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doc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doc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doc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doc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指导原则

为了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引发的突发事件,我们认为,要依托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师生的力量,要以人为本,坚持以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科学监测,有效干预;层级管理,责任明确;快速反应,高效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危机,面对危机,适时把握转机,获得和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做到预防和应对两手准备,努力提高在校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能力。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目标和任务

(一)、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二)、通过心理咨询、热线咨询、网络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或群体及时得到心理救助,使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与健康。

(三)、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在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规模、类型、强度、影响后果和变化趋势,及时报告,有效干预。

(四)、通过建构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对学校和学生的危害。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和助人自助的救助原则,积极引导学生顺利渡过危机,并帮助增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置、指挥、保障和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采用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形式,以专家和专职人员为骨干,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并形成学校、部门、教学系、学生组织四级工作体系。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对象和范围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在读的所有大学生群体和个体心理危机。个体对象是指具有某些特殊人格特征,如抑郁,内向、自卑、焦虑等行为表现异常的不确定的个人。群体对象主要有学业失败群体,网络时代群体,失恋群体,性心理困惑群体,贫困生群体等五大群体。

(一)、个体心理危机

1.个别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出现的心理异常。如考试挂课,优秀生考试不及格,普通话、计算机通过有困难者心理出现的危机。

2.学生因生活学习中遭意外事件出现的心理或行为异常。如家庭重大事故,家庭暴力,性伤害,意外伤害,性侵犯,车祸等事件导致的心理危机。

3. 由个人情感受挫出现异常的学生。如失恋,单相思,三角恋爱等导致的心理危机。

4. 由性格内向孤僻,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障碍。如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自卑。

5. 由于人际关系失调出现的心理问题。如当众出丑,交际时受排斥,失去朋友等导致的心理危机。

6. 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传染性疾病,甚至不可治愈的疾病而引发的心理疾病乃至心理危机。

7. 适应不良反应。如大一新生的适应调整,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调整等造成的心理危机。

8. 由于身边同学出现个人心理危机状况严重而受影响,进而产生恐惧、担心、焦虑和困扰的心理危机学生。

9.学生在个人生活、成长和适应社会发展中而引发的其他心理障碍发展成的心理危机。

(二)、群体心理危机

1. 对学校做出的某一项规定或决策不满而引发的群体罢课、围攻、贴大字报、游行示威等心理危机事件。

2. 由于食堂饭菜涨价而引发的群体围攻食堂,拒绝进食等心理危机事件。

3. 毕业生离校前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而产生对学校、社会的不满情绪、反抗和过激行为,如宿舍停电后起哄,往窗外扔东西,有意破坏学校公共财产等心理危机事件。

4. 大一新生由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而引发大规模的学生心理失调,造成教学秩序混乱的事件。

5. 在校的贫困生、预科生、优秀生、老乡会、独生子女、自费生、各类学生团体等有共同心理倾向的群体,由于某一些事件或境遇,或者对学校的某一项规定或决策不满而引发的攻击学校领导、部门负责人乃至放火、自杀等心理危机事件。

6.学业失败群体,网络时代群体,失恋群体,性心理困惑群体,毕业生群体等,由于某一些事件或境遇或者对学校的某一项规定或决策不满而引发的心理危机和过激行为事件。

7. 具有共同心理倾向的各类学生群体在成长、生活、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中而引发的其他心理障碍造成的自残乃至自杀事件。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一)、组建监测预防小组

在学校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学生部(处)、团委、教育学系、心理学系、两课部、校医院、体育系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由学生工作部(处)牵头,依靠教育系、心理学系学科优势和专家优势,挂靠学校心理咨询指导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理咨询中心”)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以下简称“危机干预中心”)。下设四个工作小组,由校领导和学生工作主管部门统一领导。

(1)、信息材料组。由两名专家或技术人员,校学生心理卫生协会成员组成,学生处领导负责,负责在全校范围内抽样监测,开展心理测量,收集危机信息,筛选高危人群,建立心理档案;

(2)、信息评估组。由3名以上相同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负责人组成,利用某种理论、经验,科学的对收集到的危机信息的成因、规模、类型、发生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影响后果、发生规律做出判断和预测,并提出对策与建议,必要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

(3)、危机干预组。由2名以上专家或技术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根据信息评估组提出的建议与对策,组织实施。若是较轻微的个人危机,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则协同“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卫生协会”予以解决;如果确有严重心理障碍的,经“危机干预中心”讨论暂时无法解决的,报校主管领导同意,可通过有关渠道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若是较为广泛的群体心理危机,由“危机干预中心”提出干预意见并上报主管校领导,批准后,要做到把握时机,控制事态,科学干预。

(4)、宣传教育组。由宣传部牵头,心理卫生协会,校学生会成员组成,负责在全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全校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正确应对危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防止其进一步蔓延。

(二)、组建应急小组

当群体心理危机或个体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如群体自杀性事件,个人自杀、自伤、他伤等事件发生时,要由各党、政领导及专家、技术人员和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领导组成“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校长或副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统一领导、调配人员和装备,指挥协调各工作小组的工作。下设8个工作小组。

(1)、安全保卫组。由学校保卫部(处)、学生部(处)、校学生会、体育系学生会学生组成,主要组织人员对现场及周边地区进行警戒,控制、监控、保护现场。

(2)、医疗救护组。由校医院和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抽调人员,院长、主任具体负责,组织有关医疗人员和心理学专家对伤员实施救治和心理治疗,对现场进行消毒防疫。

(3)、后勤保障组。由后勤公司人员组成,主管校领导负责,主要落实现场应急物资,应急通信,交通运输,食品供应,水电供应以及生活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4)、人员疏散组。由保卫处、学生处、学生会成员组成,相关负责人负责,制定现场人员疏散方案,并组织实施。

(5)、专家技术组。由相同或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技术人员组成,主管校领导负责,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和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6)、应急处置组。由校党、政领导和各系(部)党、政领导以及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领导组成,专家技术组协助,其他部门、工作小组协同配合,迅速赶赴事发现场,按预定方案、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7)、宣传报道组。由宣传部牵头、校广播站、传播系抽调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及时向其他学生和社会发布正确的信息,以安抚学生心理。并在事发后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防止再次发生。

(8)、善后处置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领导负责,团委、校学生会、心理卫生协会、后勤公司、校医院等单位协助,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有关事宜,并协同信息收集和信息评估小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七、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保障措施

(一)、学校每年拨给专项资金用于心理教育、保健、咨询、指导、治疗队伍的建设,兼职人员的报酬,学术科研、办公地和设施建设,以及咨询、测量、调查、宣传教育等活动的组织实施。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形成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各单位要制定完整、科学的预警、监测系统,并制定干预计划,按期按时组织实施。

(三)、教育、咨询、指导、治疗人员和危机干预人员要有较高的医学、心理学理论水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确保“危机干预中心”与“心理咨询中心”有专用场地和专门办公地点。

(五)、学校要定期考核工作,并有计划的组织部分人员进行心理咨询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和培训。

八、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处置程序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处置程序包括前期预防,有效干预和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应急扩大和应急结束。

(一)、监测预防

由监测预警小组领导,建立危机预防的三级体系,即班级一级预防;院系二级预防;学校三级预防。

1. 班级一级预防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关心、留心周围同学,一旦发现有异常发生,能及时向班主任,政治辅导员或者心理辅导员报告,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 院系二级预防要发挥系学生政工干部、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的作用,自觉主动认识危机,增强危机应对意识,关注学生健康状况,定期深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干预。

3. 校级预防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广泛宣传心理危机知识,引导学会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要定期发布危机信号,出台干预对策。

(二)、应急反应

1.个体心理危机应急

1.1 当发现和得知个体出现较轻微的心理危机时,如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时,则由“危机干预中心”部署,“心理咨询中心”和“心理卫生协会”配合,帮助其顺利渡过危机。

1.2 如果确有严重心理障碍的,暂时无法解决的,经校主管领导同意,可通过有关渠道转介到精神卫生机构。

1.3 一旦发生较恶劣的个体心理危机突发事件,如自杀、自残、他杀、他伤等事件时,要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决定启动预案,由“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决定派出下属其他相应的工作小组赶赴现场,按预定原则和处置方案开展工作。

2.群体心理危机应急

2.1 当一般性群体性心理危机发生时,如由于食堂饭菜涨价而引发的群体围攻食堂,拒绝进食事件;对学校做出的某一项规定或决策不满而引发的群体罢课、围攻、贴大字报、游行示威事件;毕业生离校前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而产生对学校、社会的反抗、不满情绪和过激行为,如宿舍停电后起哄,往窗外扔东西。学校要安抚民心,组织人员找到引发事端的源头,有效的控制事态,坚决杜绝流言和谣传进一步蔓延,并临时制定出处置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

2.2 当发生严重的群体性心理危机突发事件时,如集体性自杀、自焚、他伤、他杀、制造爆炸物等恶性事件。学校要召开党委会议,及时启动预案,组织专家讨论制定应急方案,派出“心理危机应急领导小组”及其下属各工作小组,尽快赶赴现场,本着资源共享,条块结合,紧急相应,安全高效,各负其责的处置原则,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

(三)、应急扩大

当突发事件有扩大、发展的趋势并难以控制时,需临时召开党委会议,组织专家学者讨论是否扩大应急或向上一级部门报告请示。

(四)、应急结束

1. 当“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和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确认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危害已消除,应向批准预案启动的主管领导或部门请示,批准后,方可结束应急,并通知“宣传报道小组”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发布消息。

2. 接到应急结束的指令后,临时组建的各部门和工作小组解散,现场恢复正常。

3. 应急结束后,“危机干预中心”应当在2周内向学校主管部门或领导提交危机事件的处置情况专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概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事件处置情况,引发事件的原因,善后处理工作以及拟采取的防范措施等。

九、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的奖惩

1. 对在预防和处置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工作小组和个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以表彰奖励;

2. 对在应急抢险中受伤,伤残,致残,遇难的救援和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落实各种待遇和优惠政策。

3. 对在预防和处置心理危机事件中玩忽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直接负责人要给以相应的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 对在应急处置中不服从指挥和命令而导致发生本可以避免损害的个人,要按其情节严重程度,给以相应处分。

十、制定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案的理论和实践思考

2005年5月,针对本系学生考研的需要,我们组建了一个考研俱乐部。俱乐部学生深感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比较突出,建议搞一次活动,向学生宣传心理危机预防知识技能。于是我们组织了一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科普报告会。大家查阅了许多资料,体会很多。后来有的同学建议由我们前头做一个大学生心理危机预案。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预案,提交学校。后来我们又把预案改成了论文,遂成此篇,希望发表后让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建设方案。 一、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目的 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体系,为的是及时、有效地向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网络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建立校、系(部)、班级之间相互关联的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网络系统。 (一)一级网络:学校 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彩胜 副组长:孙慧杰席顺意 . . 成员:孙世玲、赵国强、张立新、吕丽、冯温、张红梅、郭 长青、王苗霞、于玲、任维华、张洋 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实施、教职工和学生班干部的培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筛查、心理疾病鉴别、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并指导二级网站的工作开展。(二)二级网络:系(部) 由系(部)主管学生的领导、心理咨询老师、班主任共同组成,建立系(部)心理咨询中心,主要负责所在系(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一级网络的工作开展。(三)三级网络:班级 由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主要负责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及时向系(部)心理咨询老师或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反馈学生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在学生群体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朋辈引导作用,同时积极配合二级网络和一级网络的工作开展。 三、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对象 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对象主要来源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教育部办公厅于2011年2月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提出了高校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要认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工作,特别要注意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事件的发生,做到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现结合我系实际制定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实施方案: 一、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意义与目的 心理危机是可以预防的,这有赖于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的建立。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机制就像一盏心理警示灯一样通过收集学生的心理信息,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尽可能把他们的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它是高校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关键。 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干预机制是为了促进心理卫生科学知识在我系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广,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发展,及时帮助心理异常学生,指引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及时为发生危机事件后的当事人和涉及的学生提供心理危机援助。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竞争加剧,大学生面临的经济、学业、就业、情感等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或由此引发的休学、自杀等事件逐渐增多,给学生、家长等带来巨大痛苦,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工作。 二、建立“三级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为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确保学校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系决定建立“班级心理委员——系部心理辅导联络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和疏导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快速反应,即: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指导原则 为了预防和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引发的突发事件,我们认为,要依托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各级领导,专家和广大师生的力量,要以人为本,坚持以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科学监测,有效干预;层级管理,责任明确;快速反应,高效为主的原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危机,面对危机,适时把握转机,获得和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做到预防和应对两手准备,努力提高在校学生心理调节能力,社会适应和挫折承受能力。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目标和任务 (一)、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二)、通过心理咨询、热线咨询、网络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体或群体及时得到心理救助,使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与健康。 (三)、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系统,动态监测在校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规模、类型、强度、影响后果和变化趋势,及时报告,有效干预。 (四)、通过建构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工作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应对,避免或减少危机对学校和学生的危害。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和助人自助的救助原则,积极引导学生顺利渡过危机,并帮助增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 (六)、建立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应急处置、指挥、保障和防控体系,全面提高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七)、采用群专结合,以专为主的形式,以专家和专职人员为骨干,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并形成学校、部门、教学系、学生组织四级工作体系。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对象和范围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的对象和范围包括在读的所有大学生群体和个体心理危机。个体对象是指具有某些特殊人格特征,如抑郁,内向、自卑、焦虑等行为表现异常的不确定的个人。群体对象主要有学业失败群体,网络时代群体,失恋群体,性心理困惑群体,贫困生群体等五大群体。 (一)、个体心理危机 1.个别学生因学业压力过大而出现的心理异常。如考试挂课,优秀生考试不及格,普通话、计算机通过有困难者心理出现的危机。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案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案 当前,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学生面临的外部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元文化的冲击,给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互联网使学生的视野远远超出学校,拓展至世界各个角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诸如有的家庭瓦解、失业人员增多等),使得处境较为困难的学生增多;升学压力和沉重的课业负担……这些都使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诸如离家出走、暴力倾向,甚至自残、自杀等)也越来越多。 果不其然,近几年来,关于学生危机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而导致学生危机偏激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问题,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由于生活环境、群体文化氛围、道德风尚及青少年自然素质、身体成熟水平和心理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现在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用什么样的策略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是我们教师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一、学生常见的危机种类及特点 1、青春期性成熟危机 青春期性成熟的主要标志是健康的性意识和性角色的形成,如早恋。由于个体性成熟中的需要得不到实现,性意识、性角色混乱导致成熟性危机。这种危机的学生是:异性交往过密而有缺乏父母的关爱;

恋爱受挫或失败;生理激变而又毫无准备,适应不良;性早熟的少女,性晚熟的少男;情感丰富、过敏而又体貌较好的少男少女。 2、学业危机 学生社会化最重要的任务是掌握生活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它主要通过各种校内外的学习来完成,学业成败是衡量这一任务完成的标志,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都十分关注它,学业失败最易导致这类危机。这种危机的学生是:学习太较真而又面对重大挫折的“明星”;闹转学、调班受阻而产生对学校恐惧;抑郁、自我封闭而又学业不良;有严重考试焦虑;从小以大学为奋斗目标,而正面临实现无望。 3、异常家庭学生的人格危机 异常的家庭主要指异常的家庭结构与异常的家庭职能。异常的家庭职能,主要指教育、闲暇生活、抚养等职能挫伤,如教育失误、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期望过高;拒绝、冷漠;闲暇生活不当,如沉溺于麻将、赌博、吸毒、婚外情;抚养缺乏,如子女学费、基本生活困难等,异常家庭结构主要指单亲、父母离异、继父母、收养、死亡、服刑、分居等。异常家庭因家庭权威形象破损、亲子情感创伤,使个体社会化陷入困境,导致人格发展受阻,带来多种人格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学生是:家庭畸变而又处境不利、适应困难;家庭教育不良、期望过高而又不善于沟通;家庭破裂而又缺乏保护;离家出走而又陷入困境;溺爱中长大而又面临重大欲望不能满足。 4、道德价值危机 这种危机是个体在内化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社会道德过程中,一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屏南县古峰二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保障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根据我校情况特制定此预案。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原则 (一)、心理危机定义 心理危机指学生运用通常处理方式不能应对目前所遇到的情形,无法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知与体验而出现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的一种紧急处理,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并使学校迅速恢复正常秩序。 当出现紧急心理危机事件时,由学校领导指挥,年段长、班主任、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及学校有关人员共同参与,配合学校指挥,联动配合,对学生心理危机情况进行及时干预。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1.因心理障碍或突发事件导致产生自伤企图或行为者; 2.有严重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易出现自伤行为的精神障碍者; 3、出现与严重自伤或他伤事件(或人)有密切关联者。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生命第一的原则。发现危机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2.亲属参与的原则。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 3.全程监护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 4.分工协作的原则。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协调配

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 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小组 在校长、德育分管领导,各年级段长、班主任、学校专兼职心理老师及相关人员共同组成。 逐步建立监控网络,班主任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年级学生会对相关同学心理状态信息的掌握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班主任、年级组长、学校心理咨询室,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如遇到突发事件,任何人都可直接上报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报告给学校领导。 三、心理危机干预分类措施 (一)对有严重心理障碍学生的干预措施 (1)发现学生心理异常情况信息,反馈到心理咨询室,由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心理老师应提出书面报告及相关建议。如鉴别出学生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疾病,应该派专人负责监护并立即通知学生家长,与家长协商并签署相关文字性材料,转介上级医院或咨询机构。 (2)根据文件要求,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当量力而行,超过学校心理危机干预能力范围的个案,经学校专职心理老师鉴别判断后,应立即转介。 在判断当事人问题不太严重或者对问题严重学生进行转介的同时,学校心理老师及相关人员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提供以下帮助: 1、表现出充分的人文关怀,耐心地倾听当事人的诉说,帮助对方改善精神状态,减轻心理危机状态下的过激情绪; 2、帮助当事人有所作为地正视和处理危机,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 3、提供有关信息,运用适当方式、手段和语言,适当帮助当事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办法

四川联合高等职业学院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意见》,大力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帮助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四川联合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办法》。 第二条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 程帮助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当事人正确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危机,并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从心理上解除迫在眉睫的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缓解或消失,恢复其心理功能,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和提高自助能力。其目的一是避免自伤和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当事人心理平衡的动力。 第二章工作网络 第三条学校成立“四川联合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朱爱憎院长担任组长,副组长由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学生处、保卫处、校医院的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学生处、教务处、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各院系、保卫处、校团委、校医院、后勤等单位负责人担任。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或单位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 第四条校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负责全校有关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面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对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班委干部)、宿管人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各班室长)等人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增强他们对心理危机的警觉,掌握基本的危机处理知识和技能;对院系的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给予指导和督导;对在心理普查中筛选出的有严重心理障碍和自杀倾向的学生进行跟踪随

第十章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第十章常见心理危机及其干预 第一节躯体疾病心理干预 一、躯体疾病心理时的心理反应 (一)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急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焦虑,病人感到紧张、忧虑、不安。严重者感到大祸临头,伴发植物神经症状,如眩晕、心悸、多汗、震颤、恶心和大小便频繁等,并可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的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潮红或发白、多汗、皮肤发冷、面部及其他部位肌肉紧张等。 二是恐惧,病人对自身疾病,轻者感到担心和疑虑,重者惊恐不安。 三是抑郁,因心理压力可导致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言语减少,不愿与人交往,不思饮食,严重者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慢性疾病时的心理反应如下: 一是抑郁,多数心情抑郁沮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病人容易产生这类心理反应。可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甚至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 二是性格改变,如总是责怪别人、责怪医生未精心治疗,埋怨家庭未尽心照料等,故意挑剔和常因小事勃然大怒。他们对躯体方面的微小变化颇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或照顾要求,因此导致医患关系及家庭内人际关系紧张或恶化。 二、躯体疾病心理干预 干预原则为积极的支持性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以最大程度减轻其痛苦,选用药物时应考虑疾病的性质、所引起的问题,以及病人的抑郁、焦虑症状。以癌症为例,如疼痛可用吗啡,抑郁用抗抑郁药,焦虑用抗焦虑药处理。 第二节亲人死亡悲伤反应的心理干预 一、亲人死亡的悲伤反应(居丧反应) 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人,产生的悲伤反应也就越严重。亲人如果是猝死或是意外死亡,如突然死于交通事故或自然灾害,引起的悲伤反应最重。 (一)急性反应 在听噩耗后陷于极度痛苦。严重者情感麻木或昏厥,也可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感,或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地哭叫,或者处于极度的激动状态。干预原则为将昏厥者立即置于平卧位,如血压持续偏低,应静脉补液。处于情感麻木或严重激动不安者,应给予BZ使其进入睡眠。当居丧者醒后,应表示同情,营造支持性气氛,让居丧者采取符合逻辑的步骤,逐步减轻悲伤。 (二)悲伤反应 在居丧期出现焦虑、抑郁,或自己认为对待死者生前关心不够而感到自责或有罪,脑子里常浮现死者的形象或出现幻觉,难以坚持日常活动,甚至不能料理日常生活,常伴有疲乏、失眠、食欲降低和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抑郁者可产生自杀企图或行为。干预原则为让居丧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用BZ改善睡眠,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对自杀企图者应有专人监护。 (三)病理性居丧反应

(完整版)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刘垓子中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而引发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等严重事件,并且维护学校的生活、学习秩序,从而建立和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学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机事件,尽快恢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3、通过提供实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伤、自杀或攻击他人等过激行为。 4、通过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危机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应对,尽少和尽量避免危机对校园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3协调有序;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存在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需要关注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者既往有自杀未遂或者家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

6、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不安的学生。 7、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更加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员: 主管领导、班主任、心理老师、校医、保安、心理社团成员。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及时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心理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身体病患或伤害。 5、保安人员维持秩序。 6、心理社团成员开展辅助工作。 7、干预结束后观察和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与心理社团成员应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老师、校医、校警等相关人员到达现场; 3、按照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应绝对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致不良后果。

心理危机预防处置预案

彭家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一、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方式不能应对或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而陷入极度的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确定对象存在心理危机一般指对象存在具有重大影响的生活事件或刚刚经历重大突发事件,情绪剧烈波动或认知、躯体、行为方面有较大改变,且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暂时不能应对或无法应对眼前的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下的个人及与其有密切关系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之能安全度过危机,尽快恢复社会功能。现实生活中灾难、暴力、事故、意外等创伤性事件时有发生。在学校,学生面对学习压力、亲子关系、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等诸多问题。因此,心理危机干预迫切而重要。针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能够防止或减轻创伤后的不良心理反应,避免心理痛苦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乃至极端化,促进创伤性事件的适应和心理康复。这不仅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人文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幸福高州的现实要求。为此,特制定彭家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方案,以期尽最大努力帮助师生解决面临的可能心理困境,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发展。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

处理突发心理危机事件,避免造成的更大的伤害;解决心理危机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群体或个体危机消除,恢复常态。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 对存在下列因素之一的学生,应作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高危个体予以特别关注: 1、情绪低落抑郁者(超过半个月); 2、过去有过自杀的企图或行为者; 3、存在诸如人际冲突明显、学业严重受挫、躯体疾病、家庭变故,或突遭重挫者; 4、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史或自杀倾向者; 5、性格有明显缺陷者,如孤僻内向、与别人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者; 6、有强烈的罪恶感、缺陷感或不安全感者; 7、感到社会支持系统长期缺乏或丧失者;如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亲子关系恶化等; 8、有明显的精神障碍者; 9、存在明显的攻击性行为或暴力倾向,或其它可能对自身、他人、社会造成危害者。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校长、班主任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校长全面组织协调指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现场疏导、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方案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方案 当前,急剧的社会变迁使学生面临的外部世界变得日益复杂:多元文化的冲击,给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互联网使学生的视野远远超出学校,拓展至世界各个角落;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诸如有的家庭瓦解、失业人员增多等),使得处境较为困难的学生增多;升学压力与沉重的课业负担……这些都使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与危机事件(诸如离家出走、暴力倾向,甚至自残、自杀等)也越来越多。 果不其然,近几年来,关于学生危机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而导致学生危机偏激行为的主要原因就是心理问题,造成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就是社会、家庭与学校。由于生活环境、群体文化氛围、道德风尚及青少年自然素质、身体成熟水平与心理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现在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危机现象随处可见。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用什么样的策略与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干预,就是我们教师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 一、学生常见的危机种类及特点 1、青春期性成熟危机 青春期性成熟的主要标志就是健康的性意识与性角色的形成,如早恋。由于个体性成熟中的需要得不到实现,性意识、性角色混乱导致成熟性危机。这种危机的学生就是:异性交往过密而有缺乏父母的

关爱;恋爱受挫或失败;生理激变而又毫无准备,适应不良;性早熟的少女,性晚熟的少男;情感丰富、过敏而又体貌较好的少男少女。 2、学业危机 学生社会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掌握生活技能,传递社会文化,它主要通过各种校内外的学习来完成,学业成败就是衡量这一任务完成的标志,学生、教师、家长及社会都十分关注它,学业失败最易导致这类危机。这种危机的学生就是:学习太较真而又面对重大挫折的“明星”;闹转学、调班受阻而产生对学校恐惧;抑郁、自我封闭而又学业不良;有严重考试焦虑;从小以大学为奋斗目标,而正面临实现无望。 3、异常家庭学生的人格危机 异常的家庭主要指异常的家庭结构与异常的家庭职能。异常的家庭职能,主要指教育、闲暇生活、抚养等职能挫伤,如教育失误、过于溺爱、过于严厉、期望过高;拒绝、冷漠;闲暇生活不当,如沉溺于麻将、赌博、吸毒、婚外情;抚养缺乏,如子女学费、基本生活困难等,异常家庭结构主要指单亲、父母离异、继父母、收养、死亡、服刑、分居等。异常家庭因家庭权威形象破损、亲子情感创伤,使个体社会化陷入困境,导致人格发展受阻,带来多种人格危机。造成这种危机的学生就是:家庭畸变而又处境不利、适应困难;家庭教育不良、期望过高而又不善于沟通;家庭破裂而又缺乏保护;离家出走而又陷入困境;溺爱中长大而又面临重大欲望不能满足。 4、道德价值危机 这种危机就是个体在内化社会价值观念、形成社会道德过程中,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 案例一: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二)问题的分析 1.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2.经历了抑郁 W在多次自我挣扎而不能扬眉吐气后陷入了深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深的不安和忧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W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情感低落为核心表现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

校园自我伤害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案例分析

校园自我伤害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案例分析 全本伦 案例 小浩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刚进初中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小学的同学小明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小明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小明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小浩却认为这是小明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小浩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小浩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小浩发出了挑战书,邀小浩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案例分析: 1.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 (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 2.经历了抑郁 小浩的心理素质较差,对于一时的失败不能正确认识,一直耿耿于怀无法释然导致了最终抑郁症的产生。 3.发展成暴力倾向 小浩一直很痛苦,也想早日解脱心灵的羁绊,但他选择的却是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他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和不如意都归到了别人身上,认为是小明把他害成这样的,把一腔怒气全部倾注在小明头上,以至于要找小明决斗。他的这种暴力倾向比较特殊,并不是因为受到某些暴力因素的影响,而是一种郁积力量的突然爆发。这种突然的情绪爆发危害性是很大的,往往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 案例策略 1.认真倾听,鼓励当事人的感情宣泄。 我主动表示了同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使小浩相信自己找到了能理解他痛苦的人,这次谈话后,他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被动倾诉开始转向主动找我聊天,有时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这是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多次谈话,他的情绪基本稳定下来,上课有时还能抬起

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与体会

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与心得体会 通过应用心理学课关于心理危机干预这一小节课程的学习,使我对于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原则与具体运用有潜在的了解,最后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在汶川地震以及台风受灾区灾后重建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心理危机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那发现有人存在心理危机时,当我们要对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原则,使干预达到最佳效果。其基本原则包括:(1)迅速确定要干预的问题,强调以目前的问题为主,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2)必须有其家人或朋友参加危机干预;(3)鼓励自信,不要让当事者产生依赖心;(4)把心理危机作为心理问题处理,而不要作为疾病进行处理。 了解完关于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知识,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人们会产生心理危机呢?经过老师的归纳讲解,主要包括这么几个原因,分别是: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人或朋友;重大财产损失;重要考试及晋升失败;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等。在实际中,这些造成心理危机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单独起作用,更多的情况是同时对人们心理造成危机。例如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亲人或朋友的离世及自身严重疾病和重度残疾,那么这些原因都可能集中在一起造成心理危机的产生。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一件不幸的事并不能造成人们心理危机的产生,但当不幸的事接踵而至时,恋爱的失败,事业的不顺再加上亲人的离世等一系列的原因堆积而成所产生的心理危机比单独某个原因造成的可能更棘手更难以处理。我们必须尽早地找出其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在尽快的时间内实施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其发生过激行为。 那对于心理危机的干预,专业心理咨询者及工作人员有关于危机干预的六步走策略。1、确定问题:即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为了帮助确定危机问题,推荐在干预开始时,使用核心倾听技术:同情、理解、真诚、接纳以及尊重;2、保证求助者安全:在危机干预过程中.危机干预工作者应将保证求助者安全作为首要目标;3、给予支持:强调与求助者沟通与交流,使求助者知道工作人员是能够给予其关心帮助的人; 4、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这一步侧重于求助者与工作人员常会忽略的一面——有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与干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f3517459.html,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与干预 作者:任白露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12期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日益增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外语学院为例,在问卷抽样调查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构建,分析辅导员在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方法和对策,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确实加强,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心理危机防范外语学院辅导员 一.前言 1.研究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年来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先后颁布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文件,以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文件都明确地指出了高校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与干预工作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通过构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网络,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工作队伍,拓宽实施途径,及早发现、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减少或避免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伤害事件的发生。 2.研究意义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G.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并对心理危机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况,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在运用寻常的应 付方式不足以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2]。大学生心理危机防 范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保障,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是维护校园稳定,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和谐的需要。 3.研究对象 本文采取问卷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外语学院在校本科生。目前我院在校本科生共计1039人,共发放3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93份,问卷有效率高达97.67%。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研究 1.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与反思

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案例和反思 一、心理危机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而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的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生理方面:肠胃不适、腹泻、食欲下降、头痛、疲乏、失眠、做恶梦、容易惊吓、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情绪方面:常出现害怕、焦虑、恐惧、怀疑、不信任、沮丧、忧郁、悲伤、易怒,绝望、无助、麻木、否认、孤独、紧张、不安,愤怒、烦躁、自责、过分敏感或警觉、无法放松、持续担忧等。认知方面: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无法做决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从危机事件上转移等。行为方面:害怕见人、暴饮暴食、容易自责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目前,大学毕业生们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中小学生也在为学习、考试忙得焦点烂额,“郁闷”成为当下校园里最流行的一个词。一些学生竟因心理压力过重而崩溃,甚至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已开始关注起一个严肃的课题: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指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予以心理关怀和短程帮助的一种方式。他能够帮助心理疾病患者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危机,由于患者通常无法看到生活中发生的困境与自己心理障碍之间存在的关系,所以心理治疗者可以通过倾听、提问等直接有效的方法,使患者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并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来扭转错位的心理。危机干预分为预防性、治疗性和补救性三种。 二、心理危机干预个案实例 (一)问题的发生 W,男,高三刚毕业学生。 这是一个很文静,很有礼貌,也曾经是很有理想很有抱负的男孩子。在初中时成绩非常出色,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学心中的榜样。刚进高中时进行了摸底考试,结果成绩离理想的相去甚远,想到自己曾经的辉煌不由失落感倍增。特别是初中的同学C,现在的同桌成绩远远超过了他,这无疑使他更受打击。可他强烈地想把成绩搞上去,总怕自己上课漏听什么,结果,他一听到上课铃声心就会猛烈跳动,整个上课过程就象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似的,很难受,可一下课就一切正常了。每次考试他都想着要翻本,可事实是一次比一次差,甚至拿到试卷就会发抖,脑中一片空白。从此他一度萎靡,上课提不起精神,甚至连头也不敢抬,总感觉老师和同学都在笑话他,都在歧视他。就在这时他和C在宿舍因一点小事发生了冲突,经过我的教育和开导,事情很容易就解决了。C也没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可W却认为这是C对他轻视践踏的突出表现,又联想到从开学到现在很多次他自认为C侮辱他的事情,断定自己有今天全是C这个小人背后搞的鬼,他越想越气,决心要报复,但又没胆量,总这样憋着,渐渐地感觉胸闷,心慌,头痛和厌食。最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向C发出了挑战书,邀C晚上到厕所决斗。幸亏我及时得到消息予以阻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二)问题的分析 1.开始于考试焦虑 我们从W第一次摸底考试失败后产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可以推断,他一开始是处于典型的考试焦虑状态,他的自负和脆弱让他无法接受自己不如人的事实,矛盾使得他心力交瘁。考试焦虑是后天习得的心理障碍,它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多数是因为家长、老师或自己对学习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并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一般来说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方案汇编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建设方案。 一、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目的 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体系,为的是及时、有效地向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网络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建立校、系(部)、班级之间相互关联的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网络系统。 (一)一级网络:学校 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彩胜 副组长:孙慧杰席顺意

成员:孙世玲、赵国强、张立新、吕丽、冯温、张红梅、郭长青、王苗霞、于玲、任维华、张洋 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实施、教职工和学生班干部的培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筛查、心理疾病鉴别、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并指导二级网站的工作开展。 (二)二级网络:系(部) 由系(部)主管学生的领导、心理咨询老师、班主任共同组成,建立系(部)心理咨询中心,主要负责所在系(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一级网络的工作开展。 (三) (四)三级网络:班级 由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主要负责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及时向系(部)心理咨询老师或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反馈学生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在学生群体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朋辈引导作用,同时积极配合二级网络和一级网络的工作开展。 三、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对象 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对象主要来源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成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心理危机意识的确立;心理成长的内在动力开发;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者的发展;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创新。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问题;思考 自20世纪90年代初翟书涛教授把国外危机干预成果引入到中国以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近几年,高校频出的自杀事件更使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成为研究的热点。截止到2012年9月份,在中国知网期刊学术论文库中输入“心理危机”主题一词,搜索到相关的论文记录就达7 454条,研究的内容既有构成心理危机预防系统的组织机构、制度保障、运行流程和人员培训等,也有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内容,诸如信息的收管、分析、评估及等级的确定分布、应急处置的研究、危机后干预等[1]。这些研究成果使我们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这项工作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但是从现实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有自杀倾向、自杀尝试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陈东明,等),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任重而道远。高校在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意识的确立 心理危机究竟离我们有多远?这恐怕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正如我们往往不会去考虑何时会死亡但终究会面临死亡的问题一样,因为引起心理危机的因素常常不是个体所能完全控制的。 那么,何谓心理危机?面临心理危机时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事件时,不能回避也不能通过常态的途径和方法去解决所导致的心理失衡状态” [2],也就是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能力无法应对所面临的状况的一种状态。例如失恋、亲人的去世或重大的疾病等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性事件,往往使人情绪剧烈变化,因无法接受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放弃生命或者剥夺他人的生命。特别是大学生,他们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会遇到许多相对于他们的能力和经验来说都具有重要挑战性的问题。作为个体,是否产生心理危机,不仅决定于外在的刺激诱因,也和面对危机发生时的认知以及对危机事件的评估息息相关。大学生确立心理危机意识、明确心理危机也可能是一种心理成长过程。掌握应对心理危机的策略,就会增加面对心理危机时积极自助的能力,同时,也会增加主动争取外界的支持和帮助的机会。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于心理危机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据统计,“不清楚”和“从来没有听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建设案。 一、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目的 构建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工作体系,为的是及时、有效地向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帮助其渡过心理难关,及早预防、及时疏导、有效干预、快速控制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危机事件,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学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网络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学校建立校、系(部)、班级之间相互关联的三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网络系统。 (一)一级网络:学校 学校成立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彩胜 副组长:慧杰席顺意

成员:世玲、国强、立新、丽、温、红梅、郭长青、苗霞、于玲、任维华、洋 在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学校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实施、教职工和学生班干部的培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筛查、心理疾病鉴别、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并指导二级的工作开展。 (二)二级网络:系(部) 由系(部)主管学生的领导、心理咨询老师、班主任共同组成,建立系(部)心理咨询中心,主要负责所在系(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抓好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一级网络的工作开展。 (三)三级网络:班级 由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主要负责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及时向系(部)心理咨询老师或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反馈学生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在学生群体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朋辈引导作用,同时积极配合二级网络和一级网络的工作开展。 三、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对象 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对象主要来源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测评中发现以及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主要是指: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患有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身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