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 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7)有大约七分之一的搜索是通过手机完成的。

(8)在2012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间,有24%的交易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

(9)94%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查找本地商家、或本地信息,其中有90%的用户在查找完成后会进行后续动作,比如进行购物或打电话进一步询问。

(10)只有20%的企业专门建立了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站。

1.2 研究意义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将互联网延伸至任何可移动通信终端,从而真正实现人类沟通和数字化生产的大解放,被视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金矿[3]。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MI关键技术

纵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演进趋势,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终端先进制造技术、终端硬件平台技术、终端软件平台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技术和网络安全控制技术,如图3所示,

图3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

2.1 终端技术

移动终端技术主要包括终端制造技术、终端硬件和终端软件技术3类。终端制造技术是一类集成了机械工程、自动化、信息、电子技术等所形成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统称。终端硬件技术是实现移动互联网信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存储与处理等技术的统称,一般分为处理器芯片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终端软件技术是指通过用户与硬件间的接口界面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或信息交换的技术统称,一般分为移动操作系统、移动中间件及移动应用程序等技术。

2.2 网络服务平台技术

网络服务平台技术是指将两台或多台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统称。

2.2.1 移动网络接入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接入技术主要包括: 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局域网( WLAN) 、无线MESH网络( WMN) 、其它接入网络技术、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技术等[4]。一是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经历了1G、2G、3G时代,正在大力部署4G网络,并在加快研发5G技术。4G能够以100Mbit/s的速度下载数据,20Mbit/s的速度上传数据。5G的目标是到2020年,相对于当前而言,数据流量增长1000倍,用户数据速率提升100倍,速率提升至10Gb/s 以上,入网设备数量增加100倍,电池续航时间增加10倍,端到端时延缩短5倍。二是无线局域网。目前正在发展AC-AP架构的WLAN解决技术,即无线控制器( AC) 负责管理无线网络的接入和AP(接入点)的配置与监测、漫游管理及安全控制等,AP(接入点)只负责802.11报文的加解密。另外,802.11ad标准提出了利用60GHz频段进行无线通信的技术,传输速率达到6.76Gb/s,并降低了天线的尺寸,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三是无线MESH网络。WMN是一种自组织、自配置的多跳无线网络技术,MESH路由器通过无线方式构成无线骨干网,少数作为网关的MESH路由器以有线方式连接到互联网。四是其他接入网络。小范围的无线个域网( WPAN) 有NFC、Bluetooth、UWB、Zigbee、IrDA等技术。另外,针对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正在发展异构无线网络融合技术。异构无线网络架构分为紧耦合技术和松耦合技术两类。紧耦合技术的网络架构是指无线接入系统之间存在主从关系,松耦合技术网络架构是指无线接入系统之间不存在主从关系。

2.2.2 移动网络管理技术

移动网络管理技术主要有IP移动性管理和媒体独立切换协议两类。IP移动性管理技术能够使移动终端在异构无线网络中漫游,是一种网络层的移动性管理技术,目前正在发展移动IPv6技术,移动IPv6协议有着足够大的地址空间和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实现自动的地址配置并有效解决了三角路由问题。媒体独立切换协议也就是IEEE802.21协议,能解决异构网络之间的切换与互操作的问题。

2.3 应用服务平台技术

应用服务平台技术是指通过各种协议把应用提供给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技术统称,主要包括云计算、HTML5.0、Widget、Mashup、RSS、P2P等。

2.3.1 云计算

云计算是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与IT(信息技术)、软件和互联网相关的,也可以是其他任意服务。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它可实现共享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并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

备,包括互联网上的应用服务及在数据中心提供这些服务的软硬件设施。云计算的核心理念是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网络连接的大量计算资源,以计算资源池的方式为用户源源不断地按需提供服务。云计算使用分布式计算机来完成海量计算而不再是由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来实现。

2.3.2 HTML5.0技术

与以前的HTML版本相比,HTML5.0提供了一些新的元素和属性,如嵌入了音频、视频、图片的函数、客户端数据存储和交互式文档,内建了WebGL加速网页3D图形界面的技术标准,有利于搜索引擎进行索引整理和手机等小屏幕装置的使用。

2.3.3 Widget技术

Widget(中文译名为微件)是一小块可以在任意基于HTML的Web页面上执行的代码, 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视频、地图、新闻、小游戏等,其根本思想来源于代码复用。通常情况下Widget的代码形式包含DHTML(动态超文本标记语言)、JavaScript以及Adobe Flash[3]。

Widget技术的特点。1)适合小应用,用户操作简单。2)一次编写,随处运行。3)形态多样,超越了游览器和客户端的传统分类。

Widget的分类。1)计算机桌面。运行于个人计算机上,典型产品是雅虎的Yahoo!Widget、苹果的Dashboard、谷歌的Google Desktop。2)网页。用户可以添加各种功能的Widgets运行于网页上,以丰富网页的表现,主要代表为国外的Facebook、Myspace和国内的搜狐Widget,大部分都是为门户网站开发的。网页Widget的雏形是嵌入式网页广告。3)手机终端。运行于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方便地访问互联网应用,此类Widget需要适配多种手机操作系统和屏幕。4)人机交互终端。运行于一些人机交互型终端上,如一些多媒体电话和电子相框等数码设备上,典型产品是WidgetStation。

Widget技术的应用[5]。目前Widget主要应用于个人互联网领域,下一步希望可以扩展到企业应用和移动终端的特色应用。1)个人应用。游戏娱乐类:包括小游戏、音视频播放和小宠物等。工作辅助类:包括时钟、日历和日程安排等。信息资讯类:天气预报、股票、新闻推送和网络电台等。2)企业应用。通信类:包括企业号码簿、点击拨号、点击会议和点击短信等。信息类:包括企业广告、企业邮箱和企业公文等。工作辅助类:日程安排和工作流辅助等。从功能上分,有手机资讯、手机游戏、手机电视、媒体播放器、图片预览和手机小说等。也方便用户展现手机基本功能。

2.3.4 移动Mashup技术

Mashup将两种以上使用公共或者私有数据库的Web应用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整合应用。是通过多种渠道将多个源的数据和应用功能揉合起来创建全新的服务。Mashup的典型应用:地图Mashup、视频和图像、搜索和购物、新闻Mashup、微博Mashup。

2.3.5 RSS技术

RSS(聚合内容)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技术,是资源共享模式的延伸。RSS技术被广泛使用在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中!例如在网站发布一个RSS Feed,这个RSS Feed中包含的信息能直接被其他站点调用,用户可以快速获取网站上最新更新的内容。

2.3.6 P2P技术

P2P(点对点技术),又称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用户终端之间不通过中介设备直接交换数据和资源的技术。P2P的本质是把集中处理和存储转化为分布式处理和存储,它改变了互联网以服务器为中心的状态,使得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扩散到终端设备。P2P 典型应用包括服务共享、应用协作、构建充当基层架构的互联系统等。

2.4 网络安全控制技术

移动网络安全技术主要分为移动终端安全、移动网络安全、移动应用安全和位置隐私保

护等技术。移动终端安全主要包括终端设备安全及其信息内容的安全,如信息内容被非法篡改和访问,或通过操作系统修改终端的有用信息,使用病毒和恶意代码对系统进行破坏,也可能越权访问各种互联网资源,泄漏隐私信息等,主要包括用户信息的加密存储技术、软件签名技术、病毒( 木马) 防护技术、主机防火墙技术等;移动网络安全技术重点关注接入网及IP承载网/互联网的安全,主要关键技术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识别认证、异常流量监测与控制、网络隔离与交换、信令及协议过滤、攻防与溯源等技术;移动应用安全可分解为云计算安全技术和不良信息监测技术[3]。云计算安全技术重点解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虚拟化运行环境安全、动态云安全服务等问题。不良信息监测技术重点解决检测算法准确率不高、处理及审核流程不同、网站通过代理逃避封堵等问题;位置隐私保护是当前移动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也是移动互联网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4]。位置隐私保护技术主要包括制定高效的位置信息的存储和访问标准、隐藏用户身份及与位置的关系、位置匿名等。

3 结论与展望

移动互联网,是未来重要的业务领域之一。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其许多技术和应用都与互联网技术应用相关,移动互联网正成为一种全新的应用模式。文章主要从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技术和网络安全控制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成熟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其中IPv6、WLAN、Widget、P2P、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未来的移动互联网将呈现高带宽、多媒体、生活化、个性化、开放化的发展趋势[6]。

大数据的五大关键技术

大数据的五大关键技术 大数据技术,就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大数据领域已经涌现出了大量新的技术,它们成为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展现的有力武器。 一、大数据接入 1、大数据接入 已有数据接入、实时数据接入、文件数据接入、消息记录数据接入、文字数据接入、图片数据接入、视屏数据接入 2、大数据接入技术 Kafka、ActiveMQ、ZeroMQ、Flume、Sqoop、Socket(Mina、Netty)、ftp/sftp 二、大数据存储 1、大数据存储 结构化数据存储、半结构化数据存储、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2、大数据存储技术 Hdfs、Hbase、Hive、S3、Kudu、MongoDB、Neo4J 、Redis、Alluxio(Tachyon)、Lucene、Solr、ElasticSearch 三、数据分析挖掘 1、大数据分析与挖掘 离线分析、准实时分析、实时分析、图片识别、语音识别、机器学习

2、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MapReduce、Hive、Pig、Spark、Flink、Impala、Kylin、Tez、Akka、Storm、S4、Mahout、MLlib 四、大数据共享交换 1、大数据共享交换 数据接入、数据清洗、转换、脱敏、脱密、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导出 2、大数据共享交换技术 Kafka、ActiveMQ、ZeroMQ、Dubbo、Socket(Mina、Netty)、ftp/sftp、RestFul、Web Service 五、大数据展现 1、大数据展现 图化展示(散点图、折线图、柱状图、地图、饼图、雷达图、K线图、箱线图、热力图、关系图、矩形树图、平行坐标、桑基图、漏斗图、仪表盘),文字展示; 2、大数据展现技术 Echarts、Tableau 国家规划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各行各业需要大数据技术支撑指数级的数据增量服务,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转型于大数据,大数据方面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为了应对大数据人才的缺乏,加米谷大数据培训中心制定了全流程的大数据课程,主要包括Linux、java、CentOS、mysql、HDFS、Hadoop、Hbase、Hive、Kafka、Spark、Storm等。除了在理论方面深入讲解外,还有对应代码实战,全流程学完之后会有实战大数据项目,整体把控学习效果,教学目的旨在提高学员实战能力,真实提升自身大数据能力。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优质文档]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 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7)有大约七分之一的搜索是通过手机完成的。 (8)在2012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间,有24%的交易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 (9)94%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查找本地商家、或本地信息,其中有90%的用户在查找完成后会进行后续动作,比如进行购物或打电话进一步询问。 (10)只有20%的企业专门建立了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站。 1.2 研究意义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将互联网延伸至任何可移动通信终端,从而真正实现人类沟通和数字化生产的大解放,被视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金矿[3]。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MI关键技术 纵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演进趋势,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终端先进制造技术、终端硬件平台技术、终端软件平台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技术和网络安全控制技术,如图3所示,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 发表时间:2017-11-28T09:38:20.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王涛 [导读]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热点媒介,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于工作方式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热点媒介,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于工作方式、娱乐方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阐述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相关概念等基本内容,对于我国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趋势;热点业务;智能终端 前言: 互联网技术自上世纪中叶出现以后,逐步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区用户的互联互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不过,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在满足用户的实时接入网络需求方面,却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以其全面、便捷的特点,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的梦想,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通信领域里的热点领域。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前一年的90.1%上升到95.1%。另据《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规模已达13.7亿台,接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期大陆地区总人口数13.83亿人。从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已深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几乎人均一台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自2016年1月20日起《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指标规范》作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数据服务领域中第一份成文的行业标准,在全球大数据峰会(GBDC)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标准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深入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探索今后业务发展的热点研究方向,对研究我国信息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 从广义上讲,移动互联网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接入、提供移动网络访问服务的各种网络的总称。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大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不仅继承了互联网的网络体系架构,在改进网络技术、能耗技术后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并且可以实现互联网的实时接入,从而使移动终端用户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其优劣势和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是网络资源、信息与无线通信之间的紧密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环境因素的约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不过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传输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具有一定的不连续性。 自上世纪90年代,GSM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其传输速度仅为9.6Kbps。为了提升传输速率,全球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欧洲日本主导基于宽带码分多址的WCDMA网络,北美韩国主导码分多址的CDMA2000网络(基于二代通信技术CDMA升级),我国则主导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TD-SCDMA网络,2008年起我国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建设,三大基础运营商分别建设不同制式的通信网络,其传输速度已提升至100-1024Kbps。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使用户信息交互更加便捷化,也推动了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和数字内容产业的爆炸式发展。自2014年起我国进入4G时代,第四代移动通信LTE网络开始商用建设。LTE是基于OFDMA的通信技术,包括FDD和TDD两种模式用于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中国移动建设时分双工的TD-LTE网络,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建设频分双工的FDD-LTE网络,LTE网络传输速度可达10Mbps,而LTE-Advanced技术可达100Mbps。自2016年起,我国已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5G将具有更高的速率和安全性,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此外,常用的移动通信网络还有WIFI、蓝牙、NFC、UWB、宽带卫星通信等,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1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中信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年)》,2016年我国信息经济总量达22.6万亿,占当年GDP的比重超过30.3%,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9.9%。移动互联网以其智能、连接、普及的优势,带动信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2.1.1相关业务逐渐丰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正走向多元化的道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游戏、手机银行、网络医疗等众多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推出,极大方便了用户生活,取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商业模式逐步成熟,移动互联网业务也逐步获得巨大收益,其中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两大中国互联网企业携手成为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 2.1.2热点业务迅速发展,精品业务独具优势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增长的非常迅速。空前的市场机遇,使得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热点业务得到蓬勃的发展,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据《2016年中国移动应用商店行业发展现状》,45.3%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单一移动终端上安装的软件数量在20-49个之间,这也反映了当前移动软件应用数量众多,功能各异,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应用使用习惯趋向于“少而精”,因此只有少数业务独具优势,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如移动订餐、网络约车、掌上理财等服务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典型应用为手机用户提供了线下的便利服务,不仅提升了交互模式、丰富了商业形态,而且健全了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因此在市场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业务也推动了通信行业发展的发展和完善,自2016年起中国联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先后推出腾讯大小王卡、百度大小神卡、阿里大小宝卡、新浪V卡、优酷小酷卡、京东小强卡、招行大小招卡等近20种联名流量卡,在提升网络服务的同时也通过

大数据关键技术

大数据关键技术 大数据技术,就就是从各种类型得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得技术。大数据领域已经涌现出了大量新得技术,它们成为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呈现得有力武器. 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一般包括:大数据采集、大数据预处理、大数据存储及管理、大数据分析及挖掘、大数据展现与应用(大数据检索、大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安全等)。 一、大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就是指通过RFID射频数据、传感器数据、社交网络交互数据及移动互联网数据等方式获得得各种类型得结构化、半结构化(或称之为弱结构化)及非结构化得海量数据,就是大数据知识服务模型得根本.重点要突破分布式高速高可靠数据爬取或采集、高速数据全映像等大数据收集技术;突破高速数据解析、转换与装载等大数据整合技术;设计质量评估模型,开发数据质量技术。 大数据采集一般分为大数据智能感知层:主要包括数据传感体系、网络通信体系、传感适配体系、智能识别体系及软硬件资源接入系统,实现对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得海量数据得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接入、传输、信号转换、监控、初步处理与管理等。必须着重攻克针对大数据源得智能识别、感知、适配、传输、接入等技术.基础支撑层:提供大数据服务平台所需得虚拟服务器,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得数据库及物联网络资源等基础支撑环境。

重点攻克分布式虚拟存储技术,大数据获取、存储、组织、分析与决策操作得可视化接口技术,大数据得网络传输与压缩技术,大数据隐 私保护技术等. 二、大数据预处理技术 主要完成对已接收数据得辨析、抽取、清洗等操作。1)抽取:因获取得数据可能具有多种结构与类型,数据抽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将这些复杂得数据转化为单一得或者便于处理得构型,以达到快速分析处理得目得。2)清洗:对于大数据,并不全就是有价值得,有些数据并不就是我们所关心得内容,而另一些数据则就是完全错误得干扰项,因此要对数据通过过滤“去噪”从而提取出有效数据. 三、大数据存储及管理技术 大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得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 应得数据库,并进行管理与调用。重点解决复杂结构化、半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大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主要解决大数据得可存储、可表示、可处理、可靠性及有效传输等几个关键问题。开发可靠得分布式文件系统(DFS)、能效优化得存储、计算融入存储、大数据得去冗余及高效低成本得大数据存储技术;突破分布式非关系型大数据管理与处理技术,异构数据得数据融合技术,数据组织技术,研 究大数据建模技术;突破大数据索引技术;突破大数据移动、备份、复制等技术;开发大数据可视化技术. 开发新型数据库技术,数据库分为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缓存系统。其中,非关系型数据库主要指得就是NoSQ

移动互联网技术综述

摘要移动性是互联网发展方向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能支持单一无线终端的移动和漫游功能,但这种基础协议并不完善,在处理终端切换时,存在较大时延且需要较大传输开销,此外它不支持子网的移动性。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协议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目标,然后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工作原理,最后介绍能提高移动互联网工作性能的扩展协议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随时随地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针对这种情况,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于1996年开始制定支持移动Internet的技术标准。目前,移动IPv6的正式标准(MIPv6-RFC3775[1])和相关标准: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FMIPv6-RFC4068[2])、层次移动IPv6的移动性管理(HMIPv6-RFC4140[3])、网络移动(NEMO-RFC3963[4])已经出台,相关的各项开发工作都在进行中。 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是基于IP分组交换的,而且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故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较为容易地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1、移动互联网的目标 传统IP技术的主机不论是有线接入还是无线接入,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动的,或者只能在一个子网范围内小规

模移动。在通信期间,它们的IP地址和端口号保持不变。而移动IP主机在通信期间可能需要在不同子网间移动,当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如果不改变其IP地址,就不能接入这个新的子网。如果为了接入新的子网而改变其IP地址,那么先前的通信将会中断。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Internet上提供移动功能的网络层方案,它可以使移动节点用一个永久的地址与互联网中的任何主机通信,并且在切换子网时不中断正在进行的通信。达到的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互联网的目标 2、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为移动IPv6协议(MIPv6),IETF已经发布了MIPv6的正式协议标准RFC3775[1]。MIPv6支持单一终端无需改动地址配置,可在不同子网间进行移动切换,而保持上层协议的通信不发生中断。 在MIPv6体系结构中,含有3种功能实体:移动节点(MN)、家乡代理(HA)、通信节点(CN)。其中MN为移动终端;HA位于家乡子网,负责记录MN的当前位置,并将发往MN的数据转发至MN的当前位置;CN为与MN通信的对端节点。 MIPv6的主要目标是使MN不管是连接在家乡链路还是移动到外地链路,总是通过家乡地址(HoA)寻址。MIPv6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 王涛

浅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热点业务王涛 发表时间:2017-11-28T09:40:19.1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作者:王涛 [导读]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热点媒介,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518057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热点媒介,能够让用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因此得到迅猛的发展。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于工作方式、娱乐方式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阐述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相关概念等基本内容,对于我国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趋势;热点业务;智能终端 前言: 互联网技术自上世纪中叶出现以后,逐步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区用户的互联互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不过,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在满足用户的实时接入网络需求方面,却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近几年,移动互联网以其全面、便捷的特点,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的梦想,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通信领域里的热点领域。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前一年的90.1%上升到95.1%。另据《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截止2016年12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规模已达13.7亿台,接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同期大陆地区总人口数13.83亿人。从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已深入人们工作、生活的每个角落,几乎人均一台移动智能终端设备。自2016年1月20日起《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指标规范》作为我国移动互联网数据服务领域中第一份成文的行业标准,在全球大数据峰会(GBDC)上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标准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深入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探索今后业务发展的热点研究方向,对研究我国信息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技术 从广义上讲,移动互联网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网络接入、提供移动网络访问服务的各种网络的总称。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两大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不仅继承了互联网的网络体系架构,在改进网络技术、能耗技术后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并且可以实现互联网的实时接入,从而使移动终端用户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与传统互联网相比,其优劣势和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是网络资源、信息与无线通信之间的紧密融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的有效结合,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环境因素的约束,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不过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传输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具有一定的不连续性。 自上世纪90年代,GSM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在全球得到广泛应用,其传输速度仅为9.6Kbps。为了提升传输速率,全球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欧洲日本主导基于宽带码分多址的WCDMA网络,北美韩国主导码分多址的CDMA2000网络(基于二代通信技术CDMA升级),我国则主导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TD-SCDMA网络,2008年起我国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建设,三大基础运营商分别建设不同制式的通信网络,其传输速度已提升至100-1024Kbps。网络传输速度的提升使用户信息交互更加便捷化,也推动了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和数字内容产业的爆炸式发展。自2014年起我国进入4G时代,第四代移动通信LTE网络开始商用建设。LTE是基于OFDMA的通信技术,包括FDD和TDD两种模式用于成对频谱和非成对频谱,中国移动建设时分双工的TD-LTE网络,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建设频分双工的FDD-LTE网络,LTE网络传输速度可达10Mbps,而LTE-Advanced技术可达100Mbps。自2016年起,我国已开展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5G将具有更高的速率和安全性,不仅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网络体验,还将满足未来万物互联的应用需求。此外,常用的移动通信网络还有WIFI、蓝牙、NFC、UWB、宽带卫星通信等,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已深入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2.1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作为第三产业中信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年)》,2016年我国信息经济总量达22.6万亿,占当年GDP的比重超过30.3%,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9.9%。移动互联网以其智能、连接、普及的优势,带动信息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2.1.1相关业务逐渐丰富,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正走向多元化的道路,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移动支付、网络购物、网络游戏、手机银行、网络医疗等众多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推出,极大方便了用户生活,取得了迅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商业模式逐步成熟,移动互联网业务也逐步获得巨大收益,其中阿里巴巴集团、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两大中国互联网企业携手成为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 2.1.2热点业务迅速发展,精品业务独具优势 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扩大,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增长的非常迅速。空前的市场机遇,使得移动互联网相关的热点业务得到蓬勃的发展,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据《2016年中国移动应用商店行业发展现状》,45.3%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在单一移动终端上安装的软件数量在20-49个之间,这也反映了当前移动软件应用数量众多,功能各异,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应用使用习惯趋向于“少而精”,因此只有少数业务独具优势,能够实现快速增长。如移动订餐、网络约车、掌上理财等服务于日常生活场景的典型应用为手机用户提供了线下的便利服务,不仅提升了交互模式、丰富了商业形态,而且健全了移动互联网生态体系,因此在市场中实现了快速发展。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业务也推动了通信行业发展的发展和完善,自2016年起中国联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先后推出腾讯大小王卡、百度大小神卡、阿里大小宝卡、新浪V卡、优酷小酷卡、京东小强卡、招行大小招卡等近20种联名流量卡,在提升网络服务的同时也通过

移动互联网行业概述及产品设计详解

移动互联网行业概述及产品设计详解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移动互联网行业概述及产品设计详解 【课程内容】 第一章、4G背景下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4G与移动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争夺 谁能够抢到船票? 抢占入口优势策略分析 移动社交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SNS的分类、价值和推广 微信帝国(微信、飞信、米聊、沃友、翼聊、QQ空间发展分析) 微博战争(新浪、腾讯、搜狐、移动微博的发展分析) SNS发展策略分析 手机游戏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手机游戏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手机游戏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手机游戏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电子商务的特点 B2B/B2C/C2C/B2B2C 电子商务的成功要素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移动支付的标准之争 移动支付的行业发展特点和状况

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电子阅读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移动电子阅读市场的客户群、内容、版权问题分析 电子阅读器的发展分析 移动电子阅读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视频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移动视频的需求状况 国内移动视频的发展分析 移动视频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案例分享:格力为什么要做手机? 案例分享:中国移动在GMSA大会上提出“三新”体验的内涵案例分享:新营销的灵魂“参与感” 案例分享:日本运营商的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策略 第二章、4G背景下的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什么是物联网和云计算? 什么是大数据? 4G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协同发展 物联网和云计算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大数据在国内的成功案例 大数据给国内运营商公司带来哪些机遇? 案例分享:物联网在汽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案例分享: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区别 案例分享: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战略分析 案例分享:基于大数据的营销策略分析 案例分享:美国某运营商云计算发展策略分析 第三章、互联网产品设计专题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

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

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E3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介绍,进一步增进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 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3.1、Web 2.0技术

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李建锋 * LI Jian-feng doi :10. 3969/j. issn. 1672 - 9528. 2014. 07 .13 1 移动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是网络和网络串连起来形成的一个大网络。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有研 究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是相对传统的互联网而言的, 强调用户可以不限制地点、时间,并且随时可以在移动中 接入互联网并使用相关业务。有学者认为移动互联网不是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简单结合,而是深度融合,属于一 种全新的产业形式。 移动通信的优点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设备,而 互联网的优点是开放、互动、共享。相比传统固定的互联 网,移动互联网的显著特点就是移动性,就是随时随地在 移动的环境下可以访问互联网,享受相关业务。 2 移动互联网研究研究现状 2.1 用户规模研究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人们可以全方位地 访问互联网,网民的数量急速增长。随着手机终端应用的 持续升温,手机网民的规模也持续增长。且人群已经慢慢 向普及化、大众化发展。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 心(CNNIC ) 在 2014 年 1 月 16 日发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份 报告显示,截止 2013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就达到 了 5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 2012 年底的 74.5% 提升至 81.0%,远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 *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 桂林 530001 2.2 移动终端的研究 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终端 是指可在移动中使用的手持电脑设备,其包括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和其它手持或便捷电脑设备。 智能手机的便捷携带的优点,使得手机终端成为人们 最喜欢的移动终端设备。手机的智能化主要依赖于手机独 立的移动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移动操作系统为 中心的生物链系统,而移动操作系统也是智能手机的核心。 在众多移动操作系统中胜出的 IOS 、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基本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三国鼎立的局面。 2.3 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研究 一个产业的发展,一定需要市场的支撑。移动互联 网产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 的产物,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既涵盖原有互联网运营所必须 的业务,还包括改进后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和网络化的 通信增值业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都有各自的优点,两者 相融合产生的移动互联网业必集两者的优点于一身。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从 2011Q3 到 2012Q3 的一年内,移动互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其中,2012Q3 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1478 亿元, 同比增长 102.1%,环比增长 16.9%。从移动互联网市场 规模增长的势态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有着很大的市场空 间,同时也蕴藏不少商机。 3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 IP 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传统的 互联网 IP 技术只是适用于固定的终端设备。对于移动互 联网的终端设备来讲,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移动终端设 备在通信期间有可能在不同子网之间移动,IP 地址也需 2014年第7期 39

浅析移动互联技术

浅析移动互联技术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析移动互联技术 内容摘要: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这两个发展最快且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的融合,产生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的业务模式。我们必须深刻理解移动互联网技术,高度重视我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战略布局,抓住新的发展变化的机遇带动我国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所以本论文通过三部分分别对移动互联网的概述,技术,展望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阐述。第一部分是对互联网进行概述,包括其概念,特点和现状。第二部分是介绍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包括其通信技术,终端设备和应用技术,最后一部分是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展望。 关键字:移动通信,互联网,通信技术,应用技术 自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再也没有什么发明,能像互联网这样,将每一个地球人如此紧密的联系起来,成为“地球村”。可是传统互联网虽然方便易用,却有其局限性,因为它不得不依靠电脑设备,网线等,否则就无法体现其价值所在。随着时代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不断增加的需求,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毋庸置疑,随着智能终端,3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络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并且随着二者融合的扩大和深入,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具移动特性且更深入到人们生活的网络与服务体系。随着移动通信与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信息领域的核心,信息产业已经开启了全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一.移动互联网概述 1.1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移动互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目前,对于移动互联网这一概念,

还没达成统一的认识。其不同定义如下。 (1)工业和信息化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移动互联网是以移动通信网作为接入网络的互联网服务。它包括几个关键要素:一是移动通信网络接入,包括2G,3G等(不含通过没有移动功能的Wi-Fi和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提供的互联网服务);二是面向公众的互联网服务,包括WAP和Web两种方式;三是具有移动性和移动终端的适配性特点;四是移动互联网终端,包括手机,专用移动互联网和数据卡方式的便携式电脑。 (2)维基百科定义:移动互联网是指使用移动无线Modem,或者整合在手机或独立设备(如USB Modem 和PCMCIA)上的无线Modem接入互联网。 (3)WAP论坛定义: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通过各种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交换。 (4)中兴通信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白皮书》中认为,“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通过通信网络接入网络。广义的定义是指用户能够通过手机,PDA或其他手持终端以无线的方式通过各种网络接入互联网”。 (5)艾瑞咨询认为,移动互联网从技术层面定义是指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终端层面定义,在广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在狭义上是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站和手机网站,获取多媒体,定制信息等其他数据服务和信息服务。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包含两个层次。首先是一种接入方式或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电信科学2010年第10期 Study of Opening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Mobile Internet Dong Bin ,Yu Yuhai ,Xi Pingya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Telecom Co.,Ltd.,Shanghai 200122,China) Abstract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is a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service 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both are developing rapidly.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network ,we analyzed the mobile Internet service development demands and gave a technical network framework to meet these demands.We also put forward technical solutions try to realize the network framework.Key words mobile Internet ,open network capability ,Mashup ,mobile network and Internet convergence (收稿日期:2010-09-19) 9 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电信科学,2009,25(10) 10杨震,陈晓勤.电信企业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电信科学, 2009,25(10) 11中国电信.观察与分析——— 移动互联网Widget ,2008本文聚焦Web2.0、SaaS 、云计算等新技术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包括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特征、用户需求、发展趋势、关键技术、基本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移动互联网的典型应用,最后提出新型业务模式建议。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Web2.0;SaaS ;云计算;3G 应用;业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典型业务产品研究 沈晶歆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上海200122) 摘要 1前言 移动互联网一般指用户使用手机等无线终端,通过 3G (WCDMA 、cdma2000或者TD -SCDMA )或者WLAN 等速 率较高的移动网络接入互联网,可以在移动状态下(如在地铁、公交车等)使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 随着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基于FDMA 的模拟移动终端的出现, 专题:移动互联网业务与应用 5

北邮2014移动互联网与终端技术阶段作业1,2,3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小题,共100.0 分) 1. 根据提供方式和信息内容的不同,移动互联网门户业务属于_______ 的移动业务应用。 A.移动公众信息类 B.移动个人信息类 C.移动电子商务类 D.移动运营模式类 知识点 : 1.1移动互联网概述 学生答案 :[D;]标准答案 :D; 得分 :[10]试题分值 :10.0 提示 : 2.根据应用场合和社会功能的差异,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可分为三种组合类型:_______、效率型、 情景型。 A.商务型 B.社交型 C.移动性 D.组合型 知识点 : 1.1移动互联网概述 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 :B; 得分 :[10]试题分值 :10.0 提示 : 3.移动互联网技术体系主要涵盖六大技术产业领域:关键应用服务平台技术、网络平台技术、移动 智能终端软件平台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硬件平台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原材料元器件技术、 __________ 。 A.移动云计算技术 B.综合业务技术 C.安全控制技术 D.操作系统技术 知识点 : 1.2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及协议族 学生答案 :[C;]标准答案 :C; 得分 :[10]试题分值 :10.0 提示 : 4.移动互联网包括三个要素: __________ 、终端和网络。 A. 移动

B.业务 C.运营 D.安全 知识点 : 1.2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及协议族 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 :B; 得分 :[10]试题分值 :10.0 提示 : 5.________ 制定了基于 Web 基础应用技术的技术规范。 A.开放移动联盟 (0MA) B.万维网联盟 (W3C) C.移动通信联盟( MTA ) D.Web 技术联盟( WTC ) 知识点 : 1.3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标准化 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 :B; 得分 :[10]试题分值 :10.0 提示 : 6. 一个完整的GSM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网络子系统 移动台 MS 四大子系统组成。 NSS 、_______、操作维护子系统OSS和 A.无线网络子系统 B.无线基站子系统 C.无线基站控制器 D.无线基站收发信机RNC BSS BSC BTS 知识点 : 2.1 2G时代的组网技术 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 :B; 得分 :[10]试题分值 :10.0提示 : 7.WCDMA 网络的组成包括 UE 、 _______ 、 CN、 EN。 A.ETRAN B.UTRAN C.UEDGE D.UPRS 知识点 : 2.2 3G时代的组网技术 学生答案 :[B;]标准答案 :B; 得分 :[10]试题分值 :10.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