、3、4。如J-50-5-B-4。

1:1万地形图的分幅编号

纬差2′30″,经差3 ′45″,一幅1:10万地形图划分为64幅1:1万地形图。

编号是在1:10万地形图图号后面,分别加上(1)…(64)。如J-50-5-(24)。

2、1991年实施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

经差、纬差没有变化,分幅均由1:100万地形图划分而成。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2行12列,共144幅1:10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24行24列,共576幅1:5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1:2.5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

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192行192列,共36864幅1:5000地形图。

图 1:50万~1:5千地形图图号组成

比例

尺代码:B 、

C 、

D 、

E 、

F 、

G 、

H 分别代表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

万、1:5000比例尺

3、地形图查询

1) 地形图编号查询

A 、1:100万地形图

西经范围用:

其中a 为1:100万图纬度码,b 为1:100万图经度码;λ为某点经度,φ为某点纬度;[]为数值取整。

B 、其余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其中c 为行码,d 为列码; λ为某点经度,φ为某点纬度;Δφ为纬差,Δλ为经差;

[]为数值取整;()为整除后,商取所余经、纬度数。 2) 地形图经纬度查询

其中λ、φ分别为左下角图廓点经度、纬度;a 、b 为1:100万地形图行号、列号;c 、d 为所求比例尺地形图的行、列号; Δφ为纬差,Δλ为经差。 第六章 专题地图

一、专题地图的定义: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尽地表示制图区内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

二、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内容主题化、主题要素特殊化、地图功能多元化、表达形式多样化、表示内容前瞻化。

三、专题地图的构成要素

由主题要素和底图要素两个层面构成。

主题要素是专题地图重点和突出表达的内容,使图面的主体。主题要素表示的优劣决定了专题地图的科学性。

底图要素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即主题要素是根据底图要素而编制在底图上的。不仅是作为描绘底图要素的骨架,用来定向和确定相对位置;而且反映主题要素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制约的密切关系,起衬托主题作用。其质量的优劣决定了专题地图的数学精确度和地理相关性。

四、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1.呈点状分布或在实地占面积不大

2.呈带状分布

3.呈面状分布:连续而布满制图区域的;间断呈片状分布的;大范围呈分散分布的

[]316/14/+?=+=???????λ?b a []?-=6/30λb ()[]()[]

1

/6//4//4+??=??-??=λλ???d c ()()()()

?

??λλ??-??+??-=??-+??-=c a d b /4411631

五、专题要素的时间态特征

1.限定在某特殊时刻的

2.某一段月份内、年份内的

3.某年内的周期性变化

六、点状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符号的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的差别,大小表示数量的差别,结构符号表示内部组成,位置表示空间分布,定位扩展符号表示发展动态。

七、线状要素的表示方法:线状符号法

颜色和图形表示线状要素的质量特征;粗细表示等级差异;长短表示数量。

八、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1.布满制图区的要素,用质底法、等值线法和定位图表法表示。

2.间断呈片状分布要素,可用范围法表示。

3.离散分布要素,用点值法、分级比值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和三角形图表法表示。

九、面状要素表示方法的区分:

(一)质底法和范围法:质底法:又叫底色法,是在区域范围内或类型范围内普染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的质量差别,常用于各种类型图和区划图的编制。按内容性质分级和分类—勾绘各分区界限—在各分区界限内据拟定的图例符号表示各类型或各区划的分布。质底法特点:1.专题要素布满制图区域。2.符号不能重叠,故难以表达事物现象的渐进性和渗透性。

范围法:用轮廓线来表示制图区域内间断而呈片状分布的专题要素的区域范围,用颜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式来表示事物类别,用数字注记表示数量。可在同一幅图上表示几种不同事物,若事物相互重叠时,可将不同色彩或晕线的符号叠置,因此可表达事物现象的渐进性和渗透性。

定位图表法:把某些地点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绘在地图相应位置上,以表示该地某种专题要素的变化。柱状图表中的符号高度或曲线图表表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变化,玫瑰图表中的符号指向和长度表示专题要素的方向或频率、强度变化。定位图表法仅用来表示周期性发生变化的专题要素。

分区统计图表法:把整个制图区域分成几个统计区,在每个统计区的中部,按其相应的统计数据,设计绘制出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形,以表示各统计区内专题要素的总和及其动态。可显示专题要素的绝对数量、内部结构和发展动态。

同:分区统计图表的形状可以与定点符号法的形状完全一样,其符号比率的计算也可完全一样。

异:定点符号代表的是局限于该点上的数据,它必须严格定位在这个点上,有多少个点就有多少个符号,符号多时会相互重叠;分区统计图表表示的是所代表区域内数量的总值。一个区域单元内只可能有一个这样的图表,从定位意义上讲,它没有严格的定位意义,只要放置在该区域范围内的适当位置即可。

地图学复习提纲与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 ----- 本资料P**为王家耀出版的《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的书页 一、单选题 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 B ) A. 数学要素 B. 图形要素 C.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 2.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 A ) A. 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B.变形与方向无关 C. 长度无变形 D.纬线无变形 3、我国 1: 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P109 A. 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 --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B ) A. 等角投影 B.等积投影 C.任意投影 D.无法确定 5、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 性质为:( C )P78 A. 等积投影 B. 等角投影 C.任意投影 D.方位投影 A)P98 6、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 A. 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B. 方位投影 C.彭纳投影 D. 墨卡托投影 7.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B ) A. 便于分割图纸 B.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 便于地图使用 8、在 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C ) ( A.21731 公里 B.731 公里 C.231 公里 D.31 公里P110 9、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D ) A.a=b B.a>b C.a

习题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doc

一、判断题 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法。Y 38. 面状符号表达空间上具连续两维分布的现象的符号。具定位特征,为依比例符号。Y 39. 众数是最佳的数字统计量,以一个群体中出现频率最大的类别定名。Y 40. 面状符号的结构中,颜色变量起很大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颜色变量是形状变量的组合。 41. 光的三原色又称加色原色:黄、品红、青 42. 暖色来自于蓝、青和绿等色。感觉显得稳定和清爽。它们看起来还有远离观众的效果。 43. 色彩与人的情感或情绪有着广泛的联系,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又赋予色彩以各自含义和象征。Y

地图学原理考点整理

第一章地图 地图的定义: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统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概况与发展状况。 地图的基本特征:特殊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特异的地图概括、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地图投影方法、比例尺和控制定向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发展则,保证了地图的精度。地图的构成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边要素(辅助要素)。 数学要素:地图投影、比例尺、控制点。 地理要素:自然地理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独立地物) 图边要素: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接图表、等高距、坡度尺等 地图学的概念: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是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的制作方法:实测成图法和编绘成图法。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专题地图制作一般采用编绘成图法。 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一、坐标系 1、地图上确定地理要素分布位置和几何精度的数学要素:坐标网、控制点、地图投影以及比例尺等。 2、建立数学要素:地球形状和大小(大地控制)→曲面转化为平面(地图投影)→大与小的矛盾(比例尺)。 3、椭球体的三要素:长轴a,短轴b,扁率f=a-b/a 4、大地控制的主要任务:确定地面点在地球椭球体上的位置。 包括:点在地球椭球面上的平面位置(经度纬度);确定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高度(高程)。 5、地理坐标系: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系。 包括:天文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位置。 大地经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位置。 地心经纬度:以地球椭球体质量中心为基点。 大地测量学中,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地理学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采用地心经纬度。 6、大地水准面:地球的物理表面。 7、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二、比例尺 1、编制地图时,需要把地球或制图区域按照一定的比率缩小表示,这种缩小的比率就是地图的比例尺。 2、主比例尺:在投影过程中,没有变形的点或线上的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其他大雨或小于主比例尺的比例尺。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资料提纲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第一章测量工作的前期准备 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 2、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3、椭球定位—含义:将地面的观测成果划算到椭球体上。 参考托球体 4、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在测量学中地面点 的位置由坐标和高程表示。(坐标及高程的含义) 5、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天文坐标 大地坐标—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托球体上的位置。基准线为法线。 6、投影(此处融合地图学有关投影章节) 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 ①几何投影:方位投影 圆柱投影 圆锥投影 ②解析投影或数学投影 (2)按投影变形性质分①等角投影(或正形投影)--特点:经纬线正交、长度比固定、面积和长度变化、比例尺不变适用场合:交通图、洋流图、风向图②等积投影–特点:角度和形态发生变化适用场所:资源分布图③等距投影(任意投影)

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的一种 高斯投影的规律、投影分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见书P11-P13) 7、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 8、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①距离:以10KM为半径的测区内 可忽略不计②角度:测区面积<100K㎡ ,可忽略不计③高程—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地球曲率地他的影响 9、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内容:高程、距离、角度 原则:①精度—先高级再低级次序—先控制再碎步 ②步步有检核 注:控制点与碎步点:若要确定1点的位置,需知道A、B的位置。那么A、B为控制点,1点为碎步点 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点位的测量工作 碎步测量:确定碎步点点位的测量工作 第二章测量的具体工作 一、测高程—水准测量 P 1、水准测量原理:利用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的仪器,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已知一点的高程推算另一点的高程的一种方法。 2、熟悉DS3型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P21-P25 注:粗平时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气泡运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一定要遵循先两个再一个的顺序。气泡永远

《地图学原理》知识点整理资料讲解

1.地图的定义 地理环境诸要素(内容)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运用符号系统、并经过制图综合(特征)的一种缩小表像(形式)以表达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数质量特征及空间分布和发展变化(目的、结果)。 2.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可测量性、可比性);地图必须经过科学制图综合(清晰性、一览性);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直观性、易读性);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传递性、持久性)。 3.地图的基本内容 数学要素(骨架):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 地理要素(主体):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文字标记 辅助要素(润滑剂):说明地图的编制情况,为应用提供相关内容,在主要图形的外侧,如图名、图号、图例、比例尺等;对主要图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补充,如统计图表、剖面图、测图时间、出版单位等 4.地图的分类 按比例尺分:-大比例尺地图(≥1:10万)-中比例尺地图(1:10万~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微缩地图 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普通地图(是指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专题地图(是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5.图幅编号 a=[φ/4°]+1 φ纬度;b=[λ/6°]+31 λ经度1:1万(G) 1:5000(H) c=4°/△φ-[(φ/ 4°)/△φ] △φ图幅纬差2′30″1′15″ d=[(λ/6°)/ △λ]+1 △图幅经差3′45″1′52.5″ X1X2X3 X4 X5X6X7 X8X9X10 λ0=(X2X3-31)*6°φ0=(X1-1)*4° λ=λ0+(X8X9X10-1)* △λφ=φ0+(4°/△φ-X5X6X7)* △φ 6.现代地图学体系 地图学的定义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理论地图学(地图学理论基础)~地图信息、传输、模式、认知理论;地 图可视化原理、数学制图原理、地图语言学(地图符号学)、地图感受理 论、地图概括(制图综合)理论、综合制图理论、地学信息图谱理论 现代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地图编制方法与技术)~普通地图制图学、专题**、遥感制图学、计算机制图学、地图印制学与计算机出版系统、多媒体电子地图与 网络地图设计和制作 ┗应用地图学(地图应用原理与方法)~地图功能、评价、分析与研究方法、 使用方法、信息自动分析和处理系统、应用、数字地图应用 7. 大地水准面: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水准面的特点:面上任意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地球椭球面:人们假想,可以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踢球椭球体。其表面可用数学模型定义和表达称为地球椭球面。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要点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要点 总体要求:掌握三基:基础理论(概念、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学会三会:认识地图、使用地图、编绘地图。 第1章导论 一、基本概念:测量学、地图学、地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二、基本理论和知识: 1、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 3、地图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4、地图的分类 5、地图的成图过程; 6、地图的功能 第2章测量学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大地水准面、方位角、象限角、高程测量 二、基本理论和知识: 1、测绘坐标系; 2、测绘的过程; 3、水准测量的原理:H B= H A + h AB,h AB =a-b; 4、水平角测量的原理:β=b-a 5、平板仪测量的原理 三、基本技能 1、直线丈量的一般方法; 2、水准测量的方法; 3、水平角测量的方法; 4、平板仪测图的方法步骤

第3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变形、变形椭圆、长度比和长度变形、面积比与面积变形、角度变形、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比例尺 二、基本理论和知识: 1、地图投影的实质; 2、地图投影变形的性质和大小的计算方法; 3、地图投影的分类: (1)按构成方法分类:特点(经纬线网的形状、变形分布规律)和用途;(2)按变形性质分类:投影条件和用途 4、常用的地图投影:如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的特点和优点; 5、比例尺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三、基本技能 1、地图投影的判别和选择 2、比例尺的计算 第4章地图语言 一、基本概念:地图语言、地图符号、地图注记、图例 二、基本理论和知识: 1、地图符号的特征和分类; 2、地图符号的量表方法; 3、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作用:形状、尺寸、方向、色彩、亮度和网纹; 4、色彩三要素及其作用; 5、地图注记的分类和构成要素; 6、地图注记的排列方法和位置。 三、基本技能 1、地图符号的设计; 2、色彩的调配; 3、会书写注记。

《地图学》复习提纲及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 -----本资料P**为王家耀出版的《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的书页 一、单选题 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B) A.数学要素 B.图形要素 C.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 2.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A ) A.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B.变形与方向无关 C.长度无变形 D.纬线无变形 3、我国1: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C)P109 A.方位投影 B.圆锥投影 C.高斯--克吕格投影 D.墨卡托投影 4、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B) A.等角投影 B.等积投影 C.任意投影 D.无法确定 5、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C)P78 A.等积投影 B.等角投影 C.任意投影 D.方位投影 6、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A)P98 A.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 B.方位投影 C.彭纳投影 D.墨卡托投影 7.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B ) A. 便于分割图纸 B.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 8、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C)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P110 9、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 A.a=b B.a>b C.a

习题 答案《地图学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学

一、判断题 1. 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Y 2. 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3. 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4. 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Y 5. 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6. 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 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0.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1.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Y 12.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Y 13.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Y 14. 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5. 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Y 16.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17.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18. 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Y 19. 制1: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Y 20.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21. 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Y 22.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墨卡托投影。Y 23. 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Y 25. 按基本等高距的二分之一高程绘出的等高线称为助曲线。 26. 经线在任何球心投影中的表象都是直线。Y 27. 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 28. 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29. 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Y 31. 等角航线是地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 34.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35. 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36. 地图比例尺是决定地图概括数量特征的主要因素。Y 37. 地图的内容受符号的形状、尺寸、颜色和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制约着概括程度和方

现代地图学重点和考点概括

各章的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1.结合你对现代地图和地图学理解,谈谈它与你所学专业有什么关系? 2.未来地图学的发展趋势如何?请描述你想象中的未来地图是什么样子? 第二章: 1.自然球体、大地球体和旋转椭球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2.空间参照系都有哪几种类型? 3.什么叫椭球体定位? 4.地图比例尺有什么作用? 5.叙述传统实测成图法的一般过程。说明每一过程完成的主要成果。 6.数字测绘成图法可有几种成图的类型?请简述其一般过程。 第三章: 1.简要说明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方法有哪几种类型? 2.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进行比较,观察经纬线网和大陆轮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地图投影的变形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长度变形是主要的? 4.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那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5.简要说明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的投影特点。 6.墨卡托投影有何特点?为什么航海图和航空图选用此种投影? 7.我国地形图都选用哪几种投影?说明它们的投影原理。 8.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变形分布规律。为什么要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说明6°带和3° 带的分带规定。 9.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坐标系统的特点和坐标值的表示方法。 10.说明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概念,为什么要换带? 11.高斯-克吕格投影换带的方法有哪几种?说明每种换带方法原理。 第四章: 1.什么是地图符号?地图符号的作用有哪些? 2.按空间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地图符号各分为哪几类?各类符号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按符号表示的维数和表示内容的动静状态进行分类?请说出这两种分类的各 4.种类型。 5.地图符号的基本视觉变量有哪些?其视觉感受效果是什么? 6.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如何进行点状、线状、面状符号的设计? 7.色彩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和补色? 8.地图上可以进行哪些色彩的配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如何进行色彩的调和? 9.地图注记的作用是什么?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 10.如何运用地图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 11.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第五章: 1.简述地图概括的目标、任务、实质和方法。 2.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什么是影响地图概括的根本因素与主导因素? 3.简述地图内容选取、概括和图形简化的基本方法。 4.什么是地形图?什么是地理图?二者之间有何区别?各有哪些特点? 5.结合你所了解的实例,说明各类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理图的用途及其差异。

《测量学与地图学》复习题集

地图学导论 1、概念:地图地图学 ①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②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2、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数学要素图形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 3、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 4、地图的成图方式有哪些? 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 5、实测成图过程可分哪四个步骤?编绘成图过程可分哪四个步骤? ①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②传统编绘成图过程:资料收集地图设计地图原图编绘地图出版准备地图制印 遥感制图法编制专题地图的流程如下: 遥感图像资料获取 遥感图像处理 专题要素信息识别与提取 地理底图编绘与专题要素转绘 6、地图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 普通地图专题地图 7、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 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 8、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测量与地图的用途有哪些。 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第六章、地形图的应用 一、名词解释 1.普通地图普通地图使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势、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2.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3. 地理图相对概括地表示制图区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通地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地图学原理》复习参考题 第一章引论 1.如何理解反映地表像片,素描画和地图的区别? 地图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为: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航空相片拍摄的是实物不具备图形概括和符号系统的运用的特征,而素描画则不具备符号系统运用的特征。 2.浅述地图定义的变化。 第一页第二段 3.结合实际试谈地图的用途。 在经济建设方面,地图是各项建设事业的尖兵。在国防建设方面,一切军事行动,不论是司令部统观战局,各级指挥员研究战略,战役,战术,战斗问题,或从单一兵种的战斗到多军,兵种的协同作战,都需要各种比例尺地图提供地形保证。在国际交往方面,地图也是重要的依据。在文化教育方面,地图是进行文化教育的有效工具。日常生活中,地图滴看书看报弟弟顾问,外出旅游,地图是可靠的向导。 4.试分析地图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地图学概念:他研究用地图 图形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互相关联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 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地图应用技术和方法。5.地图制作有哪些方法?传统实测成图法,传统编绘成图法,遥感制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法。 6.我国古代对地图制图的贡献是什么?P19—P21

7.21世纪地图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智能化,虚拟化,功能多极化,主客体同一化,全球一体化,地图﹑RS﹑GIS﹑GPS一体化。 8.试述地图学与RS,GPS,GIS的区别。 GIS 是地理学、测量学、地图学、遥感等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1 ] 。在这些相关学科、技术中,测量和遥感主要从数据源的角度为GIS 服务,而地理学和地图学是GIS 应用所关注的主要领域。 RS遥感:遥感技术的利用促进环境信息采集手段的革新,从而出现了遥感制图。此外由于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使遥感制图从目视解释走向计算机化的轨道,并为地图更新、研究环境因素随时间变化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GPS:卫星大地测量的出现, 为大地测量制图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建立了世界大地坐标系, 二是精化了地球形状, 三是填补了海洋上的测量空白, 四是拓宽了大地测量学的应用领域, 五是提供导航和实时定位资料, 六是对传统的常规测量提供检测手段。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1.地图投影的主要矛盾是什么?P39 2.谈谈你对地图投影变形的理解。P41 3.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的特性是什么?P47—P48 4.什么是地图的主比例尺?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它?P36 5.举例说明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主要因素。P36 6.莫卡托投影具有什么性质?其主要用途是什么?p52‐p53 7.什么高斯‐克吕格投影选择的主要因素。P61‐P63 8.为什么伪圆柱投影和伪圆锥投影都没有等角投影?P50

地图学 学习指南(课程导学)

学习指南(课程导学) 课程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为主,多种参考资料与教材为辅,并有配套的实习指导书。主要以课堂讲授与实践教学(作业、参观、录像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充分利用已研制的“地图学网络教学系统”、系列多媒体教学课件、地图馆资源,展示各类地图、地图集及有关模型和图片,另外有完备的电子教案和多媒体电子教材。 课程首先从感性出发利用大量的地图实例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极大兴趣,然后学习地图与地图学的有关基本概念,通过对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和制图综合基本知识的学习及大量读图识图练习,逐步加深理解地图的基本特征和概念。通过对各类空间信息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学习,深刻认识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在参观先进的数字地图出版系统与印前系统的基础上,了解常规地图和数字地图的生产与出版过程。通过对电子地图特征与设计制作方法的学习,认识当前最常用的地图品种。通过对地图分析方法与主要应用的学习,逐步全面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地图学的理论体系。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学习思路,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际能力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并对理论部分和平时各类作业、实践部分分别进行考核。 学生学习基本方法: 1、以课堂听讲为主,积极参与讨论和发言,认真完成课堂作业; 2、多读图、多看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开阔眼界,认真完成读图报告; 3、注重实践性教学,认真完成课堂、上机实习作业。 4、重视课后作业,进行知识的巩固与补充。 各章学习思路: 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通过参观地图馆或阅读大量各种类型的地图作品,增加对地图的感性认识。深刻理解地图的特征、定义、功能和内容。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采用听讲、讨论和对典型地图数学基础的阅读、分析法学习主要知识点。 第三章地图符号:通过理论学习和作业加深对地图符号、视觉变量理论、地图色彩及地图注记基本理论的理解。 第四章地图内容的表示:通过自学和读图,对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深入理解,完成普通地图阅读与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作业。 第五章制图综合:通过各要素制图综合作业练习加深对制图综合概念、原理的真正理解。 第六章数字地图制图:通过练习使用制图软件加深对数字地图制图过程及原理的学习。 第七章电子地图制图:通过上网浏览各种电子地图网站加深对电子地图基本概念与特征的认识。 第八章地图分析与应用:通过课后参考资料的阅读,深入了解地图分析的基本方法。

陕师大地图与测量学实习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测量与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习科目: 测量与地图学 指导教师: 貟疆薛亮 实习时间: 撰写报告时间:

一、实习区域背景概述 本次实习着重对四个地区进行了考察,一是长安大学,二是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三是临潼骊山,四是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 现对其概述如下: 长安大学地质灾害大型物理模拟实验中心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长安大学共同建设成立,主要有滑坡平台和沉降平台,主要研究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评价和防治。长大地学科机大厦具有土真三轴实验室、非饱和土力学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和地质博物馆。 西安煤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空间数据处理及建库、SCADA监控系统设计及实施、3G(GIS、GPS、GSM\GPRS)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企业。 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故名“骊山”。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骊山是我国古今驰名的风景游览胜地,因系西周时骊戎国所在地,因此得名。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作为皇家园林,离宫别墅众多。其中著名的有西周时营建的举火楼、烽火台以及唐华清宫长生殿遗址,现代史上西安事变的历史见证“兵谏亭”(原“捉蒋亭”)也位于骊山之上。“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泉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曾题诗对骊山胜景以及它的历史地位做了恰当准确的概括。骊山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还有几十处文物胜迹: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石瓮寺、举火楼、遇仙桥、秤砣石、鸡上架、三元洞等。1982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实习目标与任务 1、对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评价和防治有所了解。具象认识观赏石、岩石与矿物和史前生物。 2、了解航测与专题地图编图过程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专题地图设计的技能,学习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3、学会使用罗盘辨别方向、地形野外判读、掌握地图定位和站立点定位的基本方法、掌握GPS数据采集基本方法。 4、学习掌握经纬仪的测量方法。 三、实习内容 专题一实习时间:4月7日上午 实习地点:长安大学研究生院 实习目的:对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评价和防治有所了解。具象认识观赏石、岩石与矿物和史前生物。 1、在长安大学地质灾害大型物理模拟实验中心,了解了滑坡的防治,并初步认识了模拟桥段的沉降平台和预先在变形敏感部位将建筑物断开来防治由于地震和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灾害的变形缝,了解了滑坡实验与平面实验。 2、参观长安大学的重点实验室,在非饱和土力学实验室中,我们认识了压力

地图学复习要点(考试重点)

地图学复习讲义 1地图: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讨论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3数据预处理:就是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或将数据压缩、增加、保留主要特征;或对数据的使用进行取舍,以期适用于地图符号化和地图作业。 4地图注记:是指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说明文字,是地图的基本内容之一。 5非比率符号:符号尺寸与制图数据没有明显比例关系的符号称作非比例符号。 6遥感:从一定距离对地表或近地表的地物所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从紫外到微波波段进行探测,以达到识别目标的理论和方法,称为遥感。 7比率符号:符号尺寸与其所代表的属性数值具有明确的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称作比率符号。 8定位比率符号法:在定位符号法的定量表示中,通常使用点状符号面积大小与其所代表的数量成一定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的组合与配置称为定位比率符号法。 9连续比率方式:地图中每个符号的大小都与其代表的实际数值

按比率一一对应,这种方式称为连续比率方式。 10线状符号法:通常以线状符号的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特征,以中心线或是轴线表示空间定位,也可以符号宽度表示定量特征,这种符号的组合称为线状符号法。 11动线符号法:以线状符号的定位和指向表示事物变动的路径和方向,以形状和颜色表示质量特征,以符号宽度表示定量特征,这种符号的组合称为动线符号法。 12质底法:全域连续分布的面状现象,可以按某种分类规则将整个制图区域的数据,用定名量表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性质不同的图斑,以显示制图对象的质量差异。它以线划表示分类界线,以色相或网纹表示不同的图斑,这种符号的配置方法称为质底法。 13范围法:局部成片或离散分布的地理现象是以真实或隐含的轮廓线表示事物的分布范围,以颜色、网纹、注记或排列分量等表示数据的性质和类型,这种符号配置的方法称为范围法。 14点值法:用形状相同,大小与其代表的数值成固定比率的圆点符号表达离散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称为点值法。 15分级比率方式:将制图数据按一定的数值间隔分成多个数组等级,并将各等级数组分别概括为具代表性的单一数值,依各数组的代表值按比率确定各等级符号大小,全部制图对象均以相应的等级符号表示,这种方式称为分级比率方式。 16地理图:地理图又称一览图,它的概括程度比较高,是以反

地图测量学复习

1. 什么是水平角?经纬仪如何能测水平角? ? 答:水平角定义:(1)为地面上O 点至A 和B 两目标方向线在水平面P 上投影的夹角β,称为水平角。 (2) 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间所夹的水平角,就是过这两方向线所作两竖直面间的二面角。 2. 什么是竖直角?观测水平角和竖直角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答: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其角值小于等于90度; 仰角为0~90;俯角为-90~0;视线水平时竖直角α=0°。 1.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起何作用? 答:静止平衡状态下的平均海水面, 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水准面。 特性: 唯一性、等位面、 不规则曲面; 作用:测量野外工作的基准面。 2. 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几种?各有何特点?不同坐标系间如何转换坐标? 答: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有:天文坐标系、大地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4. 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相对高程?两点间的高差如何计算? 答:绝对高程H (海拔):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相对高程H':地面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 高差h :地面两点高程之差;''A B A B AB H H H H h -=-=。 5. 什么是测量中的基准线与基准面?在实际测量中如何与基准线与基准面建立联系? 答:重力方向线即铅垂线,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测量上统一以大地水准面为野外测量工作基准面。地面点空间位置一般采用三个量表示。其中两个量是地面点沿投影线(铅垂线)在投影面(大地水准面)上的坐标;第三个量是点沿着投影线到投影面的距离(高度)。 6.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哪些是测量的基本工作? 答:测量工作应遵循两个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为了减少误差结累;加快测量速度,这项原则是对总体工作);前项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从而保证成果质量,是对测绘具体工作)。 2.何为视准轴?何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答: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CC 称为望远镜视准轴,视准轴的延长线即为视线,它是瞄准目标的依据。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导致目标实像与十字丝平面不完全重合出现相对移动现象,称为视差。其原因由于物镜调焦不完善,使目标实像不完全成像在十字丝平面上;在目镜端观测者眼睛略作上下少量移动,如发现目标也随之相对移动,即表示有视差存在;再仔细进行物镜调焦,直至成像稳定清晰。 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什么是主条件?为什么? 答:水准仪的轴线主要有:视准轴CC ,水准管轴LL ,圆水准轴'L 'L ,仪器竖轴VV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为: 1) 圆水准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L 'L ∥VV ); 2) 十字丝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竖轴(即中丝应水平); 3) 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LL ∥CC )。 H I =48.966m 。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资料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资料 1、大地水准面:由静止平均的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 则的封闭曲面,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 2、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 为该点的绝对高程。 相对高程:地面上一点沿铅垂线方向到任意水准面的距离,称 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3、高程、水平角(方向)和距离是确定地面点位的基本要素{即 测角、量边、测高程} 4、地图投影的方法,可归纳为几何透视法和数学分析法两种。 几何透视法:利用透视关系,将地球体面上的点投影到投影面 上的一种投影方法。 数学分析法:在球面与投影面之间建立点与点的函数关系,在 平面上确定坐标网的一种投影方法。 5、地图比例尺,是衡量地图与地面物体缩小倍数的尺度;确切地 讲,地图上一直线段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直线距离水平投影长 度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其表达式为:d/D=1/M 式中d为地图上线段的长度,D为实地上相应直线距离的水平 投影长度,在实际计算时必须将它们化为同一长度单位;M为 地图比例尺分母。d、D、M为三个变量,只要知道其中任两个,便可推知第三个。例如,已知实地直线水平距离为2.4km,则 1:5万地形图上的相应长度为:d = D/M =240000cm/50000=4.8cm

6、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差,常用h表示。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常用d表示。 7、水准测量:利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根据视线水平在水准尺上读 数的原理,推算地面两点高差来测定高程的方法。 8、 h AB=a-b(h AB=H B-H A) 式中:A点称为后视点,a称为后视读数;B点称为前视点,b 称为前视读数。两点之间的高差h =“后视读数a”-“前视读 数b” 8、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安置仪器、粗平(左手大拇指法)、瞄准、 精平、读数。 9、单一水准路线的形式有三种,即: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 线、支水准路线。 10、教材147页【例5-4-1】 11、地面上一点到两目标的方向线之间的水平角就是通过该两方 向线所作竖直面间的两面角。(水平角的范围是0°—360°) 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目标方向与一特定方向之间的夹角,目 标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称为高度角。(竖直角的范围是 -90°—90°) 13、经纬仪的整置:对中(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 铅垂线上)、整平(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处于铅垂位置,并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瞄准、整置检查。

地图学原理

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表面上的空间信息,经概括分析,以可视化、数字或接触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地图的基本特征:1、特殊的数学法则2、特定的符号系统3特异的地图概括4、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 地图的分类 按地图的内容可分为普通体图和专题地图 按地图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从地图——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图: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1:100万,小于1:10万的地图;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等于小于1:100的地图;按制图区分类:制图区可按多种标志分类:按自然区可分为全球图、半球图、大洲图;按行政区划可分为国家图、省图、县图、乡图;按宇宙空间可分为地球图、月球图,火星图等。按用途分类;按承载介质分类;按其他标志分类。 地图的构成要素1数学要输:地图投影、坐标网、比例尺、控制点等。2地理要素;3图边要素 地图的功能1、获取人之信息功能2、模拟客观世界的功能3、传输信息功能4再付信息功能5、感受信息功能 地图的用途1地图在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领域,都得到极其广泛和普遍的应用。 地图学的概念 地图学的研究对象时地图,任务是研究地图理论、地图制作和地图使用。 地图学是以空间信息图形表达、存储和传输为目的,综合研究地图实质、制作技术及其使用方法的一门技术性、区域性学科。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科学 研究内容:地图理论、地图制作与地图的技术和方法。 地图学由理论地图学、技术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大分支学科构成。 地图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与发展的密切关系。测量学是地图制图的基础,地理学是制图者认识和表达地表环境的基础,色彩学,美学是决定地图艺术性的关键,遥感技术应用于地图制图,大大提高了地理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加快了成图周期,并使小比例尺地图直接测制成为现实。 地图制作方法简介大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实测成图法;中小比例尺普通地图制作常采用编绘成图法。专题地图制作一般采用编绘成图法。 地图制作方法简介 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图根控制测量、地行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实测成图法是在大地测量的基础上,利用国家大地控制网和国家高程控制网来完成测图的。大地测量的任务之一就是精确测量地面点的集合位置。 传统便会成图作业过程1、地图设计2、地图原图编绘3、地图出版准备4、地图印刷 遥感制图法1、遥感图像资料获取2遥感图像处理3、专题要素信息识别与提取4、地图地图编绘与专题要素转绘 计算机地图制图法1、数字地图制图工作过程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四个阶段。2数字地图制图可分为编辑准备、数字获取、数据处理、图形输出和地图制印五个阶段。 现代地图制图进展现代地图学理论:地图信息论、地图传输论、地图符号学、地图模拟论、地图认知论、地图感受伦21世纪地图学发展趋势智能化、虚拟化、功能多极化、主客体同一化、全球一体化、地图RS GIS 和GPS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