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哥”称谓的演变

“大哥”称谓的演变

“大哥”称谓的演变
“大哥”称谓的演变

“大哥”称谓的演变

“大哥”这一称谓自古至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甚至在同一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虽然有些学者也注意到这种变化,但讨论得并不全面。故笔者依据相关史料,对这一为人们所熟知称谓的古今不同作一简单梳理。

称长兄为大哥

古人称兄为哥,在唐以前已经出现,据现今所见史料,大哥这个称谓到了唐玄宗时才出现。唐玄宗排行第三,按照唐代依旧遵循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本应由李成器继承皇位。但唐睿宗欲立太子时,却因三子李隆基在平定韦后之乱时立功最大而犹豫不定。当时的李隆基就如唐初未被立为太子时的李世民一样手握一定的兵权,唐睿宗立谁为太子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稍不慎便会酿成“玄武门之变”重演。正在睿宗拿不定主意时,李成器主动向皇帝提出自己不愿意做太子,请求立三弟李隆基为太子。李隆基后来做了皇帝,对李成器(后改名李宪)十分感激,平日里给他的赏赐十分丰厚。李宪死后,玄宗特给其“让皇帝”的谥号。《旧唐书》收录了唐玄宗对李宪的追思词,其中便出现了“大哥孝友,近古莫俦”“大哥嫡长,合当储贰”“谓之手足,惟有大哥”“大哥事迹,身殁让存”等带有大哥称谓的词语。而唐玄宗称李

宪为大哥也并不是在李宪死后才开始称呼的,在平日里,因唐玄宗豁达的性格,经常与诸兄弟在一起饮酒叙情,平常见面也是直呼李宪为大哥的。例如《全唐诗》中就有唐玄宗所作《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园池》《过大哥山池题石壁》等诗。

称儿子为大哥

虽然大哥这个称谓在唐玄宗时便已出现并沿用至今,但唐代史料中此称谓并不多见,也可知这种称谓并没有流行开来。到了宋代,也很少见有人称呼自己的长兄为大哥的,但却出现了另外一种用法,即称自己的儿子为大哥。如周密《齐东野语》卷三中,就记载了宋孝宗继位后,一心想北伐收复故土,但作为太上皇的宋高宗赵构却百般阻挠。一次,孝宗在高宗面前谈论收复中原的计划,高宗不耐烦地说:“大哥,且待老者百年后却议之,盖可见也。”《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又有慈福太后称宋光宗为大哥。这种称谓多是长辈称现任皇帝的,并没有按照皇帝在兄弟中间的排行,例如孝宗非高宗亲生,而光宗为孝宗第三子,慈福的孙子,但高宗对孝宗、慈福对光宗皆以大哥称,应是指长辈对在位皇帝比较亲切的敬称。

称呼儿子为大哥,不尽在宫闱中有此习惯,在民间也有如此用的。例如《俨山外集》卷中就有王安石在论天下人才时,就对着他的儿子王?说:“大哥算一个。”但这种称呼儿子

为大哥的例子并不多见。

对同辈的敬称

宋人称呼儿子为大哥是敬称,对关系亲密的朋友也可敬称其为大哥。例如《上蔡语录》中就有邵雍抚摩着程颢的背说:“大哥你怎恁地聪明。”南宋人王明清在《挥麈录》中也有这样一段话:

次日天晓二十三日早,众统制官

到张太尉衙前,张太尉未坐衙,俊

叫起姚观察,于教场内亭子西边坐

地。姚观察道:“有甚事,大哥!”

岳珂在《鄂国金陀续编》中收录了杨沂中奉命去庐山把岳飞骗到临安的事,其中就有这样几句:

武恭袖牒往见公,公呵呵大声

而出,日:“十哥,汝来何为?”武

恭日:“无事,叫哥哥。”盖时诸将

结为兄弟行,自一至杨,十也。

若这则材料记述为真,可知南宋初期将领之间是可以结为兄弟的。但这则材料是岳珂道听途说的,此事他处史料皆无,依据当时具体情况也不可能结为兄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收录有开宝四年(971年)十一月所下令:“禁军民男女结义社。”宋高宗生性多疑,诸将领岂敢结义?所以岳珂抄录的这则材料是不足为信的。

到了元代这种敬称依然存在,《元史》卷一五六就有元世祖称董文炳为大哥,称董文炳的儿子董士选为二哥,只不过这种敬称已经由朋友之间转到皇帝对臣子的亲切称呼。这种称谓应是元世祖不晓中原文化所致,要不然怎么会称呼父亲为大哥、儿子为二哥呢?

到了明清时,敬称与自己相仿的同辈为大哥在小说中是随处可见的,如《水浒传》第七回:“智深道:‘洒家初到这里,正没相识,得这几个大哥每日相伴。’”

对排行老大的称呼

在亲兄弟排行中,弟弟称呼最大的哥哥为大哥是理所当然的。而没有这种血缘关系的人,依然有称老大为大哥的,并且这种称呼已不计较年纪和辈分的差别。称呼排行老大的人为某大哥,在唐代已初见端倪。如前文所云唐玄宗称李宪为大哥。

到了宋代,这种称谓逐渐扩展到普通老百姓中间。如洪迈在《夷坚志》中就记录了这样一条趣闻:

又斗门乔船河张大哥之妇产

一鸡,夫持刀脔?v,未竟妇仍称腹

痛,复诞一猴,亦杀之,包以布缝

以大石,举而掷于深渊。母幸无

恙。不能测致怪之由。

这里的张大哥的称谓自然是对一名普通老百姓又是在

兄弟排行中老大的称呼了。

这种称呼在宋以后已很普遍,例如在《今献备遗》中记录平定朱宸濠叛乱时就提到:

宸濠遂不听,乃进兵攻破南

昌,擒其居守宜春王拱涤及宸濠子

三哥、四哥。宸濠时攻安庆,闻之

解围,反顾巢穴迎战。樵舍纵火攻

之,大破贼。擒宸濠及其子大哥。

当是时,南京大震,非据上流逆

贼,贼不犯南京必走蕲黄矣。

显然,材料中的大哥就是朱宸濠的大儿子,朱宸濠的大儿子不可能没有名字,称呼其大哥,应是作者对造反作乱者的轻视,对其像称呼一般老百姓一样随意地称呼。

妻对夫的称呼

妻子称丈夫为大哥,多出现在小说中。如元代张国宾所著《薛仁贵》中就有:“大哥,妾身在家,情愿替你侍养公婆,你放心的自去。”《水浒传》第七回:“林冲娘子赶到布窗下叫道:‘大哥,少饮早归。’”

这种情况出现在小说中居多,在比较正式的史料中却很少见。小说所反映的当然是当时的市井生活,这种妻称夫为大哥的情况在当时的实际生活中自然是存在的。

反动势力的头目

一些价值观相类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规模的组织,这类组织往往与当时的政府机关等正派力量不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破坏性。这些组织会有一个总的负责人,下面的人往往称其为大哥。《雍正朱批谕旨》中记载:广西交界楚洞地方,缉获盗犯

覃贵元即覃阿干解州。卑职细加讯

问,据供为首大哥是韦廷耀,二哥

是韦廷祥,同伙共一百四十人。

这种称呼在现在有关黑社会的电影中十分普遍,即使在现实中,也会有一些人勾结在一起,组成一定规模的团伙,做一些违法犯罪的勾当。他们以讲求义气自诩,名义上追求平等,实际上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在行动上绝对服从大哥。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领域,一些黑势力与政府官员勾结,他们的大哥在黑白两界地位皆高。这一点在民国时的上海尤为突出。

以上简单地把不同时期大哥称谓的不同与变化作了一些梳理,对于大哥这一称谓各时期皆有各时期的特点,不同的称谓也反映出中国文化的丰富与多样。当然,由于材料的搜集还欠完备,对大哥这一称谓的论述还不是很全面,一些现在简单的用法如在问路时称年长一些的男子为大哥等,此处皆不作讨论。

官场“称呼学”:市长以上称老板 基层领导叫老大

官场“称呼学”:市长以上称老板基层领导叫老大 2014年04月24日11:26 来源:南方周末作者:孙甜甜杨翘楚 “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 “别人叫他院长,他马上就回答,尤其是大庭广众之下。如果是叫老师,他就好像没听见一样。” 一些地方为了规范称呼,甚至制作党内互称同志提示牌,摆放在党委(支部)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场所的醒目位置。 某个晚上,一名中年男人叩开了郭振华家的门。“有个姓池的人找你。”女主人高声招呼郭振华。“是池、池厅长?”郭问。“啊呀啊呀,池厅长您、您来看我们?”意识到来者的身份后,女主人恭敬地赔笑道。 这是官场小说《沧浪之水》的一个桥段,刻画的正是官场中人对“称呼”的娴熟运用。 2001年,痛恨官场中丑恶风气的阎真写下了这本小说。尽管如此,这位北大毕业之后拒绝机关身份而选择乐守象牙塔的文学教授,在现实中也不得不屈服于无处不在的官场“称呼学”。 “一个科长一个小主任,官位叫出来他就高兴一点。”阎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这么大年龄了,我叫我们单位的人,尤其是机关的科长、副科长和办公室主任,我就叫他某某主任,尽量把这个位置叫出来。因为有些事要找他帮忙。” 类似阎真这样的体会,某县财政局的小丁也有。不久前她参加一次接待活动,直到见到《××调研组来县接待手册》,小丁才知道,她一直称为“王处”的这位省财政厅领导,原来只是一个主任科员。 但她依然恭恭敬敬地继续称呼“王处”,因为她的局长也这样叫。“局长说,当‘王处’还只是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到省厅的科员时,他就开始喊‘王处’了!” 按中国的行政级别,这位局长和“王处”都是主任科员,相当于人们熟知的“科长”。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 “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 对于基层的许多官员来说,“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是相互称呼时的惯例。阎真说,“在县里,一个科级干部就很大了。一个局长其实是科级,但是我要叫他局长。股长比科长还要小,可在县里也已经好大了,也是一个长嘛,也要叫出来。” “叫大不叫小”的惯例不仅仅是基层的专利。一位资深媒体人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正部级机构的领导叫主任或者局长的,他们的下属会习惯于叫部长。”这不是为了追求虚荣,而是害怕与低级别的职务混淆。“部长级别高,而办公厅主任也是主任。” 除去上述最基本的称呼规则外,官员之间的称呼还有许多微妙之处。 “上级对下级常常以‘姓名+同志’相称,但下级对上级当面一般却只用‘姓+职务’或‘职务’。”华东师范大学的胡范铸教授在他2000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他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 然而,有些时候这条规律并不适用。例如,一个机关的正副书记中有好几位

对丈夫称呼的演变

对丈夫称呼的演变 随心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间的称呼也很有学问,近期我留意了妻子对丈夫称呼,感到很有意思,故将我搜集到的简要介绍几个,望大家喜欢: 1、良人:远古时期,妻子称丈夫为“良人”;丈夫也称妻子为“良人”。看得出当时男女地位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的称谓,也带来诸多不便。 2、郎:根据“说文解字”解释,为区别男女,人们在“良”字右边加“阝”称为“郎”。在“良”左边加“女”称为“娘”。妻子称丈夫为“郎”。 3、郎君:由于单音节词显得生硬,于是人们就在“郎”字后加了“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了“子”,妻子称丈夫为“郎君”。 4、官人:宋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之称谓,百姓中有了“官人”的称呼。妻子就尊称丈夫为“官人”了。 5、相公:又比“官人”进了一步,多用于书香门第及读书之人。 6、老爷:民国前,官宦人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后来延续到了富贵豪门之家。 7、外人:在宋代,妻子称自己的丈夫“外人,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意思是男人对外,女人主内。 8、先生:近代之称呼。所谓先生,一般指有学识且德高望重之人,也含有老师的意思。称丈夫为先生,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今在海外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9、当家的、掌柜的:明末清初,在民间出现此称谓,现在好多地域还再用。 10、爱人:起源于40年代初,解放区受新文化运动熏陶的知识分子们,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爱人”之称便被广泛使用。 但在海外“爱人”译为“情人”。所以,海外华人不用“爱人”之称谓。 11、男人:这是最直接的叫法。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仅限于妻子对外时的称谓。 12、我们家那口子:带有某种亲热之味道,但祛除了尊敬的意思。 13、孩子他爸(爹):委婉朴实的称谓,农村多用。 14、老板:现代化的称谓,由“当家的”演变而来。但必须是有地位和财产的男士,才能获得如此称谓。现代家庭中,更多的称妻子为“老板”或“领导”。

官场“称呼学”

官场“称呼学” 某个晚上,一名中年男人叩开了郭振华家的门。“有个姓池的人找你。”女主人高声招呼郭振华。“是池、池厅长?”郭问。“啊呀啊呀,池厅长您、您来看我们?”意识到来者的身份后,女主人恭敬地赔笑道。 这是官场小说《沧浪之水》的一个桥段,刻画的正是官场中人对“称呼”的娴熟运用。 2001年,痛恨官场中丑恶风气的阎真写下了这本小说。尽管

教授,在现实中也不得不屈服于无处不在的官场“称呼学”。 “一个科长一个小主任,官位叫出来他就高兴一点。”阎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这么大年龄了,我叫我们单位的人,尤其是机关的科长、副科长和办公室主任,我就叫他某某主任,尽量把这个位置叫出来。因为有些事要找他帮忙。” 类似阎真这样的体会,某县财政局的小丁也有。不久前她参加一次接待活动,直到见到《××调研组来县接待手册》,小丁才知道,她一直称为“王处”的这位省财政厅领导,原来只是一个主任科员。 但她依然恭恭敬敬地继续称呼“王处”,因为她的局长也这样叫。“局长说,当…王处?还只是从下属事业单位借调到省厅的科员时,他就开始喊…王处?了!” 按中国的行政级别,这位局长和“王处”都是主任科员,相当于人们熟知的“科长”。正如人们从官场小说中所看到的那样,在那些见诸文件的称呼之外,官员之间还有另一套“称呼”的学问,有许多难以言传的细微讲究。 “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 对于基层的许多官员来说,“逢长必叫,叫大不叫小”是相互称呼时的惯例。阎真说,“在县里,一个科级干部就很大了。一个

县里也已经好大了,也是一个长嘛,也要叫出来。” “叫大不叫小”的惯例不仅仅是基层的专利。一位资深媒体人对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在一些部委,如果党组书记和部长不是同一个人,有时下属们也会叫党组书记…部长?。正部级机构的领导叫主任或者局长的,他们的下属会习惯于叫部长。”这不是为了追求虚荣,而是害怕与低级别的职务混淆。“部长级别高,而办公厅主任也是主任。” 除去上述最基本的称呼规则外,官员之间的称呼还有许多微妙之处。 “上级对下级常常以…姓名+同志?相称,但下级对上级当面一般却只用…姓+职务?或…职务?。”华东师范大学的胡范铸教授在他2000年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他的研究方向是应用语言学。 然而,有些时候这条规律并不适用。例如,一个机关的正副书记中有好几位姓王时,“叫某某书记是惯例”上述媒体人说,名字+职务的选择很多时候“就是为了有一个很明确的区分”。 区分不同称呼的,除了职务外,还有资历与感情。一般来讲,官员之间互称官衔是较为客套和安全的,但一些职务不高的“老机关”却常享有“豁免权”,可以将别人眼中的“王书记”省去姓氏,直呼其名。上述媒体人说:“在机关里称名字,本身并不是冒犯,当然你要估量一下自己的地位,以及你和那个人到底有多熟。”

官场称呼有讲究(同名40435)

官场称呼有讲究:千万别直称“某巡视员” 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还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文_本刊记者舒炜 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场上的称呼最开始是称同志,领导之间也有直呼其名的,如恩来、少奇、小平等,这种比较亲切的称呼,体现出在一个党内,为了一个事业,超越官职大小的一种关系。 其实,官方正式文件和场合中从未有过“官员”的称呼,更多是用“干部”和“同志”来称呼。在解放初期,毛泽东关于党内称呼问题作过专门的批示,意思是党内不分职务大小一律都称同志。但是,这样的传统并没有坚持多久,一些干部更喜欢以称职务代替名字。有专家表示:“这么多人在这个官场称谓上‘钻研’,说到底,是虚荣心在作怪,还是官本位思想没解决。 “不过现实中,官场之间的称呼却有一些‘讲究’,很多新晋公务员常常话一出口就得罪人了,他自己还没明白过来。”有官员对廉政瞭望记者表示。 “千万别直称‘某巡视员’” 巡视员一般都是厅级干部,算大领导了,但在现实中,却很少有人直接称他们为某某巡视员。 “千万别这样喊,人家不乐意听。更多时候,我们都还是会用他之前的职务来称呼,比如王局、张厅、李主任等。”多名省级机关干部对廉政瞭望记者说,“但是正式行文时,要称为巡视员。” 曾有一名媒体人回忆,自己刚入行不久时,跟着老记者去采访某厅的一名副巡视员,很“莽撞”地直接管人家叫“某巡视员”,让本来“和颜悦色”的对方“脸色陡变”。后来报社领导好几年内都要拿这事给新记者做反面例子,让自己好不郁闷。 但同为非领导职务,级别为处级的调研员在口头称呼上要随意一些。“徐调、王调可以随便叫,都不会在意的。”西部某市的一名处级干部王正伟说。“当然,并非说所有的调研员或者巡视员都是这样,但我所打过交道的这类领导有数十名,基本符合这样的情况。” “归根到底,还是一部分干部境界和心态的问题,你本来就是这个职务,人家这样称呼你是完全正确的。”王正伟的一名同事表示。 “大市长”和“二市长” 相较上述情况而言,在不少官员看来,对正职和副职称呼,才更是一门“功课”。 廉政瞭望记者之前去东北采访,听当地官员在餐桌上聊起“大市长”、“二市长”来。当时是第一次听到还有这么个称呼,不解。 细问才明白:一个城市有一个市长,若干个副市长。向客人介绍时,过去不论正副只说苏市长李市长,客人不甚明白到底是正的还是副的,于是,为了便于区分,说着方便,就把

从_老公_老婆_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

从 老公 老婆 的称谓看词义的演变陈辉霞 萨丕尔说: 语言基本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物,它必须从文化和社会上来理解。 因此,作为婚姻关系称谓的夫妻间的称谓,也有着超越语言本身的意义。 老公 、 老婆 这对夫妻称谓词的词义演变就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缩影。 一 从古至今,人们对妻子的称呼可谓五花八门,从最初的 妇 、 妇人 、 妻 到代表一定等级的 夫人、太太 ,再到显示男尊女卑、带有鄙视色彩的贱称 妾、内人、内子、贱荆、贱累、贱内、荆人、山妻 等,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得到最好的体现。同时还出现了平民化、大众化色彩的 妻子、老婆 等,这些称谓一直使用到今天, 其生命力非常顽强。从近代开始,又逐渐产生了一些新的称谓,如 爱人 等, 爱人 可指夫妻任何一方,可能是五四以后,从英语的lover翻译过来的意译外来词。当然,对妻子的称谓还包括在方言中曾经出现或至今还在使用的一些称呼,如 媳妇、婆娘、娘子、堂客、屋里的、做饭的 等等。 指称丈夫的称谓与指称妻子的称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差。在传统的差序格局中, 夫 被规定的地位和身份是 上 而 贵 ,这自然就要求称谓在认定时使用尊称、敬称。 男人是一家之主,这种地位通过妻对夫的称谓而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集中。借用先秦时的 君 ,以及汉唐的 卿 、 郎 等来表示夫君,大抵没有脱离权力的痕迹。最高的称谓是把丈夫当作所依赖的 天、所天 ,这则是源于对天的崇拜与敬畏。 学而优则仕 ,是古代文人的理想,也是为妻者对丈夫的共同要求。因此, 官人、相公 等称谓则从泛指为官者而演化为丈夫了。如果说, 官本位 是社会意识, 夫本位 是家庭意识,而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则融合了社会和家庭两方面的意识。 良人 在 诗经 中就早已出现,在上古可以是夫称妻,后多用于妻称夫,但后来还可以表示 平民、良家子 等含义,使其语义负担重,最终被淘汰出局。而 先生、丈夫 等尊称则源于时间,即年长。对应于平民化的 老婆 ,相应地,就出现了妻子对丈夫的平民化的称呼 老公 。这一用法的出现,表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男女之间、夫妻之间社会地位相对地趋于平等。当然,这也只是相对于一定阶层来说的。 二 词义的演变是指词的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 老公 、 老婆 自出现至今,形式上没有变化,但意义上却发生了一些变化。 有人认为 老公 一词是改革开放后由港台地区传过来的方言词。实际上, 老公 、 老婆 的称谓古已有之,并非先诞生于南方的港台地区,而且 老公 、 老婆 这两个词的形成经历了词义的引申、虚化、泛化以及特指等演变过程。 老公 是由两个单音节语素 老 和 公 组成。 老 本义是年岁大的。 论语 季氏 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公 古有对老年人的通称之义。如: 战国策 孟尝君问: 冯公有亲乎? 后来, 老 和 公 这两同义词复合成复音词 老公 ,引申为对年长者尊称的意思。如:汉刘向 说苑 政理 (齐桓公)见一老公而问之,曰: 是为何谷? 可见, 老公 最初出现的意义并非我们现在对丈夫的爱称,而是对老年人的通称,如: 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 : 艾功名以成,当书之竹帛,传祚万世,七十老公,反欲何求! 搜神记 卷一 : 正月上午,有八老公诣门求见。 宋书 萧思话传 : 既久废射,又多病,略不能制之,便成老公,令人叹息。 从上可以看出, 老公 的词义由中性向贬义发展,词义有虚化的倾向,由此, 老公 也就变成了对老年人的蔑称,意思就与我们今天的 老东西 相当。如: 北史高隆之传 : 帝将受禅,大臣咸言未可,隆之又在其中,帝深衔之,因此大怒,骂曰: 徐家老公 ,令壮士筑百余拳,放出。 到了宋元时期, 老公 由泛指所有的老年人发展为特指自己的丈夫,而其中的 老 就是一个构词用的前缀,已失去 年长 义,仅仅是一个具有附加意义的词缀。如: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 : 你在京中娶了一个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一个小老公。 元杨显之 酷寒亭 第三折黄钟民白: 高成,我老公不在家,我和你永远做夫妻,可不受用。 明 春芜记 第四回; 嘴儿捺得红,眉儿画得浓,只要吃醋拈酸打老公。 老婆 一词的演变基本上与 老公 相同。 老婆 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它既指 老年女性 ,又 24

古今夫妻之间的称呼综述

古今夫妻之间的称呼综述 夫妻之间的称谓? 丈夫称呼:我们对女子的配偶称作丈夫。此外对丈夫的称谓还有良人.、郎、郎君、官人、老爷、外人、外子、相公、先生、爱人、男人、我们家那口子、孩子他爸、老板(or 领导)、老公―――却原来就是太监。当家的、前面人、掌柜的、外面人、老伴、老头子、老爱、孩子他爹、俺汉子、俺老汉子、俺男人、俺们当家、丈人、拙夫等。 1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估计那时的男人们是说有贪污腐败,泡小蜜的吧。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2 郎 所以再后来就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郎”多亲切的称呼阿! 3 郎君 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哎,偶们的mm和那些生猛的夷女就是不可同日而语啊)。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让人想起金庸笔下的“金色郎君”,呵呵。。。) 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4 官人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当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 5 老爷 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6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潘金莲mm称西门庆gg一定是甜甜的一声“偶官人”:但李易安mm称照明城gg (不好意思,应是赵明诚gg)则一定是“外子”。

中国军队名称演变

资料:中国军队称谓的历史演变 工农红军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名称诞生于1927年8月1日,诞生以来曾先后使用过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国工农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中国人

民解放军等名称。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和安徽8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6日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两党签定的《停战协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各解放区军民奋起自卫,人民解放战争全面展开。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从1946年9月中旬起,我军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和彭德怀分别任正副总司令。从此,我军一直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由于当时战事繁忙,各部队改称的时间不一,直到1947年年底才全部改完。

称谓词“老师”“师傅”的演变及原因探究

称谓词“老师”“师傅”的演变及原因探究 发表时间:2017-08-29T10:59:11.167Z 来源:《文化研究》2017年5月作者:刘涛凯丽比努·阿不都热合曼 [导读] 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称谓词“老师”“师傅”的演变,并从词语结构内部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演变的原因。 西北民族大学 摘要:“老师”和“师傅”一词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意义和用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当今社会,这两个词的用法已经开始泛化。本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称谓词“老师”“师傅”的演变,并从词语结构内部和社会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演变的原因。 关键词:“老师”;“师傅”;历史演变;原因 一、引言 “老师”和“师傅”一词最初都是对老师的通称。在新时期,两个称谓词都发生了泛化,所谓“泛化”,是由具体的、个别的扩大为一般的,比如“汉子”如今也用于称呼女性,就是词义的泛化。 语言学界对“老师”和“师傅”称谓的泛化现象研究开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本文主要从称谓词“老师”和“师傅”的发展演变来探究其泛化的原因。 二、称谓词“老师”“师傅”的演变 称谓词“老师”和“师傅”由来已久,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个词的意义范围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演变的源流 1.“老师”一词的演变 “老师”起初是指军队出征日久而疲惫。这与《现代汉语大辞典》中的“老师”一词没有任何联系。如《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中出现的“老师”一词就是这个意思。唐宋时期,“老师”一词专指宗教的传教士。到了明朝,“老师”是指门生对座主的尊称语,后来慢慢演化为一般弟子对先生的尊称。明清时期,“老师”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指称一般的教导者。 从“老师”词义的历史演变中可以总结出几个重要义项:(1)指学识渊博的长者;(2)指僧侣或传教士;(3)指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人;(4)专指教师职业。这几个义项是对“老师”的传统理解和诠释。 2.“师傅”一词的演变 《说文解字》中,“师”是指“两千五百人为师,会意也”,本义是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而“傅”是“形声字,从人,从尃,尃亦声”,“人”与“尃”联合起来表示“传授知识的人”。它的本义是“教师”,引申义为教授、教导、教育。 (二)“老师”“师傅”一词的社会泛化特征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老师”与“教师”同义,都是指教育工作者。《现代汉语词典》(第四版),对“老师”的定义为“尊称传授文化、技术的人。”而第六版中为“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所以称谓词“老师”所涵盖的范围扩大了,出现了泛化现象。 “师傅”一词的附加义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使范围,场合,色彩,社会功能等方面。例如:“师傅”一词可以指称司机,其范围和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有了随意的色彩,而其指称“老师”这一义项逐渐弱化,甚至消失。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和“师傅”称谓词使用的泛化有交叉现象,甚至在有些场合,两个词出现了混用现象。如:在口语交际中,当不知道该怎样称呼对方时,或者为了表示亲切,就会称对方为“老师”或“师傅”。 称谓词“老师”“师傅”社会泛化特点具体表示如下: 三、演变的原因探究 我们主要从词汇内部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来探究其演变的原因。 (一)词汇内部原因 1.词语自身的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扩大其内部要素。“老师”和“师傅”在发展过程中,指称范围,语义特征,语体色彩等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拿“老师”称谓词来说,其本身具有内在的特征:一是“老师”一词具有为人师表的身份象征,或是具有学识和修养的人;二是在感情色彩上具有褒义色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使用泛化现象越来越明显。 2.语用原则的制约和称呼语的缺失 人们在交际中,需要遵循礼貌原则。而且随着交际圈的扩大,很多场合缺少得体的称呼语。因此,为了更好的交际,以这两个词作为模糊的称呼,用来弥补汉语称呼语空缺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两个词本身具有尊贵敬重的感情色彩,在交际中泛化使用,可以使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例如称出租车司机为“师傅”,不是直呼“司机”,可以拉近与他的距离,获得亲切感。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 1.社会的发展变化的需要 社会的发展,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这表现在语言中,词语就会产生新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老师”“师傅”被赋予新的内涵。随着社

六年级国防教育备课

六年级国防教育备课 第一课:勿忘百年国耻 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绚丽的中华文明。 当历史滑向19世纪,这个古老的民族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挑战。当西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后,东方的中华民族为她的沉睡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揭开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当前前后后八个国家武装侵略中国, 十几个国家先后与腐朽的晚清王朝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华民族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沉重的民族浩劫。 从此中华民族走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百年国耻,从1840年开始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不完全,文章陆续加入)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1842.8.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虎门条约》(1843.10.0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即《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07.0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即《中法五口贸易章程》(1844.10.24)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上海租地章程》(1845.11.29)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08.0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07.05)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即《中俄瑷珲和约》(1858.05.2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天津条约》(1858.06.13)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美天津条约》(1858.06.18)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英天津条约》(1858.06.26)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58.06.27) 百年国耻-晚清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60.10.14) 第二课:我的家乡

从古至今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演变

从古至今妻子对丈夫的称呼演变 1、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2、郎 后来根据《说文解字》,为“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变成“娘”。“郎”就代表丈夫,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 3、郎君 单音节词太甜腻了,于是在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4、官人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廷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 5、老爷 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6、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有称自己的丈夫为“外人”的,也有称“外子”的,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 7、相公 京剧、越剧、黄梅戏里面有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 8、先生 “先生”,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有本意,有引伸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伸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指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还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龄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 9、爱人 “爱人“这一称谓最早见于新文学作品之中。上世纪20年代初郭沫若写的诗剧《湘累》中,就有“九嶷山的白云哟,有聚有消;洞庭湖的流水哟,有汐有潮。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归类

近代以来几次国际格局的演变 甘肃张掖市实验中学王浩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局面的演变。现将演变的时间、原因、含义、影响简要归纳。 一、维也纳体系 1、时间:1814——1815年。 2、原因: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为了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派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 3、含义: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被称为维也纳体系。 4、影响: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他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欧洲各国之间战争的频繁程度,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1﹚时间:1919——1920年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实力上升,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为了分得更多的赃物,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3﹚、含义:《凡尔赛和约》连同对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订的合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4﹚影响: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建立了资本主义战后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矛盾;建立了国际联盟;同时隐含着战胜国和战败国、战胜国和战胜国、战胜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这种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可能给世界带来长久的和平。 2、华盛顿体系 ﹙1﹚时间:1921——1922年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大力扩充海军,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的侵略扩张既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了海军军备竞赛,为了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3﹚含义:与会国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共同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4﹚影响: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是华盛顿

汉语社会称谓语的变迁及其文化内涵探究

摘要:语言能够反映社会文化的变迁,社会称谓语是不同时期社会文化的具体表现,它们的出现由国家的传统思想、政治背景、社会风气、社会关系等多种因素来决定。本文探究中国在解放前后社会的主要社会称谓语的变化及其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社会称谓文化内涵 社会称谓是人际称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传递的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尊重,主要用于称呼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社会成员。社会称谓语就是用来表示社会称谓的词语,反映的是双方的社会地位,亲疏关系及其文化意涵。社会称谓语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称谓语也会发生改变。那些过时的社会称谓用语因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而逐渐为人们淡忘,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社会称谓用语则不断出现。社会称谓不仅仅是一种称呼,也是文化的体现。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汉语的社会称谓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反映着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迁。对社会称谓语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课题,学术界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学者对社会称谓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仍有许多亟待加强之处。 一、社会称谓语的涵义 称谓是指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 [1]称谓语就是用来称呼别人的语言,可以分为亲属称谓语与社会称谓语。亲属称谓语指的是用来表示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的语言,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的特殊语言符号,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受乡土观念、传统思想、政治背景、社会地位、社会风气、社会关系等等因素影响。在现代汉语中,社会称谓语则指用于称呼没有亲属关系人的一种用语,包括各种社会关系人之间的互称用语,如姓名称谓语、职务称谓语、通用称谓语、拟亲属称谓语和零称谓语等。社会称谓语受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影响,其形式和意义的变化较快,反映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变化进程。 二、社会称谓语与文化 语言不仅是反映事物的符号,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称谓语是特定文化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是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每一次中国社会性质出现了变化,汉语社会称谓语也会随之出现改变。它们与亲属称谓语相比,具有更鲜明的时需性,带有社会阶级、社会分工的烙印,发展变化相对较快。但是不管如何改变,汉语社会称谓语始终带有等级仁德等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因此,中国人在平时称呼其他人的时候,必须明确双方的等级,必须尊重对方。在这样的原则之下,人们通常就会以当时社会上比较具有地位的一些团体的社会称谓语来称呼彼此。当这些社会称谓语被逐渐地广泛使用,甚至被用来称呼不具有该社会称谓语性质的人群时,就出现了泛化的现象。现在,笔者将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汉语社会称谓语进行论述。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社会称谓语比较 笔者将中国解放前后的社会称谓语分为四个时期来论述:民国至全国解放时期、社会主

中国军队的称谓变化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在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1928年4月下旬,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余部转战到井山,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后改称政治委员)。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第51号通报,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一律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红军又先后编成了红一、红四、红二方面军。1933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周恩来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党的洛川会议和我党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红军主力部队改名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下辖第一一五、第一二0、第一二九师和直属队。全军共4. 6万人。同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由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八路军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国民政府令其改变番号,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1937年10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浙江、湖北、河南和安徽8省15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1月6日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全军共约1. 03万人。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为对抗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941年1月20日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与国民党军谈判时被扣),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新的军部在江苏盐城,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并将活动于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7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全军9万余人,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 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统治集团为独占胜利果实,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蓄谋发动内战。为适应国民党将要发动内战的形势,中共中央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各战略区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迅速调整战略部署:由关内各解放军抽调11万主力部队及2万余名党政军干部挺进东北;浙江、苏南、皖南、皖中地区的新四军撤至长江以北;湖北人民抗日救国军(即八路路军南下支队)及我河南军区部队分别撤至以桐柏为中心的鄂豫解放军,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 1945年10月31日,由关内各解放区进入东北的部队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任总司令,彭真、罗荣桓分别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吕正操、李运昌、周保中分别任第一、第二、第三副司令,肖劲光任第四副司令兼参谋长,程子华任副政治委员。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

对亲属称谓词“妻子”一词的源流探究

内容摘要:对亲属称谓词妻子一词的源流探究王新阳辽宁大学摘要:亲属称谓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本篇论文就是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亲属称谓词妻子的源流演变进行探究。关键词:亲属称谓词;妻子;词义演变;源流词义演变有三个途径,即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现在所熟识的许多词汇意义早已不是古语里的意思,就此,我国学者从称谓词的语用、本体、社会语言学、文化对比、以及亲属称谓词的... 对亲属称谓词妻子一词的源流探究 辽宁大学 摘要:亲属称谓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本篇论文就是在继承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亲属称谓词妻子的源流演变进行探究。 关键词:亲属称谓词;妻子;词义演变;源流 一、亲属称谓词的界定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易•序卦传》: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因此,人伦开始于男女结为夫妇,他们再生育儿女,血亲关系逐渐扩展,称谓问题应运而生。 亲属最早指所有的服制人员。如《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其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 称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一切人和物;狭义上专指人,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得来的名称。 《尔雅•释亲》将亲属称谓分为四类:宗族、母党、妻党和婚姻。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按照亲缘关系将亲属称谓词分为祖辈,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子女、孙辈这六类。现代汉语通常将亲属称谓词定义为血缘、姻亲的称呼,或具有血缘关系、姻亲关系的互称,分为三类: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和夫妻系称谓。 二、妻子源流及其演变 (一)妻子词义解析 妻子一词在古代大多指妻子和儿女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则多指男子的配偶。妻子作为称呼语出现要比妻晚。妻子一词最早见于《易•系辞下》:入与其官,不见其妻。其在上古汉语中为联合短语,是妻和子的意思。如: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小雅?常棣》)。《辞源》:妻子,(1)指妻,子为助词,《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指妻和子,《国语•越语下》:不听吾言,身死,妻子为戮。 《汉语大词典》:(1)指妻,唐杜甫《新婚别》诗: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2)指妻和子,《孟子•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 通过对古代汉语语料中带有妻子语料的分析,总结得出,妻子演变过程的两个意思,即指妻子、孩子和专指男子的配偶。 先秦到宋朝时期语料共有1996条,分析得出这段时间内妻子指两个词,即妻子和孩子,如:夫妻三年,于役不幸者,复其妻子;(《陈书》,妻子指妻子和孩子。) 更始败,建武二年夏,常将妻子诣洛阳,肉袒自归;(《后汉书》,妻子指妻子和孩子。) 元明清时期时期语料共有1264条,此时妻子已成为一个词,专指男子的配偶。如: 今已失了,归家妻子孩儿如何肯信?;(《初刻拍案惊奇》,妻子专指男子的配偶。) 在汇芳园丛绿堂中,带领妻子姬妾先吃过晚饭,然后摆上酒,开怀作乐赏月。(《红楼梦》,妻子专指男子的配偶。) 现代,妻子变成一个词,不再是两个词的复合,专指男子的配偶。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归类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 称谓归类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近代以来几次国际格局的演变 甘肃张掖市实验中学王浩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末,世界格局经历了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局面的演变。现将演变的时间、原因、含义、影响简要归纳。 一、维也纳体系 1、时间:1814——1815年。 2、原因:拿破仑帝国崩溃后,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为了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派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 3、含义: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被称为维也纳体系。 4、影响: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他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相互间的争端,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欧洲各国之间战争的频繁程度,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1﹚时间:1919——1920年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美国、日本实力上升,各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为了分得更多的赃物,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3﹚、含义:《凡尔赛和约》连同对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签订的合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4﹚影响: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很大的变化,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解体;建立了资本主义战后新秩序,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矛盾;建立了国际联盟;同时隐含着战胜国和战败国、战胜国和战胜国、战胜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这种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可能给世界带来长久的和平。 2、华盛顿体系 ﹙1﹚时间:1921——1922年 ﹙2﹚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大力扩充海军,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的侵略扩张既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也威胁到英国在东亚的利益,为了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掀起了海军军备竞赛,为了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美国发起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3﹚含义:与会国签订的《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共同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4﹚影响: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

从古到今对妻子称谓语的变化

从古到今对“妻子”称谓语的变化 语言直接反映生活,称谓语作为语言的基本组成要素,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女性作为“妻子”这个角色在历代的称谓可以看出女性的地位。也可以找寻到女性的社会角色不断拓宽,社会地位总体不断提高的轨迹 近期,随着电视剧《甄嬛传》以及各种宫廷古装剧的热播,情侣或夫妻间的称呼,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男方可以称呼女方“小主”、“爱妃”可以自称为“朕”,而女方可以自称“本宫”“哀家”,称呼男方为“小X子”“圣上”等。同时,一首筷子兄弟的《小苹果》火遍大江南北后,也对爱人间的称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很多人都会亲切地称呼自己的女友或妻子为“小苹果”。 以此看来,对于妻子这个角色的称谓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在不断的变化,深深地打烙着时代的烙印。 《易·序卦》云:“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夫妻关系对等级社会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夫妻是国家形成的基石,“夫妇有义”然后“父子有亲”,夫妻子女递代接续构成直系亲属,而夫妻的兄弟姐妹则衍生出旁系亲属,进而构成整个社会;另一方面夫妇关系又是人类伦常的始源,有夫妇后才能“君臣有正”。整个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天然纽带而形成的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的庞大系统。而汉字是世界最古老文字之一,它积淀了汉民族特定的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其中贯穿女性一生的女性称谓,超越了语言符号本身的意义,反映了历代夫妻间的等级关系,更折射出整个社会结构。 先秦时期,社会上正确立新的秩序,当时有“男外女内”的格局,这种以性别分工的模式在封建社会不断发展巩固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了一种性别歧视的“合理存在”。在此基础上,“夫为妻纲”的理念被大众所认同,还出现了特别针对的女性的“三从四德”。由汉至唐,夫妻之间地位差距越来越大。但封建社会还处于上升时期,有来自正面的力量的有效抵抗。夫妻称谓对此也有所反映。在指称妻子的称谓前开始添加含有褒义语素的语素,如“仁妻”、“贤妻”、“良妻”、“娇妻”等。 宋元明清,规范夫妻关系的伦理日益苛严。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伦理观念在老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这个时候,在指称妻子的称谓前加的语素大都是以贬低女性为目的,如“山妻”、“荆妻”、“贱内”“舍妻”等。 在宋以后,出现过社会等级观念不是很强的夫妻称谓,其中就有“娘子”和“太太”。“娘子”其实在唐朝是就已经出现,但是在宋代之前专指未婚的少女。唐代时,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在后宫中的地位无与伦比,宫中号称为”娘子”。这里的娘子,显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为是对妻子的称呼。一直到元代才正式成为指称“妻子”的常用称谓。“太太”,源于汉哀帝尊祖母定陶恭王太后傅氏为“帝太太后”,后又尊为“皇太太后”。“太”和“大”,在古代是音义相同的,所以“太”就是用于说长辈和地位最高的人。汉哀帝尊祖母(大母、太母)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是对其辈分和地位的尊崇。非帝后之家不能称“帝”称“皇”称“后”,但是却将中间的“太太”两字提出来以此为贵,所以到了明朝,“太太”一般用来尊称官员之夫人。到了清代,它在普通家庭中被运用得越来越广了。然而,这两个称谓词并没有将平民化的脚步一直走到

相关文档