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略定力决定未来

战略定力决定未来

战略定力决定未来
战略定力决定未来

战略定力决定未来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未来”,在我看来,所谓的思路也罢,理念也罢,实际上是一种战略选择。有了战略之后,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是否按战略的定位、方向、目标坚定不移地去执行,也就是说一个组织不只需要一个好的战略还必须要有坚定强大的战略定力。大的方面来说,譬如粉碎“四人帮”后,国家迅速的转型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重大的战略转移,实行的“改革开放”及全面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一种国家发展层面的战略选择,包括近几年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进入改革前进的深水区,好多经济学家及国家领导人都曾提出过“顶层设计”的概念,这个“顶层设计”应该也是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设计。其中的“几步走”和“几个翻番”均是根据发展战略而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均为战略保障措施。

纵观我局六十三年的发展史,不论是全局还是各子、分公司,凡是发展比较顺利、比较稳定、相对领先的时期,都是因为有比较前瞻性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在产品或行业上的选择,如铺轨工程、新线铁路运输业务、架梁工程、电力和电气化工程、机械筑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商品混凝土供应、城市地铁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发电工程、BT、BOT、TOT、EPC工程等,都在说明我局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近几年,我们中铁一局只所以能够胜利渡过国内、国际“建

筑市场的寒冬”,毅然矗立在波涛汹涌的潮流中,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领导能够审时度势制定出适应外界变化、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发展战略。如在国内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或有发展潜力的地方率先成立了区域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个别区域公司不论在营业额还是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区域成熟上都走在了全公司的前列,而且经营、资产状况良好。

“十一五”期间,在公司的“四三二一”战略指引下,公司的营销规模、营业规模、职工收入、公司效益等方面均提前两至三年实现了战略目标,为公司的“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四三二一”战略,对公司的发展最大的贡献,一方面是明确了公司的产品定位,除了铁路、公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外,城市轨道交通得以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占到了我们产品的三分之一格局;另一方面是把轨道专业作为我们公司的优势专业去经营,去发展,形成了中铁一局的“轨道品牌”,目前在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再一方面,就是奠定了公司国内、国际两大平面市场格局。

去年,是公司“十二五”《国际化》战略实施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公司大力落实《国际化》战略精神,强力推行“区域化经营,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的运营战略,它首先符合公司“理性扩张规模,培育核心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发展思路。

所谓的理性扩张规模,就是要使公司的规模增长与公司的管

理水平、生产能力、技术状况、内部及社会资源的控制力相适应,否则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出现一些不良泡沫或因胃口太大影响公司的“消化功能”,在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经营效益方面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消化不良”风险,或在人力资源方面会出现青黄不接或专业人才“荒”的现象;培育核心能力,就是要培养两级公司的核心专业和主要产品,有效避免同区域内同质化的竞争,各有侧重但又能相互互补,两级公司都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就是要充分发挥公司的资本效益、人才效益、技术效益、地缘效益,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使公司综合实力有大大的改善,资产状况优良的局面;强化竞争优势就是要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公司发展目标,公司的社会美誉度、知名度、信任度都大幅提高,能够参与或佐佑产品规则的制定,我们的产品标准就是行业标准,达到投资者在建设前期主动咨询我们,或者在选择建设者的时候首先想到我们,或者在建设过程中出了问题想到只有我们才能克服处理的这么一个状态。

其次符合公司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调整管控模式,实施区域规划,努力构建以工程、施工总承包为主业,水务、房地产为多元的产品结构,全力推进公司向国际化转变,永争同行业卓越先锋”的《国际化》战略部署。

完善体制机制,从公司体制层面就要考虑管理方式、管理跨度与管理层级的问题。管理方式方面,譬如公司是以产权关系为

纽带直接管理子、分公司好呢,还是以相关产品(水务事业部应该属于产品性质事业部)或地域(海外事业部应该属于地域性质的事业部)来划分的事业部制管理好呢,还是像现在这样即有事业部又有子分公司好呢?管理跨度上看,公司直接管理多少多少个子、分公司最合适,或多少个事业部最合适,每个子、分公司及事业部直接管理几个经济单位最合适?公司全部实行三级管理合适还是四级管理合适,还二者混合合适?目前统一式的三级管理在区域化后,部分单位已经显现出不太适应,那么是否采取一刀切式的实行四级管理,我看未必,应该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即领导者管理能力及两级本部的管理水平而定。从机械学的原理来讲,多一个联动,就多一个约束,就少了一个自由度,所以,公司大了以后,应该把层级、跨度、定位研究清楚,否则会出现不应有的自然磨擦或消耗。应该说,不论采取几级管理,每一级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实都是为了理顺生产管理关系,都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整体作用,提高整体效能。所以,每一级经济管理组织的定位必须明确,包括其属性、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权限、责任、义务、考核(考核什么、如何考核、谁来考核)都必须界定清楚。但是,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或者其关系不畅,就必然造成多一个环节、多一个风险、多一个阻力,更为可怕的是大大降低了公司的整体效能或抗风险的能力。

当然,去年我们开始实施的把区域公司与区域经营部分开,让各自独立运行,各自发挥其独立价值和主要功能,也已初显成

效。还有,就是托管项目代替直管项目或指挥部的运行的方式,都是完善经营体制的具体举措。从完善机制方面来说,就是要使各项管理制度与变革后的管理体制相适应,用体制来保障机制效能发挥,用机制来保障体制的功能实现。换句话说,就是体制发生变革后管理机制要跟上,否则也实现不了应有的变革效应。

调整管控模式,也就是说我们运用什么样的管控手段。首先是要进一步明确公司与子分公司的管理定位,也就是说,公司管什么,子分公司管什么?实际上涉及的是管理权限或决策权限的问题,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否应该直接涉及到三级或四级经济单位,还是只涉及到二级经济单位的问题;然后,就是怎么管的问题,其实是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去管理的问题,即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去管呢?还是用传统的方式去管呢?是通过制度和流程去管呢?还人通过人的自觉行为和习惯方式去管呢?其次,是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即采取扶上马送一程的方式,还是全程护送的方式,换句话说,是以当事者的身份直接插手支去办事呢,还是以指导或管理者的身分去指导和监督呢?其实它涉及的是如何解决各经济实体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有时,只有置身其外,才能看到全部,才能显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全景式欣赏情怀,才能把整个事情掌握好、经营好。如果一味的追求控制力或驾驭力,就必然会造成“一叶障目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局面。通过近几年的管理实践来看,我认为,公司本部管理应该按条块加流程管理,因为公司它是一

个若干项目的综合体,它可以把产品的实现过程抽象为若干个资源或管理要素条块,如物资、设备、人力、安全、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而项目管理应该按流程管理,因为项目就是生产车间,它是实现产品的地方,而产品的实现是有其自然的流程的。

实施区域化管理,首先就是要对公司的各子分公司的经营区域进行统一的划分,以防在某一区域内,公司内部各成员单位间发生激烈的竞争行为,不利于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其次是改变以前那种公司有多大,子分公司就有多大,没有重点遍地开花或虽有重点但极不牢靠的游击式局面;还可以改变以前那种某一地区成为发展热点后,各子分公司无序的向那个地方旋风式或集窝式集中的局面;又可以促使各子分公司不得不去改变公司的产品结构,而且会逐渐在某一地区形成某一专业优势,进而带动其它产品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子分公司的地缘优势和人脉关系,提升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升其在这个区域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有效降低我们产品所需要的大综材料的价格;最值得一提的是,区域化后,产品链条逐步延伸了,社会资源的分散度小了,管理跨度小了,管理成本小了,管理难度小了,流动性小了,对分包方、分供方的控制力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率高了,员工安全稳定感高了,工作效率自然就高了,公司效益也相应的提高了。经过去年一年的强行推行,区域化的成效已经显现,原有有空白区域已经开花了,许多“处女地”变成了“高产地”;单一产品的产品不再孤单了;流失的员工开始流回了;

社会资源趋于稳定了;不良企业趋于“利好”了;企业的景气指数逐步变暖了。

努力构建以工程、施工总承包为主业,水务、房地产为多元的产品结构。这个定位,较之“十一五”期间的“四三二一”战略发生了质的飞跃。那个时候,我们只确定了“铁路、公路、城市交通、市政环保及城市建设”四大品牌产品,它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认识到我们属于建筑业的这个大属性、没有立足“建筑产业”的这个角度去看企业的发展走向。现在看来,确实比较狭隘,且把我们比较有优势的电务及机电安装工程、铁路运输及代维护工程统统归到了铁路里,彰显不出其独特的品牌价值,当然了,其他基础设施工程也被拦在了门外。那么,现在的以“工程、施工总承包为主业”,它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什么是公司的主业,即“总承包”;二是告诉了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即公司要立足现在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企业去发展;三是告诉我们的产品是没有进行限定的、比较广义的工程概念,也就是说在我们公司营业或资质许可的范围内的工程我们都可以承揽,不在受“铁路、公路、城市交通、市政环保及城市建设”四大品牌产品的约束与限制。

那么,摆在“总承包”企业面前的第一要义,是要研究和破解什么是“总承包”企业,如何当好“总承包”这样的二号业主。虽然我们公司的资质是“铁路、公路”全国唯一的总两个行业的总承包资质,但我们还习惯以专业承包的身份在全国经营,角色

至今没有或还不完全的转换“总承包”的身份上来。合作、合营的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当好这个“二老板”或“二业主”,公司经常会处于两头或多头受气的局面中,有时候还会让分包方、分供方把我们给佐佑了。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多物资、设备等方面的分供商,专业工程或劳务方面的分包商方面的管理办法,但总感觉到管理这些分包方比较吃力,比较费劲,达不到我们的管理要求或管理意图。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应该做的或管的事。对施工总承包企业而言,主要是通过“管理或技术”为业主提供提一个合格建筑产品,其管理对象主流是“分供方”和“分包方”,那么,只有将他们管好了、管住了,让他们有利可图了,实现了我们与建设方签订的合同和企业的经营目标,这样就当好了“施工总承包”这个角色。要想管好分供方或分包方,不妨分析一下他们的特点:一他们是社会资源,具有社会属性,与我们的合作不是唯一的,有很强的选择性,不宜与我们“铁心”;二是他们多数是民营企业或多人有限公司,以追求效益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且效益不是以工程本身的“盈”与“亏”来衡量,而是以其心目中的“利润目标”来衡量的;三不论是“专业”或“劳务”分包其专业属性都很强,且时常属于稀缺资源;四是他们大多数是地方企业,其地域属性也很强,他们与地方政府、市场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关系都很深,有些关系已经发展到

相当高层的地步,有事不怕我们;五其员工或是同村、同乡、同镇或是同一家族成员,易抱团,不易与我们“贴心”;六他们对我们这样的大国企了如指掌,善于利用我们输不起面子,输不起品牌的弱点;七他们善抓合同漏洞或缺陷,易用漏洞或缺陷说事;八他们收集与工程结算有关的证据,比我们早、详、全;九他们是“一对多”,我们是“多对一”,即他们与我们打交道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从项目的主要领导到部门负责人他们都很熟悉,而我们就熟悉分包方的项目负责人,什么事情都要通过他才能实现;十是这些企业基本没有什么“质量终身制”的思想,而法律层面的“质量终身制”主要涉及是总承包企业。总之,以上特点,决定了他们与总包企业间的忠诚度不够。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如何做好“工程总承包”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不仅要面对各分供方和分包方,还要面对设计方、监理方,甚至还有相关融资方,这里最主要的是如何同设计、监理方打交道或合作的问题,因为这两个企业,可以说都是技术密集型或管理型的企业,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只是一个初级阶段或尝试阶段,还没有遇到太多的问题。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作为工程总承包的项目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也不得不趁早考虑,趁早谋划与打算。

总之,不论是要做好“施工总承包”还是“工程总承包”企业,我们必须学会与各种、各样的合作方打交道,必须牢记“合作共赢”的企业宗旨,让合作各方在经济效益上有利可图,在工

程业绩上能够大力可为,在管理水平上能够大幅提升,在技术水平上能够持续提高,在人才培养上能够不断扩展,在作业技能上能够不断改进,在社会知名度上能够迅速增强,在行业影响力上能够持续攀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公司的美好原景――在建筑领域为人类创造更丰富的价值。

在一些人对公司是否继续走施工、工程总承包发展道路存在疑虑的时刻,公司领导在今年“三会”的讲话无疑给公司上下传递出了坚定的信念。强调“战略定力”,反映出公司领导集体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从容自信。

对企业来讲,生产经营的成功绝不只是需要一次次“战术”上的成功,其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成功,应该是战略上的成功,战略上要想成功,还必须在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定力两个环节上下大功夫、长功夫。

其实,现代企业就是战略的产物,战略是伴随企业终生的,没有战略规划的企业很难在市场上长时间立足。

发展部张智仓

着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定力

着力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战略定力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能不断前进。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强调:“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战略问题,特别强调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增强战略定力。这既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 现实要求,也是更好担当“四个伟大”时代使命的政治自觉。 当代中国发展历史新方位的现实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不能忘,但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显著的阶段性特征。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方位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需要以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以战略定力坚定自信、站稳脚跟。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在从大国向强国迈进。中国不再仅仅 是追赶西方大国的欠发达国家,不再仅仅是市场经济与国际惯例的学徒,而是作为极具活力的发展中大国领跑世界经济、参与全球治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仅意味着中国走出了一条通向现代化的成功之路,而且意味着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有了一条与西方不同的现实途径。这些转换必然会体现在战略构建上,赋予战略思维能力与战略定力以新的内涵和特点。 适应新方位,担当新使命,就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就要以更坚定的立场、更科学的方法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就要以更坚决的意志、更有力的行动应对重大挑战、

保持战略定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访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

保持战略定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访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 文/魏清源 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被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确定为今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之首,刚刚 闭幕的全国两会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再次 作出强调和部署。就贯彻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 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接受记者釆访时 表示,钢铁产业是我国制造业中最具全球竞争力 的产业之一,河钢集团作为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 之一,将坚定不移地按照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全国 两会部署,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 好中流砥柱作用,推动钢铁行业率先实现高质量 发展,建设钢铁强国。 坚定不移走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的 产业升级和产品高端路线 于勇谈到,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钢铁行业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参与国际竞争和适应国内消费升级的情况来看,“有没有”的问题已基本解决,当前要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客户端高度决定产品端高度,只有产品端的高度才真正代表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于勇说,企业之间的终极竞争是客户端的竞争。在可预见的未来,河钢的关键词就是市场和客户,一切的工作都围绕市场和客户来展开。只有源于市场,企业才最有活力,只有源于客户,目标才最明确。特别是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全新阶段,河钢要紧跟国家、行业的发展步伐,用执着和韧劲改变自我,成为这个时期的代表。 于勇指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端制造业越来越走向"轻资产、重集成”的运营模式,产业链的融合正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前,河钢正在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加大从提供钢铁产品向提供钢铁材料和工业服务解决方案转变,实现与高端制造业的无缝对接。 在家电领域,河钢已经同海尔集团成功开创了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在强化河钢深加工能力、延伸钢铁产业链条的同时,也为下游企业生产运营模式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提升。在汽车领域,河钢与恒大国能成功合作,将钢铁产业服务链条延伸嵌入到汽车产业链条,实现了材料供应、汽车制造两个界面的深度融合。 以客户结构的优化推动产品结构升级,河钢实现了产品结构和客户端的质的飞跃。助力十九大报告点赞的以天宫、天眼、国产大飞机为代表 中国科技财富I2019年第4 期

领导干部战略思维五要素

领导干部战略思维五要素 战略思维的研究有其时代背景,即战略现象纷繁复杂、分布广泛,战略指导理论层出不穷、莫衷一是,总结战略的一般特征和普遍规律,更好地进行战略指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国家领导人及地方领导干部、企业重要决策人来说,研究战略思维更具有其特殊意义。 战略哲学即是系统化的战略思维。战略哲学学科与当代中国战略思维的研究具有密切关系。中国战略学者在前人“战术、战略”相区分的基础上,详尽地阐明了“大战略”的概念,提出以“大战略”统合“战略”“战术”等多个层次,明确战略架构,构建战略系统工程,形成战略合力,助力战略目标实现。特别是,中国战略思维学者对战略的核心原则作出归纳,提出战略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战略哲学是特殊的实践理性,应追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即战略的目标制定及具体实施,既要符合战略的价值规律,又要符合战略的科学规律。 目前,战略哲学已经形成其基本理论架构,如战略定位理论、战略预测理论、战略协调理论、战略驾驭理论、战略价值论及战略伦理学等,战略哲学仍在不断深化发展,以期更好地指导战略,尤其是国家大战略。战略定力与战略思维密不可分,能以战略思维的一般规律来指导战略实践,而非

以片面的经验、主观意志、局部的现象、一时的问题,干扰对整个战略大局的认识、谋划、驾驭,即是富有战略定力的重要表现。也就是说,保持战略定力,离不开对战略一般规律的学习研究,离不开战略哲学的宏观指导。简要地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战略思维,提升战略定力。 一是明确战略定位,提出正确的战略目标与手段,是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这些都表明了解清楚自身情况,做好自身的各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战略哲学的战略定位理论,要求我们遵循战略目标定位三原则: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合实际性。要明确自身所处位置,合理确定战略目标,合理选择战略手段,注重目标与目标、目标与手段的匹配性。 二是做好战略预测,明确战略大趋势,是提升战略定力的重要举措。战略哲学指出,做好战略预测,不仅要吸取人类历史进程中各领域的经验与规律,同时也要掌握战略预测的科学方法,如均衡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复杂方法、大数据预测法等。均衡分析法即要把握具有因果关系事件的线性规律,把握因果变化的时间节点,排布好各相关要素。对于随机发生的事件,要分析其概率,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局面进行防范。要以复杂的科学视角,分析多变的人类世界,更好地指导战略实践。要善于采集当前各领域与战略相关的大数

2018年申论写作精品:保持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心

2018年申论写作精品:保持定力,增强 发展自信心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吉林调研 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重要讲话中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这是我们适应和把握经济新常态、走出发展新路的重要思想前提和精神保证。 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都发生了新变化。当前,内外下行压力仍在,经济工作中困难和问题不少,如果心态不稳,定力不足,就会自乱阵脚。市场经济是信心经济。保持定力、增强信心,我们才能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催生稳增长调结构的动力,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合力,抓住机遇,克服困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信心来自经济基本面。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基本态势没有变,发展基础优,经济韧性强,内需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结构调整不断推进,改革活力正在释放,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一些问题短期看可能比较严峻,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则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信心来自制度优越性。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日益彰显,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上下一心谋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今年以来,中央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度推进,一系列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和释放,经济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完全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信心来自13亿人民。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实践。目前全国就业形势平稳,居民收入增加,民生持续改善,创新创业热潮涌动,为发展注入新活力。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支持、对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追求,是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最大底气。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关键是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一方面求“稳”,稳住增长速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一方面求“变”,坚持改革创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改出获得感,创出新天地,促进新旧动力加快转换,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有矛盾有风险并不可怕,关键要有化解矛盾和排除风险的决心和办法,多出深化改革开放的硬招,多出促进转型升级的新招,多出增进百姓福祉的实招,处理好定与变的关系,把握好稳与进的平衡,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做攻坚克 难的排头兵 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 做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伟大社会革命。实现党 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新 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是新时代 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客观要求。 近百年的党史,就是一部永葆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带领人民奋斗不止的历史。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再到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每一步的胜利都离不开斗争。历 史的经验启示我们,斗争精神永远都不能丧失,斗争本领需要不断 磨练。 从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来看,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看世情,世界大变局加速深刻演变,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全球动荡 源和风险点增多,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一些国家持续对我国进 行多方面遏制、渗透,不断制造议题和事端,向中国施压,蓄意阻 碍和破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 谈国情,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 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意识形态领域斗 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艰巨繁重,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要进一步落实。 析党情,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及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 因素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 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一 些领导干部骄傲自满、贪图享乐的情绪滋生,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 弱化甚至丧失。 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既说明了进行伟大斗争的必要性,也标明了 斗争的主要指向。进行伟大斗争,就是要有效应对和解决实现伟大 梦想、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所面临的挑战和难题。其内涵 无疑是丰富的,包含国内与国际、客观与主观、经济社会发展与政 治思想文化、既有困难与潜在风险、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等多

坚定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实干定力——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摘登

本刊专稿 12月2日至3日,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南昌召开。会议总结今年省委常委会工作,研究部署明年全省各项工作,审议并表决通过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全会号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全省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激发昂扬斗志、发扬担当精神、锤炼过硬作风,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2020年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 不懈奋斗。省委书记强卫在开幕 大会上代表省委常委会作工作报 告,在闭幕大会上作重要讲话。本 刊摘登工作报告和讲话的精彩内 容,以飨读者。 省委常委会一年来的工作重点和突出成效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入。一年来,省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把握中央决策、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先导性工作来抓,坚持全面系统与重点深入相结合,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思想、立场、观点和方法,增强对重大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坚持领导带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在全省形成了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一级促一级、层层做示范的生动局面;坚持武装头脑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了谋划和推进工作、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大成果。省委认真落实中央要求,突出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聚焦解决“四风”问题,紧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坚决改进作风”三个关键词,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始终坚持突出特色,始终坚持谋划长远,始终坚持领导带头,使广大群众对党的信心信任明显增强,各级党员干部精神状态日益提升,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强化,实现了中央“四个进一步”的要求,达到了省委“三个显著”的预期目标。 全省经济呈现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面对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省委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及时分析研判经济形势,进一步深化全省发展战略,及时研究统筹解决重大问题,狠抓决策部署落实,推动我省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增 长9.5%,增幅居全国第7位,为近十年来最好位次;财政 总收入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 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稳步开局。省委始终高举改革 大旗,坚持蹄疾步稳,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强 化顶层设计,着力从战略上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出台了 20个“N”文件;强化重点突破,聚焦制约发展升级的体 制机制障碍,围绕人民群众关切的民生热点,启动实施 了一批改革试点、改革举措;强化有序推进,确保上下 贯通、左右协调,有力推进各项改革落实。今年以来,全 省实施国家级改革试点60个,省级改革试点72个,设 区市层面改革试点226个。 团结奋进的社会大局持续发展。深入学习贯彻十 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依法治省工作,形成《中 共江西省委关于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的实施意见(审 议稿)》,法治江西、平安江西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舆论引导深入持续有效;坚持 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对统战工作领导,全面贯彻党 的宗教工作方针,支持群团组织依法依章工作,充分调 动各个方面积极性。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省委始终坚持党 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不断加强和改 ——省委书记强卫在省委 4

战略定力决定未来

战略定力决定未来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未来”,在我看来,所谓的思路也罢,理念也罢,实际上是一种战略选择。有了战略之后,能否成功,关键要看是否按战略的定位、方向、目标坚定不移地去执行,也就是说一个组织不只需要一个好的战略还必须要有坚定强大的战略定力。大的方面来说,譬如粉碎“四人帮”后,国家迅速的转型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重大的战略转移,实行的“改革开放”及全面推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是一种国家发展层面的战略选择,包括近几年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进入改革前进的深水区,好多经济学家及国家领导人都曾提出过“顶层设计”的概念,这个“顶层设计”应该也是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设计。其中的“几步走”和“几个翻番”均是根据发展战略而要实现的战略目标,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均为战略保障措施。 纵观我局六十三年的发展史,不论是全局还是各子、分公司,凡是发展比较顺利、比较稳定、相对领先的时期,都是因为有比较前瞻性的战略选择,特别是在产品或行业上的选择,如铺轨工程、新线铁路运输业务、架梁工程、电力和电气化工程、机械筑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商品混凝土供应、城市地铁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垃圾发电工程、BT、BOT、TOT、EPC工程等,都在说明我局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近几年,我们中铁一局只所以能够胜利渡过国内、国际“建

筑市场的寒冬”,毅然矗立在波涛汹涌的潮流中,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领导能够审时度势制定出适应外界变化、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发展战略。如在国内经济发达或比较发达或有发展潜力的地方率先成立了区域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个别区域公司不论在营业额还是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区域成熟上都走在了全公司的前列,而且经营、资产状况良好。 “十一五”期间,在公司的“四三二一”战略指引下,公司的营销规模、营业规模、职工收入、公司效益等方面均提前两至三年实现了战略目标,为公司的“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四三二一”战略,对公司的发展最大的贡献,一方面是明确了公司的产品定位,除了铁路、公路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外,城市轨道交通得以蓬勃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占到了我们产品的三分之一格局;另一方面是把轨道专业作为我们公司的优势专业去经营,去发展,形成了中铁一局的“轨道品牌”,目前在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再一方面,就是奠定了公司国内、国际两大平面市场格局。 去年,是公司“十二五”《国际化》战略实施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公司大力落实《国际化》战略精神,强力推行“区域化经营,多元化发展,专业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的运营战略,它首先符合公司“理性扩张规模,培育核心能力,提升发展质量,强化竞争优势”的战略发展思路。 所谓的理性扩张规模,就是要使公司的规模增长与公司的管

18.战略定力创新驱动和人才先导是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关键成功要素

战略定力创新驱动和人才先导是制造业单 项冠军企业关键成功要素项冠军企业关键成功要素 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凡沛曾凡沛 赫尔曼·西蒙(H. Simon)在研究德国出口贸易获得巨大成功经验时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独特现象,即德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在国际市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小型企业。尽管这些中小型企业在国际上并不出名,但它们在全球范围的经营业绩却不同凡响,且几乎存在于全球所有的角落。赫尔曼·西蒙(H. Simon)称之为“隐形冠军”。 当前,中国制造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带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工信部印发并实施了《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培育一批长期专注于制造业特定细分领域、能够引领该领域发展并占据市场领先地位的冠军企业。而工信部此番提出“制造业单项冠军”包含两方面内涵:一是单项,企业必须专注于目标市场,长期在相关领域精耕细作;二是冠军,要求企业应在相关细分领域中拥有冠军级的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这与“隐形冠军”的提法异曲同工。 因此,从“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内涵和标准而言,我们认为战略定力、创新驱动和人才先导是企业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的关键成功要素,现以龙溪轴承为案例,总结、提炼国内制造业首批单项冠军示范

企业的成功实践经验。 一、战略定力 一、战略定力 战略定力是指在错综复杂形势下为实现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所具有的战略自信、意志和毅力。单项冠军企业的目标是企业成长和市场领先地位,这一目标通常具有长期性,往往需要几代人而不是几个季度的努力才有可能达成。因此,若想成为相关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企业,首先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即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坚持聚焦主业,专注于技术创新,集中资源力量做强做优主业,将成为行业领先者作为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一以贯之。 龙溪轴承自20世纪70年代由深沟球轴承拓展到关节轴承,并逐渐确立了关节轴承的主业地位后,就一直专注于关节轴承这一细分行业。经过近40多年的积累和传承,龙溪轴承在关节轴承领域已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龙轴特色的竞争优势,如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制造模式、“善学有为,善谋夺势,善新领先,善为高效,善聚长青,善和共赢”的企业文化、一体化集约型管理体系等,并成为关节轴承民族第一品牌,跻身国际三大关节轴承供应商之列,是我国关节轴承业界引领者及全球关节轴承领域的佼佼者。 战略定力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是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即对于企业发展方向应予以坚持,而对于企业发展的速度、路径、举措等可以适当改变。龙溪轴承“十二五”发展战略和“十三五”发展战略均坚持“一基多元”发展战略,即致力于关节轴承主业的做强做优做大

心得体会: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最新)

心得体会: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最新) 战略思维能力,就是善于观大势、谋全局,正确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善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能力。战略思维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战略上判断得准确、谋划得科学、布局得合理、实施得有效,党和人民事业就能不断前进。为此,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增强战略思维能力,既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需要,也是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更好担当“四个伟大”历史使命的责任要求。在新时代,领导干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方面: 提高政治站位,明确战略导向。总书记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四个意识”,这正是对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站位要求。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要求我们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不能仅站在战术、技术、局部和当前的层面,而应该站在战略、全局、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唯有站位高,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拨开云雾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唯有站位高,才能做到心中有大局、心中有人民。

战略思维的价值取向是决定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的关键,任何战略思维都是以深层次的价值观为支撑的。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战略思维的根本特性,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战略思维、战略布局、战略规划都是为了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一根本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仅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领导干部只有心里时刻装着人民、头脑时刻想着人民,才不会迷失战略思维的根本方向。 提高观大势、谋全局的能力。正确的战略决策部署是基于内外环境条件变化而不断调整的。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核心要义是要提高观大势、正确分析判断大势的能力,以及统筹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国内与国外等关系的能力,科学地分析预见未来发展趋势,预见战略实施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谋划应对预案。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观大势、谋全局,就是要有普遍联系的观点和系统思维的方法,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看问题,就是要有大局观、识大局、顾大体。

关于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心得体会

关于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心 得体会 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心得体会一高度重视,坚决执行。开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暨“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见效”大讨论活动是州委按照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立足甘孜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全州人民的新期盼,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其主要目的就是:全面提升各级干部遵守党章党规、善于科学决策、带领群众致富、防控社会风险、狠抓执行落实的能力,为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干部保证。我将坚决拥护并带头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好州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活动不见效、绝不收兵”的态度,以立即安排、马上就办、坚决办好的高标准、严要求,抓好活动在炉霍的落地落实。 严格标准,强化执行。对照州委书记刘成鸣指出的“视野狭窄的小气、自甘落后的暮气、以苦居功的娇气、不讲原则的义气、作风不实的浮气、消极怠工的惰气”六个方面的问题和炉霍县干部存在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视野狭窄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作风不实的危险”四个方面的内容,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落实。一是抓好学习提升。组织全县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中央和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州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

实把思想行动统 一到州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一定做到多学善思,让自己和班子的思想观念、发展理念、执行能力与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适应,努力让自己的思想、能力、行为与新常态、新要求相匹配。二是深入开展讨论。围绕州委提出的五个方面的讨论内容,结合实际,增加七个方面的讨论内容,通过在全县各级、各个层面开展反复学习、反复讨论,切实达到解放思想、拓展思维、形成共识,努力使各项工作有新起色、新成效。三是积极对照整改。对照州委提出的六个方面和县委提出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找问题、找差距、找短板、找薄弱,找准找实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形成个人剖析材料和整改清单,并进行逐一整改落实,确保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努力使自己和班子的思想上能跟上,行动上能主动,能力上有突破,努力打造一支让州委放心、让组织信任、干部群众认可的班子和团队。 学用结合,狠抓执行。将大讨论活动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全面推进脱贫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等,确保到年底完成48个贫困村摘帽、2769人脱贫;将大讨论活动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炉霍的一切问题和困难,积极推进全域旅游、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发展等工作落地落实,力争引进一批企业、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践行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者:吴福永 来源:《北方经济》 2020年第6期 吴福永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 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着力抓好黄河流域、一 湖两海、乌海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 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这对内蒙古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出 了更加明确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从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入手,进一步阐述了绿水 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对内蒙古如何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传统 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战略定力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17年10月,“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被写进党的十 九大报告,随后“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被写进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理论的精髓和核心,已经成为我们党重要执政理 念之一。特别在2014年考察内蒙古和参加全国十三届人大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立足于内蒙古生态地位的重要性,系统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指导性、战略性、针对性更加显著。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探索实践“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概述 一直以来,习近平对生态保护一直非常重视。历次国内调研和历年全国两会,生态保护问 题都是他关注的重点。今年两会上,习近平履职内蒙古代表团,参加代表团审议讨论时强调,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精心组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 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重点工程,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 里绿色长城。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自身生活环 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变化和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坚定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让良好的生态 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 九大后,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大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八项重点工作之一。“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习近平提出,我们既 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长 期以来,不少地区以GDP统计数据作为考核政绩最核心甚至是唯一的指标,导致一些地方政府 片面关注短期经济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长远构想。“不简单以GDP论英雄”,对此,习近平曾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要给你们去掉紧箍咒,生 产总值即便滑到第七、第八位了,但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