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复习资料.doc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复习资料.doc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复习资料.doc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复习资料.doc

中外电视节目比较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中国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

(1)表演类即综艺晚会时期春晚1983年开始

(2)游戏类即娱乐时期快乐大本营

(3)博彩类即益智时期开心辞典&幸运52

(4)“真人秀”时期超女快男

2.真人秀节目定义:

广义定义为镜头前的人物在一定客观条件的约束下,通过真实展现自我,获得观众认可的节目。

3.真人秀节目兴起原因:

(1)真人秀节目顺应了电视观众对真实性强烈需求的趋势

(2)真人秀节目是电视传播成为观看与参与的互动

(3)真人秀节目市场空间巨大

4.野外生存类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定义:将参与者设置在一个特殊的艰苦环境中,借助有限的苛刻的条件去完成各种难以完成的使命,在不断的淘汰后,最后决出胜利者。

特点:核心元素:野外生存竞技,奇观化环境,规则设计:游戏和淘汰机制

5.《学徒》与《赢在中国》

《学徒》:2004年1月8曰,《The A pprentice》第一季在美国NBC开播。逐鹿商业王国,争夺特兰普商业帝国中一个年薪2 5万美元的职位。

《赢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于2006年3月29日开播的大型励志创业类电视栏目,目前已办三届。《赢在中国》的冠军奖励是1000万元创业投资基金。

对比分析:《学徒》VS《赢在中国》

异:招聘VS创业,个人VS集体,娱乐VS励志同:竞技环节设置,悬念设置,商业运营

6.《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

?宫设计:

《美国偶像》:电视版权和广告,音乐,衍生产品和服务

《超级女声》:广告收益+赞助费+短信收益,衍生品开发,后续包装

第二章

1.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

2.中美日电视动画片比较分析(例子)!

造型&受众定位

情节设置

主题内容

视听效果

资金投入,技术运用,人才培养

商业运作

3.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滑稽脸的幽默相》

弟二早

1.电视谈话节目:

以电视媒介为传播手段,通过话语形式,以语言符号和非语言双渠道来传递信息,整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营造屏幕内外面对人际传播的信息“场”的一种电视节目类型。

2.电视谈话节目能成为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的原因:

(1)诞生前提:电视观众收视心理的变化

(2)驱动力:现代社会人们对交流互通以及自我展现的渴求

(3)刺激因素:节目制作成本低廉

(4)灵魂点:即兴

3.《奥普拉?温弗瑞秀》与《鲁豫有约》!

故事,隐私,灵魂{对比分析}话题,情感,符号

第四章

1.电视剧定义:

灵活运用文字,戏剧,电影等多种表现手法,广泛深入

历史,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织使用电子传播,家庭传播,人际传播等各种手段的电视节目类型。

2.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1958.6.15

3.电视剧的鼻祖《花言巧语的人》1930.BBC

4.中国电视剧面临的问题:

(1)题材淚窄

(2)缺失人文关怀

(3)狗尾续貂

(4)言语贫瘠

5.中韩电视剧比较!

第五章

1.电视新闻资讯节目的定义:

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公众关注的最新事实信息进行报道的电视节目类型

2.《60分钟》与《新闻调查》!

(一)节目形态的比较四大板块VS —段式

(二)选题的比较探照角落VS探寻真相

(三

节目运作的比较主持人中心制VS编导中心制

(四)报道理念的比较扒粪VS宣教

(五)报道风格的比较辩论VS故事

学徒vs赢在中国

《学徒》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真人秀节0之一,每期节0共有16名参赛者,八男八女分成两组,到纽约来面对“主持人”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的挑战,最后胜出的一位则可以得到一年的合约,在唐纳德?特朗普旗下的某个公司担任“学徒”。

《赢在屮国》是屮国版的《学徙》,但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大环境,观众的审美需求,媒体发展环境等的不同,《赢在中国》又有许多区别于《学徒》的地方。

1.节目的立足点不同,娱乐与励志。

《学徒》更注重娱乐性,而《赢在中国》更侧重于励志。《学徒》更注重对这种商业气息的渲染,开场也极尽奢平,节FI开头,特朗普乘坐私人飞机,俯瞰纽约林立的摩天大楼,参赛选手也是24小时电视监控拍摄,揭露选手隐私,满足观众的窥视欲。如每期节目的获胜一方还可以来到全美最奢华的地方,在著名的棒球场打球、乘坐特兰普的豪华游艇,居住他在赌城的豪华包房,乘坐其拥有卧房和浴室的专机到佛罗里达度假。

而《赢在中国》的门号是“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赢在中国》在经济频道周二晚间十点播出,这个时段可以说并不是非常地突山,所以我们在节目中也并米看到大量的商业气息的渲染,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平。但它也有自己的特点,在节0开头,就给我们讲述了当今中国一些响当当的成功人士从曾经的不名一文到现在的首屈一指所经历的创业艰辛,如俞敏洪等,励志主题可见一斑。

2.注重表现的主体不同。从个人到群体。

《学徒》主要渲染的是特朗普,不仅承担着主持人的功能,介绍节目规则,引领节目进程,掌握节目节奏,对选手进行评论,宣布去留结果,还承担了很多其他的功能,所有这些功能叠加在特兰普一个人身上,不仅凸显了他在现实世界屮的成功,也促进了其在节目屮的权威感,使他成为美国电视中充满了个人主义的一个英雄形象,体现了美国文化中“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无极限”的理念。他的那句名言一一“you are fired”也成为2006年美国社会十大流行语汇之一。

而《臝在中国》则是体现的一种群像:(1)评委的群像。在第一季中,36强进12强选拔的评委分别是马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熊晓鸽(IDG创业基金创始合伙人)、吴鹰(UT 斯达康联合创始人);12强商业实战角逐的评委分别是宁高宁(中粮集团董事长)、阎焱(软银赛富基金首席合伙人)、徐新(今H资本总裁);最后总决选的评委则是被并称为中国企业“教父”的柳传志(联想控投有限公司总裁)和张瑞敏(海尔集团总裁)。

其实在我看来,这种也是因为中国特殊的文化识所决定的。在中国很难找到一个最适合的中国特朗鞞。特朗普一般高调张扬而且还骄傲十足地炫耀自己的奢侈生活,并且完全?一副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气势。而中国的商界名流不愿炫富,所以造成了这种不同。

(2)选手群像。进入“《学徒》徒”商业实战环节的16名选手竞争的标的物只有同属于一个人的一个职位和一辆跑车,你拿到,我就没有了,因此说,选手之间竞争的“惨烈”,抑

或“你死我活”是被规则预设的。“《赢在屮国》在屮国”不是这样,入围12强的选手,有5人可以获得50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的创业基金,即使没有进入5强,还有机会通过得到“联通世界风通行证”,获得300万元的创业基金。因此,对于选手來说,“竞赛”的程度己经大大降低,12强,或者至少是6强也是以群像的姿态出现的。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教学大纲(12双播)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B 课程中文名称: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 课程英文名称:TV program Criticism & Appreciation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48学时 总学分:3 适用专业:音乐学(双语播音主持)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是湖北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为双语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设置的专业必修课。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是本科专业第五学期开设的新课程,是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了解国内电视节目现状,把握电视节目制作行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升电视艺术鉴赏水平,为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打下扎实基础的专业课程。 《电视节目批评与赏析》的任务是在大量观看欣赏优秀电视作品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电视的传播特性和规律,丰富电视知识,树立节目意识,强化媒介认知,陶冶艺术情操,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与能力,逐步培养大学生丰厚的人文底蕴和现代电视理念。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运用已经学习过的专业知识,分析、比较各类优秀电视节目,准确、全面地反映电视传播的特殊规律和丰富多彩的节目形式,同时,通过对典型电视作品的鉴赏,了解人类社会的广泛发展和生动变化。 1、反映电视节目最基本、最必需和最重要的元素; 2、内容新颖,尽可能反映电视节目的最新动态; 3、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相结合; 4、节目的选择尽量丰富、多样、典型、广泛。 5、教学方式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案例分析和互动式探讨,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水平。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1.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文体写作、新闻采编; 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主持人节目策划与现场采访报道。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处理好本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合理分工与和谐配合,防止疏漏、避免内容重复交叉,又要确保本课程体系和结构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安排 第一讲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 4学时 1、电视画面语言(重点)的概念、分类、意义、作用。 2、电视画面的组接理论(句型结构) 3、电视画面的组接理论(蒙太奇和长镜头) 4、电视节目中的声音。 5、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 6、电视作品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 要求:重点掌握电视艺术的语言构成,镜头(声音)分类及其作用,表意功能,剪辑技巧,能够熟练运用电视语言分析电视作品。 第二讲电视栏目解析 4学时 1、电视发展简史 2、电视栏目化发展阶段 3、电视栏目分类及其特点 4、国外电视节目栏目化现状与趋势 5、电视栏目主持人 要求:了解电视栏目化的发展历程,重点掌握电视栏目的分类及其特点,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国内外电视节目比较,栏目主持人角色定位。 第三讲新闻及评论类节目 4学时 1、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中国特色、出路 2、《南京零距离》与社会新闻节目的分野 3、专题型新闻与《新闻调查》 4、媒体立场与社会责任 5、电视新闻的直播 6、新闻节目感染力要素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爱情公寓》由韦正导演,由一帮年轻演员担纲主演。故事围绕一栋叫做“爱情公寓”的普通出租式青年公寓展开。讲叙了公寓内四男三女之间所发生的形形色色搞笑、离奇、浪漫、感人的故事。本剧在叙事上采用创新的多线并进,试图打破传统中国情景喜剧单线式模式。播出后即以轻松幽默的氛围、时尚潮流的形象、温馨浪漫的基调引发收视热潮,成为当年最关注的电视剧之一。 《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于1994年开始推出的电视情景喜剧,也叫《六人行》,至2004年完结篇止。一共播出十季,共约200集。戏巾的六个“老友”住在纽约市区的公寓中,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事业是整部戏的主线。六个年轻人浓缩了美国青年人的特点,再现了美国当代社会巾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接下来我们对两部剧进行比较 1、剧情模式 情景喜剧的共有剧情模式是:每一集自成体系,且波澜都会在结尾归于平淡。《爱情公寓》借鉴《老友记》,每一集的剧情有一定的联系,用主人公的感情线串联,比如《爱情公寓》中曾小贤和胡一菲,展博和林宛瑜的感情。这样使观众既可以抓住剧情主线,又可以观赏每一集主题明确的故事 2、人物设置 《爱情公寓》在人物设置上借鉴了《老友记》,除了关谷神奇以外,其他人物都是照搬自《老友记》,不同的是将人物中国化了,并且夸大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很好的喜剧效果,但却缺少了《老友记》的深度,尤其在人物思想的刻画上。 曾小贤对应《老友记》中的Chandle,继承了Chandle敢说不敢做的懦弱性格。曾小贤软弱,善良,有点自卑却表现得非常自信,这使得这一角色像普通中国人一样有血有肉。相比于chandle,曾小贤这一角色更为成功。 胡一菲对应《老友记》中Monica,继承了Monica的专横霸道。Monica是个完美主义者,有洁癖有强迫症,凡事追求不出差错。不同的是,Monica的性格形成有详细的交代,而《爱情公寓》没有做到这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故事强行告诉观众胡一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胡一菲的弟弟展博对应《老友记》中的Monica的哥哥Ross,继承了Ross那种高学识的书呆子气质。同样,展博也是Ross的升级版,更加书呆子气,更加不懂

电视节目分析完整版

电视节目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

电视节目分析报告范文

《变形记》分析 短暂成为别人,是中国神话小说经常使用的手法,也是很多人平日磨练想象力最常用的技巧,遐想是人类生活很多细节的润滑剂。遗憾的是几乎没人能在现实生活中完成这一转换。湖南卫视《变形计》使得神话变成了现实,当观众看到节目中的人物奇迹般地成为别人时,他们的心理快感在想象力的助推下,腾云驾雾。《变形记》运用纪录片+真人秀模式的创新模式,号称中国“新生态纪录片”。这档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节目同时全程每天24小时跟拍,粗加剪辑后原生态低成本播出。 一、节目内容多样化 真人秀节目在美国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萌芽阶段发展至今,其节目内容从单纯的偷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拓展到关涉人们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求职、人际关系、选秀、才艺展示、居家生活、衣着审美、心理素质、婚姻家庭等。随着真人秀的继续发展,其制作内容的尺度将进一步加大、加深,必将涉及社会的一些敏感问题这也直接影响着这类节目的收视率。 二、节目表现手法的纪实性与情节化 《变形记》这类真人秀节目的概念中,“真”一方面是指节目参与者并非扮演特定角色,而是参与者通过互换角色在特定情境和规则下真情实感、语言、行为、自我个性的自然流露。另一方面则是强调表现手法的纪实性。《变形记》中存在大量记录元素,在节目拍摄的

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纪录片的跟踪拍摄,有的为了过于追求真实性、刺激性甚至使用监视镜头、偷拍、24小时全程拍摄手法,实现了节目的具体进程和细节展现的真实性。《变形记》作为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一种,在当下“限娱令”的大的背景下,节目形式要继续追求新颖、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在强调“真”的同时更应该强调“秀”的成分。兼顾整档节目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三、受众的积极参与 《变形记》当年在卫视开播后,就疯狂受到电视观众的追捧。其很大的功劳在于节目给足了观众的参与自由。如今受众越来越重视自己在媒介的中心地位,他们希望看到的节目内容形式是大众化的而不是专为精英阶层所制作的,是真实的而不是可以做作的,并且他们拥有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希望可以更多地参与节目活动。这些因素使“人”在此类节目中成为核心——节目参与者来自广大平民百姓,成为节目的主角,推动节目在相应规则下向前发展;而广大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短信、weibo、《变形记》节目百度贴吧、等网络平台参与节目互动预知更多节目进展,而节目编导也可根据观众的这些反馈,适当控制节目并适当奖励受众参与者以提高收视率。 四、参与者最大限度地展现个性 在以往电视节目中,节目内容、进程以及参与者的一举一动通常都会受到导演的严格控制,《变形记》则是将权力最大限度地交给了参与互换角色的选手,因此他们有了更大的主动权和发挥空间。这一自主权的回归,尊重了选手的自我发挥空间,使其在参与节目时可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

1·广电总局全称(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 2·(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于国庆节试播,年底播出。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全天播出4小时,内容为新闻简报。 3·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并播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4·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 ( 吕焕斌 ). 5·1999年,荷兰一家电视台推出了(《老大哥》)节目,真人秀节目才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样式出现并发展起来。《老大哥》节目的名字出自(奧威尔)的预言性小说(《1984》)。 6·调查类新闻节目的“鼻祖”是1953年英国BBC开播的(《全景》)节目。 7·肥皂剧(《伊斯坦德人》) 1985年在BBC1首播,该剧是作为独立电视(《加冕街》)的竞争产品诞生的。 8·1936年11月2日,这是一个值得全世界纪念的时刻。这一刻,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颇大的歌舞演出,开始了它的正式播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电子电视系统播出的定期节目,因此人们常常把它视作人类电视事业的开端,标志着电视时代的来临。(实况转播) 9·1960年12月9日在ITV首播,(《加冕街》)是英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剧。 10·PBS儿童制作:(《芝麻街》)。 11·美国商业体系中,传统三大广播公司是( CBS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ABC )美国广播公司、( NBC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 FOX )福克斯广播公司、( CW )哥伦比亚及华纳兄弟联合电视网。

·制播合一 是指电视节目的策划、投资、制作、审查、播出等各个环节由电视台内部的节目部门统筹完成的运作体制。 ·真人秀 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 ·新闻类节目 是指以新闻材料为基础加工制作而成的电台或电视节目。 新闻类节目包括现场或预先录制的访问、专家的分析、民意调查结果,偶尔会包含社论内容,以信息量大为标志,时效性、广泛性、指向性是其主要特质。 ·《60分钟》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打的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栏目。栏目创办于1968年9月,当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栏目形态,只是在每周二晚间黄金时段和《CBS新闻小时》轮流播出。 ·家庭影院 家庭影院概括来说可以从综合两个概念去了解,这两个概念分别为“家庭影院标准”和“家庭环境中播放电影片中的播放系统”。家庭影院市场又添一军:目前的微型投影仪家庭影院,已经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从2009年到2010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投影向家庭影院进军的势力已经击败了彩电占据了市场巅峰,特别是它所独具CMMB功能和接机顶盒直接看电视的功能,加工内置存储,可以下载网络最新电影和听歌等功能,已经是彩电无法取代的了,微型投影仪必将占据未来家庭影院市场。

(完整版)奇葩说电视节目分析

《奇葩说》由爱奇艺马东工作室出品,于2014年11月29日在爱奇艺独家播出,目前两季节目皆已收官。这是一档为年轻人创造收看内容的节目,以辩论形式为主,寻找最能说话的人。《奇葩说》播出后迅速受到观众的青睐,在豆瓣上获得了9.0分的好评,第二季播放量达到6.2亿次,它的成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思考之处,笔者现从节目的主持人、节目辩题以及互动方式几个方面来探究其成功因素。 一、主持群设置扩展话语体系 对于互联网自制节目而言,点击量与节目的成败密切相关,而作为一档网络自制语言类真人秀节目,主持人和选手的成功选择就成为增加受众的关注度乃至关乎节目成败的核心问题。无论是第一季的“马晓康”组合还是第二季的“KJM”组合都获得了居高不下的人气。 马东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曾担任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导演。在《奇葩说》节目中,他一改往日正经的风格,走上了搞笑的路线,形成反差效果。高晓松是著名音乐人、导演、制作人,博古通今,说话风格犀利。蔡康永是作家、主持人,说话柔和,喜欢采用娓娓道来的方式讲道理。作为舞蹈家和脱口秀主持人双重身份的金星心直口快,言语麻辣大胆,擅以观点取胜。几个人你来我往,捧哏逗趣、言辞大胆,各自以其深厚的人文及主持功底串联起整个节目。

为丰富其节目看点,《奇葩说》每两期会邀请一名娱乐圈当红明星作为嘉宾和现场选手一同参与话题讨论,他们也是主持人构成中的一员。“女神”或“男神”的加入,为节目的两性话题增添了相应配比的女性或男性力量,构成了节目多元化的话语体系,使辩题从内容和视角上都有所丰富和扩展。另外,还可以利用明星效应树立综艺节目品牌,扩大节目影响力。 二、内容引人思考,传递正能量 《奇葩说》针对的主要人群是年轻人。据统计,《奇葩说》20-29岁观众的比例占有86%。在节目开始前,都会有一个小短片,旁白为:“40岁以上的人请在90后旁边观看。” 在节目内容设置上,首先辩题的选择都很贴近年轻人的生活,与现实息息相关,比如这是不是一个看脸的社会,爱上好朋友的恋人要不要追,异性闺蜜是不是谎言等。从双方辩手的辩论当中传递的是一种现代社会的常态现象,年轻人可以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在“使用和满足理论”研究中,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特点包括自我确认效用。90后受众群体可以通过节目,对自身的行为有所反思,从而可以使自己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选择一种正确的解决方案。 其次,节目虽有感性的喧嚣,但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辨。比如在海选中清华学子关于未来就业方向的询问引发高晓松的痛斥,对于未来,他认为“人生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将道德高度上升到了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如何分析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分析是高考影视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和影视作品分析有相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 考查形式有两种: 一种是笔试协作的形式,即当场观看一段15-30分钟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一段电视散文、纪录片,然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电视节目分析文章。活着直接回答试卷上已根据此节目和形式提出的问题。 第二种是以免试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的,同样是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电视节目,然后直接回答考官根据此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提出的问题。 考查目的: 考官主要是想通过此项科目了解考生对于电视节目片的主要构成和内容形式的综合识别、判断能力、以及对节目编排=节目设计方法的了解和把握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分析、应变和写作能力。

一、什么是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各个频道为了使观众收视方便,把节目按内容分成版块,并且每个版块都有一个名字,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播出的形式。】 二、电视节目的特质和特征 1.电视节目的特质 2.电视节目的特征 三、电视节目的分类 1.新闻类节目,包括口播新闻、录像新闻、专题新闻,以及访谈新闻、调查等。 2.教育类节目,包括文化教育类、社会教育类等类型。 3.文艺类节目,包括专题文艺、综合文艺、晚会节目以及各种文艺专栏等。 4.体育类节目,包括体育比赛、体育新闻、体育知识、体育心上、健身健美等。 5.服务类节目,包括衣食住行、卫生保健、就业、征婚、气象、交通旅游、购物、烹饪、家庭工艺、房间布置等。

四、电视节目分析的角度 1.内容 主要分析节目的内容丁文是否贴近节目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特点。 例如:《东方时空》,节目定位鲜明,各小节目风格各异,各有侧重,构成一个立体的较全面的“时空报道”。节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节目的宗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与地方特色等。 分析时刻就其中一个侧面着重进行。 2.结构 主要分析节目怎样开始、发展、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等。 3.制作 (1)摄像。分析摄像师是否善于运用镜头取景,并掌握镜头的运动规律,是否取得呵护要求的节目的素材。 (2)照明。分析照明师是否掌握电视与舞台上照明的不同要求,并按照导演的意图不管,能否使摄像机准确地拍摄到多情调场景。 (3)录音。分析录音室能否针对每一种不同性质的节目,恰当的运用录音设施,使录音的节目能反映其精华。 (4)剪辑。分析剪辑师画面镜头租借是否合理,各种特技画面是否到位。(5)合成。分析图像、语言、美术、影响、音乐等多种电视元素是否按照一定的章法,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分析节目制作时,要特别关注片头、片尾部分,分析片头是怎样出

中外儿童电视节目的比较与反思

150 现代传播2013年第1期(总第198期) 中外儿童电视节目的比较与反思 张 菁 两年一度的慕尼黑儿童电视节是世界最高水平的儿童节目展示平台,代表了儿童节目制作的最新潮流,被誉为“儿童电视界的奥斯卡”。电视节分为6岁以下、7岁-11岁、12岁-15岁三个年龄单元的虚构与非虚构两大类节目评奖。2012年的电视节展映的国外作品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欧洲节目普遍比其它国家的儿童节目更侧重公共教育和心理疏导功能,制作水平以斯堪的纳维亚四个国家、荷兰、德国为最高,他们的儿童节目多数基于公共电视台的制作体制,节目形态丰富;美国的节目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教育性,基于商业电视台的制作体制;另一个制作水平高的国家是日本,节目富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画面生动精美,体现出了本国的审美趣味和儿童教育观念。纵观这届电视节所展映的儿童电视节目,对比中国儿童节目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观众的年龄细分和节目形态细分 我国的儿童频道大多为全年龄儿童频道,受众年龄从低幼至青少年,从0岁-18岁,或可以称为儿童综合频道,由于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制作模式对儿童年龄的细分界限不清晰,儿童观众与儿童节目的专业化细分不够。到底什么年龄的儿童适合观看什么形态、内容、主题的节目?国外的儿童节目摸索出了相对稳定的经验和模式,体现于他们的节目形态和节目环节的设计,较为符合适龄儿童发展心理的规律和成长阶段的需要。 6岁以下的儿童节目,国内常见的节目形态是娱乐型的动画片和教孩子认知的电视杂志。慕尼黑这个竞赛单元放映的节目形态非常多样,动画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其它节目形态还包括儿童短剧、系列短纪录片、动手节目、科教节目。动画片的制作非常重视能让儿童从中学到东西,提供一些有价值、有趣的教育信息,加入大量吸引儿童参与的互动环节,从声音、肢体动作吸引儿童,使他们不仅是观看者,还能从参与中学到知识技能、锻炼肢体协调性。 7岁-11岁儿童观众定位的节目形态包括电视科普杂志、儿童系列剧、儿童短剧、木偶剧、儿童新闻杂志、纪录片等。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节目应关注和表现儿童们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认识自我和人际关系的问题。一些节目针对不同性别的儿童观众,定位非常清晰。如专门为女孩制作的《卡米拉商店》 ,是一档意大利节目,以4岁-14岁的女生为主要收视对象。节目模式是主持人当设计师,女孩在网上提出自己的造型要求,节目把女孩请来,主持人带 着她们逛街,寻找适合自己风格的衣服,画出效果图,再动手把衣服做出来 。《女孩们的房间》(德国)也是一档观众定位为女孩的节目,节目模式是“梦想真人秀”,几个女孩生活在一个房子里,拍摄她们的起居作息和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制作给男孩子看的节目如荷兰的户外探险知识节目《检查站》 ,斯洛文尼亚的纪录片《马克斯·克里斯托和丹尼尔的时光机》拍摄三个男孩用自制的时光机试图进行对未来的奇妙探险。 节目模式对12岁-15岁年龄阶段节目尤为重要,制作机构对受众的细分和节目的针对性更为重视。12岁-15岁处于成人和儿童之间,节目定位比较难,很多播出机构和制片公司已不再制作针对这个年龄观众的节目。这次各国向电视节报送的节目包括竞技真人秀、竞技秀,情景喜剧、电视剧集。初选评委们认为成功的节目应该包含那些专为十几岁的青少年制作的原创元素,而不是成人节目的模仿青少版。展映的节目形态包含纪录片、儿童剧、真人秀、谈话节目,不再有动画片。 因为我国对儿童观众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整体制作上专业化程度还不高。表现为:一是节目形态单一,以电视杂志、动画片为主,而儿童剧、儿童纪录片、认知类低幼节目的制作数量偏低;二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适合和需要的节目内容、时间长度、节目诉求不精确,对儿童观众的教育功能不强;三是我们的儿童节目在与儿童的心理契合度上有欠缺,成人主导的痕迹明显。国外的儿童节目大多依托于研究机构,由研究人员和制片人双层把关,一般都对新节目反复试映,成功的儿童节目依据大量的试验结果,并不断修改而制作出来,我国的儿童节目目前还缺少这个专业流程。 二、节目选题和呈现方式应有儿童视角 近两年我国电视行业学习、借鉴了一些欧美节目模式,儿童节目也有相似的情况,节目策划人的主要工作常常是将国外节目模式本土化运用,而容易忽略非常重要的儿童节目产生的基础— ——儿童的生活。模式并非万能的良药,在如何制作成功的儿童节目上,荷兰著名的儿童节目制作人Jan -Willem Bult 认为,儿童节目应该生活在孩子们中,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按照儿童的方式呈现。他担任制片的低幼儿童动手节目《工具箱男孩》 ,时长5分钟,只有一个拍摄板块,每一集拍摄三个男孩儿在家庭的院子里用各种工具拆掉一架旧机器的过程。这个系列节目在荷兰播 来稿摘登张菁:中外儿童电视节目的比较与反思

电视节目分析

电视节目分析 电视节目分析是艺术高考应试编导专业的基本考试科目之一,其考察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以笔试写作的形式出现,即当场观看一段或一期时间为15到30分钟的电视节目,如《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一段电视散文、纪录片等,然后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评论文章,或者直接回答试卷上已经根据此节目的内容或形式提出的问题。第二种是以面试综合考察的形式出现同样是观看一段或一期电视节目,然后现场回答考官问题。 电视节目是指电视台各个频道为了使观众收视方便,把节目按照内容分成版块,并且每个版块都有一个名字,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播出的形式。 电视节目之所以吸引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性。电视节目是电视编排、播出的一种方式,将反映同一内容或统一类型的节目归为一档,使其具有固定的节目名称、片头和时间长度,并安排在固定的时段内播放。电视节目化是电视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是电视成熟的标志。 电视节目特征: 1、固定化 固定化是电视节目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最直观的特征。它要求有固定的节目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片头、固定的节目长度、固定或相对固定的节目主持人等,便于观众定期、定时收看。 2、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体现在节目的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上。 3、观众高度参与 与其他电视节目形态相比,专栏节目最具观众色彩,因为它是一种极为开放的节目形态,许多节目是在观众的直接参与之下完成的。 电视节目分析的内容: 1、内容 主要分析节目的内容定位是否贴近节目的受众,是否具有自身的特点,例如《东方时空》的节目定位是鲜明的,各小节目风格各异,各有侧重,构成一个立体的较全面的“时空报道”。节目的内容定位表现为节目的主旨、性质、内容、功能、受众范围、文化品位、民族和地方特色等。分析时可就其中一个侧面着重分析。 2、结构 主要分析节目怎么开始、怎样发展、怎样结束的逻辑过程、节目的起承转合是否严密,线索是否清晰等。 3、主持人 主持人是构成节目的重要因素,它跟节目的定位相得益彰,某些电视节目以一名支持人为标志而设定节目,根据主持人的学识、风格选题或设计节目,甚至以主持人的名字来给节目命名。这就可以分析主持人是如何体现节目定位,主持人特色等。 4、制作 主要看节目制作是否大气、精致。具体而言可分析下列几个方面的制作艺术。 (1)摄像分析摄像师是否善于利用摄像头取景,并掌握镜头的运动规律,是否取得合乎要求的节目素材; (2)照明分析照明师是否掌握电视与舞台上不同的照明要求,并按照导演的意图不光,是否能够使摄像机准确拍摄到更多情调场景;

中外电视节目模式的现状与启示_史公军

2014年第6期 MODERN AUDIO-VIDEO ARTS 节目栏目/JIEMULANMU 中外电视节目模式的现状与启示 史公军 邓高峰 [内容提要] 目前国内电视节目模式规范尚不健全,优秀的电视节目模式很快被复制克隆,进入恶性竞争。更重要的是,我国虽然文化历史悠久,却很难制作出原创性的精品电视节目。本文以欧美电视节目为镜,电视节目模式为契合点,借鉴欧美电视节目的成功经验,比较中国电视节目之不足,希促进中国电视节目模式走向成熟的道路。 [关键词] 电视节目模式 本土化 原创 引进 [中图分类号]J9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37-1330/G4(2014)6-049-3 20世纪90年代,我国省级电视频道纷纷上星覆盖全国,各大卫视相互竞争,促进了电视市场的繁荣。广东省是唯一允许境外电视进入的省份,加入境外频道来分享中国电视市场份额,就像一剂猛药打进了中国内地市场,收视份额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内容为王”的电视市场,电视内容的竞争逐渐演变成 电视节目的竞争。在西方,电视节目模式(television program format)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有一整套运作程序和规范,是电视产品价值链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欧美一些电视节目模式经过本土化改造后火爆世界各地,在中国,出现了改造后获得空前成功的《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等一批优秀节目。事实证明, 角的艺人们。 而《爸爸去哪儿》、《人生第一次》等节目里面的“星二代”在人们的眼里似乎就是公众明星,网友们对他们进行任意的视觉改造。电视节目中陡然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以儿童为视觉焦点的广告,无不体现着对于儿童过度消费的狂欢。 四.结语 儿童真人秀节目诞生于新媒体兴起,响应于当前“80后”夫妻育儿潮,满足于大众新奇的审美情趣,形成了媒体文化的奇观。从正面的角度看,它能够成为宣传教育,引导儿童和年轻人正确价值观的形式载体,也能够成为成人缅怀童年记忆的情感通道。它成为消费对象本没有错,这是时代之趋,也是民众化转向的舞台,但是无限膨胀的消费欲望不能够摒弃一定的集体责任感和社会道德。毕竟,儿童塑造着未来的成人,这关系到每个民族的核心利益。 熊秉真先生在《童年忆往》中说道“儿童与童年 的世界,就像所有有关“人”的问题一样,自然有很多复杂、不确定与多方的面相。这复杂而不易把握的特性,也许可使一个好学深思的时代、一个谦冲而开放的社会、一群关爱而愿意善待生命的人群,对其中新生儿稚弱的成员,多点学习怀想,少点轻举妄动。”⑤我们希望不论是创制还是收视,对于儿童真人秀节目的人文关怀不可放弃,多点学习怀想,少点轻举妄动。 注释: ①⑤熊秉真:《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第一版,P19,P33 ②道格拉斯?凯尔纳莉著 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第一版,P142 ③④格雷姆?特纳著 许静译:《普通人与媒介 民众化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第一版,P3,P144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对比中外电视节目

对比中外电视节目之—— 《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与《交换空间》 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2班 学号:2013030251075金铱迪 摘要:中国央视经济频道《交换空间节目》是一档以节俭装修为理念的服务类节目。日本 《超级全能住宅改造王》是一档改造日本住宅的综艺类节目。本文试从多方面这两个节目进行分析和比较。 关键词:交换空间全能住宅改造王真人秀节目家居设计装修比较 从相同点出发: 1、都是真人秀节目。有别于国内其他装修类栏目的一大亮点就是:告别了主持人在封闭的演播室播报装修资讯的传统节目形式,而是采用了“真人秀”方式:《交换空间》从现实生活中挑选出两个参加节目的家庭和两位设计师,然后由一位设计师带领一个家庭,在节目规定的时间内互为对方家庭装修好需要改造的房间,并且整个家装过程将在摄像机镜头的真实记录下展现给观众。而《改造王》所改造的住宅也是实际存在并且真实记录装修过程的。 2、都是关于家居环境的改造与装修。节目的主题是一样的,注重对人们生活家居的建议性和指导性,都是家居设计装修类的节目。 3、都具有一定的人文感情特征,且范围较广。栏目不是为社会上的投机分子提供获得巨额奖金或是一夜成名的机会,而是为了满足都市人对幸福生活、完美家居环境的渴望,促进小家庭的和谐完美,进而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展现人物在装修比赛过程中的个性特征和人间的真情。最后,适当曝光参加节目者的私人故事和个人资料,使受众更易接受。 从不同点出发: 1、主持人风格不同。《改造王》所乔治的口吻是幽默和独特的。这可以提高节目的趣味性。《交换空间》王小骞的风格是清新活泼型,她最具代表的就是真诚的笑容,有很强的亲和力。 2、改造的力度和范围不同。日本节目每期只有一个家庭参与节目,进行改造,而且造价高昂,都是十分浩大的工程。而中国每期两个家庭进行装修,各提供一个房间,规模小,

电视节目分析:《杨澜访谈录》

电视栏目《杨澜访谈录》特色分析 1栏目概况 1.1栏目历史 《杨澜访谈录》(见图1)创办于2001年2月9日,是著名栏目主持人杨澜创办并亲自主持,与上海东方卫视合作的一档新的访谈栏目。它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访谈电视栏目,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的光辉历程。栏目首播时间为星期天22:35,重播星期一05:20,时长为30 分钟左右。 图1:《杨澜访谈录》栏目标志 1.2栏目定位 《杨澜访谈录》是具有时代特征的高端访问,定位锐意求新,突出人文和国际化特色。秉承着“记录一个人和他的时代”的宗旨,栏目以精彩人物、精彩话题为主要特色,邀请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精英翘楚,坐而论道。力图穿越风云际会的有限时空,而将嘉宾的人格力量和社会价值作为栏目的终极呈现。 《杨澜访谈录》覆盖大中华区三千五百万家庭,拥有超过一亿五千万的观众群,发行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社区,全球观众超过三亿人。自栏目创立以来,收视表现始终骄人。由于栏目品质富于人文气息,特别在社会中高阶层的精英人群中有着相当的美誉度。但不可否认的是,《杨澜访谈录》的影响力远大于收视率。 2栏目构成 2.1序幕(以采访美国外交官洪博培为例) 本期导视(确定本期主题:洪博培——爱骑自行车的美国外交官)

宣传短片(杨澜在美国大使馆前做简短介绍) 2.2正式访问 影像资料场景访问1(回忆儿时对现在职业的态度)下节预告场景访问2 (对中国的看法及建议)下节预告影像资料场景访问3(重点:辞职的理由,是否会竞争下届美国总统)结束(感谢词) 2.3结束 视频短片(杨澜在美国大使馆前进行本期的总结,以及祝福) 精彩回顾(嘉宾经典言语,字幕) 2.4下节预告 (见图2:杨澜采访洪博培和奥兰多) 图2:栏目构成 3栏目内容 3.1栏目理念 《杨澜访谈录》以主持人名字来命名,体现了品牌意识。不仅选择在世界各地范围内进行采访,并且地点是根据嘉宾所在地而定的。栏目的采访环节是以一人一椅面对面双向交流的形式组成,无现场观众。这样的形式将访谈定在一个相较严谨的位置上,这也与栏目采访名流的理念相适应。 《杨澜访谈录》重在揭露嘉宾的人格力量和社会价值。关注人的性格特点和独到见解, 以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表现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揭示一些“历史

中外电视综艺节目比较

中外电视综艺节目比较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外电视综艺节目比较 第一节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历程 所谓综艺节目,是指综合娱乐节目。它涉及内容广泛,凡娱乐艺术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综艺节目是所有节目中娱乐价值最高的节目,它以变化多端的内容,新颖有趣的表现方式,缔造真善美相容的境界,娱乐人生,启示人生。 一、综艺节目诞生于美国 综艺作为一种电视栏目,它起源于美国。“综艺节目为每一个人都能提供了一点什么东西。它的形式常常围绕一个或数个明星展开”。(《当代美国电视》陈犀禾编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8页)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电视经费、技术及节目的质量难以保证,根本无法提供固定综艺节目的条件,所以只是对游戏、竞赛、表演等节目作过尝试。第二次大战之后,电视还没有引起广告商的注意,电视发展的经费来源非常成问题。为了吸引广告商的主意,电视必须推出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和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从广播开办娱乐节目大获其利的经验中得到启示,决定网罗娱乐界明星,将他们的表演引入电视。于是,电视综艺节目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 1948年6月,美国《明星剧场》和《城中大受欢迎的人》两个节目的诞生,标志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开始。《明星剧场》是NBC从广播节目中移植到电视中来的,《城中大受欢迎的人》是CBS在电视台推出的在国家时间播出的第一个综艺节目。这两档节目推出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它的节目内容包罗万象,充分利用电视特有的兼容性特性,把电影、戏剧、歌舞、魔术、口技、马戏、小品等融为一体,并邀请观众喜爱的明星来参加表演,大大增强了综艺节目的魅力。它们的出现拓展了电视综艺节目的新天地,为电视自身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贡献。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研究 教学大纲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研究》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在国际背景的冲击与竞争下,电视媒体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对中外电视的案例研究,结合具体竞争环境分析,力求找出中外电视栏目创意的基本规律,注重科学、全面、以及实用和个性的结合。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课程,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广播电视知识基础上开设的要求比较高的素养课程。中外电视节目比较不仅仅止于了解相关栏目,而且要能对栏目进行比较评价,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吸取创新的能量。 2.3教学方法 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教学、翻转课堂、项目驱动式教学、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传统授课等教学方法,并说明具体的做法及预期的教学效果。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专业问题

的能力。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研究》课程从电视栏目基础理论出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大量了解国内外的品牌电视栏目,了解国内外主要栏目类型的发展过程,掌握对电视栏目评析的方法和能力,在电视栏目的比较中获得电视栏目创新的能力。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模块:中外脱口秀节目、中外新闻性节目、中外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外综艺性节目、中外融合互动类节目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4.案例设计 本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在国际背景的冲击与竞争下,电视媒体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对中外电视的案例研究,结合具体竞争环境分析,力求找出中外电视栏目创意的基本规律,注重科学、全面、以及实用和个性的结合,因此在课程的教授中将大量引用案例进行分析。

电视节目策划分析_以_康熙来了_为例

大 众 文 艺大 100影视与传媒 摘要:《康熙来了》是近年来收视率比较高的综艺娱乐类谈话节目,受到两岸广大年轻人的喜爱。本文将探讨该节目策划,并对其节目策划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 关键词:康熙来了;策划;分析 《康熙来了》是一档台湾的综艺娱乐类的谈话节目,于2004年开播,每周一至周五晚上10点播出的带状节目,具有极高的人气。《康熙来了》节目名称的确定就是在蔡康永和徐熙娣名字中各取一个字组合而成,该名称具有相当强烈的主持人的个人特色,同时也强调了主持人的核心地位。到目前为止,《康熙来了》已制作播出了一千多集的节目,并在2005年夺得金钟奖。 一、关于《康熙来了》的策划 所谓电视节目策划就是指策划者在策划之初,进行充分的调查与准备,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观众的需要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的定位选题、整体风格、特定内容、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规划,并判断和预测节目发展变化的趋势。如今,收视率成为衡量生产者水平的重要数据,台湾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分析甚至精确到每分钟。于是,策划就成为一个节目开播甚至成功的重要手段。虽然《康熙来了》看起来很没有顺序甚至有些乱,但是它还是一档策划成功的节目。 《康熙来了》的第一期嘉宾是李敖。李敖的肆无忌惮,蔡康永的玩世不恭,小S的古灵精怪,一下子让节目吸引了众多眼球,并为节目定下了一个基调。这个基调就是:让名人回归为普通人。蔡康永说他和小S的目标是,“让名人撕下,至少是撕下部分面具。”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康熙》的采访都让嘉宾必须说“人话”,不要场合话,也不要讲公关稿。《康熙来了》整个节目的制作就是一条娱乐生产的流水线。幕后制作团队要预定嘉宾,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近期娱乐热点,然后提出节目方案,得到制片人认可后,开始与嘉宾联系,确定上节目的时间。嘉宾联系好以后,主持人、工作人员收集嘉宾资料、草拟谈话问题、内容和方式。嘉宾来了一批又一批,只等着上节目,一般一天可以录制两到三集节目。节目的后期制作也非常迅速,最迟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和观众见面。这种纯粹流水线化的传媒娱乐工业化理念让《康熙来了》从周一至周五每晚10点准时亮相,形成观众新的收视习惯。 二、关于《康熙来了》的评析 《康熙来了》无论是在海峡两岸都有着相当高的人气。与台湾观众不同,大陆观众一般通过网络观看。不同于香港综艺节目,台湾综艺节目没有语言障碍问题,更容易让大陆的观众接受。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对《康熙来了》的评价也各有不同。 1.《康熙来了》的优点 (1)主持人:《康熙来了》这档节目有着很强的主持人为中心的特点,就算是大腕明星上节目依然有主持人的戏份。蔡康永和小S一冷一热、一张一弛,节目的火花就在这样的碰撞中产生。小S时常在节目里面戏称蔡康永为读书人,而蔡康永也说些阿谀奉承的话让小S欢心,他们时而合伙问嘉宾问题,时而有些小争执,又或两人撂下嘉宾自说自话。虽然他们在电视中的表现有时毫无逻辑,但是这种不做作的自然反应也是受观众喜欢的原因之一。 (2)幕后工作人员:《康熙来了》有非常优秀的节目制作人,其制作的《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非常有名,近年另一著名的节目《超级星光大道》也是由詹仁雄制作的。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来了》的键盘手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根据访谈进行的过程来使用各种不同的音效也为节目增色不少。 (3)后期制作:节目的后期制作主要包括两部分,节目的片头、片花和节目内容的剪辑、加工。在片头的设计中,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做一个全新的调整。曾经出现过的片头由主持人分别扮演《大长今》中的角色。目前康熙最新的片头是几部经典电影的画面,分别来自于《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和《外星人》。 在节目内容方面,会对一些词语打出卡通的字母,并配上音效,幽默感十足,也会根据情况在画面中一只乌鸦飞过,或者是脑袋上三根黑色的竖线,如果有人讲了冷笑话在画面中则是飘雪的景象,还有一些表现“脸红”等效果。 (4)节目内容:《康熙来了》有一些比较成功的单元,如检查女明星的包、舞蹈大赛、女星卸妆等。这让许多人知道了女星不是像在屏幕上一样光鲜亮丽,她们也需要药物来解决便秘的问题,也让观众知道了女星卸妆以后,皮肤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或者也只有半边眉毛。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至少撕下部分面具”的愿望。 (5)其他:对于大陆观众来说,尽管赴台限制放宽,但是能够去台湾的毕竟还是少数,综艺节目成为了解宝岛的一个平台。有网友曾在百度贴吧留言说,《康熙来了》是一部台湾娱乐圈的普及教材,通过收看这个节目,除了认识了一些从来没有听过的明星之外,有些人甚至是通过这个节目认识了蔡康永。就笔者来说,也是通过这个节目认识了台湾的艺人,知道了台湾著名的101大厦和微风广场,台湾的小吃甜不辣、大肠包小肠等。 同时,对于一些过气艺人或者是刚刚起步的新人来说,上节目也是重新制造话题的一个重要的机会,如曾创作《我愿意》的音乐人黄国伦自从参加节目以后人气陡增,在参加了多次《康熙来了》之后被詹仁雄发掘,加入《王牌大贱谍》的主持。 2.关于《康熙来了》的批评 王刚曾罢上《康熙来了》,他认为 “难道离开性,难道离开伦理,对于伦理道德的挑战,就没有可谈的了吗?”他觉得作为文艺工作者,绝对不能去又到、迎合这种低级趣味。“当然并不是指名人所有的隐私都不能问”,王刚认为如果能给人以启发,如果能给人良性引导,这样的隐私也是可以问的。就笔者收看该节目经验来看,康熙二人时常会问一些相对隐私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一定要嘉宾回答,有时只是做做效果而已。 台湾综艺节目的一个宗旨就是“一切为了笑果”,他们做节目的目的就是要让观众觉得好笑,要让他们笑出来,这样就够了,没有需要多深刻的教育意义。蔡康永本人也经常奉劝大学生们不要收看这些节目包括他自己的《康熙来了》,尽管他知道他这样说没有效果。他还认为,世界上本来就不应该存在综艺节目,生活得很舒适的人在人生中就会笑了,只有人生有问题的人才会需要综艺节目。蔡康永曾说:“所谓读书人面对电视这个媒体,一定会觉察出电视本身有堕落的天性——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看电视,……电视本来很俗,如果想从电视里要深度,那也太高估电视的能力了。如果是国家某个研究机构的院长来讲电视俗,我理解他的立场。但如果是其他做电视的人来讲电视很俗,那他要想想自己做的节目。” 他也曾说道过:“如果你想找深度,请关掉电视,打开书,或者你自己的人生。” 而笔者认为,王刚说能给人以启发,能给人良性引导,这样的隐私也是可以问的,其实这样说明王刚还是站在了一个通过媒体来教育大众的位置,他是在俯视受众,而《康熙来了》是在和观众对视,他们问一些观众关心的明星最平常的生活问题。蔡康永曾经说过没有必要让观众看完一个节目以后伤心的痛哭流涕,也曾有女明星讲到和女儿分离的时候流泪,但是主持人很快就打住了这个话题,没有让该女明星继续回忆这段伤心往事,如果同样的情况放在大陆甚至是央视如《艺术人生》,主持人一定会揪着这个问题不放,让现场内外、电视里外哭成一片。曾经有网友说过,生活已经很辛苦了,就想找一些轻松的娱乐有什么不可? 不管外界对《康熙来了》的评价如何,这档节目依然有着较高的收视率,尽管康熙二人也时常在节目中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节目就停掉了,但是至少目前这个节目还在继续,依然保持着它的高人气。我们无法影响《康熙来了》的制作和走向,但是分析《康熙来了》也能让从类似的这些台湾综艺节目中汲取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大陆的电视节目策划人员学习台湾综艺节目的原则。我们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大陆的节目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项 缪.《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研究》.厦门大学,2006年4月. 电视节目策划分析 ——以《康熙来了》为例叶冰清 (江西财经大学 33001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