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指导思想

在教导处、教研组的指导下,在二期改的新理念下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优化每堂课的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复习与提高5课时

(二)乘法、除法(一)16课时

(三)乘法、除法(二)12课时

(四)几何小实践6课时

(五)整理与提高10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名称,

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

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了解余数的含义,初步学会口算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边相等。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情景提出计算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解题等活动过程,积累乘法、除法运算的感性认识。

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学习并掌握乘法口诀。

经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图形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鼓励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加以比较,初步培养合理算法和估算的意识,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提高计算的能力。

在探究和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培养比较、分析、综合、类比及进行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能够说出简单的推理思路。

获得对日常社会与周围环境中简单的数字运算问题进行计算、检验的经历,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表示生活情景中的事物,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简单数字运算和图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及数学的美。

培养学生簿本整洁、书写工整、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习惯,初步养成认真塌实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

1、2-9的乘法口诀。

2、用乘法口诀进行乘除法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

1、有余数除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并能用数量关系解应用题。

六、班级情况分析:

二(2)班本班有42名学生,新转来2名,留级生1名。大部

分学生学习态度较认真,作业较细心,但思维不够活跃。

作业较好的是

等。作业较拖拉的是,其中动作特别慢,能力很弱,需要特别关注。

二(3)班本班有42名学生,新转来3名。大部分学生学习较

被动,不够灵活,学习突出的学生没有,上课反应慢,一个知识点需反复讲多遍才能掌握。作业错误较多,其

等学习特别困难, 并且有两位特殊学生:。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验本)教学进度表

(仅供参考)

周次日期内容备注

1 9/1~5 复习与提高〕游海岛1;谁先上岸1;估算1;

2 8~12 加与减1;“吃掉”的是几1;〔二、乘法、除法(一)〕乘法引入1;

3 15~19 看图编乘法题2;;游乐场统计图1;

4 22~26 倍1;10的乘法2;

5 29~10/3 5的乘法2;;2的乘法1; 国庆

6 6~10 1;4的乘法2;

7 13~17 8的乘法2;分一分与除法1;

8 20~24 1;用乘法口诀求商1;几倍1;

9 27~31 盒子是空的?被除数为0 1;〔三、乘法、除法(二)〕7的乘除法2;

10 11/3~7 3的乘、除法2; 6的乘、除法1;

11 10~14 9的乘、除法2;快乐的节日1;

12 17~21 分拆为乘与加1;乘一乘,填一填1;“九九”?乘法口诀表1;

13 24~28 有余数的除法1;用乘法口诀做有余数的除法1;郑骰子,做除法1

14 12/1~5 ;几张长椅1; [四、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2;

15 8~12 正方体、长方体2;长方形、正方形1;

16 15~19 1;〔五、整理与提高〕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1;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1;

17 22~26 数学广场?点图与数2; 乘法表1

18 29~1/2 乘法表1;5个3加3个3等于8个3 1; 元旦

19 5~9 5个3减 3个3等于2个3 1;乘与除1;数学广场3;

20 12~16 复习与考查

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复习与提高”

一、单元名称:复习与提高

二、学生情况与教材分析:

1、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包括两位数与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学习了有关找相邻整十数和相似题的计算,对求和、求相差数及求部分数的应用题也有所掌握。

2、本单元主要复习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并借助类推、巧算,解决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较复杂的计算,并且利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丰富学生的计算策略。另外,通过引导学

生分析所获得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加减应用问题。,并在求加减法算式中未知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方程的概念。

三、结构图

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发现算式与算式之间的类似关系,熟练计算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巧算。

3、利用邻近整十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估算。

4、能看懂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5、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里能填几。

1、能够使用十进制计算中的类推,根据简单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解决较复杂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

2、初步培养估算意识,用来进行验算,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在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算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2、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习惯。

五、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1、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2、掌握加法与减法的巧算与估算。

3、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画图式、完成建模的活动。

难点: 1、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加法与减法的巧算与估算。

2、利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求□。

3、求相差数的应用题。

关键: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游海岛??谁先上岸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2、3页十进类推

教学目标:

1、能够发现算式与算式之间的类似关系。

2、能够使用十进制计算中的类推,根据简单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解决较复杂的两位数加减一、两位数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算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4、在练习、尝试、比较和发现中,感受数学的神奇与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灵活地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

2、发现加法与减法之间的不同解题规律,并学习用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2分钟准备:数数:数单、双数,5个5个数,十个十个数等

复习与引入

1、口算:

5+15 20-326+1470-4528+72100-4398-67

2、师:小朋友,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会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老师这里有一些加法和减法的算式,请小朋友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把它们分分类。出示题包:

3+6 12-7 1、观察题包,猜测规律。

13+622-7 2、计算结果,讨论规律。 23+632-7 3、信息反馈,寻找规律。 33+642-7 43+652-7

3、师小结四条规律:

加法:(1)一个加数大10,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大10。(2)两个加数的个位上的数相同,和个位上的数也相同。

减法:(1)被减数大10,减数不变,差大10。(2)被减数、减数个位数相同,差的个位数也相同。

总结:我们在做加、减法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先可以找出每组题中最简单的一道题,把它确定为这组的核心题,在做这一组的其他的较难的题目时可以对照核心题来做,这样可以降低难度,当然也可以在解题后对照着进行检查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探究与提高

一个加数大10,另一个加数大10,和大20。25+1335+2345+3355+43

一个加数大10,另一个加数小10,和不变。33+5643+4653+3663+26

被减数大10,减数小10,差不变。24+7334+6344+5354+43

生:计算、观察、说一说、编一编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今年暑假,我们上海地区的天气特别炎热,小胖、小丁丁、小巧他们于是决定到美丽的海岛去游玩避暑,瞧,海岛的景色多美啊!(出示多媒体,让学生欣赏后出示课题《游海岛??谁先上岸》) 拓展与运用

在( )里填数:均表示0-9的一个数字。

学生尝试,交流。

2、填()

27+36() 93-19() ( )-2635

( )+3673 83-( )74 ( )-3635

( )+3653 83-( )54 ( )-4635

27+( )73 83-( )3480-()25

37+( )73()-293490-()25

47+( )73()-2954100-()25

( )+4683()-2964100-65()

3、找朋友

总结,布置作业练习册P2

88+4 23+59 25-1791-85 8+4 23+9 15-7 91-5

8+74 3+995-711-5

板书设计:游海岛??谁先上岸(十进类推)

加数 +加数和被除数 - 减数差

9+51411-29 6+71318-99

19+524 21-219 6+4753 68-959

29+534 31-229 16+4763 68-2939

课后反思: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

加数 +加数和被除数 - 减数差

大10 不变大10大10 不变大10

大10 大10大20 不变大10小10

大10 小10不变大10大10 不变

最后两条规律让学生充分接触练习,在下一节课“巧算”中能熟练运用。

在计算过程中,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还不够熟练,错误较高的题是:

23+59 25-1791-85 23+9 15-7 91-5

3+995-7 11-5

巧算 (加法)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4页巧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加法反向变化的能力培养。

过程与方法:1、观察题包规律,发现加法反向变化的规律,学习用数学语言表达。 2、初步了解移多补少和不变的加法含义。 3、能用将一个加数转变成整十数的巧算方法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算法多样性和优化性的学习成功感。

教学重点:加法的反向变化

教学建议:分2两课时(加法、减法)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准备:口算:十的组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或两位数

70+5 83+1036+30 35+20 68+20 46+30

一:复习感悟:提问:6+8?你是怎样想的?

想一想:找找上面三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探究新知加法巧算

1:提问:26+18?你又是怎样想的?

(1)观察比较:找找上面三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为什么结果一样?这些题有什么联系?

(3)归纳:一个加数增加1,一个加数减少1,和不变。用这个办法将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就容易了。

(4)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法巧算(板书)

2、想一想:69+16 可以怎样巧算呢?

生:把69看成70。

师:把加数69看成70,那么另一个加数16应该怎样变化,和不变呢?

板书:

3、读一读:加1,减1,和不变。

4、试一试:还有其他方法吗? 板书:

5、比一比:两种方法的相同点?生:都是把其中的一个加数变成整十数。两种方法的不同点?生:一个选择的是69,一个选择的是16。

师小结: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最接近整十数的加数,根据加几,减几和不变的规律进行巧算。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

(1)37最接近的整十数是()

(2)46最接近的整十数是()

(3)59最接近的整十数是()

2、填空: 第一组第二组

师:(1)观察把哪一个加数变成了整十数,为什么选择这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如何变?(2)试一试第二组?

四、总结提高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加法巧算

69+16=70+() ( )

+1 -1

45+48=( )+50=( )

-2 +2

38+17=( )+( )=( )

+2 -2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 37+26=30+( )=( )

45+36=50+( )=( )

42+49=( )+50=( )

25+68=( )+70=( )

48+26=58+( )=( )

54+28=( )+30=( )

53+29=( )+( )=( )

18+35( )+( )=( )

课后反思:

学习策略:书写思考过程,配合语言表达说一说

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观察:加法巧算中相同的地方,总结儿歌帮助理解记忆:加法巧算一加一减和不变。

补充:100以内的整十数有哪些? 说说:下列这些数跟哪个整十数最接近? 93、87、54、78、69、52、87

巧算 (减法)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5页巧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减法同向变化的能力培养。

过程与方法:

1、观察题包规律,发现减法同向变化的规律,学习用数学语言表

达。 2、能用将减数转变成整十数的巧算方法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算法多样性和优化性的学习成功感。

教学重点:减法的同向变化

教学建议:分2两课时(加法、减法)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准备:口算:十的组成,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或两位数,如40+25

83-5026+30 55-20 68-30 46-20

一、观察引入

1、师出示题包一组:师:观察这组减法题包有什么规律?生: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小1,减数也一个比一个小1,差不变。师:83-69 你会把它变成哪一题进行巧算?为什么? 生:85-70,因为减数变成整十数,不退位计算方便。

2、揭示课题:减法巧算

二、探究方法

1、思考:73-59可以怎样巧算?

生:把59转变成整十数60

师板书:

2、还可以怎样算?

师板书:

3、比较: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

生:都是把一个数变成整十数。第一种方法比较好,转化成不退位减法。

三、巩固练习

1、填空师:先把什么变成整十数?

谁来说一说减法巧算的方法?

加减法混在一起时,小朋友一定要看清什么?

2、比一比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比的? 引导学生用规律来比大小

四、总结提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减法的巧算和加法的巧算有什么不同?

加法的巧算:一加一减和不变,

减法的巧算:同加同减差不变。

板书设计:减法巧算

82-67=85-70=15

+3 +3

46-18=(48)-(20)=(28)

+2 +2

71-33=(78)-(40)=(38)

+7 +7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48+26=58+( )=( )

74-58=( )-60=( )

93-27=( )-( )=( )

18+39 ( )+( )=( )

67+29= 66-28=

94-49

课后反思:

(1)运用比喻,帮助理解减法巧算规律:

比如:多买10个苹果,多来10个客人,每人分到的个数还是一样多。

73-5974-60

+1 +1

有73位客人买59个苹果,一人吃一个还剩多少个

客人多来1位,苹果就要多买1个,剩下的才相同

(2)强调是把减数变成整十数较容易而不是把被减数变成整十数。

估算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6页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利用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2、能够利用估算估计计算结果在哪两个整十数之间。

3、能够利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自主、自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利用临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能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准备:口算:10+1020 20+204030+306040+408050+50100 60-303050-1040100-2080

一、复习旧知:

看数射线师:数a邻近哪一个整十数?

与整十数50邻近的数有哪些?

2、退到前一个整十数 32、6

3、71、9

4、63

进到后一个整十数 26、38、69、88、17

小结:一般情况下,个位是1~4的数,我们退到前一个整十数;而个位是5~9的数,我们就进到后一个整十数。这种方法叫作“四舍五入”。(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情景引入

出示情景图:

(1)理解“大约”

(2)先估后算:

生:53邻近的整十数是50,29邻近的整十数是30,所以大约有80人。

板书:53+2983 50+3080

(3)小结:这里的估算就是用邻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估算

(1)练习P6/2

师要求说一说:18看成20,37看成40 ,大约是60元。

(2)练习P6/3

板书示范: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与39相邻的整十数是()和(),最邻近的那个整十数是( )。

与78相邻的整十数是()和(),最邻近的那个整十数是( )。

与32相邻的整十数是()和(),最邻近的那个整十数是( )。

与51相邻的整十数是()和(),最邻近的那个整十数是( )。

2、填( )

36可以估成( ),48可以估成( )

73可以估成( ),82可以估成( )

3、练一练:先估后算(1)42+39( )(2)65-48() ( )+( )( ) ( )-( )( )

四、课末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估算

53+298281-2358

50+308080-2060

反馈教学效果的作业:49+22 38+5766-48 72-13

41+36 42+2928+53 54-37

58+2948+25 57-26 83-34

课后反思:估算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容易

(1)老师补充介绍了四舍五入法:如果一个数的个位上是1-4,就退到前一个整十数,各位上是5-9就进到后一个整十数。

(2)通过简单图示,帮助理解四舍五入法: 3731

(3)要重视学生生活基础,解释清楚大约、估算的含义,要让学生多表达,为什么估算要有所渗透。

(4)学生找邻近的整十数很熟练。

加与减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第7页加与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看懂线段图,知道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好处。 2、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进一步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过程与方法:发展从图、文字、语言中收集解题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学习态度与精神。

教学重点:进行信息收集、整理、画图式、完成建模的活动。

教学难点:理解两个量之间多少的比较。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准备:口算:兄弟姐妹:8+412 4+81212-84 12-48

45+348 3+454848-34548-453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一)情景引入

1、出示问题

(1)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有一个60岁的老爷爷在河边钓鱼,早上他钓到了10条大鱼,下午他钓到了15条大鱼。他一天一共钓到了几条大鱼?

(2)生:一共钓到了25条大鱼。

(3)师:故事中的60岁这个条件你们为什么不用呢?

2、小结:

从图和文字中找信息,仔细观察、理解题意,再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思考问题。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思考问题,再根据问题需要寻找有用的信息解答。师:小猫和老爷爷一样,它也在钓鱼,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演示)

【说明:创设一个钓鱼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从文字和图片等不同渠道可以收集很多的信息。】

二、探究新知: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小猫钓鱼这个图片,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小猫在捞鱼,桶中有5条鱼;鱼缸中有18条鱼。

(完整)沪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练习题综合

二年级上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 (1)有75张白纸,每8张订成1本,最多可以订几本? (2)有45只皮球,每只筐里放8只,可以放几筐?还剩几只? (3)用20元钱,买2枝钢笔,钢笔每枝9元。应找回多少钱? (4)小明每分钟剪纸花5朵,小英5分钟剪纸花35朵。谁剪得快?每分多剪几朵? (5)每辆车需要4个轮子,12个轮子可以安装几辆车? (6)丽丽拿20元去买票,每张票3元,买7张钱够吗?差多少元?

(7)有53本课外书,分给7个组,每组6本。还剩下多少本? (8)把45朵花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最多可以分到几朵,还剩下几朵? (9)粉笔盒里有一些粉笔,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和陈老师每人拿走7支,还剩5支。粉笔盒里原来有粉笔多少支? (10)10个杯子,每4个装1盒,可装几盒?还剩几个? (11)小轿车有8辆,每辆限坐4人,一共能坐多少人? (12)小船每艘限坐6人,一艘大客轮限坐36 人。大客轮的人数是小船的几倍? (13)我有35元钱,去买3支自动笔,每支9元。应找回多少钱?

(14)一支钢笔10元钱,一支圆珠笔比钢笔便宜一半,一支圆珠笔多少钱? (15)有40个桃子,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6个桃子。还剩多少个桃子? (16)4辆面包车能坐32人,每辆大客车能坐56人。一辆大客车比一辆面包车多坐多少人? (17)有鸡9只,鸭的只数是鸡的4倍。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18)3个人要做28面红旗,平均每人做几面?还剩几面? (19)有19个同学参加秋游准备坐轿车,每辆轿车限载客4人,至少要多少辆轿车?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表初步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会用正字或符号来记录数量的多少。 2.会识别统计表,会填写统计表 3.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 2.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一个单位刻度不仅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能完整地画条形统计图。 3.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小丁丁正在调查每人最喜欢的水果。 小丁丁让同学们依次站起来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 师:怎样记录喜欢某种水果的人数呢? 生:可以用圆表示, 生:可以用写正字表示, 生:可以用画三角表示。 师:对,小朋友说了可以用各种不同的图形来表示,除了这些,今天老师要向大家再介绍两种新的表示方法,简单方便,想学吗? 出示课题。统计表初步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

师:我们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来表示 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探究二: 师:我们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来表示 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练一练 调查一下你们班级同学最喜欢的某种运动的人数,并记录下来。 出示数学书第39页插图 探究三 1、师:小丁丁记录了班级每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情况,怎样一眼看出喜欢各种水果的人数呢? 生:数数有几个正字,一个正字表示5 小结:把记录的结果整理成这样的表就可以了 出示数学书第40页插图 1、请将右面的统计表填完整 2、小丁丁班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小胖记录了放学后在社区儿童游乐场活动的小朋友人数,根据他的记录填写统计表。 数学书第40页练一练① 师:根据记录你知道玩滑梯的小朋友有几个阿? 生:有3个正字就是15人,再加2个一共是17人。 师:那你知道玩气垫床的有几个人吗? 生:有2个正字是10人,所以一共是13人。

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 1教案 沪教版

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将什么定为1份”的本领。 2.知道几个△就是△的几倍,并会列算式。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获得新知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谁是谁的几倍。 教学准备: 每张桌子黄豆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口答:2+2+2+2+2+2=8+8+8+8= 表示个2表示个8 师:说得真好,这是我们前几天学的本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划船”主题图。 师:小胖的学校组织他们去公园春游了,这是他们在划船的情景,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 汇报:(1)一共有6条船,1条黄船,2条绿船,3条红船。 (2)每条船上的人数都是3人。 (3)绿船的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 2.看“黄船”图,引出“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有1条黄船,船上有3人,就是几个几?(1个3)算式呢?(13=3)1个3还表示3的1倍,算式:31=3。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倍(板书课题)。 3.认识“几个3就是3的几倍”。 (1)看“绿船”图。 师:刚才有同学说“绿船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说得很好,这是一年级学的本领。也就是——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绿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2 份,2个3也就表示3的2倍,所以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 谁会列算式? 23=6或32=6(板书)。 (2)看“红船”图。 师:谁会学说这句话,告诉大家,黄船人数和红船人数的关系?(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红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3份,3个3也就表示3的3倍,所以红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3倍。算式:33=9。) (学生个别说,同桌互说。) (3)看“划船”主题图。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题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练习(一) 姓名: 一、你能在3分钟内完成吗? 8×4= 24÷6= 21÷3= 7×9= 5×8= 6×6= 72÷9= 4×7= 14÷2= 24-8= 28÷4= 7×8= 27-9= 5×5= 18+6= 9×1= 56÷6= 49÷7= 48÷9= 54+8=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6+6+6=()×() 5×9-5=()×() 6×7=6×6+() 9×8 > 9×( ) 7=( )÷( ) 5×( )=35 63=( )×7 48÷( )=6 ( )÷2=5 1时40分=( )分 70秒=( )分( )秒 60分=( )时三、在()里填“>”、“<”或“=” 5×8()8×5 4×6()3×8 45÷5()3×3 9×4()4×8 18÷2()18÷3 5×2()36÷4 5+5()5×5 28÷4()35-5 3×2()32÷4 四、一共有()只小蝌蚪。 □○□=□( ) 五、巧算: 67+32=□ = 82-37= □ = 96-54=□ = 46+28= □ = 8+8+8+8+8+8+8+8+8 =()×() =()×() =()+()+()+()+()+()+()+() =()

六、估算 ①81-24大约是()②58+23大约是()③72-24大约是() 81-24=() 58+23=()72-24= () ④28+19大约是()⑤94-71大约是()⑥68+35大约是() 28+19=() 94-71=() 68+35= () 六、你知道吗 1.小兔住在小猴的()面,在()小狗的()面。 2.小猴家的西面有()家,东面有()家。 3.有一天,小猫要到小狗家玩,先向()走()米到小松鼠家,再向()走()米到小兔家,最后向()走()米到小狗家,小猫去到小狗家一共走了()米。 七、购物: ()元 3元 24元()元 6元 1.一件衣服是一对手套的6倍,一件衣服要多少钱?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巧算

巧算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巧算方法。 2、理解“一个加数增加一,一个加数减少一,和不变”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同向思维变化。 4、能用“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一,差不变”的同向变化来巧算减法 计算题。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巧算。 教学难点:能理解并会运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巧算加减法题目。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巧算加法) 1、师:观察通往小岛的栈道上写的算式,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迅速算出呢?(学生自由 说) 26+18=44 (学生说出上学期所学的各种方法) 2、如果把一个加数变为整十数,那么计算将更为方便,你是怎么想的? 生:26减少2,18增加2,就是24+20=44 3、师: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增加几,和是不变的。在计算加数的时 候,我们将一个加数变成最近的整十数就可以了。 4、为什么把18 变成整十数,而不把26变成整十数? 生:因为把18变成20容易。 5、小结:巧算时我们要先把一个最接近整十数的加数变成整十数,然后这个加数加上 几,另一个加数就减去几,和不变。 [意图:教师运用已学的知识来教授新知识,既可以复习就知,又能为新学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把下面的加法用巧算的方法表示出来。 69+16=70+ = 45+48= +50= 38+17= + = 把哪个加数变成整十数?为什么? 三、减法巧算: 1、出示:34-27= 35-28= 36-29= 37-30=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4道减法题,先一起算出答案。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上海松江众兴小学刘创 一、班级分析 本班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的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复习与提高,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时间初步认识(二),三位数的加减法,重量(质量)的初步认识,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借助实例感知千、万的实际数量,知道千位、万位知道万以内数的顺序,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正确进行以三位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 3、认识钟面,联系实例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时间观念,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看、读、记钟面上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4、通过称物、掂量等体验活动,建立1克(g)、1千克(kg)的实际重量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估计物体的重量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三位数学的加减法、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 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

最新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 一、计算部分(共40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20分。)24÷8= 27+72= 27÷4= 20-20÷5=9×7= 98-89= 7÷7= 40-23+17=7×3= 9+61= 6×8= 9÷3×3=70-21= 35÷5= 70÷7= 73-8×5=32÷7= 0÷8= 8+8÷4= 0×6+36÷4=2、巧算。(每题2分,共8分。)47+29=( )+( )=( )85-38=( )-( )=( )4×4+5×4=( )× ( )=( )15×9-8×9=( )× (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每题1分,共6分。)64+( )=100 ( )÷8=7……4 32=( )×5+( )8=( )÷8 ( )×8=6×( ) ( )÷2=( )×44、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6分。)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几? 除数是9,被除数是72, 商是多少?二、概念部分(共30分)1、填空。(第1题4分,第6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圈一圈,填一填★ ★ ★ ★ ★ ★ ( )×( )=( )个★ ★ ★ ★ ★ ★ ( )÷( )=( )个★ ★★★ ★ ★ ( )÷( )=( )份(2)8是4的( )倍, 9的3倍是( )。(3)□÷5=7……△,△是( ),这时□是( )。(4)从42里连续减去7,减到0,需要减( )次(5) 用小球和小棒搭一个正方体框架。左图还缺( )个小球,( )根小棒。(6)求9个5连加的和,可用乘法算式( )×( )来计算。(7)( )里能填几26+( )6 7×( )(8)用39根一样长的小棒,最多可以搭( )个单独的正方形,还余( )根。长方体、正方体都有( )个面( )个顶点。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6分)(1)拼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4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 )(2)下午3时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正好是直角………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与除教案 沪教版

乘与除 教学内容: 课本P78~7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实际含义。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乘、除法的建模能力。 3.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春游情景图、多媒体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自己设计的“春游”情景图,请学生说说从情景图中收集到的信息。 2.揭示课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二、乘与除 1.出示题1(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并列式解答(强调“8个3”或“3的8倍”)。 (2)学生摆学具验证。 2.在“春游”情景图中选两棵树,另外根据情景图配文字(如:梧桐树高12米,柳树高3米,梧桐树的高度是柳树的几倍?)。 (1)请学生交流信息并列式解答(强调求倍数)。 (2)学生自己画草图验证。

3.练习 根据“春游”情景图,编乘、除法情景题并列式解答。 三、应用 1.出示题3(图)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列式解答问题(1):2壶茶可以倒满几杯?(巩固乘法题) (3)出示问题(2)。 ①讨论:能直接比较吗?为什么?怎么办?(策略:将牛奶和橙汁的量都转化成“杯”)②列式解答、选择。 2.出示题4(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讨论:能直接进行比较吗?为什么?怎么办?(转化) (策略1:将男生领的面包的数量转化成个数“乘” 策略2:将女生领的面包的数量转化成盒数“除”) (3)列式解答、比较。 3.小结: 两个数量在无法直接比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将它们转化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再进行比较。 4.出示题5(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列式解答。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卷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中考试 班级姓名学号 一、口算:20% 52+18= 62-34= 19+32= 26+14-21= 52+14-26= 31+14-38= 62-34+17= 48÷6= 10×4= 24÷4= 4×9= 3×2+10= 20-6×3= 10-10÷2= 20÷4+16= 4×6÷3= 0÷10+39= 56-7×7= 63÷7+28= 72÷9×6=二、巧算:4% 42+18=()+()=()51-19=()-()=()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3% 25+()=63 74-()=19 ( )+18=63 ( )-15=62 5×( )=35 ( )÷3=0 ( )×4=32 24÷( )=8 ( )+29=42 ( ) ×8=0 ( ) ÷4=5 3×( )-8=4 81÷( )=9 0÷( )=0 ( )-28=46 ( ) ÷7=4四、看线段图列式计算:4%X k b 1 . c o m 柳树52棵 w w .x k b 1.c o m 松树比柳树多几棵?算式: 松树71棵答: 68 () 算式: 92 五、比大小,在○里填上适当的“〉”、“〈”或“=”:8% 63-29 ○52 78+13○99-8 5+10○5×10 48÷6○58-50

10+0○10×0 0×25○0÷25 35+0○35-0 20÷20○20-20 六、填一填:6% 1、△△△ 2 ◇◇◇◇◇◇◇◇◇◇ ○○○○○○○○○○○○()÷()=() ( )的个数是( )的()倍。表示()里面有()个()。3、□□□□□□□□□□□□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七、判断:(对用√,错用×)3%X k b 1 . c o m 1、6的5倍就是6个5连加。() 2、0除以任何数,商都是零。() 3、把21粒糖平均分给5个人,至少加5粒,每人分的一样多。() 八、列式计算:15% ①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多少? ②把40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几?③32比61少多少? ④商是7,除数是6,求被除数。⑤6个8连加的和是多少? 九、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4% 三七()八()七十二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十四课时 讲讲算算,例1,例2 1、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2、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 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师:这是上学期学的加法讲讲算算。题目中有三句话,哪两句 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 师:讲讲算算中一定要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讲讲算算。 (板书课题:讲讲算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投影:轿车图 问:题目中哪两句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 问:一辆轿车可以乘4人,有5辆轿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我们把一辆轿车乘4人看作一份,5辆轿车有这样的5份, 我们就说乘车人的总数是4的5倍是20人。 问:求4的5倍是多少谁会列式计算? 问:单位名称是什么呢? 这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老师这样列式对吗?4+5=9(人) 请问错在哪里? 2.教学例2 出示投影:学生图 问: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告诉我们“女孩的人数是男孩的4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把男孩有7人看作1份,女孩的人数是7的4倍。 问:题目中哪种人数已告诉我们了。 根据哪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女孩的人数? 问:算式怎么列?单位名称又是什么? 问:这题表示什么意思? 问:这两题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师:这就是今天学的新本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学会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看谁学得最好。 1.练一练1 问:说说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 问我们的问题是什么? 师:要求一共有柿子多少个?我们根据条件可以怎么想? 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么列? 2.练一练3 指名答 生答 指名读题 生答 讨论答 同桌互说 指名答 同桌讨论 指名读题 讨论答 学生口答 生默读题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总复习内容 教学课时共5课时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导入一、谈话引入 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 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经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二、这学期的收获 1、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 ②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③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理由。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①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②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③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 法混合运算 计量单位:克、千克 图形:图形的运动三、交流学习中最有趣的事 2、与同伴说一说 3、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或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分数: 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1. 34 米长的绳子,每5 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_______ 段,还剩_____ 米。 2. 二(2)班有33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能坐5人,要租____ 条船。 3. 800里面有 ___ 个百,700是由_____ 个十组成的。 4. 在横线上填“ >”“或<“" =” 5 米____ 50分米7 分米_______ 70毫米1时______ 100分689 _______ 698 5. 小明送给小芳18 张贺卡后,两人的贺卡就同样多了,原来小明比小芳多张贺卡。 6. 56÷8= ____ ,读作: _____ ,乘法口诀是____ 。 7. 十位上的数与个位相同,这个数可能是_____ 。 8. 乐乐看了一本书,这本书一共有300 页,乐乐每天看24 页,已经看了9 天,还剩下____ 页没有看。 9. 五千零二写作____ ,这是一个_____ 位数,最高位是 ___ ,5 在______ 位上,表示____ 个_____ 。 10. 写出两道商是5的除法算式_____ 和______ 。 二、判断题。(共10 分) 1. 角的边越长,角度就越大。() 2. 写数时,要从低位写起。()

3. 判断对错. 345000是由一个3、一个4和一个5组成的. 4. 两个数的公倍数一定比这两个数大。() 5. 火眼金睛辨对错.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十. 6. 判断对错.一个八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万位. 7. 30个十等于 3 个百。() 8. 一千克黄豆大约有150 粒。() 9. 判断对错. 由7 个万、 6 个千组成的数是760000. 10. 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 三、选择题。(共20 分) 1. 下面各数一个0 都不读出来的是() A .8007 B .8070 C .8700 2. 9000 里面有()个百。 A .9 B .90 C .900 3. 在□÷ 5=7??△中,余数可以是()。 A .2 、7 B .1、2、3、4 C .1、2、3、4、5、6 4. 200÷4×5()200÷(4×5),括号中应填()。 A .> B .< C .=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角 1.

角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的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观察图片,找“角”。(简单介绍有关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的巨大变化。) 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小朋友亲手描绘的杨浦大桥。在这座漂亮的大桥上藏着许多角,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分组观察、讨论并找角,然后小组汇报),揭示课题:《角》。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①角的名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角”,你有什么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复习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②复习直角:在这些角中,找一找有没有自己已经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直角)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验证它是否是直角呢?谁能上台验证?(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进行比较)。在平日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直角呢?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 画角:在我们的周围,其实除了直角之外,还有着许许多多其它的各种各样的角,请你用笔在纸上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教师选择若干张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 2. 角的分类:这里有那么多不同的角,请你把它们分一分。(请一组学生演示、 汇报 分类方法,引出锐角和钝角) 师:钝角、直角、锐角是角家庭里的三兄弟,如果要给它们排排队,谁是老大,老二,

老三呢?(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 巩固认识锐角和钝角: a. 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自己刚才所画的是什么角?再验证。 b. 拿出三角尺,指一指并说一说上面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关系的表象。 1)按要求摆一摆:每位学生用活动角按顺序分别表示锐角,直角和钝角。同时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让学生充分感受锐角逐渐变化到直角,再变化到钝角的过程。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可以有很多种,但直角只有唯一的大小。) 2)闭上眼睛,想象出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用喜欢的方式比划,建立三种角的模型。鼓励学生举例:大家认识了钝角和锐角,那么,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锐角或钝角吗? 三、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1. 出示两把相同的小三角尺:两把小三角尺中所对应的角的大小怎样?如何比较大小?(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 2. 出示一把小三角尺和一把大三角尺: 1)猜一猜:(指任意一组角)比一比,哪把尺的角大? 2)学生小组操作比较,发现问题。 质疑:为什么两把尺的角的大小是一样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如果想把这个角变大,你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结: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的开合情况,叉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 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四、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一、口算:20% 52+18= 62-34= 19+32= 26+14-21= 52+14-26= 31+14-38= 62-34+17= 48÷6= 10×4= 24÷4= 4×9= 3×2+10= 20-6×3= 10-10÷2= 20÷4+16= 4×6÷3= 0÷10+39= 56-7×7= 63÷7+28= 72÷9×6=二、巧算:4% 42+18=()+()=()51-19=()-()=()三、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3% 25+()=63 74-()=19 ( )+18=63 ( )-15=62 5×( )=35 ( )÷3=0 ( )×4=32 24÷( )=8 ( )+29=42 ( ) ×8=0 ( ) ÷4=5 3×( )-8=4 81÷( )=9 0÷( )=0 ( )-28=46 ( ) ÷7=4四、看线段图列式计算:4% 柳树52棵 松树比柳树多几棵?算式: 松树71棵答: 68 () 算式: 92 五、比大小,在○里填上适当的“〉”、“〈”或“=”:8% 63-29 ○52 78+13○99-8 5+10○5×10 48÷6○58-50 10+0○10×0 0×25○0÷25 35+0○35-0 20÷20○20-20

六、填一填:6% 1、△△△ 2 ◇◇◇◇◇◇◇◇◇◇ ○○○○○○○○○○○○()÷()=() ( )的个数是( )的()倍。表示()里面有()个()。3、□□□□□□□□□□□□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七、判断:(对用√,错用×)3% 1、6的5倍就是6个5连加。() 2、0除以任何数,商都是零。() 3、把21粒糖平均分给5个人,至少加5粒,每人分的一样多。() 八、列式计算:15% ①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2,积是多少? ②把40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几?③32比61少多少? ④商是7,除数是6,求被除数。⑤6个8连加的和是多少? 九、根据乘法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4% 三七()八()七十二 十、选择:(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编号)3% (1)3个4连加,下列算式中正确的是()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 1、326是一个()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2、十里面有()个一,一千里面有()百,10个十是()。 3、由6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 4、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 5、286最高位上的2表示()个(),十位上的8表示()个(),个位上的6表示()个()。 6、用3、2、9这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二、读出下列各数,说说它的组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1、635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635是由______个百、_____个十和_____个一组成的。 635=_______+_______+_______ 2、909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909是由______个百、_____个十和_____个一组成的。 909=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姓名()学号()得分() 3、69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 690是由_____个百、______个十和_____个一组成的。 690=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出下列各数。 1、三百六十五写作__________ 五百八十七写作__________ 一百零一写作__________ 一千写作__________ 七百写作__________ 五百六十写作___________ 2、看图填数: ()()3、写出下面各数的相邻数。 4、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数。 a=( ) b=( ) c=( ) d=( ) e=( )

沪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知识点

沪教版二年级上数学知 识点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数学知识点整理一、计算 ●直接写出得数 1、百以内加减法(包括进退位): 45–9 45 + 9 2、表内乘除法 3、有余数除法 46÷9 4、两步计算题:递等式计算 57- 12–8 9+ 27+ 21 = 45-8 = 36+21 = 37 = 57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先凑整再算,但这种巧算的方法不做要求。) 5、2×3×4 64÷8÷4 3×6÷2 计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6、*6+3×4 *19-9×2 (两步计算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列竖式计算 1、加减法一步、两步算式 (注意数位对齐,不要漏写横式后的得数、不要漏做第二步) 25+47=72 86-19= 67 27+45-18=54 25 86 27 + 47 - 19 + 45 ——————————— 72 67 72

- 18 _______ 54 2、一步的乘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6×9 = 54 36÷4= 9 * 27÷5= 52 6 × 9 5 4 二、概念(有填空和选择形式) 加法巧算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 26+18=(24)+(20)=44 -2 +2 1、巧算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减法的巧算 82 - 67=(85)-(70)=15 +3 +3 2、填()里的数 加减法中: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6=20 减数 = 被减数-差 17-()=7 被减数 = 差 + 减数()-20=3 乘除法中:被除数 = 商×除数()÷3=4 被除数 = 商×除数 + 余数()÷3=4 (1) 除数 = 被除数÷商 30÷( )=5 因数 = 积÷另一个因数()×4=20 3、因数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减半,另一个因数加倍,积不变。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交换教案 沪教版

交换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页交换 教学目标: 1.对交换的认识与应用。 2.理解在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3.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将下列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4+4+4+4+4 5+5+5+5 3+3+3+3 6+6+6 7+7+7+7+7 9+9 二、新授 小丁丁他们在游乐场玩得太热了,他们来到冷饮店买可乐,一箱可乐有几瓶? 师:小朋友,你们帮小丁丁他们算一算好吗? 汇报:要求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列式。 A:有3排,每排有4瓶,所以是3个4连加。 加法算式:4+4+4=12(瓶) 乘法算式:3×4=12(瓶)

4+4+4=3×4=12(瓶) B:有4排,每排3瓶,所以是4个3连加。 加法算式:3+3+3+3=12(瓶) 乘法算式:4×3=12(瓶) 3+3+3+3=4×3=12(瓶) 问:对这两个算式大家有什么想法? 汇报(可能会出现): 1. A的算法比B的算法好,可以少做一次加法。 2. 4+4+4=3+3+3+3 3×4=4×3 问:这里3×4和4×3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 汇报:3×4中每一份是4瓶,有这样的3份。 4×3中每一份是3瓶,有这样的4份。 小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们发现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三、实践与应用 师:那么,学习了乘法的交换以后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我们来看一下。 2+2+2+2+2列成乘法算式是?(5×2) 5×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就是2×5,2×5表示2个5相加,结果很快得出是10。 所以利用交换可使运算简便。

练一练: ★2+2+2+2+2+2+2+2+2=()打★的先互相讨论算法,再汇报。★2+2+2+2+2+2=()其它的集体笔练。 3+3+3+3+3+3+3=() 4+4+4+4+4=()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数学知识点整理 一、计算 ●直接写出得数 1、百以内加减法(包括进退位): 45–9 45 + 9 2、表内乘除法 3、有余数除法46÷9 4、两步计算题:递等式计算 57- 12–8 9+ 27+ 21 = 45-8 = 36+21 = 37 = 57 (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先凑整再算,但这种巧算的方法不做要求。) 5、2×3×4 64÷8÷4 3×6÷2 计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6、*6+3×4 *19-9×2 (两步计算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列竖式计算 1、加减法一步、两步算式 (注意数位对齐,不要漏写横式后的得数、不要漏做第二步) 25+47=72 86-19= 67 27+45-18=54 25 86 27 +47 - 19 +45 ——————————— 72 67 72 - 18 _______ 54 2、一步的乘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6×9 = 54 36÷4= 9 * 27÷5= 5?2 6 ×9 5 4 二、概念(有填空和选择形式) 加法巧算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减少同样的数,和不变。 26+18=(24)+(20)=44 -2 +2 1、巧算 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减法的巧算82 - 67=(85)-(70)=15 +3 +3

2、填()里的数 加减法中: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6=20 减数= 被减数-差17-()=7 被减数= 差+ 减数()-20=3 乘除法中:被除数= 商×除数()÷3=4 被除数= 商×除数+ 余数()÷3=4 (1) 除数= 被除数÷商30÷( )=5 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4=20 3、因数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减半,另一个因数加倍,积不变。 ()×6=()×3 4、熟知乘除法各部分名称: 2 × 6 = 12 12 ÷ 6 = 2 因数乘因数积被除数除以除数商 14 ÷ 6 = 2 (2) 被除数除以除数商余余数 提醒两点:(1)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 0÷()=()×40 (2)余数要比除数小()÷3=4……(), 余数最大填(),这时被除数是()。 5、①乘法意义(两种): ○○○○○○○○○○○○ 3×4=12(个) 表示3个4 或者4的3倍是12。 ②除法的意义(三种) ○○○○○○○○○○○○ 12÷3=4(个) 表示把1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 ○○○○○○○○○○○○ 12÷4=3(份) 表示12里面有3个4。 ☆☆☆☆ ○○○○○○○○○○○○ 12÷4=3 表示12是4的3倍 另外有余数的除法: ○○○○○○○○○○○○○○ 14÷4=3(份)……2(个) 注意正确填写单位名称。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16÷4=9×7=64÷8=81÷9=5×9= 63÷7=4×9=54÷9=68-50=7×8= 56÷8=48÷6=32÷4=35÷7=9×3= 二、填空 1、☆☆☆☆☆☆☆☆ (1)有()个星星,平均分成了()份,每份是()个。列式:()(2)有()个星星,每()个分一份,平均分成了()份。列式:() 2、7个6是(),40里面有()个5。 3、72÷9=(),读作:(),口诀:()表示:()。 4、◇◇ ☆☆☆☆☆☆☆☆☆☆ ☆是◇的()倍,算式:() 5、把6×4=24改编成两道除法算式是()和()。 6、45÷5被除数是(),商是(),除数是()。 7、从63、9、8、7中选三个数,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 ()×()=()()÷ ()=() 三、哪幅图是平均分,在后面画“∨” 1、○○○○○○○○○() 2、○○○○○○○○()

3、○○○○○○○○○○○○() 4、○○○○○○○○○() 四、画○,○的个数是△的3倍 △△△△ 五、把下面各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计算5 × 7应想乘法口诀() ①七八五十六②五七三十五③ 五五二十五 2、求8是4的多少倍?列式为() ①8 ÷ 4② 4 × 8③ 8 × 4 3、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要用几个筐? ①用了3个筐装。② 平均每个筐装5个。③ 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六、()里最大能填几? 8 ×()<30()× 7<674×()<25 4 ×()<13()× 9<73()× 5<39 七、在○里填上“﹥”、“﹤”或“=”。 30÷6○618÷3○825○5÷5 12÷4○35○20÷424÷6○7 7○6÷140○6×54×2○16÷4 八、列式计算。 1、48里面有几个8? 2、28是7的多少倍? 3、除数是8,被除数是40,商是多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