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方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程序设计方法学

2.课程英文名称:Programming Methodology

3.课程类别:必修

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上机18学时)

6.总学分: 3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程序设计方法学是信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概况,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描述方法、设计技术和设计工具,学习程序结构分析方法和程序正确性证明、设计策略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系统分析能力和较好的程序设计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 第一章程序设计方法学简介(4学时)

教学内容: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结构程序设计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定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结构程序设计的定义、特点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重点: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定义;结构程序设计的定义、特点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结构程序设计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2.第二章结构化程序(4学时)

教学内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及一些新的控制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了解一些新的控制结构。

教学重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

教学难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

3.第五章程序正确性证明(10学时)

教学内容:程序正确性证明的定义、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程序正确性证明的定义,并掌握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教学难点: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4.第六章结构化程序的正确性证明(4学时)

教学内容: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产生循环不变式的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产生循环不变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产生循环不变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

5.第七章递归程序及其正确性证明(4学时)

教学内容:迭代与递归、递归程序的一种模型、递归程序的正确性证明。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迭代与递归的概念,掌握递归程序的一种模型及递归程序的正确性证明方法。

教学重点:递归程序的一种模型及递归程序的正确性证明方法。

教学难点:递归程序的一种模型及递归程序的正确性证明方法。

6.第八章程序的形式推导技术(4学时)

教学内容:谓词变换器及其性质、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循环不变式的推导技术。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谓词变换器及其性质、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循环不变式的推导技术。

教学重点:谓词变换器及其性质;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循环不变式的推导技术。

教学难点:谓词变换器及其性质;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循环不变式的推导技术。

7.第九章程序变换技术(4学时)

教学内容:程序变换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规则、程序生成阶段、程序改进阶段及程序变换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程序变换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规则、程序生成阶段、程序改进阶段及程序变换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教学重点:程序变换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规则、程序生成阶段、程序改进阶段及程序变换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教学难点:程序变换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规则、程序生成阶段、程序改进阶段及程序变换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8.第10章大型程序设计方法学基础(2学时)

教学内容:抽象数据类型的代数规范、抽象数据类型的形式化基础、形式规范应用。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抽象数据类型的代数规范、抽象数据类型的形式化基础;了解形式规范的应用。

教学重点:抽象数据类型的代数规范、抽象数据类型的形式化基础。

教学难点:抽象数据类型的代数规范、抽象数据类型的形式化基础。

四、实验教学内容与要求(详见实验教学大纲)

本课程侧重理论研究,为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每章节的实验中都有设计性的内容,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五、考核方式

考试

六.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占30%。

七、本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本课程侧重理论研究,为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每章节的实验中都有设计性的内容,而且在本课程学习结束后要能进行综合应用的实习。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胡正国.程序设计方法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

[1] 陈海波等.新编程序设计方法学.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冯树椿等.程序设计方法学. 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

[3] 李传湘.程序设计方法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大学课程专业名称中英文对照

大学课程专业名称中英文对照 关键词:大学课程专业名称中英文对照 工学ENGINEERING 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 高等数理方法Advanced Mathematical Method 弹塑性力学Elastic-Plastic Mechanics 板壳理论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 高等工程力学Advanced Engineering Mechanics 板壳非线性力学Nonlinear Mechanics of Plate and Shell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Structural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 弹性元件的理论及设计Theory and Design of Elastic Element 非线性振动Nonlinear Vibration 高等土力学Advanced Soil Mechanics 分析力学Analytic Mechanics 随机振动Random Vibration 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 基础工程计算与分析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Founda tion Engineering 结构动力学Structural Dynamics 实验力学Laboratory Mechanics 损伤与断裂Damage and Fracture 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 有限元与边界元分析方法Analytical Method of Finite Element and Boundary Element 最 优化设计方法Optimal Design Method 弹性力学Elastic Mechanics 高层建筑基础Tall Building Foundation 动力学Dynanics 土的本构关系Soil Constitutive Relation 数学建模Mathe matical

大学课程英文名称大全

课程英文名称翻译对照 为配合我院做好关于组织编订课程英文名称工作,现提供以下大学课程中英文对照表,仅供各位教师参考! 南徐学院教务办 2009-11-3 资料来源:国际在线论坛: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19155095.html,/showtopic-30549. aspx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版权所有?1997-2009 2440门大学课程中英文对照(拼音为序) 英文字母开头的课程 ALGOL语言 ALGOL Language BASIC & FORTRAN 语言 BASIC Language & FORTRAN Language BASIC 语言 BASIC Language BASIC 语言及应用 BASIC Language & Application C 语言 C Language C++程序设计 C++ Program Designing CAD 概论 Introduction to CAD CAD/CAM CAD/CAM CET-4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CET-6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6) COBOL语言 COBOL Language COBOL语言程序设计 COBOL Language Program Designing C与UNIX环境 C Language & Unix Environment C语言科学计算方法 Scientific Computation Method in C C语言与生物医学信息处理 C Language & Biomed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数值计算方法教案

《计算方法》教案 课程名称:计算方法 适用专业:医学信息技术 适用年级:二年级 任课教师:利萍 编写时间: 2011年 8月 新疆医科大学工程学院利萍

教案目录 《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4)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4) 二、课程的教学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4) 三、课程改革与特色 (5) 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5) 《计算方法》教学日历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6) 第1讲绪论有效数字 (6) 第2讲误差……………………………………………………………………………… 第二章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法 (14) 第3讲直接法、高斯消去法 (14) 第4讲高斯列主元消去法 (22) 第5讲平方根法、追赶法 (29) 第三章插值法与最小二乘法 (32) 第6讲机械求积、插值型求积公式 (32) 第7讲牛顿柯特斯公式、复化求积公式 (38) 第8讲高斯公式、数值微分 (43) 第9讲 第10讲 第12讲 第四章数值积分与数值微分 (48) 第11讲欧拉公式、改进的欧拉公式 (49) 第12讲龙格库塔方法、亚当姆斯方法 (53) 第13讲收敛性与稳定性、方程组与高阶方程 (57) 第14讲 第15讲 第五章微分常微分方程的差分方法 (60) 第16讲迭代收敛性与迭代加速 (61) 第17讲牛顿法、弦截法 (65) 第18讲 第19讲 第20讲 第六章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 (68)

第21讲迭代公式的建立 (69) 第22讲 第23讲 第24讲向量数、迭代收敛性 (72) 第25讲

《计算方法》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方法/Computer Numerical Analysis B 学时/学分:54/4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如:Matlab语言)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医学工程技术学院、医学信息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计算方法是一门专业必修课。当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上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及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用某种高级语言(如Matlab语言)将这些常用算法编程实现,这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程着重介绍进行科学建设所必须掌握的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算法,向高等院校有关专业的学生普及计算方法的知识。 二、课程的教学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容 1.引论 数值分析的研究对象、误差及有关概念、数值计算中应注意的一些原则。 2.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Gauss消去法、Gauss消去法的矩阵形式、主元消去法、三角分解法、迭代法、迭代法的收敛条件及误差估计。 3.插值方法 Lagrange插值、Newton插值、分段插值、Hermite插值、三次样条插值、数据拟合的最小二乘法。 4.数值积分与微分 机械求积、Newton-Cotes求积公式、复化求积、Romberg求积算法、Gauss求积公式、数值微分。 5.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 Euler方法及其改进、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线性多步法、收敛性与稳定性、一阶方程组与高阶方程。 6.方程求根的数值方法 二分法、迭代法、迭代过程的加速、Newton迭代法、Newton迭代法的几种变形。 (二)基本要求 1.了解数值分析的研究对象、掌握误差及有关概念。 2.正确理解使用数值方法求方程的解的基本思想、数学原理、算法设计。 3.了解插值是数值逼近的重要方法之一,正确理解每一种算法的基本思想、计算公式、算法设计、程序框图设计和源程序。 4.掌握数值积分的数学原理和程序设计方法。 5.能够使用数值方法解决一阶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6.理解和掌握使用数值方法对线性方程组求解的算法设计。 (三)学时分配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介绍

《数据结构》课程介绍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最早是美国的一些大学开设的。1968年美国唐·欧·克努特教授开创了数据结构的最初体系,他所著的《计算机程序设计技巧》第一卷《基本算法》是第一本较系统地阐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及其操作的著作。从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出现了大型程序,软件也相对独立,结构程序设计成为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主要内容,人们就越来越重视数据结构,认为程序设计的实质是对确定的问题选择一种好的结构,加上设计一种好的算法。瑞士计算机科学家,PASCAL之父,结构化程序设计的首创者-----尼克劳斯·沃思(Niklaus Wirth)教授曾指出: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认为程序设计的实质是对确定的问题选择一种好的结构,加上设计一种好的算法。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各种版本的数据结构著作就相继出现。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程介绍如何组织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传递和转换。内容包括:数组、链接表、栈和队列、树与森林、图、查找、排序等。课程采用Turbo C语言作为算法的描述工具,强化数据结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基本能力的双基训练,为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据结构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特别是编码理论、存储装置和存取方法等)的研究范围,而且和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无论是编译程序还是操作系统,都涉及到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分配问题。在研究信息检索时也必须考虑如何组织数据,以便查找和存取数据元素更为方便。因此,可以认为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特别是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系统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结构的发展并未终结,一方面,面向各专门领域中特殊问题的数据结构得到研究和发展,如多维图形数据结构等;另一方面,从抽象数据类型的观点来论述数据结构,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目前在我国,《数据结构》也已经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课程之一,而且是其它非计算机专业的主要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总学时64课时,理论课时40课时,实验课时24课时。

《人机交互技术》课程

《人机交互技术》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2008527 课程名称: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ology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学时学分:32 学时/2 学分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任选课。 目的是研究“以 人为本”的人机交互, 有效地解决由于界面所带来的用户使用问题。 任务是通过 学习认知心理学,建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通过设计调查(用户需求调查、 用户操作实验) ,建立用户模型,设计具体的技术方案并加以实施等具体实践环 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人机交互与界面设计中的各个方面的知识与技 能, 并灵活运用, 更好地培养实践能力, 也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1 / 1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 程序设计方 法学。 《数据结构》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数据结构的表示。 本课程的主要后续课程有:软件测试,毕业设计。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 绪论
1.教学内容 1、什么是人机交互 2、人机交互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4、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2.重点难点: 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人机交互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1) 明确人机交互的概念 2) 理解和掌握人机交互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 掌握人机交互研究内容并了解其发展趋势。 2、能力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对人机交互有一个概貌性的了解,对人机交互 与其他学科关系、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聞
創沟燴鐺險爱氇。

认知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
1.教学内容
2 / 12

《程序设计方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程序设计方法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程序设计方法学 2.课程英文名称:Programming Methodology 3.课程类别:必修 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5.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上机18学时) 6.总学分: 3 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程序设计方法学是信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方法的发展概况,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概念、描述方法、设计技术和设计工具,学习程序结构分析方法和程序正确性证明、设计策略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系统分析能力和较好的程序设计能力。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1. 第一章程序设计方法学简介(4学时) 教学内容: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结构程序设计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定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掌握结构程序设计的定义、特点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重点: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产生、定义;结构程序设计的定义、特点及其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结构程序设计讨论的一些主要问题。 2.第二章结构化程序(4学时) 教学内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及一些新的控制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了解一些新的控制结构。 教学重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 教学难点:结构化程序、结构化定理。 3.第五章程序正确性证明(10学时) 教学内容:程序正确性证明的定义、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理解程序正确性证明的定义,并掌握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教学难点:程序的测试技术、不变式断言法、子目标断言法、公理化方法、良序集方法、计数器方法。 4.第六章结构化程序的正确性证明(4学时) 教学内容: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产生循环不变式的方法。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产生循环不变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产生循环不变式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性定理、证明程序正确性的代数方法。 5.第七章递归程序及其正确性证明(4学时) 教学内容:迭代与递归、递归程序的一种模型、递归程序的正确性证明。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迭代与递归的概念,掌握递归程序的一种模型及递归程序的正确性证明方法。 教学重点:递归程序的一种模型及递归程序的正确性证明方法。 教学难点:递归程序的一种模型及递归程序的正确性证明方法。 6.第八章程序的形式推导技术(4学时) 教学内容:谓词变换器及其性质、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循环不变式的推导技术。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谓词变换器及其性质、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循环不变式的推导技术。 教学重点:谓词变换器及其性质;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循环不变式的推导技术。 教学难点:谓词变换器及其性质;面向目标的程序推导;循环不变式的推导技术。 7.第九章程序变换技术(4学时) 教学内容:程序变换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规则、程序生成阶段、程序改进阶段及程序变换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并掌握程序变换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规则、程序生成阶段、程序改进阶段及程序变换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教学重点:程序变换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规则、程序生成阶段、程序改进阶段及程序变换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软件工程学科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4年5月

软件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明 一、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功底深厚的软件工程技术;深入了解学科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研究前沿;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成果。 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研作风,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培养年限 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一般博士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研究方向 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本学科研究方向设置注重前沿性、基础性和交叉性,研究方向相对稳定。计算机学院按照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6个。 软件工程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软件服务工程(2)软件工程技术与软件体系结构(3)软件可信性与可靠性(4)智能软件理论与机器学习 (5)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6)领域软件工程 四、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为有利于在博士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名单应在学院备案。

五、课程设置 博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4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0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六、学分分配 1.公共课程(4学分) (1)政治理论课2学分 (2)博士生外语课(可以有条件免修) 2学分 2.学科学位课程(不少于2学分) (1)软件体系结构(含软件设计模式) (2)机器学习 (3)软件数学专题课 3.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1)服务工程及方法论(2)软件需求工程 (3)云计算(4)移动计算理论(硕) (5)软件复用与中间件理论(6)软件模型检验 (7)程序设计方法学(8)数据挖掘与商务智能 (9)算法设计与分析专题课(10)数据库系统原理(硕) (11)分布式信息处理(12)软件可靠性 4.必修环节(4学分) (1)综合考评1学分 (2)开题报告1学分 (3)中期检查1学分 (4)学术活动1学分 (5)社会实践1学分 注:(1)-(3)为必选环节,(4)、(5)可任选一 注意关于博士课程:如若在硕士阶段修过博士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可以选修本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其他重要学位课作为学位课,可以选修全校范围内开设的与学科有关的研究生课程作为选修课。 4.有关说明: (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课为博士生必选课;博士生外语课由外国语学院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数据结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算法,初步掌握对算法的评估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较严谨、清晰的程序设计风格,掌握较复杂的程序设计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计算机软件、应用专业的骨干核心课程。要求先行课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概率论。通过学习该课程,为以后学习编译原理、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方法学、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特点 1.该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教学中应注重抽象数据类型和具体的数据类型相结合,注重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对照分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编写高质量程序的能力和风格。 3.教学中除采用讲授法外,可结合投影,CAI等助教学手段,同时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4.学生学习过程中,同样应该拿抽象数据类型和具体数据类型相结对照,加强实践性环节的训练。 四、教学总体要求 该课程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线性表(包括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和队列)、串、数组和广义表、树和二叉树、图、动态存储管理、查找和排序、文件。 1.掌握数据结构中三种基本结构(线性表、树和图)的概念、存储结构与分析方法。 2.掌握用类C语言的语法,并掌握用类C语言来描绘数据结构和算法。 3.通过实验课,使学生在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和存贮表示、基本数据结构的选择和应用、算法设计及其实现等方面加深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在课程设计方法及上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科学作风方面受到比较系统的、严格的训练,增强动手能力,掌握必要的用类C语言来实现数据结构和算法的能力。 五、本课程的学时分配表(按各章编写)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99)高发研生字第183号 关于执行新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通知 各研究室及有关人员: 现将新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发给你们。 此方案从1999年9月1日新入学的硕博连读研究生开始执行。 特此通知。 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一九九九年六月七日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中国科学院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经中国科学院批准,决定在博士点中实行硕博连读的培养方式。为确保我所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订此方案。 一、培养目标 1.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献身科学、勇于创新、严谨求实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素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具有创新性或有独到之处的成果。 3. 能熟练地运用第一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较好的听、说、写、译能力。 4.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健康的体魄。 二、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 1. 专业设置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学科调整,我所现有三个专业: 理科: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工科:核技术及应用 2. 研究方向:

⑴理论物理专业 ①粒子物理理论 ②原子核物理理论 ③数学物理 ④引力理论以及各种基本相互作用理论 ⑵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 ①粒子物理实验 ②宇宙线与高能天体物理 ③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 ④核分析技术及应用 ⑤核方法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⑶核技术及应用专业 ①加速器物理 ②加速器技术及其应用 ③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④计算机在粒子物理、核物理及加速器中的应用 ⑤自由电子激光及应用 ⑥超导技术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五年,但最长不超过六年。 第一阶段:一年至一年半时间在研究生院进行课程的学习,至少修满40学分(不含博士学位课程)—45学分(含博士学位课程)。 硕士课程两门课程不及格或一门课程补考后仍不及格;博士课程一门课程考试不及格,则取消学籍。 第二阶段:再经半年课题组工作后,根据学习成绩和在学期间的表现进行一次筛选。经博士生资格考核通过者,方可确认为攻读博士学位,并继续修满规定学分;未通过者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其余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不能按期完成论文者,需由导师提前五个月提出延期理由、并提供经费,经研究室同意后,报所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四、课程设置(至少修满50学分) ⑴自然辩证法和科技革命3学分 ⑵硕士学位英语4学分 ⑶博士学位英语4学分 ⑷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⑸管理类课程2学分 ⑹博士课程6学分 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24学分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

《软件工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向学生介绍与大型软件相关的规划. 分析. 设计. 实现. 测试. 维护等概念. 原理. 技术与工具,同时向学生讲述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与当前流行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质量. 软件成本等基本概念以及传统的结构化分析. 设计与实现方法;掌握面向对象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技术,基本掌握软件开发中的管理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软件工程学有一个全貌的了解,对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 原理. 方法和有关技术逐步领会并进行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在已有的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 数据库等理论基础上,为今后进行实际的软件开发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强调实际运用,最好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参予系统开发的策划. 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等阶段工作的环节,积极引导学生从个人的单纯编程活动转移到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上来。如果受条件所限,可让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将这一环节补上。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与“数据库”。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可以为“程序设计方法学”与“算法分析与设计”。 二、课程目标 1.知道《软件工程》这门学科的性质. 地位. 独立价值. 研究范围. 基本框架. 研究方法. 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等。 2.理解该门学科的主要概念. 基本原理和策略等。 3.学会运用一些具体的策略或技术等,如软件测试过程中所用到的黑盒测试法和白盒测试法。 4.能够把所学的原理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去,如对于具体系统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自行进行处理,培养学生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大学常见课程名称及英语翻译按字母排序及专业排序

大学各专业课程中英文对照 A开头的课程 ALGOL语言ALGOL Language BASIC & FORTRAN 语言BASIC Language & FORTRAN Language BASIC 语言BASIC Language BASIC 语言及应用BASIC Language & Application C 语言C Language C++程序设计C++ Program Designing CAD 概论Introduction to CAD CAD/CAM CAD/CAM CET-4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CET-6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6) COBOL语言COBOL Language COBOL语言程序设计COBOL Language Program Designing C与UNIX环境C Language & Unix Environment C语言科学计算方法Scientific Computation Method in C C语言与生物医学信息处理C Language & Biomed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BASE Ⅲ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in dBASE Ⅲ FORTRAN 77 语言FORTRAN 77 Language FORTRAN语言FORTRAN Language FoxBase程序设计FoxBase Programming

Hopf代数Hopf Algebra Hopf代数与代数群量子群Hopf Algebra , Algebraic Group and Qua ntum Group IBM-PC/XT Fundamentals of Microcomputer IBM-PC/XT IBM-PC微机原理Fundamentals of Microcomputer IBM-PC IBM汇编及高级语言的接口IBM Assembly & its Interfaces with Advanced Programming Languages 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Internet and Intranet Technology LSI设计基础Basic of LSI Designing OS/2操作系统OS/2 Operation System PASCAL大型作业PASCAL Wide Range Working PASCAL课程设计Course Exercise in PASCAL PASCAL语言PASCAL Language PC机原理Principle of PC Unix编程环境Unix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Unix操作系统分析Analysis of Unix System VLSI的EDA技术EDA Techniques for VLSI VLSI技术与检测方法VLSI Techniques & Its Examination VLSI设计基础Basis of VLSI Design Windows系统Windows Operation System X光分析X-ray Analysis X射线金属学X-Ray & Metallography X射线与电镜X-ray & Electric Microscope Z-80汇编语言程序设计Z-80 Pragramming in Assembly Languages

《Python语言入门》-实验教学大纲

《Python语言入门》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110022 课程名称:Python语言入门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Python 实验总学时:18 适用专业:不限 课程类别:选修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生应该具有熟练的Python编程技能和模块编程思想,能够综合利用Python技术解决所在专业领域的具体问题,显著提高编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逻辑分析能力。 (一)对学生的要求 1.要求学生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内容、目的和要求。 2.实验课堂上要求每人一台计算机,独立完成知识点练习题和程序编写题等题目。 3.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使学生准时提交实验报告,杜绝学生发生实验报告抄袭现象。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独立完成设计性实验。 (二)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做好各实验准备,准确布置各实验内容,细致规划各实验过程。 2.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帮助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验结果。

3.每次实验完毕后,认真讲评实验中的优点和不足,激励学生不断改进和提高。 (三)对实验条件的要求 1.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 ●计算机:4G以上内存、2G以上CPU、高速硬盘; ●网络:Internet。 2)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7以上; ●Python 3.X; ●Python IDLE(Python’s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Python集成开发和学习环境)或Jupyter Notebook。 2.课后实验学时:18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项目一 实验名称:Python基本语法元素 实验内容: 1.配置Python开发环境,并运行以下程序: 1)圆面积计算程序; 2)同切圆绘制程序; 3)五角星绘制程序。 2.编写程序,实现温度转换,并分析其包括的Python基本语法元素。 实验性质:验证性 实验学时:2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经典实例尝试理解编写程序的IPO方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010179 课程名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部门:灾害信息工程系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任选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对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和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都可起到一定影响作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网络支持技术、服务支持技术、应用支持技术;理解ZigBee标准和802.15.4标准,掌握基于TinyOS操作系统的开发,从而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工作的能力。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各层网络协议。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与本课程主要相关的知识点包括:程序设计方法学。 本课程的主要后续课程有:毕业设计。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无线传感器网络试概述 1.教学内容 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 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2.重点难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3.基本要求 了解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前景以及应用领域。理解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第二章网络支持技术 1.教学内容 1 MAC层协议 2 路由协议 3 通信标准 2.重点难点 ZigBee标准,802.15.4标准802.15.4标准 3.基本要求 了解各种MAC协议和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理解ZigBee标准和802.15.4标准。 第三章服务支持技术 1.教学内容 1 时间同步技术 2 节点定位技术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110351 课程名称:Java程序设计课程英文名称:Java Programming Design 课程所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课程面向专业:计算机专业 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计语言基础 学分:3.0总学时:48 (其中理论学时:36实验学时:12) 二、课程目标与教学任务 面向对象技术被称为是程序设计方法学的一场革命,它已经逐步替代了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技术,成为计算机应用开发领域的主流趋势。该技术所提倡的模拟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数据与操作相捆绑的程序风格符合现代大规模软件开发的要求和潮流。JAVA语言是面向对象技术成功应用的著名范例。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能编写出具有良好风格的程序。 (2).掌握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和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方法。 (3).掌握多线程、Applet和网络等编程技术。 (4).初步掌握JAVA编程开发环境JDK1.3、Visual J++的使用。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一)Java语言基础 基本要求: 了解Java程序的两种基本形式Java Applet和Java Application,以及Java程序的编辑、编译和运行:掌握Java程序的基本组成: 掌握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熟悉Java语言 (1)数据类型本章重难点内容: Java程序的编译,Java程序的基本形式: (二)运算符、表达式与控制结构基本要求: 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 掌握:JAVA语句结构,包括复合语句、分支语句、迭代语句和转移语句 掌握:JAVA变量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各种迭代语句之间的关系和相互转换的方法了解:转移语句对程序结构的影响 (1)运算符与表达式 (2)语句 (3)控制结构 (4)数组 (5)方法本章重难点内容: 控制结构,数组,方法的定义和使用以及重载。 (三)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要求: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选课指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专业选课指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数学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与技能,能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领域的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具有教书育人的良好素质,具有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不断飞速发展的能力。 二、学制与学分要求 1、学制 标准学制为四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学分要求 学生至少应修满18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课堂教学159学分,实践教学26学分。 学校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89学分,其中:必修66学分,选修23学分;课堂教学71学分(必修48学分,选修23),形势与政策2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教师教育实践10学分。 学院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18学分,其中:必修18学分,课堂教学18学分。 专业平台课程中,学生应修满78学分,其中:必修60学分,选修18学分;课堂教学70学分(必修52学分,选修18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具体课程与学分详见本计划的课程设置部分。 三、课程结构比例 1、课堂教学共159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85.9%;实践教学共26学分,占毕业总学分的14.1%。 2、实践教学 教师教育实践10学分,学年论文2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素质拓展6学分,共26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学校平台课程(普通教育课程) 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16学分必修课程) 2、大学科综合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4学分限选课程) 课程设置:在哲学、经济、法学、管理、教育、文史、数理、地理、化学、生命等大类学科中开设部分适当的学科基础课程,作为限选课开设。 理科学生限定在哲学、经济、管理、法学、教育、文史等大类学科的课程中选修;原则上在前两学年内修读。具体课程于每学期选课前公布。 3、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完成4学分必修课程并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学生自主锻炼为主,四年不断线,学校每年集中组织一次测试,测试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具体要求见《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试行)》(西师发[2004]135号)。 4、大学外语课程模块(学生须在本模块中任选一个语种修读,完成16学分必修课程)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 C++Programming 课程编号: COMP1001 学时: 64 学分: 3 合用对象:一、二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面向非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必修计算机类基础课 程,是计算机教育的基础和重点。 使学生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 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同时了解初步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把各个领域的基本计算和数据处理问题变成计算机应用程序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 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术, 同时包括程序设计方法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等方面的内容。 1.C++语言基础知识 掌握变量与常量的定义与使用方法;掌握基本数据类型和表达式的使用方法,掌握 C++的基本语句。理解结构化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有关概念,掌握 C++程序的基本框架和上机调试计算机程序的过程。 2.数组、指针与引用

掌握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访问方法;掌握字符串使用方法;理解指针和引用的概念,掌握指针使用方法,理解指针与数组的关系,了解动态内存管理方法。 3.函数 掌握函数的定义与函数调用方法,理解变量的生命周期、作用域和存储类别(自动、静态、寄存器、外部),掌握 C++库函数的使用方法。 4.类与对象的基础知识 理解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掌握类及其成员的声明、定义、访问方法,对象的创建与使用方法;掌握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的定义与使用;掌握静态数据成员与静态成员函数的定义与使用。 5.类的复用 掌握类的组合语法;掌握派生类的定义和访问权限,类的数据成员与成员函数的继承;理解多态性概念及虚函数机制的要点;了解运算符重载。 6.输入/输出流 理解 C++流的概念,掌握数据的格式输入输出,掌握文件的I/O 操作。 7.综合程序设计能力 掌握利用所学到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编制含有多个类的程序;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和给定的算法,设计类结构并编码实现,解决小型问题。 8.程序调试 掌握 C++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理解程序错误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掌握排除语法错误的基本技能;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技能(如设置断点、单步执行、查看中间运行结果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