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复习参考资料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复习参考资料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复习参考资料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复习参考资料

中國歷史地理

《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舆地广记》,北宋—欧阳忞。《舆地纪胜》,南宋—王象之。《方舆胜览》,南宋—祝穆。《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

宋代府

北方:真定府(河北正定)、应天府(河南商丘)、河南府(河南洛阳)、大名府(河北大名)、太原府(山西太原)、京兆府(陕西西安)等。

南方:成都府(四川成都)、兴元府(陕西汉中)、江陵府(湖北江陵)、江宁府(江苏南京)。消失的湖泊:大陆泽,巨野泽,云梦泽,雷夏泽、菏泽,孟诸泽、蒙泽、荥泽、圃田泽等。

交通路线变迁而衰落的城市:敦煌、酒泉、张掖、扬州、济宁、泉州等。

唐五京:北京:太原南京:成都东京:洛阳西京:凤翔中京:长安

宋代印刷中心:开封府、杭州、绍兴府、湖州、衢州、建康府、成都府、建宁府、福州

宋代产纸中心:徽州绩溪纸、江西饶州纸、福建藤纸、建宁竹纸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著作。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其相关的郡县、城市、风俗等。《水经注》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博览大量前人著作,重视实地考察,具

有相当的史学价值。许多后世学者围绕此书进行校注、辑佚工作,形成“郦学”。

《华阳国志》是东晋常璩所著的地方志,记载了远古至东晋巴蜀的史事与人物。该书是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史料可靠,考证翔实,是研究古代

西南地方史的重要著作。

《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撰的一部巨型历史地理著作。该书军事地理色彩

浓厚,总叙历代疆域形势,将有关史事附于重要关隘,强调人地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经世

致用思想,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军事地理著述。

《禹贡》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尚书》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禹贡》全书1100余字,记载了先秦时期九州的山川、河流、物产等因素,是我国最古老的地

理学著作之一。

《山海经》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地理学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

作者多人。全书共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书中以山脉为经、川河为纬,论及古代部族和古国150多个,涉及我国先秦时期的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穆天子传》是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旅游地理著作,一般认为是战国时赵国人所著。《穆

天子传》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在昆仑山寻宝和访西王母为目的地之西游经历;第6卷记

盛姬死事,涉及今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河南等地,记载大量沿途山川、

物产和历史传说,特别记载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人(今河北涿州),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博览群书,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资料,撰成《水经注》四十卷。全书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

流以及与其相关的郡县、城市、风俗等,既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又因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侨州郡县:东晋为安抚南渡士族百姓而建立的以北方州、郡、县命名的行政区划。西晋

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前后持续两个世纪。为了安置庞大的移民队伍,东晋南朝

政府设置侨州、侨郡、侨县,仍用北方故地州、郡、县名称。侨民另立白籍,并减免赋税。侨州郡县的设置起到了安抚流民、稳定政局的作用。土断之后,侨民加入当地户籍,侨州郡县随之撤销。

土断:东晋政府“侨州郡县”的政策,造成了地方机构交叉重叠,给户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为此,东晋南朝政府相继实行了“土断”,就是一居住地(“土”)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撤销、合并一些侨州郡县,将侨民户口编入所在郡县,与当地农户一起纳赋税。土断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和兵源,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

前朝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一种方式。典出《周礼·考工纪》,自西周城市合一阶段起,赋予了城市经济功能,便出现以皇城为中心,前面设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后面设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中心,它与左祖右社构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在秦汉时期多被广泛使用,后在魏晋被打破。

毛乌素沙漠: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陕西北部的沙漠。其在第四纪以来就有小沙地存在,但是面积不大,期间还分布着广泛的草原、沼泽等。自407年,匈奴赫连勃勃在此修建统万城,后来唐宋开荒、宋夏交战、明代的屯田政策和清代的走西口移民,使得这一地区土地变为黄沙,进一步沙漠化。

一.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的总趋势

1.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气候

①.距今10000年前至距今5000年前,出现了气候温暖时期。这为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创造了良好条件。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的繁荣期,均处在距今6000年至4000年的气候最佳时期中。这是适应当时采集、狩猎经济和向原始农耕经济过渡的生产力水平的。

②.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西周时期,出现了5000年以来的第一个寒冷期。寒冷期正是我国西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起始的一个重要时期。在环境压力之下,北方的游牧戎狄民族纷纷南下,对西周王朝的压力特别大,以致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到春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更是大批南下,形成“南夷与北狄交侵”的局面。与此相应横断山地区发生了许多从北向南的民族迁徙,为了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生存,一部分人只有下到河谷地带从事对寒冷气候更有抵抗能力的农耕和家畜饲养。当河谷不能容下更多的人口从事农耕时,只有大批往南迁徙寻求更温暖更广大的生存环境。

2.春秋战国到西汉的温暖气候

从春秋战国到秦、西汉时期,出现了长达800年的温暖期。亚热带植物在黄河流域普遍生长。秦王朝与西汉王朝连年组织大规模的军队屯戍、移民实边,都为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向北传播提供了条件。在这一时期,新筑长城往往在旧有长城以北。

两汉之际,曾经发生了由暖而寒的历史转变。

3.东汉魏晋南北朝气候变迁

公元前100年至公元500年左右,出现长达600多年的相对寒冷期。黄河流域原先繁茂的竹林遭到破坏。在汉代,匈奴的威胁一直是王朝的心腹之患,因为2至3世纪匈奴所处的大漠南北经历了近200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旱灾,这次大旱灾席卷整个欧亚大草原。这个时期,我国沙漠南进,一些城镇消失,丝绸之路南路湮灭。楼兰古城消失,居延汉简埋藏均发生在此时期。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迁徙,即所谓“五胡乱华”。从宏观上来看,自然环境的变化作为一种潜在的因素对民族迁徙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南北朝时期北方

气候的恶劣,也影响王朝政治。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南迁到洛阳,重要原

因之一是平城地区气候恶劣。

4.隋唐温暖气候与唐代兴衰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温暖湿润时期。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良好,游牧民族生产相对正常,社会往往相对稳定,对南方农业民族的影响相对较小,南方农业民族的北面压力相对小,有利于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唐代能够迅速击败突厥,唐与回纥保持基本良好关系,与亚洲内陆草原气候相对较好存密切关系。

唐代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农牧线北移,农耕区扩大;气候转暖往往使自然灾害频率减小,农业生产相对稳定。气候转暖使供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增长,熟制增加,复种指数增大,单位面积总产量增大。同时气候温暖湿润使水源更充足,水稻的种植面积拓展,粮食产量提高,而竹类、桑类植物在北方生长更好,使北方地区有更多的农业经济增长点。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唐代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5.宋元气候变化与游牧民族南下

唐代后期至宋代气候开始相对寒冷,寒冷事件频繁发生,寒冬代替了暖冬。气候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契丹、女真和蒙古的南迁,正好对应这一相对寒冷期。我国北方中纬度地区在宋元时期气候变化总的趋势日益干冷,这便造成了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向南退缩,干旱和半旱区向南扩展,农牧业区线南移,进而使适合农作物生长的时期缩短,熟制减少;同时还造成自然灾害频率增大,生态环境恶化,水源减少,水利工程功效衰落;北方水稻种植萎缩,粮食单产量下降。由于北方汉族农耕区的农业生态也同样恶化,经济衰落,从而难以抵御游牧民族入侵。

6.明清小冰期与王朝兴亡

明清中国气候十分寒冷,有明清小冰期之称。明清小冰期使蒙古人虽已退出中原,但仍

对长城以北保持高压状态,不断进入长城抢掠。而东北北部的女真族因气候寒冷而南迁到辽

东地区,由游牧转为农耕。使明王朝重修长城。而明代对长城西北沿边地区的驻军与大规模

屯田,又破坏了北方已变得脆弱的草原生态,使之多为荒漠和沙漠。

结合气候变迁,分析重要王朝的兴衰(温暖期以唐为例,寒冷期以宋为例)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温暖湿润时期,年均气温比现在高1度左右,降水量也较充沛。

农业方面,气候温暖湿润,热量条件好,农作物的生长时间就会加快,生长的周期加快,

熟制增加,复种指数增大,粮食产量提高。同时气候温暖湿润使水源更充足,水稻的种植面

积拓展。农牧线北移,农耕区扩大。气候转暖往往使自然灾害频率减小,农业生产相对稳定。

气候温暖湿润也使经济作物的种植线北移,农业产出多样性。

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水利建设的发展,特别是在中高纬度地区的中国黄河流域更是明

显。唐代在黄河流域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动了关中经济的恢复。

军事方面,气候温暖湿润,农牧线北移,农耕区扩大,游牧区受到削弱。农耕区扩大,

使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民族之间有一个缓冲地带,也使唐朝的边防有一定的当地给养支持。

民族关系方面,气候相对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良好,游牧民族生产相对正常,社会

往往相对稳定,对南方农业民族的影响相对较小,使唐与匈奴、回纥保持基本良好的关系,

保持了西北丝绸之路的畅通。

综上所述,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唐代的繁荣创造了环境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唐代

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其政治稳定、军事强盛和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宋代正处于由暖转寒的相对寒冷期,这一时期寒冷事件频发,气候寒冷干燥。

农业方面,由于气候干冷,农作物难以存活,粮食产量下降,水源减少,水稻面积缩小。

军事国防方面,寒冷干燥的气候导致农牧分界线南移,宋朝失去军事缓冲区和边防给养来源,加大了对游牧民族的作战压力。蒙古草原上气候恶劣,寒冷少雨,牲畜冻死,对于游牧民族造成极大的生存压力,契丹、女真、蒙古纷纷南迁,造成两宋北面的压力。

自然灾害频发,水源减少,水利工程功效减退。

所以,宋代处于相对寒冷时期,最终导致了国家农业的衰弱,在对外军事上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压力,造成了宋朝的衰落。

二.植被的变迁

1.秦汉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覆盖有天然植被,有许多茂密的原始森林。

2.秦汉时期因修筑宫室,对华北、关中森林破坏已开始,但是属于局部地区。

秦汉时期军队屯戍、移民实边,对河套地区的“新秦中”草原、森林造成严重破坏。

3.唐宋时期对黄河流域开发强度增大,平原和山区的森林都受到严重破坏。如关中森林已不复存在。陇山、岐山、六盘山森林宋代也荡然无存。但太行、秦岭山区还有一些森林。

唐宋时期南方森林资源仍然完好。

4.明清时期,国家修建宫室陵寝,还有井盐,铜矿开发、造船业等,长江上游地区森林遭到严重破坏。

5.清中期以后,由于玉米、红薯等传入中国后在丘陵山区大量种植,开垦了许多荒地,对南方山地森林造成很大破坏。

6.近代,沙俄与日本相继占领东北,掠夺东北森林资源,使东北森林遭到严重破坏。

7.新中国成立以来,20世纪50年代的大量采伐,大跃进时“大炼钢铁”、十年动乱中毁林开荒和改革开放初期林权不稳定,都导致了大规模的森林破坏。

此外,还有云南东川的采铜业、景德镇的瓷业和豫鄂川陕交界地区流民开荒也造成了严重的森林植被破坏。

三.亚洲象、犀牛、虎分布变迁

亚洲象:1.新石器时代以前,亚洲象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最北可达北纬40度左右。

2.3000年~3500年以前,亚洲象分布的北限位于黄河以北的河北阳原一带。

以后气候转寒,亚洲象也逐渐南迁。

3.秦汉以后,北方象大量减少,但长江中下游仍有分布。

4.唐朝时,象还广泛分布在岭南、长江流域一带。到北宋时方全部灭绝。

5.目前仅有云南南部地区才有象的活动。

犀牛:1.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有犀牛分布。

2.北宋时期,犀牛在长江流域仍有分布。

3.18世纪,岭南犀牛还有分布。

4.20世纪中期,犀牛在云南最后灭绝。

虎:历史上,华南虎曾广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东北虎分布也很广。

1.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使用,大批荒地开垦,人口增加,致使平原区森林日益减少。这一时期,华南虎在平原区的分布已呈现出大区域的隔离,但还未退出平原区。

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平原区已不存在大面积森林分布,华南虎即使未退出平原区,也应该呈孤岛状分布。

3.唐宋时期,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平原残存森林已被消耗殆尽,华南虎最终在这

一时期退出平原区,平原区低山丘陵地带保存华南虎的可能性很小。

4.元明清至解放前,人口数量相当增长,进入山地垦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山地森林资源破坏尤甚,华南虎可能已从前山带和低山带消失。

5.解放后的砍伐、开垦、筑路等进一步破坏森林,加上猎杀虎及其猎物资源,导致华南虎全面退至较大山系的中上部位乃至山脊。

6.近50年来,华南虎栖息地被严重割裂成岛屿状分布,种群规模大为减少,小种群的存在导致了基因交流的困难,加之上述多种人为因素的直接影响,最终造成华南虎的生存危机,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灭绝。

象、犀牛、虎变迁原因:

①.气候整体向寒冷演变的趋势,使生存空间逐渐南移。

②.人类农业开发,栖息地丧失是象、犀牛、虎种群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

③.盗猎活动是象、犀牛、虎种群面临的另一巨大的生存威胁。

④.种群规模减小,小种群基因交流困难。

四.黄河改道情况

第一次:先秦时以北流为主,在天津以南入海。前602年,由沧州以南入海。

第二次:69年,王景主持治河,截弯取直,修筑大堤,固定河道,由利津入海。

第三次:1048年,澶州决口,向北由天津入海。

1060年,魏县决口,沿西汉故道入海。

形成下游分为两股河道并行入渤海,称为二股河。

第四次:1194年,河决阳武,分两支。主流向南夺泗水入淮河入海,北支仍在天津入海。第五次:1351年,贾鲁治河,稳定黄河入淮河道;1495年,刘大夏在黄陵岗一带黄河北岸加筑大堤,阻断黄河向北泛滥途径,黄河南流入海趋势才基本固定下来;1546年,潘季驯固定了黄河夺泗入淮再入海的河道。

第六次:1855年,河决铜瓦廂,再次向北在渤海入海,最终形成今天的黄河入海河道。

汉唐安流期形成原因

①.东汉后少数民族内迁南下占据黄河中游,退耕还牧,生态环境改善,水土流失少;

②.黄河下游河道较为顺直,河床比较大,泥沙淤积较少。

黄河多次改道原因

1.自然环境方面

①.阶梯状地形因素。黄河自发源地到入海口,地势落差悬殊,当流至下游平原地区时,水流减缓,所携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成为“悬河”,自然容易泛滥。

②.季节性洪水因素。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较为干燥,但全年降雨量的80%都集中在夏秋两季,尤其是7、8两月,且多暴雨。如此凶猛的暴雨所集中的洪水,加上夏秋季节青藏高原大量融化的冰雪水,更是加大了河水的集中下泻流量,自然易致水溢堤溃。

③.河水中高含量泥沙。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是泥沙产生的大本营。由于黄土颗粒细,孔隙多,质地疏松,耐冲性差,故易于被流水冲刷和溶解,遇水则变为流泥;加上这里年降雨量变率大,经地表径流冲刷剥蚀的泥沙,全部随雨水进入黄河。如遇暴雨,洪流携带的泥沙就更多。当泥沙至下游平原地区时,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抬高,形成“悬河”。一旦溃堤,则河水横溢。

2.社会人为方面

①.植被破坏,加剧了水土流失。薪炭需求、土地垦殖等,大量破坏森林,导致严重水土

流失,使黄河泥沙含量不断增加。

②.历代人为对黄河堤防的破坏。历史上许多军事集团在战争期间,多决堤以水代兵。

五.长江入海口的变化

1.距今5000—6000年,长江河口在扬州、镇江一带。直到西汉,河口仍在扬州、镇江

附近,当时河口附近的江面宽达20多公里。这种形势直到唐代中期还没有很大变化。

2.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大量人口从北方移入,长江流域农垦范围日益扩大,长江泥沙增

多,把三角湾逐渐淤填,于是长江口遂演变为目前的形状。江中心的瓜洲与北岸相连。

3.到南宋时,长江口南三角洲海岸线向海推进30多公里。

4.明末河口段起点已由扬州下移110公里到达江阴。

5.现代的长江口在上海。

崇明岛形成过程

①.7世纪初开始形成;②.唐代至宋代出现沙洲;

③.明清时泥沙堆积不断扩大;④.现面积1086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岛。

六.湖泊变迁

湖泊变迁基本规律:数量不断减少,面积不断减小,一些湖泊消失。

湖泊变迁原因:气候向干冷变化;人为破坏及农田开垦因素;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淤塞。(一)云梦泽

云梦泽位于江汉平原。先秦时跨汉水下游两岸,南北与长江和汉水沟通,有方九百里之称。古代云梦泽曾是一个非常壮观的大湖泽。唐宋以后由于泥沙沉积,云梦泽不断淤平,演化为星罗棋布的小湖泊。明清时为泥沙淤塞,但江汉平原排水不畅,又形成洪湖。

(二)鄱阳湖

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古称彭蠡泽。唐代周围可达220公里,面积达最大。民国以后开始萎缩。1954年有5000平方公里,1976年有3800平方公里,1988年只有3500平方公里。

(三)洞庭湖

历史时期湖面变化很大。新石器时代为平原,魏晋南北朝时,由于荆江北岸的云梦泽萎缩,长江逐渐分流进入洞庭湖,使湖底不断淤高,洞庭湖开始扩展,变为大湖。唐宋时继续发展,有“八百里洞庭”之称。清代中期面积达到鼎盛,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从19世纪中叶开始,由于荆江北岸大堤形成,长江泥沙由南岸四口涌入而逐渐淤塞,湖区逐渐分割成若干大小不等湖泊。荆江泥沙约1/3通过四口进入洞庭湖,湖区淤积加剧,加之人口增长,人工堤垸迅速增加,洞庭湖被分割成东、西、南三部分,至解放前夕湖面已缩小至4350平方公里。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大量围湖造田,湖面进一步缩小,80年代湖面仅有约2500平方公里。

(四)太湖

太湖,古称震泽,又称具区、笠泽。为6000前,由海湾因长江泥沙阻塞通海口而形

成的湖泊。东汉时面积约为1600平方公里。明清时湖区下沉,湖面扩大。19世纪起因围湖

造田,湖面又不断缩小。至今仅约有2400平方公里。

(五)大陆泽

大陆泽在河北平原西部,汉代面积可达上千平方公里,唐代面积缩小,仅东西二十里,

南北三十里。宋代分为两湖,至清代基本消失,仅存白洋淀。

(六)巨野泽

巨野泽,又名大野泽。汉武帝时河决瓠子,注入巨野,湖面扩大。唐代巨野泽面积达四五千

平方公里。北宋时由于黄河决口后水流灌注,形成汪洋大湖。但从金代开始,黄河夺淮入海,来水减少,逐渐淤为平陆。清代后期形成东平湖。

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曾相当丰富,湖泊众多,星罗棋布,后因气候变迁及

农业开发,水体大量减少,湖泊不断消亡。河北中部、东北部唐宋之际亦存留不少湖泊淀群。

但宋金之后,这些湖泊池淀多数堙灭。

七.沙漠变迁

1.原生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河西走廊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腾格里沙漠等。

2.人为催生的沙漠化

①.毛乌素沙漠:

唐代以前的黄土高原北部为繁茂森林草原区,草原面积广大,河流纵横。位于今内蒙古

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陕北一带的毛乌素沙地,大约在第四纪以来已存在,但面积不及现今,

其间尚分布有草原、沼泽和灌丛。但从汉代以来沙地逐渐扩展。夏国都城统万城(夏州城)等

都城的兴建与农业土地的开垦,使这一地区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唐代中期以后,已是飞沙为堆。到北宋初年,夏州城已被沙漠包围,不适合居住,终于在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废毁。

宋代以后,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继续破坏。主要的高潮,一是宋夏战争中边境军队的屯垦

开荒和毁灭对方草原。二是明代在长城沿线驻扎军队后的军屯和民屯,三是清代后期到民国

时期对这一地区的移民。当时的鄂尔多斯高原是陕北、晋北移民开荒的重点,称为“走西口”。

至此,鄂尔多斯高原及黄土高原北部边缘地区已经完全沙化。

②.科尔沁沙漠:

辽河流域的上游为科尔沁草原。公元10世纪前,长期是游牧民族的活动场所,水草丰茂,牛羊遍野。10世纪时契丹(辽)将在战争中俘掠来的汉人和迫迁来的渤海人约数十万人,安置在此处进行屯垦,开辟农田,使之初次成为农牧交错地区,使部分地区开始沙化。

以后在蒙古贵族统治期间,没有更大规模的开垦。清代又在此广设牧场,草原面积有所恢复。

19世纪以后,清政府为了增加财源,将大片草原招民开垦。因土地贫瘠,经过两三年即因

沙害而放弃,继而开垦新草地。在无植被覆盖的撩荒地上,干旱风季时沙层被吹扬而起,形

成了流动沙丘。这些沙丘先以点状出现。以后连成一片,使草原退化为科尔沁沙漠。

③.乌兰布和沙漠: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秦汉时代,为防御匈奴,从内地迁来大量汉民,安置在

河套一带进行屯垦戍边,并设置了郡县。东汉以后,匈奴南进,边民内迁,垦区废弃,已被

耕作过的表土受干旱气候和强烈风蚀,遂成流沙。但在17世纪末的记载中,该地尚有蒲草、

红柳等在固定沙丘上生长的灌丛植物。晚清以来,由于滥行砍伐和过度放牧,又导致这一地

区流沙再起。

八.传说中两种理想化的地方行政制度:九州制、五服制

1.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

九州,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

2.五服:以王都为中心,向外四周扩展500里为一服,再扩再服。

五服:侯,甸,男,采,卫

九服: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

九.秦汉时期,由郡县二级制逐渐变为州郡县三级制,主要新置郡

1.州的演变:元封五年,汉武帝创设十三部刺史,监察区十三州,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郡国的监察工作。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重臣刘焉上书灵帝,请改刺史为州牧,掌一州大权,州遂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州则由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2.秦汉军事征伐所设之郡县

①.巴郡与蜀郡:

秦惠王时起兵伐蜀。前3l6年,置蜀郡。巴郡。

②.九原郡与秦长城:

前215年,蒙恬率30万人北击匈奴,收河套地,建44县,徙戍卒,筑长城,修直道。

③.琅邪郡

越王勾践建琅邪台以称霸天下,并观东海,二十八年,始皇巡行乐此,留三月,并迁民三万户至台下。齐人徐巿上书求海中三神山,始皇遣其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三十七年,渡浙江至会稽,祭大禹,再至琅邪。在回咸阳时病死于河北沙丘宫。

④.会稽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以故吴越地置会稽郡,郡治吴(今苏州)。始皇三十七年(前210)东巡至会稽,更名大越曰山阴,山阴县名始此。此后郡时有分置,山阴县为会稽郡治未变。

⑤.南越及西南夷诸郡

汉武帝派兵击南越及西南夷,在南越置南海(广州)、苍梧(梧州)、合浦、郁林(桂平)、交趾(河内)、九真(清化)、日南(广治)、珠崖(海口)、儋耳(儋县)诸郡。

汉代西南夷,指夜郎、滇、昆明、邛都、白马等族。武帝时,司马相如在西南夷设立武都、牂牁(贵阳)、越巂(西昌)、沈黎(汉源)、文山(茂县)诸郡。

⑥.前108年,汉在朝鲜半岛设置四个郡:乐浪郡、临屯郡、玄菟郡、真番郡。

⑦.河西四郡。

酒泉、敦煌、张掖、武威。

十.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的变化:数量恶性膨胀

1.州郡县数量恶性膨胀

州郡越划越小,数量却越来越多。平均每州仅辖一、二郡,每郡仅辖二、三县。而州郡人口,最少的仅一两千户甚至几百户。甚至还有一些仅有名称而没有属地和户口的州郡。其主要原因,一因战乱,二因地方州郡长官拥有兵权,可以乱设州郡。

2.侨州郡县的建立

西晋末,北方人民大量南流,东晋建立后,政府设立了许多侨州、侨郡、侨县予以安置。他们只在这种侨立的地方机构登记,称为侨人。侨人的户籍称为白籍,不算正式户籍,入白籍者不负担国家调役。侨人有的相对集中,有的居住分散。他们虽在侨县登记户籍,却不住在侨县寄治的地方。侨州和它所属的郡县也不是都在一处,有的相距很远,管理极为不便。侨州、郡、县开始也只是办事机构,并无实土。各州侨人既和原来的江南土著百姓杂处,又彼此相互混居,却分属于不同的州、郡、县管理。

东晋南朝政权利用侨寄的方法,设立了众多的侨州、侨郡和侨县,以安置北方南迁来的

移民。政府在流民聚居之地,按流民原籍之州、郡、县的名称设立临时性地方行政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并以流民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和县令。侨州郡县原意本是寄寓,并无实土,侨州郡县的户籍亦只属于临时性质,著籍者可享受免除徭役的优待。由于侨州郡、县数目繁多,故此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统属亦十分混乱。由于十六国时期北方曾发生过多次战乱,令致大量移民南迁,于是侨州郡越来越多,领土却越来越小,有时甚至会出现两郡同置一县和两州同治一郡的双头郡县,行政区划十分混乱。为解决问题,东晋南朝曾多次实行土断,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由是裁撤或合并一些流寓性的地方机构,许多侨州郡县被省并。但在省并的过程中,朝廷又往往把一些江南的县邑,转移给侨州郡管辖,使得侨州郡有了实际辖地,这样不仅没有彻底消除侨州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搞乱了长江中下游固有的地方行政系统。

3.侨州郡县的废除

①.废除原因

侨州郡县数目繁多,在行政管理上造成诸多不便,统属十分混乱;

侨人无赋役,产生侨旧矛盾,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许多江南农民也逃亡而变成豪强私附,不利于东晋政府的统治。

②.历代的土断政策及郡的废除

土断是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土断政策的中心内容是整理户籍,居民不分侨旧,一律在所居郡县编入正式户籍,取消对侨人的优待,以便政府统一对编户齐民的剥削。为了编定统一户籍,必须划定郡县疆界,取消一些流寓郡县,同时从南方旧郡县的领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为保留的侨郡县的实土。又调整其隶属关系,或把新获实土的侨郡县交旧州郡领导,或把旧郡县割归新立的侨州郡管辖,使州郡与所属郡县不至于相互隔越。与此同时,清查隐匿漏户,把逃亡农民和由豪强隐占的私属搜括出来,充作政府的赋役对象,这也是土断的重要目的,而在南朝后期更为侧重。

十一.隋唐时期的政区地理

1.由于州郡县数量恶性膨胀,侨州郡县的泛滥,地方政区便由三级制调整回了二级制。

唐建国之初,制度因仍隋旧,行军征战、遣使巡察,乃至分道行台省之设置,都是对前代“道”的概念用法和做法的直接沿用。贞观元年(627),太宗在并省州县,整顿地方行政秩序之时,总结前代做法,统一以山河交通形势为据,分天下为十道,重新划分全国的地理区域和州县归属。贞观十道的名称和地理区划范围经此次确定便成为定制,以后百余年时间里,一直在唐代的政治事务中处于主导概念的地位,极大地改变并影响了时人的地理观念和行政管理思想,意义十分重大。

其一,这时的十道无治所,无编制,只是从大的地理概念上规范划分了道的区划和管州数量、范围,没有实际增加一级管理层级于州之上的用意。其次,从管理实践看,这时的十道划分,在国家事务方面所起的作用其实与前代并无不同,即主要也是方便了中央的临时遣使巡行,实施对州县的监控管理等活动,仍是一种以道为巡察区划,有事分道遣使,事毕使还的运行机制,亦即仍是前代以来的遣使分道巡察制。

2.唐玄宗时增设十五道:

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山南西道、山南东道、京畿道、都畿道五道,共为十五道。以节度使兼各道观察使,道的数量不断增多。

道从巡察区划发展成为一级行政建制,有一个由虚到实的过程,最初作为巡察区划的道,经过改革发展,到中后期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道的长官如节度使观察使转变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整个发展过程呈现出一种虚三级制向实三级制过渡的特点。

十二.宋时期的地方政区

1.路的设置:高度集权与转运地方财富的需要。宋初汲取了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革除了藩镇的实权,尽罢节度使所辖支郡,节度使只是空衔,不理州事,诸州直属中央。并将全国府州军监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设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的财赋,既要转输,其必与交通路线有关,故称此区域为路。

转运使(漕司)、上贡,调剂地方

提点刑狱(宪司)、负责路上重大案件的复核审核,

提举常平(仓司)、平行粮价

经略安抚(帅司)、军事管理

2.二级府、州、军、监、都、统、县

府州机构沿袭唐代。军原为五代时的军区,后因兼理民政而成为行政区,仍保留军的旧名。监多半设于工矿地区,以加强矿产开发的管理。

3.辽五京

上京道:治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

东京道:治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

南京道:治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城西南)。

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

西京道:治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

十三.元行省制度

对庞大帝国的统治方式:

(1)分封:成吉思汗分封其子孙,长孙拔都封于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封于西辽,

三子窝阔台封于西伯利亚西部,幼子拖雷继承蒙古本部为大汗。拖雷之子蒙哥任大汗时,蒙哥的六弟旭烈兀发动第三次西征,灭亡阿拉伯帝国,留居此地,建立了伊利汗国。

(2)建立行省,即行中书省,在地方上行使中央政府(中书省)的权力。这种制度是从南北朝末年的北齐、北周时期开始,历隋代杨广平陈,唐初李世民灭王世充时开始出现的,称为行台省。在金灭北宋时,在开封东燕京亦设立行台省。均为军事行动需要的临时措施。在蒙古灭金过程中,沿用了行省制,在燕京设立行省。以后在灭西夏、西域和南宋过程中陆续设立行省。由于元代的征服过程长达六十多年,且统治不稳,因此行省制保持下来,成为地方行政区。金代称行尚书省,元世祖时将尚书省并入中书省,故称行中书省。起初也是中央临时派出机构,后因军事征伐时间很长,逐渐形成定制,其职能也由只管军事变为兼及民政,后因中央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嫌于外重,其长官由中书省宰执官系衔出领某行省事演变为某处行省某官,不再有中书省宰相职衔,并罢各行省所设丞相,只置平章事为最高长官,以别于都省。行省从都省派出机构逐渐演变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到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在全国范围内调整行省建制,除吐蕃地区直属中央宣政院外,分为中书省和10个行中书省,共11个区域。

元代继承唐、宋,把道与路作为地方的一、二级行政区。不过道并非在全国普遍设立,

而是在事务较繁重或边远之地的地区设置。元代共设14个道,185个路。

其次的行政区称为府、州、县。其最高长官均称为达鲁花赤,一般由蒙古、色目人担任,知府、知州、知县为其副手。汉人任总管、知府、知州,品秩相同,而实权在达鲁花赤手中。十四.明时期的政区

朱元璋加强皇权,洪武十三年因诛胡惟庸案废中书省,以其政归于六部,并废行省,在地方设定布政使司,负责民政;按察司,负责刑名;、都指挥使司,负责军政,三司分权。全国共分为十三布政司,虽无省之称,但有省之实,所以习惯上仍称为省。明初沿用了元代的制度,在地方设立中书分省(后改为行中书省),分管地方行政。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另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政。

布政司之下,一般设府(或直隶州)和县(或州)二级行政机构。都指挥使司之下,则设有卫和所。都司、卫、所是明代地方军事机构,内地卫所并不占有土地,只是不设府、州、县的边疆地区,由国家拨给土地屯种。

边远和少数民族地区,其军民诸政则由都指挥使司和宣慰使司、宣抚司、安抚司、招讨司、长官司、蛮夷长官司、军民府、土州、土县等掌管。终明一代,计府140,州193,县1138。另有羁縻府19,州47,县6。总计1543个。

十五.清时期的政区

清沿明制,设立省制。但作了调整。主要是:

1.分析旧省:

(1)顺治二年(l645)把南京周围的南直隶改名为江南省。康熙六年(l667),把江南省分析为江苏、安徽两省。江苏省以两江总督驻江宁府(今南京),江苏巡抚驻苏州得名。安徽省因安徽巡抚驻安庆,徽州又较知名而命名。安庆春秋时为皖国,故以为简称。康熙六年(l667),分湖广省为湖北、湖南省。湖北巡抚驻武昌,即隋以后称为鄂州,故湖北简称为鄂。(3)、明代把甘肃并入陕西,清康熙七年(l668),分陕西为陕西、甘肃两省,以甘州(张掖)与肃州(酒泉)得名。

2.设立新省:

(1)新疆省:古称西域,清初为蒙古准噶尔部所据,与清王朝争夺蒙古、西藏等地。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天山北路准噶尔部,二十五年(1760)又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乾隆二十七年在伊犁城设立将军统辖西域地区。清末同治年间,西域发生阿古柏叛乱,俄国趁机占领伊犁。左宗棠率兵西征,于1881年击败阿古柏,收复伊犁。清廷釆纳左宗棠建议,于光绪十年(1884年)建立新疆省,治迪化府(今乌鲁木齐)。

(2)东北三省:东北为满清发祥地,努尔哈赤曾定都盛京(今沈阳)。入关后,盛京成为陪都。清廷在盛京设立盛京将军,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县)设立宁古塔将军,分别管辖东北地区的南北两部。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征讨罗刹,又设立黑龙江将军,驻黑河。东北形成三将军分统制。后宁古塔将军移住吉林城,改称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称住齐齐哈尔。清末因沙俄、日本窥视东北,清廷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东北改行省制。设黑龙江省,省会龙江府(今齐齐哈尔);吉林省,省会吉林;奉天省,省会奉天府(今沈阳)。辽宁省一名,为1928年民国南京政府所改。

(3)、台湾省:郑成功于166l年从荷兰手中收回台湾,清廷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平郑氏,收台湾。并于次年设台湾府于台南。,清末由于日本窥视,采刘铭传之议在光绪十

一年(1885)改建台湾省,省治台北府。

除了以上几省外,清代还有13个省基本沿袭明代的省名和辖境。

十六.唐代的羁縻府州

羁縻府州的设立:唐高祖时,云南少数民族即归附,首领被任命为刺史、县令。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在漠北的铁勒、回纥之地设立六府七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为唐设立羁縻府州的开端。

十七.元明清代实行的土司制度:

元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土司职官制度,包括宣慰(相当于路)、宣抚、安抚(相当于州)、招讨、长官(相当于县)等司。其长官称为某某使,同样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但元代与唐宋不同,要在土司地区征兵,称为土兵。明代平定西南地区后,对于归降土司,即用原官授之,总共设有土司960家。分为武职土司,即沿用元代称呼。文职土司,称为土知府、土知州和土知县。明代对土司贡赋的要求在数量与质量上大大增加,成为少数民族的负担。清代仍效仿明代,对归降土司照旧袭封,甚至予以升赏。共有1779家土司。但从雍正起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即剥夺其民政权与刑事权,改由国家委派官吏负责地方事务。十八.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一)开始趋势

1.三国时,吴国对于江南的开发,经济略有发展。

2.初步开发:六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3.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战乱割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完整的作物体系耕地面积和产量提高,手工业和商业进步,出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江西、湖南成为全国粮食基地,扬州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4.重心转移完成:北宋立国主要依靠东南的财富力量;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5.明清时,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

(二)经济重心变迁的表现

江南:①.江南土地大量开垦;②.耕作技术进步(曲辕犁、稻麦复种制、筒车);

③.农田水利兴修较多; ④.农作物品种增多; ⑤.单位面积产量提高;⑥.南方人口比重上升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珠江流域的农业开发较晚,宋代这里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稍有改善,明清时期进入全面开发。

山区的农业开发:中国山地面积占2/3以上,由于自然障碍,山区开发进程较慢。在山区开发中经历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时期:主要开发地集中在东南丘陵,开发程度较弱。

2.隋唐两宋时期:东南丘陵人口大幅度增加,黄土高原也出现农业垦殖区。

3.明清时期:荆襄地区、秦岭、大巴山山区、闽浙皖南山区、湘西山区、赣南山区相继得到大规模开发。

(三)经济重心东移南迁的原因

1.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是造成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2.从天文、地球、生物背景来看,东亚大陆的气候环境不断变化,中国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两者的碰撞造成区位适宜性互动,这便使中国经济重心的东移南迁呈现为一种不可

逆转性。

3.由于北方成为文明中心后,过度垦植和频繁战火破坏了良好的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黄河肆虐,人民流离失所。

4.由于气候的变迁,从距今三千年起,中国大陆的气候逐渐变冷变干旱,使北方草木萧杀,灾害增加,而南方则更适于人类活动。

5.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下侵扰,迫使北方王朝经常南迁,偏安一隅,从建都南京的六朝一直到南宋偏安,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才逐渐使长江流域高度开发,超过了北方。

6.北方战乱,南方稳定,气候条件好。

7.南方王朝的重视和人民的辛勤开发。

(四)经济重心南移影响

1.城市的繁荣。杭州、扬州等是商业繁荣的城市。南方贸易往来频繁。

2.文化重心的南移,江浙地区成为人才密布区。

3.经济重心和政治军事重心分离,由此促使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的发展(漕运)

4.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及作物种类的变迁。

(五)宋代开始中国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的表现

1.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和南方人口比重的上升

2.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优于北方

3.南方手工业生产发达程度高于北方

4.南方城市发展水平高于北方:临安、扬州、成都等。

(六)不同时期的经济差距的表现

1.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开始衰退,战乱不休,短暂消停,人口锐减,北方城市几乎与废城无异。

南方快速发展,社会环境较为平稳,东汉末年大大提速。人口大量迁徙,北方的先进生产经验与南方结合。南方农业经济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提高进步。

2.隋唐时期

大体上来说,相对平稳,南方发展态势较为明显。

到了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就真正转移到了南方

表现:①.政府对南方的地方财政的依赖占半数以上;②.政区数量南方占到了一半以上

③.粮食总产和单产均高于北方

3.宋元以后

制瓷业,矿冶业,制盐业,造船业,造纸印刷业,制糖,茶大规模发展;

商业,商贸和城镇有了大规模的发展;

城市发展明显超过北方

原因:①战争,南方天险(长江,秦岭);北方长期是政治中心所在,战争频繁

②人口迁移,人口为躲避战乱而大举迁移到南方(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对南北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农业经济,劳动力资源,技术,资金,官员,商人,资产,为商业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③气候变化,隋唐以后,气候逐渐趋于寒冷,北方经济受限,而南方仍可以继续推广。

4.元明清以后

①.战争:北方仍然在持续战争,华北地区遭到严重破坏,南方而相对安稳。

②.蒙古入华北后强制推行其生产方式,而南方得到了继续保持,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③.人口南北人口比例进一步扩大。

④.兴建水利工程,粮食生产继续发展和提升。

工业继续扩大,推广,造船业发达,商埠出现。

经济中心的南移已到达不可逆转的趋势。

以后经济继续平稳发展下去,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十九.我国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的过程、原因、表现

过程:①.秦汉时期,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经济发达;

②.唐代,西部地区仍有重要地位,关中仍是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

③.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经济重心开始向东倾斜,西部政治经济地位大大下降;

④.南宋末、元末、明末,西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⑤.清代对四川等西部地区大量移民,西部经济有所恢复,但与东部的总体差距仍然逐渐拉大;

⑥.抗战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西部经济恢复发展;

⑦.20世纪80年代后,东西差距再次增大。

原因:①.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激化,人口在西北大量开垦荒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速了西北的落后;

②.指南针用于航海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繁荣,西北丝绸之路有衰弱之势,这加速了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

③.西部长期以来受到战乱的影响,社会经济被严重破坏,人口向东部特别是东南部迁移;

④.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城市多开放通商,迅速兴建了一些近代工业,而西部城市则较为闭塞;

⑤.改革开放,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向东倾斜;

⑥.东部近现代以外向型加工产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表现:①.东西部城市水平差异大,东部城市化水平高,西部城市化水平低;

②.东部交通与工矿城市兴起,西部城市衰落;

③.人口素质的东西差异拉大;

二十.古代城市发展的大小阶段及其主要特点与功能

1.形成阶段:原始社会—春秋战国

A.原始社会末期—夏代前期:乡村城堡阶段

古文献中称为城、邑,主要体现防御功能,城墙是城市的重要标志。

B.夏代—西周:城市分离阶段

城市增加了政治功能,有了宫殿及祭祀、集会之地,另外出现了官方控制的手工业作坊。

C.西周—战国:城市合一阶段

城市规模扩大,增加了经济功能,市允许百姓交易,并对交易时间、地点作了一定限制,形成了前朝后市的城市格局。

2.发展阶段:秦汉—明清

A.秦汉—隋唐

a.城市兴起或衰落多由单一因素导致,多因曾是诸侯国都城,作为郡县的治所,作为重要地、军事枢纽而兴起。

b.城市发展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因素制约。

B.宋元—明清

a.城市的兴起与衰落由综合因素起作用

b.城市发展不平衡。

具体来看,宋元时期城市在地域上更加集中于南方,城市更具开放性,坊墙被打破,人们临街开店,城市生活丰富;手工业、矿业专门城市兴起。

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分布更广泛;边境地区城市开发较快;城市设计规划水平提高,用地布局和道路系统完善;开始初步出现城市群,以大城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城镇;开始形成和出现市民阶层。

二十一.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原则: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以皇城为中心,前面设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后面设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交易场所。

左祖右社:以皇城为中心,左边是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之处;右边是社稷坛,是帝王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

这一规划原则出现以来,在秦汉时期多为这种布局,但在魏晋时就被打破,之后也并未完全贯彻下去。

二十二.成都城市变迁

历史上的别称:蓉城,锦(官)城,车官城

成都依托成都平原,由岷江和沱江冲积而成,气候条件适宜,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5000—4000年前,古蜀先民迁入成都平原,如三星堆、金沙等遗址。古蜀国国王建都郫县,后改为成都,这是成都第一次作为某一政权的首都。

前316年,秦灭蜀国,设蜀郡。前311年,蜀郡太守修新城墙,将成都分为东大城、西少城,分别作为政治区和工商业居住区。汉武帝时,改大城为北小城,少城为南小城,南郊为锦官城。

西汉之际,王莽改益州为庸部,白帝公孙述在蜀地建立成政权,以成都为首都,这是成都第二次作为政权首都。

三国时,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这是成都第三次作为政权首都。

魏晋时,在成都建立成汉政权,这是成都第四次作为政权首都。

隋唐时期,成都为益州,是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有“扬一益二”说法。

五代时期,王建的前蜀和孟知祥的后蜀先后定都成都。

宋代成都的蜀锦、麻纸、印刷业都很发达。

宋末、元末,战火使成都经济受挫。明末,成都遭到史上最大规模破坏,基本被摧毁,直到三藩之乱被平定后才重新开始经济建设。

1928年,设立成都市。

1950年,成都成为川西行署驻地。

1952年,成都成为四川省省会。

二十三.历史地图学

1.[西晋]裴秀著《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并提出地图编绘标准的“制图六体”

绘制地图的六条准则,:分率,准望,道里,方邪,迂直

分别代表比例尺,方位,相对高度,坡度,实地距离和平面折算距离

基本总结出了地图绘制的六个互补的原则。

2.地图的绘制基本原则

①思想性:实事求是,明确的目的性

②科学性:⑴真实,可靠(地图,文字资料,前后考察比较,实地考察研究,参考古人研究及地图,避免讹误与遗漏)

⑵精确性:地点,范围,相对位置,存疑待考,不主观臆断

⑶完整性:比例尺,图例,文字说明,针对问题信息完整

③.艺术性:简明,清晰,带有时代感,突出主题

3.制图步骤

①.大纲:用途,内容,主要依据资料,绘图计划,分工

②.收集相关资料,网罗无疑

③.对已收集好的资料进行分类

④.开始绘制地图,文字说明

二十四.历史地理文献学

1.全国性历史地理著作:

《尚书?禹贡》,先秦,据今人考证为战国秦国人所作

《山海经》,战国,不同时期综合成书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

《东京梦华录》,北宋

《武林旧事》,南宋

《洛阳伽蓝记》、《蜀中广记》、《读史方舆记要》

2.正史地理志:《史记?河渠志》,西汉,司马迁、《汉书?地理志》,东汉,班固

总志:《元和郡县志》,唐(NO.1)、《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舆地广记》,北宋、《舆地纪胜》南宋、《大元一统志》、《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3.地方性的历史地理研究: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蜀中广记》以及宋、元、明、清、民国各省、府、县地方志。

4.各类游记:

《穆天子传》,西周、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陆游《入蜀记》、范成大《出蜀记》、《徐霞客游记》

5.外域与边疆游记及历史地理研究:

玄奘《大唐西域记》、樊绰《蛮书》、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马可波罗游记》、

张燮《东西洋考》、图理琛《异域录》等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中国历史地理大题通吃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2、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 课本34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3、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4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5简述一下历史时期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大势 :趋势:一方面是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人进动物退甚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缩,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如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驼。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一些已经灭绝,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 原因有三:首先是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繁殖(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不能应变者被自然淘汰。如猛犸);其次是由于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变化,使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过去的气候异变导致某些猿类从树上来到了地面,诞生了人类,而今天人们的不当行为正将动物从森林中赶出—因乱砍滥伐导致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森林植被减少,灭绝其家园、进而灭绝动物本身。 6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分布,一方面人口增长、膨胀都会相应的缩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往往又是以依赖一些野生动物资源为背景的。如今,随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危机。是人们发现主义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最终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具体分一下两个方面:A一方面历史时期生物群落间本来存在现实上的生物链,这种生物链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生态平衡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生态链向简单化的发展,使生态处于低层次的平衡,这本身不利于社会的发展。B一方面历史时期中国野生动物绝大多数是资粮性动物,因此形成的一些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 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兴衰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一把双刃剑。要把保护野生动物与发展社会经济统一起来。 7、简述近5000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二、 1.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 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 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 6.中国内海:渤海 二、中国的国土构成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省、县、乡三级。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人口和民族 一、我国人口概况 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 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 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 1、大杂居中,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 3、中国地形 一、中国地势的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1.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

(完整版)中国地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中国地理作业习题 第一章问答题: 简述中国地理位置的基本特征。 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对自然地带形成有什么 影响? 简述中国地表结构的基本特征。 概述中国山地格局的地理意义。 第二章自然结构 一.读图读月千帕斯卡平均流场图 要求读出下面的内容:()我国以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以南是什么方向的气流?()青藏高原南北两侧分别是什么方向的气流? 其流场类型(指气旋、反气旋、平直等)如何?()何处有反气旋中心?何处有切变线?()将上面读图结果,联系到地面层的气压中心、气团、锋面 等系统试做说明或解释。 二、问答题

简述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中国气候的大陆性强表现在哪? 中国下垫面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如何? 中国冬、夏环流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指出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的个主要类型的表现。简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且对我国的水 资源有何基本评价? 试述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 我国的森林资源有何特点? 试述中国矿藏的基本特征。分析矿藏资源的成矿条件及分布规律。 第四章灾害与环境 、为什么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情重、地域差 异大? 、中国有哪些环境问题,为什么? 、论述中国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分布和成因。、 中国生态工程布局的重点在哪里,为什么?

、自然保护区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五章人口与经济发展 、论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述中国土地利用格局与地貌、降水的关系。、对比长江与黄河在治理与开发方面的异同点。、举例分析中国能源工业布局的特点与依据。 、论述中国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可以举例)。 、论述中国交通布局的特点和前景。 第六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空间进 程、简述中国文化形成的时空环 境。、概括中国文化结构的主要特 征。 、论述中国民族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简答中国各区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地理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受现代化

《中国历史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学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从学科的发展是来看,如果从沿革地理这个角度来讲,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科学,如果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2、尽全时空观念: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3、人地互动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4、水土流失: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5、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6、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7、统万城:又称“白城子”,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城址东北有淖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四川师范大学“国学秀”之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决赛

四川师范大学“国学秀”之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决赛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更是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瑰宝。2014年12月16日上午10点,由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第十届“博学杯”学术科技节大学生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决赛在狮子山校区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担任本次决赛评委的有: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普通话国家级测试员汤洪老师,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四川省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理事苗笑武老师、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大赛一等奖、第四届教学新秀奖获得者刘开军老师。 在主持人简单介绍了评分细则之后,比赛正式开始。首先是由音乐学院的四名学生为我们带来李白的千古名作《将进酒》,铿锵有力而富于变化的诵读不仅生动展现了诗人李白的狂放不羁,更是与其丰富的情感融为一体。紧接着是文学院的同学带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外国语学院的《岳阳楼记》等。 国际教育学院的五名参赛学生今天为大家带来《孔子学院之朗诵课堂》,他们身着中国传统服饰,举止得体大方,步履从容坚定,带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为大家带来了一堂别开生趣的朗诵。两名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同学率先开始了诵读,来自印度的费翔用堪称流利的普通话深情地进行了诵读,赢得台下掌声阵阵。而米仁的表现则可圈可点,在诵读时出现了忘词的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都为本次比赛认真而努力的准备着,并通过这次机会让自己的汉语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最终在国际教育学院全体参赛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比赛他们取得了94.00分的优秀成绩。 比赛进行到最后,针对参赛选手们的表现,苗笑武老师、汤洪院长、刘开军老师分别对此做出了点评。苗老师从“国学秀”出发,引出人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思考。他指出,“秀”主要是秀出我们内在的气质,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韵味,还要秀出我们当代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理解之后的呈现方式。国学秀区别于普通背诵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国学秀做到了“一内一外,内深外放”,对文章内涵理解深刻,并且外在表现能放得出来。汤洪院长则主要从语音的角度,针对选手们在诵读过程中出现的语音偏误做出了纠正及指导。并指出选手们在选材上面的局限性,期待下届国学秀能有更多的国学经典通过国学秀这个舞台为大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中国地理重要知识点填空题

中国地理重要知识点填空题 第一章复习题 1·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大部分国土位于(中)纬度地区,属温度带中的(北温带),少数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3、中国的邻国有(14)个,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陆国(哈萨克斯坦)。 4、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5、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6、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万8千)多千米。 7、我国最大盐场为(长芦盐场),最大渔场为(渔场)。 8、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9、中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0、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11、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划分界线为的(漠河)至省的(腾冲)县。 12、我国人口第一大省是(省),最少的是()。 13、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除(汉族)外,其它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壮族)。 14、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15、我国在各少数民簇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16、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国公民有(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活动。 中国地理第二章复习题 1、我国地势总特征是(西)高(东)低,西部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2、我国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 3、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4、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5、我国四大高原为(青藏高原)、(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6、我国四大盆地为(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7、我国三大平原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8、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集中在(东部),绝大部分经济林木、(2/3)以上的农业人口和耕地以及(3/4)以上的粮、棉、油都集中在这里。 9、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3),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其中一半是难以利用的。 10、我国山区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优势较大,部分水热条件较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辞书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

(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剑雄、吴松弟、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论》。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中国历史地理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 【名词解释】 1, 什么是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年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关系。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政区和疆域的变迁,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内容十分丰富,在西方也有类似的研究。然而,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发展起来的。2,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逻辑推证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定性的个别历史文献材料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是一种最传统的方法。 二是统计计量法。这是历史地理学研究最有生命力和影响的方法。 三是数理模型法。 区域研究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切入点。 -2、历史地理学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 -1、「禹贡」学会 1934年2月,顾颉刚正式发起成立了「禹贡」学会,创办「禹贡」半月刊。意味着「中国历史地理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0、顾颉刚 江苏吴县人。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在中国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 1、明清宇宙期{P60} 16世纪至17世纪这个小冰期是受整个银河系、太阳系、行星处于不同位置而引起的引力、电磁场、宇宙线、宇宙空间物质密度变化等变化而来的,故又称这个时期为「明清宇宙期」。 2、皇木采办{P73} 主要指明清两朝为修建宫殿、陵寝大量在南方地区采办皇木,主要采伐的对象是南方高大笔直的楠木和杉木,用于建筑的栋梁、立柱等关键部位。明永乐帝建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兴土木,重建京城,兴修故宫,是皇木采办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后历朝更是营造不断,大木采办纷繁。 3、食物链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4、荆江河曲 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壅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明中叶时,监利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推移的明显趋势。清一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

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复习材料

——填空题(红色字体为本次我考过的所有题目) 省简称:河北。河南。贵州。 1、中原,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观念里,以别于边疆地区而言。中原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中原,范围大致与今天的河南省相当;广义的中原,范围则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从政区上来说,则是指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五省。 2、我国历史上的国都经历过多次位置的转移,主要呈现出先以黄河为轴线的东西向 移动的趋势,后为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3、从政区上来说,我们今天所说的西南地区,主要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五 省、市、自治区。 4、元明清时期,四川盆地形成以成都和重庆为双中心的城镇分布格局。 5、古今地名对照:建业: 今名古名今名古名今名古名西安长安广州番禺武昌夏口南京金陵、建康、江宁昆明鄯阐城、拓东城、鸭赤城长沙潭州大理阳苴咩城重庆渝州、巴州、楚州、江州南宁邕州桂林桂州荆州江陵南昌洪州贵阳顺元城开封汴梁北京大都 6、“安徽”之得名,是以江北的安庆府和江南的徽州府各取一字而合称;“江苏”之得名, 是由江宁府和苏州府各取一字而合称。 7、历史时期的长江北岸曾经出现过两个面积很大的古湖泊:云梦泽和彭蠡泽,后又相继消 失。由于同样的河床演变,又导致长江南侧的湘、赣北部先后出现了洞庭湖与鄱阳湖。 从而影响了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活动。 8、岭南自两宋以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 9、中国的南岭山脉上分布着“五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 岭,它们是历史时期联系着长江中游与岭南的交通要道。 10、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苏州园林最为著名,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被称为 苏州四大名园。 11、“山川形便”和“犬牙相制”是我国古代王朝行政区划的两个基本原则。 12、1557年,葡萄牙人从明朝政府那里取得了在澳门的居住权。至此,澳门成为西方殖民 者在中国取得的第一块领地。 13、清末,英占缅甸,法据越南。这一局面导致清政府西南屏障尽失。时人不禁感叹:“西 南门户大开!” 14、一般来说,我国是以秦岭和淮河作为南、北分界线的。 15、清代以来,岭南地区成为在政治上相当活跃的地区,一系列的历史事件都与该地紧密相 连,例如:南明抗清活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 16、历史上常以“表里山河”形容山西省,这是因为山西省西靠黄河,东倚太行山的缘故。 17、清代有副著名的对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这就是形容京杭大运河的繁盛局面。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中国历史地理期末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东汉着名史学家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以西汉时期的孤域政区为主,分录其山川物产等内容。班固不仅在《汉书·地理志》中首创了政区地理志的模式,同时也完成了首例沿革地理着作。 《读史方舆纪要》是清朝初年所撰,共一百三十卷。详列山川险要战守利害。其核心在于阐明地理形势在军事上的战略价值。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为主的地理着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述作者1613~1639 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禹贡学会由顾颉刚和谭其骧发起,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地理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学会积极倡导学习国外地理研究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的研究和的形成。 《禹贡》半月刊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顾颉刚先生创办的一份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刊物,其出版和“禹贡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建立。 谭其骧人,中国历史学家、家,中国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长期从事中国史和的教学和研究,他对中国历代疆域、政区、民族迁移和文化区域做了大量研究,对黄河、长江水系、湖泊、海岸变迁均有精辟见解,建树颇多。主要着作有《》《长水集续编》等。 《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本以中国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由主编。是研究我国历代行政区划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包括了中国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山峰、运河、长城和海岸线、岛屿;除中原王朝,还包括了各兄弟民族在历史上建立的大小边疆政权,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疆域、政区、城市、重要村镇和自然地理面貌。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着,共四十卷。作者是晚期的。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着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面积3960平方公里,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湖泊。地处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70%水域在九江市境内,有20%水域在上饶市境内,有10%水域在南昌市境内。 云梦泽,又称大泽,中国湖北省上的古代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后因和带来的泥沙不断,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时期已缩小一半,时解体为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就是在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如今,云梦泽古代湖泊群,已消褪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湖泊。

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导言 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情 定义(名词解释):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 学科归属(论述题):长期以来,其归属问题已知争议颇大,归纳总结起来有四种观点。一是认为其实历史学的辅助学科。这种观点认为在中国古代沿革地理一直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主要是探讨历史上州县兴废和疆域变迁,进而为历史学的研究提供辅助,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空间的定位。在我国古代,沿革地理作为地理学的最基本的和主要的内容,在古代经、子、史、集四部文献中地理类书籍属于史部,故而在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这种观点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过去的地理环境,是与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而其研究工作是复原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而为阐明当代的地理环境形成和特点、为当代地理学服务。第三、由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而研究时间、资料、方法有多是历史学的,故而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或者新学科。第四、认为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随着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这也为历史地理学称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提供了发展方向。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发展。(问答题)

答: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三个阶段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先后经历了六个时期,分别是:先秦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的萌芽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尚书,禹贡》,最早的自然地理学著作《管子,地员篇》,最早的旅游地理著作《穆天子传》。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地理学的成熟时期。首先这个时期在历代正史相沿中以《汉书。地理志》为起始,开始出现了很多的区域和系统地理著作。唐宋元时期,为发展时期。两大特点,一是大量成熟的地理总志出现。二是大量的边疆地地理著作出现。明清时期,为繁荣时期。一是大量方志出现,二是大量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经世地理学著作出现,如《海国图志》《天下郡国利弊书》。20世纪初到70年代为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时期。《中国历史地图集》。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沿革地理方面,历史自然地理称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他如历史经济地理也开始受到重视,历史文化地理的研究已经开始。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近代历史地理学在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后,逐渐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形成现代历史地理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逐渐向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发展。尽全空间的地理剖面基础上,以高密度连续时间堆积为前提,再来探索人地互动关系,人地关系成为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切入点。现代历史地理学包括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 研究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尽时空概念(名词解释):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的时空组成,这样,

四川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参考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参考资料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1.哲学基本问题:物质与精神谁是第一性;思维能否反映并正确反映物质。 2.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3.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5.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6.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7.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8.世界统一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9.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0.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处于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11.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实践形式起着主导作用。 12.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13.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4.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15.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18.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相 结合的哲学基础。 20.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 22.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23.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4.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的基础。 25.真理发展规律: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2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27.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9.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 30.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31.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32.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3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3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35.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36.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7.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38.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39.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针对选择/填空,特此总结,以供参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