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第三节文言文断句

1.命题形式

句读,考查考生对语料的断句能力。命题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即对某一语料列出四种不同的断句,要求指出其中正确的一项,或列出四种语料的断句,要求指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一是以标识题形式出现,对要求断句的语料在需要断开处用斜线“/”断开。也有可能要求断句后,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则难度较大。

2.考查的考点内容

断句考查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对句意的理解,把握句子的语法结构,对句子进行合理的断句。

3.语料选择特点

命题要求断句的语料,从目前各高考试卷出现的形式看,一是直接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取语料,全国卷主要采用这种形式;一是另选语料单独考查断句。选择的语料,往往语法现象比较突出,与现代汉语的句式有较大的区别,而不能以今律古。同时,直接从文言文阅读材料中选取的语料的语意在文中一般有重要作用,断句时,应从文意推断句意,才能准确断好句。

走进高考【P】

例(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氾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

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答案讲评】C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考查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芝坐爽下狱”意思是“鲁芝受到曹爽牵连而被下狱”,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项和D项。“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是对称句式,应在“直”与“志”中间断开,排除B项。)

附:参考译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郡郿县人。鲁芝家族世代有名望德行,是西州的豪门大族。父亲被郭氾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才迁居雍州,致力于古代典籍的研究。被郡里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担任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将他举荐为孝廉,授郎中之职。后来鲁芝被授任骑都尉、参军事、代安南太守,升任尚书郎。曹真出京到关右督察,鲁芝又任参大司马军事。曹真去世后,宣帝接替曹真的职位,便任命鲁芝为参骠骑军事,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多次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减少,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改造城市,数年时间恢复了旧时边境。升任广平太守。天水各族百姓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老幼到皇宫上书,请求留下鲁芝。魏明帝允准。曹爽辅政,任用鲁芝为司马。鲁芝多有正直的言论和高明的谋略,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讨伐曹爽,鲁芝率领其余众兵过关斩将,冲了出去赶赴曹爽处,劝曹爽说:“将军处在伊尹、周公的位子上,一

旦因获罪被罢免,即使想再牵黄狗(逍遥自在),又怎么能办得到!如果挟天子保有许昌,倚仗帝王的威势用羽檄征召四方兵马,谁敢不听!如果放弃这个决定离去,那就是想去刑场,难道不令人痛惜吗!”曹爽懦弱疑惑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身受杀戮。鲁芝也受到曹爽的牵连而被下狱,论罪当死,但他不争辩曲直,不想求赦免。宣帝赞许他,赦免而不杀他。不久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诸葛诞叛乱被平定以后,鲁芝升任大尚书,掌管刑狱审理。武帝即位,鲁芝转任镇东将军,爵位晋升为侯。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鲁芝因为年已七十,告老退职,(为此)上疏十多次,于是被征召为光禄大夫,位列特进,配给吏卒,门前像官署一样设置木栅。羊祜任车骑将军,(请求)让位给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与人和睦而不苟同,做官至头生白发,始终守礼,未被任选此官职,我却超越了他(居这么高的位子),怎么能满足天下人的愿望!”皇帝没有听从。鲁芝便是如此受人敬重。泰始九年鲁芝去世,时年八十四岁。皇帝为他的死而恸哭,赐谥号“贞”,赐坟地百亩。

考点探究【P】

断句古时称为“句读”。古时的文章无标点,很多古籍留传下来均未注明停顿,因此句读也是古人读书的必备之功。“句”者为句末停顿,“读”则是句中停顿。全国卷高考文言文断句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难度相对较低。

正确断句,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通读全文,把握内容要点与行文层次,加强诵读,增强语感,是正确断句的基础。同时,要掌握断句的基本规律。

夯实基础【P】

文言文断句方法指导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从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角度看,就需要练习断句。这也是高考中出现断句考查形式的依据之一。这一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文言诵读要求,强调熟读成诵,心口相应。这对培养我们的文言语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得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积累、感悟、熏陶,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段内容和大意。断句前首先要把文段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一般分以下几步进行:

1.读文段,通文意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后汉书·宋弘传》)

经过通读,我们不难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写湖阳公主新寡,父亲(帝)为她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参考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2.标名物,定主宾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

名、植物名、时间等(特别是人名

.....)。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大致断出句读。要注意的是,在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要特别注意标示。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上文中的人物主要有三个:湖阳公主,帝,弘。“弘”即“宋弘”,有必要把人名先圈出来,否则影响断句。

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子·说林下》)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道”“鼻”“目”“事”,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参考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3.看虚词,找位置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1)对话、引文定句读——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2)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5)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6)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斯须、既而、俄而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7)其他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

例1: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耳、也、矣。找出这些虚词,本段就可以断句。

【参考答案】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例2:(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

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画线的部分是周子用唇亡齿寒的比喻来劝说齐王给粟救赵的。这段话句末语气词较多,“也”“矣”都是句尾语气词,“夫”“且”都是发语词,是非常明显的断句标志,要把握准确。此外,多个判断句、假设复句也能为恰当断句帮上大忙。

【参考答案】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4.明语法,辨句式

(1)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一般不能拆散。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

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

其他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

“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

“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

“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无乃……乎”(无乃不可乎);

“可得……欤”(可得闻欤);

“得无……乎”(得无异乎);

“奚以……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例: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这段话可断十六处。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四处;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处;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处;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处;借助“而”表转折带一个句子,可断一处;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处;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处。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处。

【参考答案】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2)琢磨词性词义,用语法结构来帮助断句。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也就是说,在进行断句时,可抓住文言文词性的组合特点,抓名(代),找主干。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5.明修辞,巧判断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断句依据,我们还要了解一点,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1)找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

例:臣之妻私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之妾畏臣臣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

....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

【参考答案】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玉人

..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

../子罕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2)重排偶。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例: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

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3)察反复。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在文言文中是相当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6.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参考答案】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在断句过程中,如果抓住了总分关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课堂导练【P】

1.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B.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C.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D.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

※【答案讲评】B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

2.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禀五常/士兼百行/邪正有别/曲直不同/若邪曲者/人之所贱/而小人之道也/正直者

/人之所贵/而君子之德也

B.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D.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答案讲评】B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__修__常__人__近__事__少__工__射__入__山__泽__每__猎__大__获__为__后__将__军__钟__毓__长__史__毓__与__参__佐__射__戏__舒__常__为__坐__画__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答案讲评】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断句要揣摩句意,找出动词及施事者。“不”是副词,那么“修”就是动词,“修”是“学习”的意思,要带宾语,因此“常人近事”后要断开。“工”有擅长的意思,后面要有宾语,因此到“射”要断开。“入”的宾语只能是“山泽”,故此处要断开。“大获”是“猎”的结果,因此在“大获”后要断开。“为”是动词,“后将军钟毓长史”是其宾语,此处应断开。“与”是介词,“参佐射戏”是其宾语,故“射戏”后断开。)

附:参考译文

魏舒身高八尺二寸,不学习平常人当前的事。年少的时候就擅长射箭,进入山林沼泽中,每次打猎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做了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与参佐们射戏,魏舒常常替他们画筹计数。后来遇到参与射戏的人数不足,就让魏舒来充数,魏舒投射没有不中的,再加上他举止娴雅,几乎能把射戏的妙处都显现出来。

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则天欲赦之及善执奏曰俊臣凶狡不轨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摇动朝廷祸从此始则天纳之。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四十》)

※【答案讲评】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按制狱/常以飞祸陷良善/后坐事系狱/有司断以极刑/

则天欲赦之/及善执奏曰/俊臣凶狡不轨/愚以为若不剿绝元恶/恐摇动朝廷/祸从此始/则天纳之。

附:参考译文

当时御史中丞来俊臣掌管刑狱,经常用各种难以想到的横祸陷害良善。后来来俊臣因犯罪被捕入狱,有关官员判他死刑,武则天想赦免他。王及善固执地陈奏说:“来俊臣凶恶狡猾图谋不轨,臣认为如果不除掉元凶,恐怕会动摇朝廷,祸患将从这里开始。”武则天采纳了(他的建议)。

5.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节选自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答案讲评】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为可断可不断处)

附:参考译文

治国难的不是立法,而是不折不扣地执行法;难的不是采纳意见,而是实现诺言。假如过问一件事却不问最终的结果,办一件事却不进行多次检查,君主没有综合考查的明智,臣子就会有敷衍了事的念头。(在这种状况下)即使是尧、舜为君,大禹、皋陶为辅佐,恐怕也很难取得政绩上的成就。

技巧导津【P】

不少考生畏惧文言文断句题。那么,给文言文断句有没有规律可循呢?其实,给文言文断句有时是有方法可循,有关键可抓的。有人给文言断句编写了一首歌谣,对于初学断句者有莫大的帮助: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

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文言文断句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学设计 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 , 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3、借此来提升文言文断句乃至翻译技能。 、教学课时: 4 课时 第 1 课时 一、考点解读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 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 文言断句有两种考查形式: (1) 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即给出断句,要求考生判断断句的正误,如 2013 年高考湖南卷、江西卷。 (2) 直接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即要求考生用斜( 竖) 线标记出语句停顿的位置。如 2013 年高考湖北卷、浙江卷、四川卷等。 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2013 年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如下特点: (1) 涉及该考点的地区有所增加,从 2012 年的 6 个增加到 9 个。 (2) 考查题型上,主观题居多,如 2013 年浙江卷、湖北卷、四川卷等;以客观题为辅, 2013 年湖南卷、江西卷为选择题。 二、文言文断句方法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段内容和大意。断句前首先要把文段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 (上下文 )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 (一) 读文段,通文意 (1) 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先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完美版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案 广州市第64中学康缘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⑵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⑶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

文言文断句八种方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文断句的分值稳中有升。在复习中,我们要充分重视这种题型。 【要点提示】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概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例:夔一足也 (二)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一试】 (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2)“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3)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断句具体方法】 一、名词断句法。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⑴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完整版)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强化练习答案

2018年高考文言文断句专项强化练习 题组一客观选择题组 1.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郗超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惟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元功既举,时人咸叹超之先觉,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选自《世说新语·识鉴》) 对文段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 A.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B.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C.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D.是必济事/吾昔尝与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容必能立勋。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2.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完成文后题目。 未一日,风浪大作,舟中人咸归咎于先生,请弃柩,先生不可,而风益暴,求者益众。先生曰:“汝曹可为设祭,吾祝告死者以不得已之意。”众舁柩至船头,为陈设祭品。先生衣冠而出,登木而坐,谓众曰:“速投之海。”众愕然,请先生下,先生曰:“吾不下矣,吾与俱投于海耳。”众大惊,争前挽先生,先生叱曰:“何敢然吾意决矣吾以一柩故累尔众人不投之海无以对生者然吾不与同投于海又何以对死者吾意决矣。”正相持间,风浪亦息,先生笑曰:“舟平如常,汝曹何纷纭乃尔?”于是仍舁柩下。而自此风恬波静,安抵粤东。 船启航不到一天,风浪汹涌,船上的人都把罪过归在高先生身上,请求丢掉灵柩,高先生不同意,可是风刮得更猛,请求的人更多。高先生叹息着说:

课外文言文断句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

课外文言文断句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 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由一个故事引出“句读”的概念。 从前,有一位阔少爷,总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 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 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 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 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 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 什么是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 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 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 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 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 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断句的方法:

基本方法:读全文,通文意,确定文体。 1、叙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跟谁对话,讲的什么话。 2、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示例一: 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阴影字都是什么词?(名词或代词) 老师支招一: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 1、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广故数言欲亡”,有时还会承前省略主语。 常用名词和代词: 名词有: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 代词有: 吾、余、予(表示“我”) 予、尔、汝(女) 公、卿、君、若(表示“你”) 彼、此、其、之(表示“他”、他们)

高三语文:文言文2.1:文言断句教案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文言断句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2.探究文言断句题的解题方法。 3.提升文言断句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文言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方法并灵活运用规律方法。 教时 一课时 教法 讨论法、问答法、点评法、质疑法、归纳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考点解读 1.考点讲解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要先通读几遍,弄清楚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还应注意文体的语言风格;最后,断好之后,再回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起来有“拗口”之感,再审查。一般说来,断句主要难在一两个句子甚至一两个词上,突破这一两个难点后,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了。 断句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2.高考链接 新课标2卷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

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于是据此理解断句。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一)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二)文言断句的具体方法及例题讲析 例1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思路点拨: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1.方法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2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 高一

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一、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 1.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 2.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 3.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再核对一遍。 1、抓实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谓语多是动词,主语、谓语与宾语是句子的主干,而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谓语动词,分析动词与它前后词语之间的关系,就能正确断句。如: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前句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后句动词有"将""归""贺",也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动词断句法的难点在于介于两个动词之间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它们属上作前一动词的宾语还是属下作后一动词的主语,这要结合具体语境,反复推敲。如上句“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是断在“胡”后还是断在“人”后,是断在“归”后还是断在“人”后,颇费思量。根据语境,“胡”应为胡地,“归”意为自己家里,与后文“人皆贺之”意义关联。如果“归人”的话,就谈不上“贺”了。再从句式上看,“人皆吊之”与“人皆贺之”,句式整齐对称。根据以上分析,即可正确断句。 2、看虚词。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我们只要抓住了这些虚词,了解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断句也就准确迅速了。 ①“夫、其、惟、唯、盖、盍、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于是、向使、然而、且夫、若夫、无论、至于、至若、是以、是故、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②“乎、哉、也、兮、耶、矣、耳、欤、焉、而已”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其后往往能断句。

《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教案

文言文断句专题 教学重难点:1、知道古人句读的重要性 2、掌握高考对断句的要求和断句的基本方法 3、学会用断句的基本方法进行准确的断句 一、导入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诵读时根据文义作停顿,或同时在书上按停顿加圈点,叫做断句。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入学一年之后,考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的说法。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 断句举例:标点不同,字句的解释可以在相反! 1、据说旧时有一个老头儿,只有一女。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那么,女婿和县官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呢?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因为照女婿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意思:70老头生儿子,别人都怀疑不是我生的,家产全部给女婿,外人不能干预。县官的读法: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意思是:70老头生了一儿子,别人怀疑不是我生的,但家产全部还是给他,女婿和外人不得干预。 2、◇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书生看后,脑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个标点,使其友人见状,便无可奈何让书生继续住下去。如果你是友人怎么加标点? 断句比较: 断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2: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还可以断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3、◇一次会上,郭沫若拿出一张字条,上有一段古文,他请在座的朋友标点。这段文字很简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如果是你,会这样添加?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

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编 一、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 于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二、2014年高考新课标II卷 (韩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

高考文言文断句方法 一、考查题型: 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二、解题策略: 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不能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7、根据文章结构断句。文言中有些文段,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写的。如总分或分总结构,在论述类文章中,运用较多。可以利用文段中的结构关系断句。 积累语感,是帮助断句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明确基本步骤: (1)通文意,分层次 (2)标名、代,定主宾 (3)看虚词,明位置 (4)用语法,辨句式 (5)见修辞,巧判断 (6)借常识,定标点。

届高考文言文断句优秀教案设计

高考文言文断句 一、设计设想 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断句成为了一个考点。然而,学生对于如何断句并不太熟悉,不懂得断句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加上我校学生的文言基础本来就不扎实,比较难读懂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如果能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断句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我想,对于学生的断句水平的提高会有比较大的帮助。基于这种思路,我设计了这节课。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做练习,然后对练习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整理出断句的基本方法。新课标也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样,就能让学生更有效的备考,老师也能更有效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2.通过小组讨论,学会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学会和他人合作。 3.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消除对文言文断句的恐惧心理,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 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 五、课前准备:收集过往高考试卷中有关断句的考题,分析其隐含的方法规律,并从课内寻找相应的一些句子,制作成一份练习,在课前发给学生完成,要求学生在做练习时感悟文言文断句的方法,以备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总结出断句的方法。同时,老师准备一份巩固练习,并制作好课件。 一、故事引入,了解断句的重要性 (一)据说旧时代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那几句话是没有点断的。到他死后,大家把遗嘱启封,女婿看了,就想把遗产全部取去。因为照他的点读法,那遗嘱是这样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但是老头儿的后妻不服,认为遗嘱写的,应该是把产业交给她的儿子,就告到官府去。果然,县官判决遗产应该交给老头的幼子。原来照老头的后妻和县官的读法,那个遗嘱却是这样分句的:“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 请看,遗嘱的断句不同,意义竟是这样的天差地别! (二)又有一个故事,讲了同样的道理,还扯到明末著名画家徐渭(文长)身上去。据说徐渭因家穷,没米下锅的时候,就跑到亲戚朋友家里去,赖着不走,依人生活。有一次,适逢春雨绵绵,他所寄食的那户人家十分厌烦。有一天,主人看到徐渭上厕所去了,就在壁上题上一行字,委婉地下了逐客令。那行字是这样的: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 徐渭回来,看到那行字,自然心头明白,但是他不只不走,还笑嘻嘻道:“既然你这样盛情留我,我就再住下去吧!”说着,提起笔来,给这行字作了圈点: “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 这一来,意义完全不同了。

文言文断句教案

文言文断句教案 1.教学目标 ⑴运用文言字词知识,对句子或文段进行断句; ⑵通过习题训练,总结断句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按照标志去做题断句; ⑶通过正确的断句,使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从而感受文言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感受中国汉字文化的魅力。 2.教学重点:通过文言断句的指导训练,总结出一般常用的断句方法。 3.教学难点:会用断句方法对文言语段进行正确断句。 二、教学安排 1.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分析归纳;合作探究。 2.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富翁与教书先生的故事——“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根据图片中富翁与教书先生的表情,学生揣测,激趣。 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 2.投影古书图片:有何特点? 学生:竖排版、无标点 那古人是如何读书的呢? ——句读(投影) 韩愈《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明考点:文言断句晓分值:2分 (三)范本导航寻规律(投影,学生思考,教师引导) 1.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其色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断1处) 5.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断6处) 6.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断1处) 第一次提炼:a.语意连词“乃、而” b.句首、句末语气词 c.特殊句式 d.对话标志 …… (四)真题求证获技巧(小组合作) 1.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断1处) 2.勇多则弑其君力多则杀其长(断1处) 3.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断1处)

指擿(tī):批评指正 4.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断3处) 5.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断 2 处) 6.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用斜线(/)给画线的部分断句。(断 3 处)(3分) 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矶云彭郎者小姑婿也。欧阳修《归田录》) 提炼归纳:(学生记录) 文言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 小结: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载体,作为个体,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特征;在字与字组合中,借助标点、读音等方式又产生独特而又丰富的含义,这恰恰是汉语的独特魅力。 四.学以致用当堂测(10分) 姓名:______ 成绩:______ 1. (断1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2分) 2. (断2处)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2分) 3.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划6处)(6分)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文言文断句技巧 (一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 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 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 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 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 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 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外, 断句时, 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如需加标点, 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 感。 【方法引导】 一、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 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 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 :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 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 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 【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 帝顾谓主 曰:“事不谐矣。” 【例】 (2004? 北京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我们经过通读, 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 (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 。“好事”与“坏事” , “福”与“祸”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 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文言文断句技巧教案(一)

文言文断句技巧(一)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如需加标点,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 【方法引导】 一、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 (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例】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例】(北京卷)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

高中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断句强化训练(高三) 用“/”线给下列文段断句: (一)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 (二)臧孙行猛政子贡非之曰独不闻子产之相郑乎推贤举能抑恶扬善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家给人足囹圄空虚子产卒国人皆叩心流涕三月不闻竽琴之音其生也见爱死也可悲 (三)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注:子产,名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 然明,郑国大夫,名蔑。乡校:当时地方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四)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五)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 (六)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晋书》)

(七)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檀弓下》) (八)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九)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十)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草堂 (十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十二)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 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高考文言文复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文言文阅读会考选择题、翻译题及断句题。高三网小编整理了最实用的文言文断句方法和技巧,帮助广大高考生搞定文言文断句题型,确保在文言文阅读中少失分。 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由简单句式入手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抓住“曰、云、言” GAGGAGAGGAFFFFAFAF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 4.常用虚词是标志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GAGGAGAGGAFFFFAFAF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 二、教学课时: 4 课时 第 1 课时 (一)找虚词,定句读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分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 处标点,可依 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E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 例如:2006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 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三)察对话,定句读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分析:这里总共三句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就有三处,其余的可根据名词标志断开。 总结: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四)依总分,定句读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论语?卷八》) 分析: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总结: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第 2 课时 (五)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高考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和翻译的答案表述(学生)

高考文言文断句技巧和翻译的答案表述 主讲人:杨锋艳 一.文言文断句技巧: (一)考点解析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高考考断句的省份和试题在增多,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纷纷采用这种方式。 (注:14年高考考察文言断句的:新课标一卷、新课标二卷、北京卷、广东卷、湖南卷、浙江卷等) 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考查形式只是要求用“/”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但是,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要先通读几遍,弄清楚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同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还应注意文体的语言风格;最后,断好之后,再回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起来有“拗口”之感,再审查。一般说来,断句主要难在一两个句子甚至一两个词上,突破这一两个难点后,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了。断句真正的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二)真题回做(2014年新课标2卷)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 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 /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 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韩文对刘瑾等人的不满,文段先写刘瑾等人引导皇帝沉溺声色犬马的行为,接着写韩文对这些行为的不满。于是据此理解断句。 考点定位:本题考点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三)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 3.寻找标志,辅助标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